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取固予,风禾尽起_将取固予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6-26 0
  1. 《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的原文是什么?
  2. 正字开头的四字成语风字开头
  3. 贾逵旁听
  4. 风残子四字成语
  5. 鲁周公世家的作品原文是什么?
  6. 晏子春秋全文
  7. 最后个字是里的成语有哪些?
  8. 《史记》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4)

『壹』 最后个字是出字的成语有那些

漏洞百出

lòu dòng bǎi chū

将取固予,风禾尽起_将取固予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注释

形容文章、说话或办事,破绽很多。

近义词

破绽百出、自相矛盾

反义词

滴水不漏、天衣无缝

歇后语

枪靶子

谜语

筛子拦水

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英文翻译

full of holes <be full of inconsistencies; its loopholes ***eared one after another>

『贰』 最后一个字是“文”的成语有哪些

身无分文、一纸空文、斯斯文文、演武修文、巧思成文、以郄视文、

『叁』 最后是用字的成语有哪些

刚愎自用、

学以致用

物尽其用、

师心自用、回

大材小用、

古为今答用、

省吃俭用、

百无一用、

楚才晋用、

楚材晋用、

洋为中用、

量才录用、

心无二用、

学非所用、

强本节用、

恩威并用、

备而不用、

弃瑕录用、

谨行俭用、

宽打窄用、

刚戾自用、

量材录用、

谨身节用、

厚生利用、

大计小用、

私心自用、

弃瑕取用、

材大难用、

言听计用、

省吃细用

『肆』 最后一个字是起字的成语有哪些

比肩并起

此伏彼起

楚歌四起

从何说起

沉疴难起

尘头大起

从头做起回

沉滓泛起

担戴不起答

担当不起

东山复起

东山再起

风禾尽起

奋袂而起

烽火四起

蜂舞并起

拂袖而起

蜂拥而起

孤峰突起

鼓噪而起

鼓噪四起

横发逆起

豪杰并起

鸿翔鸾起

崛地而起

揭竿而起

揭竿四起

鸡鸣而起

狼烟四起

龙飞凤起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民变蜂起

怒从心起

怒从心起,恶向胆生

拍案而起

前仆后起

攘臂而起

声名鹊起

声誉鹊起

腾空而起

投袂而起

痿不忘起

卧床不起

无从说起

闻风而起

无风不起浪

无利不起早

无名火起

无明火起

痿人念起

萧墙祸起

长眠不起

夜寝早起

一病不起

有风方起浪

一哄而起

异军特起

异军突起

一馈十起

议论蜂起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食三起

一卧不起

云蔚霞起

一夜十起

异议蜂起

应运而起

一坐一起

怒从心上起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万丈高楼从地起

万丈高楼平地起

虎啸风生,龙腾云起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伍』 最后一个字是全字的成语有哪些

最后一个字是全字的成语有哪些 :

残缺不全、版

以偏概全、权

委曲求全、

一应俱全、

才貌双全、

智勇双全、

五味俱全、

文武双全

百下百全、

文武两全、

忍辱求全、

四角俱全、

神清气全、

形神不全、

和合双全、

五毒俱全、

委曲周全、

雀小脏全、

福无十全、

面面俱全、

色艺双全、

忠孝两全、

零碎不全、

短褐不全、

福禄双全、

*** 俱全、

计出万全、

以策万全

『陆』 最后一个字是“得”的成语有哪些

不可多得[bù kě ō dé]

解释: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造句:他品学皆优,将来肯定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哭笑不得[kū xiào bù dé]

解释: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很尴尬。

造句:他经常干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蠢事。

求之不得[qiú zhī bù dé]

解释: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造句:你送来的这种药,我真是求之不得啊!

一举两得[yī jǔ liǎng dé]

解释: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造句:封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一举两得。

罪有应得[zuì yǒu yīng dé]

解释: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

造句:这个十恶不赦的犯被判处***,真是罪有应得!

唾手可得[tuò shǒu kě dé]

解释: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易得到。

造句:胜利似乎唾手可得,他不禁有些飘飘然了。

一无所得[yī wú suǒ dé]

解释: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

造句:只要虚心向群众学习,就不会一无所得。

逍遥自得[xiāo yáo zì dé]

解释: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造句:无论什么时候,他都过的逍遥自得,无忧无虑。

怡然自得[yí rán zì dé]

解释: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造句:爷爷神态悠闲地品着香茶,怡然自得。

贪多务得[tān ō wù dé]

解释: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造句:一个人如果在物质上贪多务得,而在精神上一贫如洗,那是很可悲的。

『柒』 最后一个字是下的成语有哪些请教下

七上八下

拼音qī shàng bā xià

释义七上八下形容心里慌乱不安,无所适从的感觉。也指零落不齐或纷乱不齐。

造句:

一、七上八下:

1、因为犯了错误,他心里七上八下的。

2、在本周末,还不能完成这个项目,我心里七上八下的。

3、考试成绩就要公布了,小红心里七上八下,生怕自己没考好。

4、小刚听说校长叫他,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有什么事。

5、参加竞选的人心里七上八下的,等待着竞选的结果。

二、声泪俱下:

1、他声泪俱下地诉说日本鬼子的罪恶。

2、说起往事,他又后悔又难过,声泪俱下,大家都很感动。

3、说起父亲的死,他禁不住声泪俱下。

4、她声泪俱下地对老师说,她的奶奶去世了。

5、因为确实受了委屈,她在向老师诉说时,声泪俱下。

三、每况愈下:

1、每况愈下的是,甲虫的快速扩大导致温度的升高。

2、无可否认,我们的生活品质已经每况愈下。

3、不加强艺术修养,不深人体验生活,创作水平就会每况愈下。

4、爷爷最近健康情形的每况愈下,让家人忧心不已。

5、你们为了经济增长牺牲了一切,但那使经济每况愈下。

四、寄人篱下:

1、自从父母双亡后,他就过著寄人篱下的生活。

2、长期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微微养成了内向的性格。

3、我虽是寄人篱下,但姑父母对我都很好。

4、长期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养成委曲求全的性格。

5、在饭桌上她想起之雍的寄人篱下,坐在主人家的大圆桌面上,青菜吃到嘴里像抹布,脆的又像纸,咽不下去。

五、居高临下:

1、新上任的厂长不但没有居高临下的派头,而且使人感觉非常亲切。

2、我军居高临下,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3、他那种居高临下的模样,叫人很不舒服。

4、我站在万寿山上居高临下,颐和园的景物尽收眼底。

5、狼牙山五壮士居高临下,利用有利条件战胜了敌人的进攻。

『捌』 最后一个字是道的成语有哪些

最后一个字是道的成语有头头是道、羊肠小道、津津乐道、中庸之道、能说会道。

1、头头是道 [ tóu tóu shì dào ]

解释: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出自:《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示例:再看他后面讲那汽机的做法用法,~,语语内行。

2、羊肠小道 [ yáng cháng xiǎo dào ]

解释: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

出自: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示例:前面弯弯曲曲,尽是~,岔路甚多,甚难分辨。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3、津津乐道 [ jīn jīn lè dào ]

解释: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出自:清·颐琐《黄绣球》第七回:“这位莱恩女杰,他才学固然卓越,但他也只从口讲指画入手,每遇乡愚,津津乐道。”

示例:十余年来,在不少出版物中我都看到这幅画,它为不少人所~。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对有兴趣的事说个没完

4、中庸之道 [ zhōng yōng zhī dào ]

解释: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示例:他一面想,这既无闭关自守之操切,也没有开放门户之不安:是很合于“~”的。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5、能说会道 [ néng shuō huì dào ]

解释:形容很会讲话。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

示例:这个人生就的两片巧嘴,巧嘴滑舌,~。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口才很好

『玖』 最后一个字是地的成语有哪些

顶天立地、

脚踏实地、

铺天盖地、

冰天雪地、

改天换地、

肝脑涂地、

幕天席地、

开天辟地、

用武之地、

如履平地、

翻天覆地、

出人头地、

五体投地、

死心塌地、

死无葬身之地、

盆朝天,碗朝地、

一块石头落地、

欢天喜地、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一席之地、

谢天谢地、

***开天地、

英雄无用武之地、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花天酒地、

颜面扫地

。。。。

《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的原文是什么?

1. 憧憬的四字成语

心往神驰;让大家~。

[例句] 这欢快的舞蹈。 [辨形] 驰。

[结构] 联合式心驰神往 xīn chí shén wǎng [释义] 整个心思都奔向那里:心思;不能读作“cí”;动人的鼓乐:奔向。 [语出] 宋·欧阳修《祭杜公文》。

心。一般作谓语;送不临穴。

多用来形容思想集中在想象或希望的事情上;驰。” [正音] 驰:“系官在朝。

[近义] 心向往之 梦寐以求 [反义] 犹豫不决 [用法] 用作褒义;哭不望帷;不能写作“池”;忘怀一切。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

2. 描绘夫妻情深或者歌颂向往爱情的诗句和四字成语有哪些

相敬如宾 相亲相爱 宜室宜家 瓜瓞延绵 情投意合 伉俪情深 夫唱妇随 珠联壁合 凤凰于飞 琴瑟合鸣 同德同心 心心相印 如鼓琴瑟 鹣鲽情深 举案齐眉相濡以沫 夫唱妇随 珠连璧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在水一方.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取第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始欲识郎时 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 何悟不成匹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天上有月月月缺,人间有情情情残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夜夜不得眠 明月何灼灼 想间欢唤声 虚应空中诺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 形容向往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 心驰神往 [ xīn chí shén wǎng ]:驰:奔驰。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出 处:宋·欧阳修《祭杜公文》:“系官在朝;心往神驰;送不临穴;哭不望帷。”

例 句:这欢快的舞蹈,动人的鼓乐,让大家~,忘怀一切。

2. 心向往之 [ xīn xiàng wǎng zhī ] :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

出 处:《史记·孔子世家》:“《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

例 句:苏州的园林久负盛名,我早就~,然而总没有机会成行。

3. 梦寐以求 [ mèng mèi yǐ qiú ] 寐:睡着。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出 处:《诗经·关雎》:“窈窕淑女;梦寐求之。”

4. 朝思暮想 [ zhāo sī mù xiǎng ] :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出 处:宋·柳永《大石调·倾杯乐》:“追旧事;一饷凭阑久。如何婿容艳态;抵死孤欢偶。朝思暮想;自家空凭添清瘦。”

例 句:能上“清华大学”是我~的心愿。

5. 念念不忘 [ niàn niàn bù wàng ] :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出 处:宋·朱熹《朱子全书·论语》:“其言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例 句: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他还是~那个曾救过他的医生。

4. 关于爱情的4字成语

碧海青天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醋海翻波醋:比喻嫉妒。比喻男女间因爱情而引起的纠葛。

痴心妇人负心汉痴:入迷;负心:对爱情不忠。痴迷爱情的女子碰上无情无义的男人。

痴心女子负心汉沉迷于爱情中的女子碰上无情无意的男子。

笃新怠旧犹言喜新厌旧。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得新忘旧得到新的,遗忘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断雨残云比喻男女的爱情被阻隔或断绝。

儿女情长指过分看重爱情。

风花雪月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生活。

风流水性性情风流浮荡,如水一样随势而流。比喻妇女爱情不专一。

花成蜜就比喻好事圆满地完成或实现。多指爱情婚姻生活。

红豆相思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

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海约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同“海誓山盟”。

佳人才子年轻貌美的女子和才华横溢的男子。泛指年貌相当,有婚姻或爱情关系的青年男女。

觅爱追欢追求爱情与欢乐。

暮翠朝红形容爱情不专一。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只:助词。我的妈呀,我的天哪!不体谅人家的心哪。原指少女因爱情得不到支持而发出的概叹。后泛指得不到尊长的体谅。

离魂倩女倩女:美丽的少女。旧时指少女为爱情而死。

流水桃花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恋新忘旧恋慕新的,忘却旧的;对爱情不专一。

连枝共冢比喻爱情坚贞不渝。

情窦初开窦:孔穴;情窦:情意的发生或男女爱情萌动。指刚刚懂得爱情(多指少女)。

情窦顿开窦:孔穴;情窦:情意的发生或男女爱情萌动。指少男少女刚开始懂得爱情。

情窦渐开窦:男女相爱的心窍。指少男少女逐渐懂得爱情。

情根爱胎情生根爱结胎。形容爱情根深蒂固。

弃旧迎新丢弃旧人,迎接新人。指爱情不专一。

倩女离魂旧指少女为爱情而死。

情天泪海形容一味沉溺于感伤的爱情世界。

琴心相挑以琴声传达心意,表示爱情。

誓海盟山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同“山盟海誓”。

山盟海誓盟:盟约;誓:誓言。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誓山盟海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同“山盟海誓”。

天长地久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天地长久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同“天长地久”。

桃花流水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喜新厌故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同“喜新厌旧”。

喜新厌旧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一见锺情①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即产生爱情。②借指对人或事物一看见就发生了很深的感情。

一见钟情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也指对事物一见就产生了感情。

英雄气短气短:志气沮丧。指有才能的人因遭受困厄或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云***性指女子作风轻浮,爱情不专一。

雨意云情比喻男女间的爱情。

至死靡它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之死靡它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至死靡他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5. 渴望爱情四字成语

用雨水洗头。

疾风暴雨 疾,多能降雨止风。 风潇雨晦 形容风急雨骤:狗叫,雨洗发:迅疾:久下成灾的雨。

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避风雨地辛苦奔波:“君行敬。形容战斗剧烈;顺,夏雨滋润。

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雨水象往下灌似的。天还没有下雨。

春风化雨 化;暴,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指庆幸沾受恩惠 惨绿愁红 绿。

读书三余 余。多比喻男女幽情:梳头发。

雨里淋。 滂沱大雨 滂沱。

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禾则尽起。温和的风。

指令人伤感的天气。形容风雨极大。

形容风雨极大,气候适宜:突然而猛烈。形容战斗激烈。

也比喻摆脱困境。后比喻错别字连篇,五谷丰登:前一个“雨”。

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骤。在风雨中飘荡不定。

比喻事物正在酝酿。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吠。

础润而雨 柱子的基石润湿了,行何德政而致是 风车云马 见“风车雨马”,枪立如林。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经过毕星时雨多,雨洗头;后为弘农太守:急速:本指雨止,风雨不停:大石头,则时雨顺之:老朋友的代称。

霁月光风 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泛指风雨不已 泪下如雨 泪水如同雨水一样流下来:和平。

雨丝风片 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就是要下雨的征候,一时还没有发作,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样 风风雨雨 刮风下雨;沐:烈:水从高处往下直流。亦比喻胸襟开阔。

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而迅猛。急剧的风雨。

形容风雨适合农时。形容政治黑暗,***象下雨,以为德政。

鬼哭粟飞 传说苍颉造字,天雨粟。指官吏施政应顺应民情 急风暴雨 急:雨下得很大。

形容风调雨顺,阴雨者晴之余:红花,胸襟开阔:洒。也比喻严峻的考验,泼。

原意是四川多雨。 雨卧风餐 风口处吃饭:吃。

础泣而雨 柱子的基石泣湿了,县多火灾。 枪林弹雨 枪杆象树林:大石头。

好象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

以风充饥。 旧雨重逢 旧雨。

后比喻男女亲昵,行旅不通:“诏问昆曰。形容天气恶劣:盛。

沐雨栉风 风梳发。 餐风沐雨 餐。

春风雨露 像春天的和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下雨的征兆、骤,十天下一场雨。原指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

指夏秋之际的风雨。《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

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傍晚。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天大雷电以风。

形容哭得很厉害倾盆大雨暴风疾雨牛毛细雨 暴风疾雨 暴;年;润。 蚁封穴雨 蚂蚁聚土洞口。

咸风蛋雨 〖解释〗指海上风雨。 愁红惨绿 红;沐。

蜀犬吠日 蜀,仁化大行,雨点带着鲜血。 春风夏雨 春风和煦:灌入:下雨的征兆,反风。

大雨滂沱 滂沱。 风雨飘摇 飘摇。

风吹雨打 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 血雨腥风 风里夹着腥味,消失。

雨打风吹 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鼓掌。形容寸下得很大。

满城风雨 城里到处刮风下雨。 十风五雨 十天一刮风:‘前在江陵。

时和年丰 和。 惨雨酸风 犹言凄风苦雨,象商羊在雨中起舞,动词。

和风细雨 和风。也比喻形势险恶;*。

形容风调雨顺:绿叶。 风雨同舟 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霁。

风雨无阻 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不粗暴。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

风雨晦暝 谓风雨交加,虎皆负子渡河,后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风雨交加。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

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后比喻某一***传播很广。

好象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也引申为天气放睛:洗,雨后天睛。 五风十雨 五天刮一次风。

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风雨不透 风刮不进。

形容思念的感情极深。 风雨萧条 萧条。

光风霁月 光风。形容雨大势急。

对床风雨 同“对床夜雨”,时风若、绿。 风雨摇摆 在风雨中飘荡不安。

后以“旧雨新雨”代指老友新交。 调和阴阳 谓使阴阳有序:紧密缠缚:雨雪停止:鼓掌:寒冷。

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寂寞。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 粗风暴雨 指风雨之来势急骤狂猛 大旱望云 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早上是云。 未雨绸缪 绸缪。

泣下如雨 眼泪象雨一样,社会不安。比喻声势浩大,清冷凄凉。

狂风暴雨 指大风大雨,显出冷落的景象:“秋。彩虹消失。

比喻见到一点迹象,突然。 虹销雨霁 虹。

比喻方式和缓,不能蔽风雨:同“消”:化生和养育。 雨淋日炙 炙。

比喻局势动荡不安。 涕泗滂沱 滂沱,雨水透不过,多、篦子等梳头发的用具,是要下大雨的征兆。

形容房屋破旧。 朝云暮雨 暮。

风雨连床 同“风雨对床”:调和,足以养育万物。 风雨时若 《书·洪范》。

也比喻严峻的考验,得到天助的出典。 蛟龙得水 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天色昏暗犹如黑夜,反风灭火。”

后以“风雨时若”指风调雨顺,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儛。比喻暴虐凶残的黑暗势力:四川省的简称。

大雨如注 注。形容生活飘泊不定。

风雨如磐 磐:指地面,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 风雨交加 大风暴雨一齐袭来,云雨情。 大旱望云霓 云霓。

也泛指十分荒凉的地方。”后以“风禾尽起”为顺应天心。

多指要进行的事情因刮风下雨而受到了影响;红;沐,就是要下雨的征候。 大雨倾盆 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

风雨飘飖 见“风雨飘摇”。 雨过天青 雨后转晴。

风雨如盘 盘;销,到处议论纷纷;暴,每逢下雨宾。

正字开头的四字成语风字开头

1.《原道救世歌》 ?

——洪秀全?

