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秋毫大于泰山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26 0
  1. 划线句子中的“齐物”的具体含义,中“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应该如何理解?
  2.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
  3. 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说的台词应当是 A.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
  4. 对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的感悟啊
  5. 庄子:《齐物论》(十四)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6. “经起于秋毫之末,挥之于泰山之本”是鬼谷子先生说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7. 庄周的名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出自庄子《齐物论》,“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差别。

庄子为道家代表人物,讲求“无为”而治,回归自然。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不断在向其对立面转变,因此没有区别。

庄子立论,重在比较。以事物相对面作比较,以时间空间为轴作比较。庄子说: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者,而彭祖为天。” 意思是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末端更大,而泰山算是最小;没有什么比夭折的孩子更长寿,而彭祖却是短命的。这样说不是很奇怪吗?而我们知道他是从比较上立论,就不觉为奇了。拿泰山与秋毫比较,秋毫自然很小,但拿恒星与泰山比较,泰山不是显得很渺小吗?彭祖与殇者相比,殇者自然显得短命。但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年为一春,八千年为一秋。拿彭祖与其对比,彭祖不就显得很短命吗?浮游朝生暮死,木槿朝开暮落,与殇者相比,殇者不就显得很长寿吗?

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秋毫大于泰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庄子谈论事物,以相对比较立论,认为万物为一,宇宙中没有绝对的善恶,善恶乃是相对的。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与我同生同死,而万物与我相同为一,没有差别。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刚刚产生随即便是死亡,刚刚死忘随即产生;刚刚肯定随即便会否定,刚刚否定随即便予以肯定;依托正确的一面随即也就遵循了错误的一面,依托错误的一面随即也就遵循了正确的一面。此消彼涨,长短之论,皆因对比。没有绝对的正确面,也不存在绝对的错误面。善恶之论,因环境成立。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与天,亦因是也。 圣人不是划分是非正误的道路而是观察比较事物的本然,也就是顺着事物自身的形态,回归自然罢了。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强调的是一种放下自我,保持自我与万物平等的心态,使自我与万物融为一体。顺应自然天命,天含有自然万物,而顺应自然天命的境界,若达到不就等同于“我”与“天”有相同的境界吗?而天地也将同我并生,并存,并逝。

顺应天命即尊重世界万物,不干涉世间万物的成长规律,也就是所谓的“无为”思想。此种思想境界若达到,人们将无争无抢,自然万物顺其发展。不就是古人所提出的“大同”社会吗?然又同于马克思所提出“共产”的现状吗?而这两者是在人的基础上所提出,庄子则以自然立论,包罗万象。

现今社会人心复杂,老人扶不扶,高铁霸坐***,重庆公交坠江***,“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一件件事冲击着人民的底线,是我们社会制度不健全而导致问题出现的吗?

不是好人太少,而是坏人太坏。个性也只是不顾他人感受的“美好品质”。对金及其他物质的执迷,使家庭,社会关系恶化。而庄子齐物思想,正是意识到社会“自我”的危害。懂得“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道理对于提升人们心理境界,不在追求事物的过程中迷失自我有着积极的作用。以平等的心态处人处物,淡泊宁静,风不留声,过不留痕。

划线句子中的“齐物”的具体含义,中“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应该如何理解?

秋毫之末,汉语成语,拼音是qiū háo zhī mò,意思是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战国时期,齐宣王田辟想学齐桓公那样做霸主,他向孟子请教如何才能做上霸王。孟子告诉他要用仁义道德的力量统一天下,同时要对国情明察秋毫,体察民情,不是您能不能干的事情,而是您愿不愿干的事情。

《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他的观察力十分敏锐,即使是秋毫之末,他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外交上的事情,即使小如秋毫之末,也要谨慎,不能出错。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

1.“齐物”的具体含义为春秋、战国 时 老庄学派的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如生死寿夭,是非得失,物我有无,都应当同等看待,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 庄子的《齐物论》中。

