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如何翻译?

2.什么是文统、道统

3.论语导读谈谈论语颜渊第十二篇各章内容简介及其之间的联系

4.关于诚信的名言成语诗句故事

5.常常告诫的文言文

6.告诫别人文言文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如何翻译?

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驷不及舌的意思

此句翻译为:”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此句出自《论语 颜渊》。下面是详解。

原文

12·1 颜渊 问仁。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4)斯语矣。”

注释

(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2)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3)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4)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评析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原文

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评析

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

原文

12·3司马牛(1)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2)。”曰:“其言也讱,斯(3)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释

(1)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学生。

(2)讱:音rèn,话难说出口。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

(3)斯:就。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评析

“其言也讱”是孔子对于那些希望成为仁人的人所提要求之一。“仁者”,其言行必须慎重,行动必须认真,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礼。所以,这里的“讱”是为“仁”服务的,为了“仁”,就必须“讱”。

原文

12·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去做一个君子。孔子道:“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道:“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道:“自己问心无愧,那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呢?”

解析二

原文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文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评析

如上章所说,司马牛宣布他不承认桓魋是他的哥哥,这与儒家一贯倡导的“悌”的观念是相违背的。但由于他的哥哥“犯上作乱”,因而孔子没有责备他,反而劝他不要忧愁,不要恐惧,只要内心无愧就是做到了“仁”。这一章,子夏同样劝慰司马牛,说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就不必发愁自己没有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原文

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1),肤受之愬(2),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3)也已矣。”

注释

(1)浸润之谮:谮:音zèn,像水那样一点一滴地渗进来的谗言,不易觉察。

(2)肤受之愬:愬:音sù,像皮肤感觉到疼痛那样的诬告,即直接的诽谤。

(3)远:明之至,明智的最高境界。

译文

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说:“像水润物那样暗中挑拨的坏话,像切肤之痛那样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暗中挑拨的坏话和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原文

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评析

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原文

12·8棘子成(1)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2)。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3),犹犬羊之鞟。”

注释

(1)棘子成:卫国大夫。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称为夫子,所以子贡这样称呼他。

(2)驷不及舌:指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驷,拉一辆车的四匹马。

(3)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评析

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

原文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1)?”曰:“二(2),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1)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解析三

原文

12·10子张问崇德(1)辨惑(2)。子曰:“主忠信,徙义(3),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既欲其生,又欲其,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4)。’”

注释

(1)崇德: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

(2)惑:迷惑,不分是非。

(3)徙义:徙,迁移。向义靠拢。

(4)诚不以富,亦祗以异:祗:音zhī,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后两句。此诗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子对其丈夫喜新厌旧的愤怒情绪。孔子在这里引此句,令人费解。

译文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这就是迷惑。(正如《诗》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评析

本章里,孔子谈的主要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他希望人们按照“思佰”、“仁义”的原则去办事,否则,感情用事,就会陷于迷惑之中。

原文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

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孔子答道:“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齐景公说:“说得好极了!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粮食再多,我能吃到吗?”

原文

12·12子曰:“片言(1)可以折狱(2)者,其由也与(3)?”子路无宿诺(4)。

注释

(1)片言:诉讼双方中一方的言辞,即片面之辞,古时也叫“单辞”。

(2)折狱:狱,案件。折狱即断案。

(3)其由也与:大概只有仲由吧。

(4)宿诺:宿,久。拖了很久而没有兑现的诺言。

译文

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评析

仲由可以以“片言”而“折狱”,这是为什么?历来有这样几种解释。一说子路明决,凭单方面的陈述就可以作出判断;二说子路为人忠信,人们都十分信服他,所以有了纠纷都在他面前不讲假话,所以凭一面之辞就可以明辨是非;三说子路忠信,他所说的话绝无虚假,所以只听其中一面之辞,就可以断定案件。

但无论哪种解释,都可以证明子路在刑狱方面是卓有才干的。

原文

12·13子曰:“听讼(1),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2)乎!”

注释

(1)听讼:审理诉讼案件。

(2)使无讼:使人们之间没有诉讼案件之事。

译文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

解析四

原文

12·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评析

以上两章都是谈如何从政为官的问题。孔子借回答问题,指出各级统治者身居官位,就要勤政爱民,以仁德的规定要求自己,以礼的原则治理国家和百姓,通过教化的方式消除民间的诉讼纠纷,执行君主之令要切实努力,这样才能做一个好官。

原文

12·1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

孔子说:“广泛学习、遵纪守法,就不会误入歧途!”

原文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评析

这一章所讲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贯穿了儒家一贯的思想主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

原文

12·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评析

无论为人还是为官,首在一个“正”字。孔子政治思想中,对为官者要求十分严格,正人先正己。只要身居官职的人能够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

原文

12·18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

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评析

这一章同样是孔子谈论为官从政之道。他仍然阐释的是为政者要正人先正己的道理。他希望当政者以自己的德行感染百姓,这就表明了他主张政治道德化的倾向。具体到治理社会问题时也是如此。他没有让季康子用严刑峻法去制裁盗窃犯罪,而是主张用德治去教化百姓,以使人免于犯罪。

原文

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1),以就有道(2),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3),必偃(4)。”

注释

(1)无道:指无道的人。

(2)有道:指有道的人。

(3)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

(4)偃:仆,倒。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评析

孔子反对,主张“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这里讲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为。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

原文

12·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1) 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2),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3)。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释

(1)达:通达,显达。

(2)闻:有名望。

(3)下人:下,动词。对人谦恭有礼。

译文

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一对相互对立的名词,即“闻”与“达”。“闻”是虚假的名声,并不是显达;而“达”则要求士大夫必须从内心深处具备仁、义、礼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仅是追求虚名。这里同样讲的是名实相符、表里如一的问题。

解析五

原文

12·2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1)、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2),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3),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注释

(1)修慝:慝:音tè,改正邪恶的念头。

(2)先事后得:先致力于事,把利禄放在后面。

(3)忿:忿怒,气愤。

译文

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说:“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怎样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样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致力于事,然后才有所收获,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多做自我批评,不去批评别人,不就是检讨自己的邪念了吗?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仍谈个人的修养问题。他认为,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首先在于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然后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过多地去指责别人;还要注意克服感情冲动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为代价,这就可以辨别迷惑。这样,人就可以提高道德水平,改正邪念,辨别迷惑了。

原文

12·22攀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1),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2)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3),不仁者远(4)矣。汤(5)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6),不仁者远矣。”

注释

(1)举直错诸枉:错,同“措”,放置。诸,这是“之于”二字的合音。枉,不正直,邪恶。意为选拔直者,罢黜枉者。

(2)乡:同“向”,过去。

(3)皋陶:音ɡāo yáo,传说中舜时掌握刑法的大臣。

(4)远:动词,远离,远去。

(5)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

(6)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评析

本章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关于仁,孔子对樊迟的解释似乎与别处不同,说是“爱人”,实际上孔子在各处对仁的解释都有内在的联系。他所说的爱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仁作为他全部学说的对象和中心。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仁是人的发现。关于智,孔子认为是要了解人,选拔贤才,罢黜邪才。但在历史上,许多贤能之才不但没有被选拔反而受到压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却平步青云,这说明真正做到智并不容易。

原文

12·2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译文

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评析

在人伦关系中,“朋友”一伦是最松弛的一种。朋友之间讲求一个“信”字,这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坦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但他坚持不听,也就作罢。如果别人不听,你一再劝告,就会自取其辱。这是交友的一个基本准则。所以清末志士谭嗣同就认为朋友一伦最值得称赞,他甚至主张用朋友一伦改造其他四伦。其实,孔子这里所讲的,是对别人作为主体的一种承认和尊重。

