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章用语大全幽默句子,闲章用语大全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03 0
  1. 中华各朝代的篆文
  2. 书法作品落款中的“右录”是什么意思?
  3. 书法作品的题款有什么作用?题款中的嘱书和雅正怎样区别?
  4. 书法作品怎么落款?

大部分墓葬的盗洞都是在接近墓室时就半途而废 考古学家在2002年度「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山东日照海曲汉墓三号封土中清理出的17座墓葬均属小型墓。墓葬虽然大多完整,但保存情况较差,木质葬具都已经腐朽成灰。少数墓葬四周留二层台,个别墓葬有壁龛。这些墓葬虽有特点,但并不令人感到惊奇。随后对规模更大的一、二号封土的发掘,才真正调动起人们的兴奋神经。 在一号封土 *** 发掘出31座墓葬,较大的墓葬分别位于封土的东南角、西南角和东北角。除少数砖室墓和个别木椁墓被破坏之外,绝大部分保存完整。较大的墓葬虽然大多发现盗洞,但***的是,除个别墓葬被盗掘惨重外,大部分墓葬的盗洞都是在接近墓室时就半途而废。更由于封填青膏泥的原因,除砖室墓被破坏严重葬具不清外,木椁墓的葬具大多结构清晰,部分墓葬的木质棺椁依然完好无损。 二号封土内清理出36座墓葬,其中9座砖室墓位于封土边缘,仅2座单砖室墓基本完整,其他仅残存墓底。与一号封土墓葬情况相似,封填青膏泥的较大墓葬,同样位于封土边缘,主要分布于东南角和东北角。所发现的墓葬保存基本完整,木质棺椁虽大部分腐朽,但结构清楚。除个别墓葬人骨架散乱外,大部分墓葬骨骼已腐朽。 3个封土中一共清理出墓葬84座。另外在封土西南部的路基上又勘探到6座被破坏的砖室墓,考古学家也一并进行了发掘。6座砖室墓原来可能也存在封土,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早被夷为平地。这次发掘清理的90座墓葬都属于中小型墓葬。从其等级和规模看,都难与洛庄汉墓这样王侯级的墓葬相匹配。但这些墓葬为我们了解汉代中层人的生活,提供了难得的依据。毕竟在现实生活中,「 ”中产阶级”的物质生活水平,要比那些高高在上的王侯将相更有代表性,也更能体现时代风尚。 500件精美漆木器是我国北方地区西汉漆器的一项惊人发现 据史料记载,日照在西汉时属琅琊郡海曲县,其治所在日照城西十里大古城东岭,正与现在的海曲县城故址相合。从墓葬封土的规模和所在位置分析,该墓地无疑与汉代海曲县有关,因此将其称为海曲墓地。 这次发掘的墓葬当中,以一号封土内的墓葬规格最高、保存最好,尤其是一号封土内的第106和125号墓不仅棺椁基本完好无损,而且出土的随葬品也极为精彩丰富。 106号墓位于一号封土西南部。墓内填黄褐色花土,椁盖板以上封填有0.4米厚的青膏泥,椁四周全部用青膏泥封填。墓葬内出土的漆器保存最好,都是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 125号墓位于一号封土中部偏北为一椁双棺合葬墓。墓中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头箱内放置有大量陶器、漆器、木器,绝大部分保存完整,其中保存完好的鸠杖最为精美。从两棺随葬品的组合来看,南北棺分别埋葬着一对男女。 90座墓葬出土各类器物总数达1200余件,而漆木器即多达500件。125号墓漆木器中有完整的大漆案和木虎子、漆盘、耳杯等。南棺随葬漆器中的大长方盒和圆奁基本完整,漆盒内盛有漆勺等,少量漆耳杯、漆盘上还书写有文字。它们均为日常用品,真实反映了汉代人的生活时尚。我国著名漆器研究专家陈振裕先生说: 在我国山东乃至北方地区,虽然也发现过一些西汉时期的漆器,但或数量太少,或残损太甚,难窥全貌。而海曲汉墓一次竟发现近500件漆木器和50余件漆衣陶器,不论保存之完好、制作之精美,还是种类与数量之多、造型与装饰之美,都不仅仅是山东省,而且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项惊人发现,它们甚至可与南方战国楚墓中出土的同类器物相媲美。 大量丝织品的发现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出土的其他文物还有大量的铜器、铁器、玉器、角器、石器、果核以及植物***等。其中铜器主要有鼎、洗、灯、炉、镜、带钩、印章和弩机等。鼎、洗等容器多破碎,灯、炉、镜印章等保存较好。尤其是出土的60余面铜镜,大部分完整无缺,有的仍光可鉴人。那件龟座鹤形铜灯造型优美,是难得的工艺制品。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几座较大的墓葬还分别出土了5枚铜印章,其中4枚为私印,字迹清晰可辨,显示出土印章墓葬的墓主人分别属于「 ”公孙”、「 ”淳于”、「 ”从”三个姓氏,这说明同一封土中的墓主并非是同一姓氏家族。