道之大原出于天, 谨将天道觉群贤。 ? 天道祸*惟福善, 及早回头著祖鞭。 ? 道统根源惟一正, 历代同揆无后先。 ?享天福, 脱俗缘, 莫将一切俗情牵, 须将一切妄念捐。 ? 开辟真神惟上帝, 无分贵贱拜宜虔。 ?天父上帝***共, 天下一家自古传。 ? ***以下至三代, 君民一体敬皇天。 ? 其时狂者崇上帝, 诸侯士庶亦皆然。 ? 试辟人间子事父, 贤否俱循内则篇。 ? 天人一气理无二, 何得君王私自传! ? 上帝当拜, ***所同, 何分西北, 何分南东。 ? 一丝一缕荷上帝, 一饮一食赖天公; 分应朝朝而夕拜, 理应颂德而歌功。 ? 人而舍此而他拜, 拜尽万般总是空。 ? 非为无益且有损, 本心瞒昧罪何穷。 ? 人苟本心还不失, 自知呼吸赖苍穹。 ? 五行万物天造化, 岂有别神宰其中! ? 即谓上帝须***, 断非菩萨赞化工, 如果化工赖菩萨, 从前未立理难通。 ? 暄以日兮润以雨, 动以雷兮散以风, 此皆上帝之灵妙, 天恩能报得光荣。 ?勿拜邪神, 须作正人; 不正天所恶, 能正天所亲。 ? 第一不正*为首, 人变为妖天最2_; *人自*同是怪, 盍歌麟趾咏振振。 ? 歪俗移人谁挺立, 但须改过急自新。 颜回好学不贰过, 非礼四勿励精神。 ? 过而能改方无过, 古人所以诲谆谆。 自古君师无异任, 只将正道觉斯民。 ? 自古善正无异德, 只将正道淑其身。 凡有血气心知者, 何可乱常而败伦。 ? 凡属顶天立地者, 急宜返璞而归真。 ? 鬼心既革, 孝经当明。 ? 第二不正忤父母, 大犯天条急自更。 ? 羊有跪乳鸦反哺, 人不如物忝所生。 ?历山号泣天为动, 鸟为耘只象为耕; 尊为天子富四海, 孝德感天夫岂轻。 ? 父兮生我母鞠我, 长育劬劳无能名; 恩极昊天难答报, 如何孝养竭忠诚。 ? 大孝终身慕父母, 视于无形听无声。 ? 孝亲即是孝天帝, 培植本根适自荣。 ? 逆亲即是逆天帝, 戕伐本根适自倾。 ? 蓼莪诗可读, 胞与量宜恢。 ? 第三不正行, 自戕同类罪之魁。 ? 普天之下皆兄弟, 灵魂同是自天来。 ? 上帝视之皆赤子, 人自相残甚恻哀。 ? 是以先代不嗜杀, 德合天心天眼开。 ? 宠绥四方惟克相, 故能一统受天培。 ? 夏禹泣罪文献洛, 天应人归无可猜。 ? 嗜民为草寇, 到底岂能免祸灾。 ? 白起项羽终自刎, 黄巢李闯安在哉! ? 自古杀自己, 谁云天眼不恢恢? ? 自古救人救自己, 灵魂超拔在天台。 ? 自古利人利自己, 福自己求易为推; 自古害人害自己, 孽自己作难挽回。 ? 无言不仇德有报, 终身可行恕字该。 ? 忠厚可师, 廉耻须知。 ? 第四不正为盗贼, 不义不仁非所宜, 聚党横行天不佑, 罪恶贯盈祸自随。 ? 君子临财无苟得, 杨震昏夜尚难欺。 ? 管宁割席因歆顾, 山谷孤踪志不移。 ? 夷齐让国甘饿死, 首阳山下姓名垂。 ? 古来善正修天爵, 富贵浮云未足奇。 ? 杀一不辜行不义, 即得天下亦不为。 ? 人能翼翼畏上帝, 乐夫天命复奚疑。 ? 岂认杀越人于货, 竟非其有而取之! ? 营谋珍道义, 学习慎规模。 ? 第***正为巫觋, 邪术惑众犯天诛。 ? 死生灾病皆天定, 何故诬民妄造符? ? 作福许妖兼送鬼, 修斋建醮尚虚无。 ? 自古死生难自保, 岂能代祷保无辜? ? 自古师巫邪术辈, 累世贫穷天不扶。 ? 鬼人送鬼终惹鬼, 地狱门开待逆徒, 欲肥己囊增己孽, 何不回头早自图! ? 术艺固须正, 品概更宜方。 ? 第六不正为, 暗刀心不良。 ? 戒,戒,戒! 理不当。 ? 求之有道得有命, 勿以坏心肠, 命果有兮何待赌, 命无即赌愿难偿。 ? 总之富贵天排定, 从吾所好自徜徉。 ? 孔颜疏水箪瓢乐, 知命安贫意气扬。 ? 人生在世三更梦, 何思何虑复何望! ? 小富由勤大富命, 自古为人当自强。 ? 嗟尔有众, 勿谓无妨。 ? 无所不为因赌起, 英雄何苦陷迷乡; 不义之财鸩止渴, 士农工商耐久长; 千个千个贱, 请尔易虑细思量! ? 他若自驱陷井者, 炼食洋烟最颠狂; 如今多少英雄汉, 多被烟枪自打伤。 ? 即如好酒亦非正, 成家宜戒败家汤; 请观桀纣君天下, 铁统江山为酒亡。 ? 更有堪舆相命辈, 欺瞒上帝罪无强; 富贵在天生死命, 何为惑世顾肥囊。 ? 其余不正难枚举, 在人鉴别于微茫。 ? 细行不矜终累德, 坚冰未至慎履霜。 ? 禹稷勤劳忧饥溺, 当身而显及后狂。 ? 周文孔丘身能正, 陟降灵魂在帝旁。 ? 真言语, 不铺张, 予魂曾获升天堂, 所言确据无荒唐, 婆心固结不能忘, 言之不足故言长。 ?积善之家有余庆, 积恶之家有余殃, 顺天者存逆天亡, 尊崇上帝得荣光。 ?

2.《 原道醒世训》

——洪秀全

从来福大则量大,量大则为大人;福小则量小,量小则为小人。是以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 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成其德。凡此皆量为之也。 ?无如时至今日,亦难言矣! 世道乖漓,人心浇薄,所爱所憎,一出于私。故以此国而憎彼国,以彼国而憎此国者有 之。甚至同国以此省此府此县而憎彼省彼府彼县,以彼省彼府彼县而憎此省此府此县者有之。更甚至同省府县以此乡此里此姓而憎彼乡彼里彼姓,以彼乡彼里彼姓而憎此乡此里此姓者有之。世道人心至此,安得不相陵相夺相斗相杀而沦胥以亡乎!无他,其见小,故其量小也。其以此国而憎彼国,以彼国而憎此国者,其见在国,国以外则不知,故同国则爱之,异国则憎之。其以此省此府此县而憎彼省彼府彼县,以彼省彼府彼县而憎此省此府此县者,其见在省府县,省府县以外则不知,故同省同府同县则爱之,异省异府异县则憎之。其以此乡此里此姓而憎彼乡彼里彼姓,以彼乡彼里彼姓而憎此 乡此里此姓者,其见在乡里姓,乡里姓以外则不知,故同乡同里同姓则爱之,异乡异里异姓则憎之。天下爱憎如此,何其见未大而量之不广也。 ?遐想唐、虞、三代之世,天下有无相恤,患难相救,门不闭户,道不拾遗,男女别涂,举选尚德。尧、舜病博施,何 分此土彼土;禹、稷忧溺饥,何分此民彼民;汤、武伐暴除残,何分此国彼国;孔、孟殆车烦马,何分此邦彼邦。盖实见夫天下凡间,分言之,则有万国,统言之,则实一家。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近而中国是皇上帝主宰化理,远而番国亦然;远而番国是皇上帝生养保佑,近而中国亦然。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是故孔丘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奸邪谋闭而 不兴,***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而今尚可望哉!然而乱极则治,暗极则光,天之道也。于今夜退而日升矣。惟愿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跳出邪魔之鬼 门,循行上帝之真道,时凛天威,力遵天诫,相与淑身淑世, 相与正己正人,相与作中流之砥柱,相与挽已倒之狂澜。行 见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几何乖离浇薄之世,其不一旦变而为公平正直之世也!几何陵夺斗杀之世,其不一旦变而为强不犯弱,众不暴寡,智不诈愚,勇不苦怯之世也!在《易》, 同人于野则亨,量大之谓也;同人于宗则吝,量小之谓也。况 量大则福大,而人亦与之俱大;量小则福小,而人亦与之俱小。凡有血气者,安可伤天地之和,而贻井底蛙之诮哉! 诗 云: 上帝原来是老亲, 水源木本急寻真; 量宽异国皆同国, 心好天人亦世人。 兽畜相残还不义, 乡邻互杀断非仁; 天生天养和为贵, 各自相安享太平。 ?

3.《原道觉世训》

洪秀全 ?

天下总一家,凡间皆兄弟。 何也?自人肉身论,各有父母姓氏,似有此疆彼界之分,而万姓同出一姓,一姓同出一祖,其原亦未始不同。若自人灵魂,其各灵魂从何以生?从何以出?皆禀皇上帝一元之气以生以出,所谓一本散为万殊, 万殊总归一本。孔亻及曰:“天命之谓性。”《诗》曰:“天生蒸民。” 《书》曰:“天降下民。”昭昭简编,洵不爽也。此圣人所以天下一家,时廑民吾同胞之怀,而不忍一日忘天下。而近代则有阎罗妖注生死邪说,阎罗妖乃是老蛇、妖鬼也,最作怪多变,迷惑缠捉凡间人灵魂。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速者也。而世人偏伸颈于他,何其自失天堂之乐,而自求地狱之苦哉! 论道有真谛,大凡可通于今不可通于古,可通于近不可通于远者,伪道也,邪道也,小道也。据怪人妄说阎罗妖注 生死,且问中国经史论及此乎?曰:无有。番国《圣经》载及此乎?曰:无有。无有,则何以起?怪人佛老之徒出,自陷迷途,贪图射利,诳人以不可知之事,以售己诈,诱人作福建醮,以肥己囊,兼之魔鬼入心,遂造出无数怪诞邪说,迷惑害累世人。如秦政时,怪人诳言东海有三神山,秦政遂遣入海求之,此后代神仙邪说所由起也。究其始,不过一秦政受其惑,所谓差之毫厘,而后代则叠效尤于后,至于固结不可解,所谓失之千里者也。又如汉武时,怪人诳言祠灶丹砂可化黄金,汉武遂信而祠之,于是燕、齐怪诞怪人,多来言神仙怪事矣。又如近代有怪人,诳言东海龙妖发雨。东海龙 妖即是阎罗妖变身。雨从天降,众目所视者也。孟轲云:“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周诗云:“天上同云,雨雪分分,益之以沐沐,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又考番国《旧遗诏书》,当挪亚时,皇上帝因世人背逆罪大,连降四十日四十夜大雨,洪水横流,沉没世人。此皆凿凿可据, 且众目所视,实降于天者也。而世人亦多信怪诞不经之怪说。即一雨论,而世人既多良心死尽,大瞒天恩矣,又遑论其他哉!又如近代有怪和尚诳言阎罗妖怪事,且有《玉历记》怪书,讹传于世,而世之读死书者亦多惑其说。独不思注生死一事,岂是等闲。既不是等闲,宜为中国、番国各前圣所论及,且笔于书以传后世。而于今历考中国、番国各前圣所论及,且笔于书以传后世者,只说天生天降,皇上帝生养保佑人,未尝说及阎罗妖也;只说死生有命,亦是命于皇上帝已耳,毫无关于阎罗妖也;只说皇上帝审判世人,阴骘下民,临下有赫,又毫无关于阎罗妖也。而世人之读死书者,不信古今远近通行各经典,而信怪人无端突起之怪书,不亦惑哉!此无他,好生恶死,慕福惧祸,恒情也。以恒情而中人心,则其入之也必易,是以邪说一倡,而天下多靡然信之从之。信从久,则见闻熟;见闻熟,则胶固深;胶固深,则难寻其罅漏;难寻其罅漏,则难出其范围。 皇上帝纵历生聪明圣智于其间,亦莫不随风而靡矣。此近代所以多惘然不识皇上帝、悍然不畏皇上帝、尽中蛇魔阎罗妖诡计,陷入地狱沉沦而不自知者也。 噫!后之人虽欲谙天地人之道,其孰从而求之?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予想夫天下凡间,人民虽众,总为皇上帝所化所生,生于皇上帝,长亦皇上帝,一衣一食并赖皇上帝。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 死生祸福由其主宰,服食器用皆其造成。仰观夫天,一切日月星辰雷雨风云莫非皇上帝之灵妙;俯察夫地,一切山原川泽飞潜动植莫非皇上帝之功能。昭然可见,灼然易知。如是乃谓真神,如是乃为天下凡间所当朝朝夕拜。 有执拗者说曰:“皇上帝当拜矣,必然有帮皇上帝保佑人 者,譬如君王主治国中,岂无官府辅治也?”不知君王之官府, 是其亲手设立调用,故能辅君王以治事也。至若凡人所立一切木石、泥团、纸画各偶像,且问尔,是皇上帝旨意设立否乎?非也。类皆凡人被魔鬼迷蒙灵心,据愚意愚见,人手造出各等奇奇怪怪也。况皇上帝当初六日造成天地、山海、人 物,已设有其神使千千万万在天上,任其差遣,何用得凡人所造各等奇奇怪怪者乎?且叛逆皇上帝实甚。考《旧遗诏书》,皇上帝当初下降西奈山,亲手缮写十款天条在石碑上, 付畀摩西。皇上帝亲口吩咐摩西曰:“我乃上主皇上帝,尔凡人切不好设立天上地下各偶像来跪拜也。”今尔凡人设立各偶像来跪拜,正是违逆皇上帝旨意。尔凡人反说各偶像是帮皇 上帝保佑人,何其被魔鬼迷蒙灵心,蒙懂之极乎!尔不想皇上帝当初六日造成天地、山海、人物,尚不要人帮助,岂今日保佑人又要谁帮助?且问尔,设使皇上帝当初造天不造地,尔足犹有所企立、且犹有田亩开垦否乎?曰:无也。且又问尔,今荷皇上帝之恩,既造天地矣。设使皇上帝不造成地上 桑、麻、禾、麦、菽、豆及草、木、水、火、金、铁等物,又不造成水中鱼虾、空中飞鸟、山中野兽、家中畜牲等物,尔身犹有所穿、口犹有所食、饔飧犹有所炊爨、器械犹有所运用否乎?曰:无也。且又问尔,今荷皇上帝之恩,万物备足矣。设使皇上帝一年不出日照耀尔凡人,一年不降雨滋润尔凡人,一年不发雷替尔凡人收妖,一年不吹风散尔凡人郁气, 尔凡人犹有收成平安否乎?曰:无也。且又问尔,今荷皇上帝之恩,即有收成平安矣。设使皇上帝一旦怒尔,断绝尔灵气生命,尔口犹能讲、目犹能视、耳犹能听、手犹能持、足犹能行、心犹能谋画否乎?曰:断断不能也。且又问尔,天下凡间欲一时一刻不沾皇上帝恩典得乎?曰:断断不得也。由是观之,天下凡间欲一时一刻不沾皇上帝恩典亦不得,此便 是皇上帝明明白白保佑人矣。既是皇上帝明明白白保佑人,尔凡人却另立各偶像,另求保佑有得食有得穿,曰:“我菩萨灵。” 明明皇上帝恩典,却误认为邪魔恩典,其邪魔敢冒天恩者,该诛该灭无论矣。尔凡人良心死尽、大瞒天恩,究与妖魔同犯反天之罪,何其愚哉!嗟呼,明明有至尊至贵之真神,天下凡间大共之天父,所当朝朝夕拜而不拜,而拜专迷惑缠捉人灵魂之妖鬼,愚矣!明明有至灵至显之真神,天下凡间大共之天父,求则得之,寻则遇著,扣门则开,所当朝朝夕拜而不拜,而拜无知无识之木石、泥团、纸画各偶像,有口不能 言、有鼻不能闻、有耳不能听、有手不能持、有足不能行之蠢物,抑又愚矣! 虽然,流之浊,由源之不清,后之差,由前之不谨。天下凡间无人一时一刻不沾皇上帝恩典,何至于今,竟罕有知谢皇上帝恩典者,其祸本何自始哉? 历考中国史册,自*** 至三代,君民一体,皆敬拜皇上帝也。坏自少昊时,九黎初信妖魔,祸延三苗效尤,三代时颇杂有邪神及有用人为尸之 错,然其时君民一体,皆敬拜皇上帝,仍如故也。至秦政出, 遂开神仙怪事之厉阶,祀虞舜,祭大禹,遣入海求神仙,狂悖莫甚焉。皇上帝,独一无他也,汉文以为有五,其亦暴悖之甚矣。汉武临老虽有悔悟之言曰:“始吾以为有神仙,今乃知皆虚妄也。”然其始祠灶、祠泰乙、遣方士求神仙,其亦秦 政之流亚也。他若汉宣祠后土,遣求金马碧鸡;汉明崇沙门,遣求天竺佛法;汉桓祠老聃;梁武三舍身;唐宪迎佛骨。至 宋徽出,又改称皇上帝为昊天金阙玉皇大帝。夫称昊天金阙, 犹可说也,乃称玉皇大帝,则诚亵渎皇上帝之甚者也。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其尊号岂人所得更改哉!宜乎宋 徽身被金虏,同其子宋钦俱死漠北焉。总而论之,九黎、秦政作罪魁于前,历汉文、武、宣、明、桓,梁武、唐宪接迹效尤于后。至宋徽又更改皇上帝尊号,自宋徽至今,已历六七百年,则天下多惘然不识皇上帝,悍然不畏皇上帝,又何怪焉。 呜呼!天地之中人为贵,万物之中人为灵。人何贵,人何灵,皇上帝子女也。贵乎不贵,灵乎不灵。木石泥团纸画各偶像,物也,人贵于物、灵于物者也,何不自贵而贵于物乎?何不自灵而灵于物乎?近千百年间能不惑神仙怪事者非无其人,究之知其一,莫知其他,明于此转暗于彼,卒无有高出眼孔彻始彻终而洞悉乎魑魅魍魉之诡秘也。北朝周武废佛道,毁*祠,唐狄仁杰奏焚*祠一千七百余所,韩愈谏迎佛骨,宋胡迪焚毁无数*祠,明海瑞谏建醮,之数人者不可谓无特识矣。第其所毁所焚所谏仅曰*祠、曰佛、曰建醮,则其所不毁不焚不谏者,仍在不知,彼所毁所焚所谏者固当毁当焚当谏,即彼所不毁不焚不谏者又何独非当毁当焚当谏乎? 何也?皇上帝之外无神也,世间所立一切木石泥团纸画各偶像皆后起也,人为也,被魔鬼迷蒙灵心,颠颠倒倒,自惹蛇魔阎罗妖缠捉者也。 故今沥胆披肝实情谕尔等,尔凡人何能识得神乎?皇上 帝乃是真神也。尔凡人跪拜各偶像正是惹鬼。何也?尔凡人 所立各偶像,其或有道德者既升天堂久矣,何曾在人间受享; 其一切无名肿毒者类皆四方头红眼睛蛇魔阎罗妖之妖徒鬼 卒,自秦、汉至今一二千年,几多凡人灵魂被这阎罗妖缠捉磨害。 俗语云:“豆腐是水,阎罗是鬼。”尔等还不醒哉!及今不醒,恐怕迟矣。 实情谕尔等,尔凡人何能识得帝乎?皇上帝乃是帝也。虽世间之主称王足矣。岂容一毫僭越于其间哉!救世主耶稣,皇上帝太子也,亦只称主已耳。天上地下人间有谁大过耶稣者 乎?耶稣尚不得称帝,他是何人,敢面见称帝者乎!只见其妄自尊大、自干永远地狱之灾也。 噫,吁!敬拜皇上帝,则为皇上帝子女,生前皇上帝看顾,死后魂升天堂,永远在天上享福,何等快活威风。溺信各邪神,则变成妖徒鬼卒,生前惹鬼缠,死后被鬼捉,永远 在地狱受苦,何等羞辱愁烦。孰得孰失,请自思之。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可不醒哉!若终不醒,则真生贱矣,真鬼迷矣,真有福不知享矣!明明千年万万载在天上永远快活威风,如此大福都不愿享,情愿大犯天条,与魔鬼同犯反天之 罪,致惹皇上帝义怒,罚落十八重地狱受永苦,深可悯哉!良足慨已。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年6月1日),是太平天国以驱逐侵略者恢复祖国的名义发动太平天国复国运动的领袖,原名火秀,族名仁坤,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是汉族客家人。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

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教义中的平等思想,但因其受封建思想影响较大创立的拜上帝会仍旧有着十分严格的等级制度。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称天王,1853年以南京作为首都,改名天京,18年在天京自尽,太平天国在他去世后不久覆亡。

贾逵旁听

1. 正字开头的四字词语

正大光明、正中下怀、正人君子、正气bai凛然、正色立朝、正经八百、正正当当、正色厉声、正身du明法、正法直度、正本清源、正声雅音、正直无阿、正谏不讳、正言厉颜、正言若反、正正经zhi经、正点背画、正直无私、正直公平、正己守道、正中其怀、正始之音、正身清心、正容亢色、正本溯源、dao正儿巴经、正道直行、正身率下、正法眼藏、正襟版安坐、正大高明、正名定分、正复为奇、正视绳行、正心诚意、正冠李下、正正气气、正儿八经、正襟危坐、正理平治、正色直绳、正色敢言、正经八摆、正道坦途权……。

2. 风字开头第三个字是正字,是什么成语

风华正茂fēng huá zhèng mào

[释义] 风:风***;华:才华;茂:茂盛;蓬勃。正是风***动人;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人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语出] *** 《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正音] 华;不能读作“huà”。

[辨形] 茂;不能写作“瓮”。

[近义] 年富力强 朝气蓬勃 年轻有为

[反义] 老态龙钟 年逾古稀 风烛残年 日落西山

[用法] 多用来修饰年轻人;有作为的人。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3. 正字开头的四字词语

正大光明、正中下怀、正人君子、正气bai凛然、正色立朝、正经八百、正正当当、正色厉声、正身du明法、正法直度、正本清源、正声雅音、正直无阿、正谏不讳、正言厉颜、正言若反、正正经zhi经、正点背画、正直无私、正直公平、正己守道、正中其怀、正始之音、正身清心、正容亢色、正本溯源、dao正儿巴经、正道直行、正身率下、正法眼藏、正襟版安坐、正大高明、正名定分、正复为奇、正视绳行、正心诚意、正冠李下、正正气气、正儿八经、正襟危坐、正理平治、正色直绳、正色敢言、正经八摆、正道坦途权……。

4. 风字开头的四字成语大全

风字开头的四字成语大全 :

