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怀矣自诒伊戚是什么意思_我之怀矣自诒伊戚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01 0
  1. 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有哪几种类型
  2. 《晋景公不君》翻译
  3. “而观其辟丸也”是什么意思?
  4. 文言文虚词例句
  5. 晋赵盾举韩厥原文及翻译
  6. 含有文言文虚词的句子

“我之怀矣”是宾语前置句式。

“我之怀矣”是宾语前置句式中的一种固定格式,在《左传》***有35例。它往往紧跟在引语之后,借助引语表示对人、事物的评论。

如: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宣公二年》)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是什么意思_我之怀矣自诒伊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译文: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给自己找来了忧患。

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解释如下: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3、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所谓否定句就是表示否定含义的句子。文言文中,只要含有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无、毋、莫”等,就叫否定句。在这类句子中,如果作宾语的是代词,这个代词一般就放到动词谓语前面。

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有哪几种类型

原文: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宦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癖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齐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译文:

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有一次厨子炖熊掌没有炖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赵盾和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赵盾准备进谏,土季说:“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请让我先去吧,没有***纳,您再继续劝说。”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灵公***装没看见。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诗经》上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照这样说来,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您能有始有终,那末国家就巩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所依靠呢。《诗经》又说:天子有没尽职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弥补。意思是说过失是能够弥补的,您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

晋灵公仍旧不改。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派鉏麑暗杀他。鉏麑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在那里打瞌睡。鉏麑退出来,感叹地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啊。***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便撞死在槐树上。

秋九月,晋灵公赐给赵盾酒喝,预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准备攻杀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情况,快步走上堂去,说:“臣子侍奉国君饮酒,超过了三杯,不合乎礼仪。”接着扶赵盾下堂。晋灵公唤出那条猛犬向赵盾扑去。提弥明徒手搏击猛犬,把它打死了。赵盾说:“不用人而使唤狗,即使凶猛,又顶得了什么?”一面搏斗,一面退出宫门。提弥明为赵盾殉难。

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问其原因,答道:“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赵盾要他吃光,并给他预备一筐饭和肉,放在袋子里送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却把戟掉过头来抵御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免于难。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回答说:“我就是您在翳桑救的饿汉呀。”问名字和住处,他没有告诉就走了。──接着赵盾也逃亡了。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逃出国境的山界就回来了。太史(董狐)记载说:“赵盾弑其君。”并且把这条记载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太史回答说:“您是正卿,逃亡没有越过国境,回来后又不声讨叛贼,弑君的不是您又是谁?”赵盾说:“唉!《诗经》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大概是说我吧!”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据法直书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为了记事的原则而承受恶名。可惜呀!要是逃出了国境就可以免掉罪名了。”

《晋景公不君》翻译

一、宾语前置定义: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宾语前置”。

  二、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类型主要有: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

(1)疑问句的定义:  表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

(2)语法条件:A全句是疑问句式或反问句式 ?B宾语是疑问代词(何 ?谁 安 孰 曷 奚等)

如 ?①孟尝君曰:“客何好”(《战国策·齐策》)

何是疑问代词,充当动词好的宾语,放在好的前面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谁是疑问代词,放在欺的前面,天不是疑问代词放在欺的后面

(3)分类:

A 疑问代词直接做谓语动词的宾语,要前置在谓语动词之前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例句

①项王曰: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安:那儿。为疑问代词,充当在的宾语,放在动词在的前面

②圣人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 ?法孰

③对曰:“君何患焉?若掘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患何

④敢问何谓也?《左·郑伯克段于鄢》 谓何;说什么

⑤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 说何:说什么

⑥奚取于三家之堂?《论语·八佾》    ?取奚

注意1如果动词前面有助动词,宾语一般放在助动词的前面

如:臣实不才,有谁 敢 怨?《左传·成公二年》

谁敢怨,敢怨谁敢怨恨

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定语,也要置于动词之前

如: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更法》)

法何古,循何礼何分别做古及礼的定语

B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置于介词之前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1、如果是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一般都置于介词前

如:①君谁与守?(《孟子·离娄下》

你跟谁防守  谁是疑问代词充当介词与的宾语放在与的前面

②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滕文公上》

为什么不自己织布,奚疑问代词充当介词为的宾语

③曷为久居此围成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为何  为什么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代词一般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1)否定句 ? 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否定句

(2)语法条件 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  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 ,即必须有否定副“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代词“莫(没有谁)”

如:

不若许君,将焉用之《左传·昭公四年》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庄子·秋水》

“君”“子”虽然具有一定的称代作用,但并不是代词,而是名词,在否定句中不能放在动词之前。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

例如:

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未绝鼓音  《左传·鞍之战》

这两句都是否定句,但是二毛古音都不是代词,所以不前置

宾语前置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

如:

①吾爱之,不吾叛也《左传·子产谕尹何为邑》       不吾叛 就是不叛吾 

②邻国未吾亲也  《国语·齐语》             未吾亲就是未亲吾 

③“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莫我句项"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④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

前一分句有否定词“.不”因此代词宾语我前置,后一分句没有否定词,因此我放在与后边这种宾语前置在现代成语中有残留的痕迹。如: 时不我待

(3)分类:

A动词前面有“不”“未”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

在这种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它一般放在动词前面。

例如:

①子不我思,岂不他人?《诗经·郑风》

不我思就是不思我,因为这是个否定句,动词思的宾语我是代词,按照规律,我放在思的前面

②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 《庄子·知北游》

中;心里此句中,“欲告我”是肯定的宾语我虽是代词,也要放在动词告的后面,“不我告”是否定的,宾语我是代词,就放在动词告的前面了

③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之未见也。《论语·里人》

“盖大概盖有之矣”的之字是代词,指上文的“力不足者”,充当有的宾语,因为这句不是否定句,所以放在动词有的后面,而“我未见之也”“之”也是代词,并且也是指代上文的力不足者,它充当动词见的宾语,因为这句是否定句,所以放在见的前面

B以无指代词做主语的否定句。

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放在动词前面

(1)无指代词:古代汉语有“莫”“无”等字,当它们在句中分别充当主语的时候,意思是“没有人”或“没有东西”等等,这种用法的“莫”“无”,我们叫它无指代词

①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孟子·离娄上》

莫不仁 没有人不仁莫不义没有人不义

②(臣)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史记·高祖本纪》

相人给人看相 ?无如季相为 没有人赶得上你刘季的相貌,

这类否定句,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放在动词的前面

③子曰;“莫我知也夫!”

这句话的意思为,没有人了解我啊,它是以无指代词莫做主语的否定句,动词知的宾语是代词我,所以放在动词之的前面

④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莫之养”译为没有人养活他“之”是代词指代上文的老父,充当动词“养”的宾语,因为这是个否定句放在养的前面

(4)注意

①否定句中,如果动词前有助动词或副词,代词宾语一般置于助动词或副词之前。

例如:

天下大国之君,莫之能御,《国语·齐语》

莫之敢禁《。吕氏春秋·勿躬》

②句法结构中如果具有两个否定词,构成否定之否定,实际上是表示肯定,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充当宾语不前置。例如:

物莫不若是。《庄子·人间世》

长安诸公,莫弗称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律远不如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那么严格。在先秦古籍中,否定句代词宾语也有相当数量的不前置的句子。(否定代词作宾语《吕氏春秋》***出现68例,其中代词宾语前置49例,后置19例上文说否定代词作宾语一般要置于述语动词之前,正是基于定量的统计)例如:

无欺我也。《吕氏春秋·贵因》  无通毋

两组典型例句:

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诗经·魏风·园有桃》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不我击《汉书·李广传》

汉果不击我矣《汉书·赵充国传》

两种词序并存的现象正反映了从先秦时代起,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为之从动词前移向动词后的演变。

(三)宾语用代词复指的

(1)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以把宾语从动词或介词的后面,提到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并在提前了的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加助词‘之’‘是’等来标志;

(2)语法条件:除否定句中的代用宾语、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宾语可以前置外,普通宾语也可橱置,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当其要对宾语的意义进行强调的时候;第二、必须加代词“之”、“是”、 ?“之为”等进行复指,除宾语前置外,复指代词也要前置,其前置位置在前量宾语和动词之间;

(3)分类

A、动词的宾语提前,加助词“之”或“是”等来标志;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①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我们的国君正担心着他自己的罪过,还敢过问鲁国的困难吗为了强调恐的宾语其罪,而将它提至动词前,并加助词之标志

②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亡之不恤,其实是不恤亡的倒装意思为,不忧虑自己流亡在外,为了强调动词恤的宾语亡,而将其提至动词前并加助词之来之 群臣是忧助词是乃是宾语群臣提前的标志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④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荀子·礼论》

所以一个人如果只看到生,这样必定会死,如果只看到利,这样的话,他必定会受害 。“生之为见”动词是“见”,宾语是“生”“苟利之为见”动词是“见”,宾语是“利”为了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提前,‘之为’二字加载提前了的宾语后面,作为标志,不过,这种用法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少见  

B、介词的宾语提前,加助词“之”或“是”来标志

①叔仲昭伯曰:“我楚国之为,岂为一人行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一人指楚康王楚国之为为一人行也由于为的宾语一人无所强调,就没有把它提前,因而也无需助词之来标志

②鼋鼍鱼鳖之与处,而蛙黾之与同陼《国语·越语》

鼋yuan,鳖一类的动物 鼍tuo鼍龙,鳄鱼的一种 鳖爬行动物,俗名甲鱼 ?蛙黾 ,属于蛤蟆一类 ?陼通渚,水中的小陆地 ( 我们终年)跟鼋鼍鳖相处在一起,跟蛤蟆住在一个地方

③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齐侯说:“不是为了我自己,是为了继承先王的友好的关系”

不谷是古代君王自己的谦称,这里充当介词为的宾语,被强调提前后,加助词“是”来标志下文先君之好是继继是动词先君之好宾语是是动词提前后所加的标志

注意有时在提前了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表示范围的副词“唯(或惟)字,构成了“唯……是……”“唯……之为……”的说法,这种说法,不但强调了动词的宾语,而且表示了动作行为对象的(宾语)的单一性、排他性,现代汉语的“唯你是问“唯利是图”的说法就是这种结构的遗迹,如:

①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

唯敌是求等于说唯求敌

②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荀子·不苟》

唯仁之为守,等于说唯守仁 唯义之为唯行义

(4)注意

⑴带语法标记的宾语前置句,产生于西周后半期,其初始 阶段语法标记是不固定的,除“是”“之”外还有“焉”“斯”“于”等,如:

朋酒斯享,曰杀羔羊 ?《诗经·豳风·七月》

朋酒斯享就是享朋酒 译为饮上两壶酒

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

晋郑焉依就是依晋

其中的“焉”、“斯”都是宾语前置的标记,到了春秋除宾语前置的语法标记才固定下来以"是""之"为主。

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左传·昭公十一年》

感通憾表示怨恨,唯蔡于感表示只恨蔡,于复指前置宾语

通过对战国时期的五部古书(《论语》《孟子》《庄子》《墨子》《荀子》)的考察,发现在这五部古书中,“宾·是·动“句式仅有三例,(庄子1例荀子2例),而“宾·之·动”句式共出现196例,以上数字表明,战国时“宾·是·动“已经成为了时代用语的残迹,而“宾·之·动”句式仍活跃在当时的书面语言中。

⑵如果复指的宾语是代词,这种宾语前置多用“之”复指不用“是”。

①“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

我之谓 ?;谓我 ?说的是我 复指的宾语是我为代词用之不用是

②“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

斯之谓谓斯 ?说的就是这件事 ? 斯为代词用之不用是

这种格式形成了“是之谓”(谓是,其中是是代词)“此之谓”(谓此)已成为凝固形式,在文言文中常见。

如:

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荀子·王霸》

是之谓政令行:谓是政令行,这就叫做政令通行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此之谓不朽:谓此不朽,这就是不朽

⑶代词“是”作宾语时,可以将其直接放在动词之前,而不用代词复指;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齐桓公伐楚》

是问:问是 ?问一问这件事 ?

君子是则是效

是则是效“遵循此效法此”是作为宾语置于述语动词“则”“效”之前,没有任何标记

代词是作介词“以”“用”的宾语也时常前置,构成“是以”“是用”,意思都为“因此”。

①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孟子·梁惠王上》

②博弈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

③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诗经·鲁颂》

④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而观其辟丸也”是什么意思?

晋灵公不君①:厚敛以雕墙(2);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③,杀之,寘诸畚(4),使妇人载以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

过朝⑤。赵盾、士季 见其手(6),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7),则莫之 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8),而后视之,曰: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 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9)。’夫如是,则能补过 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10)。又曰:‘衮 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11)。’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12)。”

犹不改。宣子骤谏(13),公患之,使鉏麑贼之(14)。晨往,寝门辟 矣(15),盛服将朝(16)。尚早,坐而***寐(17)。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 敬,民之主也(18)。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 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19),伏甲(20),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21), 趋登(22),曰:“臣侍君宴,过三爵(23),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 獒焉(24)。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 弥明死之(25)。

初,宣子田于首山(26),舍于翳桑(27)。见灵辄饿(28),问其病。曰: “不食三日矣!”食之(29),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30),未知母 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31)。”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32),寘诸 橐以与之(33)。既而与为公介(34),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 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35)。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36): “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 亡不越竟,反不讨贼(37),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38)!《诗》曰: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39)。’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40)。赵宣子,古之良 大夫也,为法受恶(41)。惜也,越竞乃免。”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42)。壬申,朝于武宫(43)。

注释

①晋灵公:晋国国君,名夷皋,文公之孙,襄公之子。不君:不行君道。 ②厚敛:加重征收赋税。雕墙:装饰墙壁。这里指修筑豪华宫室,过着 奢侈的生活。雕:一本作“雕”。 ③宰夫:国君的厨师。胹(ér):煮,炖。熊蹯(fán):熊 掌。 ④畚(běn):筐篓一类盛物的器具。⑤载:用车装。 (6)赵盾:赵衰之子,晋国正卿。士季:士为之孙,晋国大夫,名会。 (7)不入:不***纳,不接受。(8)三进:向前走了三次。及:到。溜:屋 檐下滴水的地方“。 (9)这两句诗出自《诗·大雅·荡》。靡:没有什么。初: 开端。鲜:少。克:能够。终:结束。(10)赖:依靠。 (11)这两句诗出 自《诗·大雅·杰民》。衮(gǔn):天子的礼服,借指天子,这里指周宣王。 阙:过失。仲山甫:周宣王的贤臣。(12)衮:指君位。 (13)骤:多次。 (14)鉏麑(chú ní):晋国力士。贼:刺杀。(15)辟:开着。(16)盛服:穿 戴好上朝的礼服。 (17)***寐:闭目养神,打盹儿。(18)主:主人,靠山。 (19)饮(yìn):给人喝。(20)伏:埋伏。甲:披甲的士兵。(21)右:车 右。提弥明:晋国勇士,赵盾的车右。 (22)趋登:快步上殿堂。(23)三 爵:三巡。爵:古时的酒器。 (24)嗾(sǒu):唤狗的声音。獒(áo):猛犬。(25)死之:为之死。之:指赵盾。(26)田:打猎。首山:首阳山,在今 山西永济东南。 (27)舍,住宿。翳(yì)桑:首山附近的地名。(28)灵 辄:人名,晋国人。 (29)食(sì)之:给他东西吃。(30)宦(huàn):给 人当奴仆。 (31)遗(wèi):送给。(32)箪( dān ):盛饭的圆筐。食:饭。 (33)橐(tuó):两头有口的口袋,用时以绳扎紧。(34)与:参加,介:甲 指甲士。 (35)赵穿:晋国大夫,赵盾的堂兄弟。(36)大史:太史,掌纪 国家大事的史官。这里指晋国史官董狐。书:写。(37)竟:通境,边境。反:通“返”,返回。竟:同“境”。贼: 弑君的人,指赵穿。 (38)乌呼:感叹词,同“呜呼”,啊。(39)怀:眷恋。 诒:同‘贻”,留下。伊,语气词。(40)良史:好史官。书法:记事的原则. 隐:隐讳,不直写。 (41)恶:指弑君的恶名,(42)逆:迎,公子黑臀:即 晋成公,文公之子,襄公之弟,名黑臀,(43)武宫:晋武公的宗庙,在曲沃。