原文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评析

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这是君子之所为。以上这两章谈的都是交友的问题,事实上在五伦当中,儒家对于朋友这一伦还是比较重视的。

参考资料

上学吧: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什么是文统、道统

1 批评家们多以"文道合一"、"文以载道"的观点评论韩文,并认为"文

道合一"或"文以载道"是孔子开的先声,此后得到孟子的发扬,荀子的奠定

。〔①〕这样一来,韩愈的"文为贯道之器"的创作宗旨,似乎也是秉承先秦

儒家而来,是对儒家创作路线的忠实继承。

"文以载道"观是否源于先秦儒家,这是首先需要辨明的,否则便无法理

清韩愈的文统,或将韩愈的文统与道统混为一谈。〔②〕

我们先来看看孔子如何论"文"。

孔子当然没有提出过"文以载道"的创作原则或类似的观点,他谈到的"

文"并非指文学艺术,亦非指一般的文章。

孔子对"文"有这样一些主要论述:

《论语·宪问》:"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八佾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子罕》:"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

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很明显,孔子所说的"文"并非指文学艺术或一般文章,而是指周王朝的

礼乐制度。周朝确立了中国早期奴隶制社会的礼乐制度亦即统治制度,礼乐制

度完备,盛于夏商二代,故孔子称周"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朱熹《集注》

说:"三代之礼,至周大备,夫子美其文而从之。""文"即"礼",故"文

王既没",周礼不复存在,"文"也不复存在了。朱熹《集注》说"道之显者

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又对孔子所说的"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

唯天唯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

章"〔③〕注以"文章,礼乐法度",是见出了孔子之"文"的本质。众所周

知"礼"是一种外在强制性的规范与约束,相当于后世的法律,它与文学艺术

是完全不同的范畴,故将孔子之所谓"文"当做文学术艺或以为"文"包括了

文学艺术,乃是后人的偏见。

孔子论"文"还与"质"结合在一起,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

质彬彬,然后君子。"〔④〕这里说的是"君子"即统治者的为人准则,"文

"指的自然是礼乐,统治者不仅须懂得"文"即礼乐,还须具备"质"的素质

。"质"指的是礼乐的基础即"仁义"。《论语·八佾》载:"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

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说《诗》,以

绘画当先有素底为比,子夏又以此推及"礼"事,"礼"在何者之后呢?杨伯

峻《论语译注》于此深明其义地解以"礼乐产于仁义之后",参以《论语·卫

灵公》"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之语,可见"质"即"仁义",乃"礼"

之根基,统治者须将两者妥当结合,内不失于朴野,外不流于虚饰,方能实行

王道。"文"与"质"正是孔子之道的两个主要方面,故有时又可混为一谈,

《论语·颜渊》载:"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

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革犹犬羊之

革。"棘子成不明白何以君子有了"仁义"还要懂"礼乐",孔子高足子贡则

曰此乃统一体,之所以为统一体,固与"道"孔子之道是"礼"与"乐"的统

一有关。孔子的"文""质"之说本不关涉文学艺术,其被推及引伸入文学艺

术,是在南朝。

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棘诗苑英华书》谓"夫文,典则累野,丽亦伤浮,

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将孔子论君子的准则拿来

论文。刘勰《文心雕龙·情采》云"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

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革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亦将

孔子理论延伸为创作观念。从此孔子的政治理论就一变而为文学理论,这固然

与后世"文"之观念的变迁有关,但如果说这就是孔子的文学理论,那只能说

是一种误解。

历来的论者除了将孔子对"文"的论述当做孔子的文学理论,还将孔子对

"诗"的论述亦视为孔子的文学观点,以为是孔子论"文"的一个方面,故这

里亦不能不稍加辩析。现在已普遍相信《诗经》曾经孔子之手删订编纂而成之

说,孔子根据什么原则来编纂《诗三百篇》呢?《论语·述而》云: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又《史记·孔子世家》云: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

述殷、周之盛,及至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韵

》、《武》、《雅》、《颂》之音。

由此可见,孔子删订《诗经》是以"执礼""施于礼义"即能否合于周礼

、与古老的周礼相配合为其基本原则,并以能否配合于《韵》(虞舜乐舞)《

武》(周武王之乐)《雅》《颂》这样一些与礼仪有关的宫廷庙堂音乐来唱为

基本条件,孔子编纂《诗》的目的是为了给古老的"礼"增添一些新的内容,

有助于"克己复礼"的实现。这样,《诗》就不是作为提供文学作品来编纂的

,它是作为政治统治的工具而问世的。《论语·泰伯》云"子曰:‘兴於诗,

立於礼,成於乐",是道出了"诗"与"礼""乐"的关系。故"不学诗,无

以言"〔⑤〕,因为"《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诗,可以兴,可以

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⑥〕它的作用是使人恪守"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⑦〕的周礼等级规范,所以子夏由"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的女性美描写亦可以马上由此起兴联想到"礼"而大得孔子赞赏,

以为"起予矣商哉,始可以言诗矣",这就是所谓"兴於诗,立於礼"的具体

体现。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所谓"无邪"就

是使思想合于"仁""礼"。

孟子论"文",将"礼"撇在一边,因而与孔子大相径庭。他的文论对韩

愈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是韩愈文学思想的先导。

首先,孔子论"乐",只推崇合于"礼"的"先王之乐"如"韵"等,对

与"礼"无关的俗乐如"郑声"是厌恶且断然否定的。孟子从他的"仁政之道

"的观念出发,认为"世俗之乐"与"先王之乐"有同等的价值,不是排斥"

世俗之乐"而是好民之所乐且与民同乐才能王天下。《孟子·梁惠王下》篇首

载: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

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直好世俗

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

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

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

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疾首蹙è@①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

,夫何使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

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è@①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

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能与民同乐也。今王

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音,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

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

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

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与百姓同乐则王",然与百姓同乐则需好其乐之所乐。"今之乐犹古之

乐也","先王之乐"的不合时宜显而易见,代之以"世俗之乐"乃历史的必

然。"世俗之乐"是不受缚于"礼"的民间之纯朴自然的文学艺术,孟子所论

之"乐",因而具有了艺术文学的性质。

前人早已见出"孟子谓‘今之乐犹古之乐',则与孔子‘放郑声'之意大

相反矣。"〔⑦〕孟子对"乐"的看法无疑是与孔子及其后的荀子代表的儒家

传统乐论不同的。他所以肯定"世俗之乐"虽是为了"仁政王道"的统治需要

,但他认为民心皆善,因此"世俗之乐"亦是百姓仁义之心的自然产物。孟子

虽然不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而是从"仁政王道"与"性善"论出发,但他未把

"乐"视作施行"礼"的工具,且使"乐"触及了艺术文学的范畴,这是他与

孔、荀及儒家传统乐论的全然不同之处。

孟子论"诗"亦与孔子以"礼"论"诗",将"诗"当作礼教经典而不是

文学作品的方法不同。他主张"以意逆志",从作品表露的思想感情出发,去

探求作品的本意,及蕴藏着的作者的思想人格。《孟子·万章上》载: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

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

,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

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

,是周无遗民也。"

孟子对儒家"诗教"之不以为然的论述是够扎眼的,因此赵岐对"以意逆

志"之"意"注云:"意,学者之心意也","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

其意也"。所谓"学者之心意""己之意"者,即说《诗》者之意,亦即以"

