1.吟哦的近义词

2.什么是“六经当注我,我何注六经“?

3.书房对联选萃:安逸(二编二)

4.“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 “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求解析 马原

5.孔子所好?颜子所乐?

吟哦的近义词

吟风弄月是什么意思风怎么读-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

拼音:yín, 部首:口 笔划:7

部首笔划:3 汉字笔顺:2513445 五笔字型:kwyn

yín

(形声。从口,今声。唫为吟的本字。本义:呻吟、叹息)

同本义〖sigh;groan〗

吟,呻也。——《说文》

吟,叹也。——《苍颉篇》

呿吟至微。——《素问·宝命全形论》。注:“谓吟叹也。”

昼吟宵哭。——《战国策·楚策》

相送悲吟不尽情,关山陇坂高无极。——明·何景明《陇右行送徐少参》

又如:吟呻(呻吟。因痛苦而发出哼哼声);吟啸(悲叹;哀号)

吟咏;诵读〖chant;recite〗

倚树而吟。——《庄子·德充符》

则将吴吟。——《战国策·秦策》。注:“歌吟也。”

盗跖吟口。——《荀子·不苟》

吟青黄。——《汉书·礼乐志》。注:“谓歌诵也。”

又如:吟盐咏絮(对盐吟咏女子的赞词);吟月(对月吟诗);吟弄(吟唱;吟咏);吟呻(吟咏;推敲诗句);吟玩(吟咏玩赏);吟颂(讴吟歌诵);吟诗(吟诵诗歌);吟歌(吟咏歌唱);吟写(吟咏抒写)

鸣,叫〖sing〗

熊咆龙吟。——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又如:吟叫(鸣叫);吟吼(吼叫);吟鸟(善鸣的鸟);吟蛩(鸣叫着的蟋蟀);吟鸣(鸣叫);吟啸(呼啸;呼叫);吟虫(善鸣的虫)

作诗,写诗;推敲字句〖compose〗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又如:吟怀(作诗的情怀);吟讽(作诗。亦谓作诗讽刺)

yín

古典诗词的一种名称〔song(asatypeofclassicalpoetry)〕。如:吟卷(诗册;诗稿);吟草(诗稿);吟轴(诗卷;诗册);吟笺(诗稿);吟集(诗集);《秦中吟》

诗人〖poet〗。如:吟肩(诗人的肩膀);吟骨(诗人的精神);吟客(诗人);吟堂(诗人的堂室,书斋);吟眸(诗人的视野);吟笔(诗人的笔);吟窗(诗人的居住的窗户);吟魂(诗人的灵魂)

吟哦

yín’é

〖recite;chant〗∶有节奏地诵读

曼声吟哦

〖writepoet;polish〗∶写作诗词;推敲诗句

执卷吟哦,搜索殊苦

驴上吟哦。——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吟风弄月

yínfēng-nòngyuè

〖singofthemoonandthewind;sentimentalverse〗用风花雪月作题材写作以抒发超然、闲适的心情。现也指作品内容空虚,逃避现实,用为贬义

《诗》可以兴,某自再见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宋·程颢、程颐《遗书》

也说“吟风咏月”

吟诵

yínsòng

〖chant;recite〗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吟诵诗篇

吟游

yínyóu

〖minstrelsy〗游唱诗人的艺术与职业;特指游唱诗人的歌唱与表演

什么是“六经当注我,我何注六经“?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自己明白了那些客观的道理,自己有了意,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这就是“《六经》注我”。不明白那些客观的道理,甚而至于没有得古人的意,而只在语言文字上推敲,那就是“我注《六经》”。只有达到“《六经》注我”的程度,才能真正地“我注《六经》”。

上述的是六红注我我注六经的意思.

