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礼之家手抄报图片大全_诗礼之家手抄报

tamoadmin 成语问答 2024-06-28 0
  1. 中华好家风手抄报一等奖
  2. 文明手抄报内容怎么写
  3. 关于春节的手抄报诗句
  4. 家风主题手抄报素材
  5. 语文手抄报内容
  6. 谁有关于文明礼仪的手抄报资料
  7. 讲文明懂礼貌的内容手抄报

文明手抄报内容:

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是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素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体现,更是展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只有***意识到这种使命,我们的文明礼仪推广和普及工作,才会更加容易,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和物质文明建设一样,取得飞速发展。文明礼仪宣传挂图以各种温馨宣传提示大家,注重文明礼仪,相互理解关爱,提高全民文明礼仪素质,构建社会和谐大家庭!

诗礼之家手抄报图片大全_诗礼之家手抄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四仪:

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描写文明的优美句:

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文明于心,心心相印,文明举止点缀和谐风***;文明于口,口口相传,文明意识洒播万户千家;文明于手,手手相牵,文明公益始于你我行动!

3、文明青松傲寒中,铮铮铁骨华夏龙;帛字甲文源流长,诗赋满堂翰墨浓;仁孝智信礼尊崇,一寸丹心满乾坤;修身明志付行动,短信传递醉春风!

中华好家风手抄报一等奖

古代诗经名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彼***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葛》

译:***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它乡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文明手抄报内容怎么写

家风随家族产生逐渐形成,家风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源于古代乡土亲缘社会。从那时起,家族成为构成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一些具体的条文规定,更成为家族的精神“图腾”。家风家训的雏形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大家庭。氏族的族长负责氏族家庭成员的生产和生活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并通过对家庭成员进行传统习俗的训练来巩固家长的统治。

“家风”,一般指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

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文学家潘岳的作品中。西晋文学家夏侯湛,将《诗经》中有目无文的六篇“笙诗”,补缀以成《周诗》,并给潘岳看。潘岳认为:这些诗篇不仅温文尔雅,而且可以看到孝悌的本性。为与友人唱和,潘岳因此写作了《家风诗》,自述家族风尚:“绾发绾发,发亦鬓止。日祗日祗,敬亦慎止。靡专靡有,受之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

家风又称门风,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的形成往往是,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萃深孚众望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其懿行嘉言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训,流风余韵,代代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

所谓“家风”,指的就是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又称门风,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家风对家族的传承至关重要。没有淳厚家风,无法使一个家族瓜瓞不绝,更无法使一个家族不分崩离析。有认同感的家族才有凝聚力,这种认同感显然不可能是家族财产,因为财产常常被瓜分而最终罄尽,只有一种东西可以被家族中所有成员分沾,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因此增值--那就是让所有家族成员引以为豪的“家风”,家风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核心的价值。

关于春节的手抄报诗句

文明手抄报内容怎么写

简单一点的文明手抄报,手抄报的创作可以大大提高小朋友的信心,是锻炼孩子全局观的一种活动,这个节日是一个法定节***日,下面是整理的有关简单一点的文明手抄报。

文明手抄报内容怎么写1

文明礼仪的名人名言

1、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

2、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3、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4、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莎士比亚

5、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6、礼仪,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爱默生

7、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

9、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张衡

10、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不再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地倾向一端。

11、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申涵光

12、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周恩来

13、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郭沫若

14、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 德谟克利特

15、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高尔基

16、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契诃夫

17、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马克思

18、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卢梭

19、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20、知耻近乎勇。 ——孔子

21、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谢觉哉

22、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 德谟克利特

2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

24、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

25、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26、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27、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韩非

2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29、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30、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魏徵

3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

32、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王安石

33、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司马光

34、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萨迪

36、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管仲

37、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38、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

39、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 松苏内吉

40、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萨迪

41、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 约翰·洛克

42、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 孟德斯鸠

43、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 —— 梅里美

44、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冈察尔

45、脾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

46、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47、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

