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得仁求己得己是什么意思_从“求仁得仁”用词引发争议聊起

tamoadmin 成语问答 2024-05-31 0
  1.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是什么意思?
  2. “己欲立而立仁,己欲达而达人”是什么意思?
  3. 求仁得仁,是谓幸福
  4. 关于孔子仁的问题!
  5. 仁、义、德、信,各是什么意思?
  6. 什么叫求人不如求己

该标题出自《史记·伯夷列传》,《史记》中确实是记载了“子见南子”的情节:

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原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极为精妙的“曲高而和寡”的知音对白。司马迁毕竟史学家,不是***家,走笔至此,嘎然而止,其春秋笔法,令后人不尽唏嘘。

求仁得仁求己得己是什么意思_从“求仁得仁”用词引发争议聊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一段影片对环境的细节呈现得极为精美。绵延的深褐色宫闱上细细密密着刺绣的图案,黯淡而华丽,仿佛带着埙的声音那般遥远而神秘的记忆。镜头穿过由重重纱幔组成的长长甬道,当柱子遮住视线时忽的行而回望,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俯首垂拱恭坐于座榻之上,周围静静的,只听见铜雀水漏中清澈的流水均匀清脆的一滴,一滴,又一滴,仿佛远山闲庭上风铃的摇曳。高高的木屐一步步款款而来,穿过蓝色珠帘时发出阵阵窸簌,南子夫人的背影终于出现在镜头中,满头蓝色的珠翠,如孔雀般高贵妖娆;头顶一顶金色的发冠,色泽单一而样式纷繁,惊艳中的雍容华贵。南子用镶嵌着羽毛的团扇拨开珠帘,来到行跪拜的孔丘面前,开启了一段不见刀光剑影却进退维艰的对话。

在孔子与南子的对话中,面对言语轻佻而步步紧逼的南子,孔子始终从容不迫,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应对礼节得当,不失圣贤风度。南子的态度在不断试探中由轻视嘲讽逐步改变为尊敬,最后变成了钦佩。南子首先以诗三百中的男女情爱来试探孔子,孔子却以“思无邪”来解说,表明重情更重礼;更在南子提出拜师请求时以年幼***相荐,避嫌传道两个目的一箭双雕。南子试探过后,打开天窗说亮话,直接问礼乐制度的可行性,却得到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高尚君子抱负。至此,两人对视良久。南子终于用恳求的声音低声表明希望夫子留在卫国以便再见面,面对南子恳切的目光,孔子却将目光移向他出,空气中静得只听见水漏的嘀嗒。久久沉寂过后,孔子低吟“微臣不便”,却不敢对视南子逼视而来的目光。迫切追问缘由,孔子一句“微臣从未见过如此好德如好色的人”如一双无形的手拨动了南子的心中那抚千年孤独的琴弦,而南子最末的一句话:“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则又深深洞穿了孔子孤寂的内心。两句话,在两人各自孤独燃烧的烛火间点亮了一条光路,虽只能遥遥相望,却终于明白自己不是在天地悠悠间独怆然而泪下。南子是个聪明人,明白有些事挽留不来,更何况知音间理解与尊重。于是,她以“曲尊降贵”式的大礼叩拜来表达对孔子的敬重,而孔子也满目浊泪地郑重回拜南子。我想,这次叩拜,无关礼节,而是知音间的相知相惜,其中有踏破铁鞋终觅到的大喜,亦有初见即分别的大悲。两个性情迥异的人,最终从内心深处达成了对彼此的理解和真正的倾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同时此番周旋也深刻演绎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政治理念。 (大喜亦不可大悲矣,二者不可得兼,舍情而取义者也,是为不谋,取自道,安其心,心行同一,探寻未知

孔子的仁政理念和“以礼治国”的学说一直得不到统治者的***纳,也得不到民众的理解,饱受白眼,“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理想与现实存在巨大的落差,其内心的孤独和落寞可想而知。而南子却能被孔子的高尚人格所感动,真诚地挽留孔子,愿意聆听孔子的教诲,这令孔子发出“从未见如此好德如好色的人”这样的由衷感叹,而南子则是一个纵情于欲望的人,一个善于把握人性弱点的人,一个对男性的品德失去信心的人,也是一个聪慧、务实、善于权谋的非凡女子。她委身于可以长自己三十余岁的卫灵公,借助一个昏庸的老男人来实现自己的治国抱负,而且背负了许多骂名。但在南子的内心深处,又怎见得没有对仁爱、礼乐、理想、信仰的渴望?和孔子一样,南子也同样是孤寂的,渴望理解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南子是好德如好色的,这个长期在饱受诟病中坚持自我的聪慧女子,长期通过权谋来释放自己道德焦虑和内心压抑的女子,不仅能理解孔子的痛苦,而且能体会到孔子在痛苦与折磨的蹂躏中所领悟到的境界。可以说,孔子的出现,如同长期阴雨中的灿烂阳光,令南子找回了久违的感动,以及对理想的希望和渴求。曲太高,因而和寡。此二人,就如经过了揉搓,火炙与沸腾后的深黛色茶叶末,在阳光下沉淀着沉潜色泽的光晕;尽管不被世人接受和赏识,却在生命大挫伤的历练后明白了自己与对方的生命,气度高华而淡然悠远。

剧中的孔子,尽管因克己复礼和对现实的综合权衡而毅然回绝了南子的请求,选择离开卫国继续流亡,但其内心已经为知己所感动,耳畔回响着南子最后那句话——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不久,南子便在乘车时被刺客一箭洞穿心脏。其临死前想到在早间见到孔子的一幕,嘴角洋溢着会心的微笑,不由令人想到孔夫子那句掷地有声的话——朝闻道,夕死可矣!

