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物思人触景生情诗句_睹物思人触景生情诗句悼念父母

tamoadmin 成语问答 2024-06-09 0
  1. 古代人睹物思人 关于对琴的诗句有哪些
  2. 睹物思人完整的一句是什么
  3. 关于思人的诗句古诗
  4. 关于抒发思亲之情的诗句
  5. 李商隐的<锦色>翻译和赏析 原文

李煜是吴王李璟的第六子,因为他生得相貌出众,英俊秀美,特殊的项羽似的重瞳,便被心胸狭窄、阴险狡诈的长兄弘冀看作是未来争夺皇权的劲敌,从而使他遭到无端的冷漠和猜忌。尤其是弘冀毒杀其叔父李景遂的惨状,深深的烙在他的脑海中,每忆及此,他都不寒而栗。

为避免杀身之祸,这一时期,他推崇的是风流倜傥的文人墨客和满腹经纶的高山隐士,加上身处乱世,萧清之内风云险恶,故而一心只想“独善其身”(《孟子?卷十三》),追求那种“幽深情远,自有林下一段风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十)的隐逸生活。遇有政事,退避三舍。以“思追巢许之余尘,远慕夷齐之高义”(李煜《即位上宋太祖表》)作为理想和信条,并自号钟隐,别号钟山隐士、林峰居士等等,憧憬终身遁迹钟山,撑一叶扁舟,浪迹江河,去过那恬然自乐、世外桃源的渔夫生活。他在词中直抒胸臆,表现其内心的真性情。其两首《渔夫》词就是典型例证:

其一: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睹物思人触景生情诗句_睹物思人触景生情诗句悼念父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全词没有希求,忘我入化。就像是一幅旷野寂静的山水画,千里有雪,桃李花开,只身一人,一边饮酒,一边垂钓,意在鱼又不在鱼。

其二: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词中的“万顷波”象征着世事的险恶变化,而词人正是要从这中间摆脱出来,表明他虽处尘世,但追求解脱,追求淡泊的生活情趣。

当上皇帝时,也无半点掩饰,把自己亡国之前整日沉湎于宫中骄奢侈靡的生活之中,不思朝政,苟且偷安的情状表现出来,并抛开君王面目,不计毁誉地把自己纵情享乐的生活情景,不加掩饰,和盘托出与世人相见。李煜“性骄侈,好声色”[3],颇多内宠,其宫女生活之奢华冠绝当时。宫中陈设更是豪奢。“尝于宫中以销金红罗幕其壁,以白金钉玳瑁以押之。又以绿钿刷隔眼中,糊以红罗,种梅花于其外。”“每七夕延巧,必命红白罗有疋以为月宫天河之状,一夕而罢,乃歌之”。[4] “李后主每春盛时,粱栋窗壁柱拱阶砌,并作隔筒密插杂花,榜日锦泪天。”[5]面对一切繁华热闹的光景,李煜全身心投入,享乐到了极致。他在词中自述享乐生活。如《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萧鼓奏。

日高三丈,金炉依旧填香,预示着昨日便开始的达旦之欢还将继续。舞酣钗溜,酒恶嗅蕊,说明着放纵欢乐正无已时。结尾处,别殿萧鼓传来,又使这情景具有了空间的普遍性,此地的奢华绮靡,并非唯一,整个上层社会都已在这纵欲的氛围中沉醉。

另一首《玉楼春》也是写享乐生活: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该词声色豪奢,前浓后淡,形成鲜明的对比。既醉心于宴乐,又寄兴于明月。不受羁绊,不装***面,极其真率,繁华富贵,情爱欢畅,他肆意地享乐。

其悼亡之词,也情真意切,尽显其中

李煜的一生,尝尽了疾病与亲人死亡的痛苦,诸多亲属遭受病魔之苦,而且都是突然起病,迅速恶化,最终与世长辞。特别是亡妻丧子,对一般的皇帝来说,犹如换件衣服,但是幼子和大周后的相继而死对李煜来说,无疑是痛断肝肠,“与子长决,挥涕吞声”(《悼仲宣铭》)的悲痛,“浮生苦憔悴,壮年失婵娟”(《书灵筵手巾》)的哀伤,给他的心灵以强烈的***,使他产生人生无常、空幻如梦之感。李煜在此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里,都摆脱不了悲痛,终日郁郁寡欢,写下了一批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的悼亡诗。其中,悼亡词也有不少。如《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上片全无情字而无处无情,“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句以形象表怀念之情,更耐人寻味。下片用“思难任”三字点出主题,而用“满鬓清霜残雪”六字,使这内心的情感有了可见可感的具体外观。

