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之才工作室,济世之策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7-07 0
  1.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为何还要帮助刘备打天下?岂不是逆天而行?
  2. 形容人非常厉害的诗句
  3. 商鞅简介(商鞅在历史书给人的印象是)
  4. 宁静致远静为水。为“静远画室”征下联一幅。
  5. 什么是八拜之交,典故都是什么.
  6. <<张局正>> 精彩片段摘抄
  7. 为何说“水镜先生”司马徽是“出世”的高人呢?

《三国演义》张东二张是谁??

江东二张是指三国时期东吴名士张昭和张_二人。

孙策平定江东时亲自登门邀请,经周瑜介绍,二人出仕为官。

济世之才工作室,济世之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张_至许都为孙策求官,至此留在许都。孙权继位时张_又返回东吴,任长史之职。张_后来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孙权正在准备时张_病逝,其年六十岁。

而张昭受孙策器重,有关文武之事均由张昭办理,孙策死时将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则尽力辅佐孙权,迅速稳定了民心士气。张昭敢于直言谏议,曾因违背孙权意愿而一度不让他朝见。孙权称帝之后,张昭因年老多病而辞官,后去世,其年八十一岁。

出处

《三国志》虽记载二人同为东吴重臣,但并未直接提出“二张”的说法,甚至二人也并未同传,张昭位列吴书七之首,张_位列吴书八之首。“江东二张”的说法更多的是出自《三国演义》。

原文:瑜谓策曰:“吾兄欲济大事,亦知江东有二张乎?”策曰:“何为二张?”瑜曰:“一人乃彭城张昭,字子布;一人乃广陵张_,字子纲。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因避乱隐居于此。吾兄何不聘之?”策喜,即便令人赍礼往聘,俱辞不至。策乃亲到其家,与语大悦,力聘之,二人许允。策遂拜张昭为长史,兼抚军中郎将;张_为参谋正议校尉:商议攻击刘繇。——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张_和张昭是什么关系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先有董卓权倾朝野、霍乱朝纲。又有曹操打着为国除害的名号培养自己的势力。董卓逃出京城后,曹操联合各地诸侯袁绍、刘备、孙坚等二十路豪杰,共同讨伐董卓。董卓最后死于义子吕布之手。至此,大汉刘氏江山摇摇欲坠,岌岌可危。天下各路英雄豪杰皆觊觎这大好江山,纷纷入世,共同逐鹿天下。

张昭作为东吴谋士第一人,为东吴打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在新《三国》中,张昭舌战诸葛亮这一场戏最为大家津津乐道。

张昭对诸葛亮说:“先生自比管仲、乐毅,管仲者,相助齐桓公,独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者,扶持弱燕,一鼓作气,连下齐七十二城,此二人堪称兴国济世之才也。而先生呢,枯坐草庐,笑傲风月,除抱膝吟叹之外,别无所长。刘使君未得先生前,尚能割据城池,自保有余;得了先生之后,则抛兵弃甲,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天子以安庶民,下不能剿贼军而守疆土。半年不到,弃新野,失樊城,败当阳,奔夏口,仓惶南北,碌碌东西。竟无一寸立身之地。”就是这段话,让大家觉得,新《三国》里的张昭才真正像一个历史上的张昭。

张昭张_

张_,字子纲,东汉末年文学家、谋士,与张昭一起并称为“二张”。公元153年出生于徐州广陵郡广陵县。年少时曾游学于京都,后返回广陵,被举荐为茂才。当时许多地方豪杰都请他来辅佐自己,他都一一婉拒

张_因为避难来到江东,适逢孙策平定了江东。孙策曾亲自拜访于他,张_遂出仕为官,投靠在孙策麾下。张_最著名的小故事就应该属于和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之间的故事。张_早些年在许都担任侍御史时,曾与陈琳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张_称赞陈琳文章写得好,陈琳却说:“我的文章比起你的又或者张昭的比起来,就像小巫见了大巫一样。”这也是小巫见大巫这一成语的由来。

这件事也正式说明了张_与张昭二人,在文学上的造诣也已远超建安七子。孙权登基后,几乎对所有的大臣都是直呼其名,唯有对张昭和张_,一直以张公和东部称之。可以看出孙权对张昭和张_的器重。

张昭与张_二人的命运恰恰有些相反。张昭是在孙策掌权时得到重用,地位极高。基本上孙策的每一个决策都是经过张昭同意后实施的。在孙权登基后,张昭的地位逐渐下降,孙权开始渐渐厌烦了张昭,张昭的权利被架空。而张_在孙策执政时,远离权利中心,看起来没有张昭那样得到重用。而孙权执政后,张_曾多次劝谏孙权,孙权都一一接受,张_临死前还留了遗书,向孙权诉说为君之道。死后,孙权看着遗书悲痛不已。

历史中的东吴名臣“二张”张昭与张_是什么样子的?

张昭,字子布,从孙策时就已经效力于孙家,是东汉末年东吴的重臣,卒年八十一,死后谥曰“文侯”。

张_,字子纲,也是东吴重臣,与张昭并称“二张”,卒年六十,他去世时孙权痛哭流涕。

“二张”同为东吴重要文臣,治政依循典章规则之正道,孙策临死前曰:“内事不决问张昭”,可见其受依赖的程度。

遗憾的是,二人并非是《三国演义》倾力书写的人物,故其事迹并非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那么,真实历史中的“二张”,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张昭与张_

张昭——耿直刚烈

张昭年少时就以博学多才而在乡里之间略有名气,陶谦曾慕名举荐他为茂才,却被他婉拒。陶谦认为张昭轻视自己,因此就将他监禁;后来他得到陶谦属下赵昱的援救,才得以脱逃。

东汉末年,北方混乱,张昭往南逃到了江南,受到孙策的重用。孙策命他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把所有重要的文武之事都委托给他。

张昭为孙策收揽江东的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这期间,他经常得到中原士大夫称美自己的书信——北方士人欲把江东风俗之美、治理之好的名声归于他。

这些歌功颂美的文书让张昭进退两难。若是宣扬开来,则是以己夸人,但若是隐而不宣,则碍于“大夫无私交”——又会让人误以为有私。因此张昭既尴尬又不安。

主公孙策听到这件事,笑道:“春秋时代,齐桓公将国家大事都交付给管仲,而得以称霸于中原;今张昭贤能,把江东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任用张昭的人是我,‘其功名独不在我乎!’”

由这件趣事,可以发现张昭有谨小慎微的性格,亦可知他确实有执政的才能,所以把东吴治理得很好。

孙策临死之时,将孙权托付给张昭;此后,张昭率领群臣共同辅佐孙权。

国家适逢大丧,孙权“哀戚不能视事”,张昭劝孙权振作、努力治国;孙权执政后,喜欢乘马射虎。《三国志》记载了张昭规劝孙权之言。

“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

张昭认为,身为主公,应当“驾御英雄,驱使群贤”,何必“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倘若有个万一,只会遗留天下之笑柄。难得年少的孙权知错能改,稍有收敛。

孙权驻防武昌时举办宴会,众人饮酒十分欢乐,他命令群臣必须大醉而归。张昭闻讯之后非常愤怒,马上离席。

“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

孙权派人叫张昭回来,并说明这只是大家聚在一起笑笑闹闹罢了,又何必生气?张昭则认为,殷商暴君纣王当年的“长夜之饮”,也自认为纯属取乐而无不妥。孙权闻之,“默然,有惭色”,于是就中止了酒席。

由此以上两例可知,张昭经常规劝主公,并不会盲从主公之意。

黄龙元年孙权称帝,他欲设置丞相的职位来总理百官。多位大臣认为张昭齿德俱尊,所以推举之。

出人意料的是,孙权以“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为由,任用了宗室孙邵。孙邵死后,诸位大臣又推举张昭,孙权以“此公性刚”为由,任用了顾雍。

可见,张昭虽是社稷之重臣,但是其个性刚烈、过于正直,导致孙权一直心怀怨怼,致使张昭无法进一步迈向丞相之位。

孙权并非暗弱之主,但其言行并未满足张昭对明主的期望,所以才屡遭张昭刚直地纠正。

“昭容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

依《三国志》所载,孙权确实不怎么喜欢张昭。但张昭对吴国施以德行教化,对孙权又能以大义责之,可见他不愧为东吴的贤臣。

张_——循理善谏

张_少时游学于洛阳,回广陵郡后被举为茂才。后来他避乱江东,遇上孙策。孙策用其为谋士,并表他为正议校尉。

孙策出征丹阳,张_进谏。他认为,主公孙策身为主将而随军征讨,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主将是“三军之所系命”,所以“不宜轻脱”、躁进,也不要自己上前线,否则一有死伤,是会“令国内上下危惧”的。

建安四年,孙策遣张_至许昌奉上表章,曹操留其为侍御史。隔年,孙策薨,曹操欲因丧而伐吴,张_劝谏曹公

“乘人之丧,既非古义,若其不克,成仇弃好,不如因而厚之。”

曹操思考之后便同意了。他表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并派张_回东吴,用为会稽东部都尉。

孙权掌权后,以张_为长史。征合肥时,孙权欲率轻骑亲往突敌,《三国志》又记载了张_之谏。

“如今主公凭借麾下士兵盛壮的气势,轻视强势的敌人,是不妥的。请抑制己身的勇猛,而心怀霸王之计。”因此,孙权停止了进攻。

张_将死之际,留书曰:“自古以来的国家,都想要‘修德政以比隆盛世’,但真正做到的人并不多。并不是没有忠臣贤佐,而是主公不能任用他罢了。人情本就是‘惮难而趋易,好同而恶异’的,这恰恰‘与治道相反’。所以圣明的君主可以体会这一层道理,能够‘受谏而不厌’。如果以上能做到,而做任何决定前又能多加三思,那也可以算是圣明的帝王了。”孙权看了此书后痛哭流涕。

综观张_之于东吴,其辅佐了两代主公,也提出了许多建言,更曾出使到北方的曹操处。他对东吴的内政与外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国里张昭、张_是什么关系?

东吴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孙策平定江东时亲自登门邀请,张_遂出仕为官。后来,张_至许都为孙策求官,至此就在留在了许都。但孙权继位时张_又返回了东吴,任长史之职。张_后来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孙权正在准备时张_病逝,其年六十岁。孙权为之流涕。弟弟张昭

张昭、张_的形象在《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有何不同?

张昭与张_仕于东吴,是从孙策时代开始的;不同于攘外、征战、杀伐之武将,两人皆属于安内的辅臣。

由孙策之遗言:“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可知张昭受依赖的程度;而张_在正史或***中的篇幅,虽不如张昭,但由时人将两人并称为“二张”,可见张_亦是颇有功绩的。

那么,正史《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张昭、张_”究竟有何不同?“二张”的形象又是如何演变的?

张昭——是“文武双全”,还是“昏招迭出”?

依据正史《三国志》,张昭在东吴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大致可总结为三点。

首先,孙策死后,孙权初掌权之际主要依靠张昭的扶持,以安稳社稷;其次,张昭安抚寄寓宾旅之士,使东吴的人才库得以稳定成长与扩张;最后,张昭参与了军事方面的工作,安定了内部、平定了叛乱。

若依照《三国志》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张昭文武双全,可谓是东吴卓有贡献之辅臣;然而,若根据《三国演义》所言,我们则可发现张昭给孙权出的馊主意还真不少!

当曹操派人来要孙权送儿子过去作人质时,张昭竟然倾向于赞成此牵制己方的行为。

当孙权、周瑜商议攻打黄祖时,张昭表示反对;而“赤壁之战”,张昭则建言投降,幸其计不行!

张昭又同意周瑜用“温柔乡”之计变相扣留刘备;刘备跟孙夫人回荆州后,他还设计骗孙夫人带刘禅回来,欲以刘禅换荆州;再则屡次要不回荆州时,他建议孙权扣留诸葛瑾家小,让诸葛瑾去诸葛亮处求情归还荆州;他更劝孙权跟曹操和解。

这一系列行为,埋下了“吕蒙取荆州”的近因与“刘备伐吴”的远因。

其后,张昭在孙权面前谮害诸葛瑾,还在“夷陵之战”后建议孙权以油鼎来威吓蜀汉派来的使者邓芝。

如此看来,《三国演义》所书写的张昭,其缺点多于优点。为何会这样?

欲知其缘故,我们得先来分析下正史《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完全不同”之处。

《三国志》记载张昭应聘于孙策之时,常常得到士人称美自己的书信。张昭认为要是将文书宣扬开来,则是以己凌人;但若是隐而不宣,则“大夫无私交”。他因此而进退不安。

主公孙策倒是看得很开,因为张昭如此贤能,而任用张昭的人是孙策本人,所以他才说“其功名独不在我乎!”

这一记录,***《三国演义》完全没有提到。

玲珑推测《三国志》记载这件事,有抬高张昭历史定位的倾向。张昭把江东治理得如此之好,风俗如此淳美,而又“不伐善”,真是谦谦君子!这与《三国演义》所欲描绘的张昭——屡败于诸葛亮的谋士,自是不大相合的。

正史中有记载,而***中没有的,除此之外,其实还有几个部分。

首先依《三国志》来看,孙权年少之时,喜欢乘马射虎,而张昭认为,孙权身为主公,应当把精力放在治理国家方面,何必“校勇于猛兽?”再说,倘若主公有个万一,徒然为天下之笑柄矣!

