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折既二_鼎折足,覆公餗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08 0
  1. 脚的文言文
  2. 覆的成语
  3. 《陆云·逸民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4. 覆公折足的意思
  5. 不胜其任什么意思?

1、指足以承受或担任。语出《易·系辞下》:“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2、引证解释

指足以承受或担任。《易·系辞下》:“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鼎折既二_鼎折足,覆公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庄子·秋水》:“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於 庄子 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必不胜任矣。” [2]

脚的文言文

鼎卦

鼎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五十卦。

火风鼎(鼎卦)稳重图变

中下卦

象曰:莺鹜蛤蜊落沙滩,蛤蜊莺鹜两翅扇,渔人进前双得利,失走行人却自在。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离)相叠。燃木煮食,化生为熟,除旧布新的意思。鼎为重宝大器,三足稳重之象。煮食,喻食物充足,不再有困难和困扰。在此基础上宜变革,发展事业。

《鼎》卦上接《井》卦和《革》卦,它是言谈改革的第三卦。《鼎》卦利用“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和给鼎重从装上“黄耳金铉”“玉铉”的形象来谈改革后的可喜收获,同时也提出由于改革不慎而带来“鼎折足”的可怕结局。鼎,不仅是一种炊具,也是一种***的象征,自古每有“ 问鼎”“定鼎”之说,《周易》把《鼎》卦列为改革之卦,将更能说明它意义的深远。

巽下离上

鼎①:元吉,亨。

初六,鼎颠趾②,利出否③;得妾以其子④,无吝。

九二,鼎有实⑤,我仇有疾⑥;不我能即⑦,吉。

九三,鼎耳革⑧,其行塞⑨;雉膏不食⑩,方雨亏⑾。悔,终吉。

九四,鼎折足⑿,覆公餗⒀,其形渥⒁,凶。

六五,鼎黄耳⒂金铉⒃,利贞。

上九,鼎玉铉⒄,大吉,无不利。?

注释:

①鼎:六十四卦卦名之一。改革之卦之三。乃以鼎为例言谈除旧鼎新之卦。

②鼎颠趾:鼎的足被颠翻了。

③利出否:利于倒出鼎中原有的腐臭的食物。

④得妾以其子:指鼎颠翻倒掉了旧的腐臭的食物,又重新装进了新的食物,它如同又找了一个妾重新生了一个儿子。

⑤鼎有实:实接上爻“得妾以其子”,说鼎中又装进了新的食物。

⑥我仇有疾:“疾”,古通“嫉”。此句为遭到了我仇辈的嫉恨。

⑦不我能即:不能把我怎么样。

⑧鼎耳革:“革”,变形。鼎的耳部发生了变化,此处指变形不能用。

⑨其行塞:鼎的耳部变形或毁坏,举鼎器插不进去,不能用。

⑩雉膏不食:“雉”(zhi),野鸡。“膏”,肥美。此句指肥美的野鸡肉不能食用。

⑾方雨亏:“方”,正在;正当。“亏”,毁坏,如《诗.鲁颂. 閟宫》的“不亏不崩”。“方雨亏”指野鸡肉正在被雨霉坏。

⑿鼎折足:鼎的足被折断了。

⒀覆公餗:“餗”(su诉),食物。此句为倒翻了鼎中的食物。

⒁其形渥:“渥”(wo卧),沾湿。此句指倒出的食物弄脏了鼎身。

⒂鼎黄耳:用金子制成的鼎耳。

⒃金铉:“铉”(xuan旋),举鼎的器具。状如钩,铜制。使用时,以之提鼎两耳。或谓木棍亦称铉。“金铉”,言为用金制成的举鼎器。

⒄玉铉:用玉制成的举鼎器。

全卦内容:

此卦由风下火上组成。

卦辞的“鼎:元吉,亨”,是说作为革故鼎新的《鼎》卦,它有很大的吉祥,它亦很亨通。

“初六”爻辞的“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前半句是说原来的鼎,颠翻了鼎足,这倒利于倒出鼎中原来腐臭的食物;后半句是说把它刷洗干净,重新装进新的食物,这倒好像又找了一个小妾又生了一个儿子一样,这倒并没有什么灾祸。