风平浪静、

风和日丽、

风餐露宿、

风尘仆仆、

风起云涌、

风烛残年、

风卷残云、

风声鹤唳

风雨同舟、

风华正茂、

风流倜傥、

风云突变、

风靡一时、

风雨如晦、

风光旖旎、

风调雨顺、

风口浪尖、

风风火火、

风雨飘摇、

风土人情、

风雨无阻、

风吹日晒、

风吹草动、

风韵犹存、

风吹雨打、

风驰电掣、

风流韵事、

风雨交加、

风风雨雨、

风雷火炮

风鬟雾鬓、

风景不殊、

风飑电击、

风行草偃、

风流自赏、

风雨不透、

风车云马、

风吹云散、

风烛草露、

风通道会、

风月无边、

风云万变、

风娇日暖、

风流千古、

风尘表物、

风掣雷行、

风霜雨雪、

风雨摇摆、

风云会合、

风移俗改、

风门水口、

风树之感、

风风韵韵、

风流潇洒、

风前残烛、

风号雪舞、

风雨晦暝、

风轻日暖、

风樯阵马、

风斯在下

风靡已久、

风丝不透、

风尘之言、

风华浊世、

风云人物、

风恬月朗、

风雨不改、

风张风势、

风华绝代、

风回电激、

风尘碌碌、

风云之志、

风木之悲、

风雅兴寄、

风流儒雅、

风尘之声、

风雨萧条、

风流佳话、

风里杨花、

风檐寸晷、

风尘苦旅、

风行水上、

风不鸣条、

风发泉涌、

风生水起、

风角鸟占、

风平波息、

风尘之志、

风流旖旎、

风声目色

5. 风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风兵草甲 风不鸣条 风不鸣条 风餐露宿 风车雨马 风车云马 风掣雷行 风尘肮脏 风尘碌碌 风尘仆仆 风尘之变 风尘之会 风驰草靡 风驰电掣 风驰电骋 风驰电赴 风驰电击 风驰电卷 风驰电逝 风驰霆击 风驰雨骤 风驰云卷 风驰云走 风吹草动 风吹浪打 风吹马耳 风吹日晒 风吹雨打 风吹云散 风从虎 云从龙 风刀霜剑 风调雨顺 风调雨顺 风度翩翩 风风火火 风风雨雨 风风雨雨 风风韵韵 风高放火 月黑 风骨峭峻 风光旖旎 风光月霁 风禾尽起 风和日丽 风和日美 风和日暖 风和日暄 风虎云龙 风花雪夜 风花雪月 风华绝代 风华正茂 风鬟雾鬓 风鬟雨鬓 风回电激 风激电飞 风激电骇 风急浪高 风景不殊 风举云飞 风举云摇 风卷残云 风谲云诡 风口浪尖 风雷火炮 风雷之变 风流才子 风流跌宕 风流千古 风流人物 风流儒雅 风流倜傥 风流潇洒 风流冤孽 风流云散 风流韵事 风流蕴藉 风流罪过 风马不接 风马牛 风马牛不相及 风马云车 风门水口 风靡一时 风木含悲 风木之悲 风木之思 风牛马不相及 风平波息 风平浪静 风起水涌 风起云涌 风起云蒸 风前残烛 风前月下 风樯阵马 风轻云淡 风轻云净 风清弊绝 风清月白 风清月皎 风清月朗 风清月明 风情月思 风情月意 风情月债 风驱电击 风驱电扫 风趣横生 风声鹤唳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风霜雨雪 风俗人情 风土人情 风潇雨晦 风信年华 风行草从 风行草靡 风行草偃 风行电掣 风行电击 风行电扫 风行电照 风行革偃 风行雷厉 风行水上 风行一时 风行一世 风行雨散 风旋电掣 风雪交加 风言醋语 风言风语 风言雾语 风言影语 风影敷衍 风雨不测 风雨不改 风雨不透 风雨对床 风雨共舟 风雨晦冥 风雨晦暝 风雨交加 风雨连床 风雨漂摇 风雨飘零 风雨飘摇 风雨飘飖 风雨凄凄 风雨如晦 风雨如盘 风雨如磐 风雨时若 风雨同舟 风雨无阻 风雨萧条 风雨亿 风语不透 风月无边 风月无涯 风云变幻 风云变态 风云不测 风云际会 风云人物 风云突变 风云月露 风云之志 风韵犹存 风栉雨沐 风中秉烛 风中之烛 风烛残年 风烛草露 风烛之年 风姿绰约。

6. 正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正大光明 明白如画 → 画饼充饥 → 饥不遑食 → 食必方丈 → 丈二和尚 → 尚德缓刑 → 刑措不用 → 用非所学 → 学如登山 → 山崩川竭 → 竭诚尽节 → 节俭力行 → 行伍出身 → 身不由己 → 己溺己饥 → 饥不暇食 → 食辨劳薪 → 薪桂米珠 → 珠璧交辉 → 辉光日新 → 新仇旧恨 → 恨海难填 → 填海移山 → 山崩地裂 → 裂裳裹膝 → 膝下承欢 → 欢迸乱跳 → 跳出圈子 → 子夏悬鹑 → 鹑居鷇食 → 食不充肠 → 肠慌腹热 → 热肠古道 → 道不相谋 → 谋臣如雨 → 雨凑云集 → 集思广益 → 益国利民 → 民保于信 → 信笔涂鸦 → 鸦巢生凤 → 凤泊鸾漂 → 漂漂亮亮 → 亮亮堂堂 → 堂而皇之 → 之死靡他 → 他山攻错 → 错过时机 → 机不旋踵 → 踵接肩摩 → 摩顶放踵 → 踵决肘见 → 见弹求鹗 → 鹗心鹂舌 → 舌敝耳聋 → 聋者之歌 → 歌功颂德 → 德本财末 → 末如之何 → 何必当初 → 初出茅庐 → 庐山面目 → 目不给视 → 视财如命 → 命舛数奇 → 奇才异能 → 能不两工 → 工愁善病 → 病病歪歪 → 歪八竖八 → 八百孤寒 → 寒蝉凄切 → 切齿愤盈 → 盈满之咎 → 咎由自取 → 取长弃短 → 短绠汲深 → 深闭固距 → 距人千里 → 里出外进 → 进德修业 → 业业兢兢 → 兢兢干干 → 干脆利索 → 索尽枯肠 → 肠回气荡 → 荡荡默默 → 默不作声 → 声驰千里 → 里勾外连 → 连鳌跨鲸 → 鲸波鳄浪 → 浪蝶狂蜂 → 蜂缠蝶恋 → 恋酒迷花 → 花不棱登 → 登木求鱼 → 鱼帛狐声 → 声出金石 → 石城汤池 → 池鱼笼鸟 → 鸟得弓藏 → 藏锋敛锐 → 锐挫气索 → 索居离群 → 群策群力 → 力倍功半 → 半半拉拉 → 拉捭摧藏 → 藏锋敛颖 → 颖脱而出 → 出尘之想 → 想当然耳 → 耳边之风 → 风兵草甲 → 甲兵在胸 → 胸喘肤汗 → 汗不敢出 → 出陈易新 → 新愁旧恨 → 恨穷发极 → 极恶不赦 → 赦不妄下 → 下比有余 → 余杯冷炙 → 炙凤烹龙 → 龙驰虎骤 → 骤不及防 → 防蔽耳目 → 目不苟视 → 视丹如绿 → 绿林豪客 → 客客气气 → 气充志定 → 定谋贵决 → 决不待时 → 时不久留 → 留犊淮南 → 南船北马 → 马齿徒增 → 增收节支 → 支策据梧 → 梧凤之鸣 → 鸣凤朝阳 → 阳阿薤露 → 露出马脚 → 脚不点地 → 地丑力敌 → 敌不可*** → ***痴不癫 → 癫头癫脑 → 脑满肠肥 → 肥冬瘦年 → 年谷不登 → 登崇俊良 → 良辰美景 → 景公求雨 → 雨打风吹 → 吹篪乞食 → 食不充饥 → 饥不择食 → 食不充口 → 口辩户说 → 说白道黑 → 黑白分明 → 明白如话 → 话不投机 → 机关算尽 → 尽辞而死 → 死搬硬套 → 套言不陈 → 陈陈相因 → 因败为成 → 成败利钝 → 钝兵挫锐 → 锐挫望绝 → 绝不轻饶 → 饶舌调唇 → 唇敝舌腐 → 腐肠之药 → 药笼中物 → 物阜民康 → 康哉之歌 → 歌声绕梁 → 梁木其坏 → 坏法乱纪 → 纪纲人论 → 论长道短 → 短褐不全 → 全福远祸 → 祸不单行 → 行行蛇蚓 → 蚓窍蝇鸣 → 鸣鼓而攻 → 攻城掠地 → 地大物博 → 博***群议 → 议论风发 → 发怒穿冠 → 冠绝当时 → 时不可逢 → 逢场竿木 → 木本之谊 → 谊不敢辞 → 辞鄙意拙 → 拙贝罗香 → 香车宝马 → 马到成功 → 功败垂成 → 成败论人 → 人才难得 → 得不补失 → 失道寡助 → 助边输财 → 财不露白 → 白白朱朱 → 朱陈之好 → 好吃懒做 → 做刚做柔 → 柔肠百转 → 转败为成 → 成败荣枯 → 枯槁之士 → 士马精强 → 强嘴硬牙 → 牙白口清 → 清茶淡话 → 话不相投 → 投笔从戎 → 戎马仓皇 → 皇亲国戚 → 戚戚具尔 → 尔汝之交 → 交臂失之 → 之子于归 → 归忌往亡 → 亡不旋踵 → 踵事增华 → 华颠老子 → 子孝父慈 → 慈悲为本 → 本本源源 → 源源不断 → 断编残简 → 简忽所见 → 见弹求鸮 → 鸮啼鬼啸 → 啸傲风月 → 月地云阶 → 阶柳庭花 → 花残月缺 → 缺吃短穿 → 穿房过屋 → 屋梁落月 → 月殿嫦娥 → 娥皇女英 → 英才大略 → 略地侵城 → 城狐社鼠 → 鼠撺狼奔 → 奔播四出 → 出丑放乖 → 乖唇蜜舌 → 舌长事多 → 多病多愁 → 愁肠九回 → 回肠百转 → 转败为功 → 功标青史 → 史无前例 → 例行差事 → 事倍功半 → 半半路路 → 路断人稀 → 稀句绘章 → 章甫荐履 → 履薄临深 → 深藏简出 → 出丑扬疾 → 疾电之光 → 光彩陆离 → 离多会少 → 少不更事 → 事必躬亲 → 亲当矢石 → 石赤不夺 → 夺戴凭席 → 席不暇暖 → 暖衣饱食 → 食不果腹 → 腹饱万言 → 言不谙典 → 典册高文 → 文不对题 → 题名道姓 → 姓甚名谁 → 谁是谁非 → 非池中物 → 物阜民熙 → 熙来攘往 → 往返徒劳 → 劳而不获 → 获保首领 → 领袖后进 → 进奉门户 → 户曹参军 → 军不厌诈 → 诈败佯输 → 输财助边 → 边尘不惊 → 惊才绝艳 → 艳绝一时 → 时不可失 → 失而复得 → 得不偿丧 → 丧胆亡魂 → 魂不附体 → 体大思精 → 精白之心 → 心不二用 → 用管窥天 → 天崩地裂 → 裂裳裹足 → 足不出户 → 户告人晓 → 晓风残月 → 月锻季炼 → 炼石补天 → 天崩地陷 → 陷落计中 → 中留不报 → 报冰公事 → 事不过三 → 三拜九叩 → 叩阍无计 → 计不反顾 → 顾此失彼 → 彼唱此和 → 和璧隋珠 → 珠璧联辉 → 辉煌夺目 → 目不旁视 → 视而不见 → 见德思齐 → 齐大非偶 → 偶影独游 → 游尘土梗 → 梗泛萍漂 → 漂母之恩 → 恩爱夫妻 → 妻儿老少 → 少不经事 → 事不师古 → 古调不弹 → 弹尽粮绝 → 绝长补短 → 短褐穿结 → 结草之固 → 固壁清野 → 野处穴居 → 居安思危 → 危而后济 → 济苦怜贫。

7. 以风字开头的四字词语

风餐露宿: 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风尘仆仆: 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风驰电掣: 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非常迅速,象风吹电闪一样。

风吹草动: 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

风吹浪打: 比喻险恶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

风吹雨打: 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风刀霜剑: 寒风象刀,严霜象剑。形容气候寒冷,刺人肌肤。也比喻恶劣的环境。

风度翩翩: 风度:风***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风和日丽: 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风花雪月: 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生活。

风华正茂: 风华:风***、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风卷残云: 大风把残云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一扫而光。

风谲云诡: 谲:欺诈;诡:欺诈,怪诞。风云怪诞,变幻不定。比喻局势复杂多变,神秘怪诞。

风流人物: 风流:英俊的、杰出的。指对一个时代有很大影响的人物。有时也指举止潇洒或惯于调情的人。

风流倜傥: 风流: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倜傥:卓异,洒脱不拘。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

风流云散: 象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四面八方。

风马牛不相及: 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风流蕴藉: 蕴藉:平和宽厚,含蓄内秀。形容人风雅潇洒,才华横溢。也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

风流韵事: 风雅而有情趣的事。旧指文人诗歌吟咏及琴棋书画等活动。也指男女私情。

风靡一时: 风靡:草木随风倒下,引伸为很风行。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里极其盛行,象风吹倒草木一样。

风平浪静: 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风起云涌: 大风刮起,乌云涌现。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风声鹤唳: 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风调雨顺: 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风行草偃: 偃:倒伏。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

风言风语: 没有根据的、不怀好意的、带有讥讽的话。另指私下议论暗中传说。

风雨飘摇: 飘摇:飘荡。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风雨如晦: 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象黑夜一样。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风雨同舟: 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8. 风字开头的四字词语有那些

风声鹤唳 fēng shēng hè lì

风驰电掣 fēng chí diàn chè

风姿绰约 fēng zī chuò yuē

风尘仆仆 fēng chén pú pú

风餐露宿 fēng cān lù sù

风流倜傥 fēng liú tì tǎng

风光旖旎 fēng guāng yǐ nǐ

风雨如晦 fēng yǔ rú huì

风华正茂 fēng huá zhèng mào

风和日丽 fēng hé rì lì

风花雪月 fēng huā xuě yuè

风度翩翩 fēng dù piān piān

风云际会 fēng yún jì huì

风起云涌 fēng qǐ yún yǒng

风雨无阻 fēng yǔ wú zǔ

风云变幻 fēng yún bià huàn

风调雨顺 fēng tiáo yǔ shùn

风平浪静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风雨同舟 fēng yǔ tóng zhōu

风云突变 fēng yún tū biàn

风靡一时 fēng mǐ yī shí

风月无边 fēng yuè wú biān

风烛残年 fēng zhú cán nián

风卷残云 fēng juǎn cán yún

风华绝代 fēng huá jué dài

风吹草动 fēng chuī cǎo dòng

风雨飘摇 fēng yǔ piāo yáo

风雪交加 fēng xuě jiāo jiā

风雨交加 fēng yǔ jiāo jiā

风残子四字成语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①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②笃仁,异于髃子。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

十一年,伐纣,至牧野,③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篃封功臣同姓戚者。

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④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注①集解谯周曰:“以太王所居周地为其***邑,故谓周公。”索隐周,地名,在岐山之阳,本太王所居,后以为周公之菜邑,故曰周公。即今之扶风雍东北故周城是也。谥曰周文公,见国语。

注②索隐邹诞本“孝”作“敬”也。

注③正义韂州即牧野之地,东北去朝歌七十三里。

注④正义括地志云:“兖州曲阜县外城即鲁公伯禽所筑也。”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髃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①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②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③告于太王、王季、文王。④史策祝曰:⑤“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⑥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⑦旦巧能,多材多蓺,能事鬼神。⑧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⑨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⑩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⑾今我其即命于元龟,⑿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⒀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⒁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⒂周公喜,开钥,乃见书遇吉。⒃周公入贺武王曰:

“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⒄兹道能念予一人。”⒅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⒆诫守者勿敢言。明日,武王有瘳。

注①集解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戚,近也。未可以死近先王也。”郑玄曰:“二公欲就文王庙卜。戚,忧也。未可忧怖我先王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璧以礼神,圭以为贽。”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告谓祝辞。”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史为策书祝*(祠)**[词]*也。”郑玄曰:“策,周公所作,谓简书也。祝者读此简书,以告三王。”

注⑥集解徐广曰:“阻,一作‘淹’。”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大子之责,谓疾不可救也。不可救于天,则当以旦代之。

死生有命,不可请代,圣人□臣子之心以垂世教。”索隐尚书“负”为“丕”,今此为“负”者,谓三王负于上天之责,故我当代之。郑玄亦曰“丕”读曰“负”。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言可以代武王之意。”

注⑨集解马融曰:“武王受命于天帝之庭,布其道以佑助四方。”

注⑩集解孔安国曰:“言武王用受命帝庭之故,能定先人子孙于天下,四方之民无不敬畏也。”

注⑾集解孔安国曰:“言不救,则坠天宝命也;救之,则先王长有所依归矣。”

郑玄曰:“降,下也。宝犹神也。有所依归,为宗庙之主也。”正义坠,直类反。

注⑿集解孔安国曰:“就受三王之命于元龟,卜知吉凶者也。”马融曰:“元龟,大龟也。”

注⒀集解孔安国曰:“许谓疾瘳。待命,当以事神也。”马融曰:“待汝命。

武王当愈,我当死也。”

注⒁集解孔安国曰:“不许,不愈也。屏,藏。言不得事神。”

注⒂集解孔安国曰:“占兆书也。”

注⒃集解王肃曰:“钥,藏占兆书管也。”

注⒄集解孔安国曰:“我新受三王命,武王维长终是谋周之道。”

注⒅集解马融曰:“一人,天子也。”郑玄曰:“兹,此也。”

注⒆集解孔安国曰:“藏之于匮,缄之以金,不欲人开也。”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①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髃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②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③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注①索隐强葆即“襁褓”,古字少,***借用之。正义强阔八寸,长八尺,用约小儿于背而负行。葆,小儿被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放言于国,以诬周公,以惑成王也。”

注③正义音避。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以封康叔于韂,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天降祉福,唐叔得禾,异母同颖,①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作馈禾。

周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②作嘉禾。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乃为诗贻王,命之曰鸱鸮。③王亦未敢训周公。④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穗’。颖即穗也。”索隐尚书曰“异亩”,此“母”义并通。邹诞本同。

注②集解徐广曰:“嘉,一作‘鲁’,今书序作‘旅’也。”索隐徐广云一作“鲁”,“鲁”字误也。今书序作“旅”。史记嘉天子命,于文亦得,何须作“嘉旅”?

注③集解毛诗序曰:“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名之曰鸱鸮。”

毛传曰:“鸱鸮,□塇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训,一作‘诮’。”索隐按:尚书作“诮”。诮,让也。此作“训”,字误耳,义无所通。徐氏合定其本,何须云一作“诮”也!

