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道若退 夷道若纇_进道若退理解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6-29 0
  1. 人类社会的进步如此的迅速,怎么样才能跟上步伐呢?
  2. 大音希声是什么意思啊?
  3. “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大道至简,岂是诳语” ,此句的出处与正解是什么?
  4.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的意思
  5. 如何理解正言若反
  6. “大隐隐于市”的出处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7. 儒道两家的相同之处
  8. 道家思想的核心

大家觉得明道这个如何

超级帅啊

而且不摆明星架子的

进道若退 夷道若纇_进道若退理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阳光

帅气

而且孝顺

永远支持他

有谁知道明道真实的为人是怎样的?

想看明道真实为人的请去优酷上艘下“明道-国光帮帮忙”和康熙来了一类的节目`我全看过``看完很感动``他相当平民化`甚至有些幼稚,很依赖人``而且``他喜欢跟比他年龄大的女生谈恋爱`哈哈哈```这可是他自己说的哦`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啥意思?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纇

有一些感受,不能清晰,但突然就清晰了。

在我们前进的过程里,有很多的困难,这是必然的。面对困难,我们有不同的感受。

信心坚定,团结一致的人,就会勇敢地艰难地前进。有些不明的东西在我们的脑子里若隐若现。

前进著,前进著,忽然就明白了。

在那一瞬间,我忽然大脑里跳出一个清晰的话: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我觉得这句话,简直是太伟大了,如此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道,就是真理,就是任何事的规律。成功有成功的规律。

明,你感受到了明这个真理,这时候,你看起来是不明的。看起来不明,但你明了。

进,你感受到了进这个真理,这时候,你看起来是不进的。看起来不进,但你在进。

这真是伟大的话语。

一搜索,原来是伟大的《道德经》的话。

怪不得这话伟大。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

昧,太阳没有了,就是暗。读音是妹妹的妹。

夷,平坦。读音是以为的以。

纇,是米丝页合起来的字。有的道德经写类,音是一样的,纇读音是类,但意思不同。纇,丝上的结,不平的意思,崎岖不平的意思,坎坷的意思。

你明白了真理,你会明白:

明,看起来是不明的,实际你明了,

进,看起来是不进的,实际你进来,

平坦,看起来是不平坦的,实际你的人生平坦了。

你明白了真理,就好好跟着真理走吧:

不要让自己被那些常人的话所吓住了:他们会说你是不明白的,没有进展的,很难做到的。

你要明:

坚定地自明,自进,自己克服困难前进。

伟大的道德经,又一句伟大的话,我很清楚这句话是道德经的,不用去搜索来验证了:

道者,反之动也。

注意那个反字,还要注意那个动字。两个字同样注重,你就明白了真理。

获得成功,要

得道,当然做什么,什么成功。

明道若昧,要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要笨鸟先飞,要舍己为人,要克己奉公

进道若退,要埋头苦干、要踏实做事、要打好基础、要象爆发前的火山的平静

夷道若纇,要面对苦难前进,要经历磨难坎坷前进,要信心坚定必胜

道,就是成功的秘密。

首先要:

google有没有泡沫?

他在nasdaq上市的时候ipo是100几元,但是临开市就调到85左右,结果上市第一天就已经在100美圆之上了。

很多人说:100元,太高了,不是个搜索引擎吗

结果它涨到200元了,更多人说太高了太高

google在这个月涨到最高290多美圆的时候没有人再说高了,而是说,还要涨,目标触350!

你说有泡沫吗?

欧阳修的为人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四岁丧父,家贫,他的母亲以荻画地,教他写字。多诵古人篇章,为诗文,“下笔出人意表”。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景佑元年(1034)任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言事,得罪宰相被贬,欧阳修写信斥责司谏高若讷不主持正义,被降知夷陵县。康定元年(1040)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埂目。庆历三年(1043)任右正言、知制诰。五年,杜衍、范促淹、韩琦、富弼等名臣相继被排挤出朝,欧阳修上疏为他们分辩,因被贬知滁州,后又改知扬州、颍州。皇佑元年(1049)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和宋祁等一同编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太子少师。神宗熙宁五年(1072)卒于家,諡文忠。

欧阳修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主张除积弊、行宽简、务农节用,与范促淹等共谋革新。晚年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思想渐趋保守,对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 *** 和讥评;但比较实事求是,和司马光等人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宋代诗***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和创作实绩,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响。宋初,在暂时承平的社会环境里,贵族文人集团提倡的西昆体诗赋充斥文坛,浮华纂组,并无社会意义,却曾风靡一时。为了矫正西昆体的流弊,欧阳修大力提倡古文。他自幼爱读韩俞文集,出仕后亲自校订韩文,刊行天下。他在文学观点上师承韩愈,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提出要使“文”有光辉,“学者当师经”,师经才能用“道”来充实自己。但他又***正了韩愈的某些偏颇。在对“道”的解释上,他把现实中的“事”,看作是“道”的具体内容,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并非“有德者必有言”。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这是欧阳修对创作的基本论点。他的主张得到了尹洙、梅尧臣、苏舜钦等人的热烈赞同。后来,知贡举(主管考试进士)时,又鼓励考生写作质朴晓畅的古文,凡内容空洞,华而不实,或以奇诡取胜之作,概在摒黜之列。与此同时,他又提拔、培养了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等一代新进作家。这样,他倡导的诗***新运动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以散文为最高。苏轼评其文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但欧阳修虽素慕韩文的深厚雄博,汪洋恣肆,但并不亦步亦趋。他的散文深入汪出,既精炼又流畅,叙事说理,娓娓动听,抒情写景,引人入胜,寓奇于平,一新文坛面目。他的许多政论作品,如《本论》、《原弊》、《上高司谏书》、《朋党论》等,恪守自己“明道”、“致用”的主张,紧密联系当时政治斗争,指摘时弊,思想尖锐,语言明快,表现了一种匡时救世的怀抱。他还写了不少抒情、叙事散文,也大都情景交融,摇曳多姿。他的《释秘演诗集序》、《祭石曼卿文》、《苏氏文集序》等文,悼念亡友,追怀往事,情深意挚,极为动人;他的《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诸作,徐徐写来,委婉曲折,言辞优美,风格清新。总之,不论是讽世......>>

