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我本来面目_还我本来面目epub百度云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7-08 0
  1. 为什么要还事物的本来面目?
  2. 关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请精通要义者为我释疑。
  3. 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翻译
  4.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5. 本来面目是何意?出自于哪?
  6. 你的能量就是你的磁场,带对了能量,就能心想事成了吗?
  7. 什么是真正的我,什么是我的本来面目
  8. 山水之灵 ——还真正风水本来面目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59岁的苏东坡再次遭贬,惠州安置。南迁路上,他拜谒了曹溪南华寺。南华寺是六祖惠能光大禅宗的地方。于是,有了这首《南华寺》:

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亭亭塔中人,问我何所见?可怜明上座,万法了一电。饮水既自知,指月无复眩。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抠衣礼真相,感动泪雨霰。借师锡端泉,洗我绮语砚。

东坡在南华寺见到了六祖的漆储真身,神色安详,端坐于塔中。东坡说:为什么要来参拜祖师?是因为要认取我的“本来面目”。祖师端然而坐,似乎在询问我这一生的修学心得。我真羡慕惠明和尚,能得到六祖的亲自指点 ,从而悟得大道。我前生三世本都是佛门中人,只可惜一念之差,落入尘世,招来了这一生的忧患。今天,我在祖师面前顶礼膜拜,老泪纵横。我要用这曹溪祖庭的清泉,洗尽我心中对浮世的留恋。

还我本来面目_还我本来面目epub百度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诗中运用了不少禅门的话语 ——

“本来面”,又称为“本来面目”,是指人的本性:“上无攀仰,下绝己躬,外不见大地山河,内不立闻见觉知,直下摆脱情识,一念不生,证本地风光,见本来面目”。

“明上座”原指惠明和尚。六祖得传衣钵,南下途中,僧惠明来夺衣钵。惠能将衣钵放在石上,惠明却提拿不动,只得向惠能求法。惠能让他屏息诸念,良久问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饮水自知”是惠明开悟后对惠能说的话。惠明说,以前的多少年,都处于蒙昧之中,今天蒙受指教,这种豁然开朗、明心见性的感受,自己能够体会,却无法言传,“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指月无眩”是说有人用手指圈成圈对着月亮,愚昧者便以为指中的月亮就是真的月亮了。其实那只是“第二月”,并非真月。六祖说,人的自性“智如日,慧如月 ,智慧常明,于外着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去除妄念的浮云,就可见到如月般明朗的自性。

东坡已老,白发萧疏,立于六祖庭前。面对着六祖真身,东坡泪如雨下。大半生的际遇,文才冠天下,到头来,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东坡平常谈禅说妙飞扬洒脱, 而这首诗却又平又直。这是东坡拜谒祖庭时真实的诚恳感动,绝非一般口头禅可比。

公元1100年,哲宗卒,徽宗即位,在海南的东坡得赦北还。东坡自己也没有想到,还能活着踏上大陆。在海中东坡有句:“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天还是一样的深远,海还是一样的平静,云雾散去,明月和海天一起,清净安宁永恒。

归途中,东坡买了两根大竹子做肩舆.并写了一首小诗:

所得龙光竹两竿,持归岭北万人看。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

他感叹说:我东坡能够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走着坎坷的人生路,就是因为这一股曹溪的清泉,一直在我心中流淌。

东坡不是禅师,他却把禅和人生结合得那样浑然。他的一生,让人看到了禅在凡人生命中的巨大力量。

次年,东坡居士卒于常州。

为什么要还事物的本来面目?

与佛有缘,就是善根、慧根成熟,所谓佛不度无缘,也就意味着会得到佛菩萨的度化,自然会越来越好的;

与佛有缘,意味着可以开始修行了,而修行不是只有出家才是;

《维摩诘经》所代表的精神,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本位而解脱成佛的法门,也指出了十方三世诸佛如何证道,如何得到解脱,如何证得菩提之路。

一般人都以为中国的禅宗是达摩祖师来了之后才传开的,殊不知在达摩祖师以前,由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维摩诘经》和《法华经》影响最大,而成为中国文化禅宗的根本经典。

现在的《维摩诘经》中文版本,是在中国历史上动荡的南北朝时期,由西域请来的胡僧鸠摩罗什所翻译的。最初是前秦的苻坚发兵去请鸠摩罗什,但鸠摩罗什还没走到中国,苻坚的前秦就亡国了。后来就由姚兴在今天陕西地区所建的后秦国,出兵请到鸠摩罗什来中原。为了请来这一位学者,发兵几十万,灭了扣住鸠摩罗什的三个西域小国家。

这本经的文字之好,今人不由得要敬佩鸠摩罗什的才华。当然,他在中国所收的几位杰出大***,像僧肇、僧睿等,都是一流文学天才,自然也是本***字优美的原因。因为有《维摩诘经》,中国此后两千年的文学、文化都为之丰富了。例如唐代文人的唐诗,几乎无不受《维摩诘经》的影响,从唐代就把《维摩诘经》编成戏剧上演,今日昆曲的《天女散花》就出自《维摩诘经》。对中国文化、文学的影响之大,可以说无与伦比。

整本《维摩诘经》里面最重点的重点,是告诉我们:佛法就在这个世间,我们就在自己的身心上自了。

此经又名「不可思议解脱经」,这是因为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要解脱三界,跳出六道轮回,还我们本来面目而成佛。众生原本是佛,自己迷失了原路,不知父母未生之前自己为何,找不到这个根源,因此就在三界六道中生死轮回。又因为受到物质世界环境影响,而有身心烦恼痛苦,生老病死等等。修持就是要解脱物质世界的束缚,解脱身心的烦恼,追溯回身心根源,自性清净。

关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请精通要义者为我释疑。

“Suchness”是日语“Sonomama”的同义词。照字义,它指事物“本来的状态”。它也可以用英语的词尾“-ish”来表示,如在“tigerish”中,意思是恰似一只虎,或者,像nine-year-oldish、Beethovenish、或德语amercanish中-ish意思分别为:就像九岁一样,就像贝多芬那样,就像美国人一样。这些说法都涉及对象完形性或格式塔的特定说明,还它本来面目,赋予它自身特有的个体性质,使它和世上一切其他事物区分开。

古老的心理学名词“quale”涉及感觉方面的问题能表明“suchness”一词的含义。“quale”指那种不能描述或界说的性质,例如,红颜色与蓝颜色不同,我们感到不同,却说不出具体如何不同。是红色的红(reddishness)或红色的“Suchness”不同于蓝色的“Suchness”。

在英语中,当我们谈及某人而说“他会的”时,我们也暗含有这样一种意思。这意味着,那是可以预期的,那适合他的本性,那符合他的本性,他具有如此的特性,等等。

铃木在首先说明“Sonomama”相当英语的“Suchness”以后,继续解释说,这和统一的意识是同样的意思,和“在永恒之光的照耀下生活”是同样的意思。他援引威廉·布雷克的说法,表明当他说“在你的手掌中把握无限,在一小时中经历永恒”时,他就是在谈论“Sonomama”。铃木之所以这样说是想很清楚地表示,这种“Suchness”或“Sonomama”和存在认知是同样的意思,而且他也表示,“以Sonomama的态度看事物”,在事物的Suchness中看事物,和具体的感知也是同样的意思。

哥尔德斯坦对脑损伤者的描述、说明,非常类似于铃木关于“Suchness”的说明。例如,他说明他们的颜色视觉已还原到具体的性质而抽象能力已经丧失。即,脑伤者看到的不是一般范畴的绿或蓝,而是只能看到每一特定的颜色,像它自身的Suchness那样,和任何别的东西没有关系,不是在任何一种连续系统中,也不是在任何程度上的任何别的东西,不比任何别的东西更好或更坏,不是更绿些或更不绿些,而似乎它仅仅是全世界唯一的颜色,没有任何东西能与之相比。

