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固穷这句话出自哪位思想家,君子固穷是谁说的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26 0
  1. 关于孔孟的故事。。。
  2. 陶渊明的生平
  3. 求科普关于孔子的简介资料及其经典语录
  4. 急~~高分悬赏!!语文马上要上司马迁写的《孔子世家》公开课!老师要我们在家预习如下问题!求解啊啊啊~~
  5. 55岁带着理想出发:孔子
  6. 孔孟义利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历史悠久。汉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人民智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国古文中。在古文中有很多佳作,而其中很多作品至今仍是我们学习古文的经典之作,比如《劝学》、《子思》、《论语》、《孟子》等著作,这些中国古文曾惊艳了我,他们中有的至今仍被我们沿用着,用来感悟!这些文章不仅丰富了我们历史文化知识,更让我们从中领悟人生哲理。

一、《劝学》

《劝学》是一篇散文,作者是春秋时期的鲁国稷下学宫的学生子夏。全文共计十四篇,分别从学力、品行、修养、德行、道德实践和教育等方面阐述了人生要想有一番作为,必须先端正自己的态度和提高自身的修养,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学习实践。文章语言生动感人,语调平缓短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全文一共分为八个部分,分别是论学理、论志向、论态度。本文最经典的语句:有学则无涯,无以广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君子固穷这句话出自哪位思想家,君子固穷是谁说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学无止境,这句话是从学理上论述学习的重要性。

学有多大收获,学到多深层次的知识。就像大海一样,如果没有深度,就不会有波涛汹涌的气势。人如果没有广泛认知的广度就不会有知识积累。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增长自己的学识经验。所以学习不能满足现在工作上所需要的知识,要不断的补充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2、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达到提升自身修养的目的。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学习需要你用一生的时间来坚持。在学习的道路上,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才能达到人生的顶峰。很多人都说,自己没有坚持下来读书的意志,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如果一个人在学习上没有毅力,那他就不会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上。一个人如果不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而是坐享其成那就永远也不可能有什么成就。只有我们付出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3、告诉我们要善于学习,要勇于探索。

我们在学习上没有尽头,没有止境。只有不断地去发现新的知识才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如果我们不学习新知识不去探索新知识也就无法开拓自己和发展自己了。“知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学习中“好学、乐学”两全之道,也说明了学习只能是有所发展而不能止步。有涯而知无涯,殆矣!这句话可以说非常好地回答上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句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这一命题的实质所在。所以很多时候“知之者不如乐之者”都是一种对学习更高更深层次的认识。

4、告诉我们要有远大的志向。

志向不在远,而在坚。——《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有远大的志向,才能使我们更加坚定地走下去、走到成功当中去。反之没有志向,那只会迷失方向。

二、《子思》

子路问于君子,曰:“君道在矣!”君子曰:“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于是上道,与之期遇;下道,与之期遇。三年一届然后逢其会,百里之遥隔绝无期遇;三年而不返,则如在梦中矣。这就是《子思》(一作《子路》)的大意:如果上道之前遇到朋友(可能还不太熟),然后又遇到敌人(可能还不熟悉),那么就像人与人之间有过千里之遥隔这样可怕的事情一样。所以我想要有一天我会站在那里等待着你去靠近和守护你。

1、读着读着你就能发现他们有多么纯洁。

子曰:“君子有三,无口而齿,无舌而心。”子曰:“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子不学,不知其善;学而不思其恶,何其欺也!”意思是:君子不学别人说不会说话,不会嘴甜;不说不能听懂别人讲的话;不会去思考别人说了什么,也不会去说别人想说什么说了什么;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不会说谎话(即使被别人所利用)。这样的人才会值得信赖。他们都很善良温柔。这样做了是可以使自己不受委屈。这样做了就是有道理。这样做了之后也就没什么怨恨了。

2、你还在犹豫什么时候去见他?

你还在犹豫什么时候去见他,你还在犹豫什么时候去见他吗?不要犹豫了,赶紧去见吧!也许你在这个世界上只看见过他一个人吧,也许你看见过他也会流泪吧?你相信你会遇见那个对你来说可以托付终身,可以说不会让你失望的人吗?当你遇见他之后,你才会知道谁才是那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吧!

3、你还在为他担心吗?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被尊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这篇文章为后世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思想遗产。在这个纷繁复杂、充满变数的世界里,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像孔子那样在人生之路上坚守自己的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正因为如此,有许多事情即便表面上看起来很平常、没有什么可炫耀之处;但如果我们把自己看作一个人,那我们所拥有的价值也往往与我们自身价值相比。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要“向后看”、“向左看”的原因所在。所以当我们面临着不同诱惑或者面对着不同诱惑时,要想我们能够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积极乐观进取、持之以恒。

三、《论语》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知而大不知,亦不知而小不知。大而化之,以小果为鉴;中而见好,是谓知足。大而不能专治,亦是不知耻矣。”(《论语》)“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以君子见得仁矣。”

1、《论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儒学经典著作。

相传孔子的***曾参、颜渊、子思、曾子、子夏等,为了继承孔子的思想遗产,根据其***的言行经验,发挥自己的智慧所写成的一部经典。该书以儒家“仁学”为中心观点,系统地阐述了“仁”在整个人生境界中的作用和意义。《论语》以“仁者乐山”为基本理念。孟子说:“不能以乐忘忧。乐而忘忧者矣。”(《孟子·离娄下》)《论语》之“乐”所表达的思想,如“乐而不*”、“乐而不乱”、“处众人之所恶”等人为“至乐”;亦如“君子”之“乐而不*”、“君子爱人”等人为“至善”;而孔子则以“至善”来形容人所处的“至乐”状态。

2、《论语》有八篇,孔子提出了“仁学”“仁义礼智”等思想。

孔子主张“仁”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宇宙间所有事物的共同之源。“仁”要求人要懂得与人相处,要做到仁爱人、爱人、敬事、守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认为人性之善比一切善恶更重要。孔子说:“仁者,人也;义者,人臣之本;智者,人之本也;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人应该如何待人?孔子提出“仁”的六个方面:心存仁,以礼待人;身正无私,心存善待;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知行合一,行善积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3、《论语》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

儒学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孔子的学问被视为是“大学问”,即所学的东西要比别人多得多。孔子所讲的学习方法和道德修养可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论语。)下而求知),这就是孔子在其所生活国家里所***取的“知其所以然”与所说之“知其所以这样”的思想主张。他所倡导的道德修养方式与思想,后来成为儒家所提倡而不被推崇的价值取向与道德标准。

四、《孟子》

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未有不贤而弗能尽其志者。”(《孟子·告子上》)我希望你能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不是因为你生在帝王家或者有多么高贵的出身,也不是因为你有多么高尚的志向!而是因为你有足够的知识、足够的信心来做这些事情!要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有“仁”这一个思想!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尽心上》)

人而无志,殆已!君子固穷,而志不穷;穷且益坚,不拔之柱。穷且益坚,又何妨?固穷之要,在穷且益坚。君子以不屈于贫贱而不馁于富贵,以不屈于强权而不挠于强权为怀!

2、“人皆有知而不学矣,或者虽能尽其知能,亦不行也。

是知之愈深,则其不知亦愈明。如是者,虽能尽其知能,亦不能也。知之,不知为不知!”——《孟子·尽心上》注:《孟子·尽心上》,《庄子·天下篇》下传。

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其为人也者,其为人子也者,其行也者。”我不知道你是否听过“子在田边笑,父母在堂上哭”,为什么会这样?难道父母都在田里忙得不亦乐乎吗?难道父母都不关心我了吗?难道我不应该感到高兴吗?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离娄上》)

吾以天下为己任,有老而无少,幼而无猜,老而无依,幼而无友,老而无依,故曰此身不老。吾欲以天下为己任,而无所成;欲成而为人知,亦何难哉!这句话放在最后是因为,孟子要把人的寿命延长到七十岁,把人从“肉食者”变为“肉食者”;把人从饥饿的“吃肉”变成可以同患难、共荣辱、共分享快乐的人;把人从贫穷、疾病、残缺、死亡里解救出来。孟子在其中还加入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句。这句话其实一直就在强调尊老爱幼,然而现在很多人却把尊老爱幼挂在嘴上!尊老爱幼不只是体现在嘴上,更体现在生活当中!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纸鸢之死”(《孟子·离娄上》)

天道有常,不虞有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首先要不断向上、向美。一个人的志向要在什么地方?就是在努力地为自己的人生奋斗!古人云:“君子立志而不立志也,其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所以大家一定要努力学习、不断奋斗啊!

在我看来,虽然古文有很多,但是《劝学》、《子思》、《论语》、《孟子》这些著作是有着积极的意义,学习他们对我们以后人生的修养、谈吐以及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并不是我们要读完所有的古文,而是要提炼其中的内涵,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人生中有所帮助。

关于孔孟的故事。。。

1-5、■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 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哀叹道:“天丧予!天丧予!”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麟的怪兽,不久死去。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的编撰。72岁时,突然得知子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次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赍志而殁。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和再传***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孔子,三千***,七十二贤人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子贡、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 曾参 、子夏、子张.........