容易的易的意思是什么

容易 百科名片

形容词①做起来不费事的:说时容易做时难|这篇文章写得很通俗,容易看②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性大:容易生病|白衣服容易脏|这种麦子不容易倒伏。

目录[隐藏]

词语解释辩 析

例 句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家容易个人资料

个人作品年表

一段来自《卡通王》的访谈

词语解释 辩 析

例 句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家容易 个人资料

个人作品年表

一段来自《卡通王》的访谈

[编辑本段]词语解释

中 文 容易 拼 音 róngyì 词 性 形容词,副词 英 文 easy 词 性 形容词, 褒 贬 中性词 近义词 轻易 轻松 反义词 色难 困难 艰难 麻烦

辩 析

“容易”与"色难"相对。色难语出《论文》,是说孝道之难,难在对待父母一直和颜悦色,没有为难或者难看的神色;解缙对“容易”,意思是表情改变之意。“容易”着重形容不难,一般指事物内容的深浅,以及在办事过程中所耗费的脑力或体力的大小程度,适用的对象十分广泛。“轻易”、“轻松”强调毫不费力,一般表示事情的难度不大,办起来很便当。

例 句

对这道题,她很容易就能算出答案来。

基本解释

1. [easily]∶可能性大 容易上当 2. [lightly]∶不费什么力或没什么困难 不是这么容易能下来的 3. [sweetly]∶轻松自在地;流畅地 现在糊墙纸很容易撕下来

详细解释

1. 做起来不费事。 《汉书·杨恽传》:“郎中 丘常 谓 恽 曰:‘闻君侯讼 韩冯翊 ,当得活乎?’ 恽 曰:‘事何容易!胫胫者未必全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 扬雄 、 刘向 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徧,不得妄下雌黄。” 唐 元稹 《酬李相公并启》:“况贵贱之隔,不啻于车笠之相悬,而相公投贶珍重,又岂唯一揖之容易哉?”《朱子语类》卷六五:“节节推去,固容易见。”《古今***·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王婆 道:‘覆夫人,要热闹容易,夫人放买市,这经纪人都来赶趁,街上便热闹。’” 清 王夫之 《姜斋诗话》卷二:“ 曹子建 铺排整饰,立阶级以赚人升堂,用以致诸趋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纸挥毫,雷同一律。” 朱自清 《背影》:“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2. 轻率;草率;轻易。 《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转精勤,莫容易,夜靖(静)三更思妙理。”《朱子语类》卷十一:“看前人文字,未得其意,便容易立说,殊害事。” 宋 程垓 《菩萨蛮》词之七:“夜来花底莺饶舌,把人心事分明说,许大好姻缘,只成容易传。”《三国演义》第八七回:“ 孔明 曰:‘南蛮之地,离国甚远,人多不习王化,收伏甚难,吾当亲去征之。可刚可柔,别有斟酌,非可容易托人。’”《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久已闻得有位 牛布衣 住在 甘露庵 ,容易不肯会人,相交的都是贵官长者。” 3. 犹言轻慢放肆。 《旧唐书·韩愈传》:“ 宪宗 谓宰臣曰:‘…… 愈 为人臣,不当言人主事佛乃年促也。我以是恶其容易。’”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向中令徙令》:“我本谓庸儒敢箕踞傲睨若是,遂容易辱骂,欲拳殴之。” 宋 张耒 《明道杂志》:“士人有 双渐 者,性滑稽,尝为县令,因入村治事。夏暑憩一僧寺中,方入门,主僧半酣矣,因前曰:‘长官可同饮三杯否?’ 渐 怒其容易,叱去。” 4. 疏忽;糊涂。 唐 欧阳炯 《木兰花》诗:“儿家夫婿心容易,身又不来书不寄。” 宋 ......>>

容易是什么意思

容易 百科名片

形容词①做起来不费事的:说时容易做时难|这篇文章写得很通俗,容易看②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性大:容易生病|白衣服容易脏|这种麦子不容易倒伏。

目录[隐藏]

词语解释辩 析

例 句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家容易个人资料

个人作品年表

一段来自《卡通王》的访谈

词语解释 辩 析

例 句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家容易 个人资料

个人作品年表

一段来自《卡通王》的访谈

[编辑本段]词语解释

中 文 容易 拼 音 róngyì 词 性 形容词,副词 英 文 easy 词 性 形容词, 褒 贬 中性词 近义词 轻易 轻松 反义词 色难 困难 艰难 麻烦

辩 析

“容易”与"色难"相对。色难语出《论文》,是说孝道之难,难在对待父母一直和颜悦色,没有为难或者难看的神色;解缙对“容易”,意思是表情改变之意。“容易”着重形容不难,一般指事物内容的深浅,以及在办事过程中所耗费的脑力或体力的大小程度,适用的对象十分广泛。“轻易”、“轻松”强调毫不费力,一般表示事情的难度不大,办起来很便当。

例 句

对这道题,她很容易就能算出答案来。

基本解释

1. [easily]∶可能性大 容易上当 2. [lightly]∶不费什么力或没什么困难 不是这么容易能下来的 3. [sweetly]∶轻松自在地;流畅地 现在糊墙纸很容易撕下来

