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不绝口而死,骂不绝口而死的人

tamoadmin 成语问答 2024-06-28 0
  1. 三国中黄葵怎么死的
  2. 唐朝十大酷刑介绍《武媚娘传奇》惨绝人寰死法起底
  3. 靖康年间死难的大臣!!
  4. 肃顺等八大臣怎么死的
  5. 作死祢衡:曹操顾及脸面放他一马,又碰上黄祖不解其语下场凄惨你怎么看呢?

蜀汉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秋,汉将军姜维起兵二十万,命令廖化、张翼为左右先锋,夏侯霸为参谋,张嶷为运粮使,大军出阳平关讨伐魏国。姜维和夏侯霸商议说:“上一次我们攻取雍州时,没有攻克退还,现在如果再去攻打,他们肯定有所准备。仲权将军有什么高见?”夏侯霸说:“陇上诸郡只有南安钱粮最多,如果先攻打下来,可以作为进军基地。上一次之所以没有攻克退回,是因为羌兵没有赶到。现在我们可以先派人去会合羌兵,然后再进兵出石营,从董亭直取南安。”姜维大喜说道:“仲权将军说得很是高妙!”

姜维派遣郤正为使者,带着金珠蜀锦入羌,结好羌王。羌王迷当收了礼物后,便起兵五万,命令羌将俄何烧戈为大先锋,领兵奔南安而来。

魏左将军郭淮听到报告后,急忙飞奏到洛阳。司马师问众将:“谁敢前去抵挡蜀军?”辅国将军徐质说:“我愿意前往。”司马师知道徐质勇猛过人,心中大喜,立即任命徐质为先锋,命司马昭为大都督,领兵朝陇西进发。军兵来到董亭,正遇到姜维,两军列成阵势。徐质手使一把开山大斧,出马挑战,蜀阵中廖化出阵迎敌。战不到数个回合,廖化拖刀败回。张翼纵马挺枪迎战,战不数个回合也败回阵中。徐质驱兵掩杀,蜀军大败,退后三十多里。司马昭也收兵回营,各自扎下大寨。

骂不绝口而死,骂不绝口而死的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姜维和夏侯霸再商议说:“徐质非常英勇,我们应当用什么计策擒他?”夏侯霸说:“明天我先诈败,用埋伏之计胜他。”姜维说:“司马昭是司马懿的儿子,怎么能够不知晓兵法?他如果看到地形复杂,肯定不肯追击。我看到魏军多次截断我们的粮道,现在就用这个计来引诱他们,可以斩杀徐质。”就召唤廖化吩咐如此如此,又唤来张翼吩咐如此如此,两人领兵埋伏去了。一面命令军士在路上撒下铁蒺藜,寨外多排起鹿角,展示持久作战之计。

徐质连日领兵骂战,蜀军却是不出。探告司马昭说:“蜀军在铁笼山后,用木牛流马搬运粮草,看来是想作长久之计,等待羌兵前来策应。”司马昭唤来徐质说:“当年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蜀军,都是截断了他们的粮道。现在蜀军在铁笼山后运粮,你今夜就带领五千名军兵切断其粮道,蜀军自然退走。”

徐质领令后,就在初更时分领兵直奔铁笼山,果然看到蜀军二百多人,驱赶着一百多头木牛流马,装载粮草行进。魏军一声喊起,徐质当先拦住去路,蜀军扔掉粮草退走。徐质分兵一半押送粮草回寨,带领另一半军兵追击。追不到十里,前面有车辆横截住去路。徐质命令军士下马搬开车辆,却突然看到两边火起。徐质急忙勒马退后,后面山僻窄狭处,也有车辆截路,火光四起,徐质冒烟突火纵马杀出。一声炮响,两路军马杀来:左有廖化、右有张翼,大杀一阵,魏军大败。

徐质奋力只身逃走,人困马乏,正奔逃间,前面一支军兵杀到,为首一将正是姜维。徐质惊慌失措,被姜维一枪刺倒坐下战马,徐质跌下马去,被蜀军乱刀砍死。徐质所分出的一半运粮军兵,也被夏侯霸所擒。夏侯霸将魏军衣甲让蜀军穿上了,就打着魏军旗号,从小路奔回魏军寨中。

魏军看到是本部兵返回,就开门放入,蜀军就在寨中杀起。司马昭大惊,慌忙上马退走,前面廖化杀来。司马昭不能前进,急忙退后,姜维领兵从小路杀到。司马昭四下里无路,只得勒兵上铁笼山据守。原来这山只有一条路,四下里都险峻难上,上面有一眼泉水,只够一百人饮用,这时司马昭手下有六千人,被姜维断绝其路口,山上泉水不够用,人马都枯渴无比。司马昭仰天长叹道:“我要死在这里了!”后人有诗赞叹道:

却说姜维在山上困住了魏军,他对众将说:“当年诸葛丞相在上方谷时不曾捉住了司马懿,我心中深恨,现在司马昭必定被我所擒。”

却说郭淮听说司马昭被困在铁笼山上,想要领兵去援救。陈泰说:“姜维会合了羌兵,想要攻取南安。现在羌兵已经赶到,将军如果撤兵去救援司马昭,羌兵必定乘虚袭击我们的身后。我们可先派人去诈降羌人,在其中取事,如果退了羌兵后就能解救铁笼山之围。”

