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犹能楚越如翻译_肝胆楚越万物皆一

tamoadmin 成语问答 2024-07-01 0
  1. 对封建教育和现实教育的看法 作文 要快!!!!
  2. 中国雕塑与外国雕塑的不同
  3. 解脱烦恼的宇宙观是什么?两千年前的庄子已经给出了答案
  4. "齐万物以为一"是什么意思啊?有什么思想内涵?
  5. 关于心的成语大全 关于心不的成语大全
  6. 求李大钊这句名言的整段,即《新青年》第一卷的一篇

庄子语录

 

1、窃(***)钩(钩环)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肝胆犹能楚越如翻译_肝胆楚越万物皆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3、闄跂支离无脤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瓮甖大瘿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

4、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 庄子名句

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 庄子名句

6、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凡人心险于山川

7、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

8、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9、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10、出入***,游乎***,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 庄子名句

11、虚无恬淡,乃合天德。

12、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13、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14、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 —— 庄子名句

15、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16、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

17、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

18、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19、原(探究)天地之美,达(弄清)万物之理

20、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2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2、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23、将为(月去)箧探囊发匮之盗,为之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扁囗。此代俗之所谓智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匠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滕扃囗之不固也,然则向之所谓智者,有不为盗积者乎?——反智也,孙子曰: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24、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25、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经常因循)自然

26、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27、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 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 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 庄子名句

28、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29、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中耕倚,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30、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31、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32、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3、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34、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臬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35、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

36、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7、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38、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 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39、朝受命而夕饮冰。

40、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41、彷徨乎尘垢(世俗)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 —— 庄子名句

42、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43、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于行之美恶。

44、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 —— 庄子名句

45、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这甚善。儵与忽谋极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这。”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46、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

47、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48、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

49、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 不可,方不可方可。

50、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51、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蝴蝶,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52、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53、***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54、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 夫知亦有之。

55、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

56、人皆知有用之用(有用东西的`用处),而莫知无用之用(无用东西的用处)也

5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 庄子名句

58、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59、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60、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61、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62、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

63、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65、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66、绝迹易,无 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67、虎狼,仁也。”……“至仁无亲。”

68、北海有大鹏怒而飞,其翼垂天之云,水击三千丈,扶博遥之上九万里!

69、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70、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71、夫大道不称 ,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 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72、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73、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74、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75、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

7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77、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78、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79、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80、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

81、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8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83、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事之变,命之行也

84、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 ,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85、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 庄子名句

8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87、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88、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89、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90、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91、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

92、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93、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94、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9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96、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通达大命的靠顺利,通达小命的靠碰巧。

98、“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99、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两鞭之。

100、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101、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

102、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 庄子名句

103、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104、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105、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

106、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107、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108、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 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109、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110、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111、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112、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113、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11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115、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11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117、今世之仁人,(***.fwsIr***)蒿目而忧世之患

118、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119、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

120、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121、独(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傲视鄙倪)于万物

122、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 ,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123、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124、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12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庄子名句

126、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127、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128、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129、傍(依傍)日月,挟(怀藏)宇宙,游乎尘垢

对封建教育和现实教育的看法 作文 要快!!!!

庄子名言

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4、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5、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6、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名人名言 mingyan.chazidain)《庄子人间世》

7、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 论》

8、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

10、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11、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12、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13、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14、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5、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

1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17、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18、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19、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20、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21、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2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2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2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2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26、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27、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间世》

28、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29、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30、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3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让王》

32、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33、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34、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35、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36、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山木》

37、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38、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39、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40、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41、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42、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43、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44、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4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46、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4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48、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4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50、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51、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

52、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5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这就莫如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

54、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

55、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 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的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聪明;带头先进入屋里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56、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57、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励志名言庄子

庄子励志名言

1、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2、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庄子杂篇庚桑楚

3、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子外篇在宥

4、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庄子外篇马蹄

5、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

6、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胠箧

7、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庄子外篇天地

8、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杂篇天下

9、出入***,游乎***,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外篇在宥

10、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人间世

11、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1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13、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

14、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庄子外篇天地

15、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16、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外篇天地

17、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人间世

18、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9、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20、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2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22、小惑易方,大惑易性。骈拇

23、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24、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庄子让王

25、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人间世

26、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27、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德充符

28、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外篇秋水

29、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庄子外篇秋水

30、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1、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32、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33、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34、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3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36、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37、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38、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39、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骈拇

40、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41、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42、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逍遥游

43、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44、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45、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46、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47、朝受命而夕饮冰。人间世

48、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4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50、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51、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秋水

52、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齐物论

53、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54、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胠箧》

55、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齐物论

56、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胠箧

57、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58、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齐物论

59、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德充符

60、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61、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

62、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齐物论

63、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齐物论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65、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

66、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

67、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68、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69、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70、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71、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人间世

72、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73、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

7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75、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杂篇外物

76、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

77、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人间世

78、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79、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80、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8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82、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庄子名言名句

1.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2.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3.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4.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5.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6.不知其所以然。

7.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8.出入***,游乎***,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庄子名句

9.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10.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

11.存己而后存人。

12.大而无当,往而不返。

13.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14.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15.刀刃若新发于硎。

16.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17.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

18.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19.德有所长,形有所忘。

20.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庄子名言

21.遁天倍情,忘其所受。

22.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23.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 不可,方不可方可。 庄子名言

24.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25.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26.夫大道不称 ,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 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27.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28.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29.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30.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

31.福轻乎羽,莫之知载。

32.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33.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34.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 ,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35.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 夫知亦有之。

36.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37.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38.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39.寡不道以欢成有德者能之。

40.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41.化腐朽为神奇。

42.鉴明则尘垢不止。

43.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44.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

45.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

46.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47.绝迹易,无 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48.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

49.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50.鲁酒薄而邯郸围。

51.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 ,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5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53.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名句

5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55.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 庄子名言

56.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57.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58.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59.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

60.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6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62.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63.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仁义之端,是非之途。

65.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66.若白驹之过隙。

67.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68.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69.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70.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71.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

72.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73.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7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75.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76.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77.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78.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

79.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

80.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81.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82.忘其肝胆,遗其耳目。

83.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84.无迁令无劝成。

85.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86.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8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88.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

89.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 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 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名句

90.相啕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91.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92.形莫若就心莫若和,意有所至爱有所亡。

93.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94.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95.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96.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 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98.游于羿之彀中。

99.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100.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101.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102.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03.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104.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105.逐万物而不还。

106.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名句

107.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庄子名句

108.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庄子名言汇总》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庄子经典句子 专题。

中国雕塑与外国雕塑的不同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已有很多讨论,然而,钱老还有一段较少被引用的话:“中国还没有大学能够按照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受封建思想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钱老所提到的“受封建思想影响”值得注意

实际上,我国的现代大学,并非在本土文化、思想、制度的土壤里自发生长,而是从国外移植来的。在国内大学开办之初,主持创办教育的人大都是从国外学成回国的(如张百熙、吴汝伦等),他们既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功底,也有在国外学习的背景,很好地把国外大学的制度和国内的文化传统结合了起来。当时许多大学,基本上都是依据《大学令》(1912年颁布)设计的制度框架,按照世界大学通行的原则建校和运行的。在学校的基本制度方面,虽有“中体西用”的局限(如校长需要由***任命),但在大学的微观制度和文化方面,则基本上保持了与世界大学通例比较一致的“学术共同体”特征,各校内部管理实行的都是国际通行的“教授治校”制度。尤其在蔡元培先生主持的北京大学,梅贻琦先生主持的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等高校,其校内的最高决策机构,都是体现大学活动特点的教授会和评议会,其精神主旨是民主、科学、自由、理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的大学中,人们对封建思想是有充分警惕的,一些享誉学界的风云人物,都以反对封建思想而闻名,其中以陈独秀、胡适的影响最大。早期有些大学,在创办10年或20年之后就成为享誉国际的著名学府,其学生可以与欧美许多国家的大学进行交换。所以说,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虽起步较晚,但起点并不低。

然而,建国后不久“以俄为师”,国家不仅完全接管和取缔了所有的教会学校和私立学校,而且通过“院系调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等,对大学进行组织和思想方面的整顿。经过这样的调整和改造,全国的高等教育不仅从通识教育向专业化教育的模式转换,终止了长期在大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自由主义传统,而且将校改造成为清一色的公办高校,使曾经在中国高教史上有过辉煌影响的私立大学和教会学校在国内彻底绝迹,也使教育的多样化状态彻底消失。不久后,苏联的专家治校体制也被摒弃,这个制度一直延续至今。

在此需要辨析的是,我国在解放前移植的外国大学制度并非简单的资本主义教育制度,而是一种普适性的教育制度。遗憾的是,当时的人们尚缺乏这样的认识,也缺乏对中外教育制度进行冷静比较、以民主和科学的方法决定教育性质和方向的耐心和胸怀。在教育这个关乎国家文化和精神建设的重大问题上,国家相关机构并没有组织包括教育界人士在内的、社会各方面人士广泛参与的大讨论,而几乎是遵循政治的需要来确定教育方针。一个可与之比较的***是,在美国建国初期,包括总统华盛顿在内的五位议员向国会提出了一个建立美国国家级大学的提案,但国会没有通过,原因是建立具有垄断地位的国家级大学,会破坏大学的自由竞争环境。这个决议可以说保护了美国大学的自由竞争文化和环境,使它能始终保持活力,享誉世界。

事实上,由革命领袖确定教育方针的做法如同打地基,如果打下的是礼堂的地基,那就只能修建礼堂,而不能修建住宅楼;同时它也进入了一个固定的逻辑:教育方针由革命领袖确定,其性质和宗旨必然政治化。政治化的教育方针难以办成真正的教育,而没有真正的教育,怎么可能产生创新型人才呢?试看“十七年”时期的大学,作为大学教师的知识分子心情何曾安宁过: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不断地在各种运动中“洗澡”(学习工农兵,接受再教育,进行思想改造),恐惧、担心、戒备,整人和被整,揭发与被揭发;为了逃避打击和灾难,多少人长期小心翼翼、谨小慎微,夹着尾巴做人。在这样的气氛和环境中,人们哪有心思做学问,更别说思考更高层次的创新性问题了。

回顾前30年时期的大学教育形态,一是基本上没有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这个说法和意识。当时知识分子前面常常被加上“资产阶级”的定语,学术权威前面则要被加上“”二字,而且随时可能被安上什么罪名遭受批评、批判、下放甚至劳改惩罚。当时许多知识分子的人格、尊严、权利、工作是没有保证的,因而他们时常处于恐慌和忧虑之中。二是当时社会上最受重视(吃香)的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革命干部和工农干部,有些人在对大学的接管中担任了各级学校的领导职务,并且引发了运动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党政不分、外行领导内行、党员教师与非党员教师权利不平衡等。而经过各种运动的“洗礼”,可以说已经没人敢对教育理论的是非提出任何异议和质疑了,有些人甚至失去了基本的是非评判能力,以为知识分子真的负有原罪,失去精神的根基。三是在教育为政治服务(未必以1957年提出时为限,其思想在较早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时期”已经显现)的思想指导下建立的教育体制,是自上而下、以行政命令为基本方式的行政化体制。这种“一切行动听指挥”的“遵命办学”体制,在将教育管起来的同时,也将教师和学生管起来了,使他们没有了追求教学和学习自由的条件,没有了大学教育中必须的质疑和批判精神。

