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子飘香的意思是什么?桂子飘香是什么意思?

2.如梦令的整首词的意思

3.潮汕人房子大门两边都有对诗(壁字),大家帮忙收集一下

4.农业对联

5.含有桂花的成语?

6.桂花树的诗词赞颂

桂子飘香的意思是什么?桂子飘香是什么意思?

桂子飘香典故-桂子飘香张九成

桂子飘香的意思是什么?桂子飘香是什么意思?

桂子飘香的意思是:★「桂子飘香」在《汉语大词典》第6024页 第4卷 956★「桂子飘香」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桂子飘香guì zǐ piāo xiāng(桂子飘香,桂子飘香)指中秋前后桂花绽放,散发浓香。语本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张子韶对策有‘桂子飘香’之语。 ? 赵明诚妻李氏嘲之曰:‘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宋·虞俦《有怀汉老弟》诗:「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桂子飘香guì zǐ piāo xiāng?补证条目 ?指中秋前后桂花绽放,散发浓香。? 刘绍棠《二度梅》五:「皓月当空,桂子飘香,温良顺关上门,给洛文和青凤办了喜事。」

桂子飘香的拼音guì zǐ piāo xiāng

桂子飘香是什么意思

★「桂子飘香」在《汉语大词典》第6024页 第4卷 956 ★「桂子飘香」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 桂子飘香

guì zǐ piāo xiāng(桂子飘香,桂子飘香)指中秋前后桂花绽放,散发浓香。语本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张子韶对策有‘桂子飘香’之语。 ? 赵明诚妻李氏嘲之曰:‘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宋·虞俦《有怀汉老弟》诗:「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

桂子飘香

guì zǐ piāo xiāng 补证条目 指中秋前后桂花绽放,散发浓香。 ? 刘绍棠《二度梅》五:「皓月当空,桂子飘香,温良顺关上门,给洛文和青凤办了喜事。」

如梦令的整首词的意思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一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赏析二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

起首两句,如何理解颇有争议。盖推以事理逻辑: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对这两句词,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简单事理去体会理解的,因为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诗:“明朝风起花应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冯延巳《长相思》词:“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周邦彦《少年游》词:“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花在风雨中零落,这层意思是容易理解的。但是说“浓睡不消残酒”也是写惜花之情,恐怕就不太容易理解了。不过只要多读些前人写的惜花诗词,也就不难体会了。杜甫《三绝句》诗:“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韦庄《又玄集》卷下录鲍征君(文姬)《惜花吟》诗:“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不如尽此花下饮,莫待春风总吹却。”这些诗句正可用来作为“浓睡不消残酒”的注脚。易安在其咏红梅的《玉楼春》词中所云:“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亦可视为对“浓睡”一句的自注。这句词的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漱玉词》中曾多处写到饮酒,可见易安居士是善饮的。善饮尚且酒醉而致浓睡,一夜浓睡之后酒力还未全消,这就不是一般的过量了。我们只要思索一下词人为什么要写“浓睡不消残酒”这句词,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惜花”。就这句词的立意而言,与上引杜甫和鲍文姬的诗句都是同一机杼,并无二致。但易安的高处正在于不落窠臼,独辟蹊径。一旦领悟了潜藏在“浓睡不消残酒”背后的这层“惜花”之意,那么对以下数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下去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彦《少年游》:“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便显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蜡了。“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象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象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此语甚新。”《草堂诗余别录》评:“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看来皆非虚誉。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可谓的评。 (李汉超 刘耀业)