郭淮听从,命令陈泰带领着五千军兵来到羌王寨内,解甲进入,哭拜道:“郭淮妄自尊大,常有杀我之心,所以我们前来投降。郭淮军中虚实,我们全都知道。今夜愿意领一支军兵前去劫寨,定能成功。如果羌兵杀到魏军寨中,自有人作为内应。”迷当大喜,命令俄何烧戈和陈泰一起前去劫夺魏寨。

俄何烧戈让陈泰的降兵作为后队,命令陈泰领着羌兵作为前部。这夜二更,羌兵一直突奔到魏军寨前,寨门已是大开,陈泰一骑马抢先冲入。俄何烧戈骤马挺枪入寨之时,只惊叫得一声,连人带马跌到了陷坑里。陈泰军兵从后面杀来,郭淮从左边杀来,羌兵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大部分都投降,俄何烧戈自刎而死。郭淮、陈泰领兵直杀到羌人寨中,迷当大王急忙出帐上马逃跑,被魏军生擒活捉,绑缚着去见郭淮。郭淮慌忙下马,解开绑绳,用好言抚慰说:“朝廷知道大王一向忠义,现在为什么帮助蜀人?”迷当惭愧伏罪。郭淮对迷当说:“大王现在要作为前部,前去解救铁笼山之围,退了蜀军后,我奏报天子后自有厚赐。”

迷当只好听从,领着羌兵在前,魏军在后,直奔铁笼山。这时正值三更,先派人报告姜维。姜维大喜,请到寨中相见。魏军多半夹杂在羌军中间。来到蜀寨前,姜维命令大军都在寨外屯扎,迷当带领一百多人来到中军帐前,姜维、夏侯霸两人迎出。魏军不等迷当开口,就从背后杀将起来。姜维大惊,急忙上马退走,羌兵、魏军兵一起杀入。蜀军四分五落,各自逃生。

姜维手中没有兵器,腰间只有一副弓箭,因为跑得慌张,箭都丢失了,只有一个空箭壶。姜维朝山中逃走,背后郭淮领兵赶来,看到姜维手无寸铁,就骤马挺枪追击。眼看到了近前,姜维虚拽弓弦,连响了十多次。郭淮连躲了数次,却不见箭来到,知道姜维没有箭支,于是挂住钢枪,拈弓搭箭射出一箭。姜维急忙闪过,顺手接了,就扣在弓弦上,等到郭淮追近时,朝郭淮面门上全力射去,郭淮应弦落马。姜维勒回马去杀郭淮,魏军一起赶上。姜维来不及下手,只抢到郭淮大枪而去。魏军也不敢追赶,急忙救起郭淮回寨,拔出箭头,郭淮血流不止而死。

司马昭下山领兵追赶,半途返回。夏侯霸随后逃出,和姜维一起退走。姜维折损了很多人马,一路上收扎不住,只好退回汉中。姜维这次虽然兵败,却射死了郭淮,杀死了徐质,挫动魏国军威,也算是将功补罪。

却说司马昭犒劳羌兵,打发他们回国,班师回了洛阳,和兄长司马师专制朝权,群臣中没有人敢不服。曹芳每次看到司马师入朝都战战兢兢,就像针刺在背。有一天,曹芳设朝,看到司马师带剑上殿,慌忙下榻迎接。

司马师笑道:“哪里有君主迎接臣下的礼节,请陛下自重。”不一会,群臣奏事,司马师都自己裁断,并不奏报曹芳。退朝时司马师昂然下殿,乘车出内,前遮后拥,前后不下数千人马。

曹芳退到后殿,看到左右只有三人:太常夏侯玄、中书令李丰和光禄大夫张缉。张缉是张皇后的父亲、曹芳的皇丈。曹芳喝退近身侍从,和三人到密室中商议。

曹芳拉着张缉的手哭道:“司马师视朕就像小儿,看百官如同草芥,江山社稷早晚必定归于此人!”说完后大哭。李丰奏报说:“陛下不要担忧。臣我们虽然才干不济,愿意凭借陛下明诏,聚集起四方英杰,来剿除这个乱贼。”夏侯玄奏报说:“臣我的叔叔夏侯霸已经降蜀,也是因为惧怕司马兄弟谋害。现在如果能够剿除这个乱贼,我的叔叔必定回来。臣我是国家外戚,怎敢坐视奸贼乱国,愿一起奉诏讨贼。”曹芳说:“只怕我们力量不够。”三人哭着奏报说:“臣我们发誓同心灭贼,以报效陛下!”

曹芳脱下龙凤汗衫,咬破指尖后写了血诏,交给张缉,嘱咐说:“朕的祖上武皇帝曾经诛杀过董承,就是因为他们做事不够机密,卿家必须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泄露出去。”李丰说:“陛下怎么说出这样不吉利的话来?臣等不是那董承之辈,司马师怎么能够比拟武祖?陛下不要生疑。”

三人辞别而出,来到东华门左侧,正看到司马师带剑前来,随从数百人,都手持兵器,三人都站立在道旁。司马师问:“你们三人退朝为什么这么晚?”李丰说:“圣上在内廷中看书,我们三人侍读。”司马师说:“所看的是什么书?”李丰说:“夏、商、周三代之书。”司马师说:“皇帝看到这些书,问了什么故事?”李丰说:“天子所问伊尹扶商、周公摄政之事,我们都奏报说:‘现在的司马大将军,就是那伊尹、周公’。”司马师冷笑道:“你们三人虽然嘴上把我比作伊尹、周公,其实心中骂我为王莽、董卓!”三人都说:“我们都是将军门下之人,打死也不敢这样想。”司马师大怒道:“你们都是嘴上阿谀奉承之人!刚才你们和天子在密室中为什么事情痛哭?”三人说:“绝对没有这回事。”司马师喝斥道:“你们三人眼圈现在还发红,怎么还敢抵赖!”