恢复高考制度及改革开放政策,使大学重新充满了活力和希望,上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曾经使人们欢欣鼓舞。其时发布的“***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以及进行的一些实质性教育体制改革举措,使原来处于地下或边缘状态的教育本性开始复活,并且成就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段黄金时代。然而,由于没有对“***”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彻底的反思,致使其时进行的一些改革,在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情况下,便突然停了下来,使教育思想退回到以前的状态。

上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市场经济潮流,使高校的经济利益追求合法化,教师“下海”、学校“创收”成为一时的潮流。而高校在招生、收费方面的“双轨制”,使大学中的教育活动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大学开始逐步市场化。而其后的高校扩招和上学收费,使高校可支配的资金数量巨大,也相应地加快、加深了高校堕落的速度和程度,使大学明显地市场化、功利化、庸俗化。这种现象的更深层次发展,是大学中的权力***、学术******层出不穷。而随着***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对大学的负面评论也在升级,由过去的市场化、功利化、庸俗化,上升为官僚化、衙门化、权贵化,以至于有学生在网上贴出“母校,我看不起你”的文章。教育从为政治服务变成了既为政治服务又为经济服务。令人深思的是,高校的***与品格堕落,却是在高校高调声称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口号声中发生的;而一些大学校长则一边高喊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一边却在竭力捍卫行政化体制。难道他们真的不明白,在行政化、功利化的体制中,是根本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创新型人才的。

在我国现代大学的历史上,实质性的变革有两次:一次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一次是解放后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建立。第一次变革完成了由封建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经历了60多年,实现了我国教育的现代化转型。第二次变革也经历了大约60年时间,但其结论还很难确定。因为在这期间教育的形态和条件虽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教育的实质性进步却不明显。比如:作为封建思想的“升官发财”、“望子成龙”等观念,不但没有退出教育领域,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几乎成为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精神底色。而在教育现实运行的体制中,还存在着许多被***称之为封建的东西,比如:家长制、一言堂、***、权力过于集中等。这些现象及其背后依据的思想和逻辑,与当今国际上一些现代理念和方法,如充分体现公民权利、权力制约和监督、依法办事制度相比,很难说是先进的。而正是这些思想和制度,影响了教育价值和意义的实现与发挥。

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封建思想消除了没有,或者说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没有?社会应该为此做哪些努力?而谁,才能在行动上解答“钱学森之问”呢?

封建主义、封建社会有无普遍性的争论,在国际史坛上一直持续不断,近年来在国内亦有所反映。本文拟从为什么中国和西欧都有封建社会,如何才能合理地比较中国和西欧封建社会的情况,如何理解封建社会的发展问题等方面,论述中西学者关于封建社会理论的异同。

封建在中国并不陌生,它指的是西周时期(前1066—前771年)周天子对同姓诸侯和异姓诸侯的分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种分封大约是把土地和土地上的居民都分赐给受封者,即所谓授民授疆土。诸侯还可以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下一级的卿大夫,于是以土地为枢纽,形成统治者之间的多层等级连锁。他们彼此之间互有权利义务,主要是受地者要向赐地者纳贡服役(包括兵役)[1]。无论对于西周封建以何种解释,但它是中国本身所固有的一种政治制度则是没有疑问的。这种制度到了春秋战国之时(前722—221年)逐渐变化,难以维持。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废封建而置郡县,一般以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封建制度遂告结束。

秦废封建之后,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仍不断有分封诸侯王之事,不过这种封建,诚如后来王通所言,“至景帝令诸侯王不得治民补吏,而汉置内史以治其地,则封建之地,悉为郡县矣”[2]。但关于封建郡县孰优孰劣,哪个更能使统治长治久安的争论,在中国历史上却是一直不断。争论的各方,都是把封建作为一种政治制度看待的,并未涉及封建制下的社会、经济内容。著名的柳宗元的《封建论》,也只是指出古代封建制度的出现,是和氏族、部落势力的存在相关的,不一定完全是人为的结果。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接受西方文化,了解到有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严复(1853—1921)译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把feudali***译为拂特之制,是为音译。后来他翻译爱德华?詹克斯的《政治制度史》,就把feudali***译为封建之制。严复在这里是经过研究的,因为这里说的是社会发展阶段,他以为由唐虞以迄于周,中间二千余年,皆封建之时代。很显然,严复认为中国固有的封建制度和西方的feudali***是十分相似的,是可以类比的,所以他才把feudali***译为封建[3]。

从严复起,中国的许多知识分子,已不再把封建单纯理解为一种政治制度,而是兼及其社会、经济内容。20年代末,陶希圣著《中国封建社会史》,主张周代的中国即是封建社会,春秋之际,封建制度开始分解,但封建的自然经济则一直延长到1500年[4]。陶希圣对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土地制度、庄园制度、农民状况、分封制度等都作过分析。不久,瞿同祖又写成《中国封建社会》。瞿氏是以西方封建社会的理论来比照分析中国的封建社会的,他以为封建社会之综合的要点是土地所有权的有无和主人与农民的关系。“封建社会只是以土地组织为中心而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阶级社会而已”[5]。这时正值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的时期,虽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看法各有不同,但已有不少人把封建作为一个社会来认识,而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政治制度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史学界确立了中国社会发展阶段中有封建社会的认识,对于封建社会的内容,则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予以详细的研究和阐述[6]。

如果说封建是中国所固有的,可是它在西欧却是后起的。中世纪的西欧人并不知道有我们今天所说的封建制度,更没有说过什么封建***、封建社会之类的言词。现在西方史学家所说的feudali***的内容,中世纪时在西欧只是零碎地存在着,各地多有不同,记载它的习惯法更因时因地而异[7]。16世纪法国法学家开始研究封建,所依据的主要是一种封土之律(Libri Feudorum),该律乃12世纪编定的隆巴第地方(意大利北部)的习惯法,记载着关于封臣以服军役为条件领有封土及其相关权利义务等[8]。17世纪英国法学家斯佩尔曼也依据隆巴法,研究过英国的封建制度,所以才有是斯佩尔曼等人发现了封建主义的提法[9]。当时这些学者认为封建只是一种法律制度,因为封建法中的财产权利和罗马法的规定十分不同,于是产生了封建制度是源于罗马抑源于日耳曼的争论。

18世纪的西方学者仍视封建为一种法律制度,如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在“封建法律”的题目下,分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涉及封君封臣关系、***邑制度、农奴制度等[10]。亚当?斯密则认为封建法律是领主统治权、裁判权,其推行原是为了加强王权,但结果王权并未加强,领***力依然过大,形成了封建等级制[11]。这时正是西欧启蒙思想发扬、批判旧制度的时代,封建渐被等同于贵族统治,是剥削、压迫的根源,表现为各种领主特权、农奴制残余、分裂混乱等,所以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才有了废除封建制度的决定。

19世纪西方的学术发达,对封建的各个方面,如封君封臣关系、封土制度、庄园农奴、马克公社,封建城市等,从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角度进行研究,做出了许多概括,取得了不少成绩。这时出现了feudali***一词,用以指称封建制度。但史学家对封建主义与封建制度,仍多从政治、法律方面认识,讨论。到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概念,用以划分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由此产生了封建生产方式、封建所有制等。这些理论也不断得到学术界的承认,有所发展。20世纪30年代末,马克?布洛赫写《封建社会》一书,对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了分析。他虽然主要仍从政治制度方面、封君封臣关系等方面分析西欧封建,但他视野广阔,也分析了社会经济、庄园农奴等内容,无疑受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影响。布洛克可说是西欧封建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奠定了后人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基础。后来苏联史学家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对西欧封建主义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建立封建社会形态学说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综上所述,无论中国和西欧,对自己的封建的理解,都有一个把它先当作法律、政治制度,后当作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过程。不过关于这个问题的认识直到现在也并不统一。西方的大多数史学家仍然把封建当做中世纪西欧的一种特殊的政治法律制度,强调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1)封建主义之间形成了特有的封君封臣关系;(2)形成了与封君封臣关系相适应的封土制度;(3)国家权力衰落,各封君在其领地内取得了独立的行政司法权力。正是由于强调了这一特殊性,封建主义的普遍性在一些人那里就成了问题。他们以为封建是西欧的特有产物,世界其他国家是没有封建制度的,从而否定了封建主义的普遍性。

中国的封建虽然是固有的,但对它的深入研究无疑是在当时先进的西方史学思想影响下进行的,所以中国学者大都认为中国存在有类似西欧那样的封建制度、封建时代。齐思和先生写《周代锡命礼考》、《封建制度与儒家思想》,对中西封建的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二者相去不远。“盖人类文化之发展,虽迟速不同,质文各异,然所循之途径,则大致相同”,他还引庄子的话说,“庄生有言,‘自其异者观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吾人亦惟有自其同者视之而已矣”[12]。解放以后的新中国的史学家,则较一致地主张历史发展中有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形态,有一个封建时代。这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各国历史上都是共同的,只是封建社会存在的时间在各国有所不同而已。台湾学者杜正胜却认为,周人封建的本质,乃是继攻伐征服之后的武装殖民,所以唯物史观的封建制与传统的封建不相干[13]。

西方学者对中国封建的认识,各有不同。一派是认为中国无封建的,这就是东方专制主义的说法,不过现在它已经不大风行了。另一派是主张中国历史上有封建的。虽然他们对封建的认识多为政治和法律上的封建主义,但仍在中西之间找出许多共同点。美国汉学家卜德以为封建主义适应于前近代中国主要是指经济而言,不过政治上的封建主义中国也有,就是周代(作者定为1122—256B.C.,包括春秋战国时代),而魏晋南北朝时期(作者定为221—589年)则被认为是准封建时期[14]。顾立雅也认为,古代中国有许多和中古欧洲相似之处,值得比较研究,布洛克关于封建主义之定义,几乎用不着改动即可应用于中国的周代[15]。

也有学者反对封建制度的普遍性。安德森就是其中的一人。他认为把封建的特征只概括为大地产和小农的结合而忽略其上层建筑如***分割、封土制、封臣制等是不行的。因为前资本主义形态都通过超经济强制而运行这些政治,法律的上层建筑已成为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本质结构,它们已直接结合在剥削剩余价值的链锁之中,因此不可能不通过其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来确定这种生产方式的性质[16]。安德森过分强调超经济强制在封建社会中的重要性,认为封建剥削、封建生产只有通过政治暴力才能进行,实际上就是否认封建社会是一种经济形态,是违反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其实超经济强制之所以存在于封建社会,是小生产者生产不发达,经济不独立所致,随着小生产者独立性的加强,封建社会中的超经济强制乃逐渐减弱,它不是封建生产的本质因素,不能对它有不适当的估价[17]。