水滴洞穿了石头,铜雀水漏却永远滴***时间。不知最后一袭白衣的如老子的孔子,那个终于明白何为“无为,无不为”的孔子,是否在最后的时光中怀念过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卫国君夫人呢?琴声阵阵,余音绕梁,怆然而苍凉,令人三月不知肉味。

子见南子,或许这种情感无关礼乐,无关仁爱,无关世间的纷纷扰扰,仅仅是相知遇相逢,仰止,行止。有生之时会知己,除却巫山非云也,此生足矣。

孔丘与其长者老子的对话更进一步升华**主题。两者因眼光和处世角度的不同而观念向左,而他们彼此又能相互理解,互相认同属实不易。老子所提出的“无为而不为”的思想境界与当时战乱纷争,天下分久而和,和久而分的局势相左,映射出其消极避世的处世观。而孔老所指“礼乐兴邦,天下大同”的治国理念能为世人带来好处却又不被世人所理解,又相较之颇有约束性。唯子路一句“如果你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你就要学会改变自己的内心”而将孔子点醒,当他说出那句“求仁得仁,有何怨之”时,我想他终于同当时的乱世和解了。

影片最后,孔夫子带着其他***,与鲁国城门前跪下,行以最大的礼节后,镜头翻转,孔子满含热泪的望着故乡,颤颤巍巍说出一句:我又回来了。这在外漂泊的18年光景,终在这一声回来了里戛然而止。和解的背后是对中国传统以和为贵的经典致敬:任何的艰辛都会迎来一个比较美好的开放式结局。导演没有在叙述下去,而我们在随着影片的大喜大悲(喜忧参半,如是而已)中与主人公达成了意识形态上的和解,孔子所希冀的大同光景终是在教化于民,身为师表中悄无声息的实现,求仁得仁,有何怨之?无怨无求,普度众生,歌舞升平,天下大同,此乃善哉。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是什么意思?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发财和做官,是***所盼望的;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就不接受。穷困和***,是***所厌恶的;不能用正当的方法摆脱它,就不必摆脱。君子抛弃了仁德,怎样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在仓促匆忙的时候一定是这样,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是这样。”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白话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好仁的人,憎恶不仁的人。喜好仁的人,(就知道)没有什么能比仁道更好的了;憎恶不仁的人,他自己践行仁道,不让那些不仁之事施加在自己身上。有能用一天时间把自己的力量都用在仁上的吗?我还没有见过力量不足的人。大概有这样的人吧,只是我还没有见过啊。”

6.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孔子说:“人的错误,总是与和他同类的人相同的。考察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

鲍建竹解读孔子教给我们一个***都会遇到却未必***都能知道的观察人的方法。过和恶是不同的,恶是有心的。妙就妙在“无心”二字上。因为无心的行为是最真实可信,而且只有过失才有可能是无心的,做好事则不可能无心。所以,要想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情况,“观过”是个重要而便捷的途径。

个人感悟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孔子此说很有道理,过失大都是无意而为之,没有几个人是专门把事情做错的。这一道理如果大多数人都能明白,人与人之间就会少掉很多麻烦和误会。尤其是领导,如果能够及时判断属下所做错事,并且分析处理好各种事情,就不愁管理不好属下。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白话

孔子说:“仁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到来了!”

释词

仁:即仁德。仁本在心,远求不得。钱穆:“仁道出于人心,故反诸己而即得。”

欲:要、想要。蔡节:“仁者,心之德,岂远于人乎?患不欲之耳。”

至:到来。

朱子曰: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为远者;反而求之,则即此而在矣,夫岂远哉?

包咸曰:仁道不远,行之即是。

程子曰:为仁由己,欲之则至,何远之有?

张栻曰:仁岂远于人乎?患人不欲之耳,欲之斯至。不曰至仁而曰斯仁至矣,盖仁非有方所而可往至之也。欲仁而仁至,我固有之也。

《论语稽》曰:仁即此心生生不已之理也。生理具在人心,心欲仁则仁矣,何远之有?

《论语正义》曰:此“求仁得仁”之旨。《孟子·尽心》云:“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欲仁”即宜行仁,夫子告颜子以“克己复礼”为仁,即此义。

刘宗周曰:手欲恭便恭,足欲重便重,事亲欲孝便孝,事长欲弟便弟,此欲仁仁至之实也。人终日欲仁仁至,却只坐在暗中,故圣人醒之。

钱穆曰:仁心仁道皆不远人,故我欲仁,斯仁至。惟求在己成德、在世成道,则难。故孔子极言仁之易求,又极言仁之难达。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孔子勉人求仁也。世之惮于求仁者,皆以仁为远而难求。仁果远乎哉?盖天下无无心之人,亦无无仁之心。是仁乃本来之良,人所固有,但人蔽于私欲而不知求,遂流于不仁,而以为远耳。若能以一念之觉反,而求吾固有之仁,即此有觉之中,天理来复,是欲之斯至,无俟他求也,而又何远之有哉?要之,仁具于心,得之易,失之亦易。人能时时提醒,在在操存,则一念欲之,一念之仁也;念念欲之,念念之仁也。由此而进于天德之纯,亦惟存乎一心而已,可不勉哉?

徐英曰:“人之生也直”,言人性之本善也。性善者,仁也。仁者,本心之全德,与生俱生;不仁者,放其心而不知收,所谓“舍之则亡也”。然既本心所有,操之则存,操存之功在我,故曰“仁远乎哉”。

《论语集解》《论语集注》《论语注疏》《癸巳论语解》《论语会笺》《论语正义》《论语新解》《论语学案》《论语稽》《四书解义》。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这是曾子评价什么人才能称作士人,士人还没到达君子的境界,士人是在求学的人,读书人。『士人不可以不弘毅』,这个「弘」是讲广大,这是见识学问要广大。「毅」,根据包咸的批注说是「强而能决断」这叫毅,刚毅、坚强,能够决断。决断什么?断掉自私自利,断掉名闻利养,断掉五欲六尘,断掉贪瞋痴慢,你才能够刚毅。有那些东西绑着我们,刚毅不起来。所以《易经》上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讲毅。所以士人不可以不弘毅,因为什么?『任重而道远』,责任重大、使命重大,而道路却很遥远。什么样的责任重大?这里告诉我们,『仁以为己任』,以行仁做为自己的任务、自己的使命,所以「重」。行仁这个使命是最重大的,不仅自己行仁,还要向社会推广仁道,让大众一起行仁。『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个大的使命我们一直要肩负着,一直到死的时候才停止。这个「已」就是停止,所以这个是遥远,一生的投入。

 我们现在立志走这个圣贤道路,希望什么?也像曾子这里讲到的,以仁为己任,死而后已。这一生也选择定了,真的没有任何的这些其它的考虑,就是一心一意来弘扬圣贤教育,尤其是佛法,还有儒家。而弘扬最重要的,自己行仁。自己要是没做到,那个弘扬很有限,仅是皮毛,不可能深入。所以「弘毅」第一表现就在于自己力行仁道,断恶修善,对圣贤教诲做到六个字:老实、听话、真干,这是你弘毅的表现。

