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神话的意思,神出入化有|这词吗?

tamoadmin 成语问答 2024-07-29 0
  1. 日出东方什么意思?
  2. 泥土与石头:中国和西方造人神话为何皆取自于泥土?
  3. 《山海经》中都有哪些神话故事
  4. 列子神话故事

中国古代神话中:春神是句芒,夏神是祝融,秋神是蓐收,冬神是玄冥。

1、春神——句芒

句,就像小草刚刚冒出泥土的样子,头勾着。芒,是春天刚长出的小叶子上,毛茸茸的小刺。句芒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辅佐东方上帝青帝太皞。神话中,句芒的形象是人脸,鸟身,乘两龙。

出入神话的意思,神出入化有|这词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夏神——祝融

长着野兽一般的身子和人一样的面孔,出入乘坐两龙。传说祝融是火神,是炎帝的后裔,也是炎帝身边重要的大臣。它居住在南方,是南方之神,同时还是司夏之神。

3、秋神——蓐收

蓐,是陈草复生的意思。秋天来到的时候,地里的草长了许多,但已经不是春天那鲜嫩的小草了,作物都成熟了,该收割了。

传说蓐收为少昊之子,是西方刑神,金神,也是司日入之神,住在泑山。掌管着西方一万两千里的地界。神话中秋神蓐收的形象为人面、虎爪、白毛,左耳有蛇,乘两条龙。

4、冬神——玄冥

玄指黑色,冥指幽暗。冬季是四季中日照时间最短,相对最黑暗的季节。玄冥,表示冬天光照不足、天气晦暗的特点。神话中冬神玄冥的形象是人面鸟身,耳朵上和脚上都有两条蛇。

扩展资料

古代人的原始宗教主要表现为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两种形式。

自然崇拜包括对天上、地下各种自然对象的神话和崇拜,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由此发展而来。

在古代,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的依赖感和神秘感,认为自然现象和自然力存在一种神秘力量在支配,就把它们奉为神灵,并且加以崇拜和祈祷。

中国古代自然崇拜的对象极为广泛,包括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河海山川、水火以及动植物类、男女等等,主要都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直接相关的自然物和自然力。

不久,出现了将自然神人格化和社会化的复杂现象,人们由自然崇拜的人格化发展到相信天帝和天命,初步建立了以天帝为中心的天神体系。

鬼神崇拜首先来自对祖先的崇拜,古时的人死后,他的子孙非常想念他,夜里做梦就会梦见他,因而认为人在死后还有灵魂存在,并且认为祖先的灵魂能够行使神的职能和后代交流,所以子孙便以陪葬、祭祀等方式安慰先灵,祈求祖先保护自己。

除了对自己的祖先崇拜之外,古人还对原始部落、部落联盟和氏族共同体内的领袖、英雄、圣贤等,进行祭祀和崇拜。人们相信地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及结果,都是鬼神意志的体现,并且相信通过虔诚的方式祭拜和取悦神灵,就能影响神鬼的意志,从而对自己产生神秘的保佑作用。

这样,原始的宗教文化和形式就产生了,并且形成中国上古社会的普遍信仰。

百度百科--句芒

百度百科--祝融

百度百科--蓐收

百度百科--玄冥

日出东方什么意思?

蟒蛇出入入龙宫,宛似凡人达九重

意思是说:蛇化成龙,人修成仙。成就非凡,无与伦比

龙宫:是汉族神话传说中龙王居住的海底宫殿

九重:即九重天。中国传统说天有九霄(这一点问问道教神霄派就知道了。三清上圣,神 九宸)(神霄 、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振霄、紫霄、太霄),“九重天”是数量词,九重天中的九字,只是因为它是数字单数中最大的 数字,所以有“极限”之意。

泥土与石头:中国和西方造人神话为何皆取自于泥土?

“日出东方”的意思是:清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景象,比喻太阳从东方升起。

--------出自哪里--------

唐代·李白《日出行》

--------诗句原文--------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诗句翻译--------

太阳从东方升起,似从地底而来。

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穿过天空,没入西海。

自古以来,从来如此。人不是元气,怎能与太阳一样地天长地久呢?

