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盗贼***排行榜,穿窬之盗故事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09 0
  1. 成语: 外厉内荏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2. 描写神色的成语四字成语
  3. 成语: 内荏外刚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4. 色厉内荏的意思
  5. 孔子的名言故事

成语: 内荏外刚 成语简解 编号 : 3400 成语 : 内荏外刚 注音 : ㄋㄟˋ ㄖㄣˇ ㄨㄞˋ ㄍㄤ 汉语拼音 : nèi rěn wài gāng 参考词语 : 色厉内荏 释义 : 义参「色厉内荏」。见「色厉内荏」条。 Emoji符号 : 内荏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内荏外刚”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宋体矢量字库:

楷体矢量字库: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此处所列为「色厉内荏」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论语.阳货》篇载:孔子说:「有些人外表非常严厉,内心却十分怯懦,若拿小人来作比喻,就像是**挖壁进入别人家里的盗贼。」透过这段文字,我们大概可以测知,在孔子眼中,「色厉内荏」者,指的是表里不一的人。这样的人在人前伪装成严峻守义之士,窃取别人的尊敬,但内心唯恐被人识破,令人不齿,和盗贼在人前装作光明正大,但心里就怕被人拆穿一样。后来「色厉内荏」被用来形容人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 典源 : 此处所列为「色厉内荏」之典源,提供参考。《论语.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1>,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2>也与!」 〔注解〕 (1)荏:音ㄖㄣˇ,柔弱、怯懦。 (2)穿窬之盗:超越围墙进入人家窃取财物的盗贼。窬,音ㄩˊ,通「逾」,逾越。见「 穿窬之盗 」。 书证 : 0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太宗至道二年》:「小人则不然,内荏外刚,虽善谈忠信,而履行颇僻,所以真伪难辨,然久而必败。」 成语接龙

“刚”字开头的成语

穿越盗贼小说排行榜,穿窬之盗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刚愎自用 刚戾自用 刚褊自用 刚愎自任

“内”字结尾的成语

饰外絮内 脍炙海内 金玉其外,败絮其内 鱼游釜内

“内”字开头的成语

内荏外刚

“刚”字结尾的成语

血气方刚 内荏外刚 气血方刚 参考链接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内荏外刚”分成的单字详解:

内, 荏, 外, 刚。

用户留言

暂无留言

名称 请输入您的名称,自动过滤HTML标签,请不要带链接。 邮件 如果需要网站管理员与您联系,请输入您的邮箱,此邮箱不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正文 请输入留言内容,自动过滤HTML标签,请不要带链接。

成语: 外厉内荏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海盗的词语解释是:海盗hǎidào。(1)出没在***上的强盗。

海盗的词语解释是:海盗hǎidào。(1)出没在***上的强盗。注音是:ㄏㄞˇㄉㄠ_。结构是:海(左右结构)盗(上下结构)。词性是:名词。拼音是:hǎidào。

海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在海上或海岸劫掠财物进行非法暴力活动的人。引《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济师洪河,拓定四州,袁谭、高干,咸_其首,海盗奔迸,黑山顺轨。”清王韬《瓮_馀谈·记李少卿事》:“林为海盗,以他案被获。”

二、国语词典

在海上掠夺他人财物者。

三、网络解释

海盗《海盗》是由李皙勋执导,千成日担任编剧,孙艺珍、金南佶、李庆荣、刘海镇领衔主演的一部古装动作片。影片以朝鲜建国初期为背景,讲述了为了捕获一只吞掉玉玺的鲸鱼而离开陆地的一伙男山贼和一群女海盗在茫茫大海上的离奇遭遇的故事。该片于2014年8月6日在韩国上映。

关于海盗的诗句

海盗为之潜丧气少迟兽_渤海盗淮荒海盗及吴租

关于海盗的单词

pirate

关于海盗的成语

诲盗诲*谩藏诲盗海吃海喝盗贼公行监主自盗塞耳盗钟穿窬之盗鼠盗狗窃掩耳盗锺狗盗鸡啼

关于海盗的词语

穿窬之盗狗盗鼠窃监临自盗盗锺掩耳鼠盗狗窃狗盗鸡啼监主自盗塞耳盗钟鼠窜狗盗谩藏诲盗

关于海盗的造句

1、小女孩给那些稀奇古怪的队名迷住了,答非所问他说“巨人队比海盗队更强吧?”。

2、用手一按,花儿成了蝴蝶,飞来飞去不离“过家家”,没有死神,你该十六岁,别抱月亮,别当海盗。

3、海盗的礼物,不准拒绝!嘻嘻生日快乐。

4、水手见海盗有条***腿,一把充***手的铁钩,而且还戴了眼罩。

5、为了自己的利益牺牲别人,和那些海盗还有什么区别。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海盗的详细信息