这就是Suchness的一种元素(不可比性)。***如这样说是正确的,我们就必须非常审慎,不要把哥尔德斯坦所说的还原到具体和健康人新鲜而具体的感知能力混淆起来,健康人不是还原到具体的。而且,我们还必须把这一切和存在认知区分开,因为存在认知不仅是具体的Suchness,而且也可以是抽象,更不必说它也可以是对整个宇宙的认知。

完全有必要把上述的一切和高峰体验以及铃木所说的悟道体验区分开来。例如,存在认知往往是当人达到高峰体验时到来的,但它也可能在没有高峰体验时到来,甚至可以从一种悲剧体验中得到。于是,我们也必须在这两种高峰体验和这两种存在认知之间做出分辨。

首先,有柏克的宇宙意识,或种种神秘论者的观点,在这样的意识中,整个宇宙被感知到,其中的每一事物和其他的事物都被视为是彼此有联系的,包括感知者在内。参加试验的人曾描述这种意识说:“我能看到我属于这一宇宙,并能看出在宇宙中我处在什么位置上;我能看到我是多么重要,而且也能看到我是多么不重要,多么渺小,因而,它使我既感到谦卑又感到自豪。”

很明确,我们是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我们是在这个家庭内部,不是从外部看里面,不是和这个世界分隔开的,不是在一个山峰上看山谷那面的山峰,而是在事物的心脏部位。在这个家庭中,在这个非常大的家庭中并从属于它而不是一个孤儿,或过继的孩子,或像外面的什么人从窗户往里看,探查屋内的一切。

这是一种高峰体验,一种存在认知,我们必须把它和另一种体验和认知严格区分开,在那种体验和认知中,会出现迷恋,会有一种孩提感或对树木等等的收缩,而这时,世界的其余部分完全被忘掉,自我本身也完全被忘掉。那是这样的时刻,这时,对于有关对象有那么多的专注和迷恋,而世界上一切他物又那么彻底地被遗忘,使一种可以感觉到的超越油然而生,或者至少是自我意识完全丧失,或者自我离去了,世界走开了,那就是说,知觉的对象变成了全部的宇宙。这一对象就是整个世界。

在这样的时刻,它是唯一存在的事物。因此,所有应用于观察整个世界的感知法则现在都应用于观察这个和世界分割开的对象,这个我们所迷恋而它本身已变成整个世界的对象。这是两种不同的高峰体验和两种不同的存在认知。铃木进一步研究这两种体验,但未加区分。即,他有时谈到在一朵小小的野花中看到整个世界;接着在另一些时刻,他又以一种宗教的和神秘的方式谈到和上帝或和天堂或和整个宇宙合而为一这样的大彻大悟。

就像日本人的忘我概念,这是一种放开一切而心灵集中的入迷状态。那是这样的一种状态,这时,你是以一种全心全意的态度在做任何事,不想任何别的事打扰你,没有任何犹豫,没有任何阻碍,也没有任何种类的怀疑和抑制。那是一种纯粹的、完美的、完全自发而无任何种类障碍的行动。这只有当自我已被超越或忘怀的时候才有可能。

这种忘我状态常常被认为好象和悟道状态是相同的。很多禅宗文献谈到忘我好象那就是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时的全神贯注,例如,劈木材时的专心和全力以赴。但信奉禅宗的人又说,这似乎也像那种与宇宙合一的神秘感相同。这两种说法很明显在某些方面是互相融合的。

禅宗认为只有具体事物的本来面目才具有价值,而抽象却仅具有危险性,所以,我们也必须对禅宗的反对抽象思维有所批判。因为我们不能同意它。这将是一种自愿的自我还原到具体,带有哥尔德斯坦明确列出的不良后果。

这样考虑,我们心理学家很明显不能承认具体感知是唯一的真理,或唯一的善,我们也不能承认抽象仅仅是一种危险。我们应该还记得,我们曾说明只要情境需要,自我实现者是又能具体又能抽象的人,我们也应该记得这样的人能从两种活动中都得到享受。

在铃木的书中有一个极好的例子足以说明这一点。在那里,那朵小花既是作为它自身的本来面目被观察的,同时也把它看成像上帝一样,全身放射出完美的光辉,挺立在永恒之光的中间,等等。这朵花这时显然不仅是作为纯具体的本来面目被观察,而且也作为把每一件别的东西排除在外的整个世界被观察,或者以一种存在认知的方式作为整个世界的象征被观察,即作为一朵存在花而不是作为一朵缺失花被观察。当这朵花作为一朵存在花被观察时,当然所有这一类存在的永恒和神秘,以及完美的光辉等等都会发生,而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存在的王国中被观察的;即看这朵花就像透过这朵花窥见了整个存在王国。

铃木也对丁尼生在诗中对那朵花进行了批判,因为丁尼生不但将它***摘下来进行抽象的思考,而且还有解剖它的念头。铃木说明这是一件坏事。他以日本诗人对同样体验的处理作为对照,日本人不***摘那朵花,不肢解它,他在哪里发现它就任其保留原样。铃木说:“他不让它脱离它所处的环境总体,他在它静止的状态中思考它,不仅思考它本身,而且联系它所处的环境进行思考——在最广泛、最深刻的意义上的环境。”

铃木还援引了托马斯·特拉赫恩的说法。第一段引语是有意义的,能说明统一的意识,即存在领域和缺失领域的融合,第二段引语也不错。铃木谈到单纯状态,好象统一的意识、暂存和永恒的融合在某种程度上近似于儿童状态,在脚注中引述特拉赫恩说明儿童具有原初的单纯。铃木说这是再访伊甸园,重返天堂,在那里,知识的树还没有开始结出果实。“是因为我们吃了知识的禁果才养成了理智化的习惯,但就方法而论,我们从未忘记原来有过单纯的住所”。铃木使这种圣经的单纯、这种***教的单纯观和“原地不动”联系起来,和看到原样联系起来。

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教对知识的畏惧,如在伊甸园寓言中所说的,所谓知识是亚当和夏娃堕落的根源,这种说法在***教中一直是一种反理智论,一种对智者、对科学家等等的畏惧,同时也是一种感觉,认为对圣弗朗西斯的那种单纯的信念或虔诚总比那种理智的知识要好些。而在***教传统中的某些方面,甚至有一种看法,认为这两者是互不相容的,即,***如你知道得太多,你就很难再保持一种简单、单纯的信仰,而信仰当然要强于知识,因此最好不要研究得太多,不要学得太多,或不要当科学家或干这一类的事。在所有“未开化的”教派中,当然也都是反理智而不信奉学习知识的,似乎知识是一种“仅仅属于上帝而不属于人”的事。

是否有这样的可能性:这一传说中的“知识”也可以是指过时的意义上的“知识”说的,即吃苹果可能意味着发现被禁止的,意味着这方面的纯洁丧失,而不是传统解释所说的意思,因此,或许也和传统的***徒反对有关。

但无知的单纯是与聪明的或老练的单纯有明显区别的。而且,儿童的具体感知和他认识事物本来面目的能力显然也和自我实现的成年人不同。两者至少在这样的意义上是很不一样的:儿童还没有还原到具体,他也还不曾成长到抽象,他的单纯是因为他无知。这和聪明的、自我实现的、年长的成人的“第二次单纯”或我所说的“第二次天真”是很不相同的,这样的成年人了解整个缺失领域,了解整个世界,从它的一切罪恶、竞争、眼泪和争吵中间看到还有另一面的存在。通过缺陷,或在缺陷中,他能看到完美。这和特拉赫恩所说的无知儿童的幼稚单纯是一种迥然相异的事情。儿童的单纯和圣人或贤人所达到的那种境界确实不同,后者已经在缺失领域中走过,同它做过斗争,吃过它的苦头,但又能完全超越它。