这章每每读起来,总感觉到一股正气生起来。曾子讲这个话,之所以有这种感染力,因为他本人做到了,他教导我们也像他一样去做。这个『弘』是讲自己见识学问一定要广大,这是从好学中得来。真正好学是天天不间断,时时刻刻都不间断,绝对不会堕自己青云之志,志在圣贤。不管是在通达的时候,还是在穷困的时候,志向都不改,这是讲到「临大节而不可夺其志」。这个『毅』就是讲自强不息,哪怕是普天下之人都不去行仁道,我还是要坚持,这就是毅力。他之所以有这分坚持,正是因为他有这种使命感,他负起重大的责任、任务。什么任务?在天下推行仁道,弘扬圣贤教育,而这条路很遥远,一生要坚持,所以这里讲『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这是真正一个士人他所做的事业。

 在古代一般人都有四类工作,所谓是士农工商。士就是讲读书人,士人;农是农民;工是这 些工人、工匠;商是商人。那农工商都属于生产营利的人,而唯独士人不生产,那他做什么?他的事业就是全力在学道。学好了,他就去弘道,这是他的志向。所以这种人,在社会上最受尊重,他不为名、不为利,就一个目标,志于道,他自己修德立身,为世间人做好榜样,他的工作就是教学,把圣贤的道理教给大家,他做老师的,所以人们尊重他。他做老师,他也不收学费,天天教学教得很辛苦,一天上好几个钟点课,一分钱学费不收,全是义务。有想学的心的那些人,他们自己自动聚集,士人也不会去招生,因为圣贤的学问是师道,师道有它的尊严,就是「只闻来学,未闻往教」。他不会去招生,你不请他他自己去教,不会这样做。只有你来求学,你有求学的心,你才能学得到;你没有求学的心,我怎么样去教,教不进去。学者要有诚敬心,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这就是师道。

 士人他不收任何学费,也不要出名,也不要利养。有的人是富家子弟,家里有条件,他还能供养一下老师。如果是没有条件,家里贫寒的,老师不仅不收他的学费,甚至会倒贴帮补他。因此,老师真正受世人敬仰。他这个德行做出来,不做出来怎么可能服人?所以古代士农工商,把士人排在第一位,跟现在不同。现在最尊重什么?有钱人,商人有钱,现在是倒过来了,商摆在第一位,过去商摆在最后,不一样。说老实话,现在真正的士人也没有了,上哪找以仁为己任、死而后已的人?真有这样的人,自然大家尊重他,肯定会把他推到第一位,现在没有了。现在学校里的老师,他们都是要工资的,而且真的都要钱、都讲钱。我过去在大学里教书,也受了这种污染,出去一堂课讲一个小时,他们至少给我六千块钱,我才愿意干。你看这都是卖了,士人都变成商人,所以不受人尊重,这也没话说。现在?放下了。把那个工作辞掉,真正来学一下做士人,所以教学一分钱不收。我也不要钱,钱已经对我没什么用处了,我连银行账户都关掉了,没用。我跟恩师学习经教,因为我自己没有工作、没有收入,跟着恩师当然也没办法给缴学费,恩师也不需要。甚至老人家有时候还给我一个红包,让我有点零用钱,还帮补我。

 现在做这个工作,还真有点像士人的工作了,以仁为己任,也是立志死而后已。一日不死,一日不休,天天就干这个,干得很来劲。天天,你看现在每个晚上两小时,逢二、四、六、日再加两小时,一天两到四小时讲课。在以前大学没这么多课程,我一个礼拜就上六个小时课。过去在大学里面很自在,礼拜六、礼拜天那肯定是放***,一个星期上两堂课,每堂三个小时,上完了,你爱上哪上哪。还有寒暑***,寒暑***加起来有三个月。那工资也不错,工资很高,而且可以到处旅游,我参加很多学术会议,那都是公家给钱。现在,真的是跟过去没得比。现在是没有星期六、没有星期天,天天都是工作日,星期六、星期天还特别忙,上四个小时课,又没有钱。人家看你这是何苦来?这是什么?人各有志!过去虽然是在大学教书,不能称为士人,没有资格叫士人。你看士人这里讲的,「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这才叫士人。现在有点像个士人的样子,在学着做士人了。所以心里面很欢喜,真正有点体验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味道。

 生活现在也很简单,每天吃两顿饭,都是早餐自己做,午餐是协会供给,晚餐也就不吃了,因为往往是晚上都要上课,也没工夫吃饭,也用不着吃饭,慢慢习惯了就断掉了。虽然生活很简单,住的很小的一个套间,天天生活是特别有规律。不规律不行,你得赶着那个时间点,天天重复同样的工作,但是不觉得枯燥、不觉得乏味。为什么?浅尝到一点法喜。夫子讲的乐在其中,颜子的不改其乐,真有点体会了。这种体验,觉得那种快乐,真的超过世间的名闻利养带来了快乐,那简直是不能比。名闻利养的享受那只能叫***,带给你的是让你有一种虚荣的感觉。但是学习圣贤教育里头得到内心的充实、喜悦,完全不一样,味道不同。两种味道比起来,那真是古人讲的「世味哪有法味浓」!真正尝到这个味道,真的不会停止了,叫欲罢不能,停不下来了。那肯定我们想到,这样下去死而后已是必然的,不到死都不会停。

 就像我们恩师一样,你看他干了五十多年,从学佛,二十六岁学佛,到明年整整六十,一个甲子,他还是乐此不疲,天天也上课,现在八十四高龄,天天上课不断。有时候我们做***的会劝导他,老人家别太累了,可以歇一天讲一天。「不行,这是我快乐的源泉!」停不下来,真正是死而后已。这个死而后已,不是说他觉得很苦,忍着那个苦一直到死为止,不是,他乐!他乐,他才能够做到长时的、长期的坚持。如果没有这种乐,那要坚持确实是不容易。所以,以仁为己任这个乐,不是世间人可以能够体会到的,而你真正得到这个乐,你就不会停止。

 曾子本身给我们做个好样子,雪公在《讲要》里面就提到他一生行孝道。这是前面一章《论语》就讲到了,本篇里面的第三章,他对***们讲,「启予足,启予手」。他是临终之前让***们把棉被打开,看看我的手脚、全身完好无缺,这是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得来的,一辈子行孝道,真正做到了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所以他说,「而今而后,吾知免夫」。临终的时候才说「免夫」,免就是说以后可以免了,不用再做了,到了生命的尽头,死而后已,这是他行孝一生。