文言文虚词例句

意思是: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

原文如下:

经二年春王二月壬子,宋华元帅师及郑公子归生帅师,战于大棘。宋师败绩,获宋华元。秦师伐晋。夏,晋人、宋人、卫人、陈人侵郑。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冬十月乙亥,天王崩。

传二年春,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伐宋。宋华元、乐吕御之。二月壬子,战于大棘,宋师败绩,囚华元,获乐吕,及甲车四百六十乘,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狂狡辂郑人,郑人入于井,倒戟而出之,获狂狡。君子曰:「失礼违命,宜其为禽也。戎,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杀敌为果,致果为毅。易之,戮也。」

将战,华元杀羊食士,其御羊斟不与。及战,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与人郑师,故败。君子谓:「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于是刑孰大焉。《诗》所谓『人之无良』者,其羊斟之谓乎,残民以逞。」

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半入,华元逃归,立于门外,告而入。见叔佯,曰:「子之马然也。」对曰:「非马也,其人也。」既合而来奔。

宋城,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使其骖乘谓之曰:「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役人曰:「从其有皮,丹漆若何?」华元曰:「去之,夫其口众我寡。」

秦师伐晋,以报崇也,遂围焦。夏,晋赵盾救焦,遂自阴地,及诸侯之师侵郑,以报大棘之役。楚斗椒救郑,曰:「能欲诸侯而恶其难乎?」遂次于郑以待晋师。赵盾曰:「彼宗竞于楚,殆将毙矣。姑益其疾。」乃去之。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肠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兖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孤,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壬申,朝于武宫。

初,丽姬之乱,诅无畜群公子,自是晋无公族。及成公即位,乃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以为公族,又宦其馀子亦为余子,其庶子为公行。晋于是有公族、余子、公行。赵盾请以括为公族,曰:「君姬氏之爱子也。微君姬氏,则臣狄人也。」公许之。

冬,赵盾为旄车之族。使屏季以其故族为公族大夫。

晋赵盾举韩厥原文及翻译

一、夫、唯、其

语气词“夫”可用于句首,也可用于句尾。用于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引出议论的内容。如果是用在复句的最后一个分句的句首,则常常表示对上文的结语或推论。例如:

①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晋灵公不君》)

②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这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许行》)

③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荀子?议兵》)

前三例都是引出议论的内容,后一例是对上文的总结。

“夫”用于句尾,表示感叹语气,有进也表示疑问测度语气,可译“啊”、“吧”或“吗”。例如: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②吾歌,可夫?(《史记?孔子世家》)

“唯”(惟、维)作语气词,可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引出主语或强调时间,一般可以不译出。例如:

①《周书》曰:“惟命不于常”,有德之谓。(《左传?成公十六年》)

②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晋灵公不君》)

③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

“唯”用在祈使句中,表示祈求、希望,可译为“希望”、“请”等。例如:

①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②唯天王秉利芳义焉!(《诸稽郢行成于吴》)

③惟大王少加意念恻怛之心于臣乘言。(《上书谏吴王》)

句中的“唯”(惟、维)往往用来帮助加强判断,有的可译为“是”。例如:

①晋楚唯天所授,保患焉!(《左传?成公十六年》)

②黍稷非声,明德惟馨。(《左传?僖公五年》)

③是惟子厚之室,既固且安。(《柳子厚墓志铭》)

语气词“其”往往用于句首或谓语前,表示多种语气。

其一是表示估计、推测。往往用来表示自己的意见不一定正确,只是一种推测、估计。或者表示虽有一定看法,但为了谦虚或客气,而使用“其”使自己的意见、看法表述得委婉、曲折些。这种用法的“其”可译为“大概”、“也许”、“或许”、“恐怕”等。例如:

①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晋灵公不君》)

②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③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厚也。(苏轼《贾谊论》)

其二是表示反问,相当于“岂”,可译为“难道”。例如:

①孤不敢忘天灾,其敢忘君王之大赐乎?(《诸稽郢行成于吴》)

②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城濮之哉》)

其三是用于祈使句中,表示劝告、祈使、命令。这种用法的“其”,仍然是要使劝告、祈使、命令的语气变得委婉、含蓄些。一般可以不译。例如:

①子其勉也,吾不复见子矣。(《左传?成公十六年》)

②君幼,诸臣不佞,何以及此?君其戒之!(同上)

④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二、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胡”、“曷”、“奚”、“安”、“恶”、“焉”等。这些疑问代词有的称代人,有的称代事物,有的称代处年,有的具有两种或三种称代作用。

“谁”和“孰”主要用于指人,“谁”的用法和现代汉语完全一样,只是作宾语时要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① 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左传?闵公二年》)

② 吾谁欺?欺天乎?(《论事?子罕》)

“孰”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主要用于选择问句中。例如:

① 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

② 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柳子厚墓志名》)

“孰”用来指人时,也有不表选择的,这就和“谁”的用法相同了。例如:

① 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② 孰可以代之?(《左传?襄公三年》)

③ 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何”、“胡”、“曷”、“奚”主要用于指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何”使用最广泛,可以充当宾语、定语、谓语;有时也充当主语、状语。义当状语时相当于“怎么”、“为什么”。例如:

① 举以败国,将何贺焉?(《城濮之战》)

②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许行》)

③ 是何言也?(《夫子加齐之卿相》)

④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许行》)

⑤ 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⑥ 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左传?昭公三年》)——公:齐景公;子:指晏婴。

例①“何”充当动词谓语的宾语;例②“何”充当介词的宾语;例③“何”充当定语。这三例中的“何”都可以译成“什么”。例④“何”充当谓语,可译成“什么原因”。例⑤“何”充当状语,可译为“什么”。例⑥“何”充当主语,可译成“什么东西”。“何”充当主语的情况比较少见。

“胡”、“曷”、“奚”的使用范围比“何”小,主要用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的意思。例如:

①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诗?魏风?伐檀》)

② 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潜《归去来辞》)

③ 吾子其曷归?(《左传?昭公元年》)

④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⑤ 既自以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潜《归去来辞》)

这几个例子中的“胡”、“曷”、“奚”都充当状语。例②中的“曷”是“何时”之义,并不是“归”的宾语。“曷”在《诗经》中经常用来询问时间,也是“何时”之义,可以作定语,也可以作状语。例如:

① 怀哉怀或!曷月予还归哉?(《诗?王风?扬之水》)

② 我日构祸,曷云能榖?(《诗?小雅?四月》)——我每日都遭受祸患,怎能说命运会好呢?

例①“曷”充当定语;例②“曷”充当状语。

“胡”、“曷”、“奚”作宾语,常和介词“以”、“为”组成“奚以”、“胡为”、“曷为”这样的介宾词组,在句中充当状语,询问原因,也是“为什么”的意思。例如:

① 奚以为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② 已矣乎?寓表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潜《归去来辞》)

③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李白《蜀道难》)

④ 孟子三见宣王,不言事。门人曰:“曷为三遇齐王而不言事?”(《荀子?大略》)

“何”、“奚”有时也可以称代所,相当于“哪里”、“什么地方”。例如:

① 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吕氏春秋?贵因》)

② 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庄子?人间世》)

“安”、“恶”、“焉”主要用来称代处所,在句中充当宾语或状语。

例如:

① 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② 子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无形,则天地安从生?”(《列子?天瑞》)

③ 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

④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

⑤ 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战国策?魏策一》)

⑥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例①“安”充当动词宾语;例②“安”充当介词宾语。例③“恶”充当动词宾语;例④“恶”充当介词宾语。例⑤“焉”充当动词宾语。⑥“焉”充当状语。以上诸例说明“安”、“恶”、“焉”充当宾语时,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含有文言文虚词的句子

晋灵公不君翻译对照逐句翻译如下

原文: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犹不改。

宦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癖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

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翻译:

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有一次厨子炖熊掌没有炖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赵盾和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

赵盾准备进谏,土季说:“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请让我先去吧,没有***纳,您再继续劝说。”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灵公***装没看见。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

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诗经》上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照这样说来,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

您能有始有终,那末国家就巩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有所依靠呢。《诗经》又说:天子有没尽职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弥补。意思是说过失是能够弥补的,您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

晋灵公仍旧不改。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派鉏麑暗杀他。鉏麑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在那里打瞌睡。鉏麑退出来,感叹地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啊。

***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便撞死在槐树上。秋九月,晋灵公赐给赵盾酒喝,预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准备攻杀赵盾。

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情况,快步走上堂去,说:“臣子侍奉国君饮酒,超过了三杯,不合乎礼仪。”接着扶赵盾下堂。晋灵公唤出那条猛犬向赵盾扑去。提弥明徒手搏击猛犬,把它打死了。

赵盾说:“不用人而使唤狗,即使凶猛,又顶得了什么?”一面搏斗,一面退出宫门。提弥明为赵盾殉难。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

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问其原因,答道:“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赵盾要他吃光,并给他预备一筐饭和肉,放在袋子里送给他。

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却把戟掉过头来抵御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免于难。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回答说:“我就是您在翳桑救的饿汉呀。”问名字和住处,他没有告诉就走了。──接着赵盾也逃亡了。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

赵盾还没有逃出国境的山界就回来了。太史(董狐)记载说:“赵盾弑其君。”并且把这条记载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太史回答说:“您是正卿,逃亡没有越过国境,回来后又不声讨叛贼,弑君的不是您又是谁?”

