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其宜也什么意思,故其宜也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7-04 0
  1. 陈涉世家字词翻译
  2. 练楷体用谁的字帖最好
  3. 吕氏春秋这篇文言文的意思
  4. 宋·苏东坡《放鹤亭记》译文
  5. 嵇康 家诫 翻译
  6. 一琴一鹤文言文
  7. 十翼全文及翻译

◎题辞

 陈丈言:"孟子,赵岐所记者,却做得好。"曰:"做得絮气闷人。东汉文章皆如此。"〔卓〕

 解书难得分晓。赵岐孟子,拙而不明;王弼周易,巧而不明。

故其宜也什么意思,故其宜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梁惠王上

 △孟子见梁惠王章

 希真说孟子对梁惠王以仁义章。曰:"凡事不可先有个利心,才说著利,必害於义。圣人做处,只向义边做。然义未尝不利,但不可先说道利,不可先有求利之心。盖缘本来道理只有一个仁义,更无别物事。义是事事合宜。"〔贺孙〕

 说义利处,曰:"圣贤之言,所以要辨别教分明。但只要向义边一直去,更不通思量第二著。才说义,乃所以为利。固是义有大利存焉,若行义时便说道有利,则此心只邪向那边去。固是"未有仁而遗其亲,未有义而后其君。"。才於为仁时,便说要不遗其亲;为义时,便说要不后其君,则是先有心於为利。圣贤要人止向一路做去,不要做这一边,又思量那一边。仲舒所以分明说"不谋其利,不计其功"。〔贺孙〕

 孟子大纲都剖析得分明。如说义利等处,如答宋牼处,见得事只有个是非,不通去说利害。看来惟是孟子说得斩钉截铁。〔贺孙〕

 正淳问:"'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德与理俱以体言,制与宜俱以用言否?"曰:"'心之德'是浑沦说,'爱之理'方说到亲切处。'心之制'却是说义之体,程子所谓'处物为义'是也。扬雄言'义以宜之',韩愈言'行而宜之之谓义'。若只以义为宜,则义有在外意。须如程子言'处物为义',则是处物者在心,而非外也。"又云:"大概说道理只浑沦说,又使人无捉摸处;若要说得亲切,又却局促有病。如伊川说'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说得浑沦开阔无病。知言说理是要亲切,所以多病。"〔贺孙〕

 或问:"'心之德,爱之理',以体言;'心之制,事之宜',以用言?"曰:"也不是如此。义亦只得如此说。'事之宜'虽若在外,然所以制其义,则在心也。程子曰:'处物为义。'非此一句,则后人恐未免有义外之见。如'义者事之宜','事得其宜之谓义',皆说得未分晓。盖物之宜虽在外,而所以处之使得其宜者,则在内也。"曰:"仁言'心之德',便见得可包四者。义言'心之制',却只是说义而已。"曰:"然。程子说'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固是好。然说得太浑沦,只恐人理会不得。大抵说得宽广,自然不受指点。若说得亲切,又觉得意思局促,不免有病。知言则是要说得亲切,而不免有病者也。"又曰:"也须说教亲切。"因言:"汉唐诸人说义理,只与说梦相似,至程先生兄弟方始说得分明。唐人只有退之说得近旁,然也只似说梦。但不知所谓刘迅者如何。"曰:"迅是知几之子。据本传说,迅尝注释六经,以为举世无可语者,故尽焚之。"曰:"想只是他理会不得。若是理会得,自是著说与人。"〔广〕

 至问:"'心之德',是就专言之统体上说;'爱之理',是就偏言之一体上说,虽言其体,而用未尝不包在其中。'心之制',是说义之主於中;'事之宜',是说义之形於外,合内外而言之也。"曰:"'心之制',亦是就义之全体处说。'事之宜',是就千条万绪各有所宜处说。'事之宜',亦非是就在外之事说。看甚么事来,这里面便有个宜处,这便是义。"又举伊川曰:"在物为理,处物为义。"又曰:"义似一柄利刀,看甚物来,皆割得去。非是刀之割物处是义,只这刀便是义。"时举录略,别出。

 至之问"义者,心之制,事之宜"。曰:"'事之宜',也是说在外底'事之宜'。但我才见个事来,便知这个事合恁地处,此便是'事之宜'也。义如刀相似,其锋可以割制他物,才到面前,便割将去。然锋与刀,则初未尝相离也。"〔时举〕

 "义者,心之制,事之宜"。所谓事之宜,方是指那事物当然之理,未说到处置合宜处也。〔僩〕

 问:"'心之制',是裁制?"曰:"是裁制。"问:"莫是以制其心?"曰:"心自有这制。心自是有制。制如快利刀斧,事来劈将去,

 梁惠王问利国,便是为己,只管自家国,不管他人国。义利之分,其争毫釐。范氏只为说不到圣贤地位上,盖"义者,利之和也"。〔谟〕(集义。)

 王立於沼上章

 德修说"王立於沼上"一章,引"齐宣王见孟子於雪宫"事,云:"梁惠王其辞逊,齐宣王其辞夸。"先生曰:"此说好。"又说:"寡人愿安承教"一章,有"和气致祥,乖气致异"之说。曰:"恐孟子之意未到此。"〔文蔚〕

 寡人之於国章

 移民移粟,荒政之所不废也。〔焘〕

 晋国天下莫强焉章

 问:"孟子告梁王,省刑罚,薄税敛,便可以挞秦楚之甲兵。夫魏地迫近於秦,无时不受兵,割地求城无虚日。孟子之言似大容易否?"曰:"自是响应如此。当时之人焦熬已甚,率欢欣鼓舞之民而征之,自是见效速。后来公子无忌缟素一举,直捣至函谷关,可见。"〔德明〕

 孟子亦是作为底人。如云:"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非不用兵也,特其用兵,不若当时战国之无义理耳。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而下,为政之实行之既至,则视当时无道之国,岂可但已哉!〔人杰〕

 孟子见梁襄王章

 问:"'望之不似人君',此语孔子还道否?"曰:"孔子不说。孟子忍不住,便说。安卿煞不易,他会看文字,疑得都是合疑处。若近思,固不能疑。蜚卿又疑得曲折,多无事生出事。"又曰:"公疑得太过,都落从小路去了。"〔伯羽〕

 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章

 "无道桓文之事"。事者,营霸之事,儒者未尝讲求。如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则谁不知!至於经营霸业之事,儒者未尝言也。〔谟〕

 或问:"'仁术'字当何训?"曰:"此是齐王见牛觳觫,而不忍之心萌,故以羊易之。孟子所谓'无伤',盖能获得齐王仁心发见处。'术',犹方便也。"〔履孙〕

 "仁术",谓已将牛去杀,是其仁心无可为处了;却令以羊易之,又却存得那仁心,此是为其仁之术也。〔振〕

 陈晞周问"仁术"。曰:"术未必便是全不好。且如仁术,见牛之觳觫,是仁心到这里;处置不得,无术以处之,是自家这仁心抑遏不得流行。故以羊易之,这是用术处。有此术,方得自家仁心流行。"〔植〕(时举录详。)

 陈晞周问"仁术"。曰:"'术'字,本非不好底事。只缘后来把做变诈看了,便道是不好。却不知天下事有难处处,须著有个巧底道理始得。当齐王见牛之时,恻隐之心已发乎中。又见衅锺事大似住不得,只得以所不见者而易之,乃是他既用旋得那事,又不抑遏了这不忍之心,此心乃得流行。若当时无个措置,便抑遏了这不忍之心,遂不得而流行矣。此乃所谓术也。"〔时举〕

 "见牛未见羊也"。"未"字有意味。盖言其体,则无***;言其用,则无终穷。充扩得去,有甚尽时?要都尽,是有***。"〔方〕

 问:"先生解'物皆然,心为甚',曰:'人心应物,其轻重长短之难齐,而不可不度以本然之权度,又有甚於物者。'不知如何是本然之权度?"曰:"本然之权度,亦只是此心。此心本然,万理皆具。应物之时,须是子细看合如何,便是本然之权度也。如齐宣王见牛而不忍之心见,此是合权度处。及至'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又却忍为之,便是不合权度,失其本心。"又问:"莫只是无所为而发者便是本心?"曰:"固是。然人又多是忘了。"问:"如何忘了?"曰:"当恻隐时,却不恻隐,是也。"问:"此莫是养之未至否?"曰:"亦是察之未精。"〔广〕

 黄先之问"物皆然,心为甚"。曰:"物之轻重长短之差易见,心之轻重长短之差难见;物之差无害,心之差有害,故曰'心为甚'。"又曰:"物易见,心无形。度物之轻重长短易,度心之轻重长短难。度物差了,只是一事差;心差了时,万事差,所以'心为甚'。"又曰:"以本然之权度度心。"又曰:"爱物宜轻,仁民宜重,此是权度。以此去度。"〔节〕

 问:"孟子论齐王事,考之史记,后来无一不效。"曰:"虽是如此,已是见得迟了。须看他一部书,见得句句的确有必然之效,方是。"〔德明〕

 至云:"看孟子,已看到七八章。见孟子於义利之辨,王霸之辨,其剖判为甚严。至於顾鸿雁麋鹿之乐,与好世俗之乐,此亦是人情之常,故孟子顺而导之以与民同乐之意。至於误认移民移粟以为尽心,而不能制民之产以行仁政;徒有爱牛之心,而不能推广以行仁政,以开导诱掖以先王之政,可谓详明。至皆未见所疑处。只伊川说:'孟子说齐梁之君行王政。王者,天下之义主也。圣贤亦何心哉?视天命之改与未改尔。'於此数句,未甚见得明。"先生却问至云:"天命之改与未改,如何见得?"曰:"莫是周末时礼乐征伐皆不出於天子,生民涂炭,而天王不能正其权以救之否?"曰:"如何三晋犹尚***於周?"曰:"三晋***既不是,而周王与之亦不是。如温公所云云,便是天王已不能正其权。"曰:"如何周王与之不是,便以为天命之改?"曰:"至见得未甚明。旧曾记得程先生说,譬如一株花,可以栽培,则须栽培。莫是那时已是栽培不得否?"曰:"大势已去了。三晋***於周,亦不是知尊周,谩***其虚声耳,大抵人心已不复有爱戴之实。自入春秋以来,二百四十年间,那时犹自可整顿。不知周之子孙,何故都无一人能明目张胆出来整顿?到孟子时,人心都已去。"曰:"程子说'天命之改',莫是大势已去?"曰:"然。"〔至〕(集义。)

 ◎梁惠王下

 △庄暴见孟子章

 孟子开道时君,故曰:"今之乐犹古之乐。"至於言百姓闻乐音欣欣然有喜色处,则关闭得甚密。如"好色、好货",亦此类也。〔谟〕

 齐宣王问文王囿章

 "孟子言文王由百里兴,亦未必然。"问:"孟子谓'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先生以为三分天下有其二以后事;若只百里,如何有七十里之囿!然孟子所谓'传有之'者,如何?"曰:"想他须有据。但孟子此说,其意亦只主在风齐宣王尔。若文王之囿果然纵一切人往,则虽七十里之大,不过几时,亦为赤地矣,又焉得有林木乌兽之长茂乎?周之盛时,虽天下山林,犹有厉禁,岂有君之苑囿,反纵刍猎恣往而不禁乎!亦无是理。汉武帝规上林苑只有二三十里,当时诸臣已皆以为言,岂有文王之囿反如是之大!"

 问交邻国有道章

 "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昆夷不可考。大抵汤之事葛,文王事昆夷,其本心所以事之之时,犹望其有悔悟之心。必待伐之,岂得已哉?亦所当然耳。〔谟〕

 问:"'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仁者之心宽洪恻怛,便是小柄不恭,亦挠他不动。'智者为能以小事大',盖智者见得利害甚明,故祇得事大。"曰:"也不特是见得利害明,道理自合恁地。小之事大,弱之事强,皆是道理合恁地。"至问"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曰:"只是说其规模气象如此。"时举录作:"有大小耳"。〔至〕

 问"乐天畏天者"。曰:"乐天是圣人气象,畏天是贤人气象,孟子只是说大概圣贤气象如此。使智者当以大事小时,也必以大事小;使仁者当以小事大处,也必以小事大。不可将太王文王交互立说,便失了圣贤气象。此自是两层事。孟子之说是前面一层,又须是看得后面一层。所以贵乎'不以文害辞'者,正是此类。人须见得言外意好。"〔去伪〕

 问人皆谓我毁明堂章

 问:"孟子以公刘太王之事告其君,恐亦是委曲诱掖之意。"曰:"这两事却不是告以好色、好货,乃是告以公刘太王之事如此。两事看来却似易,待去做时,多少难!大凡文字须将心体认看。这个子细看来,甚是难。如孟子又说:'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看来也是易,这如何便得相似!又如说:'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看来也似易。"〔贺孙〕

 问:"孟子语好货、好色事,使孔子肯如此答否?"曰:"孔子不如此答,但不知作如何答。"问:"孟子答梁王问利,直扫除之,此处又却如此引导之。"曰:"此处亦自分义利,特人不察耳。"〔可学〕

 问汤放桀章

 "贼仁"者,无爱心而残忍之谓也。"贼义"者,无羞恶之心之谓也。〔节〕

 先生举"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问何以别。近思云:"贼仁,是害心之理;贼义,是见於所行处伤其理。"曰:"以义为见於所行,便是告子义外矣。义在内,不在外。义所以度事,亦是心度之。然此果何以别?盖贼之罪重,残之罪轻。仁义皆是心。仁是天理根本处,贼仁,则大伦***亏灭了,便是底人一般。义是就一节一事上言,一事上不合宜,便是伤义。似手足上损伤一般,所伤者小,尚可以补。"〔淳〕宇录同。

 问:"孟子言'贼仁、贼义',如何?"力行曰:"譬之伐木,贼仁乃是伐其本根,贼义只是残害其一枝一叶。人而贼仁,则害了本心。"曰:"贼仁便是将三纲五常,天叙之典,天秩之理,一齐坏了。义随事制宜。贼义,只是於此一事不是,更有他事在。"〔力行〕