 曾子也是非常讲礼的,在生死关头也丝毫不失礼。记载里面就讲到他在病重的时候,鲁国的大夫季孙子为了表示对曾子的敬意,你看大夫们都很敬重曾子,前面一章,第四章,孟敬子去探望他,季孙子也问候他,给他送来一张大夫专用的竹席。曾子他不是大夫,按礼来讲,他不能够用大夫专用的竹席,这是违礼的。可是他得了重病,卧床不起,人家给他铺上,他睡在上面,结果被他的一个侍童看到了,指着这个席子问他的学生,「这是大夫用的竹席吗?怎么这么光泽、华美!」他的学生就讲,「你别说别说」,想瞒着老师,因为这个竹席肯定是比较舒服,做学生的想让重病的老师睡得好一点。结果那学生想制止侍童这样讲,还是被曾子听到了。曾子听了之后非常吃惊,说「这个席子是季孙赐给我的,但是它是大夫用的席子,我现在要把它换下来。我现在已经坐不起来了,没有力气换席子了。」于是他就让儿子帮他换席子,他儿子对他说,「父亲,您病情这么重了,身子不便移动,等明天天亮了再换吧!」曾子对儿子说,「你爱我不如侍童!君子爱人是用德,小人爱人才只顾眼前的舒服,赶快把这个席子给我换下来,让我能够守礼而终,就足够了」。他儿子只好遵照父亲的指令,给他换去了席子。结果把曾子抱起来,换好了,准备要让他躺下去,没等身子躺稳,曾子已经去世了。你看,在临终的时候还守礼。最后他是没有违反礼,他走也走得安详,这真的叫死而后已,一生做到了仁,做到了孝,做到了礼。所以他老人家讲这句话,自己是给我们做出好榜样来了,感动力就强,让我们看了之后,就让我们生起效法的心,生起浩然正气。

 现在士人简直是凤毛麟角了,到哪里找?打灯笼都找不到,与其希望别人做士人,不如自己做,自己真正要做到以仁为己任,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要有使命感。我在二000年,我还在美国教书的时候,跟母亲从美国飞到新加坡,拜访恩师上人。老人家见到我来很欢喜,在他的小寮房,在那个小圆桌上,那圆桌只能坐三个人,很小,请我们(我和母亲)吃汤面,晚餐是汤面,他不吃晚餐,陪着我喝水。我们俩就吃汤面,那汤面是很稀的,就是非常清淡的晚餐。之后大家一起聊天,我向恩师请问,我是抓住时机赶快请教,我问老人家,我简单的报告了一下我的近况,「现在博士毕业了,在美国大学教书,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学习?」恩师对我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话,说「要有使命感」,二000年说的这个话,十年前,印象非常深刻。

 什么使命?「仁以为己任」,要有这个使命感!我们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来做这个事的。在这个世间,我们自己成就,还要弘扬圣教,帮助社会大众一起成就,那最重要的是自己先立志。这个「弘」,我们也可以解释为弘大的志愿。正如佛法里讲的,菩萨四弘誓愿,第一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我们修学的推动力;第二是「烦恼无尽誓愿断」。因为有立志,所以断烦恼就天天不间断。每天我们就做反省、改过的功夫,天天不离圣贤的教诲。在我跟恩师认识十多年来,真的基本都做到天天不离经教。虽然不离经教,还是很多烦恼习气。要是离了经教,那真的就不是人了,自己都已经没法想象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了。古人讲,「三日不读圣贤书,则面目全非」,那是在古代的社会,还比较清净,没那么多污染。现在是一日不读圣贤书则面目全非,我真正是有很深的感受。

 这一段时间来,读圣贤书,深入经教,天天听经,进步比较快。好了,有一段时间停下来了,可能会很忙,或者种种原因,听得少了,立刻就掉价了,那退步,比原来的起点还差。然后要重新用圣教洗刷自己的这些过失,改过、忏悔,再慢慢上来。这修学是进进退退。为什么进进退退?因为这个力度不够,到现在我还深感觉到这一点,现在我基本上一天有十个小时不离圣教。就拿今天来讲,我讲课就四个小时,还有听我们恩师两个小时,这就六个小时;完了自己还读经

15.21

原文 子曰:“君子求诸①己,小人求诸人。”

注① 求:求助;责成。诸:之于。

译 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解析 从积极进取的角度来说,这里的“求”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凡事都要靠自己。《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进退成败都靠自己。从自身求,不要求助于别人。求自己靠得住,求别人靠不住,只有小人才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他人的身上。二是指要苛责自己,凡事都要求自己比别人做得好:学习要勤奋刻苦名列前茅,工作要兢兢业业争创一流,生活要清心寡欲无怨无悔,为人要忠诚厚道“不忮(zhì)不求”。对别人呢?正相反,凡事不责求别人一定要比自己做得好。

这里的“求”还包括对自己失败原因的探求。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做事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是怨天尤人呢,还是从自身查起,这的确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程度。《中庸》说:“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ɡǔ,箭靶的中心),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要怪靶子不正,只能怪自己箭术不行。《孟子·公孙丑上》也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意思是说,射箭没有中靶,不要怪比自己射得好的人,要反过来找自己的原因。不要责怪靶子不正也好,不要责怪比自己射得好的人也罢,总之都是告诉我们要多从自身寻找原因,不要怪罪别人。俗话说得好:“会怪的怪自己,不会怪的怪别人”,就是这个道理。

同样是责,同样是求,结局也是天壤之别:责求他人,不仅窝入死巷进退无路 ,而且自招怨恨加身;责求自己,不仅柳暗花明前程无量,而且众人敬仰。这种理智和反省,是自我内心的塑造,是道德者所必须。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告诉他:"严格要求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就是仁。一旦做到克己复礼,天下就回到仁上了。修养仁德靠自己,难道还能依靠别人吗?"颜渊接着问:"请问实践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告诉他说:"不符合礼制的东西不看,不符合礼制的信息不听,不符合礼制的话不说,不符合礼制的事情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我一定照着您的话去做。

解读这一章师生对话体现了孔子的核心思想"仁",颜渊是孔子最为赏识的学生,孔子与他谈论的"仁"要求极高,这既是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因为颜渊这个人可以达到。读此章文字,我的感慨极深,在校园里经常见到一些大学生聚在寝室看**影碟,这些人因此想入非非,不思进取,荒废了学业。为此,我很为他们苦恼。在一些家庭之中,也常见一些父母急于让孩子成为了不起的人,督促孩子学习达不到目标时,也是口不择言,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终于想明白了这些现象背后的问题。因此,无论是谁都应该谨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句话,能做到这些,也就足可以是自己无大过了。问题是要懂得知礼,知道什么是礼的要求,这要靠学习和修养才能做到,难怪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

原文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告诉他:"出门在外要像接见贵宾那样敬慎,治理百姓要像承担重大祭祀那样严肃谨慎。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在朝廷和家族中都不会招致怨恨。"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我一定照着您的话做。"

解读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孔子认为他有南面称王之才,可见仲弓长于做官。孔子针对他的这一性格特点,告诉他仁是什么样。与回答颜回的同样问题不一样,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

原文12.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译文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厚的人,说话的时候语气平和。"司马牛又问:"说话的时候语气平和,这就是仁厚吗?"孔子说:"做到这一点很难,说话得当不就是语气平和吗?"