2、孟子简介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孟子的学生:公孙丑

3、《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 南宋朱熹圈定 。

将朱注“四书”定为科举用书,是从元仁宗皇庆二年(西元一三一三)起的。

4、很大影响,特别是对韩国和日本。

曲阜位于山东中部。公元前11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也是儒家学派始祖、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故乡,他曾在此著书讲学。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举世闻名。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初建于公元前478年,当年规模很小,仅就孔子故居为庙,“岁时奉祀”。西汉后,随着历代帝王对孔子的不断加封,孔庙规模也随之扩大。孔府是个庞大的院落,其实并非孔子之家,而是其子孙后人的居所。孔林是孔子和他的家族的墓地,占地200公顷。

孔府: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现在,孔府占地240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分为中、东、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中路以内宅为界,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大堂、二堂、三堂,管勾厅、百户厅、知印厅、掌书厅、典籍厅、司乐厅);后为内宅,设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五间。最后是孔府的花园,是历代衍圣公及其家属游赏之所。

孔庙: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为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共有五间。宋天禧五年(公元 102年)大修时,移今址并扩为七间。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清雍正二年(公元 1724年)重建,九脊重檐,黄瓦覆顶,雕梁画栋,八斗藻井饰以金龙和玺彩图,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殿高 24.8米,长45.69米,宽24.85米,座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为全庙最高建筑,也是中国三大古殿之一。

杏坛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为孔子讲学之处,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杏坛周围朱栏,四面歇山,十字结脊,二层黄瓦飞檐,双重半拱。亭内细雕藻井,彩绘金色盘龙,其中还有清乾隆“杏坛赞”御碑。亭前的石香炉,高约1米,形制古朴,为金代遗物。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开成现在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 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英文名称:Temple and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the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于1994年12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V)(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编号: 200-012)。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孔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夫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省的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夫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大力推崇。

6哀而不伤 [āi ér bù shāng][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解释: 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爱礼存羊 [ài lǐ cún yáng][出自:《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解释: 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爱素好古 [ài sù hào gǔ][出自:《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

解释: 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ài zhī yù qí shēng,wù zhī yù qí sǐ][出自:《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解释: 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安老怀少 [ān lǎo huái shào][出自:《论语·公冶长》:“子路曰:‘原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解释: 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安富尊荣 [ān fù zūn róng][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

解释: 安:安逸;富:富有;尊:尊贵;荣:荣耀。安定富足,尊贵荣华。也指安于富裕安乐的生活。

拔苗助长 [bá miáo zhù zhǎng][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解释: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杯水车薪 [bēi shuǐ chē xīn][出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解释: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彼一时,此一时 [bǐ yī shí,cǐ yī shí][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解释: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必由之路 [bì yóu zhī lù][出自:《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人之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解释: 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陶渊明的生平

孔子的生平

春秋战国之际,社会的大动荡引起文化学术领域里的大变化。原来守在

官府的《诗》、《书》,典籍散在民间。原来只能由供职官府的人传授、讲

习的知识和技术,现在可以在私人间传习,甚至主要是在私人间传习。私人

讲学,成为历史性的风尚。孔子是私人讲学的重要倡导者,也是在私人讲学

的风尚中最有成就、最有代表性、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最大的人。略后于孔子,

有墨子,创立了墨家学派,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并称为显学。

孔子的家世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人。生于公元前551

年①,死于前470 年。他的先世是宋国的贵族,是微子之后。他的先祖孔父嘉,

始以孔为氏。曾祖父孔防叔因政治斗争失败,逃到鲁国。父亲叔梁纥在鲁作

过下级官吏,很有力气。《左传》襄公十年(公元前563 年)随从鲁军攻逼

阳(今江苏邳县西北)。当部分鲁军攻入城内的时候,守城的人把悬门(犹

今之闸门)放下来,要把鲁军隔成两截。叔梁纥以两手扶举悬门,使不得下,

攻入城内的鲁军得以退出城外。叔梁纥又曾与另外两人率甲士三百,打退了

齐军的侵扰①。相传,叔梁纥晚年娶颜氏女徵在而生孔子。

青少年时期(三十四岁前)

孔子幼年丧父,跟随母亲生活,家境贫困。但鲁人好礼的习俗很早就影

响着他,他“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宾。”到了十五岁的时候,他立志

向学,曾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学什么、向谁学、怎样学,都不得

而知。《论语》记他的话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发愤忘食,乐

以忘忧。”“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

者也。”“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多闻,择其善者而从

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些话不能确指为何时所说,

但孔子这种博学、好闻、审思、明辨的精神是自早年就已养成,这可能是没

有疑问的。相传孔子“见于郯子而学之”,并告诉人说:“天子失官,学在

四夷”①;又相传孔子曾礼于老聃②、访乐于苌弘③。

孔子二十岁左右,作过季氏的委吏,看管仓库,计算账目。又作过乘田,

管理畜牧,这都属于家臣一类的小官。孟子说:“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

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④。

孔子博学的名声大起来,有人愿意把子弟送来,做他的门徒。后来他曾

说,我到三十岁的时候,仿佛对任何事都有个主意了,这就是所谓“三十而

立”。也就在孔子三十岁左右,他有了第一批***,其中包括后来著名的弟

子颜渊的父亲颜路、曾参的父亲曾点。只比孔子小九岁的子路也属于第一批

的门徒。

在齐鲁期间(三十五至五十五岁)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 年),鲁国专权的季氏因和郈氏斗

鸡而引起争端。鲁昭公企图夺回***,便联合郈氏、臧氏伐季氏。季氏与孟

氏、叔孙氏共攻昭公。昭公战败,流离在齐国的边境上。这年,鲁国在襄公

庙里举行禘祭,跳万舞的人只剩下两个人,多数到季氏那里跳万舞去了。依

照古礼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舞⑤,可是鲁国的大夫季氏也以八佾舞于庭,并且

先占有了公室的舞者。孔子非常愤慨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

一年,孔子三十五岁,由鲁适齐。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虞舜时的古乐,所谓“韶”的乐曲,他学习得十分专

心。他说,想不到这音乐能达到了这样了不起的地步!

齐景公曾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

景公赞赏地说:说得好呀!如果君不象君,臣不象臣,父不象父,子不象子,

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着吗?据说齐景公还有一次向孔子问政,孔子讲述了

节俭的道理①。齐景公听了也很满意,曾经打算把尼溪地方的田封给孔子。因

晏婴的劝阻,没能实现②。后来孔子再见到齐景公,景公虽然还很恭敬,却不

问治国的道理了。又风闻齐国有的大夫欲加害于孔子。一次,景公终于向孔

子点破,说:“我老了,不能任用你了!”这就迫使孔子不得不匆勿离开了

齐国③。

孔子在齐国住了近两年的光景。三十七岁左右,返回鲁国,继续私人讲

学。有人问孔子,你为什么不参与政治?他回答说:“《书》云:‘孝乎惟

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这大概是因季氏专权,

孔子不愿问政。他认为通过教育,对政治施加影响,也是为政,不一定非做

官不可。孔子自称“四十而不惑”,四十岁的时候,知识丰富了,遇事即不

致迷惑。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公元前510 年),流亡在国外的鲁昭公死于晋

国的乾侯(今河北成安县东南),昭公之弟公子宋继位,就是鲁定公。定公

五年④,把持鲁国国政的季平子死了,他的继承人季桓子仍然大权在握。但他

的一些得势的家臣也威胁着季桓子,他们彼此之间也在摩擦。这时,有势力

的家臣是仲梁(复姓)怀、阳虎和公山不狃。先是仲梁怀跟阳虎发生冲突,

阳虎打算驱逐仲梁怀。公山不狃出来做了和事老。但因仲梁怀的气焰更加嚣

张,阳虎终于驱逐了仲梁怀,并囚禁了季桓子①。这样,阳虎胁制季桓子,而

季桓子又胁制着鲁定公②。孔子面对这种情形,不愿意出来做官,“退而修诗

书礼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左传》定公八年(公元前502 年),公山不狃等五人联合阳虎,想把

“三桓”的继承人都换上接近阳虎的人。阳虎又逮捕了季桓子,并要杀掉他。

季桓子用计逃脱。第二年,阳虎失败,逃到齐国,旋又去晋。公山不狃又据

费邑叛季氏。在这期间,阳虎曾劝说孔子出仕。孔子承诺了,说“吾将仕矣。”

公山不狃也曾召孔子做官。孔子想去。子路不高兴,说:“末之也已,何必

公山氏之之也?”孔子说:“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

周乎!”孔子不赞成家臣的跋扈,但他希望有一个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

有时似也难免有屈就的意思了。当时也许他还有利用“三桓”的反对力量以

加强公室的想法。

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 年),孔子在鲁国当了中都宰。因有成绩,升

为司空,又由司空为司寇。司空,仿佛是后来管建设工程的官职。司寇,是

掌管刑狱、纠察的官长。季平子原来“葬昭公于墓道南”,跟鲁国诸先公墓

相隔较远,对鲁昭公有贬斥之意。“孔子之为司寇也,沟而合诸墓”,①即扩

大墓域,使昭公与鲁群公墓合为一块墓地,借以正昭公之位。这是一种正名

分的措施。

《左传》定公十年(公元前500 年),孔子以相礼资格参加了齐景公提

议的齐鲁两国君主的夹谷②之会,从齐国收回了郓、灌、龟阴之田”(在今山

东汶水北)。这次外交上的胜利,提高了鲁国的地位,也提高了孔子的声望。

孔子抓住鲁君受三桓控制,而三桓又受家臣威胁的时机,想借以削弱贵族势

力而提高君权。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提出“堕三都”③的建

议。郈、费、成本是三桓势力盘踞的城堡。孔子以“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

城”④的道理,来说服三桓和定公,出现了“行乎季孙三月不违”⑤的局势。

他派子路为季氏的家宰,主持拆毁三都的部署。叔孙氏先把郈的城墙拆除。

季氏将堕费,孔子以司寇的地位,派申句须、乐颀二人跟国人联合,击退了

公山不狃、叔孙辄的反抗,迫使他们逃往齐国,遂堕费⑥。及至将堕成⑦时,

孟氏伪装不知,而他的家臣公敛处父出面违抗。定公亲自率师围成,也没有

攻克。这样,三家贵族中有两家在表面上被削弱了,孔子在内政上暂时取得

了胜利。

孔子在“堕三都”前后,《佐传》定公十二年说他曾“与闻国政三月”,

这和“孔子行乎季氏三月不违”的说法是一致的。《论语》所记鲁定公同孔

子的对话,大约就在这一期间。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从问

话中可以看出,定公有正君位的愿望。孔子回答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

以忠。”又一次,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回答说,话不

能这样的简单机械,不过大家说,“‘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

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定公又问:“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又回

答说,话不能这样的简单机械,不过大家都说“‘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

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

言而丧邦乎?”这仍然是“君君,臣臣”的意思。

孔子堕三都的主张,客观上起了强公室弱季氏的作用。公伯寮向季氏毁

谤子路,实际上也是毁谤孔子。孔子得知后,无可奈何地说:“道之将行也

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孔子与季氏的矛盾尖

锐起来。齐国也恐“孔子为政必霸”,送来一队“女乐”“文马”。定公与

季桓子接受下来,***玩赏,怠于政事。子路劝孔子离开鲁国,孔子还犹豫,

直到他去参加祭祀,祭肉也不见送来,才匆忙地率领着***离开鲁国①。

周游列国十四年(五十五至六十八岁)

