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仁弃义,民复孝慈_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翻译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7-29 0
  1. 《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该怎么解释?
  2. 抱朴见素
  3. 庄子绝圣弃智是什么意思
  4.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5. 绝知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作,民复孝慈。
  6.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7. 道家的绝仁弃义与儒家的仁义之间有什么区别?
  8. 道德经哪一章是讲关爱老人的

绝圣弃智,结绳记事,并不是要人类退回到原始社会,相反,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这是人类正确的前进方向,可惜,被大多数人所误解。

一,绝圣弃智

原句: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_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翻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阴阳是相对的,也即事物都是有着两面性,比如,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阴阳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不可能单独存在,当人们强调?圣人?的同时,就必然存在着?凡夫?或者?小人?,强调"智慧?的同时,就必然存在?愚蠢?,也就是说,人类在强调高尚与智慧的同时,世界就产生了奸诈与愚昧与之相对,从而造成了两极分化,纷争不断,无法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相反,这恰恰是一种不智慧,并不是说老子反对智慧与仁圣,当人们不去强调?仁圣?或者?智慧?的时候,就会融为一体,才是真的大智大仁。

公元16世纪,布鲁诺即将被罗马教皇烧死,他的学生悲痛地说?一个没有英雄的国家是可悲的?布鲁诺却回答:?不,一个需要英雄的国家,才是可悲的?,或许可以从这个故事里感悟到什么,除此之外,?不尚贤,使民不争?也是在表达同样的意思。

二,结绳记事

原句: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人们常把这句话解释成是老子提倡人类回到原始社会,究其原因,在于人对?结绳?的字面理解上,《周易.系词》: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书契 ,百官以治,万民以查?,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出,?结绳?的意义是书契,也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契约形式,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因为都知道,契约是一对的,这一形式还有贝壳之类的,也有在两片木片上刻上符号信息的,换用现在的说法,债权人债务人各保留一半,其中,债权人保留左契,社会活动中,遵守契约即有德,无德的做法是效仿左彻,他是黄帝时代的一位位高权重的大臣,黄帝死后,左彻制作了黄帝牌位,率诸侯以朝之,开启了权威崇拜,并以此霸占了七年才立颛顼为新帝。

《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该怎么解释?

道者,提倡无为的学者,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绝仁弃义、绝圣弃智、绝学无忧,这些绝字都是放弃的意思, 就是说: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弃绝了学问和学业就会没有忧患与烦恼。 这些思想都太消极了,小学生不因该学习的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是道德经里的话,批判的是统治这的政策(这个小学生理解起来就更难了) 意思是说,古代有学问的人,讲道不是为了使人民明白是非,而是使他们更加糊涂愚昧

抱朴见素

事实上,老子恰恰相反是反精英的

在老子那个时代圣贤基本等同于统治者

老子认为,统治者不应该把自己的理念强加于民众,不应该束缚甚至是引导民众,这样民众的行为才符合自然,也就是合乎道

那个绝就是舍弃的意思

你这个解释不能不说是说不通,不过所解释出来的老子是于我们这个社会普遍意识里的老子是不合辙的

也就是说,不符合老子的一贯思想

老子这段话和“天地不仁”应该是有延续性的而不是相悖的

理解一个哲学家也应该总体上找准了方向,而不是断章取义的发挥创造性

话多了点,还请见谅

庄子绝圣弃智是什么意思

见素抱朴(xiàn sù bào pǔ)

“见素抱朴”语出《老子》。见:现,呈现,推出。素:没有染色的生丝。这里比喻品质纯洁、高尚的圣人。朴:没有加工的原木。这里比喻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律。

“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

见素抱朴意指推举圣人,实行法治,用“无为之治”取代“有为之治”,“绝圣弃智”。

《老子》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俗无忧。”

此章主要论述:“绝圣”、“绝仁”、“绝巧”的人,都是以面貌来掩盖自己的真实用心,尽量文饰自己的不足的地方,以达到欺世盗名的目的。只有弃智、弃义、弃利,才能够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民众。

“大道废,有仁义”意思是说:自然之“天道”被忽视、抛弃之后出现了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所谓“智慧”指欺诈奸巧而言。意思是说:欺诈的思想抬头之后,就有欺国骗民的大奸人。

