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读书***_读书 天下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7-30 0
  1. 明朝最惨大儒,朱元璋怒杀其父,朱棣灭他十族,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2. 明成祖朱棣既已君临天下为何会诛方孝孺十族?
  3. 为什么会有人说朱棣阴险毒辣呢?
  4. 朱允炆登基后,为什么要非常着急地削掉5位藩王?
  5. 方孝儒为什么冒着灭九族的风险,抗旨不遵?
  6. 明朝姚广孝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7. 明成祖严苛好杀荼毒天下乃天性
  8. 历史上被灭十族的人是谁

1. 形容“文弱书生”的成语有哪些

1、八百孤寒bā bǎi gū hán

成语解释: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成语出处:清·黄景仁《两当轩集·十四·岁暮怀人》:“幔亭仙客休相待,八百孤寒要此人。”

天下读书种子_读书 天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傲贤慢士ào xián màn shì

成语解释: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

3、布衣韦带bù yī wéi dài

成语解释: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成语出处:《汉书·贾山传》:“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

例 句:相府开筵,常聚些布衣韦带。(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4、白面书生bái miàn shū shēng

成语解释: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成语出处:《宋书·沈庆之传》:“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例 句:雪儿呵,偏则把白面书生奚落。(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二出)

5、读书dú shū zhǒng zǐ

成语解释: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成语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山谷云:‘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读书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

描写读书人的成语有哪些?描写读书人的成语有哪些?

例 句: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绝矣。(《明史·方孝孺传》)

6、招贤纳士zhāo xián nà shì

成语解释: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例 句:这里有个招贤纳士好汉柴大官人。(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回)

7、书香门第shū xiāng mén dì

成语解释: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四十回:“如今眼看着书香门第是接下去了,衣饭生涯是靠得住了。”

例 句:她每天一想到自己出身于书香门第,哥哥是个举人,却落入贼人之手,已够丢尽了祖宗的人。(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

8、硕学通儒shuò xué tōng rú

成语解释: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成语出处:《后汉书·杜林传》:“博洽多闻,时称通儒。”《南史·顾越传》:“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讨论无倦。”

9、大璞不完tài bú bù wán

成语解释: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富贵矣,然大璞不完。”

10、寻章摘句xún zhāng zhāi jù

成语解释: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例 句: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唐·李贺《南园》诗)

2. 描写书生的词语

文弱书生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温良俭让温:温和;良:善良;俭:节制;让:忍让。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泛指态度谦恭,举止文雅。

白面儒冠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儒生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书郎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衣秀士指未曾获得功名的书生。

彬彬文质彬彬:配合谐调。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济济彬彬济济:庄重恭敬;彬彬:温文尔雅。仪态庄重,举止文雅。

客客气气指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礼度委蛇礼度:礼数;委蛇:庄重而从容自得的样子。比喻彬彬有礼,不卑不亢。

文质彬彬文: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文质斌斌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同“文质彬彬”。

尔雅温文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风度翩翩风度:风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丰度翩翩丰度:风气度。翩翩:洒脱的样子。形容神态举止文雅优美,超逸洒脱。同“风度翩翩”。

风流儒雅风流:有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凤叹虎视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

高尚娴雅文雅、优美的动作与才艺。

高谈雅步高谈:广博无拘束的谈论;雅步:文雅的举止。无拘无束地谈论,举止文雅。

口吻生花比喻谈吐文雅。

儒雅风流①文雅而飘逸。②指风雅淳正。

斯斯文文形容举目文雅。

温文尔雅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温文儒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雍容大度文雅大方,有气量,有风度。

雍容大雅指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同“雍容闲雅”。

雍荣尔雅雍荣:态度大方,从容不迫;尔雅:文雅。形容态度从容,举止文雅。

雍容华贵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

雍荣华贵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

雍荣闲雅雍荣:态度大方,从容不迫;闲雅:文雅。形容态度从容,举止文雅。

雍容闲雅指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

坐镇雅俗坐镇:安坐而以德威服人;雅俗:文雅和粗俗。安坐而可以威服风雅之士或流俗之人。

3. 求描写古代男子的句子江湖剑客,文弱书生,豪门公子希望各位能给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

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

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3,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视而有情.那身穿水墨色衣、头戴一片毡巾的,生得风流韵致,自然是个才子。 4,用「美男子」来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

身高近七尺,偏瘦,穿着一袭绣绿纹的紫长袍,外罩一件亮绸面的乳白色对襟袄背子。袍脚上翻,塞进腰间的白玉腰带中,脚上穿着白鹿皮靴,方便骑马。

乌黑的头发在头顶梳着整齐的发髻,套在一个精致的白玉发冠之中,从玉冠两边垂下淡绿色丝质冠带,在下额系着一个流花结。 他的皮肤很白,就像绝大部分的南宋文人一样;但因为皮肤白,俊美的五官看起来便份外鲜明,尤其是双唇,几乎像涂了胭脂般红润。

但他相貌虽然美,却丝毫没有女气;尤其是那双眼睛,看起来既聪明又骄傲。5,白衣黑发,衣和发都飘飘逸逸,不扎不束,微微飘拂,衬着悬在半空中的身影,直似神明降世。

他的肌肤上隐隐有光泽流动,眼睛里闪动着一千种琉璃的光芒。容貌如画,漂亮得根本就不似这种容貌,这种风仪,根本就已经超越了一切人类的美丽。

他只是随便穿件白色的袍子,觉得就算是天使,也绝对不会比他更美。这种超越的男女,超越了世俗的美态,竟是已不能用言词来形容。

可以吗?前面头发半遮着脸,但依然可以看到那黑的很纯的眼眸,雪白的脸上泛着点点红,还有那樱桃红的小嘴。精致的五官,相配得刚刚好,简直是一件完美得杰作。

如果不是听到他的声音,真的会误认为他是个姑娘。他身穿白色长袍,与周围衣衫褴褛的百姓形成对比。

动作:1。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

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2。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

