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守为攻往往是海洋霸权面对陆权国家_以守为攻往往是海洋霸权面对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12 0
  1. 为什么大清帝国的时候,日本崛起只用了不到30年?
  2. 失去欧洲大陆领地的英国,是怎样走向海洋强国之路的?
  3.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4. 向阳红十号事件
  5. 美苏冷战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6. 我想写篇中学海洋地理教育的论文可不知怎样写,恳求各位前辈帮帮忙谢了!
  7. 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古代和中世纪前半叶尚无领海、***的概念,世界海洋是对所有人开放的,是人类所共有的。大约从13世纪开始,一些沿海国家开始对海洋某些领域提出***要求,少数海洋大国开始争夺海上霸权,在他们所控制的海域强行征收捐税,禁止外国人***和航行,打破了原有的海洋秩序。在这种环境下,被称为“国际法之父”的荷兰法学家格老秀斯于1609年发表《海洋自由论》,提出了著名的“海洋自由”主张,他认为海洋浩瀚无边,不能为任何人所占有,它应为一切人提供航行和***之用,也就是说海洋在本质上是不受任何国家***的控制的,所有国家都可以自由地加以利用。但当时格老秀斯的主张受到了以英国的约翰?塞尔登(John Selden)为首的许多学者的反对和攻击,,塞尔登的《闭海论》直接反对格老秀斯的“海洋自由”,竭力为海洋***的主张辩护,这种主张在17世纪占了上风,各国都积极推行海洋***的政策。

格老秀斯的主张虽然受到反对,但其影响是无法取消的,到了17世纪下半叶,实际上所有国家的船舶都可以自由航行于***的所有部分了。 但是,当时的“***自由”概念基本上还仅仅局限于“航行自由”的范畴。法国国际法学者吉德尔(Gidel)认为:“***自由所包含的基本概念,是不允许任何船只在和平期间的航行途中对其他船只进行干扰。”但同时他也承认,***自由“不能不包括积极的结果。***自由是指相对独占作用而言,最终必将导致‘使用平等’这一概念……” 这也就是说,“***自由”的含义决不是仅仅是以国家或个人的“不作为”保证***上的航行自由,它还应包括对***的积极利用的自由。“***自由”无疑是“积极利用自由”的应有之义

“******自由”的自然法依据尽管在今天看来难以成立,但在数百年以前却被认为是很好理解的:对于任何人可以无害地使用、并且也足够全人类使用的东西,大自然不给予任何人以据为己有的权利。很显然,对当时的人来说,海洋中的渔业***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并从而形成了“******自由”的原始涵义。

以守为攻往往是海洋霸权面对陆权国家_以守为攻往往是海洋霸权面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7世纪下半叶,荷兰在***上推行航海和***自由的政策;1689年,荷兰执政者奥林奇?威廉登上英国王位之后,英国与荷兰之间的渔业***平息,荷兰获得了***权;这些事例以及日后丰富的国际实践,都可以充分证明“******自由”这项原则作为国际习惯法的存在。

为什么大清帝国的时候,日本崛起只用了不到30年?

以下资料献给可爱的你

清王朝在***战争中失败得如此之惨,认真分析和探讨其原因,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中英国力对比以及中国战胜英国侵略的可能性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已成为一个工业发达、科学昌盛的资本主义强国。它的幅员虽只及中国的三十六分之一,人口仅及中国的十六分之一,但它的殖民地附属国遍及世界各大洲,拥有雄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当时的中国则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帝国,没有工业,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在封建主义桎梏下,长期停滞不前。满汉地主贵族统治着中国,政治***,对外闭关自守,科学文化遭到窒息,国势与英国相比,整整落后了一个历史时代。

与各自的国势相适应,中英双方在军事方面的差距也十分明显。当时英国共有军队十四万人,连同担任内卫任务的六万国民军在内,总共不过二十万人。这支军队数量虽不大,但有实战经验,尤其富有对外侵略的经验;***战争之前的二百年间,英国有八十五年在进行战争,其中除十年系国内战争外,其余七十五年是在国外为争夺霸权和镇压殖民地人民反抗而进行战争。***战争时的英军已经是一支初具现代规模的多兵种合成的资产阶级军队,陆军中已有步兵、炮兵、工兵的分工。海军拥有五百余艘舰艇,大的军舰有三层甲板,安炮多达一百二十门。但是,所有军舰都尚未装备蒸汽机。这时英国的火炮技术已相当发达,炮身重量从几百、几千直到万余斤不等,炮弹有实心弹、霰弹和爆***,重量从几磅、十几磅到六十余磅不等。不过,火炮也还是滑瞠前装药的。步兵已普遍使用,基本还是滑瞠、前装药的燧发枪(只有少数部队装备了用击发机的布伦司威克式),有效射程在三百公尺左右。军官和士兵有较高的文化技术知识,经过严格训练,战斗力较强。

清王朝自十七世纪中叶统一中国之后,长期未进行过大的战争,承平日久,军备废弛。这时全国约有八、九十万常备军,其中八旗兵二十余万,绿营兵六十余万,数量远较英国为大,但军制和武器装备都很落后。八旗兵是满族的部落部队,已基本丧失了战斗力;绿营兵也是世代相袭的职业兵,平时分散于各营汛,忙于差役,很少训练,战斗力极为有限。清军虽也设有水师,但只在内河或近海活动,主要用于缉捕海盗,最大战船安炮不过十门。清军冷热兵器并用,士兵百分之五十至七十使用刀、矛、斧、戟等冷兵器,只有百分之三十至五十装备有鸟枪、抬枪等简陋火器。火炮由各地雇请匠人铸造,质量低劣,规格不一,种类繁杂,全系滑瞠、前装药,使用实心弹,按编制每千人配备十门。总之,无论军队素质与武器质量,清军都大大落后于英军。

不过,***战争并不是英国倾其全力进行的以征服中国为目标的一场全面战争,而仅仅派出了万余侵略军、以迫使清王朝屈服为目的的有限的局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是被侵略者,正义完全在中国一边,清王朝抵抗外国侵略,能够激发起官兵的敌忾心,并取得各阶层人民的支持;而英军则出师不义,遭到本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反对。清军在本土作战,可以依托预先设置的国防工事,地形熟悉,补给方便;而英军远离本土,交通阻隔,指挥不便,祁给困难,人地生疏,水土不服。因此,英军在武器装备和军队素质方面的优势,可以因上述不利条件的制约而受到抵消和减杀;而清军在武器和军队素质方面的劣势,完全有可能用兵力上的优势以及有利的地理、社会条件而得到弥补。由上看来,清王朝只要能正确地认识和估量敌情,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英国侵略者是完全可以被战胜的。

那末,清王朝在***战争中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它在主观上犯了哪些错误呢?