“九二”爻辞的“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前半句有承接上爻之义,是说倒掉了原来鼎中陈腐恶臭的食物,又刷新干净重新装进了新的食物,这样“鼎有实”的变革,倒引起了我仇辈的嫉恨;后半句是说我的仇辈虽然在嫉恨我,但他又不能把我怎么样,这样倒很吉祥。

“九三”爻辞的“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前一句是说由于鼎耳的变形或毁坏,使举鼎器塞不进鼎耳,以致使鼎不能使用;由于鼎不能用,不能用它来烹饪食物,使得肥美的野鸡不能食用,倒被正在下的雨霉坏了。后一句是说这鼎不能用,倒促使变革,开始看起来很后悔,但结果却很吉祥。这里的“终吉”实就是后几爻的“鼎黄耳金铉”与“ 玉铉”。

“九四”爻辞的“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是说当鼎足折断了,鼎被毁坏了,被烹饪的食物被颠翻,其鼎中的食物倒出来沾污了鼎的全身,这样就很凶险。此一爻当喻国家的***从根基遭到了破坏。

“六五”爻辞的“鼎黄耳金铉,利贞”,是说鼎通过革故鼎新之后,鼎又换上了**的金耳,也从新配上了用金子制成的举鼎用的“铉”,这样变革很宜于坚守贞正。

“上九”爻辞的“鼎玉铉,大吉,无不利”,是说鼎又重新配上了玉制的举鼎器,这样将意味着很大的吉祥,也意味着无不顺利或无不适宜。

实际上这一爻不过是一个重复,不过更多了一些赞誉之辞,也是为了填充六个爻位,它本身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覆的成语

1. “足”在古文中有那些意思

足 zú

脚:足下(对对方的敬称)。足迹。足球。足坛。失足。高足(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足轻重。画蛇添足。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鼎足。碗足。

充分,够量:足月。足见。足智多谋。

完全:足以。足色。

值得,够得上: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说文解字》。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

震为足。——《易·说卦》

足恭而口圣。——《大戴礼记》

手足胼胝,面目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

***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折臂断足。——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东坡现右足。——清·魏学洢《核舟记》

鲁直现左足。

细若文足。

充实;完备;足够〖enough;plete;ample〗

国无九年之畜曰不足。——《谷梁传·庄公二十有八年》

杀所不足。——《墨子·公输》

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兵甲已足。——诸葛亮《出师表》

力不足。——唐·韩愈《杂说》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一钵足矣。——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足纹(成色十足的银子);足钱(每贯足实一百枚的钱币);足食足兵(指国内粮食兵备均甚充足)

纯的〖pure〗。如:十足(成色纯)

富裕的〖prosperous〗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贾谊《论积贮疏》

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庄子》

使满足〖satisfy〗

***色不足。——《孟子·梁惠王上》

声音不足。

皆不足用。——明·魏禧《大铁椎传》

不足子所乎。——明·刘基《卖柑者言》

重视〖attachimportanceto〗

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荀子·礼论》

止〖stop〗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

完成〖plete〗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左传》

值得〖beworth〗

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向、对。)——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岂足托乎。——《资治通鉴》

不足与图大事。

何足道。——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足 的古文写法

本意未写

1、支撑器物的脚。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2、充实;完备;足够。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富裕的。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贾谊《论积贮疏》

4、使满足

皆不足用。——明·魏禧《大铁椎传》

5、重视

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荀子·礼论》

6、值得

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十只脚文言文阅读答案

十只脚原文关吏缺课,凡空身人过关,亦要纳税,若生十只脚者免。

一人过关无钞,曰:“我浙江龙游人也。龙是四脚,牛是四脚,人两脚,岂非十脚?”许之。

又一人求免税曰:“我乃蟹客也。蟹八脚,我两脚。

岂非十脚?”亦免之。末后一徽商过关,竟不纳税,关吏怒欲责之。

答曰:“小的虽是两脚,其实身上之脚还有八只。”官问:“哪里?”答曰:“小的徽人,叫做徽獭猫,猫是四脚,獭又是四脚,小的两脚,岂不共是十只脚?”译文关吏缺钱了,凡是空手人过关,也要纳税,除非长十只脚的人才可免税。