礼"说《诗》的孔门诗教。然而孟子的"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

志",说的是不要用主观的"文"即概念去肢解诗句,否则将曲解作者的本意

。"以意逆志"是要从作品的客观表现上去反求作者的本意。诗表现的是作者

的创作意图而不是"说诗者"的概念。这与赵岐的解释恰恰是相反的。如《小

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四句,割裂地

看,表现的是"礼"的威严,天子的至高无上。但从作品全体表露出的思想感

情上看,是作者在抒发臣下对王上的忿闷。孟子的解释,正是从作品的原意出

发,"以意逆志"地察觉了作者的本心。而如果如赵岐所说,以"学者之心意

"说《诗》,就可能像孔子那样以"礼"释《诗》,像子路那样以《诗》悟"

礼"。

孟子论《诗》,较之论"乐"又更具文学性质。他不是将"文"系于某种

主观概念的捆缚,而是将"文"与较为广泛的社会现实结合,这就使其文论带

有较多的民主性与客观性的色彩,更易于为后世的古文家所接受。孟子在阐述

文与社会现实关系的那段著名论述,即:"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

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⑨〕,对韩愈的文论不无影响,实际上开了韩愈"不平则鸣"〔(

10)〕、"穷苦之言易好"〔(11)〕及欧阳修"诗......殆穷者而后工"

〔(12)〕等著名文论之先声。

郭绍虞氏认为"孔子以后,孟荀并称,但是从文学批评来讲,荀子比孟子

重要。荀子《非十二子》篇之论子思、孟子,称为‘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

的确,就文学批评讲,也是荀子为得其统。所以荀子奠定了封建时代传统的文

学观。论理,荀子是比较接受道墨两家素朴的唯物思想的,为什么会奠定了传

统的文学观呢?这是因荀子毕竟是儒家,是代表封建统治阶级的理论的,所以

他的思想会有这种现象,而他的文学观会成为传统的文学观,也就是后来古文

家和道学家共同标榜的文道合一的文学观。"〔(13)〕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荀子是否比孟子重要,此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辨

析之必要。荀子较孟子为得孔子之文统,言之凿凿。但云"后来古文家和道学

家共同标榜的文道合一的文学观"来自荀子,就大有偏差了。

荀子主要是在合"礼"论"文"(包括"诗"、"乐")方面沿续孔子、

发扬了孔子的文统(孔子的文统即道统)的。

荀子从严明社会等级,重建新的统治秩序出发,十分重视"文"与"礼"

的配合。他于"文"这样论述:

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贱之节。〔(14)〕

故为雕琢刻镂黼黻文章,使足以辨贵贱而已,不求其观;为之钟鼓管磬琴

瑟竽笙,使足以辨吉凶、合欢、定和而已,不求其余。〔(15)〕

"文"有着"别亲疏贵贱之节"即区划社会等级的作用,"文"还有着"

辨吉凶、合欢、定和"的庙堂祭祀作用,这样"文"岂不等同于"礼"了吗?

然"礼之敬文也"〔(16)〕,这是人靠衣裳、马靠鞍的道理,"礼"不经

过文饰不能显现其威仪。故"凡礼,始乎zhuō@②,成乎文,终乎zhuō

@②校。"〔(17)〕"礼"最初有如大棒一般的粗鲁,靠了"文"的"雕琢

刻镂"方能成为"礼"的彩柱,拄起"礼"的明堂,像模像样地唬人。

荀子合"礼"论"文",亦合"礼"论《诗》、论"乐"。其《大略》云:

《国风》之好色也,《传》曰:"盈其欲而不愆其止,其诚可必于金石,

其声可内于宗庙。"《小雅》不以于污上,自引而居下,疾今之政以思往者,

其言有文焉,其声有哀焉。

荀子论《诗》,亦承孔子"乐而不*,哀而不伤"的理论,开了汉人论《

诗》"发乎情,而止乎礼义"〔(18)〕,"《国风》好色而不*,《小雅

》怨诽而不乱"〔(19)〕之先声。荀子还作有《乐论》一篇,专论"乐"

与"礼"的关系。他说:

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

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

这就是说,社会等差是天经地义的,"礼"的作用是确定"不可易"的社

会等差,"乐"的作用是将不同等级的人协同和合起来,礼乐双管齐下,相辅

相成,才能"管乎人心",行之有效地维护社会群体的秩序。

荀子将"乐"的作用提得比孔子更为明确,也更为重视"乐"的作用。在

他看来,"乐"是"礼"的形象表现,最易使"礼"迅速地深入人心。"夫声

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之为文。"〔(20)〕这就把"乐"

的外延由孟子的"世俗之乐"再拉回到统治者的庙堂上。"乐"既是王者的专

利,当然不应该让老百姓瞎搀合。老百姓本来就不好的人情欲望经过"乐"的

薰陶就不会向更坏的方面发展而俯首听命。"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

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21)〕荀

子简直将"乐"提高到了关系国家兴衰存亡强弱治乱的位置上。"乐"与"礼

"的双位一体,就是荀子所说的儒家之道。

很明显,荀子提出的"文""诗""乐"的问题,都不是单纯的文学艺术

问题,而是从属于他的政治理论的。与孔子一样,荀子亦没有纯粹的、独立的

文艺理论,后人对所谓荀子文艺思想的阐释,即将荀子的政治理论与文艺理论

独立起来置论的见解,是多少带有偏狭之处的。

4

先秦儒家的代表性人物,谁都不曾明确地提出过"文以载道"或"文道合

一"的创作主张。但孔、荀之合"礼"说"文",将"文"与"礼"两个政治

范畴结合并混为一谈,亦可视作是一种狭义的"文道合一"。这种尽在概念中

翻筋斗的"文""道"结合,直接影响了两汉经学及其强弩之末的唐代经学,

将其视为汉唐儒学即经学学风的源头亦未尝不可。汉代"文"的观念演进,开

始有了"文学"与"文章"的区别。"文学"最初指的是礼法制度,"汉兴,

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义,则文学彬彬稍进。"

〔(22)〕汉统治者将荀子的较为成熟的专制主义理论迅速地取而用之,大

兴礼治,故较之先秦,"文学彬彬稍进"。制度上的细密要求理论依据上的缜

密,是而阐释"礼法"的经学亦成了"文学",这是汉代真正意义上的载道文

学。而有别于经学的辞赋史传一类则为"文章","能属文著述,是谓文章,

司马迁、班固是也;能传圣人之业而不能干事施政,是谓儒学,毛公、贯公是

也。"〔(23)〕可见"文学"须载道,而"文章"则无载道的任务。后来

扬雄又复提"文"的概念,要求"文"须"宗经""征圣",而王充更明确地

将"文学"与"文章"统称为"文",谓"‘五经'‘六艺'为文,诸子传书

为文,造论著说为文,上奏书记为文,文德之操为文"〔(24)〕,则是要

求"文学""文章"都须载道。至此算是确立了后世绝非狭隘意义上的"文以

载道"、"文道合一"的大体模式。

孔、荀所论之"文"是政治概念而非书面文学或文章,其所谓"文""礼

"(即"道")结合等于血缘家族极为原始的近亲相配,因而随着后世"文"

