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名隐姓三十年老兵_埋名隐姓

tamoadmin 成语问答 2024-06-06 0
  1. 隐姓埋名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典故?
  2. 《隐姓埋名》揭示了康有为后代的妻子及其后代的生活状况
  3. 人怎样才能隐姓埋名
  4. “八百壮士”周大发:隐姓埋名一辈子,身份曝光仅4天就辞世
  5. 怎么隐姓埋名从这个世界消失

隐姓埋名意思是隐藏姓氏,埋藏名声

隐姓埋名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或者名声,不让人知道,常常出于某种原因或者目的。它也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过着非常低调的生活,不希望受到别人的关注。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可以通过两个部分来理解。隐姓,这意味着某人隐藏了自己的姓氏或家庭背景,可能是为了避免麻烦,隐藏身份,或者是为了避免因为自己的家庭背景而受到不必要的关注。

埋名隐姓三十年老兵_埋名隐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埋名,这意味着某人隐藏了自己的名声或者成就,可能是为了保持低调,或者是为了能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或者生活。

在实际应用中,隐姓埋名通常用于描述那些为了保护自己或者完成某项任务而隐藏自己真实身份的人。例如,特工或者卧底可能会隐姓埋名,以便更好地执行任务。此外,一些公众人物或者富豪也可能选择隐姓埋名,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以避免受到过多的关注。

隐姓埋名并不意味着完全消失在人群中。有时,即使一个人隐藏了自己的身份,他的行为或者成就仍然可能会让他被人们所熟知。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会被描述为隐姓埋名的英雄或者***。

隐姓埋名的造句:

1、他为了躲避仇人,被迫隐姓埋名,过着流亡生活。

2、这位科学家为了保密,始终隐姓埋名,直到死后才被人们发现。

3、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放弃了名利,选择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4、这个艺术家曾经一度辉煌,但后来选择了隐姓埋名,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

5、他的贡献不在于名声和地位,而在于他默默无闻地为科学事业做着贡献,隐姓埋名为人类造福。

6、这位英雄虽然隐姓埋名,但他的事迹却感动了无数人。

7、他为了研究科学,不惜隐姓埋名数十年,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8、这位企业家虽然拥有财富和地位,但他却选择了隐姓埋名,过着低调的生活。

9、他的目的不是追求名利,而是为了探索自然奥秘,为了科学事业,他甘愿隐姓埋名。

10、这位作家虽然已经很有名气,但他却选择了隐姓埋名,过着低调的生活。

11、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放弃了一切,包括自己的姓名,选择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12、这位医生虽然已经年迈,但他仍然默默无闻地为病人奉献着,过着隐姓埋名的日子。

13、他不想被外界干扰,因此选择了隐姓埋名,专心研究自己的科学项目。

14、她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不得不隐姓埋名,过着流亡般的生活。

15、这位英雄为了保护国家的机密,不惜隐姓埋名数十年。

16、他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舍弃了姓名和荣誉,选择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17、这位科学家为了研究新能源,不惜隐姓埋名数十年,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8、她为了追求艺术梦想,放弃了功利和名利,选择了隐姓埋名的创作生活。

19、为了完成任务,他必须隐姓埋名,不让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20、他过去是个赫赫有名的企业家,但现在已经选择了隐姓埋名,过着平凡的生活。

隐姓埋名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典故?

隐姓埋名:意指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

扩展资料:

一、出处:

元·张寿卿《红梨花》第四折:“着他隐姓埋名,***说做王同知的女儿。”

二、例句:

1、旧社会,一些穷人为了逃避债务,隐姓埋名,流落他乡。

2、因为不堪盛名之累,他不得不隐姓埋名,暂时避居山林,图个耳根清净。

3、孙中山先生在发动革命初期隐姓埋名,以避清廷耳目。

隐姓埋名的英雄们做的贡献

三、事迹:

隐姓埋名的科学家事迹有王淦昌隐姓埋名铸核盾。王淦昌是863***的提出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我国近代物理学宗师。两弹研制时期,这位享誉国际的大科学家响应祖国号召,于声名鼎盛时毅然隐姓埋名,到戈壁荒漠出生入死铸就核盾。