开始时,有个人过关没钱,说:“我是浙江龙游人。龙是四脚,牛是四脚,人两脚,难道不是十只脚吗?”关吏允许他过了关。

又有一人请求免税,说:“我是蟹客。蟹八只脚,我是两只脚,难道不是十只脚吗?”关吏一听也免了他的税。

最后一个徽商过关,竟然不想纳税,关吏大怒要打他,那人回答说:“小人我虽然是两只脚,其实身上的脚还有八只。”关吏问:“在哪里?”那人回答说:“小的徽人,叫做徽獭猫,猫是四脚,獭是四脚,小的两脚,岂不是一共十只脚?”。

4. 文言文中“足”有几种意思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foot〗

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说文解字》。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

震为足。——《易·说卦》

足恭而口圣。——《大戴礼记》

手足胼胝,面目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

***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折臂断足。——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东坡现右足。——清·魏学洢《核舟记》

鲁直现左足。

细若文足。

又如:足心(脚底的中心);足炉(用来暖脚的小火炉);足不出户(形容深居家门很少出门);足衣(袜子);足音跫然(形容久处寂寞,听到人的脚步声,便感到欢欣)

支撑器物的脚〖leg〗

鼎折足,覆公餗。——《易·鼎》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又如:鼎足

充实;完备;足够〖enough;plete;ample〗

国无九年之畜曰不足。——《谷梁传·庄公二十有八年》

杀所不足。——《墨子·公输》

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兵甲已足。——诸葛亮《出师表》

力不足。——唐·韩愈《杂说》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一钵足矣。——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足纹(成色十足的银子);足钱(每贯足实一百枚的钱币);足食足兵(指国内粮食兵备均甚充足)

纯的〖pure〗。如:十足(成色纯)

富裕的〖prosperous〗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贾谊《论积贮疏》

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庄子》

又如:足民(富足,民生富足);丰足(富裕)

使满足〖satisfy〗

***色不足。——《孟子·梁惠王上》

声音不足。

皆不足用。——明·魏禧《大铁椎传》

不足子所乎。——明·刘基《卖柑者言》

重视〖attachimportanceto〗

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荀子·礼论》

止〖stop〗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

完成〖plete〗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左传》

值得〖beworth〗

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向、对。)——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岂足托乎。——《资治通鉴》

不足与图大事。

何足道。——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足信(值得信赖);不足(不值得;不够格)

5. 古文《画蛇添足》的解释

画蛇添足,源于《战国策》的成语,被用来形容做多余的事,不能锦上添花反而弄巧成拙. 画蛇添足文言文翻译 原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画蛇添足 . 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壳,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添脚的人终于失掉了到嘴的那壶酒.. 注释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2)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3)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具. (4)相谓:互相商议. (5)请画地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地:在地面上画(画的过程) .为蛇:画蛇(画的结果). (6)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 (7)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固:本来,原来. (8)子:对人的尊称,您;你. (9)安能:怎能;哪能. (10)为:给;替 (11)遂:于是;就. (12)赐:赏给,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13)为之足:给它画上脚. (14)终:最终、最后. (15)引:拿起. (16)且:将要. (17)成:完成. (18)余:剩余. (19)足:脚. (20)亡:丢失,失去. (21)为:给,替. (22)乃左手持卮:却,表示转折 (23)夺其卮曰:他的,指代先成蛇者 (24)遂饮其酒:那,指示代词 (25)终亡其酒:那,指示代词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6. 足在文言文中的其他解释

足 zú〈名〉本义:脚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

——《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

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震为足。

——《易·说卦》足恭而口圣。——《大戴礼记》手足胼胝,面目黧。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荀子·劝学》折臂断足。——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东坡现右足。