孔子离鲁后,周游列国十四年。他曾到过卫、匡、蒲、曹、宋、郑、陈、

蔡、晋、楚的边境,并反复进出于卫国。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 年)孔子五十五岁,离开鲁国去卫国①。***

冉有赶来,在进入卫国的路上,他们有一段对话: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从这段对话里,可以看到孔子对教育的重视,并以“富、庶”为前提,也很

注意物质利益。

卫灵公对孔子表面上敬重,依照鲁国的生活待遇给以俸禄。不久,卫灵

公听信人言,怀疑孔子来卫有什么野心,派公孙余***监视。孔子只住了十个

月,就离开了。

孔子将要到陈国去,路过匡①(今河南长垣县境)。匡人误认为他是曾

经骚扰匡地的阳虎一伙,就把他们和***包围起来。颜渊随后才赶到,孔子

见了他就说,“吾以女(汝)为死矣。”颜渊说:“子在,回何敢死!”弟

子们有些恐惧,孔子却镇静地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

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离开了匡城,曾在晋国边境上逗留,随后又返回卫国。卫灵公对孔

子只是表面敬重。后来,孔子谈论卫灵公的昏乱无道时,季康子说:“既然

这样,为什么不败亡?”孔子说:“他用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主管祭祀,

王孙贾统率军队”,“夫如是,奚其丧?”在孔子的眼中,卫灵公虽无道,

但他任用了几个能干的人掌管国家的主要部门,所以卫国尚能维持它的统

治。

孔子在卫国,一次正敲着磬,有个背草筐的人从门口经过,说:“这个

敲磬的人有心思呀!”一会儿又说:“可鄙呀!硁硁的磬声好像是说没人知

道自己。既然没人知道,就算了吧!”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陈列之法,孔子回答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

军旅之事,未之学也。”第二天,卫灵公跟孔子谈话的时候,眼睛就没有看

孔子,只仰着头看空中的大雁。孔子觉察到必须离开卫国了。

孔子带领***离卫,过曹。于鲁哀公三年到达宋国境内。当他同***们

在大树下演习礼仪时,宋国的司马桓魋令人把大树刨倒,还要迫害孔子①,弟

子们劝说孔子快走。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但他还是改

换了服装和***们逃出宋的地界②。到郑国时,才和走散的***们重聚在一

起。子贡告诉孔子,有人看见您的狼狈样子,说“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

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鲁哀公十三年,孔子经宋到陈国。陈君闵公很平庸,常受吴、楚两国的

欺凌。陈闵公只把孔子看做是个博学的人。一天,一只被箭射穿的隼鸟落在

闵公的庭院,死掉了。石箭头和一尺八寸长的楛木箭杆还在隼鸟身上。陈闵

公打发人去问孔子。孔子说,这箭是有来历的,它是北方肃慎族的。从前武

王克商以后“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武王想使后人知道这件事,

在箭杆上刻有“肃慎氏之贡矢”③,把它赐给陈国。官吏到府库里去查找,证

明了孔子所说的正确。

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 年),孔子在陈国住了三年后,离开陈国。在

到蔡国的路途上,正赶上“吴伐陈;楚救陈”①的战乱,遭受到绝粮的困境,

跟从的***多饿病。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孔

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还照常讲学、弹琴、歌唱,在镇

定中度过困厄。

孔子到了原属蔡地而已成楚地的负函(今河南信阳县境)。叶(shè)公

①当时镇守负函,虽闻孔子之名,但却不了解。他向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

子路不答,孔子知道后,对子路说:“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

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叶公还曾问孔子怎样管理政事。孔子告诉他:“近

者悦,远者来。”意思是,让近处的人安居乐业,远方的人来投奔。这是针

对叶公管理迁到负函的蔡人来说的,希望他施行德政。

楚昭王本来想重用孔子,准备在孔子到楚国后封给他七百书社,每个书

社约有二十五户。令尹子西劝阻楚王说:孔子有实现周公事业的想法,现在

叫他“得据土壤,贤***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听了这些话,就打消了

原来的念头。

孔子停留在楚国边境期间和返回卫国的路途上,遇到了一些不知姓名

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物。有个好像疯狂样子的楚人,跑到孔子的车旁,唱道: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

政者殆而。”孔子下车,想跟他谈谈,他却赶快躲开了。

在返回卫国的路上,孔子跟***们一时找不到渡口,看见长沮、桀溺两

个人在一起耕地,便叫子路去打听过河的地方。他们问清楚了车上的人是鲁

国的孔丘,子路是孔子的门徒以后,长沮说:“孔丘应该知道渡口在哪里。”

桀溺对子路说:“现在的世道是到处乱哄哄,谁能把它改变过来呢?你与其

跟着躲避那个、选择这个的人跑,还不如跟随我们不问世事的人呢。”他们

继续不住地翻地,不再说话了。子路回来告诉了孔子。孔子听了,怅然良久,

才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还有一次,孔子和***们走在路上,子路落在后边了,他不知道孔子走

了哪一条路。他遇见一位拄着拐杖、背着竹筐的老人,便问道:“子见夫子

乎?”老人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他插起拐杖,开始拔

草。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再打发

子路去寻找,老人已经走了。

孔子在周游列国期间所遇到的这些人物的言论,是对孔子的讥讽、惋惜,

这是他在齐鲁很少遇见的。孔子并没有因而改变自己的主张。

鲁哀公六年,孔子从楚国的边境返回卫国,这是卫出公四年。出公,名

辄,是卫灵公的孙子,太子蒯聩之子。蒯聩因谋杀南子,被灵公驱逐出国。

灵公死后,辄被立为国君,蒯聩又回国同他争位。孔子到卫国时,政局已经

大致稳定,“孔子***多仕于卫,卫君欲得孔子为政”。有一次,子路问孔

子说: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

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

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

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无话可说了,但***们还想了解孔子有无在卫出仕的意图。冉有问子贡

说,你看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我去探问一下老师的口气。子

贡便走进孔子屋里,问“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说:“古之贤人也。”

子贡又问:“他们兄弟两人互相推让,都不肯做孤竹国的国君,都跑到国外,

后来是不是怨悔啦?孔子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子贡出来对冉有说,

老师不会帮助卫君。看来,孔子限子路、子贡的两次谈话,都是针对卫出公

跟他的父亲蒯聩争夺君位的批评。孔子能够在卫国住下来,大概是由于卫出

公以待贤者的礼节来奉养孔子,即孟子所谓孔子“于卫孝公,公养之仕也”①。

归鲁后的晚年(六十八至七十三岁)

鲁哀公七年,吴与鲁会于鄫(今山东枣庄市东,苍山县西北),鲁国被

迫献百牢。吴又要求季康子去禀见,幸赖子贡的交涉才免受屈辱。第二年,

吴又攻鲁,幸有包括有若在内的七百英勇武士的坚决抵抗,吴兵才退走②。季

康子感到孔子的***中确有人才,就派人请冉求回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

484 年),冉求率领“季氏之甲”击退了侵鲁的齐军,立了战功③。季康子问

冉求说,你的军事才能是学来的,还是生就的?冉求回答说:“学之于孔子”。

季康子又问孔子是怎样的人,冉求对孔子备加称赞。季康子问冉求,是否可

以请孔子回来。冉求说,想请他回来,只要不听信小人的坏话,就可以了。

季康子便派人带了重礼迎孔子回国。就在这一年,孔子结束了十四年的奔波,

返回鲁国,已经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

孔子三十岁左右就从事私人讲学。归鲁以后,专心从事文化教育事业。

他对传统的《诗》、《书》礼乐,加以整理,用来作为教诲***的教材。据

说孔子晚年喜欢读《易》,曾“韦编三绝”。他还利用官史作《春秋》,上

起鲁隐公,下讫鲁哀公,计十二公,以编年体裁和简约的文辞,记载了二百

四十二年的史事,传授后学。

孔子的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晚年,他自述一生的学习、修养进

程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孔子在政治上,有抱负,有见解。他没有在政治实践上得到亲自检验自

己政治理想的机会,但受到各国当权人物客气的咨询。晚年归鲁后,遇有大

事,鲁国的当权者也经常征求他的意见。鲁哀公曾问孔子,“何为***服?”

孔子回答说:“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季康子患

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季康子想用多杀

坏人、亲近好人的办法来稳定社会秩序。他询问孔子的意见。孔子回答说,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

必偃。

孔子回鲁后,他唯一的儿子孔鲤死了,老年丧子,终是伤心的事。过了

不几年,又眼见他最得意的***颜渊死去。他听到这一不幸的消息后,伤心

连声说:“噫!天丧予!天丧予!孔子哭得十分悲痛。跟随他的人说:“子

恸矣!”孔子说“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 年),齐国的国君简公被大夫陈恒了。七

十岁高龄的孔子斋戒沐浴而后朝见哀公,说:“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哀

公说,你向季孙、仲孙、孟孙三个大夫去说吧。孔子又向三位大夫说了,但

都不同意出兵讨伐。孔子说:“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①第二年,

孔子最亲密的***终又在卫国***中惨死②。

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 年),孔子在***们的悲哀声中死去,年七十

三岁。鲁哀公亲致悼辞③。他在世时的言论,后世流传很多,其中主要而可信

者,是《论语》一书。

孟子的生平

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2 年至前289

年。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孙氏衰微后,有一支从鲁迁居到邹,就

是孟子的祖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①;大

概他的老师不是有名望的人,所以孟子没有讲他的姓名,却是说:“予未得

为孔子徒也,子私淑诸人也。”②孟子对孔子备极尊崇,他在《公孙丑上》说:

“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曾经游历齐、宋、滕、魏、鲁等国,前后有二十多年。他游历列国

的具体时间,已说不十分准确,只能依据《孟子》一书的记载,说明大体上

的时间和情况。

孟子第一次到齐国,是在齐威王(公元前356 年至前320 年)年间。当

时匡章背着“不孝”的坏名声,孟子却“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③。他在齐

国很不得志,连威王赠送的“兼金一百”④镒,都没有接受,就离开齐国。在

公元前329 年左右,宋公子偃自立为君的时候,孟子到了宋国。他在宋国期

间,滕文公还是世子,他去楚国经过宋国时见到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

称尧舜。”⑤他从楚国回来又在宋国见到孟子。孟子说:“世子疑吾言乎?夫

道一而已矣。”⑥意思是说,只要好好地学习“先王”,就可以把滕国治理好。

不久,孟子接受了宋君馈赠的七十镒金,离开宋国,回到邹国。《梁惠王下》

记载说,邹国同鲁国发生了冲突。邹穆公问孟子:“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

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

何则可也?”孟子回答说:“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

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

他说,这就象曾子说的那样: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就将怎样回报你。现在,

您的百姓可得到报复的机会了,您不要责备他们吧!“君行仁政,斯民亲其

上,死其长矣。”滕定公死了,滕文公使然友两次到邹国来向孟子请教怎样

办理丧事。滕文公嗣位,孟子便来到滕国。滕文公亲自向孟子请教治理国家

的事情。孟子说:“民事不可缓也。”他认为人民有了固定产业收入,才有

稳定的思想道德和社会秩序。而人民生活有了保障后,还必须对之进行“人

伦”的教化。“人伦明於上,小民亲於下”。滕文公又派他的臣子毕战询问

井田制的情况。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接着讲了一遍井田制。

最后说,我说的是大概情况,您和您的国君参照着去做吧!