花草不对春风的爱抚表示感谢,落叶也不对秋风的凋残表示埋怨。

哪里有谁挥鞭驱赶着四时运转呢?其实万物的兴衰旨由自然。

羲和呀羲和,是谁要你载着太阳落入大海的?

鲁阳有什么德行,竟能挥戈驻日?

这些传说逆道违天,实在是荒谬绝伦!

我将要与天地合而为一,浩然与元气涅为一体。

--------相关注释--------

隈:山的曲处。

元气:中国古代哲学家常用术语,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被认为是最原始、最本质的因素。

“安得”句:人怎能与日出日落一徉的长久呢?之:指前文所说的日出日落。

四运:即春夏秋冬四时。

汩没:隐没。荒*之波:指大海。荒*:浩瀚无际貌。

羲和:传说中为日神驾车的人。

鲁阳:《淮南子·冥览训》说鲁阳公与韩酣战,时已黄昏,鲁援戈一挥,太阳退三舍(一舍三十里)。

大块:自然天地也。《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喻气,其名为风。”成玄英疏:“大块者,造物之名,自然之称也。”

溟涬:谓元气也。同科:同类。

--------创作背景--------

汉代乐府中有《日出入》篇,它咏叹的是太阳出入无穷,而人的生命有限,于是幻想骑上六龙成仙上天。李白的这首诗反其意而作。此诗并非凭空说理,而是有感于现实而发。

--------作品赏析--------

汉代乐府中也有《日出入》篇,它咏叹的是太阳出入无穷,而人的生命有限,于是幻想骑上六龙成仙上天。李白的这首拟作一反其意,认为日出日落、四时变化,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而人是不能违背和超脱自然规律的,只有委顺它、适应它,同自然融为一体,这才符合天理人情。这种思想,表现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光彩。

诗凡三换韵,作者抒情言志也随着韵脚的变换而逐渐推进、深化。前六句,从太阳的东升西落说起,古代神话讲,羲和每日赶了六条龙载上太阳神在天空中从东到西行驶。然而李白却认为,太阳每天从东升起,“历天”而西落,这是其本身的规律而不是什么“神”在指挥、操纵。否则,“六龙安在?”意谓:六条龙又停留在什么地方呢?这是反问句式,实际上否认了六龙存在的可能性,当然,羲和驱日也就荒诞不可信了。太阳运行,终古不息,人非元气,是不能够与之同升共落的。“徘徊”两字用得极妙,太阳东升西落,犹如人之徘徊,多么形象生动。在这一段中,诗人一连用了“似”、“安在”、“安得”这些不肯定、不确认的语词,并且连用了两个问句,这是有意提出问题,借以引起读者的深省。诗人故意不作正面的阐述而以反诘的方式提问,又使语气变得更加肯定有力。

中间四句,是说草木的繁荣和凋落,万物的兴盛和衰歇,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它们自荣自落,荣既不用感谢谁,落也不用怨恨谁,因为根本不存在某个超自然的“神”在那里主宰着四时的变化更迭。这四句诗是全篇的点题之处、核心所在。“草不”、“木不”两句,连用两个“不”字,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显得果断而有力。“谁挥鞭策驱四运”这一问,更增强气势。这个“谁”字尤其值得思索。对于这一问,作者的回答是:“万物兴歇皆自然。”回答是断然的,不是神而是自然。此句质朴刚劲,斩钉截铁,给人以字字千钧之感。

最后八句中,诗人首先连用了两个诘问句,对传说中驾驭太阳的羲和和挥退太阳的大力士鲁阳公予以怀疑,投以嘲笑:羲和呵羲和,你怎么会沉埋到浩渺无际的波涛之中去了呢?鲁阳公呵鲁阳公,你又有什么能耐挥戈叫太阳停下来?这是屈原“天问”式的笔法,这里,李白不仅继承了屈原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而且比屈原更富于探索的精神。李白不单单是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回答问题。既然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那么硬要违背这种自然规律(“逆道违天”),就必然是不真实的,不可能的,而且是自欺欺人的了(“矫诬实多”)。照李白看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顺应自然规律,同自然(即“元气”,亦即“溟涬”)融为一体,混而为一,在精神上包罗和占有(“囊括”)天地宇宙(“大块”)。人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够达到与溟涬“齐生死”的境界了。