48、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默生

49、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50、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51、举行盛大的葬礼,与其说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拉罗什富科

52、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乔·艾琪渥斯

53、一个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观察的活动,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灵车上发现最愉快的表情

——乔·斯威夫特

54、人们最看重的是特权,哪怕是主持葬礼的特权——詹·拉·洛威尔

55、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56、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57、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59、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

60、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61、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62、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63、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65、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

66、礼义生于富足,***起于贫穷——汉·王符

67、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6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6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70、明德尚美,求真扬善。

71、生命因你而美丽,世界因我而精彩,学校因文明而美好!

72、天空是广阔的,而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73、校园从此而美丽,从我做起. 闪光的`青春,从文明起步。

74、拥有一颗豁达、开朗、文明之心,能使平凡黯然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75、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76、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77、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赫拉克利特

78、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情感。——梅里美

79、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约翰逊

80、没有礼貌的人,就像没有窗户的房屋。——***尔族谚语

81、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8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83、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清.颜 元

84、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美.爱迪生

85、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英.洛克

86、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法.卢梭

87、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法.孟德斯

88、礼貌周全不花,却比什么都值钱。——西班牙.塞万提斯

89、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貌。——德.歌德

90、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俄.赫尔岑

91、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

92、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物质,就是礼节。——拿破仑.希尔

93、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礼仪越周到越保险。——[英]托.卡莱尔

94、心诚气温,气和辞婉,必能动人。——[明]薛宣《谈书录》

95、知识使人变得文雅,而交际使人变得完善。——[美]乔.富勒

96、谦恭有礼,***欢迎。——托马斯.福特

***、给人玫瑰花,手上常有一缕芳香。

9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99、礼貌是一种回收有礼貌的尊重的愿望。(法·拉罗什福科)

100、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俗语)

文明手抄报内容怎么写2

文明礼仪手抄报内容:文明礼仪的名言格言

1. 礼即理也。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2. 不学礼,无以立。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季氏》

3. 礼也者,犹体也。宋代学者 李昉 《太平御览》

4. 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5. 礼贵从宜,事难泥古。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6. 礼之大本,以防乱也。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7.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法国诗人 儒贝尔

8. 非礼不动,非礼不言。清代满族***家 曹雪芹 《红楼梦》

9.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10. 头衔越多,礼仪越繁。英国诗人 丁尼生

11.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

12. 人之有礼,忧鱼之有水矣。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13. 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

14. 贵族重权利,百姓重礼仪。阿·奥斯汀

15. 礼义生于富足,***起于贫穷。东汉政论家、文学家 王符

16.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

17. 无论如何,一个人应永远保持有礼和穿着整齐。瑞典诗人、***家 海登斯坦

18.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19. 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蘖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曲礼》

20. 礼致敬,不见好,迹不招尤,所谓淡而可久是也。清代文学家 陈道

家风主题手抄报素材

1. 关于春节的古诗词的手抄报、

1、一日今年始,一年前事空。凄凉百年事,应与一年同。(元稹:《岁日》)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3、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元日》)

4、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戴复古:《除夜》)

5、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文征明:《拜年》)

6、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 春节的手抄报内容短一点的

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春节的习俗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

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

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3. 文明过新年手抄报诗词

中国新年的日期,在各朝代并不相同。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到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接受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使用《太初历》,恢复了夏历即农历,以正月为岁首,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后来历朝历代虽对历法有过修改,但基本上仍然以《太初历》为蓝本,以夏历的孟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日,即新年的第一天。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统治被推翻,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讨论历法问题。会上达成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的共识,决定使用公历,把公历1月1日定做“新年”,把农历正月初一称做“春节”,但并未正式命名和推广。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并规定春节放***三天,让人们热烈地庆祝农历新年。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新年礼俗经历了萌芽、定型、裂变、转型的发展过程。