总之,如果认为封建是一种社会形态,是大土地所有制和小生产的结合,是农民和地主对立的社会,那么它的普遍性就是没有疑问的,中国和西欧都存在过封建社会,有过封建时代。即使从政治、法律制度方面理解封建主义的西方学者,也有不少认为中国历史上依然存在过封建时代,有过封建社会,不过他们大都把这个时期定为周代至春秋战国时期,把它看的较短而已。只有极少数人才强调西欧封建的独特性,认为世界上其他地方没有封建制度的存在。

把中国和西方的封建社会拿来进行比较研究,无论中外的历史学家,都有许多人进行过,这里只就西方学者的一些方法问题提出讨论。

西方的学者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我以为是拿现代的西方社会,起码是近代的西方社会来和他们所认为的过去的中国做对比,由此指出中国社会如何落后、古怪。东方专制主义说就是其典型的代表,不过现在相信它的人已经不多了。韦伯的比较也属于这一种,他说中国只有追求赢利的资本主义而没有合理的资本主义即为一例,下面我们还可举韦伯的另外几个论点。

韦伯从现代西方的法治社会观念出发,认为中国的法律乃是个人的专断,缺乏理性的管理和司法,全是家长式的处理方式。法律中只有刑法而私法(民法)极少有个人的自由权等[18]。可是当代的一些美国法学家和韦伯的观点不同,他们比韦伯更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法律,也更了解西方式的法治,所以他们指出“充分发达的法治的制度性机制是近代的产物”[19],他们在人治和法治的冲突中,并不完全强调法治。“法律的判决最终是人的判决,判决更多地是受法官个人偏见而不是正式法律的影响”[20],所以他们赞赏中国历史上的更多地依靠调解而不是依靠诉讼来解决***的办法,认为这一传统应该保持。中国古代也并非没有民法,汉代的契约关系已十分发达,其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21]。我想还应该指出的是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也是近代欧洲的产物,不惟中国古代没有,就是西方的古代和中世纪也是没有的。

韦伯承认中国古代发展出发达的官僚制度,但他却拿西方现代的官僚制度来和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相比较,说“中国官僚制的精神是与公共负担的制度相关联的,而西方的官僚制精神则随货币经济的变动而发展”[22]。其实西方的现代官僚制度是学习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而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有人认为,直到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仍然要比西方的进步[23]。在这方面,韦伯就不如现在的艾森斯塔特认识全面,艾森斯塔特把西欧的专制主义国家和古代的中国国家都列为历史上的官僚帝国,而这种官僚帝国的特征即为传统与现代的政治组织、政治活动并存[24]。

奇怪的是韦伯在比较西方和东方的城市时,却举出的是西方中世纪城市,他指出西方的城市是一个特权团体,有自治权,有城市法,城市的居民也都有自己的特殊的组织,即行会等,而东方的城市则这些都是没有的[25]。可是韦伯也知道,西方城市的自治只是短期的现象,到了专制王权时代,西方国家的权力日益强大,城市自治也就日益衰微[26]。我们在这里不拟论证东方与西方城市之异同,只想指出,西方中世纪的城市,并无那么多的特权与自由,它仍是受封建国家、君主、贵族主教控制的城市。并不是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而也许倒是乡村的空气使人自由。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并不是从城市中产生,而也许倒是从乡村中产生的。西方中世纪的城市,依然是一个封建的城市。

另外一派西方学者则是拿西方的feudali***来和中国的封建相比较,以西方的封建为典型来看中国有无与之相同的情况。前述柯尔本的书即是明显的例子。他们先对西欧的封建制度做出概括,然后拿其他国家的封建与之对比。卜德由之以为中国的周代符合西方的静态的封建主义,魏晋南北朝则较符合动态的封建主义[27]。顾立雅也是以西方的封建为标准,说西周类似西方的早期封建主义,春秋则是晚期封建主义[28]。艾伯哈德认为中国从周代直到纪元前250年是封建主义时代,说当时是农业社会,统治阶级划分为一些等级,互相有权利义务等,这也是西方的标准[29]。他主张从中国统一之后,即进入绅士社会,而不再是封建社会了。

但我们应该注意到,西方学者把封建作为一个政治、法律制度概括时,所依据的主要是狭小的罗亚尔河、莱茵河之间地区9到13世纪的材料。用这些有限的材料概括出简单的封建主义的理想典型[30]。这一时代,是原始的日耳曼人开始建立国家的时代,所以显得生产落后,文化荒芜,政治原始,被启蒙学家称之为黑暗时代。后来封建渐被赋予一个社会,一种经济形态的意义,于是依附关系的统治,庄园制,农奴制,自然经济,中央权力衰落甚至无国家等便被当做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其实我以为它只是一个过渡阶段,即日耳曼人的经济政治等组织成长而未成熟的阶段,不宜视作一个社会的典型阶段。

我以为,封建社会由于其生产力低下,发展缓慢,所以不可能太短,而应该长一些。西欧的封建社会,不应截止于15世纪,也不应截止于17世纪,而应该截止于18世纪。现在人们往往认为哥(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请保留此标记。)伦布一航行,东、西方就连成一片,资本主义在西方就冉冉升起,教科书上也说的尽是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之类。其实西欧的进步远没有这么迅速。直到工业革命以前,西欧主要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社会。资本主义只是在西北一隅有所萌动,但在西班牙、意大利却日渐衰落。17世纪西欧发生了经济危机,人口减少,疾疫流行,农业停滞甚至倒退,工商业在有的地方也出现危机[31]。在政治方面,更是到处充满了封建的统治。19世纪中期托克维尔写成的《旧制度和大革命》,认为18世纪的欧洲,各地都充满了封建特权,教会的贵族的各种土地,人身及司法,行***力,对人民形成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而且它们在欧洲的大部分地方,比法国沉重的多”[32]。英国虽然革命了,但恩格斯说,在1688年***之后,英国资产阶级方才成为统治阶级的微末的得到承认的一部分,依然是贵族地主的统治[33]。至于东欧,则16—18世纪是封建统治的时代,更是没有疑问的了。

这并非什么新观点。法国史学家、中古史权威勒高夫曾撰有一文,名曰《主张一个扩大的中世纪》,论证西欧中世纪应该延长。他的理由大致是,(1)文艺复兴不能算是中世纪和近代的分界,从古代到近代中间有多次文艺复兴。如8、9世纪的加洛林文艺复兴,12世纪的文艺复兴;大文艺复兴,在意大利为12—14世纪,在欧洲其他地方为15、16世纪;后来还有18、19世纪的文艺复兴;(2)欧洲的基本社会结构,从4世纪到19世纪一直未变。拿马克思的封建生产方式来说,也是从罗马灭亡直到工业革命;(3)其他的文化方面的内容还有如,***教在意识形态中的统治,一直延长到19世纪;英、法国王具有神奇的治疗瘰疬病的功能,也一直到18世纪;把社会划分为教士、贵族、第三等级的三等级论,也是到法国大革命为止。所以勒高夫主张中世纪应该分为早期中世纪,4—9世纪,是古代世界衰落,封建制度形成时期;中期中世纪,10—14世纪,为***展时期;晚期中世纪,14—16世纪,危机时期;封建制衰落期,亦即旧制度时期,从英国革命到法国革命[34]。

解脱烦恼的宇宙观是什么?两千年前的庄子已经给出了答案

外国比较重视真实性,重视内容,带科技性和趣味性,中国只讲究形式,比较抽象,比较虚。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同其他艺术形式和文化的关系一样,雕塑的发展和文化背景也是不可分割的。雕塑是人类的精神产品,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的内涵决定着雕塑的形式,雕塑的形式也丰富着文化的内涵。雕塑是人类情感的物化形式,揭示着人类不同时期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蕴含着人类对生命的极大热情;文化对雕塑的作用,既造成了中国唐至宋代之后雕塑的衰弱,也促成了西方雕塑随着文化变革而不断的演进。正如庄子所言:“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于文化的特质,而中西雕塑的异同则在于雕塑的基本特征,中西雕塑的比较既具有着文化和历史的价值,也具有着时代和现实的意义。

雕塑艺术是人类情感外溢的物化形态,是中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古代还是近代,雕塑的创造都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精神,是人类主动的创造行为。中西方由于各自的文化、思维模式、社会组织结构,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各自的雕塑艺术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首先,由地理环境和社会组织结构的不同所决定的中西方雕塑在题材与形式上的不同 。

地理环境和地理条件对文化的产生及形成有直接的影响,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西方文化不断断裂,与各自的地理环境条件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地理环境封闭,这就为中华文化自身的融汇,为避免外来文化的冲击确保了客观条件。在地理上自然形成的西高东低的阶梯状,从***分布上也为牧业、农业、农牧业做出了明确的地理划分,为黄河、长江中下游成为古代文明的摇篮奠定了客观的条件,同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中华文化的延续提供了重要依托。从文化的形成来看,西方文化主要来源于古希腊、古罗马。从整个欧洲讲,多处温带,地理差异相对较小,但阿尔卑斯山的重峦叠嶂,西班牙的群山连绵,冰岛的茫茫冰川,也在地理差别中培育了欧洲人不同的民族个性、不同的文化,在客观上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中西方的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不同的生活方式又决定了不同的社会组织结构。可以这样说,地理环境的封闭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元化,一元化又促使中国两千多年封建连绵不断;欧洲人的开放及形成了欧洲人的迁徙和商贸,也促发了政治的民主和国家的分化。

古希腊的神祗与人同形同性,自上而下为“神系”,加之有地理环境等因素形成了城邦与城邦间的联盟和城邦内奴隶制下的民主制。因此其雕塑以人体、人像为主题,从古希腊创立并奠定了以人为主题的雕塑形式后,一直到现代雕塑兴起的2500年中,人像始终占据着雕塑题材的主导地位,涌现出众多优秀的人像雕塑作品。有单人的也有组合的,动作姿态丰富多彩,这与古希腊“人,乃万物之尺度”的观念有着文化上的必然联系。相比之下,中国的雕塑显示了题材广泛的特点,不仅有人物,动物,虚构的动物(龙、凤、麒麟等),人与动物的合形(女娲、伏羲的人首蛇身),还有山水树林,云朵雾气,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生活场景,以及大量动物器物的造型。尤其在早期雕塑艺术中,各种题材并无明显主次之分,也无主辅之别。只是到了后期,特别是宗教雕塑兴起后,人像才得以充分发展。由此可见,以人为中心的现象显示了中西雕塑的人文主义文化内涵,以景致、动物、植物等为题材则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图腾文化和自然主义精神。中国的神与人互相融合,神会下凡,人能升天,帝王英雄就是其代表,因而自商周以来,宗法制就成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纽带。这种封建宗法制和礼乐文化,形成了雕塑功能上的封闭性特征,雕塑不是被埋入地下作为陪葬,就是被放置在帝王的陵墓前作为仪卫;另一方面,在西方源于古希腊、罗马的民主制度和共和制度,大量的人像雕塑放置于广场和街道,从而显示出雕塑艺术功能的公共性特征。这种封闭性与公共性不仅是中西雕塑2000多年在题材和文化上最大的不同,也揭示了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是为死人服务的艺术,而西方大多的人像雕塑是为活人欣赏的艺术,显示了二者在目的和功能上的不同。