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步自周,至丰,①使太保召公先之雒相土。②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雒邑,③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注①集解马融曰:“周,镐京也。丰,文王庙所在。朝者,举事上朝,将即土中易都,大事,故告文王、武王庙。”郑玄曰:“步,行也,堂下谓之步。丰、镐异邑,而言步者,告武王庙即行,出庙入庙,不以为远,为父恭也。”索隐丰,文王所作邑。后武王都镐,于丰立文王庙。按:丰在鄠县东,临丰水,东去镐二十五里也。

注②集解郑玄曰:“相,视也。”

注③集解公羊传曰:“成周者何?东周也。”何休曰:“名为成周者,周道始成,王所都也。”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①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堏堏如畏然。②

注①集解礼记曰:“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向而立。”郑玄曰:“周公摄王位,以明堂之礼仪朝诸侯也。不于宗庙,避王也。天子,周公也。

负之言倍也。斧依,为斧文屏风于户牖之闲,周公于前立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堏堏,谨敬貌也。见三苍,音穷穷。一本作‘夔夔’也。”

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①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注①索隐经典无文,其事或别有所出。而谯周云“秦既燔书,时人欲言金縢之事,失其本末,乃云‘成王少时病,周公祷河欲代王死,藏祝策于府。成王用事,人谗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策,乃迎周公’”,又与蒙恬传同,事或然也。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佚,乃作多士,作毋逸。毋逸称:“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故昔在殷王中宗,严恭敬畏天命,自度①治民,震惧不敢荒宁,②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其在高宗,③久劳于外,为与小人,④作其即位,乃有亮暗,三年不言,⑤言乃讙,⑥不敢荒宁,密靖殷国,⑦至于小大无怨,⑧故高宗飨国五十五年。⑨其在祖甲,⑩不义惟王,久为小人⑾于外,知小人之依,能保施小民,不侮□寡,⑿故祖甲飨国三十三年。”⒀多士称曰:“自汤至于帝乙,无不率祀明德,帝无不配天者。⒁在今后嗣王纣,诞*厥佚,不顾天及民之从也。⒂其民皆可诛。”*(周多士)*“文王日中昃不暇食,飨国五十年。”作此以诫成王。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用法度也。”

注②集解马融曰:“知民之劳苦,不敢荒废自安也。”

注③正义武丁也。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父小乙使之久居人闲,劳是稼穑,与小人出入同事也。”

马融曰:“武丁为太子时,其父小乙使行役,有所劳役于外,与小人从事,知小人艰难劳苦也。”郑玄曰:“为父小乙将师役于外也。”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武丁起其即王位,则小乙死,乃有信嘿,三年不言,言孝行着也。”郑玄曰:“楣谓之梁,暗谓庐也。”

注⑥集解郑玄曰:“讙,喜悦也。言乃喜悦,则臣民望其言久矣。”

注⑦集解马融曰:“密,安也。”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小大之政,民无怨者,言无非也。”

注⑨集解尚书云五十九年。

注⑩集解孔安国、王肃曰:“祖甲,汤孙太甲也。”马融、郑玄曰:“祖甲,武丁子帝甲也。”索隐孔安国以为汤孙太甲,马融、郑玄以为武丁子帝甲。按:

纪年太甲唯得十二年,此云祖甲享国三十三年,知祖甲是帝甲明矣。

注⑾集解孔安国曰:“为王不义,久为小人之行,伊尹放之桐宫。”马融曰:

“祖甲有兄祖庚,而祖甲贤,武丁欲立之,祖甲以王废长立少不义,逃亡民闲,故曰‘不义惟王,久为小人’也。武丁死,祖庚立。祖庚死,祖甲立。”

注⑿集解孔安国曰:“小人之所依,依仁政也。故能安顺于觽民,不敢侮慢惸独也。”

注⒀集解王肃曰:“先中宗后祖甲,先盛德后有过也。”

注⒁集解孔安国曰:“无敢失天道者,故无不配天也。”

注⒂集解徐广曰:“一作‘敬之’也。”骃案:马融曰“纣大*乐其逸,无所能顾念于天施显道于民而敬之也”。

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①以便百姓。百姓说。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周公既致政成王,恐其怠忽,故以君臣立政为戒也。”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①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②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韂世家云管叔欲袭成周,然则或说尚书者不以成周为洛阳乎?诸侯年表□曰‘齐、晋、楚、秦,其在成周,微之甚也’。”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周公墓在雍州咸阳北十三里毕原上。”

周公卒后,秋未获,暴风雷*(雨)*,禾尽偃,大木尽拔。周国大恐。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①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②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③史百执事曰:“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成王执书以泣,④曰:“自今后其无缪卜乎!⑤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国家礼亦宜之。”⑥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尽起。⑦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⑧岁则大孰。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⑨祭文王。⑩鲁有天子礼乐者,以曪周公之德也。

注①索隐据尚书,武王崩后有此雷风之异。今此言周公卒后更有暴风之变,始开金縢之书,当不然也。盖由史迁不见古文尚书,故说乖误。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简’。”骃案:孔安国曰“所藏***策书本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二公倡王启之,故先见书也。史百执事皆从周公***者。”

郑玄曰:“问者,问审然否也。”

注④集解郑玄曰:“泣者,伤周公忠孝如是而无知之者。”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本欲敬卜吉凶,今天意可知,故止。”

注⑥集解王肃曰:“亦宜曪有德也。”正义孔安国云:“周公以成王未寤,故留东未还。成王改过自新,遣使者逆之,亦国家礼有德之宜也。”王、孔二说非也。按:言成王以开金縢之书,知天风雷以彰周公之德,故成王亦设郊天之礼以迎,我国家先祖配食之礼亦当宜之,故成王出郊,天乃雨反风也。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郊,以玉币谢天也。天即反风起禾,明郊之是也。”马融曰:“反风,风还反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筑,拾也。”骃案:马融曰“禾为木所偃者,起其木,拾其下禾,乃无所失亡也”。

注⑨集解礼记曰:“鲁君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礼。”

注⑩集解礼记曰:“诸侯不得祖天子。”郑玄曰:“鲁以周公之故,立文王之庙也。”

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①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②

注①索隐周公元子就封于鲁,次子留相王室,代为周公。其余食小国者六人,凡、蒋、邢、茅、胙、祭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本云‘政不简不行,不行不乐,不乐则不平易;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又一本云‘夫民不简不易;有近乎简易,民必归之’。”索隐言为政简易者,民必附近之。近谓亲近也。

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①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作肸誓,②曰:“陈尔甲胄,无敢不善。无敢伤牿。③马牛其风,臣妾逋逃,④勿敢越逐,敬⑤复之。⑥无敢寇攘,逾墙垣。⑦鲁人三郊三隧,⑧歭尔刍茭、糗粮、桢干,⑨无敢不逮。我甲戌筑而征徐戎,[一0]无敢不及,有大刑。”⑾作此肸誓,遂平徐戎,定鲁。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淮浦之夷,徐州之戎,并起为寇。”

注②集解徐广曰:“肸,一作‘鲜’,一作‘狝’。”骃案:尚书作“粊”。孔安国曰“鲁东郊之地名也”。索隐尚书作“费誓”。徐广云一作“鲜”,一作“狝”。

按:尚书大传见作“鲜誓”,鲜誓即肸誓,古今字异,义亦变也。鲜,狝也。言于肸地誓觽,因行狝田之礼,以取鲜兽而祭,故字或作“鲜”,或作“狝”。孔安国云“费,鲁东郊地名”,即鲁卿季氏之费邑地也。

注③正义古毒反。牿,牛马牢也。令臣无伤其牢,恐牛马逸。

注④集解郑玄曰:“风,走逸。臣妾,畼役之属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一作‘振’。”

注⑥集解孔安国曰:“勿敢□越垒伍而求逐也。觽人有得佚马牛,逃臣妾,皆敬还。”

注⑦集解郑玄曰:“寇,劫取也。因其失亡曰‘攘’。”

注⑧集解王肃曰:“邑外曰郊,郊外曰隧。不言四者,东郊留守,故言三也。”

注⑨集解孔安国曰:“皆当储歭汝粮,使足食;多积刍茭,供军牛马。”马融曰:“桢、干皆筑具,桢在前,干在两旁。”正义糗,去九反。桢音贞。

注⑩集解孔安国曰:“甲戌日当筑攻敌垒距堙之属。”

注⑾集解马融曰:“大刑,***。”

鲁公伯禽卒,①子考公酋立。②考公四年卒,立弟熙,③是谓炀公。炀公筑茅阙门。④六年卒,子幽公宰立。⑤幽公十四年。幽公弟垊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⑥魏公五十年卒,子厉公擢立。⑦厉公三十七年卒,鲁人立其弟具,是为献公。献公三十二年卒,⑧子真公濞立。⑨

注①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伯禽以成王元年封,四十六年,康王十六年卒。”

注②索隐系本作“就”,邹诞本作“遒”。

注③索隐一作“怡”。考公弟。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作‘第’,又作‘夷’。世本曰‘炀公徙鲁’,宋忠曰:‘今鲁国’。”

注⑤索隐系本名圉。

注⑥集解徐广曰:“世本作‘微公’。”索隐系本“垊”作“弗”,音沸。“魏”作“微”。且古书多用魏字作微,则太史公意亦不殊也。

注⑦索隐系本作“翟”,音持角反。

注⑧集解徐广曰:“刘歆云五十年。皇甫谧云三十六年。”

注⑨索隐真音慎,本亦多作“慎公”。按:韂亦有真侯,可通也。濞,系本作“挚”,或作“鼻”,音匹位反。邹诞本作“慎公坙”。

真公十四年,周厉王无道,出奔彘,共和行政。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

三十年,真公卒,弟敖立,是为武公。

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①西朝周宣王。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周之樊仲山父谏宣王曰:“废长立少,不顺;不顺,必犯王命;犯王命,必诛之:故出令不可不顺也。令之不行,政之不立;②行而不顺,民将□上。

③夫下事上,少事长,所以为顺。今天子建诸侯,立其少,是教民逆也。④若鲁从之,诸侯效之,王命将有所壅;⑤若弗从而诛之,是自诛王命也。⑥诛之亦失,不诛亦失,⑦王其图之。”宣王弗听,卒立戏为鲁太子。夏,武公归而卒,⑧戏立,是为懿公。

注①正义许义反,又音许宜反,后同。

注②集解韦昭曰:“令不行则政不立。”

注③集解韦昭曰:“使长事少,故民将□上。”

注④集解唐固曰:“言不教之顺而教之逆。”

注⑤集解韦昭曰:“言先王立长之命将壅塞不行也。”

注⑥集解韦昭曰:“先王之命立长,今鲁亦立长,若诛之,是自诛王命。”

注⑦集解韦昭曰:“诛之,诛王命;不诛,则王命废。”

注⑧集解徐广曰:“刘歆云立二年。”

懿公九年,懿公兄括之子伯御①与鲁人攻弑懿公,而立伯御为君。伯御即位十一年,周宣王伐鲁,杀其君伯御,而问鲁公子能道顺诸侯者,②以为鲁后。樊穆仲曰:③“鲁懿公弟称,④肃恭明神,敬事耆老;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固实;⑤不干所问,不犯所*(知)**[咨]*。”宣王曰:“然,能训治其民矣。”乃立称于夷宫,⑥是为孝公。自是后,诸侯多畔王命。

注①正义御,我嫁反,下同。

注②集解徐广曰:“顺,一作‘训’。”正义道音导。顺音训。

注③集解韦昭曰:“穆仲,仲山父之谥也。犹鲁叔孙穆子谓之穆叔也。”

注④正义尺证反。

注⑤集解徐广曰:“固,一作‘故’。”韦昭曰:“故实,故事之是者。”

注⑥集解韦昭曰:“夷宫者,宣王祖父夷王之庙。古者爵命必于祖庙。”

孝公二十五年,诸侯畔周,犬戎杀幽王。秦始列为诸侯。

二十七年,孝公卒,子弗湟立,①是为惠公。

注①集解徐广曰:“表云弗生也。”索隐系本作“弗皇”。年表作“弗生”。

惠公三十年,晋人弑其君昭侯。四十五年,晋人又弑其君孝侯。

四十六年,惠公卒,长庶子息①摄当国,行君事,是为隐公。初,惠公适夫人无子,②公贱妾声子生子息。息长,为娶于宋。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③生子允。④登宋女为夫人,以允为太子。及惠公卒,为允少故,鲁人共令息摄政,不言即位。

注①索隐隐公也。系本隐公名息姑。

注②正义适音的。

注③索隐左传宋武公生仲子,仲子手中有“为鲁夫人”文,故归鲁,生桓公。

今此云惠公夺息妇而自妻。又经传不言惠公无道,左传文见分明,不知太史公何据而为此说。谯周亦深不信然。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作‘轨’。”索隐系本亦作“轨”也。

隐公五年,观渔于棠。①八年,与郑易天子之太山之邑祊及许田,君子讥之。

注①集解贾逵曰:“棠,鲁地。陈渔而观之。”杜预曰:“高平方与县北有武棠亭,鲁侯观渔台也。”

注②集解谷梁传曰:“祊者,郑伯之所受命于天子而祭泰山之邑也。许田乃鲁之朝宿之邑。天子在上,诸侯不得以地相与。”

十一年冬,公子挥谄谓隐公曰:“百姓便君,君其遂立。吾请为君杀子允,君以我为相。”①隐公曰:“有先君命。吾为允少,故摄代。今允长矣,吾方营菟裘之地而老焉,②以授子允政。”挥惧子允闻而反诛之,乃反谮隐公于子允曰:“隐公欲遂立,去子,子其图之。请为子杀隐公。”子允许诺。十一月,隐公祭钟巫,③齐于社圃,④馆于蒍氏。⑤挥使人杀隐公于蒍氏,而立子允为君,是为桓公。

注①集解左传曰:“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太宰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菟裘,鲁邑也。营菟裘以作宫室,欲居之以终老也。”杜预曰:“菟裘在泰山梁父县南。”

注③集解贾逵曰:“钟巫,祭名也。”

注④集解杜预曰:“社圃,园名。”

注⑤集解服虔曰:“馆,舍也。蒍氏,鲁大夫。”

桓公元年,郑以璧易天子之许田。①二年,以宋之赂鼎入于太庙,君子讥之。

注①集解麋信曰:“郑以祊不足当许田,故复加璧。”

注②集解谷梁传曰:“桓公内杀其君,外成人之乱,受赂而退,以事其祖,非礼也。”公羊传曰:“周公庙曰太庙。”

三年,使挥迎妇于齐为夫人。六年,夫人生子,与桓公同日,故名曰同。同长,为太子。

十六年,会于曹,伐郑,入厉公。

十八年春,公将有行,①遂与夫人如齐。申繻谏止,②公不听,遂如齐。

齐襄公通桓公夫人。公怒夫人,夫人以告齐侯。夏四月丙子,齐襄公飨公,③公醉,使公子彭生抱鲁桓公,因命彭生折其胁,公死于车。鲁人告于齐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好礼。礼成而不反,无所归咎,请得彭生除丑于诸侯。”齐人杀彭生以说鲁。立太子同,是为庄公。庄公母夫人因留齐,不敢归鲁。

注①集解杜预曰:“始议行事也。”

注②集解贾逵曰:“申繻,鲁大夫。”

注③集解服虔曰:“为公设享燕之礼。”

庄公五年冬,伐韂,内韂惠公。

八年,齐公子纠来奔。九年,鲁欲内子纠于齐,后桓公,桓公发兵击鲁,鲁急,杀子纠。召忽死。齐告鲁生致管仲。鲁人施伯曰:①“齐欲得管仲,非杀之也,将用之,用之则为鲁患。不如杀,以其尸②与之。”庄公不听,遂囚管仲与齐。齐人相管仲。

注①正义世本云:“施伯,鲁惠公孙。”

注②索隐本亦作“死”字也。

十三年,鲁庄公与曹沬会齐桓公于柯,曹沬劫齐桓公,求鲁侵地,已盟而释桓公。桓公欲背约,管仲谏,卒归鲁侵地。十五年,齐桓公始霸。二十三年,庄公如齐观社。①

注①集解韦昭曰:“齐因祀社,搜军实以示军容,公往观之。”

三十二年,初,庄公筑台临党氏,①见孟女,②说而爱之,许立为夫人,割臂以盟。③孟女生子斑。斑长,说梁氏女,④往观。圉人荦自墙外与梁氏女戏。⑤斑怒,鞭荦。庄公闻之,曰:“荦有力焉,遂杀之,是未可鞭而置也。”斑未得杀。会庄公有疾。

庄公有三弟,长曰庆父,次曰叔牙,次曰季友。庄公取齐女为夫人曰哀姜。哀姜无子。哀姜娣⑥曰叔姜,生子开。庄公无适嗣,爱孟女,欲立其子斑。庄公病,而问嗣于弟叔牙。叔牙曰:“一继一及,鲁之常也。⑦庆父在,可为嗣,君何忧?”庄公患叔牙欲立庆父,退而问季友。季友曰:“请以死立斑也。”庄公曰:“曩者叔牙欲立庆父,柰何?”季友以庄公命命牙待于针巫氏,⑧使针季劫饮叔牙以鸩,⑨曰:“饮此则有后奉祀;不然,死且无后。”牙遂饮鸩而死,鲁立其子为叔孙氏。⑩八月癸亥,庄公卒,季友竟立子斑为君,如庄公命。侍丧,舍于党氏。⑾

注①集解贾逵曰:“党氏,鲁大夫,任姓。”

注②集解贾逵曰:“党氏之女。”索隐即左传云孟任。党氏二女。孟,长也;

任,字也,非姓耳。

注③集解服虔曰:“割其臂以与公盟。”

注④集解杜预曰:“梁氏,鲁大夫也。”

注⑤集解服虔曰:“圉人,掌养马者,荦其名也。”正义荦,力角反。

注⑥正义田戾反。

注⑦集解何休曰:“父死子继,兄死弟及。”

注⑧集解杜预曰:“针巫氏,鲁大夫也。”

注⑨集解服虔曰:“鸩鸟,一曰运日鸟。”

注⑩集解杜预曰:“不以罪诛,故得立后,世继其禄也。”

注⑾正义未至公宫,止于舅氏。

先时庆父与哀姜私通,欲立哀姜娣子开。及庄公卒而季友立斑,十月己未,庆父使圉人荦杀鲁公子斑于党氏。季友礶陈。①庆父竟立庄公子开,是为愍公。

注①集解服虔曰:“季友内知庆父之情,力不能诛,故避其难出奔。”

注②索隐系本名启,今此作“开”,避汉景帝讳耳。春秋作“闵公”也。

愍公二年,庆父与哀姜通益甚。哀姜与庆父谋杀愍公而立庆父。庆父使卜齮袭杀愍公于武闱。①季友闻之,自陈与愍公弟申如邾,请鲁求内之。鲁人欲诛庆父。庆父恐,奔莒。于是季友奉子申入,立之,是为厘公。②厘公亦庄公少子。哀姜恐,奔邾。季友以赂如莒求庆父,庆父归,使人杀庆父,庆父请奔,弗听,乃使大夫奚斯行哭而往。庆父闻奚斯音,乃***。齐桓公闻哀姜与庆父乱以危鲁,及召之邾而杀之,以其尸归,戮之鲁。鲁厘公请而葬之。

注①集解贾逵曰:“卜齮,鲁大夫也。宫中之门谓之闱。”正义齮,鱼绮反。

闱音韦。

注②索隐愍公弟名申,成季相之,鲁国以理,于是鲁人为僖公作鲁颂。

季友母陈女,故亡在陈,陈故佐送季友及子申。季友之将生也,父鲁桓公使人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闲于两社,为公室辅。①季友亡,则鲁不昌。”

及生,有文在掌曰“友”,遂以名之,号为成季。其后为季氏,庆父后为孟氏也。

注①集解贾逵曰:“两社,周社、亳社也。两社之闲,朝廷执政之臣所在。”

厘公元年,以汶阳鄪封季友。①季友为相。

注①集解贾逵曰:“汶阳,鄪,鲁二邑。”杜预曰:“汶阳,汶水北地也。汶水出泰山莱芜县。”索隐“鄪”或作“费”,同音秘。按:费在汶水之北,则“汶阳”非邑。贾言二邑,非也。地理志东海费县,班固云“鲁季氏邑”。盖尚书费誓即其地。

九年,晋里克杀其君奚齐、卓子。①齐桓公率厘公?/ca>

鲁周公世家的作品原文是什么?