赏析三

谁是“卷帘人”——读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前期作品中,有两首著名的《如梦令》词。它们给读者描绘出了一位活泼可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青年女性形象,表现出了她那纯美的内心世界和高雅的生活情趣,被誉为“两颗罕见的明珠”。①《昨夜雨疏风骤》乃其中之一。原词如下: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据文献记载,此词一出,便立即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同时代人胡仔就很赞赏它,尤其是当中的“绿肥红瘦”一句,说“此语甚奇”。②稍后的陈郁对此句更是备加推崇,说“天下称之”。③此后,历代的文人、读者对该词也都一直赞赏不绝。对于其中的“卷帘人”,自古以来,人们都一致认为:它指的是“侍女”,鲜有二义。虽然最先主此说的人如今已难考证,但可以肯定,至少在明代,此说便已盛行。万历四十年(1612年)刻印的《诗余画谱》中,有一张依该词词意而作的绘画。画中即已明确地将卷帘人画成了一个侍女。④近几年出版的各种有关李清照诗词赏析的论著,也几乎都持这种“侍女”说,极少例外。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这首词的主题,是通过女主人公与其侍女之间“凝炼的对话,曲折地抒写了惜花的心情”。⑤本文认为,将“卷帘人”肯定为“侍女”,似乎有点不妥。

首先,少年时代的李清照就已有“才女”之称,其高超的艺术修养是不容怀疑的。同代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就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因此,用“绿肥红瘦”这样极富独创性的词语,在侍女面前表露自己的惜花之情,恐怕连她自己都会觉得索然寡味的。

其次,持“侍女”说,则该词必然会被理解为一首“惜花”之作。可“绿肥红瘦”一句,虽然“语甚奇”,“天下称之”,但细细想来,实际上确是“造语虽工,然非大雅”,⑥雕琢的痕迹依然可见。读后该词,人们首先想到的,很容易是“绿肥红瘦”的奇特,而非花残叶茂的伤感。因此,从一般作者的创作心理来看,若真有很深的惜花之情,是不会用此等语句的。

李清照在其《金石录后序》中,有这么一段关于他们夫妻生活情趣的精彩描写:“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⑦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清照是一个很喜欢争强斗胜的才女。“绿肥红瘦”一句,正符合她青年时代的这一性格。既然是“斗胜”,那双方在才华901上肯定是旗鼓相当,不斗则难分伯仲。若双方在才华上差别甚大、且很明显,则无需去“斗”了。因此,本文认为,作为一代才女的李清照,在侍女面前说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可能性是很小的。相反,若说它是新婚燕尔时,夫妻间的“斗胜”之词,倒是很贴切的。

另外,“卷帘”及“卷帘人”用于诗词中,在宋代是有其独特的意境和特别的含义的。 首先,宋代诗词中,卷帘的与帘幕旁常见的,都不是侍女类人物。如:

“人悄悄,月依依,帘幕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卷帘待明月,拂槛对西风”。“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朱淑真)

“陌人游人归也未,恹恹,满院梨花不卷帘”。(孙道绚)

由以上这些诗句可知,宋代诗词中,与帘幕紧密相连的,都不是侍女,而是那些多愁善感的大家闺秀。再看下面的两首《生查子》词:

〈一〉

今年花发时,燕子双双语。谁与卷珠帘,人在花间住。 明年花发时,燕语人何处。且与寄书来,人往江南去。

〈二〉

去年燕子来,绣户深深处。香径得泥归,都把琴书污。 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

以上二词中,不论是“卷珠帘的”,还是“卷帘人”,对于身为男性的作者来说,明显地都不是指“侍女”,而是指他们各自心中的“恋人”了。这两首词,第一首的作者为李石,生于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仅比李清照小二十几岁;第二首的作者是辛弃疾,生于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也只比李清照晚半个世纪。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他们词中所说的“卷帘人”,与李清照这首《如梦令》中的“卷帘人”属同一时期的语言。它们之间在意义上不会有什么差异。可见,在宋代诗词中,“卷帘人”一词,指的几乎都是那些多愁善感的大家闺秀,或者男子所钟情的意中人。正是由于作者们给“卷帘人”赋予了这样一个独特的意境和特殊的含义,导致了他们几乎不可能再把它赋予“侍女”或其它任何一种含义了。其次,宋代诗词中,用到“侍女”、“仆人”类角色时,作者基本上都是将他们明确写出的,很少用诸如“卷帘人”之类的词语代替。如:“梦回酒醒嚼盂冰,侍女贪眠唤不应”。“侍儿全不知人意,犹把梅花插一枝”。(朱淑真)“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姜夔)“家僮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苏轼)正是基于以上的理由,本文认为,此词当作于清照新婚期间,也就是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到大观元年,即公元1101-1107年之间。词中的“卷帘人”实际上指的并非“侍女”,而是词中女主人公的丈夫。这是一首新婚夫妇间的“斗胜”词。本来,“卷帘人”常用着男子“意中人”的代称。这里,我们的女主人公俏皮得很,“反其义而用之”。下面三段,才是这首词所描述的真正意境:春雨后的清晨,空气格外的新鲜、怡人。红花绿叶,都象是刚刚出浴而来的,娴静纯洁、清丽可爱。一间新婚夫妇的卧室内,丈夫见天已大亮,便轻轻地起了身。紧接着,妻子也微微地睁开了眼,但她却懒懒地含着笑,仍旧躺着,并没有一丝儿想起床的意思。记得昨天夜里,小雨稀稀疏疏地下个不停,风儿也刮得很紧。但是,她因为与丈夫在一起喝了好多的酒,却仍然睡得很沉、很香。瞧,这会儿她的酒意还没全消呢。看着丈夫已开了窗户,此时正在卷帘子,她轻轻地笑问道:“?,卷帘子的,看看院里的海棠花怎样了。”丈夫知道她又要开始淘气了,但一时并未理会,只是漫不经心地答道:“还不是老样子。”“喂!喂!”,她叫回了丈夫的脸,然后俏皮地、一字一板地对他说:“知道吗?应是绿———肥———红———瘦!”……可见,这首词的主题并非“惜花”,而是通过“斗胜”的描写,反映一对青年夫妇的甜蜜生活。它和笑语“纱橱枕簟凉”以及簪花“叫郎比并看”等一样,都属于清照初结缡时对自己幸福美满生活的写照。

清照文如其人,用笔大胆率真。《词论》一篇,遍摘当时各大名家之短,“其妄也不待言,其狂亦不可及也”。⑧她的诗词作品中,既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愤怒,也有“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的嘲笑。特别是在描写青春少女之言行以及她们的婚恋生活方面,更是惊世骇俗。与她同时代的王灼曾如此说过她:“作长短句,能曲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⑨所有这些“妄不待言”、“狂不可及”的“无顾藉”之语,当然要为那些封建的“正统人士”所不容。因此,能曲解的,则尽量予以曲解,如这首《如梦令》;无法曲解的,则尽量从《漱玉集》中删去,或说不是清照所作,如《浣溪纱·绣幕芙蓉一笑开》以及《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等。

就笔者所知,持这种“丈夫说”者,目前仅有两位当代学者。一位是孙崇恩,一位是吴小如。前者在其选注的《李清照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12月北京第2版)中,将该词中的“卷帘人”注解为“丈夫赵明诚”(第41页),但未进行任何解释;后者在其《诗词札丛》(北京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258-259页中写道;“此词乃作者以清新淡雅之笔写禾农丽艳冶之情,词中所写悉为闺房昵语,所谓有甚于画眉者是也。”全词“写实”,但“隐兼比兴”。他进一步解释道:“及至第二天清晨,这位**还倦卧未起,便开口问正在卷帘的丈夫,外面的春光怎么样了?……丈夫对妻子说‘海棠依旧’者,正隐喻妻子容颜依然娇好,是温存体贴之辞。但妻子却说,不见得吧,她该是‘绿肥红瘦’,叶茂花残,只怕青春即将消逝了。……‘知否’叠句,正写**自家心事不为丈夫所知”。