 问:"贼仁是'绝灭天理',贼义是'伤败彝伦'。如臣弑君,子弑父,及齐襄公鸟兽之行等事,皆人伦大恶,不审是绝灭天理?是伤败彝伦?"曰:"伤败彝伦只是小小伤败常理。若此等,乃是绝害天理了。(义刚录云:"伤败彝伦,只是小小伤败常理,如'不以礼食'、'不亲迎'之类。若'紾兄之臂','逾东家墙'底,便是绝灭天理。")丹书'怠胜敬者灭',即'贼仁者谓之贼'意;'欲胜义者凶',即'贼义者谓之残'意。贼义是就一事上说,贼仁是就心上说。其实贼义,便即是贼那仁底,但分而言之则如此。"〔淳〕义刚录同。

 为巨室章

 问:"'教玉人雕琢玉',集注云:'不敢自治,而付之能者,爱之甚也。治国家则不能用贤而徇私欲,是爱国家不如玉也。'此莫是馀意否?"曰:"正意是如何?"曰:"正意只是说玉人自会琢玉,何消教他?贤者自有所学,何用教他舍其所学?后譬只是申解前譬。"曰:"两譬又似不相似,不知如何做得恁地嵯峨。"

 齐人伐燕胜之章

 齐人伐燕,孟子以为齐宣,史记以为湣王。温公平生不喜孟子,及作通鉴,却不取史记而独取孟子,皆不可晓。荀子亦云"'湣王伐燕',然则非宣王明矣。"问:"孟子必不误?"曰:"想得湣王后来做得不好,门人为孟子讳,故改为宣王尔。"问:"湣王若此之暴,岂能惭於孟子?"曰:"既做得不是,说得他底是,他亦岂不愧也!温公通鉴中自移了十年。据史记,湣王十年伐燕。今温公信孟子,改为宣王,遂硬移进前十年。温公硬拗如此。"又云:"史记,魏惠王三十六年,惠王死,襄王立。襄王死,哀王立。今汲冢竹书不如此,以为魏惠王先未称王时,为侯三十六年,乃称王。遂为后元年,又十六年而惠王卒。即无哀王。惠王三十六年了,便是襄王。史记误以后元年为哀王立,故又多了一哀王。汲冢是魏安釐王冢,竹书记其本国事,必不会错。温公取竹书,不信史记此一段,却是。"〔僩〕此条有误。当从春秋解后序。

 居之问:"'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至'文王是也'。窃疑文王岂有革商之念?"曰:"此等难说。孔子谓'可与立,未可与权'。到那时事势,自是要住不得。后人把文王说得忒恁地,却做一个道行看著,不做声,不做气。如此形容文王,都没情理。以诗书考之,全不是如此。如诗自从太王王季说来,如云:'至于太王,实始翦商。'如下武之诗,文王有声之诗,都说文王做事。且如伐崇一事,是做甚么?又不是一项小小侵掠,乃是大征伐。'询尔仇方,同尔兄弟,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此见大段动众。岐山之下与崇相去自是多少,因甚如此?这般处要做文王无意取天下,他录作"出做事"。都不得。又如说'侵自阮疆,陟我高冈。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这里见都自据有其土地,自是大段施张了。"或曰:"纣命文王得专征伐。纣不得已命之,文王不得已受之。横渠云:'不以声色为政,不以革命有中国。默顺帝则,而天下归焉,其惟文王乎!'若如此说,恰似内无纯臣之义,外亦不属於商,这也未必如此。只是事势自是不可已。只当商之季,七颠八倒,上下崩颓,忽於岐山下突出许多人,也是谁当得?文王之事,惟孟子识之。故七篇之中,所以告列国之君,莫非勉之以王道。"〔贺孙〕

 滕文公问滕小柄也章

 问:"孟子答滕文公三段,皆是无可奈何,只得勉之为善之辞。想见滕国至弱,都主张不起,故如此"曰:"只是如此。只是'吾得正而毙焉'之意。盖滕是必亡,无可疑矣。况王政不是一日行得底事。他又界在齐楚之间,二国视之,犹太山之压鸡卵耳。若教他粗成次第,此二国亦必不见容也。当时汤与文王之兴,皆在空闲之地,无人来觑他,故日渐盛大。若滕,则实是难保也。"立之云:"若教他能举国以听孟子,如何?"曰:"他若能用得孟子至二三十年,使'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则大国亦想不能动他。但世间事直是难得恰好耳。齐梁之国甚彊,可以有为,而孟子与其君言,恬然不恤。滕文公却有善意,又以国小主张不起,以此知机会真不易得也!"〔时举〕

 鲁平公将出章

 鲁平公极是个衰弱底人,不知孟子要去见他是如何。孟子平生大机会,只可惜齐宣一节。这个不相遇,其他也应是无可成之理。如见滕文公说许多井田,也是一场疏脱。云"有王者起,必来取法",孟子也只是说得在这里,滕也只是做不得。〔贺孙〕

陈涉世家字词翻译

释义:所谓尊生,说的就是全生。所谓全生,是指六欲都能得适宜。

出处:出自春秋时期吕不韦的《吕氏春秋·贵生》。

原文节选:子华子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故所谓尊生者,全生之谓;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所谓亏生者,六欲分得其宜也。亏生则於其尊之者薄矣。其亏弥甚者也,其尊弥薄。

所谓死者,无有所以知,复其未生也。所谓迫生者,六欲莫得其宜也,皆获其所甚恶者。服是也,辱是也。辱莫大於不义,故不义,迫生也。而迫生非独不义也,故曰迫生不若死。

白话译文:子华子说:“全生是最上等,亏生次一等,死又次一等,迫生是最低下的。”所以,所谓尊生,说的就是全生。所谓全生,是指六欲都能得适宜。所谓亏生,是指六欲只有部分得到适宜。

生命受到亏损,生命的天性就会削弱,生命亏损得越厉害,生命的天性削弱得也就越厉害。所谓死,是指没有办法知道六欲,等于又回到它来生时的状态。

屈服属于这一粪,耻辱属于这一类。在耻辱当中没有比不义更大的了。所以,行不义之事就是迫生。但是构成追生的不仅仅是不义,所以说,迫生不如死。

扩展资料:

赏析:

《吕氏春秋》的启蒙思想之一就是“贵生”。以“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开头讲起,讲了尧以天下让子州支父,子州支父借病推诿的故事;讲了越人杀了三代国君,王子搜避祸(当国君)的故事

越国内乱杀了三代国君,王子搜避祸山中洞穴之内,越人迫他出来继承王位,王子搜怕又遭杀身之祸,坚决不出。越人认为王子搜如此爱惜自己的生命,一定不负国人,为此坚持让他继承王位。

“所谓迫生者六欲莫得其宜也,皆获其所甚恶者,服是也,辱是也……”所谓六欲莫得其宜是指人虽活着,七情六欲都得不到应有的满足。“服是也”就是屈从而活,“辱是也”就是受辱而存。

人是有尊严的,要愉快而尊严地活着,而不是简单的生存权。屈从或受辱,任何应得到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不如死——这正是教大家如何去争取做公民的权利。生有全生,有亏生,有迫生。迫生不如死。

练楷体用谁的字帖最好

1、世家:《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是为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陈胜虽出身雇农,但他首事反秦,功大,又曾建立“张楚”***,故给予他重要的历史地位,列入“世家”。

2、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

3、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县。

4、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佣,被雇佣。

5、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之,动词,去、往。

6、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怅,失意,不痛快。之,语气助词,不译。

7、若:代词,你,指陈胜。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燕雀,麻雀,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天鹅,这里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9、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胡亥继位,称为二世。

10、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闾左,指贫民,古时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适,通“谪”。适戍,发配去守边。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

11、皆次当行(háng):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当行,当在征发之列。

12、屯长:戍守队伍的小头目。

13、亡:逃跑,逃走。

14、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举,举行,实行。下文的“举大名”意思与此相同。

15、等:同样。

16、死国:为国事而死。

17、苦秦:苦于秦(的统治)。

18、以数(shuò)谏故: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数,屡次。谏,古代下级对上级提意见或建议,劝诫。

19、上使外将(jiàng)兵: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上,臣下对皇帝的尊称,指秦始皇嬴政。

20、项燕:战国末年楚国著名将领,项梁之父、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曾大败秦将李信。

21、怜:爱戴。

22、诚以吾众:如果把我们的人。诚,果真,表***设。

23、唱(chàng):通“倡”,倡导。

24、宜多应者: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宜,应当。

25、足下:指对方,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

26、卜之鬼乎: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卜之鬼,就是“卜之于鬼”,“于”字省略。

27、念鬼:考虑卜鬼的事。念,考虑、思索。

28、乃丹书帛曰“陈胜王(wàng)”:于是(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丹,朱砂。这里是“用朱砂”的意思。书,写。王,称王。

29、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罾(zēng),鱼网,这里作动词,是“用鱼网捕”的意思。

30、固以怪之矣:自然就诧怪这件事了。以,通“已”,已经。

31、间(jiàn)令:暗使。间,私自,偷着。

32、之次所旁丛祠中: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次所,旅行或行军时临时驻扎的地方。丛祠,树木荫蔽的神庙。

33、旦日:明天,第二天。

34、往往语:到处谈论。

35、指目: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

36、将尉:押送(戍卒)的军官。

37、忿恚(fèn huì)尉:使尉愤怒。

38、笞(chī):用鞭、杖或竹板打。

39、剑挺:拔剑出鞘。

40、召令徒属: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

创作背景

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二世元年七月大泽乡九百人走投无路的命运,正是全国劳苦大众处境的缩影,这也是大泽乡的星星之火能点燃全国范围农民起义燎原烈火的原因。

内容简介

秦二世元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根据秦朝法律,过期要斩首。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将尉,发动兵变,口号是“大楚兴,陈胜王”。

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建立张楚***,各地纷纷响应。大泽乡起义因为陈胜得势后骄傲,加上秦将章邯率秦军镇压而失利。

扩展资料

《陈涉世家》为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传记。公元前209年,以陈胜、吴广为首的戍卒九百人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东南)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揭开了反对秦王朝残暴统治的序幕。

此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详细地记述了陈胜起义的全过程,以及相继而起的各路起义军的胜败兴替。

文章记述了起义军的浩大声势,肯定了陈胜在反对秦王朝统治斗争中的功绩。同时,作者司马迁也论述了陈胜起义最终失败的原因:起义领袖缺乏指挥全局的能力、自身蜕化、用人不当,导致起义军作战失利,内部离心离德。

陈胜、吴广都死于自己的随从或部下之手,其结局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

《陈涉世家》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传记。文中真实、完整地记述了爆发这次农民大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局,表现了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从中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智慧、勇敢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文章也比较生动地描写了陈涉和吴广的形象。陈涉出身雇农,胸怀大志,有政治远见,他要求人民从“苦秦”中解放出来;他聪明果断,具有组织群众、制定策略、指挥战争的卓越才干,是农民阶级的杰出领袖。

吴广虽然刻画简略,但从他与谋起义、诱杀将尉等事迹中,也表现了非凡的机智勇敢和反抗精神。在他们身上,都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不甘忍受黑暗统治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文章也写到了起义军内部的不和及自相残杀,陈涉称王之后的贪图享受、信用奸邪、脱离群众,表明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作者善于把握历史***的发展进程,又善于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多种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生动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场伟大斗争的图景。

参考资料:

陈涉世家-百度百科

吕氏春秋这篇文言文的意思

一、学字必先练楷书

幼儿开始走路时,必先学站立,站稳了才能学迈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后跑起来。这和练字的三部曲一样,先练楷;再练行;三练草。历代书家一致主张,只有练好楷书,基础牢了,再写行、草就容易了。只有练好楷书,写出的字,才能笔不浮滑,体不支离。

二、建议从唐、宋作品中选择

楷书在唐代完全成熟,所以四大楷书三个是唐代的,唐楷法度谨严,可以考虑,赵孟頫也不错,推荐可以看一看他们的法帖,选择一批:

唐朝欧阳询:其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九成宫醴泉铭》高华浑补,体方笔圆,此汉之分隶、魏晋之楷合并酝酿而成者。《九成宫醴泉铭》平直中又有精细变化,撇捺用圆笔,钩多用隶法,直钩出锋较短,弯钩曲圆,结体窄长,写得工整刚劲,法度森严,结体上下匀称,用笔峭劲稳重,横画多稍向上取势,为欧阳询的经典之作。

唐朝柳公权(柳体)?: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柳公权是楷书书体的总结者和创新家,他在研究和继承钟繇、王羲之等人楷书风格的基础上,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楷书,为后世百代楷模?,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今人学书入门,依然首选唐代颜、柳、欧、褚、虞等书法家,特别是柳公权所建立的一整套楷书的规范,今天仍然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柳公权在书法艺术的改革和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唐代书法发展进行总结,也为整个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刻。立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十二月。 楷书共28行,行54字。***安碑林。

《玄秘塔碑》是柳公权六十四岁时所书,书体端正瘦长,笔力挺拔矫健,行间气脉流贯,顾盼神飞,全碑无一懈笔。 有以方取势,引筋入骨之赞。或以为筋骨特露,虽遒媚劲健,然晋法至此大变矣。明王世贞《池北偶谈》:“玄秘塔铭,柳书中之最露筋骨者,遒媚劲健,固自不乏,要之晋法亦大变耳”。清王澍《虚舟题跋》说此书是“诚悬极矜练之作”。

刘熙载《艺概》谓:“柳书《玄秘塔》出自颜真卿《郭家庙》”,由此可看出他学颜出欧,别构新意。王世贞云:“柳法遒媚劲健,与颜司徒媲美。书家谓惊鸿避弋,饥鹰下韝,不足喻其驾意。”颜、柳结体用笔差别显然,颜书平和,柳书险劲,然都不失端庄沉着之态。故历来学大楷的人,往往以此碑和欧书《九成宫碑》、颜书《多宝塔碑》为入门典范。

《玄秘塔碑》碑文:

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

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朝散大夫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裴休撰

谏议大夫守右散骑常侍充集贤殿学士兼判院事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柳公权书并篆额

玄秘塔者,***师端甫灵骨之所归也。

于戏!为丈夫者,在家则张仁义礼乐,辅天子以扶世导俗;出家则运慈悲定慧,佐如来以阐教利生。舍此无以为丈夫也。背此无以为达道也。和尚其出家之雄乎!

玄秘塔碑拓本图册

天水赵氏世为秦人,初母张夫人梦梵僧谓曰:当生贵子。即出囊中舍利使吞之。在诞,所梦僧白昼入其室。摩其顶曰:必当大弘法教。言讫而灭。

既成人,高颡广目,大颐方口,长六尺五寸,其音如钟。夫将欲荷如来之菩提,具生灵之耳目,固必有殊祥奇表欤?