西方的文艺理论家在谈到积极浪漫主义的时候,常常喜欢用三个“大”来概括其特点:口气大、力气大、才气大。这种特点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李白诗中曾反复出现过关于大鹏、关于天马、关于长江黄河和名山大岭的巨大而宏伟的形象。如果把李白的全部诗作比作交响乐的话,那么这些宏大形象就是这支交响乐中主导的旋律,就是这支交响乐中非常突出的、经常再现的主题乐章。在这些宏大的形象中,始终跳跃着一个鲜活的灵魂,这,就是诗人自己的个性。诗人写大鹏:“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大鹏赋》);诗人写天马:“嘶青云,振绿发”,“腾昆仑,历西极”,“口喷红光汗沟朱”,“曾陪时龙跃天衢”(《天马歌》)。诗人所写的山是:“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登太白峰》);诗人所写的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赠裴十四》)。李白总爱写宏伟巨大、不同凡响的自然形象,而在这些形象中又流露出这样大的口气,焕发着这样大的力气和才气,其原因就在这首《日出入行》的最后两句中──“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这是诗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我形象。这个能与“溟涬同科”的“自我”,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思想基础。

李白受老庄影响颇深,也很崇奉道教。一度曾潜心学道,梦想羽化登仙,享受长生之乐。但从这首诗看,他对这种“逆道违天”的思想和行动,是怀疑和否定的。他实际上用自己的诗篇否定了自己的行动。这正反映出诗人的矛盾心理。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把述事、抒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既跳开了空泛的抒情,又规避了抽象的说理,而是情中见理,理中寓情,情理相互生发。诗中频频出现神话传说,洋溢着浓郁而热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而诗人则在对神话传说中人事的辩驳、揶揄和否定的抒写中,把“天道自然”的思想轻轻点出,显得十分自如、贴切,情和理契合无间。诗篇用了杂言句式,从二字句到九字句都有,不拘一格,灵活自如。其中又或问或答,波澜起伏,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而且那样具有论辩性和说服力。整首诗读来轻快、活泼而又不失凝重。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山海经》中都有哪些神话故事

关于人类的起源,现代科学普遍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最能解释,那么在古代,人们并不知道现代科学理论,他们眼中的人类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中国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在中国神话中,女娲造人是人类的起源。女娲是创世神之一,在沉睡多年之后醒来,发现周围只有一片混沌,没有任何生气,于是用柳枝浸染泥土,然后将泥土洒到地上便成了一个个的小人儿,这就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人类起源。

中国神话故事,多是人们发现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为了给自己一个解释,古代人们创造除了一个个神话故事,用来说明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如打雷古人认为是雷神,下雨是因为龙,天地的由来是因为劈开混沌。那么人类起源中,泥土为何成为古人创造女娲神话故事所用之物呢?

泥土,土地,在古代意味着万物之根本,周朝对土地施行井田制,秦朝为了鼓励农耕,承认土地私有制,而且宋朝之前,文武百官的俸禄都以粟米为主。所以不难看出,土地古代人们眼中是一切的基础,只有有了土地才能生存,人类所有文明都起源于土地,且人类文明得到延续离不开土地,所以土地对于人们而言,是万物之根本。这么一来,古人对于土地的敬畏与信仰,自然是其他事物中最高的。

《释名》中记载?地,底也,言其底下载万物也。土,吐也,土生万物?,土地和泥土对于人们的意义是承载万物,是高于一切。所以这么看来,就很好理解女娲造人所用之物是泥土,因为古人认为人类文明起源于泥土,所以泥土成为想象神话中的女娲用的起源之物,女娲用泥土创造出了人类,并且人类通过泥土而得以生存,延续文明,繁衍后代。所以说中国造人神话中,以泥土为主要依据是因为人们对于土地的崇拜与信仰。

泥土对于古人而言是承载万物,是信仰,那么石头对于古人而言就是一种具有特殊情怀之意,所以在造人神话中有些涉及到石头。那么古人对于石头的情节如何体现的呢?