冬天春来,先是桃红柳绿,继而落红狼藉,在此暮春时节,李煜自然又想起当年与他一起排遣春愁的周后,甚至入夜梦到周后乘风归来与他畅叙离情。醒来深悔好梦难圆,于是提笔再作《***桑子》: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李煜后期,从一个封建帝王一下子沦为一个受人蹂躏、任人宰割的阶下囚,这天堂与地狱的鲜明对比,这血淋淋的现实在李煜心理上不啻是一种大地震的效应,可以说彻彻底底的震撼了他的整个心灵。这段时期李煜的作品在内容上可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无情的现实迫使他再也不可能像原来那样去描写“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的奢侈生活,也不可能再把“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菩萨蛮》)的宫娥彩女当作写作对象,他唯一能抒写的只能是“垂泪对宫娥”(《破阵子》)的亡国之君的惨象。

这非人的囚徒生涯。天堂炼狱般的大绝望,苦难风流的大感伤,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使李煜产生了独一无二的苦难意识。

“亡国之音哀以思”《礼?乐记》。李煜后期词深刻地表现了这种思想情感和心境。政治上的愚陋,将李煜推到了亡国奴的地位,命运的孤舟在屈辱的苦海里飘零。生活遭际的这种转变,给李煜带来了切肤的痛苦和悲怆。生性多愁善感的李煜,一旦归为“臣虏”,总时时难忘昔日帝王生活。他“欲寻陈迹”(《浣溪纱》),却又“无奈天教心愿与心违”(《浣溪纱》),阶下囚的身份永远剥夺了他重归故国的权利,一切的一切,都如滔滔东逝的江水,一去不复返了。这怎能不使词人发出“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梦里浮生”(《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的感叹呢?也正是因为有了切身的亡国之痛,才使他后期作品大大超过了前期,得以流传千古。真实的悲哀、无边的隐痛,字字渗透着血泪,正如他在词中写到:“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破阵子》),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刘永济在《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中所说:“昔人谓后主亡国后之词,乃以血写成者,其言真切出于肺腑也。”[6]

二、李煜词感情之真

李煜前期生活有两个矛盾的侧面,一方面他可以得到一切物质的享受,可以做到纸醉金迷;另一方面哀愁却时刻缠绕着他。弟朝宗被扣,爱子的夭亡,妻子的离去,他精神上遭到了多次沉重打击,加上他继位之前南唐即已对宋奉朔臣服了,而宋对南唐虎视眈眈,李煜前期的精神生活是不幸的。“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清朝文人袁枚引《南唐杂咏》)。李煜是一个非常忠实于文学创作的人,他把词作为抒写心曲的工具,他的离愁别恨的无限忧伤都在词中倾泻出来了。仿佛飘在空中的淡淡闲愁,剪不断,理还乱。“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7]”,表现了淡淡的闲愁之美。

在李煜的闲愁之词中,《乌夜啼》是代表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暮春时节,在冷雨寒风的无情吹打下,林花匆匆地谢了。无可奈何花落去,春光流逝,令人感伤。然而这是大自然的变化,是不可挽留的,词人只能发出无可奈何的惆怅。当这种惜春的愁恨与心灵深处的离恨相合的时候,词人发出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意味深长的慨叹。人不能重逢,水不能再流,主观和客观巧妙的融合,创造了富有深意的意境,加深了词的感染力,同时也使词抒情主人公的愁绪得到了升华,引发了读者广泛的共鸣。人们从不同的生活经历出发,可以认为这是亲爱者远别而引起的愁思,可以认为这是游子的怀乡之情,还可以认为这是对失落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刘毓盘《词史》亦论后主:“于富贵时,能作富贵语;愁苦时,能作愁苦语。无一字不真,无一字不俊。”[8]詹安泰也认为李煜词“超然直率,直写观感”,并且指出:“李煜所有的词都是由自己的亲切感受出发,大胆抒写,绝无拘束”。[9]叶嘉莹则同样强调:“无论是享乐的欢愉还是悲哀的痛苦,他(指李煜)都全身心的投入期间。”[10]