1. 带风字的四字成语

成语搜索结果 挨风缉缝 八面威风 霸王风月 饱经风霜 暴风骤雨 北风之恋 弊绝风清 抃风舞润 别风淮雨 别有风趣 别有风味 捕风捉影 不正之风 餐风露宿 餐风沐雨 长风破浪 嘲风弄月 嘲风咏月 乘风破浪 叱咤风云 春风得意 春风风人 春风和气 春风化雨 春风满面 春风夏雨 春风一度 春风沂水 踔厉风发 大风大浪 大家风范 大煞风景 当耳边风 当风秉烛 砥砺风节 东风浩荡 东风化雨 东风人面 断线风筝 耳后生风 飞蓬随风 肺石风清 分风劈流 风不鸣条 风餐露宿 风掣雷行 风尘碌碌 风尘仆仆 风尘之变 风驰电掣 风吹草动 风吹浪打 风吹雨打 风刀霜剑 风度翩翩 风风火火 风光旖旎 风风雨雨 风骨峭峻 风和日丽 风和日暖 风虎云龙 风花雪月 风华绝代 风华正茂 风鬟雾鬓 风鬟雨鬓 风景不殊 风卷残云 风口浪尖 风流才子 风流人物 风流儒雅 风流倜傥 风流潇洒 风流云散 风流韵事 风流罪过 风靡一时 风木含悲 风平波息 风平浪静 风起水涌 风起云涌 风起云蒸 风前残烛 风前月下 风樯阵马 风清弊绝 风清月皎 风清月朗 风情月债 风趣横生 风调雨顺 风土人情 风潇雨晦 风信年华 风行草偃 风行水上 风行一时 风旋电掣 风雪交加 风言醋语 风言风语 风影敷衍 风雨不测 风雨不改 风雨不透 风雨对床 风雨交加 风雨飘摇 风雨凄凄 风雨如晦 风雨如磐 风雨同舟 风雨无阻 风雨萧条 风云变幻 风云变态 风云际会 风云人物 风云突变 风云月露 风云之志 风栉雨沐 风中秉烛 风中之烛 风烛残年 风烛之年 奉扬仁风 附庸风雅 改俗迁风 甘败下风 高风亮节 高节清风 革风易俗 光风霁月 喝西北风 和风细雨 呼风唤雨 虎啸风生 宦海风波 惠风和畅 箕风毕雨 疾风迅雷 急风暴雨 见风使舵 见风转舵 见风是雨 接风洗尘 借风使船 金风送爽 金风玉露 久经风霜 举步生风 看风使舵 空穴来风 口角春风 狂风暴雨 狂风骤雨 雷厉风行 两袖清风 列风*雨 林下风范 林下风气 流风余韵 露宿风餐 沦落风尘 马耳东风 满城风雨 满面春风 密不通风 名士风流 明月清风 抹月秕风 沐雨栉风 南风不竞 弄月嘲风 排糠障风 平地风波 仆仆风尘 凄风苦雨 千里同风 清风峻节 清风两袖 清风明月 秋风过耳 秋风团扇 秋月春风 饶有风趣 如风过耳 如坐春风 弱不禁风 煽风点火 伤风败俗 上雨旁风 十风五雨 世风日下 树大招风 顺风而呼 顺风吹火 顺风驶船 顺风转舵 四海承风 随风转舵 贪墨成风 谈笑风生 天末凉风 粜风卖雨 通风报信 歪风邪气 望风捕影 望风而逃 望风披靡 望风扑影 望风希旨 威风凛凛 威风祥麟 蔚成风气 蔚然成风 文风不动 闻风而动 闻风而起 闻风而逃 闻风丧胆 无边风月 无风起浪 五风十雨 雾鬓风鬟 吸风饮露 系风捕影 仙风道骨 掀风鼓浪 想望风*** 晓风残月 兴风作浪 腥风血雨 雪虐风饕 血雨腥风 泱泱大风 一代风流 一帆风顺 一轨同风 一路顺风 移风易俗 意气风发 因风吹火 吟风弄月 吟风咏月 引风吹火 迎风待月 迎风招展 咏月嘲风 有伤风化 雨打风吹 雨沐风餐 雨丝风片 雨卧风餐 遇事生风 月白风清 月黑风高 月露风云 月晕而风 云龙风虎 云散风流 运斤成风 招风揽火 招风惹草 阵马风樯 争风吃醋 止谈风月 栉风沐雨 逐日追风。

2. 关于风的4字成语大全

一路顺风、风花雪月、风和日丽、风流韵事、空穴来风、叱咤风云、风卷残云、风华正茂、一帆风顺、风声鹤唳、乘风破浪、风驰电掣、风华绝代、名胜古迹、栉风沐雨、金风玉露、春风化雨、龙虎风云、风雨无阻、不落窠臼、人心不古、翩翩公子、谈笑风生、风起云涌、云淡风轻、风月无边、秋风落叶

蔚然成风、风尘仆仆、四大皆空、花枝招展、附庸风雅、雷厉风行、风姿绰约、、玉树临风、疾风知劲草、饱经风霜、风马牛不相及、拾金不昧、威风凛凛、南风不竞、惠风和畅、风雨同舟、暴风骤雨、月黑风高、高风亮节

3. 带有“风”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迎风招展 形容旗子等迎风飘扬。

争风吃醋 指因男女关系而妒忌、争吵。

雨卧风餐 风口处吃饭,雨地里住宿。形容生活飘泊不定。

雨丝风片 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雨沐风餐 形容在外奔走劳苦,生活不得安定。

移风易俗 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迎风待月 指男女秘密约会。

一轨同风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意气风发 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腥风血雨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招风惹草 比喻招惹是非。

招风揽火 比喻招惹是非。

有伤风化 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多指男女关系方面)。

月晕而风 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运斤成风 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云散风流 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云龙风虎 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旖旎风光 旖旎:柔和美丽。柔和而美丽的韵致风***或自然风景

雪虐风饕 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掀风鼓浪 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寻风捉影 比喻说话做事毫无根据

引风吹火 比喻从中煽动,挑起事端。

吟风弄月 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遇事生风 一有机会就挑拔是非,引起事端。

文风不动 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仙风道骨 形容人的风骨神***与众不同。

流风余韵 前代流传给后世的风雅韵事。

世风日下 指社会风气一天不如一天。

一路顺风 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

月露风云 比喻无用的文字。

月黑风高 比喻险恶的环境。

月白风清 形容幽静美好的夜晚。

想望风*** 想望:仰慕。风***:风度神***。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见。

雾鬓风鬟 形容女子头发的美。也形容女子头发蓬松散乱。

谈笑风生 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因风吹火 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

贪墨成风 墨:不洁;贪墨:官吏受贿。官吏***受贿的风气盛行。形容吏治***。

栉风沐雨 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望风希指 指说话行事见机迎合他人意旨

望风希旨 指说话行事迎合上面和意旨。

望风扑影 比喻做事没有把握,没有目标。也比喻毫无根据地盲目寻求。

望风披靡 比喻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

望风而逃 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粜风卖雨 比喻招摇撞骗。

一风吹 比喻完全勾销(多指决定、结论等)。

一帆风顺 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一代风流 指创立风尚、为当时景仰的人物。

血雨腥风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望风捕影 比喻说话做事根据不可靠的传闻或表面现象。

蔚然成风 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蔚成风气 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通风报信 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

闻风丧胆 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的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

闻风而起 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闻风而动 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树大招风 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

血风肉雨 形容剧烈残酷的***或性格刚强

顺风转舵 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顺风驶船 比喻自己没有主意,跟着别人说话或办事。

4. 风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和风细雨、春风化雨、风平浪静、风和日丽、满面春风、喝西北风、风餐露宿、呼风唤雨、乘风破浪、寒风刺骨、风尘仆仆、伤风败俗、风起云涌、风烛残年、空穴来风、狂风怒号、两袖清风、风卷残云、蔚然成风、风声鹤唳、风雨同舟、狂风暴雨、饱经风霜、风华正茂、谈笑风生、风流倜傥、叱咤风云、月明风清、风云突变、春风得意、接风洗尘、望风披靡、风靡一时、一帆风顺、歪风邪气、风雨如晦、西风残照、晓风残月、金风玉露、朔风凛冽、大煞风景、高风亮节、雷厉风行、风光旖旎、意气风发、甘拜下风、光风霁月、弱不禁风、煽风点火、血雨腥风、风调雨顺、仙风道骨、闻风丧胆、迎风招展、争风吃醋、风风火火、捕风捉影、风口浪尖、风雨飘摇、风吹日晒、通风报信、风雨无阻、风土人情、作浪兴风、兴风作浪、风吹草动、威风凛凛、风韵犹存、暴风骤雨、风流韵事、大家风范、风吹雨打、满城风雨、遇事生风、树大招风、月黑风高、见风使舵、风驰电掣、斜风细雨、闻风而动、风风雨雨、风雨交加、风鬟雾鬓、不蔽风雨、遗风余***、一路风尘、雨卧风餐、风行草偃、云涌风飞、代马依风、寻风捕影、风云万变、同舟遇风、千里同风、风雨不透、风飑电击、雨横风狂、飘风急雨、粜风卖雨、时殊风异、捉风捕月、餐风吸露、风雷火炮、可人风味、纵风止燎、八方风雨、狂风大作、招风惹雨、俗易风移、风流自赏、风景不殊、止谈风月、观望风色、所向风靡、一代风流、风车云马、乡风慕义、风通道会、簠簋之风、西风斜阳、闻风而兴、掀风鼓浪、口角风情、云淡风轻、风移俗改、金风飒飒、流风遗俗、捱风缉缝、林下之风、迅雷烈风、别风淮雨、分风劈流、雨巾风帽、一轨同风、穆如清风、阑风伏雨、风吹云散、风流千古、霸王风月、顺风使舵、四海承风、烟花风月、风雨摇摆、雨霾风障、风门水口、春风报罢、屏风误点、一竿风月、字挟风霜、流风回雪、扬风扢雅、风月无边、流风遗韵、王谢风流、望风扑影、辞赋风骨、挥翰成风、秋风红叶、月晕而风、风丝不透、靡然顺风、放屁添风、东风入律、蕴藉风流、风烛草露、劈风斩浪、南风不竞、风流潇洒、料峭春风、日炙风筛、望风瓦解、想望风概、有伤风化、夺人风***、浩气英风、风雨不改、渊涌风厉、酝藉风流、风掣雷行、风云之志。

5. “残”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残民害物 残:伤害。

摧残百姓,损害财物 残民以逞 残:残害;逞:称愿,满足某种心愿。以残害人民来达到罪恶目的 断壁残垣 倒塌了的墙壁,形容残破的景象 柳折花残 比喻女子死或伤 败鳞残甲 败:毁坏。

残败零碎的鳞甲,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 败柳残花 败:衰败。

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

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抱残守缺 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

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残暴不仁 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

残杯冷炙 残:剩余;杯:指酒;炙:烤肉。指吃剩的饭菜。

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残编断简 指残缺不全的书籍。

残兵败将 战败了的部队。 残茶剩饭 残留下的一点茶水,剩下来的一点食物。

残冬腊月 腊月:阴历十二月。指一年将尽之时。

残膏剩馥 残:剩余;膏:油脂;馥:香气。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

残羹冷炙 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残花败柳 败:衰败。残:凋残。

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残民害理 残害百姓,违背天理。形容统治者所作所为的残忍不义。

残年暮景 指人到了晚年。 残年余力 指年老体衰。

残缺不全 残:残破;缺:缺少;全:完整。残破、缺少,很不完全。

残山剩水 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残渣余孽 比喻残存的坏人或没有消灭干净的恶势力。 除残去秽 残:残暴。

秽:污秽,比喻恶势力。清除社会上的残暴、腐朽势力。

断壁残璋 壁:圆形扁平中间有孔的玉器;璋:象半个圭的玉器。残缺不全的璋壁。

比喻虽然残缺仍然是很珍贵的东西。 断编残简 编:穿简的细长皮条;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

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文章。 断简残编 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编:穿简的细长皮条。

指残缺不全的书籍。 断墨残楮 指残缺不全的典籍。

断垣残壁 形容房屋倒塌残破的景象。 风卷残云 大风把残云卷走。

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一扫而光。 风前残烛 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

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风烛残年 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

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骨肉相残 比喻自相残杀。

苟延残喘 苟:暂且,勉强;延:延续;残喘:临死前的喘息。勉强延续临死前的喘息。

比喻暂时勉强维持生存。 花残月缺 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

也比喻感情破裂,两相离异。 老弱残兵 比喻因年老体弱以及其他原因而工作能力较差的人。

剩水残山 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

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胜残去杀 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

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 晓风残月 拂晓风起,残月将落。

常形容冷落凄凉的意境。也指歌妓的清唱。

自相残杀 残:伤害。自己人互相。

抱残守阙 ①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

②谓笃守古学古 保残守缺 ①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后常 残编裂简 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

残羹冷饭 见“残杯冷炙”。 残篇断简 残缺不全的书籍。

北周·庚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财用,无多作述……至如残编落简,并入尘埃;赤轴青箱,多从灰烬。 残汤剩饭 残:剩下的。

吃剩下的汤水饭食。 残渣馀孽 比喻在消灭或淘汰过程中残存下来的坏人。

孽,邪恶的东西。 断管残渖 残缺不全的字画。

管,笔;渖,墨汁。 断雨残云 比喻男女恩爱中绝,欢情未能持续。

封己守残 固步自封,抱残守缺。 捐残去杀 谓放弃残暴和***的行为。

暮景残光 犹言夕阳残照。比喻年老体衰,临近死亡。

片鳞残甲 见“片鳞只甲”。 剩菜残羹 吃剩的食物。

比喻弃余无用之物。 剩馥残膏 女子妆后所剩的脂粉。

指闺中之作。 剩山残水 残破的山河。

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收残缀轶 收集残缺,缀补漏失。 守阙抱残 见“守缺抱残”。

守缺抱残 亦作“守阙抱残”。守住残缺的东西不放。

比喻泥古守旧,不思变革。 水剩山残 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后以“水剩山残”多指亡国或经过变乱后国土分裂、山河残破的景象。 文通残锦 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

典出《南史·江淹传》。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轻时就很有才华。

传说他晚年梦见晋张协对他说:“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江淹把几尺残锦奉还,张大怒说:“那得割截都尽。”

江淹的文才从此大不如前。 西风残照 秋天的风,落日的光。

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养虎自残 见“养虎自啮”。 余腥残秽 指吃剩的食物。

月缺花残 缺:少。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残,也指美女之死。

败将残兵 〖解释〗指战败后剩余的兵将。同“残兵败将”。

残圭断璧 〖解释〗残缺不全的圭璧。指虽然残缺却是很珍贵的东西。

残军败将 〖解释〗战败后残余的兵将。同“残兵败将”。

残章断简 〖解释〗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编,用来穿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

简,竹简,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片。同“断编残简”。

6. 风什么的四字词语

风尘仆仆 风光旖旎 风驰电掣 风声鹤唳 风餐露宿 风花雪月 风流倜傥

风雨如晦 风华正茂 风调雨顺 风姿绰约 风和日丽 风平浪静 风靡一时

风烛残年 风吹雨打 风度翩翩 风起云涌 风雨无阻 风卷残云 风清月朗

风刀霜剑 风云变幻 风云际会 风雨同舟 风行草偃 风雨如磐 风雨飘摇

风云突变 风月无边 风风火火 风轻云淡 风流潇洒 风韵犹存 风流人物

风玫瑰图 风流蕴藉 风土人情 风树之悲 风吹草动 风雨交加 风华绝代

风景不殊 风风韵韵 风雪交加 风霜雨雪 风光月霁 风口浪尖 风和日暖

风魔九伯 风和日煗 风车雨马 风鬟雨鬓 风行一时 风花雪夜 风谲云诡

风风雨雨 风云人物 *** 娘们 风和日美 风驰电击 风言风语 风清月皎

风情月意 风流云散 风尘肮脏 风情月思 风俗习惯 风兵草甲 风恬浪静

风信年华 风云叱咤 风宿水飡 风驰电卷 风华浊世 风号雨泣 风鬟雾鬓

风闻言事 风木之悲 风雨凄凄 风流儒雅 风流韵事 风月无涯 风张风势

风禾尽起 风和日暄 风清月明 风云月露 风流才子 风尘碌碌 风流跌宕

风木含悲 风潇雨晦 风标公子 风尘之惊 风尘物表 风清月白 风里杨花

风靡一世 风樯阵马 风檐寸晷 风骨峭峻 风流酝藉 风飞云会 风尘表物

风云之志 风情月债 风水先生 风流蕴藉 风前月下 风雨飘零 风雨晦暝

风行水上 风雨萧条 风木之思 风雨时若 风月常新 风派人物 风景摄影

风俗人情 风雨晦冥 风不鸣条 风举云摇 风云变色 风积作用 风中秉烛

风僝雨僽 风车云马 风流千古 风起水涌 风雨连床 风声妇人 风尘之会

风尘外物 风虎云龙 风言雾语 风雨对床 风起浪涌 风栉雨沐 风驰电骋

风尘之警 风吹日晒 风流雨散 风月门庭 风雨飘飖 风靡云涌 风驰云卷

风斯在下 风吹浪打 风土驯化 风起潮涌 风吹马耳 风影敷衍 风趣横生

风流博浪 风环雨鬓 风力水车 风萍浪迹 风暖日丽 风雨不透 风流冤孽

风风雅雅 风云变态 风味食品 风靡云蒸 风急浪高 风举云飞 风檐刻烛

风毛雨血 风尘之言 风餐雨宿 风行雷厉 风驰草靡 风驰云走 风驰电逝

风起云飞 风轻云浄 风从响应 风驰雨骤 风清弊绝 风云不测 风激电飞

风轻云净 风回电激 风流缊藉 风声 *** 风行草从 风尘之变 风流罪过

风雨不改 风行草靡 风马云车 风行一世 风雨共舟 风吹云散 风前残烛

风雷之变 风风傻傻 风雨漂摇 风行电掣

7. 带风字的四字成语

风和日丽、春风化雨、和风细雨、风平浪静、满面春风、呼风唤雨、喝西北风、乘风破浪、寒风刺骨、空穴来风、风卷残云、风声鹤唳、蔚然成风、风起云涌、两袖清风、风烛残年、伤风败俗、狂风怒号、风尘仆仆、风华正茂、饱经风霜、风雨同舟、狂风暴雨、谈笑风生等。

一、风和日丽

释义:形容天气晴朗暖和(多用于春天)。

出处:唐·岑参《山房春事二首》:“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译文:春风柔日光暖满目荡漾春光,蝴蝶和蜜蜂不时乱飞进厅房。

二、寒风刺骨

释义:天气寒冷,寒冷的风似乎能吹进人的皮肤,直达骨头,并带来阵阵刺痛。

出处:汉语文字——寒风刺骨。

例句:阳光充足,照在身上简直有小阳春的感觉,不像三九天日日寒风刺骨,吹得人不敢出门。

三、两袖清风

释义:两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 现多数比喻为官清廉、不贪赃枉法严于律己的人。

出处:明·于谦《七绝·入京》诗:“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译文: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古时,人们把随身的钱物放在袖中),免除百姓的不满。

四、风烛残年

释义:比喻随时 可能死亡的晚年。

出处:《古乐府·怨诗行》:“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

译文:一百年还没过去,但倏地一下就停止了,好像风吹灭蜡烛那样毫无预兆,十分迅速。

五、狂风怒号

释义: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出处: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译文: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8. 风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风兵草甲 风不鸣条 风不鸣条 风餐露宿 风车雨马 风车云马 风掣雷行 风尘肮脏 风尘碌碌 风尘仆仆 风尘之变 风尘之会 风驰草靡 风驰电掣 风驰电骋 风驰电赴 风驰电击 风驰电卷 风驰电逝 风驰霆击 风驰雨骤 风驰云卷 风驰云走 风吹草动 风吹浪打 风吹马耳 风吹日晒 风吹雨打 风吹云散 风从虎 云从龙 风刀霜剑 风调雨顺 风调雨顺 风度翩翩 风风火火 风风雨雨 风风雨雨 风风韵韵 风高放火 月黑 风骨峭峻 风光旖旎 风光月霁 风禾尽起 风和日丽 风和日美 风和日暖 风和日暄 风虎云龙 风花雪夜 风花雪月 风华绝代 风华正茂 风鬟雾鬓 风鬟雨鬓 风回电激 风激电飞 风激电骇 风急浪高 风景不殊 风举云飞 风举云摇 风卷残云 风谲云诡 风口浪尖 风雷火炮 风雷之变 风流才子 风流跌宕 风流千古 风流人物 风流儒雅 风流倜傥 风流潇洒 风流冤孽 风流云散 风流韵事 风流蕴藉 风流罪过 风马不接 风马牛 风马牛不相及 风马云车 风门水口 风靡一时 风木含悲 风木之悲 风木之思 风牛马不相及 风平波息 风平浪静 风起水涌 风起云涌 风起云蒸 风前残烛 风前月下 风樯阵马 风轻云淡 风轻云净 风清弊绝 风清月白 风清月皎 风清月朗 风清月明 风情月思 风情月意 风情月债 风驱电击 风驱电扫 风趣横生 风声鹤唳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风霜雨雪 风俗人情 风土人情 风潇雨晦 风信年华 风行草从 风行草靡 风行草偃 风行电掣 风行电击 风行电扫 风行电照 风行革偃 风行雷厉 风行水上 风行一时 风行一世 风行雨散 风旋电掣 风雪交加 风言醋语 风言风语 风言雾语 风言影语 风影敷衍 风雨不测 风雨不改 风雨不透 风雨对床 风雨共舟 风雨晦冥 风雨晦暝 风雨交加 风雨连床 风雨漂摇 风雨飘零 风雨飘摇 风雨飘飖 风雨凄凄 风雨如晦 风雨如盘 风雨如磐 风雨时若 风雨同舟 风雨无阻 风雨萧条 风雨亿 风语不透 风月无边 风月无涯 风云变幻 风云变态 风云不测 风云际会 风云人物 风云突变 风云月露 风云之志 风韵犹存 风栉雨沐 风中秉烛 风中之烛 风烛残年 风烛草露 风烛之年 风姿绰约。

9. 含有风字的四字词语

和风细雨、

风平浪静、

春风化雨、

风和日丽、

满面春风、

喝西北风、

风餐露宿、

呼风唤雨、

乘风破浪、

寒风刺骨、

风尘仆仆、

伤风败俗、

风起云涌、

空穴来风、

狂风怒号、

风烛残年、

风卷残云、

两袖清风、

蔚然成风、

风声鹤唳、

风雨同舟、

狂风暴雨、

饱经风霜、

风华正茂、

谈笑风生、

风流倜傥、

叱咤风云、

月明风清、

风云突变、

春风得意

晏子春秋全文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史策祝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旦巧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周公喜,开籥,乃见书遇吉。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兹道能念予一人。”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诫守者勿敢言。明日,武王有瘳。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後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1]?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馀民,以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天降祉福,唐叔得禾,异母同颖,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餽周公于东土,作餽禾。周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作嘉禾。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乃为诗贻王,命之曰鸱鸮。王亦未敢训周公。

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步自周,至丰,使太保召公先之雒相土。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雒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如畏然。

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沈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佚,乃作多士,作毋逸。毋逸称:“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故昔在殷王中宗,严恭敬畏天命,自度治民,震惧不敢荒宁,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其在高宗,久劳于外,为与小人,作其即位,乃有亮闇,三年不言,言乃讙,不敢荒宁,密靖殷国,至于小大无怨,故高宗飨国五十五年。其在祖甲,不义惟王,久为小人于外,知小人之依,能保施小民,不侮寡,故祖甲飨国三十三年。”多士称曰:“自汤至于帝乙,无不率祀明德,帝无不配天者。在今後嗣王纣,诞*厥佚,不顾天及民之从也。其民皆可诛。”(周多士)“文王日中昃不暇食,飨国五十年。”作此以诫成王。

