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堪命矣翻译-民不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问答 2024-09-19 0
  1. 宋纪·宋纪三原文_翻译及赏析
  2. 求后汉书荀韩钟陈列传翻译和分析
  3. 求 白居易百道判第一判翻译 全文见内
  4. 隋堤怀古原文_翻译及赏析
  5. 超短篇文言文及翻译

成语名称: 民不堪命 mín bù kān mìng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民不堪命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民不堪命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民不堪命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民众负担沉重,痛苦得活不下去。

民不堪命矣翻译-民不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成语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桓公二年》:“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

[近义] 民不聊生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例句] 由今之道,且顿变而为千万无赖之尤,~矣,于兴国究何与焉。(鲁迅《坟·文化偏至论》)

百科解释如下:

词目 民不堪命

发音 mín bù kān mìng

 释义 堪:忍受。民众负担沉重,痛苦得活不下去。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桓公二年》:“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

 解释: 宋殇公在位时,十年之内,打了十一次仗。百姓们都不能忍受频繁的战争的痛苦。

 示例 由今之道,且顿变而为千万无赖之尤,~矣,于兴国究何与焉。(鲁迅《坟·文化偏至论》)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view/244939.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v519324.htm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宋纪·宋纪三原文_翻译及赏析

乃是人们(老百姓)的意思;

句子出自《召公谏厉王弭谤》,译文详见:

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mǐ)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选自《国语·周语上》

求后汉书荀韩钟陈列传翻译和分析

宋纪·宋纪三

毕沅

起昭阳大渊献正月,尽阙逢困敦三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乾德元年(辽应历十三年)

春,正月,甲寅朔,不御殿。

丁巳,发近甸丁夫数万,修筑畿内河堤。

戊午,遣酒坊副使河间卢怀忠、毡毯使洛阳张勋、染院副使康延泽等率步骑数千人赴襄州。延泽,福之子也。

庚申,以山南东道节度使兼侍中慕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都部署,枢密副使李处耘为都监,发兵会襄阳以讨张文表。先是卢怀忠使荆南,帝谓曰:“江陵人情去就,山川向背,吾尽欲知之。”怀忠使还,报曰:“继冲控弦之士不过三万;年谷虽登,民困于暴敛,其势日不暇给,取之易耳。”于是帝召宰相范质等谓曰:“江陵四分五裂之国,今***道出师,因而下之,蔑不济矣。”遂以成算授处耘等。

癸亥,命太常卿阳曲边光范权知襄州,户部判官滕白为南面军前水陆转运使。

乙丑,幸造船务观造战船。

丙寅,以张勋为南面行营马军都监,卢怀忠为步军都监。

时议城益津关,辽人知之。南京留守高勋上书,请***巡徼扰其境,辽主然其奏,命勋及统军使崔廷勋以兵扰之,乃不果城。

丙子,诏荆南发水兵三千人赴潭州。

庚辰,以荆南节度副使、权知军府事高继冲为荆南节度使。

杨师璠之讨张文表也,兵稍失利。相持既久,文表出战,师璠大败之,遂取潭州,执文表。初,文表闻宋师来伐,潜送款于赵璲,具言奔丧朗州,为廖简所薄,因即私斗,实无反心。璲自以奉诏谕文表,得其归顺,甚喜,即遣使抚慰之。师璠兵既入城,纵火大掠,而璲亦继至。明日,享将吏于庭,指挥使高超语其众曰:“观中使之意,必活文表。若文表至阙,图害朗州,吾辈无遗类矣。”乃斩文表于市,脔其肉。及宴罢,璲召文表,超曰:“文表谋为乱,已斩之矣。”璲太息久之。

初命文臣知州事。

帝惩五代籓镇强盛之弊,时异姓王及带相印者不下数十人,至是用赵普谋,渐削其权,或因其卒,或因迁徙、致仕,或遥领它职,皆以文臣代之。

二月,甲申朔,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王著,责授比部员外郎。著不拘细行,尝乘醉宿娼家,为巡吏所执,既知而释之,密以事闻,帝置不问。于是宿直禁中,夜,叩滋德殿求见;帝令中使引升殿,近烛视著,著大醉,垂发被面,帝怒,发前事,黜之。御史中丞洛阳刘温叟等,并坐失于弹劾,夺两月俸。

丙戌,天雄节度使符彦卿来朝,帝欲使典兵,赵普以为彦卿名位已盛,不可复委以兵柄,屡谏,不听。宣已出,普复怀之请见曰:“惟陛下深思利害,勿复悔。”帝曰:“卿苦疑彦卿,何也?朕待彦卿至厚,彦卿岂能负朕?”普曰:“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帝默然,事遂中止。

高继冲自以年幼未能民事,刑政、赋役委节度判官孙光宪、军旅、调度委衙内指挥使梁廷嗣,谓曰:“使事事得中,人无间言,吾何忧也!”

李处耘至襄州,先遣合门使临洺丁德裕谕继冲以***道之意,请薪水给军。继冲与其僚佐谋,以民庶恐惧为词,愿供刍饩百里外。处耘又遣德裕往,光宪及延嗣请许之。兵马副使李景威说继冲曰:“王师虽***道以收湖、湘,恐因而袭我。愿***兵三千设伏荆门险隘处,候其夜行,发伏攻其上将,王师必自退却,回军收张文表以献于朝廷,则公之功业大矣。不然,且有摇尾乞食之祸。”继冲不听,曰:“吾家累岁奉朝廷,必无此事。”孙光宪曰:“景威,峡江一民耳,安识胜败!且中国自周世宗时已有混一天下之志,宋兴,凡所措置,规模益弘远,今伐文表,如以山压卵尔。湖、湘既平,岂有复***道而去邪!不若早以疆土归朝廷,则荆楚免祸,公亦不失富贵。”继冲以为然。景威知计不行而叹曰:“大事去矣,何用生为!”因扼吭而。景威,归州人也。继冲遣延嗣与其叔父保寅奉牛酒来犒师,且觇师之所为。

壬辰,师至荆门,处耘见延嗣等,待之有加。延嗣喜,驰使报继冲以无虞。荆门距江陵百余里,是夕,延钊召延嗣等宴,饮于其帐,处耘密遣轻骑数千倍道前进。继冲但俟保寅、延嗣之还,遽闻宋师奄至,即惶恐出迎,遇处耘于江陵北十五里。处耘揖继冲,令待延钊,而率亲兵先入,登北门。比继冲与延钊俱还,宋师已分据冲要,布列街巷矣。继冲大惧,遂尽籍其三州,十七县,十四万二千三百户,奉表来归。

癸巳,李处耘等益发兵,日夜趋朗州。周保权惧,召观察判官临桂李观象谋之,观象曰:“文表已诛而王师不还,必将尽取湖、湘之地。今高氏束手听命,唇齿既亡,朗州势不独全。莫若幅巾归朝,幸不失富贵。”保权将从之,指挥使张崇富等不可,乃相与为拒守计。

庚子,荆南表至,帝复命高继冲为荆南节度使,遣枢密承旨王仁赡赴荆南巡检。帝闻李景威之谋,曰:“忠臣也。”命仁赡厚恤其家。

帝遣使谕周保权及将校,言:“大军既拯尔难,何为反拒王师,自取涂炭!”保权不答,遂进讨之。慕容延钊大破其军于三江口,遂取岳州。

是月,权知贡举浚仪薛居正奏进士苏德祥等合格者八人。

辽主如潢河,观群臣射,赐物有差。

三月,张崇富等出军澧州南,与宋师遇,未及战,望风先溃。李处耘逐北至敖山寨,贼弃寨走,俘获甚众。处耘择所俘体肥者数十人,令左右啖之,黥其少壮者,纵归武陵。武陵人闻擒者为宋师脔食,俱大恐,纵火焚州城,奔窜山谷。壬戌,慕容延钊等入朗州,擒崇富于西山下,枭其首。大将汪端劫周保权匿江南岸僧舍,处耘遣麾下将田守奇捕之,端弃保权走,守奇获保权以归。湖南平,凡得州十四,监一,县六十六,户九万七千二百八十八。庚午,命户部侍郎吕余庆权知潭州。