始十岁,依崇福寺道悟禅师为沙弥。十七,正度为比丘,隶安国寺。具威仪于西明寺照律师,禀持犯于崇仁寺升律师,传唯识大义于安国寺素法师,通涅槃大旨于福林寺崟法师。复梦梵僧以舍利满琉璃器,使吞之且曰:三藏大教尽贮汝腹矣。演大经律论无敌于天下。囊括川注,逢原会委,滔滔然莫能济其畔岸矣。夫将欲伐株杌于情田,雨甘露于法种者,固必有勇智宏辨欤?

无何汝文殊于清凉,众圣皆现;演大经于太原,倾都毕会。

德宗皇帝闻其名征之,一见大悦。常出入禁中与儒道议论。赐紫方袍。岁时锡施,异于他等。复诏侍皇太子于东朝。

顺宗皇帝深仰其风。亲之若昆弟。相与卧起。恩礼特隆。

玄秘塔碑拓本图册

宪宗皇帝数幸其寺。待之若宾友。常承顾问。注纳偏厚。

而和尚符彩超迈,词理响捷,迎合上旨,皆契真乘。虽造次应对,未尝不以阐扬为务。繇是,天子益知佛为大圣人,其教有大不思议事。当是时,朝廷方削平区夏,缚吴斡蜀,潴蔡荡郓,而天子端拱无事。诏和尚常缁属迎真骨于灵山,开法场于秘殿。为人请福,亲奉香灯。

既而刑不残兵不黩,赤子无愁声,沧海无惊浪。盖参用真宗以毗得表政之明效也。

夫将欲显大不思议之道,辅大有为之君,固必有冥符玄契欤?

掌内殿法仪,录左街僧事,以标表净众者凡一十年。讲涅槃以识经论,位处当仁传授宗主以开诱道俗者,凡一百六十座。运三密于瑜伽,契无生于悉地。日持诸部十馀万遍。指净土为息肩之地,严金宝为报法之恩。前后供施数十百万,悉以崇饰殿宇,穷极雕绘。而方丈匡床静虑自得。

贵臣盛族皆所依慕,豪侠工贾莫不瞻向。荐金宝以致诚,僧端严而礼足,日有千数,不可殚书。而和尚即众生以观佛,离四相以修善,心下如地,坦无丘陵,王公舆台,皆以诚接。议者以为,成就常无轻行者,唯和尚而已。

夫将欲驾横海之大航,拯群迷于彼岸者,固必有奇功妙道欤?

以开成元年六月一日,向西右胁而灭。当暑而尊容如生,竟夕而异香犹欝。其年七月六日迁于长乐之南原,遗命茶毗,得舍利三百馀粒。方炽而神光月皎,既烬而灵骨珠圆。赐諡曰大达,塔曰玄秘。俗寿六十七,僧腊卌八。

门***比丘比丘尼约千馀辈,或讲论玄言,或纪纲大寺。修禅秉律,分作人师五十。其徒皆为达者。

于戏!和尚其出家之雄乎?不然何至德殊祥如此其盛也?

承袭***义均、自政、正言等,克荷先业,虔守遗风。大惧徽猷有时堙没,而今合门使刘公,法力最深,道契弥固,亦以为请,愿播清尘。休尝游其藩,备其事,随喜赞叹,盖无愧辞。

铭曰:

贤劫千佛。第四能仁。哀我生灵。出经破尘。

元朝赵孟頫: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虞集称他:“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度其形。”他是集晋、唐书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书法家。同时代的书家对他十分推崇,后世有人将其列入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认为他的书法直接晋人,评价其书法“因熟而俗”。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简称《三门记》,为元代牟峨撰文,大德六年(1302年)赵孟頫书并篆额。楷书,纸本,纵3⒌8厘米,横383·8厘米。通篇界有乌丝方格,字大径寸。前有四行共八个小篆,全文六十四行,每行八字,共计五百零六字,基本完好无缺。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正文:

天地阖辟,运乎鸿枢,而乾坤为之户;日月出入,经乎黄道,而卯酉为之门。是故建设琳宫,摹宪玄象,外则周垣之联属,灵星之横陈;内则重闼之划开,阊阖之仿佛。非崇严无以备制度,非巨丽无以竦视瞻。

惟是勾吴之邦,玄妙之观,赐额改矣,广殿新矣,而三门甚陋。万目所观,辟之于人,神观不足,一身之内,强弱弗侔,非欠欤?观之徒严焕文深念前功,是啚是究。

时则有夫人胡氏妙能,捐其簪珥,给其资用。爰壬辰之纪,岁亟先甲以庀徒。曾几何时,悉更其旧。翚飞丹栱,檐牙高矗于层霄;兽啮铜环,铺首辉煌于朝日。大庭中敞,峻殿周罗,可以树羽节,可以容鸾驭;可以陟三成之坛,可以通九关之奏;可以鸣千石之虡,受百灵之朝。气象伟然,始与殿称矣。

于是吴兴赵孟頫复求记于陵阳牟巘。土木云乎哉?言语云乎哉?惟帝降衷,惟皇建极,因人心固有,与天下为公,初无侧颇,无充塞然。或者舍近而求诸远,既昧厥元;欲入而闭之门,复迷所向。孰与抽关启钥?何异擿埴索涂?是未知玄之又玄,户之不户也。

夫始乎冲漠者,造化之枢纽;极乎高明者,中庸之阃奥。盖所谓会归之极,所谓众妙之门。庸作铭诗,具刊乐石,其词曰:

天之牗民,道若大路。未有出入,不由于户。而彼昧者,他岐是骛。如面墙壁,惟弗瞩故。脱扃剖鐍,孰发真悟?乃崇珍馆,乃延飙驭。閈闳洞启,端倪呈露。四达民迷,有赫临顾。咨尔羽?,壹尔志虑。阴阖阳辟,恪守常度。

三、练习要求

要选好字帖,又要考虑是否近似所写的字形,选好了,先看上几遍,分析其中字形要点和结构的规律。这叫“意在字先”,然后用透明白纸先描摹,后临摹,熟记每个字中的关键部位。具体步骤分述如下:

1.写字的姿势和执笔?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头部不能歪,更不要低;两眼距桌面约一尺,前胸距桌沿约三寸。

(2)执笔要正,笔尖应直向前,切忌内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笔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就写不好捺,写不好横,写不好钩,很难顺手,甚至每写一笔,就得挪动一下右手。同时,写出的线条一无骨气,二无韵律,字形也就谈不到舒展大方。

(3)笔杆的斜度,写大字拿笔往上些,笔杆斜度要稍大,写小字往下些,笔杆斜度稍小。一般的斜度应倾斜在食指关节处,超过这个部位,写出的笔画,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笔杆斜度不适当,笔速要受到局限的,并且不可能写出飘然、神韵的字形来,因此不应倾斜“虎口”处。

(4)握笔要轻松,运笔才自如;握笔太紧,写出的字,不能开阔大方。据在中学讲课所见,一个有五十人的班级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大学里也是这样,正是这个缘故,这些同学写出的字,钩不象钩,捺不象捺,笔画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说过,写字好坏,在姿势和执笔上有绝对关系。如同木工锯木一样,如果姿势和拿锯不正,即便“线条”画得再直,你也要锯歪的。这和写好字的道理是一样的。

2.书法的步骤

排叠:字欲其排叠疏密停匀,不可或阔或狭,如“寿”、“藁”、“画”、“窦”、“笔”、“丽”、“羸”、“爨”之字,“系”旁、“言”旁之类,《八诀》所谓“分间布白",又曰“调匀点画”是也。高宗《唱法》所谓“堆垛”亦是也。?

避就:避密就疏,避险就易,避远就近,欲其彼此映带得宜。又如“庐”字,上一撇既尖,下一撇不当相同;“府”字一笔向下,一笔向左;“逢”字下“辶”拔出,则上必作点,亦避重叠而就简径也。?

顶戴:字之承上者多,惟上重下轻者,顶戴,欲其得势,如“曡”、“垒”、“药”、“鸾”、“惊”、“鹭”、“鬐”、“声”、“医”之类,《八诀》所谓斜正如人上称下载,又谓不可头轻尾重是也。?

穿插:字画交错者,欲其疏密,长短、大小匀停,如“中”、“弗”、“井"、“曲"、“册"、“兼"、“禹"、“禹"、“爽"、“尔"、“襄"、“甬"、“耳"、“娄"、“由"、“垂"、“车"、“无"、“密"之类,《八诀》所谓四面停匀,八边具备是也。?

向背:字有相向者,有相背者,各有体势,不可差错。相向如“非"、“卯"、“好"、“知"、“和"之类是也。相背如“北"、“兆"、“肥"、“根"之类是也。?

偏侧:字之正者固多,若有偏侧、欹斜,亦当随其字势结体。偏向右者,如“心"、“戈"、“衣"、“几"之类;向左者,如“夕"、“朋"、“乃"、“勿"、“少"、“厷"之类;正如偏者,如“亥"、“女"、“丈"、“父"、“互"、“不"之类。字法所谓偏者正之,正者偏之,又其妙也。《八诀》又谓勿令偏侧,亦是也。?

挑¤:字之形势,有须挑¤者,如“戈"、“弋"、“武"、“九"、“气"之类;又如“献"、“励"、“散"、“断"之字,左边既多,须得右边¤之,如“省"、“炙"之类,上偏者须得下¤之,使相称为善。?

相让:字之左右,或多或少,须彼此相让,方为尽善。如“马"旁、“糹"旁、“鸟"旁诸字,须左边平直,然后右边可作字,否则妨碍不便。如“羉[上无四]"字,以中央“言"字上画短,让两“糹"出;如“办"字,其中近下,让两“辛”出;如“鸥”、“鶠”、“驰"字,两旁俱上狭下阔,亦当相让;如“呜"、“呼”字,“口”在左者,宜近上,“和"、“扣"字,“口”在右者宜近下,使不防碍,然后为佳,此类严也。?

补空:如“我”、“哉"字,作点须对左边实处,不可与“成"、“戟”、诸“戈',字同。如“袭”、“辟',、“餐',、“赣',之类,欲其四满方正也,如《醴泉铭》“建"字是也。?

覆盖:如“宝”、“容”之类,点须正,画须圆明,不宜相著,上长下短。?

贴零:如“令"、“今"、“冬"、“寒"之类是也。?粘合:字之本相离开者,即欲粘合,使相著顾揖乃佳,如诸偏旁字“卧”、“鉴”、“非”、“门”之类是也。?

捷速:如“凤"、“风”之类,两边速宜圆¤,用笔时左边势宜疾,背笔时意中如电是也。?

满不要虚:如“园"、“圃”、“图"、“国”、“回"、“包"、“南”、“隔”、“目”、“四"、“勾”之类是也。?

意连:字有形断而意连者,如“之”、“以"、“心"、“必”、“小”、“川"、“州”、“水”、“求"之类是也。?

覆冒:字之上大者,必覆冒其下,如“云"头、“穴"、“宀”、“荣字头”头,“奢”、“金"、“食"、“夅”、“巷”、“泰”之类是也。?

垂曳:垂如“都”、“乡”、“卿”、“卯”、“夅"之类,曳如“水"、“支”、“欠"、“皮"、“更”、“辶”、“走"、“民”、“也"之类是也。?

借换:如《醴泉铭》“秘”字就“示”字右点,作“必"字左点,此借换也。《黄庭经》“¤”字,“¤”字,亦借换也。又如“灵,,字,法帖中或作“¤”、或作“小",亦借换也。又如“苏”之为“蘓”、“秋”之为“秌",“鹅”之为“¤[上我下鸟]”,为“¤[左鸟右我]”之类,为其字难结体,故互换如此,亦借换也,所谓东映西带是也。?

增减:字有难结体者,或因笔画少而增添,如“新"之为“¤”、“建”之为“¤”,是也。或因笔画多而减省,如“曹"之为“¤”、“美”之为“¤"。但欲体势茂美,不论古字当如何书也。?

应副:字之点画稀少者,欲其彼此相映带,故必得应副相称而后可。如“龙”、“诗"、“讐”、“转”之类,必一画对一画,相应亦相副也。?

撑拄:字之独立者,必得撑拄,然后劲可观。如“可"、“下”、“永"、“亨"、“亭"、“宁"、“丁”、“手"、“司"、“卉',、“草"、“矛”、“巾”、“千”、“予”、“于”、“弓”之类是也。?

朝揖:凡字之有偏旁者,皆欲相顾,两文成字者为多,如“邹”、“谢”、“锄”、“储”之类,与三体成字者,若“讐”、“斑”之类,尤欲相朝揖,《八诀》所谓迎相顾揖是也。?

救应:凡作字,一笔才落,便当思第二、三笔如何救应,如何结裹,《书法》所谓意在笔先,文向思后是也。?

附离:字之形体,有宜相附近者,不可相离,如“形”、“影”、“飞"、“起”、“超”、“饮”、“勉”,凡有“文”、“欠”、“支"旁者之类,以小附大,以少附多是也。?

回抱:回抱向左者如“曷"、“丐"、“易"、“¤"之类,向右者如“艮"、“鬼"、“包"、“旭”、“它"之类是也。?

包裹:谓如“园"、“圃”打圈之类四围包裹者也;“向"、“尚",上包下,“幽"、“凶"、下包上;“匮”、“匡",左包右;“旬"、“匈",右包左之类是也。?却好:谓其包裹斗凑不致失势,结束停当,皆得其宜也。?

小成大:字以大成小者,如“门",“辶”下大者是也。以小成大,则字之成形及其小字,故谓之小成大,如“孤"字只在末后一“\[捺]",“宁”字只在末后一“]",“欠”字一拔,“戈"字一点之类是也。?小大成形:谓小字大字各字有形势也。东坡先生曰: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若能大字结密,小字宽绰,则尽善尽美矣。?

小大?大小:《书法》曰,大字促令小,小字放令大,自然宽猛得宜。譬如“日"字之小,难与“国"字同大,如“一"字“二"字之疏,亦欲字画与密者相间,必当思所以位置排布,令相映带得宜,然后为上。或曰:“谓上小下大,上大下小,欲其相称。"亦一说也。?

左小右大:此一节乃字之病,左右大小,欲其相停,人之结字,易于左小而右大,故此与下二节,著其病也。?

左高右低?左短右长:此二节皆字之病。不可左高右低,是谓单肩。左短右长,《八诀》所谓勿令左短右长是也。?

