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私寡欲是谁倡导的_少私寡欲反义词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5-31 0
  1. 道德经是谁的著作?

克己,----倡导方法,约束自己孔子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他认为“克己”是实行“忠恕之道”的先决条件,也是爱人的先决条件。要克制做事专从自己私利出发的行为,而应该考虑他人的利益,以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仁”。“寡欲”,-----道教教义,认为道***为人处世应节制欲望,个人修炼要少私寡欲,才能求得长生。“寡欲”原是《老子》中的概念,《老子》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认为“咎莫大于欲得”。

道德经是谁的著作?

道家追求的生活方式:返朴归真

 返朴归真,意为学道者通过修炼性命,摒弃伪性,返归纯朴天真的本性,如同赤子,而与道同一,这是道家生活中的主要追求,其来源于老子之道。老子将道运用在许多不同方面,例如他的社会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他的人生观是“清静无为、返朴归真”;他的修炼方法是“深根固蒂、长短久视”。老子认为人若以“道”为准则,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修炼,就可以返本还原、返朴归真,和“道”融为一体,而成为神仙,故老子说“谷神不死”。由此千百年来,道教中人恪守这一法则,认真探索,勤学苦炼,追寻着返朴归真、长生久视之道,可见返朴归真不仅是一种修炼方法,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

 老子返朴归真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

少私寡欲是谁倡导的_少私寡欲反义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一,清静无为。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就是说人若清静,就会正确地去立身处世,如做人要正派,做官要公正廉明等等。在老子《道德经》中“清静”、“无为”是两个颇相类似的范畴,同时,它和“寡欲”也有着一定的联系,他们都是“道”的部分表现。在后来的道教中常以它的“无为”或“寡欲”作为一个连用的术语,如道经中所说的“清静无为”或“清心寡欲”。

 在《道德经》中,还有一个与它相对的名词,那就是“浊”,并且还有着相生相化的关系。老子曾说过:有道之士,性体圆明,湛然清澈,处于万物之中,与天地浑然一体,民之所乐则乐,民之所忧则忧,和光同尘,没有什么区别。那么谁能除尽后天的七情六欲,荡尽尘俗一切污浊,使其心宁静呢?只有返回其先天的虚明体性,就如浊水慢慢而静,才能澄清而重现。所以有道之士,身虽处尘俗之中,其性顺物而自然,不染不着,不滞不留,相似浑浊一样,其性体常住。

