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画吴治是什么意思_宋画吴治成语意思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7-08 0
  1. 种茶始祖吴理真为何又被称为“甘露大师?
  2. 历代名画记原文及翻译
  3.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是什么意思?
  4. "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是什么意思
  5. 真画师文言文阅读

画家的意思是什么?画家是什么意思?

画家的意思是:画家huà jiā擅长绘画的人。●《宣和画谱?董源》:「董源,江南人也,善画,多作山石水龙……又作钟馗氏,尤见思致,然画家止以着色山水誉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学会之后,总要胸中有了丘壑,要画什么,就是什么,才能称得画家。」●鲁迅《集外集拾遗·<陶元庆氏西洋绘画展览会目录>序》:「陶璇卿君是一个潜心研究了二十多年的画家。」★「画家」在《汉语大词典》第10***6页 第7卷 1374★「画家」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61页参见:画家

画家是什么意思

画家

huà jiā擅长绘画的人。●《宣和画谱?董源》:「董源,江南人也,善画,多作山石水龙……又作钟馗氏,尤见思致,然画家止以着色山水誉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学会之后,总要胸中有了丘壑,要画什么,就是什么,才能称得画家。」●鲁迅《集外集拾遗·<陶元庆氏西洋绘画展览会目录>序》:「陶璇卿君是一个潜心研究了二十多年的画家。」

宋画吴治是什么意思_宋画吴治成语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画家」在《汉语大词典》第10***6页 第7卷 1374 ★「画家」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61页

参见:画家

画家的英语单词1.painters2.picture3.painter;artist

用画家造句

1.(1240-1302)佛罗伦萨画派学校的画家;前自然主义的拜占庭式画派。2.(1490-1576)***画派的画家。3.(画家、雕塑家等作品的)回顾展.4.“还有,更前面的地方,就在画家门那里,还有其他一些人,衣着艳丽极了。”5.“他们的最小的一条筋都暴栗起来,坚硬如钢,像鞭条一样。” ──一位英国的画家这样说。6.《***》的时政***家汤姆·托尔斯可不这样看。7.《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宋代画家张择端。8.《随园诗话》:“画家有读画之说,余谓画无可读者,读其诗也。”9.阿尔普,简1887-1966法国画家和达达派创始人之一。尤其以其抽象浮雕和三维雕刻作品闻名10.八景之一的景色中,画家画出一个人正在湖的远处划著船,这船占了屏风表面不到一吋长的空间。11.版画是由画家亲自印制,并在每张画上签名,写上印次和印数。12.并记载有位画家为周君画筛米用的簸箕,上面画有龙蛇、禽兽、车马与杂物。13.博物馆中有几幅画家早期风格的代表作。14.布什对这些问题的明显漠视,使得像美国***家托尼·奥特这样的观察者极为震骇。15.藏品描述:诗中画清光绪十一年版画家马涛之画稿.精致收藏品.一套2册.16.传略入编《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17.传统画家这时要将图画从图板上取下,拿进大厅,喷定色剂。 然后将它卷起来,放进邮寄用的纸筒。18.此前从未有过一位画家如此精辟透彻地阐述了‘画非所画’的观点。19.从前有个希腊画家叫欧风里翁,别人给了他个别号,叫唇画家。20.大画家黄公望善作题画、咏画诗,诗僧清珙多写隐居生活和山水景致。21.大文学家韩愈、大画家吴道子都到过这里,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作品。22.第一个让他名扬荷兰之外的历史学家西奥菲尔·托雷将他描绘成画家中的“斯芬克司”。23.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也在展品当中。24.俄国一位最著名的画家,受他的***的委托,将这次会议中的会谈实况绘成一幅图画。25.关于富尔顿,一般人都知道的一个情况是,他还是个在塞维利亚一家画室努力工作的画家。26.海派画家是在近两个世纪之交涌现出来的一支活跃而富有生气的画派。27.好画犹如佳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法国画家弗拉曼克)28.华都,简 安东尼1684-1721法国画家,以其丰富华丽的场面著称,如发舟西苔岛(1717年)29.画的本身应该能够表现画家所要表现的东西,不需另***文字为之说明,题画的办法有时使画不复成为纯粹的画。30.画家的画笔有的是用貂毛制的。31.画家更多地是被当作熟练的画匠而非有独创性的艺术家。32.画家努力使这幅仕女画具有一种闭月羞花的意境。33.画家使***儿摆姿势。34.画家使墨流动在纸上。35.画家往往在生活中放浪形骸;不修边幅。36.画家要求***儿取斜倚著的姿势。37.画家一般都讲究十日一水,五日一石的画风38.画家一声不吭,心事重重,整个人都显得阴沉沉的。39.画家用石油溶剂稀释油料。40.画家用炭条在布上打出图案的草样41.画家用炭条在布上打出图案的草样。42.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43.画家在世时,没有得到人们充分地赏识。44.画家正往画布上涂颜料。45.画家旨在壮写天门山的秋天,树木的褐颜与溪水的黛蓝,山寨的蛋白,构成一幅《天门秋韵》的美丽画卷。46.画家指著墙上一幅小画说:“这是我三十年前的处女作;笔法幼稚;实在没有什么艺术价值;但对于我却敝帚自珍;留著作个纪念\”。47.画家中锋、侧锋兼施,尖笔、秃笔并用,长短干笔皴擦,湿笔披麻,浑成一体。48.画家转向站在阳光里眨巴眼睛的仆人。49.画院日趋完备,画院考试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列,以揽天下画家。50.画中已经有诗,有些画家还怕诗意不够明显,在画面上更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51.激进派画家是艺术当权派的可怕莽汉52.既然克里如今选了爱德华兹作为他的竞选搭档,***家们就动手削尖手中的铅笔瞄向他了。53.继”四僧画家”之后,又崛起一个革新画派–“扬州八怪”。54.她是专业画家,看不起业余画家的创作。55.她在书本上看到过伟大画家的父母反对他们学习绘画的愿望,结果证明了这些父母的目光多么短浅。56.今天这幅由美国***家戴维-霍尔西所画的漫,讽刺了消费主义与环保主义。57.境由心生——著名人物画家张少山艺术探微58.骏马》雕像是达·芬奇30岁时构思的,当时他是米兰大公洛多维科·斯福尔扎的宫廷“画家与工程师”。59.考证画院的沿革我们还可得出如下结论 :画家身份 ,表现为逐渐文人化的趋势 ;60.科林斯画家最初的装饰图案是动物形象的装饰带。61.喇嘛贲措是一位兼具传统和现代画风的画家。62.例如画家的画人物,也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63.两个英国画家也在那凉台上坐着,一个人在写生,一个人在懒洋洋地聊天。64.庐隐《海报上的谈话》:“莹玉是个画家,在她丰神绰约的肩上,背着一副画具。”65.媒体是指画家使用的各种颜料、工具,***材料,画面和技巧的总称。66.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67.明代园林画并不是简单的“清风朗月”、“小桥流水”的园林山水景观的再现,而是文人画家市隐心态的流露。68.某画家的色彩的调配69.那画家作品的回顾展.70.那位插画家将评审儿童绘画比赛的参赛作品。71.那位画家用红色和橙色画落日。72.那一派画家特有的风格73.难怪***家总是把他画成一个邪恶的小天使。74.欧***不断地试验并***用新的技法,这使得他不仅成为一位岭南派画家,而且逐渐成为全人类的艺术家。75.拼杀布郎热的水彩画,色彩极其动人,以致使画家成了诗人的仇敌;76.齐白石(1864-1957)是跨越两世纪活到将近百岁的大画家77.齐白石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市。他是中国现代派画家和***家。78.齐白石从民间画工转变为文人画家,经过了”变法”。79.其传略入编“世界书画家铭录”等17部辞书、籍.80.其二表现在水墨画不断滋长最终代替以丹青为主的色彩绘画,“水墨画”成了画家隐仕纵情笔墨的物质载体。81.去年,他拍摄的深圳大芬画家村的报道在荷兰得到了世界新闻社摄影比赛的艺术类组照银奖。82.任熊(1822-1857)、任薰(1835-1893)两兄弟曾师法明末画家陈洪绶,83.如果有人真的存活下来了,那才是一个奇迹;画家是真正不简单的人;事实上他比他的父亲高几英尺。84.扇面,无论是纸或丝绸,都一直是画家和书法家大显身手的地方,扇画和书法已成为中国的独特艺术形式。85.顺帝在朝中举行盛会,令文人学士和画家著诗文、作画来记述这一盛事,《元史》亦有记载。86.苏东坡(1037~1101),是宋嘉皊年间进士,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87.苏州史称”吴门”,作为有共同地区特征的画家群形成了吴门画派。88.虽然离伦敦不过四个钟头的路程,但是它的大部分却还不曾有过游历家和风景画家的足迹。89.他不但是一位作家,而且是一位画家。90.他不仅是个歌唱家,而且他也是个画家。91.他不由得无限同情这个才作了一番奇特自白的画家。92.他的孪生弟弟自以为卓然出众而又有创作天赋,因而做了一名画家。93.他既是著名的雕刻家又是杰出的肖像画家.94.他开玩笑说:“我是她的助手,我给她递画笔。她不知道大多数画家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才会有助手帮忙。”95.他是个闻名全国的画家;但非常乐意扶助年轻人;经常有金针度人之举;把自己的作画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96.他是位水彩画家。***.他是一个有很强人民性的画家,98.他是知名的画家及政治家。99.他要求画家要师法自然,把握对象的”情态形色”。100.他一个人实在承受不他的幸福了;我才知道画家凡高为什么那么痛苦、后甚至自绝于世。101.他有点儿像画家。102.他主张绘画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多为文人画家所称道。103.唐代中期,先后产生了两位重要的人物画家张萱和周舫。104.通过这个摄影师我认识了一个唯灵论者,他叫克鲁格,是一位雕刻家兼画家。105.未写日期的信;未标日期的画家106.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107.我对中国传统的山水墨画不大感兴趣,较能引起我的兴趣的是一些中国现代画家,例如吴冠中和聂鸥的作品。108.我给了她一笔钱,把她赶了出去。她跟意大利的一个画家远走高飞了。109.我问一个画家,空白是什么,他说,空白是无限,这种说法显然太玄了。110.无疑这是画家在告诉观者:这位舞伎正是身轻若燕的舞蹈高手。111.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其他著名画家有文征明、唐寅,再加上仇英。112.仙鹤通体皆白,仅颈上间以一丝黑墨,鹤翅排列从虚到实,由内向外,显出画家运用线条的手法既简单又准确。113.乡间行吟的诗人——俄罗斯画家普拉斯托夫114.项目名称: 《小画家杯》中外少儿美术书法大赛 征展通知115.小林善纪是最受欢迎的日本***家之一,他的连环***“战争论”第一卷就卖了近100万册。116.肖像画家,人像摄影师肖像制作者,尤指肖像画家或人像摄影师117.信息标题:“小画家杯”中外少儿美术书法大赛征展118.一个画家要有很高的诗歌修养;才能达到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119.艺术评论家坚持说他是一个插图画家而不是一个艺术家。120.因为他一面写;一面随手加插画;画与文字合而为一;很像德国诗人画家布莱克自画自印的那些诗画集一样。121.印象派画家用色浅淡,因而在他们的影响下,马奈的作品在色彩上显著变淡。122. *** 画家竟超过三千人。经过考试,武宗元、王拙等百余人入123.英国风景画和肖像画画家托马斯.庚斯博罗(作品包括蓝衣少年)1788年去世。124.由于受“道”家等传统哲学观念的影响,文人画家对“心”与“艺”的自由性的绝对追求具有现代性;125.邮寄用的纸筒不常使用,而且与画图过程无关,所以画家将它们存储在壁橱里。126.有时他会在格林威治村充当一些年轻穷画家的***儿来赚一点小钱。127.有些书画家在世的时候,名声显赫,等辞世之后,却日渐淡化,甚至被人遗忘;128.又开小粉球的玩笑了﹐过这次不小心让它看起来蛮倒霉的。2003年十一月下旬同人画家交换作品展览图。129.赵之谦(1829-1884)是书法家兼画家。130.这幅画是该画家早期艺术风格的典型.131.这个画家的人物画拙中见巧,别具一格。132.这画家长于风景画。133.这件作品的作者罗中立是四川美术学院的青年画家。以后,他又创作了《春蚕》、《岁月》、《金秋》等。134.这里人才济济;有许多才华横溢的画家、记者。135.这位画家试图逼真地刻画滑铁卢战役。136.这位画家受委托画一幅总统的肖象。137.这位老画家善于用烘云托月的笔法描画山水。138.这位年老的插图画家从不让他的学生受到万物有情谬想的感染,认为空桶是孤独的。139.这油画代表着画家的最高水准, 简直是绝品!140.正如他同时代的许多法国画家一样,杜飞的早期艺途也步过德山、莫奈、马蒂斯、塞尚等大的后尘。141.至于尊夫人伊丽莎白,可千万别让别人替她画像,天下哪一个画家能够把她那一双美丽的眼睛画得维妙维肖?”142.中国画的画家用墨画出事物,在事物的间隙中,空置的部分就是白了。143.中国名画家徐悲鸿的《奔马图》,是一件保存至今并已成为优秀标准的杰作。144.重新构画家庭的主要资料来源是教区的记事录。145.诸景传说众多,常有著名的画家专程来此览胜作画。146.竹树的纤细的线条与石头的嶙峋的线条很是调和,所以我们往往看见画家把一两块石头和几枝竹画在一处。147.著名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个“学”字的意思就是夺胎换骨。148.坐着供一位名画家画像.>