《史记?封禅山》记载自炎帝开始,已经有包括秦始皇在内的七十二皇在泰山封禅。?封?是指筑祭坛祭天,?禅?是指祭地,所以封禅意味着祭祀天地。泰山封禅需要登顶泰山,在高处摆放祭坛,其中祭坛上除了祭品还有代表着特殊意义的石头。

封禅礼是中国帝王最重要的一个礼节,在这样的情况下,帝王用石头祭天,足以表明石头对于古人而言特殊的情怀。所以在造人神话中,石头也一直有所提及,红楼梦》最初被称为《石头记》,因为贾宝玉前世是女娲补天之时漏掉未用的一块石头,而后转世为贾宝玉。这里的故事虽然与上古神话有些出入,却也表明古人对于石头的信仰。所以说,中国的造人神话主要有泥土和石头二物。

二、西方造人神话

在西方文明之中,造人神话故事比起中国,种类繁多。其中一个传说是农业女神的女儿冥后珀耳塞福涅创造了人类,而且与中国神话女娲造人一样,冥后珀耳塞福涅造人用的也是泥土。其实在这一点上,与中国神话非常相似,冥后珀耳塞福涅也是因为一个人寂寞,所以想创造出能陪伴自己的生物,于是以泥土创造出与自己类似的人。

但不同的是,女娲造人之后,用自己的法术赋予人泥人生命,而冥后珀耳塞福涅并没有这个能力,她只是将泥土捏成人形状,却没有办法赋予他们生命。于是冥后珀耳塞福涅找到西方神话中的最高神宙斯,她乞求宙斯赋予这些泥人生命和灵魂,宙斯答应了,在宙斯赋予泥人们生命之后,大地上就开始出现了人类,且会自主繁衍后代。

在这个西方造人神话中,与女娲造人最大的不同是女娲能直接赋予人类生命,而冥后珀耳塞福涅却做不到。同样的地方是都用泥土造人,至于冥后珀耳塞福涅用泥土造人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其母亲,她的母亲是西方神话中的农业女神。农业女神最离不开的就是土地,所以冥后珀耳塞福涅以母亲的根基泥土创造出了人类。

在另一个西方造人的神话中,人类是奥林帕斯山中诸神合力创造而成。神话中,后来为人类**火种的普罗米修斯发现大地上都是没有思维的动物,缺少能统治大地的生物。于是按照神的形象用泥土捏出了一个个的小泥人,但是这些小泥人并么有任何思想或者生命。

普罗米修斯从各种动物中提取了各种性格,包括善、恶、贪等各种,然后将这些性格融合在一起,并注入泥人的体内。然后智慧女神将神具有的活力吹进泥人体内,使泥人具有了智慧和思维,而后奥林帕斯山上的诸神分别把自己具有的特点注入到泥人的体内,之后泥人获得了诸神的各种能力,泥人也成了拥有生命和思想的人。

对比可以看出,西方神话与中国神话有很大的区别,共同点都是以泥土造人,这大概与泥土在古代对于人类的特殊意义。从某种意义上看,女娲造人表现的是独立创造,没有任何人的帮助,体现的是英雄主义。而普罗米修斯造人,是诸神共同合作,体现的是西方的崇拜主义。无论是中国造人神话还是西方造人神话,泥土都有些承载万物之意,所以泥土成了中西方造人神话同点。

参考文献:

《史记》

《西方经典神话》

列子神话故事

1、精卫填海

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有一天,女娃驾着小船,到东海去游玩,不幸海上起了风浪,象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女娃就淹死在海里,永远不回来了。炎帝固然挂念他的女儿。但都不能用他的光和热来使她死而复生,只好独自悲伤罢了。

女娃不甘心她的死,她的魂灵变化做了一只小鸟,名叫“精卫”。精卫长着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大小有点象乌鸦,住在北方的发鸠山。她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因此她常常飞到西山去衔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

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着,把石子或树枝投下去,要想把大海填平。大海奔腾着,咆哮着,露出雪亮亮的牙齿。凶恶地嘲笑着:“小鸟儿,算了罢,你这工作就算干上一百万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呢。”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终尽,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你为什么恨我这样深呢?”“因为你呀—夺取了我年轻的生命,将来还会有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要被你无情地夺去。”“傻鸟儿,那么你就干吧—干吧!”