1964年,王淦昌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也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工作走在当时世界各国的前列。在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王淦昌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

《隐姓埋名》揭示了康有为后代的妻子及其后代的生活状况

《文子·上德》说:"有隐行者,必有昭名。"认为能隐姓埋名、忍辱含垢之人,必成大功。

春秋时豫让为了暗杀赵襄子,便"变名姓为刑人";伍子胥出逃楚国偷渡边境昭关时,也隐姓埋名蒙混过关;战国智过的反间计不被智伯***用,便改姓辅氏,逃隐山中;宋代赵匡胤派往南唐的"小长老"和"江北名僧"等战略间谍,都是隐姓埋名,混迹于敌方,从而确保自身安全及便于从事间谍活动。

这种用间术还有一用:隐投。即投匿名信(或***名信)以密告、离间他人。三国时,曹操收到一封对他肆意诽谤辱骂的匿名信,盛怒之余也无计可施,后由谋士国渊设计才破了此案。唐代《刑律》也说:"隐投文牒,密告人罪,谓之投匿名书。"从间谍活动来看,匿名信并不仅限于"密告人罪",而有其更大的使用范围。它往往可以故意激怒、恐吓、离间敌方;也可以用此向敌方提供***情报,对敌方的心理、情绪、***、行动等方面,造成混乱或延滞。由于匿名信本身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所以人们对它的真伪极难辨别,常常抱着"宁信有而不信无"的态度,这使隐姓埋名的投信者正好有隙可乘。

人怎样才能隐姓埋名

康有为后人:康有为是清末著名的戊戌变法倡导者之一。他和梁启超一起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他给光绪皇帝写了一封信,痛惜陈祖国的危亡,批判因循守旧,要求改革,提出了“立法、审时度势、慎之又慎”三个纲领性主张。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康有为的后人。

康有为一生有六个妻子。

张云珠:康有为,原名苗华,1855年出生,已婚。我叔叔张渔樵的女儿,渴望学习和聪明,把她的女儿许配给他。婚姻是双方父母包办的。1876年腊月,19岁的康有为与22岁的张云珠结婚,生下五个女儿,1922年去世。

梁穗珏:1880年生于广东博罗县,康有为的第二任妻子。读断字,懂一点语文和水墨。18***年与康有为结婚,婚后不久,变法失败,于是康带着年轻的妻子踏上了漫长的流亡之路。梁漱溟也成为近代中国最有知识的女性之一。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她都被抛在了后面。在遥远偏僻的印度大吉岭,生活极其贫困。在失去小儿子的沉重打击下,梁夫人忍痛放弃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精心安排了一切,让康有为可以安心潜入自己的理想王国,完成《大同书》。她珍藏着康有为的每一个字、每一张纸,收集保存了许多康有为的书信和手迹,成为研究康有为晚年生活的重要资料。他于1969年去世,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贺建礼:1891年生于金兰,祖籍广东开平,曾在美国生活,是康有为的第三任妻子。李和是与康有为相处时间最短的人,也是永远不会忘记康有为的人。他出生在美国费城的一个华侨家庭。1907年,50岁的康有为在美国做巡回演讲,17岁的何幼伟聚精会神地听着听众的演讲,被演讲者的风***、深邃的思想和渊博的知识深深打动。经过几次交谈,他们彼此了解了。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康的爱。康有为以前的感情,如果更多的是源于一种责任,而这次的绝望,是源于一种对他来说太奢侈的***。尽管遇到种种阻碍,两人最终还是会结婚。不幸的是,美正在消逝。1915年,年仅24岁的何在上海死于猩红热。他7年的爱情生活,成了康有为余生的悲哀和回忆。每逢清明节,康都会去扫墓,哭着跪着直到死去。