不了解敌人 对敌情判断失当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早在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密令大***贩子胡夏米,沿中国的海岸自南到北地作了一次战略性的侦察航行。1834年9月,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曾指使两艘军舰强行闯入虎门,直抵黄埔、广州;1835年7月,胡夏米正式向英国***建议对中国使用武力,他根据侦察结果作出判断,只要一支小小的海军舰队,就足以制服清王朝。他在报告中对舰队的组成、兵力数量、集结海域以及发动战争的季节等都提出了具体建议。1838年7月,英国海军东印度舰队司令马他仑,遵照英国***的旨意,率领军舰三艘窜到珠江口,再次对中国进行武装侦察。长期以来,英国***还通过商人、传教士等,深入中国内地,进行广泛的活动,并搜集了大量的军政情报。因此,当1839年林则徐到广州查禁***,特别是在虎门销毁***以后,英国侵略者就把它视为挑起侵略战争、用武力打开中国贸易闸门的良机。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在当年4月给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写的密信中就说:中国严禁***,“乃是陛下***对过去所受一切损害取得补偿的最好理由,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一个曾到过中国十六次的商人讲得更为露骨,他说: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对英国是很有利的,因为这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成,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收。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1839年9月1日,英国内阁终于根据***巨商和对华贸易集团的意志,“决定派遣一支舰队到中国海去”,向中国进行武装讹诈和侵略。

英国***正是根据多年来通过上述各种途径与手段所获取的大量情报,识破了清王朝的纸老虎本质,对中国的军事力量作了比较准确的判断。1839年11月4日,巴麦尊在《致海军部》的公函中十分自负地写道:“陛下***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海军数量很小,其性能与装备极端无用;因此,上面所说的行动(指到中国沿海占领岛屿、封锁港口、扣留商船等——引者),可以用很小的兵力就执行成功,这兵力远较就其活动的漫长海岸线及其任务规摸初看起来所需要者少得多。”这就是英国***之所以敢于以一支为数不大的陆海军,远涉重洋,对拥有四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

可是,中国对英国的情况了解得又如何呢?

清王朝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帝国,长期以来,它夜郎自大,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视外国为“蛮夷”,拒绝一切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的传入。因此,清廷同西欧各国进行贸易虽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但都是外国人到中国来,而很少有中国人到西欧去过,更谈不上对西方列强有什么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林则徐是较早注意了解世情的人物之一。魏源在《圣武记》中记载说:“林则徐至粤,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从中了解西方列强的情况。不过,由于时间短,手段少,翻译人才缺乏,他对西方列强的了解是很有限的,对英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了解也甚为肤浅,因此,所作的判断往往不够准确。

林则徐在严厉禁烟的同时,在军事方面也***取了一些战备措施,但其目的是为了堵截***走私和防止英国军舰和武装商船的武装挑衅。对于英国***1839年10月1日作出的决定和1840年春派遣侵华远征军的行动,林则徐以及整个清王朝既没有获悉这方面的战略情报,也未作过类似的分析、判断。1839年9月,林则徐在分析英国情况后得出结论说:“臣等细察夷情,略窥底蕴,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该夷别无伎俩,即使私约夷埠一二兵船,如前此律劳卑、马他伦之类,并未奉该国主调遣,擅至粤洋游奕、虚张声势,亦惟严防各口,总不与之接仗,一面断其薪水,使之坐困。”至偏僻港口,该夷大艘断不能行,而三板小船,应须防其阑入。”这就是1839年秋林则徐对英军入侵方式和规模的分析判断。

1840年2月,林则徐听澳门葡萄牙人传说,英国从本国和孟买各派出兵船十二只,不久即可到达时,还武断地斥之为“谎言”,“原不过义律等张大其词,无足深论。即使果有其事,而夷兵涉远而来,粮饷安能持久,我天朝水陆劲旅,以逸待劳,岂能不制其死命”直到1840年4月底,美国代办领事哆喇哪在向林则徐的禀报中提到:“现由英国及本国有新闻纸到来,内云:英国限于本年五月前后不许各国之船来粤贸易。”本来,这些都是重要的战略情报,但仍未引起林则徐的重视和警惕。他在复文中批驳道:“禀内妄称五月前后,英吉利欲行封港,不许各国之船来粤贸易等语,实属胆大妄言,荒谬已极。试思港系天朝之港,岂英吉利所能封?且尔米利坚并非英夷属国,何至一闻该夷不许船来之言,尔即如此着急乎?如果尔等甘听英夷指挥,五月前后不敢贸易,天朝官府正喜得以省事,岂此等谣言所能恫喝耶?”“若竟不知好歹,转代英夷张大其词,恐亦自贻后悔而已。原禀掷还。”态度既傲慢又颟顸。

直到6月中旬,英国舰队已在来华途中,林则徐仍向道光帝奏称:英夷近日来船,所配兵械较多,实仍运载***。好夷借以扬言恫喝,以求得准许其贸易。现在各兵船只在外洋游奕,此东彼西,总无定处。此外别无动静,诚如圣渝,(该夷)实无能为。可见林则徐对英国***出动海陆军大举进犯中国,也完全缺乏了解,这当然会直接影响广东方面战备工作的加强。至于其他沿海省份的战备工作就更差些了,如英军抵达浙江定海时,兵勇都毫无准备;大沽口的大炮都不堪用,天津、大沽驻防的清军总共不及千人,这与清朝上下对英国将发动的武装侵略了解甚少有直接关系。

和战方针不定 战略被动多变

英国***作出对华发动战争的决定之后,即着手组织侵华远征军,到1840年初,这支侵略军已基本拼凑完成。海军舰队以英国驻印度海军司令戈登·伯麦为司令,由十六艘军舰、四艘轮船和二十八艘运输船只组成。在十六艘军舰中,三艘来自英国本土,三艘来自南非开普敦军港,五艘来自印度,另五艘已先期在中国海面活动;最大的三艘军舰,各装备七十四门大炮。侵华陆军共四千名,全部来自当时的英国殖民地印度和锡兰(今斯里兰卡)。这支侵略军由英国驻好望角海军司令懿律少将率领。