大海哈哈地大笑了。精卫在高空悲啸着:“我要干的!我要干的!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的!这叫人悲恨的大海啊,总有一天我会把你填成平地!”她飞翔着,啸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西山去,把西山上的石子和树枝衔来投进大海。她就这样往复飞翔,从不休息。

2、怒触不周山

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之后,水神共工一向与火神祝融不合,他向火神发动进攻。担当先锋的大将相柳、浮游,猛扑火神祝融氏居住的光明宫,把光明宫四周长年不熄的神火弄灭了。大地顿时一片漆黑。火神祝融驾着遍身冒着烈焰的火龙出来迎战。

所到之处,云雾廓清,雨水齐收;黑暗悄悄退去,大地重现光明。水神共工恼羞成怒,命令相柳和浮游将三江五海的水汲上来,往祝融他们那里倾去。刹时间长空中浊浪飞泻,黑涛翻腾,白云被淹没,神火又被浇熄了。

可是大水一退,神火又烧了起来,加上祝融请来风神帮忙,风助火威,火乘风势,炽炽烈烈地直扑共工。共工他们想留住大水来御火,可是水泻千里,哪里留得住。火焰又长舌般地卷来,共工他们被烧得焦头烂额,东倒西歪。共工率领水军且战且退,逃回大海。他满以为祝融遇到大水,肯定会知难而退。因此立在水宫,得意起来。

不料祝融这次下了必胜的决心,他全速追击。火龙所到之处,海水不由滚滚向两旁翻转,让开了一条大路。祝融直逼水宫,水神共工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出来迎战。代表光明的火神祝融获得了全胜。浮游活活气死,相柳逃之夭夭,共工心力交瘁,无法再战,狼狈地向天边逃去。共工一直逃到不周山,回头一看,追兵已近。

共工又羞又愤,就一头向山腰撞去,“哗啦啦”一声巨响,不周山竟给共工撞折了。不周山一倒,大灾难降临了。原来不周山是根撑天的大柱,柱子一断,半边天空就坍塌下来,露出石骨嶙峋的大窟窿,顿时天河倾泻,洪水泛滥。著名的“水火不相容”典故即源于这场大战。后来才有了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事迹,大地重回正常。

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的这场大战,皆因“水火不相容”而发生,一方面说明了水火相克的原理,即水火天生不睦。

另一方面说明了有些事物是自然界的基本本能,非人力所能干扰。纵观远古时代水神和火神的这场惊天动地的大战,没有什么所谓正义和公理,只有大自然的力量在搏击。而败阵的水神共工因恼怒去撞不周山,女娲补天算是拯救了自然世界。

3、刑天舞干戚

刑天是山海经里提到的一位无头巨人,原是炎帝的手下。自炎帝被黄帝在阪泉之战打败之后,刑天便跟随在炎帝身边,定居在南方。当时,蚩尤起兵复仇,刑天曾想去参加这场战争,但被炎帝阻止。后来蚩尤被黄帝铲平,刑天一怒之下便手拿着利斧,杀到天庭中央的南天门外,指名要与黄帝单挑独斗。

最后刑天不敌,被黄帝斩去头颅。而没了头的刑天并没有因此死去,而是重新站了起来,并把胸前的两个***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拿斧。因为没了头颅,所以他只能永远的与看不见的敌人厮杀,永远的战斗。

4、后羿射日

远古的时候,大地出现了严重的旱灾。炎热烤焦了森林,烘干了大地,晒干了禾苗草木。原来,帝俊与羲和生了10个孩子都是太阳,他们住在东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树叫扶桑。10个太阳睡在枝条的底下,轮流跑出来在天空执勤,照耀大地。

但有时,他们一齐出来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为了拯救人类,后羿张弓搭箭,向那9个太阳射去。只见天空出现爆裂的火球,坠下一个个三脚的乌鸦。最后,天上只留下一个太阳。