癸酉,吏部尚书张昭等详定五刑之制,凡流刑四,徒、杖、笞刑各五。

令州县复置义仓,官所收二税,每石别输一斗贮之,以备凶俭。

夏,四月,甲申,减荆南、潭、朗州罪囚,流以下释之,配役人放还;蠲三年以前逋税及场院课利。

乙酉,始置诸州通判,凡军民之政,皆统治之,事得专达,与长吏均礼。大州或置二员。又令节镇所领支郡皆直隶京师,得自奏事,不属诸籓,于是节度使之权益轻。用赵普之言也。

遣给事中饶阳李昉祭南岳,寻命权知衡州。

丁亥,幸国子监,遂幸武成王庙,宴射玉津园。

庚寅,出内府钱,募诸军子弟数千人凿池于朱明门外,引蔡水注之,造楼船百艘,选卒,号水虎捷,习战池中。

辛卯,王处讷上新定建隆应天历,帝制序,颁行之。

丙申,兵部郎中、监泰州税曹匪躬弃市,海陵、盐城两监屯田副使张蔼除名,并坐令人赍轻货往江南、两浙贩易故也。

戊戌,符彦卿辞归镇。

庚子,以华州团练使大城张晖为凤州团练使兼西面行营巡检壕寨使。晖前在华州,治有善状。帝既诛李筠,将事河东,召晖入觐,问以策。晖曰:“泽潞疮痍未起,军旅荐兴,民不堪命,当俟富庶后图之。”帝慰劳遣还。于是始谋伐蜀,乃徙晖凤州。晖尽得其山川险易,密疏进取之计;帝览之,甚悦。

清源留后张汉思,年老不能治军务,事皆决于副使陈洪进。汉思患其专,乃设宴,伏甲,将杀之。酒数行,地忽大震,同谋者惧,以告洪进。洪进亟出,甲士皆散,汉思由是严兵备洪进。癸卯,洪进袖大锁,常服安步入府中,叱去直兵,汉思方处内合,洪进即锁其门,谓之曰:“军吏以公耄荒,请洪进知留务,众情不可违,当以印见授。”汉思错愕不知所为,乃自门扇间投印与之。洪进遽召将吏告之曰:“汉思不能为政,授吾印矣。”将吏皆贺。即日,遣汉思外舍,以兵守之,遣使***于南唐,南唐即授以节钺。洪进又遣牙将魏仁济间道奉表来告,且请制命。汉思退居数年,以寿终。

慕容延钊言辰、锦、溪、叙等州各奉牌印***。

甲辰,诏重凿砥柱三门。

禁泾、原、邠、庆州不得补蕃人为沿边镇将。

乙巳,幸玉津园,阅诸军骑射。

丙午,以枢密直学士、户部侍郎薛居正权知朗州。

辛亥,令诸州造轻车以给馈运。

五月,壬子朔,慕容延钊言南唐王遣使以牛酒来犒师。

己未,凤翔节度使王景卒,赠太傅,谥元靖。

辛酉,命枢密直学士、尚书左丞高防权知凤翔府。

甲子,高继冲籍伶官一百四十三人来献,诏悉分赐诸大臣。

乙丑,命铁骑都将李怀义、内班都知赵仁璲增修宫阙,既成,帝坐寝殿中,令洞开诸门,皆端正通豁,谓左右曰:“此如我心,小有邪曲,人皆见之。”

戊辰,以工部侍郎须城艾颖为户部侍郎,致仕。帝命执政择廷臣督在京诸仓,颖与焉。颖自以清望官,不宜亲浊务,辞不肯为,帝曰:“惟致仕乃可免耳。”颖遂请老。

蜀宰相李昊言于蜀主曰:“臣观宋氏启运,不类汉、周;无厌乱久矣,一统海内,其在此乎!若通职贡,亦保全三蜀之长策也。”蜀主将发使,知枢密院事王昭远固止之。乃以文思使景处瑭等率兵屯峡路,又遣使往涪、泸、戎等州阅棹手,增置水军。

六月,乙酉,诏免潭州诸县无名配敛。

壬辰,以大暑,罢京城营造,赐工匠衫履。

辽主诏诸路录囚。

初,帝幸武成王庙,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去之。左拾遗知制诰高锡因上疏论王僧辩不克善终,不宜在配享之列。乃诏吏部尚书张昭、工部尚书窦仪与锡别加裁定,取功业始终无瑕者。癸巳,昭等议升汉灌婴、后汉耿纯、王霸、祭遵、班超、晋王浑、周访、宋沈庆之、后魏李崇、傅永、北齐段韶、后周李弼、唐秦叔宝、张公谨、唐休璟、浑?咸、裴度、李光颜、李愬、郑畋、梁葛从周、后唐周德威、符存审二十三人;退魏吴起、齐孙膑、赵廉颇、汉韩信、彭越、周亚夫、后汉段纪明、魏邓艾、晋陶侃、蜀关羽、张飞、晋杜元凯、北齐慕容绍宗、梁王僧辩、陈吴明彻、隋杨素、贺若弼、史万岁、唐李光弼、王孝杰、张齐丘、郭元振二十二人。诏塑齐相管仲像于堂,画魏西河太守吴起于庑下,余如昭等议。乙未,秘书郎直史馆管城梁周翰上言曰:“凡名将悉皆人雄,苟欲指瑕,谁当无累!一旦除去神位,吹毛求异代之非,投袂忿古人之恶,似非允当。臣心惑焉。”不报。

诏:“荆南兵愿归农者听,官为葺舍,给赐耕牛、种食。”

丙申,令有司二岁一举先代帝王祀典,各以功臣配享。高辛、尧、舜、禹、汤、文、武、汉高祖皆因其故庙。又别建汉世祖庙于南阳,唐太宗庙于醴泉;世祖以邓禹、吴汉、贾复、耿弇配,太宗以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徵、李靖配,并画像庙壁。

丁酉,命王仁赡权知荆南军府事。先是帝命典军列校遥领湘南诸郡,不?俞岁,果得其地。辛丑,复以龙捷左厢都指挥使、岳州防御使夏津马仁瑀等为汉、彭等州防御使。

己酉,命镇国节度使宋延渥率禁旅数千习战于新池,帝数临观焉。

庚戌,命大理正奚屿知馆陶县,监察御史王祐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济县。常参官知县,自屿等始也。祐,大名人。时符彦卿久镇大名,专恣不法,属邑颇不治,故特选强壮者往莅之。其后右赞善大夫周渭亦知永济,彦卿郊迎,渭揖于马上,就馆,始与彦卿相见,略不降屈。县有盗伤人而逸,渭捕获,暴其罪,斩之,不以送府。渭先为白马主簿,县大吏犯法,渭即斩之。帝奇其才,故擢右赞善大夫。

秋,七月,甲寅,以湖南事靳彦朗男承勋等三十人补殿直。

监修国史王溥上新修《梁、后唐、晋、汉、周五代会要》三十卷。

安国节度使王全斌与洺州防御使郭进、赵州刺史陈万通、登州刺史高行本、客省使曹彬等率兵攻北汉,丁巳,以俘获来献,诏释之。彬,灵寿人,从母为周太祖贵妃,帝典宿卫,尤器重彬。彬非公事未尝造门,平居燕会亦罕与。帝即位,自晋州都监召入见,谓曰:“畴昔我亲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周室近亲,列职禁庭,敢交结尊贵!”帝益嘉奖焉。

戊午,颁量衡于澧、朗诸州,惩割据厚敛之弊也。

唐、邓之俗,家有病者,虽父母亦弃去,故病者辄。武胜军节度使张永德以为言,己未,诏禁之。

丁卯,幸武成王庙,遂幸新池,观习水战。

己巳,枚知朗州薛居正,言汪端以数万人寇州城,都监尹重睿击走之。

赐荆南管内民今年夏租之半。

甲戌,周保权诣阙待罪,诏释之,以为右千牛卫上将军。

乙亥,命增筑朗州城,浚其壕,赐管内民今年夏租。

己卯,判大理寺事窦仪等上《重定刑统》等书,诏刊板摹印颁天下。仪等参酌轻重,时称详允。

北汉宿卫殿直行首王隐、刘昭、赵峦等谋叛,事觉,被诛,词连枢密使段恒。初,北汉主嬖郭姬,将立为妃,恒以其所出微,谏止之,又抑其昆弟亲戚不用。姬怨恒不助己,谮成其罪,出为汾州刺史,寻缢杀之。恒有干才。勤于其职,不以罪,辽主闻之,为之不平。

北汉以赵弘为枢密使,以郭无为为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无为与弘不协,镟出弘为汾州刺史,无为兼枢密使,军国之务,一以委焉。无为又谮弘在汾州不治,徙岚州。

八月,庚辰朔,诏以冬至有事于南郊。既而有司言冬至乃十一月晦前一日,皇帝始郊,不应近晦,请改用十六日甲子,诏可。

壬午,殿前都虞候、嘉州防御使馆陶张琼***。时军校史珪、石汉卿等方得幸,琼数轻侮之,汉魏因谮琼养部曲百余人,自作威福,且毁皇弟光义为殿前都虞候时事。帝召琼,面讯之,琼不伏。帝怒,令击之,汉卿即奋铁楇击其首,气垂绝,乃曳出,下御史府案鞫,琼***。帝镟闻其家无余财,止有奴三人,甚悔之,责汉卿曰:“汝言琼部曲百人,今安在?”汉卿曰:“琼所养者一敌百耳。”帝亟命优恤琼家,然亦不罪汉卿。