」3。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李安国「颓唐如玉山之将崩。

」4。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

英俊面如傅粉姿容既好,神情亦佳檀奴或檀郎子都昳丽萧萧肃肃,爽朗清举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乱卒挥白刃,纵挥间,噤不忍下,更引而出之数矣貌似潘安面如冠玉,唇红齿白面如傅粉,玉树临风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美姿颜衣冠楚楚,相貌堂堂面如傅粉,面如冠玉,唇红齿白,姿容既好,神情亦佳。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风流倜傥玉树临风1,叔夜之为人也,遥遥若高山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2,身躯凛凛,相貌堂堂。

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

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3,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视而有情.那身穿水墨色衣、头戴一片毡巾的,生得风流韵致,自然是个才子。

明朝最惨大儒,朱元璋怒杀其父,朱棣灭他十族,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1、于谦

于谦一生,可谓历经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的磨难。先是参加科举考试时,以状元的文才被降到三甲第九十二名,几乎名落孙山,就因为他不肯对主考官溜须拍马而已。人家当官前呼后拥,尽显官威。于谦当官便服一套 瘦马一匹。同僚并不以其为谦虚清廉,却说他坏了官场规矩。

公元1449年,瓦剌侵略军席卷南下,明英宗偏听全无军事常识的太监指划,结果土木堡一战,明朝最精锐的三大营,共约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明英宗做了阶下囚。于谦带领22万大军,坚守京城,大破瓦剌军。

1457年正月,英宗南宫复辟成功,登上皇位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要清洗忠于弟弟代宗的一干大臣,首先被杀的就是兵部尚书于谦,给他定下的罪名是“意欲谋反”。

于谦遇害之日,悲愤满腔的北京百姓,伫立街头,含着眼泪,默默地为忠良送别。于谦被杀,抄家时发现“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耳”,只有正屋锁得严实,打开来看,都是皇上赐给的蟒袍、剑器。明万历年间,于谦终于得到昭雪,被追谥为“忠肃”。

2、方孝孺

方孝孺绝顶聪明,六岁能诗,十三岁善作文,千言立就,于明建文初年任翰林侍讲学士,成了建文帝的文胆。燕王朱棣反叛要挥军南下,朝廷议定讨伐,诏令、檄文皆出于方孝孺的手笔。据说那檄文竟连朱棣都连声叫绝。

朱棣占领南京后,方孝孺果然不肯归附。因姚广孝事先嘱托过,“杀孝孺,天下读书绝矣”,朱棣没有杀他,而是将他投入狱中。

其实,朱棣也有意借用方孝孺的威望来收揽人心,所以燕军攻破南京后,朱棣屡次派人到狱中向方孝孺招降,希望由他撰写新皇帝即位的诏书,方孝孺坚决不从。

朱棣又派孝孺的学生廖镛、廖铭二人前去劝说,反被孝孺痛斥一顿。最后朱棣强行派人押解方孝孺上殿,方孝孺披麻戴孝而入,悲恸而极,哭声响彻大殿。

孝孺接过笔,写上“燕贼篡位”几个字后,随即掷笔于地,且哭且骂:“死就死!诏书绝不能写。”朱棣勃然变色,提出警告:“你难道不怕灭九族?”“灭十族又如何?”“好!”朱棣恶地说,“我就灭你的十族。”

朱棣下令将其朋友门生也列为一族,连同祖宗亲戚合为十族。株连十族的行动持续了多天,杀死了873人。临到最后杀方孝孺时,方孝孺谩骂不止并作《绝命词》一首,随后处以凌迟之刑。、

3、苏武

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苏武以中郎将出使匈奴。但不幸的是,就在苏武即将完成出使任务准备回国时,匈奴缑王图谋劫持单于母阏氏归汉,副使张胜卷入这一活动。事发后,苏武受到牵连,被扣押在匈奴。

当时,匈奴单于为诱逼苏武投降,先将他幽闭于大窖中,苏武以雪和旃毛为饮食,不为屈服。单于决定把苏武流放到北海(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这些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而单于只送给他几只公羊

苏武持着汉节,在风雪交加的北海牧羊,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汉节和几只羊。年复一年,使节上挂著的旄牛尾装饰物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花白了,但汉节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手。

后来,汉武帝驾崩了,当得知这个消息时,苏武他面向南方,扑倒跪地,放声痛哭,鲜血顺着嘴角流在了地上。从那以后,他终日悲恸的哭泣,谁都劝他不了。

汉昭帝登位后,匈奴和汉达成和议,苏武终于能够回到故乡。孔子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这正是苏武最真实的写照。

4、黄庭坚

宋朝在王安石变法之后,士大夫因支持或反对变法而形成了新旧两党,并逐渐演变成了党争,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相互间水火不容,你死我活。黄庭坚曾参与编修《神宗实录》,因为他曾反对变法,被划归旧党。

宋哲宗绍圣间,新党重新掌权后,便在《神宗实录》中摘出千余条内容,控告他诬蔑宋神宗。***、禁闭,诸多手段一齐上。但是,无论怎样威逼利诱,黄庭坚却始终不承认有诬蔑之辞,“凡有问,皆直辞以对”,不折腰、不惧怕、不屈服,其嶙嶙傲骨、凛然正气,令士大夫莫不叹服。

黄庭坚不会低头认罪,不会忍辱偷生,所以,他受到的打击比其他旧党人士更大,结局也更悲惨。他先贬涪州,后贬黔州,再贬戎州,后来还遭除名,被踢出了干部队伍,羁管宜州,成了阶下囚,最后惨死他乡。

在黄庭坚生命最后一段岁月里,他与宰牛的案板相对焚香读书,用三文钱买的毛笔为朋友写跋,把在城墙上淋雨当成平生快事,永远站着傲笑而不跪着哭泣,哪怕为此颠沛流离,困苦一生。

5、文天祥

文天祥,在民族危急的关头号召各地起兵抗敌,誓死卫国,后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牢。这段期间,元朝千方百计地对文天祥劝降、逼降、诱降,参与劝降的人物之多、威逼利诱的手段之毒、许诺的条件之优厚、等待的时间之长久,都超过了其它的宋臣。

忽必烈拟授文天祥***显位。投降元朝的宋臣王积翁等写信告诉文天祥,文天祥回信说:“管仲不死,功名显于天下;天祥不死,遗臭于万年。”王积翁见他如此决断,不敢再劝。不久,忽必烈又下令优待文天祥,给他上等饭食。

文天祥请人转告说:“我不吃官饭数年了,现在也不吃。”忽必烈召见文天祥,当面许他宰相、枢密使等高职,又被他严辞拒绝,并说:“但愿一死!”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是文天祥就义的日子。这一天,兵马司监狱内外,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卫兵,戒备森严。上万市民听到文天祥就义的消息,就聚集在街道两旁。从监狱到刑场,文天祥走得神态自若,举止安详。

行刑前,文天祥问明了方向,随即向着南方拜了几拜。监斩官问:“丞相有什么话要说?回奏尚可免死。”文天祥不再说话,从容就义,终年47岁。

百度百科-于谦

百度百科-苏武

百度百科-文天祥

百度百科-黄庭坚

百度百科-方孝孺

明成祖朱棣既已君临天下为何会诛方孝孺十族?