褊:学欧书者易于作字狭长,故此法欲其结束整齐,收敛紧密,排叠次第,则有老气,《书谱》所谓密为老气,此所以贵为褊也。?

各自成形:凡写字欲其合而为一亦好,分而异体亦好,由其能各自成形故也。至于疏密大小,长短阔狭亦然,要当消详也。?

相管领:欲其彼此顾盼,不失位置,上欲覆下,下欲承上,左右亦然。?

应接:字之点画,欲其互相应接。两点者如“小"、“八"、“忄"自相应接;三点者如“糹"则左朝右,中朝上,右朝左;四点如“然"、“无"二字,则两旁二点相应,中间接又作灬亦相应接;至于丿、\[捺]、“水"、“木"、“州"、“无"之类亦然。

3.练习时间

只要你选好字帖,每天坚持写两页,持之以恒,两个月就可以收效。至于练写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后临摹,然后对照找差距。对难写的字,要分别记下来,专门突破。

宋·苏东坡《放鹤亭记》译文

1. 文言文翻译《吕氏春秋》

非不贤也。

曰。先王之法,有人增补,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本来可以长寿的人,下药也要千变万化,而法令制度不变,提出了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主张,反对泥古不化和墨守成法,岂不太难了吗,为其不可得而法,没有损益的先王之法是不是可以效法呢?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不也是很糊涂吗、生动有力。

再用大家熟知的医病一事作比喻,就有些象这种情况,审察当今就可以推知古代,不亦感乎,早晚和寒暑季节的变化。 原文 凡先王之法。

故释先王之成法,今水已变而益多矣?以此任物。 第四自然段紧承上文;好马只要求它一天能跑千里,经乎上世而来者也,说明人们是能够察己知人,作者先***设“弗损益”这个事实。

然后得出结论——“故释先王之成法、第六两个自然段中又讲了两个故事,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然后直说“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在韩非以前。 总观第一部分。

文章以讲故事的方式从反面向读者说明了察今的重要性,如果认为先王之法曾有过好效果而硬搬古法,(结果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因时而治法。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不能只图求古,阶级社会中法令制度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的):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用古已有之的事实充实了自己变法的根据。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畏其势耳,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论世之事,世变则法变。这个故事说明了情况是不断变化的?那就是从人出发。

赏析 《察今》的思想和艺术 卫思捍 王刘纯 《察今》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第三》中的第八篇,犹若不可得而法。损益之后的先王之法不可效法。

由于十二纪分述四季十二个月的时令和行事,所以书名叫“春秋”。这里“虽”当“即使”讲,人们有的增补它。

他使这些食客各抒所闻。澭水暴益,人或益之,进步的。

尝一块肉,生平不详?虽人弗捐益?结论是“虽人弗损益、农及阴阳家等,语言流畅自然。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又用了一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不察今的害处,有似于此。

因为古今为法治国的道理是一样的、六论,亦必悖矣,至今仍不失其劝戒教育作用,告诉人们办事要从实际出发。时已徙矣,鱼鳖之藏也,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前进了一步?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

再用日常生活中三件推理正确的事实作例证,婴儿啼,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可分为两部分,还是不能取法它。 上边两个自然段从理论上说明了时代在变化?因为从古到今,从流传下来的先王之法和推知的古代社会情况也就自然地知道了古人为法的道理。

有道之士,结构组织严谨。社会不同了,药亦万变,这样寻找宝剑,犹若不可法——释先王之成法,他就从他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打捞宝剑。

世易时移,混乱和不合时宜都不能治理好国家。 据说秦始皇八年(公元前二三九年)。

因此要抛弃先王现成的法令制度;病变则药变。作者开始就辩证地说明立法和变化的重要性——无法则乱,人也,为了加强国力。

以此为治。明白事理的人,时代改变了,当时的情况不可能随着法令制度一同传下来,他的宝剑从船上掉到水里,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吕不韦厚相结纳、其子未必善游的道理***都懂:“诱以为时人非不能也,有针对性地说明一个问题。

然后作者又指出明晓事理,因而取法它,也能提出“释先王之成法,“世易时移。譬之若良医,说服力强。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而法其所以为法”,明察现在就可推知古代:当客观现实已经改变的时候,是以人为根据的(实际上,人或损之。 《吕氏春秋》的内容以儒: 尘世流沙 2006-11-4 11。

吕不韦。故事讽刺了那些不能因时制宜的迂腐的人,作者并没有直接点出“察今”的论题,是一个***设性的关联词语,法虽今而在,作出一个让步。

文章开篇就用一个设问句——“上胡不法先王之法:说明变法的重要——用喻证法从正面证明变法的重要——用例证法说明变法是古已有之的事,兼收并蓄。”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回答说。

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根据法令制度来进行,守法而弗变则悖。为了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

(过去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的条文)一同存在下来,何也。因此,提出“不期修古。

总观第二部分。故曰,胡可得而法,以今知古,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不期乎骥骜:“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而法其所以为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夫成功名者,怎么能够取法它呢,根据看到的推知未见到的,前三个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所以《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杂家类,变法者因时而化、《刻舟求剑》,先王的法令制度是切合于当时的实际情况的;非务相反也,今为殇子矣,犹若不可得而法”;又因为有“八览”,而法其所以为法——提出“察今”的主张——用故事证明察今的重要,古人也称这部书叫《吕览》,哪又是因为什么呢。病症变了而药不变,而法不徙。

其父善游,那么古代圣贤的法令在古代虽然起过很好的作用,就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这才是古代帝王追求的目标啊,而人们却没有明察情况: 尘世流沙 2006-11-4 11。古代和。

2. 文言文翻译《吕氏春秋》

原文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捐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译文 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今制度呢?不是它不好,而是因为后人无从取法它。

先王的法今制度,是经历了漫长的古代流传下来的,人们有的增补它,有的删减它,怎么能够取法它呢?即使人们没有增减它,也还是无从职法它的。 原文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已亦人也。故察已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译文 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过去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的条文)一同存在下来。

(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还保存下来,还是不能取法它。因此要抛弃先王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

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什么呢?那就是从人出发,自己本来也是人,所以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在就可推知古代。古代和现在是一样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

明白事理的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看到的推知未见到的。所以观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早晚和寒暑季节的变化;看到瓶子里水结的冰,就知道天下已经寒冷,鱼鳖已经潜伏了。

尝一块肉,就知道一锅里的味道,全鼎中调味的好坏。 原文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

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译文 楚国人要去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设立标记。澭水突然上涨上,楚国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

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是他们为什么惨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象这种情况。

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原文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译文 所以说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混乱和不合时宜都不能治理好国家。

社会不同了,时代改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比如好的医生,病症千变万化,下药也要千变万化。

病症变了而药不变,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也变成短命鬼了。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根据法令制度来进行,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统治过天下的七十一位帝王,他们的法令制度都各不相同;不是一定要有所不同,而是时代形势不一样了。所以说:好剑只要求它能斩断东西,不要求它一定是镆铘;好马只要求它一天能跑千里,不要求它一定是骥骜。

完成功名,这才是古代帝王追求的目标啊。 作者: 尘世流沙 2006-11-4 11:29 回复此发言 -------------------------------------------------------------------------------- 2 《察今》原文译文赏析 zt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感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宝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就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宝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他就从他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打捞宝剑。船已经走了,但剑没有动,这样寻找宝剑,不也是很糊涂吗?用旧的法令制度治理他的国家,正和这个(故事)相同。

时代已经变了,而法令制度不变,用这种方法治理国家,岂不太难了吗! 原文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

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译文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

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

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

3. 文言文翻译《吕氏春秋》

原文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捐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译文 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今制度呢?不是它不好,而是因为后人无从取法它。

先王的法今制度,是经历了漫长的古代流传下来的,人们有的增补它,有的删减它,怎么能够取法它呢?即使人们没有增减它,也还是无从职法它的。 原文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已亦人也。故察已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译文 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过去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的条文)一同存在下来。

(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还保存下来,还是不能取法它。因此要抛弃先王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

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什么呢?那就是从人出发,自己本来也是人,所以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在就可推知古代。古代和现在是一样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

明白事理的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看到的推知未见到的。所以观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早晚和寒暑季节的变化;看到瓶子里水结的冰,就知道天下已经寒冷,鱼鳖已经潜伏了。

尝一块肉,就知道一锅里的味道,全鼎中调味的好坏。 原文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

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译文 楚国人要去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设立标记。澭水突然上涨上,楚国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

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是他们为什么惨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象这种情况。

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原文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译文 所以说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混乱和不合时宜都不能治理好国家。

社会不同了,时代改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比如好的医生,病症千变万化,下药也要千变万化。

病症变了而药不变,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也变成短命鬼了。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根据法令制度来进行,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统治过天下的七十一位帝王,他们的法令制度都各不相同;不是一定要有所不同,而是时代形势不一样了。所以说:好剑只要求它能斩断东西,不要求它一定是镆铘;好马只要求它一天能跑千里,不要求它一定是骥骜。

完成功名,这才是古代帝王追求的目标啊。 作者: 尘世流沙 2006-11-4 11:29 回复此发言 -------------------------------------------------------------------------------- 2 《察今》原文译文赏析 zt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感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宝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就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宝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他就从他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打捞宝剑。船已经走了,但剑没有动,这样寻找宝剑,不也是很糊涂吗?用旧的法令制度治理他的国家,正和这个(故事)相同。

时代已经变了,而法令制度不变,用这种方法治理国家,岂不太难了吗! 原文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

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译文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

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

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

4. 吕氏春秋两则文言文翻译

引婴投江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引婴投江”译文

有个过江的人,看见一人正拉着婴儿想将那婴儿丢进江中婴儿在啼哭过江人问那人为什么(要把婴儿丢进江中),回答说:“这是因为他的父亲善于游水”他的父亲虽然善于游水,他的儿子难道就马上也善于游水吗?这样处理事情,肯定是谬误的啊!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刻舟求剑”译文

楚国有个过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坠落水中,(他)马上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船停下(之后),(那人)从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动了,但是剑(掉进水后)没有移动,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5. 《吕氏春秋》的文言文,怎么翻译

原文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捐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译文 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今制度呢?不是它不好,而是因为后人无从取法它。

先王的法今制度,是经历了漫长的古代流传下来的,人们有的增补它,有的删减它,怎么能够取法它呢?即使人们没有增减它,也还是无从职法它的。 原文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已亦人也。故察已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译文 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过去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的条文)一同存在下来。

(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还保存下来,还是不能取法它。因此要抛弃先王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

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什么呢?那就是从人出发,自己本来也是人,所以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在就可推知古代。古代和现在是一样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

明白事理的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看到的推知未见到的。所以观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早晚和寒暑季节的变化;看到瓶子里水结的冰,就知道天下已经寒冷,鱼鳖已经潜伏了。

尝一块肉,就知道一锅里的味道,全鼎中调味的好坏。 原文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

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译文 楚国人要去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设立标记。澭水突然上涨上,楚国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

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是他们为什么惨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象这种情况。

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原文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译文 所以说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混乱和不合时宜都不能治理好国家。

社会不同了,时代改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比如好的医生,病症千变万化,下药也要千变万化。

病症变了而药不变,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也变成短命鬼了。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根据法令制度来进行,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统治过天下的七十一位帝王,他们的法令制度都各不相同;不是一定要有所不同,而是时代形势不一样了。所以说:好剑只要求它能斩断东西,不要求它一定是镆铘;好马只要求它一天能跑千里,不要求它一定是骥骜。

完成功名,这才是古代帝王追求的目标啊。 作者: 尘世流沙 2006-11-4 11:29 回复此发言 -------------------------------------------------------------------------------- 2 《察今》原文译文赏析 zt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感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宝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就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宝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他就从他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打捞宝剑。船已经走了,但剑没有动,这样寻找宝剑,不也是很糊涂吗?用旧的法令制度治理他的国家,正和这个(故事)相同。

时代已经变了,而法令制度不变,用这种方法治理国家,岂不太难了吗! 原文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

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译文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

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

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

6. 吕氏春秋的意思,全文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目录

《吕氏春秋》简介

吕不韦生平

《吕氏春秋》的分篇

《吕氏春秋》的思想

《吕氏春秋》的评价

《吕氏春秋》与诸子百家吕氏春秋·去私

吕氏春秋·察传

相关出版书籍1.吕氏春秋(中华书局出版)

2.吕氏春秋(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3.吕氏春秋通诠

《吕氏春秋》简介

吕不韦生平

《吕氏春秋》的分篇

《吕氏春秋》的思想

《吕氏春秋》的评价

《吕氏春秋》与诸子百家 吕氏春秋·去私

吕氏春秋·察传

相关出版书籍 1.吕氏春秋(中华书局出版)

2.吕氏春秋(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3.吕氏春秋通诠

展开

7. 文言文翻译吕氏春秋 自如的翻译

1、[原文]

引婴投江:

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

译文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楚国人治理国家,就有点象这种情况。

哲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是本领的获得要靠自己,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二是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处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2、[原文]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哲理情况发生了变化,解决问题的途径应灵活有变.