夏侯玄知道事情败露,就厉声大骂道:“我们所哭的,正是你威震其主,将要谋朝篡逆!”司马师大怒,喝令武士捉拿夏侯玄。夏侯玄挽起袖子伸出拳头,直扑司马师,却被武士擒住。司马师命令将三人搜身检查,在张缉身上搜出一龙凤汗衫,上面有斑斑血字。左右呈给司马师,司马师观看,正是密诏,诏中说:

司马师看过后勃然大怒说道:“原来你们想要谋害我们兄弟!情理难容!”于是下令将三人腰斩于市,灭他们三族,三人骂不绝口。等来到东市时,牙齿全被打落,三人含糊辱骂而死。

司马师直入后宫,曹芳正在和张皇后商议此事。皇后说:“内廷中司马氏的耳目很多,倘若事情泄露,必定连累我们!”正说话间,忽然看到司马师闯入,皇后大惊。司马师按剑对曹芳说:“臣我的父亲拥立陛下为君主,功德不在周公之下。臣侍奉陛下,和那伊尹有差别吗?你现在反过来恩将仇报,将功为过,想和这二三个小臣谋害我们兄弟,这是为什么?”曹芳说:“朕没有这个想法。”司马师从袖中取出汗衫,扔到地上说:“这又是谁人所写!”曹芳魂飞天外,魄散九霄,两腿战栗答道:“这都是他们逼我所写,朕我怎敢有这个想法?”司马师问:“诬陷大臣造反,这是什么罪过?”曹芳跪在地上求告说:“朕我有罪,望大将军饶恕!”司马师说:“陛下请起,国法不能废除。”又用手指着张皇后说:“你是张缉的女儿,理应铲除!”曹芳大哭求免,司马师不从,喝令左右将张皇后捉出,到东华门中用白练绞死。后人有诗叹息道:

第二天,司马师大会群臣说:“现在我们主上荒*无道,亵近娼优,听信谗言,闭塞贤路,其罪行甚至超过汉朝的昌邑,不能再主政天下。我想按照伊尹、霍光的做法,另立新君,以保护社稷,安定天下,大家说怎么样?”众官员都齐声响应:“大将军行使伊尹、霍光之事,正是应天顺人,谁敢违命?”

司马师和多名官员进入永宁宫,奏报太后。太后问:“大将军想册立什么人为君?”司马师说:“臣我看彭城王曹据聪明仁孝,可以立为天下之主。”太后说:“彭城王是我的叔叔,现在册立为君,我怎么称呼他?现在有高贵乡公曹髦,是文皇帝的孙子,这人温恭克让,可以册立为君,卿家等大臣再从长计议。”有一人出来奏报说:“太后所说极是,可以立曹髦为帝。”众人一看,说话的是司马师的同宗叔叔司马孚。

司马师派使者前往元城宣召高贵乡公,请太后升太极殿,召来曹芳责备道:“你荒*无度,亵近娼优,不能再承袭天下,要立即献出玺绶,复归齐王的爵位,马上起程,不经宣召不许入朝。”曹芳哭拜太后后交纳了玉玺,乘车大哭而去,只有几名忠义之臣含泪相送。后人有诗叹息道:

却说高贵乡公曹髦,字彦士,他是魏文帝曹丕的孙子、东海定王曹霖之子。当天,司马师以太后名义宣召他来到,文武官僚备好銮驾到西掖门外拜迎,曹髦慌忙答礼。太尉王肃说:“主上不应该还礼。”曹髦说:“我也是人臣,怎么不能还礼?”文武扶着曹髦上辇入宫,曹髦推辞说:“太后诏命下来,我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怎敢乘辇入宫?”他步行到太极东堂。

司马师在门口迎接,曹髦先下拜,司马师急忙扶起。问候完毕,引荐给太后。太后说:“我看到你年幼时有帝王之相,现在你已经成为天下之主,务必要恭俭节用,布德施仁,不要辱没了先帝。”曹髦再三谦让。司马师命令文武官员请曹髦到太极殿,当天立为新君,改嘉平六年为正元元年,宣布大赦天下,赐给大将军司马师黄钺,入朝不趋,奏事不报,带剑上殿。文武百官各有封赏。

正元二年春正月,有细作飞报,说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以废主曹芳的名义起兵讨逆,司马师大惊。

黄其军

作于2018年11月10日(古历十月初三)

白话《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八回

白话《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七回

白话《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六回

白话《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五回

白话《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

三国中黄葵怎么死的

“什么不绝什么”的成语只有7个——口不绝吟、骂不绝口、史不绝书、天不绝人、誉不绝口、赞不绝口、贞不绝俗。

骂不绝口?

拼音: mà bù jué kǒu

解释: 骂声不断。

出处: 《新 编 五 代 史 平 话 · 唐 史》卷上:“乃令经板夹而锯之,致死骂不绝口。”

举例造句: 有一部分人身带重伤,被俘之后,仍然骂不绝口,直到被杀。 ★ 姚 雪 垠《李 自 成》第三卷第二十七章

拼音代码: mbjk

赞不绝口?