解读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宋国人,他的哥哥就是司马桓。

这是我个人对这句话的解读,我的解读来源于我的人生经历话亲身体悟。关于"讱"的解读,很多大家的看法,都把它解读为"迟钝"惑"谨慎",我个人感觉这样的解释非常的不妥,从常情常理来推断古代的仁者一定是富于智慧的人,他们安详平静、波澜不惊,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迟钝,既然富于智慧,就该看清世间的一切真相,又何须谨慎。这是我质疑他人解读的问题出发点。

事情经历多了,我后来忽然领悟到,"讱"就应该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能说话语气平和,不怒不怨不牢骚,这才是讱的本意。我常想无论什么时候,面对什么人都能心境平和的谈论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人一定就是一个修养极高的人。仁者就是有极高修养的人。我们常在生活中看到,有相当多的人只要张口说话就会伤人,甚至是话未出口就已经伤人了,怎么想这样的人都不能是仁者。还有些人总是对生活少不了抱怨,有些人总是对生活不满意,牢骚满腹,这样的人总是看到外部世界的不和谐,很少看到自己内在的不和谐,更是很少想到自己是不是有问题,我们能说这样的人是仁者吗?

我常常告诫身边有志于仕途的学生, "牢骚是仕途的大忌",我也常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有怀才不遇之感。今天再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牢骚者、怀才不遇者还真都大多是有一些本事的人,他们都对外在的世界有一个超越常人的认识,因为外在的世界运行结果没有满足他自己的欲望,所以才牢骚满腹,才抱怨不断。实际上,就没有想过调整自己,没有想过对自我的内在认识存在不足。调整自己的内在世界让自己与外在的世界保持一种平衡与和谐,还会有牢骚和抱怨吗?有的时候,人与外在的世界和人难免会发生冲突,不管你的地位多高、财富多多、年龄多大,都不能保证这个世界就与你的心愿保持一致。这种冲突之下,怎么办?改变自己呀,管不了别人的时候我们可以管自己啊,改变不了别人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这样不就使问题和冲突得到化解了吗?有一句话很好,那就是"山不过来我过去",大概这句话要告诉世人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再看那些的道高僧、菩萨、佛,还有工作中那些***,哪一个不是极有涵养的人,这些人说话很少让人看到他会动怒,即便是面对敌人也是语言祥静平和。

这就是孔子的"讱",能做到这样的仞,就是仁者的表现。

说到这里,我们猜想司马牛这个人应该是一个满腹牢骚的人。《史记·仲尼***列传》中就记载司马牛言多而躁。孔子正是正对他性格中的这方面不足,提醒他要学会少说话,少发牢骚。

“己欲立而立仁,己欲达而达人”是什么意思?

含义是:做事注意自己在单独在一个地方的时候也不违法***,心里就安稳,时刻注意尊重别人,自身就强大;遇事总是按仁义的方法去处理,别人就喜欢你,坚持勤奋地学习、工作,就是神灵也钦佩你。

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人则人悦,思诚则神钦。出自曾国藩《诫子书》。

一曰独则心安慎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

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

敬之一字,孔门持以教人,春秋士大夫亦常言之,至程朱则千言万语不离此旨。吾谓敬字切近之效,尤在能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庄敬日强,安肆日偷,皆自然之征应。

虽有衰年病躯,一遇坛庙祭献之时,战阵危急之际,亦不觉神为之悚,气为之振,斯足知敬能使人身强矣。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

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于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若但知自了而不知教养庶汇,是于天之所以厚我者辜负甚大矣。

另一方面,世上大部分的伟业,都不是一个人建立的,人生中许多转机,都是朋友提供的。但若以功利之心交友,别人回馈的也不过是功利之心而已。当你用豁达待人,以仁爱处世,自然可收获一批以心相交的挚友。

四曰习劳则神钦

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古之圣君贤相,若汤之昧旦丕显,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厉。

《无逸》一篇,推之于勤则寿考,逸则夭亡,历历不爽。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

大禹之周乘四载,过门不入,墨子之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故荀子好称大禹、墨翟之行,以其勤劳也。军兴以来,每见人有一材一技能耐艰苦者,无不见用于人,见称于时。

其绝无材技不惯作劳苦者,皆唾弃于时,饥冻就毙。是以君子欲为人神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

扩展资料: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诫子书

求仁得仁,是谓幸福

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于《论语·雍也》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此句意:

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

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

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

关于孔子仁的问题!

很早之前应朋友相邀陪其去看了“原来你还在这里”,对于看过原著的人来说,再咎于前后那些由***改编过来的***作品上映以来的效果,本不该抱有什么期待,但看了预告片,我想也许这次会有不一样,可是果然啊,最美不过预告片。

而在看过原著后,会让我回想的还当是那个敢爱、洒脱、清醒的莫郁华。会让我回味的不是男主or女主对彼此什么深情的对白,而是那个叫莫郁华的女子说出的:“求仁得仁,我为什么要难过?”不否认会去看**的原因,就是想看看**里那个莫郁华到底有多让人心疼。可观影后却不禁心生郁闷。

从**的一开篇,就直接让男女主遇上,与***里男主无意撞见女主、久久寻觅而后又按耐不知怎么靠近等过程直接省略,这完全无法将青春期晦涩、躁动不安之感刻画出来。

***里的她,勇敢,在高三毕业晚会上,勇敢的去跟喜欢男孩告白,结果对方落荒而逃。女主安慰她时,她却能云淡风轻的说:“求仁得仁,我为什么要难过?”对啊,她只是不想让自己青春留下遗憾,她做了想做的,有什么可难过的。

她洒脱,在多年后,得知周子翼生病而身旁无人照顾,她能不顾自己的处境到她身旁照顾,可当他痊愈时,却默然离开。他说:“郁华,我感激你,永远都不会忘记,如果有一天你需要我,风里来火里去我都会为你做的。”她却能洒脱的应到“什么都有个地干什么,别把自己想得太重要,我去上海,不是为你,是为我自己。你没有亏欠。”她让他释然,更让自己释然。