以上两种观点虽然都持了丈夫说,但在词意的理解上,却又各有偏颇。前者的注解实际上应是:“指词中女主人公的丈夫”。因为此词毕竟是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创造,不能把它看成是李清照夫妇生活的历史记录。也就是说,把这一文学作品中的男主人公断定为李清照丈夫赵明诚这一真实人物,显然是不妥当的;后者对于词意的理解则偏向了另一个极端,不免带了些“俗”的成份。以李清照的人格与艺术修养,是不会将那种庸俗之语写入词中的,因为它已远远超出了“闺房昵语”的范畴。

参考资料: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潮汕人房子大门两边都有对诗(壁字),大家帮忙收集一下

庆佳节女儿平安回故里盼事事如意

过新年父母健康在家中望天天开心

 

巨龙凌空雄狮拜地爆竹声声辞旧岁

紫燕展翅绿柳吐丝梅花朵朵迎新春

 

龙游东海马放南山龙马精神传万代

虎啸西冈牛耕北国虎牛威力震千秋

 

绿抹柳梢红燃花萼燕舞莺歌相比美

春临世界喜降人间龙腾虎跃竞争先

 

岁月峥嵘应知花甲易屈指珍惜少壮

江山锦绣乐与赤子同存心服务人民

 

申奥功成入世关通一年好景蛇辞岁

兴邦业举富民旗展万里雄图马跃春

 

勤廉并行作风转变民安国泰千秋福

法德齐治正气弘扬地久天长四海春

 

灵蛇献智珠风云岁月却见一枝独秀

神马踏飞燕锦绣山河再看万木争荣

 

激浊扬清清则开朗朗朗乾坤昭盛世

脱贫致富富而思源源源雨露润苍生

 

劳苦园丁春风化雨今日遍栽桃李树

辛勤学子铁杵磨针他年都是栋梁材

 

龙贺岁凤还巢满眼春光处处新元景

鹊登枝梅吐蕊千秋大业时时锦上花

 

登世贸天揽奥运星举目神州春色满

奋共青志扬民族气捧心代表画图新

 

申奥成功入世成功频传捷报惊寰宇

迎难而上乘势而上再显雄风铸国魂

 

农村兴旺同庆丰收谷似金山棉似海

城市繁荣共迎新岁车如流水马如龙

 

行空浮游揭奥运金蛇狂舞欢歌盛世

入世驰骋踏环球万马奔腾独领风骚

农业对联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五代吴越〕契盈题杭州碧波亭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五代后蜀〕孟昶

木稼曾闻达官怕

山颓今见哲人萎

〔宋〕王安石挽韩琦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宋〕苏轼题武昌黄鹤楼

门前莫约频来客

座上同观未见书

〔宋〕楼钥 天边将满一轮月

世上还钟百岁人

〔宋〕吴叔经贺友寿

露花倒影柳三变

桂子飘香张九成

〔宋〕李清照 佩苇遵考训

晦水谨师传

〔宋〕朱嘉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宋〕朱熹赠友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元〕赵孟頫题扬州迎月楼

光依东壁图书府

心在西湖山水间

〔元〕杨瑀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元双

〔明〕朱元璋赠徐达

海无波涛,海瑞之功不浅

林有梁栋,林润之泽居多

〔明〕高刚 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吊英贤

〔明〕王守仁题于谦庙

未必串关别名教

须知书户孕江山

〔明〕徐渭题青藤书室 风云三尺剑

花鸟一床书

〔明〕左光斗

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心

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明〕杨慎题昆明华庭寺

是何意态雄且杰

不露文章世已惊

〔明〕杨继盛 岂有文章惊海内

漫劳车马驻江干

〔明〕王百谷

每闻善事心先喜

得见奇书手自抄

〔明〕祝枝山 天为补贫偏与健

人因见懒识误称高

〔明〕陈继儒

塔顶葫芦,尖捏拳头捶白日

城头箭垛,倒生牙齿咬青天

〔明〕冯梦龙 德从宽处积

福向俭中求

〔明〕王时敏

托钵归来,不为钟鸣鼓响

结斋便去,也知盐尽炭无

〔明〕普荷禅师题昆明筇竹寺 鱼有化机参活泼

人无俗虑悟清凉

〔明〕董其昌题杭州灵隐寺小方池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画、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少作书生,未见长堂入室