由于英国***对中国的情况有较多较深入的了解,因此,英国***对懿律下达的最后训令中,对侵略军到了中国海面之后的侵略步骤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其主要内容为:(一)到达中国广东海面之后,立即封锁珠江口,扣留一切中国船只;(二)封锁珠江口后,立即北上,切断台湾和厦门之间的运输,封锁钱塘江、长江和黄河口,占领舟山群岛中最适于作司令站的岛屿,以便长期占领;(三)前往北直隶湾(即渤海湾)递送照会,以武力为后盾,与清***谈判,逼迫其接受英国***提出的种种条件和要求;训令中还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预案:“如果中国***拒绝谈判,或者何时谈判决裂,那么,海军司令就应该根据他所指挥的兵力,并按照他认为用这些兵力困扰中国***以何种方式为最有效的办法去进行更加活跃的敌对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以派一支兵力进入黄河,直到黄河与运河交叉点,在那儿切断南北诸省的交通,捕捉并掳走船只与货物;或者,他也可以派一支兵力进到扬子江与运河交叉点,那儿有两个大镇,聚有大量的船只与货物,可以掳走;或者,如果他认为兵力足够,他还可以占领厦门城。这些行动,应该给海军司令留有最充分的自行决断的余地,以便他根据他自己的判断,用最有效的办法进行他的敌对行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中国***拒绝满足我们或中止谈判,或迫使陛下全权代表中止谈判,那么海军司令的敌对行动就不该停止,也不中断,一直等到中国全权代表签下足称满意的协定,并由皇帝诏准该协定的时候为止”。

从上可见,英***对侵略远征军的训令,原则明确,要求具体,并给前方指挥员在执行过程中保留有根据情况自行决断的充分余地。纵使后来战事曾多变化,统帅几度易人,但英国的上述战略要求基本未曾改变。

可是,清朝方面的情况则完全不同,清王朝对战争的态度,前后有过多次的变化。这除了英国是发动侵略的一方,握有战争的主动权,而清王朝则是被侵略的一方,处于被动地位的原因外,也与清朝方面对本身力量的肓目自信,和对英国的侵略意图一无所知有直接关系。

清王朝方面的战略变化,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在战前以及战争初期,清廷根据对英军“船坚炮利”的一般认识和林则徐的妻报,所确定的对付英军人侵的战略方针是:以守为攻,以逸待劳;不在远洋与敌接仗,设法诱敌登岸聚而歼旃。上述思想,见之于道光帝在1840年8月24日——9月3日间给沿海督抚所发的谕旨,其中比较集中的是8月30日给耆英的谕旨,说英夷“倘有桀骜情形,断不准在海洋与之接仗。盖该夷之所长在船炮,至舍舟登陆,则一无所能,正不妨偃旗息鼓,诱之登岸,督率弁兵,奋力痛剿,使聚而歼旃,乃为上策”。一般说,清廷在对英军缺乏深入认识的情况下,***取以守为战、以逸待劳的防御姿态,还算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不在远洋与之接仗,也注意避开敌“船坚炮利”的长处,这些都是正确的。所不足的是,这时的清朝当局,对英国的陆军力量完全没有认识,对英海军的近陆作战能力也严重估计不足,就是林则徐也不例外。道光帝的上述思想,正是根据林则徐的妻报来的。林则徐在奏报中说:“该夷兵船笨重,吃水深至数丈,只能取胜外洋,破浪乘风,是其长技,惟不与之在洋接仗,其技即无所施。至口内则运掉不灵,一迂水浅沙胶,万难转动,是以货船进口亦必以重资倩土人导引,而兵船更不待言矣。……且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其腿足缠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清廷的上述认识,后来经过与英军多次较量并吃了败仗之后,才逐步改变过来。

(二)从大沽交涉到广州之战,道光帝始则以委屈求全、息事宁人的姿态,避免与英军正面对抗;当英军由于季节已过和兵力不足等原因南返广东之后,道光帝即如释重负,并侥幸自得地说:“好在彼志图贸易,又称诉冤,是我办理得手之机,岂非片言片纸,远胜十万之师耶!”道光帝满以为事情已基本了结,于是下令沿海各省酌量撤兵,并委任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州办理与英国的交涉。

琦善到了广州,义律再度提出赔款、开埠、割地等无理要求,并以“开仗”相威胁,这是虚妄自大的道光帝所难以接受的。本来,义律提出的上述要求,并非什么新东西,在《巴麦尊照会》中早已写明了的。但以道光帝为首的昏庸的清廷决策集团,对英国的战略意图既茫然无知,即使象《巴麦尊照会》这样重要的外交文件,也未进行过认真的分析研究,故当义律在广东再度提出上述要求时,道光帝竟把它视为“新闻”,似乎受到了多大的***,损伤了他虚妄自大的自尊心。于是他态度趋于强硬,下令从湖南、贵州、四川调兵赴粤,准备武力解决。

道光帝处于很大的矛盾之中。他从终兵息战、节省糜费的动机出发,希望与英国的这场***尽快求得和平解决;但英国的要价又太高,使他难以接受。特别是这时道光帝无论是对清军的***无能,抑或是对英军的战斗力,都还缺乏真切的了解。他总以为他手中有几十万军队,对区区英军作战虽无胜利把握,但在陆上总可与之一试。这时,无论英方、清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都想使用手中的军队,将各自的“政治”继续发展为“战争”。尤其到了1841年初,当道光帝得知英军攻陷沙角、大角炮台,便一怒之下,决定对英宣战,命令琦善、伊里布克日进兵,并收复定海。

英军攻下虎门,尤其是后来广州的城下之盟,本来可以使道光帝的头脑清醒些、实际些,但由于奕山等编造了一套瞒天过海的谎言,把广州之战的真相全部隐瞒了起来,因而后来英军撤出广州、虎门,道光帝还真以为清军打了胜仗,因而又再次要沿海各省撤兵,他说:“现在广东夷情,经奕山等叠次焚击,业已退出虎门,粤省所调各路官兵,现已陆续撤回归伍。所有各省调防官兵,著该将军督抚等体察情形,如何酌量裁撤,迅速奏闻请旨”。道光帝受了奕山等的蒙骗,延缓了对战局发展真相的认识过程。