“六亲不和有孝慈”是指父母、兄弟、妻、子,意思是说:亲属之间不和睦的时候,这才看得出下孝、上慈的亲情。

“国家昏乱有忠臣”是说当朝政昏乱的时期,才看得出谁是忠贞的臣僚。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圣”是指最狡诈的“大伪”者,而不是指爱民的贤君。意思是说:若放弃狡诈、阴谋,反而君正、民安,对于民众来说有百倍的好处。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意思是说:已经没有了一己之仁慈,虽然以最高尚的“义”去行事,也得不到民众的普遍响应,因为这种行为还是有所图的,所以应当放弃“义”的欺骗性。当欺骗性已经不存在时,民众本来就有的孝道和仁慈的心态才得以恢复。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意思是说:精明伎巧之徒,若能够放弃贪财高利的思想,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不至于相互窃夺。

“此三言,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全句的意思是说:以上这三句话还不能够完全、准确地表达,所以只能让大家有所熟悉,它们都各有各的特点,也就是说要从思想意识上去求得解决。

“绝圣”、“绝仁”、“绝巧”的人,都是以面貌来掩盖自己的真实用心,尽量文饰自己的不足的地方,以达到欺世盗名的目的。只有弃智、弃义、弃利,才能够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民众。

“见素抱朴”是说思想纯真,抱定一个朴实的心态。

“少私寡欲”是说减少本来有的私心,去掉原来过多的欲念。

“绝俗无忧”是说应当放弃世俗观念,心灵才不至于受到世俗的困扰,心态平静,自然无忧无患,反而心有所属。

以上都是常人能够做到的。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放弃私心和贪念,从世俗中摆脱出来。不受世俗的陈旧观念所束缚,能够放弃争名、夺利的心态,就能够自然而然的超然自在。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十九。 绝圣弃智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

现在讲的是《道德经》的第十九篇“绝圣弃智”。

是本小节的第三篇。

这也是最具争议的一篇。就是开头的这三句: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我们简称为“三绝三弃”。

如果把本篇作为单独的篇章,不清楚上篇的解释和本文之间的联系,简单、孤立地解释“三绝三弃”,那怎么解释,都是老子最大的反社会、反进步、反文明的罪证!

——“绝”的是人类进步所追求的文明:“圣”、“仁”、“巧”;

——“弃”的是社会安稳所必要的规范:“智”、“义”、“利”。

所以千百年来,喜欢老子的人,想尽办法把这些话绕回来,放回到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范畴来解释。

激烈一点的,干脆就承认“三绝三弃”就是社会进步的革命纲领,为能有这标志性的颠覆言语,大呼过瘾。

我们知道,在中国人一贯的思维里,会说话的人都不会把话说“绝”,更不会直说“绝”话——“绝”字一出,万马难回。

但老子偏偏在这里“三绝三弃”,还不过瘾,外加下篇的“绝学无忧”,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说得人猛捏把汗。不禁要问:从来都讲“相对”,又最具智慧的老子,会说如此绝对,让人一把就拿住的话吗?

会的!而且语气相当肯定!

就是要彻底地“三绝三弃”——没有余地,不许回头!

为什么这么讲?

八个字:矫枉归正,信心十足。

——没有十足的信心,不敢说狠话;

——没有十足的把握,不敢下猛药;

——没有十足的眼光,不敢指关键;

——没有十足的淡定,不敢起风云。

我们上篇讲到了,“大道废”,才“有仁义”;“智慧出”——废弃“大道”的“仁义”“智慧”,只会发展成“大伪”。

当时特别提醒大家:不要小看这“大伪”。尽管是“伪”,但能成“大”者,就不是一般人能分辨得出来。

“大道”有“圣”,“大伪”也有“圣”,而且比“大道之圣”还要“圣”,更象“圣”。怎么分别?不是说这真那,摆在桌面上闻个臭鸡蛋那么简单——能被你分得清的真,那只是“小伪”。

所谓的“大伪”,就是那只不到如来佛祖那里,谁都分辨不出来的六耳猕猴,那也叫“大圣”,但是“大伪圣”——和真正的孙大圣拥有一样的能力,百般的变化。说这大圣“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本事决不亚于孙大圣。一般的神仙想尽办法都难以判辨,连菩萨也一筹莫展。最后怎么分出来的?

——如来佛祖一说出大圣的“本来”面目,这的自己先胆战心惊,立马自现出原形。

这就是“大道之圣”和“大伪之圣”间的本质区别:

——“有我”还是“无我”,“有身”还是“无身”,“有私”还是“无私”。

“有我”,一说便惊;“有身”,一拿便住——只有把藏在袍子下的“私”字轧出来,才能“无私”。不然,任你有上天入地的本事,最终自现“有私”之原形。

“大伪之圣”尚且如此之难以分清,那些“大伪之智”、“大伪之仁义”、“大伪之巧利”呢?——“智”更眩目,“仁”更动人,“义”更动心,“巧”比天高,“利”比蜜甜。

如此之诱惑,转身都难,非“大定力者”不可为!