皇帝就是权威的代表,他说的话就是圣旨,凡是威胁到他皇位的人,他都会处以极刑,明朝就有一个这样悲惨的大臣,父亲被朱元璋杀死,自己又被朱棣杀死,这个人就是方孝孺,不过据历史记载,他受到这样的惩罚是因为“空印案”。当时牵扯了很多官员,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就是其中之一。而方孝孺的死是因为没有向谋反的朱棣服软,所以被杀了。

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是明朝非常重要的官员,方克勤在年幼的时候就是现代人说的别人家的孩子,他非常聪明,看过一遍的书就能够倒背如流,后来因为被赏识就去朝廷中任职。不过方克勤却能够在这个染缸中坚持着自己的本心,也是非常难得了,后来因为“空印案”被牵扯,当时朱元璋处死了一大批官员,这里面就包含方克勤。

方克勤留下一个儿子,就是方孝孺,他从小也是非常聪明,虽然没有父亲那般过目不忘,却也是远近闻名的神通,虽然父亲被朝廷处死,但是他没有扭曲自己的本心,仍然在朝中做一名正直的官员,后来他归到皇太孙的麾下,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不过后来燕王朱棣谋反,攻破防线后就把皇太孙杀了。

当时很多官员都向燕王朱棣投了诚,唯独方孝孺没有,他仍然坚持着心中的原则,燕王朱棣看他这个样子非常生气,就把他的老师、朋友、亲人全部都杀死了。

为什么会有人说朱棣阴险毒辣呢?

此儒生即方孝孺也,对于此人,大家至多对其被称为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这件事有点印象。

方孝孺像

当初明太祖朱元璋驾崩,惠帝朱允文即位,重用方孝孺。后来各地藩王势大,中央进行削藩,燕王朱棣就以「清君侧」为名,誓师「靖难」,从北方杀来。

当时朱允文讨伐燕王的檄文皆出自方孝孺之手,方孝孺不容于明成祖,此时早已埋下祸根。

在燕王朱棣破城之前,曾有人告诉他:

「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绝矣。」意思是方孝孺不可能投降的,但他也不能杀,杀了天下读书人会心寒的,新会得不到读书人的支持的,而朱棣也答应了。

朱棣登基后,原朱允文旧部有少数宁死不降者,以方孝孺为首,为此方孝孺最让成祖感到头疼。

朱棣登基

一代枭雄燕王朱棣对于方孝孺,起初希望能重用他,但最终又因其态度坚决而杀了他。

为什么,明成祖既已夺权成功,君临天下,还会对一介儒生如此愤怒,甚至到了有些畏惧的程度,才会将其灭族甚至连坐这许多人?

这恐怕不是简简单单的触怒成祖龙颜可以解释的。

我们的历史告诉我们,封建社会统治者会因自身的合理性,会取一切手段,消灭任何不利自己的声音。

朱允炆登基后,为什么要非常着急地削掉5位藩王?

永乐十九年(1421年),四月庚子日。紫禁城雷雨交加,刚刚从南京迁都北京才三个月的朱棣接到宫人上报,说耗时十多年才营建而成的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个大殿,被闪电击中起火,最终尽化灰烬。

朱棣内心震撼。从1398年起兵谋反,到1402年成功夺位,此后朱棣动用近百万民工、耗时14年才完成紫禁城的营建,其中三个大殿更是耗尽心血,没想到却一朝尽化为灰。

宫人们暗心欢喜,在他们看来,动辄滥杀无辜的朱棣喜怒无常,此番天降大火,也是天帝对这位人间暴君的惩罚。朱棣也确实自我反省了一下下,随后他颁布《罪己诏》,称“上天垂戒,朕甚惊惧,不遑自安。”然而这种“不安”,或者只是持续了几天而已。由于重审此前的一起宫人诬告案,和发现宫人私通宦官,朱棣再次大开杀戒,皇宫内外被杀多达3000多人。对宫人行刑时,朱棣甚至亲临刑场,要亲眼监督如何将宫人们一一凌迟处死,对此有的宫人在临刑时当面大骂朱棣说:“你自家阳衰,所以人家才和宦官私通,这有什么罪?”

 “阳衰”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惶惧的内心。尽管1402年他成功夺下侄儿建文帝的皇位,但此后建文帝却消失无踪,为了诛灭建文帝的忠臣和死党,朱棣随后在南京大开杀戒,虐杀、流放建文帝朝臣及其亲友达数千人,其中誓死不屈、被号为“天下读书”的方孝孺被处以史无前例的“夷十族”,连坐处死873人,谪戍边远而死者不计其数;杀吏部侍郎练子宁,虐杀弃市151人,抄家戍边数百人;杀佥都御史司中,诛杀其亲族80多人。

在虐杀忠于建文帝的兵部尚书铁铉时,朱棣命人将他的耳朵和鼻子割下来,放在火上烤,然后强塞到他嘴里,还问他“甘否?”;铁铉说,“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铁铉至死都骂不绝口。朱棣又杀死忠建文帝的礼部尚书陈迪,他先是将陈迪的儿子捉来杀掉,并将陈迪儿子的鼻子和舌头割下,强塞给陈迪吃,陈迪唾向凶手,骂得更厉害,最终被凌迟处死,宗族被罚戍者达180多人。刑部尚书暴昭宁死不屈,朱棣命人将他“先去其齿,次断手足,骂声犹不绝,至断颈乃死。”