(三)从英军第二次北犯到浙东反攻失败,这是清廷决意使用武力与英军进行较量的阶段。当道光帝自我陶醉于所谓“广州胜利”之中时,英国***对义律所取得的进展甚为不满,并决定以璞鼎查取代他。璞鼎查到远东之后,即开始第二次北犯, 8月26日攻下福建厦门,10月攻陷定海、镇海和宁波。英军攻陷厦门的行动,打开了道光帝的眼界,他说:“该夷伎俩,原只恃船坚炮利,习惯风涛,今该夷登陆占据炮台,亦如此凶狠,是防守之术,必应水陆交严,方不致仓猝失事。”又说:“逆夷习于水战,向来议者,皆以彼登陆后,即无能为患。乃今占据厦门,逆焰仍然凶恶,是陆路亦不可不加严备。”这时道光帝已认识到,英军不但海上能打,陆上也能打;但他还没有认识到,清军不仅海上不能打,而且陆上也不能打。因此,他于浙东三城失守后,仍下今从各地调兵遣将,准备在浙东与敌决一雌雄。

在重点准备浙东反攻的同时,道光帝通谕沿海七省添兵筑垒,团练自卫。他并谕令厦门守将,“现在该夷船大帮去后,所留无几,正当乘机整旅,脑加攻剿。”谕今广东守将“趁此北风时今、逆船势分之时,相机奋击,使之首尾不能相,则浙江剿办。亦可易于藏功。”应该说道光帝上述谕旨,是着眼于全局、具有一定的战略头脑的,可惜,福建、广东的守将都不用命,致使英军毫无后顾之忧地集中兵力于浙江。

在浙东反攻的准备过程中,现在经的幕僚、江苏宿迁举人臧纾青,曾建议对敌***用“散战”之法,即“不区水陆,不合大队,不克期日,水乘风潮,陆匿丛莽;或伺伏道路,见夷即杀,遇船即烧,重悬赏格,随报随给。人自为战,战不择地,务令住舟登岸,诸支出入,步步疑忌惊惶,所在皆风声鹤唳,俟其魂飞气馁,然后蹙以大军,伏舟港口,内外交逼而尽歼之。”这是一个颇有见地、带有一定游击战性质的建议,可惜未能受到当局的足够重视和***纳。奕经最后***用了所谓明攻与暗袭相结合的战法,不切实际地企图一举收复三城,结果全部落空。

道光帝对浙东反攻寄予很大希望,他勉励奕经说:“种种布置,详慎周密,朕心欣悦。谅将军等必能克期进剿,扬我国威,断不令该逆扬帆远遁,朕引领东南,日盼捷音之至也。”可是,浙东反攻***完全落空和失败了,非但如此,就连退守慈溪的清军,也在英军的反攻中遭到严重损失,一气退到了曹娥江以西。

浙东抗战和反攻的失败,使道光帝大失所望,开始认识到清军的不可侍,“既不能冲锋击贼,复不能婴城固守,一见逆夷,辄纷纷溃散”,“可见将懦兵疲,全无斗志,非逆夷凶焰竟不可当,实我兵弁临阵逃脱几成习惯。”。这时,道光帝开始认识到清军不仅海上不能打,就是在陆上也不能战胜英军。

(四)浙东反攻的失败,使道光帝丧失了使用军事手段战胜英军、解决中英***的信心。他对奕经等请求再从各省调兵一事批道:“事已如此,添调何难,前番布置,似乎确有把握,一经动作,受亏退步,又欲俟数千里外续调之兵到齐,再图进剿,无论旷日持久,必能保其成功乎?”他对用兵丧失信心之后,便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对英人的“羁縻”之上了。所谓“羁縻”,只不过是屈服、妥协的代名词。1842年3月底,道光帝就任命盛京将军耆英署理杭州将军,同时重新启用前年因在浙东办理夷务而被革职的钦差大臣伊里布。耆英与伊里布成了道光帝办理“羁縻”的班底。6且中旬,英军攻陷吴淞、上海,并有进攻江宁、京津之说。在此情况下,道光帝就密谕耆英与英人议和,准备接受割地、赔款、开埠等条件。英军抵达镇江时,道光帝就下定决心“专意议抚”,并授权耆英“便宜行事”了。

从上可知,由于清方对于敌情缺乏起码的了解和准确的估计,因而和战不定,战略方针多变,时而增兵,时而撤兵,弄得前方将帅无所措手足。清王朝是一个封建专制帝国,皇帝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和战决策也操于他一人之手。决策者远在北京,战事则发生在数千里之外,由于当时通信不便,上下隔膜,各地的情况既不能及时上达北京,皇帝的谕旨也不能及时抵达前线,朝廷的决策常常落后于变化了的形势,前方的将帅又未被授予临机处置之权,还不得不遵照执行。再加前线将领为减轻罪责,往往夸大敌情和谎报战果,就使这种状况更加严重。

清朝定制,封疆将吏有守土之责,不许丢失一城一地。因此,英军一旦攻陷某城某地,有的与城共存亡,有的立遭革职处分。这种状况,实际上形成了一条分兵把口、处处设防的消极防御方针。但这一方针既不正确,也办不到。中国有八千多公里长的海岸线,根本不可能将敌人拒之于海上,一概不使登陆。正确的方针应该是:依托要塞和预设的防御阵地,层层阻击敌人,在给敌以一定的杀伤之后,即有***地后撤,让敌人有限度地深入内河内陆,占领一些城镇和地区,然后发挥在本土作战的有利条件和兵力优势,对敌防守相对薄弱之点,组织重点反击,不断消耗敌人。换言之,也就是以我地域广阔的空间来减杀和抵消敌军在装备上的优势,诱使敌人分散兵力,使其兵力不足的弱点更趋严重,然后以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之。这样,久而久之,就能积小胜为大胜,敌人就会因经受不住长期消耗而陷于被动和失败。当然,以上种种,对于夜郎自大的清王朝及其腐朽的军队,是根本不可能想到和做到的。

清军军政素质及战斗力的低下

清军在***战争中之所以惨败,也与其本身军政素质的极度低下直接有关。

清王朝建立二百年来,无论八旗、绿营均已腐朽,加之清王朝“承平日久”,将弁兵丁均未经战阵,既缺乏实战经验,又缺乏严格的训练,根本不能打仗;这支军队镇压人民或是里手,抵抗外敌则是外行。

这支军队的军制十分落后,平时星散于各营汛,忙于繁重的杂役,很少训练;由于薪饷过于菲薄,致令有的不得不兼习手艺杂业,以养家糊口。待到战时,临时从各营汛零星抽调,拼凑成军,因而兵与兵不相习,兵与将不相知,营伍散漫,心志不齐,难以形成有机的战斗集体。一旦临阵,兵不听将令,将不得兵力,一遇敌人,往往未战先逃。