赵盾说:“唉!《诗经》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大概是说我吧!”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据法直书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为了记事的原则而承受恶名。可惜呀!要是逃出了国境就可以免掉罪名了。”

赏析:

《晋灵公不君》此篇为儒家著作之典范。“仁义礼智信”是其根本。在春秋战国之时,晋灵公不仁而无德,是作为儒家学派反面宣扬的典型篇章。自古以来,无仁、无德难以得心。如若残暴不仁,必定会消亡殆尽。

以其真实的历史记载,让人深思,使其自行判断其好坏,这就是儒家学说的精髓所在,也是值得大力推广效仿的。只有广施仁政之人才会得到人民的爱戴,才会得天下人之心。而实行暴政之人,就算眼前人们会暂时屈服,但终究会以失败而告终。

此故事也告诫了人们,真理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上。不要被黑暗所吞噬,勇敢与光明并存。

1. 实词虚词典型句子给我20个句子,要求有实词和虚词成分,最好一个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汉语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你指语文还是英语.。

2. 有“何则”为虚词的文言句子

为什么。多用于自问自答。

《左传·桓公六年》:“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新唐书·沉既济传》:“所以黎人重困,杼轴空虚。何则?四方形势,兵未可去,资费虽广,不获已为之。”

宋 曾巩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故公之能处其死,不足以观公之大。何则?及至于势穷,义有不得不死,虽中人可勉焉,况公之自信也欤?”

县解 《驳法律新闻之论清廷立宪》:“然而使世之志士论客安其心之一事,则其关系非尠小也。何则?彼革命家惧***之成立,深如 北京 停车场之***,不尝云出于彼辈之手耶?”

3. 有关文言文虚词的名言,要求解释虚词和名言

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

(明)徐祯稷——自身行为不端正,不足以使人信服;言谈不真诚,不足以使人感动;身不用德,而望德于人,乱也,(孔子)——自己对别人没有恩德,却希望别人对自己有恩德,这是不可能的;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是善良的人;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鲍溶)——知己之情比山河还重;人心恶***贵重真(白居易)——人心厌恶虚伪,而贵重真诚;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忠诚的话,不一定词藻华丽;悦耳的话,往往不是肺腑之言;学问不厌,好士不倦,是天府也。(荀子)——能勤学苦练,不耻下问,永远爱惜人材,这样的人必然收获很大;一息尚存,此志不懈。

(胡居仁)___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实现自己的志向奋斗不懈;有智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许仲琳)——有智慧的人不在年纪大,没有谋略就是活到百岁,也没用。

4. 文言文虚词例句

一、夫、唯、其 语气词“夫”可用于句首,也可用于句尾。

用于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引出议论的内容。如果是用在复句的最后一个分句的句首,则常常表示对上文的结语或推论。

例如: ①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晋灵公不君》) ②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这己忧。

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许行》) ③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荀子?议兵》) 前三例都是引出议论的内容,后一例是对上文的总结。 “夫”用于句尾,表示感叹语气,有进也表示疑问测度语气,可译“啊”、“吧”或“吗”。

例如: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②吾歌,可夫?(《史记?孔子世家》) “唯”(惟、维)作语气词,可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引出主语或强调时间,一般可以不译出。

例如: ①《周书》曰:“惟命不于常”,有德之谓。(《左传?成公十六年》) ②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晋灵公不君》) ③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 “唯”用在祈使句中,表示祈求、希望,可译为“希望”、“请”等。

例如: ①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②唯天王秉利芳义焉!(《诸稽郢行成于吴》) ③惟大王少加意念恻怛之心于臣乘言。

(《上书谏吴王》) 句中的“唯”(惟、维)往往用来帮助加强判断,有的可译为“是”。例如: ①晋楚唯天所授,保患焉!(《左传?成公十六年》) ②黍稷非声,明德惟馨。

(《左传?僖公五年》) ③是惟子厚之室,既固且安。(《柳子厚墓志铭》) 语气词“其”往往用于句首或谓语前,表示多种语气。

其一是表示估计、推测。往往用来表示自己的意见不一定正确,只是一种推测、估计。

或者表示虽有一定看法,但为了谦虚或客气,而使用“其”使自己的意见、看法表述得委婉、曲折些。这种用法的“其”可译为“大概”、“也许”、“或许”、“恐怕”等。

例如: ①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晋灵公不君》) ②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③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厚也。