而另一枚印章钮为龟形,印文为「 ”元凤自至,相事不闲愿君自发,对宦(官)言信”16字。从内容分析,它既非官印也非私印,为吉祥用语,相当于现代的「 ”闲章”,十分罕见。 125号墓的北棺内还出土了大量丝织品,这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丝织品不仅数量多,而且仍具有定的柔韧性。它们大部分为平纹素面,呈咖啡色,属于绢类。考古学家成功地揭取到一块长2.6米、宽0.96米的丝织品,它覆盖在死者骨架上面,一侧绣有精致的花草和云气纹,图案精美,这是山东乃至中国北方地区迄今所发现的保存最好的汉代丝织品。除丝织品之外,还发现了竹简和木牍,其中竹简上有武帝「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的明确年号。武帝在位55年,天汉二年属武帝执政的晚期,这为墓主下葬年代的确定,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海曲汉墓虽然在齐鲁的领地,但却有鲜明的楚文化印迹 与以往发掘的封土墓葬明显不同的是:过去发掘的有高大封土的墓葬一般规模较大,封土一般经过夯打,层次清晰,夯筑坚实。而海曲墓地的这几座封土,不仅没有经过夯筑,层次也不明显。类似这种大封土中容纳小墓葬的现象,以前未见过报道。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考古发掘最终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发掘情况证实:每一座封土中的墓葬原来并不是埋葬在同一个封土之下,现存每个封土内的墓葬开口层位都有所不同。年代最早的开口在封土下的原汉代地表,较大的墓葬一般位于封土边缘。其余的墓葬开口在封土的不同层位,有的开口于封土顶部。墓葬深浅不一,较深的墓葬将岩石下挖数米成为岩坑墓, 部分墓葬底部则还不到原汉代地表还有的墓葬在现存封土的顶部就仅残存墓底,可证原来的封土更加高大。看来,每个封土中的基葬实际上是一群具有打破关系的墓葬群,部分墓葬坑穴之间有明显的早晚打破关系。从封土内堆积的碎石渣来看,墓穴内挖出的碎石渣大都仍堆积在墓葬周围,并没有将这些石渣回填到墓内,这是判断每一座墓葬开口层位的确凿证据。根据封土堆积情况,我们推测这类封土的形成过程是在封土范围内,最早作为墓地时只有几座不相连的墓葬,并各自有封土。现在的每一个大封土应是由不同时期的墓葬依次在原有墓葬封土之上,不断挖筑新的基葬并堆筑新的封土,致使封土不断增高加大,经过数百年时间逐渐形成的。现在可以初步确定的是:大部分木椁墓属于西汉中晚期到东汉前期:砖室墓则主要属于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该墓地延续时间大约有400年左右。 目前发掘的海曲汉墓只是此处墓葬群的一部分,整个墓葬规模还不能准确划定。从墓葬的棺椁结构、封填、下葬方式、随葬品组合等所体现的时代和地域特点来看,海曲汉墓可能代表了山东东南沿海一带汉代的葬制葬俗。但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海曲汉墓虽然原本是在齐鲁文化的领地,但却有鲜明的楚文化印迹。如封填青膏泥是南方楚式墓葬的典型特色,还有那些精美的漆器,也让人对楚文化向东拓展浮想联翩。 但真实情况如何呢?陈振裕先生根据多年对古代漆器的研究做出这样的推断:海曲汉墓出土的漆器具有典型的西汉中晚期的特点,与战国时期楚国漆器和西汉早期漆器的艺术特点不同,而与其他地区发现的西汉中晚期的漆器基本相同,反映了西汉时期大一统的艺术风格。 那么,这些精美的漆器是在哪里生产制作的呢?陈振裕先生认为:山东省已经发现过商代的一些漆器;而春秋时期的临淄郎家庄1号墓出土的漆盘上的房屋人物图案,以及沂水刘家店子1号墓发现的嵌金漆勺,都是同时期漆器中所仅见的,反映出当时这个地区漆器工艺是相当发达的。西汉时期曾大量生产漆器,中央 *** 设置工官对漆器生产进行管理,许多诸侯王也有自己的漆器生产作坊,还有许多私营的漆器作坊。但由于目前尚未见到与这批漆器有关的作坊标志的烙印或针刻文字,因而其产地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考古就是这样,在让人有所发现的同时,又让人充满困惑。而这也许正是考古的真正魅力。

中华各朝代的篆文

法的篆书写法:

法拼音:fǎ

闲章用语大全幽默句子,闲章用语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释义

1、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

2、处理事物的手段办法。设法。手法。写法。

3、仿效:效法。

4、标准,规范,可仿效的:法式。法帖。

5、佛家的道理:佛法。法号。***。法像。法门。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加法[jiā fǎ]?