详细解释

1. 做起来不费事。 《汉书·杨恽传》:“郎中 丘常 谓 恽 曰:‘闻君侯讼 韩冯翊 ,当得活乎?’ 恽 曰:‘事何容易!胫胫者未必全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 扬雄 、 刘向 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徧,不得妄下雌黄。” 唐 元稹 《酬李相公并启》:“况贵贱之隔,不啻于车笠之相悬,而相公投贶珍重,又岂唯一揖之容易哉?”《朱子语类》卷六五:“节节推去,固容易见。”《古今***·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王婆 道:‘覆夫人,要热闹容易,夫人放买市,这经纪人都来赶趁,街上便热闹。’” 清 王夫之 《姜斋诗话》卷二:“ 曹子建 铺排整饰,立阶级以赚人升堂,用以致诸趋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纸挥毫,雷同一律。” 朱自清 《背影》:“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2. 轻率;草率;轻易。 《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转精勤,莫容易,夜靖(静)三更思妙理。”《朱子语类》卷十一:“看前人文字,未得其意,便容易立说,殊害事。” 宋 程垓 《菩萨蛮》词之七:“夜来花底莺饶舌,把人心事分明说,许大好姻缘,只成容易传。”《三国演义》第八七回:“ 孔明 曰:‘南蛮之地,离国甚远,人多不习王化,收伏甚难,吾当亲去征之。可刚可柔,别有斟酌,非可容易托人。’”《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久已闻得有位 牛布衣 住在 甘露庵 ,容易不肯会人,相交的都是贵官长者。” 3. 犹言轻慢放肆。 《旧唐书·韩愈传》:“ 宪宗 谓宰臣曰:‘…… 愈 为人臣,不当言人主事佛乃年促也。我以是恶其容易。’”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向中令徙令》:“我本谓庸儒敢箕踞傲睨若是,遂容易辱骂,欲拳殴之。” 宋 张耒 《明道杂志》:“士人有 双渐 者,性滑稽,尝为县令,因入村治事。夏暑憩一僧寺中,方入门,主僧半酣矣,因前曰:‘长官可同饮三杯否?’ 渐 怒其容易,叱去。” 4. 疏忽;糊涂。 唐 欧阳炯 《木兰花》诗:“儿家夫婿心容易,身又不来书不寄。” 宋 ......>>

何为道?何为天道?何为人道?何为仙道?

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终极真理”。此一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 《道德经》中的“道” “道”字见于道家最早的著作《道德经》。 不可言说 《道德经》第一章一开始就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王弼氏对此的解释是:“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不道,不可名也。” 一般来说,这里第一个、第三个“道”字解作“终极真理”;第二个“道”字解作“言语,说话”。意思大概是:“可以用言语解释妥当的‘道’,就不可能是真正的‘道’;若果我们给予‘道’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也肯定不能把‘道’形容妥贴。” 由于人认识的局限性,我们所说的道都只是真正道的一部分,无法窥见道的全貌,故无法反映道的本质。例如我们说这是一张桌子,可那是我们的说法,它是什么呢?是一堆木头,还是一堆原子,都只反映了它的一个侧面。 正因为“道”本身是不可言说,所以老子在《道德经》后来写道:“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也就是说:“这个‘道’字虽然不肖,但我(老子)还是先把这个终极真理叫作‘道’好了。” 衍生万物 《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意指“道”是宇宙运行,自然变化的法则,是事物的规律,因此,“道”是一切的本源。 [编辑] 道在万物之中 《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就是说,人的法则在地里头,地的法则在天里头,天的法则在道里头,而只有道的法则是自在的,本源的。 道也是道路的意思。是事物发展路径。路径是事物规律的外在体现。因此,道理与道路就统一了。 [编辑] 《庄子》中的道 《庄子》是道家另一部经典作品,里头也有述及“道”的概念。 无处不在 《庄子》外篇《知北游第廿二》中,有这么一段: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 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旡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 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旡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尝相与游乎旡何有之宫,同合而论,旡所终穷乎!尝相与旡为乎!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寥已吾志,旡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物物者与物旡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庄子在此回答东郭子问“道是什么”,大意是说:“‘道’是无始无终,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人要学道的话,当看鼻涕虫,当看屎尿便溺,所有事物都不放过,才能观见‘道’的法则与伟大。” 《周易》中的“道” 《周易》是中国古道占卦筮卜之书。《周易》起源相当早,相传“文王居尔演周易”,所以坊间认为西周初年由文王所著,因此较春秋时代的哲学著作(老子的道德经和孔子的论语)为早。其实,现今多数学者均认为,《周易》七卷书中最早的《易传》,应是战国时代的作品。 阴阳就是道(老子认为阴阳可能不会不是道的一部分,因为道可道,非常道) 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天之道,曰阴与阳。”并引用孔子的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以说儒家认同:道者,阴阳变化之理也。道,即宇宙运行,自然变化的法则。 道的衍生与变化 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中的“太极”与“道”字相通,正......>>

关于明道 你了解多少?

戏剧:

2002 麻辣鲜师(客串)

2004 天国的嫁衣(一段爱与守侯的故事 饰程海诺)

2005 王子变青蛙(一段爱与童话的故事,刷新收视记录,2005最热作品 饰单均昊,茼蒿)

2005 大熊医师家(客串)

2006 爱情魔发师(一段爱与逐梦的故事 饰杜亚斯)

2006 星苹果乐园(一段爱与等待的故事 饰陶斯)

2006 天使情人(饰杨天佑)

2007 梦幻胆堂(《金粉世家》主创打造,根据张恨水***《现代青年》改编,明道饰周计春)

2007 樱野3加1(一段不可思议的青春记事 饰 阿将,全名:杨家将)

2008 敲敲爱上你(正在拍摄中)

MV:

2003 R&B-爱的Bubble

2003周传雄-我在身边

费翔--

在183 内最年轻的一个人

《道德经》中《明道》一篇里 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得意忘言方了彻,泥形执象转昏迷。 10分

这是原文的一个解释,七言诗的形式。

解释是一种补充,但往往混入解释者的个人理解,只能做参考。

自然之道本无为:讲“道”是“无为”的,原文有“道法自然”之句。

若执无为便有为:执,把持,死死抓住“无为”或总不能忘去“无为”,便是“有为”的形态。

得意忘言方了彻:得意,得到(文章)意义,忘言,忘记怎么说或说不出来。意思是要理解其真实意义且很难说明白,这样才是真正理解透彻。

泥形执象转昏迷:泥,拘泥,象,表象。拘泥于形式和不能超脱表象,就已经属于发昏和迷惑了。

人类社会的进步如此的迅速,怎么样才能跟上步伐呢?