拼音: zàn bù jué kǒu

解释: 不住口地称赞。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宝玉看了,赞不绝口。”

拼音代码: zbjk

近义词:?誉不绝口、赞口不绝

反义词:?骂不绝口

灯谜: 连连叫好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很好

英文: full of praise

唐朝十大酷刑介绍《武媚娘传奇》惨绝人寰死法起底

重点就在这一句,希望被采纳

”曹操笑着说:“你为了一个妇女,害了你姐夫一家,留你这个不义之人有什么用!”便叫武将把苗泽、李春香与黄奎一家老小并斩于市。观看的人无不叹息。

其他全文在这

 黄奎是曹操门下的侍郎。是黄琬的儿子。马腾进京的时候,曹操听闻马腾到达京城了,叫来黄奎吩咐说:“现如今马腾南征,往命令你做行军参谋,先到马腾的营寨中慰劳军士,可以对马腾说:西凉路途遥远,运粮草不方便,不能多带人马。我会派遣大军协同前进。过几天让他进城面圣,我就用粮草应付他。”

黄奎领命,去见马腾。马腾摆酒席款待他。黄奎喝了很多酒而说:“我的父亲黄琬死于李傕、郭汜之难,常怀痛恨。没想到今天又遇到欺君之贼!”马腾明知故问:“谁是欺君之贼?”黄奎说:“当然是曹操了!明公岂会不知道,而问我?”马腾怀疑他是曹操来试探他的,连忙阻止:“曹操耳目众多,你不要乱说话!”黄奎生气地骂道:“明公难道忘了衣带诏了吗?”马腾见他说出了自己的心事,便把实情告诉了他。黄奎说:“曹操叫明公进城面圣,恐怕没有好意,明公不能轻易进去。来日应该兵屯城下,等到曹操出城点兵的时候,就于点军处杀了他,就大功告成啦!”

两个人商量好了,黄奎回家,恨曹操之意还没有平息,他的妻子再三问他,黄奎不肯说。不料黄奎的小妾李春香和黄奎妻子的弟弟(也就是他的小舅子)苗泽私通。苗泽想得到李春香,正无计可施。李春香看到黄奎在生气,于是对苗泽说:“黄侍郎今日商议军情回来,很生气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苗泽说:“你可以用言语挑逗他说:‘人们都说刘皇叔仁德,曹操是奸雄,为什么?’看他说什么话。”当天夜里,黄奎果然到李春香的房间中。李春香以言语挑逗之他。黄奎乘酒醉说:“你是妇人,尚且知道正与邪,何况是我?我所恨的人是曹操,我想要杀曹操!”李春香说:“如果想杀他,要怎么下手?”黄奎说:“我已经和马将军约好了,明天在城外点兵的时候时杀他。”李春香告诉苗泽,苗泽报告给了曹操。曹操便秘密叫来曹洪、许褚吩咐如此这番;又叫来夏侯渊、徐晃吩咐如此这番。每个人领命去了,一面先将黄奎一家老小拿下。次日,马腾领着西凉兵马,将要靠近城池,只见前面一簇红旗,打着丞相旗号。马腾以为曹操自己来点军,拍马向前。忽然听到一声炮响,红旗开处,齐发。一将当先,是大将曹洪。马腾急忙拨马回阵,两边喊声四起:左边许褚杀来,右边夏侯渊杀来,后面又是徐晃领兵杀过来,截断西凉军马,将马腾父子三人困在核心。马腾见没办法,奋力冲杀。马铁早被乱箭射死。马休随着马腾,左冲右突,不能杀出去。二人身带重伤,坐下马又被箭射倒。父子二人都被抓住了。

曹操叫武将把黄奎与马腾父子,一齐绑着来他面前。黄奎大叫:“我没有罪!”曹操叫苗泽对证。马腾大骂他:“你这个竖子儒生,误我大事!我不能为国杀贼了!”曹操命令把他们带出去。马腾骂不绝口,与其子马休,及黄奎,一同遇害。

后人有诗叹马腾曰:“父子齐芳烈,忠贞著一门,捐生图国难,誓死答君恩。嚼血盟言在,诛奸义状存。西凉推世胄,不愧伏波孙!”

苗泽跟曹操说:“我不想要加赏,只求能娶李春香为妻。”曹操笑着说:“你为了一个妇女,害了你姐夫一家,留你这个不义之人有什么用!”便叫武将把苗泽、李春香与黄奎一家老小并斩于市。观看的人无不叹息。

后人有诗叹曰:“苗泽因私害荩臣,春香未得反伤身。奸雄亦不相容恕,枉自图谋作小人。”(见《三国演义》五十七回)

靖康年间死难的大臣!!