数学中的一种运算方法。最简单的是数的加法,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成一个数的计算方法。

2、法宝[fǎ bǎo]?

佛教用语,指佛说的法,也指和尚用的衣钵、锡杖等。

3、做法[zuò fǎ]?

处理事情或制作物品的方法。

4、办法[bàn fǎ]?

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5、合法[hé fǎ]?

符合法律规定。

6、想法[xiǎng fǎ]?

〈动〉设法;想办法。

书法作品落款中的“右录”是什么意思

中国各朝代的印篆

一、先秦印篆

目前西周和春秋的印章实物还没有发现,但从文献记载看,西周和春秋时期有印章的存在是毋庸质疑的。

战国时期,印章的发展已相当充分。战国古玺可分为三大类,即官玺、私玺和吉语玺。战国古玺以凿刻为多,其中有十字界栏或中分界栏。

此外,各国、各地区的官印也有其独特的程式,姓名私玺小于官玺,

形状则有方、圆、长方和不规则几何形等,十分丰富、章法绮丽、疏密自然。由于文字异形,往往一个字有多种写法,因此玺印布局松而不散、舒展自如、无拘无束。

官玺则气势雄健挺拔;

小玺却另有一股清丽之气;

朱白均多为铸印;

朱文玺阔边细文;

白文玺多有边框,制作精巧、布局生动和谐、章法奇特多姿、形制多样,

反映了当时印工们的艺术构思。

战国吉语玺也十分生动,当时已能成批翻铸生产,以供人们佩带,其印文大多是“敬重”、“正行”、“福星”、“宜有千金”、“千秋万世昌”之类的吉祥用语。

二、秦汉印篆

秦印与战国玺印相比较,面貌相差很大,这显然与秦王朝以小篆统一六国文字有关。

秦代用于治印的文字称“摹印篆”,较之六国文字规范而方正,用这一特征的文字治印显得平稳、安详。

秦代官印还继承了战国玺印的某些特征,白文凿印多有边栏,并加添十字界栏,使印文在田字格中更适合方形的需要,寓变化于归整之中,以达到一种和谐之美。

秦代低级官吏取方形之一半,而成为“日”字形的半通印,风格一如

方形官印。

秦私印则方圆各具,由于文字使用小篆,又多受民间秦隶的影响,

或匀停、或婉丽、或浑朴、或稚拙,多姿多彩。

秦印较之战国玺印,变奇崛为平正,但较之汉印显得灵动,具有战国玺印向汉印过渡的特征。

汉代的印章无论数量、制作工艺、品种和风格的多样化都大大超越前代。汉印使用的文字从秦摹印篆发展而来,称为缪篆。缪篆字形更趋方正,饶有隶意,与当时通行的隶书接近。

官印除西汉初期似秦印较难区别外,以后多不用框。西汉的官私印多为凿印,东汉官、私印多为铸印,也有玉印。

这类印,规矩中求流动,笔划质朴而又匀称。

汉官印用特殊的雕刻工具徐徐磨琢碾成,故匀净而典雅,线条光洁而流动。但不论以何种制作方法完成,汉官印的总体特征可以用“平正方直”四字概括。

汉代的私印包括姓名印、表字印和臣妾印。

私印中有一种满白文,在文字安排上笔划尽量粗放,甚至笔划接近合并,

这样处理笔划少的字空间特别明显,是以前印章中少见的。

在汉印中,开始出现了以苍龙、白虎、朱雀、玄武绕于印文四侧的四灵印,用作于为辟邪的“黄神越章”和殉葬祝辞的成语印。

还有一类鸟虫书的印章,这类印文上的笔画刻写为虫、鸟、鱼、龙等形态,绸缪缭绕,丰茂铱丽。

汉代的印章除镌刻文字印外,还有一类铸刻人物、舞蹈和搏击等的图案印,形象刻划生动简括。

三、魏晋印篆

东汉末年,战争连绵,群雄割据。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印章依旧是汉印的格局,但毕竟高峰已过,宽搏、雄浑之风渐衰。