有关此事,《三国演义》却没有相关的记录。

玲珑推测,***中记载的“孙权”,在其兄死后忙于安定内部;***之叙述紧接其后,便是要极力铺陈“赤壁之战”;而战后孙权既有英明的形象,所以罗贯中自然有意识地漏掉了孙权年少时轻狂的行为。

还有一事——张昭虽位列东吴重臣,但始终没有做到“丞相”一职。由《三国志》的记载可知,张昭虽是社稷之辅臣,但是个性刚烈、过于正直,所以不得其主公孙权之喜爱。

“张昭不获丞相之职”这件事,也没有在《三国演义》里出现。在***里,张昭虽是东吴重要之老臣,但也为孙权出了不少馊主意,可见其计策建言之精准度不足,那又怎么能当上百官之首的丞相呢?

所以,为了前后“人设”一致,《三国演义》再一次有意地漏掉了这一段。

再者,我们来分析下***《三国演义》有录,而正史《三国志》没有记载之片段。

“赤壁之战”前,东吴满朝文武战降之计未定之时,鲁肃引诸葛亮来东吴舌战群儒、劝说孙权抗战到底;张昭以诸葛亮自比为管仲、乐毅为由,而责难于他。

诸葛亮反驳道:胜负乃是常事;国家大计、社稷安危,靠的是安定国家的谋略,至于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则是完全没有益处的,诚为天下人笑尔。

诸葛亮这一席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有关此辩论,正史《三国志》完全没有记载,这是为何?

“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倾全力书写的一大战役,对于参战国之战降争论、口舌交锋,***为了增加其精彩的程度,自当多加描绘;而正史因其特性,不见得会如此巨细无遗。

如果依情理推断,诸葛亮是刘备在战前派遣至东吴的代理人,于公于私,自然可能在各种场合与东吴诸臣就战况有过讨论,只是正史《三国志》没有详细的文字记录而已。

同样的,在“赤壁之战”后,***《三国演义》记载了“孙刘联姻”。刘备来孙权处成亲,张昭认为不如软禁刘备于江东,为其筑宫室,以丧其心志;多送美色玩好,以娱其耳目;让刘备乐不思蜀、不回荆州处理政务。如此一来,荆州日久必乱,届时东吴便可趁机夺取荆州。

孙权将荆州借予刘备,是“赤壁之战”后鲁肃努力促成的结果。在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刘备取得西川以后,东吴无日不思荆州之返还;然而,“孙刘联姻”是在“赤壁之战”后两年内发生的,当时东西两家和好,所以时间上并不相合。

这一点,***《三国演义》重纰_缪。此例与上一例同样,***之记载再一次超出了正史。

最后,在《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之中,孙权想要索讨荆州,张昭献策,劝孙权不要急于动兵,可先将诸葛瑾一家老小拘执,然后派诸葛瑾入川哭求其弟诸葛亮。

张昭认为诸葛亮必会念及兄弟之情,而要其主公刘备允还荆州。若依正史来看,刘备攻取西川之后,东吴认为刘备必须归还荆州,所以张昭此谋,合于时机、也合于情理。

只是,在正史《三国志》里,并无张昭建言抓诸葛瑾一家老小之事。

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刘备攻取西川之后,“荆州终须归还”已成东吴满朝文武一致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正史《三国志》不会一一备载各位谋臣的各种建议,只会扼要地说明夺取荆州战役的前因后果。这应该是《三国演义》有列此事,而《三国志》却没列这一细节的缘故。

张_——是“文理意正”,还是“寂寂无闻”?

事实上,张_堪称是吴国的重要功臣。他出谋划策,让孙策定都建业,使吴国奠基于江南,并巩固了东吴***,其重要性不在张昭之下。

张_在《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又是如何演变的?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正史《三国志》没有,而***《三国演义》所独有的篇章。

《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记载,“赤壁之战”前,张_等人前来探视周瑜。东吴朝廷之上文武大臣议论着战降之计。文臣们以曹操势大,投降则可保江东生灵免于涂炭为由,劝谏都督周瑜,想让周瑜支持投降之策。

有关这一段“张_主降”的记载,在正史《三国志》里面却找不到,原因可能与正史记事简明扼要之特性有关。

***如“张_主降”一事真的存在,如果正史《三国志》也把它写入了史册,那就不知有多少对于大局、结果不甚重要的事情,也要一并写入了。正史为求言简意赅,所以省略“张_主降”的这一段。

从另一角度来看,“赤壁之战”是战是降,对东吴而言,实乃至关重要之议题。对孙策时代就已经为江东服务的老臣张_而言,他不可能不参与决策之辩论。所以,***《三国演义》所书,就情理而言,也不能说有误。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三国演义》没有,而正史《三国志》所独有的片段。

《三国志》记载张_将死之际,留书予吴主孙权,劝他“受谏而不厌,抑情损欲”,嘱咐他在做任何决定前都能三思。

张_受孙权之兄孙策所聘用,至孙权时代已是国家重要的辅臣;由于“官渡之战”前后他曾经出使北方,甚而留在北方当官,所以他看过、听过太多治乱兴衰的例子。

正因如此,他才以老臣的口吻劝勉吴主孙权,句句出于肺腑。

这些充满警世意味的良言,为什么没有被列入***《三国演义》?

玲珑推测,张_并非《三国演义》倾力书写的人物,或许罗贯中视其为陪衬角色中的次要再次要者,所以并没有耗费极大的篇幅。试想,如果连张_所言都要列入《三国演义》的话,那么此书恐怕就不止一百二十回了。

总而述之,在正史《三国志》中,“二张”努力于社稷而且多次规谏君王;在***《三国演义》里,“二张”虽有才德但因较不出色,其形象显得较为“扁平化”。

张昭、张_、周瑜、虞翻等人为什么愿意跟着孙策混?

孙策能力强,虽然性格急躁,但对自己人和颜悦色,对张昭、张_这种以才学闻名的,孙策多次拜访请教,抗出了汉室大旗,成功说服两人;周瑜是发小,意气相投,看中孙策的潜力;虞翻是保全家族利益,害怕孙策翻脸。

孙策

《演义》中,孙策出场戏份并不多,比如跟随父亲孙坚出击刘表,斗太史慈,打王朗严白虎,怒杀于吉等,可以说给人的印象多为统兵打仗,以勇猛闻名。但在历史上,孙策的形象更为丰满。

魅力高

孙策容貌颜值很高,经常面带笑容,性情阔达,而且比较听人劝,知人善用,当地的官吏百姓,对他没有不尽心竭力的,非常乐意为他效死力,以此看孙策的个人魅力非常高,正如士为知己者死一样。

在对待太史慈时,跟演义相差不大,以信义相待,面对众人怀疑,而相信太史慈不会欺骗于他;对待张_时,数次拜访,见其不肯为自己出力就慷慨激昂,眼泪横流,说自己如果志向得以施展,杀父血仇能够了结,都是你的功劳,真心希望能够帮助他。最终以情感打动了张_。

军事强

《三国志》作者陈寿给出的评价总结中,有“猛锐冠世”一词。

在打笮融驻扎的秣陵县时,借助对方获取***信息的机会,趁势埋伏兵马设下包围圈,斩杀笮融一千多人;打王朗声东击西,使诈攻其不备平定了会稽;面对强势的刘勋,***意结盟,放低身姿诱导刘勋出兵在外,趁机袭取了庐江。

可见用兵之事上,孙策不仅个人勇猛、还善用兵法战术,以小博大。

缺点同样明显

性格不沉稳,为人比较急躁;即使比较听人劝,但也是挑着听,不是都听。

孙策遇刺中箭后,医生告诉他可以治好,但需要好好休养,不能有剧烈活动,也不能动怒。结果照镜子发现自己的模样,看见自己的盛世美颜被毁,就推到案几怒吼,怒气攻心导致创口再度裂开,已致当夜死亡。

为人暴躁可见一般,而且此人对自己人和颜悦色,对待反对自己的人,就以杀止乱。比如高岱、许贡,虽然当时暂时控制了局面,但埋下了祸根。

不过以孙策当时20多岁来看,能做到吴国的奠基者,已经非常了不起,一般人20出头,又有多少人能达到这种成就?

两张一周一虞

既然孙策的魅力不差,能力又强,知人善任,那这四人又是如何被孙策说服加入团队中?

张昭和张_

这两人原本都是徐州本地人。张昭曾被举荐被孝廉和茂才,也就是可以有资格当官,但张昭全都推辞了,随后同难民一起跑到了江东、躲避战乱。张_也是曾被何进、朱_、荀爽等人看重,想要征召为属官,但一样拒绝,为了躲避战乱跑到了江东。

孙策在知道张_后,多次拜访请教,一般请教肯定是言辞恭敬,待人诚恳,礼数方面肯定是做到位了。在劝说过程中,孙策提到先君孙坚扶危济乱,与袁氏一族共同讨伐董卓,可惜功业没有完成就被人害死了。而他的志向就是报仇雪恨,成为朝廷的藩属,不管是否忠于汉室,但是孙策打出的旗号是报仇、尊汉室。

张_极有可能是因为这点才被孙策所感动,然后献出了发展策略。张昭虽然没有记载,但推测也是被孙策的汉室大旗所说服。

当初张昭拒绝陶谦的察举,很有可能是陶谦与阙宣一起举兵过,阙宣什么人?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公然反对汉室,后来被陶谦,收编了部属。而张昭的好友赵昱,起初是陶谦的别驾从事,曾和王朗建议陶谦支持汉室,说明张昭的心中也是支持汉室的。

所以,孙策抗出汉室大旗后,张昭也八成顺利被他说服,一同加入队伍,与张_成为孙策集团的重要谋士。

周瑜

周瑜和孙策属于早年交好,且周瑜看中孙策的能力。

周瑜是庐江人,他和孙策两人闻名江淮一带,周瑜慕名拜访,肯定是相谈甚欢,于是劝孙策带母亲弟弟移居庐江舒县,孙策也答应了。随后,周瑜提供大宅院供孙家居住,且登门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由此交好。

而周瑜的叔父周尚是袁术手下的官吏,在袁术想要任用周瑜时,周瑜因为看到袁术没有什么才能而拒绝,请求做居巢的县长。说明周瑜追随人,必定看此人的能力和本事。

所以,以孙策的人格魅力和才能,以及当初两人年幼的交情,周瑜追随孙策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虞翻

虞翻在投靠孙策前,是王朗手下的官吏。而虞氏家族是当地的大族,早在王莽乱政时期,虞氏家族的一支就因为躲避战乱,保全族人,迁徙来到江南,在会稽余姚定居。

王朗战败后,孙策以好友之礼相待,并且登门探访虞翻,面子上可以说是给足了。而且孙策要想把控地方,也必须任用一些地方豪强大族,虞翻所在的家族正好符合这一条件。

为了保住家族利益,加上孙策自身能力不差,也给足了面子,没有理由拒绝。不然以孙策这种暴躁的性格,可能会给虞氏家族带来血光之灾。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为何还要帮助刘备打天下?岂不是逆天而行?

 鉴的意思:意动用法,以之为鉴,用某某来当做借鉴的意思。整句的意思:后人哀怜之而又不引以为借鉴的话。该句出自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赋作《阿房宫赋》。此赋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阿房宫赋》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注释

 1、阿(ē)房(páng)宫:秦始皇在渭南建造的宫殿,始建于公元前212年,至秦亡时尚未完工,遗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南阿房村。阿房,指宫殿的四阿(即四周)有宽阔宏丽的曲檐。

 2、六王毕:六国灭亡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国王,即指六国。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

 3、一:统一。

 4、蜀山兀,阿房出:蜀地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兀,山高而上平。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出,出现,意思是建成。

 5、覆压三百余里:指从渭南到咸阳覆盖了三百多里地。这是形容宫殿楼阁接连不断,占地极广。覆压,覆盖。里,这里为面积单位,不是长度单位。古代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

 6、隔离天日:遮蔽了天日。这是形容宫殿楼阁的高大。

 7、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古咸阳在骊山西北)。走,趋向。

 8、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溶溶:河水宽广而流动的样子。

 9、廊腰缦(màn)回:走廊长而曲折。廊腰,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好像人的腰部,所以这样说。缦,萦绕。回,曲折。

 10、檐牙高啄:突起的檐角尖耸,犹如禽鸟仰首啄物。檐牙,屋檐突起,犹如牙齿。

 11、各抱地势:各随地形。指阿房宫的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

 12、钩心斗角: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好像兵戈相斗。

 13、盘盘焉,囷(qūn)囷焉,蜂房水涡:盘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涡。楼阁依山而筑,所以说像蜂房,像水涡。盘盘焉,盘旋的样子。囷囷焉,屈曲的样子,曲折回旋的样子。焉,相当于“然”。

 14、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矗,高耸。下文“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用法与此相同。落,相当于“座”或者“所”。

 15、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易经》有“云从龙”的话,所以人们认为有龙就应该有云。这是用故作疑问的话,形容长桥似龙。

 16、不暇:来不及。

 17、哀:哀叹。

《阿房宫赋》翻译

 六国完毕,天下统一。蜀山砍伐一空,阿房得以建成。覆盖三百余里,遮天蔽日。从骊山向北构筑而后西折,直达咸阳。渭樊二川浩浩荡荡,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走廊如绸带回绕,飞檐像鸟嘴高啄。各因地势制宜,钩连对凑相互配合。盘绕着呀,回旋着呀,像密集的蜂房、激流的水涡,高高矗立,不知有几千万座。