还要自断血脉,连筋带骨,切除顽瘤,无“大决心者”不可绝!

难道就没有中间一点、缓和一点的路可走吗?——就是“绝”该“绝”的,“弃”该“弃”的,“不该绝、不该弃”的留下来。

问得好!第三条路往往最让人遐想、最愿意寻找的——愿望不错!在“该和不该”处猛下功夫。

什么是“该”和“不该”?不在“我”与“不我”间作一了断,“私”与“非私”中痛下狠手,还在“我”的“该与不该”里打转,这种所谓的“中间”——以“我”为“中”,不是“大伪”,又是什么?

这是“大道”与“大伪”——两条路线的决断关键,从来就只有一个“我”字——“有我”必“伪”,“无我”方“道”。非此即彼,来不得半点含糊。决战关头,少点“绝”心,松点手劲,必现“私我”,必受其乱。

绝知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作,民复孝慈。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意即: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感悟: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孝子”,年迈的父母一辈子节俭,不喜欢穿新衣,但“孝子”为了让别人不要说闲话,让别人夸自己“孝顺”,硬是买一些新衣给父母穿上,也不管父母感受如何,但人后,对父母态度很差,常常使阴气,父母并不真正开心。。

这只是一个片面的例子,生活中类似的人很多。老子是要我们剔除这些表面的伪装,能够从质朴的真心出发,做人做事,社会才能真正美好阳光。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答案:抛弃所谓的圣贤智慧,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抛弃所谓的仁义誉名,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贪取巧利之风,盗贼将会绝迹。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是净化社会的三条原则,但是,只说断绝似乎意思空洞不好理解,表述得还不够清楚,所以,还要让它们归结到具体的措施上来,那就是'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

道家的绝仁弃义与儒家的仁义之间有什么区别?

一般说:

这是老子的观点,认为如果弃绝了学问和学业,就不会有忧患和烦恼了。

通俗说:

就是原始人思想简单最快乐 从现在观点看,是一种逃避社会的方法,不足可取。

仁者见仁的解法,如果按我所解,人之所以忧,只因知道的太多,很多东西都是这样,不去寻根至底的探究,知道的少,所需要担心的事儿就少.上面人的观点明显断章取义。我个人感觉这是老子写作习惯问题,是倒过来说明一个问题。比如前面所说"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并不能说老子叫大家不要做东西做得那么好。而老子想说的是盗贼有的原因是因为物有“巧”有“利”。而人之忧,皆因学而至---奇米

道德经哪一章是讲关爱老人的

在看文章的时候看到了道家的绝仁弃义,这里面的仁义跟儒家的仁义是不是一回事?不是的话,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这里的全句是“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里的意思是不要仁义了,民众久恢复孝慈之心了。仁义是大道被废后的药方,孝慈是有不孝子之后的药方,当国家危难之时忠臣是国家的药方。

在道家看来,如果不知仁义,但行事有仁义,就不会有人来提倡仁义!反之有人行不仁不义之事,才会有人来提倡仁义。你看这里并没有说要人不仁不义吧?老子并不反对仁义,道家也没有说要反对仁义道德,反对仁义道德的是法家。

接下来说的是道家的仁义是什么意思?道德经里说:“大道废,有仁义”。道家所讲究的“仁义”二字来自于奥妙的《道德经》,后来道家的“忠孝节义”的思想与《道德经》里面所提倡的“仁义”二字相符合。仁义是道德的衍生!所以道家讲仁义,这是自然而然的事,也是顺理成章的!

道家认为,如果不能够道治天下,不能够无为而治,那么就需要用仁义之道来帮助治理国家!但是如果能够道治天下,也就是无为而治,那么仁义之道就可以荒废,从而没有了用处。

儒家的仁义是五常之一。“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的发展中,他与五行说“金木水火土”,古人创作的“梅花篆字”梅报五福(平安、健康、幸福、快乐、长寿)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三字经之中的“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由此可见,儒家的仁义比道家的仁义差了一个等级。道家认为,仁义之道不能究竟,但是如果大道荒废的时候比如像我们的当今社会就可以很有用处。但是有想真正究竟的治理天下,必须是大道通行才行!像我们今天的中国,就不能用道家的治国理念,因为没有达到大道通行。

老子的孝慈思想,《道德经》第十八章上说:“六亲不和有孝慈。”就是说,如果出现家庭不和、六亲不认的病症,用孝和慈的一剂良药就能治好病根。

《道德经》第十八章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