种茶始祖吴理真为何又被称为“甘露***?

吴带当风,汉语成语,拼音是wú dài dāng fēng,出自《图画见闻志》。那么吴带当风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 意思是唐画家吴道子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后人以之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

2、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3、 出处: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法》:“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关于吴带当风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历代名画记原文及翻译

尽管谈到中国的茶业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而且汉代、魏晋时期,巴蜀的茶叶也相当普及,但何人最早种茶却史无具例。蒙山吴理真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有明确文字记载最早的种茶人。这种说法为陈椽教授认可。在《茶业通志》(农业出版社年第一版)中就有“蒙山植茶为我国最早栽茶的文字纪要”,对蒙山吴理真蒙山植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吴理真被称为“甘露***”,在人们的心目中他一半是神仙,一半是凡人。这位“甘露***”,在浩如烟海的史迹中,隐隐露出种茶人的本来面目。

关于甘露***吴理真,清光绪年间出版的《金石苑》中有相应的记载。碑刻,礼拜神龛上面供奉着一尊“遗塑”。孙渐拜谒行礼之时,感觉场面气氛与寺庙里烧香拜佛差不多。至于那“元碑”上刻些什么,他没有直说。但从“昔有汉道人,蕹草初为祖?”的怀古之笔看来,碑上记载的“汉代道人”种茶的内容,神龛上供着的是这位“汉代道人”的塑像。

从孙渐《智矩寺留题》内容和时间来看,孙渐所阅“剜碑”,所礼“遗塑”与《金石苑》所载“甘露禅师画碑”是不同的。以时间来看,“画碑”于绍熙三年二月二十六日“勒石于蒙顶山房”。“绍熙”是南宋光宗之年号,绍熙年即1192年,孙渐是北宋绍圣年间人,生于1095年,如果孙渐要看到画碑,那他游蒙山的时候将是百岁高龄,显然不可能。