 骤见长桥卧于水波,没有云彩哪来的游龙?乍逢复道高架在天空,不曾雨晴哪来的彩虹?高低冥迷,不辨东西。台上歌声温柔,一派春光融融;舞殿冷袖翻飞,一阵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同。

 六国的妃嫔媵嫱,王子皇孙,离开了故国的楼阁宫殿,乘车来到秦国。早上唱歌,晚上弹琴,成了秦国的宫人。明星荧荧,是她们打开了妆镜;绿云扰扰,是她们早晨在梳理发鬟;渭水泛起一层油腻,是她们泼下的洗脸水;烟雾弥漫,是她们在焚烧椒兰。

 雷霆突然惊动,是宫车在经过;车轮声远去,杳杳然不知它去向何方。卖弄姿容,尽态极妍。伫立遥望,盼望皇帝的幸临。有人未睹天颜,长达三十六年。

 燕赵收藏的奇珍,韩魏经营的宝物,齐楚保存的重器,多少代多少年,掠夺自民间,堆积如山。一旦国破家亡,都给运到此间。视鼎如铛,视玉如石,挥金如土,以珠作砾,四处抛掷,秦人见了,也不怎样爱惜。

 哎呀!一个人的心,也就是千万人的心。秦人喜欢奢侈,六国人也眷念故家。为什么掠夺时一丁点儿也不放过,用起来却当成泥沙?使负荷大梁的柱子,比地里耕田的农夫还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机杼旁的织女还多;

 显眼的钉头,比粮仓里的谷粒还多;参差的瓦缝,比人们身上穿的丝缕还多;直的栏杆横的门槛,比***的城郭还多;呕哑的管弦声,比市上人们的语声还要嘈杂。使天下的人,敢怒而不敢言。而独夫的心,日益骄傲而顽固。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刘邦一举攻占函谷;楚人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怜阿房宫成了焦土。

 哎呀!灭掉六国的,正是六国,而不是秦国。族灭秦国的,正是秦国,而不是天下的人。哎呀!***使六国君主各自爱护他们自己的人民,就足以抵抗秦国的入侵。

 ***使秦国也能爱护六国的人民,就可以传位三世,乃至万世而为君,谁又能族灭它呢?秦人无暇自哀,而使后人哀怜之;后人哀怜之而又不引以为借鉴的话,那就会使他们的后人又来哀怜他们啊!

《阿房宫赋》赏析

 《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赋作。此赋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此赋运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法,在不长的篇幅中,将宫殿建筑之恢弘壮观,后宫之充盈娇美,宝藏之珍贵丰奢,表现得层次分明而具体形象,由此得出秦始皇之所以统治不能久远,即在于暴民取材、不施仁爱的结论,为当时最高统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警示。全文除了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外,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篇文章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概括叙写与细致描摹有机结合,骈散相间,错落有致,以气贯通,情理融会,既富于形象性,又有极大的气势,在艺术技巧上极见才思。全文气势贯注,语言的排比错落安排得很恰当。

 而最出色的是艺术想象入微,如“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高低冥迷,不知西东”,“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以及“嗟乎”以下一段中的那些对比,都是字字平易而意境尽出,这正是新体文赋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阿房宫赋》创作背景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岁。当时朝廷大兴土木,修建宫室。杜牧借古讽今,切谏时弊。

 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蕃、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

 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唐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唐敬宗李湛,荒*更甚。

 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的。故作《阿房宫赋》,可见《阿房宫赋》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秦始皇和陈后主、隋炀帝等亡国之君,而主要是指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阿房宫赋》作者介绍

 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

 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参考文献:

1、丁帆 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罗时进 编选.杜牧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

3、张鹏振 贾敏.大学语文精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4、魏耕原.历代小赋观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形容人非常厉害的诗句

诸葛亮忠君思想再认识

诸葛亮高卧隆中,声称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实则“藏器在身”《诸葛亮集》附录卷二引裴度《蜀丞相诸葛***堂碑铭》。是胸怀大志的。他曾对好友石韬、徐庶、孟建云:“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当三人反问诸葛亮可仕至何官时,“亮但笑而不言”。《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注引《魏略》。笑而不言者为何?盖因刺史、郡守一类官职皆不在诸葛亮眼中,而其大志所欲则难以启齿告人也。诸葛亮抱经纬天地之才,“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然而,管、乐亦并未建立盖世之功,任官不过诸侯之将相而已。诸葛亮志存高远,他自比管、乐,很可能仅是其追求的较低目标。以当时形势而言,不排斥诸葛亮亦有争夺天下、建立王霸之业的雄心。

东汉末年,皇纲解纽,各路诸侯纷纷起兵,称孤道寡者不可胜数。曹操、袁绍、孙策、孙权、刘备等人皆有并吞八荒、囊括宇内、扫平四海之志。难道诸葛亮就不如他们,注定只能为人臣,而不能为人君?可惜的是,由于诸葛亮出道太迟(按:较曹操、袁绍、刘备等人要晚出生二十多年),诸葛亮未出隆中,“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同上。其余军阀,如刘表据荆州,“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三国志》卷六《刘表传》,刘璋占益州,张鲁守汉中,马腾、韩遂称雄于关中。汉朝十三州之地已被各路诸侯瓜分殆尽。诸葛亮已失去自树大旗,成为独霸一方诸侯的最佳时机。胸怀济世之才,欲图王霸之业的诸葛亮要想攀上权力的高峰,唯一的途径只能是择主而事之,这对诸葛亮而言,虽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与司马懿相似,仍是实现其政治目标的重要契机。

需要探讨的是,诸葛亮“择主”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诸葛亮考虑的标准不外乎两条。其一,人主必须是雄才大略的明君;其二,自己必须成为人主的股肱,得到人主的特殊重用。从《隆中对》中可知,诸葛亮对世之英雄早已洞若观火,一目了然。刘表、刘璋、张鲁等碌碌之辈,根本不在他考虑的范围之内,诸葛亮心目中的英主明君,唯有曹操、孙权、刘备三人。从当时的政治格局而言,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当然是曹操。那么,诸葛亮为何要放弃这一选择?我以为这并非因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诸葛亮要与“汉贼”划清界限。

诸葛亮弃曹的最主要原因是考虑到中原汝、颍地区人才济济《三国志》卷十四《郭嘉传》载曹操与荀彧书信曰:“汝、颍固多奇士。”《晋书》卷一百一十八《姚兴载记》载姚兴之语:“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三秦饶俊异,汝颍多奇士。”,曹操平定北方后,已非初起兵时可比,其帐下确是猛将如雨、谋臣如云,初出茅庐的诸葛亮要想在曹操帐下脱颖而出,谈何容易?对此状况,诸葛亮是有足够认识的。当其好友孟建思乡心切,欲往中原求取功名时,诸葛亮劝阻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后来诸葛亮伐魏时获悉徐庶任御史中丞,石韬任郡守时,不由感慨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注引《魏略》。为徐、石二人仕途不畅而鸣不平(按:二人官至二千石,岂能谓曹魏未予重用),未尝不是为自己未投魏而感到庆幸!以诸葛亮之慧眼,当然深知孙权亦是雄略之主,且其兄诸葛瑾亦在东吴供职,然而当东吴重臣张昭推荐诸葛亮予吴主时,诸葛亮断然拒绝:“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注引《袁子》。

为什么诸葛亮最终选择的是刘备?刘备有雄才,知人善任,自然是诸葛亮择主的重要条件。加之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诸葛亮“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除此之外,历代政论家谈论的最多的是诸葛亮心存汉室,他同刘备的合作,主要是建立在拥刘安汉基础上的。“汉祚将倾,方将翊赞宗杰,以兴微继绝克复为己任故也。”《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松之自注。裴注的这条材料为众多史家所引用,以论证诸葛亮素有“宗本之心”《诸葛亮集》附录卷二引习凿齿《侧周鲁通诸葛论》。,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对此分析,我颇不以为然。东汉中叶以来外戚、宦官轮流专权秉政,朝政日益败坏。东汉末年,董卓作乱,军阀混战,汉家朝廷已是苟延残喘,奄奄一息,史称:“自安帝以来,政去公室,国统数绝,至于今者,唯有名号,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期运久已尽,历数久已终。”《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魏略》。对此形势,深谙“人事”、“天道”的诸葛亮会看不出来?两汉时期,盛行五德终始说,时人皆知炎汉火德已衰,土德将取而代之,才具冠世的诸葛亮难道真的对“历数”、“期运”一点儿都不相信?诸葛亮不事孙权的理由很清楚,是孙权“能贤亮而不能尽亮”,而并不是孙权姓“孙”,不姓“刘”。那么,为何诸葛亮要辅佐“羁旅奔逃,寄人篱下,无寸土可以立业” 的刘备?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七“三国之主用人各不同”条。古今几乎所有的政论家都未深究个中奥秘,大都认为诸葛亮目光远大,并没有在乎刘备在军事实力与人才***上的“一穷二白”,而以为刘、葛的合作是志同道合。其实这个问题大有***,刘备的“劣势”、“短处”在诸葛亮眼中恰恰是“优势”、“长处”。试想,倘若刘备和曹操一样地广兵众,人才济济,诸葛亮还能受到特殊的重用吗?正因为刘备手下,武将不过关羽、张飞、赵云,谋臣不过糜竺、孙乾、简雍等数人。“亡命于行旅之间”《诸葛亮集》附录卷二引尚驰《诸葛武侯庙碑铭》。的刘备集团的人才匮乏到如此程度,这就给诸葛亮大展宏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足够的平台。

诸葛亮出山的条件很高,人主对其不仅要做到“贤”之,还必须做到“尽”之,“贤”、“尽”两字的寓意深长,必须参而悟之。所谓“贤”,即把诸葛亮视为“贤士”,对待“贤士”的最高规格无非是以“国士”待之,如同春秋时智伯待豫让《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载:“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战国时燕昭王待郭隗。这在诸葛亮看来是远远不够的。而“尽亮”就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表达个中之意。诸葛亮自视甚高,虽然年轻,且初出茅庐,但绝不愿一步一个台阶地从“下曹从事”关于“下曹从事”,《三国志?鲁肃传》载鲁肃谏孙权不可降曹操时云:“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又《三国志?庞统传》载:“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的才干与抱负皆高于庞统,当然更不愿任从事。的基层工作做起,而必须从高起点开始。既然要“尽”全力发挥亮之大才,当然要将其放到最重要的岗位,赋予重权要职。

诸葛亮高卧隆中时,虽在司马徽、庞德公等名士的鼓吹下,在荆襄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仍然有许多人不以为然,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只有其小圈子内的几个好友“谓为信然”《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至于中原、江南地区对其更不了解,可谓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在诸葛亮还未成名前,就要求人主使用他必须“尽亮”,其出山的“心理价位”如此之高,这在人才***极其充足的曹、孙两家那里是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得到满足的。至于刘玄德那里就不同了。刘备虽然其时官拜左将军、豫州牧。汉制,将军、州牧虽可以开府治事,然刘备的“幕府”空虚,人才奇缺,赵翼云:“是时人才已为魏、吴二国收尽。”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七“三国之主用人各不同”条。诸葛亮“高瞻远瞩”看中的正是刘备的这一其他诸侯无法与之相比的“优势”,故甘心辅佐刘备。

其实,诸葛亮进入刘备集团以后,其地位和权力也是逐步上升和提高的。赤壁之战后(公元208年),“亮为军师中郎将”同。秩比二千石;刘备取益州,亮迁为军师将军,秩二千石。而关羽早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就被拜为偏将军、汉寿亭侯,赤壁之战后,羽为荡寇将军,秩二千石。刘备称汉中王,羽迁为前将军,位次三公。张飞在建安四年已为中郎将,赤壁之战后,为征虏将军、宜都太守,秩二千石。刘备称汉中王,“拜飞为右将军”《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位次三公。在刘备称帝之前的两个时间段内,关羽、张飞的地位均高于诸葛亮。文官之中的许靖虽为清谈客,但因名望甚高,故“先主为汉中王,靖为太傅”,太傅乃上公,当然在“军师将军”诸葛亮之上。《三国志》卷三十八《许靖传》。甚至连才具极为平庸的糜竺之官职亦在诸葛亮之上。“益州既平,先主拜竺为安汉将军,班在军师将军之右。”《三国志》卷三十八《糜竺传》。其他如庞统、***、黄忠、马超等人之地位亦不低于诸葛亮,正如大多数史家所指出的,刘备与关羽、张飞之关系比之诸葛亮似乎更进一层。他们“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故任何加入刘备集团的人都只能居于关、张二人之后。这对于一心欲谋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诸葛亮来说,这个排他性极强的小圈子是他仕途上的严重障碍。 其实,刘备对诸葛亮亦并非一开始就推心置腹,君臣犹如鱼水。闯荡半生,历经数十年军阀混战磨难的刘备,此时已经是一个相当老练成熟的政治家。在诸葛亮没有显山露水之前,他不可能一开始就厘定诸葛亮能力的高低,故刘备收取荆州江南四郡后,并没有委诸葛亮以军政重任,而仅使其“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而已。《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田余庆先生在其《隆中对再认识》一文中指出:“刘备并未以《隆中对》的方略为念,孜孜以求实现,当然也没有把诸葛亮放在运筹帷幄的地位,大事向他咨询。刘备死前,诸葛亮长时间内并不在刘备身边,戎机大政,并无诸葛亮参赞其间的事实,决计入蜀和叛攻刘璋,是***、庞统之谋。他在荆不得预入蜀之谋,在蜀不得参出峡之议,这些关键之事不论正确与否,都与他无干系。”田文载《历史研究》1989年第5期。我认为,田先生这个分析相当精辟,道出了诸葛亮相当长时间内并不是刘备手下第一号人物的真相。