这种成人的单纯或“自我实现的单纯”,很可能与那种统一的意识有重叠的部分,甚至完全相同。在那种意识中,“存在”(存在领域)和“缺失”(缺失领域)是融合在一起的。这是一条途径,能分化出健康的、现实的、可理解的人的完美,那是坚强的、有力量的和自我实现的人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的,而这种完美恰好依赖于对缺失领域的充分认识。

这和儿童的存在认知是完全不同的;儿童对于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因而最好说只有无知单纯。

这也不同于某些宗教人士的幻想世界,包括特拉赫恩的幻想,他们以某种方式拒绝了整个缺失领域(就弗洛伊德的意义说)。他们熟视无睹。他们不愿承认它的存在。

这种不健康的幻想好象是仅仅看到“存在”而没有任何“缺失”。它是不健康的,因为它仅仅是一种幻想,不然它就是建筑在否认或幼稚无知的基础上,建筑在缺乏知识或缺乏经验的基础上。

这就意味着要区分高级涅般木和低级涅般木、向上的统一和向下的统一以及高级倒退和低级倒退、健康倒退和不健康倒退。对某些宗教界人士有诱惑力的是使对天堂的认识或对存在世界的认识变成向童年或向无知单纯的倒退,不然就是回到尝知识禁果之前的伊甸园。说来说去都是一样的道理,那好象是说,仅仅是知识使你倒霉的。它的含义是,“变得愚蠢些、无知些,你将不会再倒霉”。“你将进入天堂,你将进入伊甸园,因此你将不愿了解任何有关眼泪和争吵的世界的事情”。

但人一般来讲是没有真正的倒退,成人是无法倒退成儿童的。你不能解除知识,你不能真地再变得单纯起来;一旦你看到一个东西,你便无法彻底从记忆中抹去。知识是不可逆的,感知是不可逆的;认识是不可逆的;在这样的意义上,你不可能再回去,甚至完全放弃你的神智和力量,你也不可能真地倒退。你不能渴望有什么神话的伊甸园,***如你已成人,你不能渴望再有童年,因为你根本不可能再得到它。唯一可能的选择是理解继续前进的可能性,发展得更成熟,前进到第二次天真,老练的单纯,统一的意志,对存在认知的理解,这样才能在缺失世界中间继续前进。只有这样才能超越缺失世界,只有依赖真知、依赖成长、依赖丰满的成年。

因此,有必要强调几种对事物本来面目认识的不同:某些还原到具体认知的人,包括脑损伤的人,尚未成长到具有抽象能力的儿童的具体感知;健康成人的具体感知,它和抽象能力是十分适合的。

这种情况类似于华兹华斯型的自然神秘论。儿童实际上并不是自我实现的好模式,他也不是存在认知或具体感知的好模式;或本来面目感知的好模式。这是因为他没有超越,甚至还没有达到抽象。

我们也有必要说一下麦斯特埃克哈特和铃木以及其他宗教界人士,他们将永恒与暂时融合来归入统一意识中,其实是完全否认暂时。这些人士几乎总是否认世界的真实而宁愿只把神圣的或宗教的或上帝般的当作真实来对待。但我们必须在暂时中看永恒,必须在世俗中并通过世俗看圣洁,必须通过缺失领域看存在领域。

再无其他的观察途径,因为就地理上的意义说,没有任何存在领域存在于彼岸某处,或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是什么现实以外的东西,或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什么非现实的东西。只有现在的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世界,把存在和缺失融合起来的世界。实际上就是要求能够在对待这同一个世界时既保留缺失态度又保留存在态度。***如我们有任何其他说法,我们就会跌入彼岸性的陷阱,那最后就会变成虚幻的寓言中的某处,就像另一所宅第,另一间屋子,我们能看到、摸到,而宗教变成彼岸的、超自然的,而不是现实的、人道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了。

这里需要强调说明,谈论存在领域和缺失领域其实是谈论对同一世界的两种感知、两种认知和两种态度,而并不是在实际物理空间和实际物理时间中的两个分立的领域,或两个彼此隔离的领域。说统一的态度而不说统一的意识可能更恰当些。我们设想存在认知和缺失认知仅仅是两种认知态度或方式,这能消除一种混淆,在铃木著作中可以看到这种混淆的例子,他在那里又认为有必要谈到轮回、化身、再生、灵魂,等等。这是把这些态度实体化为真实的、客观的东西所致。***如我们把这两种认知视为态度,那么,这些轮回等等就完全不适用于那种新的感知方式,那种感知是一个人在学过音乐结构课以后听了一场贝多芬交响乐后容易产生的。这也含有这样的意思,即贝多芬交响乐的意义或结构在上课以前就存在了;那仅仅是由于感知者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眼界,他现在能够感受了,现在他有了正确的态度,知道寻求什么和如何寻求,能看到音乐的结构和音乐的含义和贝多芬所倾诉的是什么,他想传达的是什么意思,等等。

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翻译

根据六祖坛经记载,禅宗五祖弘忍,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话,出自该经庄严净土经第十: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根据这一段***,所应无所住的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事实上,六尘并不能涵摄宇宙十方三界森罗万相,何以六祖惠能得以闻而即开悟,彻悟宇宙至理而见本性?

金刚经是释迦牟尼佛应菩提之问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而讲。佛为解此一问,由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直至所言法相者,如来说法相即非法相,说理层层深入,主旨在开示,欲达成究竟的实相法性般若妙智慧,澈见宇宙及本性的至理至性,必须离相及无住。

无住,是不执著。离相,是不为宇宙万象万法所惑,能持清净本性,超脱于其上而不执著;所以离相仍是无住于相。由此看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话,实可贯通金刚经全经宗旨。对于佛所说每一层次的法理,只要以这一句话去参证,当可逐渐领悟。而六祖具大利根,自能瞬间顿悟。

宇宙间的一切万象万法,由各种因缘结合而生,由各种因缘变化而变化,由各种因缘息灭而息灭。我人处此宇宙之中,须能保持清明超脱的本心,见一切生灭变化而不执著,更不为其所显现各种现象所迷惑,知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而自性则又湛然存在如如不动。在随时随地的情况下,不管是这个样那个样,我人不执著之余,又须能珍惜此得以有所对待的福份,善为把握运用以造福众生。但此一切一切万象万法,包含造福众生之心,我人又均须无得失心无一切种种心,故因无所住,乃能生其心,悟得自性而得解脱,并证究竟无上菩提。

佛在金刚经中,首先开示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如果能够不执著于人我的区别,保持清明自性而不迷惑于万物万相,但以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为念,发大愿尽心尽力去做,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计名利不计所得,连不可思量的福相也不住,则当如佛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我人生命自性,自无始而来,历经过去一世又一世至今世,又再将经历将来一世又一世,无止无尽。此一自性神识,原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灭(心经),与佛性相等,但因种种妄想执著因果业障,遂生众生。我人精进之道,惟有以不住之心,力求提升自性,还我本来面目。这就是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六祖坛经疑问品)。以佛菩萨为师,由佛法中了悟参证实行宇宙至理及提升自性大道,是回归自性正途。但如受执于佛或佛法,亦非正道,亦是自苦。能取能舍,不取不舍,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坛经般若品),才能至佛地位。所以佛在金刚经又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不能见如来。

人者,心之器也,我人居此凡世,一切对外的种种活动,皆是心的表现。而外在环境的一切,内在的各种思维,也对心造成各种冲击,产生各种心,然后再又由心产生各种喜怒哀乐忧愁烦恼妄想执著等等。对此种心亦应无所住,了然各心皆是因缘起,随缘现***相,故应常持自性本心如如不动,不迷于外境内境,随缘转凡心成圣人心,转众生心成诸佛心,此即佛所说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最后因心无(上四下圭)碍,无(上四下圭)碍故,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心经),乃能成无所住的如来。也就是佛所说的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亦是一法。此法亦不应住,此心亦不应住。我人本心自性,来来去去,去去来来,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若能不来不去,即见如来。佛说偈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翻译为:佛家所说的本来面目就是我们儒家所说的良知。