道德经主要实在讲道,这是最核心的。

想要知道道德经真正含义需要读老子,就是老子写的。少读后人加的。

推荐郭店楚简《老子》全文对照通行本《道德经》,注为本人理解仅供参考,重点读楚简原文领悟。

郭店楚简《老子》全文对照通行本《道德经》

甲本

(甲一)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诈,民复孝慈。

三言以为辨不足,或命之,或呼属。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对应通行本第十九章)注:不受世间小聪明所障碍,人们可得大利。不以工巧货利为贵,心贼难起。不欺伪,行直心,民行孝知本。这三条不足以说明,应依本命本心,或晓得根本归处,归元守一,无欲无求。(真正的智慧自生,一切自然明白)

(甲二)

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

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

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对应通行本第六十六章)注:江海之所以为百川之王,因它处于百川下,所以能成为百川王。圣人被众人推到身前,是因其把自身利益放在众人之后。圣人被众人尊重,是因其言行尊敬重视众人。因此,圣人虽在上位,人民不觉得有负担,虽然被推到身前,人民不觉得受损害。所以天下人乐于拥戴他而不厌弃。因为圣心无私、与人无争,故无人能跟他争。

(甲三)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对应通行本第四十六章)注:罪孽没有比纵私欲更严重,错误没有比有所得危险,一切祸患没有比不知足还大。要知道本来就具足,才是真正永恒的圆满无缺。

(甲四)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长。

(对应通行本第三十章)注:行道的人,不用武力强迫他人。善果成时瓜熟蒂落,不宜用强。善果成时,不自骄、不自傲、不自执,此果非强取而得(觉者自觉、悟者自悟、证者自得、行道自利。度一切人得道,而觉海无增减。无所得、无所度)。这才是长远的好事。

(甲五)

古之善为士者,必微溺玄达,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

豫乎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俨乎其若客。涣乎其若释,屯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对应通行本第十五章)注:古时善修道的人,定不弱于玄妙通达,深邃的难描述,勉强形容为:谨慎(怕恶造因)如冬天踏着薄冰(过河)一样;畏惧(恶果成熟)不让邪魔有机可乘;尊重规律(顺从因果)知身为过客。(顺道而行)就像冰雪消融于水,就像本源一样淳朴,就像浊水一样(无分别心,融而为一)。谁又能够将浑浊的世间烦恼静定,(他)将智慧澄明;谁又能安于无住,为而无为,动而未动,(他)将生而无生。得此道的人没有办法言说。

(甲六)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是以圣人亡为故亡败,亡执故亡失。

临事之纪,慎冬如始,此亡败事矣。

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

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

(对应通行本六十四章)注:有所为、则所为必败,有所执、则所执必失(一切皆不可得)。因此圣人善行而不执着,无得故无失。(圣人)面对事物时,不忘初心,始终如一,不会失败的。圣人不为众生欲牵引,心不滞与外物,行不言之教,从众人过错中吸取教训并替其分担。因此圣人能教化万物如万物自然如是,而实无所为。

(甲七)

道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将镇之以亡名之朴。

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

(对应通行本第三十七章)注:道本来就无所得,觉悟的人如果能坚守道,则万事万物能自化。事物幻化而欲迷失本心,将观其本质归于本真。晓得心本具足,知足则乱求之心歇以静,如幻万物自然安定。

(甲八)

为亡为,事亡事,味亡味。

大小之,多惕(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亡难。

(对应通行本第六十三章)注:善为而无为,善事而无事,五蕴浮云空过。(圣人)将成大事从小处做起,将成难事从易处做起,对待简单的像对待难的一样不敷衍,谨慎行事,因此没有难事。

(甲九)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

有亡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

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是以圣人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对应通行本第二章)注:天下都迷恋的事物,是恶的根源。都偏爱于好的,是不好的根源。有无相生,难易相对生成,长短相比而显现,高下相依而存,音声波动相互应和,时间前后相随。因此圣人皆以无为法而行,行不言之教。万物无时无刻不在演绎道却像还没有开始,所为甚大而无所着,成就一切而不占有(无所得)。因不占有(无所得),也就没有失去。

(甲十)

道恒亡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也,以逾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

(对应通行本第三十二章)道不着于名相,本源虽无限小(如自由的能量无内外,无大小、无先后),却没有任何事物能将其束缚、降服。有人如果能守道,则能化万物,天地融合,天降智慧甘露,众生没人命令却安守本分。万物从生就有名相,名相虽然有,但本体平等清净无二,知其本体无生灭就不会真的死亡。就像道显现于天下,如百川(显相)于江海(水体隐相)(而百川有生灭而水体不生灭)。

(甲十一)

有(状)混成,先天地生。

敚穆(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国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对应通行本第二十五章)注:有东西混然一体,先宇宙万物而生,寂寥独立地(运转)而不改,为天下万物之母。不知道它叫什么(世间名相不能描述),起个名字叫道(道字拆开二差别归一+自修行),我勉强(就像给生盲的人用触觉描述阳光的色彩一样)叫(它)做无边大,叫(它)无限久远,叫(它)最终归处。宇宙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觉者大。四大中觉者占其一,觉者从心地悟道,地(一切束缚状态)取法于天(一切半自由态)、天(一切半自由态)取法于道(一切自由态)、道(一切自由态)本如是。

(甲十二)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对应通行本第五章)注:宇宙万物,就像风中两端开口的袋子吗?虚无而又自成时空障,不停轮转就像有生命一样。

(甲十三)

至虚,恒也。守中,笃也。万物旁作,居以须复也。

天道员员,各复其根。

(对应通行本第十六章)注:不着空有,至恒常道,守中道(不执两端分别),则笃定。宇宙万物周而复始地空运作。天道昭昭,小归于业果,终究归于大道。

(甲十四)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

其脆也,易判也,其几也,易散也。

为之于其亡有也,治之于其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虆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对应通行本第六十四章)注:事物,在稳定状态好掌握,在还未萌芽时容易引导。在脆弱时易判灭,在微弱时易散。在未发生时做准备,在没有混乱时治理。多人合抱的大树,从很小的***生长成。九层高台,也是由一粒粒尘埃累积而成。登上千米的高山,从一小步开始。

(甲十五)

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

闭其兑,塞其门,和其光,同其尘,其解其纷,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对应通行本第五十六章)注:晓得的人不经常说,整天说的人不晓得。堵住眼耳鼻舌身心,和光同尘,放下纷乱的烦恼,顿入平等玄觉。亲近也不可得,疏远也不可得;利益也不可得,违害也不可得;尊重也不可得,轻视也不得。(这才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甲十六)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也?