诸葛亮攫取权力的最大障碍是谁,毫无疑问,是关羽。关羽骄横跋扈是出了名的。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攻益州,西凉马超来投,马超是当时颇具声望的虎将,刘备得之喜出望外,即封其为平西将军,位同关羽,远在荆州的关羽闻之极为不满,当即写信给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作书答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关羽阅信后,洋洋自得,将信“以示宾客”。《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欲重用黄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羽)、马(超)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飞)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三国志》卷三十六《黄忠传》。刘备所谓“自当解之”,仅是派遣益州前部司马费诗前往。《三国志?费诗传》曰:刘备“遣(费)诗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案:史家习知,魏晋时代兵卒身份低下,“兵”成为对人侮辱的称呼,这类例证并不罕见。《三国志》卷三十九《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传》,刘巴以张飞为武人而骂之为“兵子”;卷四十《彭羕传》,彭羕骂刘备为“老革”,裴松之注谓:“皮去毛曰革。古者以革为兵,故语称兵革,革犹兵也。羕骂(刘)备为老革,犹言老兵也。”东晋时也有例证。《世说新语?简傲》谓谢万矜豪傲物,谢安诫之,万“因召集诸将,都无所说,直以如意指四坐曰:‘诸君皆是劲卒。’诸将甚愤恨之”。《通鉴》升平三年(公元359年)胡注曰:“凡奋身行伍者以兵与卒为讳。”

关羽如此狂妄,不可一世,诸葛亮为何不加制止,反而要曲意逢迎,讨其欢心呢?我以为,这正是诸葛亮工于心计、深藏不露的韬略。亮、羽二人的关系如何?史无明文记载。然细加考察,亦可略窥一二。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可见,关羽、张飞并没有把诸葛亮放在眼里,对刘备“与亮情好日密”是一肚子的不高兴。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欲一鼓荡平东南,刘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形势危如累卵。诸葛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赤壁之战,诸葛亮建立奇功,不仅巩固了他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而且树立了一定的威信,使关、张等人再也不敢小觑他了,但关羽却由过去的轻视而变为嫉妒诸葛亮。王夫之对此看得十分清楚。他说:昭烈之败于长坂,羽军独全,曹操渡江,不能以一矢相加遗。而诸葛公东使,鲁肃西结,遂定二国之交,资孙氏以破曹,羽不能有功,而功出于亮。刘琦曰:“朝廷养兵三十年,而大功出一儒生。”羽于是以忌诸葛者忌肃,因之忌吴,而葛、鲁之成谋,遂为之灭裂而不可复收。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中华书局,1***5。

关羽和张飞的性格截然不同。“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张飞对有才能的士大夫是十分敬佩尊重的,但关羽却对士大夫始终心存芥蒂,盛气凌人,诸葛亮作为刘备集团中的头号士大夫,当然也在其中。诸葛亮对关羽目空一切、不把他放在眼里的情况是十分清楚的,然而考虑其与主公“恩若兄弟”的特殊关系,加之自己投奔刘备的时间要比关羽晚得多,官职也比关羽低,故不得不虚与委蛇,巧为周旋。诸葛亮考虑的不是如何惩罚关羽,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等待时机除去关羽。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襄樊战役,虽然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最终却导致荆州失守,自身也为孙权所杀。这其中有很多隐情至今令人费解。襄樊战役前后,吴、魏使者往来不绝,密谋夹击关羽,可谓紧锣密鼓,配合默契,而刘备、诸葛亮对此却一无所闻,对关羽未作任何具体的军事、后勤与外交的部署和支援。更使人困惑的是,曹操亲统大军屯驻摩陂,并不断调遣于禁、庞德、徐晃率兵增援樊城,如此规模巨大的军事行动,蜀汉方面也丝毫没有***取任何对策,最后当关羽败走麦城,将全军覆没之际,蜀中援军还是迟迟不至。这就引发后人的纷纷猜议。国学***章太炎有他独特的见解。他说:“临沮(关羽被擒杀之地)之败,葛氏不以一卒往援,昧者讥其无远略,而或解以败问之未通。苟罗骑斥侯之疏如是,则政令愈慢矣!”对“无远略”、“败问之未通”、“政令愈慢”之解,章氏俱予以否定,他推论:关羽乃世之虎臣,功多而无罪状,除之则不足以厌人心,不除则易世所不能御,席益厚而将掣挠吾大政,故不惜以荆州之全土,***手于吴人,以陨关羽之命。非媢之也。一国之柄,无出于二孔;出于二孔,其所举虽是,而宰相因以不能齐人心,一法令,则国已分裂矣。虽杀之而疆易侵削,终不以易内讧。其故事则有萧何之戮韩信。何公用之于韩信,而葛氏阴用之于关羽。《章太炎全集》第三卷,26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

关羽镇守荆州,手握重兵,骄狂不可一世,不但易代(刘备死后)之后将难以对付,即使刘备健在之时,诸葛亮也很难越过关羽这道障碍,而攫取更大的权力。故“葛氏”宁可丢失荆州,也要借吴人之手除掉关羽。章氏的这个见解很大胆,当然这仅仅是猜测。也许章氏觉得此说理由不够充分,故不久又补充曰:“当是时,政在先主,武侯徒以抚民划策见任,未能一切领录。其任武侯又不如关羽旧人保信,荆州之败,始于娆吴,终于失援,则先主之褊迫疏慢为之。”《章太炎全集》第三卷,611页。将“荆州之败”归咎于刘备的“疏慢”轻敌。但章氏此说亦颇牵强。是时诸葛亮虽不能“一切领录”,执掌军政大权,但他明知关羽攻取襄樊条件并未成熟,且完全违背了《隆中对》提出的待“天下有变”,两路北伐曹魏的战略决策。然《三国志》正文及裴注中均未见诸葛亮劝谏的记载。退一步而言,即使刘备宠信、纵容关羽,不把《隆中对》放在心上,但襄樊战役打响后,刘备、诸葛亮不可能不全力关注战役进展的一举一动。尽管川、鄂之间山路阻隔,交通不便,信息传播不甚畅通,但整个襄樊战役从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开始,至翌年一月结束,首尾长达半年之久,蜀汉作为一个完整的新兴***,不可能没有任何信息传播渠道。

关羽攻襄樊,守荆州兵力不足,加之此时孙刘联盟已呈破裂之势。“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孙吴随时可用奇兵偷袭荆州,诸葛亮深谙兵法,难道他会掉以轻心?众所周知,诸葛一生唯谨慎,从不肯弄险。他为何不提醒“疏慢”的刘备?方诗铭先生在《三国人物散论》(62)《刘备与关羽》一文中认为,不是诸葛亮要除去关羽,而是刘备要剪除关羽。兹节录方诗铭先生在《刘备与关羽》一节中的部分原文:“关羽斥骂黄忠为‘老兵’,这是愤怒至极的表现,是谁将自己与这个‘老兵’同列,当然是刘备,因而关羽的愤怒不是指向黄忠,而是指向刘备。由此可知,关羽对刘备的不满已经到了何等程度,对此,刘备不可能不有所知晓。但是,关羽手握重兵,镇守荆州,不但易代(即刘备死后)之后将难于控制,即刘备健在之时也感到没有把握。怎么办?如何处理这个问题,这时必然提上刘备思考的日程。……《隆中对》的破灭,荆州的失守,关羽不能辞其责。但是,由于刘备与关羽的矛盾,一方面派糜芳、士仁各据荆州政治军事重地,以监视关羽,终于矛盾激化……更为重要的是,听任关羽破坏《隆中对》策划,挑起对曹操的战争。对此,刘备似皆若无其事。”并不惜歪曲章太炎的原意,将诸葛亮“不除(关羽)则易世所不能御”篡改为刘备“不除(关羽)则易世所不能御”。还说:“章太炎在《訄书》中的看法是大胆的,更是有见地的。”方诗铭:《刘备与关羽》,见《三国人物散论》(6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方先生这种移花接木的方法实不可取。我以为,只要诸葛亮负起自己作为“军师”的职责,随时将荆州的“险情”提醒刘备,与关羽“自少结契”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七“三国之主用人各不同”条。情同手足的刘备绝不会“疏慢”到只作壁上观,对兵败临沮的关羽不以一卒相救的。所以把关羽送上断头台的除了孙权、吕蒙之外,诸葛亮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羽死后,诸葛亮的地位和权势有所提高,但仍未能上升至“一人之下”。入蜀后,刘备对***的信任程度远远超过了诸葛亮。对此,诸葛亮自己也十分清楚。刘备东征,“以复关羽之耻”,群臣纷纷劝谏,刘备一概不听,“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三国志》卷三十七《***传》。对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诸葛亮是否谏阻,因史无记载,无从得知。但从诸葛亮这番言语中,即可知***在刘备心目中的特殊地位,是诸葛亮难以企及的。

刘备入川主要倚靠***的规划,***不仅助刘备取益州、定汉中,建立了卓越功勋,且“智术有余,能回人主之意”。“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三国志》卷三十七《***传》裴松之注。由此足见,***对于刘备可谓以身相助,事事取信于备。攻取成都后,备“以(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身兼内外要职,这是刘备对其绝对信任的充分体现。***对“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有人对诸葛亮说:***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如何禁止***使不得行其意邪。”《三国志》卷三十七《***传》。

诸葛亮所云反映了当时的实情。但也不难看出,这是诸葛亮在自我解嘲,一方面是***自以为凌驾于诸葛亮之上,不再把他放在眼里,另一方面则是诸葛亮对***的“纵横”、“威福”,也深感无可奈何。

***的骄横跋扈,诸葛亮当然是不快的。但如何在适当时机削弱其权势,诸葛亮心中自有打算。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因兵力不足,“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杨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时蜀郡太守***从先主北行,亮于是表洪领蜀郡太守,众事皆办,遂使即真”。《三国志》卷四十一《杨》。汉中是“益州咽喉”,得失关系蜀汉***的“存亡”,对此诸葛亮焉有不知之理?至于“急书发兵”,这是主公刘备的命令,岂能违抗。诸葛亮之所以询问杨洪,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借机推荐杨洪兴办蜀郡发兵之事,从而以杨洪取代***蜀郡太守的职位。在***“缺岗”的情况下,刘备也无可奈何。杨洪将军队、粮草等物资及时运送到汉中前线,以“众事皆办”之功继***之后,“即真”为蜀郡太守。

***失去“外统都畿”的重任,权势大为削弱。然而,诸葛亮与***之间的矛盾并未缓和。“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所谓“公义相取”其实是表面的,而“好尚不同”才是实质性的。对***的聪明才智,诸葛亮内心是十分钦佩的,“亮每奇正智术”《三国志》卷三十七《***传》。更重要的是,***又是当时唯一能使刘备言听计从的谋臣,这一点连诸葛亮也自叹弗如。因此,如果***长寿,其与诸葛亮矛盾必然加剧。使诸葛亮感到***的是,刘备称汉中王的第二年,***病故。刘备称帝时,关羽、庞统、***、黄忠皆亡。张飞虽然与刘备“恩若兄弟”,但毕竟只是一员武将,马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三国志》卷四十《彭羕传》。更不足信任,太傅许靖仅是“清谈”之客。刘备环顾左右,除诸葛亮外,竟无一人可赋予重任。故其即位伊始,就封诸葛亮“以丞相录尚书事、***节,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诸葛亮奋斗了整整十五年,才爬上了他梦寐以求的丞相高位。

刘备白帝托孤,对诸葛亮曰,若其子刘禅“不才”,“君可自取”,古人论此,多赞其君臣肝胆相照,并取鱼水之喻相印证。但也有人认为此乃刘备“诡伪之辞”《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注引孙盛曰。对诸葛亮心存猜忌,故以“自取”试探之。田余庆先生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皆不以为然,在其《蜀史四题——刘备托孤语》一文中作出新的诠释。田先生的见解是否有道理,本人暂且不作评论,我以为刘备托孤之语,是真心还是***意,抑或另有打算,今已无从考证,诚然是千古之谜。现在要检讨的问题,不是刘备要不要诸葛亮当皇帝,而是诸葛亮自己想不想再上一个台阶,由宰相登上龙椅。这个问题古今从未有人作过思考。正如田余庆先生所说:“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从来没有人怀疑过。”田余庆:《蜀史四题——蜀国新旧纠葛的历史追溯》,载《文史》,第35期,中华书局,1992。之所以没有人怀疑过,无非是经过历代文人及***家的渲染,诸葛亮已经被衍化成“圣人”,成了“鞠躬尽瘁”、忠贞冠世的典范。历史学家受其影响,大概也会感到这是古史中的一大“禁区”,轻易不敢染指。要把诸葛亮从圣坛上请下来,我想很有必要对这一最棘手的问题作一番探讨。

其实,诸葛亮执政时并没有被时人视为事君以礼、谋国以忠的圭臬。反之,蜀汉***中,李严、廖立、来敏、魏延等人对诸葛亮专政揽权颇多微词,诸葛亮在世时,迫于其权威,人皆不敢直言指斥。然而,诸葛亮甫卒,丞相参军、安汉将军李邈即上书后主刘禅,曰: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殁,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华阳国志》卷十中《先贤士女总赞?广汉士女》。

商鞅简介(商鞅在历史书给人的印象是)