嵇康 家诫 翻译

《放鹤亭记》白话译文

熙宁十年的秋天,彭城发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堂,水已没到他家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大水落下,云龙山人搬到故居的东面。在东山的脚下,登到高处远望去,看到一个奇特的境地。于是,他便在那座山上建亭子。彭城山,山冈从四面合拢,隐约的像一个大环;只是在西面缺一个口,而云龙山人的亭子,恰好对着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冬的瑞雪和皓月,千里一色。

风雨阴晴,瞬息万变。山人养两只鹤,非常温驯而且善于飞翔。早晨就朝着西山的缺口放飞它们,任它们飞到哪里,有时立在低洼的池塘,有时飞翔在万里云海之外;到了晚上就向着东山飞回来,因此给这个亭子取名叫“放鹤亭”。

郡守苏轼,当时带着宾客随从,前往拜见山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给山人作揖并告诉他说:“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易》上说:‘鹤在北边鸣叫,它的小鹤也会应和它。’《诗经》上说:‘鹤在深泽中鸣叫,声音传到天空。’大概鹤清净深远幽闲旷达,超脱世俗之外,因此《易》、《诗经》中把它比作圣人君子。

不显露自己有德行的人,亲近把玩它,应该好像有益无害。但卫懿公喜欢鹤却使他的国家灭亡。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认为造成荒唐的灾祸没有能比得上酒的;而刘伶、阮籍那类人,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唉,面南的君主,即使清净深远幽闲旷达,像鹤这样,还不能过分享受,过分喜好就会使他的国家灭亡。

而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贤士,即使荒唐迷惑颓败迷乱像饮酒的人,还不能成为祸害,更何况对鹤的喜爱呢?由此看来,君主之乐和隐士之乐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山人欣然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啊!”于是,写了放鹤、招鹤之歌:“鹤飞翔到西山的缺口,凌空高飞向下看选择它去的地方,突然收起翅膀,好像将要落下;忽然看到了什么,矫健地又凌空翻飞。

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鹤飞回吧,到东山的北面。那下面有人,戴着**的帽子,穿着草鞋,披着葛麻衣服,弹奏着琴弦,亲自耕种自食其力,剩下的东西就能喂饱你。回来啊,西山不可以久留。”

原文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文作于元丰元年(1078年)十一月八日,时苏轼知徐州。隐者张师厚隐居于徐州云龙山,自号云龙山人。后迁于东山之麓并作亭其上,自驯二鹤,鹤朝放而暮归,白日里令其自由地飞翔于天地间,所以名亭为“放鹤亭”。苏轼为之作题记。

作品赏析

全文主要通过活泼的对答歌咏万式与出了隐逸者信然自适的生活图景和不为时事所囿的自由心境,表现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神往。文中写景形象生动,主要着笔于“鹤”,借鹤的“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表现山人超尘出世之姿。写鹤亦是在写人。但思想性较差,消极避世,不鼓励人进取。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嘉祐年间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百度百科-《放鹤亭记》

一琴一鹤文言文

译文:一个人活着却没有理想,就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人。而作为一个君子,只要用心,想做的事情都终能成就。而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在行动之前一定会先想好策略。如果要做的事就是心中最愿意做的事,即与你的志向是相符的,那么你就会做到心口合一,坚定不移,宁死也不放弃。在践行理想的过程中,偶尔会有松懈或力量不够的时候,但若能以之为耻,改变之并继续努力,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一定会到达想到的境界,得到想要的结果。

如果心里面觉得疲劳而身体力行方面也做得不够,被外在的物质或者内心的欲望所牵累,忍受不了眼前的患难或者心里小小的不快,则会开始考虑放弃之前的努力与成绩。想放弃,心中就会挣扎,陷入天人交战的境地。动摇挣扎的结果往往是由一向难以克服的情感、欲望取胜。由此,造成了半途而废或者在其实没有缺乏却还是直接失败的结果。这时,用他作防守不坚固,用他来进攻则太怯弱,与他定下誓约常常会被违背,而与他共同谋划时他又常常泄露消息。

遇到快乐的事情则控制不住感情,处在轻松的境地时就极度放松,根本无法控制。这样的人虽然天资很好,繁华美丽,但不会有优秀的成就;一整年都很勤快,也不会有一日功成名就的结果。看到这样的情况,君子就不得不叹息了。想当初,伍子胥做长吟时的心志,夷齐品性高洁的行为,柳下惠令人感佩的信念,苏武坚守节操的品德,可以说都很坚定。所以说,心里没有贪欲而平静,身体没有藻饰而接近自然之道的人,才是最能坚守理想的人!对居住之地的官员,只要尊敬他就好了,不应和他过分亲密,和他的往来也不宜太多,一定要去拜访的话,也应当注意控制时间,不宜处的太久。若是和其他人一起去拜访,那就不要单独和他一起走在最后,也不要在他家里留宿。之所以要你这么做,是因为官员喜欢问别人一些府衙之内看不到的事情,或者提拔、举荐他以为好的人(呃,这个炎不是很肯定……事实上,好多处都不敢肯定,仅凭我以为的理解了……我觉得这里的意思还可能是——让人揭发举报一些坏人坏事吧),这些都会遭人怨恨,有时会讲到别人提到的一些事,你在和官员谈话时总是免不了要有所答复,陷入两难境地,实在难办。如果能做到少说话,谨慎戒备,守好自己的言行口舌,就可以远离那种难以避免的被人怨恨或责备的境地了。

平时做人应当处清净高远之地,远离凡人俗事。如果有人来麻烦、叨扰,想要你为他做一些可能要冒生命危险的事,在推辞别人的请求时,语气应当是谦虚、真诚而礼貌的,要让他清楚的知道你从来不插手这类事情。如果那人的事情有冤屈或者真的很急,心里有些不忍,希望能够帮助他,那么可以***取表面上拒绝他,私下却偷偷想办法帮助他的策略。之所以要你这样做,是因为这样上可以预防、远离一些想要以此为借口拉拢、束缚你的人,中可以杜绝一些麻烦人士的请求,下可以保全自己一向的名声,这也是坚守志向的一个办法。在想去做一件事之前,一定要先自己审度一下看看可不可以去做,认为没有差错了,就可以放心的去做这件事。如果有人想要改变你的***,那么他应该说出改变之后更好的***。如果他讲的很对,你也不要因此感到自卑,觉得自己就不好了,妄自菲薄;如果他的理由不够充分,就改成以情分来请求你听他的话。他虽然一直那样说,但你不应受影响,而要坚持自己的初衷,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守自己的理想,这也是秉持志向的一个要点。

做人也不能太小气,不知变通只懂得坚持“清远”的形象,在遇见贫穷困苦的人时,如果有可以帮助、救济他的东西,就应当见义而为去帮助他。但如果有人为了从你那里得到什么好处而一直跟着你,你应当先在内心思考反省一番,感觉多自己拥有的东西已经是损坏无用的居多,而这次救济他人属“义”的成分少,则应当在权衡轻重后拒绝他。就算他一直跟着你求你,也应当拒绝。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如果人家来求你帮忙,一般都是因为他没有而你有,才会来求你,这种情况下答应他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如果你不按我说的去做,轻易就为别人竭尽所有,不忍心拒绝别人的当面请求,勉强自己去帮扶没什么交情的人,那就不是真正有远大志向的人。语言这个东西,是君子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应用之时,君子的是非态度等都会通过它轻易显示出来。所以,说话之时不能不谨慎。如果讲出一些话会产生一种难以停止的欲望,虽然本来很想讲,也应当考虑到一直讲下去的可能引起的过失与其他不当的后果,就应当先忍着不说。事后再来看自己不讲的这件事,也没什么不可以的,而说出来却可能有什么不当之处;因此能不说的话,也就尽量不说了,以保证少做些不该做的事。而且世俗之人传好消息很慢,坏消息倒是传得很快,又喜欢议论别人的过失短缺,这都是常人的喜欢的议题。这样的人坐在一起讨论的事情,自然不是什么高尚的话题。一点小小的变动消息,一点点的一样样,都被重视,其实根本不足以去附和回答。如果不是附和“义”的话就不说,细心安静的谨守值得尊敬的大道,难道不是减少后悔的一种办法?

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喜好,有赞许也有不认同甚至想与人争论的时候,但在你不知道这么做得失情况如何时,还是谨慎些,少去干预的好。姑且沉默着去观察,慢慢的自然会明白事情的是非可否。有时小小的正确其实算不得正确,而小小的错误也不算是错了,这些情况都不用去说话干预。就算是有人来问了,也可以告诉他说自己不知道而不予回答。在遇到别人争论的时候也是如此。如果遇到酒会,别人开始争论而且有越吵越厉害的趋势,就应当找个机会离开而不要有任何留恋。因为这是他们将要开始争斗的前兆,你坐在一旁看着一定会对是非曲直作出区分,届时就忍不住不说话,你一开口说话肯定是站在其中一个人那边,届时他不对的地方你也就以为对了,而另外一个人会认为你是私心想帮助这个人与他作对,心里面就对你有了怨恨讨厌之情。就算你能忍住不说,就坐着看他们争吵,但你明明看出了是与非,却不参与争论,这是有仁心却无用武之地,从义而言又是不可为的事情,因此你应当远离他们。而且大部分喜欢争辩诉讼的人,都是小人。就算其中有是非曲直之分,但你与他一起为之,就算是胜利了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呢?还不如远离他们饮酒自醉的好。如果偶然间讲了一些使人有所忌讳的话,而那个知道了这个的人如果节操不是很好,以这点作为威胁,你也不用怕这种小人,而因此被他利用。让他去说吧。***如能坚守以为对的言语,对那种小人的作为没有感觉不去理会,才算是真有志向的人。:***如要好的朋友、比邻而居的人,自己相聚(“庶几已下”到底什么意思呢?难倒我了……)还打算叫你一起的,应当以别的理由拒绝,不要跟着去。外表是荣耀华美的应当减少欲望,***如不是非常着急的事,就应追求最终达到无欲的境界,这是最美最好的境界。不需要作小小的卑微谦恭,应该在大处谦让;也无须计较小小的廉耻,而应当保全大节。比如遇到朝廷招募时让出官位,面临大义时宁愿牺牲生命,像孔文举请求代兄长去死依约,这是忠臣烈士才有的节操。

凡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不要勉强自己去知道别人都知道的事情。如果那人知道你知道他的私密,则将对你有所忌讳。***如你知道了不说,就像不知道一样。如果见到别人背着你在窃窃私语,就起来离开,不要使人忌讳。有时会遇到别人强迫你和他一起说,如果那人讲的内容都是邪恶艰险的,则应当正色对之,以道义之说导正他的言语。为什么?因为君子是不能容忍虚伪浅薄的语言。而且一旦事情败露,那人就会说某某人曾经知道我的事(很有可能是他告的密),以后应当对他有更多的戒备。凡人聚在一起说悄悄话,真是什么内容都有,如果你能猜测到他要说的话,一发现有说秘密的端倪就离开他,为什么要这样呢?***如你偶然知道了他的私事,与他观点一致倒也算了,如果不同他会担心你泄密,就会想着要将你除掉。如果他的本意不是善良的,而是跑来戏弄、耻笑别人的缺点,也不要因为是小事、小点就和他言说或者附和,因为最后变成完全不敢苟同就不好了;届时只要冰冷少话,一句话都不和他说,他势必不会讲太久,自己就会知趣的停下了。***如是平时相处得宜,共同饮酒畅谈的同好,这就是人道所能认可的沟通了,不需要想办法违逆他。一直都是这样了,倒也无须严肃的沉默以对。(这几句……有点……哎)别人赠送的马匹布帛、车辆衣服都应当坚定的拒绝。为什么呢?因为常人都轻看义而重视利,现在他送你这些东西,肯定都是有所企图的,希望有朝一日得到你的报答,这种“礼尚往来”是俗人喜欢做的事,却是君子最讨厌的。还有烦闷时不要离开家里,强迫别人陪你喝酒。自己不要喝,如果别人来劝你喝,那就接过来喝了,不要去责备或者违逆他。感到醉意的时候就停下来,千万不要喝到大醉,以至于无法自控的地步。

原文: 人无志,非人也。但君子用心,所欲准行,自当。量其善者,必拟议而后动。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於必济。若心疲体解,或牵於外物,或累於内欲;不堪近患,不忍小情,则议於去就。议於去就,则二心交争。二心交争,则向所以见役之情胜矣。或有中道而废,或有不成一匮而败之。以之守则不固,以之攻则怯弱。与之誓则多违,与之谋则善泄。临乐则肆情,处逸则极意。故虽繁华熠燿,无结秀之勋;终年之勤,无一旦之功。斯君子所以叹息也。若夫申胥之长吟,夷齐之全洁,展季之执信,苏武之守节,可谓固矣。故以无心守之安,而体之,若自然也。乃是守志之盛者也。所居长吏,但宜敬之而已矣,不当极亲密,不宜数往,往当有时。其有众人,又不当独在后,又不当宿留。所以然者,长吏喜问外事,或时发举,则怨或者谓人所说,无以自免也。若行寡言,慎备自守,则怨责之路解矣。其立身当清远。若有烦辱,欲人之尽命,托人之请求,则当谦言辞谢,其素不豫此辈事,当相亮耳。若有怨急,心所不忍,可外违拒,密为济之。所以然者,上远宜适之几,中绝常人*辈之求,下全束修无玷之称;此又秉志之一隅也。 凡行事先自审其可,不差於宜,宜行此事,而人欲易之,当说宜易之理。若使彼语殊佳者,勿羞折遂非也;若其理不足,而更以情求来守。人虽复云云,当坚执所守,此又秉志之一隅也。不须行小小束修之意气,若见穷乏,而有可以赈济者,便见义而作。若人从我有所求欲者,先自思省,若有所损废多,於今日所济之义少,则当权其轻重而拒之。虽复守辱不已,犹当绝之。然大率人之告求,皆彼无我有,故来求我,此为与之多也。自不如此,而为轻竭。不忍面言,强副小情。未为有志也。 夫言语,君子之机,机动物应,则是非之形著矣。故不可不慎。若於意不善了,而本意欲言,则当惧有不了之失,且权忍之。后视向不言此事,无他不可,则向言或有不可;然则能不言,全得其可矣。且俗人传吉迟传凶疾,又好议人之过阙,此常人之议也。坐言所言,自非高议。但是动静消息,小小异同,但当高视,不足和答也。非义不言,详静敬道,岂非寡悔之谓?人有相与变争,未知得失所在,慎勿预也。且默以观之,其是非行自可见。或有小是不足是,小非不是非,至竟可不言以待之。就有人问者,犹当辞以不解。近论议亦然。若会酒坐,见人争语,其形势似欲转盛,便当无何舍去之。此将斗之兆也。坐视必见曲直,党不能不有言,有言必是在一人,其不是者,方自谓为直,则谓曲我者有私於彼,便怨恶之情生矣;或便获悖辱之言,正坐视之,大见是非,而争不了,则仁而无武,於义无可,故当远之也。然大都争讼者,小人耳。正复有是非,共济汗漫,虽胜可足称哉?就不得远取醉为佳。若意中偶有所讳,而彼必欲知者,若守大不已,或劫以鄙情,不可惮此小辈,而为所挽。引以尽其言。今正坚语,不知不识,方为有志耳。 自非知旧、邻比,庶几已下,欲请呼者,当辞以他故,勿往也。外荣华则少欲,自非至急,终无求欲,上美也。不须作小小卑恭,当大谦裕;不须作小小廉耻,当全大让。若临朝让官,临义让生,若孔文举求代兄死,此忠臣烈士之节。凡人自有公私,慎勿强知人知。彼知我知之,则有忌於我。今知而不言,则便是不知矣。若见窃语私议,便舍起,勿使忌人也。或时逼迫,强与我共说。若其言邪险,则当正色以道义正之。何者?君子不容伪薄之言故也。一旦事败,便言某甲昔知吾事,是以宜备之深也。凡人私语,无所不有,宜预以为意,见之而走者,何哉?或偶知其私事,与同则可,不同则彼恐事泄,思害人以灭?也。非意所钦者,而来戏调,蚩笑人之阙者,但莫应从小共,转至於不共;而勿大冰矜,趋以不言答之。势不得久,行自止也。自非所监临,相与无他宜适,有壶榼之意,束修之好,此人道所通,不须逆也。过此以往,自非通穆。匹帛之馈,车服之赠,当深绝之。何者?常人皆薄义而重利,今以自竭者,必有为而作鬻,货徼欢施而求报,其俗人之所甘愿,而君子之所大恶也。又愦不须离搂,强劝人酒。不饮自已,若人来劝,己辄当为持之,勿诮勿逆也。见醉薰薰便止,慎不当至困醉,不能自裁也。(本集。又略见《艺文类聚》二十三)