夫天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

是以圣人之言曰:我亡事而民自富,我亡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对应通行本第五十七章)注:以规范治理国家,以无规律用兵,以无为治理天下治。我怎么知道呢?天下禁忌越多,而人民越叛乱的越厉害;人民先进的器具越多,国家就越容易混乱;人民的巧智越多,而奇怪事物就越兴盛;法令越是详明,盗贼就越多有。因此圣人说,我无所作而人民自觉富足,我无所为而人民自觉开化,我好清静而人民自己走上正道,我缺少欲望***风自然纯补。

(甲十七)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虿虫蛇弗蛰,攫鸟猛兽弗扣。

骨弱筋柔而捉固,未知牝牡之合然怒,精之至也。终日呼而不忧,和之至也。

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对应通行本第五十五章)注:德行深厚的人,像刚出生的婴儿,毒虫毒蛇不蜇它,猛禽凶兽也不搏击它。紧固柔弱而拳头紧握,不知男女交合小自动勃起,是生机和精气充沛,整天哭嚎也不沙哑,是元气柔和之至的缘故。

融和就是常,知道融和就叫明智。(消融差别)利益慧命是真吉祥(执着于寿命、分别取相是***吉祥);(心和柔软、广大无住是真强大,)心若使气、着形着相是***刚强;事物发展到***刚强、***壮大则难以进取,背道而亡。

(甲十八)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失。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对应通行本第四十四章)注:名相与本体哪个更应亲近?本命与外物哪个更重要?被物所累与自由自在哪个更有害?所有爱染深重终将别离,所有聚敛宝藏终将散失。因此知道本来具足才不会自取其辱,晓得归处、不滞外物,才能长久地安其心于无所住。

(甲十九)

反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

(对应通行本第四十章)注:物极必反是道在运行;柔弱有生机的逐渐强大,是道在起作用。

宇宙万物生缘于有,有(有缘于爱取,爱取缘于受,受缘于触,触缘于六入,六入缘于名色,名色缘于识,识缘于行,行缘于无明)生于无明。

(甲二十)

持而盈之,而不若已。

湍而群之,不可长保也。

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贵福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对应通行本第九章)注:装的过满而溢出,不如适可而止。汇聚成一群,必不能长期保持。满屋子的金玉,必不能长久守护,富贵而骄傲,自己引来祸患。功德圆满而不执着,才是天道。

(乙五)

上士闻道,勤能行于其中。

中士闻道,若闻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为道矣。

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昧,夷道若纇,进道若退。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贞如愉。

大方亡隅,大器曼成。大音希声,大象亡形,道隐无明。

(对应通行本第四十一章)注:大根利器的人修道,一听就信、能勤勉于行道中。中根利器的人修道,好像听见又好像没听到(多闻不信记得少,修行更少)。小根听人说道,大笑而去,这些人不笑话,你说的就是不是道了(因为他们只对外道感兴趣)。

因此说,光明大道就像昏暗的,平坦的大道像充满坎坷,精进修行就像在倒退,最高的功德像空谷一样低下空无,极度的白像受到玷污。广大圆满的德行像是不足的,刚健的德行像懈怠的,本质纯真像是有暇癖的。真正的大方广是没有边畔的,真正的大器成就较晚。真正的大音我们听不到,真正的大形相是无形相的,真正的道没有名字的。

大音希声是什么意思啊?

以不变应万变。

着重于个人成长,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培养自我认同的价值观。

我喜欢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巩固加深,这个需要很长的时间,也会是一生的追求。然后在其他领域拓宽,这个是多方面的,只要是自己接触的,都可以花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去了解,去学习。

希望我们都可以在自我提升上下足功夫,待这世间变化,我已胸有成竹。

每天都要学习。

这种学习不仅仅是关于工作,还有生活的技能,对新知识的探知和了解。

但这问题是没有终点的,所以也是学无止境。要明白,人光钻在科技的里面,即便成名成家也不是真成功,人必须要懂得做人和修行,夯实自己的人性基础,这才是最该引起重视的问题,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用爱发电?而不屑一顾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事情就是这样,无德之人,最终不会有善报与善果。这个问题自己去悟。所以说,跟上步伐,可千万不能光理解成是科技方面,关键要跟上时代对人们提出的人性要求。能理解这句话并不简单,很多的人把背道而驰和倒行逆施看成了是进步,误入歧途还自以为走到了人类的前沿,完全没有了衡量好坏的标准,这实际上是人生选择上的最大败笔。?明道若昧?,?进道若退?,?正言若反?。

1、谦虚的态度+开放的怀抱?三人行必有我师,遇到不同观点的时候多倾听一下对方的依据、多探讨交流,而非轻易定性然后高傲的攻击。

2、独立的思考+全面的逻辑?社会越来越复杂,我们接收到的信息也就越发良莠不齐、真***难分,所以不能盲从、更不能不长脑子的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思考判断;社会越来越复杂,一个问题可能存在多方面共同施加作用的诱因,缺了任何一个都可能导致脑海中建模错误、结论歪倒,所以一定要全面、要完全符合逻辑。

“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大道至简,岂是诳语” ,此句的出处与正解是什么?

大音希声,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读音为dà yīn xī shēng。

出处:《老子》第四十一章:“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翻译:光明的道好像暗昧,前进的道好像后退,平坦的道好像崎岖;高尚的德好像河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强的德好像懦弱,充实的德好像空虚;最洁白的好像污浊,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非人为造就, 最好的音乐是没有声音,最好的形象是没有形象。

扩展资料: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我国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提出的一种哲学、美学观点。

“希声”是指用耳朵听不到的声音;“无形”是指用 眼睛看不到的形状。“大音”是指超群出众的乐音:“大象” 是指最博大优美的物象,把这四个词义组合在一起,就是指最美的音乐是耳朵听不到的,最美的物象也是非目能视。这是老子美学的一个重要观点。

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是矛盾的,实际上包含了深刻的见解,音乐之美不仅仅在于声音,物象之美也不仅仅在于形体,而在于内在的情感、趣味、格调、意境、神韵等更本质更内核的因素,而这些因素不是一般的眼睛与耳朵所能感受到的。