老为庙祝,粗知扫地焚香

〔明〕李贽

斗酒纵观廿四史

炉香静对十三经

〔明〕史可法 涧雪压多松偃蹇

岩泉滴久石玲珑

〔明〕史可法

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明〕黄石斋回绝洪承畴劝降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明〕王夫之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何处更着点尘

茶烟乍起,鹤梦未醒,此中得少佳趣

〔清〕朱彝尊题桂园 老拳搏古道

儿口嚼新书

〔清〕金圣叹

读生前浩气之歌,废书而叹

结再世孤忠之局,过墓兴悲

〔清〕蒋士铨题史可法祠 前辈典型,秀才风味

华嵩品格,江海文章

〔清〕王梦楼赠蒋士铨

清潭三尺竹如意

宴坐一枝松养如

〔清〕梁书同 天气乍晴花满树

人家久住燕双飞

〔清〕梁书同

耽文艺如嗜欲

经古人为明曹

〔清〕石涛 菊花潭里人同寿

扬子江头海不波

〔清〕阮元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清〕阮元题浙江贡院 精神到处文章在

学问深时意气平

〔清〕石韫玉

种树乐培佳子弟

拥书权拜小诸侯

〔清〕沈德潜 澄江静如练

长啸气若兰

〔清〕李世卓

人世难逢开口笑

老夫聊发少年狂

〔清〕王文治题戏台 古迹虽陈犹在目

春风相遇不知年

〔清〕王文治

慷慨谈世事

卓荦观群书

〔清〕齐彦槐 月白风清其有意

斗量车载已无名

〔清〕许宗彦自挽

东壁图书西园翰墨

南华秋水北苑春山

〔清〕刘熙载 行而不舍若骥千里

纳无所穷如海百川

〔清〕冯煦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清〕刘金门题济南大明湖 九顶云霞披雾出

三峨风雨过江来

〔清〕袁之秘题乐山凌云寺

舣舟碧山麓,月出山之颠

夕曛犹在照,凉辉忽满前

〔清〕金武祥 金石长不朽

丹青本无双

〔清〕李瑞清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友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清〕顾复初题杜甫草堂

红友忧分贤圣品

绿卿看长子孙枝

〔清〕邓石如 旧书细谈犹多味

佳客能来不费招

〔清〕黄钺

游者当知山所向

静时犹有水能听

〔清〕何绍基题鼓山星聚堂 西山载酒云生屐

南浦寻梅雪满舟

〔清〕何绍基

花笺茗碗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

〔清〕何绍基题成都望江楼 拣茶为款同心友

筑室因藏善本书

〔清〕张廷济

碧露新滋三秀草

紫云长护九如松

〔清〕张廷济 学术各门庭,与子平生无唱和

高情同骨肉,俾予后独称悲

〔清〕纪昀挽朱笥河

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清〕康熙挽郑成功

奇松诡石天然净

涧草山花自在芳

〔清〕乾隆 遗失慕庄周,睡去能为蝴蝶梦

学诗类高适,老来始作凤凰鸣

〔清〕吴步韩自寿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

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

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清〕郑燮六十自寿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清〕郑燮 汲来江水烹新茗

买尽青山当画屏

〔清〕郑燮题焦山自然庵

从来名士能评水

自丁高僧近斗茶

〔清〕郑燮题茶馆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意标新二月花

〔清〕郑燮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

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手登临。趁蟹屿螺洲,梳

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

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壈想汉习楼船,唐

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

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

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清〕孙髯题昆明滇池大观楼

几层楼独撑东西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

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最可怜花蕊飘零,早埋

了春闺宝镜。楷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

总贪迷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冈上龙,殒坡前凤,卧

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撒

些闲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好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猢狲,