那你所说的就可以解释为,“《六经》当注我”,是说你接受《六经》,与《六经》的思想是一致的。而“我何注《六经》”,则是在接受了《六经》思想之后,自己如何加以发挥。

书房对联选萃:安逸(二编二)

我们继续说“安逸”,这一讲来看看传统文人的慢生活。

先看王福厂ān(1880-1960)先生一副:

知我知鱼未是乐,有花有酒且开眉。

这一副“ 知我知鱼未是乐,有花有酒且开眉 ”,把上一讲中看起来很“高大上”的“ 濠濮间想 ”也给否定了,或者至少说弃之不顾了——什么“ 子非鱼,安之鱼之乐 ”,还有“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口水是非,与我们的幸福生活究竟有多大关系?哎——算了吧,还是“ 有花有酒且开眉 ”吧,当下的安逸,才是最重要的。

《世说新语》中有这么一则,也表达了这种超然是非的意趣:

阮宣子有令闻,太尉王夷甫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卫玠嘲之曰:“一言可辟,何假于三?”宣子曰:“苟是天下人望,亦可无言而辟,复何假一?”遂相与为友。

这里的“ 三语掾 ”,后来成了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典故。

那为什么阮宣子会说“ 将无同 ”、也就是说——老庄与孔孟的学说“莫非没什么区别”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我们看,自然科学的问题,其答案往往是确定的,比如能量守恒定律在中国、美国都适用,所以我们讲自然科学的目的是求真理;而社会科学的问题,其答案往往不唯一,比如同样是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可能各有各的宗教信仰,所以我们讲社会科学的目的是求和谐。老庄与孔孟的学说,虽然一个消极、一个积极,看起来水火不容,但都是在给人类群体协作提供解决方案。在求和谐这样的终极目的上,他们应该是一致的。

所以,我们回头再审视这一联——“ 知我知鱼未是乐,有花有酒且开眉 ”——好像是在说:不要在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上做杠精,与其争执个面红耳赤、纠结个辗转反侧,还不如去好好享受生活呢。

接着看汪鸣相(1794-1840)状元一副:

林泉到处资清赏,翰墨随缘拟古欢。

上联“ 林泉到处资清赏 ”,是说——何处无林?何处无泉?想要享受林泉,何必遁迹深山?只要我心能安逸,天下随处是林泉。

下联“ 翰墨随缘拟古欢” ,是说——羲之之《兰亭》,怀素之《自叙》,虽然美则美矣,但总归是人家的。不要总仰望古人的翰墨之妙,与其临渊羡鱼,何如退而结网?只要有那一份闲雅的心境,你也可以随时享受嘛。

下面看溥儒(1896-1963)先生一副:

老去诗篇浑漫兴,天涯风俗自相亲。

这一副“ 老去诗篇浑漫兴,天涯风俗自相亲 ”,是说——我年龄大了,写诗纯粹是兴之所至、随意挥洒;我心地总是一片光明,眼见得天下无处不是美景,无人不是好人。

这一联系杜甫诗句集联。虽然这两句是杜甫在说自己,但我觉得它更适合无往而不乐的苏东坡。

我们看,当东坡先生被贬至黄州的时候,他安逸地写到: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当再被贬到更远的惠州时,他又安逸地写到: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当继续被贬到更遥远的儋州(海南岛)时,他依然安逸地写到: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下联的“ 天涯风俗自相亲 ”,和东坡先生的被贬海南,还正好对得上。

接着看张灏(清中期)先生一副:

夜雨闲吟左思句,时晴快仿右军书。

这一副“ 夜雨闲吟左思句,时晴快仿右军书 ”,说的是——夜里下雨了,可以吟两句左思的诗,消愁解闷;白天天晴了,可以临几笔羲之的字,乘兴抒怀。不管是雨疏月暗、还是天朗气清,皆有其可遣之情,可乐之事。

上联中提到的左思,曾写过著名的《三都赋》(也就是为魏、蜀、吴三国的都城各写了一篇赋)。大家熟知的“洛阳纸贵”,起因就是左先生的这三篇文章。先生下面这一首英雄悲叹,似乎很适合雨夜长吟: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 下面看简经纶(1888-1950)先生一副:

好为小文以自遣,乐夫天命复奚疑。

上联“ 好为小文以自遣 ”,意思是——我这个人呀,就好写个文章。高兴了要写,不高兴了也要写,总想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忧所乐都表达出来。不吐不快,不鸣不平,表达出来了,我的心里也就舒坦了。

下联“ 乐夫天命复奚疑 ”,意思是——这辈子老天给我的使命,我已经搞明白了。我就按照老天的安排,兢兢业业地做好该做的事情吧。

优秀的自律,往往都需要他律来加持。这里的“天命”,就是中国文化关于自律、他律相结合的一个创造。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这里的“天”正是作为一个超自然的他者,“逼”你去完成他给你的任务。