从位置来说,孙渐所阅之“利碑”位于山腰智矩寺。而“画碑”所在的“蒙顶山房”是在山顶的天盖寺。

由此可以说明,当时天盖寺和智矩寺分别立有汉代祖师的碑记和塑像。

《名山县志》:“智矩寺在蒙山之半,今称大五顶,云木参覃,岩泉飞洒,中有双塔截矗云表。甘露师井中石像供奉于西龛,焙茶之所也。寺中题刻颇多,亦多漫灭,不可复读。,’这说明孙渐所见的关于“汉代道人”就是随后被称为“甘露***’’的吴理真的塑像,直到清末还有留存。

孙渐虽然没有说明所见的碑记与塑像是何时所为,但可以肯定其所见之物由来已久,且明确言及吴理真是汉时之人,汉代所传也不一定。同时也还说明在宋孝宗敕赐“甘露***’’之前,蒙顶山已有了吴理真的碑记、塑像之类,并非孝宗皇帝敕赐之后才应景而作。

邑进士喻大中上奏孝宗师之功德,当是依据了原有的碑记与塑像等实物。

关于吴理真,《名山县志》中还引有一部分相关的记载:

《舆地记胜》:“西汉时,有僧从岭表来,以茶实植蒙山。忽一日隐池中,乃一石像,今蒙顶茶,擅名师所植也,至今呼其石像为甘露***。”

《唐志》又引《雅州志》:“蒙山属名山县,山有五顶,前一峰最高,日上清峰,有甘露茶,山上常有瑞相影现,又有蒙泉.”

范蜀公亦云“常有瑞云覆其上”。又云“智矩寺,在名山之蒙顶山,甘露***圣迹。今石身在,夜多圣灯现焉。”

《杨慎记》:“名山之普惠***,本岭表来,流寓蒙山。按碑,西汉僧理真,俗姓吴氏,修活民之行,种茶蒙顶,陨化为石像,其徒奉之,号甘露***,水旱、疾疫,祷必应。宋淳熙十三年,邑进士喻大中,奏师功德及民,孝宗封甘露普惠妙济***,遂有智矩院,遂四月二十四日,以隐化日,成集寺献香。宋元各有碑记,以茶利由此兴焉。夫啜茶,西汉前其名未见,民未始利之也。浮屠自东汉入中国,初犹禁,不得学。”

《贺如晦记》:“称西汉吴姓则华人也。时安得华人为僧乎?考之张大用《本图经》,称后汉有高僧种茶蒙山。茶为天下利益。然后投井化石,其徒奉以凿像,为堂奉之。”

又称,“《梓童神君附鸾碑记》正其为后***名理真。西汉之称,岂欲古其人,大用之记,岂欲古其迹耶。”

《唐志》所引的《雅州志》没有直接涉及茶祖,但描写了蒙顶五峰的与众不同,有甘露茶,还有蒙泉井,而且“常有瑞相影现”,为五峰的茶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文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甘露祖师,但笔触之下,也让人感觉茶祖隐隐约约的影子。其余的记载都从不同的角度记叙了甘露祖师的踪迹,各有看法。甚至还有人发出了“岂欲古其人”、“岂欲古其迹”的疑问。不过综合来看,宋代以下,各朝所记的甘露师,都具有超出常人之处,颇有几分神秘。

关于吴理真种茶比较完整的记载还有“天下大蒙山”碑。现存于蒙顶天盖寺。

此碑所记,主题是追古思今,历数蒙山兴盛与功绩卓著者。碑文从《禹贡》之载落笔,在颂赞了蒙山的名山胜状之后,即转入对茶祖功德的记述。

“天下大蒙山”碑述及甘露***时说:

“故山灵所钟,皇茗有贡,地脉之效,龙泉可祝。迄今石端昭垂,在在足考日:祖师吴姓,法理真,乃西汉严道,即今雅之人也。脱发五顶,开建蒙山,自岭表来,随携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乎异常,惟二三小株耳?皆师之手泽,百事不迁也。由是而遍产中华之国,利益蛮夷之区。商贾为之懋迁,闾阎为之衣食,上裕国赋,下裨民生,皆师之功德,万代如即见也。且一旦道登遍彼岸,持锡掘井而隐化石身。后世凡遇旱年,取井泉石像,并迎而共祷,灵雨为之顺应。故有明邑进士喻大中,奏闻宋淳熙,敕赐甘露***,夙唪甘露菩萨。又师之灵爽不昧,流芳千载也,非名山乎!然地灵人杰,代出行僧而物化天宝,世多修伟?迨万历己未,天启壬戌,行僧通明,复立碑记?”

最后说到当时的寺僧睿白立此碑的缘由,落款为“雅安生员马伟平六氏薰沐敬书”。

除此之外,蒙顶山上也还有其他的碑。碑文中明确述及的至少有明代天启年间,天盖寺僧通明所立昭示种茶始祖功德的碑。现在在阴阳石麒麟牌坊旁边还有天启年间的“重修龙泉院”碑(据当地人讲,20世纪中叶时尚有汉碑留存)。所以,“天下大蒙山”碑记显然是承传前人碑记而来。因此,立碑之时,才有许多根据“在在足考”。关于蒙顶种茶、殒化石像、祈祷灵异、敕封***等,比及前人所述更为详细。

从以上的史载及碑记,可以看出吴理真蒙山种茶的基本轮廓。

从各种碑记史载来看,关于吴理真是汉代人应当说是没有多大的问题。但关于吴理真的身份,则在僧俗之间争来争去。有说他是僧人的,也有说他是道士的。那么,吴理真究竟是有“法力”的“***”,还是个普通的种茶人呢?为什么有很多人要把他说成僧人,而且是外来的和尚你?

其实,吴理真的身份司题正反映了蒙山茶文化浓厚的庙宇气息。届宇与蒙山茶的发展流传,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把吴理真说成僧人是载宋代,这与宋代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主要的原因就是宋孝宗皇帝敕册封他为“甘露***”

东汉时佛教传入我国,唐代得到很***展,禅宗兴起,盛行于世,使饮茶之凤更为普遍,可谓举国之饮。由于茶一开始就与佛家结缘,所以寺庙中一般都专门设有茶室,僧人饮茶乃是家风。寺庙不但饮茶,还要种茶、***茶、制茶,好多名茶都和寺庙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自古“茶禅一味”,蒙山禅茶之风尤甚。

宋代佛教已非常兴盛。宋代皇帝中,宋孝宗非常崇佛,“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名山县进士喻大中上奏给皇上的理由,一方面是西汉严道的吴理真植茶五峰之中,遍产中华之国,利益蛮夷之区,上裕国赋,下裨民生。另一方面则是“后世凡遇旱年,取井泉石像,并迎而共祷,灵雨为之顺应。”说是***能“入定救旱”,灵验无比,这本身就充满了神妙的成分。而孝宗皇帝一下子就“敕赐甘露妙济普慧菩萨”,给吴理真的这个封号就打上了佛教的烙印。之后,王象之《舆地纪胜》就说:“西汉时,有僧从岭表来,以茶实植蒙山。忽一日隐池中,乃一石像,今蒙顶茶,擅名师所植也,至今呼其石像为甘露***。”

宋孝宗已经把吴理真封成“菩萨”,王象之怎么敢违背“先皇”的“圣旨”呢?