其次,由于观念意识、思维模式不同所造成的中西雕塑在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对比中西文化的思维模式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追求合二为一,把宇宙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综合的一元论;而西方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则以分析为手段,把世界视为不同的部分,追求一分为二,是解析的二元论。在中西思维模式发展过程中,西方的文化又形成了重视逻辑推理的思维模式,它结合古希腊的科学主义和理想主义,为雕塑艺术的典范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的文化则形成了强调直观意向的思维方式,它通过直觉来直接体验、感悟并把握对象。这种思维方式超越了逻辑、概念而更长于悟性,这种所谓的“豁然贯通”、“点石成金”,也形成了与西方注重分析、偏于抽象的思维模式的不同文化特质。

这种文化特质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形成了中国雕塑注重意向浑融,注重通过意向之后的表现,从而也形成了中国艺术注重营造意向的观念。这种偏于象征、表现、、写意、追求美和善统一的思维模式与西方注重再现、模仿、写实、追求美和真统一的思维模式也造成了中西传统雕塑中最大的差异。“美”是中西雕塑的共同追求,但“善”体现的是中国的“德”,是***性,而“真”体现的是西方雕塑的科学性与知识性。基于***性的要求,所以中国的雕塑艺术很少出现的人体雕塑,基于***和科学性的要求,西方的人像雕塑艺术自古希腊以来就以人体为主,西方的雕塑注重形体的比例、结构、神态、转折,而中国古代雕塑强调神、气,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从这一点出发,促成了西方雕塑写实,而中国的雕塑写意的不同特征。中国古代造型艺术自彩陶纹饰,青铜纹样起就非常注重意向的表达,它们包含文化的内涵与造型上的深刻理解。中国古代的雕塑在塑造人物或动物形象时,并不刻意地去追求严格的比例和解剖,不去追求外在形象的精确与酷肖,而是重视情感感受与体验,这种着眼点,不在对象与实体,而在功能、关系、和韵律的审美意识,更关注人物和动物的神***和意蕴,并加以有意的突出、夸张或变形,使形象更为鲜明。西方艺术把形的概念融入到几何形的类型化之中,在哲学和科学双重精神支持下,从对物象模仿,而达到了在比例解剖等方面近乎完美的状态,并为传统的人体雕塑和现代的抽象雕塑提供了可以遵循的途径,以此来归纳形体的变化和运动。而中国以把“形”的概念转向对“神”的揭示,提倡“传神写照”、“以形写神”,重神轻形,重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塑造。因此,中国古代雕塑注重表现对象内在气质的特征,而西方传统雕塑注重对外在形体的精细研究,形成了中西雕塑意向造型与模拟造型两种不同的方式。

此外,中国古代雕塑长期将绘画、雕塑并重,“塑绘不分”,“塑容绘质”、“三分塑七分画”,是中国古代雕塑的一大特点,从战国的彩绘木俑、秦代兵马俑以及大量古代彩绘不难发现。而西方雕塑在古罗马之后则形成了与绘画分离的形式。因此,表现方式上,西方雕塑在“模仿说”理论指导下,形成了写实性,再现性的方式,中国古代在“意向观念”,对神与形的辩证理解,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追求,形成了表现性的方式。

再次,中西雕塑在功能和类型上的差异。

雕塑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中西雕塑都十分强调其社会功能。归纳起来主要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等三个方面。雕塑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是通过审美作用于客观的;审美作用同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是不能分开的,三个作用统一于审美,但它又不是一回事。雕塑的功能脱离不了社会性、政治性、文化性。中西雕塑源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在社会目的和作用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差异。中国的古代雕塑与巫史文化、宗法制度、礼乐丧葬、宗教文化等社会功能都紧密地联系着,它从文化形态上就已经限制了中国古代雕塑的基本发展形式。如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骨器和陶器,商周时代的青铜石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宋时期的陵墓雕刻、墓用雕塑和宗教雕塑等多种文化融合的雕塑艺术,明清时期的装饰性和工艺性雕塑。这一点,在希腊、罗马等西方雕塑也同样存在。其中包括希腊、罗马队整个社会思想意识的揭示,包括中世纪雕塑对宗教文化的表现,文艺复兴以来雕塑对人文主义的宣扬,也包括现代雕塑对理性的叛逆,对非理性的体现。

从中西雕塑的类型来看,在二三千年间,中西雕塑都分别在自己的历程中展现了雕塑在形式上的主题性、纪念性和装饰性,也都反映出了在题材上的宗教性和世俗性。但中西雕塑在类型上的不同则体现在两点:首先,希腊的雕塑自古希腊以来就形成了公共性的特征,而中国的雕塑则是封闭的。二、西方的雕塑与建筑经历了从一体到分离的发展过程;而中国古代雕塑除了墓俑雕塑和工艺性雕塑外,几乎与建筑从未分离,这既是西方雕塑能独立发展的原因,也是中国雕塑对建筑长期依附的原因。所以说,中国古代的文化造就了中国古代的雕塑类型,形成了以陵墓雕刻、墓俑雕塑和宗教雕塑以及建筑装饰性雕塑、工艺性雕塑的五种形式;而西方的文化也影响着西方的雕塑类型,形成了公共性、纪念性、宗教性以及建筑装饰性和工艺性雕塑五种类型。倘若在比较就会发现,中国的宗教雕塑主要是以石窟、寺庙为主,前者多为石刻,后者多为泥塑彩绘,而西方宗教雕塑主要体现在教堂建筑的室内外陈设上。在纪念性雕塑方面,中国以帝陵为主,而西方则更多的表现为具体的人物和***,并以与建筑相统一的形式设置于广场。此外,中国的古代雕塑在彩塑方面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无论是敦煌、麦积山,还是诸多的寺庙都留下了无数优秀的彩塑艺术,它们有的独立,有的组合,有的则与壁画、环境协调统一,成为整体的一部分,在二三千年来为中国造型艺术留下了丰硕的文化财富。

此外,源于中西方各自的文化背景,雕塑家也表现出差异性。在西方,古希腊雕塑家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这一方面与雕塑家揭示神祗和英雄形象被视为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雕塑家在进行雕塑时对古希腊哲学、美学等方面的深刻揭示密不可分。雕塑家都是一些高层文化的思想者,不仅是艺术家,而且是精神探索的学者,他们写出了众多辉煌的雕塑理论,这些理论又服务于雕塑实践,极大的促进了西方雕塑艺术的发展。反观中国,在古代,中国的雕塑艺术家虽然创造了商周无与伦比的青铜艺术、秦汉浩繁的雕塑作品、敦煌举世闻名的彩塑艺术,可以说,从规模、材质、工艺到造型、表现、塑造都取得了世所共见的丰硕的成果,但从来没有留下相关的雕塑理论或有关雕塑者的名字。中国古代雕塑家都从属于“百工”之列,属于工匠,在技艺的传承上,中国的“师傅带徒弟”、“面授心传”等方式也严重地阻碍了雕塑理论的发展,所谓“正宗”和“程式化”也极大的限制了中国雕塑艺术的进步。这都显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期,雕塑家在社会上的卑微地位,也反映了中西文化在这一点上的巨大差异。

结论: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同其他艺术形式和文化的关系一样,雕塑的发展和文化背景也是不可分割的。雕塑是人类的精神产品,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的内涵决定着雕塑的形式,雕塑的形式也丰富着文化的内涵。雕塑是人类情感的物化形式,揭示着人类不同时期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蕴含着人类对生命的极大热情;文化对雕塑的作用,既造成了中国唐至宋代之后雕塑的衰弱,也促成了西方雕塑随着文化变革而不断的演进。正如庄子所言:“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于文化的特质,而中西雕塑的异同则在于雕塑的基本特征,中西雕塑的比较既具有着文化和历史的价值,也具有着时代和现实的意义。

"齐万物以为一"是什么意思啊?有什么思想内涵?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这是距今两千多年前,当时的古人对于我们所处宇宙的深刻理解。而当我们回顾那段历史,虽然诸子百家各派思想涌现激烈碰撞,也不能改变我们对于当时人们茹毛饮血和他们对世界理解肤浅刻板的印象。

但实际上那时的人们早已开始了仰望星空去探索那片黑暗又深邃的位置。他们得出的结论,即使放到今天看来也是令人叹为观止。

古人认为我们一直沿用至今宇宙中的宇代表上下四方,很明显这是空间的概念,宙则代表着古往今来,也就是时间的概念,而宇宙二字合起来,恰恰就是时间与空间的无限性与深远度,它们相辅相成,时间与空间也就共同组成了宇宙。

而这样先进的宇宙观,即便是在17世纪牛顿科学盛行的欧洲,也依然遥遥领先。因为牛顿力学所秉持的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两个独立的概念,是彼此之间没有联系,且分别具有绝对性的。

直到近代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出现,人们对于宇宙的理解才真正达到了与古人同样的高度。

我们今天要聊的则是那个时代对于宇宙认知的集大成者,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

在那个百家争鸣,各学派争相推出自己治世良方的春秋战国,道家或者说庄子一直算是一个异类,别人都在争取为社会的治理和发展著书立说,而他和道家就在推崇天地并生和无为而治。

虽然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样的理论会显得格格不入,但却还是让人觉得它其实是一种由上至下,俯瞰全局的上帝视角。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意说是,这东西搞不清楚是怎么构成的,它是先天地而生,在宇宙形成之前就存在,它没有形态亦琢磨不透,不受任何事物掌控,遵循自己的法则,它运转于天地之中,永不停歇,它造就了这个世界,也是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应该怎样描述它的模样,也不知道这东西叫什么,所以只能强行给它取名为道。

这个道确实无法被描述,但我们却可以感受它,因为就是它悄无声息地创造了世界。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又解释了道的独一无二性,以及道本身就存在的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就会形成一种均衡。

在这样的均衡状态下,天地万物就此出现。而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不但传承了道家理论,更是用自己的理解阐述了宇宙的本源。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道家认为,无,是有的根本,无就等于大爆炸理论的奇点,万物从无到有不断变化,从奇点衍生万物,而庄子更加深入地阐述了对宇宙本源的理解。宇宙之初有各种这样那样的有,但在这之前也有过无,还有过未曾有过的无。也就是说,宇宙的形成之前,曾经有过另一个宇宙。但宇宙终结后,也会再生出一个宇宙,即有中生无,无中生有,相互循环无始无终,这其实与庞加莱回归理论下的永恒循环宇宙不谋而合。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庄子认为,万物从表象来看都是存在差异的。而这种差异并不是万物本身有什么差异,而是由于人类自身的认知局限所导致,世界万物无不是由基本粒子所组成,不同的只是它们的排列顺序和结构而已。

在庄子的宇宙观里,最初的天地万物根本没有任何差别,之所以产生差别,主要还是人们感官以及认知的局限。

人类站在自身的主观立场得出的结论,导致万物出现了差异,而这种差异是人的认知局限导致,并不是万物本身存在差异,因为人类认知的偏颇,所以产生了世俗的高低、好坏、是非、善恶之分。