2. 晋 刘琨 《答卢谌诗一首并书》:“远慕 老 庄 之齐物,近嘉 阮生 之放旷。” 宋 王安石 《季子》:“昔 庄周 丧其妻,鼓盆而歌; 东门吴 丧其子,比於未有。此弃人齐物之道,吾儒之罪人也。”

3.中“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的理解为任何一物都是大的,因为总有比它更小的东西,从这里看万物莫不为大,因而秋毫也可以说是天下最大的,相对于一切比它小的物质世界来说;天下任何一样东西都可以称为是小的,因为总有比它大的存在,从这点看,天下万物莫不为小,泰山也不例外,相对于一切比它大的物质世界来说。

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说的台词应当是 A.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

一、基本常识

1、 关于序、跋类文体

放在卷首为序,也称前言;放在卷末为跋或后序。

序言有的是作者或者编者自己写的,也有的是别人所写。其内容和作用,多为说明写作或编写的情况、目的,阐述某些观点,介绍或评价作品等。

序的体裁,有的是近似论说文,如《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见解和对人对事的态度。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其中的《伶官传序》即属此类。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如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后序或跋一般是对序的再补充,大都简峻峭拔,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另外古代还有一种赠序,为临别赠言一类的文体。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要和书序严格区别开来。

2、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321?379),东晋著名书法家。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后居浙江会稽山阴。曾任右军内史、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工书法,尤擅楷书和行书,人称?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笔意妍丽劲健,?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他较有影响的还有《乐毅论》、《十七帖》等。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

3、写作背景

修禊,古代的一种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也称?春禊?。据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风和日丽,天清气朗,王羲之与当时的名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兰亭畅饮欢歌,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们借?修禊?之名而举行的一次诗会吧。名人雅士,融融欢聚,曲水流觞,低吟浅唱,好不惬意。王羲之面对高朋挚友,挥笔泼墨,写下了?绝代无双?、书文皆美的序文。

二、字词语言

1、通***字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趣 通 取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由 通 犹

2、古今异义

茂林修竹 古:长 今;常用义为?修理?、?修饰?

列坐其次 古:旁边、水边 今:常用义为质量差

或取诸怀抱 古:兼词,?之于?合音 今:常用义为众

不知老之将至 古:读zeng ,竟 今:读zeng 多作姓

向之所欣 古:过去、原来 今:常用义为方向

终期于尽 古:至、及 今:无此义

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 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词类活用

A、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 贤士

少长咸集 年轻人,年长的人

B、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 看作相等

C、名词作动词

映带左右 环绕

一觞一咏 喝酒

D、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看作一样

4、一词多义

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

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

***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长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学习 进步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办好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 、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望、要求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

5、虚词运用

所以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表原因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以此 用来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 表方法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助词 表定语后置

之 曾不知老之将至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及其所之既倦 动词 往 达到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助词 的

三、理解分析

1、结构脉络

(一)叙宴集盛况

(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写景?山、林、竹、水、气候;

(3)盛况 ?流觞曲水,一觞一泳

(4)感受?信可乐也

(二)发人生感慨

(1) 为人处世的方式

静态?晤言一室

动态?放浪形骸

(2)感慨抒怀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矣

(三)明作序要旨

(1) 否定虚无主义人生观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 写作动机 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

2、重点语句理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兴之于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向之所欣?,意为先前所喜欢的事情,即先前的?乐?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言其先前乐事,顷刻之间已成往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为双重否定句,意为尚且不能不因此而感慨;?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意为何况对于生命不论长短,终究难免一死呢?

整个句子是一个用犹?何况关联的递进关系的复句。

这句话一是从兰亭聚会联想到现今人们?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和?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两种态度的看法;二是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引出?死生?这个全文的议论中心。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一死生?齐彭殇?是庄周对人的.生死的看法。?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认为生和死,长寿和短命,没有绝对的界限,是相对的。这本不错,但他夸大了相对性,以致否定了生与死的区别,认为生和死相同。800岁的彭祖和夭折之人没有区别,显然是荒谬的。作者在第三段引出孔子?死生亦大矣?的观点,以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为无常而作生死之事之叹,来说明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之荒诞。