之观念的进步和发展,要求挣脱这种不合理的匹配亦是自然之事。扬雄、王充

将不囿于遗经的、与现实联系的"文"亦纳入载道的范围,将"文章"置于与

"文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提出了广泛意义上的"文以载道"。这种进步的

"文"之观念,事实上早已见于孟子。因为最先将儒家的"文"从政治观念引

入自然的现实境地,使"文"与"道"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拓展,挣开了

孔子狭义的文道观的是孟子。韩愈等后世古文家的"文道"观念是孟子、扬雄

、王充之"文道"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并非沿续荀子一路。因此如若寻找韩愈

"文统"之先祧,那么自非孟子莫属。因此可以说,尽管儒家"文以载道"、

"文道合一"的创作主张很晚才被明确提出,但作为儒家学术传统却早已有之

,而且还有狭与广之分。韩愈的"文统"来自孟子,他对孟子推崇备至,绍述

孟子且以孟子自比,把对儒家政治理念宣传的任务交给"古文"并付诸成功的

创作实践,才突破了儒家"文"的狭小天地,不仅将儒学拯救于"已坏之后"

〔(25)〕,同时也奠定了儒家现实主义的散文创作传统。

5

儒家论"文",有很重的"言志"观念。所谓"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

,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26)〕朱自清先生早就

指出"这种‘志',这种怀抱是与‘礼'分不开的。"〔(27)〕孔子的"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8)〕就是对"志"之附着于"礼"的明确

表述。汉以后,随着"文"的范围的扩大,经过《毛诗序》的阐述,"言志"

成了儒家诗文创作的原则并进而作为重要的创作传统被确立下来,"言志"与

"载道"乃同样观念,这是不言而喻的。

汉末天下分崩,儒学式微,释道思想盛行,文人的艺术审美意识提高,"

缘情"说因此运应而生。一般地说,"言志"重在将文人的思想感情归依于政

治轨范〔(29)〕,"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30)〕"缘情"则重在"称物"〔(31)〕,即由客观自然所引发的

个人主观情感,所谓"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

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32)〕陆机虽然在"缘情"的骥尾后再附上"言志",表面上是"情""

志"并举,实际上系于政治理念的"志"与产生于客观自然的"情"是很难调

和在一起的。何况"缘情"一路的繁衍,导致了"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

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33)〕、"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34)〕的六朝唯美文学的大兴

,流风余弊,一直影响到唐朝,"缘情"与"言志"就更是陌路冤家难聚首了。

唐初,陈子昂力矫六朝逶迤颓废之文风,意欲将文拉回"言志"的老道。

"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35)〕,开了唐代文学文以载道的先声。

安史之乱后,文以载道的呼声愈来愈高,然"东汉以来猥并之气未除也。"〔

(36)〕积习何以难除?要因在于积重难返,后起的"缘情"观念已成主流

意识,"言志"观念却停留在老套上,不能随着社会现实的发展迅速更新。所

以中唐文以载道的呼声很高,却不能有效地付诸创作实践。韩愈的功绩在于他

能正确地汲收"缘情"观念,顺应历史发展地更新"言志"观念,情志并茂地

开创了儒家散文创作的新路线。

韩愈文学思想的逻辑形式是:"文"的内容是"道","道"的核心是"

仁义","仁义"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必须以情性去体察。这样绕了半天,

让人理出的头绪还是"文"产生于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只不过是情感首先必须

净化即"仁"化。

韩愈《答李翊书》云:"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恭也。能如是,则谁

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道德之归","其

外之文"才能随之而至,"道"为里,"文"为表,这是韩愈对"文"之内容

的第一步界定。

韩愈在《原道》中又以"仁义"为"道"之定名,以为"仁义"充塞天地

,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为文倘"出入仁义,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涵地负

,放恣横纵,无所统纪,然而不烦于绳削而自合。"〔(37)〕这样,"文

"所贯之"道"不归属于观念形态而依存于客观现实,载道就得与现实发生关

系,这是韩愈对"文"之内容的进一步规定。

载道得从现实出发,就得有现实的切身感受。所以韩愈又提出了"不平则

鸣"的著名观点: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

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

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38)〕

文章来自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是作者有产生于现实的情感郁积。人

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到了不平,就会有"鸣"的愿望,文章无不是"不平则鸣"

的产物,"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39)〕"其下

魏晋氏,鸣者不及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鸣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节

急,其辞*以哀,其志驰以肆,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40)〕魏晋

以后的唯美主义文学虽"鸣者不及古",有种种弊病,但亦属"鸣"之一路,

这就从整体上肯定了情感对于创作的重要。不同的现实阅历、思想感情产生不

同的"鸣","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

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

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41)〕对现实的认识与感受程度,是决定作

品成败的关键。

韩愈的文论,上承孟子,下启欧阳修等北宋古文家,他将"道"与现实联

系,又重视"情"的作用,从而使儒家散文突破了由乏而无味的经典教条编织

的狭小茧窠,具有了恢宏的视野及生动的情韵,进入了新的创作天地。

注:

①见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二章(中华书局1961年11月

新1版)。

②见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十二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5

月新2版)。

③(27)《论语·泰伯》。

④《论语·雍也》。

⑤《论语·季氏》。

⑥《论语·阳货》。

⑦《论语·颜渊》。

⑧宋张九成《孟子拾遗》。

⑨《孟子·告子下》。

(10)(35)(39)(40)《送孟东野序》。

(11)《荆潭唱和诗序》。

(12)《梅圣俞诗集序》。

(13)见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二章"荀子奠定了传统的文学观

"一节(中华书局1961年11月新1版)。

(14)《礼运》。

(15)《富国》。

(16)《劝学》。

(17)《礼论》。

(18)(20)《毛诗序》。

(19)《史记·屈原列传》。

(20)(21)《乐论》。

(22)《史记自序》。

(23)刘劭《人物志·流业》。

(24)《论衡·佚文》。

(25)《与孟尚书书》。

(26)《尚书·尧典》。

(28)《诗言志辨》。

(29)朱自清先生曾指出《毛诗序》中所说的"情"乃是"志"的同主

语(见《诗言志辨》)。

(31)(32)陆机《文赋》。

(33)李谔《上隋高帝革文华书》(《隋书·李谔传》)。

(34)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陈拾遗集》卷一)。

(35)韩愈《荐士诗》。

(36)汪藻尝云:"唐承贞观、开元习治之余,以文章显者,如陈子昂

、肖颖士、李邕、燕、许之徒,固不为无人。东汉以来猥并之气未除也"(《

浮溪集》卷十九)。

(37)《南阳樊绍述墓志铭》。

(41)《荆潭唱和诗序》。

(作者 单位 日本北陆大学 责任编辑 真漫亚)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安加页

@②原字木加兑

论语导读谈谈论语颜渊第十二篇各章内容简介及其之间的联系

谈谈论语颜渊第十二篇各章内容简介及其之间的联系

本篇主要内容是以孔门弟子为主向孔子问仁德、君子与为政等问题。孔门弟子以孔门四科十哲为最,排在首位的是德行科高材生颜回。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本篇以第一名的学生问第一重要的问题,颜回问仁为开头第一章。

第一章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已复礼为仁。整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不由人。克己复礼,克制自己践行礼制,这是为仁的纲领。还有四条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也要守礼,依礼而行,非礼则不为。这一章孔子讲得比较抽象,为仁的一纲领四条目。那为什么克己复礼是为仁,在于所践行的礼是以仁为本,这个是前提。

第二章仲弓问仁。同样是仁的问题,孔子就讲得比较具体化了,讲了三条实践方法:一是出门为政如会见贵宾,使用民力如承办大祭。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是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为仁就是做事能恭敬认真,能推己及人,能无怨无悔。

第三章司马牛问仁。还是同样问题,但孔子对司马牛就讲得比较简单了,孔子说仁者说话比较少而谨慎,以至于司马牛反问:说话少也能称是仁吗?孔子说,仁做起来难,说起来不也需要少而谨慎吗?话不能随便说,说了而做不到,就是不守信的,就不是仁。

归纳以上三章,可以说是孔子因材施教的一个案例。同样一个问题,针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

第四章与上一章一样是司马牛,但问了不同的问题,他问君子。孔子同上一章一样,还是回答得比较简单明了。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觉得简单,就说不忧不惧也能称君子吗?孔子说君子如果能做到内省不疚,哪里来的忧和惧?比较孔子说的另外一句: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听起来简单,但能做到不忧不惧,其实是相当不容易了。

第五章还是司马牛,但是他的忧愁:别人都有兄弟,独他没有。其实他有亲兄弟,但是与他不同道,是他自己主动与他们断绝关系。子夏很会说话,安慰他说: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里子夏道出儒家的平等博爱的思想:四海皆兄弟!