1. 关于人非常厉害的诗句

关于人非常厉害的诗句 1. 形容人很厉害的古诗有哪些

1·纵横天地,心随我意!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3·我欲问鼎天下,试问谁与争锋.4·有朝一日虎归山,定要血染半边天.5·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6·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7·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8·可上九天揽月9·坐地日行八万里10·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11·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12·看群山拱月兮四海归一,笑世间英雄兮我自狂傲,叹苍穹无限兮群山亦老,问千古沉浮兮谁人长笑!13·问天地,世间谁主沉浮,看江山,我自独揽美色。笑江湖,刀光剑影无数,叹世人,痴迷一生不悟!天蓝衣,如玉朗,一路走来一路忙,入长安,过洛阳,济南万千美娇娘,我自独享!待他日,回首望,天涯何处是故乡,却见那,万紫千红竟争放,好一副,百花仙女伴华郎。

2. 形容一个人特别厉害,战斗力超强的诗句或者文言文

一、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出处: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2、译文: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摇晃晃,飒飒作响,李广将军认为有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二、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1、出处:罗贯中《三国演义》

2、译文:身高八尺,豹子一样的脸型长了一双圆眼睛,相貌威武,声音大如打雷,走路气势如奔腾的骏马。

三、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1、出处:唐·杜甫《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

2、译文:盛唐某日晌午,蔡都尉于练武场演武。但见其身轻如燕,枪法出神入化,演至酣处,一时之间竟是万人惊呼。

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1、出处:罗贯中《三国演义》

2、译文:刘备看这人:身高九尺,胡子长两尺;面色如重枣一般红,嘴唇像涂了胭脂一般厚;丹凤眼,卧蚕眉,长相英俊,威风凛凛。

五、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1、出处:罗贯中《三国演义》

2、译文:张飞就厉声大喝说:“我是燕人张飞!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操的军队听了,全部都吓得大腿发抖。

3. 很霸气的诗句

中国最有霸气的诗句(精辟、酣畅、淋漓)如下: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力拔山兮气盖世!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

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

策马渡悬崖,弯弓射胡月。

人头做酒杯,饮尽仇雠血。

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

只觉苍天方溃溃,欲凭赤手拯元元。

十年揽髻悲羸马,万众梯山似病猿。

我志未酬人犹苦,东南到处有啼痕。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戎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天下风去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它强任它强,轻风拂山冈,它横任它横,月光照大江。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十年磨一剑,霜寒未曾试。

望门头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

慷慨过燕市, 从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以上供参考。

4. 形容一个人很厉害的成语

形容一个人很厉害的成语有很多,比如举世无双、出类拔萃、盖世无双、博学多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文武双全、雄韬伟略、雄才大略、独霸一方、济世之才、所向披靡等。

成语解析:

一、举世无双

解释: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出自:汉·东方朔《答客难一首》:“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

白话文:“好学乐道的效果很明显的了,自以为聪明天下无双,就可谓博闻。”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二、出类拔萃

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自:春秋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白话文:“出于其类,超出了其聚集,自古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了。”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人或事物

三、盖世无双

解释:盖:压倒,超过。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出自:春秋韩非子《韩非子·解老》:“能御万物则战易胜敌,战易胜敌而论必盖世。”

白话文:“能御万物就容易战胜敌人,战易胜敌,论必盖世。”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独一无二

四、独霸一方

解释: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

出自:明·冯梦龙《古今***·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

白话文:“钱王生在乱世,独自霸占一方,做了十四个州的主人。”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霸占一个地方

五、所向披靡

解释: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白话文:“于是项羽大声呼喊着跑下,汉军都溃败逃散。”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搜狗百科-举世无双

搜狗百科-出类拔萃

搜狗百科-盖世无双

搜狗百科-独霸一方

搜狗百科-所向披靡

5. 形容人面相厉害的诗句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 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鹅蛋圆脸,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精华,见之忘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京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zd,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

6. 形容一个人非常强的词语或者四字词语

○ 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 见多识广:识:知道。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 殚见洽闻: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 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64623235富。

○ 雄才大略: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

○ 多才多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真才实学: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 经明行修: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 德才兼备: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 八斗之才: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 才高八斗: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 栋梁之材:栋:脊檩,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 出将入相: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 人杰地灵: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 国士无双: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 南州冠冕: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指才识出众的人。

○ 后起之秀: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 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 卓尔不群: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 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 超群绝伦:伦:同辈。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 盖世无双:盖:压倒,超过。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 陆海潘江:陆:晋朝陆机;潘:晋朝潘岳。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 智勇双全: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 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 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龙跃凤鸣: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

○ 腾蛟起凤: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

○ 锦心绣口: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 经天纬地:经、纬:织物的竖线叫“经”,横线叫“纬”,比喻规划。规划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

○ 金玉满堂:堂:高大的厅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 铁中铮铮: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 无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 一世之雄:雄:英雄豪杰。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 一柱擎天: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 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 下笔成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 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 扫眉才子:扫眉:妇女画眉毛。旧指有才华的女子。

○ 不栉进士:栉:梳头。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旧指有文***的女人。

○ 升堂入室:升:登上;堂:厅堂;室:内室。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 大智若愚: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像愚笨,不露锋芒。

○ 大巧若拙: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

7. 形容很厉害的词语

彪悍

强悍

举世无双

举足轻重

出类拔萃

出神入化

万古流芳

气势磅礴

英姿勃发

英姿飒爽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明察秋毫

英明果断

盖世无双

博学多才

见多识广

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文武双全

雄韬伟略

雄才大略

炉火纯青

高瞻远瞩

汗牛充栋

英勇无敌

百折不挠

德艺双馨

富甲一方

流芳千古

独当一面

独霸一方

中流砥柱

济世之才

所向无敌

所向披靡

学亘古今

学贯长虹

声撞四野

气吞山河

力挽狂澜

力能扛鼎

8. 形容人十分厉害的成语

登峰造极:厉害的已经到了极点,相当的厉害以一当十:一个人可以当十个人使,非常的厉害霸气独孤求败:因为没有人战胜自己而感到孤独牛气哄哄:为人处事非常的牛气,特别的能吹财大气粗:有钱人喘气的声音都很粗,特别的厉害,特别的霸气不可一世: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

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言辞犀利:说话非常的犀利,非常的厉害勇冠天下:世界上最勇敢厉害的人行业翘楚:翘楚原先指的是秀美的林木,在这个四字词语指的是行业的精英,很厉害的人物足智多谋:非常的聪明,脑子非常的好使,比如古代的诸葛亮等一手遮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无所不能、顶天立地。

9. 古诗厉害的人请进来

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咏柳

贺知章

碧玉装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条。

不知细叶谁栽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宁静致远静为水。为“静远画室”征下联一幅。

大秦帝国 看了三部,当然这是***,不能当历史来看,但有些人还是给我很深的印象。

商鞅果真不是一个酷字可以描述的。

首先,他的装扮,在以黑衣为主的老秦人中永远是一袭白衣,卓尔不凡与重不同,不怒而威,冷静,完美,虽拒人千里之外,却又像磁石一样永远吸引着众多粉丝,永远被人仰视。分明是先秦版的西门吹雪。

再说,他的处世,但凡有大智慧的才俊人物,在处事方面也无非有以下几种。一,不通事故,真仿佛不识人间烟火。二,精于世故,可谓左右逢源,滴水不漏。三,明白事故,却不做事故,或者说不屑于事故。

商鞅大概属于第三类才俊吧,比如说太子被放逐之后,他向孝公求情,不准,便从此没有再提此事,以商鞅的聪明,他如何不知道这个唯一的太子就是将来的储君,就算过去产生过摩擦,但是太子并不是顽劣到无可挽救的程度,在他的流放过程中,商鞅只要稍加援手,稍事教诲,很容易就会在他们之间建立一个更为强大的联盟。读书的过程中我曾经很不理解,可是稍一思考,我想这就是商鞅不屑于事故吧,或者是作为一个敢说敢做,不拖泥带水的法家名士之风吧。可是这种偏执或者说苛刻不禁给自己埋下了死亡的***,也使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处于危险的边缘。不值得,所以这种人只可仰视,不可亲近,更不能成为这种人。

最后,他对待事业的虔诚,用虔诚这个词,是因为事业多他来说不是实现个人飞黄腾达的途径,他对待事业的热情就像一个忠贞的***对于自己所信奉的宗教一样,商鞅是个布道者,终其一生不折不扣地推行变法,实践着自己的理想,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商鞅身边围绕着很多人,秦孝公-商鞅事业上的知音最大的支持者,骑士精神与君主气质及于一身的伟大统治者,“你我君臣相知,终我之世,绝不负君!”这是他对商鞅的承诺,更是对变法大业的承诺,掷地有声的开始了2个男人长达20年的悻悻相惜。商鞅是变法的执行者,像一道闪电击破长空,他要得是大刀阔斧披荆斩棘。 而孝公是他身后最坚实的屏障,他厚重、沉稳、坚忍,殚精竭虑的平息掌控着宫廷内外的平衡,他要斗勇,更要斗智。难怪英年早逝,商鞅累身,孝公累心。

景监、车英也都是不可多得的精英人物,只是他们不是商鞅那种经略纵横的大才,只是既定战略下优秀的执行者。2人干作绿叶,不抢功劳,不避非议的实干精神让人敬佩。商鞅对他们来说,非友、非师更像是无限憧憬又无法接近的神。

白雪、莹玉,一个是商鞅的爱人,一个是商鞅之妻,孝公的妹妹。

白雪爱商鞅,是因为她认定商鞅是济世之才,在决定倾尽所有帮助商鞅的时候,她给自己定位像是商鞅的人生导师,有点居高临下的意思。

莹玉认识商鞅,是从她受命为秦国搜罗人才开始的,那时的商鞅虽然还只是个布衣,但已才名广播,从倾慕开始的爱情,显得更加真实。

白雪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仿佛商鞅永远在她的注视之下,她总是那么完美的讲述一堆大道理,鞭辟入里的说教,很精明,很聪明,却总是冷冰冰的,她爱的是封候拜相的商鞅。她总是把她和商鞅同时放在一个之供凡人仰视的位置,***设他们是入世的杨过和小龙女。

莹玉,很简单,她喜欢商鞅就嫁给他,不管这段婚姻是不是因爱开始,作为妻子她无可挑剔的照顾丈夫的生活,让他毫无后顾之忧的全情工作,作为公主,她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自身谦和大度的性格,缓解着商鞅的冷峻、严苛,她不多说话,默默地奉献。她爱商鞅,也爱商鞅的事业,她把自己完全奉献给丈夫和丈夫的事业,夫妇俩在同一个立脚点上,向同一个方向努力,商鞅怎能不爱她呢?

其实,我不喜欢白雪,唯一感觉就是这个人物在***中完全多余,没有她***会更紧凑,更好看。

大秦帝国读后感三--扬刀立威与儿要穷养等等

战略+务实带来非凡的成绩vs扬刀立威

儿要穷养与肚量是天生的不是培养出来的与商鞅之死

做事谋国与权术之争

秦国的变法与燕赵齐的第二次变法

百家争鸣的世界和洞察世事的千古***鬼谷子。

战国之下的奇女子

战略+务实带来非凡的成绩vs扬刀立威

和乐毅相比,白起就相对务实很多。六国合纵60万大军压顶函谷关之时,白起临危受命,带领秦国的20多万大军对阵时,下达的命令是:那就是狂攻猛打,决不姑息。所以一站灭了合纵30万大军,真正实实在在的歼灭着对手的实力。

而攻取魏国和楚国的60多座城池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漂亮的对外借口。而到了水平之战的时候,一举歼灭赵军60万,切切实实从根本上抹杀了秦国大出天下的唯一一个对手。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一战,则是早在赵国要灭中山国的时候,白起就已经看到了秦国和赵国迟早都会有一场恶战,从而处心积虑地把赵国逼到了和秦国一战的地步。凡句话说,历经了胡伤的8万铁骑军全灭,宣太后以死谢罪之后,秦国领导层就已经把对赵国的一战看成了秦国大出于天下的必经一战,而且秦国必须一举从根本上削弱赵国的军事实力。但是赵国看待秦国时,确是未必如此。赵国也想一统天下,但是首先一问是:这天下是否也包含了秦国的领土?第二问是赵国固然也知道秦国的强大,但是是否把要争夺天下就要和秦国作一场殊死搏斗从根本上削弱秦国的实力看作是必需的?在和秦军的战斗中是否把实力的削弱看成了结果的要求?我个人觉得这之间的区别就是秦国和赵国对战时胜负的战略性区别。所以才会在秦国和赵国的这一战中,我们看到总是秦国处于引导的地位,而赵国之时跟随着秦国的策略而***取了相对的对策。当然以赵军之猛,60万大军如果不用赵括领兵或许真会胜出也未可知,可是他们却启用了赵括,我们又还能说什么呢?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一战战争的胜利主要来源于白起的战略和务实精神的两相结合。

至于扬刀立威,我确是从以前看狄仁杰的时候,再结合白起的做法而想到的。一个国家在军事上没有让别人切切实实的心痛过,摆再多的兵出来,也不大能够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实力的威慑。正是因为曾经让对手确确实实的痛过,所以在后来的对持中,对方才会害怕你军队上的勇猛之外,更怕的是你的痛下杀手,因而才会不敢随意反抗。然而乐毅在对夺取齐国的时候却没有在任何一个时刻让别人感到过害怕,所以在后来齐国复国的时候,那些本来最有可能被燕国同化的生活在最底层的平民,也都叛变了,因为他们或许感恩过,但是却没有害怕过,就更不要说那些齐国的国人了,他们甚至没有感恩过,如果再没有害怕过的话,他们怎么可能不反抗呢?