朱棣喜欢残杀忠臣,但有时也非常虚伪。朱棣的姐夫、宁国公主的丈夫梅殷此前一直效忠建文帝,朱棣碍于姐姐的面子,便命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将梅殷扔到水里淹死,随后向宁国公主报告说,驸马投水自尽了。此后宁国公主找到朱棣,纠着他的衣服、流着眼泪要求捉拿凶手,朱棣无奈便将两个人捉了起来,谭深、赵曦不服,便说,皇帝你指使我们杀驸马,为什么反过来又要杀我们?朱棣听后大怒,马上命令大力士用金瑵打掉两个人的牙,“叫你们乱说!叫你们乱说!”并将两个人迅速杀掉。

滥杀忠臣和无辜太多了,所以朱棣心里,虚得很。但他又特能装。有一次,朱棣装很斯文地对群臣说:“不得已而用刑,权一时之宜···复为祖训垂宪子孙,而墨剕宫并禁不用···朕···施仁政,以忠厚为治”,而实际上,、割鼻子、断人手足、动辄凌迟,是他最喜欢干的事。 朱棣甚至虚伪得,把自己伪装成连小虫子都不愿意伤害的“爱心人士”。有一次朱棣去灵谷寺,在寺院里,有一个虫子爬到朱棣的衣服上,朱棣用手拂掉在地上,又命令宦官将小虫子放到树上,说,“此虽微物,皆有生理,毋轻伤之。”

 朱棣叛军攻入南京城时,宫城大火,建文帝由此失踪,这也成了朱棣此后22年间的大心病,由于来路不正,朱棣一直害怕建文帝复出反攻,所以他一直命人明察暗访建文帝的行踪,郑和在朱棣在位期间六下西洋,其中不为人知的目的之一,也是想在海外寻访建文帝的行踪。此外,朱棣又命令胡濙两次外出、耗时14年(第一次外访10年,第二次外访4年),对外打着寻访张三丰的名义,实则到处打听建文帝的行踪。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胡濙结束最后一次寻访归来,当听说胡濙归来的报告后,已经睡下的朱棣马上又一咕噜爬了起来,跟胡濙彻谈至快天亮才又去睡觉。

尽管雄才大略,平安南、五次亲征漠北,但这位同样残暴凶狠的帝王,也终于像被宫女所骂的一样,走到了身心“阳衰”的境地。他内虚。晚年,朱棣也很喜欢吃方士进献的“灵丹仙药”,有一次朱棣人不舒服,太医诊断后就说,近来皇帝你的“痰火虚逆”,这实际是因为吃了道士的符药所致,对此朱棣大怒,说,“仙药不服,服凡药耶?”

但他仍在强行挣扎。晚年身染重病后,朱棣吃了很多“仙药”却一直没有效果,他内心或许是孤单寂寞,以致于吃饭时,也要求宫人要在一边陪伴,这在明朝是很特殊的案例。临死前几个月,已经65岁的朱棣,还要求朝鲜进献美女来“服侍”他。

他仍然爱折腾、不服输。就在第五次亲征漠北,却不见蒙古人踪影、无功而返后,回师途中,有一天,他对身边的近臣杨荣、金幼孜说:“昨夜三更我做了个梦,有个像画中神人模样的告诉我:‘上帝好生’。难道上天有意保护他们(蒙古人)吗?” 行军途中,朱棣看到往年用兵时,死在塞外的兵士白骨累累时,不禁心生恻然,于是命人收拾路上的遗骸,并亲自写了祭文,悼念历年北伐阵亡的军士们。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庚寅日,当无功而返的大明军队行至榆木川(今内蒙古海拉尔)时,不可一世、戎马倥偬的永乐大帝朱棣终于在杀伐屠戮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朱棣死后,依照他生前的遗愿,30多位宫人被要求殉葬,他最宠爱的爱妃韩氏在被迫上吊自尽前,一直呼喊着自己的乳母说:“娘,我去了!娘,我去了!”话还没说完,宦官便将她脚下的小木凳给撤掉了,留下韩氏在绳索上挣扎了小一会,最后才气绝身亡。

而我们从历史教科书中得知的那个“强大昌盛”的永乐朝,实际上在朱棣驾崩时,整个大明国已经“人民流离,饿殍盈路,税粮逋负,盐贼横生”(明史),由于连年用兵、六下西洋,以致大明朝国库虚空,其中朱棣在位时,全国就出现了多达40起“民乱”、“强贼”。

到了朱棣统治晚期的永乐末年,大明国内甚至连向来号称富庶的苏州、常州、嘉兴、湖州等地,都出现了成批的“强盗”和“流民”,如果不是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和孙子朱瞻基恢复治理、力挽狂澜,或许,朱棣也是一个亡国的肇事者。

只能说,这位雄才大略,但也残暴成性的君王,是的,明帝国在他死后,又延续了220年之久。

方孝儒为什么冒着灭九族的风险,抗旨不遵?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和汉朝的汉景帝、以及本朝的明宣宗比起来,显得非常着急,登基伊始就拿下了五位藩王,还搞得人家家破人亡的,完全没有“仁柔之君”的样子。都说权力是人的催化剂,但是朱允炆的变化,确实是快了一点。这种急吼吼的作风,最后也给人以口实,成为他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那么,为何朱允炆会如此着急削藩呢?他的削藩真的是错误的吗?

原因一:朱元璋留下的政治格局并不理想,隐患多多

朱元璋在生前,为了孙子能够踏踏实实的继位,可谓是煞费苦心。他屡兴大案,将明朝的开国元勋几乎屠戮殆尽,改用自己的儿子们来镇守四方。应该说,这是一个老套的制度,在历史上已经不止一次被证明是非常不稳定的,藩王各自都有一定的正统性,谁都能打着皇室的招牌扯起反旗。朱元璋的这种安排,说好听了是让朱家子孙互相拱卫,为了朱允炆可以文治天下;说不好听了,就是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筐子里,分散风险,多安排几个继承点位,即使天下有变,也可以肥水不流外人田,天下还是他朱家的。

当然,朱元璋这么安排,有他的深意。元末明初,天下大乱,各个地方都有割据武装。朱元璋也是这种武装出身,危机意识已经深入骨髓,所以他信不过大臣,宁可让皇族内乱,也不能便宜了外人。

