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饭流歠什么意思_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tamoadmin 成语问答 2024-07-12 0
  1. 《孟子》尽心上:仁民爱物
  2. 流歠的解释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

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

放饭流歠什么意思_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

得之有命,是求无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曰:“万物皆备於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孟子曰:“人不可以***,***之耻,***矣。”

孟子曰:“耻之於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

人有?”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

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

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

泽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见於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

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

曰小补之哉?”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

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

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於深山之野人

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

虑患也深,故达。”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

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於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

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见於面,盎於背,施於四体,四体

不言而喻。”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

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

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

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

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

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

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

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

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於海者难为水,游於

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

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

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

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

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

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之也。久而不归,

恶知其非有也。”

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太甲贤,又

反之,民大悦。’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孟子曰:“有伊

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孟子曰:

“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不素餐

兮’,孰大於是?”

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

“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

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

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则如之何?”孟子曰:“执

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

终身 然,乐而忘天下。”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

夫非尽人之子与?”孟子曰:“王***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

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於垤泽之门。守者曰:‘此

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

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齐宣王欲短丧。公孙丑曰:“为期之丧,犹愈於已乎?”孟子曰:“是犹或

紾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悌而已矣。”王子有其母死者,其

傅为之请数月之丧。公孙丑曰:“若此者何如也?”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

虽加一日愈於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

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

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

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

也。”

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挟贵

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

焉。”

孟子曰:“於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於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

者,其退速。”

孟子曰:“君子之於物也,爱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

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

而缌、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

及其所爱。”公孙丑问曰:“何谓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

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也。”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於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

不相征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仁人无敌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

敌焉。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

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

角稽首。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

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

二女果,若固有之。”

孟子曰:“吾今而后知亲之重也。之父,人亦杀其父;之兄,

人亦杀其兄。然则非***之也,一间耳。”

孟子曰:“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

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於妻子。”

孟子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於色。”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孟子曰:“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

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犠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

时,然而旱乾水溢,则变置社稷。”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

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

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於亲炙之者乎?”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曰:“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去齐,接

淅而行,去他国之道也。”

孟子曰:“君子之戹於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

貉稽曰:“稽大不理於口。”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诗》云: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肆不殄厥愠,亦不殒厥问。’文王也。”

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今茅塞子之心矣。”

高子曰:“禹之声尚文王之声。”孟子曰:“何以言之?”曰:“以追蠡。”

曰:“是奚足哉?城门之轨,两马之力与?”

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孟子曰:“是为

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

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孟子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声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

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於父子也,义之於君臣也,礼之於

宾主也,知之於贤者也,圣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

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

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孟子曰:“逃墨必归於杨,逃杨必归於儒。归,斯受之而已矣。今之与杨、

墨辩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

孟子曰:“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

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盆成括仕於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

何以知其将见杀?”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

而已矣。”

孟子之滕,馆於上宫。有业屦於牖上,馆人求之弗得。或问之曰:“若是乎

从者之廋也?”曰:“子以是为窃屦来与?”曰:“殆非也。夫子之设科也,往

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於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於其

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

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

言餂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逾之类也。”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

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於

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孟子曰:“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

也。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

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

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

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孟子曰:“养心莫善於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

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

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

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万章问曰:“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

初。’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

狷乎!狂者进取,獧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

次也。”“敢问何如斯可谓狂矣?”曰:“如琴张、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谓

狂矣。”“何以谓之狂也?”曰:“其志<口翏>々然,曰:‘古之人,古之人。’

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絜之士而与之,是獧也,

是又其次也。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

德之贼也。’”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曰:“何以是<口翏>々也?言不

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

也,善斯可矣’。阉然媚於世也者,是乡原也。”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

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

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絜,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

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

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

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

斯无邪慝矣。”

孟子曰:“由尧、舜至於汤,五百有馀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

则闻而知之。由汤至於文王,五百有馀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

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馀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

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於今百有馀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

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孟子》尽心上:仁民爱物

尝胆眠薪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见“尝胆卧薪”。

尝胆卧薪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朝饔夕飧 指才疏力薄,除吃饭外别无所能。

出处:明·李东阳《后东山草堂赋》:“吾侪细人,朝饔夕飧,观山而不穷其巅,望海而不极其源。”

耳食之言 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发愤忘食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饭囊酒瓮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出处:宋·王禹偁《詶安秘丞謌诗集》:“夜眠朝走不觉老,饭囊酒瓮奚足云。”宋·陆游《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

饭囊酒甕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今世上大夫,但有读书,即称武夫儿,乃饭囊酒甕也。”

放饭流歠 歠:喝,饮。大口吃饭,大口喝汤。旧指没有礼貌。

出处:《孟子·尽心上》:“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废寝忘餐 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废寝忘食 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风餐露宿 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出处: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旰食宵衣 天色很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形容勤于政事。

出处: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策文》:“勤民听政,旰食宵衣。”

旰食之劳 天色已晚才吃饭。形容勤于政事。

出处:《晋书·郭璞传》:“不然,恐将来必有愆阳苦雨之灾,崩震薄蚀之变,狂狡蠹戾之妖,以益陛下旰食之劳也。”

饥不暇食 肚子饿了也没空吃饭。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

饥飡渴饮 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同“饥餐渴饮”。

饥餐渴饮 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说得天花乱坠,争似饥餐渴饮。”