今人根据一些印章所刻的魏晋时期的地名、官名,将它们从汉印中捡识出来,魏晋官印虽不如汉印精致,但也别具一格,文字刻划瘦挺、章法错落、自然随意。

这个时期还出现了别致的用“悬针篆”入印的印章,多见于六面印上。

每字的竖笔都引长下重,末端突细,如针悬空的模样。

由此可见同期书法对印章的影响。这时的印章虽然不乏精彩之作,但多数线条逐渐变得单薄,制作也从精巧变为简陋。

另一方面,由于纸张的大量使用,印章赖以生存的简牍封检制度发生了

变化,封泥时代宣告结束,这是实用印章转入低潮的重要原因。

四、唐宋印篆

唐宋时代的实用印章是向文人篆刻艺术的过渡期。印章用于纸上,脱离了封泥的轨道,其印完全***用朱文,尺寸愈变愈大。

隋代起至宋代,官印的尺寸多在5—6厘米见方,所用文字以小篆为基础,印文屈曲填满,线条反复折叠,次数无定则,但古代以“九”表示为数之多,所以有“九叠篆”之称。

唐宋时代的文人渐开好印之风。由于朝野均有收藏,书画上大量出现上自唐太宗自篆的“***”印;

南唐内府的“建业文房之印”;

宋徽宗的“大观”、“宣和”、“政和”印;

宋高宗的“绍兴”、“御书之宝”印——至书画家周昉、钟绍京、褚遂良、欧阳修、苏东坡、黄山谷、米芾等都有用于书画的鉴藏印。

由于这种风气的延伸和发展,首先在书法作品上出现了款印。款印中有名印、字号印、斋馆阁印等等。

到了宋代,书画上还出现了寄情舒怀的闲章;

例如:

欧阳修有“六一居士”印;

黄山谷有“山谷道人”印;

苏东坡有“雪堂”斋馆印、“东坡居士”字号印和“赵郡苏氏”籍贯印;

米芾有:“宝晋斋”印等。受李阳冰篆书风格的影响,出现了笔势圆转流畅、线条干净利落,形成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圆朱文”印,

对后世刻印者颇有影响。

宋代的私印除了***用篆体外,还有“押”付之刻印的。所谓“押”,是代表签名的特殊符号。

五、元代印篆

元代是印章艺术觉醒和飞跃发展的时代。赵孟在《印史》的序言中提出了印章重汉魏的审美观点。

与赵同时的吾丘衍也是提倡汉印的杰出印学家、理论家。赵孟、吾丘衍的理论为明清文人流派篆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赵孟畹挠≌伦髌范嘤闷涞溲诺男∽。怀莆霸仓煳摹薄R蚱浞绺裨沧鞒⑶逍略媚浚指挥个性,所以元代士大夫竞相模仿,其影响延至明清和近代,在历史上形成继古玺、汉印以后又一崭新的格局。

由于在书画界举足轻重的书画家赵孟睢⒖戮潘嫉仍谑榛髌飞舷埠糜糜。⑶沂纸簿浚杂≌掠书画的关系更加紧密,书画家自篆自刻印章的欲望日趋强烈。在汉印审美的影响下,大约在元代中期后,出现了集写刻于一身,并以汉印风***为追求对象的文人篆刻家,其中杰出的代表是王冕和朱珪。

在元代,文人印章也有发展,官印则多承袭前朝形制,特殊之处在易“九叠文”为“八思巴文”。

民间的花押印章也有所突破,故有“元押”之称。现在能较多看到的“押字印”是长方形的,上端刻

楷书姓氏,下端刻一花押。图形押印上的花鸟、人物、鱼虫皆有生气,押印上的汉字也天然生动,疏宕有

奇气。

六、明清印篆

由于石质印材广泛用于治印,及以汉印为主要内容的集古印谱大量刊行,印学理论不断发展并形成***。

其间代表人物是文彭,他是流派印章史上开门见山的“鼻祖”。

文彭所用的印章由自己篆刻,风格也多为元人的两种格局

——圆朱和汉白文。他的印章曾经影响了王谷祥、许初、何震等印人,

从此以石治印的风气风靡开来。

这时著名的篆刻家还有何震、苏宣、朱简、汪关等。

明代文人流派篆刻艺术的创作特点是充分汲取古人(特别是汉印)的养料并出新意,这为后世印坛开辟了丰富多彩的前景。

清代前期,由于受明代篆刻的影响,篆刻艺术有所发展,主要流派有皋派、云间派、虞山派、莆田派等,但影响最大的是徽派(又称皖派、北宗)。徽派的重要篆刻家有程邃、巴慰祖、邓石如等。