原文:

来书云:“佛氏于“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于吾儒随物而格之功不同。吾若于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矣。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惟有寐而方醒之时耳,斯正孟子夜气之说。

但于斯光景不能久,倏忽之际,思虑已生。不知用功久者,其常寐初醒而思未起之时否乎?今澄欲求宁静,愈不宁静,欲念无生,则念愈生如之何而能使此心前念易灭,后念不生,良知独显,而与造物者游平?”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良知明白,即已不消如此说矣。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

翻译:

来信写道:“佛家说的“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不同于我们儒家的随物而格的功夫。我要是在“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的功夫,就已经坠入思善了。想要善也不思,恶也不思,而让内心的良知清静自在,只有在睡后刚醒之时才能做到。

这正是孟子所说的“夜气’但是这种光景不能持久,刹那之间,心中已有思虑产生。不知道用功久的人,是否能常常处于刚醒而思虑还没有产生的时候?现在我想要求静,却愈不能静,想要杂念不产生,杂念却愈发产生。怎么做才能让此心前念易灭而后念不生,良知独显而(此心)和天地之理相契合呢?”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这是佛家针对那些还不认识本来面目的人说的方便之法。佛家所说的“本来面目”就是我们需家所说的良知,现在既然已经认清了良知,也就不用按佛家的这种说法了,随物而格,是“致知”所用的功夫,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常惺惺”,其意思也是指“常存他本来面目”。

本来面目是何意?出自于哪?

自我超越

有形有相的东西终归于毁灭,要实现真正的不朽,就要超越自我这个有限的存在。中国先哲将“道”作为超越一切有形有相的东西的永恒存在。但这个“道”又不是不可捉摸、高高在上的上帝,它“有情有信”,就在万事万物之中。理想人格的获得就在于与“道”自觉、自然而然地合和。

道虽“有情有信”,它又超言绝象。要与“道”冥合,就需要超越一切形体和自己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中达到无限,在现实中实现永恒。中国知识分子习惯于自我克制和自我提升,不在躯壳上起念,追求某种精神境界,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在现实中的体现与应用。

自我实现

中国先哲的目的是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道德人性,从中得到真正的精神享受,即所谓的“心中乐地”。这种实现完全是现世主义的,它主张在现世人生中实现最高理想,并不需要彼岸的永恒和幸福。因为永恒和幸福本来就在你的心中,随时可以实现和受用。中国人把“立德、立功、立言”定为人生“三不朽”,正体现了中国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现世特征。

然而,也同样由于这种现世的自我实现导致了中国人的功利主义、家族主义和个人主义。同追求永恒的精神境界正好形成明显的反差。这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把“双刃剑”。这种着眼于现世的自我实现既解释了中国人易于满足不思进取、长期安于小农生活的弊病,也成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忍耐的美德。

中庸之道

中庸作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执两用中,不走极端,如对圣人的描写,“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2)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不偏激,追求平和。最明显体现在中医对身体阴阳二气的调节上。(3)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至今仍有关于种小麦的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4)允执其中,保持平衡。(5)有原则地折衷。

中庸的思维方式在古代中国农业、医学、政治和人际关系之中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稳固了古代社会政治生活,缓和了阶级对立和贫富差距,协调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至今对世界仍有重大意义。

直觉思维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并不怎么重视逻辑思维,而习惯于进行直觉体验。但这种直觉思维并不排斥理性思维,而是与理性思维交互为用,相辅相成,具有典型的混合思维(整体思维、系统思维)的特征。它目的在于把握对象的整体表象特征,其基本形式常常通过“顿悟”来表现。道家的“悟道”、儒家的“豁然贯通”、佛教的“立地成佛”,都是这种思维的具体运用。

就思维的精确性来看,直觉思维是一种模糊的思维方式。这是因为,自然界或宇宙的本质,不可能通过推理或分析来把握,只能通过直觉来领悟。中国人的许多概念、命题歧义丛生,正是这种思维造成的。所谓的“天人合一”,所谓的心通万物,都是这种思维的必然结果。

整体思维

整体思维又称系统思维,它认为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按照一定的秩序组织起来的,要求以整体和全面的视角把握对象的特征。中国古人的整体思维主要有以下特点,(1)它形成了八卦、六十四卦、五行生克等整体结构模式,这些模式反映了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性。(2)宇宙整体和作为整体的具体事物具有统一的结构,遵从相同的演化法则,并由此导出天地一理、万物一马、宇宙全息的结论。

整体思维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人素有的“大一统”思想,中医的“头痛医脚,脚痛医头”的整体疗法,以及中国文化偏重综合、弱于分析、概念的模糊性等都体现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

意象思维

意象思维方式亦称为象征,是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东西来说明某种抽象的观念或原则,是一种由具体到抽象的飞跃。中国传统的意象思维方式可分为三类:(1)符号意象思维,用某种符号来象征一些神秘的自然法则,如《易经》中的“---”“-”,各种道教、佛教的灵符。(2)玄想意象思维,用选择出的意象符号来象征事物本质或某种“形而上”的东西,如老子、庄子的“道”、玄学中的“无”“自然”,朱熹的“太极”“天理”等。(3)审美意象思维,通过塑造审美意象来达到某种带有文学艺术情趣的思想境界,如王维的诗、苏轼的词、中国的山水画等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

中国传统意象思维的优点是富于灵感,带有跳跃性和创造性,但它的缺点是不够严密、精确,缺乏科学性。从这种思维可以明白为什么中国古人长于文学艺术的创造,而乏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很多人这样来解释这一问题;但是我仍然对此持怀疑态度,因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直是领先于世界的,这一点大约也没有人可以否认。所以,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并不在此)。

物极必反

中国人普遍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如《易经》:“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老子》:“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那么,事物在什么地步才发生这种转变呢?那就是,无论任何事物,到了盈满或顶点时,便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自汉代《淮南子》明确提出“物极必反”的命题后,它便成了中国人的一个传统思维模式。这里的“极”,实际上是一种极限、顶点。之所以发生物极必反,是因为任何事物都包含有阴阳两个对立面,当一方势力上升,达到顶点时,便转而消退;另一方则相反,由消而长,这时就发生物极必反。

循环变易

中国古人认为,“物极必反”只是事物运动变化的一半路程。如果从事物的整个运动变化过程来说,则是一反一复、周而复始地循环运动的。老子一方面讲“道”生天地万物,同时又讲万物复归于“道”,整个宇宙都处在这个大循环之中。《易经》同样也倡导终则有始、反复其道的变化观。中国古人不但用这种循环往复的变化观解释万物,还用它来解释社会运动和朝代的兴替。邹衍的“五德终始”说,董仲舒的“三正三统”说,把中国的历史纳入一个永远的循环往复之中。以至于今天人们还常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皇帝轮流坐,今朝到我家”。

万物一体

中国先哲,无论儒家还是道家,他们追求的最高境界皆是“万物与我为一”。这个“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在儒家则表现为对万物的仁爱上,认为万物中的一草一木皆与我息息相关。在这种境界中,“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甚至认为虫鱼鸟兽皆有其存在的理由。在这里,已无主客之分,物我之别。人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人。自然界之所以“鸢飞鱼跃,一片生机,乃是因为在其中投射了人的仁爱胸怀,是主体体验的结果”。在道家则表现为“浑沌”,人与鸟兽同处,与万物并育,不知君子小人之分,亦不知牛马之别。一切皆按各自的本性发展,共同组成自然的整体。自然界之所以自由自在,一片生机,乃是人把自己那超越一切藩篱的精神体验投射到万物之中的结果。

天人合一

这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它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它认为人与天不是一种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家、佛教、道家三家思想都主张“天人合一”。

在儒家看来,“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禅宗看来,人性本身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真如本性自然显现,也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仍有点像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故禅宗语录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渴来喝水,饥来吃草。”