大家看,我们这一系列的主题是“安逸”。按照神圣的“天命”来做事,你的心一定会很“安”的。有了这个“安”,你才有可能“逸”。“安”是信念,是心理自洽,是前提,“逸”是行为,是自由发挥,是结果。

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新教理论中的“ 预定论 ”非常关键。正是这个“ 预定论 ”,促使西方基督教社会的个体,树立起了努力奋斗、积累财富、省吃俭用的人生观。

“ 预定论 ”是由新教领袖法国人加尔文提出来的,意思是“ 你是不是被上帝选中、能不能上天堂,这在你一出生就确定了 ”。那有人可能要说了:既然如此,那我还奋斗个啥呀?但是大家看,“ 预定论 ”的妙处就在这里——虽然是预定了,但是除了上帝谁也不知道答案呀!你所能做的,就是通过努力获取财富,以此来证明你早被上帝选中了。同时,这些财富只是上帝让你暂时管理而已,你不仅不能挥霍浪费,还需要继续努力让它增殖。这个能增殖的财富,正是我们熟悉的“资本”。

大家看,这个“ 预定论 ”就像“ 天命 ”一样,让你安安心心地去为资本努力奋斗。这不也正是“ 乐夫天命复奚疑 ”吗?

接着看钱振煌(1875-1944)先生一副:

文以自娱酒必醉,书不甚解琴无弦。

这一副“ 文以自娱酒必醉,书不甚解琴无弦 ”,真可谓写出了文人最懒散、最安逸的状态:

写点文章吧——要不吐不快,要使自己高兴,不要管别人给不给点赞——因为“ 人只能是目的,而能不是工具 ”。

喝点酒吧——不醉又有啥意思呢?那样岂不是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酒精?

看会儿书吧——能理解多少算多少,理解成啥算啥。古人不也说过“ 诗无达诂 ”吗?

还有,那没有弦的琴怎么弹呢——不懂了吧。我可不是附庸风雅装样子,古人早就说过了,“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

下面看何绍基(1799-1873)先生一副:

觅句有时忘笔砚,遣怀随分具壶觞。

这一副“ 觅句有时忘笔砚,遣怀随分具壶觞 ”,意思是——好不容易琢磨出一句好诗,却忘记笔砚放哪里了;至于酒壶酒杯嘛,那可要随时带着,啥时候想喝,可以立马就来。

这两句出自陆游先生的律诗《小圃》,原句为“ 觅句有时携笔砚,遣怀随事具杯觞” 。两者相比较,感觉还是上面改得好,“忘笔砚”显得更潇洒。因为好诗往往是无意得之,不是拿着笔砚就一定能“生产”出来的。

接着看陈继昌(1791-1849)状元一副:

闲评琴价留僧话,但有泉声洗我心。

上联“ 闲评琴价留僧话 ”,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七律《霜天晚兴》,原诗如下:

薄霜门巷不胜清,小立湖边夕照明。

红颗带芒收晚稻,绿苞和叶摘新橙。

闲评琴价留僧话,静听松声领鹤行。

壮志消磨浑欲尽,西风莫动玉关情。

陆游晚年赋闲在家,虽然心底还不时萌发起杀敌的壮心(上面尾联即是如此),但总体上来说,老先生身体康健,衣食无忧,直至86岁终老,日子过得还是十分安逸的。这里的颔联,写的就是这一份安逸。

“ 闲评琴价留僧话,静听松声领鹤行 ”,说的就是——在乡野间溜达散心,偶尔听见寺庙里传出琴声,就过去和老僧讨论讨论琴的材质、做工,聊聊这琴有多么名贵;穿过松林的时候,碰巧有仙鹤跟着我,一道领略那阵阵松风。

大家看这一句“ 闲评琴价留僧话 ”,好像不是随便编出来的,因为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极低,应该就是先生外出散心时遇到的真实情况;下句的“ 鹤 ”,则很可能是为了对仗而编出来的——因为以“ 鹤 ”对“ 僧 ”,很能表达出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味。

这句“ 闲评琴价留僧话 ”,一个“ 闲 ”字,写出了“没事找事、没话找话"的感觉。否则,赋闲在家,有的是时间,怎么去打发呢?这种心境,你可以说它是极度的无聊,也可以说它是十分的安逸,都行。

下联“ 但有泉声洗我心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宿灵岩寺上院》,原诗如下:

高高白月上青林,客去僧归独夜深。

荤血屏除唯对酒,歌钟放散只留琴。

更无俗物当人眼,但有泉声洗我心。

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沉沉。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住在江苏吴县灵岩山寺,眼前既没有酒筵歌舞,也没有俗事烦扰,只有泉声淙淙,洗涤着自己的心灵。

这一句“ 但有泉声洗我心 ”,或许是从李白的诗歌中化用而来。李白曾有一首《听蜀僧濬弹琴》,写得极美: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下面看何维朴(1842-1922)先生一副:

闲拄瘦筇行挂酒,斜安侧几卧看书。

这一副“ 闲拄瘦筇行挂酒,斜安侧几卧看书 ”,写得很懒散、很滋润——不想呆在家里呢,就拄着竹杖出去闲逛吧,切记别忘了挂上酒葫芦;要没心情闲逛呢,那就呆在家里吧,斜靠着几案看看闲书,这也不错。

何维朴是何绍基先生的孙子,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此联书法,也颇有乃祖之风。

接着看姚文田(1758-1827)状元一副:

萝月调琴松风握麈,蕉雪悟画竹雨裁诗。

上联中,“ 萝月调琴 ”是说——夜来人寂寂,藤萝印月窗,但取鸣琴弹,何须知音赏;“ 松风握麈 ”是说—— 凉风起天边,松涛涤尘缘。故人不期至,挥麈谈清玄。

这里的“ 麈 zhǔ”,是魏晋名士清谈时的常用道具。《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则:

客问乐令“旨不至”者,乐亦不复剖析文句,直以麈尾柄确几曰:“至不?”客曰:“至!”乐因又举麈尾曰:“若至者,那得去?”于是客乃悟服。乐辞约而旨达,皆此类。

这一段真可谓高人过招,点到为止。一般人听了,根本不知道在说啥。所谓的魏晋清谈,于此可见一斑(此则所言意旨,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上网查阅)。

这里的“ 麈 ”就是麈尾,也称拂尘。有人说这玩意像鸡毛掸子一样,能清扫座椅;也有人说南方(东晋南渡后,北方的世家大族大都迁徙到江南了)蚊子多,这个可以驱蚊。但这些具体功能可能都不重要,关键是拿上这个,才够那时候清谈高士的“大腕范儿”,就像后世的书生,不管冬夏都拿把折扇一样。

下图中人物手里拿的,就是这个麈尾。

下联中,“ 蕉雪悟画 ”是说——绿妆素裹,雪打芭蕉,欲与丹青圣手试比高;“ 竹雨裁诗 ”是说——细雨绵绵,竹烟漫漫,最宜斟酌推敲构佳篇。

大家看这一联,16个字中有12个名词、4个动词。“ 月 ”是“ 萝月 ”,“ 风 ”是“ 松风 ”,“ 雪 ”是“ 蕉雪 ”,“ 雨 ”是“ 竹雨 ”;“ 琴 ”要“ 调 ”,“ 麈 ”要“ 握 ”,“ 画 ”要“ 悟 ”,“ 诗 ”要“ 裁 ”。对应不同的自然情境,文人们都能创造出配套的雅趣。看来要想得安逸,自己首先得会安逸。

明代陈眉公《小窗幽记》中、有一段说得好:

香令人幽,酒令人远,茶令人爽,琴令人寂,棋令人闲,剑令人侠,杖令人轻,麈令人雅,月令人清,竹令人冷,花令人韵,石令人隽,雪令人旷,僧令人淡,蒲团令人野,美人令人怜,山水令人奇,书史令人博,金石鼎彝令人古。

最后看徐郙fǔ(1836-1907)状元一副:

所在焚香扫地而坐,此行吟风弄月以归。

“ 所在焚香扫地而坐 ”,意思是——闲来信步,随遇而安,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扫地焚香,安然坐卧——谈谈玄,说说道,写写诗,唱唱歌……。要是尽兴了、呆够了,那就回吧——“ 此行吟风弄月以归 ”。

这里下联所讲的,正是孔子与弟子曾点的快乐:

? (曾点)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说明:文中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留言联系。)

“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 “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求解析 马原

陆九渊承认王安石英才盖世,不合流俗,但认为王安石学术上没有触及根本,

陆九渊像

[1]