“有为神农之言者”农家许行,从楚国赶到滕国来。许行主张君民并耕

而食,反对不劳而获的剥削、压迫;主张实物交易,物品在数量、重量上相

等的,价格相同。陈相兄弟很赞成许行的主张,“尽弃其学而学焉”。许行

的思想在反对剥削上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他以小农的平均主义思想否定社会

分工,是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孟子抓住许行的这一弱点,大讲“物之

不齐”的道理,并以“劳心”“劳力”的划分来论证剥削制度、阶级压迫的

“合理性”。

孟子看得很清楚,滕国的自身都难保,根本谈不上实行他的政治主张。

他在梁惠王后元十五年(公元前320 年),离开滕国到了魏国。这时,孟子

已经五十三岁。惠王见到孟子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

乎?”孟子最反对国君言利,所以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

矣。”公元前353 年,桂陵之战,魏败于齐。公元前341 年,马陵之战,魏

太子申被齐军俘虏而死。公元前340 年,秦国的商鞅领兵攻魏,俘魏大将公

子卯。公元前330 年,魏割河西地于秦,公元前328 年,又割上郡十五县于

秦。公元前323 年,楚使柱国昭阳领兵破魏军于襄陵,取得魏国八邑之地。

所以梁惠王对孟子说:“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

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

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梁惠王讲了一套施仁政于民的办法。他说,这

样,就是用木棒也可以抗击拥有坚甲利兵的秦楚军队。梁惠王问的是怎样报

复齐、秦、楚的具体办法,孟子回答的却是空泛的道理,当然得不到梁惠王

的重视。孟子到魏国的第二年,梁惠王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梁襄王嗣位。孟

子见到梁襄王,对他的印象很坏,说他不象个国君。这时,齐威王已死,宣

王嗣位,孟子便离开魏国又到了齐国。

孟子约于齐宣王二年(公元前318 年)再游齐国,受到礼遇。

齐宣王见到孟子就问:“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回答说:“仲

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①

齐宣王想效法齐桓公、晋文公图谋霸业;孟子的政治主张却是效法“先王”,

实行“仁政”。他讲的“保民而王”、“制民之产”的道理,虽然注意到了

封建地主阶级的长久利益,但并非“富国强兵”的当务之急,从而被看成“守

旧术,不知世务”①。

燕王哙因让国给燕相子之,引起燕国内乱。公元前314 年,齐宣王乘机

派兵伐燕,只用了五十天就大获全胜。齐宣王对孟子说:“诸侯多谋伐寡人

者,何以待之?”孟子说:“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

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②宣王不听,“燕人畔”。王曰:“吾甚慙

于孟子。”③孟子对齐宣王的进言很多,并未见用。他本来打算依靠齐宣王来

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但齐宣王只是把他当作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来尊重,而

不是想实现他那一套政治理想。孟子也看清楚了这一点,便准备回乡。齐宣

王派人告诉孟子:“我欲中国(国都中)而授孟子室,养***以万钟,使诸

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④这实际上是把孟子当作一块招牌,博得尊贤重士的

名声。

《公孙丑下》记,孟子离开齐国,在齐的边境昼地停留了三宿。有人问

他,为什么这样迟缓呢?他说:“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

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又有人说,“我看老夫子你似乎有不愉快的样子。”孟子说:“五百年必有

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

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

其谁也?我何为不豫哉?”他以历史循环理论的观点认为将要有“王者”兴

起,来统一天下。他寄希望于齐宣王,企望在齐国有所作为,但愿望落空了,

求科普关于孔子的简介资料及其经典语录

一、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友人尊他为陶征士,私谥靖节,世称陶靖节、靖节先生。曾任彭泽县令,因称陶彭泽、陶令。他是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他的一生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一)、居家读书时期

这一时期从陶渊明出生到29岁。此间他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居家读书。?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祖陶侃以军功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但因早年孤贫,被讥骂为“小人”和“溪狗”(见《晋书·陶侃传》),又被视为有篡位野心的人。祖父陶茂官至武昌太守。外祖父孟嘉是征西大将军桓温长史,又是东晋名士。父亲陶逸也曾做过官吏,在陶渊明幼年时就去世了。陶渊明对先辈,尤其对曾祖与外祖父是崇敬的。他说:“在我中晋,业融长沙。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功遂辞归,临宠不忒。孰谓斯心,近而可得!”(《命子》)这是在赞扬曾祖的功德,并以此教诲孩子。他称颂外祖父是:“行不苟合,言不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饮,愈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融然远寄,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他说父亲是:“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冥兹愠喜。”(《命子》)他们对陶渊明思想与人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父亲早逝及战乱等原因,至陶渊明时家道衰落。陶渊明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是在柴桑农村度过的。自称:“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与子俨等疏》)“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好友颜延之也说他“少而贫苦,居无仆妾,井臼弗任,黎菽不给”(《陶征士诔》)。他的“穷苦”并不一定如同农民,但家境不十分富裕当属实情。此间他潜心学习经籍。自称:“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辛丑岁七月赴***还江陵夜行涂口》)《晋书》本传说他“少怀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陶渊明俨然是个超脱“尘事”、忘乎“世情”的读书郎。

其实,陶渊明并没有完全忘却“尘事”与“世情”,他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曾说:“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其八)“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抚剑”、“行游”的举动正是他欲有所为心态的反映,“猛志”二句正是他胸怀大志的慷慨陈词。其“猛志”所指,即他在《感士不遇赋》中所说的:“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发忠孝于君亲,生信义于乡闾,推诚心而获显,不矫然而祈誉。”这至少说明三个志向:一是忠君孝亲,二是弘扬信义,三是诚心获显。这三个志向的宗旨是做一个“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的好官。

(二)、时仕时隐时期

这一时期从陶渊明29岁任州祭酒到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元年(405)辞去彭泽县令。此间他共四次出仕,担任过五个官职。

1、任州祭酒——陶渊明第一次出仕

陶渊明为扶济家境的“穷苦”,更为实现“大济于苍生”的“猛志”,29岁时走出书斋,应征为江州祭酒。《宋书》本传称他“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祭酒一职,研究者多认为即别驾祭酒,职位较高,居僚职之上。“不堪吏职”,研究者则多有分歧,一说是陶渊明不屑于事从刺史王凝之这位五斗米道徒(见逯钦立《陶渊明年谱稿》),一说是陶渊明不堪吏职之繁并非因为王凝之(见袁行霈《陶渊明年谱汇考》)。陶渊明“解归”后,又被召为州主簿,他辞而不就。

2、入桓玄幕——陶渊明第二次出仕

陶渊明辞去州祭酒后不久,即他30岁时,妻子去逝(大约33岁时又娶翟氏),可谓家门不幸。此时,国事也是雪上加霜。晋孝武帝司马昌明太元二十年(395),会稽王司马道子专权。武帝擢亲信王恭、殷仲堪等,使居内外要职以防道子。道子亦引王国宝与其从弟王绪为心腹。于是朋党竞起。东晋王朝的权臣桓温之子桓玄,在动荡的时局中势力不断增强。晋安帝隆安二年(398),30岁的桓玄被诏命为江州刺史,又被推为盟主。隆安四年(400),桓玄为督荆、司、雍、秦、梁、益、宁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以荆州为中心,拥有全国三分之二的地盘,一时声威大振,许多士人纷纷入其军幕以展大志。陶渊明大约在这前后入桓玄幕任事。

陶渊明具体何年入桓玄幕,入幕后居何职务,由于史料不足,尚难下定论。但他于隆安四年(400)和五年(401)在桓玄幕任事倒有确证,这就是他的三首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辛丑岁七月赴***还江陵夜行涂口》。前二首中的“庚子岁”即隆安四年(400),写陶渊明奉桓玄命出使京都建康,完成使命后,返回桓玄幕,途经浔阳,回家探亲,遭遇逆风,舟不能行,暂住规林的情景。使京的使命,据逯钦立说是为桓玄上疏请讨孙恩(见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这可备一说,不是定评。既是奉命使京,足见陶渊明为桓玄信任。后一首中的"辛丑岁"即隆安五年(401),写陶渊明因***期已满,从家返回江陵(荆州治所)桓玄幕赴职,夜经涂口时的情景。此年冬,陶渊明的母亲孟氏病逝,他便辞去桓玄幕的差事,结束了前后大约两三年的第二次仕宦生活,守丧居家 。

陶渊明入桓玄幕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他本有入仕展志的动机,二是他对桓玄整饬晋室纲纪抱有幻想,三是他的外祖父孟嘉曾为桓玄之父桓温的长史而有世交。如果认为陶渊明入幕是助桓玄篡晋,就会与理相悖,也与史不合。桓玄于安帝元兴二年(403)十二月篡晋即皇帝位时,陶渊明已经离开了两年,他不是***先生,两年前不可能知道桓玄要篡晋自立。不然的话,陶渊明的第三次出仕也会令人费解。

3、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第三次出仕

《宋书》本传、《晋书》本传都说陶渊明“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这样看来,陶渊明任镇军、建威参军是连贯的两件事。

陶渊明有首题为《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写他始任镇军参军一职时,途经曲阿的情景。“镇军参军”即镇军将军的参军。这个镇军将军,据《文选》卷二十六李善注在此诗下引臧荣绪《晋书》曰:“宋武帝行镇军将军。”研究者多从此说。宋武帝即刘裕。元兴三年(404)二月,刘裕率众征伐桓玄;三月,入建康,任镇军将军、徐州刺史,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四月,在浔阳的桑落洲击败桓玄军,进据浔阳,加都督江州诸军事;五月,在峥嵘洲又大败桓玄军。桓玄战败西逃,欲入蜀,途中被杀。(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陶渊明"始作"镇军将军刘裕参军,应在元兴三年(404)四月刘裕击败桓玄军之后。他任此职,最多也不过一年就辞去了。

陶渊明辞去镇军参军后,并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又任了建威参军。他有首题为《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溪》诗,写他任建威参军期间奉命出使京都,途经钱溪的情景。“乙巳岁”即安帝义熙元年(405),“建威参军”即建威将军的参军。这个建威将军,当指刘敬宣。刘敬宣于元兴三年(404)四月迁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镇守浔阳;义熙元年(405)三月底辞去此职改任宣城内史。随着刘敬宣的离去,陶渊明也辞去了任期很短暂的建威参军一职,返回乡里。?