这支军队的统兵大员多是贪生怕死之辈,战斗的主动性积极性极差。英军先后进攻过定海、虎门、广州、厦门、镇海、宁波、乍浦、吴淞、镇江等地,较长期地占领过定海、香港、鼓浪屿、镇海、宁波等地。当时清方如能在统一指挥下,同时向各地的英军发起进攻,英军就会感到处处受敌,处处紧张,其兵力不足的弱点就会突现出来,从而就可迫使其逐步陷入被动地位,久而久之,就难以在陆上立足。应该指出的是,道光帝曾多次谕令浙江、广东、福建的将帅对敌发起进攻,以互相策应,使敌“首尾不能相顾”,但由于前方的将帅畏敌怯战。都未遵照执行。如英军进攻广东,浙江方面则与之谈判;英军进攻浙江,广东、福建方面不加配合;英军进攻长江下游,广东、福建、浙江方面都毫无动作。由于清军方面出现的这种各自为政的现象,正利于英军集中兵力,对清军进行各个击破。

各级将弁不善指挥,不懂战术,据守一地,只知株守炮垒,不布远势,炮火与步兵不能有机配合,互相协同,每座要塞都仅一线设防,没有二线阵地,因此一处突破,全线皆溃。防守城镇要塞,往往只顾正面,不顾侧后。而英军进攻,往往利用清军一线防御的弱点,***取正面进攻与侧后包抄相结合的战法,置清军于腹背受敌的困境,迫使清军不是被围歼,就是弃战溃逃,虎门各炮台的失守,广州北郊阵地的丢弃,以及吴淞的失陷,都属于这种情况。清军也不善于利用地形地物组织伏击战、抄袭战、夜袭战等机动灵活的作战方式,出敌不意、攻敌无备地打击敌人。在广州北郊和浙东慈溪,都曾提供过很好的歼敌机会,可是清军却毫无作为,坐失良机,非但未能歼敌,反被英军所败。

这支军队军民关系对立,平时欺压人民,英军侵华后,各路带兵大员仍视人民为仇敌,胡说什么“汉奸遍地”、“汉奸充斥”,“防民重于防寇”,“患在内不在外”,完全与人民处于对立的地位,这就根本谈不上依靠与发动人民共同杀敌了。清军在浙东反攻时,奕经幕僚臧纾青曾建议***用“散攻”之法,带有军民结合,游击战与正规战结合的性质,如能实行,定会给英军以沉重打击,但这对于视人民为仇敌的将帅,是完全无法***纳和实行的。更有甚者,在清军前往浙江途中,有的将弁“自称禁旅,沿途劳壮丁,掠门扉,以四民抬一兵,卧而入城。”试问,象这样骑在人民头上的军队,怎能战胜敌人呢?

失去欧洲大陆领地的英国,是怎样走向海洋强国之路的?

如同其他朝代的末期一样,清朝到了中后期,无论是皇帝还是官僚体系,都变得越来越没有生机,各种内耗,各种短视,造成了清末的国力水平逐年的下降。

其实, 历史 也是公平的,崛起的机会不是没有给,而是一再被忽略或放弃,简单举几个例子。

在第一次***战争之后,一个叫魏源的人写了一部《海国图志》,详细介绍了当时的世界格局和西方国家状况。他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魏源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时是1852年,也就是道光年间。如果这时清***能够看清国际局势,进行变革,中国是有希望再次崛起的。然而,这本书在国内并没有人重视,更没有人愿意改变现状。但是,这本书却被日本人奉为经典,在1854年就被翻印,在日本引起很大的反响。有人认为该书也间接推动了明治维新的运动。

到了1888年,北洋舰队建立,其实力当时是。在1891年舰队去日本时,受到了日本人的仰慕,可以甩当时日本舰队几条街。

但是,这次访问也***了日本,从***到各个大臣,都节俭自身,包括***和其母亲,都捐献了钱财,就是为了打造自己的舰队。

反观中国这边,清***还嫌北洋舰队花钱太多,慈禧更是挪用舰队钱款,为自己的生辰打造颐和园。

这样对比来看,如何能与日本相比较?

所以,清帝国虽然庞大,但在昏庸的统治之下,也是难以成就的。而日本虽小,但其上下一心,所以崛起也是必然的。

在文化上,虽然日本属于传统的儒家文化圈,但是与朝鲜、越南等国家不同,日本在文化上对中华文化是有着对等的视角的,他们的世界观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是日本在遇到“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后能够快速摆脱心理障碍,奉行“脱亚入欧”的心理文化基础。

与中国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治制度不同,日本的幕府统治虽然表面上维持了国家的统一,但实际上却更像是东周列国一样的政治生态。

由于这样的原因,这使得中国的中央***比起日本的幕府***拥有着更多的统治实力,在面临 社会 的时候,拥有更多的能量去扑灭这些颠覆活动。

因此,腐朽衰落的大清王朝竟然能够扛过被称为中国 历史 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的太平天国运动,并且在之后还出现了所谓的“同治中兴”。

反观日本,在经历过黑船***之后,日本的幕府统治权威下降后,在维新人士的撺掇之下,日本迅速形成了尊王攘夷的倒幕运动。虽然幕府***也曾拼死一搏,做困兽之斗,但是日本幕府只占有全国1/4的领地,大名们也拥有相当的实力。

在面临着外来威胁的时候,这些大名们突然拥有了大义的名分。日本这个国家和民族要救亡图存,就必须将全国力量拧成一体。之前幕府政治的松散的封建统治是无法在与西方列强的斗争中获胜的,而日本天然就有一个公认的统治者——***,这让日本的改朝换代的速度大为加快了。

所以,日本在经历过黑船***之后,仅仅十多年就已经完成了改朝换代的 社会 革命,维新人士完全取得了 社会 主导权。

与之相比,在经历过1840年***战争之后,大清王朝还一直苟延残喘到1912年的辛亥革命。也即是说在政治制度上,日本早已在1868年“大政奉还”之后,就与清王朝有着天壤之别了。

虽然完成了政治革命,扫清了经济发展的障碍,但是日本与中国一样,国力贫弱的日本面临着西方列强的蚕食和步步紧逼。不过,日本穷弱的短板此时却变成了天然的优势。

与地大物博的中国相比,日本实在太穷了。西方列强不远万里来到远东所求不过钱财而已,日本的银矿早已告罄,在对外贸易中,日本的贵金属也被搜刮殆尽。这样的日本对西方殖民者已经没有了吸引力,而日本的武士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又让西方殖民者认为太过麻烦。由此,西方列强将主要的侵略矛头针对了中国,日本反而能因为穷弱,而拥有了一个相对不错的发展时机。