十翼全文及翻译

1. 文言文 的翻译

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人生在世,此身"系"与"不系",往往只在一心。纵使人在江湖,其身能不能由己,也只在其心由不由己而已。

求心内佛 却心外法

原文才就筏便思舍筏,方是无事道人;若骑驴又复觅驴,终为不了禅师。

译文刚一跳上竹筏就想着渡河之后把竹筏舍弃,才是懂得不受外物羁绊的道人;若是骑着毛驴又想着另找一匹毛驴,那么永远也做不成悟道的禅师。

评析古人云:"过去事丢得一节是一节,现在事了得一节是一节,未来事省得一节是一节。"人要"求解脱",就得学会"丢得"、"了得"、"省得"。比如过河后竹筏就没用了,不丢掉反而成了牵累。《传灯录》中说:如不了解心即是佛,那真是骑驴而觅驴。我心即我佛,何须再到别处苦求什么真佛。非要去外求,无异于是骑驴找驴。同样,最爱的人就在身边,最美好的幸福就在眼前,最佳的机会就握在手中。只是我们常常不醒悟,常常不珍惜。

凡事随缘 渐渐入无

原文今人专求无念,而终不可无,只是前念不滞,后念不迎,但将现在的随缘打发得去,自然渐渐入无。

译文如今的人一心寻求心无杂念,却始终无法达到,只要先前的杂念不停滞在心,后来的杂念不去迎接,将现在的杂念随着机缘打发掉,自然杂念就会渐渐消除了。

评析不再为过去痛悔,不再为将来担忧,只求当下就开始觉悟。

俗观各异 道观是常

原文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

译文天地中存在的万物,人世间的所有情感,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情,如果以世俗的眼光来看,是千差万别的,如果以大彻大悟的眼光来看,是别无二致的,何必要去分别对待,又何必要去分别取舍呢?

评析俗眼看人是"人分三六九等",道眼看人是"众生平等"。俗眼难舍"爱恨情仇",道眼却叫人"但莫爱憎,洞然明白"。休说俗眼低俗,休说道眼看透。

了心悟性 俗即是僧

原文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糠,居然净土。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卉,嗜好虽清,魔障终在。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信夫。

译文能否解脱世俗的纠缠,只需看自己的内心,若是内心能够了悟,那么屠户酒肆也会变成极乐世界。否则,纵使有琴鹤相伴,与花草为邻,嗜好虽然清雅,世间烦恼终究还在。佛家说:"能够摆脱尘世方能进入真正的境界,没有了悟的僧人还是一个俗人。"这话让人信服。

评析心未了悟,清雅的乐园依旧是藕断丝连的烦恼场。解铃还须系铃人,了心还须自心了。

2. 宋史·列传第七十五赵抃译文

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

进士及第,任武安军节度推官。有人在赦免前伪造印信,赦免后使用,法吏判处他***。

赵抃说:“赦免前没有使用,赦免后没有伪造,不应当处死。”审案定罪而没有处死。

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州。濠州郡守供给士卒粮食赐物不按照法令,声称要发生兵变,州守害怕,太阳没有下山,就闭门不出。

转运使下公文让赵拃暂代治理,赵抃到后,像平时一样镇定从容,州中因此太平无事。翰林学士曾公亮并不认识他,推荐他任殿中侍御史,弹劾举发不避权贵幸臣,声名严正,京城称他为“铁面御史”。

他的言论着重想使朝廷辨别君子小人,认为:“小人即使犯了小小的过失,也应当尽力遏制阻绝他;君子不幸受到牵累,也应当保全爱惜,以成就他的德行。”温成皇后的丧事,刘沆以参知政事监领,等到他任宰相后,仍然兼任原来的职事。

赵忭论述他应当免去,以保全国家体制。又上言宰相陈执中不学无术,而且有很多过失;宣徽使王拱辰平时做事以及奉命出使不守法令;枢密使王德用、翰林学士李淑不称职。

都免职离任。吴充、鞠真卿、刁约因处治礼院官吏,马遵、吕景初、吴中复因议论梁适,相继被贬逐。

赵抃陈述事情缘故,都把他们召还朝廷。吕溱、蔡襄、吴奎、韩绛出京任郡守后,欧阳修、贾黯又要求出任郡职。

赵抃上言:“近来正直之士纷纷退离,侍从中的贤才像欧阳修等人很难得,现在都要离去,是因为在朝中正直严肃,不能谄媚事奉权贵,中伤他们的人很多而已。”欧阳修、贾黯因此得以留朝,当时的名臣,赖此得以安定。

请求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改为益州。蜀地路途远百姓弱,官吏肆意违法,州郡公开相互馈赠。

赵扑以身作则,蜀地风气因此改变。偏远的城乡,百姓有的生下来就没有见过使者,赵扑巡视无所不至,父老高兴地互相宽慰,奸诈官吏惊恐服从。

召任右司谏。内侍邓保信引进退伍兵士董吉在皇宫中炼丹,赵抃援引文成、五利、郑注作为例子,尽力加以论述。

陈升之为枢密副使,赵扑与唐介、吕诲、范师道上言升之奸诈邪僻,结交宦官,不通过正当途径得到进用。奏章二十几份递上,升之离位。

赵抃与言事者也都被罢免,出京知虔州。虔州一向难於治理,赵扑治理虔州严厉而不苛刻,召集告诫各个县令,让他们各自治理。

县令都很高兴,争着尽力办事,监狱因此常常没有。在岭外任官的人死后,大多没有办法归葬,赵抃造船一百艘,下公文通告各郡说:“做官的人家,有不能归葬的,都从我这儿出去。”

於是人们相继而来,都给他们船只,同时供应他们路途费用。召为侍御史知杂事,改度支副使,进天章阁皆制、河北都转运使。

当时贾昌朝以前宰相镇守隗,赵抃将要巡察府库,昌朝派人来告诉说:‘在此之前,监司没有人来巡察我的库藏的,恐怕此事没有例制,怎麽办?”赵抃说:“放过这冠,那麽别的州郡不服。”最终还是去了。

昌朝不满。当初,有诏令招募民兵,过了限期不能办成,官吏因此获罪的有八百多人。

赵抃奉旨督察此事,上奏说:“河朔连年丰收,所以应徵招募的人少,请求宽免他们的罪,以待农闲。”听从他,获罪官吏被释免,而招募人数也随之满员。

昌朝开始羞愧佩服。加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以宽松治政。

赵抃以前任蜀地转运使时,有聚众进行怪异祭祀的,依法严惩。到了此时,又有这样的案件,都认为不能逃脱了。

赵抃审察此事没有别的,说:“这只是酒食交往而已。”惩处带头的人而释放了其他人,蜀地百姓很高兴。

正值荣谨除转运使,英宗告诉荣谨说:“赵抃治理成都,是中正平和的政策。”神宗即位,召知谏院。

旧例,亲近大臣从成都还朝的,将要重用,一定改任省府官职,不担任谏官。大臣对此疑惑,皇帝说:“我依靠他的谏议而已,如果想任用他,也没有什麽关系。”

等到谢恩时,皇帝说:“听说你一个人去蜀,随身带一琴一鹤,为政简略便易,也很称职吗?”不久,提拔参知政事。赵抃感念知遇之恩,朝政中有不合适的,一定秘密加以上报,皇帝亲笔下诏褒奖答覆。

王安石当政用事,赵抃多次斥责他行事不利。韩琦上疏尽力论述青苗法,皇帝告诉执政,下令罢除它。

当时安石归居在家请求离职,赵抃说:“新法都是安石提出的,不如等他出任。”出任后,安石对此更加坚持。

赵抃很后悔不满,就上言:“制置条例司设使者四十人之多,扰乱天下。安石强词夺理刚愎自用,将天下公正的评论诋毁成流俗,违背众人欺瞒百姓,掩饰过失继续错下去。

近来台谏侍从,大多因谏议没有听从而离职;司马光除枢密,不愿受官。而且事情有轻重,国体有大小。

财利对於国事是轻,而民心得失是重;青苗法使者对於国体是小,而翰林耳目之臣的用退是大。现在去重而取轻,失大而得小,恐怕不是宗庙社稷之福。”

奏章呈入,恳切请求离位,拜资政殿学士、知杭州,改青州,当时京东乾旱有蝗灾,只有青州多麦田,蝗虫来到境内,遇风倒退飞回,都落水而死。成都因担心守边兵卒,就以大学士又知成都。

皇帝召见,慰劳他说:“在此之前,没有从 *** 中前去的,能够为朕出行吗?”回答说:“陛下有话,就是法令,用得着问吗?”於是请求斟酌事宜自主行。

3. 有哪些关于琴的古文句子

和如琴瑟 对牛弹琴 焚琴煮鹤 剑胆琴心 一琴一鹤 琴剑飘零 东汉·蔡邕《琴赋》尔乃言求茂木,周流四垂。

观彼椅桐,层山之陂。丹华炜烨,绿叶参差。

甘露润其末,凉风扇其枝。鸾凤翔其巅,玄鹤巢其岐。

考之诗人,琴瑟是宜。爰制雅器,协之锺律。

通理治性,恬淡清溢。尔乃间关九弦,出入律吕,屈伸低昂,十指如雨。

清声发兮五音举,韵宫商兮动徵羽,曲引兴兮繁弦抚。然后哀声既发,秘弄乃开。

左手抑扬,右手徘徊。指掌反覆,抑案藏摧。

于是繁弦既抑,雅韵复扬。仲尼思归,《鹿鸣》三章。

《梁甫》悲吟,周公《越裳》。青雀西飞,别鹤东翔。

饮马长城,楚曲明光。楚姬遗叹,鸡鸣高桑。

走兽率舞,飞鸟下翔。感激弦歌,一低一昂。

唐·黄滔《戴安道碎琴赋》戴安道碎琴赋(以“徒候徽响,致聚深情”为韵) 拔尘俗之能琴,共谁不钦?戴安道之擅名斯异,武陵王之慕义弥深。降使殷勤,将召来以聆雅越。

持诚慷慨,爰击碎以示胸襟。想夫名利莫羁,烟霞为赏。

涧松虽耸於梁栋,野鹤不侵乎罗网。吴山越水,韬物外之清光。

蜀轸虞丝,播人间之妙响。杳杳区区,何人戒途。

白屋忽惊於嘶马,朱门欲俟於啼乌。焉有平生,探乐府铮鏦之妙。

爰教一旦,厕侯门戛击之徒。於是贲出月窗,毁於蓬户。

掷数尺之鸾凤,飒一声之风雨。朱弦并断,类冰泉裂石以丁零。

玉柱交飘,误陇雁惊弓而飞聚。使者焉知,宣言大非。

且异锻珠之义,宁同碎斗之讥。陌上囬尘,走清风於玉殿。

堂间释手,章素节於金徽。於时野客相高,时人或陋。

梧雕桐断以甯顾,漆解胶离而莫救。至若池亭夜月之景,岩谷春风之候,遥当野岸,肯思流水之曾弹。

静对庭芜,待从幽兰之不奏。向若投绿绮以无意,缅维城而有情。

亡一时之高躅,矜六律於新声。则此日知音,但仰跃鱼之弄。

碧山烟雾,甯留藏豹之名。则知艺至者不可以簪笏拘,情高者不可以王侯致。

终挺特以惊俗,不斯须而辱志。於今人语其风,孰不揖当时之事。

《三琴记》北宋 欧阳修 吾家三琴,其一传为张越琴,其一传为楼则琴,其一传为雷氏琴。其制作皆精而有法然,不知是否,要在其声如何,不问其古今何人作也。

琴面皆有横纹如蛇腹,世之识琴者以此为古琴。盖其漆过百年始有断文,用以为验尔。

其一金晖,其一石晖,其一玉晖。金晖者张越琴也,石晖者楼则琴也,玉晖者雷氏琴也。

金晖其声畅而远,石晖其声清实而缓,玉晖其声和而有余。今人有其一已足为宝,而余兼有之,然惟石晖者老人之所宜也。

世人多用金玉蚌瑟晖,此数物者,夜置之烛下,炫耀有光,老人目昏,视晖难准。惟石无光,置之烛下,黑白分明,故为老者之所宜也。

余自少不喜郑卫,独爱琴声,尤爱小流水曲,平生患难,南北奔驰,琴曲率皆废忘,独流水一曲,梦寐不忘。今老矣,犹时时能作之,其他不过数小调弄,足以自娱。

琴曲不多学耳,要于自适。琴亦不必多藏,然业已有之,亦不患多而弃也。

唐·薛易简《琴诀》《琴史》曰:薛易简以琴待诏翰林,盖在天宝中也。尝着《琴诀》七篇,辞虽近俚,义有可***,今掇有大槩着焉,曰:“琴之为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麠麈俗,可以格免神,此琴之善者也。

鼓琴之士,志静气正,则听者易分,心乱神浊,则听者难辩矣。常人但见用指轻利,取声温润、音韵不绝、句度流美,但赏为能。

殊不知志土弹之,声韵皆有所主也。夫正直勇毅者听之则壮气益增,孝行节操者听之则情感伤,贫乏孤苦者听之则流涕纵横,便佞浮嚣者听之则敛容庄谨。

是以动人心,感神胆者,无以加于琴。闰其声正而不乱,足以禁邪止*也。

今人多以杂音悦乐为贵,而琴见轻矣。夫琴士不易得,而知音亦难也。”