作为亡国之君,李煜是不幸的,然而,正如赵翼所说的“国家不幸诗人幸”,李煜具备了诗人最可贵的气质——真率!他以单纯明净而蕴籍丰赡的笔,开拓了词境,***率的人生,写深沉的感慨,从而唱出了感发人心的千古悲歌。如他在亡国后作的《破阵子》: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在告别故国,沦为囚虏时,他依依不舍,垂泪相对的不是百姓宗庙,而是宫娥,因而苏轼讥讽他:“后主既为攀若水所卖,举国与人,故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叫教坊离曲”(《东坡题跋?书李后主词》)。但是他如果真能对民谢罪的话,那反而就不是李后主了。相反这首词实实在在的写出了李煜的心情,而他想抒发的也只是自己内心的感受,丝毫也不想掩饰什么,也好像从不会掩饰,感情真挚,一字一泪,如泣如诉,既是内心的独白,又是真切的陈情。

无限江山手中送,面对着如此重大的变故,他感到“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浪淘沙》),概叹“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在他幽禁的场所,“一任珠帘闲不倦,终日谁来”(《浪淘沙》),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相见欢》),过那种“凭栏半日独无言”(《虞美人》)的孤独死寂的囚禁生活。现实既然让人如此哀伤难耐,李煜内心便常常追恋过去的欢乐,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一时期他写梦的词又多又凄凉。“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浣溪纱》);“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望江南》);“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子夜歌》)。由梦写出他真率的人生,写出了深沉的感慨,唱出了感发人心的千古悲歌。又如《望江梅》: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这是一首入宋后抒写眷恋故国心情的小词。“闲梦远”透出其中信息。“南国正清秋”一句,取景阔大,梦萦魂牵的是遥远的南国故里。读之顿觉一股清肃之气充塞天地之间,南国万千之景,词人万千之情,尽含于一个“清”字之中了。“千里江山寒色远”,这是全景。“寒”而有“色”,匪夷所思,却准确地表达了秋的特征;“芦花深处泊孤舟”,这是特写,芦花与小舟构成画面,而“深”“孤”二字,融情入景,耐人寻味。笛声打破了寂静,幽幽地在秋夜的氤氲中流荡,月光透着清冷,楼也只有一个黑色的剪影。写出了对故国之思,一毫不隐瞒,一毫不修饰,照着情感的原样,迸裂到字句上。

李煜后期的词和人类这种悲哀深沉的忧患意识结下了不解之缘。其词悲怆凄凉,展现了深沉的愁恨与忧愤。亡国之声哀哀欲绝,滴滴血泪。如《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人不堪回首故国的景物,在景事和现实情况的强烈对比中,来抒发自己浩渺无边的愁恨。此词意境大,感慨深,力量充沛,具有感召人心的极强烈的魅力。不仅是凄苦,而且是愤慨。以自己无可奈何的感受,向人们提出了真诚的诉说,表达种种难以言传的哀痛,所产生的思想感情,虽居于个人特殊情况,但却具有普遍的意义,足以感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阶层的一切人,真可谓是哀哀绝语,滴滴血泪词,亡国之痛,令千古同悲。

三、李煜词语言之真

李煜词的语言也透出一个“真”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李煜词语言质朴无华、自然清新,他几乎不用典,通俗易懂,读来很有民间文学的气息,虽平淡却韵味无穷。其语言之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语言朴素自然,通俗易懂。胡应麟在《诗薮》中评价后主的语言特色是:“后主目重瞳子,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盖温韦虽藻丽,而气颇伤促,意不胜辞。至此君方为当行作家,清便婉转,词家王、孟”。[11]如《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此词通篇朴素自然,开头一句从叙事直起,“无言”和“独”刻画出了一个愁容满面、愁肠满腔的词人形象。“月如钩”三字明白如话,反衬出作者心境之凄清和身世之残破如一钩残月,勾起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实写所见所闻,但一个“锁”字却在自然之中暗寓工巧——梧桐小院被清秋之气锁住,词人也被深锁在这不自由的“小楼”之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这三句是一种化抽象为具体的比拟,虽浅显易懂,却又形象含蓄,把捉摸不定的精神状态化成了具体清晰的物质形态,增强了可感性。

其次,语言细致。李煜的词有一种细致之美,这和他的情深心细有关,主要表现在其前期作品中,而且往往是通过两三个字表现出来的。例如“云鬓乱,晓妆残,带眼眉儿远岫攒”(《捣练子令》),这里“乱”、“残”、“攒”三个字分别刻画,却又连成一体;“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李依依春暗度”(《蝶恋花》),这两句比“花明月暗笼轻雾”(《菩萨蛮》)的静态描写,又显得生动起来了,但前者的静态正是为了反衬人物的动态;又如“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菩萨蛮》),这是传神之笔,其细致之处则在“暗”、“横”两字,而“欲”字更写出了“横”而未“流”将“流”的神态。