浙派是晚于徽派而活动于杭州的另一文人篆刻流派大系,它的风格延续性强,而且有封闭性倾向,代表人物是丁敬。

丁敬之后,杭州籍印人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先后各领***于浙杭,延续近两个世纪,被后世称为“西泠八家”。

他们的作品沉稳严谨,师丁敬而又各有风貌。

蒋仁继承了丁敬晚年较为明显的朱白文形式,并使之趋于统一,以涩刀碎切为刀法,黄易、奚冈是其实践者,并使这种典型风格基本定型。

陈豫钟和陈鸿寿创作了许多典型的浙派味印章。

赵之琛流于精熟巧媚,并使浙派步入僵化的阶段。钱松虽大多呈浙派风貌,但常突破框架,形成浑厚、雄强、古拙的风格。

晚清时期,浙、皖二派***已过,此时篆刻家有赵之谦、黄士陵、吴昌硕等。

赵之谦,字益甫,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浙江绍兴人。他天分很高,诗、书、画、印皆精,而且于诗坛、书坛、画坛、印坛各领***,实在是一位绝世才子。

他的印章初从浙派入手,后于古玺、秦汉印、

宋元朱文印下力极深,又从巴尉祖、邓石如那里汲取营养,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尤其是他以“印外求印”为宗旨,广泛地借鉴清代晚期日渐增多的出土金石文字资料用以入印,使其印构思新颖、面目众多。

此外,他大胆以汉画及六朝造像文字刊刻边款,使边款开拓出新的天地。赵之谦开拓的印外求印之路,使晚清印坛形成新的格局。

清代以后,近代印坛的杰出代表齐白石称得上是印章流派史上的又一块里程碑,他是继吴昌硕之后历史上又一位书、画、印皆绝的巨匠。

他的篆刻最初从浙派入手,又受赵之谦、黄牧甫、吴昌硕影响,

定居北京后与陈诗曾相识,过从甚密,相互启迪很深。

他在其《白石印章》中自述:“喜《天发神谶碑》,刀法一变,再后,喜秦权,纵横平直,一任自然,又一大变。”他印风粗犷、汪洋恣肆,喜用单刀侧锋冲刻,多具急就趣味,与其大写意花鸟画融为一体,章法大起大落,

疏密对比强烈,极富情感,称为齐派。

书法作品的题款有什么作用?题款中的嘱书和雅正怎样区别?

题纲:

一、题跋的含义与应用

二、礼语及分类

三、记时(记年、记季、记月、记日)

四、款识的处理(款识的位置、字体、字号)

款识,简称“款”,指在书法作品正文之外所题写的文字。

署款最初是因实用的需要而产生的。什么叫款识呢?原先是指古代刻在钟鼎彝(yí)器上的记载年代等的文字,后来被人们作为考证鉴别的标志之一,并且移用到书画作品上题写姓名、年月等等。特别是自元、明、清以来,书画家们越来越重视署款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并刻意追求款识的艺术效果,因而有“妙款一字抵千花”之说。

事实的确如此,一件完整的书画作品,通常都由正文、款识和印章三者构成,尽管正文是作品的主体,决定着作品的优劣、层次,但其他二者,特别是署款处理得好坏,将明显地影响通篇的艺术效果。款署得好,往往可以使作品正文的行气、章法有所增色或得到补救,并因此而更加神***焕发。在这里,署款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反之,则会损害整个布局,甚至使作品归于失败。

款有双款和单款之分。双款包括上款和下款,单款只有下款,没有上款。如果所留署款的空白较多,而署款又只有下款廖廖数字的,就叫做穷款。一般说,款识的内容包括正文的作者姓名、篇名、书者必要的记叙、受书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这些是上款的内容,还包括书写时间,书写者的姓名,籍贯及书写地点,这些是下款的内容。

一、题跋(bá)

题跋,也叫题记。实际上“题”是“题”,“跋”是“跋”,放在正文前面的叫做“题”,放在正文后面的叫做“跋”,正如清代段玉裁所说:“题者标其前,跋者系其后。”

题跋有书家自己题跋和其他人题跋。他人题跋大多是对以前书法作品的真伪、优劣给予评定,也有今人的墨迹为得到他人夸奖而请名家题跋的。

书家自己题跋的内容主要指书法作品正文的作者姓名、篇名和书家自己或评点正文或记事言情、表露心境的简短文字。其中书家或评点正文或记事抒情的文字很重要,但又常常不被人们所重视。其实,这常常是书家署款美学意蕴的主要所在,廖廖数语,但却耐人寻味,有时就像“诗之眼”,一两个字,其味无穷。