5、神荼郁垒

东海之中的度朔山上有一株大桃树,枝干蟠曲绵延,覆盖三千里,桃树的东北方是鬼众出入阴阳界的鬼门关。神荼、郁垒住在桃树上面,稽查进进出出的群鬼,如果遇见恶鬼为非作歹,就用芦苇索子捆了去喂老虎。

黄帝委任神荼、郁垒做鬼头子,监察、统领天下万鬼;又教导民间,在大门上悬挂绘有神荼、郁垒像的桃木板和芦苇索子,以象征之物避邪镇恶,这样,神荼、郁垒就成了门神。

列子的寓言故事

列子(公元前450-前375),名列御寇,春秋末郑国人.《列子》,共8篇,保存了很多寓言故事.这些故事多数是用民间传说.也有人说《列子》并非列子所著,而是后人托.

1、愚公移山

传说很早以前,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有七百里.

在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汉,年纪快九十岁了.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得绕着走,很不方便.愚公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挖掉.

有一天,他召集了全家老小,对他们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出路,咱们大家一起努力,把它挖掉,开出一条直通豫州的大道,你们看好不好?”

大家都很赞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了疑问.她说:“像太行、王屋这么高大的山,挖出来的那些石头、泥土往哪里送呢?”

大家说:“这好办,把泥土、石块扔到渤海边上就行了!再多也不愁没地方堆.”

第二天天刚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挖山.

他的邻居是个寡妇,她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儿子,刚刚换完奶牙,也蹦蹦跳跳地前来帮忙.

大家干得很起劲,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这人很精明,人们管他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挖山运土不止,觉得很可笑,就去劝告愚公:“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的几根草,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呢?”

愚公深深地叹口气说:“我看你这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是顽固不化,还不如寡妇和小孩呢!不错,我是老了,活不几年了.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长高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们挖平呢!”

听了这些话,那个自以为聪明的智叟,再也无话可说了.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害怕愚公一直挖下去,就去向上帝报告.老愚公的精神把上帝感动了,他就派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一座放到朔方东边,一座放到雍州南边.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面,汉水的北面,就没有高山阻挡了.

寓意:只要有顽强的毅力,坚定的决心,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再大的困难也能够克服.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苦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列子《列子·汤问篇》

2、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像偷斧子的.

后来,丢斧子的人在山谷里挖地时,掘出了那把斧子,再留心察看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走路的样子,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脸色表情,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言谈话语,更不像是偷斧子的了,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像偷斧子的了.

寓意:对人不要随便怀疑.如果疑心太重,好人也会被看成坏人.

原文:

人有亡钅夫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钅夫也;颜色,窃钅夫也;言语,窃钅夫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钅夫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钅夫,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钅夫者.

列子《列子·说符》

3、杨布打狗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有一天,他穿了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天下雨了,他把白色衣服脱下,穿着一套黑色的衣服回家来.他家的狗认不出杨布,就迎上去汪汪地对着他大叫.杨布非常恼火,拿了根棍子就要去打狗.

杨朱看见了,说:“你快不要打狗了,你自己也会是这个样子的.如你的狗出去的时候是白的,回来的时候变成黑的了,那你能够不奇怪吗?”

列子《列子·说符》

寓意:当朋友误解自己的时候,不要脑子发热,动怒发火;而应该设身外地,换位思考.

原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4、薛谭学歌

有个叫薛谭的小伙子,跟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技艺真正学到手,就以为自己学得差不多了,便向老师告辞回家.

秦青也没有阻拦他,把他送到城外的大道旁,为他饯行,并轻轻地打着节拍,唱了一首十分动听的歌子.

那高亢的歌声振动了林间的树木,美妙的音响响彻了云霄.

薛谭急忙向老师道歉,要求回去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再也没有敢说回家的话.

寓意:学习需要谦虚谨慎的态度,来不得半点自满和骄傲.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末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效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列子《列子·汤问》

5、杞人忧天

杞国有一个人,整天担心天塌地陷,自己没有地方容身,因此愁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有个人看他这样忧愁,很为他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很厚很厚的气积聚在一起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从早到晚都生活在天的中间,怎么会担心天塌下来呢?”