再次,语言妙绝,在“隔”与“不隔”之间。后主为词,“赤子之心”跃然纸上,他的词语言有时直抒胸臆,有时含蓄蕴藉,同样的心情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出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乌夜啼》),“人生愁恨何能免,消魂独我情何限”(《子夜歌》)以及“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这些句子,真诚面对读者,实为不“隔”之作。但我们还可以看到,李煜词中那些“隔”的句子,在其词中是很有生命力的,至今读来,仍有无限美感,让人回味。试看这些句子,“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虞美人》);“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脸拢”(《捣练子令》)。这些词作,李煜把自己的心情和意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人回味,让人咀嚼。

最后,化抽象为具体,让人产生摸得着看得见的真实感。李煜词力求形象丰富,把抽象的感情、理性的认识外在化、具体化。无论其亡国前的作品还是亡国后的作品,无论是欢娱之词还是愁苦之词,都同样的“真”。他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喻大势已去;用“世事漫随流水”象征人生如梦;“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东流之水喻愁绪,则把看不见、摸不着、度不清的抽象情丝化为永无穷尽的江水这一具体可感的形象,以其奔涌的气势成为言愁的千古绝句。

清代常州词派重要理论家周济,他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有云:“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易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12]他已先指出,不论是严妆、淡妆,还是粗服乱头,都是天下美妇之态。后主词在看似语言粗乱的情况下,犹能表现出天香国色之美。其本色真香是以于无声处响惊雷之势震人心魄,这种境界较之温韦更难能可贵。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作为血泪之躯的李煜早已与草木同朽,作为历史从反面总结国家兴亡得失的材料,课本上也只偶有提及。然而,作为文坛独领***的词宗形象,以及他的一字一珠的词作却永远如新月凌空令人瞩目。无论是前期词的绮丽柔靡,优雅浪漫;还是亡国后的那些如歌如诉,缠绵伤感的悼亡词作,都不加掩饰,直率真挚,血泪至情,使人感情伤怀,愁肠寸断,终其一代无人能比,堪称绝代才人。

在文坛独领***,前期词绮丽柔美,优雅浪漫;后期词如歌如诉,缠绵伤感。但这两个时期的词也有着共同之处,都表达了真性情,有赤子之心,主要是其词所反映的生活之真、感情之真、语言之真。

关键词:李煜 赤子之心 血泪 真

谈词,难免论及南唐后主李煜。晚唐五代,词日趋成熟,花间派词人居词坛主导地位。他们“镂玉雕琼”、“裁花剪叶” (引自五代词人欧阳炯(896-***1)之词,其词见于《花间集》),内容狭窄,语言华靡,原先民间词那种清新淳朴的泥土气息丧失。李后主的出现,既承袭了花间词风,又一扫花间积习,以其清新疏淡,情深雅韵的独特风格,在词坛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为宋词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道路。应该说,李煜并不具备作为一代君王所应具有的果敢、坚忍、英明、果断等气质,历史与命运的阴差阳错,将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1]的悲情之人置于***宝座之上。由于不谙国事、刚愎自用、疏于治理,终使无限江山在其手中断送。由帝王加才子式的奢华浪漫生活沦为国破家亡之后“日夕只以眼泪洗面”(《乐府纪闻》)的臣虏生活。词人惨淡的际遇牵动着他每一根敏感的神经,使他望月兴叹,感怀身世,无限悔恨,由极盛而至衰,由繁华而至荒芜。一代国学***王国维先生对李煜词是极为欣赏的,他在《人间词话》中写道:“予于词,五代喜李后主、冯正中,而不喜《花间》。”

本文主要从王国维的评论切入,论述李煜词之“真”。王国维赞赏李词源于其“真”,他曾评价:“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之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也。”又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者也。”后主正是因阅世浅而性情真,因性情真而感慨深,而以***。这些都表明后主之词透出一个“真”字,而这个“真”字归根到底是因为后主有一颗“赤子之心”。所谓“赤子之心”,在《汉语大词典》卷九中“赤子”的解释为:一是指婴儿,《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另一个意思则是比喻百姓、人民。《汉书?循吏传?龚遂》:“其民困于饥饿而吏不恤,故是陛下赤子之兵於湟池中耳”。而“赤子之心”的意思则是比喻纯洁善良的心地。《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李煜词“真”表现为一种单纯,是一种纯真、放纵。

一、李煜词表现的生活之真

李煜在生活上,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在词中都是表现得极为率真任性的,无所节制,无所忌惮。