先是,龙捷左厢都指挥使马仁瑀常私以士属知贡举薛居正,居正实不许而阳诺之,榜出,无其人。及闻喜宴日,仁瑀乘醉携所属士嫚骂居正,御史中丞刘温叟劾奏仁瑀,帝曲为容忍。

龙捷左厢都指挥使王继勋,皇后母弟也,挟势骄倨,多陵蔑将帅。仁瑀独与抗,相忿争,辄攘臂欲殴继勋。继勋惮其勇,颇为屈,而怨隙愈深。于是受诏都试郊外,两人因欲相图,阴勒所部兵,私市白梃。帝微闻其事,即诏罢讲武。甲申,出仁瑀为密州防御使,置继勋不问。

以泰州团练使潘美为潭州防御使。南***数寇桂阳及江华,美击走之。溪洞蛮獠,自唐末之乱不供王赋,颇恣侵掠,为居民患。美帅兵深入,穷其巢穴,斩首百余级,余党散溃。美悉令招诱,贷其罪,以己俸市牛酒宴犒,赐金帛抚慰之,夷落遂定。

甲申,辽主以生日,纵五坊膺鹘。

先是北汉遣使告于辽,欲巡边徼,乞张声援。丁亥,王全斌复与郭进、曹彬等帅师攻北汉乐平县,降其拱卫指挥使王超等。北汉将蔚进、郝贵超悉蕃、汉兵来救,三战,皆败之,遂下乐平,即建为平晋军。

壬辰,诏:“《九经》举人落第者,宜依诸科举人例许再试。”

癸巳,女真遣使贡名马。

丙申,北汉静阳等十八寨首领相帅来降。

泉州陈洪进遗使来贡。

齐州河决。

戊戌,辽主如近山,呼鹿射之,旬有七日而后返。

己亥,辽幽州岐沟关使柴庭翰等来降。

丁未,户部侍郎吕余庆丁母忧。时余庆权知襄州,诏遣中使护丧,官给葬具,寻起复。

诏蠲登州沙门岛居民租赋,令专治舟渡女真所贡马。

是月,南唐以吏部尚书建安游简言知尚书省事,寻迁右仆射。

九月,庚戌朔,户部判官、水陆转运使滕白免官,以军储损败也。

辽主以青牛、白马祭天地,饮于野次,终夕乃罢。翼日,以酒脯祭天地,复终夜酣饮。

甲寅,群臣三上表请加尊号曰应天广运圣文神武;从之。

高丽国王王昭遣使时赞等入贡,涉海,值大风,溺者九十余人,赞仅而获免,诏劳恤之。

诏:“开封府选乐工八百三十人,权隶太常寺习乐。”将行郊祀礼也。

诏:“诸州府长吏禁以仆从人干预政事。”

丙寅,大宴广政殿,始用乐。

丁卯,宣徽南院使兼枢密副使李处耘,责授淄州刺史。处耘以近臣护军,临事专断,与慕容延钊不协,更相论奏。帝以延钊宿将,赦其过,止罪处耘,处耘亦恐惧不敢自明。

戊辰,女真复贡名马。

丙子,诏:“朝臣无得公荐贡举人。”故事,每岁知贡举官将赴贡院,台阁近臣得荐抱才艺者,号曰公荐,然去取不能无所私,至是禁之。

慕容延钊获汪端,磔于朗州市。端初攻州城,不克,与其党聚山泽为盗。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谋应端,悉捕系,欲诛之,薛居正以计缓其事;及端被擒,诘之,僧无与谋者,皆得全活。

是月,北汉主诱辽兵攻平晋军,郭进、张彦进、曹彬、陈万通领步骑往救之,未至一舍,北汉引兵去。

冬,十月,癸未,令襄州尽索湖南行营诸军所掠生口,遣吏分送其家;放潭、邵州乡兵数千人归农;减江陵府民旧租之半。

丁未,吴越王遣其子惟濬入贡,助南郊。

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扈蒙,以仆夫扈继远为从子,属之同年生淮南转运使仇华,使厘务。继远盗官盐,事发,戊申,蒙坐夺金紫,黜为左赞善大夫。

魏仁济以陈洪进表至。洪进自称清源节度副使,权知泉、南等州,听命于朝。帝遣通事舍人王班赍诏抚谕之。

十一月,丁巳,赐南唐主诏,具言所以纳洪进之意,且将授旄钺也。

癸亥,飨太庙。是夕,阴晦,至夜分,开霁。帝初诣太庙,乘玉辂。左谏议大夫崔颂摄太仆,问仪仗名物甚悉,颂应对详敏,帝大悦。甲子,合祭天地于南郊,以宣祖配。还,御明德门,大赦,改元乾德。群臣奉册上尊号于崇政殿。

先是帝谓大礼使范质曰:“中原多故,百有余年,礼乐仪制,不绝如线,今幸时和岁丰,克举禋祀。报神资乎备物,卿与五使宜讲求遗逸,遵行典故,无或废坠,副朕寅恭之意。”于是质与陶谷、张昭等讨寻故事,详定新制,曰《南郊行礼图》,又令司天监定《从祀星辰图》,上之。又言:“享庙郊天,从祀群臣合前七日受誓戒于尚书省,今并于一日受之,有亏诚悫,望令分日各誓百官。”并从之。将升坛,有司具黄褥为道,帝曰:“朕洁诚事天,不必如此。”命撤之。还宫,将驾金辂,顾左右曰:“于典故,可乘辇。”

初,有司议配享,请以僖祖升配,张昭献议曰:“隋、唐以前,虽追立四庙,或立七庙,而无遍加帝号之文。梁、陈南郊祀天,皆配以皇考。北齐圜丘祀昊天,以神武升配。隋祀昊天于圜丘,以皇考配。唐贞观初,以高祖配圜丘。梁太祖郊天,以皇考烈祖配。恭惟宣祖积累勋代,肇基王业,伏请奉以配享。”从之。

丙寅,南唐主遣使来助祭南郊及贺册尊号。

丁卯,诏:“防御、团练、刺史州旧有都督府号者并停,仍为上州。”

庚午,辽主出猎,饮于虞人之家,凡四日。

壬申,以南郊礼成,大宴广德殿,号曰饮福宴。自是为例。

帝谓宰相曰:“北门深严,当择审重士处之。”范质曰:“窦仪清介谨厚,然在前朝已自翰林迁端明,今又为兵部尚书,难于复召。”帝曰:“禁中非此人不可,卿当谕朕意,勉再赴职。”癸酉,复命仪为翰林学士。

帝尝召仪草制,至苑门,仪见帝岸帻跣足坐,却立不进,帝为之冠带而后召入。仪曰:“陛下创业垂统,宜以礼示天下。”帝改容谢之。自是对近臣未尝不冠带。

十二月,庚辰,殿前散祗候李璘,以父仇杀寮员陈友于市。璘自首,帝壮而释之。

辛巳,进群臣阶、勋、爵、邑有差。司徒兼侍中萧国公范质,改封鲁国公。

荆南节度使高继冲表乞陪祀,许之,因举族归朝。癸未,改命继冲为武宁节度使。

甲申,皇后王氏崩。翰林医官王守愚,坐进药不精审,减,流海岛。

戊子,辽主射野鹿,赐虞人物有差。

己亥,以殿前侍御史郑起为西河令。显德末,起为殿中侍御史,见帝握禁兵,有人望,乃贻书范质,极言其事,质不听。尝遇帝于路,横绝前导而过,帝初不问。于是出掌泗州市征,时刺史张延范官检校司徒,起辄呼以太保。起贫,常乘骡,一日,从延范出近郊,延范揖起行马,起曰:“此骡也,安用过呼!”延范深衔之,密奏起嗜酒废职,遂左迁。右拾遗浦城杨徽之,亦尝言于世宗,以帝有人望,不宜典禁兵。帝即位,将因事诛之,光义曰:“此周室忠臣也,不宜深罪。”于是亦出为天兴令。

庚子,尚书左丞高防卒于凤翔,帝甚悼惜之,遣供奉官陈彦珣部署归葬西洛,凡所费用,并从官给。防性淳厚,守礼法,所践历,皆有能名。

乙巳,南唐主上表乞呼名,诏不允。

禁道州调民取朱砂,除衡、岳州二税外所赋米,并毋得发民烹铜矿及作炭。

遣内客省使曹彬、通事舍人王继筠分诣晋、潞州,与节度使赵彦徽、李继勋会兵入北汉境,收其边邑及辽、石州。

闰月,乙卯,山南东道节度使慕容延钊卒,赠中书令,追封河南郡王。

帝雅与延钊善,常兄事之,及即位,犹呼为兄。延钊寝疾,帝自封药以赐;闻其卒,哭之恸。礼官言为近臣发哀,哭声宜有常,帝曰:“吾不知哀之所从出也。”