那个忧天的人听了,又说;“如果天是很厚的气,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会掉下来吗?”

前来开导他的人说:“太阳、月亮和星星,也都是会发光的气积聚而成的,即使掉下来,也不可能把人打伤.”

那个忧天的人又问:“如果地陷塌了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回答说:“大地是土块积聚而成,它充塞四野,无处不有,你在它上面随便行走、跳跃,整天在它的上面生活,怎么担心它会陷塌呢?”

那人听了朋友的话,如释重负,非常高兴;那个前来劝他的人放下心来,也很高兴.

寓意:只要把道理说透彻,就能够帮助人解除顾虑和忧愁.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踏,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子《列子·天瑞》

后人便从中概括出“杞人忧天”一句成语,用以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

6、歧路亡羊

杨朱的邻居丢了一只羊,他不仅率领自己的亲朋,而且又来请杨朱家的童仆一块去追.

杨朱说:“丢一只羊,怎么要这么多人去追呢?”邻人说:“因为岔道太多了.”

等他们回来以后,杨朱问:“找到羊了吗?”

邻居回答说:“没有.羊丢失了.”

杨朱又问:“这么多人去追,羊怎么会丢失呢?”

邻居回答说:“岔道中间又有许多分岔,我们不知羊跑到哪条路去了,所以只好返回来了.”

列子《列子·说符》

寓意:丢失了羊,由于岔路太多,很难找到.治学、做事也有许多岔路,如果没有一定的目标,也会迷失方向,难有收获.

原文: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7、列子学射

列子学习射箭,已经能够射中目标了.他高兴地去向关尹子请教.

关尹子问他:“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够射中目标吗?”

列子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

关尹子说:“这样看来,你还没有学好啊!”

列子回去又认认真真地练习了三年,再次来向关尹子请教.

关尹子问:“你现在知道你为什么能够射中目标了吗?”

列子回答说:“知道了.”

关尹子点点头说:“行了,你已经学成功了.这其中的道理,你要永远记住.不仅射箭要这样,而且治理国家、为人处世都应该这样.”

寓意:办事情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它的规律.只有自觉地按规律办事,才能够把事情办好.

原文: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列子《列子·说符》

8、利令智昏

从前,齐国有个人一心想发大财,得到很多金子.

这天清早,他穿戴得整整齐齐,来到集市,直奔卖金子的地方,看见黄澄澄的金子,伸手抓了就走.

官吏捉住他,问:“集市上这么多人都在现场,你为什么公然拿别人的金子呢?”

这个人回答说:“我拿金子的时候,眼睛里没有人,只有金子.”

寓意:财迷心窃,就会干出利令智昏的蠢事.

原文: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列子《列子·说符》

9、九方皋相马

伯乐是善于识别马的***.但是,他已老了,体力已惭惭不支.

一天,秦穆公对伯乐说:“你的年纪大了,你的子孙中可以派得出去寻找千里马的人吗?”

伯乐说:“一

匹好马,可以从它的体形、外貌和骨架上看出来.而要找天下特殊的千里马,好像没有固定的标准,没法子用言语来表达.像这样的马奔驰起来,脚步非常轻盈,蹄

子不扬起灰尘,速度非常快,一闪而过,好像看不到身影.我的儿子都是些下等的人才,他们能够说出什么是好马,却不能识别什么是千里马.我有个打柴卖菜的朋

友叫九方皋,他相马的能力不在我之下.请让我把他推荐给您吧.”

穆公召见了九方皋,派他出去寻找千里马.三个月以后,九方皋回来报告说:“已经找到了,在沙丘那个地方.”

穆公连忙问:“是什么样的马?”

九方皋回答说:“是**的母马.”

派人去把马牵来,却是黑色的公马.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叫来说:“糟糕透了!你推荐的找马的人,连马的颜色和雌雄都搞不清楚,又怎么能识别哪是天下的千里马呢?”