她清醒,在高中毕业的第六年后的一次聚会上,她又遇上了他,当她送醉酒的他酒店而他对她一再撩拨,她承认在刚才的那一刻,她确实心跳加速,一个正常的女人,不可能在她一直爱着的那个男人面前无动于衷。她完全可以留下来,用“酒后乱性”的绝佳理由跟他分享一个晚上,但是,她,莫郁华,偏偏没有办法跟一个在醉后仍不停诉说着对女友思念之情的男人上床。而对于他之后三番两次的邀约都一一回绝,因为她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禁不起一再的撩拨,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

***里的莫郁华,依然没有和周子翼在一起,但最起码她勇敢的从心、理智的清醒、却也能洒脱的放开。

原来爱一个人真的可以是我自己的事,与你无关,求仁得仁,是谓幸福,却也让人心疼。

仁、义、德、信,各是什么意思?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别是仁。仁的本质则是“爱人”,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论话·颜渊》)。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 孔子的学生曾经问他:老师,要怎么样做,“仁爱”才算是做到呢?

孔子说:“很简单,只要你做到了5个方面,那么仁爱基本上就完成了。”

1、恭则不侮

他说的“仁爱”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恭则不侮。“恭”是恭敬的“恭”,侮是侮辱的意思,对人要恭敬,为什么呢?孔子说恭则不侮,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你对别人如果必恭必敬,有一个很美好的态度,那别人也不会轻易来欺负你,你希望自己的生命有尊严,那么就对别人尽量地友善。

2、宽则得众

孔子讲的“仁爱”的第二方面叫做宽(宽是宽和)则得众。就是你对别人越宽容,你就会拥有越多朋友的信任和众人的爱戴。

3、信则人任焉

孔子讲的“仁爱”的第三方面是:信则人任焉。信就是一个人守信誉,说话办事都有他的信誉,一定是要做到的,这样的人,“任焉”,就会不断地给他很好的机会,社会上很好的机遇,都会给有信誉的人。

4、敏则有功

敏”是敏锐敏捷的“敏”字,就是说除了我们的信誉还要用智慧去提升劳动效率,这就叫敏则有功,谁敏锐谁就会建功立业,做出很好的成果来。一个真正敏锐有智慧的人是会在现实中发现各式各样的机遇,人受到挫折的时候,也会最先发现那些最有利的因素,去把坏的一件事情迅速变好。