***如音乐只让人听到声音,美术只让人看到形体和色彩,而不能让人进一步领悟到更深层的东西,那这音乐和美术就不值得存在,更不是“大音”和“大象”。这样理解“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能领悟到这一观点的奥妙和深刻。

百度百科——大音希声

百度百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的意思

1.大象无形  

"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老子在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说法,意思是:"最白的东西好象是污浊的,宏大的方正(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

"厚德载物"、"大象无形",从不同的角度讲出了共同的道理和意向。以"厚德"载万物,兼容天下,故总体上似无"定形";由于"固无定形"而能容纳"多形",时时吞吐吸纳外来之物,以壮大丰富自己,故能看似"无形"之上,而成其泱泱"大象"……。"大象无形"来形容中华文化的特点,概括其泱泱大度、不拘一格、包罗万象、生机无限的伟大精神气质,倒是非常贴切的。

古人以朴素的方式,阐明了中华文化的宏观定位和发展定向。可以说,"厚德载物"和"大象无形",正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伟大国家所特有的景象、特有的气派,是一个有志于肩负人类历史重任的伟大民族共同体所需要、所应有、所能以自持的文化风格和整体面貌。

在几千年的实践中,这种"厚德载物"、"大象无形"的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底蕴和活力***,被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在很多情况下是未必自觉的)保持和发扬起来,成为中华民族不断成长壮大,历经无数劫难而不衰败溃散,并能够取得成功和辉煌的一个重大条件。

所谓大象者,《辞源》解释为一切事物的本源,后引为封建帝王的一统天下。因此,大象是一种权威,一种集权,或者说是一种对***的有效控制。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说法,大象应该是能控制行业市场,在产品、资金渠道及生产资料方面有强大市场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大象的影响力首先是看得见的,它有产品,有工作人员,还有各种类型的广告活动。但同时大象的影响力更是看不见的,它有一种魔力,无边无际地影响着每一个群体。老子《道德经》中说“大象无形”,也正好涵盖了这种意思,大象的无形之处正是对市场的绝对控制,从思维、意识到行为方面的控制。古人云:执大象,天下往。每一个人,每一个集团或阶层,都在努力寻求着合适的切入点,希望籍此能成为执大象的风云人物。

大象无形:

有意化无意。大象化无形!就是不要显刻意,

不要过分的主张。要兼容这态。

无才能容纳万有。

无形态无框架才能容纳一切形体!

释义:最美的形象就是没有形象。

2.大音希声

发 音dà yīn xī shēng

释 义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

出 处老子-《道德经》:“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魏源本义引吕惠卿曰:“以至音而希声,象而无形,名与实常若相反者也,然则道之实盖隐于无矣。”

美 学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语自《老子·四十一章》。语出其中又说:“听之不闻名曰希。”王弼注:“大音,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王弼集校释》)“众”即全体,“分”即部分;人们听到的宫音或商音等,都只是部分,而非全体。意谓有了具体、部分的声音之美,就会丧失声音的自然全美。老子认为最美的音乐是自然全声之美,而非人为的、部分之美,这和他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的见解,以及他的“无为自化”(《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老子之后,庄子继续发挥了这一观点。在《齐物论》中,庄子把声音之美分为“人籁”、“地籁”、“天籁”三种。“人籁则比竹是已”,即箫管之类,属下等;“地籁则众□是已”,即风吹□穴之声,属中等;“天籁”则“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即块然自生的自然之声,为上等。在《天运》中,庄子还论述了“天籁”的特点:“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郭象注:“此乃无乐之乐,乐之至也。”这实际上就是老子所提倡的“大音希声”。所以在《齐物论》中,庄子又说:“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王先谦注:“鼓商则丧角,挥宫则失徵,未若置而不鼓,五音自全,亦犹存情所以乘道,忘智所以合真者也。”意思都在于反对以部分的、有限的声乐,破坏或代替自然全美之声。

老、庄这种对于自然全美的提倡,对后来的文艺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成为文学家、艺术家所追求的一种崇尚自然天成、不事雕凿的最高的艺术境界。钟嵘《诗品序》所提倡的“自然”和“真美”;元结《订司乐氏》所提倡和推崇的自然、“全声”之美;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所提倡的“以全美为工”;徐文长《赠成翁序》所说的“夫真者,***之反也。故五味必淡,食斯真矣;五声必希,听斯真矣。五色不华,视斯真矣”;以及俞兆晟在《渔洋诗话序》中所说的“以大音希声,药*哇锢习”等等,都是这一观点的引申及进一步发挥。在古代画论中,也有不少类似的见解。

但对于音乐或诗文的声律来说,有无相生,有声和无声是相反相成、相比较而存在、相衬托而益彰的。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就很接近于老、庄所提倡的“大音希声”的境界。不过,如果没有这之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等等的“有声”,也就不会有在一定条件下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所以李德裕的《文章论》中,在批评“今文如丝竹□鼓,迫于促节,则知声律之为弊也甚矣”的同时,正确地指出:“丝竹繁奏,必有希声窈眇,听之者悦闻;如川流迅激,必有洄□逶迤,观之者不厌。从兄翰常言‘文章如千兵万马,风恬雨霁,寂无人声’,盖谓是矣。”这就说得比较切合实际了。

这是他的哲学思想和社会美的观点在艺术中的反映。“大音”,指音乐本身、音乐的本源——“道”;“希声”并不是指没有声音,而是指人们听不到音响,“听之不闻,名曰希”(《老子·第十四章》)。这里老子用音乐本身“听之不闻”,比喻“道”既属感觉范围的对象,又不能为感觉所直接把握,从而揭示了一切美与艺术的既诉诸感性,又超越感性的特点。基于他的“无欲”观点,他认为音乐等艺术形式会引起人们心理和生理的欲望,进而导致天下的不安定。他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第四十六章》)。所以在音乐欣赏中,他倡导应追求一种超越对声音的直接感知的“大音希声”的境界,即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聆乐时每有听于无声之境”。

3.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是大道理(指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传万卷书”。