(苏轼《贾谊论》) 其二是表示反问,相当于“岂”,可译为“难道”。例如: ①孤不敢忘天灾,其敢忘君王之大赐乎?(《诸稽郢行成于吴》) ②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城濮之哉》) 其三是用于祈使句中,表示劝告、祈使、命令。

这种用法的“其”,仍然是要使劝告、祈使、命令的语气变得委婉、含蓄些。一般可以不译。

例如: ①子其勉也,吾不复见子矣。(《左传?成公十六年》) ②君幼,诸臣不佞,何以及此?君其戒之!(同上) ④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

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二、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胡”、“曷”、“奚”、“安”、“恶”、“焉”等。

这些疑问代词有的称代人,有的称代事物,有的称代处年,有的具有两种或三种称代作用。“谁”和“孰”主要用于指人,“谁”的用法和现代汉语完全一样,只是作宾语时要放在动词前面。

例如:① 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左传?闵公二年》) ② 吾谁欺?欺天乎?(《论事?子罕》) “孰”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主要用于选择问句中。例如:① 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 ② 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柳子厚墓志名》) “孰”用来指人时,也有不表选择的,这就和“谁”的用法相同了。例如:① 王者孰谓?谓文王也。

(《公羊传?隐公元年》) ② 孰可以代之?(《左传?襄公三年》) ③ 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何”、“胡”、“曷”、“奚”主要用于指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何”使用最广泛,可以充当宾语、定语、谓语;有时也充当主语、状语。

义当状语时相当于“怎么”、“为什么”。例如:① 举以败国,将何贺焉?(《城濮之战》) ②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许行》) ③ 是何言也?(《夫子加齐之卿相》) ④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许行》) ⑤ 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⑥ 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左传?昭公三年》)——公:齐景公;子:指晏婴。

例①“何”充当动词谓语的宾语;例②“何”充当介词的宾语;例③“何”充当定语。这三例中的“何”都可以译成“什么”。

例④“何”充当谓语,可译成“什么原因”。例⑤“何”充当状语,可译为“什么”。

例⑥“何”充当主语,可译成“什么东西”。“何”充当主语的情况比较少见。

“胡”、“曷”、“奚”的使用范围比“何”小,主要用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的意思。例如:①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诗?魏风?伐檀》) 。

5. 古文中常见的18个虚词的用法(含例句)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郕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烛之武退秦师》,代指阙秦以利晋这个***)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代词,他们) 与坐谈,问之客曰。

(《邹忌讽齐王纳谏》,代词,这件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滕王阁序》)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四)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五)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君之所知也。

(《烛之武退秦师》) 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他的。)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

(《勾践灭吴》,她的。) (二)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

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

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愚溪诗序》) 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愚溪诗序》)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难道。)

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设。) 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 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滕王阁序》)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触龙说赵太后》)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因人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

6. 文言文中虚词的具体用法

文言文虚词的积累方法有两个. 一、总结规律,分类整理 文言文虚词理解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的对象有:之、其、以、而、于、乃、为、则、然、乎、也、焉等.考查的内容主要是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用. 要能够高效地掌握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首先要抓它们的特点,总结规律,分类整理,化繁芜为简单,化零散为集中,化艰难为容易,加强理解和记忆,突破文言文虚词理解这个难点. 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我们按照文言文虚词的作用把它们分为四组.一是起指代作用的:之其、何、焉、然、斯、安、者、所;二是起连接和组合作用的:以、为、于、因、;三是起关联作用的:而、则、且、虽、乃、则;四是起加强语气作用的:也、哉、矣、乎、焉. 下面提供两种分类整理文言文虚词的基本思路. 1、以单个虚词为线索进行归类整理.(1)收集常用的文言文虚词.(2)整理它们的各种意义用法.(3)为它的每一种意义和用法配以经典的例句,以备作资料用.(4)熟读并且掌握这些虚词的基本知识. 2、以单篇课文为线索进行比较理解.(1)读一个文言文段落,找出里面可能会考查到的文言文虚词,尝试分析并理解其意义和用法.(2)理解这些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3)集齐含有这些虚词的其它语句,丰富用例.(4)将这些虚词的用法归为一类,不同的归为另外一类或多类.(5)以语段为单位将这些虚词整理在一起,以作复习之用. 二、融入语境,判断用法 其实,常见的文言文虚词数量有限,每一个虚词的意义却十分丰富多彩.要想把它们全部掌握好,而不至于忘记,完全靠死记硬背肯定不可靠.这就有赖我们掌握并熟练运用一些可靠有效的方法.下面列举几种以供参考: 1、语境推断法.虚词大都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要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语境来解词.如“之”的称代对象,就必须得联系具体的上下文才能对它指代的对象进行明确确定. 2、整体关照法.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局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并不实在,在句子中主要起语法作用或加强语气的作用,因此只有依据对全句的分析和理解才能准确地把握住它的意义和用法.如语气助词“也、矣、焉、哉”等,在疑问句末就是疑问语气词,在感叹号末就是感叹语气词,它们始终与整个句子“息息相关”. 3、句位分析法.一些语气助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如“也”,在句末就是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助词;在句中,则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助词,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名词后一般就是语气副词. 4、语法分析法.对于一般用法有规律的虚词,可以根据语法作用来分析其用法.比如“以”字的用法,就有一定的规律,“以”的后边如果是名词,“以”则为介词,可译为“把、拿、将、用、凭、凭借”等;“以”后边如果是动词,“以”则可能是连词,可译为“来、用来”等,如果单独支配名词带宾语,那它则可能是动词,当“认为”解了. 5、代入检验法.就是将该虚词放入句子,若结合上下文一气读来感觉语意流畅,那么便可以说明理解是准确的,反之,则足可以说明你的理解有问题.。