先秦时期,新年习俗处于萌芽阶段。此时的庆祝活动主要是在一年农事完毕之际,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的“腊祭”。《诗经·七月》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旧岁新年交替时的节庆风俗。诗中所谓“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觥,万寿无疆”,是说人们将美酒和羔羊奉献给诸神,以酬谢一年来神的保佑和赐福。这时的欢庆活动因各诸侯国***用的历法不一样而没有统一的日子,大致在冬天农闲之际,它是后来新年习俗的雏形。

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和秦朝末年的社会大动荡后,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高涨,一系列节日习俗形成了。《太初历》推行后,历法长期稳定,正月初一作为新年的日期也因此得到确立。这样一来,原来各地区分别在冬末春初不同日子举行的酬神、祭祀和庆祝活动便逐渐统一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愈演愈烈,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卜岁,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新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节日。

如果楼主觉得我的回答您满意的话,麻烦您您***纳一下,毕竟我们这些人也是辛辛苦苦的帮你回答问题的,如果你直接关闭问题而不管,那我们也无话可说了。

4. 春节的手抄报内容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关于除夕的由来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我们的祖先曾遭受这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它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

这天夜里,"夕"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于是以后的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各个地方还不一样:在云南农村有这样的传说:年30时小孩子。

大人。

不能睡觉的也就是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不同的是说为什么不能睡觉呢?大人通常就和小孩子说:要是你睡着了第二年自己田地的地梗就会倒。

倒了就让睡觉的人去修理吧!好像说大家一个也没睡觉的话地梗就不会倒的!(云南风俗)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

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

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

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

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春节由来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

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解释:“正月朔日,谓之元旦”。

5. 春节手抄报写诗的部分叫什么

春节的诗歌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名纸朝来满敝庐。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闺中针线岁前多。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从此剪刀闲一月,画彩描金作闹蛾,总把新桃换旧符。

愁到晓鸡声绝后。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万里相思一夜中,五更欢笑拜新年,忧患潜从物外知,柏叶椒花芬翠袖,又将憔悴见春风。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世情嫌简不嫌虚,倾囊分遍钱,一星如月看多时,碧井屠苏沉冻酒。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

悄立市桥人不识。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

我亦随人投数纸。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6. 春节手抄报内容,越快越好

春节的来历 关于年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

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春节的对联 岁自更新春不老 花多增艳水长流 东风吹出千山绿 春雨洒来万象新 万树欣随春水流 百花争向艳阳红 风吹杨柳千门绿 雨泣桃花万树红 柳眼才舒芳草地 桃腮正晕碧云天 冬雪欲白千里草 春晖又红万朵花 一片彩霞迎旭日 万条金缕带春烟 沾墨才题梅似雪 挥毫又赋柳如烟 珠树自绕千古色 笔花开遍四时九天日月开新运 万里笙歌乐太平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人寿年丰家家乐 国泰民安处处春春 春节的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着《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

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

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除夕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

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关于除夕的由来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我们的祖先曾遭受这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它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

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夕"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

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于是以后的年三十晚上。

7. 春节的手抄报资料

春节简介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百度地图

8. 关于古诗的手抄报

关于春节的古诗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语文手抄报内容

 制作家风家训手抄报,不仅可以使孩子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气,传递思想正能量,而且可以让家长们注重自身修养,注意以身作则,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家风有哪些

 1、做老实人、做诚信人、做善良人。

 2、诚实守信,开明勤俭,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3、待人贵真诚,为人须谦和,孝道当竭力,亲情互相助。

 4、谨言慎行,宽厚忍让,勤恳做事,踏实做人。

 5、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

 6、待人以真诚,求学有始终,持恒修心,葆真求善。

 7、勤俭治家,虚心治学,仁爱治德。

 8、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家风简介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世代家族成员树立的价值准则。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对家族的传承,民族的发展都起到重要影响。

 家风家训的手抄报资料: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

 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家风的建设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创建自己的好家风,将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自己的家庭和子女受益。