5、惠则足以使人

惠”是恩惠的“惠”,这个是说给一般做领导的人,他说惠则足以使人,就是一个人有恩惠之心才足够调动别人的积极性,让别人为他所使用。

什么叫求人不如求己

道、德、仁、义、礼、智、信。是人生七大纲要,是儒学之中的基本概念,学者不可不知,故分别简述如下: 一、道 “道”之本意是道路。人们离家外出劳动,达到目的后回家,从离家到回家,经过的路是一个圆满的有规律的过程。故称为“道”。“道”与“路”并称,不过“道”作为一条路是有始有终,环形的通达的有规律的一条路。 “道”作为人生之路,是了生脱死,活得圆满,死得自在,生得光荣,死得伟大,生尽其用,死得其所之路。 “道”作为事业之路,是善始善终,始终圆满。动必有功,静必有获,动静自在。小以成大,大以爱小,小大一体之路。所以说,一个人一生做事有功,做人圆满,便被称为有道之人。一个人学习到了成功的真理,称为闻道。 后来,人们把道变成了成功过程的代名词,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从本到末这个整体,便是物之成就之道。从始到终这个过程,便是事之成功之道。成功地把握物之本末,事之终始,成为一个究竟圆满的成功者,这就是成道。 道之衍生名词很多。例如,“道理”即合情合理合法,能使人获得成功的理论。“道德”,利人利己的多方面的整体获得。“大道”,大的成功规律。“人道主义”,以成就人为目标的一种理论思想。“白道”,光明正大的人生道路。“黑道”,不能见人的丑恶的人生道路。 二、德 “德”,多方面的进步和获得,并且是与大家团结一体,共同获得。 一个人天天勤学好问,则智慧通达;一个人时时干事创业,则财富俱足;一个人日日获得,则自信而且无畏,生活在快乐中。这个人在多方面进步和获得,为自己谋幸福,这就是“福德”,即有福于自己的获得。 为自己幸福而积累获得,即“积福累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领导的支持,亲人的拥护,所以说,是与大家团结一体,共同获得。正因为如此,这个人在发展自己壮大自己的同时,便有了贡献大家,造福于大家的义务。 为了知恩报恩的理念,一个人天天奉献自己的智慧,使别人由迷惑走向觉悟;一个人时时奉献自己的财富,使别人由贫穷走向富有;一个人日日奉献自己的无畏,使别人从自卑走向自信,生活在快乐中。这个人在多方面进步和获得,为大家谋幸福,这就是“功德”,即有功于别人的获得。 为别人幸福而积累获得,即“积功累德”,便会得到老师的厚爱,领导的青睐,亲人的慈爱,所以说,是与大家团结一体,共同获得。正因为如此,这个人在奉献自己的同时,便把自己这滴水融入了集体的海洋之中,获得了永不枯竭的发展动力和广阔无边的发展空间。 一个人不知上进,没有实力,便会被大家瞧不起,这是因为他没有福德。一个人虽有实力,但是不知道为大家服务,便会被大家冷落,成为孤家寡人,这是因为他没有功德。所以说,懦弱无能的人生不足取,因为他不能造福于自己,没有福德。自私自利的人生不足取,因为他不能有功于别人,没有功德,会失去大家的支持,失去永恒的发展动力,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这种人在缺德中堕落,即是缺德鬼。 有的人福气很大,对大家贡献也很大,受到大家的拥护和敬仰,这种人被称为“大德”,即有大福德和大功德之人。这种人“德高望隆”。“德高”,即功德高,有大功于大家。“望隆”,即福德大,拥有崇高的名望和地位。 “品”与“德”连称,便为“品德”。称赞某人时,常称为“品德高尚”。“品”为品位或档次。“品德”是指此人福德和功德两方面的档次和品位。“品德高尚”,是说此人,无论福德还是功德,都位于一个高的档次或品位。 “道”与“德”是两个分别独立但又关系密切的概念。有得必有失,若一个人福德和功德,高度发展,整体获得,圆满获得,没有失去,没有残缺,该得到的全得到了,便不再称为“德”,而是称为“道”,“道”是人生的全面成功和整体获得,是人生最崇高的理想和大志。因此,夫子云:“志于道”。 “德”相对于“道”来说,是人生的阶段成功和局部获得。每天都有进步,都有获得,日日更新自己的落后面目,称为“日新”,“日新”便是人生兴旺发达,天天获得的状态。故《易》云,“日新之谓盛德”。这种每天的进步和获得,是人生整体获得之根据地和补给站,故夫子云:“据于德”。 “道”与“德”连用,便为“道德”,称赞某人时,常称为“道德高深”。“道德”,是指此人福德和功德两方面的综合实力。“道德高深”,是指此人福德深厚,足以立己,功德崇高,足以立人。 总之,“德”之一词,妙不可言,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一个理念。 人生的七大纲要——仁 三、仁 “仁”大体有四重含义。 第一,“仁”是一种学说的代表,简称“仁学”。这种“仁学”,便是指做人的学问。《论语》一书,积做人学问之大成,大家详细研究之,无畏实践之,便可以对“仁学”登堂入室矣。 第二,“仁”是一种人生目标和追求,所谓“求仁得仁”,便是追求处处圆满的生活,得到时时自在的人生。对于“求仁得仁”,大家也许没有这个“仁”的形式,但***必定有追求圆满自在的实质。 第三,“仁”是一种人的代表,即“仁者”。“仁者”是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人。“仁者”根据品位档次不同,又分为圣人、贤人、大人和小人四类。 1、圣人 在封建社会,合法的土匪头,即皇帝老儿,自称“圣人”。他的命令称为“圣旨”,臣民称呼他为“圣上”。“圣”,通“胜”,“圣人”即胜利者,无人能战胜者。作为皇帝,是一国之军事领袖,这个称呼并不分。 “圣”有“又”和“土”的组成,“又”者,有也,拥有地。“土”者,一切物质财富的代表。合言之,“圣人”,即拥有一切物质财富的人。作为皇帝,强权在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民,莫非王臣。这个称号也可以自圆其说。庄子认为,这种圣人,是名符其实的窃国大盗,所以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言。 后来孔夫子也被尊称为圣人,便使我大惑不解,老夫子一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过着清贫自乐的生活,自然不是富翁。夫子虽然周游列国十四年,但并未谋取到一官半职,所以不会是军事领袖。所以说,我对夫子的“圣人”称号不理解。后来,读夫子之文,终于明白了夫子为什么是圣人。 所谓圣人,必须拥有圆满的智慧和如火的爱心,这是做圣人的前提。他不一定拥有财权,但可以帮助大家互相合作,走上致富之路。他也不一定拥有军权,但可以帮助大家团结一体,走向太平和稳定。他更不一定拥有***,但可以帮助大家发展教育事业,远离愚昧和落后,走向智慧和光明。总之,他可以帮助亿万人民过上好日子。 夫子一生,和***们共创造的儒家文化,若是人们学习并用之于实践,便可以使亿万人民过上好日子,所以说,夫子才是真正的圣人,他和只顾自己利益,维护小集团利益,将自己少数人的幸福,建立在大多数人痛苦之上的土匪式圣人,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就是夫子被尊称为圣人的原因,也是夫子所推崇圣人的本意。 总之,圣人在事业上,能让亿万人民过上好日子。圣人在文化上,能让千秋万代人明确成功的方向,明了成功的方法。离开了这两条,别无圣人。中国社会从宋朝开始,圣人如狗满地走,这种圣人,实际是连狗也不理的剩人,这种人活着,自己找不到生活的乐趣,只是靠吹牛和拍马屁混点别人的剩饭吃,不是剩人是什么? 2、贤人 “贤”,本由“臣”,“又”和“贝”组成。“臣”为眼目,居于上代表智慧高明,眼光高远。“贝”为钱财,居于下代表钱财富足,实力深厚。“又”,代表学问和能力,智慧和钱财同时兼有。合言之,一个人学问高明,能力强大,智慧高深,钱财富足,便是一个贤者。 “贤”者,先也,才能先进。“贤”者,献也,乐于奉献。一个人,无论智慧的开发还是钱财的拥有,都有比别人先进,而且能够利用自己的先进为本钱,奉献于大家,这就是一个贤人。 总之,贤人在利人利己的智慧上是先知者,并能以先知觉后知。贤人在利人利己的实践中是先行者,并能以先进帮后进。离开了这两条,别无贤人。中国明清两朝,将会作几篇八股文,装模作样的书生称为贤者,委以***厚禄。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大贤,即不懂做人之道,又无做事才干,只知道狼狈为奸,共同祸国殃民,这种贤人,便和皇帝老儿自封的圣人一样,成了人见人嫌,为人所不齿的“嫌”人。 3、大人和小人 以天天上进,自立自强为生目标的人,称为小人。一般地讲,儿女、学生和群众都可称为小人。小人最明显的标志,是以自立为人生目标。 以天天获得,奉献爱人为人生目标的人,称为大人。一般地讲,父母、老师和领导都可称为大人。大人最明显的标志,是以奉献为人生目标。 广义言之,不分身分和老少,生活中以自立为追求目标,以自立为事业的人,皆可称为小人。生活中以奉献为追求目标,以立人为事业的人,皆可称为大人。 小人之自立,是大人之奉献的基础,无小人之自立,大人之奉献便会走向虚伪。所以说,小人以真实不虚为美,小人又称为“***”。 