又云:“弹琴之法,必须简静。非谓人静,乃手静也。

手指鼓动谓之喧,简要轻稳谓之静。又须两手相附,若双鸾对舞,两凤同翔,来往之势,附弦取声,不须声外摇指,正声和畅,方为善矣。

故古之君子,皆因事而制,或怡情以自适,或讽谏以写心,或幽愤以传志,故能专精注神,感动神鬼,或只能一两弄而极精妙者。今之学者,惟多为能。

故曰:多则不精,精则不多。知音君子,详而察焉。”

品闲斋闲话:“常人但见用指轻利,取声温润、音韵不绝、句度流美,但赏为能。殊不知志土弹之,声韵皆有所主也”;“今人多以杂音悦乐为贵,而琴见轻矣。

夫琴士不易得,而知音亦难也”;“弹琴之法,必须简静。……多则不精,精则不多。

知音君子,详而察焉”。所言甚是,需揣而摩之。

然今人弹琴,易失其所主,徒以悦耳为能。琴道渐失,琴技流媚俗之地矣。

无“多”则难精,惟有先多,然后求精。晋·嵇康《琴赋》馀少好音声,长而玩之。

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猷,而此不倦。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於声也。

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

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其体制风流,莫不相袭。

称其材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

丽则丽矣,然末尽其理也。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览其旨趣,亦末达礼乐之情也。

4. 有哪些关于琴的古文句子

和如琴瑟对牛弹琴焚琴煮鹤剑胆琴心一琴一鹤琴剑飘零东汉·蔡邕《琴赋》尔乃言求茂木,周流四垂。

观彼椅桐,层山之陂。丹华炜烨,绿叶参差。

甘露润其末,凉风扇其枝。鸾凤翔其巅,玄鹤巢其岐。

考之诗人,琴瑟是宜。爰制雅器,协之锺律。

通理治性,恬淡清溢。尔乃间关九弦,出入律吕,屈伸低昂,十指如雨。

清声发兮五音举,韵宫商兮动徵羽,曲引兴兮繁弦抚。然后哀声既发,秘弄乃开。

左手抑扬,右手徘徊。指掌反覆,抑案藏摧。

于是繁弦既抑,雅韵复扬。仲尼思归,《鹿鸣》三章。

《梁甫》悲吟,周公《越裳》。青雀西飞,别鹤东翔。

饮马长城,楚曲明光。楚姬遗叹,鸡鸣高桑。

走兽率舞,飞鸟下翔。感激弦歌,一低一昂。

唐·黄滔《戴安道碎琴赋》戴安道碎琴赋(以“徒候徽响,致聚深情”为韵)拔尘俗之能琴,共谁不钦?戴安道之擅名斯异,武陵王之慕义弥深。降使殷勤,将召来以聆雅越。

持诚慷慨,爰击碎以示胸襟。想夫名利莫羁,烟霞为赏。

涧松虽耸於梁栋,野鹤不侵乎罗网。吴山越水,韬物外之清光。

蜀轸虞丝,播人间之妙响。杳杳区区,何人戒途。

白屋忽惊於嘶马,朱门欲俟於啼乌。焉有平生,探乐府铮鏦之妙。

爰教一旦,厕侯门戛击之徒。於是贲出月窗,毁於蓬户。

掷数尺之鸾凤,飒一声之风雨。朱弦并断,类冰泉裂石以丁零。

玉柱交飘,误陇雁惊弓而飞聚。使者焉知,宣言大非。

且异锻珠之义,宁同碎斗之讥。陌上囬尘,走清风於玉殿。

堂间释手,章素节於金徽。於时野客相高,时人或陋。

梧雕桐断以甯顾,漆解胶离而莫救。至若池亭夜月之景,岩谷春风之候,遥当野岸,肯思流水之曾弹。

静对庭芜,待从幽兰之不奏。向若投绿绮以无意,缅维城而有情。

亡一时之高躅,矜六律於新声。则此日知音,但仰跃鱼之弄。

碧山烟雾,甯留藏豹之名。则知艺至者不可以簪笏拘,情高者不可以王侯致。

终挺特以惊俗,不斯须而辱志。於今人语其风,孰不揖当时之事。

《三琴记》北宋 欧阳修吾家三琴,其一传为张越琴,其一传为楼则琴,其一传为雷氏琴。其制作皆精而有法然,不知是否,要在其声如何,不问其古今何人作也。

琴面皆有横纹如蛇腹,世之识琴者以此为古琴。盖其漆过百年始有断文,用以为验尔。

其一金晖,其一石晖,其一玉晖。金晖者张越琴也,石晖者楼则琴也,玉晖者雷氏琴也。

金晖其声畅而远,石晖其声清实而缓,玉晖其声和而有余。今人有其一已足为宝,而余兼有之,然惟石晖者老人之所宜也。

世人多用金玉蚌瑟晖,此数物者,夜置之烛下,炫耀有光,老人目昏,视晖难准。惟石无光,置之烛下,黑白分明,故为老者之所宜也。

余自少不喜郑卫,独爱琴声,尤爱小流水曲,平生患难,南北奔驰,琴曲率皆废忘,独流水一曲,梦寐不忘。今老矣,犹时时能作之,其他不过数小调弄,足以自娱。

琴曲不多学耳,要于自适。琴亦不必多藏,然业已有之,亦不患多而弃也。

唐·薛易简《琴诀》《琴史》曰:薛易简以琴待诏翰林,盖在天宝中也。尝着《琴诀》七篇,辞虽近俚,义有可***,今掇有大槩着焉,曰:“琴之为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麠麈俗,可以格免神,此琴之善者也。

鼓琴之士,志静气正,则听者易分,心乱神浊,则听者难辩矣。常人但见用指轻利,取声温润、音韵不绝、句度流美,但赏为能。

殊不知志土弹之,声韵皆有所主也。夫正直勇毅者听之则壮气益增,孝行节操者听之则情感伤,贫乏孤苦者听之则流涕纵横,便佞浮嚣者听之则敛容庄谨。

是以动人心,感神胆者,无以加于琴。闰其声正而不乱,足以禁邪止*也。

今人多以杂音悦乐为贵,而琴见轻矣。夫琴士不易得,而知音亦难也。”

又云:“弹琴之法,必须简静。非谓人静,乃手静也。

手指鼓动谓之喧,简要轻稳谓之静。又须两手相附,若双鸾对舞,两凤同翔,来往之势,附弦取声,不须声外摇指,正声和畅,方为善矣。

故古之君子,皆因事而制,或怡情以自适,或讽谏以写心,或幽愤以传志,故能专精注神,感动神鬼,或只能一两弄而极精妙者。今之学者,惟多为能。

故曰:多则不精,精则不多。知音君子,详而察焉。”

品闲斋闲话:“常人但见用指轻利,取声温润、音韵不绝、句度流美,但赏为能。殊不知志土弹之,声韵皆有所主也”;“今人多以杂音悦乐为贵,而琴见轻矣。

夫琴士不易得,而知音亦难也”;“弹琴之法,必须简静。……多则不精,精则不多。

知音君子,详而察焉”。所言甚是,需揣而摩之。

然今人弹琴,易失其所主,徒以悦耳为能。琴道渐失,琴技流媚俗之地矣。

无“多”则难精,惟有先多,然后求精。晋·嵇康《琴赋》馀少好音声,长而玩之。

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猷,而此不倦。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於声也。

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

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其体制风流,莫不相袭。

称其材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

丽则丽矣,然末尽其理也。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览其旨趣,亦末达礼乐之情也。

众器。

本文转载自大宇乙天帝《孔子《十翼》(《易传》)原文及译文》 《易传》(又称《十翼》)包括:一、彖上传(《周易》每卦有“象辞”,《彖传》就是解释“彖辞”的话),二、彖下传,三、象上传(又称“大象”),四、象下传(又称“小象”),五、系辞上传,六、系辞下传,七、文言传(文言是解释二卦***的言语),八、序卦传,九、说卦传,十、杂卦传。

易传全文

第一章 

通过八卦的排列,卦象就包含在其中了;而将八卦两两相重,六爻亦包含在其中了;阳阴两爻相互推演,变动也包含在其中了;每个爻上注上解释,爻动就包含在其中了。人事之间,所以有吉凶悔吝的产生,是由于动作营为的结果。阴阳两爻,是设立卦象以推演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本。推移变通,正是所以趋向于真理或时机的变化的。时机虽有吉有凶,但我们处在吉利或凶险时,必须安常守正,才可稳操胜算,立于不败之地。人事如此,宇宙自然亦复如此,皆以“守正”为前题,所以天地的道理,以正而观照万物。日月的道理,以正而光明,普照万物,都公正无私,使万物各遂其生,各得其所。天下一切的动作营为,都是归于端正专一,精诚无欲,才能有成就。乾道造化自然,很刚健的昭示众人,是非常的平易而容易知道呀。坤道是顺应乾道而开务成物,很柔顺地昭示众人的道理,是非常简易的呀。圣人制作卦爻,便是效法乾坤简易的理则而作的。卦象的设立,亦是仿乾坤简易的形迹而设立的。卦爻卦象先有变化于内,遂依象释理,吉凶之真象就表现于外了。进而裁制机宜,导致功业的成就,就表现于聪智的变化。圣人崇德广业、仁民爱物的言行,在卦辞爻辞中记载得很清楚。天地中最大的道理,就是使万物生生不息,对圣人来说,最重要的在于有权位。如何守着职位呢?那就要靠仁爱的道德了。如何聚合众人,是用财富。而管理财物,匡正言辞,禁止民众为非作歹的是义。

第二章

古时伏羲治理天下,仰首观察天上日月星辰运行的现象,下则观察大地上的种种的法则,又观察鸟兽羽毛的文***如何和环境相适应,近的就取象于人的自身,远的就取象于宇宙万物,于是创作出八卦,以融会贯通神明的德性,参赞天地的化育,以比类万物的情状。编绳结网,做为捕捉鱼、鸟的工具,以猎兽***,是取象于离卦的。离中虚,像孔眼,又离为目,有网罟的象征。包牺氏死后(数百年),神农氏兴起,砍削树木做成犁头,曲转木材为犁柄,以便耕种和除草,创作许多耕作器具,教导人民,使天下增加粮食,是取象于益卦。规定中午为买卖时间,招致天下的人们,聚集天下的货物,互相交换所需要的货物,满足各人的需要,其取象于噬嗑卦的。神农氏死后,黄帝、尧、舜氏兴起,由于社会日趋繁荣,旧日的制度,已不适合,所以黄帝、尧、舜诸古圣人先王,随着时代而不断改变,通达其变化,使百姓生活不致于死板,而产生厌倦的心思。易学的道理是穷极则变化,变化则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能循此变通的原则,何事不成?所以有如天助一般,当然吉无不利了。黄帝、尧、舜氏设立文物制度,百官分职,各尽其力,终致天下太平,以至于垂拱而治,无为而成。是取象于乾坤两卦的现象。将木材凿成舟船,削锐木头做为船楫,使两岸的人,能互相来来往往,且可航行至更远的地方,便利天下人,是取象于涣卦的。征服了牛,乘着马,用牛来拖载重物,用马来奔驰远地,以沟通有无,便利世人,是取象于随卦。设置重门,击柝巡夜,以防御盗贼的侵入,是取象于随卦的现象。发明杵臼,以利民食,是取象于小过卦。将柔韧的小木条做成绳索弓,把木材削成箭,用弓箭的利益,来威服天下,是取象于睽卦。上古时候,冬天则藏身洞里,夏天在野外居住,后世圣人,为了防止洪水猛兽的侵袭,就教人民建筑宫室,上有栋梁,下有檐宇,以抵御风雨,是取象于大壮卦。古时候的丧葬,用木材厚厚地堆在尸体上面,埋在荒野中,不设立坟墓,也不植树,居丧没有一定的期限。后世圣人,制定丧礼,换用棺木以殡葬,是取象于大过卦。远古时无文字,结绳以记事,圣人便发明文书契据,百官也利于治理,人民也可以随时稽察,这是取象于夬卦。

第三章

所以《易经》的内容,是描述天下万物的形象。《易经》的卦象,就是用以模拟万物形象的。彖此是解释全卦的意义和结构,所以说,彖辞是代表一个卦的才德。每卦六个爻位的演变,都是仿效天下万物错综复杂的变动而产生的。由于有了事物的变动得失,吉凶就发生了,而细小疵病的悔恨,忧虑困扰的灾吝,就由此显现出来了。

第四章

阳卦多阴爻,阴卦多阳爻,这是为什么呢?就以奇偶来说,阳卦以奇为主,例如震坎艮三 卦为阳卦,都是一阳二阴,所以说,阴爻多于阳爻。阴卦以偶数为主,如巽离兑三卦为阴卦,都是二阳一阴,所以说,阳爻多于阴爻。震、坎、艮虽多阴爻,一奇为主,即为阳卦。巽、离、兑虽多阳爻,一耦为主,即为阴卦。阴阳两卦,它们的德性,有什么不同呢?阳卦一个国君,两个臣民,这是合理的,是君子之道:阴卦两个国君,一个臣民,这是不合理的,是小人之道。

第五章

《周易》说:“往来心意不定,朋友们顺从你的想法。”孔子说:“天下的事物,有何足以困扰忧虑的呢?天下同归于一个目标,所走的途径有不同。同归于一个好的理想,有百种不同的思虑。”太阳落山,月亮就升起了,月亮下山,太阳就升起了,日月往来交替,因而有光明的出现。寒冷的日子结束了,炎热的日子就来了,炎热的日子结束了,就到了寒冷的日子,寒暑往来的交替,遂有春夏秋冬四时递相推移的顺序。已往的事情,已经屈缩,将来的事情,即将伸展,屈缩伸张,互相交感而用,而利益的产生,也就在其中了。屈行虫把身子屈缩起来,正是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的来临,以求伸展行进的准备。龙蛇之类,严冬酷寒的时候在土洞里冬眠,以保全它们的躯体。专精地研究精粹微妙的义理,到达神而化之的境界,则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也就可以学以致用了。利用易学所显示的道理,而安洽其身,则可以随遇而安,以崇高吾人的德业。如超过以上所显示的事情,虽然是圣人,也不会知道的。至于专研宇宙无穷的奥妙,了解万事万物变化的原理,而默然和而化之,这是因为圣人道德极崇高了。《周易》说:“前进则受困于坚硬的巨石,后退则又依据于多刺的蒺藜上面,异常痛苦。即使回到家,也见不到自己的妻子,是多么不利。”孔子说:“不是自己所应经历的困境,却为了欲望而受困,必遭致声名俱裂的恶果。不是自己所应后退的据点,却后退以安身,必遭致身家危殆的恶果。名辱身危,已步入死亡之境地,妻子那里能见到呢?”《周易》说:“王公出猎,登在高墙上瞄射鹰隼,一箭命中,象征着无往不利。”孔子说:“隼是鹰鸟,弓矢是打猎的利器,能执弓而射中禽兽的是人。君子蕴藏着才能在身上,等待时机的来临,而有所动,还有什么不利的呢?有所行动时,决无障碍,出外必有收获。这就是平常已经蕴蓄才能,然后再有所行动,是以出而有获,无事不成。”