 其中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原生家庭。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家规的建设,那就会使这个家庭的成员乃至这个家庭走弯路。原生家庭重视家风家规就会使这个人乃至这个家庭茁壮成长。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有家风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有家风家训的家庭,数与王侯将相之家。

 端正的'家风,优秀的家训让我在这个家庭里茁壮成长。

 家风家训的手抄报资料:

 我们中华美德,源远流长,在学校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尊敬师长,孝顺父母,助人为乐,拾金不昧。书本上也能学到许多诚信友善、舍己为公的故事,我想作为一名小学生,不仅应该弘扬中华美德,把优良的传统发扬下去,还要弘扬家风、践行家训。

 说到家风家训,我就想到一句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爷爷奶奶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奶奶常说要珍惜每一粒粮食,不能糟践东西,那时候我还小,不以为然,而现在我长大了,明白了这一粒粮食饱含了多少艰辛,我懂得这就是奶奶的家风。

 姥姥姥爷都是工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妈妈在我刚刚上小学的时候常常教育我:要勤奋刻苦,自立自强,不要不劳而获。在我家,爸爸妈妈从来不娇惯我,我自己洗衣、收拾房间,帮妈妈洗碗、择菜,给姥姥捶背,给姥爷读报纸,我通过自己的表现获得了老师的信任和家长的喜爱。

 我们零零后是祖国明天的太阳,我们一定要把祖国“大家”的优良品德发扬光大,把“小家”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

谁有关于文明礼仪的手抄报资料

语文手抄报是表达对语文的看法很感知的一项重要的展示方式,那么语文手抄报该写些什么内容呢?下面我就给大家提供语文手抄报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快来看看吧!

语文手抄报内容

小学语文古诗(一)

1、《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

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 发明以前。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唯一的长篇抒情散文。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13、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诗化的散文。

14、贾谊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散文中最著名的是政论文《过秦论》。

15、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辞赋的杰出作家,《子虚赋》和《上林赋》是他的代表作品。

文学常识集锦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 典:说文解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代:夏、商、周

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三王:夏禹、商汤、周武王(一说周文王)

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三教:儒、佛、道

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

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1、岁寒三友:松、竹、梅

3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3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4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

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讲文明懂礼貌的内容手抄报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

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单薄,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吗?可是,单凭这一点酵母,不是就把面包发起来了么。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酵素,在这个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新世纪新时代,新国家新文明”,不要让文明下,不要让文明只在纸上出现,要让它活跃在我们当中,让文明无所不在,让我们做文明的主人,让“文明与我同行”!

我们需要文明生活

六年级 王炳相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是,我却给妈妈当了回老师,而且用我的实际行动影响我们全家。用妈妈的话说,我不仅改变了妈妈,而且通过改变妈妈,改变了妈妈周围的人,包括她的同事。

事情追溯到前年冬天,天气已经非常冷了。北京的冬天寒风凛冽,我们全家乘车外出看**。因为奥运会官员到北京考查,北京的街头到处都摆着各色塑料花卉,冬日里让人感到了一丝暖意。我们在车里吃着零食,听着音乐,惬意极了。快到东直门时,妈妈将装有废物的垃圾袋顺着车窗就投向外面,我急忙制止已来不及。我要求爸爸把车开回去捡起垃圾,可妈妈说车已经无法返回,再说路上车那么多,如果回去的话撞车怎么办?妈妈甚至说下次改掉也就罢了。可我坚决不干,最后爸爸终于把车开了回来。妈妈找回了扔掉的垃圾。虽然耽误了好多时间,但全家都认为我这样的做法是对的。回家的路上,机场高速路两边的树上挂着好多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全家人都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从此以后,我们全家人都以实际行动成为“讲文明、护环境”的大使。上周,我们全家去爬香山,赏红叶,带了好多食物去野餐。野餐之后,大家分别将垃圾收好,背着下山,到有垃圾桶的地方才扔掉。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家里再也不用我监督,都会自觉所为。妈妈更是用实际行动让我感动。她经常会在公共场所将地上的垃圾捡起,扔进垃圾桶。