描写神色的成语四字成语

成语: 外厉内荏 成语简解 编号 : 3013 成语 : 外厉内荏 注音 : ㄨㄞˋ ㄌ|ˋ ㄋㄟˋ ㄖㄣˇ 汉语拼音 : wài lì nèi rěn 参考词语 : 色厉内荏 释义 : 义参「色厉内荏」。见「色厉内荏」条。 Emoji符号 : 厉内荏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外厉内荏”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此处所列为「色厉内荏」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论语.阳货》篇载:孔子说:「有些人外表非常严厉,内心却十分怯懦,若拿小人来作比喻,就像是**挖壁进入别人家里的盗贼。」透过这段文字,我们大概可以测知,在孔子眼中,「色厉内荏」者,指的是表里不一的人。这样的人在人前伪装成严峻守义之士,窃取别人的尊敬,但内心唯恐被人识破,令人不齿,和盗贼在人前装作光明正大,但心里就怕被人拆穿一样。后来「色厉内荏」被用来形容人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 典源 : 此处所列为「色厉内荏」之典源,提供参考。《论语.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1>,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2>也与!」 〔注解〕 (1)荏:音ㄖㄣˇ,柔弱、怯懦。 (2)穿窬之盗:超越围墙进入人家窃取财物的盗贼。窬,音ㄩˊ,通「逾」,逾越。见「 穿窬之盗 」。 书证 : 01.《后汉书.卷三○下.郎顗襄楷列传.郎顗》:「今三公皆令色足恭,外厉内荏,以虚事上,无佐国之实。」 成语接龙

“外”字结尾的成语

置之度外 喜出望外 九霄云外 逍遥法外 武陵世外 付之度外 九层云外 喜出意外 慧中秀外 置之身外 孙山之外 窳其中而美其外

“外”字开头的成语

外强中干 外厉内荏 外强中枯 外泽中干 外腴中干

“荏”字结尾的成语

色厉内荏 外厉内荏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外厉内荏。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外厉内荏”分成的单字详解:

外, 厉, 内, 荏。

成语: 内荏外刚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1. 描写神色的四字词语

愁眉苦脸chóu méi kǔ liǎn

成语解释: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形容愁苦的神色。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对人前巧语花言,背地里愁眉泪脸。”

例 句:成老爹气得愁眉苦脸,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几个乡里人去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

得意之色dé yì zhī sè

成语解释:得意:称心如意。因非常称心如意而露出傲慢的神色。

例 句:血的游戏已经开头,而角色又是青年,并且有得意之色。(鲁迅《书信集·答有恒先生》)

失惊打怪shī jīng dǎ guài

成语解释: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也形容大惊小怪。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还牢末》第三折:“猛抬头观觑了失惊打怪,原来是匾金环故人犹在。”

疾言遽色jí yán jù sè

成语解释: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成语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例 句:襄公把个盟主捏在掌中,临时变卦,如何不恼。包着一肚子气,不免疾言遽色。(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三回)

形色仓皇xíng sè cāng huáng

成语解释:动作匆忙,神色慌张。

描写神色的成语有哪些?描写神色的成语有哪些?

色授魂与sè shòu hún yǔ

成语解释:色:神色;授、与:给予。形容彼此用眉目传情,心意投合。

成语出处: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一侧。”

例 句:时一谈宴,则色授魂与,尤胜于颠倒衣裳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娇娜》)

绘声绘色huì shēng huì sè

成语解释:把人物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例 句:他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非常吸引人。

五色无主wǔ sè wú zhǔ

成语解释:五色:指人脸上的神***;无主:无法主宰。形容恐惧而神色不定。

成语出处:《淮南子·精神训》:“禹在省方,济于江,黄龙负舟,舟中无人,五色无主。”汉·刘向《新序·杂事》:“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喜气洋洋xǐ qì yáng yáng

成语解释:洋洋:得意的样子。充满了欢喜的神色或气氛。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例 句:马上的将士们都 是精神抖擞,喜气洋洋,丝毫不象是吃过败仗。(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五章)

形迹可疑xíng jì kě yí

成语解释:举动和神色值得怀疑。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房文淑》:“邓以形迹可疑,故亦不敢告人,托之归宁而已。”

例 句:贴在教务处骂他的纸条,确有点过火,但也是他形迹可疑所致。(鲁迅《两地书》一一)

惊愕失色jīng è shī sè

成语解释:失色: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惊恐得改变了神色。形容十分吃惊。

成语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卷》:“契丹以马军万人拒之于前,将士皆惊愕失色。”

例 句:这话登时传到宋良箴耳内,吓得惊愕失色,泪落不止。(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

改容易貌gǎi róng yì mào

成语解释:改、易:改变;容、貌:神色、相貌。变了神色或模样。

成语出处:《庄子·德充符》:“‘吾与夫子游十九年,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

色厉内荏sè lì nèi rěn

成语解释: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成语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例 句:他跑遍租界的各处,观察了帝国主义爪牙的色厉内荏的窘态。(叶圣陶《英文教授》)