4、任彭泽县令——陶渊明第四次出仕

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是义熙元年(405)八月,任彭泽县令。他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说明了出任此职的情况。他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于是在“亲故”的劝说和时任太常卿的“家叔”陶夔的引荐下,出任了此职。到任后,他深感“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又逢“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于是“自免去职”。就这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的陶渊明于“乙巳岁十一月”辞去彭泽县令,结束了他一生中的仕宦生涯,返家归田了。陶渊明此次去职的原因,《宋书》本传载为:“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亦见萧统《陶渊明传》、《晋书》本传)对此,有人认为是传闻,但不妨备为一说。

(三)、归隐田园时期

这一时期从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到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四年(427)去逝。此间他曾于义熙末被征著作佐郎而不就,生活的主要内容是闲居、种田、读书和创作。

对陶渊明来说,归隐田园是快心的事,但他归田后的第三年(408),“草屋八九间”被突如其来的大火烧了个精光,不得不暂居到船上:“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戊申岁六月中遇火》)火灾后一年,由柴桑移居南村,生活逐渐困难,以至后来常得友人接济。陶渊明"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晋书》本传)。《宋书》本传载:“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陶渊明临终前的一段时间里,生活贫困已极,甚至乞食。他在《乞食》诗中说:“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江州刺史檀道济前来拜访,见他“偃卧瘠馁有日”,就劝他出仕,并馈以粱肉,被他“麾而去之”(见萧统《陶渊明传》)。大约他预感到将不久于人世,写了一生中的最后诗篇《挽歌诗》三首,以及绝笔《自祭文》,于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十一月,卒于故里。

二、陶渊明的思想

陶渊明的思想,历来都是研究者极为关注的论题,出现了所谓主儒家说、主道家说、主玄家说、主老子说、主庄子说、主儒释道合一说的分歧与考辨。陈寅恪称陶渊明“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是有卓识的。这里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说明。

(一)、陶渊明坚守“固穷”的思想?

“固穷”即穷而不移。“穷”不是“贫”,是走投无路,当然一个人“贫”了往往也就“穷”了,反之亦然,所以二者又是密切关联的。"固"即安守不移,指不失气节和人格。“固穷”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个道德准则。此词源出《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本属儒家思想范畴。

陶渊明在诗文中写到“固穷”的有六处:“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癸卯岁十二月中与从弟敬远》)“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饮酒》其二)“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饮酒》其十六)“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咏贫士》其七)“宁固穷以寄意,不委曲而累己。”(《感士不遇赋》)“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有会而作》)可见,坚守“固穷”,在陶渊明人生观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对古代能坚守"固穷"的人极为推崇。如《咏贫士》中的阮公、荣叟、黔娄、袁安、张仲尉、黄子廉六位贫士,《扇上画赞》中的八位隐士,《饮酒》中的伯夷与叔齐、颜回与荣启期,《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的长沮与桀溺,《赠羊长史》中的商山四皓等,都是他崇拜的对象。在陶渊明看来,他们是不求功名利禄、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高土,也是他效法的榜样,正如他在《咏贫士》其二中所说:“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所以,“固穷”已成为陶渊明精神的寄托和支柱,是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标准。

“固穷”有个坚固的思想基石,这就是“道”,即儒家倡导的品德和节操。在陶渊明诗文中,曾多次出现"道"字,其义也因上下文表义的不同而有差别,其中不少就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的“道”,指常理;“道丧向千载,***惜其情”(《饮酒》其三)的“道”,指做人的道理;“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与“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感士不遇赋》)的"道",指治世之道;“总角闻道,白首无成”(《荣木》序)与“匪道曷依,匪善奚敦”(同上)的“道”,指儒家学说;“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饮酒》其十一)与“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其五)的“道”,指安贫乐道之道。所以,陶渊明坚守“固穷”又不是一味地追求“固穷”,而是以此保持纯洁的品德和节操,不因为求取***厚禄而玷污自己。他特别崇敬孔子,熟谙儒家学说,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的地方很多,仅《论语》就有37处(见《朱自清古典文学论集·陶诗的深度》)。如“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中的"忧道"句即是《论语·卫灵公》中孔子的原话。他又化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正》)为“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咏贫士》其四),化孔子“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为“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因此说,陶渊明的“固穷”是以儒家所倡导的个人品德和节操为思想基石的。《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曾说陶渊明是“儒家出身”,“一生得力处都在儒学”。坚守“固穷”就是表现之一。

其实,陶渊明坚守"固穷"很不容易,内心的斗争很激烈。他虽然“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但是并没有完全放弃功名与富贵。对此,他也不隐讳。如他说:“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咏贫士》其三)“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同上其五)如果说陶渊明一生的家庭生活是“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有会而作》),那么他一生的政治理想则为:少年时是“猛志逸四海”(《杂诗》其五),中年时是“有志不获骋”(同上其二),老年时是“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其十)。这说明,陶渊明有儒家的入世精神,如果有机会,他是不会死守“固穷”的。他的四次出仕主要是为了“大济于苍生”,但也有相当大的扶济自己“穷苦”、“家贫”的因素,如他在《饮酒》其十九中说:“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在《归去来兮辞》序中也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但他毕竟又是个“苟得非所钦”的人,曾自称“好爵吾不萦,厚馈吾不酬”(《咏贫士》其四)。在政治***、门阀严格、官场黑暗、猛志难展的情况下,陶渊明对“饥冻虽切,违己交病”的体味是极其深刻的。他常常是怀着“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辛丑岁七月赴***还江陵夜行涂口》)的忐忑不安的心态出仕,怀着"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同上)与“驷马无贳患,贫贱有交娱”(《赠羊长史》)的恬淡平静的心态归隐。可以说,陶渊明的一生是“贫富常交战”的一生,也是“竟抱固穷节”与“猛志固常在”相交汇的一生。

(二)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

“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是老庄哲学的精髓。如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庄子说:“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庄子·应帝王》)在这里,“自然”即自然而然、自自然然,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天然,指万事万物没有人为因素的状态。

在陶渊明诗文中,“自然”一词出现四次,其义也随文而异。一在《归园田居》其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个“自然”指自由无拘,与“樊笼”相对。二在《归去来兮辞》序:“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这个“自然”指天然如此,是一种自在的状态,是“质性”的具体表现,与“矫厉”相对。三在《形影神》序:“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这个“自然”指消除人生弊病的手段。“形”苦于人生短暂而想饮酒行乐,“影”苦于善名难立而求立善遗爱。“神”认为饮酒反让人短寿,立善没有人称誉,人总是要死的,应顺应自然,用不着自己多考虑。“形”的主张反映了陶渊明无可奈何的情绪,“影”的主张反映了陶渊明对当时社会善恶不分的认识,“神”的主张才是陶渊明的正面意见。四在《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答曰:‘渐近自然。’”这个“自然”犹如“天籁”,指一种审美标准。陶渊明认为“自然”的就是美的。由此看来,陶渊明的自然观与老庄的自然观不是没有关系。他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在诗文中有70篇用了《老子》、《庄子》的典故,共77处之多(见日本学者大矢根文次郎《陶渊明研究》)。朱熹所谓“渊明所说者庄老,然辞去简古”(《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六),也不是没有道理。?

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表现在诸多方面,这里主要谈三点:

其一,表现在道德修养上的“抱朴含真”。

“抱朴含真”即抱守自然的本性,不为外物所诱惑。《老子》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王弼在《老子》二十八章注道:“朴,真也。”所以,“抱朴含真”重在表示一种素朴纯真的人性与心态,即至情至性的道德修养。这是陶渊明道德修养的准则,又是其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他说:“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智巧既萌,资待靡因。”(《劝农》)“夫履信思顺,生人之善行。抱朴守静,君子之笃素。”(《感士不遇赋》序)从此不难看出,陶渊明对“抱朴含真”、“抱朴守静”这一本色自然的道德修养的倾慕与追求。正因为如此,陶渊明对“真”、“养真”的重视便非同一般。它们在其诗文中也多次出现。如:“真想初在襟,谁谓行迹拘。”(《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连雨独酌》)“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辛丑岁七月赴***还江陵夜行涂口》)所以,陶渊明始终能保持一种独立自由的心态和精神,即使入仕后也能不受拘束,甚至以舍弃官禄来守住这个“真想”。陶渊明讲“真”也讲“伪”。他说:“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感士不遇赋》序)这个“伪”与“真”、“朴”或说“自然”是相对的,也是陶渊明所不愿看到的。

其二,表现在生活道路上的“归园田居”。?