讲文明、讲礼貌,需要的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我们有义务去帮助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学习文明、实践文明。因为我们今天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需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成为强大的、高度文明的国家,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

有一次,我在电视里看到欧洲文明古国德国,在号召全国人民讲文明、讲礼貌,找回日耳曼民族古老的礼仪。同时,举例讲了一个老奶奶经过马路,路上虽然只有她一个人,但她依然等红灯变绿灯才走。老奶奶回答说:“我怕楼上的孩子们看到后,以为红灯是可以通行的。”我把这个故事送给所有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你们的言行对我们是多么重要,当您有不文明的行为时,想想您的孩子吧!想想我们是古老的文明古国吧!

我要用亲身经历的这件小事告诉同学们,我们的言行也是可以影响改变大人的!不信你试试吧!让我们都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中学生吧!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强大。

===================================================================

文明礼仪伴我行

八年级 宫亚明

我国是礼仪之邦,素来讲究礼貌。孔子以为“不学礼,无以立”;汉代贾谊则把是否讲礼、守礼看作是的区别。在现代文明社会,讲文明,懂礼貌,这种美德是应当得到大力弘扬的,因为它对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广大公民应顺应时代的要求,自觉遵守,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文明公民。然而,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常有不讲文明、不懂礼貌的现象发生。

比如,在公众面前掏耳、挖鼻,甚至抠脚丫;听他人讲话时,东张西望,不屑一顾;上公交车时,蜂拥而上,争抢座位,甚至大动干戈;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马路边便溺。2004年10月6日的《北京广播电视报》就报道说:木樨地科技会堂东边的马路边就成了出租车司机的露天厕所,以致于隔百十来米就能闻着味儿,居民意见很大。居民意见不可能不大,大白天,光天化日之下,没遮没栏的在马路边上说方便就方便,的确不文明。便溺者是方便了,但过往的行人就不方便了,不但行人不方便,***若让外国人看见了,还不会耻笑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低,因为你的方便让整个民族受歧视,受牵连,成何体统?对得起养育你成长的祖***亲?

================

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种大事。”这点,我们应向周总理学习,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他写的《领袖们》一书对此作过评价。尼克松说:“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这是中国独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种种中国文明的精华结晶,他待人很谦虚但很沉着坚定。”周恩来的文明谈吐、礼貌举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气质和风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宽阔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灵的生动体现。

看来,文明、礼仪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注意培养自己美好高尚的心灵。从表面上看,文明礼貌是外在的,而实际上外在的形式下蕴含着内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是有着美好心灵的人,美好的语言来自于美好的心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言为心声”、“形为内现”。其次,要在实践中用文明礼貌的道德标准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文明礼貌,重在表现。主要包括四点:①谦虚礼让②谈吐文明③举止端庄④讲究卫生。我想,你若能做到以上四点,也不愧为“礼仪之邦”的成员了。

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因为,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有幸福、快乐。

文明,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高一(1)班 邓雪雯

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当今的社会,上到国家元首互访,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从政坛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闪耀着文明礼仪的光辉。

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成功。周恩来一生鞠躬尽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周总理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一些人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现代社会的确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度大了,然而对人的文明礼仪要求更高,因为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大雅之堂”越来越多,谁也不会愿意成为难登“大雅之堂”的人。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须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每次离家或归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孩子每次出门都要和父亲、母亲说一声“我走了”,每次回家进门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日本孩子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

在日本这个国家都有严格的礼仪习惯,更何况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古国呢。

现在,我们国家对文明礼仪越来越重视,比如推行文明礼仪操;出版《文明礼仪普及读本》;开展“首都市民文明礼仪风***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次我在街上,看见四个八、九岁的小孩正在把盲道上的自行车移开,他们额头上的汗珠一颗接一颗地往下流,可他们无暇顾及。看到这一幕,我想任何人都会被他们所感动。这件事足以证明我国文明礼仪教育取得的成绩。