一、竹书夹身

用刑手段: 受刑者双手被铐起并固定住,将竹板编织成的书袄围绕在受刑者胸部至腹部,由酷吏转动连接在书袄两侧的绳索,以收缩之力辗压受刑者身体,施刑过后看不出痕迹,但会令受刑者痛不欲生。

痛苦指数:★★★

剧中登场

(第6集)郑婉言约武如意来阁内吃饭,武如意喝下了所谓的毒酒没有任何反应,没过多久婉言却突然七窍流血而死。韦贵妃认定武如意是嫌疑人,在李世民还不知道此事之前让手下严刑拷打武如意,其中便用文德皇后的女则竹书勒压武如意。受刑后,武如意两度晕厥,鲜红鼻血直流而下。 历史考据

类似历史上的枷刑。唐朝枷子的种类恐怕是世界上最多、最恐怖的,据《新唐书 酷吏传》记载:“被枷者宛转地上,少迁而绝。”

二、割舌

用刑手段:

将人舌头割掉,常用于后庭妃子对宫女施刑,或皇帝对乱说话的大臣施刑。

痛苦指数:★★★★

剧中登场

(全剧时不时出现此种刑罚)韦贵妃在宫内休息时,曾嫌掖庭中的宫女太吵,、吩咐贴身丫鬟,“把她们舌头给铰了”;武如意和徐慧初入宫中到掖庭的洗衣房时,也曾遇到过没有舌头的宫女;另外,李治在谈到吴王与武昭仪的关系时,传旨:“吴王与武昭仪的清誉不是拿来给蠢妇和小人聊作谈资的,再有人谈及此事,舌头也不用留了。”

历史考据

属于剐刑的一种。《资治通鉴》描述安史之乱时,有一段记载安禄山处死颜果卿运用割肉节解的剐刑:“目大骂,受剐刑,仍骂不绝口,被钩断舌头,犹含糊而骂,直至气绝。”

三、鸩毒

用刑手段:

用毒药致死人命,常用于赐死的情况。剧中饮鸩毒死后会出现七孔流血的情况。

痛苦指数:★★★

剧中登场

(贯穿全剧)整个剧中谋杀时最常用的方式之一,从郑婉言欲毒杀武如意到武昭仪出策让李忠生母自杀,都是属于此种方式。作为刑罚,剧中也多次出现,包括李世民赐酒给李牧、武媚娘(随后最后没有死),王皇后萧淑妃在剧中也是被赐毒酒后死去。

历史考据

早在春秋时期,鸩毒就已被用作谋害人的手段,从汉代起,用鸩毒的方式更为常见。鸩毒大概算是酷刑之中唯一比较人道的方式。

四、杖杀

用刑手段:

受刑者被酷吏用重杖击打屁股处死,宫中卑微的宫女、小太监会常被以此刑罚处置,受刑者身体血肉模糊,口吐鲜血。

痛苦指数:★★★★

剧中登场

(第11集)罗将军没有按照韦贵妃的指示划花武如意的脸,在得知武如意完好无损后,韦贵妃被惹恼,并让贴身丫鬟春盈处置罗将军。春盈以“偷盗妃嫔制衣”罪名将罗将军行刑,“贵妃娘娘懿旨,当场杖毙此僚,以儆效尤。”

历史考据

杖杀是唐朝政府运用极其普遍的刑罚,《旧唐书 酷吏列传》记载:“笞罚人畏其不死,皆杖讫不放起,须其肿愤,徐乃重杖之,懊血流地,苦楚欲死。”可知道唐朝的法外酷刑杖杀不止是一种屈辱至死刑,而且还是一种折磨到死刑。唐朝的杖杀已经达到一种高超的害人水平。《旧唐书 刑法志》记载唐肃宗时期一次就将“达奚挚、张岯、李有孚、刘子英、冉大华二十一人,于京兆府门决重杖死。”

五、绞缢

用刑手段:

用绳子勒死受刑者。

痛苦指数:★★★

剧中登场

(第85集)李恪与高阳公主谋反失败,雉奴没有怪罪高阳公主只处决了房遗爱。高阳公主捧着辩机的骨灰准备逃离王宫,武媚娘来到树林里面拦住高阳公主,面色悲愤指责高阳公主的所作所为,武媚娘指出高阳公主为了一已私欲她的两个孩子,高阳公主穷途末路掏出匕首企图偷袭武媚娘,站在旁边的几个太监合力拿出布匹勒住高阳公主的脖子,高阳公主被几个太监吊死在树上。

历史考据

将绞刑列入法典,始于北魏。隋代,《开皇律》定死刑为斩与绞二等。唐德宗时,刑部侍郎班宏言建议将绞刑和斩首改为重杖处死,被批准实行,但过了不久,重杖处死代替绞刑的做法即被废除。

六、枭首

用刑手段:

把人头砍下挂在城门上示众

痛苦指数:★★★★

剧中登场

(第47集)枭首并没有在全剧中直接出现,而是从杨淑妃的口中道出这一可怕刑罚。杨淑妃是隋炀帝之女,也是李世民之弟李元吉的结发妻子。多年以来杨淑妃一直念念不忘自己被灭族的仇恨,煽动儿子李恪复仇。在李恪不同意的情况下,杨淑妃告诉了李恪他的身世,并道出了当年结发丈夫元吉死后遭受的枭首之辱。

历史考据

周灭之前,枭首并非法定刑罚,甚至没有刑名。直到秦始皇严厉镇压长信侯政变,把及其党羽统统枭首,这才有了“枭首”这个刑罚词汇。秦朝时,枭首的目的,首先是严惩像枭一样不孝之人,其次是严惩大逆不道和谋反者,所谓“罪大问斩,恶长枭首”,罪行达到罪恶的程度,仅仅斩首,有点太便宜了罪犯,必须枭首才能解气。隋朝之前,枭首刑制并无变化,隋朝曾废弃它,但被唐朝恢复,直至明清。

七、大理寺刑房十二道菜

用刑手段:

大理寺刑房的十二种特殊招供刑罚,需要配合特殊刑具使用,每种刑罚都有特定的名字,如仙人桥、茄侉子等,非常残酷可怕,受刑者一般无法承受完十二种就毙命。

痛苦指数:★★★★

剧中登场

(第77集)长孙无忌父子将运武器进长安城的陌生男子(主子是高阳公主)生擒后,于大理寺刑房严刑拷打。其中,长孙无忌的儿子提到:“这大理寺刑房有仙人桥、茄侉子共十二道大菜,自有大理寺以来,就没有人能把十二道菜全部尝完。”说毕,一个酷吏亮出一个带有四个弯钩的刑具。。

历史考据

无相关历史记载,但大理寺刑房本身就是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地方。另外据记载,武则天手下酷吏索元礼和来俊臣联手发明了十种恐怖枷刑,还合编了一套刑讯逼供的教材,取名《罗织经》。剧中大理寺刑房十二道菜或与此类似。

八、灭族刑

用刑手段:

株连刑,一人犯死罪家族所有人都要死。

痛苦指数:★★★★

剧中登场

(时而穿插剧中)全剧没有正面展现,但隋朝灭亡,从亡国公主杨淑妃口中可以得知此刑罚;另外,李牧家人也遭此劫难;在李淳风“太白金星女主武氏”的预言中,所说的杀光所有朝中姓武的人,也类似此种灭族刑。

历史考据

《新唐书 酷吏传》记载“杨慎矜兄弟皆赐死,株连数十族。”杨慎矜、杨慎余、杨慎名兄弟乃隋帝杨广的嫡系玄孙,杨慎矜唐玄宗时为御史中丞迁户部侍郎,只因受李林莆的污蔑就要连累这么无辜生命。

九、腰斩

用刑手段:

用重斧从腰部将砍作两截,执行后往往一时还死不了,所以很比起斩首要残酷得多。

痛苦指数:★★★★

剧中登场

(未出现,相关剧情第59集)腰斩这一刑罚在全剧中并未出现,但史书上记载遭受这一酷刑的是辩机和尚。因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偷情并计划私奔,李世民知道后大怒,下令处死辩机。在剧中,辩机仅以斩首收尾,但在史书中却是遭受恐怖的腰斩。

历史考据

《资治通鉴》记载: 公元8年 (贞观二十二年) “太宗怒,腰斩辩机,杀奴婢十余人。” 辩机因与高阳公主私通,唐太宗下令腰斩辩机,同时杀戮高阳公主身边知情不报的奴婢十多人。

十、醉骨

用刑手段:

专指武则天的一种酷刑,把的眼睛挖去,耳朵削掉,砍去手脚,做成人彘后再丢到一个装满酒的大缸里,这就是令人发指的“醉骨”。

痛苦指数:★★★★★

剧中登场

(未出现,相关剧情第59集)醉骨在剧中也并未呈现,但野史记载这是武则天在处置王皇后和萧淑妃时所用的酷刑,武则天的“醉骨”与吕后的“人彘”齐名,足以说明后宫既是天堂,又是地狱,可极尽奢华,也可尸首无归。当然,剧中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死仅以被赐毒酒收尾。

历史考据

《旧唐书?后妃传上?高宗废后王氏》记载:“ 武后知之,令人杖庶人及萧氏各一百,截去手足,投於酒瓮中,曰:‘令此二妪骨醉!’”

肃顺等八大臣怎么死的

种师中

北宋名将种师道之弟,种氏三代为西北名将,他的祖父种世衡即为镇守西夏的将领。用兵持重,勇谋兼备。长期戍边西北。靖康元年(1126)初,金军进逼东京(今开封),奉诏率秦凤兵入援,未至而金军退,乃以军2万驻守滑州(今滑县东)。二月,金军围攻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州)、河间(今属河北)三镇,被授为河北制置副使,率军往援。时金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已抵泽州(今山西晋城),建议出其不意,自邢(今河北邢台)、相(今河南安阳)出上党(今山西长治),从侧后袭击,宋廷不允。后奉命由井陉(今河北井陉北)进至平定军(今山西平定东南),乘胜收复寿阳、榆次(今均属山西)等地,还屯真定(今河北正定)。五月,完颜宗翰自太原还云中(今山西大同)。知枢密院事许翰误信金兵将退,强令种师中出师,解太原之围。其军至寿阳之石坑,遭金军袭击,五战三胜,进抵榆次。因制置使姚古等失期会师,陷入金军重围,种师中带伤力战而死。

刘延庆(1068—1127),北宋保安军(治今陕西志丹)人。出身将家。数与西夏战,以功累迁鹿延路总管、马军副都指挥使。宣和间,从童贯镇压方腊起义。宣和四年(1122),以宣抚都统制参加燕山之役,督兵十万屯于卢沟(在今北京西南)南,不战自溃,尽失熙宁、元丰以来军储,贬筠州安置。旋复起用,靖康之变时,部兵守京城,城破遁走,为追骑所杀。

李若水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徽、钦二帝被俘,备受羞辱,李若水仗义执言,怒斥金国大太子粘罕不讲信义,粘罕见李若水忠勇可嘉,想收买留用,便许以高官厚禄,对李若水说:“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李若水严辞拒绝,粘罕又命仆从劝慰李若水,说:“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李若水叱之说:“忠臣事君,不复顾家矣!”李若水大义凛然,骂不绝口,粘罕无奈,命人割下李若水舌头,李若水不能用口骂,便怒目而视,以手相指,又被挖目断手,最后壮烈殉难,死年三十五岁。 