“朴”与“真”不仅要“抱”和“含”,而且要“养”,这就需要环境和条件。这环境和条件之于陶渊明,就是“衡茅下”,即远离污浊的官场与繁杂的尘世而“归园田居”。据日本学者堀江忠道《陶渊明诗文综合索引》统计,"归"字在陶渊明诗文中出现高达55处。除表达返归自然、归于空无之义外,有不少就是表达归居田园之义的。如“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其三)“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饮酒》其十九)陶渊明在诗文中写到田园生活、田园风光的地方更多(详见后)。在他笔下,田园几乎就是自由自在、质朴纯真的所在,是与官场、尘世相对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归园田居”就是归自然居。所以,当他退出官场而“归园田居”时,有一种“复得返自然”的轻松愉悦、如释重负的解脱之感。?

其三,表现在生死观念上的“纵浪大化”。?

陶渊明诗文中高频率出现的还有个可与“自然”通释的“化”字。它有时单独使用,有时与“大”、“万”、“乘”、“腾”、“凭”等结合使用,又总是与人的生死紧密相联。如:“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移。”(《于王抚军座送客》)“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己酉岁九月九日》)“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这是讲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新陈代谢总是相因“寻绎”与“化迁”的,人的感情与生命历程也随之推移。“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悲从弟仲德》)“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形影神》)“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这是讲人的生命必将“乘化”而去,“我无腾化术”,死亡是“不复疑”的。可见,“化”是一种非人力能抗拒的规律。那么,人之于“化”又该如何呢?陶渊明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五月旦作和戴主簿》)“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读山海经》其十)“余今斯化,可以无恨。”(《自祭文》)这是讲人有生有死,从生到死也是“化”,同样是一种非人力能抗拒的规律,所以有生之年当“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死亡降临之时当“无虑”、“不复悔”、“无恨”。在陶渊明看来,人“同物”一样都接受了“大块”之“气”的抚育(见《感士不遇赋》),也“同物”一样而“化去”。因此他说:“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挽歌诗》其一)“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同上其三)“同山阿”也是“同物”。由此可知,陶渊明既以“自然”的心态面对生死,又以“自然”来解释生死。?

陶渊明除将儒道两家思想融为一体之外,还有某些佛教思想因素。他与东林寺的慧远关系密切,在其诗文中偶尔也有类似佛教的词语,如“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四)中的“空无”。他对人生的参悟与佛教有暗合之处,但他从现实人生中寻求乐趣,而不真的相信来世,他的《形影神》就是反对慧远的报应说和形尽神不灭说的。所以,他又不是一个佛***。再者,陶渊明又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他追求一种人格美,将人生艺术化。《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作品就是这种人格美的写照,不为五斗米折腰、抚弄无弦琴、以葛巾漉酒等趣闻(见《宋书》本传、萧统《陶渊明传》),就是这种人格美的表现。

三、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的文学创作以诗歌的成就最突出,他历来是以诗人的身份被载入文学史的。他现存诗近130首,具有丰富的内容。

(一)、悲叹为官行役的劳苦,表达静念园林的思绪

陶渊明抱着“大济于苍生”和“口腹自役”的情志而“投耒去学仕”(《饮酒》其十九),但官场黑暗,他又“志意多所耻”(同上),“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不肯屈己奉人,因此,虽几经进退而终无建树。他为官行役没有欢欣,反感劳苦,总是身在行役而静念园林。这种一心处两端的境况,在他宦游期间所写的行役诗中得以充分表露。如《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说:“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他是边做官边后悔:“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辛丑岁七月赴***还江陵夜行涂口》)。甚至赴任途中也是如此,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他说: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陶渊明是为仕不能静心,归居又不甘心,心与形的对立,使他内心非常痛苦,也很无耐。这种对立与无耐,正显示了陶渊明不愿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他在《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中写道:

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田园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

有了这样的德操与心态,为官行役的劳苦,便可想而知。悲叹行役的劳苦是陶渊明之前行役诗共有的内容,而将为官行役之苦与静念园林之情合为一体,则是陶渊明行役诗所特有的。

(二)、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抒写闲适自得的心境

在仕与隐的矛盾斗争中,陶渊明最终选择了隐,由对园林的静念化为了皈依的现实,心与形得到统一。描绘恬美静穆的田园风光,抒写闲适自得的愉悦心境,成为陶渊明田园诗的基本内容。他视田园为人生安身立命之所,是与黑暗现实、混浊官场对立的理想境界。如《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应作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首诗写诗人归田的原因和重返田园的愉快生活。诗人称官场为“俗”,称官场中逢迎应酬、钻营取巧为“适俗韵”,以“尘网”、“樊笼”喻肮脏无聊、束缚人性的官场,以“羁鸟”、“池鱼”喻误入官场的自己,可见诗人对官场的憎恶。归隐田园,正如笼中之鸟飞回山林,池中之鱼重潭,让诗人感到无比自由和愉悦。十余亩田地足以养生,八九间草屋足以托身。远处的村落与饮烟,近处的狗吠与鸡鸣,充满生机而又恬美静穆。人的本性在这至真至淳的境界中得到恢复。又如《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写心远世俗、欣赏自然的兴致和领悟。诗人归隐后闲适自得的心境,于***菊、见山、视夕、观鸟之间表露无遗。“***菊”二句历来为人击节赞赏。苏轼说:“因***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东坡题跋》)王国维说此为“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人间词话》)。在这“境与意会”、“无我之境”中,诗人领悟了人生真正的意趣。所以能够如此,皆因“心远”尘俗。又如: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这是写早春迷人气氛的。“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飚开我襟。”(《和郭主簿》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读山海经》其一)这是写夏季优美景致的。诗人就是在这种令人陶醉的田园风光中,品味着“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急~~高分悬赏!!语文马上要上司马迁写的《孔子世家》公开课!老师要我们在家预习如下问题!求解啊啊啊~~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后代敬称孔子或孔夫子。生于鲁国陬邑,祖先为宋国人,东周春秋末期鲁 国的教育家与哲学家,曾在鲁国担任官府要职。孔子为儒家创始人,其德性 论五行思想(仁义礼智信)对邻近地区,如:朝鲜半岛、琉球、日本、越南 、东南亚等有深远影响,此等地区也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孔子在世时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由董仲舒倡议,汉武帝施 行“独尊儒术”政策,后世统治者或孔教信徒陆续尊称孔子为圣人、文圣、 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道教称号:太极上真九疑主宰 文昌皇人玄圣道君、东海广桑山真君、阐猷大帝、兴儒盛世天尊。

传言孔子是水***转世。《太平广记》:“周灵王二十一年,孔子生鲁襄之 代。夜有二神女,擎香露。沐浴征在。天帝下奏钧天乐,空中有言曰:‘天 感生圣子,故降以和乐。’有五老。列征在之庭中。五老者。盖五星精也。 夫子未生之前,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文云:‘水***,继衰周为素王。’ 征在以绣绂系麟之角。相者云:‘夫子殷汤之后,水德而为素王。’”

孔子为鲁国人,远祖是殷商王室,武王克殷后,他的祖先分封到宋国。

其十六世祖是殷商帝乙,十五世祖为宋国第二任国君宋公仲,十二世祖是宋 前闵公,十一世祖弗父何让位给弟宋厉公,拜为宋国上卿。七世祖孔父嘉是 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灾逃到鲁国 的邹邑定居,作鲁国的大夫。

孔子身高九尺六寸(据中国度量衡条,西周一尺约19.1公分,八寸为一尺, 则孔子身高约186公分;战国时期为一尺23.1公分,十寸为一尺,则孔子身 高为221.76公分。以鲁尺当遵循周礼而言,则《孔子世家》所载之九尺六寸 ,当为186公分。)被后世称为“长人”,这是孔子父亲的遗传。据《左传 ·襄公十年》曾记载:孟献子曾称赞孔子父亲叔梁纥能力举城门,说:“这 就是《诗经》所说的‘像老虎一样有力气’的人。”

而一般对孔子的惯用敬称为孔夫子,英语等西方语言中的Confucius则是“ 孔夫子”(Con-Fu-Ci)的拉丁语化。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这种“仁 ”,是有等级的。礼指的是周礼,这种礼是分为天子、公、侯、伯、子、男 等不同等级的人使用的物品,行礼,音乐皆有各自使用的方法不能逾越。

孔子认为贵贱有序,亲疏有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是恒定的,不可 打破。

“礼”的社会秩序

礼,就是“节制”,宋明儒者也解作“理”。《司马迁·太史公自序》有: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我们来看孔子对于礼的阐释:

《论语·泰伯》:“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

礼,也是“真情”,而且在上位者必须作为人民的表率。所以孔子接着说:

‘君子笃于亲,***兴于仁;故旧不遗,***不偷。’

礼,不是浪费铺张,而是真情流露;宁愿节俭简陋,也不奢侈浮夸:

《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 ;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阳货》:“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 哉?’”

礼,是对天地万物的尊重。借由对礼法的好问,来表达自己对于天地的敬意 :

《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 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君子与小人

君子与小人虽然是以身份地位区分开来的,但孔子不认为这是唯一的差别, 更重要的在于修养和境界。对此孔子有很多说明,如他说:“君子中庸,小 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同时 也是方法,有着丰富而精微的内涵,并提出(“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 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的说法,表示端正服饰是君子的重 要大事。近百年来,不少人反感于中庸,大概是将它误解为同流合污、媚世 自是、毫无原则的伪君子行径,其实这样的乡愿也正是孔子所深恶痛绝的, 他说:“乡愿,德之贼也。”他认为,如果不能达到中庸,狂狷是次好的境 界,毕竟“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孔子又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 已。”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教育方面

孔子主张育德为先,后以全面发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有教无类: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因材施教:了解学生根据不同的人与个性,进行洽如其分的教导“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实事求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行合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以致用:“知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55岁带着理想出发:孔子

1、 积累掌握常用文言实词“息、斥、益、固、绳、赞、服”等,整理文中的通***字、古今异义词,掌握词类活用现象文言句式特点。

2、 了解孔子的伟大人格。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对《孔子世家》(节选)的学习,对孔子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二、 预习指导

1、 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读音,能顺利朗读全文。

2、 整理文中通***字:匪、知、盖、监,指出古今异义词,掌握文言句式。

三、 预习检查

1、 给加点字注音

⑴畜蕃息( ) ⑵中诸侯之疾( ) ⑶匪兕匪虎( )⑷能稼而不能为穑( ) ⑸始作翕如( ) ⑹没世而名不称( ) ⑺孔子冢( )⑻景行行止( )

2、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⑴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 ⑵已而去鲁,斥乎齐( )

⑶孔子学鼓琴师襄子( ) ⑷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

⑸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 ⑹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

⑺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 ) ⑻推此类以绳当世( )

⑼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 ⑽***皆服三年( )

3、 指出句中通***字,并写出本字

⑴几然而长,眼如望羊。 通

⑵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通

⑶意者我未知也? 通

⑷夫子盖少贬焉? 通

⑸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 通

⑹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 通

⑺约其文辞而指博。 通

⑻虽不能至,然心乡望之 通

4、 指出下列各句句式特点

⑴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 )

⑵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 )

⑶人之不我信也。( )

⑷君子能修其道,而不能为容。( )

5、 翻译下列句子

⑴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⑵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⑶约其文辞而指博。

四、 讨论:课文重点记述了孔子一生中的哪些活动?