龙捷军校王明诣阙献阵图,请讨幽州。帝嘉之,赐以锦袍、银带、钱十万。或言帝将北征,***民馈运,河南民相惊逃亡者四万家,帝忧之。丙寅,命枢密直学士薛居正驰传招集,逾旬乃复故。

初,宣祖葬安陵,在京城东南隅。辛未,命司天监浚仪赵修己、内客省使王仁赡等改卜安陵于西京巩县之邓封乡。

乙亥,诏乘舆所服冠冕去珠玉之饰。

永安节度使折德扆败北汉军数千人于府州城下,获其卫州刺史杨璘。

国子博士聂崇义上言:“***以火德上承正统,请奉赤帝为感生帝,每岁正月别尊而祭之,为坛于南郊,奉宣祖升配,常以正月上辛奉祀。”

初,北汉主嗣位,所以事辽者多略,不如旧时。于是辽主遣使责之曰:“尔不禀我命,其罪三:擅改年号,一也;助李筠有所觊觎,二也;杀段恒,三也。”北汉主恐惧,遣从子刘继文往谢曰:“父为子隐,愿赦之。”辽执其使而不报。北汉地狭产薄,又岁输于辽,故国用日削,乃拜五台僧继容为鸿胪卿。继容,故燕王刘守光之孽子,为浮屠,居五台山,能讲《华严经》,四方供施,多积蓄以佐国用。五台近辽界,常得其马以献,号添都马,岁率数百匹。又于柏谷置银冶,募民凿山取矿烹银,北汉取其银以输辽,岁千斤,因即其冶建宝兴军。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乾德二年(辽应历十四年)

春,正月,辛巳,大雨雪,震电。

诏诸州长吏劝课农田。

甲申,帝以选人食贫者众,诏吏部流内铨听四时参选,仍命翰林学士承旨陶谷等与本司官重详定循资格及四时参选条。

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等再表求退,戊子,以质为太子太傅,溥为太子太保,仁浦为左仆射,皆罢政事。质在相位,下制敕未尝破律;命刺史、县令,必以户口版籍为急;使者按民田及狱讼,皆召见,为述天子忧勤之意,乃遣之。时号贤相。

庚寅,以枢密使赵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院大学士,宣徽北院使、判三司上党李崇矩为检校太尉,充枢密使。

帝既除普及崇矩,乃无宰相署敕,帝时在资福殿,普因入奏其事,帝曰:“卿但进敕,朕为卿署字,可乎?”普曰:“此有司所行,非帝王事也。”乃使问翰林学士求故实。陶谷建议,以为:“自古辅相未尝虚位,惟唐大和中甘露事后数日无宰相,时左仆射令狐楚等奉行制书。今尚书亦南官,可以署敕。”窦仪曰:“谷所陈非承平令典,不足援据。今皇弟开封尹、同平章事,即宰相任也。”帝从仪言。

壬辰,诏曰:“先所置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娴吏理达于教化等三科,并委州府解送吏部,试论三道,限三千字以上。而自曩及今未有应者,得非抱倜傥者耻肩于常调,怀谠直者难效于有司,必欲兴自朕躬乎?继今不限内外职官、前资见任、布衣黄衣,并许诣合门进状,朕亲试焉。”

己亥,以枢密承旨王仁赡为左卫大将军,充枢密副使。

庚子,改清源军为平海军,命陈洪进为节度使。洪进每岁贡奉,多厚敛于民,又籍民资百万以上者令入钱,补协律、奉礼郎,而蠲其丁役。子弟亲戚,交通贿赂,二州之民甚苦之。

壬寅,敕赵普监修国史。

丁未,诏:“县令、簿、尉,非公事毋至村落。”

李继勋等攻北汉辽州,北汉告急于辽。二月,戊申朔,辽州刺史杜延韬举城降。壬子,辽主遣西南面招讨使耶律达里率六万骑援北汉,败继勋兵于石州。达里用兵,赏罚信明,得士卒心。河东单弱,不遽见吞并者,达里有力焉。先是辽主知达里沈厚多智,有任重才,即位初,即擢南院大王。达里在治所,不修边幅,均赋役,劝耕稼,户口丰殖。时耶律乌珍为北院大王,与达里俱有政迹,朝议以为“富民大王”,故辽主虽暴虐而境内粗安。

癸丑,遣使赈陕州饥。

命右神武统军陈承昭帅丁夫数千凿渠,自长社引潩水至京,合闵河。渠成,民无水患,闵河之漕益通流焉。

吏部尚书张昭与翰林学士陶谷同掌选,谷与给事中李昉有隙,乃诬奏左谏议大夫崔颂以所亲属昉,求为东畿令,引昭为证。帝召昭质之,昭不直谷所为,遽免冠,抗声言谷罔上,帝不悦。三月,丁尹朔,昉责授彰武行军司马,颂为保大行军司马。昭遂三上章请老,乙酉,听其致仕。

权知贡举陶谷奏进士李景阳等合格者八人。

乙未,北汉耀州团练使周审玉等来降。审玉赐名承瑨,以为左千牛卫大将军,领汾州团练使。

辛丑,改上明宪皇太后谥曰昭宪;谥皇后贺氏曰孝惠,王氏曰孝明。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

求 白居易百道判第一判翻译 全文见内

我加了注释的,全问翻译太烦了,这个应该能看懂.

荀淑字季和,颍川颍阴人*(也)*,荀卿十一世孙也。[一]少有高行,博学而不好章句,多为俗儒所非,而州里称其知人。

注[一]卿名况,赵人也。为楚兰陵令。著书二十二篇,号荀卿子。避宣帝讳,故改曰“孙”也。

安帝时,征拜郎中,后再迁当涂长。[一]去职还乡里。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皆师宗之。及梁太后临朝,有日食地震之变,诏公卿举贤良方正,光禄勋杜乔、少府房植举淑对策,讥刺贵幸,为大将军梁冀所忌,出补朗陵侯相。[二]騳事明理,称为神君。顷之,□官归,闲居养志。产业每增,辄以赡宗族知友。年六十七,建和三年卒。李膺时为尚书,自表师丧。[三]二县皆为立祠。有子八人:俭,绲,靖,焘,汪,爽,肃,专,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四]

注[一]当涂,县名,故城在今宣州。

注[二]续汉书曰,淑对策讥刺梁氏,故出也。

注[三]礼记曰“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心,心丧三年”也。

注[四]绲音昆。焘音道。汪音乌光反。说文云:“汪,深广也。”俗本改作“注”,非。“专”本或作“敷”。

初,荀氏旧里名西豪,[一]颍阴令勃海苑康以为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二]今荀氏亦有八子,故改其里曰高阳里。

注[一]今许州城内西南有荀淑故宅,相传云即旧西豪里也。

注[二]左传曰:“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颓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

靖有至行,不仕,年五十而终,号曰玄行先生。[一]

注[一]皇甫谧高士传曰“靖字叔慈,少有俊才,动止以礼。靖弟爽亦以才显于当时。或问汝南许章曰:‘爽与靖孰贤?’章曰:‘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内润。’及卒,学士惜之,诔靖者二十六人。颍阴令丘祯追号靖曰玄行先生”也。

淑兄子昱字伯条,昙字符智。昱为沛相,昙为广陵太守。兄弟皆正身疾恶,志除阉宦。其支党宾客有在二郡者,纤罪必诛。昱后共大将军窦武谋诛中官,与李膺俱。昙亦禁锢终身。

爽字慈明,一名谞。[一]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杜乔见而称之,曰:

“可为人师。”爽遂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征命不应。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注[一]音息汝反。

延熹九年,太常赵典举爽至孝,拜郎中。对策陈便宜曰:

臣闻之于师曰:“汉为火德,火生于木,木盛于火,故其德为孝,[一]其象在周易之离。”夫在地为火,在天为日。[二]在天者用其精,在地者用其形。夏则火王,其精在天,温暖之气,养生百木,是其孝也。冬时则废,其形在地,酷烈之气,焚烧山林,是其不孝也。故汉制使天下诵孝经,选吏举孝廉。[三]夫丧亲自尽,孝之终也。[四]今之公卿及二千石,三年之丧,不得即去,殆非所以增崇孝道而克称火德者也。往者孝文劳谦,行过乎俭,[五]故有遗诏以日易月。此当时之宜,不可贯之万世。古今之制虽有损益,而谅暗之礼未尝改移,以示天下莫遗其亲。[六]今公卿髃寮皆政教所瞻,而父母之丧不得奔赴。夫仁义之行,自上而始;敦厚之俗,以应乎下。传曰:“丧祭之礼阙,则人臣之恩薄,背忘生者觽矣。”曾子曰:“人未有自致者,必也亲丧乎!”[七]春秋传曰:

“上之所为,民之归也。”[八]夫上所不为而民或为之,故加刑罚;若上之所为,民亦为之,又何诛焉?昔丞相翟方进,以自备宰相,而不敢逾制。至遭母忧,三十六日而除。[九]夫失礼之源,自上而始。古者大丧三年不呼其门,[一0]所以崇国厚俗笃化之道也。事失宜正。过勿惮改。[一一]天下通丧,可如旧礼。[一二]

注[一]火,木之子;夏,火之位。木至夏而盛,故为孝。

注[二]易说卦曰“离为火,为日”也。

注[三]平帝时,王莽作书八篇戒子孙,令学官以教授,吏能诵者比孝经。音义云:“言用之得选举之也。”

注[四]尽谓尽其哀戚也。

注[五]易谦卦九三爻:“劳谦君子,有终吉。”

注[六]遗,忘也。

注[七]事见论语。致犹尽也,极也。

注[八]左氏传臧武仲之言。

注[九]前书翟方进为丞相,遭后母忧,行服三十六日起视事,曰:“不敢逾国制也。”

注[一0]公羊传之文也。何休注云:“重夺孝子之恩。”

注[一一]惮,难也。

注[一二]礼记曰:“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臣闻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义。礼义备,则人知所厝矣。[一]夫妇人伦之始,王化之端,故文王作易,上经首干、坤,下经首咸、恒。[二]孔子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三]夫妇之道,所谓顺也。尧典曰:“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降者下也,嫔者妇也。言虽帝尧之女,下嫁于虞,犹屈体降下,勤修妇道。易曰:“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四]妇人谓嫁曰归,言汤以娶礼归其妹于诸侯也。春秋之义,王姬嫁齐,使鲁主之,不以天子之尊加于诸侯也。[五]今汉承秦法,设尚主之仪,以妻制夫,以卑临尊,违乾坤之道,失阳唱之义。[六]孔子曰:“昔圣人之作易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池,鷪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七]今观法于天,则北极至尊,四星妃后。[八]

察法于地,则橥山象夫,卑泽象妻。[九]鷪鸟兽之文,鸟则雄者鸣鸲,雌能顺服;兽则牡为唱导,牝乃相从。近取诸身,则干为人首,坤为人腹。[一0]远取诸物,则木实属天,根荄属地。[一一]阳尊阴卑,盖乃天性。且诗初篇实首关雎;礼始冠、婚,先正夫妇。[一二]天地六经,其旨一揆。宜改尚主之制,以称乾坤之性。遵法尧、汤,式是周、孔。[一三]合之天地而不谬,质之鬼神而不疑。人事如此,则嘉瑞降天,吉符出地,五韪咸备,各以其□矣。[一四]

注[一]语见易序卦也。

注[二]易干、坤至离为上经,咸、恒至未济为下经。

注[三]易系辞也。

注[四]易泰卦六五爻辞也。王辅嗣注云:“妇人谓嫁曰归。泰者,阴阳交通之时,女处尊位,履中居顺,降身应二,帝乙归妹,诚合斯义也。”案史记纣父名帝乙,此文以帝乙为汤,汤名天乙也。

注[五]公羊传曰:“夏单伯逆王姬。单伯者何?吾大夫之命于天子者。何以不称使?天子召而使逆之。逆之者何?使我主之也。曷为使我主之?天子嫁女于诸侯,必使同姓诸侯主之。”何休注云:“不自为主,尊卑不敌也。”

注[六]易纬曰“阳唱而阴和”也。

注[七]皆易系之文也。

注[八]北极,北辰也。轩辕四星,女主之象也。

注[九]橥犹高也。易艮下兑上为咸。艮为山,夫象也。兑为泽,妻象也。咸,感也。山泽通气,夫妇之相感也。

注[一0]易说卦之文也。

注[一一]荄音该。

注[一二]仪礼士冠礼为始,士婚礼次之。

注[一三]式,法也。

注[一四]韪,是也。史记曰:“休征:曰肃,时雨若;曰乂,时*(阳)**[旸]*若;

曰哲,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五是来备,各以其□也。

昔者圣人建天地之中而谓之礼,礼者,所以兴福祥之本,而止祸乱之源也。人能枉欲从礼者,则福归之;顺情废礼者,则祸归之。推祸福之所应,知兴废之所由来也。觽礼之中,婚礼为首。故天子娶十二,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一]阳性纯而能施,阴体顺而能化,以礼济乐,节宣其气。[二]故能丰子孙之祥,致老寿之福。及三代之季,*而无节。瑶台、倾宫,陈妾数百。

[三]阳竭于上,阴隔于下。故周公之戒曰:“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时亦罔或克寿。”是其明戒。[四]后世之人,好福不务其本,恶祸不易其轨。传曰:“□趾适履,孰云其愚?何与斯人,追欲丧躯?”诚可痛也。

[五]臣窃闻后宫***女五六千人,从官侍使复在其外。冬夏衣服,朝夕禀粮,耗费缣帛,空竭府藏,征调增倍,十而税一,空赋不辜之民,以供无用之女,百姓穷困于外,阴阳隔塞于内。故感动和气,灾异屡臻。臣愚以为诸非礼聘未曾幸御者,一皆遣出,使成妃合。一曰通怨旷,和阴阳。二曰省财用,实府藏。

三曰修礼制,绥眉寿。四曰配阳施,祈螽斯。[六]五曰宽役赋,安黎民。此诚国家之弘利,天人之大福也。

注[一]白武通曰:“天子娶十二,法天,则有十二月,百物毕生也。”又曰“诸侯娶九女”也。

注[二]左传曰,昔晋侯有疾,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为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公曰:“女不可近乎?”对曰:“节之。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天有六气,过则为灾。”于是乎节宣其气也。

注[三]列女传曰,夏桀为琁室、瑶台,以临云雨,纣为倾宫。解见桓帝纪也。

注[四]事见尚书无逸篇,其词与此微有不同也。

注[五]适犹从也。言丧身之愚,甚于□趾也。

注[六]螽斯,蚣蝑也,其性不妒,故能子孙觽多。诗曰:“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夫寒热晦明,所以为岁;尊卑奢俭,所以为礼:故以晦明寒暑之气,尊卑侈约之礼为其节也。易曰:“天地节而四时成。”[一]春秋传曰:“唯器与名不可以***人。”[二]孝经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尊卑之差,上下之制也。

昔季氏八佾舞于庭,非有伤害困于人物,而孔子犹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洪范曰:“惟辟作威,惟辟作福,惟辟玉食。”凡此三者,君所独行而臣不得同也。今臣僭君服,下食上珍,所谓害于而家,凶于而国者也。宜略依古礼尊卑之差,及董仲舒制度之别,[三]严*(笃)**[督]*有司,必行其命。此则禁乱善俗足用之要。

奏闻,即□官去。

注[一]节卦彖辞文也。

注[二]杜预注左氏云:“器谓车服,名谓爵号。”

注[三]前书董仲舒曰:“王者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

后遭党锢,隐于海上,又南遁汉滨,积十余年,以著述为事,遂称为硕儒。解,五府并辟,司空袁逢举有道,不应。及逢卒,爽制服三年,当世往往化以为俗。时人多不行妻服,虽在亲忧犹有吊问丧疾者,又私谥其君父及诸名士,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虽不悉变,亦颇有改。[一]

注[一]丧服曰:“夫为妻齐缞杖儙。”礼记曰:“曾子问:‘三年之丧吊乎?’孔子曰:‘礼以饰情。三年之丧而吊哭,不亦虚乎!’”后公车征为大将军何进从事中郎。进恐其不至,迎荐为侍中,及进败而诏命中绝。献帝即立,董卓辅政,复征之。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爽自被征命及登台司,九十五日。因从迁都长安。

爽见董卓忍暴滋甚,必危社稷,其所辟举皆取才略之士,将共图之,亦与司徒王允及卓长史何颙等为内谋。会病薨,年六十三。

着礼、易传、诗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又集汉事成败可为鉴戒者,谓之汉语。又作公羊问及辩谶,并它所论□,题为新书。凡百余篇,今多所亡缺。

兄子悦、彧并知名。彧自有传。

论曰:荀爽、郑玄、申屠蟠俱以儒行为处士,累征并谢病不诣。及董卓当朝,复备礼召之。蟠、玄竟不屈以全其高。爽已黄发矣,独至焉,未十旬而取卿相。意者疑其乖趣舍,余窃商其情,以为出处君子之大致也,平运则弘道以求志,陵夷则濡迹以匡时。[一]荀公之急急自励,其濡迹乎?不然,何为违贞吉而履虎尾焉?