大人之奉献,是小人之自立的归宿,也就是说,自立自强的目的是奉献爱人,无大人之奉献,小人之自立自强便会走向反动。所以说,大人以正而不邪为善,大人又称为“正人”。 “仁”者,二人也,即小人与大人也,小人求真,大人求正,即得小人之真,又得大人之正,这便是一个真正之人也。至于说贤人,那是人中豪杰。至于说圣人,那是人中导师。成圣作贤,只可严求于自己,不可苟求于大众也。 第四,“仁”是一种做人方法的代表。这种做人方法,在儒家学术中,指的是小人之道和大人之道。即小人的做人方法和大人的做人方法。 小人之道和大人之道没有形式上的区别,只有目的上的不同。例如,为别人服务,小人和大人都会积极去做。小人为别人服务,是为了换取别人的服务和支持,没有回报的事不能办。这是因为小人自立尚且不足,所以绝不可能无条件奉献他人。 大人为别人服务,一方面是为了换取别人的服务和支持,天天获得。另一方面是为了照顾无条件回报的弱者,使他们走向自立。无论能否利己,只要需要自己尽义务,便会认真做好。这是因为大人实力强大,自立有余,在利益自己的同时完全有条件帮助别人。 小人之道的目的,是远离贫穷和愚昧,从苦难的深渊中爬出来,走向自立自强。所以说,小人之道,破字当头,立在当中。只有先破除贫穷和愚昧,才能使自己自立自强。 大人之道的目的,是在自立自强的基础上,和大家一道走向至善至美。所以说,大人之道,立字当头,破在其中。只有实力强大,拥有了帮助别人的条件,才可以放下自立自强的目标,走向奉献爱人。 无小人不能成就大人,是小人之道的大用。只有大人才会真心爱护小人,这是大人之道的大功。小者求大,大者爱小,小大一体,这便是“仁”代表的做人方法。 四、义 “义”者,宜也,应该做的事情,什么样的事情是应该做的? 第一,要拥有将事业做成功的学问和能力。也就是说,要拥有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力量。这样做,人生才会变得真实不虚。 第二,发展自己,壮大自己,解决自己的生存、温饱和发展问题,使自己真实不虚获利,这样做,人生才会变得美丽动人。 第三,奉献自己,在自立的基础上,帮助大家真实不虚获利,这样做,人生才会变得善意暖人。 “义”中一点为“真”,左撇为“美”,右捺为“善”,天天追求***,这便是***应该做的事情,所以说,“义”是***的代名词。 “义”衍生之名词很多。例如,“不义之事”,即不应该做的***丑恶之事。“尽义务”,做应该做的事务,多指利益别人的善事。 “大义”应该做的俱足***的大事情。“大义凛然”,为了追求***,做大事无畏无惧。“意义”,应该有的意思。“无意义”,应该有的意思没有,无意思。 “正义”,应该有的都有,全面拥有***。“非正义”,不应该有的都有,全面具足***丑恶。“主义”,俱足***,能领导大家的一种思想。 “仁至义尽”,自己对别人好到极点,应该做的事都做了,即“义尽”,做了的事都做圆满了。即“仁至”。 五、礼 “礼”是规矩和标准之意。在古代,礼的内容偏重于人事方面。小到人们穿衣服的颜色,大到结婚送丧的排场,国家都有强制性标准和规矩。在现代,礼的内容偏重于事物方面,各行各业的物质和文化产品,国家都有强制性标准。 “礼”作为规矩和标准的代名词,衍生了很多词语。例如“礼节”即在规矩严格节制下的行为。“礼貌”,言行表现非常符合规矩和标准。“礼品”,为了遵守人们之间的往来规矩,而奉献的物品。“礼仪”,符合规矩或标准的做事形式或程序。“礼翼”,以做事达到标准,作为自己腾飞和崛起的翅膀。 关于标准,大家不必再多费心,因为各行各业的产品评价标准,多如牛毛,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我想重复说明的是,做事按标准,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是一个人上进的基础和腾飞的翅膀。 关于规矩,大家也不必再多费心,因为各行各业的做事规矩,多如牛毛,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规矩。我想重复说明的是,作人守规矩,用规矩严格要求自己,这是保护自己,并获得别人支持的前提。 礼之主体内容是“恭俭庄敬”。 人无疑也是一种产品,所以说,可以用人作例子,说明一下礼之主体内容。 作人态度小心而无私,这就是“恭”。生活费用节俭而不浪费,生活作风清静而不乱来,这就是“俭”。体格强壮,生机勃勃,英风豪气逼人,这就是“庄”。做事勇猛圆满,讲究策略,这就是“敬”。能做到以上四条,人这种产品便合格了。 礼之实践方法是“温良让”。 心态从容稳定,有长期奋斗的理念,这就是“温”。一个人不知道长期奋斗,不知道用从容稳定的心态获取成功,不是走向狂热,便是走向堕落。这种人,今天大讲卧薪尝胆,明天便可能破罐子破摔。要求这种人,按标准做事,按规矩做人,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温”是礼之实践方法之一。 用善良和平的方法,争取别人的支持,这就是“良”。一个穷凶极恶的人,无法无天是正常的,做事按标准,做人守规矩,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良”是礼之实践方法之二。 用奉献大众的心态去做事,这就是“让”。只有乐于奉献的人,才能维护大家的利益,事事按标准去做。只有乐于奉献的人,才能为大家尽义务,时时遵守做人的规矩。 对别人只有索求之心的人,绝对不会牺牲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按标准为大家做事情,而投机取巧却是正常的。对别人只有索求之心的人,绝对不会奉献出自己的利益,按规矩为大家尽义务,而巧取豪夺却是正常的。所以说,“让”是礼之实践方法之三。 明白了礼之主体内容,又懂得了礼之实践方法,一个人便可以把自己打造成合格产品——一个守礼上进的人。七、信 言如其人,言行一致,引伸为诚实。人们彼此间的诚实,是人们互相信任的先决条件。所以说,“信”人为一种个人修养,便是诚实。“信”作为一种人际关系,便是信任、信服甚至信仰。 作为一种信任关系,信包括信自己,被人信和信别人三部分。 人怎样才能相信自己?自己做小事小成就,做大事大成就,说到做到,培养起自信心,这样就能相信自己。 人怎样才能被他人信任?话语不必好听,能劝人向善,事业不必辉煌,能惠人以利;容貌不必俊美,能让人敬爱;这样就能被别人信任。 人怎样才能相信别人?自己栽好树,让别人来乘凉;自己将事业成就了,让给别人经营;自己做绿叶,让别人做红花。自己甘心做开路先锋,幕后英雄,让别人实至名归,风光无限,这就是相信别人。 相信自己,这是辉煌的果;被人信任,这是红色的花;相信别人,这是绿色的叶。果使自己充实,花使自己荣耀,叶使自己生机勃勃。

求人不如求己的意思是要求别人不如要求自己。后指央求别人帮忙不如自己努力去做。

1、拼音

qiú rén bù rú qiú jǐ。

2、出处

《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译文: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

3、例句

求人不如求己,我看你还是好好工作,掌握真本事,不要再去拉关系,走后门儿了。

遇到困难时,不要总是想着求助于别人,应该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求人不如求己。

不要总是依赖别人来帮助你解决问题,要学会自己解决,求人不如求己。

求人不如求己感悟

1、增强自身实力

要想不求人,就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增强自身实力,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轻易放弃,要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不求人并不意味着不寻求帮助或支持,而是要在寻求帮助或支持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不断超越自己。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2、主动寻找机会

不要等待机会的到来,要主动寻找机会。通过积极寻找和实践,可以发现更多的机会,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目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和创造机会。

3、总结

总之,求人不如求己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和心态。通过自立更生、自给自足,提高自身能力、不断进步以及珍惜机会、抓住机遇三个方面的努力,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只有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