李煜前期“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词作多以“寄情声色,而笔意自成馨逸”(吴梅《词学通论》)的词为主流,不少人都认为李煜的前期词是慵倦和*靡,是糟粕。其实,李煜的前期词虽然远比不上后期词的深邃,但也并不是最不可取的。

季特菲耶夫对贵族诗的评价说:“贵族的抒情诗并未提出较大的社会问题,但却展开了人的内心世界,对自然的感觉和爱情经验的最细致的情绪,这一切都使读者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更为提高,并且指示了新的审美价值,就是对社会有意义的价值。”[2]这段评论用来评价李煜的前期词是很恰切的。李煜的前期词虽然并没有提出重大的社会问题,写的只是豪奢的歌舞,真挚细腻的爱情和深沉的离愁,但却提示了新的审美价值,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所以李煜的前期词也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的。特别是在表现生活上,极为真切,毫无掩饰。

如他在当上皇帝之前,就直抒追求闲情逸趣,向往清心寡欲的生活。贵族生活的优裕条件,未必就没有令人忧虑的地方。相反,宫廷争斗及嫉贤妒能在李煜的思想上所留下的阴影却是涂抹不掉的。据《十国春秋?后主本纪》记载:李煜因“广额丰颊骈齿,一同重瞳子,文献太子恶其有奇表,从嘉避祸,维覃思经籍”。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引自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242页。

[2]《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口中国文学》1990年第11期。

[3]《新五代史》卷六一,《南唐世家?李煜传》第779页。

[4]《五国故事》卷上,台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宋)陶榖:《清异录?说郛》卷六一,中国书店1986年版。

[6]蔡厚示《李璟李煜词赏析集》[C]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第5页。

[7](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8]转引自詹幼馨《南唐二主词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年,第198-199页。

[9]詹安泰:《李瑕李煜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32页。

[10]叶嘉莹:《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台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149页。

[11]高兰、孟祥鲁《李后主评传》[M] 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第29页。

[12]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第十九则)[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7页。

古代人睹物思人 关于对琴的诗句有哪些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__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下面,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接着,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起至“魂魄不曾来入梦”,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来,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不以为纯粹是一种空中楼阁了。

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诗的末尾,写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诗人***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长恨歌》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事,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象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过去许多人说《长恨歌》有讽喻意味,这首诗的讽喻意味就在这里。那么,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呢?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由于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随后,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故事到此结束似乎也可以。然而诗人笔锋一折,别开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有起伏,有波澜。这一转折,既出人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由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不断发生矛盾、碰撞,诗歌把人物千回百转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也因此而显得更为宛转动人。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用了中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回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有所谓爱情说、政治主题说、双重主题说等等。本文作者持爱情说。首先从作品的四个层次来分析,肯定白居易并非像陈鸿写《长恨歌传》那样板着说教的脸孔去描写李杨故事,而是以“情”作为主旋律,让主人公的情去感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取得审美上的极大成功。本文还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和社会历史分析他在处理历史题材、政治题材和来自民间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的关系问题上的独到之处,进一步说明唐明皇杨贵妃形象的审美意义。

《长恨歌》一出,关于其主题,便成为历来读者争论的焦点。观点也颇具分歧。大抵分三种:其一为爱情主题。是颂扬李杨的爱情诗作。并肯定他们对爱情的真挚与执著;其二为政治主题说。认为诗的重点在于讽喻,在于揭露“汉皇重色思倾国”必然带来的“绵绵长恨”,谴责唐明皇荒*导致安史之乱以垂诫后世君主;其三为双重主题说。认为它是揭露与歌颂统一,讽谕和同情交织,既洒一掬同情泪,又责失政遗恨。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贵妃进宫后恃宠而骄,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有意将因玄宗荒*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气氛的感染而不是历史的理性批判。陈鸿《长恨歌传》“惩尤物,窒乱阶”之说是板着面孔做文章,故不能视为此诗的写作动机;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嵬,“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唐玄宗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缈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情”的宣泄已超脱于帝王妃子间的感情纠葛,而更多地带有诗人的主观的理想成分,并早已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应该说,写作之初,白居易至少在主观上是同意陈鸿的“惩尤物、窒乱阶”之说的,后来在《***府》的《李夫人》、《古家狐》中还重复强调了“尤物惑人”、“狐媚害人”的主题,明确宣扬之为害,但是又承认“人非木石皆有情”,是消灭不了的,所以解决问题的途径只好是“不如不遇倾城色”。但在《长恨歌》的实际写作当中,他又服从了民间爱情故事所表达的人类的向美本能和情感欲望。这样,整个故事便具有了更为深刻复杂的涵义:既写了真美,又写了真恶,并将两者直接联系在一起;《丽情集》本《长恨歌传》有一段话:叔向母曰:“甚美必甚恶。”李延年歌曰:“倾国复倾城。”此之谓也。这段话大概可以代表中唐士人对这一问题的最后思考。白居易写作《长恨歌》时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不因为“甚恶”而抹煞“甚美”。尽管其主题最后似偏离了对“甚恶”的谴责,但“甚恶”内容本身毕竟没有被抹煞,反过来又丰富了“甚美”的涵义。