另外,那时江浙地区、岭南地区已成为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王象之曾为江宁知县,那里茶业已很发达,王象之认为茶起源于岭南,是很自然的,在他看来,远离岭南的蒙山不仅有茶,而且名气大,产量高,还有被封为“甘露***”的吴理真,或许他把***的吴姓误为吴地之吴,就写出了“有僧自岭表来,以茶实植蒙山”。受其影响,人云亦云,后人把吴理真说成了僧人。

把吴理真说成僧人的另一个原因是把古代史载中的人与吴理真混为一谈。宋代陶谷(905―***1)著《茗薜录》。此书记录了茶的一些掌故,其中一段介绍一种名叫“圣扬花”的茶叶时写道:“吴僧梵川,誓愿燃顶供养双林傅大士,自往蒙顶结庵种茶,凡三年,味方全美,得绝佳者圣扬花、吉祥蕊,共不逾五斤,持归贡献。”

这个说法由于缺乏前后照应的文字,所以不知道这个“吴僧”究竟是何时、何地之人。但因为他“结庵种茶”,又头顶一个“吴”字,植茶始祖也姓吴,所以后来就有人把他和汉代种茶的吴理真混为了同一个人,因此,吴理真就被当成了“吴僧”。“吴”包括江浙、岭南的范围,“吴僧”意为“吴地之僧”,于是王象之《舆地记胜》“有僧自岭表来”的说法,孙渐《智矩寺留题》“分来建溪芽,寸寸培新土”之笔,也可能是受了这样的影响。建溪即今福建建阳,属于“岭表”的范围。

仅从《茗薜录》所说的人与事,“吴僧”名“梵川”者,在蒙顶结庵种茶,不仅制作出了两种名叫“圣扬花”、“吉祥蕊”的好茶,而且“持归贡献”。“持归”的意思是“拿着茶叶回去贡献给某某”,这个名叫“梵川”的“吴僧”显然是另一个人,是到蒙山来种了茶,制作了好茶又回去了的僧人。

再一个原因就是后人把蒙顶植茶的“甘露***”和蒙山不同日寸|期的法师,比如永兴寺的“甘露禅师”混在了一起。

从《金石苑》“画碑”到“天下大蒙山”碑,在记录吴理真蒙顶种茶、殒化石像、敕封***、祈祷灵验等方面基本一致。但这些记载中有明显的矛盾之处,特别是《金石苑》“宋甘露禅师画碑”的记载尤为明显。前文说“师由西汉出,吴氏之子,法名里真。自岭表来,住锡蒙山,植茶七株,以济饥渴。”后文接着说“元代京师旱,敕张、秦枢密二相,诏求雨济时,师入定救旱。少倾,沛泽大通。”上下文所记当是同一人。然而,两段文字意义难通。***既是是汉时之人,又如何在“元代”,就是宋朝的开朝之代“入定救旱”呢?

“入定”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当是生者的行为。因此,“入定救旱”的“甘露***”当另有其人。

蒙山还有一位被称为“甘露祖师”的人,这就是宋代著名的高僧不动禅师。

据佛教典籍载:“甘露祖师者,宋代高僧不动上师之谓也。上师乃西域梵僧,修金刚部功熟,并将此法宏传。既而达西夏,为国王所重。因师常颂护国仁王经甚灵,西夏国王以师护国佑民而赐寺日“护国仁王”。师依三十五佛明经、礼忏文,前增五十三佛,后缀普贤十大原偈,共成一百八礼,以断百八烦劳也,曰大忏悔文。

上师来中土,居蒙山结庐修道。见蒙山之龙脉流注西去,止界永兴寺,故住锡,历六年,重建寺宇。今山门犹存‘甘露宗风’石刻古迹以铭祖师道场所在。”

不动禅师所居之永兴寺,建于三国时期,由天竺僧空定***来此结庐,名“大梵音院”,历晋隋三百余载,至唐代更名“龙泉院”。时值马祖、百丈师徒推行农禅并举,道宗回应此举,植茶树,习茶艺,禅法入茶,名日“禅茶”。此时蒙顶茶入贡,京城长安贵蒙山香茗,又禅宗大兴,禅茶为世人向往。因此,蒙山禅茶之风甚炽。不动法师自西域来,悲心广大,在永兴寺创建了佛教经籍《蒙山施食仪》,自后禅门日诵编入晚课。其智其愿,其悲其行,如甘露之无上妙药,普济众生,而获“甘露祖师”之称。

植茶始祖吴理真被封为“甘露普慧妙济菩萨”,称为“甘露***”。后人们在记叙敕封的“甘露***”时,把许多民间俗称的“甘露祖师”,即永兴寺不动禅师的所作所为和吴理真搅在一起。又因为不不动禅师来自西域,所以有的记载就把汉代种茶的“甘露***’’误为是“僧”,误以为“自西域来”。

另外,蒙山还有过一位有名的普惠禅师,创建智矩寺。其‘‘普惠”的法号和敕封中的“灵应甘露普慧”又有相同之处,因此,也有人把此“普慧”与彼“普惠”混为一谈。

究其救封“甘露***”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种茶。吴僧梵川、不动禅师、普惠禅师,虽然各有各的道行,但无论如何也是影响有限,不能与“遍及中华”的种茶之功相比,所以种茶人吴理真才有资格获得“甘露***”的封号。

古代蒙山的茶叶,从唐代农禅并举之后,主要是由寺庙中的僧人们种植的。据传蒙山原有寺庙几十座,天盖寺、智矩寺、永兴寺、千佛寺等寺庙规模很大,晨钟暮鼓,香火鼎盛,影响广大。直到清代,蒙山的茶特别是贡茶,虽然由官府主持,但工作主要还是由寺庙的僧众来完成的。每年开***贡茶之际,蒙山周围几十座寺庙的僧人都要云集山腰智矩寺,举行***,烧香念经,开山***茶。

而今经过千百年风霜雨雪,蒙山至今尚有永兴寺、千佛寺等古刹庙宇在重兴香火。据古籍载,蒙山原来的大小寺庙都有茶园。因而不难想像当年天盖寺、智矩寺、福禅寺等庙宇钟鸣鼎食、红瓦参差时,香火何其旺盛,佛教分为多么浓重_。

在这样的情况下,吴理真因为种茶功高,有开设蒙山之功、种茶而遍及中华,功垂后世,其所作为,自然顺乎佛教功德,因而佛寺禅院把吴理真纳入“宗谱”,让其“皈依”佛门:并为之罩上神秘光环,也就完全在情理中。

至于把吴理真当成“道士”,则是由孙渐《智距寺留题》“夕有汉道人,菲草初为祖”引起的误会。“道人一词。在古代是对佛***的称呼,出道之人,出家之人。后来也是对“道士”的称呼。所以,有的人望文生义,就把吴理真当成了“道士”

根据史载分析,吴理真既不是和尚,也不是道士,而应当是蒙山当地一位普通的种茶人,一位地地道道的“茶农”“天下大蒙山”碑记说吴理真是“西汉严道人,即今雅之人也”表明吴理真是严道县的本地人。

严道县,是现今雅安市范围内最早的建制。战国时期(前316)’秦惠文王灭蜀建蜀郡,到兮元前222年秦始皇时期,将当时灭掉的楚国严王之族迁徙入蜀郡,立严道县。《秦括地志》“严道县,今雅州所理也。秦昭王严君疾封手此,故有此称。”治所在今荥经县(荥经县治所迄今仍为严道镇)。范围辖及现在的雅安市或更广。唐代的《元和郡县志》说:“名山县严道县地,汉制县有满意曰道。”说明严道县直到汉代时代。而汉代时期的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地区,茶业也很发达。豪山出现吴理真植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此,无论是古严还是唐严道,蒙山都载其中。无论吴理真的“严道县人”是古严道还是唐严道,都是蒙山或周围附近的人。

(本文所用均来自网络)

来源:世界茶文化图书馆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是什么意思?