司马牛之所以忧愁,到底是自己没想明白。下来这一章,第六章子张象帮他问一样,问什么是明白、明智。孔子说渐渐浸润的谮言,与身边的控诉抱怨,影响不到自己,可谓是明智了。浸润的谮言,身边的控诉抱怨,影响不到自己,也可谓是有远见了。

第七章是子贡问政。孔子讲了治国理政三要素:足够的粮食,足够的兵力,百姓的信任。子贡问必不得已先去哪一项,孔子说先去兵。子贡又问必不得已再去哪一项,孔子说去食。孔子说,自古皆有,民无信不立。没有百姓的信任就完了。百姓的信任,也就是民心,民心向背是治国第一要务。有了民心就可以有一切。没有民心将丧失一切。

下来这一章是棘子成问子贡,第八章棘子成说君子讲质朴就可以了,不必讲形式文采。子贡说非常遗憾,您这样说君子啊,四匹马也追不回您的失言。文采和质朴同等重要,文采与质朴两者分不开。除去皮毛,虎豹和犬羊就没什么差别了。外在的文采也很重要,是君子不可忽略的部分。正如孔子说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第九章与第七章有关,讲政治。鲁哀公问有若遇到饥年,财用不足怎么办?有若说采取十分之一的税收,鲁哀公说采取十分之二的税收,都还不足,怎么能采取十分之一的税收。有若说,百姓足,国君跟谁不足?百姓不足,国君跟谁足?这里说出儒家的民本思想,治国要以民为本。百姓足,国家才足。百姓不足,国家也不足。如果国君足,百姓不足,社会就不安定,老百姓就会造反。饥年,上下要一心,共克时艰。(这章可以放在十一章之后)

第十章与第九章没什么联系,是修身问题,与第六章有联系,子张向孔子问崇德辨惑。孔子说做人以忠信为主,践行道义,就是崇德。爱之要其生,恶之要其。既要其生,又要其,就是迷惑。(放在二十一章之前)

第十一章讲政治,与第九章有联系,是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要做君的样子,臣要做臣的样子,父亲要做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做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觉得孔子说得很对,大家做好各自的社会角色,确实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社会运转就会井然有序。不然乱了规矩,即使有粮食,也会吃不上。

第十二章讲判案,与政治有关,孔子说可以通过不完整的证据做出正确的审判,大概只有仲由,这是对子路的肯定。子路正直,重承诺,无过夜的承诺,所以也容易取得民众的信任与支持。(放在十四章之后)

第十三章同上一章有联系,孔子讲自己审案,也和别人差不多。但是追求使国家无诉讼才是审案的最高宗旨,最好的结果。(跟在十二章之后)

第十四章讲子张问政。与前面几章有联系。孔子说要做到在位时心无厌倦,行政时忠诚认真对待。(放在第七章之后)

第十五章讲修身问题,孔子说要广博学习文化典籍,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放在十六章之后)

第十六章讲君子问题,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放在第八章之后)

第十七章讲政治。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说为政在于正,居上位者能以身作则,以正做表率,下属孰敢不正?(放在第九章哀公问政之后)

第十八章讲社会治理问题。季康子忧患偷盗,问于孔子。孔子竟直接指出问题关键,说季康子你要是没有贪欲,即使奖赏偷盗,人们也不会去做。社会风气不好,统治者首先要检讨的。社会偷盗严重,可以反射出当官的贪欲太重。

第十九章还是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季康子说杀掉坏人,接近好人,这样做怎么样?孔子说您为政,哪里需要用杀戮?你要善,民众就会善。为政者之德如风,民众之德如草。风过草上,草自然会伏倒。孔子坚持主张德政,不主张暴政。主张亲民,反对杀戮。居上位者讲德施德,百姓自然讲德,哪里要去作恶,哪里需要杀戮刑罚。自古是,而不是民众主动去造反。

第二十章是子张问士如何做才能通达。孔子先问子张自己是怎么理解的,子张说在邦在家都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闻,并非达。所谓达,本质正直而喜好道义,善于察言观色,能关心考虑下人。那这样在邦必达,在家必达。至于闻,很可能是表面上取仁而实际行为却违背,自认为是仁而不疑,反而在国家和家族取得一时的名望。(放在十五章之后)

第二十一章讲修身问题。樊迟跟着孔子游于舞雩之下,问崇德、修慝、辨惑三个问题。孔子说他问得好,先做好事而后获得,就是崇德。批评自己的过失,无批评别人之过失,就是修慝,检讨自己的邪念。一时的愤怒,忘了自身,也忘了自己亲人,就是惑。(放在十章之后)

第二十二章樊迟问仁。孔子简明而要说仁是爱人,问智,孔子说是知人。樊迟不明白,孔子举个例子,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知人善任,选用正直者,就是智慧。樊迟还是不理解,就去问子夏。子夏就说这话说得好啊!又举例说,舜有天下后,从众人中选出皋陶这样的仁者,不仁者就远离了。商汤有天下,从众人中选出伊尹这样的仁人,不仁者就远离了。把正直的能人选出来处在不直者上面,也能让不直者向直者看齐。(这章放在第二章仲弓问仁之后)

第二十三章讲子贡问友。孔子说对朋友真心忠告而加以善意引导,不可则止,不要自取其辱。

第二十四章讲朋友之道,与上一章有联系。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颜渊第十二篇改编原则,是按问题性质归类,按重要性先后排序,人物出场顺序如按身份地位或重要性先后。本篇可以归纳为三部分来讲:第一部分是问仁,探讨如何为仁行仁。第二部分是问政,探讨如何为政从政。第三部分问君子,探讨如何进德修身成君子。

一、问仁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12-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二、问政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2-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2-18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民无信不立。”

12-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12-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12-13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三、问君子(包括问友,问修身)

12-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12-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2-1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2-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12-10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既欲其生,又欲其,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12-2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12-2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颜渊第十二篇原文如下: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12-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胃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民无信不立。”

12-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2-10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既欲其生,又欲其,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12-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12-13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12-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12-1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2-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2-18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2-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12-2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12-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12-2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关于诚信的名言成语诗句故事

1.有关诚信的成语,名言,故事

1.成语

一言九鼎 言而有信 取信于民 信誓旦旦 信守不渝

一诺千金 赤诚相待 背信弃义 信口开河 威信扫地

抱诚守真 诚至金开 修辞立诚 赤诚相待 金口玉言

言而有信 拾金不昧 路不拾遗 驷马难追 驷不及舌

说一不二 一言为定 徙木为信 海枯石烂 指天誓日

言行一致 心口如一 表里如一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2.名言警句

(1)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宁可失钱,不可失信 ——英国

(3)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

(5)信用重于黄金 ——德国

(6)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7)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8)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宋·苏轼