儿要穷养与肚量是天生的不是培养出来的与商鞅之死

先说儿要穷养。

秦献公在幼时被自己的叔父夺位,在边区隐忍多年才杀回来夺取了领导地位。

秦孝公12岁随父征战沙场,待到22岁继位时已经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沙场勇将了。

秦惠王14岁被流放,10几年的自力更生,颠簸流浪,才变得真正拥护了商鞅的变法。

秦昭王长达6年在燕国作为人质,亲眼目睹了燕国的一场几乎灭国的腥风血雨。

我也可以这样来说,秦献公如果不被夺位,或许他就不会理解丧国失土的屈辱。

秦孝公不征战沙场或许就不能了解秦国已经到了疲弱的极点,可能就不会力求强国富民的策略,自然也不一定会重用商鞅。

秦惠王如果没有在民间流浪十多年,他不一定那么坚定的拥护商鞅的变法,说不定还会处心积虑的复辟,也不会拒绝犀首和苏秦。

秦昭王如果没有在燕国当过人质,亲眼目睹燕国的那场内乱,他不一定在后来可以那么心安的作了一个闲王。

正是这些看似惨痛的经历,却让他们真正开阔了作为一个领导者该有的眼界,也锻炼出他们该有的心性和定力。

在看赵国,赵武灵王早在作为太子的时候就已经征战沙场,而且帮助父亲铲除了政治敌手。

与之对比的是:齐国、楚国和魏国的储君,哪一个不是养尊处优,结果却是失地灭国的下场。

所以如果想要自己的孩子以后有所作为,就不应该让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应该放手让他们去经历一些事情,从而锻炼他们的实力和心性。

但是我却觉得一个人的气量却不是这样的经历可以培养出来的。

最明显的就是秦孝公和秦惠王的对比

秦孝公明知商鞅变***给商鞅带来无上的功名,但是他却不怕商鞅的功名超过自己,而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一力承担了变法过程中所有权力争斗,为商鞅的变法一步步铺好了道路。秦孝公之贤不在于他的权术之精,而在于他容下了商鞅这样的盖世功臣。

再看秦惠王,他杀商鞅的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商鞅的功名太大,他担心自己以后的建树都被别人看成是商鞅的。秦惠王不是不贤,也不是不明,但是他一生的建树却因为他杀了商鞅,后人评价时始终留下了一个争论。有一个词叫做功高盖主,我想这大概就是商鞅之死的最大原因,大概也是那只肥鸭子丞相可以在秦国历经三代君主的原因吧。

最后再说商鞅之死,我无法不让自己去想:商鞅是秦孝公害死的。秦孝公临死之时对着商鞅,当时的还是太子的秦惠王赢驷还有景坚司马错等一般臣子说了一句话:“商君,天下为重。赢驷可扶,则扶;不可扶,君可自为亲王”。或许秦孝公这话出于真心,但是谁能保证听着没有二心?果然后来这就被一些复辟的势力给利用了嘛,果然赢驷后来就真的怀疑了嘛,虽然到了最后赢驷也知道了商鞅的忠国之心但是也还是决定用他的生命来引出旧势力,将其一举根除。我想如果当时赢驷没有利用商鞅之死将旧势力一举根除,后来又有了一些建树,我一定很难认同秦国的这一代君主,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赢驷就好像是为了赎罪一样,就好像为了抵消不容商鞅的损失一样,才不得不的逼着自己有一些建树,把秦国带到一个更好的境界。在后来的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如果是商鞅在话,他会怎么做呢?尽管也明明知道他不是一个纵横家,他不会比张仪做的更好。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当时不杀商鞅,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来一举根除那些旧势力呢?千古往事,只留下几许风声。

做事谋国与权术之争

这一节我恐怕不能做全面的论述,因为第四部的《阳谋春秋》我还没有看,只是听一起读书的朋友提到了,他说秦国的一统天下,一半功在商鞅的变法,一半就功在了吕不韦的权术之争。这里我先说明一下我的总体思路:我觉得国家要治理的好,这两者都是能力,但是问题的关键是谁拥有这些能力,这些能力又要怎么用,就我个人的喜好来说,其实是两者都喜欢的。

先说做事谋国吧商鞅和秦惠王都是对刻意迎逢上司作了根除之治的,商鞅坚决而且严格的拒绝了别人的好意的贡献,对自己封地的臣民尚且如此,其他的人自然也就把自己对商鞅的感恩放在了心里,放在对事情的精益求精上。秦惠王活剐了那个刻意奉承的县令。就是秦昭王初期,宣太后一上来就撂下了一句话:“大争之世,无功便是错!晓得了?人都说“国少主疑,少做事,混功劳”。错也!谁指望在老身这双老眼下翻云覆雨,混个高爵,你便来试试”硬是活生生的把众人的眼睛定在了做事上面。但是在看其他的六国,有哪一个国家这么明确而且严厉的拒绝了别人的阿谀奉承?又有哪一个君主如此明确了自己的用人标准?但是在秦国就没有权术之争吗?绝对不是。权术之争是肯定存在的,只是这不该是中层的执行者和中层的管理者该花大力气去琢磨的事情罢了。正是因为秦国有了这样的用人标准,所以秦国的官吏只要考虑把事情做好就可以了,做得好的人也就自然会一步步高迁。但是如果不是在秦国的话,那就单只做事情是肯定不行的。就比如庞涓,难道他做事情做的不好吗?难道他不忠于魏国吗?都不是,他只是不会权术之争而已,所以后来才会做了10年的冷板凳。甚至还被公子卯这样的宵小之徒爬到了头上。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又不得不提狄仁杰了,这个外圆内方的人可以说是把两方面都做的很平衡的。

其实在我看的三部中已经看到了一些权术之争的,不过我还是想等到第四部看完的时候再来总结这一部分,我想那个时候我应该会看的更清楚一些。

秦国的变法与燕赵齐的第二次变法

秦国的变法可以说是秦国强大的根本依据,但却不是唯一的因素。这要和其他国家的对比才能看的出来。

秦国商鞅变法历经20年,秦惠王接着拥护了尽30年,秦武王的时候短短几年时间,看不出什么大的变化,然后秦昭王的时候惠文太后死时留下了商鞅的变法书传国谋国。

秦孝公时,太子赢驷犯法,当面给百姓道歉,两位太子傅一被流放,一被处以削鼻处罚,秦惠王时一举根除了复辟的旧势力,秦昭王时胡伤8万大军战死,宣太后依法以死谢罪。我们可以看到这商鞅君的法在秦国尽百年的时间的都在切实的起着作用,下至平民百姓,上至王宫贵族。

对比齐国,苏秦死后就被复辟了。燕国,燕昭王死后,乐毅就被逼走了,法制也不得而知了,赵国的变法本身就没有秦国全面,等到赵武灵王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却正好遇到了一场内乱,还来不及实施就让出了治理的权力,最后在大儿子的***影响下活活饿死在了吴娃的陵宫。

但是在看商鞅的变法过程中,我也难免会想在一些时候,那么严厉的刑法时候是必须,白氏私斗的一次斩首700多人先且不论,单就赵亢和黑林沟斩商於县令来说,这两人的做法虽然可恨,但是毕竟也在情理之中,我虽然能够理解商鞅的做法,但是还是觉得残忍了一些呀~~但是有时候也会想也许也正是这样严厉的法制才治理的了那个时候的世界吧。

百家争鸣的世界和洞察世事的千古***鬼谷子。

你无法想象那个时候有多少的人名留在了历史书上,更无法估量有多少人的思想在影响着下一代。鬼谷子,墨子,老子,孟子这些老一代的***。然后是庄子,荀子这些新一代的***级人物,但是这些人基本上都在思想领域引导着人们。在这些人的引导下,李俚,商鞅,庞涓,孙膑,张仪,苏秦,申不害,吴起,苏代,鲁仲连等这些引领 *** 的时代骄子建立了自己的千古不朽功名。但是在这样的世界里我却不得不说也不得不佩服的一个人,那就是鬼谷子。就鬼谷子本身来说其实知道的并不多,但是却带出了:李俚商鞅两名法家***,庞涓孙膑两名兵家***,苏秦张仪两名纵横家***,可以说战国世界的这100年都在他的手中规划着,这样纵观全局的眼界,这样渊博的学识,想不让人佩服都不行。他简直就是这个世界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哈哈哈,~~~~~~~~~虽然不雅了些~~~~~)

还有这部书中比较详细的分析了各个学家流派的思想和主张,让我对这个时代的流行学识有了一个总括的了解。但是就个人的情感而言,我特别喜欢的人有:商鞅,庞涓(这个我确实还是蛮喜欢的),孙膑,张仪,申不害(韩国的20年变法和后来新郑的守城之战,和庞涓僵持了近三月,死保了韩国,真是看的叫人心惊胆战确又感叹之至,当初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灭国之战,又能再得20年的太平空间,焉知韩国后来不能与秦国一争高下),荀况(这人的出场不多,不过两次出场都让我觉得这人着实可爱的紧)

战国之下的奇女子

也许正是因为自己是女人吧,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无法不去留意这中间出现的众多奇女子,白雪,玄奇,绯云,赢华,燕姬,栎阳公主,宣太后。这7人中我最喜欢的是白雪和宣太后,然后是燕姬和栎阳公主,然后是玄奇,绯云,赢华。

白雪为了商鞅的变法甘愿放弃了和商鞅退隐,在商鞅临刑时又慷慨而来,与商鞅一起死在了法场,虽然知道古代女人的脑袋和现在的我们有一些区别,但是看到她这样敢进敢退,明情重义,我还是感慨万分。我想这世上没有几个女人可以活的像她那样,不知道后来的红珠绿拂又是如何?

宣太后就更可爱了,敢爱敢恨,敢作敢当,却又公私分明。单看她解六国合纵是尚商坊六国商人纷纷出逃的大手笔,那气魄,心胸和手段就没有几个人能比,我常常想如果宣太后生在现代来做公关的话,一定也会是很不得了的人物,她老人家讲究可都是攻心为上呢。不过最开始喜欢她的时候是因为她的一句话:谁指望在老身这双老眼下翻云覆雨,混个高爵,你便来试试。呵呵,正气凛凛而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魄,那个帅呀,纵观当时的男人都没有几个人能和她比肩的,就更别说女人了。(刚刚想到了一个关于这个老太的比喻:刺猬将军,哈哈~~~~~~~~~)

燕姬:生于日渐落魄的周王室,心系天下生灵百姓。以一个女人之力周旋于燕国各大权力之中,在内乱之中以退保身,得到燕昭王继位后有又全部交出了燕国宝藏,这才使燕国得以在一片死寂中复生。也是女中豪杰,巾帼不让须眉的人物。

栎阳公主:联姻,对于许多女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幸福的事情,但是栎阳公主确毅然 *** 嫁给了当时的燕国国王。又在后来的内乱中保护了当时实力薄弱的燕昭王姬平,后来还收留了一段时间当时还在燕国做人质的宣太后和秦昭王母子。也可以说是一个心怀天下而又大义大勇的英雄人物。

不过纵观这些女人,我怎么觉得当时的女人比现在的女人都大胆的啦?和她们相比我反而觉得是现在的女人受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约束。如果我们都能像她们那样的话,说不定上海没有这么多的恨嫁女人呢。看燕姬和苏秦,看白雪和商鞅,看玄奇和秦孝公,几乎都是一见钟情,再见几乎就订了终生,而且都是一生一世的衷情不移。汗,现在的女人没有几个敢这么干的。

最后想按照我这个普通人的思维,羡慕完了以后,骂一通(就算是嫉妒也好,毕竟我又不能生于那个时代)

商鞅 *** 的运气好,他爹把他托付给了一个隐士,这个隐士竟然就是鬼谷子,你说这华夏大地这么多的大山大水,这大水大水中那么多的隐士,怎么他就偏偏遇上了鬼谷子?然后是去了一趟洞香春,怎么就正好撞上了白雪,而且还被别人一见钟情!然后是去了秦国,偏偏就到了秦国不是变法就是死的地步,而当时的秦孝公却又恰巧是千古一遇的能撑船的大肚量,贤君主。哎~~~~~~~~得师如此,得妻如此,得友如此,怎能不叫人感叹,商鞅君固然有如此的雄才大略,但是如果他生时没有遇到这三人,他的人生又将会是如何呢?人生的际遇,难道这就是冥冥之中定数么?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诬陷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卫鞅从没有“商鞅”这个名字,他在秦孝公时期在秦国变法成功后,被秦孝公封为“商君”,后人就称卫鞅的这次变法为“商鞅变法” 商鞅简介 ,历史上一般没叫他“商鞅”,只是会把他的变法叫“商鞅变法”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诬陷谋反,战败死于彤地 商鞅简介 ,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一、译文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二百两银子,百姓对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一千两银子”。

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一千两银子,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后颁布了那法令,变法令颁布了一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

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

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

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二、原文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三、出处

东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一、创作背景

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的一个***。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生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

所有民众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时,才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此举取得了民众对商鞅的信心,终于商鞅公布了变法的法令。这个故事也称商鞅立信。