《长恨歌》一方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和政治题材,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来自民间的具有悠久传统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白居易在创作中服从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诗人的个性思想,即传统模式与作者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并存,这固然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观是分不开的。白居易一生跨中晚唐,他的思想以贬官江州司马为界,经历了由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实践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模式。白居易所谓“独善”的基本内涵是乐天知命、知足保和,并由此而与释、老相通,以随缘任运、委顺自然为应世态度。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独善”与“兼济”并行不悖,“施之乃伊吕事业,蓄之则庄老道德”(《君子不器赋》),它们是一个完整人生观的两个侧面。还在遭贬以前,他努力为云龙、为风鹏,并与元稹大力倡导***府运动。也正是因为他年轻时候的胸怀大志,颇有挽唐室于既衰,拯生民于水火的政治气概,才使得他有足够的气魄处理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并以“不惑”来总结唐明皇后半生的政治得失,写就了《长恨歌》。这样,在他心目中对唐明皇的一分为二,必然要在塑造形象中反映出来。正是因为一往情深的唐明皇同重色轻国的唐明皇是对立统一体,所以,白居易把这个故事写成一个好皇帝的悲剧。好皇帝有所惑,终于造成了自己和百姓的悲哀。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唐明皇性格的塑造已排斥了理想化,乃是另一种理想化的结果。排斥的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皇帝们头上加足光圈使其上升为半神的理想化。而这排斥本身,就包含了城市居民的另一种理想在内,他们从现实生活中皇帝权威下降的土壤出发,把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想象为和他们自己一样的普通人,一个有爱欲、有苦恼、有错误、有缺点的人情味十足的痴情皇帝,简直同一般爱情故事中的主人公并无差别!他们从另一角度把皇帝理想化了,理想化的皇帝应该和百姓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神!而白居易从民本思想出发,有条件、并有所扬弃地接受了城市居民的这种对唐明皇的理想化,这样完成了对唐明皇形象的塑造。诗人被贬江州以后,“独善”与“兼济”的地位才发生了转化,他的精神生活与仕宦生涯逐渐转轨,终于以“独善”消释了“兼济”,在精神自救的过程中,白居易逐渐从关注社会政治转向关注个体生命,对于自由人格的钟爱逐渐超越了对道德人格的执著。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诱惑着读者呢?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

睹物思人完整的一句是什么

唐代 李商隐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关于思人的诗句古诗

睹物思人完整的一句是异日睹物思人。

睹物思人,汉语成语,拼音是dǔ wù sī rén,意思是看见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出自唐·裴铏《***·颜睿》:“贵妃赠辟(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贵妃赠送了他一枚避尘的犀角簪子,说,他日看着这个簪子就能想起我。

扩展资料:

睹物思人近义词有:

1、触景生情,汉语成语,拼音是chù jǐng shēng qíng,意思是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引起回忆的事物。出自元·无名氏《闺怨》曲:“风,吹灭残灯,不由的见景生情,伤心。”

2、人亡物在,汉语成语,拼音是rén wáng wù zài,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作谓语、宾语。出自宋·曾会《重登潇湘楼》诗:“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译文:东西还在人却已死想到就留下眼泪,世事变迁只留下我一人伤心不已。

关于抒发思亲之情的诗句

1.思念死人父母的古诗

关于思念逝去亲人的诗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思念逝去亲人的诗句 思念已故亲人的诗句 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一夜思亲泪,天明又复收。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欲挂坟前剑,重听膝上琴。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装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3lian***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恐伤慈母意,暗向枕边流。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 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园里最伤情。

2.睹物思人的诗句

1、《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2、《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

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只能独自观赏。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倚靠薄帷共赏明月。那是一定月色依旧,就让月光默默照干我们的泪痕。

3、《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4、《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5、《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情。