3、写作特色

(1)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的完美结合

第一段叙事、描写,二、三段议论、抒情。先叙兰亭之会盛况,描写山水景致,而后由乐入悲,转入对生死问题的议论,抒发感慨之情。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2)借题发挥,立意高远

《兰亭集》为游宴诗集,作者借为其写序表明了自己的生死观。并批判了崇尚玄学的当时存在着一种虚无主义的倾向。使本篇立意高远,不同凡响。

四、补充拓展

1、补充注释

(1)?死生亦大矣?:语出《庄子。德充符》:?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大意是道是主宰万物的,它不会随外物(包括人的生死)而变化。

(2)?一死生?齐彭觞?不是庄子的原话。庄子原话是:?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自蕲(祈)生乎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均见《庄子。齐物论》)

(3)滥觞?本文有?引以为流觞曲水?句。我国古代有流觞而饮,吟诗歌赋之雅俗。江河发源处水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荀子。子道》:?昔者江出于崏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后以此来比喻事物的开始。如:楚辞中的谣歌可以看作是我国五言诗的滥觞。

2、知识拓展

(1)东床?东晋名相王导是王羲之的叔父,刘禹锡《乌衣巷》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王即指王导的家族。《晋书。王羲之传》载:?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郗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后因称女婿为?东床?,也称?坦腹?。

(2)《兰亭序》帖?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千方百计得到《兰亭序》帖后,爱不释手,常常?朝夕观览?。贞观十年,让冯承素、虞世南、禇遂良等人摹拓十本,以赏近臣。死后将其真迹作为陪葬品带进了昭陵。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次真迹一等的唐摹本。唐摹本中以冯承素临摹最为逼真,较有影响。因帖前后印有唐中宗李显年号?神龙?个半印,故又称为?神龙本?。

(3)课外阅读王勃《滕王阁序》,比较两序的风格异同。

对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的感悟啊

C

试题分析:A出自道家庄子;B出自心学家陆九渊;C出自孟子“民贵君轻”的主张;D出自荀子的主张。因此选C。

点评:高考在本知识点的考题经常与维护祖国一统的大一统的思想,容易和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等一些热点问题相结合,来考察学生对儒家思想现实意义的理解。

庄子:《齐物论》(十四)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灵魂的拷问 生命的思考 ——从《报任安书》看司马迁的生死观