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梯頫首:看看看,那一块云,是我的天

〔清〕钟云舫题成都望江楼公园崇丽阁

天命诛妖,杀尽群妖,万里河山归化日

王赫斯怒,勃然一怒,六军介胄逞威风

〔清〕洪秀全

翼德威明,鄙阿瞒如小儿,能视豫州同骨肉

王陵忠义,弃项羽如敝屣,独知刘季是英雄

〔清〕石达开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

相率中愿豪杰,还我河山

〔清〕石达开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

及锋而试,看老子手段如何

〔清〕石达开题理发店

暂借荆山栖彩凤

聊将紫水活蛟龙

〔清〕冯云山 南浦绿波,西山气爽

春风落日,秋水长天

〔清〕李棠阶题昆明西山

马上得之,马上治之,造亿万年太平天国于弓刀锋镝之间,斯诚健者

东面而征,西面而征,救廿一省无罪良民于水火倒悬之会,是曰良人

〔清〕李秀成

青山之高,绿水之深,岂必佛方开口笑

徐行不困,稳地不跌,无妨人自纵心游

〔清〕钱泮题昆明华亭寺

愿闻己过

求通民情

〔清〕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题书室

朗月照人如鉴临水

时雨润物自叶流根

〔清〕 长空有月明两岸

秋水不波行一舟

〔清〕题福州西湖宛在堂

六载回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

双忠同坎?,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见面如生

〔清〕挽关天培

我已家风负梅鹤

天教处士领湖山

〔清〕题杭州西湖巢居阁 师友肯临容膝地

儿孙莫负等闲书

〔清〕

为政若作真书,锦密无间

爱民如保赤子,体会入微

〔清〕程恩泽赠 万山不隔中秋月

千年复见黄河清

〔清〕左宗棠题兰州望河楼

千载此楼,芳草晴川,曾见仙人骑鹤去

卅年作客,黄沙远塞,又吟乡思落梅中

〔清〕左宗棠题汉口湖南会馆

秋风古道题诗瘦

落日平原纵马豪

〔清〕刘可毅赠某君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清〕梁章钜题苏州沧浪亭

劝子勿为官所腐

知君欲以诗相磨

〔清〕梁章钜赠余小霞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赵藩题成都武侯祠

隔秋水一湖,看岸花送客,樯燕留人,此境原非异土

共明月千里,记夜醉长沙,晓浮湘水,相逢好话家山

〔清〕陶澍题汉口长沙会馆

时御天风跨鸾凤

或入碧海掣鲸鱼

〔清〕康有为 灵石一千尺

天花百亿年

〔清〕康有为处题书室

中天台观高寒,但见白日悠悠,黄河滚滚

东京梦华销尽,徒叹城廓犹是,人民已非

〔清〕康有为题开封登龙亭

一鹗忽翔万云怒

群虬相奋孤剑鸣

〔清〕谭嗣同赠黎贵逊 此是盛游,同气仰为贤知列

异时文集,相期长在天地间

〔清〕谭嗣同赠吴筱山

与我公别几许时,忽警电飞来,忍不携二十年刎头交,同赴泉台,漫引

将去楚孤臣,箫声呜咽

近至尊刚十余日,被群阴构,甘永抛四百兆为奴种,长埋地狱,只留

得扶桑三杰,剑气摩空

〔清〕唐才常挽谭嗣同

双桥两虹影

万古一牛心

〔清〕刘光第题峨眉清音阁 骐骥思千里

鹪鹩老一枝

〔清〕翁同龢

地亦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名垂宇宙

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清〕沈葆桢题杜甫草堂

壮志难磨,尚欲乘长风破万里浪

闲情自遣,不妨处南海弄明月珠

〔清〕黄遵宪题画艇 第啸一声山鸣谷应

举头四顾海阔天空

〔清〕范池世题支云塔山门

记故乡亦有仙潭,看一样湖光,添得石桥长九曲

至此地宜邀明月,问谁家秋思,吹来玉笛到三更

〔清〕俞樾题杭州三潭印月

合名臣名士为我筑楼,不待五百年后,斯楼传矣

傍山北山南循地选胜,适在六一泉侧,其胜如何

〔清〕俞樾自题俞楼

含有桂花的成语?