[二]观其逊言迁都之议,以救杨、黄之祸。[三]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四]

注[一]濡迹,解见崔骃传。

注[二]易履卦曰:“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又曰:“履虎尾,不咥人亨。”王辅嗣注云:“履虎尾者,言其危也。”

注[三]杨彪、黄琬也。

注[四]老子云:“大直若屈,大巧若拙。”逶迤,曲也。

悦字仲豫,俭之子也。俭早卒。悦年十二,能说春秋。家贫无书,每之人闲,所见篇牍,一览多能诵记。性沉静,美姿容,尤好著述。灵帝时阉官用权,士多退身穷处,悦乃托疾隐居,时人莫之识,虽从弟彧特称敬焉。初辟镇东将军曹操府,迁黄门侍郎。献帝颇好文学,悦与彧及少府孔融侍讲禁中,旦夕谈论。

累迁秘书监、侍中。

时政移曹氏,天子恭己而已。悦志在献替,而谋无所用,乃作申鉴五篇。其所论辩,通见政体,既成而奏之。其大略曰:

夫道之本,仁义而已矣。[一]五典以经之,群籍以纬之,咏之歌之,弦之舞之,前监既明,后复申之。故古之圣王,其于仁义也,申重而已。

注[一]易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致政之术,先屏四患,乃崇五政。

一曰伪,二曰私,三曰放,四曰奢。伪乱俗,私坏法,放越轨,奢败制。四者不除,则政末由行矣。夫俗乱则道荒,虽天地不得保其性矣;法坏则世倾,虽人主不得守其度矣;轨越则礼亡,虽圣人不得全其道矣;制败则欲肆,虽四表不得充其求矣。[一]是谓四患。

注[一]肆,放也。

兴农桑以养其*(性)**[生]*,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以其威,明赏罚以统其法。是谓五政。

人不畏,不可惧以罪。人不乐生,不可劝以善。虽使契布五教,嚱陶作士,政不行焉。[一]故在上者先丰人财以定其志,帝耕籍田,后桑蚕宫,[二]国无游人,野无荒业,财不贾用,[三]力不妄加,以周人事。是谓养生。[四]

注[一]尚书舜谓契曰:“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谓嚱陶曰:“汝作士,明于五刑。”

注[二]籍田事,解见明纪。礼记曰:“季春之月,后妃斋戒,亲东向桑,以劝蚕事。”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宫仞有三尺也。

注[三]言自足也。

注[四]周,给也。

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应神明,正万物而成王化者,必乎真定而已。故在上者审定好丑焉。善恶要乎功罪,毁誉暛于准验。听言责事,举名察实,无惑诈伪,以荡觽心。故事无不核,物无不切,善无不显,恶无不章,俗无奸怪,民无*风。百姓上下鷪利害之存乎己也,故肃恭其心,慎修其行,内不回惑,外无异望,***志平矣。是谓正俗。

君子以情用,小人以刑用。荣辱者,赏罚之精华也。故礼教荣辱,以加君子,化其情也;桎梏鞭扑,以加小人,化其刑也。君子不犯辱,况于刑乎!小人不忌刑,况于辱乎!若教化之废,推中人而坠于小人之域;教化之行,引中人而纳于君子之涂。是谓章化。[一]小人之情,缓则骄,骄则恣,恣则怨,怨则叛,危则谋乱,安则思欲,非威强无以惩之。故在上者,必有武备,以戒不虞,以遏寇虐。安居则寄之内政,有事则用之军旅。[二]是谓秉威。

注[一]章,明也。

注[二]国语齐桓公问管仲曰:“国安可乎?”管仲曰:“未可。君若正卒伍,修甲兵,则大国亦将修之,小国设备,可作内政而寄军令焉。”注云:“*(正)**[政]*,国政也。言修国政而寄军令,邻国不知。”

赏罚,政之柄也。[一]明赏必罚,审信慎令,赏以劝善,罚以惩恶。人主不妄赏,非徒爱其财也,赏妄行则善不劝矣。不妄罚,非矜其人也,罚妄行则恶不惩矣。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在上者能不止下为善,不纵下为恶,则国法立矣。是谓统法。

注[一]韩子曰:“二柄者,刑、德也。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四患既蠲,五政又立,行之以诚,守之以固,简而不怠,疏而不失,无为为之,使自施之,无事事之,使自交之。[一]不肃而成,不严而化,垂拱揖让,而海内平矣。是谓为政之方。

注[一]老子曰:“为无为,事无事。”又曰“故德交归”也。

又言:

尚主之制非古。厘降二女,陶唐之典。归妹元吉,帝乙之训。王姬归齐,宗周之礼。以阴乘阳违天,以妇陵夫违人。违天不祥,违人不义。又古者天子诸侯有事,必告于庙。朝有二史,左史记言,右史书事。[一]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君举必记,善恶成败,无不存焉。下及士庶,苟有茂异,咸在载籍。或欲显而不得,或欲隐而名章。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善人劝焉,*人惧焉。[二]宜于今者备置史官,掌其典文,纪其行事。每于岁尽,举之尚书。以助赏罚,以弘法教。

注[一]礼记曰“天子朝日于东门之外,听朔于南门之外,闰月则阖门左扉,立于其中,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也。

注[二]*,过也。左氏传曰“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书齐豹盗三叛人名,以惩不义”也。

帝览而善之。

帝好典籍,常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乃令悦依左氏传体以为汉纪三十篇,诏尚书给笔札。辞约事详,论辨多美。其序之曰:“昔在上圣,惟建皇极,经纬天地,观象立法,乃作书契,以通宇宙,扬于王庭,厥用大焉。先王光演大业,肆于时夏。[一]亦惟厥后,永世作典。夫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章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着功勋,五曰表贤能。于是天人之际,事物之宜,粲然显著,罔不备矣。世济其轨,不陨其业。[二]损益盈虚,与时消息。臧否不同,其揆一也。汉四百有六载,拨乱反正,统武兴文,永惟祖宗之洪业,思光启乎万嗣。

圣上穆然,惟文之恤,瞻前顾后,是绍是继,阐崇大猷,命立国典。于是缀□旧书,以述汉纪。中兴以前,明主贤臣得失之轨,亦足以观矣。”

注[一]诗周颂曰:“我求懿德,肆于时夏。”郑玄注曰:“懿,美也。肆,陈也。

我,武王也。求美德之士而任用之,故陈于是夏而歌之也。”

注[二]济,成也。

又着崇德、正论及诸论数十篇。年六十二,建安十四年卒。

韩韶字仲黄,颍川舞阳人也。少仕郡,辟司徒府。时太山贼公孙举伪号历年,守令不能破散,多为坐法。尚书选三府掾能理剧者,乃以韶为赢长。[一]贼闻其贤,相戒不入赢境。余县多被寇盗,废耕桑,其流入县界求索衣粮者甚觽。

韶愍其饥困,乃开仓赈之,所禀赡万余户。主者争谓不可。韶曰:“长活沟壑之人,而以此伏罪,含笑入地矣。”太守素知韶名德,竟无所坐。以病卒官。同郡李膺、陈寔、杜密、荀淑等为立碑颂焉。

注[一]赢,县,故城在今兖州博城县东北。

子融,字符长。少能辩理而不为章句学。声名甚盛,五府并辟。献帝初,至太仆。年七十卒。

钟皓字季明,颍川长社人也。为郡着姓,世善刑律。皓少以笃行称,公府连辟,为二兄未仕,避隐密山,[一]以诗律教授门徒千余人。同郡陈寔,年不及皓,皓引与为友。皓为郡功曹,会辟司徒府,临辞,太守问:“谁可代卿者?”皓曰:

“明府欲必得其人,西门亭长陈寔可。”寔闻之,曰:“钟君似不察人,不知何独识我?”皓顷之自劾去。前后九辟公府,征为廷尉正、博士、林虑长,皆不就。时皓及荀淑并为士大夫所归慕。李膺常叹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

注[一]密县山也。

皓兄子瑾母,膺之姑也。瑾好学慕古,有退让风,与膺同年,俱有声名。膺祖太尉修,常言:“瑾似我家性,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复以膺妹妻之。

瑾辟州府,未尝屈志。膺谓之曰:“孟子以为‘人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一]

弟何期不与孟轲同邪?”瑾常以膺言白皓。皓曰:“昔国武子好昭人过,以致怨本。[二]卒保身全家,尔道为贵。”其体训所安,多此类也。

注[一]孟子曰:“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注[二]国武子,齐大夫。齐庆克通于齐君之母,国武子知之而责庆克,夫人遂谮武子而逐之。事见左传。

年六十九,终于家。诸儒颂之曰:“林虑懿德,非礼不处。悦此诗书,弦琴乐古。

五就州招,九应台辅。逡巡王命,卒岁容与。”

皓孙繇,建安中为司隶校尉。[一]

注[一]海内先贤传曰:“繇字符常,郡主簿迪之子也。”魏志曰:“举孝廉为尚书郎,辟三府为廷尉正、黄门侍郎。”

陈寔字仲弓,颍川许人也。出于单微。自为儿童,虽在戏弄,为等类所归。少作县吏,常给事厮役,后为都亭*(刺)*佐。而有志好学,坐立诵读。县令邓邵试与语,奇之,听受业太学。后令复召为吏,乃避隐阳城山中。时有者,同县杨吏以疑寔,县遂逮系,考掠无实,而后得出。及为督邮,乃密托许令,礼召杨吏。远近闻者,咸叹服之。