殊不知世间万物本没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平等的,也都是理所当然。因此想要达到所谓的天人合一的精神自由,那就必须忘记物我之分,真正融入宇宙之中。

当世人奔走于列国追求名利之时,看守漆园的庄周却在看鱼虫鸟树,鱼儿在濠水自得其乐,大鹏鸟在九天扶摇直上,栎树讲述着终其天年的道理,蝴蝶在梦中变成了庄周的模样。

庄周告诉世人,活着自然有益。巨型的葫芦不能做瓢装水,却可当做腰舟游于江湖,河边的老龟不能保佑君王,却能曳尾于涂中。无需怀疑,不要焦虑,不用害怕,也莫轻言放弃,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意义所在。它既不在于众人的铄金之口,也不在于权贵的提携重用,更不在一时之成败得失,它本应自由自在,它不可替代,也独一无二。道家从不在乎乱世,因为乱世会在它该终结的时候终结,恰如日升月落,人生亦是如此。

其实在我人生最不如意的时候,我曾经对自己产生过极大的怀疑,怀疑自己的梦想,怀疑自己的执着,甚至怀疑活着的意义。

但当你翻看《庄子》,读到蜗牛触角上的两个国家,争得血流成河,斗得伏尸遍野,却也并不知晓,原来自己只是在小小的蜗牛触角之上,再看看伪装的强盗,正在用圣人的道理行窃,小人正在用圣人的道理行苟且之实,看到庄子的学生要厚葬庄子,以避免他的尸体被乌鸦啃食,却不知晓,尸体最终还是会被蛇虫鼠蚁所啃咬。

恍惚间你心里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原来烦恼往往源自于自以为是的意义或者执念。战争的胜利,价值的推行,甚至隆重的典礼。这无疑是我们无意义的自我感动。梦想之所以落空,奋斗之所以徒劳,是因为自以为是的执念,早已蒙蔽了我们的耳目,致使我们远离了大道。

你若把天地当作名利场,则不能忍受贫穷,贫穷就成为你的烦恼。你若把人间视为温柔乡,则不能承受孤独,孤独就成了你的软肋。你若把世界当做修罗场,则不能面对失败,失败就成了你的恐惧。你若把社会看成理想国,则无法忍受不公,不公就会让你失去理智。

然而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其实没有人能够完全避免贫穷,孤独,失败与不公,唯有把此生当作修行,才能不为之所扰,最终直指本源。

因为道在阳更在阴,道在胜更在败,道在达更在穷。

当我们能够真正悟到这些真谛,并能融入我们的生活时,我想你会领悟到恋爱并不是为了结婚,而是为了学会如何爱人,因为会爱人者必有良配。学习也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提升自我对于世界的认知,因为自知者必然通达。

成有成的喜悦,败有败的修行,或许你的人生会因为这份领悟,从单一的胜负得失中得到解脱,而走向无限广阔的平台。因为此生修行,所为者,非富贵安乐,唯知己、知人、知道、知天地。

关于心的成语大全 关于心不的成语大全

齐物论

庄子在《逍遥游》中塑造了出尘拔俗、超逸绝尘、标格高举的得道者的形象与精神境界,那不仅是庄子憧憬的最高境地,同时,也正由此,道家之道无形中得以宏扬,他家之道无形中受到了批判,天下英雄豪才也正由此而落入其寻求超越与解脱以体道的彀中。第二篇《齐物论》则开始探讨达到逍遥的具体途径与方法,从而开始了庄子由物向道的体道旅程。

近现代的学者们对庄子辩证法与相对主义思想的研究,涉及到的主要是庄子的齐物论,但却大都忽视了庄子齐物论的主要目的。仔细分析看来,齐物论是由物的存在所蕴含的道的存在来齐一万物,从而为解除负面存在如死、苦等对身心的压迫寻找根据。冯友兰认为,《逍遥游》与《齐物论》是庄之为庄表现得突出的两篇(:109),他把齐物同逍遥二者联结起来,实是的解。下面就著重考察庄子正面所建立的思想:齐万物以为一。

5.2.l 战国时期天人合一思想概说

庄子时代,天人一体的探讨已相当深入。就当时来说,无论庄子的体道、孟子的尽心、还是以立法著爯[2]的惠施,都在一定程度上在思想领域内反映出战国时期由纷争走向统一的趋势。

(一)惠子

惠子的哲学命题现在只保存在《庄子·天下》中,人们习惯爯之为“历物十事”。从其中的一些命题,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庄子的朋友[3],惠子对庄子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如“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等,与庄子的“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天地与我竝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等的说法很接近。

当然,二者也有很大区别:惠子有善辩之名(《天下》),庄子则倡不辨;言天地一体,惠子是在物与逻辑上用力,庄子则主要是在道上下功夫;惠子曾为国立法,庄子则对法律不信任,而把精力主要放在身心安、顺処命、体大道、同大通上。

(二)孟子

孟子把孔子“推己及人”[4]的己又推进到良知良能的层次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它,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指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非由外铄,我固有之”(《告子上》)的,这是仁、义、礼、智的萌芽,爯为四端。这样,有关道德、人伦的事理也就都具备于我了。所以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尽心上》)现在,有把“物”解释作物质之物,说“万物皆备于我”是在讲物我关系的(如:任继愈,1983:318),有望文生义之嫌。朱熹《孟子集注·尽心章句上》谓:“此言理之本然也。大则君臣父子,小则事物细微,其当然之理,无一不具于性分之内也”,较合孟子原意。正由于这天人一贯,孟子才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在孟子那里,天人一体是为其***化的心性学说寻找生存论上的前提的。

5.2.2 庄子对万物齐一的论证

庄子由万物的存在入手,由物的存在而发见其中蕴含的道的存在,从而确立了万物齐一的信念,为其凸现出的精神家园的营建寻到了基础。

庄子对万物齐一的论证有以下几点:

(一)从没有具体的评判一切的绝对标准来看

在庄子看来,具体的存在者,是不能作为评判一切的绝对标准的。我们在3.3.2一节中已有很多介绍,这里不再重复。正由于物的类作为一种物性层面上的局限,而使万物各自有了自己取与的标准。所谓物性,就是事物各自以自己为重的本性。人若能转换自身评判的标准与看问题的角度,破除特定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能多少打破自身的局限性,而能沐浴在道的光芒之中,万物在体道活动中相对于体道者来说也就齐一了。所以,“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德充符》)所谓不知耳目之所宜,就是说人不知耳目之宜于佳声美色,也就是说能做到心不外务。所谓视丧其足犹遗土也,是说人能达到万物齐一的认识后,就会对脚的丧失与否不再萦心了,看待脚的失去,就象丢掉一个土块一样。这样由万物的齐一,马上就转到得失的同一,其齐物的人文取向而非认识论取向是很鲜明的。

求李大钊这句名言的整段,即《新青年》第一卷的一篇

含有心字的成语大全

1.心存目想 xīn cún mù xiǎng: 指凝目注视,用心思索。它的出处: 唐·白居易《白苹洲五亭记》:“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覼缕梗概,十不得其二三。”

2.心安理得 xīn ān lǐ dé?: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它的出处: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原来我们只求自己心安理得,那外界的苦乐原是不足计较。”

3.心不由己 xīn bù yóu jǐ?:不出于自己的本意。它的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那彩霞之母,满心纵不愿意,见凤姐自和她说,何等体面,便心不由己的满口应了出去。”

4.心慈手软 xīn cí shǒu ruǎn: 心怀恻隐而不忍下手。

5.心粗胆壮xīn cū dǎn zhuàng: 形容野心勃勃,肆无忌惮。同“心粗胆大”。

心,读音:xīn?

造句:

*

我们脸色冷峻,漠不关心。

*

玛丽安此时心情缓和多了。

*

当心不要侵犯别人的权利。

关于会心的成语大全

会心的成语 :

心融神会、

神会心融、

神会心契、

心得意会、

心领神会

关于心的成语

关于心的成语:

1、万众一心[wàn zhòng yī xīn]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2、勾心斗角[gōu xīn dòu jiǎo] 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3、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 漫:随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4、怦然心动[pēng rán xīn dòng] 心怦怦地跳动。

5、心急火燎[xīn jí huǒ liǎo] 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焦急。

6、专心致志[zhuān xīn zhì zhì] 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7、口是心非[kǒu shì xīn fēi] 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8、振奋人心[zhèn fèn rén xīn] 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

9、心急如焚[xīn jí rú fén]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10、撕心裂肺[sī xīn liè fèi] 形容极度悲伤。

11、心烦意乱[xīn fán yì luàn] 意:心思。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

带有“心”字的形容爱情的成语有哪些?

带有“心”形容爱情的成语如下:

*

心心相印 [xīn xīn xiāng yìn] 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

心有灵犀一点通?[ xīn yǒu líng xī yī diǎn tōng ]?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

心领神会?[ xīn lǐng shén huì ]?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

心有所属?[ xīn yǒu suǒ shǔ ]?心里已经有喜欢的人了。

*

一心一意?[ yī xīn yī yì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

真心实意?[ zhēn xīn shí yì ]?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

*

称心如意?[ chèn xīn rú yì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

心甘情愿 [xīn gān qíng yuàn]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做出某种牺牲。

*

同心合意?[ tóng xīn hé yì ]?指心志一致。同“同心一意”。

标签:作文经典 上一篇:永恒狂刀成语 永恒成语 下一篇:来形容人老了的句子 形容人老了的句子

前面带有心的成语

心照不宣,心口不一,心想时成,沁人心肺,撕心裂肺,心不在焉,心驰神往,心安理得, 心谤腹非 心不两用 心不应口 心不由意 心不在焉 心长发短 心驰神往 心驰魏阙 心慈面软 心慈手软 心粗气浮 心存目想心胆俱裂 心胆俱碎 心荡神迷 心荡神摇 心荡神怡 心安理得,心比天高,心病还将心药医,心不由主,心慈面软,心存芥蒂,心胆俱裂,心到神知,心烦技痒,心烦意乱,心服口服,心腹之交,心腹之疾,心高气傲,心宽体胖,心狠手辣,心怀叵测,心怀鬼胎,心花怒放,心灰意冷,心急如火,心惊胆战,心旌jing摇曳,心口如一,心旷神怡,心明眼亮,心劳日拙,心力交瘁,心灵手巧,心乱如麻,心满意足,心平气和,心慕手追,心虔志诚,心如刀割,心凝形释,心如古井,心如死灰,心术不正,心细如发,心香一瓣,心心相印,心血来潮,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有灵犀一点通,心猿意马,心有余悸,心照不宣,心悦诚服,心雄万夫。

关于关心的成语大全

爱屋及乌 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出处:《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八方支持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八方支援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奔走之友 指彼此尽力相助的挚友。

出处:《后汉书·党锢传·何顒》:“袁绍慕之,私与往来,结为奔走之友。”

不闻不问 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六回:“也不想想朝廷家平空的丢了一个太守,也就不闻不问,焉有是理。”

不问不闻 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梁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恃亲养子。”

不知疼痒 是疼是痒都不知道。比喻不体贴,不关心。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时,也容我们说一句。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办!”