南宋高宗即位后,下诏:“若水忠义之节,无比伦,达于联闻,为之涕泣”。赠观文殿学士,谥曰“愍”故李若水有“南朝一人”的美称。

张叔夜

在金兵押解之下的宋朝君臣迤俪北行,只见兵燹所过之处,断壁残垣,满目疮痍,沿途战败惨状加上满腹家国之恨,令人痛不欲生。君臣一行人渐行渐远,来到了宋、金两国之间的界河白沟地方。时至五月,北地犹自飒飒风寒,草木不春。众人登船渡河,船夫说:“这里就是界河啦!”张叔夜闻言,按捺不住满腔悲愤,矍然起立,在船上翘首南望,仰天长号。登界河北岸后张叔夜便开始绝食,誓不食金地一饮一粒。第二天,张叔夜带着未酬的报国之志盍然逝去,终年 63 岁。

作死祢衡:曹操顾及脸面放他一马,又碰上黄祖不解其语下场凄惨你怎么看呢?

载垣(被赐自尽)、端华(赐死)、景寿(病逝)、肃顺(被斩)、穆荫(病逝)、匡源(病逝)、杜翰(病逝)、焦佑瀛(病逝)。

1、载垣

怡亲王爱新觉罗·载垣,怡贤亲王爱新觉罗·胤祥的五世孙,世袭和硕怡亲王爵位,十二家世袭铁帽子王之一,咸丰帝顾命八大臣之首。曾任御前大臣、宗令、领侍卫内大臣等职,咸丰帝驾崩时亲受顾命。

咸丰十一年九月三十日(1861年11月2日),在咸丰帝驾崩仅仅两个多月后,两宫皇太后即与恭亲王奕欣相勾结,拉拢握有兵权的胜保等朝臣发动“辛酉政变”,下旨将八大臣一体捉拿,后议定载垣之罪,以宗室亲贵而赐白绢自尽,终年46岁。但怡亲王爵位并未因此被废除,由其族弟爱新觉罗·载敦袭爵。

2、端华

郑亲王爱新觉罗·端华,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授总理行营事务大臣及御前大臣。与怡亲王载垣、其弟肃顺等三人为顾命八大臣的首脑,辛酉政变中以专擅跋扈罪赐死,时年五十四岁,死后爵位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

3、肃顺

爱新觉罗·肃顺,晚清宗室、权臣,字雨亭,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端华之弟,为顾命八大臣实际上的首领。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协办大学士等职,深为咸丰帝信用。与其兄郑亲王端华及怡亲王载垣相互倚重,煊赫一时。肃顺为人刚直跋扈,掌权后,以铁腕的方式面对自乾隆末期以来的官场腐败,严惩渎职失职,整肃官场政风,但同时也得罪了不少朝廷重臣。其受顾命后骄横专权、目中无人,加上重用汉臣轻视满人,更是令朝中勋贵深恶之。

尝云:“咱们旗人浑蛋多,懂得什么,汉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枝笔厉害得很。”咸丰帝病危之际,肃顺为防止慈禧日后以母后擅权,曾建议咸丰帝仿效汉武帝赐死太子生母钩弋夫人的做法,及早除掉那拉氏,以免后患。咸丰帝心有不忍,没有采纳肃顺的建议,事后又在无意中透露了风声,从而使慈禧太后对肃顺等人更加恨之入骨。辛酉政变中以专擅跋扈、骄横僭越之罪被斩首示众,至死骂不绝口。

4、托和络·穆荫

托和络·穆荫,满洲正白旗,晚清大臣,咸丰帝顾命八大臣之一。历官军机大臣行走、理藩院尚书、兵部尚书等职,辛酉政变中以穆荫以军机大臣上行走最久,班次在前,情节尤重,撤职流放,发军台效力赎罪。之后散尽家财赎归,不久即病死于家中。

5、匡源

匡源,字本如,号鹤泉,山东胶州人,咸丰帝顾命八大臣之一,书画家,教育家。出生于书香人家,自幼聪敏好学,才思敏捷,累官至吏部侍郎、军机大臣行走。辛酉政变中罢官还乡,有幸留得性命。主讲于济南泺源书院,匡源的弟子多达三千,其中闻名于世者不下百人。光绪七年,卒,年六十六。

6、杜翰

杜翰,字鸿举,号继园,咸丰帝顾命八大臣之一,帝师杜受田长子。咸丰帝念其父劬劳,擢杜翰为工部侍郎,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办理京城巡防事宜,甚受倚重。辛酉政变中杜翰遭革职,流放新疆,后被赦免,从此闭门不出。同治五年郁郁而终。

7、焦佑瀛

焦佑瀛,字桂樵,天津人,咸丰帝顾命八大臣之一。因他文笔敏捷,才干超群,又颇有见识,经肃顺推荐,是年十月,命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为“挑帘军机”,实任军机大臣,当时皇帝诏书多出其手。辛酉政变中焦佑瀛遭革职,流放新疆,后被赦免,卒于故乡“逋园”。

8、景寿

顾命八大臣中,下场最好的一个就是富察·景寿了。他是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工部尚书博启图之子。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额驸”,他娶的是道光帝第六女寿恩固伦公主(也是咸丰帝的姐姐),袭封一等诚嘉毅勇公。咸丰五年,任蒙古都统,授御前大臣,赐用紫缰,寻授领侍卫内大臣,后为顾命八大臣之一。景寿是个真正的老实人,虽然当上了顾命大臣,但他深知手中的权力是皇室给的,自己又是皇家的女婿,因此肃顺等人每每借机向两宫皇太后发难,景寿都不参与其中,皆缄默不言反而对皇室深为同情。