日本没有完全浪费这天赐的良机,他们派出了考察团到西方各国,学习他们的富国强兵之策。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恰恰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自由竞争时期,帝国主义的垄断经营还没有形成,舍得花钱的日本还可以学习到不少的东西。

不过日本是在太穷了,即使完成了政治革命,日本也没有办法比老大帝国的清王朝有着更富于的国力进行经济建设。日本节衣缩食换来的第一桶金远远不够,如要快速崛起,日本必须要通过对外掠夺的方式。

最终,甲午中日战争,日本敲诈了中国2.3亿两白银,成为日本国运的转折点。这笔相当于日本8年的财政收入的赔款,让日本有了充足的财力新建了大批的工矿企业,以及各种教育设施,在根本上奠定了日本成为列强的基础。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赌国运的一场大战,在开战之前甚至于战争之中,日本都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战胜大清王朝。实际上,即使日本士兵已经突进到秦皇岛和山东威海,对北京进行了南北对进的攻击威胁之后,日本也未必有能力将战争继续进行下去。

日本完全是在赌国运,***的是日本赌赢了。

日本获得的中国的大笔赔款,还使得日本在1901年的《辛丑条约》签订时,有过一层顾虑。他们担心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掠夺太过于苛刻,会影响到清朝***履行《马关条约》赔偿的能力。因此,日本竟然力主对中国减少赔偿要求。

总而言之,正是在中国身上榨取的财富,才使得日本的工业、经济脱胎换骨,成为世界列强。

同时,日本击败了清王朝,不仅仅是收获了赔偿这么简单,他还收获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盟友,这个盟友对日本崛起的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就是英日同盟。

试想,如果在日本崛起的过程中,作为世界霸权的英国有心制裁日本,日本还能发展起来吗?

对日本来说,他的***在于,他的崛起过程,不仅没有受到大英帝国的遏制,反而英国在一定程度上还扶持了日本一把。当然,日本在二战中夺占英国的殖民地,那已经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在19世纪最后的几十年里,俄罗斯帝国在远东中亚和欧洲地区频频对英国势力范围进行渗透。为了对付这个庞大的陆地帝国,英国为了维护海洋霸权,不得不在全世界各地建设盟友体系。

原本英国是指望着中国来分担俄罗斯帝国远东地区的威胁的,然而,看着中国在甲午之战中表现出来的孱弱的军事实力,让英国人不对中国抱有了希望,转而将结盟的对象转向了日本。

于是,一个刚刚有了一点家底的暴发户的日本,就抱上了当时的世界第一霸主英国的大腿,拿到了进入世界列强的入场券。

现在日本有了政治基础,经济实力,还有了强大的盟友,但是要在国际 社会 上扬名立万,日本还需要一场用来证明自己实力的战争。

这场战争很快也到来了,尽管当时日本有很多人并不同意在东北与俄国人进行决战,但是俄国人对朝鲜和东北地区的侵略野心让日本认识到一旦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贯通之后,日本将在远东地区毫无作为。因此,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日本***悍然发动了日俄战争。

这场战争,得到了盟友英国的制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获得了中国人的支持。比如,由于英国的阻挠,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舰船不得不远绕万里,绕过好望角,前来远东参战。日本以逸待劳,在对马海战中一战而歼灭俄罗斯帝国2/3的海军实力,这也是世界海战史上战损比最为悬殊的一次海战。

在俄国失败的这场战争中,日本完全拿到了世界列强的席位,正式完成了大国崛起,自此以黄种人的代表频频在国际上发声。

然而,君以此始,必以此终。日本通过战争用国运的方式上位,也必然会在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日本武运昌盛的鼎盛时期,也是日本走向落寞和败亡的开始,正所谓物极必反,月满而亏。

麻花的故事,这回聊日本崛起。

怎么说呢,总结一下就是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一个国家的崛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政治体制的进步,一个是技术革新。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不多,民族单一,新的思想在这样的一个国家很容易形成统一,因此日本很快就完成政治体制的变迁。

而技术方面,这一点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学习精神,只要是好的,进步的,先进的他们都可以容易的接受,比如我们的盛唐文化。因此,工业革命在日本开展地也很顺利。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下日本是如何崛起的。

日本版图

历史 进程及政治体制改革

历史 是一直向前的,进步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就是最好的例子。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又一个文明进程。

跟着法国也完成了工业革命,随后就是整个欧洲。工业革命以为着什么?解放生产力啊。机器代替手工完成工业制造,甚至完成手工无法完成的工作。

这样效率的生产,欧洲的市场自然无法满足这些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于是,欧洲各国开始了殖民统治,扩张市场的同时还可以掠夺原材料,一举两得啊。

被他们视为遍地黄金的东方自然也就成为了他们的目标,中国是这样,日本也没能幸免于难。

19世纪,美国人首先敲开了日本的大门。同样也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使得日本国民对当时的统治阶层很不满意,他们好学的一面完美的表现了出来。明治维新开始了,并且很快就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了新秩序,开始了工业革命。

明治维新

***方面

日本在思想上学到了新东西,但也要有实力来实现这些思想,于是他们也开始了工业革命,而且很快就完成了。

要发展工业,最需要的就是***,日本国土面积小,***匮乏,他们是如何快速完成工业革命的呢?

当时的世界格局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已经没啥便宜好占了,所以殖民扩张这条路对于日本来说是走不通的,那怎么办?

主要还是依赖于日本快速完成了政治体制改革,使得日本在思想上很快就和西方列强同步了。

各种政策出台,开放港口,与西方各国开展贸易,派遣人才出国深造等等。

贸易带来了金钱,有了金钱就可以购买***,有了人才就可以利用***开设工厂完成工业革命,而且还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完成的。

日本工业革命中的造船厂

其他因素

看似很简单,其实日本完成工业革命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口少,市场自然也就小,靠贸易积累财富自然也慢,那他们怎么会那么快呢?