不知痛痒 是痛是痒都不知道。比喻不体贴,不关心。

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而今的世界只管讲那道学,说正心诚意的,多是一班害了风痹病,不知痛痒之人。”

打抱不平 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

吊死问疾 吊祭死者,慰问病人。形容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

出处:《淮南子·修务训》:“布德施惠以振困穷,吊死问疾以养孤孀。”

扶危济困 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五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扶危救困 对处境危急、困难的人给以救济帮助。

出处:元·无名氏《魏徵改诏》第三折楔子:“今日个扶危救困休辞惮,疾便的牵战马上雕鞍。”

肝胆楚越 肝胆:比喻关系密切;楚越:春秋时两个诸侯国,虽土地相连,但关系不好。比喻有着密切关系的双方,变得互不关心或互相敌对。

出处:《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

关怀备至 关心得无微不至。

出处:刘白羽《海天集·伟大创业者》:“总理对人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关心民瘼 瘼:疾,疾苦。关心群众的疾苦。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非得关心民瘼之员,竭力抚循,不足以资补救。”

积善成德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出处:《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急人之困 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急人之难 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出处:《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史记·魏公子列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疾病相扶 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己饥己溺 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出处:《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济苦怜贫 救济爱惜穷苦的人。

出处:元·侯善渊《沁园春》词:“善惠谦柔,济苦怜贫,随方就圆。”

济困扶危 济、扶:帮助。救济贫困的人,扶助有危难的人。

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一个报冤仇称了子胥,一个打赌赛去了包胥,何处也济困扶危重复楚。”

将顺其美 将顺:随势相助。美:好事,美德。顺势相助,成全美事。亦作“顺从其美”。

洁身自爱 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出处:《孟子·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洁身自好 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出处:《孟子·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解囊相助 囊:口袋。拿出财物帮助别人。

出处:元·无名氏《来生债》:“但见个贫的呵,我早则倾囊儿资助。”明·张岱《娘嬛文集·募修岳鄂王祠募疏》:“若有贤士大夫解囊乐助,自为王所式凭。”

矜贫救厄 矜:怜悯。怜悯救济遭受贫穷苦难的人。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十:“与穷恤寡是一药,矜贫救厄是一药。”

救困扶危 救济、扶助陷于危难的人。

出处: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

救难解危 帮助陷入困境的人解除危难。

救灾恤患 指救济抚恤灾患中的人。

慷慨解囊 慷慨:豪爽,大方;解囊:解开钱袋拿出钱来。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出处:姚雪垠雪《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因此只得不揣冒昧,向大公子求将伯之助,不知公子肯慷慨解囊否?”

慷慨仗义 仗义:讲义气。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乐善好施 乐:好,喜欢。喜欢做善事,乐于拿财物接济有困难的人。

出处:《史记·乐书二》:“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而好礼。”

乐善好义 指乐于行善,喜好正义。

麻木不仁 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出处:明·薛己《医案·总论》:“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不痛。”

漠不关心 漠:冷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出处:叶圣陶《英文教授》:“好比看古代或是异国的故事,漠不关心。”

飘风过耳 比喻对某件事情漠不关心或不当一回事。

轻才好施 指人不把钱财放在眼里,乐于慷慨解囊,急公好义。

出处:《三国志·吴志·朱据传》:“谦虚接士,轻财好施,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

如风过耳 象风在耳边吹过一样。比喻漠不关心,不相关涉。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舍己为人 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出处:《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视若无睹 睹:看见。虽然看见了,却象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莫不关心。

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疏财仗义 疏财:以财物分人。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遭难的人。

出处: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疏财重义 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遭难的人。同“疏财仗义”。

熟视无睹 熟视:经常看到,看惯;无睹:没有看见。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出处: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体贴入微 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杜少陵诗·四》:“至于寻常写景,不必有意惊人,而体贴入微,亦复人不能到。”

听而不闻 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出处:《老子》第十四章:“听之不闻名曰希。”《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文恬武嬉 恬:安闲;嬉:玩乐。文官安闲自得,武官游荡玩乐。指官吏只知贪图安逸享受,吃喝玩乐,不关心国事。

出处:唐·韩愈《平淮西碑》:“相臣将臣,文恬武嬉,习熟见闻,以为当然。”

问长问短 问:询问。仔细地问,表示关心。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五回:“王夫人更不用说拉着甄宝玉问长问短,觉得比自己家的宝玉老成些。”

屋乌推爱 犹言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屋乌之爱 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关心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出处:《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无动于中 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以至顶到如今,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他见也好,不见也好,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

无动于衷 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以至顶到如今,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他见也好,不见也好,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

无所用心 没有地方用他的心。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逍遥事外 ①指犯法者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坏事或与坏事有牵连的人不受追查。②指置身事外,毫不关心。

出处:清·包世臣《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首祸正凶,逍遥事外。”鲁迅《花边文学·女人未必多说谎》:“关于杨妃,禄山之乱以后的文人就都撒着大谎,玄宗逍遥事外,倒说是许多坏事情都由她。”

蝎蝎螫螫 形容人婆婆妈妈,在小事情上过分地表示关心、怜惜。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晴雯忙回身进来,笑道:‘那里就吓死他了?偏惯会这么蝎蝎螫螫老婆子的样儿。’”

心驰魏阙 指臣民心在朝廷,关心国事。同“心在魏阙”。

出处:宋·陆游《会庆节贺表》之一:“敛时百福,享国万年。臣迹遐陬,心驰魏阙。”

心在魏阙 指臣民心在朝廷,关心国事。魏阙,古代天子和诸侯宫外的楼观,其下悬布法令,因以代称朝廷。

出处:《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心瞻魏阙 指臣民心在朝廷,关心国事。同“心在魏阙”。

出处: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心瞻魏阙常意悬,游鱼恋饵吞线。卸朝鞯被发何年?名山五岳游遍。”

修桥补路 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我贾仁也会斋僧布施,盖寺建塔,修桥补路,惜孤念寡,敬老怜贫。”

带心字八字成语大全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眉头一蹙,计上心来、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运用之妙,在于一心、

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心字打头

心上心下

心不两用

心不在焉

心不应口

心不由主

心不由意

心中无数

心中有数

心乔意怯

心乡往之

心乱如麻

心事重重

心低意沮

心余力绌

心凝形释

心到神知

心力交瘁

心力衰竭

心劳意冗

心劳意攘

心劳日拙

心去难留

心口不一

心口如一

心口相应

心同止水

心向往之

心回意转

心在魏阙

心坚石穿

心头撞鹿

心头鹿撞

心如刀锉

心如刀割

心如刀搅

心如刀绞

心如刀锉

心如刀锯

心如古井

心如坚石

心如寒灰

心如悬旌

心如木石

心如槁木

心如止水

心如死灰

心如火焚

心如金石

心如铁石

心存目想

心存芥蒂

心孤意怯

心安理得

心安理得

心宽体胖

心寒胆战

心寒胆落

心小志大

心巧嘴乖

心平气和

心平气定

心广体胖

心开目明

心弛神往

心往神驰

心心念念

心心相印

心忙意乱

心忙意急

心怀叵测

心怀忐忑

心怀鬼胎

心怡神旷

心急如火

心急如焚

心急火燎

心悦神怡

心悦诚服

心惊肉战

心惊肉跳

心惊胆寒

心惊胆战

心惊胆落

心惊胆裂

心惊胆颤

心慈手软

心慈面软

心慌意乱

心慌意急

心慌撩乱

心慕手追

心慵意懒

心手相应

心手相忘

心拙口夯

心摹手追

心旌摇摇

心旌摇曳

心无二用

心无挂碍

心无旁骛

心旷神怡

心旷神恬

心旷神愉

心旷神飞

心明眼亮

心有余悸

心服口服

心服首肯

心术不正

心术不端

心殒胆破

心殒胆落

心比天高

心活面软

心浮气盛

心浮气粗

心浮气躁

心满原足

心满意得

心满意足

心满愿足

心潮澎湃

心灰意冷

心灰意懒

心灰意败

心灵性巧

心灵手巧

心烦意乱

心烦意冗

心烦技痒

心烦虑乱

心焦如火

心焦如焚

心焦火燎

心照不宣

心照情交

心照神交

心狠手毒

心狠手辣

心猿意马

心甘情原

心甘情愿

心痒难抓

心痒难挝

心痒难挠

心痒难揉

心直口快

心直嘴快

心瞻魏阙

心知其意

心神不宁

心神不定

心神恍惚

心粗气浮

心粗胆大

心细于发

心细如发

心织笔耕

心绪如麻

心绪恍惚

心胆俱碎

心胆俱裂

心腹之交

心腹之忧

心腹之患

心腹之疾

心腹之病

心腹大患

心腹重患

心膂股肱

心花怒发

心花怒放

心若死灰

心荡神怡

心荡神摇

心荡神迷

心虔志诚

心血来潮

心谤腹非

心贯白日

心辣手狠

心逸日休

心醉神迷

心醉魂迷

心长力短

心长发短

心长绠短

心闲手敏

心雄万夫

心非巷议

心领意会

心领神会

心领神悟

心驰神往

心驰魏阙

心高气傲

形容心大的成语

宽宏大量 胸怀大局 宰相肚里能撑船 胸襟开阔 海纳百川 大度豁达

心胸宽广 犯而不较 虚怀若谷 心胸广阔

雍容大度 ---文雅大方,有气量,有风度.

廓达大度 ---廓达:宽宏、通达.性格宽宏,通情达理.

宽仁大度 ---大度:气量大,能容人.为人宽厚,心胸豁达.

宽豁大度 ---胸怀宽阔,度量大.

宽怀大度 ---胸怀宽阔,度量大.

宽洪大度 ---见“宽宏大度”.