 这段话说的不仅是道家清静功夫,而且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是说,人处在一个纷繁芜杂的社会里,如何去避开尘世,达到清静,那就要做静功,当静功做到一定境界时,更要继续坚持下去,即会见到光明。老子认为这都是“道”的表现。对此,《清静经》则说得更直接了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指出“清”和“浊”是“道”表现出来的两个不同侧面。所以,在老子的宇宙观中,“清静”是大自然最根本的形态;在人生观中,“清静”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就清与浊这两个方面而言,后者必须服从于前者,因为老子是本着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的宗旨来阐述大道的,所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必须与自然相协调,这样才能以万物养育群生。 故而《清静经》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这里所说的“无形”、“无情”、“无名”都是说明“道”的“清静”,不但要“清静”,而且要“常清静”,要“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应常静”就是“清静”。在经中又叫“真静”,就是要“心无其心”、“形无其形”、“物无其物”,能够“唯见于空”,并且“观空亦空”,最后达到“湛然常寂”。? 然而,这里所说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其意与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相对,指遵循自然,按照天道自然的法则办事,不妄作为。简而言之就是天道自然无为,人法道也应当无为。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治”才是“无为”的真正宗旨。《老子河上公章句》说:“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可见“无为”既是修身处世的原则,又是治理国家的政治准则。 从修身处世方面来看,“无为”是道教人生哲学的主要原则,也是做到返朴归真的主要方法。《淮南子·原道训》中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为者,因物之所为。”进而《淮南子·诠言训》又举例说:“智者不以位为事,勇者不以位为暴,仁者不以位为患,可谓无为矣。”并且强调“无为者,非谓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莫从己出也。”指出“人无为则活,有为则伤。无为而治者,载天地,为者不能有也;不能无为者,不能有为也。”所以圣人内修其本质,而不外饰其华表,保养精神,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漠然无为而无不为,淡然无治而无不治。 其二,见素抱朴。《道德经》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朴”就是“朴素”的意思,《说文》讲:“朴,木素也。”在《道德经》中“朴”字有时也作“敦厚”来解释,如说:“敦兮其若朴。”有时也可以当作“道”来理解,如说:“朴虽小,天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有时也说成“归朴”,如说:“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可见“朴”是道之本,人之性,物之情。上古之世自然古朴,上古之人自然古朴,人生之初自然古朴。然而由于情欲之弊,世人离道愈来愈远,身不得保,国不得治。道教讲“抱朴”,就是去除后天之伪,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素之道。 “朴”是大道之法,法道治世,社会自然古朴。《淮南子》和《列子》中均给我们描绘了素朴的社会。《淮南子·本经训》中说:三皇治理天下的时候,和顺处下不逆天道,寂寞平静不挠民众,朴质无华而情真意切,悠闲自得而不骄不躁,人事转移而没有变故;在内在修养上合乎于道,在外在表现方面符合于道义;变化而顺成于道理,行动而有利于万物;说话言简意赅而遵循于事理,行动敏捷而合乎于情理;心情愉快而不虚伪,待人接物朴实而不爱慕虚荣;所以做事时不去选择时间,不去占卦预卜,不去猜想开始,不去考虑结束;恬淡平安就心满意足,动荡不安就努力改变:身体力行均以天地为准则,以阴阳为标准;同和于四时,明照于日月,与造化天地相和顺。 列子也十分推崇“不识不知,顺帝之则”的自然古朴社会。《列子·仲尼》说:尧治理天下达五十年之久,不知道天下治理得好还是不好,不知道老百姓拥戴他还是不拥戴他,于是他环顾并寻问左右的近臣,近臣说不知道;问宫庭外的官员,回答说不知道;再问民间贤德之士,也说不知道;于是尧装扮成老百姓的样子闲逛在大街上,听儿童歌谣道:种出粮食养老百姓,无不是你的崇高美德,不用知识,不用智能,只依天帝的法则。可见尧治理天下,自然古朴而不知。 所以《道德经》说:圣人在天下,处处谦虚谨慎,含藏内敛,不露锋芒,与百姓和光同尘,不论尊卑,不分贵贱,对大家一视同仁,平等看待,其心与万民之心浑为一体,如初生婴儿之心,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治世如何才能返于古朴呢?老子认为,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这样才会民利百倍,民复孝慈,盗贼无有。并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其三,少私寡欲。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同时他还说过一些“无欲”、“不欲”等和“寡欲”相类似的名词。在老子思想中,对于“人欲”的节制,是非常重要的。《道德经》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他的这一认识,是从他的“道”中体现出来的。《道德经》说:大道广泛流行,无所不至,无所不遍,它可左可右,可上可下,可顺可逆,在方为方,在圆为圆,向无定向,形无定形,任其物性,顺其自然;它化生万物,创造世界而不推辞,作出巨大成就而不自以为有功,养育了万物而不加以宰制;它不求名利,无私无欲,可称它为“小”,万物归附它而它不自以为主,可称它为“大”,由于它从来不自大,所以能够成就其伟大。他说:“道”的伟大是说不完的,从大的方面来讲,是万物归焉而不辞;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无欲”,但圣人务小而不务大,而结果却能成其大。他认为“道”的本来面目就是“无欲”,“无欲”的后果是成就了“道”的伟大,所以他主张寡欲,“少私寡欲”是“返朴归真”的起码的要求。? 在此老子不但提出了“返朴归真”的思想,还为广大修道之士指出了“返朴归真”的修炼方法,即“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并将之奉为三宝,身体力行。他任周守藏室史其间,为官清廉,衣着朴素,不求华饰;后见周室衰微,于是就弃官西行出函谷关,留下了一部流传千古的伟大著作《道德经》。?