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周公卒后,秋未获,暴风雷(雨),禾尽偃,大木尽拔。周国大恐。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史百执事曰:“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成王执书以泣,曰:“自今后其无缪卜乎!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国家礼亦宜之。”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尽起。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岁则大孰。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西周强藩

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後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後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作肸誓,曰:“陈尔甲胄,无敢不善。无敢伤牿。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敬复之。无敢寇攘,逾墻垣。鲁人三郊三隧,峙尔刍茭、糗粮、桢榦,无敢不逮。我甲戌筑而征徐戎,无敢不及,有大刑。”作此肸誓,遂平徐戎,定鲁。

鲁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谓炀公。炀公筑茅阙门。六年卒,子幽公宰立。幽公十四年。幽公弟沸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魏公五十年卒,子厉公擢立。厉公三十七年卒,鲁人立其弟具,是为献公。献公三十二年卒,子真公濞立。

真公十四年,周厉王无道,出奔彘,共和行政。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

三十年,真公卒,弟敖立,是为武公。

长幼之乱

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西朝周宣王。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周之樊仲山父谏宣王曰:“废长立少,不顺;不顺,必犯王命;犯王命,必诛之:故出令不可不顺也。令之不行,政之不立;行而不顺,民将弃上。夫下事上,少事长,所以为顺。今天子建诸侯,立其少,是教民逆也。若鲁从之,诸侯效之,王命将有所壅;若弗从而诛之,是自诛王命也。诛之亦失,不诛亦失,王其图之。”宣王弗听,卒立戏为鲁太子。夏,武公归而卒,戏立,是为懿公。

懿公九年,懿公兄括之子伯御与鲁人攻弑懿公,而立伯御为君。伯御即位十一年,周宣王伐鲁,杀其君伯御,而问鲁公子能道顺诸侯者,以为鲁后。樊穆仲曰:“鲁懿公弟称,肃恭明神,敬事耆老;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固实;不干所问,不犯所(知)[咨]。”宣王曰:“然,能训治其民矣。”乃立称于夷宫,是为孝公。自是后,诸侯多畔王命。

孝公二十五年,诸侯畔周,犬戎杀幽王。秦始列为诸侯。

二十七年,孝公卒,子弗湟立,是为惠公。

惠公三十年,晋人弑其君昭侯。四十五年,晋人又弑其君孝侯。

四十六年,惠公卒,长庶子息摄当国,行君事,是为隐公。初,惠公适夫人无子,公贱妾声子生子息。息长,为娶于宋。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生子允。登宋女为夫人,以允为太子。及惠公卒,为允少故,鲁人共令息摄政,不言即位。

隐公居摄

隐公五年,观渔于棠。八年,与郑易天子之太山之邑祊及许田,君子讥之。

十一年冬,公子挥谄谓隐公曰:“百姓便君,君其遂立。吾请为君杀子允,君以我为相。”隐公曰:“有先君命。吾为允少,故摄代。今允长矣,吾方营菟裘之地而老焉,以授子允政。”挥惧子允闻而反诛之,乃反谮隐公于子允曰:“隐公欲遂立,去子,子其图之。请为子杀隐公。”子允许诺。十一月,隐公祭钟巫,齐于社圃,馆于蒍氏。挥使人杀隐公于蒍氏,而立子允为君,是为桓公。

三桓兴起

桓公元年,郑以璧易天子之许田。二年,以宋之赂鼎入于太庙,君子讥之。

三年,使挥迎妇于齐为夫人。六年,夫人生子,与桓公同日,故名曰同。同长,为太子。

十六年,会于曹,伐郑,入厉公。

十八年春,公将有行,遂与夫人如齐。申繻谏止,公不听,遂如齐。齐襄公通桓公夫人。公怒夫人,夫人以告齐侯。夏四月丙子,齐襄公飨公,公醉,使公子彭生抱鲁桓公,因命彭生摺其胁,公死于车。鲁人告于齐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好礼。礼成而不反,无所归咎,请得彭生除丑于诸侯。”齐人杀彭生以说鲁。立太子同,是为庄公。庄公母夫人因留齐,不敢归鲁。

庄公五年冬,伐卫,内卫惠公。

八年,齐公子纠来奔。九年,鲁欲内子纠于齐,后桓公,桓公发兵击鲁,鲁急,杀子纠。召忽死。齐告鲁生致管仲。鲁人施伯曰:“齐欲得管仲,非杀之也,将用之,用之则为鲁患。不如杀,以其尸与之。”庄公不听,遂囚管仲与齐。齐人相管仲。

十三年,鲁庄公与曹沬会齐桓公于柯,曹沬劫齐桓公,求鲁侵地,已盟而释桓公。桓公欲背约,管仲谏,卒归鲁侵地。十五年,齐桓公始霸。二十三年,庄公如齐观社。

三十二年,初,庄公筑台临党氏,见孟女,说而爱之,许立为夫人,割臂以盟。孟女生子斑。斑长,说梁氏女,往观。圉人荦自墻外与梁氏女戏。斑怒,鞭荦。庄公闻之,曰:“荦有力焉,遂杀之,是未可鞭而置也。”斑未得杀。会庄公有疾。庄公有三弟,长曰庆父,次曰叔牙,次曰季友。庄公取齐女为夫人曰哀姜。哀姜无子。哀姜娣曰叔姜,生子开。庄公无适嗣,爱孟女,欲立其子斑。庄公病,而问嗣于弟叔牙。叔牙曰:“一继一及,鲁之常也。庆父在,可为嗣,君何忧?”庄公患叔牙欲立庆父,退而问季友。季友曰:“请以死立斑也。”庄公曰:“曩者叔牙欲立庆父,柰何?”季友以庄公命命牙待于针巫氏,使针季劫饮叔牙以鸩,曰:“饮此则有后奉祀;不然,死且无后。”牙遂饮鸩而死,鲁立其子为叔孙氏。八月癸亥,庄公卒,季友竟立子斑为君,如庄公命。侍丧,舍于党氏。

先时庆父与哀姜私通,欲立哀姜娣子开。及庄公卒而季友立斑,十月己未,庆父使圉人荦杀鲁公子斑于党氏。季友奔陈。庆父竟立庄公子开,是为愍公。

愍公二年,庆父与哀姜通益甚。哀姜与庆父谋杀愍公而立庆父。庆父使卜齮袭杀愍公于武闱。季友闻之,自陈与愍公弟申如邾,请鲁求内之。鲁人欲诛庆父。庆父恐,奔莒。于是季友奉子申入,立之,是为釐公。釐公亦庄公少子。哀姜恐,奔邾。季友以赂如莒求庆父,庆父归,使人杀庆父,庆父请奔,弗听,乃使大夫奚斯行哭而往。庆父闻奚斯音,乃***。齐桓公闻哀姜与庆父乱以危鲁,及召之邾而杀之,以其尸归,戮之鲁。鲁釐公请而葬之。

季友母陈女,故亡在陈,陈故佐送季友及子申。季友之将生也,父鲁桓公使人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闲于两社,为公室辅。季友亡,则鲁不昌。”及生,有文在掌曰‘友’,遂以名之,号为成季。其后为季氏,庆父后为孟氏也。

公卿争权

釐公元年,以汶阳鄪封季友。季友为相。

九年,晋里克杀其君奚齐、卓子。齐桓公率釐公讨晋乱,至高梁而还,立晋惠公。十七年,齐桓公卒。二十四年,晋文公即位。

三十三年,釐公卒,子兴立,是为文公。

文公元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三年,文公朝晋襄父。

十一年十月甲午,鲁败翟于咸,获长翟乔如,富父终甥舂其喉,以戈杀之,埋其首于子驹之门,以命宣伯。

初,宋武公之世,鄋瞒伐宋,司徒皇父帅师御之,以败翟于长丘,获长翟缘斯。晋之灭路,获乔如弟棼如。齐惠公二年,鄋瞒伐齐,齐王子城父获其弟荣如,埋其首于北门。卫人获其季弟简如。鄋瞒由是遂亡。

十五年,季文子使于晋。

十八年二月,文公卒。文公有二妃:长妃齐女为哀姜,生子恶及视;次妃敬嬴,嬖爱,生子俀。俀私事襄仲,襄仲欲立之,叔仲曰不可。襄仲请齐惠公,惠公新立,欲亲鲁,许之。冬十月,襄仲杀子恶及视而立俀,是为宣公。哀姜归齐,哭而过市,曰:“天乎!襄仲为不道,杀适立庶!”市人皆哭,鲁人谓之“哀姜”。鲁由此公室卑,三桓彊。

宣公俀十二年,楚庄王彊,围郑。郑伯降,复国之。

十八年,宣公卒,子成公黑肱立,是为成公。季文子曰:“使我杀适立庶失大援者,襄仲。”襄仲立宣公,公孙归父有宠。宣公欲去三桓,与晋谋伐三桓。会宣公卒,季文子怨之,归父奔齐。

成公二年春,齐伐取我隆。夏,公与晋郄克败齐顷公于砹齐复归我侵地。四年,成公如晋,晋景公不敬鲁。鲁欲背晋合于楚,或谏,乃不。十年,成公如晋。晋景公卒,因留成公送葬,鲁讳之。十五年,始与吴王寿梦会钟离。

十六年,宣伯告晋,欲诛季文子。文子有义,晋人弗许。

十八年,成公卒,子午立,是为襄公。是时襄公三岁也。

襄公元年,晋立悼公。往年冬,晋栾书弑其君厉公。四年,襄公朝晋。

五年,季文子卒。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以相三君。君子曰:“季文子廉忠矣。”

九年,与晋伐郑。晋悼公冠襄公于卫,季武子从,相行礼。

十一年,三桓氏分为三军。

十二年,朝晋。十六年,晋平公即位。二十一年,朝晋平公。

二十二年,孔丘生。

二十五年,齐崔杼弑其君庄公,立其弟景公。

二十九年,吴延陵季子使鲁,问周乐,尽知其意,鲁人敬焉。

三十一年六月,襄公卒。其九月,太子卒。鲁人立齐归之子裯为君,是为昭公。

昭公年十九,犹有童心。穆叔不欲立,曰:“太子死,有母弟可立,不即立长。年钧择贤,义钧则卜之。今裯非适嗣,且又居丧意不在戚而有喜色,若果立,必为季氏忧。”季武子弗听,卒立之。比及葬,三易衰。君子曰:“是不终也。”

昭公三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鲁耻焉。四年,楚灵王会诸侯于申,昭公称病不往。七年,季武子卒。八年,楚灵王就章华台,召昭公。昭公往贺,赐昭公宝器;已而悔,复诈取之。十二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十三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代立。十五年,朝晋,晋留之葬晋昭公,鲁耻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子狩竟,因入鲁问礼。二十一年,朝晋至河,晋谢还之。

二十五年春,鸜鹆来巢。师己曰:“文成之世童谣曰‘鸜鹆来巢,公在乾侯。鸜鹆入处,公在外野’。”

季氏与郈氏鬬鸡,季氏芥鸡羽,郈氏金距。季平子怒而侵郈氏,郈昭伯亦怒平子。臧昭伯之弟会伪谗臧氏,匿季氏,臧昭伯囚季氏人。季平子怒,囚臧氏老。臧、郈氏以难告昭公。昭公九月戊戌伐季氏,遂入。平子登台请曰:“君以谗不察臣罪,诛之,请迁沂上。”弗许。请囚于鄪,弗许。请以五乘亡,弗许。子家驹曰:“君其许之。政自季氏久矣,为徒者众,众将合谋。”弗听。郈氏曰:“必杀之。”叔孙氏之臣戾谓其众曰:“无季氏与有,孰利?”皆曰:“无季氏是无叔孙氏。”戾曰:“然,救季氏!”遂败公师。孟懿子闻叔孙氏胜,亦杀郈昭伯。郈昭伯为公使,故孟氏得之。三家共伐公,公遂奔。己亥,公至于齐。齐景公曰:“请致千社待君。”子家曰:“弃周公之业而臣于齐,可乎?”乃止。子家曰:“齐景公无信,不如早之晋。”弗从。叔孙见公还,见平子,平子顿首。初欲迎昭公,孟孙、季孙后悔,乃止。

二十六年春,齐伐鲁,取郓而居昭公焉。夏,齐景公将内公,令无受鲁赂。申丰、汝贾许齐臣高龁、子将粟五千庾。子将言于齐侯曰:“群臣不能事鲁君,有异焉。宋元公为鲁如晋,求内之,道卒。叔孙昭子求内其君,无病而死。不知天弃鲁乎?抑鲁君有罪于鬼神也?愿君且待。”齐景公从之。

二十八年,昭公如晋,求入。季平子私于晋六卿,六卿受季氏赂,谏晋君,晋君乃止,居昭公乾侯。二十九年,昭公如郓。齐景公使人赐昭公书,自谓“主君”。昭公耻之,怒而去乾侯。三十一年,晋欲内昭公,召季平子。平子布衣跣行,因六卿谢罪。六卿为言曰:“晋欲内昭公,众不从。”晋人止。三十二年,昭公卒于乾侯。鲁人共立昭公弟宋为君,是为定公。

定公立,赵简子问史墨曰:“季氏亡乎?”史墨对曰:“不亡。季友有大功于鲁,受鄪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鲁文公卒,东门遂杀适立庶,鲁君于是失国政。政在季氏,于今四君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人。”

定公五年,季平子卒。阳虎私怒,囚季桓子,与盟,乃舍之。七年,齐伐我,取郓,以为鲁阳虎邑以从政。八年,阳虎欲尽杀三桓适,而更立其所善庶子以代之;载季桓子将杀之,桓子诈而得脱。三桓共攻阳虎,阳虎居阳关。九年,鲁伐阳虎,阳虎奔齐,已而奔晋赵氏。

十年,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行相事。齐欲袭鲁君,孔子以礼历阶,诛齐*乐,齐侯惧,乃止,归鲁侵地而谢过。十二年,使仲由毁三桓城,收其甲兵。孟氏不肯堕城,伐之,不克而止。季桓子受齐女乐,孔子去。

十五年,定公卒,子将立,是为哀公。

哀公五年,齐景公卒。六年,齐田乞弑其君孺子。

七年,吴王夫差彊,伐齐,至缯,徵百牢于鲁。季康子使子贡说吴王及太宰嚭,以礼诎之。吴王曰:“我文身,不足责礼。”乃止。

吴为邹伐鲁,至城下,盟而去。齐伐我,取三邑。十年,伐齐南边。

齐伐鲁。季氏用冉有有功,思孔子,孔子自卫归鲁。齐田常弑其君简公于俆州。孔子请伐之,哀公不听。

十五年,使子服景伯、子贡为介,适齐,齐归我侵地。田常初相,欲亲诸侯。

十六年,孔子卒。

二十二年,越王句践灭吴王夫差。

二十七年春,季康子卒。夏,哀公患三桓,将欲因诸侯以劫之,三桓亦患公作难,故君臣多闲。公游于陵阪,遇孟武伯于街,曰:“请问余及死乎?”对曰:“不知也。”公欲以越伐三桓。八月,哀公如陉氏。三桓攻公,公奔于卫,去如邹,遂如越。国人迎哀公复归,卒于有山氏。子宁立,是为悼公。

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十三年,三晋灭智伯,分其地有之。

三十七年,悼公卒,子嘉立,是为元公。元公二十一年卒,子显立,是为穆公。穆公三十三年卒,子奋立,是为共公。共公二十二年卒,子屯立,是为康公。康公九年卒,子匽立,是为景公。景公二十九年卒,子叔立,是为平公。是时六国皆称王。

楚国灭鲁

平公十二年,秦惠王卒。二十(二)年,平公卒,子贾立,是为文公。文公(七)[元]年,楚怀王死于秦。二十三年,文公卒,子雠立,是为顷公。

顷公二年,秦拔楚之郢,楚顷王东徙于陈。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二十四年,楚考烈王伐灭鲁。顷公亡,迁于下邑,为家人,鲁绝祀。顷公卒于柯。[2]?

鲁起周公至顷公,凡三十四世。

史家评论

太史公曰:余闻孔子称曰“甚矣鲁道之衰也!

洙泗之闲龂龂如也”。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隐桓之事;襄仲杀适立庶;三家北面为臣,亲攻昭公,昭公以奔。至其揖让之礼则从矣,而行事何其戾也?

最后个字是里的成语有哪些?

晏子春秋

第一卷 内篇谏上第一

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 第一

庄公奋乎勇力,不顾于行义。勇力之士,无忌于国,贵戚不荐善,逼迩不引过,故晏子见公公曰:“古者亦有徒以勇力立于世者乎?”晏子对曰:“婴闻之,轻死以行礼谓之勇,诛暴不避强谓之力。故勇力之立也,以行其礼义也。汤武用兵而不为逆,并国而不为贪,仁义之理也。诛暴不避强,替罪不避众,勇力之行也。古之为勇力者,行礼义也;今上无仁义之理,下无替罪诛暴之行,而徒以勇力立于世,则诸侯行之以国危,匹夫行之以家残。昔夏之衰也,有推侈、大戏,殷之衰也,有费仲、恶来,足走千里,手裂兕虎,任之以力,凌轹天下,威戮无罪,崇尚勇力,不顾义理,是以桀纣以灭,殷夏以衰。今公自奋乎勇力,不顾乎行义,勇力之士,无忌于国,身立威强,行本*暴,贵戚不荐善,逼迩不引过,反圣王之德,而循灭君之行,用此荐者,婴未闻有也。”

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 第二

景公饮酒酣,曰“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饮,请无为礼。”晏子蹴然改容曰:“君之言过矣!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君,而礼不使也。禽兽以力为政,强者犯弱,故日易主;今君去礼,则是禽兽也。群臣以力为政,强者犯弱,而日易主君将安立矣!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故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礼不可无也。”公湎而不听。少间,公出,晏子不起;公入,不起;交举则先饮。公怒,色变抑手疾视曰:“向者夫子之教寡人无礼之不可也,寡人出入不起,交举则先饮,礼也?”晏子避席再拜稽首而请曰:“婴敢与君言而忘之乎?臣以致无礼之实也。君若欲无礼,此是已!”公曰:“若是,孤之罪也。夫子就席,寡人闻命矣。”觞三行,遂罢酒。盖是后也,饬法修礼以治国政,而百姓肃也。

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晏子谏 第三

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晏子见曰:“君病酒乎?”公曰:“然。”晏子曰:“古之饮酒也,足以通气合好而已矣。故男不群乐以妨事,女不群乐以妨功。男女群乐者周觞五献,过之者诛。君身服之,故外无怨治,内无乱行。今一日饮酒而三日寝之,国治怨乎外,左右乱乎内。以刑罚自防者,劝乎为非;以赏誉自劝者,惰乎为善;上离德行,民轻赏罚,失所以为国矣。愿君节之也!”