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恬静、幽雅、舒适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莘莘学子去不断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影响你的学习,你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蕴、幽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才能称得上真正有内涵的美。

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 创文明校园,谱世纪新声。

3、 团结友爱,严肃活泼;钻研进取,求实创新。

4、 普及文明用语,提倡礼貌待人。

5、 共建美好环境,同创文明校园。

6、 文明用语***讲,校园之内处处春。

7、 树立环保意识,反对白色污染。

8、 恶语一出话伤人,好话一句暖人心。

9、 西外拒绝陋言秽语。

10、 讲好普通话,沟通你我他。

11、 生活简朴,不挑吃穿。

12、 ***有礼貌,个个爱学校。

13、 自尊自爱,注意仪表。

14、 我为***,***为我。

15、 您并非美丽才文明,而是因文明才美丽。

16、 一句两句三四句,文明用语开奇花;春风又绿校园内,明月今日照我还。

17、 尊师重道少不了,微笑宽容待人好。

18、 文明用语挂嘴边,身边朋友不会少。

19、 见了老师要问好,见了同学要喊早,勤剪指甲勤洗澡,努力学习前途好。

20、 好东西一起分享,好环境一起营造。

21、 "相会是缘份,缘来一家人。"(宿舍贴语)

22、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3、 人生的光彩来自于我们行动的风***。

24、 西外----今天的选择,明天的骄傲。

2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6、 美丽源自美德。

27、 只要***都献出一点爱,西外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28、 低级脏话粗俗刺人耳,文明语言高雅暖人心。

29、 珍惜集体财物,关爱公共设施。

30、 请讲普通话,请用规范字。

31、 美化校园,从我做起。

32、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33、 保护环境,拯救地球。

34、 美化校园,我爱我校。

35、 尽微薄力,创美环境。

36、 树立文明新风,展现西外风***。

37、提高自我文明意识,展示当代学子风***。

38、用微笑面对他人,让校园充满阳光。

39、西外就是我的家,清洁美化靠大家。

40、文明、整洁、卫生,新风、新貌、新人。

41、让梦想从这里升起

1、播种文明、收获温馨”、

2、“美是文明、美e68a84e8a2ad62616***57a6869616f313332653438是智慧、美是奉献”、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礼貌是人类文明共处的金钥匙”、

5、“今天,你微笑了吗?你问候了吗?你礼让了吗?你帮助别人了吗?”

1、 珍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

2、 粮食就是生命,知识拯救灵魂

3、 珍惜粮食,远离浪费。

4、 文明礼貌,秩序井然。

5、 饮食是文化,请从窗口文明做起。

6、 〈〈锄禾〉〉不止是诗,知辛苦,更需要行动。

7、 天地"粮"心,珍食莫蚀。

8、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 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10、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11、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

12、 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13、 盘内一分钟,厨内更多功。

14、 知青的年代已过去,请勿再"插队" 。

15、 请大家保持餐桌卫生,给我们一个干净的用餐环境。

16、 食不净则多病,食不尽则多蝇。

17、学校食堂可真大,干净整洁靠大家,来买饭时请排队,争先恐后真不对。

18、即使饥肠辘辘,也要风度依然。

19、干净、卫生,你我共同努力。

20、留住绿色,留住美丽,为了我们的家更美好,请不要用一次性筷子。

21、不用方便筷,植树造绿荫。

22、自备碗筷,保护环境。

23、饭菜穿肠过,礼让心中留。

24、相互谦让,亲如一家。

25、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26、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

27、食堂饭菜香,买饭多谦让。

28、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

29、古诗《锄禾》你我读,盘中餐苦当记住。

30、节约光荣,人见人赞;浪费可耻,谁闻谁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