这里用了了我们经常会用到的一句话,“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是的,就是这句话。

李鸿章当年率领北洋舰队访问日本时,先进而庞大的舰队震撼到了日本群众。于是上到***,下到平民百姓捐钱买军舰。

日本仅仅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海军实力就超越了清朝。甚至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最终还战胜了清朝。

甲午中日战争

虽然在全民捐钱买军舰这段时间,日本差点因此,但日本***却用一场胜利的战争成功转移了国内矛盾,并且通过清朝高额的赔款完美解决了国内问题。

不得不说日本人这次胆子真大,赌的也大,哪怕清***再坚持个一年半载,日本自己就先乱起来了,也就不存在《马关条约》了。

《马关条约》可以说让日本的发展一步登天了,高额的赔款不说,单单是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对日本来说收获就是巨大的。

李鸿章率北洋舰队访问日本

结语

日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崛起之路,从一个弱小的封建幕府王朝到工业强国的变迁,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除了甲午战争存在赌的因素之外,可以说是 历史 的必然。

因为时代在变化,清朝止步不前,日本在进步,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国度。清朝是一个虚弱的帝国,日本是一个新崛起的帝国。日本拼了命也要完成变革,最终踏上崛起的道路。而日本因地理位置的限制,如果不进行改革,很容易灭国。因此,明治维新成为日本真正的转折点。明治维新和大化改新,是日本 历史 上两个著名的改革时机。大化改新让日本从奴隶 社会 ,向封建 社会 转变,期间大量学习唐朝的文化,而且是全方位的学习。

明治维新是日本,从封建 社会 向资本主义过渡,也是日本走进近代史的过程。这时候,日本全盘西化,更有脱亚入欧的节奏。对于日本来说,没有明治维新,日本也就无法崛起。纵观日本 历史 ,每次改革,都能做到全面的,而中国却非常困难,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日本是岛国,领土比较小,在改革上,更容易些,日本也没有清朝那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清朝想要改革,都会面临巨大挑战,想要打破封建思想的禁锢,没那么容易。顽固派是要一道难以逾越的坎。而且清朝领土之大,人口之多,想要一下子全部都改变,没那么容易,必须用时间来慢慢改变,因此,日本能用短时间来改变自身,而清朝却不行。

其次是文化的不同。因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和地理,造就两个不同的民族。大和民族因岛国因素,对海洋还是非常热爱和警惕的。毕竟日本外部因素,只能来自海上。而日本想要对外交往和贸易,只能通过海洋。因此,在列强到来时,日本看到了来自海上的威胁。如果不进行改革,日本没有什么战略纵深,坚持抵抗,只会被灭亡。

而清朝拥有广大的地区,战略纵深比较深,而外部因素,古代时期,大多数都是来自北方,来自海上的威胁,也是在近代的时候。在近代,北方的沙俄,对清朝的威胁同样也很大。不管是来自陆地的,还是来自海上的,清朝所面临的情况,不是日本可以比较的。一次次错失良机,最终让清朝面临更大的危机。

最后是面临的局面不同。清朝的洋务运动,只是改变表面,内部始终落后***,改革无法彻底。而上层的无能,底层再怎么努力,都是徒劳的。日本的明治维新,彻底改变日本整个 社会 。在面对世界列强时,清朝是全方位的,主要大国都会来到清朝这里,从这里分到利益,想要把他们赶走,或者开放接受他们的入侵,真的需要很大勇气和应对能力。不管是文化入侵,还是商品入侵,又或者是军事入侵,中国面对的局面,远大于日本。

这些因素,都决定日本能用30年的时间,就能完成转型并崛起,而清朝则不行。两国的地理位置、国情民族、领土大小、形势局面、文化风俗等,两者相差很大。复杂的情况,让清朝难以成功转型,他需要打破重组,最终建立新的朝代,不然清朝很难完成转型。而日本通过改革,最终实现崛起,成为大国的之一。

日本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维新变法,到了19世纪90年代就已经拥有打败大清王朝的能力,从而成为近代唯一的一个非白人的列强。

那么,日本为什么能够仅仅用30年的时间就晋级为列强了呢?

个人认为原因有3。

第一,自身的努力;第二,大清拉垮;第三,有一个强大盟友。

首先,自身足够努力。

日本这个国家是一个非常有学习精神的国家,一旦发现差距,全国从上到下就会抡圆了拼命去学。

黑船***之后,日本人充分认识到了和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于是开始了全方位的改革。

刑法上学习法国,民法学习法国和德国,商法学习美国。

并且,向西方引进新式工业技术,修筑铁路、公路,大力建设电网,发展轮船运输业。

军事上实施征兵制,陆军学习德国,海军学习英国,并且灌输武士道精神和忠君爱国思想。

外交上更是积极和西方列强学习,开始对外实施殖民活动。

教育上实施统一的义务教育体系,将全国分为8个大学区,32个中学区和210个小学区,并且派留学生到英法美德等先进国家学习。

所以,到甲午战争开始之前,日本已经初具工业能力,每年开***煤矿煤炭500万吨,出口生丝将近3,000吨,并且拥有200来艘蒸汽轮船,人均工业产能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第二,清朝太拉胯。

最起码从开始清朝的统治者,虽然心中还怀有天朝上国的思想,但是执政者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在回避日本的咄咄逼人,朝廷上下投降主义氛围非常浓厚,是一个典型的阿Q 社会 。

于是,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开始对外实施殖民扩张的时候,首当其冲的大清帝国在实力上远超日本的时候,竟然步步后退。

明治维新之初,日本派人到大清所属岛屿考察,大清不出兵竟然发了一笔不菲的银子请对方离开,换一般国家早跟日本人干起来了。

于是,日本在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这个在明清两朝对***忠心耿耿的藩属国。

(琉球)

果不其然,大清又当了缩头乌龟。

在吞并琉球的时候,日本正积极入侵朝鲜。

早在1876年就和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1882年借助朝鲜内乱大批日军进驻朝鲜,从事实上取得了和大清王朝在当地同样的地位。

如果换成清朝前期或者明朝时期,***早就出兵把小日本儿赶到海里去了,哪还容得他在朝鲜耀武扬威呢。

日本派军队进入朝鲜也决定了双方在未来早晚有一天爆发大战,于是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果不其然,拉胯的大清一败涂地,成就了日本的威名。

实际上,如果在1882年,当日本一而再再而三的侵犯大清王朝的利益的时候,当时清王朝主动出动军队***的教训一下日本人,甲午战争很可能不会爆发,甚至有可能打断日本的明治维新之路。

所以,我大清的拉胯也非常重要。

第三,有一个强大的盟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盟友也是大清送给日本人的。

大清王朝在面对索尔小国日本步步后退,怂的一批,让在一旁观看的英国人非常失望。

因为,本来英国人希望和大清王朝结盟对抗北方的沙俄帝国。

大清王朝的体量曾经一度让英国人非常看好他,可没想到的是这个庞然大物竟然是银样蜡枪头。

所以,英国人决定和日本人合作,打算把他培养成在东方的盟友。

甲午战争之后,英国人决心就更坚定了,于是在1902年1月30号和日本签订了《英日同盟》。

(同盟的合同)