伯乐感慨地赞叹说:“九

方皋相马竟达到了这种地步,这正是他之所以比我高明千万倍的原因呀.九方皋所看到的,那正是天机啊!他注重观察的是精神,而忽略了它的表象;注意它内在的

品质,而忽视了它的颜色和雌雄;只看见了他所需要看的而忽视了他所不必要看的;只观察到他所需要观察的而忽视了他所不必要观察的.像他这样相出的马,才是

比一般的好马更珍贵的千里马啊!”

马牵来了,果然是天下少有的千里马.

寓意:要真正能够认识一件事物,必须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原文: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耶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其担缠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列子《列子·说符》

10、纪昌学射

甘蝇是古时的一名神射手.他只要张弓射箭,飞鸟就会应声落下,走兽也会应声倒地.他的***名叫飞卫.飞卫虚心地向甘蝇学习,他的技术超过了老师.

有个叫纪昌的年轻人又来拜飞卫为师.飞卫对他说:“你先要学会在任何情况都不眨眼睛的本领,然后才谈得上学习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就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两眼死死地盯着穿来穿去的梭子.两年以后,就是锥子已经快剌着他的眼睛了,他也一眨不眨.

他把自己的收获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你还得练好眼力才行.当你能够把极小的物体看得很大,把模糊不清的目标看得很清清楚楚,到那时候,你再来告诉我.”

纪昌回到家,

捉了一个虱子,用牛尾巴拴着,吊在窗口上,每天面朝南方,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只虱子.十多天后,虱子在他眼中惭惭变得大了起来;三年以后,竟变得像车轮一般

大小.扭头再看其他的东西,都跟山丘一样巨大.他便用燕国牛角做成的弓,搭上朔冬蓬杆制成的箭,对准虱子射去,箭头贯穿了虱子的心脏,而牛尾还好端端地悬

在空中.

纪昌跑去告诉飞卫.飞卫高兴地说:“好,你学成功了!”

寓意:要掌握过硬的本领,必须付出超人的代价,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急于求成,害怕吃苦,是不会成功的.

原文: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亚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列子《列子·汤问》

11、海上鸥鸟

海边上有个人,很喜欢海鸥.每天一大早,他就来到海边跟海鸥一起玩耍嬉戏,海鸥成百地向他飞来,接连不断.

他的父亲对他说:“听说海鸥都喜欢跟你一块玩耍,你捉一只回来给我玩吧!”

第二天,这个人又来到海边,海鸥只在他的头顶上飞,再也不肯落下来跟他一块玩了.

寓意:对朋友必须以诚相待.如果心怀鬼胎,背信弃义,那么,就会失去友谊和朋友.

原文:

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列子《列子·黄帝》

12、朝三暮四

宋国有个养猴子的人,很喜欢猴子,家里养了一大群.他能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很会讨他的欢喜.养猴人宁肯减少自己家人的口粮,也要让猴子吃饱.

不久,他家里贫穷了,打算限制猴子的食量,可又怕猴子们不再顺从自己,于是先骗猴子说:“分给你们的栗子,早晨三颗,晚上四颗,够吃了吧?”

猴子们听了,都站立起来又吵又跳地发脾气.

过了一会儿,养猴人又问:“分给你们的栗子,早晨四颗,晚上三颗,够了吧?”

猴子们听了,都高兴得趴了下去.

寓意:如果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就看不清事物的本质.

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列子·黄帝篇》

13、小儿辩日

孔子到东方游说,路上遇到两个小孩子在争论,就走上前去问道:“你们为什么争论呢?”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比较近,而到了中午,太阳就离我们远了.”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比较远,而中午时离我们近.”

孔子很有兴趣地问道:“你们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好像车的盖蓬那么大;到了中午,它就只有盘子、碗口那么大了.这不正说明离我们远的看起来就小,离我们近的看起来就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使人感到还有些凉凉的;到了中午,就热得跟泡在滚汤里一样,这不正说明离我们远的就感觉到凉,离我们近的就感觉到热吗?”

孔子听了他们的话,一时也判断不出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积很丰富呢?”

寓意:知识是无穷尽的.即使知识很渊博的人,也有许多自己不懂的东西.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

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列子《列子·汤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