1911年被流放到日本的康有为雇佣了一个16岁的日本人石刚和夫作为他的仆人。康对他有很深的感情。56岁时,他娶了石岗和夫为妾。后来,他和康有为的长子康童珍有了关系,康和他的年龄差不多。28岁时,他怀上了自己的孩子。他回到日本,生下一个女儿,名叫紫菱。1***4年2月19日,70多岁的石在离花园不远的郊区铁轨上***。

廖:三姑何建莉去世后,康有为极度悲伤,神情恍惚。他在1915年娶了廖的五姨,以充实自己的内心。康有为58岁,廖的一个女儿在康有为死后没几天就去世了。她只有12岁。

张广:1919年,62岁的康有为爱上了西湖浣纱的船夫张广。康有为跟着他,多次派人充当媒人。最后在第六个房间和张广阿姨结婚。这个19岁的姑娘,还没有康有为的孩子大,在上海大张旗鼓地结婚了。当她和新娘结婚时,康福的孩子们不得不出去避难。张广天是如此的可爱,以至于她成了康有为近年来最喜欢的阿姨。

六妻六妾共12子;有两子四女,真正长大了;

长女:康同伟,生于1878年12月,出生于张云珠。康同伟是晚清妇女领域的先进人物,学识渊博。她帮助父亲翻译,并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个创新的理论。1899年在香港与麦忠华结婚,生下11个孩子。次子曾伟、曾女倩早逝,长子麦健增、三子麦诺增、十女麦香增、十一女麦仁增。

女儿:康桐碧,生于1883年2月,祖籍张云珠,早年赴美留学。他进入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毕业后他回到中国并与罗昌结婚。她曾任全国妇联副***、山东省道德学会会长、中国妇女协会会长。1949年,在福州召开的华北七省会议上,康桐碧当选代表,与人民***讨论和平入城问题。1951年7月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员。他是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他于1969年8月17日去世,享年83岁。儿子罗荣邦,女罗一凤。

六女:康桐夫,第二任妻子梁穗珏之女。生于1903年,1919年与潘之子潘结婚,1980年去世。共有八个子女:长女潘清端、长子支、次女潘清辉、三女潘、次子潘清照、四女潘清照、三子潘、四子潘清贵。

七个女儿:康桐焕,第二任妻子梁穗觉的女儿,1907年生于瑞典,1933年与何永乐结婚。他有三个孩子,大女儿何,二女儿康怡和何。1948年,他是广东省参议员,中国***民主人民会中央委员会成员。他已经死了。

女:康。18岁时,他在上海愚园路的家中被一辆美国汽车撞死。

长子:康桐岐,二夫人梁穗爵之子,名文炳,生日已满。生于1908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和光华大学附属中学,曾在广东省税务局工作,后在南京铁路局任工程师。与清代两广总督岑春煊之女岑德静结婚,育有一子二女。她于1934年离婚,1961年去世。女儿大康,上海药学院毕业,在这家医院做药师。她已经退休,住在上海;子康宝妍,现居台湾省,毕业于台湾省中华文学院。康宝娥,***,北师大毕业,***党员,北师大生物老师,生了两个儿子。继妻子康保之后,又生了两男一女,长子尤德,次女尤明,以及继承人康是的孙子。

子康,第三任妻子何昌黎所生,1909年生于香港,后被哥哥尤璞收养。他的妻子叫庞莲,是共青团员庞青城的女儿。1936年在广东省教育厅工作,1***8年在上海逝世。他没有孩子。

第十一女:养女康静佳。

康有为有四个儿子,十一个女儿,后代众多,大部分在海外。

“八百壮士”周***:隐姓埋名一辈子,身份曝光仅4天就辞世

一个人要到了非要隐姓埋名的阶段,一般已经有了隐姓埋名的本事,不会在这里发问。你这个情况,应该改变自己的心态,把现实的事整理清楚,想出解决的办法,而不是想着怎么样隐姓埋名。真有隐姓埋名那天,告诉你,那是一辈子见不得光的生活,好多逃犯都受不了支自首,你又为什么要去做呢