在道家看来,“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穷理尽性

中国古代哲人几乎都讲穷理和尽性,但他们所穷的“理”却是人心中天赋的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所尽的“性”是具有人类社会涵义的“性”或行为准则。其实“理”和“性”应该是合二而一的。“理”是从外在或天的角度说,而“性”是从内在或人的角度讲。二者的结合则通过“命”,故《中庸》有言:“天命之谓性。”其实,这里的“命”就是个体的人的生命——人生的具体经验(经历),而非具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命运”“命数”。

其实,“理”在本质上就是“礼”,是社会政治、***原则的总称和一切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关系。这种原则本来是人类社会长时期形成的。但先古哲人将之上升为宇宙自然的总原则,再通过“天命”的手段,把它内在于万物中成为万物个体的“性”。穷理尽性就是认识这种“天然的秩序”,并切身践履,达到与自身化而为一的境界。

因此,中国人讲穷理,虽然于《荀子》、《墨子》、《公孙龙子》、《易经》等典籍中也表现出一些外向思维的倾向,体现出一些探求物理的特征,但由于先哲将人生的意义定位于“自身精神境界”的成就,因此,这些人的穷理最终仍然归于“尽性以至于命”。虽有惠施(与公孙龙子同为“名”家人物)对外物的探求,却被庄子批评为“迷于万物而不反”。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科学思维薄弱的原因(关于这一问题,我仍然坚持逻辑思维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些事物之间有因果的逻辑联系,但并非一定就是决定性的关系,即有些事物有其因未必有其果。所以,完全根据了中国古人的这些特征或表现,就断定“中国古人科学思维薄弱”是没有说服力的)。

情感体验

中国人很注重情感体验层次上的意象思维,个人的情感需要、评价和态度在思维和处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使用。由于过分重视情感因素和心灵体验,导致中国人在思维上缺乏概念的明晰性和确定性,没有形成形式化和公理化的思维传统。

在个人心灵体验中直接把握事物的意义,或从具体感受中抽象出一般原则,使中国人很自然地将主观情感投射到自然万物之中,使自然万物皆具有人的特点。它不但表现在哲学家认识外物的态度上,如曾点之乐,庄子的鱼之乐,还体现在文学家的创作主题上,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关汉卿的“***”,以及曹雪芹的“木石姻缘”。

此外,中国人认为山川树木皆有灵气,封禅、祭河也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体现。

明心见性

这是禅宗的思维或成佛方式。自南北朝时竺道生首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之说,佛性便被从神圣的彼岸拉回到每个人的心里。因此,慧能说“佛向心头做,莫向心外求”。

所谓“明心见性”,就是明白自家的“本心”,见到自家的“本性”。这个心就是菩提心,这个“性”就是佛性。能否成佛,关键在于能否悟“本心”“本性”的真面目,悟到这个真面目,即使普通人也能成佛,悟不到这个道理,即使佛也变成了普通人。佛与凡夫本无差别,只在“迷”、“悟”之间。

渐悟思维

渐悟思维贯穿于中国古代各家思想之中。它的特点在于主体从思维的对象和内容方面作好必要的准备,经过某种契机的引发,突然认识到事物的全体和真相。认识到事物的真相或全体,在道家称为“悟道”;在儒家称为“豁然贯通”;在佛教称为“成佛。”

在儒家,最明显地体现在程颐的“脱然贯通”和朱熹的“豁然贯通”说。他们认为,只有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在“用力之久”的工夫中达到“豁然贯通”。故荀子对渐悟总结道:“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灵也,思之极也。”

在佛教,渐悟又名“因缘见性”。认为人们只有通过积德修道的助缘,才能见性成佛。最著名的是神秀的渐悟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混沌思维

混沌思维最明显的表现是,认为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可说、也无法说的。为此,儒、释、道三家皆将对世界的最终认识当作个人的直觉体验。这是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境界。为此,庄子曾举出了有趣的“浑沌凿窍”的故事。

“南海的帝王叫倏,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之国的帝王叫浑沌,倏、忽经常到浑沌那里游玩,浑沌对他们很好。倏、忽想报答浑沌的友善。商量说:“人都有七窍用来视听,用来呼息、吃饭,浑沌却没有,咱们给他凿个吧!”两人于是每天凿了一窍,凿了七天,七窍全俱,而浑沌却死了。

混沌思维的结果就是认识到“万物一体”。这不但是一种认识的结果,还是人格提升的一种精神境界。无论儒、释、道观点上如何相异,但他们的最终境界都是一致的。如庄子的“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程颢的“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僧肇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等等。

躬身践履

中国人学习的目的在于成就高尚的人格,而高尚的人格不是通过知识积累所能达到的。因此,伴随成德的学问,自然形成一种切身践履圣人之言的思维。它具体表现在如何通过将圣人之教与自己的言行结合起来,最终成圣成贤。故《大学》在列了三纲领、八条目之后,直接道出“一是皆以身为本”。只有个体通过躬身实践,才能成为圣贤,受人尊敬。否则,便会被人斥为赵括马谡之流,不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当然,无论儒家、佛教和道家,所强调的躬身践履都与西方的科学实验是两回事。中国古人的躬身践履是对圣人之言的信仰和执行,在这里不存在怀疑,只存在印证。如果你印证不了,那说明你自身有问题,决不能在圣人之言上找毛病。其目的便是达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格物致知

中国宋明理学的认识方法,最早见于《大学》,是八条目中两条目。有理学派和心学派两种解释。理学派以程颐、朱熹的观点为代表,他们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的道理,包括事物的自然规律和道德原则;而“致知”则是利用类推的方法,将已得之理推广到万事万物之上。其具体方法在于读书讨论,应接事物和到具体事物中去发现。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豁然贯通,达到万物之理为一的境界。

心学派以陆九渊、王阳明的观点为代表。他们认为“心即理”,“格物”就是正心,认识本心,使心始终不离正道。至于外物如何,则不是他们所关心的。“致知”则是将内心中的道德原则即良知推广于万事万物之上,使万物皆具有吾心之良知。

但是,无论程朱,还是陆王,最终都归于明了心中的本性,即道德本然,以达到儒家的“圣贤境界。”

反求诸己

中国人认为学问的目的不在于认识外物,而在于成就自身,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因此,“反求诸己”,观察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最高人生价值的标准,便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之一。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反躬自问,正义不在我,纵是卑贱之人,我也不去恐吓他;反躬自问,正义在我,虽千军万马,我也不畏惧。”荀子也说:“君子每天要做三次反思,便可达到聪睿智达,行为无过。”

那么,所谓的反思、反躬自问是思什么、问什么呢?简言之,就是反问自己的良心。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时,问问自己的良心,如果心安则为之,如果心不安而为之,则失去了反思的意义。

反思的目的就是要成就自身,成就自身的德行,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通过自我反思,觉悟到道德原则乃我本然所有,自觉地依照道德原则而行,就叫“悟”。相反,不悟自己的本性,单纯追求知识的积累,则被批评为“迷于万物而不反”。

顿悟思维

禅宗六祖慧能提出的独特的悟道之方。它反对一切知识积累、只凭一介清明之心,单刀直入,直探至理真源,达到成佛的境界。但禅宗的顿悟亦不是完全无可捉摸的,它也有引导入悟的方法。

一是疑念法,即通过提出问题,唤起疑念,久思不通,突然有得,求得觉悟。如:“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曰:窗前柏树子。”

二是暗示法,即通过暗示而不直接给出答案,启发人去尽心求解。如:禅宗中的“断指悟道。”

三是遮掩法,即烘云托月,如慧能点悟神会(据《坛经·行由品第一》,我以为或应为“惠明”)时曾说:“不思善,不思恶,还我明上座本来面目。”言下神会恍然大悟。

超佛越祖

禅宗思维方式,它否定了彼岸的神圣偶像,靠自身的信念和觉悟,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在自己的心中,实现精神超越。这种境界既不脱离现实却又超越了现实,既不脱离自我却又超越了自我,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宗教的超越。正如禅宗语录所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种境界只有自己才能感受到和享受到。这种思维方式排除了彼岸与此岸的差别,取消了彼岸的偶像,在自己有限的存在中实现了无限和永恒。