夜深人静,再次翻开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细细想来,文章思路开阔,气势起伏跌宕,言辞真切感人,心中默默替司马迁和任安鸣不平。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而被判为宫刑,任安也因戾太子***被判为腰斩。可见,他们的遭遇是那么的相似,那么的悲惨,都是关乎人的生命的重大遭遇。面对同病相怜的友人,司马迁以满腔的悲愤,叙述了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了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了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创作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生死观。司马迁的生死观是其特殊遭遇与伟大人格的产物。他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个阐明人生意义的罕譬,片言居要,百意烛照,感悟生命,洞明人生,彪炳千古,震响史册,成为照亮后人奋斗之途的火炬,激起一个个创造人生价值者的生命巨浪。《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生死观寻求表达形式的偶然结果。如果当时司马迁无需给友人任安写信,他必须要用其他形式来表达他当时的思想感情。不过,用书信形式表达,在司马迁看来,在我们看来,是当时最恰当不过的形式。因为书信是一种亲切的,心与心直接交流的方式。所以,他运用书信的形式可以和有过不幸遭遇的知心朋友面对面地、像促膝谈心一样地娓娓道来,弹奏心曲,使文章更真切、更感人、更容易叩响自己和友人灵魂深处那根最为亢奋人心的琴弦。于是乎,在《报任安书》中,那种刚柔相济的谈吐,鞭辟肯綮的***,敏于思辨的睿智,游刃有余的言辞,简直有“惊风雨,泣鬼神”之势,表现了司马迁的无辜之冤、愤激之情、生死之观,显示了他伟大的人格,在我国文坛上激起了石破天惊的反响。在司马迁遭受极为不人道的宫刑时,他可以选择以一死来求得自己的清白,求得后人的赞誉。但他并没有选择死亡,在人生的十字路上来了个急转弯。他想到死去的父亲司马谈遗命他完成自己尚未完成的史书,他要立志继承父业,他要忍辱负重,顶着极大的压力和痛楚来完成《史记》。因为他懂得,人生可以创造价值,人只要不死,脚下便有路,尽管他“腐刑”后的躯体是卑微的,然而,他有伟大的思想和满腹的文才,只要通过奋斗,创造出非凡的人生价值,就可以反卑微为伟大,使生命“重于泰山”!在这一思想的支配下,现实生活中的烦恼、犹疑、苦闷、凄凉、孤独、失落、痛楚、绝望等等,都不能搅乱他内心深处的宁静。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巨著,就不得不“隐忍苟活,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虽被万戮,岂有悔哉!”反之,“***令仆伏发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司马迁的生死观充满辨证法;是遵循“士可杀不可辱”的古训,舍生取义,宁死不屈,还是“弃小人,雪大耻”,以实现“名垂于后世”而“隐忍苟活”,这要综合主客观多方面的因素来分析权衡,要看怎样做才对社会、对后世更有价值和意义。于是,司马迁作为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伟人中最富于洞察力和预见性的天才之一而活了下来,继承了父亲的遗业,完成了一部大书——《史记》:上自皇帝,下至汉武帝,包罗了人生的全部光荣和梦想,苦难与悲怆。人固有一死,既然都是死,那就不如铤而走险,死中求活,死中求富贵,求生存,于是有陈涉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为之风云骤变,英雄奋起,秦王朝顷刻间土崩瓦解;也有了司马迁的苟且偷生,在愤激中完成不朽之作《史记》,他不止一次地表白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活在逆境中,面对挫折,面对苦难,我们不应该自暴自弃,更应该懂得怎样去求生存,谋发展。正如歌德所言:“生命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为了生存而放弃生存。”英国培根也曾经说过:“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创造的。”司马迁的遭遇和成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厄运既可摧残和毁灭弱者的肉体和生命,但也可激起强者的生命巨浪,成为其创造人生价值的催化剂。人生世上,厄运难免伴我而行。面对现实,司马迁不企盼生活中只有白天而没有黑夜,航程中只有坦途没有暗礁,人生只有幸福而没有灾难。宫刑,在古代是一种惨无人道的酷刑,是对人的肉体和精神无以复加的摧残和打击。这对于司马迁来说,确实是一个难以忍受的屈辱。然而,宫刑并没有毁灭司马迁,反而促使司马迁成就了一番事业,促使他“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给后人留下了无以伦比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使它成为斐然旷世、名扬千古的百代伟人。其实,我认为人死都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人的本能就是求生欲强。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完整的生命,失去了生命,梦想、成功、希望都无从谈起,所以司马迁也在为自己求生找出口,“夫人情莫不贪生怕死,念父母,顾妻子”。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对自己的负责。作为一个有生命尊严的知识分子,在命运转折关头所迈出的堪称伟大悲壮的步伐,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一个人踩着自己的影子前进,提着自己的头发飞翔!无怪乎20世纪另一个英雄鲁迅大声疾呼:“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生存的过程中,各人的经历不同,耐挫心理也不同,在很多的挫折困难中,有的人选择了轻生,有的人选择了做一个行尸走肉的人,这是对生活的轻率,对生命的怯懦,不负责任。“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他的人已经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简单而伟大的概括出来生命的意义,以及思想灵魂的作用。肉体的生存过程是短暂的,如何让思想以灵魂在肉体腐烂消失后依然“活着”,这正是我们所要想的和所要做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历史的传承者,高贵、低贱、伟大、平庸、积极、颓废……林林总总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讲述自身存在的意义,人躲不过的是时间,真正对自己负责的有所为也需要对时间有正确的认识,知道将来,期待未来,也就知道了生命的意义。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是每一个有思想的生命体自身灵魂的必然拷问。生命像火炬般燃烧,昨日是燃烧的灰烬。错过了太阳你流泪,夜里是否还会有群星?作为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不朽之著,《史记》无法回避生死的问题;作为一位学富无车、身经磨练的旷世文学家、史学家,面对灵魂的拷问、生命的思考,司马迁更是有着卓越的生死观。