(一)叙画之源流

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

古先圣王受命应箓,则有龟字效灵,龙图呈宝。自巢燧以来,皆有此瑞,迹映乎瑶牒,事传乎金册。庖牺氏发于荥河中,典籍图画萌矣。轩辕氏得于温洛中,史皇苍颉状焉。奎有芒角,下主辞章;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

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按字学之部,其体有六:一、古文,二、奇字,三、篆书,四、佐书,五、缪篆,六、鸟书。在幡信上书端象鸟头者,则画之流也。(汉末大司空甄丰校字体有六书,古文即孔子壁中书;奇字即古文之异者;篆书即小篆也;佐书,秦书也;缪篆,所以摹印玺也;鸟书即幡信上作虫鸟形状也。)颜光禄云:“图载之意有三,一曰:图理,卦象是也,二曰:图识,字学是也,三曰:图形,绘画是也。”又周官教国子以六书,其三曰象形,则画之意也。是故知书画异名而同体也。(周礼保章氏掌六书:指事、谐声、象形、会意、转注、***借,皆苍颉之遗法也。)及乎有虞作绘,绘画明焉,既就彰施,仍深比象,于是礼乐大阐,教化由兴。故能揖让而天下治,焕乎而词章备。

《广雅》云:“画,类也。”《尔雅》云:“画,形也。”《说文》云:“画,畛也。象田畛畔,所以画也。”《释名》云:“画,挂也。以彩色挂物象也。”故鼎钟刻,则识魑魅而知神奸;旂章明,则昭轨度而备国制;清庙肃而罇彝陈,广轮度而疆理辨。以忠以考,尽在于云台;有烈有勋,皆登于麟阁。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留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败,以传既往之踪。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故陆士衡云:“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此之谓也。

善哉!曹植有言曰:“画者,见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见三季异主,莫不悲惋;见篡臣贼嗣,莫不切齿;见高节妙士,莫不忘食;见忠臣死难,莫不抗节;见放臣逐子,莫不叹息;见*夫妒妇,莫不侧目;见令妃顺后,莫不嘉贵;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

昔夏之衰也,桀为,太史终抱画以奔商;殷之亡也,纣为*虐,内史挚载图而归周;燕丹请献,秦皇不疑;萧何先收,沛公乃王;图画者,有国之鸿宝,理乱之纪纲。是以汉明宫殿,赞兹粉绘之功;蜀郡学堂,义存劝戒之道。马后女子,尚愿戴君于唐尧;石勒羯胡,犹观自古之忠孝;岂同博奕用心?自是名教乐事。

余尝恨王充之不知言,云:“人观图画上所画古人也,视画古人如视死人,见其面而不若观其言行;古贤之道,竹帛之所载灿然矣,岂徒墙壁之画哉!”余以此等之论,与夫大笑其道,诟病其儒,以食与耳,对牛鼓簧,又何异哉?

(二)论画六法

昔谢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模移写。自古画人,罕能兼之。”

彦远试论之曰:“古之画,或遗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上古之画,迹简意淡而雅正,顾、陆之流是也;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展、郑之流是也;近代之画,焕烂而求备;今人之画,错乱而无旨,众工之迹是也。

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然则古之嫔擘纤而胸束,古之马喙尖而腹细,古之台阁竦峙,古之服饰容曳,故古画非独变态有奇意也,抑亦物象殊也。

至于台阁、树石、车舆、器物,无生动之可拟,无气韵之可侔,直要位置向背而已。顾恺之曰:‘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其台阁一定器耳,差易为也。’斯言得之。

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动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故韩子曰:‘狗马难,鬼神易。狗马乃凡俗所见,鬼神乃谲怪之状。’斯言得之。

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自顾、陆以降,画迹鲜存,难悉详之。唯观吴道玄之迹,可谓六法俱全,万象毕尽,神人***手,穷极造化也。所以气韵雄壮,几不容于缣素;笔迹磊落,遂恣意于墙壁。其细画又甚稠密,此神异也。至于传模移写,乃画家末事。然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

呜呼!今之人,斯艺不至也。宋朝顾骏之尝结构高楼,以为画所,每登楼去梯,家人罕见。若时景融朗,然后含毫。天地阴惨,则不操笔。今之画人,笔墨混于尘埃,丹青和其泥滓,徒污绢素,岂曰绘画?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

(三)论画山水树石

魏晋之降,名迹在人间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详古人之意,专在显其所长,而不守于俗变也。

国初,二阎擅美匠学,杨、展精意宫观,渐变所附,尚犹状石则务于雕透,如冰澌斧刃。绘树则刷脉镂叶,多栖结菀柳。功倍愈拙,不胜其色。吴道玄者,天付劲毫,幼抱神奥,往往于佛寺画壁,纵以怪石崩滩,若可扪酌。又于蜀道写貌山水。由是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李将军、李中书)。树石之状,妙于韦偃,穷于张通(张璪)。通能用紫毫秃锋,以掌摸色,中遗巧饰,外若混成。又若王右丞之重深,杨仆射之奇瞻,朱审之浓秀,王宰之巧密,刘商之取象。其余作者非一,皆不过之。

近代有侯莫陈厦、沙门道芬,精细稠沓,皆一时之秀也。吴兴郡南堂有两壁树石,余观之而叹曰:“此画位置若道芬,迹类宗偃,是何人哉?”吏对曰:“有徐表仁者,初为僧,号宗偃,师道芬则入室,今寓于郡侧,年未衰而笔力奋疾。”召而来,征他笔皆不类,遂指其单复曲折之势,耳剽心晤,成若宿构。使其凝意,且启幽襟,迨乎构成,亦窃奇状。向之两壁,盖得意深奇之作。观其潜蓄岚濑,遮藏洞泉;蛟根束鳞,危干凌碧;重质委地,青飙满堂。吴兴茶山,水石奔异,境与性会。乃召于山中写明月峡。因叙其所见,庶为知言。知之者解颐,不知者拊掌。

(四)论顾陆张吴用笔

或问余:“以顾、陆、张、吴用笔如何?”对曰:“顾恺之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陆探微精利润媚,新奇妙绝,名高宋代,时无等伦。张僧繇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又知书画用笔同矣。

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张既号书颠,吴宜为‘画圣’,神***天造,英灵不穷。众皆密于盻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弯弧挺刃,植柱构梁,不***界笔直尺。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当有口诀,人莫得知。数仞之画,或自臂起,或从足先,巨壮诡怪,肤脉连结,过于僧繇矣。”

或问余曰:“吴生何以不用界笔直尺,而能弯弧挺刃、植柱构梁?”对曰:“守其神,专其一,合造化之功,***吴生之笔,向所谓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也。凡事之臻妙者皆如是乎,岂止画也。与夫庖丁发硎、郢匠运斤,效颦者徒劳捧心,代斫者必伤其手。意旨乱矣,外物役焉,岂能左手划圆,右手划方乎?夫用界笔直尺,是死画也;守其神,专其一,是真画也。死画满壁,曷如污墁?真画一划,见其生气。夫运思挥毫,自以为画,则愈失于画矣。运思挥毫,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不知然而然,虽弯弧挺刃、植柱构梁,则界笔直尺岂得入于其间矣?”

又问余曰:“夫运思精深者,笔迹周密,其有笔不周者谓之如何?”余对曰:“顾、陆之神,不可见其盻际。所谓笔迹周密也。张、吴之妙,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或者颔之而去。(五)论画体工用拓写

夫阴阳陶蒸,万象错布,玄化亡言,神工独运。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綷,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

夫画物,特忌形貌***章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既知其了,亦何必了,此非不了也。若不识其了,是真不了也。

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 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余今立此五等,以包六法(六法已具第一卷),以贯众妙,其间诠量可有数百等,孰能周尽。非夫神迈识高,情超心慧者,岂可议乎知画?

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齐纨、吴练,冰素雾绡,精润密致,机杼之妙也。武陵水井之丹,磨嵯之沙,越隽之空青,蔚之曾青,武昌之扁青 (上品石绿),蜀郡之铅华 (黄丹也,出《本草》),始兴之解锡 (胡粉),研炼、澄汰、深浅、轻重、精粗;林邑昆仑之黄(雌黄也,忌铅粉同用),南海之蚁矿(紫矿也,造粉燕脂,吴绿谓之赤胶也),云中之鹿胶,吴中之鳔胶,东阿之牛胶(***章之用也),漆姑汁炼煎,并为重***,郁而用之(古画皆用漆姑汁,若炼煎,谓之郁色,于绿色上重用之)。古画不用头绿、大青(画家呼粗绿为头绿,粗青为大青),取其精华,接而用之,百年传致之胶,千载不剥。绝刃食竹之毫,一划如剑。

有好手画人,自言能画云气。余谓曰:“古人画云,未为臻妙,若能沾湿绡素,点缀轻粉,纵口吹之,谓之吹云。此得天理,虽曰妙解,不见笔踪,故不谓之画。如山水家有泼墨,亦不谓之画,不堪仿效。”

江南地润无尘,人多精艺。三吴之迹,八绝之名,逸少右军,长康散骑,书画之能,其来尚矣。《淮南子》云:“宋人善画,吴人善冶(冶,赋色也)。”不亦然乎!