3.有关思念人的诗句

表达思念情人的诗句

藏头诗

深深夜色柳月中,

爱若轻歌吟朦胧。

马过柳堤知寸草,

晓云萦月映心红。

别离是淡苦的水,孤独是一匙咖啡,我把相思煮得浓浓,品你留下的芳味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江陵愁望有寄》 ----鱼***----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 ----张泌----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

泪纵能干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杨柳枝》 ----温庭筠----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怕相思,已思相,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俞彦----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折桂令》 ----徐再思----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关于爱情的日志《虞美人》 ----纳兰性德----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玉楼春》 ----周邦彦----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李白----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减字浣溪沙》 ----况周颐.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 ----晏殊----

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寅----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思念情人的诗句《燕子楼》 ----张仲素相思的诗句----

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赵必豫----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容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思念的诗句《凤求凰·琴歌》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赋别》 。----郑愁予----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无题六首其三》 ----李商隐----

最伤感的思念的诗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月满西楼》 ----李清照----

最痛苦思念的诗句: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玉楼春》 ----晏殊---- .

王---子公主结良缘

征---战情场勇向前

彬---彬有礼来献媚

我---睡孤枕有谁怜

爱---海悠悠为君顾

你---拥我身共入眠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4.思念死人父母的古诗

关于思念逝去亲人的诗句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思念逝去亲人的诗句 思念已故亲人的诗句

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一夜思亲泪,天明又复收。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欲挂坟前剑,重听膝上琴。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装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3lian***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恐伤慈母意,暗向枕边流。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

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园里最伤情。.

5.关于思念的诗句古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司马相如《凤求凰》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古》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长相思,在长安李白《长相思·其一》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愿君多***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关于的思念诗句古诗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李白《关山月》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风》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6.古诗中思念人的诗句

想念一个人的诗句

1、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3、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6、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7、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8、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9、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10、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11、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7.古诗中带 思 的诗句~

相思: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愿君多***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

江南红豆相思苦,岁岁花开一忆君。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其它: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8.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50首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菱女,一道夜歌归。4、《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8、《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旅宿》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3、《故人寄茶》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14、《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5、《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6、《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7《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18、《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20、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21、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22、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23、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24、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25、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26、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27、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28、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9、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30、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31、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32、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3、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34、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35、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6、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37、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38、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39、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

9.有哪些有关思念亲人的诗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思念家乡的完整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逢入京使

唐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人

日思归

薛道衡

人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旅次朔方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戌鼓断人行,

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李商隐的<锦色>翻译和赏析 原文

1.表达思亲之情的古诗

《诗经 ***薇》 ***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悲歌》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 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2.表达思乡思亲之情的诗句,并选两个赏析

唐·孔绍安

落叶》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忆故林.

唐·宋之问

《题大萸岭北驿》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

唐·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也很难办到。作者***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唐·李 白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静夜思》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全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抒发了作者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明净。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唐·李 白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唐·高 适 《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天又一年.

唐·杜 甫

《萤 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戴雨望林微.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规.

唐·杜 甫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行人,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且未休兵.

唐·戴叔伦 《题稚川山水》

松下矛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唐·李 益 《行 舟》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闻道风光满杨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唐·李 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张 籍 《秋 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表达思乡思亲之情的诗句有哪些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3、《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4、《江岸秋思》

唐·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1、《静夜思》:

白话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创作背景: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赏析:

前两句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作客他乡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在月明之夜,尤其是月色如霜的秋夜更是如此。“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后两句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思”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构思细致而深曲,脱口吟成、浑然无迹。内容是单纯,却又是丰富的;内容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体现了“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2、《阴雨》:今天的山岚雾霭特别的重,天涯广阔这里却是如此的偏僻深远。闻见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的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望向帝京但是云遮住了眼,想着故乡,檐上的雨一滴滴的滴到心里。用什么来安慰我这幽深彷徨的思绪,唯赖这北窗下的琴来解我心中孤独。

3、《客中寒食》:这首是主要表现旅人在外的思乡与愁苦 触景生情 便作此诗 句句言情 词词达意 给读者一种心灵上的震撼。

作者在异地度过寒食节, 思乡情切,泪湿沾巾, 连喝酒都没有情绪了。 这种心境, 作者自比, 在郊郭之外, 那些踏青而游, 及时行乐的人, 比不上他们啊。

4、《江岸秋思》

思乡,实际是思念家,思念家人,就是思念家乡亲人, 睹物思人。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表达思亲之情的古诗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词上片写望月奇思,幻想游仙于月宫。

下片写赏月后的体司与希望。词人视月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客观存在自然之美,亦可领略人情之爱,达到物我交感,人月融一的境界,体现了极富人情味的美好愿望。