7. 含或的古文句子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囗(象城形),从戈(以戈守之).表示以戈卫国.本义:国家.用本义时读 yù)有人,有的——泛指人或事物 .或,有也.——《小尔雅·广言》 或跃在渊.——《易·乾》 殷其弗或乱正四方.——《书·微子》 或群或友.——《诗·小雅·吉日》 庶或饷之.——《礼记·祭义》 或赐二小人酒.——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或说处杀虎斩蛟.——《世说新语·自新》 或立或卧.——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2) 又如:或人(某人.不称名而暗指的人.有些人);或时(有时);或一,或种(某种);或日(某日,有一天) (3) 用作虚词 或尽粟一石.——唐· 韩愈《杂说》 君实或见恕.——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或异二者之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能免乎.——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跌下悬崖或峭壁 (4) 表示***设.犹倘若,***使.如:或若(***使,倘或) (5)“或”门:所有输入为低时,才会有低的输出.输入 输出。

8. 《伤仲永》文中带有虚词的句子

虚词

1.矣:了 2.之:的 3.通:通达 4.悟:聪慧 5.受:承受 6.之:它,代通悟 7.天:先天 8.之:它,代天资 9.贤:胜过;超过 10.于:比 11.材:同“才”,才能 12.远:差距大 13.卒:最终 14.之:语气助词,可不译 15.为:成为 16.则:就是 17.其:他,代仲永 18.于:被 19.者:不译 20.至:达到 21.彼其:他(彼:他;其:他;同意复合词) 22.如:像 23.此:这样 24.其:不译 25.贤:才智 26.之:它,代后天教育 27.且:尚且 28.今:现在 29.夫:不译(那些) 30.固:本来 31.得:能够 32.已:停止 33.耶: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 34.明道:宋仁宗(赵祯)的年号(1032-1033) 35.先人:这里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36.前时之闻:以前的名声 37.利其然:认为这样是有有利可图的 38.宾客其父:用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亲

来不及整理 按词语自己看下吧。

9. 高中文言文的虚词实词和词类活用用背吗

文言文占据高考语文阅读部分的半壁江山,与现代文阅读平分秋色,随着二期课改的全面推广和不断深入,对文言文的考察力度将会逐步加大.文言文的阅读较之现代文有一定难度,也是同学们失分最多的部分,同学之间也容易拉开差距,因此,许多高中同学在文言文复习方面存在困惑.对此,建议大家要熟悉考点.《考试说明》对文言文的考察是这样表述的:“能解释常见的文言词语,识别常见的文言句式,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能默写一定数量的文言名篇、名句.”解释常见文言词语所谓常见的文言词语,就是在我们课文中常出现的文言词语,所谓“解释常见的文言词语”,主要是指实词.现在上海存在H、S、新教材三种版本,但不管哪种版本,传统经典的篇目总在必选之列,常见的文言实词就存在于传统经典的篇目中.所以我们同学一定要熟透课文,做到迁移,所谓高考试卷中的解释文言实词,无非是经典课文中的常见文言实词搬个家.据统计,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另外还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属于考察范围.文言虚词较之实词比较复杂,灵活多样,难以区分和把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识别常见文言句式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及固定句式等.尤其是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考察的机率比较高.同学们可以根据各种句式特点,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依据进行归类整理,这样既熟透了课文(所谓拉网式复习),又识别和掌握了常见的文言句式.用汉语翻译文言句这实际上是对考生综合运用文言文能力的考察,既有对实词的考察,也有对虚词的考察;既有对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的考察,又有对文言特殊句式的考察,同时也考察考生运用现代汉语组织语言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一般要看分数的设置,判断几个给分点,一般一个给分点是1分,然后判断哪几个重点实词必须解释出来,该句子含有哪几个特殊语法现象,必须通过翻译体现出来,一定要成竹在胸,不然,心中无数,乱翻一气,是没有多少胜数的.能默写文言名篇高考一般是五句中任选其中四句,4分.课内课外兼顾.散文、诗词兼顾.课内,要注意三种版本交叉背诵的篇目.就目前而言,三种版本交叉背诵的篇目为:《师说》、《饮酒》、《琵琶行》(第二段)、《梦游天姥吟留别》、《项脊轩志》(第一段)、《六国论》.课外,主要还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言名句.一定要注意不能出现多字、漏字、改字的现象,一定不能出现错别字,要知道有一个字错了,整个1分就没有了,前功尽弃.文言名篇、名句的默写,主要是考察我们同学扎实积累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