 列子和庄子继承了老子思想,对于清静无为,庄子认为:无所追求天下就会富足,无所作为万物就会自行变化发展,深沈宁静人心就会安定。并说:处于保持本性、无所修饰的心境,交合形气于清静无为的方域,顺应事物的自然而没有半点个人的偏私,天下也就会治理得好。不仅如此,庄子还认为“无为”方能安其性命之情,方能用天下而有余。将老子“无为”思想发展为“逍遥游”,主张不要成为名誉的寄托,不要成为谋略的场所,不要成为世事的负担,不要成为智能的主宰,游心于四海之外,而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列子在《黄帝》中描写了一个华胥之国,他说:华胥氏之国,不知道距离中国有几千几万里;不是船车和步行所能够到达的,神游才能达到。这个国家不设首领、官位,听其自然而已;这里的百姓没有嗜好和愿望,听其自然而已。人们不知道生的快乐、不知道死的厌恶,所以婴儿和青少年没有夭折和死亡;不知道爱护自己,不知道疏远别人,所以没有爱憎;不知道违背迕逆,不知道趋向顺从,所以没有利害;全都没有什么爱憎,全都没有什么畏忌。入水不被淹,入火不被烧,刀砍鞭打没有伤痛感觉,飞腾空中好象脚踏实地,睡在虚处好象躺在床上,云雾障碍不了视线,雷霆扰乱不了听觉,美的恶的迷惑不了内心,深丘山谷阻滞不了脚步,这不过是精神在运行罢了。可见华胥氏之国是顺其自然而治的,他所说的“自然”,事实上也就是指“无为而无不为”。?

 关于见素抱朴,《庄子》和《列子》中谓之“复朴”。庄子说:“明白入素,无为复朴。”列子则说:“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它们的含义差不多,“朴”字都是指朴素之道。。针对当时人欲横流社会,庄子提出了返归淳朴的措施。从原则上讲,也就是“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见《庄子·秋水》)即不要用人事去毁灭天然,不要用造作去毁灭性命,不要因贪得去求声名。这样“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关于少私寡欲,庄子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见《庄子·在宥》)是要求人心要清要静,思想才会纯洁,就会去追求素朴的生活。而列子则一反常规的论述方法,他在《杨朱》中以讽喻的手法先提出“厚味、美服、好色、音声”是获得尽情享受的前提,并称之为“达乎生生之趣”,然后反戈一击,抨击为寿、为名、为位、为货的行为,倡导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是“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认为正确的生活态度应该是“不违自然所好”,只有抱着这种生活态度和这样处理人际关系,才能保持人的天性,进而达到做人的理想境界。并指出名声是虚伪的,并以古讽今对子产准备私授其弟禄位的事情,实实在在地嘲弄了一番。“今有名则尊荣,亡名则卑辱”,对于社会不公平,对于人心险恶,在一定程度上作了揭露和批判。这就是要求人们放弃名利和各种私欲,做到返朴归真。?

 以上三方面是道家、道教人生观的重要内容。道家、道教追求返朴归真,“朴”、“真”是大道本质的反映,是圣人德性的最高境界。《道德经》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把“赤子”作为“朴”的典范。并在描述“真朴”之士时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涣兮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庄子和列子亦主张返朴归真,遵循无为的原则,以复归原始混沌淳厚朴实的自然状态,后世许多高道大德铭记古训,均以返朴归真作为修身的重要原则和理想,加以继承发扬。

老子(中国·春秋生卒年不详)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的海德格尔被认为最直接地从《道德经》中吸取了思想***。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哲学家阅读老子思想,都是为了从中获取能够拯救西方文明危机的良方。而他们的确发现,《道德经》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理解、为人处世的自然态度、德性培养的修行方法,对弥补西方文明中的精神失落和强权意志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环球时报》

先秦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不仅是先秦诸子的启蒙者,也是中国文化大智大慧、大本大源的象征。他在世界上较早提出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千百年来为世人提供了观察社会、思索人生的独特视角,他的思想是构筑中华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支柱和组成部分。他又是现实生活中一位特立独行的奇人,为人处世卓尔不群,在当时和后人的心目中他的形象包裹着浓厚的神秘色彩。虽然历史已跨越千年,但老子的思想和精神由于早已融入中国式的生存和生活里而至今犹有极强的穿透力。