可朱允炆不一样,他是受着正统儒家教育而成长起来的,历史的典故怕也是看得不少。朱元璋的这种政治格局,对朱家来讲是满堂红,但对他个人来讲,却无异于是被架到了火上烤。如果镇守各地的都是他的兄弟辈,他还可以用嫡系传人的身份压服对方。可偏偏藩王们都是他的叔叔,世俗地位和政治地位一平衡,朱允炆的优势就不明显了。所以从朱允炆当上皇长孙的时候开始,他就一直在这怎么削藩。因为每个藩王对他的威胁,都是实质上的存在。而事实证明,他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朱棣靖难起兵所打的旗号,就是凭着皇叔的身份来“清君侧”,说白了就是教训他。所以,朱允炆比任何人都渴望削藩。

原因二:理想主义四人组的柏拉图理想国和藩王的阻碍

朱允炆既然是标准的儒家学生,自然和最正统的读书人走得近。所以他的身边,就围绕了三位学问家:精通天下兵马驻扎情况及山川地形的兵部尚书齐泰、朱允炆自己的老师及政治参谋黄子澄、号称“天下读书”的文学家、思想家方孝孺。这三个人的共同特点是博闻强记,学问震古烁今,但是行事作风却很僵硬,不会变通。他们的共同理想是辅佐明君成为一代贤臣,而朱允炆的理想是统御成为一代明君,双方一拍即合,在理想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们可以看看朱允炆在当上皇帝之后,到底都干了什么:改革法治,废除明太祖朱元璋时代的严刑峻法;插手藩王家事,为王子读书设置伴读和宾辅,影响他们下一代的思维;改革税制,对天下土地按照统一的标准收税;限制宗教财产,保证国家可以从更多的土地上获利……

可以看出,朱允炆虽然号称仁君,但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一点也不拖泥带水。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毫无疑问也是支持朱允炆的。这四个人心中,确实是有一个理想国的蓝图。

但是,这个蓝图藩王们会买账吗?自然是不会的。朱允炆改革税制,肯定会将藩王们隐藏起来的土地翻出来,影响他们的直接收入;朱允炆改革法律,禁止皇帝、皇族直接插手地方案件的审理,也让藩王们失去了欺负人的根本;最受不得的是,朱允炆插手他们的家庭教育,派来儒生辅导王子功课,说是老师,实际上就是监视藩王的间谍,藩王们当然断断不会答应。

藩王们的反对是必然的,那么,朱允炆要想实施自己的政策,那就必须要削藩,清除自己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所以他才那么着急,因为只有削藩之后,他才能放开手脚构筑自己的理想国。

原因三:实力实力,还是实力

朱允炆敢于那么快削藩,自然有自己的底气。明朝规定,藩王不可以直接插手地方的行政事务,不可以插手人事任命。他们可以调动的部队,也仅仅是自己的卫队(宁王职权、燕王朱棣这样守边的藩王不同,手中有国家的部队,但是部队原则上仍然是朝廷的,不是藩王的。)。而朱允炆是皇帝,天下的财力、物力、兵力尽在其手,与藩王们的实力对比是有压倒性优势的。即便在朱棣起兵靖难初期,朱允炆的实力一直是远远强于多方的,如果不是用人不当和自缚手脚,朱棣也应该难逃被剿灭的命运。

原因四:少年天子的意气风发

除了读书人的理想外,朱允炆还有这少年天子的血气方刚。电视剧《康熙大帝》中,少年天子康熙曾经说过:“如果削藩是对自己的一个考验的话,朕希望他早点儿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朱允炆。年轻人做事,有时确实毛毛躁躁、不太牢靠的缺点。但是,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好处,做事动力足,肯于真抓实干,办事不会因循懈怠。一旦老了,办事就会瞻前顾后,有时候能办成的事,也会拖拖拉拉,最后不了了之。

前面已经说了,朱允炆有削藩的要求,这件事情是他必须要办的。等到了自己主政的时候,自然要趁着年轻赶紧把事儿办了,免得夜长梦多。

总结: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朱允炆的削藩,其实不但是有需要,而且也应该是有把握的。他的削藩,在战略上是必要的,只是在战术操作层面上,朱允炆做得很糟糕。他的一句“务使朕有杀叔之名”,给敌人穿上了刀枪不入的保护衣,也把自己和大明朝的千军万马扔进了火炕。如果他没说这句话,而是鼓励将士奋勇杀敌,结局恐怕就不会是后来的样子。朱允炆,也会在史书中被写成有胆有识的有道明君。“远迈汉唐”四个字,也就会变成他一生的写照。

明朝姚广孝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想要了解方孝孺为什么即使灭九族还要抗旨不尊,那就要先了解一下方孝孺这个人。在朱棣俘虏方孝孺后,他的谋士对朱棣说了这样一句话:“臣有所托,方孝孺者,素有学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请勿杀之。杀之则天下读书绝矣。”可以见的方孝孺是一位儒学大家,而且地位及其高。

方孝孺在世时先是在朱元璋手下,后来朱元璋死后便在建文帝手下工作。朱元璋多次称赞方孝孺的才华和人品,但是从未重用他。目的是为了等到自己的儿子继位后让自己的儿子重用他,让他有感恩之心。朱允炆继位后,立即诏方孝孺进宫参与国事,主持政议。

后来朱棣起兵,想要自己做皇帝。方孝孺以一己之力支撑起了朱允炆的明朝,如果说,建文帝以及他的大臣们没有书生之气的软弱,朱棣想要夺得皇位根本是不可能的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方孝孺。

后来朱棣攻入南京城,想要昭告天下,便询问手下的谋士,谁来拟即帝位诏书可以让天下服,谋士说只有方孝孺可以。于是朱棣诏方孝孺进宫,方孝孺誓死不肯,还不断谩骂朱棣篡位,最后朱棣实在按耐不住,便要杀了方孝孺,灭他九族,后来又以灭十族要挟他,就这样都没有屈服。在他弟弟被杀之时 方孝孺留下了眼泪,不过他的弟弟也是一位有气节之人,临死前不断安慰方孝孺。