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顾恺之有摹拓妙法)。古时好拓画,十得七八,不失神***笔迹。亦有御府拓本,谓之官拓。国朝内库、翰林、集贤、秘阁,拓写不辍。承平之时,此道甚行,艰难之后,斯事渐废。故有非常好本拓得之者,所宜宝之。既可希其真踪,又得留为证验。

遍观众画,唯顾生画古贤得其妙理,对之令人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顾生首创维摩诘像(见第四卷),有清羸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陆与张皆效之,终不及矣。(张墨、陆探微、张僧繇并画维摩诘居士,终不及顾之所创者也。)

"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是什么意思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一种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一种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

“曹衣出水”是由南北朝北齐画家曹仲达所创造的一种衣纹样式。他画的人物有着稠密的细线,衣服褶纹都紧紧的贴在身上,就像刚从水中出来一样。

曹仲达最擅长画的就是佛教图像,当时,大家都照着他创作的形象来塑造佛像,后人也把这种样式,称为“曹家样”。

“吴带当风”是对吴道子人物画风格的概述。

吴道子的画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会动。从繁花般致密线条中,完全可以感受到那种飘逸的绚丽。所画人物的衣袖和飘带,都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十分的飘逸,因此得名吴带当风。后人也把这种样式,称为“吴家样”。

扩展资料

中国的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出现较山水画、花鸟画等为早,大体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

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其传神之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故中国画论上又称人物画为“传神”。

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汉魏时期,已经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人物画家,如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卫协等。顾恺之在《论画》一文中提出了“ 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观点;谢赫在《画品》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六***”,这是中国最早的绘画理论。

中国人物画从形式风格和技法特点的发展历史看,自魏晋南北朝始大致可以分为写意和工笔两大系统:以顾恺之、陆探微为代表的工细严密的画风,称之为“密体”;以张僧繇代表的简练概括的画风,称之为“疏体”。?

唐代是人物画发展的鼎盛时期,画家人材辈出、风格各异。其中吴道子被后世尊为“画圣”,他突破了当时工细密描重彩积染的一般画风,创造了水墨淡彩及白描的新形式,应该是写意画的先驱。

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发展相对比较晚熟,它出现于工笔人物画已经成熟后的两宋时期,由石恪、梁楷将书法行草的笔法入画,以其天才的创造表现的减笔人物画发展而来的。

百度百科--曹衣出水

百度百科--吴带当风

真画师文言文阅读

“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是指:北齐画家曹仲达和唐代画家吴道子开创的两种衣纹描绘风格。此两种风格都属于宗教美术范畴,出自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法》。

吴带当风是中国成语,意思是:唐画家吴道子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后人以之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

曹衣出水是绘画中一种风格,是与吴带当风相对的一个概念。

“曹衣出水”:佛像仿佛身着薄质而十分贴体的衣服,描绘衣纹的线条多而稠密,整体感觉好像出水湿衣的效果。相对于“吴带当风”,“曹衣出水”要出现的更早一些。

曹仲达,北齐著名画家,无作品传世。下图为曹衣出水佛造像风格:

“吴带当风”:在衣纹风格上用的兰叶描,以劲怒的笔力和博大的气势来表现飞动的袍袖飘带。体现了汉服“褒衣博带”的飘逸感,有一种“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吴带当风”在敦煌壁画中被广泛应用。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代表作《送子天王图》、《八十七神仙卷》以及壁画等。下图为:吴道子《天王送子图》局部

扩展资料:

“曹衣出水”和“吴带当风”作为古代人物画的两种不同表现方式。区别在于“曹衣出水”强调形体美,着意刻画人物曼妙的体态;“吴带当风”注重神态美,倾向于凸显人物的风度和神韵。

作为两种风格对比十分鲜明的宗教美术样式,早在唐代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并且在之后对佛教美术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曹衣出水”的风格在当时将外来的异域风格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要素相结合,使得中国人耳目一新,为佛造像风格带来了新鲜的空气。

而“吴带当风”的风格更是在之前佛画风格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形成的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样式,并对后来的“周家样”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周家样”指的是继吴道子之后而起的重要人物画家周昉,他的佛教画曾成为长期流行的标准,被称为“周家样”。传世作品有《簪花仕女图》卷、《挥扇仕女图》卷、《调琴啜茗图》卷等。

1. 文言文《真画师》中因之舍的之是什么意思

之:到,去

庄子在

《外篇·田子方》中,塑造了一个真画师的形象:“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君曰:‘可矣,是

文言文《真画师》故事版

宋元君招募画师,准备绘制宋国地图。报名那天,各 地画师纷纷赶来。宋元君到现场亲自接见,拱手作揖,一 一问好,表示谦恭下士。其实这是当面考察,等于面试。 明天还要笔试,择优录取,正式聘用。

宋元君行礼时,众画师受宠若惊,慌慌张张的俯身答礼,然后端正肃立。有不少画师技痒了,舔笔调墨,可笑 的迫不及待。宋元君看在眼里,心中有数:至少一半是画匠,不够格,要刮掉!

这时候有一位迟到的画师,满脸傲慢相,大摇大摆走来,懒得俯身答礼,也不端正肃立,最使人吃惊的是,他竟敢提前退场,回招待所去了。

宋元君示意背后的小臣,叫去调查调查。

小臣去,回来禀报:“那家伙回房间,脱成了半 ,斜坐炕上,两腿张成八字,真是一副傲慢相。”

宋元君说:“录取吧,这是真画师!”

2. 精益求精阅读答案

是这个吗1、在文中两个括号内分别选择恰当的词(画横线)2、解释加横线的字的意思.精益求精 :坚持不懈 :3、作者的父亲名叫 ,是著名的 .4、第3节中加点的“这”字指的是:5、用“宁可”造句.6、选择下列一个恰当的成语概括节意(只写序号).第2节应该用 ;第3节应该用 ①兢兢业业 ②大智若愚 ③严于律已 ④虚怀若谷⑤一丝不苟7、下面这段文字是原文的,把它放回去,应该放在现有的第__段和第__段之间.父亲还喜欢听取批评意见.在他的“画师日记”里有这样的一句话:“赞美的话不足道,批评的话才可贵.”8、在文中找出一个能概括全文中心的成语.答案:1、珍藏 耐人寻味2、更加 松懈3、丰之恺 ******4、“这”指的是丰之恺画的人真怪,有的没有五官,有的脸上只有两条横线.5、略.6、⑤④7、第2节和第3节之间8、精益求精。

3. 书戴嵩画牛的阅读答案

原文

书戴嵩画牛① 蜀中有杜处士,好⑩书画,所宝②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③,常以自随。一日曝⑨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④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⑤入两股间。今乃掉尾⑥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⑦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⑧。”不可改也。

编辑本段注解

①选自《东坡志林》,作者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嵩(sōng):戴嵩,唐代画家。 ②宝:珍藏 ③锦囊玉轴:以玉为轴,用锦囊装起来。囊(náng):袋子。此处指画套。 ④拊(fǔ)掌:拍手。 ⑤搐(chù):抽缩。 ⑥掉尾:翘起尾巴。 ⑦然:认为对。 ⑧婢(bì):女佣人。 ⑨曝:晒 ⑩好:喜欢

编辑本段全文翻译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是画的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