1. 关于桂花的成语

蟾宫折桂 桂子飘香 桂林一枝 桂子兰孙 桂林杏苑 桂馥兰香 月中折桂

2. 形容桂花的成语

十里桂花香

桂子飘香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八月桂花香

桂馥兰香

丹桂飘香

桂殿兰宫

桂楫兰桡

桂酒椒浆

桂林一枝

桂子飘香

桂子兰孙

蟾宫折桂

沁人心脾

馨香扑鼻

花香四溢

3. 描写桂花的成语44个成语

桂馥兰香 丹桂飘香 桂殿兰宫 桂楫兰桡 桂酒椒浆 桂子飘香 蟾宫折桂 沁人心脾 馨香扑鼻 花香四溢

4. 描写桂花的成语有哪些

十里桂花香

桂子飘香

八月桂花香

桂馥兰香,

丹桂飘香

桂殿兰宫,

桂楫兰桡,

桂酒椒浆,

桂林一枝,

桂子飘香,

桂子兰孙

蟾宫折桂

5. “形容桂花香”的成语有哪些

桂馥兰香(guì fù lán xiāng):桂、兰:两种散发芳香的花;馥:香。形容气味芳香。

6. 描写桂花的成语有哪些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朝诗人宋之问《灵隐寺》 桂花 --九里飘香 梦骑白凤上青空,径度银河入月宫. 身在广寒香世界,觉来帘外木樨风

7. 描写桂花的成语

1、桂馥兰香:桂、兰:两种散发芳香的花;馥:香。形容气味芳香。

2、桂内子飘香:桂花散发出阵容阵香气。形容中秋节前后的佳景。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张子韶对策有桂子飘香之语。赵明诚妻李氏(李清照)嘲之曰:‘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

3、蟾宫折桂:科举时代比喻考取进士。

4、桂林一枝: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原为晋时郤诜的自谦语。后称誉人才学出众。

5、桂子兰孙:对人子孙的美称。

6、桂殿兰宫:建筑气派,设备华美的宫殿。

7、桂酒椒浆:泛指美酒。

8、兰桂齐芳:兰桂:对他人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德、美声。旧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

9、月中折桂:在月亮中折桂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10、桂林杏苑:古时乡试例在农历八月举行,考中称折桂;会试例在农历三月举行,考中称探杏。因以之指乡试、会试。

8. 形容“桂花”的成语有哪些

1.桂子飘香

读音:[guì zǐ piāo xiāng]

释义: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

出处: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造句:春则桃柳争妍,夏则荷榴竞放,秋则桂子飘香,冬则梅花破玉,四时景色各有千秋,令人目不暇给;而骚人墨客络绎于途,增添不少诗情画意。

2.桂馥兰香

读音:[guì fù lán xiāng]

释义:桂、兰:两种散发芳香的花;馥:香。形容气味芳香。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只见堂里敷设的花团锦簇,桂馥兰香……一几一椅,全是紫榆水南的名手雕工。”

造句:一串串桂馥兰香的“发展果实”,昭示着开明开放、创新进取、文明向上的生机和活力。

9. 形容桂花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桂子飘香、桂馥兰香、丹桂飘香、桂殿兰宫、桂楫兰桡

桂花树的诗词赞颂

古代有两个文人,一个叫王宠、另一个叫文衡山,两人常作联互娱。一次,两人外出赏景,王宠脱口吟出一上联:“二月莺花,声色动人耳目,”此时文衡山应声续了下联:“九秋蟾桂,影香惹我身心。”上联写绝了眼前莺花之美,下联写活了月中桂花之影,上下联绘声绘色,生动传神,相映成趣。 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并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当时栽种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橄榄、柑橘等,大多枯,而桂花有幸活了下来,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也提到桂花,看来桂花引种宫苑初获成功,并具一定规模。