怎么隐姓埋名从这个世界消失

文/李光荣

8月21日上映的国产战争大片《八佰》,将83年前“八百壮士”孤军御敌,死守四行仓库的英雄史诗再度搬上大荧幕。

在“八百壮士”幸存者中,有一个人,“隐姓埋名”,在南京默默无闻地生活工作了几十年,用他最后的记忆还原了那段交织着勇气和血泪的 历史 。而当新闻媒体将被“冷落”了72年的他身份曝光、被确认为大陆尚存的第4位“八百壮士”仅4天,96岁高龄的他就匆匆赶去“归队”,与他的战友们在另外一个世界重逢……

这位亲历过民族抗战血与火洗礼、曾用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的老兵,就是湖北省监利市汪桥镇人周***。

江苏省南京鼓楼医院,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在医院档案室里,解开布满灰尘的绳索,一份编号为“045”的档案上,出现了“周***”三个字。档案袋上使用的是繁体字,印着“干部档案”字样,封面上有用钢笔写的“工人”字样,表明了其主人的职业身份。档案中,有十多份相关材料,发黄的纸张,诉说着 历史 的沧桑,透漏出惊天的秘密。

由于特殊的 历史 原因,周***很少在外人面前透露自己的真实经历,周边的朋友也只知道“他曾经参加过***”,但更详细的情况却是无人知晓。但对自己工作的单位,周***完全敞开了心扉,向组织详细讲述了自己充满***的前半生 历史 。

在周***的履历表右上方,贴着一张黑白半身照片,与发黄的档案纸形成鲜明的对比。照片上的他,表情严肃,眼神坚毅。从档案资料上可以看出,周***原名周列东,籍贯是湖北省监利县汪家桥,出生日期是1914年6月27日。

周***,在家里排行老二,祖辈都是篾匠。由于家境贫穷,他12岁开始帮人家放牛、学做竹手工。在洪湖苏区发生了几十年未有的大水灾时,他逃荒外出,到赤壁帮人做竹箱、给地主种田。

1936年,只有小学5年级文化程度的周***,通过老乡余介绍,在赤壁新店参加了当地的“保安师”,也就是***时期地方保安部队。到了1937年七七事变后,周***随同保安师赴上海,被补充到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当初周***进保安师时,由于是顶别人的缺参加,一直用的名字是郭滇初,到了上海88师后,他才正式改用了周***的名字,这个名字也一直伴随他终身。

周***到国民革命军第88师不久,八一三事变爆发,日本人攻打上海,周***所在的524团奉命保卫四行仓库,“八百壮士”(也称“四行孤军”)与日军浴血奋战四昼夜,后来撤退到如今上海胶州路一带的英租界,被英国军队关在了胶州路附近的一个拘留所里。一直到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爆发后,英军才将周***等300余人交给日方。日本军队先是将周***等人关押在上海,后被转到了南京关押,两年后才被释放。

周***在1999年5月1日所写自述中这样说:“抗日,我参加保安师,到上海抗日,上海(大部队)撤退,(我所在的团)死守四行仓库,由英美法三(方)调解,当时南京***下令撤出四行仓库,(我)被英军拘留上海胶州路。1937年—1941年,日本接管租界,由英军把我们四行仓库人员交给日军,(我们被)押送南京老虎桥关押。1943年10月12日,我被日军释放,到日本合作社做工,(当时)日本还没有投降。日本投降后,我到鼓楼医院工作,1980年退休。”这段文字直白而简单,看不到枪林弹雨,然而那段硝烟岁月恍如昨天。

在周***的一份档案中,简历中有“1937.7—1937.8.9,在上海八十八师五二四团一营二连步科任下士班长”的记载,说明四行仓库保卫战时,周***是班长。

在周***的日记里,夹有一张剪报,是从1988年4月4日的报纸上剪下来的。在这篇名为《上海名人墓园小记》文章中,周***用红笔画下了这样一段话:“率先进入墓区的是抗日名将谢晋元,这位名将原葬胶州路墓地。”谢晋元就是周***曾经的团附,四行仓库保卫战中,谢晋元带领壮士们孤军抗日。当时距四行仓库保卫战已经51年,但是周***始终惦记着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惦记着这场战斗的指挥者。岁月流逝,他的心却始终和他们在一起。