大道至简的反面是博大精深,博大精深是广博和高深,多用来指思想、学术理论、学识、作品等。

一门技术一门学问,弄得很深奥是因为没有看穿实质,搞的很复杂是因为没有抓住程序的关键。在搏击较量中,出招过多就是多余无效的招数太多,有效的招数少;医生开的药方越多,就越是把握和好方法,用那些判断不准的药来试。博大精深就是没有认清实质、没有抓住关键,反而陶醉在自我制造的纷繁复杂中不能自拔。

武术高手在搏击时总是一招制敌,击中要害,绝对不会大战300回合才击倒对手;

高明的医生总是一针见血,药到病除,绝对不会开乱七八糟的药物骗

精明的商人一招领先,步步领先;高人指点一语道破天机,不用太多言语……

博大精深有个明显的悖论,就是广博和高深是一对矛盾。学问、爱好广博必然不会样样精深(精通)。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的精力能力智慧总归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出色,方方面面都强。认真盘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就会发现外表很博大,但不是方方面面都精深,只是有些方面很强很精深,其他方面都是忽悠和糊弄。

大道至简意味者“少而精”,博大精深意味着“多而广”,大道至简与博大精深是一对矛盾,是一体的两面。大道至简与博大精深是可以转化的,大道至简往往要博***众长,与其他专业融会贯通。仅仅融会贯通又会造成新的“博大精深”,融贯中西、博***众长只是基础,还不是大道至简,大道至简必须再整合创新,跳出原来的框框,去粗取精,抓住要害和根本,挥动奥卡姆剃刀,剔除那些无效的、可有可无的、非本质的东西,融合成少而精的东西。所谓“为学日增,为道日减”就是这个道理。

.

.

上面那些是***的,现在的是原创的。这3个词都是论述“道”的词语,一般用于行文论理,如果是朋友用来问你,那明显是装2!然后是我自己的理解,“大象无形”,对我来说就是要求我要时刻以平正的目光看待所有事物,无论是好的坏的,既然存在了就自然有其道理在其中,用通用白话就是“存在即有理”或者“无论黑猫白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大音希声”(顺便吐槽下,那个是希字不是稀字),就是说看事物时要随时思考,要有想象力,世间万物绝不会单独存在。简单来说就好像你虽然只听到声音,但你肯定知道声音不是自己发出来的,肯定有什么其他东西发出来一样,再套句白话“有人,就有江湖”这是一样的道理;“大道至简”,这不是老子的话,是某本现代经济书上的话,我的理解就是无论多么复杂的事物所论述的道理都能在平常事物中存在,所以只要理解了最基础的存在规则,那么就能以此为根据推出更复杂的道理。就好像微积分是很复杂,但它的道理都是在加减乘除中推论出来的,最后还是套句白话“太极本无圆,至阴生乾坤”

如何理解正言若反

以下为我个人见解,若有误差见谅。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有智慧的人知道了“道”后,会努力的去实践它。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平庸的人听说道以后,有的时候记得它有的时候却又忘记。

下士闻道,大笑之。

愚昧的人听见道之后,只会哈哈大笑。

不笑不足以为道。

如果不被嘲笑那么就不值得作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

所以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路好像是黑暗的,前进的道路好像是后退,平坦的道路好像是崎岖的。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最崇高的道德是要像山谷那样深广能容纳一切,

真正高洁的往往是被忽视的人,(例如皇帝往往都任用奸臣,而那些真正的忠臣往往却被忽视。)

真正有广大德行的人却好像是那些无义小人(这句话是我个人理解的,我认为如此解释方才正确,因为从老子的思想来说,这句话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显然是一个意思

今天先到这里明日再续

“大隐隐于市”的出处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正言若反 是指正面的话好像在反说一样。语出《道德经》。

 老子所说“正言若反”是老子对全书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论的高度概括,例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等等。孙中原说:“这里连句子的结构都是类似的。……他们本来是彼此相异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但在某种条件下,某种意义上,表示某种特定事物的概念和它的对方具有了统一性,二者互相包含,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彼此同一、一致。这样,在同一个判断中,就包含了对立概念的流动、转化,体现了概念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是有条件的,老子中的话也只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意义。”

儒道两家的相同之处

“《老子》原句是‘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世’ ”

告诉我在哪

老子全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飇(gbk也无此字,暂选飇)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夫乐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碌碌(王录)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错简)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错简)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纟单)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斵,夫代大匠斵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错简)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家思想的核心

一、儒道起源上的相似性

儒道两说虽然有鲜明的对立性,可是却尊同一部书《易》为自己学说的经典,个中深意耐人探求。《易》是商周之际探寻天人关系的一部书。《论语》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史记·太史公自序》:“孔子晚而喜易。”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要》中记载:“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老子对《易》的接受记载得更多,“万物负阴而抱阳”中的“阴阳”之说根源于《易》的观点。《易》中乾坤对立互相依赖的观点给予老子很多启示,如老子《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孔子和老子均尊《易》,且或多或少地吸收《易》的观点,反映出儒道创始人对古道术的接受。《庄子·天下》:“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耽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老子》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所谓“古之道术”、“古始”,当指来源于伏羲、女娲时代的原始宗教。《庄子·盗跖》:“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庄子描绘的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生活方式和道德准则。《论语》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孟子·尽心》:“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可见儒道两家对原始宗教哲学均有或多或少的吸收。而且儒道两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相当成熟,并且自成体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吸收以前的原始哲学思想。因而儒道起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是对以往哲学思想的反思与加工,均是解决当时矛盾重重的社会现状的一种方式,只不过是反映思后得出的观点结论背道而驰而已。 二、学说观点上的相通性

儒道两大体系都博大精深,都含有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都是中国本土的哲学,都属于东方文化思维的范畴。两大学说的观点在很多方面有相通之处。

(一)儒道均推崇“天人合一”的天人观

“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的关系融洽,天人相合。荀子《天论篇》:“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自然界与包括人在内的万物是和谐相处的。《老子》六十四章:“辅万物之自然。”万物均应顺其自然的发展规律。《庄子·天地》曰:“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入于天”就是“天一合一”思想的体现。严君平《老子指归》卷九:“故人能入道,道亦入人,我道相入,沦而为一。守静致虚,我为道室,与道俱然,浑沌周密。”人与道沦为一体,最终达到“与物俱然,混沌周密”的境界。《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儒道两家基于各自学说的立场,得出的结论却有相同之处,真是殊途同归。