2. 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词

大惊小怪 大惊失色 大惑不解 从容不迫 毛骨悚然 心不在焉 六神无主 泰然自若 心平气和 平心静气 目瞪口呆 处之泰然 半信半疑 毕恭毕敬 自言自语 喃喃自语 全神贯注 兴致勃勃 兴高***烈 呆若木鸡 将信将疑 含情脉脉 坐卧不安 怅然若失 忸怩作态 没精打*** 沉吟不决 张口结舌 张皇失措 迟疑不决 局促不安 忍俊不禁 哑然失笑 幸灾乐祸 若无其事 若有所失 若有所思 和颜悦色 和蔼可亲 垂头丧气 受宠若惊 狐疑不决 怡然自得 诚惶诚恐 勃然大怒 恼羞成怒 炯炯有神 洗耳恭听 举止失措 神气十足 神色活现 神色自若 神***飞扬 神***奕奕 神思恍惚 屏息凝神 眉飞色舞 眉开眼笑 眉来眼去 怒不可遏 怒气冲天 怒火中烧 怒发冲冠 怒形于色 破涕为笑 热泪盈眶 唉声叹气 哭天抹泪 哭笑不得 笑逐颜开 笑容可掬 疾言厉色 谈笑风生 谈笑自若 冥思苦想 捧腹大笑 悠然自得 得意忘形 得意洋洋 惊恐万状 惊慌失措 喜上眉梢 慌手慌脚 聚精会神 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精神恍惚 精神焕发 嫣然一笑 横眉冷对 嘻皮笑脸 噤若寒蝉 瞠目结舌 黯然神伤 黯然销魂 面面相觑 (1) 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大腹便便,膀大腰园、披头散发、虎背熊腰、衣冠楚楚、相貌堂堂 (2) 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身手敏捷、风驰电掣,动如脱兔,举目眺望、大步流星、昂首挺胸,手舞足蹈、张牙舞爪、(3)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呆若木鸡、目瞪口呆、神***奕奕、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眉飞色舞、张口结舌、挤眉弄眼、眉开眼笑、目不转晴 (4) 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举棋不定,忐忑不安、心急如焚、七上八下、六神无主、心神不定。

色厉内荏的意思

成语: 内荏外刚 成语简解 编号 : 3400 成语 : 内荏外刚 注音 : ㄋㄟˋ ㄖㄣˇ ㄨㄞˋ ㄍㄤ 汉语拼音 : nèi rěn wài gāng 参考词语 : 色厉内荏 释义 : 义参「色厉内荏」。见「色厉内荏」条。 Emoji符号 : 内荏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内荏外刚”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此处所列为「色厉内荏」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论语.阳货》篇载:孔子说:「有些人外表非常严厉,内心却十分怯懦,若拿小人来作比喻,就像是**挖壁进入别人家里的盗贼。」透过这段文字,我们大概可以测知,在孔子眼中,「色厉内荏」者,指的是表里不一的人。这样的人在人前伪装成严峻守义之士,窃取别人的尊敬,但内心唯恐被人识破,令人不齿,和盗贼在人前装作光明正大,但心里就怕被人拆穿一样。后来「色厉内荏」被用来形容人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 典源 : 此处所列为「色厉内荏」之典源,提供参考。《论语.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1>,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2>也与!」 〔注解〕 (1)荏:音ㄖㄣˇ,柔弱、怯懦。 (2)穿窬之盗:超越围墙进入人家窃取财物的盗贼。窬,音ㄩˊ,通「逾」,逾越。见「 穿窬之盗 」。 书证 : 0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太宗至道二年》:「小人则不然,内荏外刚,虽善谈忠信,而履行颇僻,所以真伪难辨,然久而必败。」 成语接龙

“刚”字开头的成语

“内”字结尾的成语

“内”字开头的成语

“刚”字结尾的成语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内荏外刚”分成的单字详解:

内, 荏, 外, 刚。

孔子的名言故事

色厉内荏的意思是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成语拼音:sè lì nèi rěn。

成语解释:色:容色,表情;厉:严厉;荏:怯弱。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形容外表凶恶强横,实际上内心虚弱怯懦。

成语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示例:东汉·王充《论衡·卷十非韩篇第二十九》∶“奸人外善内恶,色厉内荏,作为操止象类贤行,以取升进,容媚于上,安肯作不孝、著身为恶,以取弃殉之咎乎?”