不苟同其政治改革。对“靖康之变”胸怀复仇雪耻之大义,故访求智勇之士,共谋恢复失地。任地方官时,政绩颇著,而不忘教育,常授徒讲学。去官归里后,他在学宫内设讲席,贵贱老少都赶来听讲,据《象山年谱》称,“从游之盛﹐未见有此”。

出生简介  

 陆九渊出生时,其父因儿子多,打算让乡人收养,长兄陆九思的妻子刚好生有儿子(焕之),陆九思即令妻乳九渊,而将自己的儿子给别人奶喂。陆九渊后事兄嫂如事父母。陆九渊自幼聪颖好学,喜究问根底,提出自己的见解。三四岁时,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他就日夜苦思冥想。长大后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说时,终于弄明白了其中奥妙。他初读《论语[2]》,即指出其讹误之处。

任职简介  

 乾道八年(1172)中进士,初任隆兴府靖安(今江西靖安)县主簿,后调建宁府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主簿,迁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等职。淳熙十三年(1186),在朝中提出:任贤、使能、赏功、罚罪是医国“四君子汤”,得到孝宗赞许。绍熙二年(1191),出知荆门军(辖今湖北荆门、当阳两县),政绩显著,社会风气大变。丞相周必大称赞说:荆门之政是陆九渊事事躬行的结果。他慨叹于靖康间北宋被灭的惨痛事件,和四方志士交结,并曾上书陈五论:一论仇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论人主不当亲细事。除将作监丞,因给事中王信反对,落职还乡。九渊当时名望已高,每开讲席,学者群集,“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他自号“象山翁”,学者尊为“象山先生”。光宗即位,他被起用知荆门军。当时荆门是南宋边地,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实际防务极差,连城墙也没有。他“乃请于朝而城之”。经过一年左右的认真治理,“政行令修,民俗为变”。绍熙三年腊月,病逝于荆门任上,归葬于金溪青田。嘉定十年(1217),赐谥“文安”。明正德十六年(1521),在金溪县城衙门前为陆九渊建有“百世大儒”坊,两侧镌刻“学苟知本六经皆注脚,事属分内千经有同心”对联。

学术简介

陆九渊一生的辉煌在于创立学派,从事传道授业活动,受到他教育的学生多达数千人。陆九渊官位不算显要,学术上也无师承,但他融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的观点以及佛教禅宗“心生”、“心灭”等论点,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形成一个新的学派——“心学”。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这就把心和理、心和封建伦理纲常等同起来。企图由此证明所谓“天理”即封建等级秩序、封建道德教条,都是人心所固有,是恒久不变的。他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淳熙二年(1175),应吕祖谦之邀,陆九渊在铅山鹅湖寺与朱熹展开了有关“心”

与“理”的大辩论,进一步阐发了他“尊德性”和“发明本心”的“心即理”的先验论。朱熹持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主张通过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持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所谓“心即是理”,毋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功夫。双方赋诗论辩。陆指责朱“支离”,朱讥讽陆“禅学”,两派学术见解争持不下。这就是史学家所说的“鹅湖之会”、“鹅湖大辩论”。但他们友谊极厚,书信往来,论辩不已。九渊曾在朱熹主持的白鹿洞书院讲君子小人喻义利一章,听者泣下。“熹以为切中学者隐微深痼之病。” 他的学说,经其弟子傅子云、傅梦泉、邓约礼、杨简等人的发挥,元代赵偕、祝蕃、李存等的继承和明代陈献年、湛若水的发展,经王守仁集大成,成为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影响极大。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陆九渊的思想经后人充实、发挥,成为明清以来的主要哲学思潮,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中国的思想界。著名学者郭沫若、马一浮都认为深受陆九渊思想的影响。

讲学授徒

陆九渊还热心于讲学授徒,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每开讲席,学者辐辏,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弟子遍布于江西、浙江两地。他在长期的讲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思想理论。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存心、养心、求放心和去蒙蔽、明天理的作用。他主张学以致用,其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以挽救南宋王朝衰败的命运。在教育内容上,他把封建伦理纲常和一般知识技能技巧,归纳为道、艺两大部分,主张以道为主,以艺为辅,认为只有通过对道的深入体会,才能达到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目的。因此,要求人们在“心”上做功夫,以发现人心中的良知良能,体认封建伦理纲常。陆象山的学生,最著名的是杨简、袁燮、舒璘、傅子云等,其中杨简进一步发挥了其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象山学派流传不广、至明代陈献章、玉守仁起,始重行得到提倡。在近代有一部分复古主义者还曾经根据陆王唯心主义的教义,企图反对过在中国的传播。今南昌城内的象湖相传为陆九渊当年在南昌开坛讲学之处,“象湖”一名由其号(象山先生)而来。