宽宏大度 ---指待人宽厚,度量大

豁达大度 ---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恢廓大度 ---恢廓:宽大,开阔.心胸开阔,气量宏大,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

恢宏大度 ---恢:宽广,大.心胸开阔,气量宏大

大度包容 ---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

形容心伤的成语

泣不成声,读音qìbù chéng shēng,是一个成语,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标签:作文经典 上一篇:永恒狂刀成语 永恒成语 下一篇:来形容人老了的句子 形容人老了的句子

春日载阳,东风解冻,远从瀛岛,反顾祖帮,肃杀郁塞之象,一变而为清和明媚之象矣;冰雪冱寒之天,一幻而为百卉昭苏之天矣。每更节序,辄动怀思,人事万端,那堪回首,或则幽闺善怨,或则骚客工愁。当兹春雨梨花,重门深掩,诗人憔悴,独倚栏杆之际,登楼四瞩,则见千条垂柳,未半才黄,十里铺青,遥看有色。彼幽闲贞静之青春,携来无限之希望,无限之兴趣,飘然贡其柔丽之姿于吾前途辽远之青年之前,而默许以独享之权利。嗟吾青年可爱之学子乎,彼美之青春,念子之任重而道元也,子之内美而修能也,怜子之劳,爱子之才也,故而经年一度,展其怡和之颜,饯子于长征迈往之途,冀有以慰子之心也。纵子为尽瘁于子之高尚之理想,圣神之使命,远大之事业,艰巨之责任,而夙兴夜寐,不遑启处,亦当于千忙万迫之中,偷隙一盼,霁颜相向,领彼恋子之殷情,赠子之韶华,俾以青年纯洁之躬,饫尝青春之甘美,浃浴青春之恩泽,永续青春之生涯,致我为青春之我,我之家庭为青春之家庭,我之国家为青春之国家,我之民族为青春之民族。斯青春之我,乃不枉于遥遥百千万劫中,为此一大因缘,与此多情多爱之青春,相邂逅于无尽青春中之一部分空间与时间也。

块然一躯,渺乎微矣,于此广大悠久之宇宙,殆犹沧海之一粟耳。其得永享青春之幸福与否,当问宇宙自然之青春是否为无尽。如其有尽,纵有彭聃之寿,甚且与宇宙齐,亦奚能许我以常享之福?如其无尽,吾人奋其悲壮之精神,以与无尽之宇宙竞进,又何不能之有?而宇宙之果否为无尽,当问宇宙之有无初终。宇宙果有初乎?曰,初乎无也。果有终乎?曰,终乎无也。初乎无者,等于无初。终乎无者,等于无终。无初无终,是于空间为无限,于时间为无极,质言之,无而已矣,此绝对之说也。若由相对观之,则宇宙为有进化者。既有进化,必有退化。于是差别之万象万殊生焉。惟其为万象万殊,故于全体为个体,于全生为一生。个体之积,如何其广大,而终于有限。一生之命,如何其悠久,而终于有涯。于是有生即有死,有盛即有衰,有阴即有阳,有否即有泰,有剥即有复,有屈即有信,有消即有长,有盈即有虚,有吉即有凶,有祸即有福,有青春即有白首,有健壮即有颓老,质言之有而已矣。庄周有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又云:“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如大年。”夫晦朔与春秋而果为耶,何以菌蛄以外之有生,几经晦朔几历春秋者皆知之,而菌蛄独不知也?其果为无耶,又何以菌蛄虽不知,而菌蛄以外之有生,几经晦朔几历春秋者,皆知之也?是有无之说,亦至无定矣。以吾人之知,小于宇宙自然之知,其年小于宇宙自然之年,而欲断空间时间不能超越之宇宙为有为无,是亦朝菌之晦朔,蟪蛄之春秋耳。秘观宇宙有二相焉。由佛理言之,平等与差别也,空与色也。由哲理言之,绝对与相对也。由数理言之,有与无也。由“易”理言之,周与易也。周易非以昭代立名,宋儒罗泌尝论之于“路史”,而金氏圣叹,序“离骚经”,释之尤近精微,谓“周其体也,易其用也。约法而论,周以常住为义,易以变易为义。双约人法,则周乃圣人之能事,易乃大千之变易。大千本无一有,更立不定,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谓也。圣人独能以忧患之心周之,尘尘刹刹,无不普遍,又复尘尘周于刹刹,刹刹周于尘尘,然后世界自见其易,圣人时得其常,故云周易。”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此同异之辨也。东坡曰:“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造物与吾皆无尽藏也。”此变不变之殊也。其变者青春之进程,其不变者无尽之青春也。其异者青春之进程,其同者无尽之青春也。其易者青春之进程,其周者无尽之青春也。其有者青春之进程,其无者无尽之青春也。其相对者青春之进程,其绝对者无尽之青春也。其色者差别者青春之进程,其空者平等者无尽之青春也。推而言之,乃至生死、盛衰、阴阳、否泰、剥复、屈信、消长、盈虚、吉凶、祸福、青春白首、健壮颓老之轮回反复,连续流转,无非青春之进程,而此无初无终、无限无极、无方无体之机轴,亦即无尽之青春也。青年锐进之子,尘尘刹刹,立于旋转簸扬循环无端之大洪流中,宜有江流不转之精神,屹然独立之气魄,冲荡其潮流,抵拒其势力,以其不变应其变,以其同操其异,以其周执其易,以其无持其有,以其绝对统其相对,以其空驭其色,以其平等律其差别,故能以宇宙之生涯为自我之生涯,以宇宙之青春为自我之青春。宇宙无尽,即青春无尽,即自我无尽。此之精神,即生死肉骨、回天再造之精神也。此之气魄,即慷慨悲壮、拔山盖世之气魄也。惟真知爱青春者,乃能识宇宙有无尽之青春。惟真能识宇宙有无尽之青春者,乃能具此种精神与气魄。惟真有此种精神与气魄者,乃能永享宇宙无尽之青春。

一成一毁者,天之道也。一阴一阳者,易之道也。唐生维廉与铁特二家,邃研物理,知天地必有终极,盖天之行也以其动,其动也以不均,犹水之有高下而后流也。今太阳本热常耗,以慧星来往度之递差,知地外有最轻之罔气,为能阻物,既能阻物,斯能耗热耗力。故大宇积热力,每散趋均平,及其均平,天地乃毁。天地且有时而毁,况其间所包蕴之万物乎?漫云天地,究何所指,殊嫌茫漠,征实言之,有若地球。地球之有生命,已为地质学家所明证,惟今日之地球,为儿童地球乎?青年地球乎?丁壮地球乎?抑白首地球乎?此实未答之问也。苟犹在儿童或青年之期,前途自足乐观,游优乐土,来日方长,人生趣味益以浓厚,神志益以飞舞;即在丁壮之年,亦属元神盛涌,血气畅发之期,奋志前行,亦当勿懈;独至地球之寿,已臻白发之颓龄,则栖息其上之吾人,夜夜仰见死气沉沉之月球,徒借曜灵之末光,以示伤心之颜色于人寰,若以警告地球之终有死期也者,言念及此,能勿愀然。虽然,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是则地球一日存在,即吾人之青春一日存在。吾人之青春一日存在,即地球之青春一日存在。吾人在现在一刹那之地球,即有现在一刹那之青春,即当尽现在一刹那对于地球之责任。虽明知未来一刹那之地球必毁,当知未来一刹那之青春不毁,未来一刹那之地球,虽非现在一刹那之地球,而未来一刹那之青春,犹是现在一刹那之青春。未来一刹那之我,仍有对于未来一刹那之地球之责任。庸得以虞地球形体之幻灭,而猥为沮丧哉!

复次,生于地球上之人类,其犹在青春乎,抑已臻白首乎?将来衰亡之顷,究与地球同时自然死灭乎,抑因地球温度激变,突与动植物共死灭乎?其或先兹事变,如个人若民族之死灭乎?斯亦难决之题也。生物学者之言曰:人类之生活,反乎自然之生活也。自妇人畏葸,抱子而奔,始学立行,胸部暴露,必须被物以求遮卫,而人类遂有衣裳;又以播迁转徙,所携食物,易于***,而人类遂有火食。有衣裳而人类失其毛发矣,有火食而人类失其胃肠矣。其趋文明也日进,其背自然也日遐,浸***有舟车电汽,而人类丧其手足矣。有望远镜德律风等,而人类丧其耳目矣。他如有书报传译之速,文明利器之普,而人类亡其脑力。有机关枪四十二珊之炮,而人类弱其战能。有分工合作之都市生活,歌舞楼台之繁华景象,而人类增其新病。凡此种种,人类所以日向灭种之途者,若决江河,奔流莫遏,长此不已,劫焉可逃!此辈学者所由大声疾呼,布兹(马戒)世听闻之噩耗,而冀以谋挽救之方也。宗教信士则从而反之,谓宇宙一切皆为神造,维护之任神自当之,吾人智能薄弱,惟托庇于神而能免于罪恶灾厄也。如生物家言,是为蔑夷神之功德,影响所及,将驱人类入于悲观之途,圣智且尚无灵,人工又胡能阏,惟有瞑心自放,居于下流,荒亡日久,将为人心世道之忧矣。末俗浇漓,未始非为此说者阶之厉也。吾人宜坚信上帝有全知全能,虔心奉祷,罪患如山,亦能免矣。由前之说,固易流于悲观,而其足以警觉世人,俾知谋矫正背乎自然之生活,此其所长也。由后之说,虽足以坚人信仰之力,俾其灵魂得***于永生之天国,而其过崇神力,轻蔑本能,并以讳蔽科学之实际,乃其所短也。吾人于此,宜如宗教信士之信仰上帝者信人类有无尽之青春,更宜悚然于生物学者之旨,以深自警惕,力图于背逆自然生活之中,而能依人为之工夫,致其背逆自然之生活,无异于顺适自然之生活。斯则人类之寿,虽在耄耋之年,而吾人苟奋自我之欲能,又何不可返于无尽青春之域,而奏起死回生之功也。