成语故事

孔子描述春秋末期掌权者之心理,彼等外表道貌岸然,威严异常,似模似样,而内心则怯懦无比,脆弱至极。辛辣讽刺装腔作势,狐***虎威,表里不一,口是心非,***,作奸犯科,***腐化,违法乱纪之人。极度蔑视色厉内荏,欺世盗名之流,作威作福,沽名钓誉之辈。

于人前伪作仁义之士,窃取他人虔敬,而内心唯恐为人说破,终日提心吊胆,担惊受怕。时其罪尚未揭发前,呼风唤雨,威风无比,一旦东窗事发,竟觳觫颤栗,逃之夭夭。故孔子喻之为钻墙逾穴,偷鸡摸狗之宵小。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落水救人

有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了,表扬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钱,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观的效果。

孔子的故事——评赎奴隶

当时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个规定,凡是到国外旅行去,看到有鲁国人在外国被卖为奴隶的,可以花钱把他赎出来,回到鲁国后,到国库去报帐,国库照付。孔子有一个学生,真的在国外看到有鲁国人被卖为奴隶了,就把他赎出来。赎出来以后,他没到国库去报帐,别人都说这个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后,大骂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错了。别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赎了人,又不去报帐,这不是好事吗?不是品格高尚吗?孔子说看问题不能这样看,他这个做法,实际上妨碍了更多的奴隶被赎出来。这个人回来后没有去报帐,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本想赎他出来,又想,我赎了以后,如果去报帐,别人就要议论:以前某某人不报帐,你去报帐,你的品格不如他。这样,这个人就可能装作没看见,不去赎人了。所以,这个做法就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人家赎买出来,是有害的。

孔子的故事——孔子行礼

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歇一会儿吧!”

“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

“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

“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在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孔丘的举止确实是不同凡响的。

孔子的名言

1、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5、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6、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0、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的名言

11、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2、见得思义。

13、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4、割鸡焉用牛刀?

15、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0、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的名句

21、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2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3、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2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5、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6、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7、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0、小不忍,则乱大谋。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子的名言

3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33、小不忍则乱大谋。

34、道不同,不相为谋。

3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6、巧言令色,鲜矣仁。

3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4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的名言

4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6、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4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8、有教无类。——孔子的名句

4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0、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5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4、乐而不*,哀而不伤。

5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7、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9、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60、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名言警句孔子_孔子语录

名言警句孔子_孔子语录_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见《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说:质朴超过了文***,就显得粗鄙;文***超过了质朴,就显得虚夸。只有文***与质朴和谐地配合在一起,这才成为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见《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说:(对任何有益的东西)了解它的人比 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在其中的人。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见《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节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日: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见《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会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对天发誓说:如果我有不对的行为,请天厌弃我!请天厌弃我!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见《黼述而》)。

☆译文⊙

孔子说:只阐述以前的文化而不从事创作,信从并爱好古代文化我私下将自己与我那老彭相比。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见《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将(所见所闻)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什么呢?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见《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品德不加以培养,学问不予以讲求,听到道义所在不能前往,有缺点错误不能改正,这是我的忧虑。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见《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立志于道,根据于德,归依于仁,而游娱于六艺。

子曰: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见《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只要是带点薄礼来主动求见的,我从没有不对他给予教诲的。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见《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们想问题而想不清、想表达而说不出的时候,我不会去启发他。教给四角中的一角,他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角,我就不再教他了。

子谓颜渊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日: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见《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任用我,就干起来;不用我,就隐起来,只有我和你能这样吧!子路听了说:那么,您率领三军打仗,找谁共事呢?孔子说:那种赤手和老虎搏斗,赤足横涉黄河,即使死了也不知后悔的人,我是不会找他共事的。我一定要找临事知道恐惧谨慎,善于谋划并能作出决定的人。

孔子名言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8、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3、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14、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15、放于利而行,多怨。

1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8、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9、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20、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1、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2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4、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8、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9、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30、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31、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32、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33、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5、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3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9、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4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3、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4、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5、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46、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7、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48、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0、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51、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5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的名言

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孔子

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4.不迁怒,不二过。 孔子

5.不学礼,无以立。

6.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

8.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1.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4.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孔子

15.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

16.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7.夫子莞尔而笑。 孔子

18.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19.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

2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21.刚、毅、木、讷近仁。 孔子

2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3.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孔子

24.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孔子

25.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2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

28.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0.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孔子

31.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32.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

3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36.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7.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8.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39.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孔子

40.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

41.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42.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43.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

44.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4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46.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4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8.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9.孔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孔子

50.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

51.孔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52.孔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

53.孔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

54.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

55.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

56.孔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57.孔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

58.孔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

59.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60.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

6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6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

63.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孔子

6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孔子

65.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

6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6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8.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孔子

69.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7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72.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孔子

7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7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朽木不可雕也。 孔子

7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76.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7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8.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79.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8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81.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

8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8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4.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85.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8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

8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88.朽木不可雕也。

8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9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9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92.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孔子

93.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9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

95.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孔子

9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孔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9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9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0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

10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

102.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