明确:课文分六个部分记述。

第一部分(1、2两段)简介孔子的身世和从政情况,文字很简要,但内涵很丰富。

第二部分(3—5段)叙述孔子好学、乐学、善学的事迹。三段,分别写了孔子适周问礼、适齐闻《韶》、在鲁学琴三件事。

第三部分(6—11段)叙述了孔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的经过情形。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周游列国,奔走游说。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第四部分(12—19段)介绍孔子整理文献、从教授业、撰写《春秋》的情况。文章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第五部分(20—21段)写孔子的去世和他死后的影响。

第六部分(末段)是作者对孔子的赞词,表达了司马迁对孔子的极度仰慕、崇敬和赞美。

五、 探讨以下问题

1、 作者在文末说:“余读孔子书,想见其为人。”读了这篇传记,你认为文中突出了孔子为人的哪些品格?

2、 选文对孔子“厄于陈蔡”的描述很详细,这对刻画孔子有哪些作用?

3、 作者在文末借《诗经》中的诗句引出自己的议论,表达了他对孔子人格的高度景仰,你是否同意他的评价?为什么?

(答案参见《教学参考书》)

六、 小结: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七、 课后练笔:《孔子小传》

课堂练习参考答案

1、chù zhòng sì sè xī mò zhǒng hang

2、生长、增多 排斥 演奏 增加 技艺 安定 丰富 规范 佐助 穿丧服、守丧

3、“几”通“颀” “匪”通“非” “知”通“智” “盖”通“盍”

“缪”通“穆” “监”通“鉴” “指”通“旨” “乡”通“向”

4、状语后置句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宾语前置句 被动句

5、孔子是贤能之人,他所批评的都能切中诸侯的弊病。

君子担心自己一辈子名声都不被人赞许。

文字十分简约,但含义十分广博。

孔孟义利观

《论语》的核心:追求大道,做人要温良恭俭让。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孔夫子的理想:仁政德治

孔子为实现“仁政德治”的理想,周游列国受磨难。

鲁国实行仁政德治,遭受三桓排挤。决议“周游列国”,众***诚心跟随。

第二站:卫国。因卫国管理内政管理混乱,孔子离开。路途上遭遇匡国的追杀。五天五夜的战斗,孔子命悬一线。刚脱离险境,又路遇卫国的韩奎,报仇追杀。不想,又遇到乱兵,孔子与学生走散,呼喊:回啊,仲由啊……

仲由与孔子终于重逢,大家泣不成声。此刻的落魄实在令人心碎啊……

学生心疼的说,让孔夫子受苦了。

孔夫子说:“苦吗?我不觉得苦啊”

夫子答应去楚国,作为君子,绝不反悔。即便面对他国的围困受饿。

最危险的一次是在陈蔡之地受困连续七天。子贡去楚国求援。

为了让别人接受,而降低自己的追求,走不远。

颜回说:“不被接受,依然坚守才是真正的君子。”

孔子教导:“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丘有些心里话想对大家说:“孔丘自幼失去了父亲,母亲在艰苦困难中单独把我培养长大。我15岁给我立志做学问求书问道,修习六艺。三十而立,确立为人处世之道,不仅自己要学做君子,而且要教人做君子。开设私塾,收下第一批***。四十不惑,追寻天下大道的人生信念不再有任何的怀疑。五十知晓天命,更加明白自己应尽的责任身家性命。55岁游历列国推行大道,历经磨难。被人称作累累若丧家之狗。无论他人说什么,我也不在乎。然而此刻,除了心中的夙愿,再无其他。现在只剩下一碗薄粥。以此薄粥,感谢同行。追寻大道的苦,患难与共的甜。

陈蔡之地派人逼迫放弃约定不去楚国,但是孔夫子一行坚决坚守约定,做君子。后世的岁寒松柏,便出自于此。

颜回经此饿,不幸病倒。

一行人看到楚国的救兵,瞬间燃起希望。不幸,刚到楚国,楚王就薨了。

孔夫子心寒至极,太难了。决议回家,整理典籍,教天下人归仁。

夫子一生传道授业解惑,晚年***陪伴有慰藉,也有痛苦,最爱的颜回(好学? 贤德)和仲由(勇敢 正直)却早早离开了。多次在梦中梦到二位(子渊和子路)。

理想未实现,爱徒却早一步离开,孔夫子无声地哭泣,痛苦的呐喊,孤独的背影,师徒共诵:“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夫子伸手却无法挽回这一切。一位老人肝肠寸断,瘫倒在地上!

难,难,难!

现场无人不泪流满面。

二、后人的理想:听夫子讲学

编剧太有爱了,不让我们遗憾心痛。编剧了这一幕。

子贡出使楚国成功。

后世读论语的收获:

1.撒先生读论语,讲述两千年后的中国***可以读书。读《论语》。

人生追求:修己安人,安百姓。

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

如何为人:孝悌忠顺,温良恭俭让。

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夫子的大道(理想)达成了,可以放心了了。

2.孟轲,孟子,传承儒学。孟:舍生取义!孔:杀身成仁。

3.东汉,郑玄《论语注》方便世人理解。与时偕行,做学问的榜样。

4.南宋,朱熹,《论语集注》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国家以民为本。

5.法国伏尔泰,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论语》的思想传到了很多国家,有40多种译文。

论语带着中国古代的思想周游世界。

德不孤,必有邻!(孔子)

读《论语》,是后世人的荣幸。

三、孔子:“我也年轻过。”

牢记三句经典: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撒贝宁坚定的眼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蒙曼教授说,学到的要传下去,就是“无边光景一时新。”

儒学,我们从中汲取心灵的营养,悟得生命的智慧。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感恩孔夫子。

儒家的理想是辅佐明君经邦治国平天下。因此儒家学说中经济思想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综合和总揽经济与政治的义利观必然又在经济思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义利观在儒学几千年的历史中传承不息,是值得我们批判地借鉴或继承的宝贵思想遗产。

孔子和孟子在儒学形成之初便开创性地、比较完整地提出了自己的义利观,其核心观点义主利从成为汉以后各封建朝代的主导思想和绝大多数儒家学者及朝廷重臣的圭臬。生值春秋末期的孔子出身贫寒,经历困顿,也曾短期为官,晚年复归于平民;生于百多年后战国时期的孟子同样出身平民,一度在朝廷中任无甚实权的卿,晚年命运几乎和孔子相同。从总体上看,他们终其一生是凭自己的脑力劳动,主要是教育维持生计的。这使他们的义利观具有后来多数儒家人物所难以具备的平民性、质朴实在、坦率而又有坚定原则性的理论风格。

孔孟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其政治目标是德政、仁政。它表现在义利观中最有历史价值的精髓是在基本治国方略上重视百姓的利益,明确提出“养民”、“富民”、“教民”的政策思想,主张统治者应给百姓以利益。孔子赞赏郑国大夫子产是贤君子,其四条理由之一是“养民也惠”,即给老百姓实惠。(《论语·公冶长》)子贡问孔子:如果能广施恩惠于民众并帮助他们,使之富足,这能称为仁吗?孔子回答:那何止是仁,肯定是圣德了,就连舜也难以做到呀!(《论语·雍也》)他还简明扼要地答复学生子夏关于如何从政的问题:“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也》)孔子对(鲁)哀公说:“政之急者,莫大于使民富且寿也。”哀公进一步问这又须如何做呢?孔子提出了儒家的治国纲领:“省力役,薄赋敛,***富矣;敦礼数,远罪疾,***寿矣。”(《孔子家语·贤君》)力役赋税,是财政经济;礼教罪疾,则涉及制度规范、文化教育、治安和关注百姓疾病健康,均为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即民生问题,比较明显的反映了孔子义利观中的民本思想。

在富民养民谋民利这一点上,孟子说的比孔子还深刻。孟子 的“仁政”是对孔子“德政”的继承和发展,其核心是制民产、保民利、养民生,教民善。这比孔子的“爱人”大大前进了一步,已经触及到产权这一维系利益的根本制度层面的问题了。他说,“若民,则(如果)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容易)。” (《孟子·梁惠王上》)战国时期,提出解决农民私产的主要是法家、儒家两大学派的两个代表人物,一是先行一步的商鞅,再就是孟子。孟子的具体方案是把无人耕种的荒地按古老的井田制分配,这就是“经界”,所以孟子又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滕文公上》)。而商鞅则利用他所掌握的组织实施变法的权力,实行奖励耕战的政策,使有功的士民即新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士和平民通过战功和农业贡献获得土地、财物和爵位。商鞅的方案很具体,更因有***行政力量推动而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激励性。秦国按商鞅方案变法,富国强兵,吏治高效,终于兼并天下;而孟子以经界方案制民产的设想则显得迂阔,脱离当时现实,难以为各国***纳,终成一纸空文。

孔孟富民、制民产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是通过富民而富国,实现王道、仁政,维护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他们理论的深刻性在于,看到了富国和富民的关系,因民之利而利之,才能保住君王的根本利益。孔子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孟子说得更明白:您(齐宣王)如果喜欢钱财,那就应该让百姓也分享一些,百姓因此便会拥护您,统一天下就没什么困难了。如果您以民众之忧为忧,以民众之乐为乐,则百姓就会以王(您)的忧乐为自己的忧乐。天下就必然归服于您。(《孟子·梁惠王下》),这就比管仲的仅提出富国、富民的概念更具理论性;但比之于法家,一方面,更具有鲜明的民本性,远非法家的“刻薄寡恩”可比;另一方面,则又缺乏可操作的政策性,还有待进一步结合实际,加以充实。后者是在汉朝以后才逐步解决的。