察己知人

《吕氏春秋·察今》:“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也。”因此,人应该体认内在的自然本性,而不在于辨别外在的事物之理。因为吾性即人性,要认识外物和别人,只需认识自己就够了。

所谓内在于人的自然本性主要指共同的爱好、欲求以及理想。这些爱好、欲望和理想等,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解释。《吕氏春秋》认为人皆崇尚相同的秩序,有相似的欲望或理想;道家认为人皆有相似的崇尚自然的本性;儒家则以为人皆有相同的道德本心,皆喜欢合于理义的事情,皆希望实现“大同仁爱”的社会。所有这些相同或相似,一言以蔽之,皆因为各学派都认为人心中有一个“共识”,在这种共识下,可以推己及人、察己知人。

已经流行于全世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的思想也源于此。

辩证思维

中国先哲善于从事物的有机联系、对立统一中认识和把握事物,具体表现在阴阳刚柔的对立、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的对立统一、“和实生物”、“执两用中”的处事方法,以及“物极必反”的发展变化观。特别地,“执两用中”的处事法则形成了中国人宽厚仁和的民族特性;而“物极必反”的世界观则帮着中国人在困苦危难之中,始终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希望,使我们的民族从不消沉,永远处于活力和奋斗之中。

安身乐命

人生在世,有许多东西是超出个人的能力和欲求之外的。明知在人的能力之外而又要拼命追求,则不免陷入烦恼之中。故中国先哲从心灵上解除人的烦恼。孔子说:“尽人事,听天命。”孟子也说:“不知道它怎么来的,但它却来了的,都是命定的。”人在这些东西面前只有坦然处之,尽心尽力,至于那人力不能及处,只好任其自然了。庄子则提出,不但要承认天命,而且还要高高兴兴地接受它,顺应它,这样便能使心灵常常处在自由逍遥之中。所以他说:“通达生命的真实状况的,不去追求与生命无关之物;通达命运实情的,不去探讨人的理智无可奈何的东西。”这样才能安时处顺,无往而不乐。

你的能量就是你的磁场,带对了能量,就能心想事成了吗?

释义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原来的模样。

出处唐·慧能《六祖坛经·行由品》。

佛教禅宗六代世祖出身于贫苦家庭,3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以砍柴维持生活,在21岁那年,顿悟,向黄梅县东禅宗五世祖弘忍***学习佛法,取名慧能。

弘忍***说:“你为什么要来学佛呢?”

慧能回答:“人虽有东西之分,但佛性无南北之别;我虽然与和尚不同,佛性是没有差别的。”

弘忍知道他不是平常人,有心收他为徒但又恐怕寺里的僧人不肯相容,就分派他去干杂活。

有一天,弘忍召集众***宣讲佛法,他让每人作一篇偈语,从中挑选优秀者传给达摩祖师衣钵,定为六代世祖。

有个叫神秀的大和尚连夜写成一篇偈颂:

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人看了,纷纷夸赞。谁知弘忍***却说,神秀还未见到本性,只到了门外,还没有进门。

当时,慧能在柴房劈柴,听人念诵神秀偈语,心中一动,也吟成一篇偈语,但是,他不会写字,慧能便口诵偈语,请人代为书写。偈语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见了,知道慧能已参透佛法,有意想把衣钵传于他,但弘忍***知道他不能服众,便只好私下里传位于他,叫他出逃。

慧能接受衣钵后,立即逃往南方,走了两个月,到达大瘐岭。这时,有数百个僧人跟踪追来,想夺取衣钵。其中有个慧明和尚,原来是四品将军,为人粗鲁,他率先赶上慧能。

慧能将衣钵扔在一块大磐石上,说:“这件衣服是个信物,怎么可以凭力气来争夺呢?”

慧明赶来,拾起衣钵,说:“我为佛法而来,不是为衣钵而来的!望行者为我说法。”

慧能走了出来,先让他“屏息诸缘,勿生一念”,然后说:“不思善,不思恶,这个一念不生的境界,就是你的本来面目。”

慧明顿时开悟,告辞而去。

《六祖坛经·行由品》原文是:“不思善,不思恶,正恁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什么是真正的我,什么是我的本来面目

治愈文学家的成长

我是台视新闻播音员,是高才生,年轻美丽,开着豪车,住在豪宅别墅里,还有个有名气的丈夫。每个人,只要有其中之一,就会很开心吧,我为什么这么不愉快?

引自《遇到未知的自己》的作者张德芬的文字,这也是25岁的她自己。为什么别人羡慕她,她却不高兴?

带着这样的疑问,她开始寻找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成为心灵成长治愈的文学家。

我是谁?从哪里来的?想去哪里?

应对自己,首先要考虑的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

四大名著《西游记》,有着强烈的人生智慧和启发。不用说别的,仅仅从唐僧自我介绍的这句话,就充满了人生哲理:“贫僧唐三藏,从东土***来,去西天拜佛取经。”这句话三要素:我是谁?从哪里来的?想去哪里?

我是谁?每个介绍自己最简单的要素是名字+职业+爱好。

但是,这实际上都是外在的,该如何接近更真实的自己呢?

人就如洋葱,一层层地剥掉自己,就能看到最里的自己。

最外层角色扮演,也就是你叫什么名字,做什么,次外层是你的观念,第三层是你的心情,也就是所有的喜怒哀乐恐惧,第四层是你的人体,最终是重要的,最后一层的真正自我:爱,喜悦,和平。

喜悦是你的本质,是高级心理状态,不会被外部随意危害的。

人生哲理的三个难题:从哪里来?从哪里来的?我想去哪里围绕着大家生命的自始至终。

无论你高兴还是沮丧,无论你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人,无论你是身心健康还是残疾人,如果你在那里,你都会遇到这三个问题。

但是,这只是现象,真正让你到达车站的是你的心。向内寻求自己,向内练习,越过一层主要表现进入深层次,你也看到了真实的自己。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想做什么,不需要别人回答,也不需要踏上别人的步伐,过自己的人生道路。并擅长整理自己的人生道路,揭开面纱,并知道自己是谁。

发展没有捷径,面对问题,然后处理。

已经播出了电视剧《在远方》,马伊琍饰演的路晓鸥和刘烨饰演的姚远是情侣。路晓鸥在读大学的时候,遇到了姚远,两人真实身份的差距,路晓鸥的父亲阻碍,姚远告别。

路晓鸥是社会心理学的硕士研究生,姚远的离去,她三年没学会放弃,租了姚远以前住的别墅地下室。

她从头到尾都不放弃姚远,忘不了这种感情,最后得了抑郁症,不得不吃药。

看到路晓鸥的情况,正好反射到大家自身。

日常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因为一个人的对自己的伤害而不想学会放弃。就像晓鸥一样,她沉迷于姚远离对她的损害,她越来越痛苦,甚至抑郁。

在社会心理学上,活性肽有效。体细胞习惯了这样的活性肽,如果我们不饲养这样的活性肽,大家的生理需求会促进大家的个人行为,放射性的动能起伏频率很高,之后这样的活性肽的事情就会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那么,怎样才能消除疼痛,让自己振作起来呢?