—— 清· 魏学洢《核舟记》鲁直现左足。细若文足。

〈形〉充实;完备;足够 国无九年之畜曰不足。——《谷梁传·庄公二十有八年》杀所不足。

——《墨子·公输》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兵甲已足。

——诸葛亮《出师表》力不足。——唐· 韩愈《杂说》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一钵足矣。——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动〉(1) 使满足 ***色不足。

——《孟子·梁惠王上》声音不足。皆不足用。

——明· 魏禧《大铁椎传》不足子所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2) 重视 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

——《荀子·礼论》(3) 止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4) 完成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左传》〈副〉值得 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向、对。)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岂足托乎。——《资治通鉴》不足与图大事。

何足道。——清· 《饮冰室合集·文集》。

7. 画蛇添足文言文的持是什么意思

画蛇添足:画蛇时添上足,意思是多此一举,弄巧成拙.吾能为之足:我还能给它画足呢.为蛇足者,终忙(应该是亡)其酒:为蛇添足的那个人,终究失去了那壶酒 出自:战国策》齐策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卮酒②.舍人相谓曰③:“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为之足⑥?”遂饮其酒⑦.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⑧.——《战国策·齐策》 ①祠(cí)——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②舍人——贵族家里养的门客.卮(zhī)—— 古代盛酒用的器皿.③相谓——互相商议.④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⑤固——固然,本来的意思.⑥子——对人的尊称.安——疑问词,怎能,哪能的意思.⑦遂——于是就.⑧亡——失去,得不到.⑦祠——音词,祠堂,封建社会中祭祀祖宗或先贤、烈士的地方.这里是祭祀的意思.⑧舍人——部属,在自己手下办事的人.⑨卮——音之,古代饮酒用的器皿.⑩固——固然,本来的意思.⑾安——文言疑问词,怎么、怎样的意思.⑿亡——不存在,这里是失去、得不到的意思.翻译: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那个给蛇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到嘴的那壶酒.。

《陆云·逸民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覆 字开头的成语:

覆巢扁卵

见“覆巢毁卵”

覆巢毁卵

倾覆其巢,破碎其卵。喻彻底毁灭

覆巢破卵

同“覆巢毁卵”

覆车继轨

前面的车翻倒了,后面的车继续按旧车辙行进。犹言重蹈覆辙

覆地翻天

天地转换了位置。常比喻巨大的变化

覆公折足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后以“覆公折足”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

覆酱烧薪

极言著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

覆蕉寻鹿

同“覆鹿寻蕉”

覆窟倾巢

喻家室倾毁

覆鹿寻蕉

《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於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者矣。’”后以“覆鹿寻蕉”比喻恍忽迷离,糊里糊涂得失无常,一再失利

覆鹿遗蕉

同“覆鹿寻蕉”

覆前戒后

前事败坏,足为后事鉴戒

覆是为非

犹言颠倒是非

覆水不收

见“覆水难收”

覆水难收

《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后以“覆水难收”喻事成定局,难以挽回

覆雨翻云

①比喻玩弄手段,反复无常。②比喻世事变幻莫测

id="id4">覆公折足的意思

《陆云·逸民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余昔为《逸民赋》,大将军掾何道彦①,大府之俊才也②,作《反逸民赋》,盛称官人之美,宠禄之华靡③,伟名位之大宝,斐然其可观也④。夫名者实之宾,位者物之寄。穷高有必颠之吝,溢美有大恶之尤。可不慎哉!故为《逸民箴》,以戒反正焉⑤。