中国古代几个强盛的朝代都是得益于养民、富民 、教民的“仁政”、“德政”,如西汉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盛世”,清初的“康乾盛世”等。但是,更多的则是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得无厌、穷奢极欲、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古代的中国又是农民起义、***更迭频繁的国家之一。当然,“仁政”、“德政”并不是古代所谓太平盛世的唯一原因。汉朝的窦太后曾对年青的继任者道出了汉家的统治秘笈:“霸王道杂之”,算是我国最早的“两手都要硬”的治国方针。

其次,孔孟义利观的基本观点是义高于利,义主利从,但并不排斥谋取正当利益。孔子提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论语·卫灵公》)“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论语·宪问》),明确以义作为谋利的准则;倘不符合此准则,则“君子固穷”,宁肯饿饭也不取。孔子因此对饿死首阳的伯夷叔齐评价很高;对安贫乐道的大***颜回称赞有加;他自己在陈绝粮,处于困境,仍“讲诵弦歌不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是言行一致的。

孔子认为,义字当头还是利字当头,结果是大不一样的。“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利字当头,争权夺利,必然激化矛盾,积仇积怨;不利于解决全局问题和大局问题。

我们应如何看待义主利从呢?“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从本源和终极的意义上说,利是物质存在,而且是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经济存在;义是意识形态。存在决定意识。在存在是既定的前提下,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就是最重要的了。一事一物当前,不同人有不同的态度;对于人类社会,尤其是阶级社会,更有个“应该持什么态度”的问题。人总是按自己的价值判断、价值取向行事的,任何人也不能回避。利是经济,义是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而政治的集中体现又在法规制度。统治阶级的决策者无不懂得这一点。如周公,便以礼制的形式即政治制度的形式把君主、贵族的利益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明确下来、固定下来;维护它,就是义,利就在其中了。所以孔子说:“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成公二年》)。这本来是没有争议的。照此办理,各自的利益就有保障了,没必要再嚷嚷,所以孟子则干脆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祗)有仁义而已矣。”但春秋以还,这种局面被破坏了。王权衰微,诸侯纷争,陪臣执国命,根本的是权力、利益之争。以捍周礼为己任的孔子自然不肯寂寞,反对改变既定原则,既定原则就是既定秩序即周礼,“犯上作乱”是从根本上破坏既定利益关系,是“乱臣贼子”。他们破坏“公”利,讲的是“私”利,这是不该讲的,“何必曰利?”其实,各个诸侯国国君自有自己的目的,即行为准则。所以,在义利关系上,确定一个基本原则是正确的、必然的;作为一个思想家,孔子提出“义然后取”、“见利思义”是很自然的;任何统治阶级在处理义利关系上,都必然从本阶级和***的大局出发,在从政治制度上确保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兼顾局部的、个体的利益,这就是义。即使现在看来,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政党和国家,不也是如此吗?以大局和大义为重,孔子以来的历史无数次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原则。义主利从,其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意义。当然,在不同时代、对于不同的阶级,其义与利的本质和历史内容是有区别的。

在坚持义主利从原则的同时,孔子和孟子也很务实,对于获取正当利益持积极的态度。儒家的特点就是积极入世、积极争取参政机会。终孔子孟子一生,凄凄惶惶,周游列国,希望得到各国君主的赏识和重用,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里自然的也包括实现个人合理的正当利益的最大化。但他们都坚定地固守自己的义利观和从政原则,合则留,不合则去。孔子的态度很实在也很坦率:我岂能像匏瓜那样,挂在那里喝西北风?(《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若能求富,给人家驾驭马车当随从也干,否则,我还是回到我喜好的老本行吧。孔子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但是,必须“以其道得之”,“以其道去之”(《论语·里仁》)。孟子更坚定更明确地提出,不义之利“不苟得”;大义面前连死都不怕,更不会贪利避祸。(《孟子·告子上》)孔子孟子所倡导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哺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无数志士仁人、民族英雄;成为中国人民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秀传统。中国革命前辈和烈士,为了中国人民的利益,面对流血牺牲而勇往直前!所以,对于义主利从,不应该全盘否定,而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在抽掉其具体历史背景的普遍性意义上,我们应当坚持、继承和发扬。

再次,也必须指出,在义利观上,孔子价值判断的阶级倾向是十分明显的,这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上层社会不都是君子,但君子肯定属于上层社会、统治阶层,“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君子们的利益有制度保障,只须懂得义,恪守利益关系原则就可以了,所以孟子把这个意思说到底了:“何必曰利?亦(祗)有仁义而已矣。”君子的利益有保障,这是只须喻于义的前提,存而不论的。而小人、野人无利则无法生存,他们的利是没保障的,他们只知关心“利”,况且“义”也不属于他们。所以要“因民之利而利之”,要“养民也惠”,则就是孔子的“爱人”。小人、野人不懂、也无需懂得利益关系的大道理、大原则“义”,下愚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泊》)这样对统治者有好处。当然,对小人、野人也是要进行教育,使之学道理,因为“小人学道则易使”(《论语·阳货》)。

尽管孔子一生无冻馁之苦,但也并不富裕;虽然清贫,却不属于体力劳动者阶级。尽管他年轻时“多能鄙事”,但在感情上同劳动人民还是格格不入的,他念念不忘自己的殷人贵族出身;精神归属仍在上流社会,自身职责定位仍在为贵族统治谋利。出身没落贵族的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孟子·滕文公上》)同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一脉相承。

孔子的义主利从论、君子喻义小人喻利带有明确的针对性。第一,孔子要做的是“兴灭国,继绝世”,“克己复礼”,这显然是针对当时的经济政治形势。周朝的政治秩序(“礼制”)已经被严重破坏(“失政久矣”),诸侯叛天子,大夫叛诸侯,少欺长,下凌上;各谋私利,相谐成习。孔子对此深为忧虑,奔走呼号,企图挽狂澜于既倒。孟子则说得更为透彻:如果国君、大夫、士人、庶人都利字当头,不重义礼,那就必然“上下交征(谋取)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上》)所以,君子必须首先喻于义,而且也只有君子即统治者和贤士才能够喻于义。孔子孟子没有明白的是他们所向往的奴隶制下的利益关系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阶级关系了,新生的封建制度只有打破旧的秩序(“义”)才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正是诸侯纷争的实质。

第二,孔孟的义利观也是针对“君子”阶层尤其是国君而言的。打破旧的统治者的是新的统治者,新的统治者也是、甚至是更残酷的剥削者。这些封建新贵为谋取自己的利益无所不用其极,遭殃的是普通百姓,长此以往,这些新贵也难以保持其经济政治权利。孟子比孔子晚100多年,对诸侯之间混战,诸侯国对百姓的劫掠,看得更为全面和充分,所以孟子比孔子更富于批判精神,孟子的仁政也比孔子的德政的理论性更深刻。孟子完全没有孔子的“为尊者讳”的软弱卑微意识,他把残害压榨百姓的暴君称之为“独夫”、“民贼”(《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认为,杀了他们,更换***是合乎仁义的,不是犯上作乱,这就大大超越了孔子。孟子当面批评梁惠王、邹穆公实行的是吃人政治,痛斥梁惠王的残酷掠夺剥削为“不仁哉,梁惠王也!……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 (《孟子·尽心下》)针对各国统治者嗜战、嗜杀成性的现实,他在理论上提出以“性善论”为核心的人性论,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在政治上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民本思想(《孟子·尽心下》)。性善论和民本论为其义利观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这是孔子远没有达到的高度,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只有清初著名启蒙思想家黄宗羲超越了这一水平。民贵君轻思想使农民出身的集权皇帝朱元璋极为反感,他说:这老家伙要是活到现在,非把他严办了不可。他下令把孟子牌位从孔庙撤掉,并大肆删削《孟子》一书。《孟子》触及到了皇帝的要害处。

孔子和孟子的重点是倡导主导性的义利观,但是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普通百姓的利益。尤其是孟子,在倡导国君、士大夫重仁政,淡化利益意识的同时,对大多数人则主张义利兼顾:既不要象杨朱那样拔一毛而利天下也不干,也不一定都象墨子那样,摩破了头,走破了脚,专心去利天下;最好象鲁国贤人子莫那样,中道而行、坚持原则又有灵活性,兼顾而不偏执。否则,就会损害仁义之道(《孟子·尽心上》)。这话说得中肯而又深刻。

孔子和孟子之所以能在义利观上达到较高的认识水平和层次,是当时的客观条件决定的。他们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萌芽时期和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初期,正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时,儒家作为主要学派之一,具有朝气蓬勃的特点;孔孟二人均不属于统治阶级的领导核心和决策层次但又从这一层次考虑问题,身为平民,接近底层,在一定程度上尚能体察民情,反映民意。

儒家义利观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义利观逐渐分化为官方的主流派和非主流派,义主利从的主流派具有明显的跨朝代连续性。当然,两派并非总是截然对立,在某个时期也有互相渗透的现象;而非主流观点并不根本上否定“义”,只是更强调“利”,反对的是偏执于义。另一方面,主流和非主流思想的理论风格和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流义利观越来越强调义而贬低利,演变为重义轻利、以义抑利、贵义贱利;其批判精神已丧失殆尽,几乎完全变成了御用的思想工具。而非主流义利观则表现出旺盛的批判精神和务实作风,并在宋朝、尤其是南宋一度“甚嚣尘上”,产生了专讲功利的“浙学”。

西汉以后,主流义利观的发展出现了两个高峰,这两个高峰恰恰同儒学的两次重大理论改造和发展紧密依存。一次为西汉著名经学家董仲舒创造新儒学体系,把孔孟的义主利从发展为贵义贱利,其著名观点有:“正其谊(义)不计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利者,盗之本也”;以贵义贱利教化百姓就是筑防盗之堤(引自《前汉书·董仲舒传》和《春秋繁露》)。另一次为宋朝形成的程朱理学,尤其是南宋道学家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把贵义贱利推向极至。这正适应了封建制度走下坡路,思想文化日趋僵化和腐朽的历史趋势。此时上距孔孟倡导义主利从已近180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