编辑本段问题解答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好书画(喜欢) (2)一日曝书画(晒)(3)处士笑而然之(同意) (4)古人云(说) 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B)(D)。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尤所爱 C、(牧童)拊掌大笑 D、(杜处士)不可改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的句子的意思。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斗牛的力气用在牛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真是荒谬! 4.文章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 使论据确凿充分、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

编辑本段启示

此文章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4.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维字摩诘,太原人

1、B2、A3、A4、AC5、B 6、(1)但安禄山爱惜他的才华,他仍被逼迫至两京之一的东都洛阳任原来的职务,并被拘禁在普施寺。

(2)***使秦国也能爱护六国的老百姓,就可以传递三世乃至万世而做君王,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3)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 1、B(欣赏)2、A( A介词,表被动。

B“到”;比。 C相承;转折。

D拿;因为)3、A(例句为定语后置句 A定语后置句 B被动句 C状语后置句 D 判断句 )4、AC(AC为名词作状语 B名词用作动词,礼遇;D 形容词用作名词)5、B (参见第1题,“爱”是欣赏之意)6、(1)但安禄山爱惜他的才华,他仍被逼迫至两京之一的东都洛阳任原来的职务,并被拘禁在普施寺。(2)***使秦国也能爱护六国的老百姓,就可以传递三世乃至万世而做君王,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3)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

译文:王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就能撰写诗文。

尤其擅长草书隶书,娴熟音律。岐王非常看重他。

王维将要参加科举考试,岐王对他说:“你的诗清秀拔俗,可抄录几篇,配上琵琶***,能谱写一支曲子,我们一起到九公主府第。”王维按照岐王的话去做。

这一天,几个伶人簇拥王维独奏新谱的曲子,九公主问是什么曲名,王维回答说:“这是《郁轮袍》。”王维于是拿出诗卷。

九公主说:“这些都是我经常诵读的(诗作)。我以为是古人之作,竟然是你的佳作啊!”于是请王维到上座说:“京城能得到这个读书人作解元,实在荣幸啊!”九公主因此全力推荐王维。

***十九年王维考取状元,提拔做右拾遗,不久升迁给事中。叛军攻陷长安洛阳,皇帝出逃,王维随从护驾,行程中掉队,被叛军擒获。

服药***装不能说话,但安禄山爱惜他的才华,他仍被逼迫至两京之一的东都洛阳任原来的职务,并被拘禁在普施寺。叛军在凝设宴,全部召见梨园乐工合奏各种器乐。

王维痛悼赋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头奏管弦。”诗在皇帝驻留的地方传诵。

叛乱平定以后,凡是在叛军中任伪职的,朝廷都定了罪,只因皇上知道了王维在凝吟诗所表露出的心迹,他才得以幸免。王维后来又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的诗被列入妙品上上等,他的画的构思也是这样。至于(王维)山水(画)中的平旷深远的意境、云彩的情势、山石的颜色,都是他卓越的天赋才能达到的,并不是(别人)能学来的。

他自己曾作诗道:“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后世人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确实如此啊。

有一个客人把《按乐图》给王维看,王维说:“这是《霓裳》第三叠最初的节拍。”客人一对照原来的曲子,果真是这样。

晚年,王维诚心信奉佛教,长期吃蔬菜,穿朴素衣服,死了妻子也不再娶,孤独地过了三十年。王维的别墅在蓝田县南面的辋川,亭馆相对。

王维曾经描写那里的景物和奇特的风光,每天与丘为、裴迪、崔兴宗等文人学士游历览胜,写诗,弹琴饮酒,自得其乐。后来上表,请求把自己的住宅变为佛寺。

临终前,写信辞别亲友,停下笔就坐化了。代宗寻求王维的文章,他的弟弟王缙将他的诗文编纂成集共十卷,献给皇上,他的诗文至今流传于世。

5. 谏官唐介《宋史·唐介传》全文翻译

译文:唐介, 字子方, 江陵人。

父唐拱死于漳州时, 众人知道唐家贫穷, 想凑钱为他送葬, 唐介虽然年龄幼小, 却婉言谢绝了众人的好意。后被人提拔为武陵县尉,又调任平江县令。

李财主富有而吝啬,官吏们对他巧取豪夺没有得到满足, 诬告他祭鬼。岳州太守逮捕他家老小, 不分皂白地加以拷打, 都不承认。

又派唐介去刑讯, 没有什么证据。太守大怒, 向朝廷报告, 朝廷派御史方偕下来,换一个监狱分别审问李家老小, 结果与唐介所审相同。

太守以下全部受罚, 方偕受赏, 唐介也没有主动请功。唐介又调任莫州任丘县知县。

任丘处于辽使往返的道路上, 驿站官吏常被使者敲诈勒索, 苦不堪言。唐介坐在驿站门口, 传令说:“ 法令没有规定供应的一概不得供应, 胆敢毁坏我处的一草一木, 就坚决关押。”

使者都服服帖帖地离开了。边境水塘年年发大水, 淹没良田,中人杨怀***持治理, 用城西四十一村蓄洪, 唐介主持筑堤, 老百姓受了益。

又改任德州通判, 转运使崔峄拿库存绢帛高价配售给老百姓, 唐介扣住这道命令不下达, 并向安抚司揭发此事。崔峄大为不满, 数次派人追逼唐介快快下文。

唐介总是拖延, 最后终于没有执行这道命令。后来调到京城任监察御史里行, 又改任殿中侍御史。

启圣院新造“ 龙凤车”, 装饰珠玉, 唐介批评说:“ 这里是太宗的牌位所在, 不可喧闹亵渎; 后宫稀奇侈靡的玩具, 也不能超出制度的规定。”皇上立即下令毁了龙凤车。

张尧佐一步登天的诏命草拟升任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 唐介与包拯、吴奎等极力反对, 又请中丞王举正同百官一起讨论, 结果剥夺了张尧佐两个官职。不久, 张尧佐又被任用为宣徽使、河阳知府, 唐介对百官说“: 皇上是想封他宣徽使,而以河阳知府为名, 我们不能就此罢休啊。”

然而百官都明哲保身, 只唐介坚决出面反对。仁宗说“: 任职令是中书省下的。”

唐介于是弹劾宰相文彦博在蜀之日曾私自织造错金的奇妙锦缎, 勾结宦官, 在皇宫寻找内应, 才谋得相位; 现在又重用张尧佐, 显然是想勾结得更紧。建议皇帝撤掉文彦博, 任用富弼为相。

又批评谏官吴奎脚踩两只船, 措词严厉。仁宗大怒, 拒绝看他的奏章, 声称要把他调到偏远的地方去。

唐介慢慢读完皇帝的意见后说:“ 臣受忠义的鼓舞, 坐监狱、赴刑场也在所不惧, 怎会害怕边远地方呢?”仁宗急忙召见执政大臣说“: 唐介发表意见是他的职责。至于说文彦博是通过我的嫔妃才得到宰相职位的, 岂有此理? 启用宰相, 嫔妃岂得干预?”当时文彦博在旁, 唐介指责说:“ 彦博应该反躬自省, ***使有这种丑事, 不能隐瞒。”

彦博不停地谢罪, 仁宗更加恼怒。梁适喝斥唐介, 让他下殿, 修起居注蔡襄也上前救护他。

结果, 仁宗把他降级为春州别驾。王举正认为这个处罚太重了, 仁宗醒悟过来, 第二天又改派到英州, 撤了文彦博的职, 吴奎也贬到地方去了。

仁宗怕唐介死在路上, 自己背上伤害耿直大臣的恶名, 就派中使护送他。梅尧臣、李师中都作诗热情地赞美他, 从此他坦率耿直嫉恶如仇的美名轰动天下, 士大夫们谈论“真正的御史”时, 都必然说“ 唐子方”, 而不敢直呼其名。