首先,我们要认,学会接受和服从。之后,看到我还在寻找不爱的痛苦的经验,我全心全意地接受这样的经验,学会放弃那个的必要性。

其次,我们必须学会放下它。不要把这种损害背在自己身上,喘不过气来。接受损害并学会放弃的话,悲伤的能量也没有那么大,问题也解决了。

还我本来面目》这本书的创作者说:大家现阶段日常生活的痛苦很清楚。实际上是我们自己做的,目的是修复我们的意识,根本处理自己童年时收到的外伤。

人生的道路不可避免地会绊倒、悲伤、消沉等。但是,如果有这样的心情,千万不要抵抗。抵抗越长,对你的损失就越大。你要做的是面对它,接受它,学会放下它,处理它。

负面情绪就像黑食一样,你不能驱除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光放进去。

怎样才能遇到最好的自己。

人生是修习,只有越来越强烈,才能遇到最好的自己。如何强化自己,不是表面装饰,而是内观自己。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大家的本质投影,外国有什么感动的时候,向内看,看哪里的老伤感动。没有必要消耗动能在这些外、不可抗拒的物品上。首先重视本质方面,完全接受,整理好,然后集中注意力,应对外部可以改变的部分。

社会心理学有吸引法则,也有标签效应。

如果一个人充满快乐、正面、积极的观念,好人、事情都和他相连,被他吸引了同样的动能。如果一个人总是消极悲观的观念频率,那么这个人无疑会感到不幸。

如果安全的话,蝴蝶就会来。

要成为成功的人,至少要优秀!

事实上,也就是说,吸引。每个人都有电磁场,频率相同的人会在一起。同样,快乐也是社会的积极能量。

理查德·摩斯说:治疗就像宇宙空间转世的全过程中的一瞥,那一瞬间大家的肉体和生命更高的联系一起震动。

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生中,大家都在修习,在寻找和自己的动能一样的人。为什么不在稳步发展自己的动能的同时,人生的道路当然很幸福呢?

对你说秘密,事情顺利的愿望就能完成。

毕业那年,研修结束后,找工作,招聘面试几个人都落榜了。那时,心情消沉,对自己没有自信,对企业也有点抱怨。

在一周的心理状态下,我用力地提交个人简历,但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

一周后,突然有一天晚上,我梦见我找到了我最喜欢的工作,这是一家非常好的企业。

醒来后,我脸上挂着笑容,有点兴奋,整理了人才招聘会,今天一定能找到心爱的工作,心里说了好几遍。

出乎意料的是,确实签订了,是500强,事情确实顺利了。

这件事对我说:我们心里有真正真诚的期待,所有的宇宙空间都汇集在一起协助你,这就是你心中的动能。如果你祈祷的话,你的本质上会传达正面振动的动能,它会吸收你想要的东西,也就是说你的动能会回复你的祈祷,给你真正想要的东西。

如果你用心的话,所有的宇宙空间都会帮助你,一点也没错。因为你的动能到了,事情也变了。不信,可以试试!

山水之灵 ——还真正风水本来面目

关于“什么是真正的我,什么是我的本来面目”,印象中大概是在10年前看《新世界·灵性的觉醒》时,算是第一次有所接触,当时看的时候有一种喜悦感升起,甚至当时觉得自己开悟了……。但是那种感觉很快就消退了,面对滚滚红尘,繁忙的工作生活,渐渐淡忘了那个所谓的“临在、觉知”。

后来学佛了,陆续看了一些佛经还有一些禅宗经典,比如《楞严经》、《传心法要》、《最上乘论》等,感觉说的也是那个东东,但是心里总是会怀疑那个东东真的是我吗?真的就这么简单吗?后来学了胡尧老师的线上课程《本自具足的活法》,当时写了心得发到群里,胡尧老师见我有困惑,还单独微信点拨我说:佛的本意即觉,佛陀即觉者,觉醒的人。就是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到看懂这段文字的”知道”; 佛=觉=知道,就像镜子,可以照见世间的一切,又不属于世间的一切。体认到这个“知道”!!!这便是我的微信名“镜照世间”的缘起。那段时间觉得挺喜悦的,觉得安住“空性本位”就好了。但是很快就被繁忙的工作给冲淡了那份觉知。

最近学了《智慧具足》,我重新审视过往看过的一些佛经,和胡尧老师课程所讲互相印证,发现说的还是那个东东啊。可是或许我潜意识里总觉得不会那么简单的,佛法是大智慧,怎么三两句话就说完了,应该还有什么东西吧……

不禁想起南怀瑾老先生在《如何修证佛法》里讲过的一个禅宗公案,“当年夹山和尚被船子禅师点化,明白了什么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夹山和尚告别师父,边走边回头,一是舍不得离开师父,二是心中想,难道佛法就这么简单吗!我多年的世间学问,三藏十二部的佛法……众生贪嗔痴慢“疑”嘛!夹山对此有些怀疑……船子禅师看明白了夹山的心思,大喊一声,夹山回头一看,船子禅师竖起船杆说:“汝将谓别有”这是告诉夹山“你不要认为另外还有成佛的法!”于是就把船弄翻,自己淹死了”

回想自己学佛多年受用不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个疑没有放下,信没有立住!

学习了《智慧具足》,再次强化了自己的信心,特别是胡尧老师关于“手机和手机的操作主体”的比喻令我印象深刻,对 “生物软硬件综合体的操作主体”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更加坚定了,于是决定来实践一下。

之前受千面学堂slogan的启发, 曾经练习过在生活工作中不断念“宇宙看浮生”,然后观想自己站在宇宙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肉身在行住坐卧,这样的确可以让自己有一种抽离的感觉,但是在工作忙碌的时候,这份觉知就被外境带跑了。

这次学了《智慧具足》,又联想到禅宗参话头的方法,就想以前用“宇宙看浮生”是一个陈述语句,联想到《琉璃光岛》里面说我们的潜意识就像防火墙,容易屏蔽某些信息,用提问的方式可以更有利于绕过防火墙,决定将以前默念的陈述句“宇宙看浮生”改为疑问句“不变的是什么?”、“生物软硬件综合体的操作主体是什么?” 等,实践了几天发现效果不错,在默念这些疑问句的时候,不容易被外境牵动,感觉是设置了一个防火墙,将内在和外在隔离开来。

但是不知道是自己方法不对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当这样保持觉知的时候,身体(特别是头部)略微有些紧绷的感觉。后来又受到胡尧老师“一图胜过千言万语”的启发,观想宇宙有一道光注入自己的体内,这样观想练习了几天后发现自己的身体会比较轻盈放松的感觉,但是这个方法不利于自己保持“镜子般的觉知”,因为观想光,势必让自己的觉知陷入所缘境当中,没有抽离和“壁观”的感觉。

自己总结下来的结论是,如果想在“有”的层面做功,比如像让自己的身体更舒服,就适合用想象力(有形有相)的方法;如果是想让自己不被外境牵着走,让觉不陷入念头或是所缘境里面,更适合用“镜子般的观照”的方式,或是参“不变的是什么”的方式。或许这两个方法无所谓好坏或高低,而是看自己到底是想在空还是在有的层面做功(但是在有的层面做功时要警惕对有的贪着)。

关于胡尧老师讲的四个面向(认同感,存在感,控制感,安全感),以前没太多感触,状态好(境界不现前)的时候,还觉得自己修得蛮好的。反观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才觉察到自己其实经常被这几个面向牵着走。

我的工作是ERP系统的技术支持,主要负责解决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昨天上午突然收到一个紧急的issue,客户是十点半左右报告这个问题,然后邮件里要求在中午12点前解决,看到客户给的时间这么少,第一念就是觉得时间太短,心里抱怨“你当我是超人吗?”,为了不让客户的业务受到影响(责任感?属于哪个面向?),紧张地开始查哪里出了问题,但是到了12点了还是没有找到root cause,最后只好跟客户说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检查。事后我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梳理当天的事情,我觉察到在刚收到客户的请求时,除了抱怨外,其实还生起过一念“就是如果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了,客户会不会觉得我很厉害(认同感?)”,可事实是在着急的状态下效率反而更低,最后并没有在客户期望的时间内解决,紧接着又在担心“客户会不会投诉我?”“会不会觉得我技术不行?”(认同感?安全感?控制感?)说实话,我对这四个面向之间的区别还不是特别清晰,感觉他们之间有某种关联性或相似性。或许本质都是“自我想从本体中脱颖而出,显得与众不同”吧。