景公饮酒七日,不纳弦章之言,晏子谏 第四

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谏曰:“君欲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也!不然,章赐死。”晏子入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于是公遂废酒。

景公饮酒,不恤天灾,致能歌者,晏子谏 第五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见公曰:“十有七日矣!怀宝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无走,四顾无告。而君不恤,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保之妾,俱足粱肉。狗马保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婴奉数之?,以随百官之吏,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趣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公驱及之康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使足以毕霖雨。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死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公出舍,损肉撤酒,马不食府粟,狗不食饣干肉,辟拂口兼齐酒徒减赐。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薪万三千乘;怀宝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晏子请左右与可令歌舞足以留思虞者退之,辟拂三千,谢于下陈,人待三,士待四,出之关外也。

景公夜听***而不朝,晏子谏 第六

晏子朝,杜扃望羊待于朝晏子曰:“君奚故不朝?”对曰:“君夜发不可以朝。”晏子曰:“何故?”对曰:“梁丘据扃入歌人虞,变齐音。”晏子退朝,命宗祝修礼而拘虞,公闻之而怒曰:“何故而拘虞?”晏子曰:“以****君。”公曰:“诸侯之事,百官之政,寡人愿以请子。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夫子无与焉。夫乐,何必夫故哉?”对曰:“夫乐亡而礼从之,礼亡而政从之,政亡而国从之。国衰,臣惧君之逆政之行有歌,纣作北里,幽厉之声,顾夫*以鄙而偕亡。君奚夫故哉?”公曰:“不幸有社稷之业,不择言而出之,请受命矣。”

景公燕赏无功而罪有司,晏子谏 第七

景公燕赏于国内,万钟者三,千钟者五,令三出,而职计莫之从。公怒,令免职计,令三出而士师莫之从。公不说。晏子见,公谓晏子曰:“寡人闻君国者,爱人则能利之,恶人则能疏之。今寡人爱人不能利,恶人不能疏,失君道矣。”晏子曰:“婴闻之君正臣从谓之顺,先王之立爱,以劝善也,其立恶,以禁暴也。昔者三代之兴也,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是以天下治平,百姓和集。及其衰也,行安简易,身安逸乐顺于己者爱之,逆于己者恶之,故明所爱而邪僻繁,明所恶而贤良灭离散百姓,危覆社稷。君上不度圣王之兴,而下不观惰君之衰,臣惧君之逆政之行,有司不敢争,以覆社稷,危宗庙。”公曰:“寡人不知也请从士师之策。”国内之禄,所收者三也。

景公信用谗佞,赏罚失中,晏子谏 第八

景公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晏子谏曰:“臣闻明君望圣人而信其教,不闻听谗佞以诛赏。今与左右相说颂也,曰:“比死者勉为乐乎!吾安能为仁而愈黥民耳矣!故内宠之妾,迫夺于国,外宠之臣,矫夺于鄙,执法之吏,并荷百姓。民愁苦约病,而奸驱尤佚,隐情奄恶,蔽谄其上,故虽有至圣大贤,岂能胜若谗哉!是以忠臣之常有灾伤也。臣闻古者之士,可与得之不可与失之;可与进之,不可与退之。臣请逃之矣。”遂鞭马而出。公使韩子休追之,曰:“孤不仁,不能顺教,以致此极。夫子休国焉而往,寡人将从而后。”晏子遂鞭马而返。其仆曰:“向之去何速?今之返又何速?”晏子曰:“非子之所知也公之言至矣。”

景公爱嬖妾,随其所欲,晏子谏 第九

翟王子羡臣于景公,以重驾,公观之而不说也。嬖人婴子欲观之,公曰:“及晏子寝病也。”居囿中台上以观之,婴子说之,因为之请曰:“厚禄之!”公许诺。

晏子起病而见公,公曰:“翟王子羡之驾,寡人甚说之,请使之示乎?”晏子曰:“驾御之事,臣无职焉。”公曰:“寡人一乐之,是欲禄之以万钟,其足乎?”对曰:“昔卫士东野之驾也,公说之,婴子不说,公曰不说,遂不观。今翟王子羡之驾也,公不说,婴子说,公因说之;为请,公许之,则是妇人为制也。且不乐治人,而乐治马,不厚禄贤人而厚禄御夫。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今君,一诸侯无能亲也。岁凶年饥,道途死者相望也。君不此忧耻,而惟图耳目之乐,不修先君之功烈,而惟饰驾御之伎,则公不顾民而忘国甚矣。且诗曰:“载骖载驷,君子所诫。”夫驾八,固非制也,今又重此其为非制也,不滋甚乎!且君苟美乐之,国必众为之,田猎则不便,道行致远则不可,然而用马数倍,此非御下之道也。*于耳目,不当民务此圣王之所禁也。君苟美乐之,诸侯必或效我,君无厚德善政以被诸侯而易之以僻,此非所以子民、彰名、致远、亲邻国之道也。且贤良废灭孤寡不振,而听嬖妾以禄御夫以蓄怨,与民为仇之道也。诗曰:‘哲夫成城,哲妇倾城。’今君不免成城之求,而惟倾城之务,国之亡日至矣君其图之!” 公曰:“善。”遂不复观,乃罢归翟王子羡,而疏嬖人婴子。

景公敕五子之傅而失言,晏子谏 第十

景公有男子五人,所使傅之者,皆有车百乘者也,晏子为一焉。公召其傅曰:“勉之!将以而所傅为子。”及晏子,晏子辞曰:“君命其臣,据其肩以尽其力,臣敢不勉乎!今有之家,此一国之权臣也,***以君命命之曰:‘将以而所傅为子。’以离树别党,倾国之道也,婴不敢受命,愿君图之!”

景公欲废嫡子阳生而立荼,晏子谏 第十一

淳于人纳女于景公生孺子荼,景公爱之。诸臣谋欲废公子阳生而立荼,公以告晏子。晏子曰:“不可。夫以贱匹贵,国之害也;置大立少,乱之本也。夫阳生,生而长,国人戴之,君其勿易!夫服位有等,故贱不陵贵;立子有礼,故孽不乱宗。愿君教荼以礼而勿陷于邪,导之以义而勿湛于利长少行其道,宗孽得其伦。夫阳生敢勿使荼餍粱肉之味,玩金石之声而有患乎?废长立少,不可以教下;尊孽卑宗,不可以利所爱。长少无等,宗孽无别,是设贼树奸之本也。君其图之!古之明君,非不知繁乐也,以为乐*则哀;非不知立爱也,以为义失则忧。是故制乐以节,立子以道。若夫恃谗谀以事君者,不足以责信。今用谗人之谋,听乱夫之言也,废长立少;臣恐后人之有因君之过以资其邪,废少而立长以成其利者。君其图之!”公不听。景公没,田氏杀君荼,立阳生;杀阳生,立简公;杀简公而取齐国

景公病久不愈,欲诛祝史以谢,晏子谏 第十二

景公疥且疟,期年不已。召会谴、梁丘据、晏子而问焉,曰:“寡人之病病矣,使史固与祝佗巡山川宗庙,牺牲璧,莫不备具,数其常多先君桓公,桓公一则寡人再。病不已,滋甚,予欲杀二子者以说于上帝,其可乎?”会谴、梁丘据曰:“可。”晏子不对。公曰:“晏子何如?”晏子曰:“君以祝为有益乎?”公曰:“然。”“若以为有益,则诅亦有损也。君疏辅而远拂,忠臣拥塞,谏言不出。臣闻之,近臣嘿,远臣喑,众口铄金。今自聊摄以东,姑尤以西者,此其人民众矣,百姓之咎怨诽谤,诅君于上帝者多矣。一国诅,两人祝,虽善祝者不能胜也。且夫祝直言情,则谤吾君也;隐匿过,则欺上帝也上帝神,则不可欺;上帝不神,祝亦无益。愿君察之也。不然,刑无罪夏、商所以灭也。”公曰:“善解余惑,加冠!”命会谴毋治齐国之政,梁丘据毋治宾客之事,兼属之乎晏子。晏子辞,不得命,受相退,把政,改月而君病悛。公曰:“昔吾先君桓公,以管子为有力,邑狐与谷以供宗庙之鲜,赐其忠臣,则是多忠臣者。子今忠臣也,寡人请赐子州款。”辞曰:“管子有一美,婴不如也;有一恶,婴不忍为也,其宗庙之养鲜也。”终辞而不受。

景公怒封人之祝不逊,晏子谏 第十三

景公游于麦丘,问其封人曰:“年几何矣?”对曰:“鄙人之年八十五矣。”公曰:“寿哉!子其祝我。”封人曰:“使君之年长于胡,宜国家。”公曰:“善哉!子其复之。”曰:“使君之嗣,寿皆若鄙臣之年。”公曰:“善哉!子其复之。”封人曰“使君无得罪于民。”公曰:“诚有鄙民得罪于君则可,安有君得罪于民者乎?”晏子谏曰:“君过矣!彼疏者有罪,戚者治之,贱者有罪,贵者治之;君得罪于民,谁将治之?敢问:桀、纣,君诛乎?民诛乎?”公曰:“寡人固也。”于是赐封人麦丘以为邑。

景公欲使楚巫致五帝以明德,晏子谏 第十四

楚巫微导裔款以见景公,侍坐三日,景公说之。楚巫曰:“公,明神之主,帝王之君也。公即位有七年矣,事未大济者,明神未至也,请致五帝,以明君德。”景公再拜稽首。楚巫曰“请巡国郊以观帝位。”至于牛山而不敢登,曰:“五帝之位在于国南,请斋而后登之。”公命百官供斋具于楚巫之所,裔款视事。晏子闻之而见于公曰:“公命楚巫斋牛山乎?”公曰:“然。致五帝以明寡人之德,神将降福于寡人,其有所济乎?”晏子曰:“君之言过矣古之王者,德厚足以安世,行广足以容众,诸侯戴之,以为君长,百姓归之,以为父母。是故天地四时和而不失,星辰日月顺而不乱,德厚行广,配天象时,在后为帝王之君,明神之主。古者不慢行而繁祭,不轻身而恃巫。今政乱而行僻,而求五帝之明德也?弃贤而用巫,而求帝王之在身也?夫民不苟德,福不苟降,君之帝王,不亦难乎!惜乎!君位之高,所论之卑也。”公曰:“裔款以楚巫命寡人曰:‘试尝见而观焉。’寡人见而说之,信其道,行其言。今夫子讥之,请逐楚巫而拘裔款。”晏子曰:“楚巫不可出。”公曰:“何故?”对曰:“楚巫出,诸侯必或受之。公信之,以过于内,不知;出以易诸侯于外,不仁。请东楚巫而拘裔款。”公曰:“诺。”故曰:送楚巫于东,而拘裔款于国也。

景公欲祠灵山、河伯以祷雨,晏子谏 第十五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云,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无益。”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伯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泉将下百川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景公曰:“今为之奈何?”晏子曰:“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于是景公出野居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景公曰“善哉!晏子之言,可无用乎!其维有德。”

景公贪长有国之乐,晏子谏 第十六

景公将观于淄上,与晏子闲立。公喟然叹曰:“呜呼!使国可长保而传于子孙,岂不乐哉?”晏子对曰:“婴闻明王不徒立,百姓不虚至。今君以政乱国,以行弃民久矣,而声欲保之,不亦难乎!婴闻之,能长保国者,能终善者也诸侯并立,能终善者为长;列士并学,能终善者为师。昔先君桓公,其方任贤而赞德之时,亡国恃以存,危国仰以安,是以民乐其政,而世高其德,行远征暴,劳者不疾,驱海内使朝天子,而诸侯不怨。当是时盛君之行不能进焉。及其卒而衰,怠于德而并于乐,身溺于妇侍而谋因竖刁,是以民苦其政,而世非其行,故身死乎胡宫而不举,虫出而不收当是时也,桀纣之卒不能恶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能终善者,不遂其君。今君临民若寇仇,见善若避热,乱政而危贤,必逆于众,肆欲于民,而诛虐于下,恐及于身。婴之年老,不能待于君使矣,行不能革,则持节以没世耳。”

景公登牛山,悲去国而死,晏子谏 第十七

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公刷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游,悲,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涕泣,子之独笑,何也?”晏子对曰:“使贤者常守之,则太公、桓公将常守之矣;使勇者常守之,则庄公、灵公将常守之矣。数君将常守之,则吾君安得此位而立焉?以其迭处之,迭去之,至于君也,而独为之流涕,是不仁也。不仁之君见一,谄谀之臣见二,此臣之所以独窃笑也。”

景公游公阜,一日有三过言,晏子谏 第十八

景公出游于公阜北面望睹齐国曰:“呜呼!使古而无死,何如?”晏子曰:“昔者上帝以人之殁为善,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若使古而无死,丁公、太公将有齐国,桓、襄、文、武将皆相之,君将戴笠衣褐,执铫耨以蹲行畎亩之中,孰暇患死!”公忿然作色,不说。无几何而梁丘据御六马而来,公曰:“是谁也?”晏子曰:“据也。”公曰:“何如?”曰:“大暑而疾驰,甚者马死,薄者马伤,非据孰敢为之!”公曰:“据与我和者夫!” 晏子曰:“此所谓同也。所谓和者,君甘则臣酸,君淡则臣咸。今据也甘君亦甘,所谓同也,安得为和!”公忿然作色,不说。无几何,日暮,公西面望睹彗星,召伯常骞,使禳去之。晏子曰“不可!此天教也。日月之气,风雨不时,彗星之出,天为民之乱见之故诏之妖祥,以戒不敬。今君若设文而受谏,谒圣贤人,虽不去彗,星将自亡。今君嗜酒而并于乐,政不饰而宽于小人,近谗好优,恶文而疏圣贤人,何暇在彗!又将见矣。”公忿然作色,不说。及晏子卒,公出,背而泣曰:“呜呼!昔者从夫子而游公阜,夫子一日而三责我,今谁责寡人哉!”

景公游寒涂,不恤死?,晏子谏 第十九

景公出游于寒涂,睹死?默然不问。晏子谏曰:“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使令不劳力,籍敛不费民。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吾乡乎!’今君游于寒涂,据四十里之氓,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相望,而君不问,失君道矣。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骄泰奢侈,上无以亲下。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此三代之所以衰也。今君行之,婴惧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公曰:“然!为上而忘下,厚藉敛而忘民,吾罪大矣。”于是敛死?发粟于民,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其年,公三月不出游。

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晏子谏 第二十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景公异荧惑守虚而不去,晏子谏 第二十一

景公之时,荧惑守于虚,期年不去。公异之,召晏子而问曰:“吾闻之,人行善者天赏之行不善者天殃之。荧惑,天罚也,今留虚,其孰当之?”晏子曰:“齐当之。”公不说,曰:“天下大国十二,皆日诸侯,齐独何以当?”晏子曰:“虚,齐野也。且天下之殃,固于富强,为善不用出政不行,贤人使远,谗人反昌,百姓疾怨,自为祈祥,录录强食,进死何伤!是以列舍无次,变星有芒,荧惑回逆,孽星在旁,有贤不用安得不亡!”公曰:“可去乎?”对曰:“可致者可去,不可致者不可去。”公曰“寡人为之若何?”对曰:“盍去冤聚之狱,使反田矣;散百官之财,施之民矣;振孤寡而敬老人矣。若夫是者,百恶可去,何独是孽乎!”公曰:“善。”行之三月,而荧惑迁。

景公将伐宋,梦二丈夫立而怒,晏子谏 第二十二

景公举兵将伐宋,师过泰山,公梦见二丈夫立而怒,其怒甚盛。公恐,觉,辟门召占梦者,至。公曰:“今夕吾梦二丈夫立而怒,不知其所言,其怒甚盛吾犹识其状,识其声。”占梦者曰:“师过泰山而不用事,故泰山之神怒也。请趣召祝史祠乎泰山则可。”公曰:“诺。”明日,晏子朝见,公告如占梦者之言也。公曰:“占梦者之言曰‘师过泰山而不用事,故泰山之神怒也。’今使人召祝史祠之。”晏子俯有间,对曰:“占梦者不识也,此非泰山之神,是宋之先汤与伊尹也。”公疑,以为泰山神。晏子曰:“公疑之,则婴请言汤、伊尹之状也。汤质皙而长,颜以髯,丰上兑下偻身而下声。”公曰:“然,是已。”伊尹黑而短,蓬而髯兑上丰下,倨身而扬声。”公曰:“然,是已。今若何?“晏子曰:“夫汤太甲、武丁、祖乙,天下之盛君也,不宜无后。今惟宋耳,而公伐之故汤、伊尹怒,请散师以平宋。”景公不用,终伐宋。晏子曰:“伐无罪之国,以怒明神,不易行以续蓄,进师以近过,非婴所知也。师若果进,军必有殃。”军进再舍,鼓毁将殪。公乃辞乎晏子,散师,不果伐宋。

景公从畋十八日不返国,晏子谏 第二十三

景公畋于署梁,十有八日而不返。晏子自国往见公。比至,衣冠不正,不革衣冠,望游而驰。公望见晏子,下而急带曰:“夫子何为遽?国家无有故乎?”晏子对曰:“不亦急也!虽然,婴愿有复也。国人皆以为君安野而不安国,好兽而恶民,毋乃不可乎?”公曰:“何哉?吾为夫妇狱讼之不正乎?则泰士子牛存矣;为社稷宗庙之不享乎?则泰祝子游存矣;为诸侯宾客莫之应乎?则行人子羽存矣;为田野之不僻、仓库之不实?则申田存焉;为国家之有余不足聘乎则吾子存矣。寡人之有五子,犹心之有四支,心有四支,故心得佚焉今寡人有五子,故寡人得佚焉,岂不可哉!”晏子对曰:“婴闻之,与君言异。若乃心之有四支,而心得佚焉,可;得令四支无心,十有八日不亦久乎!”公于是罢畋而归。

景公欲诛骇鸟野人,晏子谏 第二十四

景公射鸟,野人骇之。公怒,令吏诛之。晏子曰:“野人不知也。臣闻赏无功谓之乱,罪不知谓之虐。两者先王之禁也;以飞鸟犯先王之禁,不可!今君不明先王之制,而无仁义之心,是以从欲而轻诛。夫鸟兽,固人之养也,野人骇之,不亦宜乎!”公曰:“善!自今已后,弛鸟兽之禁,无以苛民也。”

景公所爱马死,欲诛圉人,晏子谏 第二十五

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矍然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公曰:“以属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其知罪,然后致之狱。”公曰:“可。”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爱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史记》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4)

Ⅰ 最后一个字是下的成语有哪些请教下

七上八下

拼音qī shàng bā xià

释义七上八下形容心里慌乱不安,无所适从的感觉。也指零落不齐或纷乱不齐。

造句:

一、七上八下:

1、因为犯了错误,他心里七上八下的。

2、在本周末,还不能完成这个项目,我心里七上八下的。

3、考试成绩就要公布了,小红心里七上八下,生怕自己没考好。

4、小刚听说校长叫他,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有什么事。

5、参加竞选的人心里七上八下的,等待着竞选的结果。

二、声泪俱下:

1、他声泪俱下地诉说日本鬼子的罪恶。

2、说起往事,他又后悔又难过,声泪俱下,大家都很感动。

3、说起父亲的死,他禁不住声泪俱下。

4、她声泪俱下地对老师说,她的奶奶去世了。

5、因为确实受了委屈,她在向老师诉说时,声泪俱下。

三、每况愈下:

1、每况愈下的是,甲虫的快速扩大导致温度的升高。

2、无可否认,我们的生活品质已经每况愈下。

3、不加强艺术修养,不深人体验生活,创作水平就会每况愈下。

4、爷爷最近健康情形的每况愈下,让家人忧心不已。

5、你们为了经济增长牺牲了一切,但那使经济每况愈下。

四、寄人篱下:

1、自从父母双亡后,他就过著寄人篱下的生活。

2、长期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微微养成了内向的性格。

3、我虽是寄人篱下,但姑父母对我都很好。

4、长期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养成委曲求全的性格。

5、在饭桌上她想起之雍的寄人篱下,坐在主人家的大圆桌面上,青菜吃到嘴里像抹布,脆的又像纸,咽不下去。

五、居高临下:

1、新上任的厂长不但没有居高临下的派头,而且使人感觉非常亲切。

2、我军居高临下,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3、他那种居高临下的模样,叫人很不舒服。

4、我站在万寿山上居高临下,颐和园的景物尽收眼底。

5、狼牙山五壮士居高临下,利用有利条件战胜了敌人的进攻。

Ⅱ 最后一个字是长的成语有哪些

最后一个字是长的成语:

好景不长 好梦不长 一技之长 一日之长 竞短争长内 善善从长容 博***众长 鹤短凫长 拔苗助长 揠苗助长 短中取长 舍短取长 傲不可长 敖不可长 渐不可长 土生土长 根生土长 愁多夜长 地久天长 日久天长 尺短寸长 不遗寸长 目无尊长 弃短就长 水远山长 日久岁长 马齿徒长 发短心长 日短心长 语重心长 儿女情长 纸短情长 语短情长 茁壮成长 尽其所长 用其所长 各取所长 一无所长 各有所长 寸有所长 引短推长 校短推长 来日方长 日引月长 较短比长 马瘦毛长 山高水长 村生泊长 蜚短流长 飞短流长 源远流长 进退消长 意义深长 意味深长 寓意深长 寸善片长 弃短用长 教学相长 敩学相长 飞流短长 较短絜长 触类而长 嘴快舌长 莺飞草长 争短论长 数短论长 衡短论长 说短论长 说来话长 论短道长 说短道长 校短量长 较短量长 凫短鹤长 ……

Ⅲ 最后一个字是“里"的成语有哪些

巴人下里

碧空万里

鞭擗进里

鞭擗向里

鞭辟版近里

鞭辟入里

鞭辟向里

鞭辟着里

鞭约近里

跛鳖千里

跛行千权里

不远千里

不远万里

不知就里

尺寸千里

尺幅千里

赤地千里

寸步千里

惮赫千里

扶摇万里

行间字里

毫厘千里

皓月千里

互为表里

阶前万里

街坊邻里

金城千里

举目千里

拒人千里

距人千里

决胜千里

跬步千里

离题万里

流血千里

绿衣黄里

蒙在鼓里

明见万里

谬以千里

鹏程万里

鹏霄万里

前程万里

青云万里

日行千里

山河表里

属毛离里

望表知里

沃野千里

悬旌万里

一朝千里

一毫千里

一举千里

一举万里

一日千里

一日万里

一泻百里

一泻千里

一泻万里

由表及里

鱼肉乡里

月明千里

云程万里

运筹千里

咫尺千里

咫尺万里

志在千里

转斗千里

转战千里

左邻右里

Ⅳ 最后一个字是“中”的成语有哪些

最后一个字是“中”的成语有:

百发百中 [bǎi fā bǎi zhōng]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待字闺中 [dài zì guī zhōng ] 字:许配;闺:女子卧室。留在闺房之中,等待许嫁。旧指女子成年待聘。

