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穷也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tamoadmin 成语问答 2024-06-25 0
  1.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是什么意思
  2.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什么意思?
  3.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什么意思
  4.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出自哪里?
  5.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什么意思?
  6.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是什么意思?
  7.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什么意思?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3); 人不知,亦嚣嚣。”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穷也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①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 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 天下。”

注释

①宋勾践:人名,姓宋,名勾践,生平不详。②游;指游说。 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④得己:即自得。

名言故事: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

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

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 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id="id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是什么意思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显达之时就要造福天下百姓。穷,多指身处逆境,穷困潦倒,人生不得志。善其身,即为使其身善,也就是使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更高尚,所谓修身养性,如此而已。?

“穷则独善其身”就是指,如果人身处逆境不得志,就要锐意进取,更多地注重自身品德、能力的提高。 达,即为显达、发达。济天下,按照现在的解释,就是关心公益事业,捐助公益事业。若一个人在富贵之后,还能心怀天下,关心他人疾苦,造福百姓,那么他就是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士。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引自孟子的《孟子》,原来说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后人改“兼善”为“兼济”,且不失孟子原义。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被人民推翻。

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以“仁政”为根本的出发点,创立了一套以“井田”为模式的理想经济方案。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要求封建国家在征收赋税的同时,必须注意生产,发展生产,使人民富裕起来,这样财政收入才有充足的来源。

这种思想,是应该肯定的。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孟子还提出重农而不抑商理论,改进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这种经济观念在当时是进步的。孟子的“井田制”理想,对后世确立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治国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及指导意义。

百度百科-《孟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什么意思?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自《孟·尽》原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意思志洁身自修养品德志使都能

原文

孟谓宋勾践①曰:游②乎吾语游:知亦嚣嚣(3); 知亦嚣嚣

曰:何斯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嚣嚣矣故土穷失义达离道 穷失义故士①焉;达离道故民失望焉古 志泽加于民;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

注释

①宋勾践:名姓宋名勾践平详②游;指游说 嚣嚣:安详自④:即自

名言故事:

孟宋勾践说:喜欢游说各君主我告诉游说态度:别理解安详自;别理解安详自

宋勾践问:才能做安详自呢

孟说:尊崇道德喜仁义安详自所士穷困失仁义;显达背离道德穷困失仁义所 安详自;显达背离道德所百姓失望古代恩惠施于百姓;志修养自身显现于世穷困独善其身显达兼善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什么意思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穷困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发达时,就造福天下,服务大众。

这里的穷,不一定指物质上的贫穷,可能指遇到挫折,处于困境,没有其他办法了,处处碰壁,自己的思想主张得不到重用。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走好自己的路,把自己管好,用自己的道德、修养、品质起一点示范作用,少管闲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哪怕只能影响一个人,也尽力去做,无怨无悔。

“达”也并不一定指达到财富自由,而是指精神富足,指自己的思想与主张得到了推广,进展顺利,条条道路畅通无阻,可以选择的,这个时候要考虑的是兼善天下,上不负君,下不负民,让天下人都受益,让老百姓过上好生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出自哪里?

意思是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出自战国时期孟子的《尽心章句上》。孟子的话,道出了儒家对于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就是首先要实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再实现个人于社会的价值。

原来说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后人改“兼善”为“兼济”,且不失孟子原义。就是说,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显达之时就要造福天下百姓。 穷,多指身处逆境,穷困潦倒,人生不得志。善其身,即为使其身善,也就是使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更高尚,所谓修身养性,如此而已。?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中国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补"的体现,他表达了儒家的入世精神和道家的豁达态度。

扩展资料:

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 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1)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原文翻译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

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

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 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参考资料:

人民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什么意思?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出自《尽心章句上·第九节》,作者孟子。

原句: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翻译:尊重规律乐于***用最佳行为方式,就可以悠然自得。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读书人能得到自己的本性。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人民不会对他失望。古时候的人,如果得志,就会惠泽万民;如果不得志,就修养自身以现于世间。穷困时独自善养自身,发达时兼顾善养天下万民。

《尽心章句上》作品简介及赏析

《孟子》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节选的句子与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成为两千多年来 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成为最强有力的心理武器,既对他人,也对这个世界,更对自身。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是什么意思?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意思是在穷困时要保持自己的善良品德,而在达到成功的时候,则要帮助和照顾到天下所有人的善良品德。

出处

这句话的出处是《孟子·尽心上》。

原文节选

《孟子·尽心上》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

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赏析

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的是,当我们处于困境之中时,要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不让困境改变我们的本质。而当我们达到成功的时候,要以大局为重,帮助和照顾到身边所有人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创作背景

《孟子》是一部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而这句话所在的章节《尽心上》,是在强调崇尚德行和助人为乐的同时,提出了在困境和成功之时如何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善良品德。

注释

穷:指经济上的贫穷,也可以理解为困境、困难。

独善其身:指个人应该保持自身的道德、品德,积极自我完善。

达:指达到一定的境界或者目标,也可以理解为成功。

兼济天下:指为了社会的利益而行动,帮助别人、推动社会发展。

生活启示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我们处于何种状态,都应该保持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行为。当我们处于困境之中时,应该更加注重自身的修养,做一个有道德操守的人,而当我们成功达成目标时,我们应该帮助他人,共同构建美好的社会。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句话给了我很多启示。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保持一颗谦虚、坚韧、善良的心。我们不能因为遇到挫折就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更不能因为成功而变得骄傲自大。我们应该始终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此外,我还发现,在帮助他人时,不仅能让他人受益,更能让自己感到快乐。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会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这些行为虽然微小,但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喜悦。因此,我深深体会到,当我们做好自己时,也应该多关注他人,以实际行动去帮助他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总之,这句话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有道德底线的人,不论处于何种状态,都要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对社会的贡献。同时,也提醒我在帮助他人时,我们不仅能让他人受益,更能带来自己的快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什么意思?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其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出处

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创作于战国时代。

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 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释

1、宋勾践:人名,姓宋,名勾践,生平不详。

2、游;指游说。?

3、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

4、得己:即自得。

译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人家理解,我悠然自得无所求;人家不理解,我也悠然自得无所求。”

宋勾践问道:“怎样就能做到悠然自得无所求呢?”

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得志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掉仁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德,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观点

穷则独善其身,善养其浩然正气,深研圣贤之理,穷极二气屈伸往来之几,以期复氤氲太和所赋之性,为天下传其道统;达则兼济天下,时位至,仁熟而发乎外,则感通天下之志,化民兴利。知其不可而为之,不可为者,天下无道之时,人以行道至难也,为之者,君子不因屈伸往来之变而忘其止至善之志也。二气有屈伸,时位有吉凶,然君子不因此而变其志道之心。

作者简介

孟子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一起著书,据学者考证深受稷下道家的影响。《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意思是:一个人在不得志的时候,就要洁身自好,注重提高个人修养和品德;一个人在得志显达的时候,就要想着把善发扬光大,有惩恶扬善之意

字词赏析:穷:穷困,不得志。

善:完善。达:发达,得志。

这句诗的出处《尽心章句上》作者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