人类之成一民族一国家者,亦各有其生命焉。有青春之民族,斯有白首之民族,有青春之国家,斯有白首之国家。吾之民族若国家,果为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国家欤,抑为白首之民族、白首之国家欤?苟已成白首之民族、白首之国家焉,吾辈青年之谋所以致之回春为之再造者,又应以何等信力与愿力从事,而克以著效?此则系乎青年之自觉何如耳。异族之觇吾国者,辄曰:者老大之邦也。之民族,濒灭之民族也。之国家,待亡之国家也。洪荒而后,民族若国家之递兴递亡者,然其不可纪矣。粤稽西史,罗马、巴比伦之盛时,丰功伟烈,彪著寰宇,曾几何时,一代声华,都成尘土矣。祗今屈指,欧土名邦,若意大利,若法兰西,若西班牙,若葡萄牙,若和兰,若比利时,若丹马,若瑞典,若那威,乃至若英吉利,罔不有积尘之历史,以重累其国家若民族之生命。回溯往祀,是等国族,固皆尝有其青春之期,以其畅盛之生命,展其特殊之天才。而今已矣,声华渐落,躯壳空存,纷纷者皆成文明史上之过客矣。其校新者,惟德意志与勃牙利,此次战血洪涛中,又为其生命力之所注,勃然暴发,以挥展其天才矣。由历史考之,新兴之国族与陈腐之国族遇,陈腐者必败;朝气横溢之生命力与死灰沉滞之生命力遇,死灰沉滞者必败;青春之国民与白首之国民遇,白首者必败,此殆天演公例,莫或能逃者也。自黄帝以降,赫赫然树独立之帜于亚东大陆者,四千八百余年于兹矣。历世久远,纵观横览,罕有其伦。稽其民族青春之期,远在有周之世,典章文物,灿然大备,过此以往,渐向衰歇之运,然犹浸衰浸微,扬其余辉。以至于今日者,得不谓为其民族之光欤?夫人寿之永,不过百年,民族之命,垂五千载,斯亦寿之至也。印度为生释迦而兴,故自释迦生而印度死;犹太为生耶稣而立,故自耶稣生而犹太亡;为生孔子而建,故自孔子生而衰,陵夷至于今日,残骸枯骨,满目(黑奄)然,民族之精英,澌灭尽矣,而欲不亡,庸可得乎?吾青年之骤闻斯言者,未有不变色裂眦,怒其侮我之甚也。虽然,勿怒也。吾之国族,已阅长久之历史,而此长久之历史,积尘重压,以桎梏其生命而臻于衰敝者,又宁容讳?然而吾族青年所当信誓旦旦,以昭示于世者,不在龈龈辩证白首中国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吾族今后之能否立足于世界,不在白首中国之苟延残喘,而在青春中国之投胎复活。盖尝闻之,生命者,死与再生之连续也。今后人类之问题,民族之问题,非苟生残存之问题,乃复活更生、回春再造之问题也。与吾并称为老大帝国之土耳其,则青年之政治运动,屡试不一试焉。巴尔干诸邦,则各谋离土自立,而为民族之运动,兵连祸结,干戈频兴,卒以酿今兹世界之大变焉。遥望喜马拉亚山之巅,恍见印度革命之烽烟一缕,引而弥长,是亦欲回其民族之青春也。吾华自辛亥首义,癸丑之役继之,喘息未安,风尘(氵项)洞,又复倾动九服,是亦欲再造其神州也。而在是等国族,凡以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族之青春者,固莫不惟其青年是望矣。建国伊始,肇锡嘉名,实维中华。中华之义,果何居乎?中者,宅中位正之谓也。吾辈青年之大任,不仅以于空间能致中华为天下之中而遂足,并当于时间而谛时中之旨也。旷观世界之历史,古往今来,变迁何极!吾人当于今岁之青春,画为中点,中以前之历史,不过如进化论仅于考究太阳地球动植各物乃至人类之如何发生、如何进化者,以纪人类民族国家之如何发生、如何进化也。中以后之历史,则以是为古代史之职,而别以纪人类民族国家之更生回春为其中心之的也。中以前之历史,封闭之历史,焚毁之历史,葬诸坟墓之历史也。中以后之历史,洁白之历史,新装之历史,待施绚绘之历史也。中以前之历史,白首之历史,陈死人之历史也。中以后之历史,青春之历史,活青年之历史也。青年乎!其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即由今年今春之今日今刹那为时中之起点,取世界一切白首之历史,一火而摧焚之,而专以发挥青春中华之中,缀其一生之美于中以后历史之首页,为其职志,而勿逡巡不前。华者,文明开敷之谓也,华与实相为轮回,即开敷与废落相为嬗代。白首中华者,青春中华本以胚孕之实也。青春中华者,白首中华托以再生之华也。白首中华者,渐即废落之中华也。青春中华者,方复开敷之中华也。有渐即废落之中华,所以有方复开敷之中华。有前之废落以供今之开敷,斯有后之开敷以续今之废落,即废落,即开敷,即开敷,即废落,终竟如是废落,终竟如是开敷。宇宙有无尽之青春,斯宇宙有不落之华,而栽之、培之、灌之、溉之、赏玩之、享爱之者,舍青春中华之青年,更谁为归矣?青年乎,勿徒发愿,愿春常在华常好也,愿华常得青春,青春常在于华也。宜有即华不得青春,青春不在于华,亦必奋其回春再造之努力,使废落者复为开敷,开敷者终不废落,使华不能不得青春,青春不能不在于华之决心也。抑吾闻之化学家焉,土质虽腴,肥料虽多,耕种数载,地力必耗,砂土硬化,无能免也,将欲柔融之,俾再反于丰穰,惟有一种草木为能致之,为其能由空中吸收窒素肥料,注入土中而沃润之也。神州赤县,古称天府,胡以至今徒有万木秋声、萧萧落叶之悲,昔时繁华之盛,荒凉废落至于此极也!毋亦无此种草木为之交柔和润之耳。青年之于社会,殆犹此种草木之于田也。从此广植根蒂,深固不可复拔,不数年间,将见青春中华之参天蓊郁,错节盘根,树于世界,而神州之域,还其丰穰,复其膏腴矣。则谓此菁菁茁茁之青年,即此方复开敷之青春中华可也。

顾人之生也,苟不能窥见宇宙有无尽之青春,则自呱呱堕地,迄于老死,觉其间之春光,迅于电波石火,不可淹留,浮生若梦,直菌鹤马蜩之过乎前耳。是以川上尼父,有逝者如斯之嗟,湘水灵均,兴春秋代序之感。其他***雅士,或秉烛夜游,勤事劳人,或重惜分寸。而一代帝王,一时豪富,当其垂暮之年,绝诀之际,贪恋幸福,不忍离舍,每为咨嗟太息,尽其权力黄金之用,无能永一瞬之天年,而重留遗憾于长生之无术焉。秦政并吞八荒,统制四海,固一世之雄也,晚年畏死,遍遣羽客,搜觅神仙,求不老之药,卒未能获,一旦魂断,宫车晚出。汉武穷兵,蛮荒慑伏,汉代之英主也,暮年永叹,空有“欢乐极矣哀情多,少壮几时老奈何”之慨。最近美国富豪某,以毕生之奋斗,博得式之王冠,衰病相催,濒于老死,则抚枕而叹曰:“苟能延一月之命,报以千万金弗惜也。”然是又安可得哉?夫人之生也有限,其欲也无穷,以无穷之欲,逐有限之生,坐令似水年华,滔滔东去,红颜难再,白发空悲,其殆人之无奈无何者欤!涉念及此,灰肠断气,灰世之思,油然而生。贤者仁智俱穷,不肖者流连忘返,而人生之蕲向荒矣,是又岂青年之所宜出哉?人生兹世,更无一刹那不在青春,为其居无尽青春之一部,为无尽青春之过程也。顾青年之人,或不得常享青春之乐者,以其有黄金权力一切烦忧苦恼机械生活,为青春之累耳。谚云:“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爵禄,何处买青春?”岂惟无处购买,邓氏铜山,郭家金穴,愈有以障青春之路俾无由达于其境也。罗马亚布达尔曼帝,位在皇极,富有四海,不可谓不尊矣,临终语其近侍,谓四十年间,真感愉快者,仅有三日。权力之不足福人,以视黄金,又无差等。而以四十年之青春,娱心不过三日,悼心悔憾,宁有穷耶?夫青年安心立命之所,乃在循今日主义以进,以吾人之生,洵如卡莱尔所云,特为时间所执之无限而已。无限现而为我,乃为现在,非为过去与将来也。苟了现在,即了无限矣。昔者圣叹作诗,有“何处谁人玉笛声”之句。释弓年小,窃以玉字为未安,而质之圣叹。圣叹则曰:“彼若说‘我所吹本是铁笛,汝何得用作玉笛’。我便云:”我已用作玉笛,汝何得更吹铁笛?‘天生我才,岂为汝铁笛作奴儿婢子来耶?“夫铁字与玉字,有何不可通融更易之处。圣叹顾与之争一字之短长而不惮烦者,亦欲与之争我之现在耳。诗人拜轮,放浪不羁,时人诋之,谓于来世必当酷受地狱之苦。拜轮答曰:”******自苦于现世,而欲祈福于来世。非******,则于现世旷逸自遣,来世之苦,非所辞也。“二者相校,但有先后之别,安有分量之差。拜轮此言,固甚矫激,且寓风刺之旨。以余观之,现世有现世之乐,来世有来世之乐。现世有现世之青春,来世有来世之青春。为贪来世之乐与青春,而迟吾现世之乐与青春,固所不许。而为贪现世之乐与青春,遽弃吾来世之乐与青春,亦所弗应也。人生求乐,何所不可,亦何必妄分先后,区异今来也?耶曼孙曰:”尔若爱千古,当利用现在。昨日不能呼还,明日尚未确实。尔能确有把握者,惟有今日。今日之一日,适当明晨之二日。“斯言足发吾人之深省矣。盖现在者吾人青春中之青春也。青春作伴以还于大漠之乡,无如而不自得,更何烦忧之有焉。烦忧既解,恐怖奚为?耶比古达士曰:”贫不足恐,流窜不足恐,囹圄不足恐,最可恐者,恐怖其物也。“美之政雄罗斯福氏,解政之后,游猎荒山,奋其(钅夷)腕,以与虎豹熊罴相搏战。一日猎白熊,险遭吞噬,自传其事,谓为不以恐怖误其稍纵即逝之机之效,始获免焉。于以知恐怖为物,决不能拯人于危。苟其明日将有大祸临于吾躬,无论如何恐怖,明日之祸万不能因是而减其豪末。而今日之我,则因是而大损其气力,俾不足以御明日之祸而与之抗也。艰虞万难之境,横于吾前,吾惟有我、有我之现在而足恃。堂堂七尺之躯,徘徊回顾,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惟有昂头阔步,独往独来,何待他人之援手,始以遂其生者,更胡为乎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哉?惟足为累于我之现在及现在之我者,机械生活之重荷,与过去历史之积尘,殆有同一之力焉。今人之赴利禄之途也,如蚁之就膻,蛾之投火,究其所企,克致志得意满之果,而营营扰扰,已逾半生,以孑然之身,强负黄金与权势之重荷以趋,几何不为所重压而僵毙耶?盖其优于权富即其短于青春者也。耶经有云:”富人之欲入天国,犹之骆驼欲潜身于针孔。“此以喻重荷之与青春不并存也。总之,青年之自觉,一在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勿令僵尸枯骨,束缚现在活泼泼地之我,进而纵现在青春之我,扑杀过去青春之我,促今日青春之我,禅让明日青春之我。一在脱绝浮世虚伪之机械生活,以特立独行之我,立于行健不息之大机轴。祖裼裸裎,去来无(四卦),全其优美高尚之天,不仅以今日青春之我,追杀今日白首之我,并宜以今日青春之我,豫杀来日白首之我,此固人生唯一之蕲向,青年唯一之责任也矣。拉凯尔曰:”长保青春,为人生无上之幸福,尔欲享兹幸福,当死于少年之中。“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德国史家孟孙氏,评骘锡札曰:”彼由青春之杯,饮人生之水,并泡沫而干之。“吾愿吾亲爱之青年,擎此夜光之杯,举人生之醍醐浆液,一饮而干也。人能如是,方为不役于物,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米比)糠,将犹陶铸尧、舜。自我之青春,何能以外界之变动而改易,历史上残骸枯骨之灰,又何能塞蔽青年之聪明也哉?市南宜僚见鲁侯,鲁侯有忧色,市南子乃示以去累除忧之道,有曰,”吾愿君去国捐俗,与道相辅而行。“君曰:”彼其道远而险,又有江山,我无舟车,奈何?“市南子曰:”君无形倨,无留居,以为舟车。“君曰:”彼其道幽远而无人,吾谁与为邻?吾无粮,我无食,安得而至焉?“市南子曰:”少君之费,寡君之欲,虽无粮而乃足,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此其谓道,殆即达于青春之大道。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乘风破浪,迢迢乎远矣,复何无计留春望尘莫及之忧哉?吾文至此,已嫌冗赘,请诵漆园之语,以终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