“经起于秋毫之末,挥之于泰山之本”是鬼谷子先生说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上一节讲了人们因为对事物的认知深入程度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见解,并且都以为自己是对的,进而炫耀于人,庄子以此举了三个人来作证明。这一节将要讲的是庄子所言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原文中庄子在这一段文开头这里问了几个问题:“我现在在这里说一些话,不知道这些话和其他人说的是不是同一类呢?同类与不同类,既然都发了言,那么和其他人就没有什么分别了。”庄子这是在道的角度上看的,对于大道而言,都是说话就没什么分别了。下面庄子就进一步的讲解了。

既然大家说的话都没什么分别,那么就让我试着说说。宇宙万物有它的开始,有它未曾开始的开始,还有它未曾开始的那未曾开始的开始。宇宙万物的初始有它的“有”,有它的“无”,有它未曾有的“无”,有它未曾有“无”的“无”,还有它的未曾有的那未曾有的“无”。这一段延续了庄子齐物论一惯的特点~绕口,其实总结一下就是太极无极太太极,宇宙万物无极无限,而我们的认知却是有限的,我们作出的结论不过是相对情况下的,而在道的角度上来看一切都是一样的,道通为一,这一点也是齐物论的核心思想。下面庄子就举了几个列子

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天下最大的是秋天的毫毛的末端,而泰山却是小的;最长寿的是刚出生就夭折了的婴孩,而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却是短命的。是不是感觉这两句话是错的!这就是所谓的相对结论,泰山只是万物的一点,所以说泰山为小;秋毫之末却比“无”大,所以秋毫为大。同样寿命也是一样的。这就是以相对作出结论。作比对的事物不同,作出的结论也会不同。由道而论,万物皆一。所以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周的名言

原文出自《鬼谷子·抵巇篇》中的内容。这是比喻,其中“秋毫之末”比喻事情发生变化的初期很小,如同“秋毫之末”。而“秋毫之末”是指大雁在秋天羽毛的末端,很细微。而“泰山之本”比喻一旦事情的变化大到如同“泰山之本”时,通常就很难再改变了。而“泰山之本”是指泰山的根基,很庞大。

庄周的名言

一、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出自战国·庄周《庄子·德充符》。德会长存,形体会丧失。品德是根本的,而形体是次要的,忽略品德才是真正的错误。判断一个人不能只看其外表而忽略了他的品德修养,我们应该以一个人的品德为衡量他的标准,而不能以他外在的缺陷为衡量标准。

二、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出自战国·庄周《庄子·齐物论》。道与言是相辅相成的概念,任何道都是客观存在的,道往往被小的成就所遮蔽,言论常常被浮华的词语所隐没。如果以小小的成功遮蔽“道”,如果以虚荣之心隐没“言”,那么人们就会远离正直和道义,并最终远离成功。

三、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

出自战国·庄周《庄子·德充符》。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既处处充满机遇,又处处充满诱惑和陷阱。因此,保持内心的清净和淡泊,才能不受贪欲的驱使,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天地之间,适意而怡然。

四、出入***,游乎***,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出自《庄子·在宥》。有这样一种人,可以随意来往于天地四方,游乐于***,独自来往,毫无拘束,这样的人就可以超脱于万物了。

五、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惟止能止众止。

出自《庄子·德充符》。人不可能在流水上去照自己的身形,只会在平静的水面上才能照出。只有停止的事物,才可以使得别的事物也停止。

六、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

出自《庄子·齐物论》。用白色的马匹去说明白马不是马,这样不如用不是马的物体去说明,白马不是马。

七、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出自《庄子·人间世》。不走路容易,但要像走路,却留下任何痕迹却十分困难。人们受到驱遣是很容易韦庄的,但是收到了自然的驱遣,却难以伪装。

八、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出自《庄子·齐物论》。天底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末端更大的了,而泰山是最小的。天底下也没有什么比夭折的孩童寿命更长的了,彭祖的寿命缺失最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