学术成就

陆九渊能诗。《陆九渊集》中录存诗作一卷二十三首。《鹅湖和教授兄

陆九渊题跋像

[3]

韵》云:“墟墓兴衰宗庙饮,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诗有一定的学究气。其论诗尚允当。如“若乃后世之诗,则亦有当代之英,气禀识趣,不同凡流。……今若但以古诗为师,一意于道,则后之作者又当左次矣。”同江西诗派末流的泥古倾向是不同的。有《象山先生全集》三十六卷。

陆九渊一生不注重著书立说,其语录和少量诗文由其子陆持之于开禧元年(1205)汇编成《象山先生集》,共计36卷,并由其学生于嘉定五年(1212)刊行。1980年1月中华书局整理为《陆九渊集》出版发行。

为纪念陆九渊,省会南昌有一条街命名为“象山路”。金溪陆坊青田院山的陆九渊墓经过整修,列为省重点保护文物。先后有2000余海内外学者、游人前来拜谒。1993年8月,日本九州大学石浦和夫等4位教授虔诚至墓前以表敬意。1996年4月,金溪成立“陆象山研究会”,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张世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宜民等任研究会顾问;杭州大学教授束景南、武汉大学教授宫哲兵等任特约研究员。日本九州大学教授福田殖等国外学者也纷纷寄赠研究论文和专著。1999年4月10日金溪县举办“纪念陆象山先生诞辰860周年学术研究会”,众多国内知名学者、教授应邀参加活动。

陆九渊与朱熹同时﹐两人都是理学家﹐但朱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而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陆学直接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心学”﹐认为“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他认为人们的心和理都是天赋的﹐永恒不变的﹐仁义礼智信等封建道德也是人的天性所固有的﹐不是外铄的。学的目的

朱陆之辩

就在于穷此理﹐尽此心。人难免受物欲的蒙蔽﹐受了蒙蔽﹐心就不灵﹐理就不明﹐必须通过师友讲学﹐切磋琢磨﹐鞭策自己﹐以恢复心的本然。修养功夫在于求诸内﹐存心养心。具体方法是切己体察﹐求其放心﹐明义利之辨。自称这种方法为“简易功夫”﹐是“立乎其大者”﹐是“知本”﹐是“明本心”。至于读书﹐则最重视 《大学》﹑《中庸》﹑《论语》 和《孟子》﹐要求联系日用事物讽咏自得﹐反对习注疏章句之学﹐场屋之文﹐以谋求利禄。他和朱熹常相辩难。他们二人有两次会讲颇具影响﹐第一次是在淳熙二年(1175)“鹅湖之会”(鹅湖书院旧地﹐在今江西铅山县)﹐朱主张先博览而后归之于约﹐以陆的教法太简易﹐陆主张先发明人的本心而后使之博览﹐以朱的教法为支离。第二次是在淳熙八年(1181)﹐朱请陆登白鹿洞书院讲堂﹐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朱则认为切中学者隐微深固之疾﹐当共守勿忘。朱熹晚年曾劝学者兼取两家之长﹐并对陆表示敬意。有人曾劝陆九渊著书﹐他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陆学为明代王守仁(阳明)所发展﹐世称“陆王学派”﹐著有《象山全集》行世。

心学缘起

陆象山是宋明两代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开山祖。陆九渊之学,学者一般认为是家传。而家学其实只是创造了这一学说形成的氛围和条件。对于陆氏心学,陆九渊曾自称是“因读《孟子》而自得之”(《语录》下),以为孔子之后其学“自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乃得其传者”(卷一《与李省干》)。陆九渊对于伊洛渊源,也不否认自己思想与他们的联系,他曾说:“韩退之言:‘轲不得其传。’固不敢诬后世无贤者,然直是至伊洛诸公,得千载不传之学。但草创未为光明,到今日若不大段光明,更干当甚事?”(《语录》下)他以为“伊洛”虽得儒家正统,但二程子之学只是理学的草创阶段,有待于“我”来进一步发明。陆九渊的这些说法自然包含着理学的道统观念及自诩为承担道统的意识,却也说明了一个事实,即陆氏心学与孟子思想及伊洛渊源的关系。陆九渊思想是自得于孟子,但他是受孟子思想的启发,用孟子“先立乎其大”、“心之官则思”,以及“求放心”等命题,来阐发二程理学中“心性”的层面,使理学的本体论更偏于主观,而与道德践履的思想趋于逻辑上的统一的。这也就是他在理学中的理论贡献。