明、清以来一些著名书家的跋语非常精美,这里略举数例,以供欣赏。

明代书家文征明行书《游虎丘诗卷》的跋:“夏月酷暑,无以为遣。偶得佳纸,援笔聊仿山谷墨法。”从这个跋语中,可以体会到书家“游于艺”的高雅而闲适的心境。

明书家董其昌自书《和子由论书》行草卷的跋:“山谷以东坡书为本朝第一,故书此诗。”书家崇敬苏氏兄弟文才的心迹,由此可见。

清代书家郑板桥行书横披《难得糊涂》的跋(bá):“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不是在政治和生活中饱经风霜的人,是难以体会出其中的辛酸的。

总之,题跋仅占一块小小天地,但它是书家心灵的印证,是书法艺术创作大展雄才之地,是书家和欣赏者彼此沟通思想和情感,使书法艺术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的重要之地。

二、礼语

礼语也叫敬语,指款识上常用的一些礼节性的词语,礼语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对受书者的尊称,常用的字词有大、尊、令、恩、仁、贤、吾等。比如尊公(指别人的父亲),令堂(别人的母亲),仁兄(自己的兄长),贤弟(自己的弟弟),吾友(我的朋友)。

第二类是书者的谦称,一种是谦虚地表明自己没有才华,常见的是给自己加上一个“愚”字,如愚父(我的父亲),愚兄(我的兄弟),愚儿(我的儿子)。一种是表明自己的辈分晚,常用的有后生、后学、晚生、末学等。

第三类是书者向受书者求教的词:常用的有正、教、鉴、雅、惠、属等,如正笔、正字、指正、***、指教、赐教、大鉴、赏鉴、雅玩、惠存等。

除求教性的词语外,还有一些一般性的用语,如留念、存念、补壁。

款识中的礼语还有的在末尾写上“学书”、“拙笔”、“试笔”等字样的。

三、记时

书法作品署款中的记时有人主张用新历即公元阳历注时,强调的是笔墨书写当随时代,还有人主张沿用旧历即阴历注时,强调保持民族特色和传统习惯,其实这两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如果用新历记时,方法很简单,照日常应用文书写就行了。***如用旧历记时法,那么其中讲究很多,特别是有许许多多的别称需要弄清楚。

1、记年

书法作品记年***用的“干支”记年法。“干”是“天干”,“支”是“地支”。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搭配记年,就成了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六十年一个循环,俗称“六十年花甲子”,参加下表: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

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

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

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

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

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

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

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

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

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

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

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

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

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巳末

57、庚申58、辛酉59、壬戊60、癸亥

干支次序表

2、记季

旧历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即旧历正、二、三月为春季,四、五、六月为夏季,七、八、九月为秋季,十、十一、十二月为冬季。古时兄弟姐妹的排行,有孟、仲、季的次序,(孟为老大,仲为老二,季为三)孟为长,仲为次,季为三,根据这个,正、二、三月分别为孟春、仲春、季春,四、五、六月分别为孟夏、仲夏、季夏,七、八、九月分别为孟秋、仲秋、季秋;十、十一、十二月分别为孟冬、仲冬、季冬之称。季节还有一些别称,如春的别称有阳春、芳春、青阳、艳阳、阳中、三春、九春等。夏的别称有朱夏、朱明、昊天、长嬴(yíng)、三夏、九夏等。秋的别称有素秋、金秋、商秋、商节、素商、素节,金天,高商、三秋,九秋等,冬的别称有寒冬、安宁、玄英、三冬、九冬等。

3、记月

旧历月的别称尤为复杂,而且有种种不同的来历。归纳起来,每个月的别称大略如下:

一月:正月、端月、初月、征月、早月、太月、扬月、陬(zōu)月、十三月、春阳、初阳、首阳、孟阳、孟陬、肇(zhào)春、端春、初春、早春、上春、新正、月正、开岁、发岁、肇岁、三之日、孟春、太簇、寅(yǐn)月等。