我事后觉察到驱动自己着急地去检查问题的动力:一方面是不想让客户的业务受到影响(把***当真了?);还有就是渴望证明自己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记得胡尧老师说,“凡是被建立的,终将被摧毁,凡是提升的,都会降下来。只有本然的,一直存在(记不太清,可能和原话有出入)”,我反思自己如果把价值感建立在“可以在一个半小时内解决负杂的问题”,就算这次成功了,那么我的价值感迟早会被下一件事摧毁……

想起胡尧老师在《正觉反馈(3)念头的科学》里面提到:“只有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的人,才能一探究竟:1,能明辨虚***(变化的)和真实(不变的);2,当下或此后,没有沉溺声色享受上的欲求,没有对物质和肉体享乐上的渴望,有欲求和渴望就会激发无穷无尽的念头来干扰;3,世俗(因缘业力)活动(如事业和人际关系等)中断暂停(暂时隔离,便于用功、深入、精进;4,唯有对解脱自在(真相)的强烈渴望。不具备以上这四个品质特征就不匹配,因缘不具足,各种灵修方法都不会奏效”

比照自己和上面的四个标准,1,自己有觉知的时候能明辨虚***和真实,一些境界现前还是会忘掉;2,物质和肉体享乐没有多少兴趣;3,忙碌的工作暂时无法放下;4,解脱自在还不是自己的唯一愿望……

元音老人有段话令我印象深刻:“故做功夫有三难:一是认识本来,立稳脚跟,无所狐疑难;二是认识本来后,绵密保任不忘难;三是不死保护,活泼放任难。”

关于“认识本来”,经过这么久地兜兜转转,以及最近《智慧具足》的启发,算是认识了本来,但是还没有完全立稳脚跟;

至于”保任”,工作少一点(不紧急)的时候,那份觉知会保持得好一点,但经常还会因为紧张忙碌的工作而被外境带跑,需要用写日记的方式事后梳理。因为忙碌,经常连静下心来看群里同修的分享都没有时间,曾经想过放弃这份工作又觉得条件还不成熟(还有一些所谓的世俗的责任框框在)。所以只好安慰自己“智者除心不除事”,就是在面对所谓的“紧急情况、忙碌的工作”的对境下,尽可能保持觉知,尽可能明辨虚***和真实(参“不变的是什么”),就当是借境炼心吧,如果当时被念头带跑了,就通过事后写日记的方式来清理;

至于“活泼放任,不死保护” 和千面学堂的“安住那个不变的,享受那些变化的”有异曲同工之妙,我目前似乎还做不到。刻意保持“镜子般的观照”时间久了,还会有点紧绷的感觉。

《雪心赋》开篇即说“盖闻天开地辟,山峙川流,二气妙运于其间,一理并行而不悖。”所谓二气则是阴阳二气。 有气厮有形,气在形先 。 气分阴阳,阴阳之气寓于形体之中,则形分阴阳 。所以气形一理,形气一体,互为先后,互为阴阳。气不现,形可察,如何察?见形则可见气,形在气先。察山水形之有情无情、意在与否、势之分合起止明暗。

《雪心赋》中说到“山本静,势求动处;水本动,妙在静中。”这一静一动间,则体现气之动静阴阳,实则也就说明就阴或是就阳的道理,又云“体赋于人者,有 百骸九窍 ;形著于地者,有万水千山,”则把山水拟人化,如见山体平直僵硬毫无变化,则如人死横尸毫无生气可言,为死鳅死鳝。所谓山水之灵,实为 辨山水运气之妙用 ,知山而知水,辨水以辨山,此其一也。

古往今来,能真正通晓阴阳二理的人少之又少,正所谓“惟阴阳顺逆之难明,抑鬼神情状之莫察”。古人认为山水的形情意势极难捉摸,则以龙作比喻,表达其神秘莫测。并且真正的穴位稀少珍贵,成穴之点巧妙精微,所以以龙穴称之,作为山川灵气所在的浓点,此其二也。

那么阴阳到底难在何处? 真正的风水术中,寻龙、点穴、观砂、察水、立向、择日课、推命理都需要辨阴阳五行 ,所以能真正理解阴阳五行含义并且融汇贯通运用其术的人凤毛麟角,微乎其微

当今的各位地理***,都说自己懂太极懂阴阳五行,而实际呢?在讲课的时候也就介绍五行生克、八卦具象九星五行形状、天干地支五行阴阳之分;但是真正在后期其授课理论之中,又有多少***能说明阴阳五行的奥妙与联系,又如何在寻龙中运用阴阳五行的知识?我想绝大多数地理师傅均是含糊其辞,顾左右而言他,舍本求末,弃山水阴阳之理而不顾,而 杜撰水法、分金、入首、格龙、消砂、纳水、四大局、三元理气等理法 ,来弥补其无法真正运用阴阳之理寻龙点穴以及择日造葬应用的补救说辞。学来学去依旧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再者,引经据典,曲解分说,牛头不对马嘴,现场教学时,龙尾误认龙头, 虚花认做正结 (能认出虚花已经很不错,实际九成九的师傅都是指鹿为马而意*之), 不审来龙,不分出脉贵贱 (大部分都是从山顶就着突出的脊脉画几条意*的线或强说其辞的线), 不知龙如何开帐,不分官鬼乐曜之具***置和用途 等。其求学达理之行可赞,其是是而非之心可诛。

现在问题来了,有人肯定想问,你说了这么多到底想说明什么?凭什么你就这么大口气,认为别人都是***的,你的就是真的? 各位看官且看,山分阴阳,如何分?水分阴阳,如何解?江、河、湖、沟、田、塘、井又如何区分其用途,如何分清虚实阴阳?如何辨龙之干枝、护缠、枝脚、龙身阴阳(至关重要),五星行度阴阳,九星传变阴阳?如何区别龙之过峡和束气?如何辨龙身带水、辨龙身带曜?如何运用五星阴阳之传辨判断穴场远近及穴星形状(所谓流星点穴法几人能真正懂并去运用)?何为关何为锁?关锁之阴阳如何分?如何根据水口之形阴阳区分地之大小?什么是界水则止(如果教你的师傅告诉你到了水边就停止,那一定不得真传,大江大河是无法阻止龙的行度的)?龙穴分阴阳如何去区分?哪些葬男,哪些葬女?再如喝形为虎地,那么虎地又分出山虎、归山虎、饱虎、饿虎、伤虎其朝案该如何自然而然的配合?又该选择什么样的季节,什么样的日课葬什么样的人?

以上如此种种,讲上十天也讲不完。真正的风水知识点是极其庞大且复杂的,从寻龙到点穴到立向到择人到择日,环环相扣,精妙绝伦。所谓 三合风水,正是合天合地合人之正确做法,而非龙要合向向合水,水合三吉位 。真正的龙穴砂水一定是配合好的,不需要你合,也不需要你左分右分消砂纳水。凡是割裂形气关系而去空求形体,则已离经叛道,与先贤之地理背道而驰,必定为***风水,哪怕你是杨公多少代、祖传什么后人,真不真自己去体会。

玄学兴起,不乏有想通过玄学去赚钱的人,为何?因为来钱太容易太快了。有一类是非常喜欢玄学的,然而可能社会上不好混了,觉得这是条谋财的出路;另一类呢,就是瞅准了大众盲目相信风水的心态,以此为契机。有一些师傅,嘴上说做风水师要低调,可每一篇推广文章结尾都会把自己标榜一番,并且备注好自己的身世以及所掌握的风水门派,自诩融会贯通,其实一通不通。实则主要目的就是开班,沦为一种敛财的工具。根据我的经验,凡是有钱的人,在走旺运的,短期内所谓风水布局那就是骗人的,你不去布局依然会走旺运。

最后,我放一张图,各位高手,可以点穴,祝大家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