1990年,周***的女儿周洁在上海工作。为了看望女儿,年逾古稀的周***赶到了上海。他特地把女儿带到了四行仓库遗址,一向沉默的他变得很激动,手舞足蹈地向女儿描述了他曾经历的惨烈战争。

“那个时候,我们在这里和日本人打仗,打得很厉害,拼命啊!”周洁回忆,她还记得父亲说过,“谢团长一鼓舞,我们都很玩命。”周***围着并不大的四行仓库转了一圈又一圈,“那时候,我是手,可班里的机***倒下了,我就升任了机***,打了好几天。”

这一次,是周***时隔53年重返曾经战斗的地方,也是最后一次。他在四行仓库足足逗留了一个下午,久久不肯离去。

在南京鼓楼医院周***档案里,还保存着他主动递交的几份证明材料,都是保卫四行仓库时当时报纸刊登的事迹报道。其中有一份报纸,标题是《忠贞照汗青,胜利莫忘四行孤军,孤军同志,洁身自好,头可断,决不做违犯法纪的事情》,这足以说明在当时, 社会 各界已经对这支孤军奋战的部队给予了很高评价。

档案里还有一份发黄的退伍证书,全称是“四行孤军特准退伍证明书”。这是迄今发现的证明周***为当年“八百壮士”身份的最有力证据。和这份退伍证在一起的还有一些剪报,都是媒体关于88师的报道,是周***从当时的报纸上剪下留存的。

关于这张退伍证书,周***当年在给相关部门写的材料中也有说明:“1946年夏天,请***到上海吴淞路466号孤军办事处领证”。领取这个证书时,同时还领到了200多元的“伪币”,这笔钱在当时价值“六七担大米”。

1943年11月被释放后,周***来到位于南京鼓楼大方巷口的一家日本合作社里打杂。1946年7月,经朋友推荐,他来到鼓楼医院工作。在这里,周***先后从事过炊事员和大内科勤杂工两个工种。他没有想到这一做,几乎就是一辈子。一直到1***5年11月,他才办理了退休手续。

由于周***很少提及自己的过去,因此也很少有人知道,他竟然是“八百壮士”之一。

周***真正为人所知,需要感谢一个人——义工小陈,是她首先发现了南京的“八百壮士”。小陈网名“我爱七”,她开始只对这位只有小学文化却时不时地冒出一两个日语单词的“周爷爷”很好奇。他偶尔也会聊到1937年的上海,说起谢晋元的名字,小陈并没有在意。直到有一天,她看到“迎接抗日将士遗骸回国”活动的报道后才反应过来:也许她照顾了两年多的周爷爷就是“八百壮士”的幸存者。于是,她就给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打了电话。

2009年3月27日,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副馆长沈健中会同上海媒体来到南京与周***会面,虽然当时老人身体不是太好,但是谁也没想到,3月31日,老人就安然辞世,遗体在南京火化,安葬于南京南象山公墓。老人在生前日记中,牵挂着他的团附他的团,如今他“归队”,终于可以与战友们重逢了。

据周***的一位亲友透露,曾有人建议在老爷子墓碑上刻上“八百壮士”的“名号”,但周家后人认为老爷子一生低调,不喜张扬,故墓碑还是按普通碑文刻制。

周***及其家人虽然不计较荣誉,但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抗日战争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孤军抗击侵略者的斗争成为民族抗战的一面旗帜。从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墙遗留的400多处弹洞弹痕中,可以深度感知中国人民英勇抗战之顽强。1938年,***在六届六中全会讲话中,高度赞誉:“八百壮士,民族革命典型”。

这个时代已经做不到完全消失。

隐姓埋名,汉语成语,拼音是 yǐn xìng mái míng,意指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发展快速,想要隐姓埋名基本不可能了。除非像古人一样没有手机,没有任何通讯工具,到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待着,很明显,现在做不到的,深山老林也没办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