总结来说,方孝孺被诛灭九族也不投降,就是因为方孝孺非常的忠义,感谢朱元璋和朱允炆的知遇之恩。

明成祖严苛好杀荼毒天下乃天性

算是朱棣最看重的军师

姚广孝(1335~1418),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出家为僧,法名道衍,字斯道,自号逃虚子。苏州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通儒、道、佛诸家之学,善诗文。与文学家宋濂、高启等交友,又从灵应宫道士席应真习道家《易经》、方术及兵家之学。二十三年于径山从遇庵***潜心于内外典籍之学,成为当时较有名望的高僧。但始终未曾放弃成就大业的抱负,追求功利,仰慕元初僧人出身的开国功臣刘秉忠,欲成开国建业之功。明初,因其故友宋濂、高启多为明太祖朱元璋所杀,对洪武朝政治怀有强烈不满。

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选高僧侍诸王,为已故马皇后诵经荐福。经人举荐成为燕王朱棣的重要谋士,随燕王朱棣至北平(今北京)住持大庆寿寺。从此经常出入燕王府,参与夺位密谋,成为朱棣的重要谋士。朱棣“靖难”称兵前,他曾推荐相士袁珙以占卜等方式,并通过对当时政治、军事形势分析,促使燕王朱棣坚定信心;又于王府后苑训练军士,打制军器,作好军事准备;建文元年(1399)六月起兵前夕,计擒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靖难之役中,他留守北平,建议燕王轻骑挺进,径取南京,“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又劝朱棣勿杀方孝孺:“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绝矣!”。十月,辅佐燕王世子率万人固守北平,击溃朝廷数十万北伐之师。此后,仍多赞谋帷幄,终使朱棣夺得皇位。朱棣即位后,初授官僧录司左善世,收郑和为菩萨戒***,法号福吉祥。永乐二年(1404)再授为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同年八月,姚广孝回乡省亲访友,至长洲拜访其姐,其姐闭而不见,访其友王宾,宾亦不见,但遥语曰:“和尚误矣,和尚误矣。”又跑去见其姐,其姐又骂他。广孝为之惘然,体会到了众叛亲离的滋味,临死之前他请皇帝释放建文时的主录僧溥洽,明成祖答应了他。永乐十六年(1418年)三月十八日病逝庆寿寺,“帝震悼,辍视朝二日”,以僧礼葬,百官吊唁者竟达“肩摩踵接,添郭溢衢”。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赐葬房山县东北。洪熙元年,加赠少师,配享成祖庙庭。

晚年,姚广孝既厌惧官场争斗的凶险,又不甘心放弃毕生事业的追求,故虽然受官,却未改变僧人身份,主要承担太子、太孙的辅导讲读,及主持《永乐大典》、《明太祖实录》等书的修纂,又著《道余录》专诋程朱,人称“黑衣宰相”。其博通精深的学识和修养对皇太孙(明宣宗)有较大影响,对《永乐大典》的完成也起了很大作用。

主要著作有《逃虚集》十卷,续集及补遗各一卷,《逃虚子诗集》、《逃虚类稿》五卷等。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望纳

历史上被灭十族的人是谁

明成祖严苛好杀荼毒天下乃天性

 为了眉目醒豁起见,成祖内犯陷京师的经过,我再撮要提示一遍:六月初燕师以都督陈瑄投降,得以渡江,取道镇江、龙潭,直薄京师;大约在六月十三,谷王及李景隆开京城西北的金川门迎燕,燕王入城,分遣诸将守城,致书建文帝;其时皇城已闭,燕王不愿以武力破宫,还驻龙江驿。约在午后不久,皇宫火起,成祖派兵驰救,火息搜索,由成祖的太监,找出一具尸首,说是建文帝已*。其实不是。那么建文帝到哪里去了呢?这个谜,留待以后再研究,先谈成祖入承大位之初的残忍暴虐。

 成祖的本意,希望建文帝逊位让国,及至皇宫火起,才知如意算盘落空,于是一面拷问宫嫔太监,追问建文帝的下落;一面大事搜索,捉拿所谓?奸臣?。

 这两件事,前者无结果,不得已肯定建文帝*,而在破城后的第八天将那具尸首下葬;建文马皇后亦无下落,相传被指为帝尸者,实为后尸。

 搜杀?奸臣?则成祖可谓如愿以偿。他的第一个目标是齐泰、黄子澄,此两公以后不太为建文帝所信任,在进退失据的困境下,每每以此两人的名位作牺牲:与燕谋和时,他们被解职;对燕强硬时,则又召还。成祖陷京时,齐、黄都在外面募兵勤王,黄子澄在嘉兴为人所密告被捕,成祖亲自审问,不屈?磔死?,族人无论少长皆斩,姻亲一律充军。但留下一个儿子,改名田经,移居湖北,子孙中后来有人中了进士。

 齐泰在燕师渡江时奉旨回京,走到半路上听说京师沦陷,走外郡想号召义士反攻。其时成祖已悬赏捉拿齐泰,他的那匹白马大概像关公的赤兔马那样,十分出名,成了一个很显著的目标,齐泰异想天开,用墨把白马涂黑,走不多远,马一出汗,墨汁淋漓,依旧褪成白色,有人诧异:?哟!那不是齐尚书的马??因而被识破行藏,捉到京里。书生不经世务如此!而建文帝用他参国政,岂不是自找倒霉?不过话说回来,齐泰虽似书呆子,也讲原则,而且亦不算刚愎,比黄子澄要略胜一筹。

 齐泰亦是不屈而死。成祖对他比对黄子澄要客气些,给他留下一个六岁的儿子。至于遭遇最惨的则是方孝孺。

 方孝孺是明太祖开国文臣第一位的宋濂的得意***,两蒙召见,太祖看出他是乱世忠臣的气质,认为一时用不着他,派为陕西汉中的学官。蜀王慕名聘为他的世子?嫡长子的老师,以礼相待,题其书斋名为?正学?,后世尊称他为?正学先生?的出典在此。

 建文帝即位,方孝孺奉召入京为翰林院侍讲,这个官衔,顾名思义是侍奉皇帝讲读,实际上就等于建文帝的老师之一,第二年升为侍讲学士,权责也加重了,成为建文帝的最高顾问,凡有大政事裁决,往往先征询他的意见。不久,又成了建文帝的副手或代表:临朝奏事,当面决定了可否,建文帝往往就命方孝孺代为批答章折。一有空,君臣二人便商量如何臻于三代之治,甚至想复行经王莽试验失败了的井田制。建文帝对他的尊敬和信任,已驾乎齐、黄以上。