(9)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

(10)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资治通鉴

(11)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 ——斯宾诺莎

3. 故事

故事一:一个士兵,非常不善于长跑,所以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转过了几道弯,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路。他停顿了一下,虽然对做军官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满,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路跑去。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到达终点,却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思议,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名次不说,连前50名也没有跑过。但是,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胜利,也觉得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

故事二:曾参杀猪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故事三: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2.诚信的故事、名言警句、成语

诚信名言:

1、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2、惟读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5、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6、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7、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在作

8、民无信不立--孔子

9、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10、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11、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12、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3、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14、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15、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16、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1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8、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19、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20、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简

21、如果要别人诚信,首选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22、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23、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24、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2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26、一言之美,贵于千多--葛洪

27、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8、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29、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30、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会诚实--拉罗什富科

3.关于诚实守信的成语故事典故名言都有哪些

诚实守信的几则小故事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诺言,讲信用。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朋友的帮助,才幸免于难。而有信,自然会得到大家的:

旧时中国店铺的门口,一般都写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八个自古在商品买卖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诚实待客、不欺诈、不作假的行业道德。

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发扬光大。这种美德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就是专心致志,认真踏实,实事求是;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就是真诚待人,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老实。

南北朝时,有一个非常老实的人,叫明山宾。他当州官时,因开仓济贫得罪朝廷,被罢除官位。

有一天,他看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便把父亲留给他的瘦牛去集市上卖了。可是回到家中,从妻子口中得知这头牛曾经患过腿疾,就急忙跑到集市上,找到买主,跟他说明情况,并主动退了一半的钱。周围的人都赞叹不已。

成语: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赤诚相待: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诚心实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诚心正意: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犬马之诚: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

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言信行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言行信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一诺千金: 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反悔。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

4.有关诚信的成语,名言,故事

成语:

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

淑质贞亮淑:善良;贞:坚贞;亮:诚信质直。品质善良,为人诚信质直。

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名言:

诚信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和善与神一样。-- 毕达哥拉斯 语言犹如枝叶,行为犹如果实。 - 洪都拉斯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故事: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有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5.求有关诚信的古诗词和小故事(成语典故)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诺言,讲信用。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朋友的帮助,才幸免于难。而有信,自然会得到大家的:

旧时中国店铺的门口,一般都写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八个自古在商品买卖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诚实待客、不欺诈、不作假的行业道德。

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发扬光大。这种美德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就是专心致志,认真踏实,实事求是;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就是真诚待人,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老实。

南北朝时,有一个非常老实的人,叫明山宾。他当州官时,因开仓济贫得罪朝廷,被罢除官位。

有一天,他看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便把父亲留给他的瘦牛去集市上卖了。可是回到家中,从妻子口中得知这头牛曾经患过腿疾,就急忙跑到集市上,找到买主,跟他说明情况,并主动退了一半的钱。周围的人都赞叹不已。

---------------------------------------------------------------

人尽其责,诚实守信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这是李白《侠客行》的诗句,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极言诚信的重要。中国是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诚实守信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崇尚"诚信"的文明源源流长,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不只其可”,延伸之意就是:“信,则知其可”。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淳厚。远在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每个人可能都听说过:诸葛亮辅佐刘备并受托孤之重任,正如《出师表》所言:“追先帝之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一心为汉,七出祁山,耗尽毕生心血,留下千古美名。什么是诚信?诸葛亮就是诚信。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诚信也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素质。我国素有“一诺千金”之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但在现在的社会,有些人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图一时之快,置后生于不顾,拼命透支自己已经不多的诚信,可想而知,这种行为的后果就是沦为成克杰之流:遗臭万年!在中华几千年历史中,有许多关于诚信的论述,也流传着许多诚信的故事。这些宝贵的论述,在今天也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诚信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失信于人,什么工作也就开展不起来。古语曰: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也就是说最好借助于光亮在黑暗中取物;而只有诚信,才能取信于天下。“得道多助”古人尚能如此明白,而作为我们,当代的中学生,更应该诚信做人!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人生中至真至纯至美的时期。而诚信又是最容易而又最不应该让人忽视的美德,我们应该把诚信作为人生中的一个坐标,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诚信对人,诚信对己,诚信就像一轮圆月,惟有与高出的皎洁相伴,才能衬托出对待生命的态度;诚信就像一个砝码,在生命的天平上,放上他,摇摆不定的天平就会稳稳地倾向他;诚信更像是高山之水,能够在浮动的社会里,洗尽铅华,洗尽虚伪,露出真诚。所以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诚信,为社会风气的净化,尽一份自己的责任!

6.求一些关于诚信的成语,名言和中国的故事

诚信的成语 言必信,行必果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诺千金 一言九鼎 抱诚守真 诚至金开 赤诚相待 闲邪存诚 修辞立诚 言而有信 取信于民 取信于人 信誓旦旦 诚信名言警句1)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2)不诚则有累,诚则无累。3)不讲诚信的人,是可悲的、可怜的、可恨的,也是可怕的。

4)不相信任何人的人知道自己无信用。——奥尔巴赫5)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6)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

——(俄)列夫.托尔斯泰7)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宋·苏轼8)诚,乃信之本;无诚,何以言信?诚而有信,方为人生.9)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宋·周敦颐10)诚实比起腐败会给你赢得更多的好处。——莎士比亚11)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德)康德12)诚实不需假于笔墨,美丽不需假于粉黛。——(英国)13)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14)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本·富兰克林 诚信的故事1. 孟母教子 孟母 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市集旁居住时,东邻有人杀猪,孟子不解地问母亲:“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当时正忙,便随口漫应:“给你吃!”孟子十分高兴等待食肉,孟母为了不失信于儿子,忍痛在捉襟见时的生活费中,拨出一部分钱买了一块肉,让儿子吃了个痛快。2. 曾参杀猪示诚信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

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

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儿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

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

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气愤地对丈夫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他不懂事,还没有辨别能力,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

你现在哄骗他,等于是在潜移默化地教他学会欺骗。再说,你现在欺骗了孩子,孩子以后自然也就不相信你了,你以后还怎么教育孩子?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3. 郭汲守信的故事 郭汲,东汉人,官至大司空、太中大夫。他一贯注重恩德,在当时声誉很好。

郭汲在并州任职时,一次下去考察,途经美稷县,当地的孩子们闻讯后,自发地聚集到一起夹道欢迎他。郭汲不知情,就问:“小朋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说:“听说您要来,我们特来欢迎!”郭汲闻言赶忙下马,一一答谢。

在美稷县办完事后,孩子们又闻讯赶来送郭汲,并问他什么时候返回。郭汲立即让随从计算返程的日期,告诉了他们。

由于事情办得十分顺利,返回美稷县的日子比预期早了一天,但为了不失信于孩子们,郭汲下令在县城外的野亭露宿一晚,等到第二天才入城……4. 曹操断发 曹操是三国时期人,这个人虽然野心很大,有很多坏毛病,但是他却在他统领的军队中留下了诚信的美名。 一次,曹操亲自统领大军去打仗。