(二)儒道均主张和睦相处的人际观

中国古代历代均有战乱和纷争,儒道对此均持批判态度,力主“和为贵”和“安其居”。《论语·学而》有若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老子》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称战争为“不祥之器”,认为战争是人类的灾难。《老子》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战争会给人类带来“荆棘生焉”“必有凶年”的结果,因则老子坚决反对战争。在反战主和思想的基础上,孟子进一步阐释君臣平等的人际观,《孟子·离娄章句下》:“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为国人;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臣不再是绝对的命令与服从关系,臣甚至可以杀暴君。《孟子·梁惠王章句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儒道均主张人际关系和睦,反对战争和杀戮平民,无疑是代表了历史的进步。

(三)儒道两家均含朴素的辩证思维观

《老子》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歙”和“张”、“弱”和“强”、“废”和“兴”、“取”和“与”均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老子》四十一章:“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音”近乎“希声”,“大象”近乎“无形”,正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中所传递出的辩证观。大小福祸都是相对而言,自可相互转化,已经具备较强的思辨性。《论语》子曰:“过犹不及。”《中庸》引孔子:“执其两端,用其于民。”朱熹在《中庸章句》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过”和“不及”均不好,只有“时中”才能调整矛盾关系,避免走向极端。辩证法是哲学体系中一个基本方法,儒道两说均含有辩证法也表明儒道两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辩证法使儒道两家有成为中国文化核心的可能,同时儒道两家学说的完善也为辩证思维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四)两说具有相似的美学观

儒道两说的经典作品早已名满天下,其中所含的美学思想同样主要。诸多观点奠定中国美学的理论基础。

1、崇尚“自然”为美

儒道两家均以淡泊、自然、纯朴为美、反对矫揉、造作和雕琢刻板。《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马蹄》:“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淮南鸿烈·精神训》:“圣人法天顺情,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阴阳为纲,四时为纪。……夫万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荀子》:“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又说:“不事而自然谓之性。”顺乎“自然”的哲学观念,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十分深远。受庄子影响明显的诗仙李白力主“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观。陶渊明的诗也被元好问称为:“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自然为美本身是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铅华落尽始见真,确可作为艺术追求的目的。

2、“含蓄”为美

中国传统美学提倡“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和“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含蓄美学观,排斥言尽意尽的直白美学观。《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又说:“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庄子》:“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淮南子》:“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谓之幽冥,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玄”、“惚恍”、“可传而不可受”、“幽冥”等均含有模糊之意,需要经过分析与体会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真可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论语》子曰:“关睢,乐而不*,哀而不伤。”又曰:“里仁为美。”又曰:“怨而不怒”、“和而不流”。“哀而不伤”成为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重要的评价准则,所谓“哀而不伤”实际含有“过犹不及”的意思,可以哀但不可以伤,其美学标准是模糊的,也是含蓄。儒道两大学派均尚含蓄美学观对后世文人创作和他们的美学倾向的影响是很深远的,中国美学尚曲不尚直,尚神不尚形,尚意不尚法。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诸多争论不休的悬案,有些就与不直言的表述有直接关系。 三、类似的修身修养观

孟子讲:“穷则独善其身”,庄子讲:“超世绝俗”、“神与物游”。“独善其身”和道家洁身自好的意思相似。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孔子提倡粗食淡饭以自得,鄙视不义之富贵。老子主张行“无为”之事,同样是追求怡然自乐的生活方式。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老子说:“上善若水。”儒道两家均追求洁身自好的修养观,均向往人与自然社会关系和善的修身观,均崇拜品德高尚修养良好的仁人善士,均成为历代文人修身养性的标准。

儒道两家枝蔓芜杂,学说各异,但终究是东方思维文化系统下的学说。两者之间的对立和差别非常明显,但也有相互纠缠相互借鉴、互为己用的部分,尤其是宋明理学以后,儒道呈现出和流趋势。华严五祖宗密说:“孔、老、释迦,皆是至圣;随时应物、设教殊途,内外相资,共利君庶”。《原人论》儒道都持“共利群庶”的观点。中国古代文人多是两说均信,在朝则信儒家,在野则信道家。儒家使人积极奋进,勇于进取,道家使人逍遥自在,乐天知命。儒道两家构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并使整个传统文化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悟道

老子看到了矛盾的某些重要法则,特别是正反两面互相转化的法则,成为老子学说的精髓。老子主张无为,目的在于有为、无不为,主张任自然,目的在于效法自然规律来治国、驭众、固位、保身。庄子以(物人不胜天)为中心思想,说无可奈何的叫做命,不可违离的叫做天。他把无为说成无是非,无成败,无梦醒,无生死,无空间、时间,一切归于无;把任自然说成弃绝人世,学做浑沌,不视不听不食不呼吸,回到无人类的世界里去。庄子思想源出老子,流派却不同,所以两汉时黄老并称,不称老庄。魏晋时期以庄配老,并称老庄。

老子之道<道德经>虽曰无为,却可从中见得心怀天下: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

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

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11.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

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15.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

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1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18.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0.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

孩;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2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2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

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23.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

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7.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28.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

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29.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或吹、或强或赢、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30.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

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1.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

乐。夫乐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2.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

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34.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3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

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3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

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至誉无誉。不欲如玉珞珞如石。

4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4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4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9.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5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凶虎,入军不被甲兵。凶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5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2.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其小曰明,守柔

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53.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54.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馀。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

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55.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5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5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9.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60.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61.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62.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63.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65.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6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

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7.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6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69.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7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被褐怀玉。

71.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72.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73.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7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75.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7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77.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78.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79.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8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庄子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方.以天地喻剑足见庄子<南华经>虽是通篇离尘出世之言,却满含无奈之语.有些朦胧之感!庄子本人就有极高的修证境界,但他藏其神异,隐其锋芒,淡泊度日。他的著作,对于儒家、道家、佛家〔特别是禅宗〕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至今还在延续。自古圣贤多寂寞。由于庄子的境界过于高妙,后人不理解他。有些道门中人甚至排斥他,诽谤他;倒是佛门中有人看好他,吸收了他的思想精化,为佛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自家人不识宝,倒是别人独具慧眼,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