 燕兵内犯,朝廷镇压,一切诏旨檄令,都出于方孝孺之手,自然也参赞军事。他出的那些计策,道衍一望即知,不会上当。譬如说,仁宗为燕世子时留守北平,方孝孺知道他的弟弟高煦狡诈,曾想夺嫡,于是定了条反间计,在成祖兵次徐、淮时,特遣一名锦衣卫千户携带诏书赐燕世子,想为高煦制造口实,引起燕府的内乱,哪知燕世子不拆诏书,连同那名千户一起送至军前,轻易破了方孝孺的计策。但是那些义正辞严的*诏檄,却引起了道衍惺惺相惜之心,所以成祖最后一次出兵时,道衍特以方孝孺为托。

 道衍是这样对燕王说的:?到了京城,方孝孺一定不肯投降,请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绝了!?

 成祖当时答应了他的要求,等方孝孺被捕下狱,成祖记起道衍的话,同时想借重他的名望及文笔,于是派人把他召入宫内,草拟即位诏书。

 方孝孺一进宫就放声大哭,响彻殿庭,成祖亲自从御榻上走下来劝他说:?方先生不必如此悲苦,我不过想效法周公辅成王的故事而已。?成王是指建文帝。

 ?那么成王呢??方孝孺问。

 ?他自己自焚而死了。?

 ?何不立成王之子??

 ?国赖长君。?成祖有些窘了。

 所谓?成王之子?,是指建文帝的两子,长子名文奎,年方七岁,陷城后不知所终,大概是焚宫之时,烧得尸骨无存也。次子则尚只两岁,名文圭,禁锢禁中五十五年,号为?建庶人?,从小没有接触过高墙以外的人世,所以释放以后,形同 *** ,连猪犬都不认得,此间惨不可言之事,?不幸生在帝王家?,正此之谓。

 ?主少则国疑?,所以?国赖长君?这句话,还勉强可以辩解,但?长君?应另有人?建文帝行二,他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吴王允熥、衡王允、徐王允,因而方孝孺反驳:?何不立成王之弟??

 驳得成祖哑口无言,只好这样说了:?这是我的家事。?叫左右拿笔墨来,坚决地说:?诏告天下,非先生来写不可!?

 方孝孺一下子反了,把笔札掷在地上,且哭且骂:?死就死!诏书绝不写。?

 成祖勃然变色,提出警告:?你难道不怕灭九族??

 ?灭十族又如何??

 ?好!?成祖接口,?我就灭你的十族。?

 按:?九族?有两个说法:一说是高祖、曾祖、祖、父、本身、子、孙、曾孙、玄孙为九族;再一说是外祖父、外祖母、姨表兄弟、岳父、岳母、姑表兄弟、外甥、外孙,以及本身的族人,自然包括直系亲属在内。前一说为?九代?不是?九族?,应以后一说为是。但自古极刑无过于灭九族,现在再要加一族,倒霉了方孝孺的门生。被灭?十族?的人数不可考,只知方孝孺?外亲戍边?,于万历年间赦还的,共有一千三百余人之多。

 方孝孺当然?磔死?,临终以前有首绝命词,不如《正气歌》出名,介绍在此: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死时年四十六岁,绝后。方孝孺有此决绝的表示,是因为他相信建文帝已殉社稷?这也是他的主张;如果他知道了建文帝生死成谜,或许会忍死须臾,以谋匡复。

 方孝孺既死,即位诏书还得有人来拟,成祖找到另一个宋濂的学生,侍读楼琏。他当面不敢辞谢,回到家对他妻子说:?我甘于学方孝孺那样而死,但怕连累了你们。?当夜自缢,不负本心。

 成祖破京之初,类似的忠烈孤臣,比比皆是,其中有个卓敬,需要特加介绍。卓敬字唯恭,浙江瑞安人,洪武二十一年中进士后,除户科给事中。给事中与御史同为言官,御史以省分道,如?浙江道?、?山东道?等,而给事中配合六部分科,所以合称?科道?。卓敬为言官时,耿直无所避忌。建文初他上一道密疏,说燕王智虑绝伦,雄才大略,酷类先帝;北平形胜之地,士马精强,金、元由此而兴,所以不宜让燕王镇北平,建议徙封南昌,就近监视,万一有变,亦易于控制。这确是曲突徙薪、防患未然的救时良方,可惜建文帝不听。

 卓敬被捕,成祖虽责以离间骨肉,但颇有怜才之意,把他下在狱中,劝他投降。卓敬不屈,成祖亦不杀。哪知道衍与卓敬有仇隙,便在成祖面前进谗:?如果卓敬的建议见诸实行,皇上哪里会有今天??成祖因而斩卓敬、诛五族。

 至于铁铉,本来一直守山东,燕军南侵,建文帝命东辽总兵杨文领兵十万会合铁铉,绝燕归路。杨文无用,所部入关,为燕将拦截,无一能至济南。建文四年四月,铁铉与盛庸战燕军于淮、徐之西,时有斩获,不幸平安一军垮了下来,盛庸亦遭败绩,铁铉不得已屯兵淮上。京师沦陷,所部溃散,铁铉被擒,解至京师,成祖亲自审问,铁铉背对殿上,丑诋成祖不仁不义,死时年三十七岁。

 明太祖最受人批评的一事,是侮辱衣冠,至成祖又变本加厉,清朝章学诚曾指出:?前朝虐政,凡缙绅籍没,波及妻孥,以致诗礼之家,多沦北里。?在明太祖时,于南京干道桥设?富乐院?,罪人眷属,发此为官妓。(明朝历史 ? )成祖处置建文孤忠的妻孥,实在与流寇的作风无甚分别。如《国朝掌故》所记:?铁铉妻杨氏年二十五,送教坊司。劳大妻张氏,年五十六,送教坊司。张氏旋故,教坊司安政于奉天门奏,奉圣旨:?吩咐上元县,抬出门去着狗吃了。钦此!?请想,这是什么皇帝!