二月:如月、杏月、丽月、令月、仲阳、四之日,仲钟、大壮、酣春、仲春、夹钟、卯(mǎo)月等。

三月:蚕月、桃月、桃浪、花月、嘉月、夬(jué)月、禊(xì)月、桐月、三春、暮春、晚春、杪(miǎo)春、末春、雩(yú)风、季春、姑洗、辰(chén)月等。

四月:乏月、槐月、仲月、麦月、清和月、阴月、余月、槐夏、首夏、初夏、维夏、正阳、纯阳、麦候、孟夏、中吕、巳月等。

五月:蒲月、榴月、皋(gāo)月、恶月、郁蒸、小刑、鸣蜩(tiáo)、仲夏、午月等。

六月:且月、荷月、季月、暑月、伏月、焦月、三夏、暮夏、晚夏、杪夏、极暑、溽暑、溽月、精阳、季夏、林钟、未月等。

七月:巧月、瓜月、霜月、相月、凉月、初商、肇秋、初秋、首秋、早秋、新秋、上秋、孟秋、夷则、申月等。

八月:壮月、桂月、获月、正秋、桂秋、仲商、仲秋、南吕、酉月等。

九月:玄月、菊月、咏月、朽月、暮秋、晚秋、杪秋、穷秋、凉秋、三秋、暮商、季商、杪商、霜序、季白、季秋、无射、戌月等。

十月:良月、吉月、阴月、露月、正阳月、坤月、小春月、小阳春、开冬、上冬、初冬、孟冬、应钟、亥月等。

十一月:辜月、葭(jiā)月、寒月、雪月、龙潜月、一之日、中冬、仲冬、黄钟、子月等。

十二月:冰月、腊月、嘉平月、严月、涂月、暮节、星回节、穷节、穷纪、暮岁、暮冬、穷冬、杪冬、严冬、残冬、末冬,二之日,腊冬、季冬、大吕、丑月等。

4、记日

旧历记日的别称比较复杂,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掌握。

(1)三浣(huàn)记日

所谓“三浣”,即上、中、下三浣。每个月的上旬,即一日至十日为上浣;中旬,即十一日至二十日为中浣;下旬,即二十一日至三十日为下浣。如正月初四日,便可记作“正月上浣之四日”;二月十五日,便可记作“二月中浣之五日”;三月二十六日,便可记作“三月下浣之六日”,其余都可类推

(2)月相记日

所谓“月相记日”就是根据月亮盈亏的变化记日。每月初叫做“朔”、“旦”、“朔月”,初三叫做“月出(fěi)”,十五叫做“望”,十六叫做“既望”“望后”,每月的最末一日叫做“晦”(huì)。

(3)特殊记日

习俗上对一些特殊的日子给以别称,如:

正月初一:元日、元旦、元正、元朔、元春、元辰、正朝、三元、改旦、履端等。

正月初二到初十:分别称为履端二日、履端三日……履端十日。

正月初七:人日。

正月初八:谷日、谷诞。

正月十五:元宵、元夜、元夕、上元、灯节。

二月初一:中和日。

二月初二:龙抬头。

二月十二:花朝、百花生日。

二月十五:中春。

三月初三:重三、三巳、上巳、上除、禊日、修禊日。

四月初三:展上巳。

四月初八:浴佛日。

四月十九:浣花日。

五月初五:端阳、端午、重五、重午、午日、菖(chāng)节、蒲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

六月初六:重六、天贶节。

七月初七:七夕、七巧节、星节。

七月十五:中元。

八月初五:天长节。

八月十五:中秋、秋节。

八月十八:潮头生日。

九月初九:重阳、重九、菊花节、登高节、老人节。

十月十五:下元。

十二月二十四:交年、小年、媚灶日。

十二月三十:除夕、守岁。

四、款识的处理

1、款识的位置

根据书法作品的品式,款识的位置安排也有所不同,条幅、屏条、手卷、扇面等上下款一般放在正文之后;中堂横批和镜片上下款可以都放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分开放在正文的前面和后面。

款识的章法安排要考虑到整幅作品的布局,在书写正文的时候,就应该把款识的位置和章法考虑好,防止正文把款识的位置挤掉,或给款识留下过空的地方。

2、款识的字体

根据书法作品正文字体的不同,款识的字体也要有所不同,如果正文是行书或草书,款识可以***用与正文相近或相同的字体;如果正文是篆书、隶书或楷书,那么款识一般***用比较活泼流畅的字体,如行楷、行草等。一般说来,款识的字要比正文写的更为轻松一些,洒脱一些。

3、款识的字号

款识的字号一般要比正文的字号小一些,但每件作品的情况有所不同,款字究竟小多少,也没有固定的方法。

款识的字体虽然比正文小,但因为它是承接正文的,除榜书和对联外,一般不要再换小笔署款,以免影响整篇作品的气韵。

耐心看完的书友,肯定对你们友收获,收藏了,以后写书法的时候再慢慢学习,书友必备。

书法作品怎么落款?