从月亮的转移变化,盈亏圆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从而得出不应事事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全词构思奇幻,豪放隽秀,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格富哲理与人情。

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

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因其意境优美,富于哲理,情感动人,而绝唱至今。

5.表现思亲之情的诗句

⑴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⑶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⒀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⒁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⒂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⒃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⒄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⒅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⒆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锦瑟(原为无题)

李商隐(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无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五十弦,《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虽一般为二十五弦,但仍有其制。诗的一、二两句是说: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我对逝水流年的追忆。

诗的颔联与颈联是全诗的核心。在颔联中,庄周梦蝶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 ”诗句中的“晓梦”,指天将亮时做的梦。“迷蝴蝶”,指对自己与蝴蝶之间的关系迷茫。面对群雄逐鹿,变化剧烈的战国社会,庄周产生了人生虚幻无常的思想,而李商隐则是有感于晚唐国势衰微,政局,命运如浮萍而用此典故的。用此典故,还包含着他对爱情与生命消逝的伤感。他似乎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要把深深的痛苦与怨愤倾泄出来。望帝的传说见《寰宇记》说:“ 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子规即杜鹃。诗人笔下美丽而凄凉的杜鹃已升华为诗人悲苦的心灵。深沉的悲伤,只能托之于暮春时节杜鹃的悲啼,这是何等的凄凉。

颈联紧接颔联,《新唐书·狄仁杰传》载:“(狄仁杰 )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少有才名,孙权谓其父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珠”、“玉”乃诗人自喻,不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

诗人借这两个形象,体现自己禀具卓越的才德,却不为世用的悲哀。

诗的尾联,***用反问递进句式加强语气,结束全诗。“此情”总揽所抒之情,“ 成追忆”则与“思华年”呼应。可待即岂待,说明这令人惆怅伤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难遣,此时当更令人难以承受。

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个性,运用了典故、比兴、象征手法,诗中蝴蝶、杜鹃是象征,珠、玉属比兴,它们创造出明朗清丽、幽婉哀怆的艺术意境。

注释:

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汉书·郊祀志上》:“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亦不同。义山《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有“雨打湘灵五十弦”。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此隐隐有悲伤之感,乃全诗之情感基调。历代解义山诗者,多以此诗为晚年之作。商隐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兴,暗喻生平,引发以下“一弦一柱”之思忆。

⑵庄周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也有着人生如梦的惆怅和迷惘。

⑶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一九《杜鹃》诗注引《成都记》:“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亦曰子规。”传说蜀国的杜宇帝因水灾让位于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则隐归山林,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直至啼出血来.。

⑷沧海月明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闫立本如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⑸蓝田日暖玉生烟:《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文选》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困学纪闻》卷十八:司空表圣云:“戴容州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李义山玉生烟之句盖本于此。”

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惆怅了.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这两句诗表达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

五十的锦瑟乃是天神所用,世间用的锦瑟乃是二十五弦的。五十弦的锦瑟,音律太丰富,音域太广阔,音韵太悲美而让凡人享受不了,五十弦的锦瑟是作者自喻:才高志远却难为世用。

译文  锦瑟有五十条弦的说法,本没什么来由,(意指本来就是二十五弦。)

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此句为转折句。)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本句是对“华年”的阐释。)

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本句亦是对“华年”的阐释。)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喻指诗人的悲哀,即使是一个明媚的夜晚,依然想到的是眼泪。)

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暗指诗人对当时社会局势的不满。)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亦指自己对青春年华的追思之情。)

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亦指自己在年轻时对生活的态度也是那样不知珍惜。)

《锦瑟》是李商隐极负盛名的一首诗,也是最难索解的一首诗。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

诗取篇首二字为题,实际上等于是一首无题诗。关于这首诗的意蕴,我们不妨认为是诗人由听奏瑟而引发的对年华的思忆和对身世的感伤。

关于这首诗的解读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认为这是一首评悼妻子王氏的诗,首联为“景”,看到素女弹五十弦瑟而触景生情;颔联为比“喻”,借庄周化蝶,杜鹃啼血比喻妻子的死亡;颈联为“幻”,珍珠为之落泪,宝玉为之忧伤;尾联为“感”,情已逝,追思也是惘然!

二是认为这是诗人对逝去年华的追忆,首联为“起”,借五十弦之瑟喻人生之五十年华;颔联为比“承”,在浑然不觉间人生将走到尽头;颈联为“转”,以明珠宝玉比喻自己的才能;尾联为“合”,岁月催人老,一切都是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