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记载:“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巅,冬夏常青,其类自为林,间无杂树。”南京为天朝古都,南朝齐武帝(公元483—493年)时,湖南湘州送桂树植芳林苑中。《南部烟花记》记载,陈后主(公元583—589年)为爱妃张丽华造“桂宫”于庭院中,植桂一株,树下置药杵臼,并使张妃驯养一白兔,时独步于中,谓之月宫。可想而知,当时把月亮认作有嫦娥、桂树、玉兔存在的月宫这一传说已相当普及,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把桂树用于园林栽培了。现陕西汉中市城东南圣水内还有汉桂一株,相传为汉高祖刘邦臣下萧何手植,其主干直径达232厘米,树冠覆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枝叶繁茂,苍劲雄伟。 唐代文人引种桂花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风。柳宗元自湖南衡阳移桂花十余株栽植零陵。白居易曾为杭州、苏州刺史,他将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带到苏州城中种植。唐相李德裕在二十年间收集了大量花木,其中剡溪之红桂,钟山之月桂,曲阿之山桂,永嘉之紫桂,剡中之真红桂,先后引种到洛阳郊外他的别墅所在地,此时园苑寺院种植桂花,已较普遍。

我国是桂花的故乡,在联苑中有不少对联与桂花有关,金秋赏桂时节,倘能品味一下与桂花有关的对联,则更添赏桂的情趣。南宋杰出女文学家李清照一生撰有不少对联,其中一联写道:“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上联中的“柳三变”是宋代著名词人,在此与下联中的“张九成”为宋高宗时人相对,同时,上联中的“露花倒影”是柳三变的词句,与下联中的“桂子飘香”是张九成的文句相匹配,上下联珠联璧合,独见匠心。

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广泛用于庭园中栽培观赏。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李白在《咏桂》诗中则有“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植君园”。表明诗人要植桂园中,既可时时观赏,又可时时自勉。这种需要,导致园中栽培桂花日渐普遍。如宋朝梅尧臣《临轩桂》:“山楹无恶木,但有绿桂丛”。欧阳修《谢人寄双桂树子》中“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暗示桂花已移植到诗人庭院中的芍药栏杆旁。宋代毛滂《桂花歌》中“玉阶桂影秋绰约”说明在玉色的台阶前植桂。元代倪瓒《桂花》诗中“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指出窗前植桂。 明代才子解缙曾撰有一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上联中的“蒲”、“桃”恰与“葡萄”谐音;下联的“梅”、“桂”又与“玫瑰”谐音。同时,“蒲叶桃叶葡萄叶”,归纳于“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体现于“春香秋香”,足见联语构思奇巧,新颖有趣。

四川新都的桂湖公园,素以沿湖栽植桂花而闻名,是著名的赏桂胜地。郭沫若题联赞道:“桂蕊飘香,美哉乐土;湖光增色,换了人间。”此联触景生情,景中有情,情自景生。同时,将桂湖公园的“桂湖”两字,分嵌于上、下联之首,更见妙笔生花,别具新意。

陕西汉中市的圣水寺,因寺旁有一棵汉代栽植的桂树而闻名,此古桂虽迭经二千余年沧桑,但依旧叶茂花繁,芳香四溢。寺内撰有一联:“桂树腾芳,美荫古茂资福地;灵泉毓秀,清光荡漾涤俗气。”此联如画,意境优美,足以勾起人们对圣水寺古桂的游思。

在众多名花中,桂花是一种长寿植物,据全国15个省市调查资料表明:现存百年以上古桂2200余株,千年以上的古株约占0.5%,这些古桂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为我们挖掘桂花文化,开展科技研究,开发旅游资源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有人对桂花开花习性作过专题研究,桂花开花以一年生新梢为主,其花量多少与桂花的发枝力、腋芽数、百朵花重等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