浩浩太素⑥,判为两仪⑦,经始君臣⑧。朝有俊弼⑨,野有逸民⑩,各有攸届(11),而后品物有伦(12)。在昔后帝(13),齐物达观(14)。赏不***爵(15),教不示劝(16)。号谥莫设(17),而生黎淳晏(18)。降迄中古(19),黄象可观(20),而唐文有焕(21)。乃雕乃藻(22),大朴既散(23)。朴之既散,万百熙心(24)。形为宠放,神为利*。有翘者车(25),命彼在林。是故怀玉丧宝,而被褐解襟。恬亡智生(26),与世或竞。匪智无鉴,匪心伊镜。芒芒禹迹(27),鞠为途径(28)。惟是每怀,遍彼反正(29)。正反于宠,既尸干禄(30)。相协厥居,而丰其屋。禄之既尸,刑为尔司。屋之既丰,丧家于宫。故非据之灾,戒之在凶。人皆知存之为存,而莫知得之为丧。荣犹振颖(31),坠若颓荒(32)。咎自专宠,福在循墙(33)。是故保其安者常危,而忘其存者不亡。无休尔荣(34),身实亲名。无谓尔崇(35),神期好冲(36)。戒彼覆餗(37),冒此栋隆(38)。慎微如显,乃保身以终。自古在昔,逸民有作。相彼宇宙,方之委舃(39)。夫岂无不休(40),而好是冲漠(41)。是故名利之灾,至人攸恪(42)。谓予未信,无宁监于桑霍(43)。天明既畏,神道无亲。善在求己,庆由积仁。无念尔本,聿修厥淳(44)。执盈如虚,乃反天真。逸民司正,敢告官人。

注释

①掾(yuan):古代属官的通称。何道彦:不详。

②大府:上级官府。

③华靡:豪华奢靡。

④斐然:有文***的样子。

⑤反正:复归正道。

⑥浩浩:广大貌。太素:形成天地的素质。《列子·天瑞》:“太素者,质之始

也。”

⑦判:分。两仪:指天地。

⑧经始:开始测量营造。后泛指开创事业。

⑨弼(bi):辅佐的人。

⑩逸民:遁世隐居的人。《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

(11)届:极,界。

(12)品物:众多事物。伦:次序。

(13)后:君主。

(14)齐物:把事物看得相等。庄子有《齐物论》,内容以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齐夭寿为主,是相对主义的理论。达观:本谓一切听其自然,随遇而安。后亦谓对不如意的事看得开。

(15)***:凭借。

(16)劝:勉励。

(17)号:名位,称谓。谥(shi):古代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带有褒贬性的称号。上古有号无谥,周初始制谥法,秦始皇废而不用。自汉初恢复,以后帝王谥号,由礼官议上。贵族大臣死后定谥,唐宋由考功上行状,太常博士作谥议,其有名实不符者,给事中得驳奏再议。明、清定谥属礼部。

(18)生黎:黎民百姓。淳晏:淳朴安逸。

(19)迄(qi):至。中古:次于上古的时代。我国古书中的中古时代,或指虞夏时期,或指商周之间,或指秦代,等等。

(20)黄象:黄帝时的政治气象。

(21)唐文:唐尧时的礼乐制度。唐:即陶唐氏,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尧是其领袖。因称尧为唐尧。焕:光亮。

(22)藻:藻饰,修饰。

(23)大朴:原始的本真、本性。散:散失。老子认为“朴散则为器”,变成具体的器物。

(24)熙心:嬉戏之心。熙,通“嬉”。

(25)翘:特出。

(26)恬:怡淡,指淡于名利。

(27)芒芒:同“茫茫”。

(28)鞠(ju):穷困。

(29)反正:归于正路。

(30)干禄:求取俸禄。尸:尸位,居其位而不尽其职。

(31)振颖:拔穗。颖:带芒的谷穗。

(32)颓荒:倒坍废弃。

(33)循墙:沿墙,靠墙。《左传·昭公七年》:“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循墙而走,表示恭慎。

(34)休:喜乐。

(35)崇:高。

(36)冲:谦和,淡泊。

(37)覆餗(su):《易·鼎》:“鼎折足,覆公餗。”餗,食物。谓鼎足坏了,食物从鼎里洒出来。”后因以“覆餗”比喻力不胜任而败事。

(38)栋隆:《易·大过》:“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疏:“下得其拯,犹若所居屋栋隆起,下必不桡。”本指屋梁高大厚实,比喻能担负重任。冒:冒充。