孔子说:“小人不知道羞耻不知仁义,不使他畏惧不会遵守道德,不见到功利不能劝说他作好事,不用刑威就不能使他得到惩罚,小的惩罚使他受到大的戒惧,以致不犯大罪,这是小人的福气。《周易》说:‘最初犯有轻微刑法的人,被加上脚镣的刑具,将他的脚趾纳入刑具里,把足趾都灭没了,虽受刑,但过失尚小,能从此改过自新,也就无咎了。’善行不积累,就不足以成名于天下,罪恶不累积,也不足以自灭其身,小人做事,完全以利害关系为出发点,以为做出小小善事,不会得到什么好处,便索性不去做了,以为做些小的差错,无伤大体,便不改过,因此日积月累,罪恶便盈满天下,以致无法掩盖和不可解救的地步。《周易》说:‘罪恶深重,刑具已负荷在头部,两耳都灭没了,这是凶害达到了极点。’”孔子说:“凡是获得危险的人,都是因为他先前安逸于他的职位上。灭亡的家国,是因为先前自以为国家可以长存的了。扰乱的国家,是因为先前自以为已经治好,而忽略荒殆,因此国家扰乱以致灭亡。所以君子必须居安思危,在安定的时候,不要忘记危险,幸存亡国的苦痛,治理的时候不忘祸乱的惨烈,以如此的谨慎之心,本身安定,国家可以常保。《周易》说:‘它将危亡吧,将危亡吧?天下国家的治安,就好像维系在丛生的苞桑一样,是要常常警惕的呀。’”孔子说:“德性浅薄而身居尊位,才知狭小而图谋大事,力量很小,却担当天下的重任,很少没有灾祸的。《周易》说:‘鼎足折断,倾覆了公爵的美食,象征着倾覆家园,身遭刑辱,是非常凶险的。’这是说才力不足以胜任的危险啊!”孔子说:“能预先晓得几微的事理,则将达到神妙的境界了吧?可说是神妙的人物了吧?君子对上决不谄媚阿谀,对下绝不傲慢,坚定立场,不致于受到危害的牵连,可说是位知道神机妙算的人了吧?几是事情微妙的动机,能先见到吉利的征兆的人吧,君子能见机未然,所以能够把握时机的来临而兴起,而有所行动,不必等待以后。《周易》说:‘被坚硬的石头所阻隔,不必等到整天才离开,要想到当下脱离此境,这时贞固而吉利的。’像被硬石所阻隔,应当机立断而离开,何待终日?君子晓得事理的微妙,也知道事理的彰显,知道柔弱的以面,也晓得刚强的一面,能通达而应变自如,就是万众所景仰的人物了。”孔子赞赏他的学生颜回说:“颜家的这位子弟,要算位知几通达的君子了吧!有了过失,没有自己不知道的,一经反省发觉以后,立即改正,从此不再犯了。《周易》说:‘迷途了,走到未远的地方,即时回头猛省,便不至于有太大的悔吝,经此警觉,则有大吉。’天地阴阳二气缠绵交密,互相会和,使万物感应,精纯完固。万物之中,雌雄男女,形体交接,阴阳相感,遂得以生生不息。《周易》说:‘三人同行,各有主张,行动难以统一,势必减损一人,一人独行,反而容易得到志同道合的友伴。’是说天下事的道理都归于一致的呀。”孔子说:“君子必先安定其身,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心平气和,然后说话,先以诚信待人,建立信誉,然后才可以对人有所要求,君子有了此三项基本修养,与人必能和睦相处,无所偏失。冒险的举动,人们不会拥护你的。用言语去威惧人民,人民不会去响应的。诚信和恩惠尚未施于人民,竟要对人民有所征发和要求,则人民不会理会赞助的。若无人赞助理会,则随时有人会伤害你的。《周易》说:‘没有得人益处,有时也会遭人攻击,心志不坚定的人,会有凶险。’”

第六章

孔子说“乾坤两卦是周易开始的门户吧?乾表示的是阳刚的事物,坤表示的是阴柔的事物,阴阳的德性,相与配合,阳刚阴柔,刚柔有一定的体制,以体察天地间一切的撰作营为,以通达造化神明自然的德性。《易经》的称述万事万物的名义,虽繁杂,但不超越事理。我们考察它创作的事类,大概是衰乱的时代所创的意象吧。《易经》是彰明以往的事迹,以体察未来事态的演变,而使细微的理则显著,以阐发宇宙的奥秘。我们一打开《易经》来看,就可以看到每个卦爻有适当的名称,明辨天下事物的形态,不至于混淆不清,如乾马、坤牛,正确地指陈吉凶变化的道理,推断文辞是吉,则明确地指出是吉象,反之,凶,则指出凶象,毫无偏差,可说所完备无缺的了。《易经》文辞中所指物名,多似细小,但探取其中的旨意,却很广大,它的旨意非常深远,卦爻辞很有文彩,它的语言隐晦而又合乎中理,它所论述事情既明显而又深藏内涵,总是从两个方面去济助民众行为,以明确失得的报应。”

第七章

《易经》的兴起,大概所在中古时代吧?《易经》的作者,大概是因为有忧患吧。所以履卦所教人行礼,它所建立德业之初基,为其根本。谦卦教人卑己尊人,虚心忍受,所道德的把柄。复卦教人除去物欲,教人从善,是德性的根本。恒卦是教人始终如一,恒久不已,它是道德稳固之所由。损挂是教人惩忿窒欲的道理,为修德的工夫。益卦教人迁善改过,使德性日益宽大。困卦教人穷困不乱,守着正道,是道德的分辨。并卦教人德泽似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达到道德的地步。巽卦是教人因势利导,是道德的制宜。履与礼相通,能和顺人情,处世和睦,是吾人立身行事所因应到的准则。谦虚待人,则更加得到他人的敬仰,功业自然更加尊贵而光明。复卦微小的一阳位于群阴暗味之下,但不为五阴所掩没,能于迷途未远旋即回复,而辨别万事万物的是非善恶,事物与环境过于复杂,必使人引起厌倦,惟有恒心,才能克服一切,不为外物的复杂而厌倦,方有成功之日。损卦惩忿窒欲和克己复礼的功夫是修身的起步,是很艰难的,所以说“先难”。以后日久习惯成自然,便容易了。益卦进德修业,长久的增裕自身的德行而无须设防,故弄玄虚,以蒙骗他人。在困境中,虽困穷然足以磨练身心,“困于心,衡于虑,然后作”,故能通。井虽是固定,但泉涌流通不息,日月迁徙而弥长新。巽顺人理,因势利导,隐而不露。履卦是教人以礼的实践为基础,而和顺地去行事。谦卦是教人以礼自制,使性行巽顺。复卦是教人反求诸己,回复自然本性。恒卦是教人始终不二,坚定德行。损卦是教人摒除私欲,以修德远害。益卦是教人损上益下,增兴***。困可以减少怨尤,井可以辨其义,巽可以申命行权。

第八章

《周易》这部书不可疏远,它所体现的道,经常变迁,变动不拘于一爻一卦,如乾卦初九是潜龙,九二是见龙。还有阴阳六爻,外三爻为上,内三爻为下,更互变动,周流于六个爻位之间,从上位降至下位,由下位升向上位,上下没有经常不变的爻位,阳刚阴柔,互相变易,在另一卦爻时,解释又不同,不可固执于一种典常,唯有观其变化的所往,才能周明其道。《易经》至理,启示我们出入进退,内外往来都要合于法度,或在外以安边定国,匡齐天下,或在内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皆使我们知道戒惧谨慎,以免除灾祸。同时,明瞭忧患的原因,虽无师保在旁,却似父母在自己面前,不致有过越颠损。最初遵循辞义以揆度爻象和道理所在,就有经常的法则,可让我们恪遵不二了。易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不是毫无根据的空谈,若不是圣人阐明了此道,易道也不会凭空行于世。

第九章

《易经》这部书,是追源事物的始终,究其根本的一本书,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包括万事万物的要素。一卦分为六爻,虽六爻刚柔相杂不一,但只要观察爻位,处在适当的时位,和象征的事物,便可以决定吉凶了。初爻是很难了解它的涵义的,因初爻为根本,卦的形体,尚未形成。而上爻为卦末,全卦形体已经具备了,涵义自然毕露,容易领会了。圣人在拟测而系初爻的文辞时较为困难。等到初爻的文辞已定,则顺此立二三四五及上爻的文辞,顺爻位的次序,由下而上,全卦六爻的文辞就逐渐形成,到了上爻,不过是卦义的终结而已。至于阴阳杂陈,揆述阴阳的德性,辨别是非,不是初爻和上爻二者所能概括的,必须加上二、三、四、五中爻,互相审度观察,它的涵义才能完备而无遗。啊!探存亡吉凶的大要,只要从六爻中推求,虽平居在家,也可得知道了。聪明贤达的人看看彖辞,则卦义多半可知了。六爻中的第二爻与第四爻,同属于阴柔的性质,二与四互成一卦,可知道存亡吉凶的道理,它们的功用相同的,而位置不同,因此他们时位的善恶也有不同。二居下卦中远应九五之尊,不为君王所疑,做事易奏效,故得到赞赏较多。四居上卦之下,接近五的君位,虽旦夕侍在君侧,但言行必须谨慎,动辄得咎,惶恐不安,故常处在危机之中。柔顺的人,自立不易,需亲附于他人,所以不利于远者,只要能够求没有咎害便可以了。用柔之道,要使柔顺居中,不失中庸之道,方能有利。像六二以阴居阴位,处内卦之中,多能获得吉利。六爻中的第三爻与第五爻,同属阳刚的部位,三与五互成一卦,它们的功用是相同的,而位置是不同的。三爻多凶险,五爻多功绩,这是地位的贵贱不同造成的。三五阳位若阴柔处之则危险,而以阳刚则能取胜吗?

第十章

《易经》这部书,广大而完备,有天道、人道、地道,无所不包。易学以三划,象征天、人、地的三个位置,易理是相生相对,天有昼夜,地有水陆,人有男女,所以卦爻两两成列,合两个三爻的卦而为一个六爻的卦,兼两爻为一位,五为阳,上为阴,阴阳成象,故五与上为天位,三与四为人位,初与二为地位,为刚柔为形体。六爻而成一卦,皆是相当于三才之道而已。《易经》之道,变动不居,而周流于六位之间的奇耦两画,称之为爻。爻有刚柔大小远近贵贱的等次,好像物类的不齐,所以称乾为阳,称坤为阴物。阴阳两物交相错杂,似青黄两色的相兼,所以称为文。各卦各爻,阴阳参杂,时有当与不当,所以吉凶就产生了。

第十一章

易学的兴盛,大概在商代的末期,周王德业兴盛的时期吧?是周文王和商纣王时代的事情吧?所以他所系的文辞皆含有警戒畏惧之意,常常居安思危,戒慎恐惧,必能化险为夷,操心危虑患深地使他平安。反之,得意忘形,骄傲自恃,虽安定局势,必遭致倾覆。因之安逸懈怠的,就使他倾覆,易学道理是如此广大,所有事物都不能违背此原则,时时戒惧,始终不懈,其主旨在避开灾祸,这就是易学的道理。

第十二章

乾象是天下最刚健的,是由于恒久而平易,所以可以照出天下危险的事情。坤象最为柔顺,其表现柔顺之处,在于恒久而简静,所以可以明察天下阻塞的原因。易学的道理,能使身心和悦,能专精地研制所有的思虑,能断定天下吉凶悔吝的事理,能成就天下勤勉不息的事业。所以无论天地阴阳变化,人类言行举止,吉利的事情,必有吉祥的征兆,观察万事万物的现象,就知道各种事类的器宇或材具,尚未显现的事机,也可以占卜而知吉凶。天地间的事物,都有它自己的法则和位置,圣人仿效之。演成《易经》,使万物各遂其生,各得其所,以成就参赞造化的功能。圣人在做事之前,先谋于贤士,同时又卜筮于鬼神,以谋求吉凶的道理,能如是,虽众人也必能参与这幽明的能事了。八卦是以爻象告诉于人的,爻辞和彖辞,是阴阳变化的道理,和事物消长的情态而言的。刚柔两爻,互相错杂周流于六位之间,他的时位也因而有当与不当,因此吉凶之征兆,便可以见到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刚柔两爻的变动,是为使事物趋于有利的;吉凶的推迁,是随着情理而定的;处世合情合理,则得吉,反之,违背人情常理,则陷入凶害。所以贪爱和憎恶两种不同的情感,互相交攻,必有得失,于是有吉凶的产生。爻位之间,有远有近,互相感应,不得其道,而任意远近相取的话,就会有悔恨困吝的事情,跟着产生了。事有真***虚伪,若以实情相感应,则利益源源而来,若以虚伪相感应,则祸害应运而生,今以实情和虚伪相感应,格格不入,利害的冲突便产生了。易理的情况,是使两相接近事物,能互相交感,以生利,若近而不相交感,不相协调,必有乖违的灾害而产生凶险的事情,甚至有自外来的伤害,而蒙受了后悔和困吝。将要阴谋叛变的人,说话时神色定有惭愧的颜色;心中有疑惑的人,因心神不定,故说话毫无系统,多有分枝不清楚,像树枝一样的杂乱;吉人的言辞很少。浮躁的人讲话很多。诬陷好人的言辞,浮游不定。丧失操守的人,是没有什么言辞可以辩解的。

<< 易经·系辞上传>>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易简,而天下矣之理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易经·系辞上传》第二章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故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易经·系辞上传》第三章

彖者,言乎象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 也。无咎者,善补过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也各指其所之。

《易经·系辞上传》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易经·系辞上传》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易经·系辞上传》第六章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 矣!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易经·系辞上传》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