老子堪与孔子比齐,同被世界公认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智者和哲人,这位才智过人的哲人,识穷宇宙,道贯天地,立万世之典范,创道家学派一脉,泽被千年,影响深远。他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都与老子的思想的影响有关。他教人顺应自然、顺应大势,谦恭、知足、徐缓、柔顺、自守和不妄为,这些伟大的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耀眼的光华,早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老子所撰述的《道德经》一书,是中国文化的大宝藏,是中国思想史上一次灿烂的日出。它广博精微,短短5000多字,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自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成为后世道学的圭臬和国人立身处世的规则所在。

两千年以来,《道德经》大而用之于天下国家大事,小而用之于个人立身处世,所用之处无不产生深刻的影响,无数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乃至普通百姓,纷纷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老子的智慧经过两千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光彩熠熠,至今仍对世人有着非同一般的深刻影响和启迪。

周末王室发生内乱,景王崩,王子朝叛变,在守藏室中带走了大批周朝的典籍逃奔到楚国。此事波及老子,老子于是辞去守藏室史官之职,离开周都,准备从此隐居。行至函谷关时,关令尹喜知道他将隐去,请其著书,于是老子留下了他唯一的著作——《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共81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下篇德经,共5000多字。取上部第一字“道”与下部第一字“德”,合为《道德经》。这部经典虽然只有5000多言,但是作为先秦诸子中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它涉及了哲学、政治、军事、文化、艺术,以及***道德、修身养性等,可以说无所不包。老子从极其超越的高度审视世态人生,提出了一套独特的人生观。他的人生观不仅奠定了道家人生哲学的基础,而且对中国人的为人处世和行为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道”是《道德经》一书的中心范畴和哲学基石。《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主宰,宇宙万物都是从“道”演化而来的。在老子看来,修道即修德,凡是善于建功立德的人,必须以人为本,从修养自身做起。在社会人生领域,人们通常主张有所作为,普遍赞同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老子对此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有些事情不是可以勉强去“为”的;勉强去做,就会遭受挫折。老子十分推崇无为的原则,《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无为”,“无为”是修道修德的最高境界。世上的事往往就是这样:当你只是为获得而去获得,成功总是那么遥远;一旦你超越了功利的目的,顺其自然而为,成功或许马上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老子无为而为的人生观就具有这方面的意蕴,为人处世目的性不要太强,不要太功利,不要勉强,不要刻意而为,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强作妄为,不要为成功而追求成功,否则欲速则不达。

达到“无为”的前提,就是无欲。人作为一种生命存在,总会表现出一定的欲望。老子主张“少私寡欲”,反对纵欲。在他看来,欲望有其限度,一旦超过了,就有百害而无一益。老子发现事物向其对立面转化、物极必反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人生领域也不例外。他反复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老子看来,既然物极必反,人的追求超过了一定限度,才会发生不利于自身存在的转化;那么,限制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追求不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不会发生那种不利于自身存在的转化。在老子看来,能知足知止,就不会与他人发生矛盾,发生争斗,因而也就不会遭人暗算,产生怨尤。知足知止是老子为自我保护而提出的重要人生原则,这一人生原则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千百年来,许多人将“知足不辱”、“知足常乐”、“知止不殆”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老子认为人类最大的祸害是人的私心欲望,修道的关键在于去掉人的私心欲望;去掉了私心欲望,人就可以获得身心健康、获得幸福。在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怎样才能做到无欲呢?老子给世人提供的减少私心欲望的方法是“守静”。老子守静制动的思想作为人生原则,包含着极高的人生价值。根据老子的看法,为人守静,处世从容,则能举重若轻,化险为夷;遇事急躁,轻举妄动,则很难有好的结果。临事不慌,处乱不惊,镇静自若,以逸待劳,静观其变,又常常能够胜人一筹。“宁静致远”,静定生慧,静能给人带来无穷的创意和智慧。正因为此,千百年来许多人把《道德经》中守静制动的思想奉为人生的座右铭。