(39)舃(xi):鞋。委:抛弃,丢弃。

(40)休:喜乐。

(41)冲漠:淡泊。

(42)恪(ke):谨慎,恭敬。

(43)桑:桑弘羊(前152~前80),西汉大臣。汉武帝时,任治粟都尉,领大司农。昭帝幼年即位,他与霍光、金日磾共同辅政,任御史大夫。后因被指为与上官桀谋废昭帝,而立燕王旦被杀。霍:霍光(?~前68),西汉大臣。武帝时为奉车都尉。昭帝年幼即位,他与金日磾、上官桀等同受武帝遗诏辅政,任大司马大将军,封博陆侯。昭帝死后,迎立昌邑王刘贺即位,不久即废,又迎立宣帝。前后执政凡二十年。但其家奢侈,在霍光死后,其子谋为不法,终至灭族,因株连而被杀者数千家。

(44)聿(yu):作语助,无义。厥:其。淳:淳朴。

译文

我从前作《逸民赋》,大将军属官何道彦,是大府的俊才,作《反逸民赋》,盛称当官的美好,宠禄的豪华奢靡,推崇名位这个大宝,文***斐然,很值得一看。名是实的从属,地位是事物的寄托。登上最高点有必定摔下来的担心,过分夸奖别人有大恶的嫌疑。可以不谨慎吗?故写《逸民箴》,加以警戒,以便复归正道。

茫茫的形成天地的素质,划分为天地,开始有了君臣,朝廷有了杰出的辅佐者,在野的有遁世隐居的人,各有自己的界限,而后众多事物有了次序。从前的帝王,把一切事物看得等同,一切听其自然。奖赏不用爵位,教育也不表示勉励。号谥都没有,而人民淳朴,安居乐业。到了中古,黄帝的政治气象很好,而尧的礼乐制度焕发光彩。又雕琢,又修饰,以至原始的本性散失,成万上百的人都有嬉戏之心。形体因为受宠爱而放荡,精神沉*在财利之中。有特出的车,让它停在林中。因此怀有美玉,而丧失了真正的宝贝。丢弃了粗布衣裳,而追求华美的服饰。恬静的风气消亡了,智慧产生了。在世上***取竞争的态度。不是智慧没有可借鉴的,不是心没有可借鉴的。茫茫的大禹的足迹,变成了途径。经常怀念这一点,使他们都归于正路。结果人们却追求恩宠,求取俸禄,而尸位素餐。都去置办居室,使室内丰满。白吃俸禄不办事,有刑罚来处置你。屋内既丰满,会使你家庭毁灭。所以对这些飞来横祸,要警惕它的凶险。人们都知存在是存在,而不知得到就是丧失。荣耀如同谷子拔穗,失败就像倒坍废弃。祸来自专宠,福来自恭慎。因此,能保持自己平安的人常常感到危险,而忘掉自己的存在的人常常不灭亡。不要喜欢你的荣耀,自身充实就接近了名声。不要认为自己地位高,神情应该淡泊。担当这重任,要防止力不胜任。对细微的事要谨慎,如同对待显著的事一样,才能保护自己得到善终。从古代,在从前,都有逸民产生。他们看那浩渺的宇宙,把它比作被抛弃的鞋。难道没有不喜欢的,而喜欢这淡泊?因此对名利给人带来的灾祸,圣人都很谨慎。对我说的不信,不如去看看桑弘羊、霍光。上天是明察的,要畏惧它,神道不偏向任何人。为善在于要求自己去做,吉庆是由仁爱积累起来的。不要思考你的出身,要使自己修养得淳朴。对待盈像对待虚一样,才能复归天真。逸民是管正直的,请告诉当官的人。

不胜其任什么意思?