辛酉政变中,景寿先是被象征性的削职,但仍留公爵及额驸品级。慈禧太后在三个月后就又授他为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仍赐紫缰,成为同治朝的重臣。景寿的儿子之后娶了恭亲王奕?之女荣寿固伦公主(慈禧太后养育在宫中,晋封为荣寿固伦公主,赐乘黄轿,赏食公主双俸),父子两人都是驸马,有清一代估计也只有景寿家了,光绪十五年(1889年)六月,六十一岁的景寿去世,谥号端勤。

百度百科——赞襄政务王大臣

曹操在当时已经权倾朝野了,虽然军事力量不如袁绍,但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势已经基本定型了。刘备在和曹操“煮酒论英雄”之后,假借伏击袁兵之名,带着数万人马跑掉了。刘备自比笼中鸟,网中鱼,从此便是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了。但是真实实力还差的远,这也是当时的曹刘情况。

煮酒论英雄

曹操在这个时候,想着去吞并刘表,觉得可行。那就找人去吧,找谁呢?

贾诩进曰:“刘景升好结纳名流,今必得一有文名之士往说之,方可降耳。”操问荀攸曰:“谁人可去?”攸曰:“孔文举可当其任。”操然之。

贾诩说出了去说服刘表的人选标准,荀攸又顺势推荐了孔融。结果,孔融又给推荐了一个名士:祢衡。

祢衡是孔融的朋友,估计是孔融推举心切,夸张地说:“祢衡的才华十倍于我,他去肯定行!”于是就上报情况了,说现在局势很糟糕啊,非得把祢衡叫来才行。

祢衡也因此到了曹操账下。结果,这人太嚣张了,一来就仰天长啸:“曹操啊,你这账下没啥人才啊。”这曹操纳闷了,估计心想你算什么东西,但是口中还是比较礼貌的:“我手下十几个能人志士,你咋说话呢?”

曹操接着亮家底,炫耀人才了。曹操说道:“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机深智远,就连萧何、陈平都不如他们呢。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不可当,即使岑彭、马武也不如他们。吕虔、满宠、于禁、徐晃都是能人志士;夏侯惇又是天下奇才。咋能说我这里没人才呢?”可见曹操也是对于账下谋士较为满意的,这群人也确实强,文武双全,谋略智勇样样不差,是曹操的军政智囊所在。

结果祢衡说这群人又是提鞋的,又是迎宾的还有几个守墓的……我要是曹操账下那几个人之一,也忍不住想干掉这货,嘴太碎了。这不,张辽就想动手了,不过被大家拦住了。说是不能让这货死在曹营,这样对曹操爱贤之名不利,得“借刀”。

光是嘴贱就够祢衡掉几次脑袋了,这人还干了一件更经典的事。

来日,操于省厅上大宴宾客,令鼓吏挝鼓。旧吏云:“挝鼓必换新衣。”衡穿旧衣而入。遂击鼓为《渔阳三旧》。音节殊妙,渊渊有金石声。坐客听之,莫不慷慨流涕。左右喝曰:“何不更衣!”衡当面脱下旧破衣服,而立,浑身尽露。坐客皆掩面。衡乃徐徐着裤,颜色不变。操叱曰:“庙堂之上,何太无礼?”衡曰:“欺君罔上乃谓无礼。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

曹操把大家叫到一起,吃个饭。就让祢衡去擂鼓。但是这其中有个规矩,就是擂鼓的人要换上新衣服,但是祢衡就很一根筋,没换。到大堂上大家都不满意,问他为啥不换衣服。结果谁也没想到,祢衡直接把衣服脱了,光着身子打鼓开了,表示自己的不满。

祢衡光身擂鼓,以示不满

这就很不聪明,你在曹操的地盘上撒火?真的是不明白情况啊,这个人。

曹操就决定打发走这个祢衡。这不,还是叫祢衡来的那件事,招安刘表。曹操就把他给放出去,恶心刘表去了。

祢衡见刘表满嘴讥讽之词,刘表无奈甩给黄祖

衡至荆州,见刘表毕,虽颂德,实讥讽。表不喜,令去江夏见黄祖。

话说,刘表咋不直接干掉这个祢衡呢?原因很简单,刘表看出来曹操的意思了,想借他之手干掉祢衡,好让刘表背着个骂名。刘表又不傻,赶紧扔掉这个烦人的山芋才是正事。

于是乎,祢衡就来到黄祖营中了。没过几天就得知祢衡没了,被黄祖一气之下给杀了。咋回事?还是说错话了。

黄祖

祖问衡曰:‘君在许都有何人物?’衡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除此二人,别无人物。’祖曰:‘似我何如?’衡曰:‘汝似庙中之神,虽受祭祀,恨无灵验!’祖大怒曰:“汝以我为土木偶人耶!’遂斩之。衡至死骂不绝口。

说黄祖是庙中的神仙,黄祖一个大老粗,觉得祢衡骂自己是泥娃娃,气不过,给斩了……祢衡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咋回事,到哪都被嫌弃。都要被杀了,嘴里也不服个软,骂骂咧咧的,着实令人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