行军的路上,看见路边的麦子都已经成熟了。原来老百姓因为害怕士兵,逃到外边,不敢回来收割麦子。

曹操派人挨家挨户告诉村里人和各处看守边境的官吏,说:“我奉皇上旨意,出兵讨伐叛逆的贼人,为民除害。现在正是麦田的人,只要有践踏麦田的,就斩首示众,说到做到。

父老乡亲们请不要害怕。” 老百姓们开始都不相信,仍旧躲在暗处观察曹操带领的军队的行动。

经过麦田的官兵,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蹚过麦田,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 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欢喜称颂的,望着官军的背影跪在地上拜谢。

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有一只鸟惊叫着飞起来。曹操骑的马受了惊吓,一下子蹿入麦田中,践踏坏了一块儿麦田。

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 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我自己都不遵守,还有谁会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想要自刎。

众人连忙拦住。 这时,大臣郭嘉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

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 曹操沉思了好长时间,才说:“既然古书《春秋》上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且免去一。但是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

于是,曹操用剑断自己的头发,扔在地上,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现在割掉头发找替。”

现在的人觉得剪头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当时的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

随便割掉头发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是不孝的表现。因此,在当时的人看来,曹操当众割头发和割脑袋没什么两样。

常常告诫的文言文

1. 用来告诫自己的文言文有哪些

《莫生气》(记得许多扇子上都有这种字,试着买一个)

人生就象一场戏,今世有缘才相聚。

相处一处不容易,人人应该去珍惜。

世上万物般般有,哪能件件如我意。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想起来又何必。

他人气我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生气分泌有害物,促人衰老又生疾。

看病花钱又受罪,还说气病治非易。

小人量小不让人,常常气人气自己。

君子量大同天地,好事坏事包在里。

他人骂我我装聋,高声上天低入地。

我若错了真该骂,诚心改正受教育。

要是根本没那事,全当他是骂自己。

左亲右邻团结好,家庭和睦乐无比。

夫妻互助又亲爱,朝夕相伴笑嘻嘻。

政通人和想天伦,晚年幸福甜如蜜。

邻里亲友不要比,儿孙锁事随他去。

淡泊名利促健康,文明礼貌争第一。

三国有个周公瑾,因气丧命中人计。

清朝有个闫敬铭,领悟危害不生气。

弥勒就是布袋僧,袒胸大肚能忍气。

笑口常开无忧虑,一切疾病皆消去。

不气不气真不气,不气歌儿记心里。

只要你能做得到,活到百岁不足奇。

2. 老子对孔子说的几句忠告的文言文

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我不能富贵,只好盗用仁人的名义,用言语来送你,这几句话是:‘一个聪慧又能深思洞察一切的人,却常遭到困厄、濒临亡,那是因为他喜好议论别人的缘故;学问渊博见识广大的人,却常使自己遭到危险不测,那是因为他喜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应该心存父母,不该只想到自己;做人臣子的应该心存君上,不能只顾到自己。’”

这是老子在孔子问礼于他之后送别孔子时所说的道别之语,此时,老子已成为得道的长者,孔子则是有为的后生。老子送孔子之言,可以看作是长者对后生的谆谆告诫,饱含着深奥的睿智而且充满了善意:其一,告诫孔子注意祸从口出。那些聪明深察者之所以常常濒临亡,就在于好议论别人;那些博学善辩者之所以常常危及生命,就在于好揭人恶端。其二,做儿女者,要做到心中只有父母而无自己,做臣子者,要做到心中只有君主而无自己。

3. 老子对孔子说的几句忠告的文言文

原文:

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白话译文:

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我不能富贵,只好盗用仁人的名义,用言语来送你,这几句话是:一个聪慧又能深思洞察一切的人,却常遭到困厄、濒临亡,那是因为他喜好议论别人的缘故;

学问渊博见识广大的人,却常使自己遭到危险不测,那是因为他喜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应该心存父母,不该只想到自己;做人臣子的应该心存君上,不能只顾到自己。

此文出自西汉·司马迁《孔子世家》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孔子世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学习吸收夏、商、周三代文明与知识。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世家》为司马迁《史记》中之一篇,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最重要文献之一。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

六世祖得孔氏,是为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子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这一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公元前479年4月4日),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责问子贡为何那么晚来见自己。于是叹息说泰山将要坍塌了,梁柱将要腐朽折断了,哲人将要如同草木一样枯萎腐烂了。

孔子流下了眼泪,说:天下无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没有人肯采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夏朝的人时在东阶殡殓,周朝的人时在西阶殡殓,殷商的人时在两个楹柱之间。昨天黄昏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祭奠,自己的祖先就是殷商人啊。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73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受到人们的奉祀。

4. 有警示的文言文,要超短,有警示,三分钟之内要就可以背完的,快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柳河东集》如果嫌这个长,还有: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上善若水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后一则可能有点牵强,凑合吧。

5. 劝诫别人懂礼貌的文言文是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知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民无信不立。”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6. 谁能告诉我一些简短的文言文 并且带 有翻译 只要5篇就行 谢谢拉 注意

1.<;石奢自刎>;石奢者,楚昭王相也。

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者,相追之,乃其父也。

纵其父,还而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者,臣之父也。

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

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王法,非忠臣也。

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

译文:石奢,是楚昭王的国相,他为人刚强正直廉洁公正,既不阿谀逢迎,也不胆小避事。一次出行属县,恰逢途中有凶手,他追捕凶犯,竟是自己的父亲。

他放走父亲,归来便把自己囚禁起来。他派人告诉昭王说:“凶犯,是为臣的父亲。

若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这是不孝;若废弃法度纵容犯罪,又是不忠;因此我该当罪。”昭王说:“你追捕凶犯而没抓获,不该论罪伏法,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

石奢说:“不偏袒自己父亲,不是孝子;不遵守王法,不是忠臣。您赦免我的罪责,是主上的恩惠;而,则是为臣的职责。”

于是石奢不听从楚王的命令,刎颈而。2.<;寺人披见文公>;吕、却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

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

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祛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

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

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已丑晦,公宫火。

瑕甥、却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译文:吕甥、却芮害怕受到威逼,要焚烧晋文公的宫室而杀文公。

寺人披请求进见,文公令人训斥他,并且拒绝接见,说:“蒲城的战役,君王命你第二天赶到,你马上就来了。后来我陪同狄国国君到渭河边打猎,你替惠公前来谋杀我,惠公命你三天后赶到,你过了第二天就到了。

虽然有君王的命令,怎么那样快呢?那只袖口还在。你就走吧!”披回答说:“小臣以为君王这次返国,大概已懂得了君臣之间的道理。

如果还没有懂,又要遇到灾难。对国君的命令没有二心,这是古代的制度。

除掉国君所憎恶的人,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力量,尽多大的力量。至于他是蒲人,还是狄人,关我什么事?现在君王即位,就会没有蒲、狄那样的事件吗?齐桓公抛弃射钩之仇,而让管仲辅佐自己,君王如果改变桓公的做法,又何必辱蒙君王下驱逐的命令?走的人很多,岂只受刑的小臣我一人?”文公接见了披,他把即将发生的灾难报告了文公。

晋文公暗地里和秦穆公在秦国的王城会晤。三月的最后一天,文公宫室被烧。

瑕甥、却芮没有捉到文公,于是跑到黄河边上,秦穆公诱他们过河而杀了他们。3.<;范仲淹有志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范仲淹二岁的时候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陈藩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5.<;苛政猛于虎也>;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

昔者吾舅于虎,吾夫又焉,吾子又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译文: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

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孔子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

那个妇人说:“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

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

7. 告诫人们切勿财大气粗的文言或者句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小处不省钱袋空(托莫尔)

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托里安)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俭节则昌,*佚则亡。

大意:节俭就会昌盛,*佚享乐就会败亡。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我从那些促人勤俭的名言警句中给你拣出了一些与财大气粗\骄奢*逸有关的,是从反面告诉人们切勿财大气粗.