除此之外,《宋元学案》中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陆九渊思想是继程门谢良佐之后,经由王苹、张九成、林季仲发展而来。此一说根据大体有三:

其一,《宋元学案·象山学案》表在陆九渊名下有王梓材注:“庸斋、梭山、复斋弟。艾轩讲友,上蔡、震泽、横浦、林竹轩续传。”以为陆九渊之学,除得自家传,尚可由林季仲(竹轩)、张九成、王苹、谢良佐溯源至程颢。

其二,《宋元学案·震泽学案》全祖望案语说:“洛学之……入吴也以王信伯。信伯极为龟山所许,而晦翁最贬之,其后阳明又最称之。予读信伯集,颇启象山之萌芽。其贬之者以此,其称之者亦以此。象山之学,本无所承,东发以为遥出于上蔡,予以为兼出于信伯。盖程门已有此一种矣。”象山之学黄震以为“遥出于上蔡”,全氏以为“兼出于信伯”,综合两方面,全氏肯定“程门已有此一种”。其实正点出陆九渊心学与程氏学说的内在联系。

其三,全氏于《艾轩学案》又曰:“愚读艾轩之书,似兼有得于王信伯……且艾轩宗旨,本于和靖者反少,而本于信伯者反多,实先槐堂之三陆而起。”此条又补充了林光朝(艾轩)与陆九渊的关系。

陆九渊之学出于家传是确切的,而与谢、张、林等并无师承关系。就思想上看却不无相通之处。从陆九渊对二程的态度来说,亦确有褒贬之不同。如《语录》中说:“二程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而归,有‘吾与点也’之意。后来明道此意却存,伊川已失此意。” (《陆九渊集》卷三十四)此段为傅子云所录。又《语录》同卷严松所录曰:“元晦似伊川,钦夫似明道。伊川蔽锢深,明道却通疏。”这都说明陆氏思想与程颢更为接近。宋代理学自二程之后,程颐之学由杨时、罗从彦、李侗而传朱熹;程颢之学则由谢良佐、王苹、张九成、林季仲传至陆九渊,由此分成两大支流。此说法中,朱熹一支尚有师承关系可考,而陆九渊一支学者认为多出于推断或臆测。其实内中亦包含着学术思想发展的某种必然因素。因此全祖望在《象山学案》序录中对于陆九渊学系做了这样的结论:

程门自谢上蔡以后,王信伯、林竹轩、张无垢至于林艾轩,皆其前茅,及象山而大成,而其宗传亦最广。

这个结论当是可信的。

孔子所好?颜子所乐?

参考文献:近日见到一些十分陌生的议论,对论语多有新的阐发和解释,但我看后难以苟同。现在我想重新提一下宋儒们的问题:颜子所乐在何处?看看有没有更令我意外的解释。

以下是网络的一段引文,不代表我的看法(我浅薄的看法还到不了这个层次),权当抛砖引玉吧,看看应者有几。

“孔颜乐处”命题,最早由周敦颐提出,后来二程和朱熹等对此均多有发挥。那么,“孔颜乐处”乐在何处呢?一是德性之乐,即一种道德尊严感和满足感。二是知性之乐,即一种求知、求真的快乐。诸如“须是知得了,方能乐得”(《遗书》卷十八)、“思虑有得,中心悦豫”(《遗书》卷二)、“循理为乐,不循理为不乐”(《遗书》卷十八),无不是知性之乐。三是本体之乐,即把握并融入世界本原、本性的根本快乐和终极快乐,程子称之为“大快活”。此种快乐,也就是张横渠所称之“吾能乐天地之命”(《宋元学案》卷十七),程子“吟风弄月以归”的“吾与点也”(《遗书》卷三)之意。但又谓“若大至仁则天地为一身”(《遗书》二卷),“崇信明物,极其所止;涣然冰释,洞见道体”(《遗书·附录》卷一百一十七)。可见德性、知性、本体三乐的统一,才是“孔颜乐处”。

以上回答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