二、作品赏析

本文所记载的事,发生在周显王十年(公元前359年)。秦国在实施新法令之前,立于南门,取信于民。新法实行后,太子犯法,刑其师傅。这两件事说明了信用是国家的重宝,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定得到民众的信任。

三、作者简介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人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强。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

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

又对惠王说“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雄才大略,便携同李悝的《法经》到秦国去。通过宦官景监三见孝公,商鞅畅谈变法治国之策,孝公大喜。前359年任左庶长,开始变法,后升大良造。

什么是八拜之交,典故都是什么.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自诸葛亮<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时隔千年,历史的人和事早随时间远逝。然而默诵这一句,仍然感到清新澄澈,洗净心灵。遥想诸葛孔明当年在草庐之中,必定经常久久地默对这一句话,领会着人生的真谛。

那时的孔明,躬耕南阳,心忧天下。在清风明月中读史,在竹林泉石旁对弈,日观风云变幻,夜察星斗转移,不问名利,不求闻达,胸中的傲然之志和济世之才,已经在那青山绿水间浑然成就,当他离开卧龙冈时嘱咐切勿荒废农事,此去若大业能成,那时将回来继续享受这田园之乐。这一去,矢志不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蜀国丞相,身后未留下一分私财,留下的是千古流芳的精神,以及那一句话,时时告诫后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是傲岸,淡泊也蕴涵着平和,淡看名利,淡看世俗,无欲无求,也无所羁勒。正因为心中无尘杂,志向才能明晰和坚定,不会被贪念侵蚀,也不会被虚荣蒙蔽。宁静则是心灵的洁净,宁静是一种禅意。心中宁静,就不会困于喧嚣的市井,不会被流言蜚语扰乱心智。心中宁静,意味着能静下心来思考,人因思考而得到灵魂的自由和永恒。淡泊与宁静,这是同一种境界。江水澄澈千里,在平淡中执着地奔流;群山巍峨千年,在静默中恒久地伫立。自然早已将这种境界展现给我们,如同日夜更迭,季节流转,如同清泉流淌,松涛起伏,一切在淡然之中,一切在平静之中。没有欲望和杂念,一切都是和谐美好而且生生不息。这就是智慧,一种大智慧。如果人能悟到淡泊宁静的真谛,就不会再被生活逼迫,不会再因人事而精疲力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淡泊宁静之中,是和谐和积极的心态,淡而愈浓,近而愈远。当放开生命的那些细枝末节,所向往的、所追求的那一种生命的形式,才真正地在我们前方,而不再是糊涂和慌乱中的一时梦幻。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把“淡泊、宁静”当成消极理解是字面化解释,就象把老庄哲学当成消极主义一样。这是曲解老庄哲学。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变化频仍,丰富多彩。能不能在各种变化和诱惑中保持平静的心态,能不能受物质和美色影响的。坚定不移去努力,甘于寂寞,保持清静圆满心态不停追求。这就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现在像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像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也像是一个眼球的时代,更像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安静下来,看一本书、听一首歌、练练书法、写一行诗、似乎也是一种奢侈。其实,只要宁静、淡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马上活得充实、轻松,眼前的混沌也就明晰了。

<<张局正>> 精彩片段摘抄

八拜之交是指两家世世代代都有交情,见到对方长辈要行的礼节,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交际习俗。

典故:

文彦博听说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对人说:“李稷的父亲曾是我的门人,按辈分他应该是我的晚辈,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训他不可。”有一次,文彦博任北京守备,李稷听说后,便上门来拜谒。

文彦博故意让李稷在客厅坐等,过了好长时间才出来接见他。见了李稷之后,文彦博说:“你的父亲是我的朋友,你就对我拜八拜吧。” 李稷因辈分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彦博拜了八拜。文彦博以长辈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气。

成语“八拜之交”就由此出典。后来,人们用“八拜之交”来表示世代有交情的两家***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旧时也称异姓结拜的兄弟。

扩展资料

1、出处:

宋代邵伯温《闻见前录》:“公至北京,李稷谒见,坐客次,久之,公着道服出,语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获已,如数拜之。”

文彦博到了北京,李稷拜见,客座,长时间的,你穿道服出来,对他说:‘而父亲朋友的,只有八拜。’李稷不得已,按照数目对文彦博行拜礼。

2、后世引申:

八拜之交,旧时中国社会交际习俗。后来八拜之交指:管鲍之交、知音之交、刎颈之交、舍命之交、胶漆之交、鸡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

为何说“水镜先生”司马徽是“出世”的高人呢?

木兰歌 第一回 病皇帝早朝生妄症 美贵妃衔恨说娈童 文 / 熊召政

隆庆六年闰二月十二日清晨,春寒料峭的北京城仍是一片肃杀。后半夜响了几声春雷,接着扯起漫天丝丝冷雨,天气越发显得贼冷,直冻得狗缩脖子马喷鼻,巡夜的更夫皂隶一挂清鼻涕揪了还生。却说各处城楼五更鼓敲过之后,萧瑟冷清一片寡静的京城忽然喧哗起来,喝道声、避轿声、马蹄声、唱喏声嘈嘈杂杂。通往皇城的各条街衢上,大小各色官轿一乘接一乘匆匆抬过。憋着一泡尿也舍不得离开热炕头的老北京人都知道,这是例朝的日子——不然,这些平日锦衣玉食的章服之侣介胄之臣,决计不肯吃这等苦头。?

大内刻漏房报了寅牌,只见皇城午门内东南角的内阁衙门,两扇厚重的朱漆大门被司阍缓缓推开。内阁首辅高拱与次辅张居正从门里走出来。此时熹光初露冻雨才停,悠扬而又威严的钟鼓声在一重重红墙碧瓦间跌宕回响。参加朝见的文武百官在鸿胪寺官员的带领下已来到皇极殿外序班站好。?

两位阁臣刚出大门,一阵寒风迎面吹来,把高拱一部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大胡子吹得零零乱乱。就因为这部大胡子,再加上性情急躁,臣僚和宫廷中的太监背地里都喊他高胡子。?

“都二月了,风还这么刺骨头。”高拱一面整理胡子,一面用他浓重的河南口音说道。?

“二月春风似剪刀嘛。”身材颀长器宇凝重的张居正,慢悠悠回答。他也有一部长须,只因用了胡夹,才不至于被风吹乱。?

内阁大门出来几十步路,即是会极门。两个腰挂乌木牌的小火者正在擦拭会极门的础柱,见两个辅臣走过来,连忙避到一边垂手恭立。高拱看都不看他们一眼,只顾着和张居正说话:

“太岳,今日皇上要廷议广西庆远府僮民造反之事,兵部平常都是由你分管,你准备如何奏对?”张居正说:“广西庆远府山高林密,僮民于此聚居,本来就持械好斗,加之地方官吏无好生之德,盘剥有加,遂激起民变。其首领韦银豹、黄朝猛两人,胆大妄为,率领叛民屡戮天子命官,攻城劫寨,甚嚣尘上,如今已经三年。地方督抚连年请兵请饷,朝廷一一答应调拨,如今已耗去几百万两银子,可是叛民却越剿越多。昨日警报抵京,说是韦银豹又攻陷收复不到半年的荔波县城,把知县的人头挂在城墙上示众。擒贼擒王,要想荡平庆远积寇,地方宁敉,只有一个办法,把韦银豹和黄朝猛这两个贼首擒杀。”高拱点点头说:“理是这个理,奈何剧贼据险,五万官军剿了三年,自己损兵折将,却没伤着韦银豹一根毫毛。”“这是用人不当,”张居正决断地说,“应重新选派两广总督。”高拱警觉地问:“你认为应该选派谁?”张居正答:“我还是推荐殷正茂。”高拱的脸色略一阴沉,这位“天字一号”枢臣,同时兼着吏部尚书,拔擢用人之权,被他牢牢抓在手中。此时他冷冷地说:“你已经三次举荐他,我已说过,这个人不能用。”张居正并不计较高拱的粗暴态度,只是感叹道:“我真不明白,元辅为何对殷正茂成见如此之深。”高拱说:“殷正茂这个人虽有军事才能,但贪鄙成性,起用他,不要说我,皇上也不会同意,朝中大臣更不会支持。”张居正摇摇头。他知道高拱在这一问题上怀有私心。现任两广总督李延是高拱的门人,深得高拱信任。但正是这个李延,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容不得人。先是排斥令倭寇毛贼闻风丧胆的铁胆英雄戚继光,戚继光奉调北上任蓟镇总兵后,另一位抗倭名将俞大猷接替他继续担任剿匪任务,李延又多方掣肘,扣军饷,弄得俞大猷进退两难。这回韦银豹攻陷荔波县城,李延不但不引咎自责,反而上折***劾俞大猷拖延军务,剿匪不力。朝中大臣,如兵部尚书杨博、左御史葛守礼等,都知道俞大猷的冤枉。但高拱一味偏袒李延,他们也无可奈何。张居正私里征求过杨博和俞大猷的意见,他们都认为李延不撤换,庆远叛贼就绝无剿平之日……?张居正沉思着不再说话,高拱又说:“太岳,待会儿见到皇上,不要主动提出更换两广总督事。不管李延留不留任,反正殷正茂不能接任。再说,内阁没有议决,一下子捅到皇上那儿,倘若争执起来,叫各位大臣怎么看?”?

高拱明是规劝,暗是威胁。张居正苦笑一下答道:“你是首辅,凡事还是你说了算。”?

说话间,两人走出会极门。由此北上,便是皇极门前的御道。忽然,御道上传来喧闹之声,两人循声望去,只见靠近皇极门的御道中间,停着隆庆皇帝的乘舆。?

高拱顿时心下生疑,对张居正说:“皇上这时候不在皇极殿中御座,跑来这里做甚?”?

张居正也大惑不解。隐隐约约,他看到隆庆皇帝站在乘舆跟前指手划脚,仿佛在发脾气。?

元辅,皇上像是有什么事。”?

张居正话音刚落,只见内使抬了两乘小轿飞奔过来,招呼两位阁臣上轿,说是皇上要见他们。?

两位阁臣赶到时,只见隆庆皇帝朱载?正在乘舆旁边走来走去。他三十岁时,从父亲嘉靖皇帝手中接过皇位,改年号为隆庆。朱载?今年三十六岁,正值盛年,却因酒色过度,未老先衰。这会儿只见他满脸怒气,身上虽然穿着大朝时的章服,但头上的冠冕却没有戴正,前后对称的?板歪在一侧,缀吊着的珍珠宝玉一片乱摇。一大群乾清宫的近侍环跪在隆庆皇帝周围,一个个战战兢兢,显得异常紧张。?

“皇上!”?

不等轿子停稳,高拱就跳将下来,疾声喊了一句,走到皇上跟前跪了磕头。张居正跟在他身后,也跪了下去。?

“啊,你们来了,来了就好,我要告诉你们,我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隆庆皇帝不停地来回走动,嘴里恨恨不休地唠叨着。雨虽停了,但天尚阴沉,北风一阵赶一阵地刮。两位大臣跪在地上,棉袍子被渍水浸湿,又冷又硬的石板硌得膝盖生痛生痛,寒气也透入骨髓。

这滋味很不好受,但皇上没有发话,谁也不敢起来。“皇上,赐两位老先生平身吧。”服侍在侧的乾清宫管事牌子张贵小声提醒,隆庆皇帝这才弯腰扯住高拱的衣襟,大声嚷道:“起来。”?

“谢皇上。”?

高拱与张居正谢恩站起,两人交换了一下眼色。他们都不知道皇上为何突然怒气冲冲。隆庆皇帝仍然扯着高拱的衣袖。又是一阵寒风吹来,高拱刚整理好的胡子又乱了,飘了一脸,高拱有些尴尬,伸手拂尽脸上的银白长须,轻声说:“皇上,早朝的时间到了。”?

“早朝,什么早朝?”隆庆皇帝仿佛压根儿不知道这回事。?

两位大臣这才感到皇上神情恍恍惚惚,与往日大不相同。高拱于是小心翼翼问道:“皇上不早朝,又想做什么呢?”?

隆庆皇帝沉默不语,两只眼睛死死地盯着高拱。忽然他把高拱拉到一边,耳语道:“你是腾的老师,也是朕一手提拔的首辅,现在有人欺负朕,你到底管还是不管?”?

高拱小心地问:“是什么人敢欺负皇上?”?

隆庆皇帝愣了一下,继续说道:“你把奴儿花花给我找回来。”?“这……”高拱一时语塞。?

在隆庆皇帝与高拱说话时,张居正小声问张贵:“皇上今儿早上怎么了?”?

张贵说:“早上起床盥洗,皇上还好好儿的,一出乾清宫,刚坐上轿舆,皇上就嚷着要下来。然后不知为何气呼呼的,一口气走到这里来了。”?

“皇上手上的疮好了吗?”?

“没有,”张贵摇摇头,声音愈低,“有时候痒起来,整夜都不能睡觉。”?

“叫过太医了吗?”张居正问。?

“哎呀,还没有,”张贵一拍脑门子,连忙对身边的一位小火者说,“快,去叫太医来。”

小火者飞一般的跑走了,一直拽住高拱衣袖不放的隆庆皇帝,这时声音又高了起来:“一说

奴儿花花,你就不吭声,朕看你也不是个忠臣!”?

高拱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不知如何应答。站在一旁的张居正上前朝皇上一揖说:“请皇上回宫吧。”?

“皇上,回宫吧。”高拱也小声请求。?

犹豫了一会儿,隆庆皇帝长叹一声说:“好吧,你们送我。”?