8. 告诫人们要节约的文言警句

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麦)

●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细水长流,遇灾不愁

●省下烟酒钱,急难免求人

●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好处安身,苦处用钱

●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

●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

●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趣味的腐化(英国)

●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

●奢侈好像酒,既使人兴奋,又使人衰弱(卡尔)

●奢侈和 *** 只是一种社会腐化的现像,决不是原因(鲁迅)

●不择手段地追求高级物质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级的(潜夫)

●奢侈乃德义之灭亡(瑞士)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

●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9. 警示“少说话”的文言文有哪些

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论语·里仁》

译文:君子的修养要尽力使自己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

2、言多必有数短之处。出自《鬼谷子·中经》

译文: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

3.闲静少言,不慕名利。出自: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译文: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

4、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出自:《弟子规》

译文:多说话不如少说话,说话要恰当无误,实事求是,千万不要花言巧语不如少说话。

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出自《老子·五十六章》

译文:也就知道不能描述其本质,故而不言。 言者不知,能描述出来的道理的人,还是没有了解大道之变化无穷的本质。

告诫别人文言文

1. 劝诫别人懂礼貌的文言文是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知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民无信不立。”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2.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1.指学过的内容. 2.助词,无意.3..助词,无意.4.他的优点(4)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5)孔子: 孔子不饮盗泉之水 (君子不饮盗泉之水) 苟政猛于虎 等等 孟子 :孟母三迁(主要讲孟子的目前带着孟子搬了三次家) (6)孟子:成语“生于忧患,于安乐” 孔子:成语“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

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

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8)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3. 告诫不能去随便诽谤他人的古文

偈七首

宋 释允韶

月月初一十五,处处槌钟打鼓。

若不毁谤禅道,便是呵骂佛祖。

尽道慈悲接人,毕竟无过於此。

承天鼻孔笑伊,直是未敢相许。

坐人舌头即不无,争教无舌人解语。

汉代 王充《论衡 何谓三累三害?》

凡人操行,不能慎择友,友同心恩笃,异心疏薄,疏薄怨恨,毁伤其行,一累也。人才高下,不能钧同,同时并进,高者得荣,下者惭恚,毁伤其行,二累也。人之交游,不能常欢,欢则相亲,忿则疏远,疏远怨恨,毁伤其行,三累也。位少人众,仕者争进,进者争位,见将相毁,增加傅致,将昧不明,然纳其言,一害也。将吏异好,清浊殊操,清吏增郁郁之白,举涓涓之言,浊吏怀恚恨,徐求其过,因纤微之谤,被以罪罚,二害也。将或幸佐吏之身,纳信其言,佐吏非清节,必拔人越次。迕失其意,毁之过度;清正之仕,抗行伸志,遂为所憎,毁伤於将,三害也。夫未进也,身被三累;已用也,身蒙三害,虽孔丘、墨翟不能自免,颜回、曾参不能全身也。

动百行,作万事,嫉妒之人,随而云起,枳棘钩挂容体,蜂虿之党,啄螫怀操岂徒六哉!六者章章,世曾不见。夫不原士之操行有三累,仕宦有三害,身完全者谓之洁,被毁谤者谓之辱;官升进者谓之善,位废退者谓之恶。完全升进,幸也,而称之;毁谤废退,不遇也,而訾之:用心若此,必为三累三害也。

论者既不知累害(所从生,又不知被累害)者行贤洁也,以涂博泥,以黑点缯,孰有知之?清受尘,白取垢,青蝇所污,常在练素。处颠者危,势丰者亏,颓坠之类,常在悬垂。屈平洁白,邑犬群吠,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固庸能也。伟士坐以俊杰之才,招致群吠之声。夫如是,岂宜更勉奴下,循不肖哉?不肖奴下,非所勉也,岂宜更偶俗全身以弭谤哉?偶俗全身,则乡原也。乡原之人,行全无阙,非之无举,刺之无刺也。此又孔子之所罪,孟轲之所愆也。 古贤美极,无以卫身。故循性行以俟累害者,果贤洁之人也!极累害之谤,而贤洁之实见焉。立贤洁之迹,毁谤之尘安得不生?弦者思折伯牙之指,御者愿摧王良之手。何则?欲专良善之名,恶彼之胜己也。是故魏女色艳,郑袖劓之;朝吴忠贞,无忌逐之。戚施弥妒,蘧除多佞。是故湿堂不洒尘,卑屋不蔽风;风冲之物不得育,水湍之岸不得峭。如是,牖里、陈蔡可得知,而沉江蹈河也。以轶才取容媚於俗,求全功名於将,不遭邓析之祸,取子胥之诛,幸矣。孟贲之尸,人不刃者,气绝也。灰百斛,人不沃者,光灭也。动身章智,显光气於世;奋志敖党,立卓异於俗,固常通人所谗嫉也。以方心偶俗之累,求益反损,盖孔子所以忧心,孟轲所以惆怅也。

德鸿者招谤,为士者多口。以休炽之声,弥口舌之患,求无危倾之害,远矣。臧仓之毁未尝绝也,公伯寮之溯未尝灭也。垤成丘山,污为江河矣。夫如是市虎之讹,投杼之误,不足怪,则玉变为石,珠化为砾,不足诡也。何则?昧心冥冥之知使之然也。文王所以为粪土,而恶来所以为金玉也,非纣憎圣而好恶也,心知惑蔽。蔽惑不能审,则微子十去,比干五剖,未足痛也。故三监谗圣人,周公奔楚。后母毁孝子,伯奇放流。当时周世孰有不惑乎?后《鸱鸮》作,而《黍离》兴,讽咏之者,乃悲伤之。故无雷风之变,周公之恶不灭;当夏不陨霜,邹衍之罪不除。德不能感天,诚不能动变,君子笃信审己也,安能遏累害於人?

圣贤不治名,害至不免辟,形章墨短,掩匿白长;不理身冤,不弭流言,受垢取毁,不求洁完,故恶见而善不彰,行缺而迹不显。邪伪之人,治身以巧俗,修诈以偶众。犹漆盘盂之工,穿墙不见;弄丸剑之倡,手指不知也。世不见短,故共称之;将不闻恶,故显用之。夫如是,世俗之所谓贤洁者,未必非恶;所谓邪污者,未必非善也。

或曰:“言有招患,行有召耻,所在常由小人。”夫小人性患耻者也,含邪而生,怀伪而游,沐浴累害之中,何招召之有?故夫火生者不伤湿,水居者无溺患。火不苦热,水不痛寒,气性自然焉,招之?君子也,以忠言招患,以高行招耻,何世不然?

然而太山之恶,君子不得名;毛发之善,小人不得有也。以玷污言之,清受尘而白取垢;以毁谤言之,贞良见妒,高奇见噪;以遇罪言之,忠言招患,高行招耻;以不纯言之,玉有瑕而珠有毁。焦陈留君兄,名称兖州,行完迹洁,无纤芥之毁;及其当为从事,刺史焦康绌而不用。何则?众好纯誉之人,非真贤也。公侯已下,玉石杂糅。贤士之行,善恶相苞。夫采玉者破石拔玉,选士者弃恶取善。夫如是,累害之人负世以行,指击之者从何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