人在社会上生活,要面对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问题。老子在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关系问题上赞同无私利他,但又不忘利己。根据老子的看法,一个人只要无私,为他人着想,他就能够扩张自己的利益;而且他越能无私利他,获得的利益便越多。因此老子认为,为人处世应当宽宏大量,能容人,能原谅人,能包涵人。

老子生活在诸侯争霸的时代,对于争斗的残酷现实和灾难性后果,有着深切的体验。他希望社会停止纷争,主张为人应宽容,把“不争”作为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就个人而言,所谓“不争”是指不与人争地位、争功名、争利益,不与人发生正面冲突。老子认为“不争”是一种高尚的德行。他十分赞赏水谦下、居下的品性。水表面上看是最柔弱的东西,随遇而变,遇圆则圆,遇方则方,但却能穿石销金,无孔不入,无坚不摧。他确信柔弱蕴藏着巨大力量,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人们在刚强与柔弱之间,往往看重刚强的力量,习惯于求强、图强、逞强,甚至以强凌弱,老子却告诉人们:柔弱并不是懦弱,柔弱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比刚强更大的力量。

柔弱处世是老子的高明之处,在他看来,谦恭卑下,先人后己是居上、领先的有效手段。退是为了更好地进。在老子心目中,谦下不先具有积极的功效,它可以引起别人的好感和佩服,得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而对自己有益。相反,如果一个人热衷于自我表现、自以为是、自我夸耀、自高自大,就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不能为人所尊重,自己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也就是“谦受益,满招损”的意思。

老子表面上看是现实人生的冷眼旁观者,骨子里却是一位热爱人生的智者。他十分关注人的命运,特别注重生存的方法和策略。他不仅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就个人如何保全自己的生命进行思考,提出了丰富的明哲保身思想,而且还就人在社会中如何取胜、如何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目的进行探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生进取观。人在社会中生活,总要有所追求。老子并不反对人基于自然需要的追求,但他要求人们知足知止。在老子看来,名利是身外之物,人的生命价值远在名与利之上,什么样的名声和财物也没有人的生命宝贵、重要。为获得名利而伤害自己的生命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的。老子把个人的生命看得比天下还贵重,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因此在仕途多舛、命运不济的情况下,应该放弃功名利禄,隐身保命。

从“重身轻物”、“知足知止”的观点出发,老子进而要求那些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功成不居,功成身退。老子并不主张人锋芒毕露,勇于自我表现。他觉得锋芒毕露对人没有益处,应该韬光养晦,善于隐藏自己,不让人知道自己的实力和底细,以防不测。老子主张韬光养晦、“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但并不是崇拜愚昧和笨拙,单纯要人愚昧、笨拙,而是要有才干和大德的人懂得匿才藏德,不露锋芒,善于隐蔽自己。在老子看来,树木长得卷曲不合规矩,就会免除砍伐之祸;在社会中,人能委屈自己,生命就会得到保全。当一个人建立事业,功成名就之后,如果不能及时引退,而要自恃其功,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那就是不懂得知足知止,将会招致灾祸,危及生命。老子从保身的角度提出功成身退的思想,要求人在取得成就、建立功勋之后,见好就收,急流勇退。这是一种十分理智的人生忠告,后世的国人十分服膺这一忠告,范蠡、张良功成身退的故事,长期为人们津津乐道。

老子的思想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作为人们修身处世的普遍原则,可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道德经》是人类传统文化***上的一颗明珠,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到中国访问时,有人向他介绍《道德经》中几段文字后,他极为惊叹,认为2000多年前能有这么深邃的思想,简直不可思议。在美国作家麦克·哈特著的《人类百位名人排座次》一书中,老子被列为第75位,在地球上出现过的数百亿人中,老子以短短5000言而进入百位名人之列,足见《道德经》在人类历史上影响之巨大。在西方,《道德经》各种译本至少有40多种。在德国,德国总理施罗德曾在电视上呼吁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多年以来,世界各国众多的有识之士都从《道德经》里面吸取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完善了他们的思想,升华了他们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