高拱用手指了指轿门,示意隆庆皇帝上轿。皇上却不理会,他仍拽住高拱的衣袖,抬步走向皇极门前的金台。?

在金台上,隆庆皇帝又停下脚步,望着晨光中巍峨的皇极殿,忽然跺了一下脚,恨恨地说:“祖宗二百年天下,以至今日,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怎奈东宫太小,如何是好?”?

就这么几句话,隆庆皇帝重复说了好几遍。说一遍,捶一下胸。说到后来,几乎变成了哭腔。?

见皇上如此失态,高拱与张居正面面相觑。作为大臣,他们不敢打断皇上的唠叨。直到隆庆皇帝停住嘴,高拱才赶紧安慰说:“皇上万寿无疆,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隆庆皇帝愣愣地望着高拱和张居正,忽然又不说话了。隔一会儿,他挽起衣袖,对两位大臣说:“你们看,我这手腕上的疮还未落痂。”?

高拱说:“皇上病刚有好转,千万不要发怒,恐伤圣怀。”?

隆庆皇帝颓然不答,过了好一会儿,才长叹一声说道:“什么事都没有,只是内官坏了,先生你怎么能知道。”?

说毕,隆庆皇帝仍然拉着高拱的手,走进皇极门,下了丹墀。?

“上茶。”隆庆皇帝喊道。?

此时依然是天低云暗,站在这皇极门内空荡荡的广场上,身上仍感受到北风中的飒飒寒意。

近在咫尺的皇极殿外,文武百官早已列队站好等着朝见。现在,他们都看到皇上和两位辅臣站在广场上,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禁不住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时,内侍搬来一把椅子,北向而设,请皇上落座。隆庆皇帝不肯坐,内侍又把椅子车了一个方向,朝向南方,隆庆皇帝这才坐了下来,但他拉住高拱的那只右手,却一直不肯松开。

内侍又把茶送了上来,隆庆皇帝伸出左手接过茶杯,喝了几口,这才长出一口气,对高拱说:“现在,我的心稍微安宁了些。”?

说着,隆庆皇帝站起身来,由东角门穿过皇极殿与建极殿,走到乾清宫门。一直被隆庆皇帝拽着衣袖的高拱,这时停下脚步。?

“走。”隆庆皇帝催促。?

“臣不敢入。”高拱说。?

乾清宫属于皇帝的生活休憩之地,称作后宫,也叫大内。后妃宫娥都住在里面,除了内侍,朝廷命官一概不得入内。?

隆庆皇帝几乎是用命令的口气说:“送我!”?

既然皇上这样坚持,高拱也只得遵旨行事,和张居正一直陪着隆庆皇帝走进乾清宫,进入到寝殿。皇上坐到御榻上,右手仍牢牢地抓着高拱。?

当皇上由两位阁臣陪同不入殿早朝而径直走回后宫时,百官们便感到事情不妙。开国元勋成国公朱能的后代,第六代成国公朱希忠也在早朝的行列中。所有官员中就他的爵位最高。为了探个究竟,他便尾追而至,在乾清宫门口赶上了他们,一同进了寝殿。?

隆庆皇帝刚坐定,朱希忠和张居正便一齐跪到榻前磕头。高拱因为被皇上拉着手,想磕头膝盖不能着地,身子一歪一歪的,显得局促不安。隆庆皇帝见状,就松开了手。?

三个人磕头问安毕,隆庆皇帝也不说什么话。三个人便知趣地退了出来,却也不敢走开,只是在乾清宫门外等候。?

不一会儿,有内侍出来传旨,让两位内阁大臣重入乾清宫。?

隆庆皇帝仍坐在刚才的那乘御榻上,神色安定了许多,只是两颊依然通红,眼光也显得呆滞,他对两位大臣说:“朕一时恍惚,现在好多了。自古帝王后事,都得事先准备,卿等务必考虑周全一些,照章而行。”?

说毕,示意二位大臣退下。高拱赶紧伏奏:“臣等遵旨,只是还有一件要紧事,须得请示皇上。”?

“何事?”隆庆皇帝问。?

“昨天,臣已将庆远前线传来的八百里快报传入宫中,原定今日早朝廷议,对叛民首领韦银豹、黄朝猛等,是抚是剿,两广总督是否换人,广西总兵俞大猷是否降旨切责,还请皇上明示。”?

隆庆皇帝不耐烦地把手一挥,嘟哝道:“朕也管不得许多了,你就替朕拟旨吧。”?

“臣遵命。”?

高拱亢声回答,并下意识地看了看跪在身边的张居正,然后一起走出乾清宫。朱希忠也还没有离开,见他们出来,连忙迎上前焦急地问道:“请问二位阁老,皇上有何吩咐?”?

高拱阴沉沉地回答:“皇上让我们考虑后事安排。”?

就在隆庆皇帝还在皇极门前的御道上闹腾时,住在慈庆宫里的陈皇后也已起了床,近侍的宫女刚刚帮她梳洗完毕,慈庆宫里的管事牌子邱得用就进来禀报,说是李贵妃带着太子爷向她请安来了。?

陈皇后走进寝房隔壁的暖阁,只见李贵妃母子二人已经坐好了等她。她刚进暖阁的门,李贵妃就连忙站起来朝她施了一礼,然后牵过身边的一个小孩儿,对他说道:“给母后请安。”

“母后早安。”?

小孩儿声音脆得像银铃,说着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哎哟,快起来。”?

陈皇后疼爱地喊了一声,拉起小孩儿,一把揽到怀里。?

这孩儿便是当今太子,已满九岁的朱翊钧。?

陈皇后今年二十八岁。隆庆皇帝还是裕王的时候,娶昌平的李氏为妃。李妃不幸早年病故。

裕王又续娶通州的陈氏为妃,这陈妃就是如今的陈皇后。而李贵妃则是当年选进裕王府中的一名宫女。由于聪明伶俐,被一向喜欢女人的朱载?看中,一次酒后,拉着荒唐了一回。没想到就这一次,朱载?再也离不开这位宫女了。这位并非天姿国色的女孩子,身上自有一股与众不同的非凡吸引力,陪着唠嗑子能让你满心喜悦,陪着上床能让你销魂。自从有了她,朱载?只恨白天太长,夜晚太短。过不多久,这位进裕王府不到一年的宫女就怀孕了。陈皇后虽然地位崇高,无奈肚子不争气,到现在仍没有生育。而这位宫女却为朱载?生下了头胎贵子。母以子贵,于是从地位低下的都人晋升为太子妃。当了妃子后,她又为朱载?生下了第二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的潞王。朱载?登基后,元配夫人顺理成章被册封为皇后,而这位生下太子的妃子也就被册封为贵妃了,其地位在众妃之上,仅次于住在慈庆宫中的陈皇后。

自古以来,后宫争宠,常常闹得乌烟瘴气。皇上就那么一个,可是在册的皇后嫔妃少则几十,多则上百,还有数以千计的宫娥彩女,一个个冰清玉洁,国色天香。这么多的粉黛佳人,皇上哪里照顾得过来?于是,需要温存、需要体贴的这些年轻女人们,便在那重门深禁之中,为了讨得皇上的欢心与宠爱,不惜费尽心机,致对手于死地。这脂粉国中的战争,其残酷的程度,并不亚于大老爷们设计的战阵。紫禁城看似一潭死水,但在岁月更替的春花秋月中,该有多少红粉佳人,变成永不能暝目的香艳冤魂。远的不说,就说隆庆皇帝的父亲,前一朝的嘉靖皇帝,一日躺在爱妃曹端妃的被窝里,被曹端妃身边的宫婢杨金英闯进来,用一根丝带勒住了脖子。亏得方皇后赶来救驾,才侥幸免于一死。嘉靖皇帝惊魂甫定,听说方皇后已传旨把杨金英连同曹端妃一块儿杀了。嘉靖皇帝明知这事儿与心爱的曹端妃没有牵连,但方皇后自恃救驾之功,捎带着除了自己的情敌,叫你有口难言。嘉靖皇帝因此理解了女人的狠毒,长叹一声,就搬出了紫禁城,住进西苑,从此再也不肯回来。?

给你个网址 铁马金戈乱纷纭,谁把江山主浮沉?

城头变幻大王纛(d?o),松下疏落古琴音。

不向世外争高下,只在橘里定乾坤。

一指点破三分势,却是闲花落子人。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有一些智慧谋略远远超乎我们想象的高人。一种是?入世?之高人,当你在变幻莫测的世事纷纭中陷入迷茫,难辨前路时,经过这个高人只言片语的点拔,就能令你马上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如散云拔雾,通彻洞明,做出最正确的抉择。在三国时代,有许多这样的高人,比如郭嘉、贾诩、诸葛亮、周瑜等。

还有一种高人他从来不卷入事态,事情的发展变化仿佛与他毫无半点关系,而他却通过只言片语引导着别人的参与和选择,并施加潜默的影响,在毫无形迹中引领着整个***的走向。这就是?出世?的高人。三国时代的?水镜先生?司马徽就是这样一个?出世?的高人。别看他隐居山野,不问世事,但在花开花落,杯茶盏酒之间就能操控着世间局势的发展走向。

为什么说《三国演义》这部著作写得非常好呢?咱们从其中最细微的地方认真琢磨体会,才能感受到这些智者的高妙之处。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位?水镜先生?司马徽。

大家都知道,司马徽出场是在刘备?马跃檀溪?的这一桥段中。当时蔡瑁设下计谋,宴请刘备,准备下手加害。刘备得到伊籍的暗中警示,发现蔡瑁图谋不轨,惊惶之下,借口离席不辞而别,在后有追兵的紧急情况下马跃檀溪,迷道进入山林野谷。

刘备在惶急逃脱途中,遇到了一个牧童。这个牧童一眼就认出了刘备,他是听一些来访师父司马徽的客人们谈起刘备外貌是?身长七尺五寸,垂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因此就认出了刘备。这说明司马徽虽在山野林间,但对外面世界的局势发展和各方人物都了如指掌。在与小童的聊天中,我们还知道司马徽还熟悉庞德公和庞统叔侄二人,并对庞统的才能非常欣赏,?呼之为弟?。

刘备随小童到了司马徽隐居的山庄舍外,听到里面传出弹琴的音乐声,琴声停住,?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调,必有英雄窃听。?司马徽通过琴弦声音的变化而判断出了门外有英雄人物听琴。两人相见,司马徽又推断出刘备?今日幸免大难?,刚刚脱险。这是通过观察刘备的神情而发现的,?吾观公气色,已知之矣。?这说明司马徽还体察入微,很善于察言观色。

随后两人谈到刘备为什么混到如今仍然落魄不堪,刘备认为这是因为自己?命途多蹇,所以至此。?但司马徽却认为这是因为身边缺乏辅弼重臣?左右不得其人耳?,刘备觉得自己麾下还是有很多人才的,?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但水镜先生否定了他的观点,认为孙乾、糜竺、简雍等人?非经纶济世之才也?,若想成就一番大业,还需要寻找真正的辅弼大才。司马徽预测了荆州刘表即将去世,政治局势将发生巨变。并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夜间徐庶造访水镜先生,刘备在室内听见两人交谈,这就开始了他寻访贤能大才之士的决心。这就是司马徽的第一次出场。

司马徽再次出现就是在徐庶母亲被曹操扣押,逼迫其北上效力之后,司马徽到新野来见刘备。闻知徐庶离去的原因,司马徽立即指出,?此中曹操之计矣?,并预言?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可见司马徽对事物的剖析是何等睿智!

随后,司马徽向刘备举荐了?卧龙先生?诸葛亮,认为此人?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一语震惊四座。但与刘备告别而去的时候,司马徽却又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司马徽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呢?是他预测到了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命运吗?当然也没有那么神奇。其实司马徽是知道了诸葛亮将会遇到他一生中最为强劲的敌人――司马懿,此时也出山了。

大家注意这个细节,司马徽与刘备在谈到各方人才的时候,说起到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和徐元直。刘备感叹?何颍川之多贤乎??司马徽解释说天象***殷馗(ku?)言道:?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而在诸葛亮出山后的第一战火烧博望坡之前,司马懿也出来了,大家看《三国演义》第39回,司马懿初次登场,被曹操任命为?文学掾?,说他是?颍川太守司马隽之孙,京兆尹司马防之子,主簿司马朗之弟也?。从这个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司马懿是?河内温人?,但他的爷爷司马隽曾经做过?颍川太守?,毫无疑问,水镜先生对这个司马懿非常了解。再进一步推想,两人之间极可能有血缘上的关系,甚至有过思想上的交流,所以水镜先生能够知道司马懿的才能足以与?卧龙凤雏?相匹敌。诸葛亮的?隆中对?***将会遭遇到强有力的阻击。

要说?水镜先生?司马徽与?冢虎?司马懿两人之间谋略方面的差异,其实他们都是绝顶的高人,都洞明世事,堪破人心,都对时局的发展有着准确的辨析力和高妙的应对良策。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出世?的高人,一个是?入世?的智者;一个是与世无争,旁观者清,一个是身入险境,当局者迷而已。

世事发展犹如百川到海,虽百转千回却终归一途,总的走向不会有什么改变,这是由?势?来决定的,正如《三国演义》开篇所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发展过程却是经常受到人的影响的,江流入海的结局已定,所能改变的只是水流奔腾的路途,但纵然你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终究难以阻挡天下大势的滚滚巨涛奔涌向海。能在惊涛骇浪中一叶行舟,明析大势,知其所归,你就算得上是?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