几月后, 受提拔主管郴州税务, 任潭州通判、复州知州, 又被召回京城任殿中侍御史。到朝廷谢恩时, 仁宗慰劳他说:“您从被降职到地方以来, 从未写信回来谈私事, 可算是操守坚贞啊。”

唐介叩头谢恩, 从此议论时事更无所顾忌。不久对仁宗说:“臣既然担当御史, 说的不被听从必然要力争, 争得太激烈了就会得罪陛下, 希望能辞职。”

于是调任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开封府判官, 又任扬州知州, 再转任江东转运使。御史吴中复向仁宗说:“ 唐介不应该长期担任地方官。”

文彦博重当宰相后也对仁宗说“: 唐介从前对我的批评, 确实很针对我的缺点, 希望您能***纳中复的意见。”但仁宗只调他到河中。

很久以后, 调回京城任度支副使, 升天章阁待制, 再到谏院任职。仁宗从至和年以后, 很少与臣下勾通。

唐介说:“君臣关系好比是天地, 天地交泰, 才是正理。希望能经常召集群臣, 做些指示,共同讨论事情, 以造福于天下。”

又说:“后宫不该替别人向皇上伸手要官; 诏命的草拟不通过中书的情况, 应该设法制止; 赐给嫔妃的钱物, 已比前代多几十倍, 而且还在天天增长, 没有止境, 应有所限制; 监司推荐的官员多是些只会深文周纳、咬文嚼字的具体办事员, 请您下令, 精选品行端正、善良敦厚的才子, 不可使歹毒刻薄者混入; 派往各地的***购人员欺侮地方, 应撤回, 所需物品直接交给监司***办; 兖国公主夜晚擅自开启禁宫的门, 应警告宿卫人员的主管, 严格宫禁的规章制度。”这些建议都被***纳了。

御史中丞韩绛弹劾宰相富弼, 富弼回家请求辞职, 韩绛也等待处罚。唐介与王陶批评韩绛中伤大臣, 结果韩被免职。

唐介与右宰相不和, 请求外调, 任荆南知府。任命书经过门下省时, 被知银台司何郯扣住退回, 于是重新留任为开封代理知府。

不久因为弹劾了陈升之,调任洪州知州。又被任命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枢密直学士、瀛州知州。

英宗治平元年, 唐介回京任御史中。

6. {试画工}这是要文言文

是这一段吗? 宋代陈善论画 原文 唐人诗有“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之句,闻旧时尝以此试画工。

众工竞于花卉上妆点春色,皆不中选。惟一人于危亭缥缈、绿杨隐映之处画一美妇人凭栏而立。

众工逐服。此可谓善体诗人之意矣。

唐明皇尝赏千叶莲花,因指妃子,谓左右曰:“何如此解语花也。”而当时云“上宫春色,四时在目”,盖此意也。

然彼世俗画工者,乃亦解此邪? 顾恺之善书,而人以为痴。张长史工书,而人以为颠。

予谓此二人之所以精于书画者也,庄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扪虱新语》) 参考: 附录:中国画论选读 绘画修养论 [明]王世贞 语曰:“画,石如飞白木如籀。”

又云:“画竹,干如篆,枝如草,叶如真,书如隶。”郭熙、唐棣之树,文与可之竹,温日观之葡萄,皆自草法中来,此画与书通者也。

至于书体,篆隶如鹄头、虎爪、倒薤、偃波、龙凤麟龟、鱼虫云鸟、鹊鹄牛鼠、猴鸡犬兔、科斗之属;法如稚画沙、印印泥、折钗股、漏痕、高峰坠石、百岁枯藤、惊蛇入草;比拟如龙跳虎卧、戏海游天、美女仙人、霞收月上;及览韩退之《送高闲上人序》,李阳冰《上李大夫书》,则书尤画通者也。 ——《艺苑 言》 绘画继承论 [明]陈洪缓 今人不师古人,恃数句举业饾丁,或细小浮名,便挥笔作画,笔墨不暇责也,形似亦不可比拟,哀哉!欲微名供人指点,又讥评彼老成人,此老莲所最不满于名流者也。

——《玉几山房画外录》引 绘画理意论 [清] 郑绩 尝见人写《春夜宴桃李园图》,于树林中灯笼高挂,大失题主。作者意为秉烛夜游句发挥,反轻飞羽觞而醉月,不思太白之意重在醉月,而秉烛不过引古人以起兴耳,非此时之事也。

既有月色,何用灯光?所谓画蛇添足矣。然于笔砚杯盘之处,近点掉灯一二,未尝不可。

高悬桃李上与月争光,则断乎不宜。故曰学画贵书卷,作画要达理。

——《梦幻居画学简明·论景》 绘画形神论 [明] 莫是龙 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 ——《画说》 绘画境界论 [宋] 苏轼 味摩诂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诂之画,画中有诗。

诗曰:“蓝田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此摩诂之诗。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诂之遗。

——《东坡题跋·书摩诂蓝田烟雨图》 山水画论 [清] 朱若极 得乾之理者,山川之质也。得笔墨之法者,山川之饰也。

知其饰而非理,其理危矣。知其质而非法,其法微矣。

是故古人知其微危,必获一。一有不明,则万物障;一无不明,则万物齐。

画之理,笔之法,不过天地之质与饰也。山川,天地之形也。

风雨晦明,山川之气象也,疏密深远,山川之约径也;纵横吞吐,山川之节奏也,阴阳浓淡,山川之凝神也;水云聚散,山川之联属也;蹲跳向背,山川之行藏也。天之权也。

博厚者,地之衡也。,风云者,天之束缚山川也。

水石者,地之激跃山川也。非天地之权衡,不能变化山川之不测;虽风云之束缚,不能等九区之山川于同模;虽水石之激跃,不能别山川之形势于笔端。

且山水之大,广土千里,结云万里,罗峰列嶂,以一管窥之,即飞仙恐不能周旋也;以一画测之,即可参天地之化育也。测山川之形势,度地土之广远,审峰嶂之疏密,识云烟之蒙味,正踞千里,邪睨万重,绕归于天之权、地之衡也。

天有是权,能变山川之精灵;地有是衡,能运山川之气脉;我有是一画,能贯山川之形神。此予五十年前未脱胎于山川也,亦非糟粕其山川,而使山川自私也。

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山川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

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 ——《石涛画语录·山川章第八》 畜兽虫鱼画论 [清] 方 薰 钱舜举《草虫卷》三尺许,蜻蜒、蝉、蝶、蜂、蜢类皆点簇为之,物物逼肖,其头目翅足,或圆或角,或沁墨或破笔,随手点抹,有蠕蠕欲动之神,观者无不绝倒。

画者初未尝有意于破笔沁墨也,笔破墨沁皆弊也,乃反其得其妙,则画法之变化,实可参乎造物矣。 ——《山静居画论》 [清]松年 书画以人重,信不请诬也。

历代工书画者,宋之蔡京、秦桧,明之严嵩,爵位尊崇,书法文学皆臻高品,何以后人吐弃之,湮没不传?实因其人大节已亏,其余技更一钱不值矣。吾辈学书画,第一先讲人品,如在仕途亦当留心史治,讲求物理人情,当读有用书,多交有益友。

其沉湎于酒,贪恋于色,剥削于财,任性于气,倚清高之艺为恶赖之行,重财轻友,认利不认人,动辄以画居奇,无厌需索,纵到三王吴恽之列,有此劣迹,则品节已伤,其画未能为世所重。 [明]莫是龙 昔人评大年画,谓得胸中千卷书更奇古。

又大年以宋宗室不得远游,每朝陵回,得写胸中丘壑。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此在吾曹勉之,无望于庸史矣。

[明]李日华 绘事必须多读书,读书多,见古今事变多,不狃狭劣见闻,自然胸次廓彻,山川灵奇,透入性地,时一洒落,何患不臻妙境? [清]唐 岱 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纵横万里之势,立身画外,存心画中,泼墨挥毫,皆成天趣。读书之功,焉可少哉!《庄子》云:“知而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