看菜吃饭 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

出处:《反对党八股》:“'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靠天吃饭 指依赖自然条件来过日子。

口多食寡 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出处:唐·韩愈《答胡生书》:“愈不善自谋,口多而食寡。”

两肩荷口 犹言两个肩膀扛张嘴,比喻只会吃饭不会干事。

陋巷箪瓢 陋:简陋,窄小;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住在陋巷里,用箪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极为穷苦。

出处:《论语·雍也》:“子曰:‘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露餐风宿 在露天中吃饭,在风中住宿。形容旅途艰辛。

出处: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33回:“沿途露餐风宿,到了汛地,驻扎数月。”

露宿风餐 在露天过夜,在风口吃饭。形容行旅生活的辛苦。

出处: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瓯饭瓢饮 瓯:小盆。用小盆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穷苦的生活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曾友于》:“汝父母皆不知,我岂惜瓯饭瓢饮乎?”

窃位素餐 素:空;餐:吃饭,指俸禄。窃居高位,无功受禄。旧指高级官员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后也用作谦词。

出处:《汉书·杨恽传》:“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

日旰忘餐 形容工作勤劳,忘了时间,忘了吃饭。

出处:《后汉书·尹敏传》:“日旰忘食,夜分不寝。”

日旰忘食 天色已晚仍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出处:《后汉书·儒林传上·尹敏》:“与班彪亲善,每相遇,辄日旰忘食,夜分不寝。”

日昃不食 太阳已偏西还不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日昃旰食 太阳偏西天色晚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事。

日昃忘食 太阳已偏西还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如饥似渴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象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出处:三国魏·曹植《责躬》计:“迟奉圣颜,如渴如饥。”

尸位素餐 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出处:《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不二味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出处:《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

食不兼肉 吃饭不用两道肉食。指饮食节俭。

食不兼味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食不累味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食不暇饱 暇:空闲。没有空好好吃饭。形容整日忙碌,连吃饭也没空。

食不重肉 吃饭不用两道肉食。指饮食节俭。同“食不兼肉”。

食不重味 味:菜肴。吃饭不要两样菜肴。形容生活俭朴。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史记·吴太伯世家》:“越王勾践食不重味,衣不重,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其众。”

食前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形容吃的阔气。

出处:《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食少事烦 每日吃饭很少,可是处理的事务非常繁重。形容工作辛劳,身体不佳。

出处:《晋书·宣帝纪》:“先是,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许)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

流歠的解释

2021.10.15周五晴D289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431

《孟子》尽心上

二十一

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1]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注释

[1]弗:不。

译文

孟子说:“君子对待外物,爱惜它却不施行仁政;君子对于百姓,施行仁政却不亲爱他。君子爱自己的亲人而对百姓施行仁政,对百姓施行仁政也就会爱惜世间万物。”

解析

孟子此篇讲的是君子对于世间万物、百姓以及亲人的态度,通过文章可以看出,这三者之间在君子心里是有等差的。这是由关系的远近造成的,是一种顺其自然的表现。由此也可以看出,孟子推崇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仁爱原则,这也是儒家一贯倡导的原则之一。

二十二

原文

孟子曰:“知[1]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2]、小功之察[3];放饭流歠[4],而问无齿决[5],是之谓不知务。”

注释

[1]知(zhì):同“治”。

[2]缌(sī):细的麻布,这里指的是孝服。这种孝服是五种孝服中服丧时间最短的,大约三个月左右。古时候,女婿为岳父岳母服丧便穿这种孝服。

[3]小功:小功比缌要高一个等级,需要服丧五个月。古时候,外孙为外祖父服丧,曾穿小功。察:仔细讲求。

[4]放饭:大口大口地吃饭。在长者面前,属失礼的行为。流歠(chuò):大口喝汤。

[5]齿决:用牙齿咬断东西。这里指用牙齿啃肉。

译文

孟子说:“聪明的人什么都想知道,但是他们最先想知道的是眼前最着急的事情;仁者也没有什么不爱惜的,但他们总是急于爱惜贤能的人。尧舜二人的知识并不能覆盖天地万物,所以他们才急着做眼前的事情;尧舜的仁义不能遍及所有人,所以他们才急于爱惜贤人。不能三年服丧,却非常讲究三月、五月的小丧礼;不在长者面前大吃大喝,却在长者面前追求‘不用牙啃肉’的小礼节,这才叫不识时务呢。”

解析

孟子这一篇主要告诉人们,做事情一定要分轻重缓急,要有先后次序。只有这样,才能够第一时间处理紧要的事务,解决主要的问题。如果连这最基本的次序都没有,那也就成了一个不识大体的人。

流歠的解释 一口气喝下去。歠,通“ 啜 ”。 《礼记·曲礼上》 :“毋放饭,毋流歠。” 孔颖达 疏:“毋流歠者,谓开口大歠,汁入口如水流,则欲多而速,是伤廉也。” 《孟子· 尽心 上》 :“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 不知 务。” 赵岐 注:“流歠,长歠也。” 南朝 梁 刘潜 《谢晋安王赉虾酱启》 :“ 嘉宾 流歠,羞无辞窭。” 词语分解 流的解释 流 ú 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 随波逐流 ( 随着 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僴 )。流通。流寇。流浪。流离 歠的解释 歠 ò 饮;喝:“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 指羹汤之类。 部首 :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