家贫,复为郡西门亭长,寻转功曹。时中常侍侯览托太守高伦用吏,伦教署为文学掾。寔知非其人,怀檄请见。[一]言曰:“此人不宜用,而侯常侍不可违。

寔乞从外署,不足以尘明德。”伦从之。[二]于是乡论怪其非举,寔终无所言。

伦后被征为尚书,郡中士大夫送至轮氏传舍。[三]伦谓觽人言曰:“吾前为侯常侍用吏,陈君密持教还,而于外白署。比闻议者以此少之,此咎由故人畏惮强御,陈君可谓善则称君,过则称己者也。”寔固自引愆,闻者方叹息,由是天下服其德。

注[一]檄,板书。谓以高伦之教书之于檄而怀之者,惧泄事也。

注[二]请从外署之举,不欲陷伦于请托也。

注[三]轮氏,县名,属颍川郡,今故高阳县是。

司空黄琼辟选理剧,补闻喜长,旬月,以儙丧去官。复再迁除太丘长。[一]修德清静,百姓以安。邻县人户归附者,寔辄训导譬解,发遣各令还本司官行部。

[二]吏虑有讼者,白欲禁之。寔曰:“讼以求直,禁之理将何申?其勿有所拘。”

司官闻而叹息曰:“陈君所言若是,岂有怨于人乎?”亦竟无讼者。以沛相赋敛违法,及解印绶去,吏人追思之。

注[一]太丘,县,属沛国,故城在今亳州永城县西北也。

注[二]司官谓主司之官也。

及后逮捕党人,事亦连寔。余人多逃避求免,寔曰:“吾不就狱,觽无所恃。”

乃请囚焉。遇赦得出。灵帝初,大将军窦武辟以为掾属。时中常侍张让权倾天下。让父,归葬颍川,虽一郡毕至,而名士无往者,让甚耻之,寔乃独吊焉。

乃后复诛党人,让感寔,故多所全宥。

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

“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

太尉杨赐、司徒陈耽,每拜公卿,髃僚毕贺,赐等常叹寔大位未登,愧于先之。

及始解,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遣人敦寔,[一]欲特表以不次之位。寔乃谢使者曰:“寔久绝人事,饰巾待终而已。”时三公每缺,议者归之,累见征命,遂不起,闭门悬车,栖彁养老。中平四年,年八十四,卒于家。何进遣使吊祭,海内赴者三万余人,制衰麻者以百数。共刊石立碑,谥为文范先生。[二]

注[一]敦,劝也。

注[二]先贤行状曰:“将军何进遣官属吊祠为谥。”

有六子,纪、谌最贤。

纪字符方,亦以至德称。兄弟孝养,闺门痈和,后进之士皆推慕其风。及遭党锢,发愤著书数万言,号曰陈子。解,四府并命,无所屈就。遭父忧,每哀至,辄欧血绝气,虽衰服已除,而积毁消瘠,殆将灭性。豫州刺史嘉其至行,表上尚书,图象百城,以厉风俗。董卓入洛阳,乃使就家拜五官中郎将,不得已,到京师,迁侍中。

出为平原相,往谒卓,时欲徙都长安。乃谓纪曰:“三辅平敞,四面险固,土地肥美,号为陆海。[一]今关东兵起,恐洛阳不可久居。长安犹有宫室,今欲西迁何如?”纪曰:“天下有道,守在四夷。[二]宜修德政,以怀不附。迁移至尊,诚计之末者。愚以公宜事委公卿,专精外任。其有违命,则威之以武。今关东兵起,民不堪命。若谦远朝政,率师讨伐,则涂炭之民,庶几可全。若欲徙万乘以自安,将有累卵之危,峥嵘之险也。”[三]卓意甚忤,而敬纪名行,无所复言。时议欲以为司徒,纪见祸乱方作,不复辨严,[四]实时之郡。玺书追拜太仆,又征为尚书令。建安初,袁绍为太尉,让于纪;纪不受,拜大鸿胪。年七十一,卒于官。

注[一]前书曰,东方朔曰:“三辅之地,南有江、淮,北有河、渭,汧、陇以东,商、洛以西,厥壤肥饶,此所谓天府陆海之地。”

注[二]左传曰,楚沈尹戍曰“古者天子守在四夷。天子卑,守在诸侯”也。

注[三]累卵,解见皇后纪。峥音士耕反。

注[四]严读曰装也。

子髃,为魏司空。[一]天下以为公臱卿,卿臱长。

注[一]髃字长文。魏志曰“鲁国孔融才高倨傲,年在髃、纪之闲,先与*[纪友,后与]*髃交,更为纪拜,由是显名”也。

弟谌,字季方。与纪齐德同行,父子并着高名,时号三君。每宰府辟召,常同时旌命,羔雁成髃,[一]当世者靡不荣之。谌早终。[二]

注[一]古者诸侯朝天子,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成髃言觽多也。

注[二]先贤行状曰:“豫州百城,皆图书寔、纪、谌形像焉。”

论曰:汉自中世以下,阉竖□恣,故俗遂以遁身矫絜放言为高。[一]士有不谈此者,则芸夫牧竖已叫呼之矣。[二]故时政弥惛,而其风愈往。唯陈先生进退之节,必可度也。据于德故物不犯,安于仁故不离髃,行成乎身而道训天下,故凶邪不能以权夺,王公不能以贵骄,所以声教废于上,而风俗清乎下也。

注[一]放肆其言,不拘节制也。论语曰:“隐居放言。”

注[二]叫呼,讥笑之也。芸,除草也。

赞曰:二李师淑,陈君友皓。韩韶就吏,赢寇怀道。太丘奥广,模我彝伦。曾是渊轨,薄夫以淳。[一]庆基既启,有蔚颍滨,二方承则,八慈继尘。[二]

注[一]曾之言则也。

注[二]二方,元方、季方也。荀淑八子,皆以慈为字,见荀氏家传也。

隋堤怀古原文_翻译及赏析

甲和妻子离婚后,妻子犯罪了,请求以自己(和甲)的儿子的庇荫(封建时代,因祖先有勋劳或官职而循例受封、得官)来赎罪,甲不答应

二姓好合,义有时绝;三年生育,恩不可遗。 你意译下

甲与妻子现在虽然没有夫妻关系,但是甲子与其母的母子关系却天经地义地存续着。甲子要有作为人的孝心,必须善待其母。甲妻还有可能返还其家,法律对其母将会宽宥,希望甲子明白这个道理,荫蔽母亲

凤虽阻于和鸣:其一,《诗经?大雅?卷阿》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岗”之句;其二,《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有“凤凰于飞,和鸣锵锵”一句,都是比喻夫妻和谐的意思。判词在用此典故时,巧妙地用了一个“虽”字和“阻”字,意在说明甲与妻子现在虽然没有夫妻关系,但是甲子与其母的母子关系却天经地义地存续着。

鸟岂忘于返哺:《初学记》中有“鸟者犹有反哺,况人而无孝心者乎?”之说;唐人骆宾王的《灵泉颂》有“俯就微班之列,将由返哺之情”之句,判词融二者之语义,是为了告诫当事人:甲子要有作为人的孝心,必须善待其母。

王吉去妻,断弦未续:王吉汉朝人官至谏议大夫,《汉书?王吉传》云:“东家有树,王杨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去妇”即弃妇。这里以王吉“去妇复还”,隐含甲妻还有可能返还其家之意。

孔氏出母,疏纲将加:“出母”意为被父休弃的生母。出自《礼记?丧服小记》“为父后者,为出母无服”,作为继续者,嫡长子对已被父亲休弃的母亲,不服丧;但是“疏纲将加”,即法律对其母将会宽宥,希望甲子明白这个道理,荫蔽母亲。

鞠育之可思:出自《诗经?小雅?蓼莪》。主要抒写孩子对父母的怀念,以及自己不能终养父母的痛心之情。其中有:“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诗句。作者在这里劝诫甲子:母亲的养育之恩不能忘。

薄送我畿:出自《诗经?邶风?谷风》,这是一首弃妇哀怨自己不幸、控诉丈夫无情的诗歌。其中有“不远伊迩,薄送我畿”句,意思是说路很近,可你只送到门内,太无情义了。喻指甲不同意其前妻提出“子荫”其罪要求的行为,是“无恩之甚”。

曷陟屺之无情:出自《诗经?魏风?陟岵》。这是一首抒写役人登高临远思念亲人的诗。第二章有“陟彼屺兮,瞻望母兮”之句,作者借诗人怀念母亲的深情实感,告诉甲子,即使你的父亲为此而生气,作为人子,你不能忘却母亲的养育之恩,而对母亲的要求无动于衷、无所作为。芣苢之歌:“芣苢”是车前子的别名。《诗经?周南?芣苢》是歌咏***摘车前子的一首诗,每章都以“******芣苢”开始,判词用来说明不要寡恩薄待有罪之母。