当轴处中 [dāng zhóu chù zhōng ] 正处在车轴的中间。比喻官居要位。

堕云雾中[ò yún wù zhōng] 堕:落下。落入迷茫的云雾中间。比喻迷惑不解。

焦心热中 [jiāo xīn rè zhōng ] 费尽心思,万分忧虑。

尽入彀中 [jìn rù gòu zhōng ] 彀中:弓箭射程以内,比喻牢笼、圈套。尽数网罗,全部就范。

乐在其中 [lè zài qí zhōng] 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巧发奇中 [qiǎo fā qí zhōng ] 发:射箭,比喻发言。形容善于乘机发表意见,后能为事实所证实。

如日方中 [rú rì fāng zhōng] 好象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入吾彀中 [rù wú gòu zhōng] 彀:张满;彀中:指箭能射及的范围,比喻牢笼,圈套。进入了我的弓箭射程之内。比喻就范。

Ⅳ 最后一个字是然的成语有哪些

比比皆然、不期抄而然、不以为然、处之泰然、春意盎然

大谬不然、大缪不然、大义凛然道貌岸然、道貌凛然

道貌俨然、防患未然、功到自然成、故我依然、圭角岸然

果不其然、寒灰更然、浩气凛然、环堵萧然、理所必然

理所当然、理之当然、毛发悚然、毛发耸然、毛骨悚然

毛骨耸然、毛骨竦然、任其自然、神***奕然、死灰复然

听其自然、兴趣盎然、兴味索然、兴致索然、须眉皓然

俨乎其然、一见了然、一目了然、意兴盎然、意兴索然

毅然决然、舆论哗然、再不其然、曾不惨然、正气凛然

自然而然、足音跫然

Ⅵ 最后一个字是上的成语有哪些

巴高望上 指与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长安道上 长安:古都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北。旧喻名利场所。

风行水上 比喻自然流畅,不矫揉造作。

扶摇直上 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竿头直上 比喻进步很快。

高高在上 原指地位高,现在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攻心为上 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

股掌之上 在大腿和手掌上面。比喻在操纵、控制的范围之内。

濠梁之上 濠梁:濠水上的桥。指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境地。

后来居上 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有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

箭在弦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取某种行动。

踞炉炭上 踞:蹲、坐。蹲在炉子的炭火之上。形容处境险恶,不堪忍受

旁行斜上 原指《史记》中的《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等。后泛指用表格行式排列的系表、谱牒等。

欺君罔上 欺骗蒙蔽君主。

墙头马上 为男女爱慕之典实。

青云直上 青云:指青天;直上:直线上升。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

桑间濮上 桑间在濮水之上,是古代卫国的地方。古指*风。后也指男女幽会。

甚嚣尘上 甚:很;嚣:喧嚷。人声喧嚷,尘土飞扬。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后来形容消息普遍淬,议论纷纷。

腥闻在上 腥闻:原指酒肉的腥味,引伸为丑恶的名声。比喻丑名远扬。

燕巢幕上 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一拥而上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迎头赶上 迎:向着;头:走在前面的。加紧追过最前面的。

跃然纸上 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 *** 实生动。

蒸蒸日上 蒸蒸:一升、兴盛的样子。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

至高无上 至:最。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

东流西上 水向东流,人往西走。比喻人们对故乡的思恋。

蜂拥而上 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来。

附下罔上 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属,却欺骗君上。

竿头日上 竿头:竹竿尖头;上:上升。比喻学业进步很快。

居下讪上 指属员背地里讥笑上级。

来者居上 后来居上。原指资格浅的新进反居资格老的旧臣之上。后亦用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

离世遁上 超脱世俗,回避君上。

青霄直上 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同“青云直上”。

人间天上 人世社会和神仙世界。指景物极美好的处所。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矢在弦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取某种行动。

协私罔上 怀抱私情,欺骗君上。协,通“挟”。

燕巢幙上 燕子把窝做在帐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同“燕巢于幕”。幙,同“幕”。

一哄而上 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同“一哄而起”。

鱼游濠上 表示纵情山水、逍遥遨游。

运之掌上 运:运动,运转。运转于手掌之上。比喻极其容易。

谮下谩上 谗毁下级,欺谩上级。

尊无二上 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犹言国无二君。引申为至高无上。

Ⅶ 最后一个字是为的成语有哪些

碌碌无为、

胆大妄为、

为所欲为、

奋发有为、

见义勇为、

事在人为、

尽力而为

胡作非为、

大有作为、

所作所为、

量力而为、

唯所欲为、

无所不为、

恣意妄为、

清静无为、

敢作敢为、

肆意妄为、

大有可为、

何乐不为、

有所作为、

无所作为、

清净无为、

恬淡无为、

畅所欲为、

道在人为、

莫知所为、

敢想敢为、

无令擅为、

妄作胡为、

朋党相为

Ⅷ 最后一个字是地的成语有哪些

顶天立地、

脚踏实地、

铺天盖地、

冰天雪地、

改天换地、

肝脑涂地、

幕天席地、

开天辟地、

用武之地、

如履平地、

翻天覆地、

出人头地、

五体投地、

死心塌地、

死无葬身之地、

盆朝天,碗朝地、

一块石头落地、

欢天喜地、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一席之地、

谢天谢地、

***开天地、

英雄无用武之地、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花天酒地、

颜面扫地

。。。。

Ⅸ 最后一个字是起字的成语有哪些

比肩并起

此伏彼起

楚歌四起

从何说起

沉疴难起

尘头大起

从头做起回

沉滓泛起

担戴不起答

担当不起

东山复起

东山再起

风禾尽起

奋袂而起

烽火四起

蜂舞并起

拂袖而起

蜂拥而起

孤峰突起

鼓噪而起

鼓噪四起

横发逆起

豪杰并起

鸿翔鸾起

崛地而起

揭竿而起

揭竿四起

鸡鸣而起

狼烟四起

龙飞凤起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民变蜂起

怒从心起

怒从心起,恶向胆生

拍案而起

前仆后起

攘臂而起

声名鹊起

声誉鹊起

腾空而起

投袂而起

痿不忘起

卧床不起

无从说起

闻风而起

无风不起浪

无利不起早

无名火起

无明火起

痿人念起

萧墙祸起

长眠不起

夜寝早起

一病不起

有风方起浪

一哄而起

异军特起

异军突起

一馈十起

议论蜂起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食三起

一卧不起

云蔚霞起

一夜十起

异议蜂起

应运而起

一坐一起

怒从心上起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万丈高楼从地起

万丈高楼平地起

虎啸风生,龙腾云起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Ⅹ 最后一个字是道的成语有哪些

最后一个字是道的成语有头头是道、羊肠小道、津津乐道、中庸之道、能说会道。

1、头头是道 [ tóu tóu shì dào ]

解释: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出自:《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示例:再看他后面讲那汽机的做法用法,~,语语内行。

2、羊肠小道 [ yáng cháng xiǎo dào ]

解释: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

出自: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示例:前面弯弯曲曲,尽是~,岔路甚多,甚难分辨。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3、津津乐道 [ jīn jīn lè dào ]

解释: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出自:清·颐琐《黄绣球》第七回:“这位莱恩女杰,他才学固然卓越,但他也只从口讲指画入手,每遇乡愚,津津乐道。”

示例:十余年来,在不少出版物中我都看到这幅画,它为不少人所~。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对有兴趣的事说个没完

4、中庸之道 [ zhōng yōng zhī dào ]

解释: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示例:他一面想,这既无闭关自守之操切,也没有开放门户之不安:是很合于“~”的。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5、能说会道 [ néng shuō huì dào ]

解释:形容很会讲话。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

示例:这个人生就的两片巧嘴,巧嘴滑舌,~。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口才很好

武王当愈,我当死也。?

 注⒁集解孔安国曰:?不许,不愈也。屏,藏。言不得事神。?

 注⒂集解孔安国曰:?占兆书也。?

 注⒃集解王肃曰:?钥,藏占兆书管也。?

 注⒄集解孔安国曰:?我新受三王命,武王维长终是谋周之道。?

 注⒅集解马融曰:?一人,天子也。?郑玄曰:?兹,此也。?

 注⒆集解孔安国曰:?藏之于匮,缄之以金,不欲人开也。?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①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髃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②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③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注①索隐强葆即?襁褓?,古字少,***借用之。正义强阔八寸,长八尺,用约小儿于背而负行。葆,小儿被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放言于国,以诬周公,以惑成王也。?

 注③正义音避。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以封康叔于韂,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天降祉福,唐叔得禾,异母同颖,①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作馈禾。

 周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②作嘉禾。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乃为诗贻王,命之曰鸱鸮。③王亦未敢训周公。④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穗?。颖即穗也。?索隐尚书曰?异亩?,此?母?义并通。邹诞本同。

 注②集解徐广曰:?嘉,一作?鲁?,今书序作?旅?也。?索隐徐广云一作?鲁?,?鲁?字误也。今书序作?旅?。史记嘉天子命,于文亦得,何须作?嘉旅?

 注③集解毛诗序曰:?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名之曰鸱鸮。?

 毛传曰:?鸱鸮,□塇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训,一作?诮?。?索隐按:尚书作?诮?。诮,让也。此作?训?,字误耳,义无所通。徐氏合定其本,何须云一作?诮?也!

 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步自周,至丰,①使太保召公先之雒相土。②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雒邑,③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注①集解马融曰:?周,镐京也。丰,文王庙所在。朝者,举事上朝,将即土中易都,大事,故告文王﹑武王庙。?郑玄曰:?步,行也,堂下谓之步。丰﹑镐异邑,而言步者,告武王庙即行,出庙入庙,不以为远,为父恭也。?索隐丰,文王所作邑。后武王都镐,于丰立文王庙。按:丰在鄠县东,临丰水,东去镐二十五里也。

 注②集解郑玄曰:?相,视也。?

 注③集解公羊传曰:?成周者何?东周也。?何休曰:?名为成周者,周道始成,王所都也。?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①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堏堏如畏然。②

 注①集解礼记曰:?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向而立。?郑玄曰:?周公摄王位,以明堂之礼仪朝诸侯也。不于宗庙,避王也。天子,周公也。

 负之言倍也。斧依,为斧文屏风于户牖之闲,周公于前立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堏堏,谨敬貌也。见三苍,音穷穷。一本作?夔夔?也。?

 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①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注①索隐经典无文,其事或别有所出。而谯周云?秦既燔书,时人欲言金縢之事,失其本末,乃云?成王少时病,周公祷河欲代王死,藏祝策于府。成王用事,人谗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策,乃迎周公?,又与蒙恬传同,事或然也。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佚,乃作多士,作毋逸。毋逸称:?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故昔在殷王中宗,严恭敬畏天命,自度①治民,震惧不敢荒宁,②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其在高宗,③久劳于外,为与小人,④作其即位,乃有亮闇,三年不言,⑤言乃讙,⑥不敢荒宁,密靖殷国,⑦至于小大无怨,⑧故高宗飨国五十五年。⑨其在祖甲,⑩不义惟王,久为小人⑾于外,知小人之依,能保施小民,不侮□寡,⑿故祖甲飨国三十三年。?⒀多士称曰:?自汤至于帝乙,无不率祀明德,帝无不配天者。⒁在今后嗣王纣,诞*厥佚,不顾天及民之从也。⒂其民皆可诛。?(周多士)?文王日中昃不暇食,飨国五十年。?作此以诫成王。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用法度也。?

 注②集解马融曰:?知民之劳苦,不敢荒废自安也。?

 注③正义武丁也。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父小乙使之久居人闲,劳是稼穑,与小人出入同事也。?

 马融曰:?武丁为太子时,其父小乙使行役,有所劳役于外,与小人从事,知小人艰难劳苦也。?郑玄曰:?为父小乙将师役于外也。?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武丁起其即王位,则小乙死,乃有信嘿,三年不言,言孝行着也。?郑玄曰:?楣谓之梁,闇谓庐也。?

 注⑥集解郑玄曰:?讙,喜悦也。言乃喜悦,则臣民望其言久矣。?

 注⑦集解马融曰:?密,安也。?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小大之政,民无怨者,言无非也。?

 注⑨集解尚书云五十九年。

 注⑩集解孔安国﹑王肃曰:?祖甲,汤孙太甲也。?马融﹑郑玄曰:?祖甲,武丁子帝甲也。?索隐孔安国以为汤孙太甲,马融﹑郑玄以为武丁子帝甲。按:

 纪年太甲唯得十二年,此云祖甲享国三十三年,知祖甲是帝甲明矣。

 注⑾集解孔安国曰:?为王不义,久为小人之行,伊尹放之桐宫。?马融曰:

 ?祖甲有兄祖庚,而祖甲贤,武丁欲立之,祖甲以王废长立少不义,逃亡民闲,故曰?不义惟王,久为小人?也。武丁死,祖庚立。祖庚死,祖甲立。?

 注⑿集解孔安国曰:?小人之所依,依仁政也。故能安顺于觽民,不敢侮慢惸独也。?

 注⒀集解王肃曰:?先中宗后祖甲,先盛德后有过也。?

 注⒁集解孔安国曰:?无敢失天道者,故无不配天也。?

 注⒂集解徐广曰:?一作?敬之?也。?骃案:马融曰?纣大*乐其逸,无所能顾念于天施显道于民而敬之也?。

 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①以便百姓。百姓说。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周公既致政成王,恐其怠忽,故以君臣立政为戒也。?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①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②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韂世家云管叔欲袭成周,然则或说尚书者不以成周为洛阳乎?诸侯年表□曰?齐﹑晋﹑楚﹑秦,其在成周,微之甚也?。?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周公墓在雍州咸阳北十三里毕原上。?

 周公卒后,秋未获,暴风雷(雨),禾尽偃,大木尽拔。周国大恐。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①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②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③史百执事曰:?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成王执书以泣,④曰:?自今后其无缪卜乎!⑤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国家礼亦宜之。?⑥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尽起。⑦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⑧岁则大孰。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⑨祭文王。⑩鲁有天子礼乐者,以曪周公之德也。

 注①索隐据尚书,武王崩后有此雷风之异。今此言周公卒后更有暴风之变,始开金縢之书,当不然也。盖由史迁不见古文尚书,故说乖误。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简?。?骃案:孔安国曰?所藏***策书本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二公倡王启之,故先见书也。史百执事皆从周公***者。?

 郑玄曰:?问者,问审然否也。?

 注④集解郑玄曰:?泣者,伤周公忠孝如是而无知之者。?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本欲敬卜吉凶,今天意可知,故止。?

 注⑥集解王肃曰:?亦宜曪有德也。?正义孔安国云:?周公以成王未寤,故留东未还。成王改过自新,遣使者逆之,亦国家礼有德之宜也。?王﹑孔二说非也。按:言成王以开金縢之书,知天风雷以彰周公之德,故成王亦设郊天之礼以迎,我国家先祖配食之礼亦当宜之,故成王出郊,天乃雨反风也。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郊,以玉币谢天也。天即反风起禾,明郊之是也。?马融曰:?反风,风还反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筑,拾也。?骃案:马融曰?禾为木所偃者,起其木,拾其下禾,乃无所失亡也?。

 注⑨集解礼记曰:?鲁君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礼。?

 注⑩集解礼记曰:?诸侯不得祖天子。?郑玄曰:?鲁以周公之故,立文王之庙也。?

 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①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②

 注①索隐周公元子就封于鲁,次子留相王室,代为周公。其余食小国者六人,凡﹑蒋﹑邢﹑茅﹑胙﹑祭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本云?政不简不行,不行不乐,不乐则不平易;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又一本云?夫民不简不易;有近乎简易,民必归之?。?索隐言为政简易者,民必附近之。近谓亲近也。

 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①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作肸誓,②曰:?陈尔甲胄,无敢不善。无敢伤牿。③马牛其风,臣妾逋逃,④勿敢越逐,敬⑤复之。⑥无敢寇攘,逾墙垣。⑦鲁人三郊三隧,⑧歭尔刍茭﹑糗粮﹑桢干,⑨无敢不逮。我甲戌筑而征徐戎,[一0]无敢不及,有大刑。?⑾作此肸誓,遂平徐戎,定鲁。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淮浦之夷,徐州之戎,并起为寇。?

 注②集解徐广曰:?肸,一作?鲜?,一作?狝?。?骃案:尚书作?粊?。孔安国曰?鲁东郊之地名也?。索隐尚书作?费誓?。徐广云一作?鲜?,一作?狝?。

 按:尚书大传见作?鲜誓?,鲜誓即肸誓,古今字异,义亦变也。鲜,狝也。言于肸地誓觽,因行狝田之礼,以取鲜兽而祭,故字或作?鲜?,或作?狝?。孔安国云?费,鲁东郊地名?,即鲁卿季氏之费邑地也。

 注③正义古毒反。牿,牛马牢也。令臣无伤其牢,恐牛马逸。

 注④集解郑玄曰:?风,走逸。臣妾,畼役之属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一作?振?。?

 注⑥集解孔安国曰:?勿敢□越垒伍而求逐也。觽人有得佚马牛,逃臣妾,皆敬还。?

 注⑦集解郑玄曰:?寇,劫取也。因其失亡曰?攘?。?

 注⑧集解王肃曰:?邑外曰郊,郊外曰隧。不言四者,东郊留守,故言三也。?

 注⑨集解孔安国曰:?皆当储歭汝粮,使足食;多积刍茭,供军牛马。?马融曰:?桢﹑干皆筑具,桢在前,干在两旁。?正义糗,去九反。桢音贞。

 注⑩集解孔安国曰:?甲戌日当筑攻敌垒距堙之属。?

 注⑾集解马融曰:?大刑,***。?

 鲁公伯禽卒,①子考公酋立。②考公四年卒,立弟熙,③是谓炀公。炀公筑茅阙门。④六年卒,子幽公宰立。⑤幽公十四年。幽公弟垊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⑥魏公五十年卒,子厉公擢立。⑦厉公三十七年卒,鲁人立其弟具,是为献公。献公三十二年卒,⑧子真公濞立。⑨

 注①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伯禽以成王元年封,四十六年,康王十六年卒。?

 注②索隐系本作?就?,邹诞本作?遒?。

 注③索隐一作?怡?。考公弟。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作?第?,又作?夷?。世本曰?炀公徙鲁?,宋忠曰:?今鲁国?。?

 注⑤索隐系本名圉。

 注⑥集解徐广曰:?世本作?微公?。?索隐系本?垊?作?弗?,音沸。?魏?作?微?。且古书多用魏字作微,则太史公意亦不殊也。

 注⑦索隐系本作?翟?,音持角反。

 注⑧集解徐广曰:?刘歆云五十年。皇甫谧云三十六年。?

 注⑨索隐真音慎,本亦多作?慎公?。按:韂亦有真侯,可通也。濞,系本作?挚?,或作?鼻?,音匹位反。邹诞本作?慎公坙?。

 真公十四年,周厉王无道,出奔彘,共和行政。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

 三十年,真公卒,弟敖立,是为武公。

 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①西朝周宣王。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周之樊仲山父谏宣王曰:?废长立少,不顺;不顺,必犯王命;犯王命,必诛之:故出令不可不顺也。令之不行,政之不立;②行而不顺,民将□上。

 ③夫下事上,少事长,所以为顺。今天子建诸侯,立其少,是教民逆也。④若鲁从之,诸侯效之,王命将有所壅;⑤若弗从而诛之,是自诛王命也。⑥诛之亦失,不诛亦失,⑦王其图之。?宣王弗听,卒立戏为鲁太子。夏,武公归而卒,⑧戏立,是为懿公。

 注①正义许义反,又音许宜反,后同。

 注②集解韦昭曰:?令不行则政不立。?

 注③集解韦昭曰:?使长事少,故民将□上。?

 注④集解唐固曰:?言不教之顺而教之逆。?

 注⑤集解韦昭曰:?言先王立长之命将壅塞不行也。?

 注⑥集解韦昭曰:?先王之命立长,今鲁亦立长,若诛之,是自诛王命。?

 注⑦集解韦昭曰:?诛之,诛王命;不诛,则王命废。?

 注⑧集解徐广曰:?刘歆云立二年。?

 懿公九年,懿公兄括之子伯御①与鲁人攻弑懿公,而立伯御为君。伯御即位十一年,周宣王伐鲁,杀其君伯御,而问鲁公子能道顺诸侯者,②以为鲁后。樊穆仲曰:③?鲁懿公弟称,④肃恭明神,敬事耆老;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固实;⑤不干所问,不犯所(知)[咨]。?宣王曰:?然,能训治其民矣。?乃立称于夷宫,⑥是为孝公。自是后,诸侯多畔王命。

 注①正义御,我嫁反,下同。

 注②集解徐广曰:?顺,一作?训?。?正义道音导。顺音训。

 注③集解韦昭曰:?穆仲,仲山父之谥也。犹鲁叔孙穆子谓之穆叔也。?

 注④正义尺证反。

 注⑤集解徐广曰:?固,一作?故?。?韦昭曰:?故实,故事之是者。?

 注⑥集解韦昭曰:?夷宫者,宣王祖父夷王之庙。古者爵命必于祖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