一幅完好的书法作品包括内容和题款两大局部,题款又能够拆开来了解,其中,“题”为题字,即在书法作品后边题写的年月日、姓名和诗文,“款”指盖在题字后面的印章。这三局部都很重要,它们组成了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内容是表现书法家文化涵养和文***的见证,毕竟,优秀的书法家首先是一名出色的文人,要通晓各种文体的写作,书写内容都是在灵感迸发和心情受感染后奋笔疾书,自作的诗文,具有共同性和独一性,***如第二次书写同样的内容就算是自我***了。

题款对书写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证明这幅字出自谁之手,为谁而写,以及写这幅字的缘由和目的。印章起到增加作品辨识度,调理作品重心,以及增加作品视觉美感的作用,分为姓名章和闲章,姓名章普通盖在题款下面,闲章大多盖在文字内容字里行间的空隙。闲章盖得越多,越证明创作者对这件作品越注重。不管是题款还是印章,都是书法作品里很重要的组成局部,当书法作品当作商品推向艺术品市场停止买卖的话,***如没有题款和印章,肯定会影响买卖,以至被当作“赝品”而卖不进来。

题款字数越多、盖印数量越多的书法作品,常常会得到珍藏家的注重,在艺术品市场也能发明出理想的成交价。题款的方式很多,主要分为单款、双款和长款,每一种题款都有固定写法和格式。单款是在作品后面只题上画家的姓名或字号。比方,吴昌硕写完一幅字,只题上姓名吴昌硕,或者仓石、老缶、仓硕等字号,都是单款。双款是指在作品后面先题上珍藏者的姓名,也叫“上款”,再题上作者的姓名,也叫“下款”,然后用一句话把两个名字串联起来,组成一句完好的话。比方,六月齐白石为徐悲鸿先生作。

长款是指字数相对较多的题款,一些长款以至比书法作品内容的字数还要多。长款不但包含了珍藏者姓名和创作者姓名,还交代了创作这幅作品的契机、目的和意义,带有创作者浓烈的感情颜色。一些优秀的长款以至能够看成是一篇声情并茂的美文,是书法家文***、学识、思想、人格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书法作品中题款的用词也非常考究,给不同的人写字都要用商定俗成的词汇,否则,会弄出笑话。

最常见的用词有“嘱书”和“雅正”,下面,详细来谈谈这两个词汇的区别和用法。“嘱书”和“雅正”都属于谦逊用词,也都是典型的书面用语,共同之处都是在题款中注明书写这幅作品的因果关系。“嘱书”不带任何感情颜色,就跟人们平常阐明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一样,是受对方的嘱托和请求写一幅字,或者是赠送给对方,或者是售卖给对方,书写者和嘱托人之间既没有上下级关系 ,也不存在长幼之分,以至能够互不相识,由第三方牵头办理这件事情。

“雅正”的含义更多,包含了“嘱书”的含义,词性也很文雅,着重阐明了书写者和珍藏者之间的关系,并含有对珍藏者的尊崇之意。书写者和珍藏者至少要到达平级关系才能够用“雅正”,珍藏者若是书写者的上级和晚辈,就必需用“雅正”,否则,含有不敬之意。用“雅正”是希望珍藏者拿到作品后,能指出书法作品中存在的缺乏之处,书写者谦逊地向珍藏者讨教,表达了对珍藏者人品和学问的双重认可,甘愿把珍藏者视作本人学习的楷模。跟“雅正”的含义相似的词汇还有雅鉴、正之、雅爱、惠存、惠藏,等等,若是运用尊鉴、垂鉴、钧鉴、台鉴等词汇,谦逊的意味更激烈,阐明珍藏者珍藏了本人的作品,是对本人的一种恩德、认可和鼓舞,让本人受宠若惊。很显然,在这种状况下,珍藏者的位置和影响都要比书写者高出许多,书写者有一种讨好珍藏者之意。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更是传统文化里十分重要的一个分支。看似只是在纸张上写字的书法,实践上包含了许多文化元素在里边。真正的书法作品,文字内容都是书法家自创的诗文,如,《兰亭集序》、《祭侄文稿》、《寒食帖》、《玄秘塔碑》、《松风阁诗》等等,都是作者在特定情感状态下,搦管操觚而写就的美诗美文,只不过是用书法的方式表现出来了而已,由于文***漂亮,情感真诚,增加了书法方式的内涵题款和印章不只表现了书法家遣词造句的才能,还是书法家审美才能和规划才能的表现,更是书法家的“礼仪文化”的自然流露。不懂礼仪文化,在题款用词上肯定拿捏不准,容易词不达意而制造出笑话。

1、在称谓方面:

长辈:吾师、学长、道长、先生、女士。

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2、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正、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博鉴、尊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3、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属书、醉书、嘴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4、篆刻边款用:

刻作、记、制、制石、篆刻。

5、日期:

古代书画家一般***用帝王年号与干支历、农历按需要相结合的方法来纪年、月、日。如王羲之《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永和九年”是帝王年号,“岁在癸丑”是干支历法的纪年。又如释慧湛《佛说生经》:“陈太建八年岁次丙申”。

百度百科-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