葛藟之义:出自《诗经?周南?樛木》。该诗有“南有樛木,葛藟累之”,《左传?文公七年》记载:“公族,王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葛藟犹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为比”,判词借这个意思,劝诫甲父子要明白:荫庇其母就是庇荫其根,情之所至,理所当然。

《唐律疏议》卷二《名例》二,有“其妇人犯夫及义绝者,得以子荫”的规定;《疏议》云:“妇人犯夫及与夫家一绝,并夫在被出,并得以子荫者,为母子无绝道故也”。从法律上看,甲被出之妻有以“子荫”庇其罪的权利。因为“庇荫其亲”是法律的明文规定。判词正是抓住了这个要害问题,多方引文用典,反复诉说“母兮鞠我”大义,儿子自当回报;母亲的“子荫”之请,儿子应义不容辞,甲不应也没资格予以反对与阻拦。理正据足,说服性极强。

难抑其辞,情敦不匮:正是白居易支持母亲之请、敦促儿子尽孝的鲜明态度体现。

超短篇文言文及翻译

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镟。锦帆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那堪重问江都事,回望空悲绿树烟。——唐代·张祜《隋堤怀古》 隋堤怀古 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镟。

锦帆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

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

那堪重问江都事,回望空悲绿树烟。 怀古忧国忧民 鉴赏 诗人张祜立足现实寄寓兴亡感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对百姓的深深同情和关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何焯曾评论李商隐《隋宫》其二“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说“借锦帆事点化,得水陆绎骚,民不堪命之状,如在目前。”此一评论用于评论张祜《隋堤怀古》同样准确,切中肯綮。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深藏而愈显。由此看来,张祜不仅仅对历史的兴亡特别关注,也不仅仅只有对现实的担忧,更有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同情。他面对遗址陈迹不只是慨叹惋惜,也不只是追悼责备,更多的是面对现实,“以史为镜”照出当朝的一些社会政治状况,并为当朝一步步走向衰落灭亡的深渊而忧心忡忡,表现出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批判精神。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张祜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山晚 一作:晓)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唐代·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山 一作:晓)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秋天 , 咏史怀古景点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唐代·李白《越中览古》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咏史怀古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唐代·李白《西施 / 咏苎萝山》

西施 / 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咏史怀古爱情

1. 求超短篇文言文及翻译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

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亡的占了十分之九。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2. 求短篇文言文带译文要求原文60字左右译文100字左右准确说字越少越

海之鱼, 有乌贼其名者, 响水而水乌.戏於岸间, 惧物之窥己也, 则响水以自蔽.海鸟视之而疑, 知其鱼而攫之.呜呼! 徒知自蔽以求全, 不知灭迹以杜疑, 为窥者之所窥.哀哉! [翻译] 海中有一种鱼,名叫乌贼,它能吐出墨汁使海水变黑.有一次,它爬上岸边游玩,它怕别的动物看到它,就吐出墨汁把自己隐蔽起来.海鸟看到了乌黑的海水而起疑,知道一定是乌贼在里面,就毫不犹豫地往水里把乌贼抓了出来. 1、弈秋诲弈 原文 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译文 下棋在众技艺中,只是一种小技巧,但不专心致志,就没法学会.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向弈秋学习,全神贯注地听弈秋的讲授;另一个人虽然也坐在弈秋面前,但心里老想着会有天鹅飞来,想着张弓搭箭去射它.这个人虽说是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远不及前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这个人赶不上前一个人聪明吗?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2、豚子食于母 原文 仲尼日:"丘也尝游于楚矣,适见豚子食于其母者,少焉晌若,皆弃之而走.不见己焉尔,不得类焉尔.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庄子·德充符》 译文 孔子说:"我曾在去楚国的时候,在路上正巧遇见一群小猪在一头母猪身上吃奶,一会儿便都惊慌失措地逃跑了.因为它们看到母猪不再用眼睛看它们了,不像一头活猪的样子了.小猪们爱它们的母亲,不仅是爱母猪的形体,更主要的是爱充实于形体的精神. 3、巫马其买鸩 原文 巫马其为荆王使于巴.见担鸩者,问之:"是何以?"日:"所以鸩人也."于是,请买之,金不足,又益之车马.已得之,尽注之于江. ——《尸子》 译文 巫马其作为荆王的使者出访巴国.在途中,他遇见一个肩挑毒酒的人,于是问道:"这是做什么用的?"那人答道:"是用来毒害人的."于是,巫马其就向他买那毒酒,带的钱不够,又押上随行的车马.买来后,全部都倾倒到江里去了. 《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醉翁谈录》节选 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也.一日,嘴对鼻子说“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鼻子说:“吾能别香臭,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子对眼睛说:“子有何能,而在我上也?”眼睛说:“吾能观美丑,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子又说:“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毛说:“我也不愿与诸君相争,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哪里”? 眉毛,眼睛,嘴和鼻子他们四个都有灵性.一天,嘴对鼻子说:"你有什么本领,可以在我上面?"鼻子回答:"我能识别香味和臭味所以才能在你的位置之上."鼻子对眼睛说:"你有什么本领,可以在我上面?"眼睛说,:"我能观察善恶美丑,遥望东方和西方,我的功劳不小,所以位置在你上面."鼻子又说,"如果这样,那么眉毛有什么本领,也在我上面呢?"眉毛说,"我不能和各位相互争辩比较.如果我在眼睛鼻子下面,不知道你的脸放到哪里?" 未尝一遇 昔周人有仕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少年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主君好用老.用老主,后主又用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翻译:从前周国有个想当官总当不上的人,年纪大了头发白了,在大路上哭泣,有的人就问他:“为什么哭啊?” 回答说:“我几次想当官都不被看中,自己可怜自己年老了没有机会了,所以就哭啊.”别人说:“求官怎么就一次都没求到呢?”回答说:“我少年的时候,学的是文,道德文章学好了,准备去当官,国王喜欢用年老的人.用老人的国王了,后来的国王又用武将.(等我)兵法武功学好了,用武将的国王又了.少年的国王刚刚登基,喜欢用年轻人,我又老了,就这样没求成一次官.” 商汤见伊尹 昔者汤(商朝建国君主)将往见伊尹(商朝初年的贤相),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 *** 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

3. 急求 超短篇文言文 原文加译文 30篇(奖高分)

亡羊

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 臧和谷(俩人),两个人一起放羊而都掉了他们的羊。问臧(当时)在干什么事,是拿了书在读书;问谷(当时)在干什么事,是在玩。

井蛙

本文来自: 圣言学堂

(子独不闻)埳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蝌蚪,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 f a i n f o. c o m 圣言 学 堂

(您难道没听说)废井里的青蛙(吗),(它)对东海的甲鱼说:“我很快活!出来就在井栏上蹦蹦跳跳,进去就在井壁上破缺的地方休息;蹦到水里水抚着我两腋托着我的下巴,踩泥时泥仅盖没我的脚背;看看那些蚊虫的幼虫、蟹、蝌蚪之类,没有能比得上我的。我独占一壑的水,而傲居废井的这份快乐,是到了极致的,您何不这就来看看呢?”

本文来自: 圣言学堂

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亡羊同也。f a in f o . c o m圣 言学 堂

俩人,所做的事不同,而他们丢失了羊是一样的(结果)。

望洋兴叹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洙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兴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f a i nf o . c om 圣言 学 堂

秋天洪水时节来到,大小河流的水都灌入黄河,直流的流水波之大,两岸之间,牛马都看不见,于是乎河伯欣然自得,以为天下最了不起的就是自己了,顺着河流往东行,来到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边际,于是河伯才改变他的表情,望着海洋对海神“若”叹道:“有俗话说道:‘听说了一百条真理就以为没有及得上自己的了’的话,是指我(这样的)啊。而且我(自以为)见识过孔子所有的见识并且轻视伯夷的气节,当初我都不信(那些);今天我看到了你的难以穷尽,我若不是来到你的门前就完了,我将长久见笑于有高深见识的人们啊!”

本文来自: 圣言学堂

4. 超短小的文言文,加翻译(10篇)

1、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爱护自己的孩子,推及到爱护别人的孩子;尊敬自己的老人,推及到尊敬别人的老人。

2、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

老了更加威武,不丧失崇高的理想。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消逝的东西就像流水,可是流水还在啊。

4、言必行,行必果。

话说出去了就要去行动,行动了就要求有一个结果。

5、身国灭,为天下笑。

自己了,国家灭了,被天下的人所耻笑。

6、今解鞍示不走,用坚其意。

现在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跑,用来坚定他们的意志。

7、民不堪命矣。

老百姓承受不了政令的压迫。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1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