 这种暴虐不仁的情形,甚至在成祖得位十年以后还存在,如《南京司法记》:

 永乐十一年正月十一日教坊司于右顺门口奏:?齐泰妇及外甥媳妇,又黄子澄妹四个妇人,每一日夜二十余条汉子看守着,年少的都有身孕,除生子令作小龟子,又有三岁女子,奏请圣旨。?奉钦批:?由他。不的到长大便是个*贼材儿。?又奏:?黄子澄妻生一小厮,如今十岁。?也奉钦批:?都由他。?

 成祖对建文死难诸臣,余憾不释,一至于此,在历史上,实所罕见。《明史》号称良史第一,于此多所隐晦,不是略而不提,就是说她们***,如方孝孺的女儿,本传不详,而《剑气珠光集》有记:

 方正学家在雨花台下,以枝梅树为记,其女发流教坊,遂隶籍焉。

 成祖的严苛好杀,出自天性,在他晚年,宫中还掀起了一件盈千、株连极广的大狱。事起于一名来自朝鲜的妃子,因争宠,谋害了另一名来自朝鲜的权妃。成祖因为有朝鲜血统,饮食非权妃照料不能适意,所以对权妃被害震怒不息,穷治其事。《明史》中对此只字不载,傅斯年先生曾根据朝鲜《李朝实录》考证其始末。此是另一个宫闱故事,这里从略。

?

 仁宗即位后,立即赦免?靖难之变?中的死难诸臣的家属,遣戍者大都放还,并有?御札?,凡?建文中?奸臣?家属初发教坊、锦衣卫、浣衣面习匠、功臣家奴,今有存在,并宥为民,给还田土?。善于为父补过,不愧为?仁?。

历史上没有被灭十族的人, 传说明朝方孝孺被灭十族,但是只是传说罢了。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方孝孺,明朝著名文学家,曾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即便是一些长辈学者,也自叹不如。明太祖时,召见了方孝孺,见其举止端庄,学识渊博,十分欣赏,便命其为陕西汉中府教授。后太祖的儿子蜀王朱椿听说他很贤能,就聘为世子师。建文帝即位后,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并处处听从他的建议。可以说,建文帝对他有知遇之恩。

靖难之役中,方孝孺曾多次给建文帝出主意,力图消灭燕王朱棣的力量。朱棣经过四年的征战,最终承天命,进入明朝都城南京。建文帝的旧臣,除了少数自尽、离开京城或不归降外,众多大臣都归附了朱棣,方孝孺就是少数的拒绝归降者。当时方孝孺已经是名闻天下的第一大儒,其学识品德为四海所称颂。朱棣起兵时,辅佐他的道衍就曾对他说,“城破之日方孝孺是决不会投降的,但万万不能杀他,否则天下读书将会灭绝。”朱棣点头答应了。

朱棣进入南京后,先是以礼相待,下令启用方孝孺,并请其撰写登基诏书,方孝孺不肯,披麻带孝上殿,且哭且骂,激怒了朱棣。朱棣随即下令,将他与其他一些不归顺的建文帝旧臣一并处死,还灭了族。《明史》载:“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并夷其族”。齐泰、黄子澄是建文帝时力主削藩的始作俑者。而关于“夷其族”,流传至今的一种说法是方孝孺被灭了十族,包括他的门生。

问题是:方孝孺真的被灭了十族吗?“四库”版《明史本纪》中如此叙述道:“丁丑,召方孝孺草登基诏,孝孺投笔,且哭且骂。帝大怒,泰、子澄亦抗辩不屈。遂与孝孺同磔于市,皆夷其族” 。

无论是原本《明史》还是四库本的《明史》,都没有朱棣夷方孝儒十族的记载。明代焦竑著的《玉堂丛语》里写的是方孝孺“不屈死”。关于朱棣威胁灭方孝孺十族的对话也不曾见到。《明史》还载,方孝孺与其弟方孝友一同被杀,其后,方孝孺的妻子郑氏与四个儿子中的两子方中宪、方中愈上吊***,两个女儿亦跳入秦淮河自尽,这也不是被朱棣“夷族”。

而《明史》中虽提及了方孝孺本族的人被杀的信息,但没有提到方孝孺母族、妻族等人被杀的任何消息。值得注意的是,《明史》中还有方孝孺第十族——门人和朋友的信息:“永乐中,藏孝孺文者罪至死。门人王稌潜录为《侯城集》,故后得行于世。”

此外,生活在明成化年间宋端仪撰写的《立斋闲录》、《革除录》等关于建文忠臣的书中,也只是有“夷其族”却没有“灭十族”的说法。《立斋闲录》还在“夷其族”后边列出了被“抄扎人口八百四十七人”的名单,基本都是方家父系这一系的,并未见有母系和妻系的人名被列出。显然,也没有理由表明,宋端仪要刻意隐瞒方家母系和妻系的被害者姓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人是被“抄扎”,即查抄没收,并没有说是被杀死。同样,关于建文帝的野史也都没有关于方孝孺被诛十族的记载。

而在明成祖朱棣之子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即为方孝孺等建文旧臣***正名,方家找到了其堂兄方孝复,并将其赦免。万历十三年三月,万历皇帝还释放了因方孝孺连坐的戍边后裔,这些分别被流放到浙、赣、闽、粤、蜀等地的人数有一千三百余人。这说明方孝孺及部分族人虽然被杀,但并没有达到“灭族”的程度,极有可能很多是被查抄、流放,否则无法解释明仁宗和万历年间的赦免。

那么,“灭十族”的说法究竟如何出现的?近代有人考证,最早记载方孝孺被诛十族的书籍是在明正德年间祝枝山所写的《野史》中,而其信息来源是年幼时听长辈们聊天时的记忆,因此不足为凭。而清朝初年,民间史学家谈迁的《国榷》中也未见“灭十族”的说法。直到清朝一统天下后,这种说法出现在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等书中,并逐渐广为流传。

《方何宗谱》卷首记载:方孝孺位列翰林侍讲。父亲遭杀后,幼子圣公由浙江台州迁往安徽歙县,生四子,长子通公后迁至安徽庐江,改姓何。何氏后发展成为一个大族,在明清时都有做官之人。

多方证据显示,方孝孺被“灭十族”应是夸大的说辞,朱棣在这一点上也确实被冤枉了几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