覆公折足的意思是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

覆公折足,汉语成语,拼音是fù ɡōnɡ shé zú,出自《易·鼎》:“鼎折足,覆公餗”。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后汉书李固等传论》:“李固据位持重,以争大义,确乎而不可夺。岂不知守节之触祸,耻夫覆折之伤任也”。

《周书寇洛于谨等传论》:“及谨以耆年硕德,誉重望高,礼备上庠,功歌司乐,常以满盈为戒,覆折是忧”。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二》:“太尉樊稜,司徒许相,皆窃位怀禄,苟进***,终无匡救之益,必有覆公折足之患”。

成语接龙

覆公折足、足不出户、户枢不蠹、蠹国病民、民困国贫、贫无置锥、锥处囊中、中馈乏人、人神共愤、愤时疾俗、俗不可耐、耐人咀嚼、嚼齿穿龈、龈齿弹舌、舌挢不下、下马冯妇、妇人孺子、子孝父慈、慈明无双、双瞳剪水、水滴石穿、穿窬之盗、盗食致饱。

饱经世故、故态复还、还醇返朴、朴斲之材、材雄德茂、茂林修竹、竹马之好、好恶不同、同休共戚、戚戚具尔、尔汝之交、交口称誉、誉不绝口、口耳之学、学如穿井、井中视星、星行夜归、归真反朴、朴实无华、华屋山丘、丘山之功、功薄蝉翼、翼翼飞鸾。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覆公折足

词目

不胜其任

发音

bù shèng qí rèn

释义

胜:能担当。没有能力担当那项重任。

引用

《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公绩肯暂代吾任否?”凌统曰:“若十日为期,可当之;十日之外, 不胜其任 矣。”瑜大喜,遂留兵万余,付与凌统;即日起大兵投彝陵来... 《汉书》卷一百上·叙传 ...栋梁之任,斗筲之子不秉帝王之重。《易》曰“鼎折足,覆公餗”, 不胜其任 也。当秦之末,豪桀共推陈婴而王之,婴母止之曰“自... 《三国志》卷二十四·魏书二十四·韩崔王传 ...二十馀里,可谓长叹息流涕者也。案解与图奏而鄃不受诏,此臣软弱 不胜其任 ,臣亦何颜尸禄素餐”辄束带著履,驾车待放。爽见礼奏,大... 《晋书》卷四十一·列传第十一 ...者之所念也。非能独贤,因其先用之资,而复迁之无已。迁之无已, 不胜其任 之病发矣。观在官之人,政绩无闻,自非势家之子,率多因资... 《晋书》卷六十六·列传第三十六 ...失事机,辄遣军讨奕,即枭其首。奕虽贪乱,欲为荼毒,由臣劣弱, 不胜其任 ,令奕肆心,以劳资斧,敢引覆餗之刑,甘受专辄之罪”诏曰... 《晋书》卷六十九·列传第三十九 ...,彭生为豕,刑杀失中,妖眚并见,以古况今,其揆一也。皆由莚等 不胜其任 ,请皆免官”于是右将军王导等上疏引咎,请解职。帝曰“政... 《宋书》卷二十七·志第十七·符瑞上 ...栋梁之任。斗筲之子,不秉帝王之重。《易》曰“鼎折足,覆公餗” 不胜其任 也。当秦之末,豪桀共推陈婴而王之。婴母止婴曰“自吾为子... 《隋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四十·儒林 ...颠蹶,实此之由。《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 不胜其任 也。臣闻穷力举重,不能为用。伏愿更任贤良,分才参掌,使... 《北史》卷八十二·列传第七十 ...致蹶,实此之由。《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 不胜其任 也。臣闻穷力举重,不能为用。伏愿更任贤良,分才参掌,使...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 ...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斲而小之,则王怒,以为 不胜其任 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 《春秋左氏传》成公·成公三年 ...之。王送知荦,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 不胜其任 ,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 《尚书正义》卷十八 周官第二十二 ...,惟尔不任。”所举能修其官,惟亦汝之功能。举非其人,亦惟汝之 不胜其任 。○胜音升。王曰:“呜呼!三事暨大夫,敬尔有官,乱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