由于有了英日同盟,给了日本人打败俄国人的实力和信心。

日俄战争期间,俄国人向法国人求助,可是考虑到日本人和大英帝国结成了同盟,所以只能在旁观战,因为一旦法国参与进来,就等同于和英国人宣战。

此外,日俄战争期间,英国利用他在全球各地的情报网,把俄国人的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到日本人手中。

同时,由于英日同盟的存在,前往东方支援的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不能通过苏伊士运河只能绕到好望角,更没有办法在中途停靠英国的殖民地取得补给,于是对马海战波罗的海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打败了俄国人之后,日本人自然而然地晋级列强了。

虽然,晋级的一列强,实际上整个日本还处于一个初级工业化的时期。

例如,日本人的生活水准相对于东亚的其他国家没有优势,尤其占日本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生活非常困苦,直到二战结束之后才有了根本性的改善。

日本明治维新后,虽然国家实力大增,但是太平洋上一个弹丸小国面对世界大国,仍然内心卑微。直到甲午战争打败强国,亚洲最强大的海军北洋水师后,在对马海峡大败称霸世界的太平洋第二舰,活捉海军总司令,大大振兴了日本民族精神,导致失去控制刹车,让日本民族继续随着惯性冲进灾难和深渊。

当西方列强的炮火敲开东方各国的大门时,整个东方的形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清帝国在李鸿章等洋务大臣的运作下,磕磕绊绊一路走来,等到了甲午战争,凝聚了大清帝国财力和期望的北洋舰队,被日军打残,陆地作战更是一溃千里,至此,洋务运动几乎终止。

而大洋另一头的东瀛小国日本,却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迅速崛起,是因为什么呢?

当家人目标明确

我们从上而下来分析。

首先讲当时日本的统治者,***。

日本***是积极进取的,看着西方列强船坚炮利,肆意横行,日本***如烈火焚身,吃不香,睡不好。

为了让日本在世界之林中迅速崛起,日本***广开言路,招贤纳士,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勤政俭居。

而大清帝国呢,统治阶级权力纷争不断,慈禧独揽大权,却始终担心臣下反对,又不肯对皇帝放权,对皇帝一言一行严加监视,彼此不合,甚至后来还发生戊戌变法这类的冲突。

加上慈禧本人并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和治国方针,更多精力花在权力内耗上,自然和日本***不可相比了。

大臣目标趋同

日本的大臣们也是有内耗的,比如日本陆军和海军之间,就一直存在竞争和牵制,当年眼看清廷购置了铁甲舰组建北洋水师,日本海军费尽心机才得以在国内组建舰队。

但是,日本大臣内部无论如何内斗,彼此的目标却非常一致,那就是让日本崛起,且都主张向西方列强学习,并赶超。

在这方面,当时的日本君臣齐心协力,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君臣一心,其利断金。

而大清帝国呢,内部大臣们派系林立,小的不说,制衡洋务派的就有清议派,清议派不管实际形势,只管嘴硬,一味主张强硬对抗,对国家内部,则墨守成规,不求变化和发展。

洋务派的每一项提议,都要面临清议派的重重阻挠,慈禧为了权力的稳固,又在两派之间搞平衡,导致洋务运动常常难以开展下去。

民间基础不同

日本***君臣一心,自然一致口号对外。

在***不遗余力的宣贯下,民众对向西方列强学习,赶超西方,强大日本的观念空前高涨。

最终,日本国内铁板一块,通力协作,将日本推入世界发展的轨道。

而大清帝国,民众愚昧,很多人对西方列强,仍然以蛮夷、老毛子看待,认为洋人强大凭借的是奇*技巧,歪门邪道,对洋人诸多抵触,避之不及。

大清帝国还有教民和百姓的冲突,到了最后,发展成义和团那样的闹剧,将大清帝国民众的愚昧和无知表现的一览无遗

正是因为日本从上到下,集体目标共同,团结一致,自然在发展变革上日行千里,而反观大清帝国,则蹒跚前行,还不是倒退上几步,虽然国家大小相差千里,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这早已不是大国的护身符了。

“落后就要挨打”啊!

无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大和民族),他们国家主要是精英们把控***,百姓服从性又很强,自从1868年脱亚入欧彻底学习欧美国家,实行“民治维新”,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同时进行工业革命,大力发展经济,国民普及教育。向欧美国家购买大机器,吸收发展大机器生产,使他们的工业近代化接近欧美国家,大约到了1895年。而日本看到了英国1840年对中国发动了(***战争),英国大胜,并且割地赔款(此时的香港被英国殖民)。日本人铭记在心。

日本这个民族只佩服比自己强的国家,也就是欺软怕硬,是日本人的民族性格。他们在学习西方文化,经济,军事等。连西方殖民主义那一套也学了。

到1895年蕴量已久的野心爆发了,对清朝发动了《甲午战争》。最后结果清朝北洋水师彻底失败,清朝再一次赔款割地(此时的台湾被日本殖民50多年)。日本从中国(清朝)获得大量的金钱,当时的银两相当于日本每年的财政总和的5倍还多。这样的日本怎么不会崛起呢?,他们的崛起是中华儿女的心血。也就是这段时间的发展,积累,从中国获得的好处,为他们以后长达14年的全面侵华战争,奠定了金钱基础。

日本人改革干脆利落,大清朝革新拖泥带水。

日本在清朝的时候,崛起过程确实只用了三十年,但为崛起做的“铺垫”可是上百年啊。

和大清帝国同时期的日本,虽然都是“闭关锁国”,但人家可是留了一扇小小的“窗户”的,这就是荷兰。通过荷兰和“兰学”日本引进了西方的一些书刊,学习了西方近代一些科学知识,通过出洋的贸易船只了解了当时世界上的大事和情报。日本当时其实并不是“孤陋寡闻”的。它和满清的闭关自守不完全一样。

更令人吃惊的是日本当时的国民识字率不仅远高于满清,也高于西欧一些国家。农业作物产量只是略低于满清。

日本是个小国,船小好掉头,当时列强把注意力集中到满清这块肥肉上了。表面上贫瘠的日本不是列强侵略的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吸引了西方的注意力。所以近代以来有人说“当时的满清***替日本挡了***”。

当然,日本的有识之士从中国两次***战争失败中总结了经验教训,认为日本必须尽快变革才能摆脱民族危机。

日本的明治维新不是危机中的一时之策,是日本 历史 变革的必然,其富国强兵的各项举措被不动摇地坚持下来了。才有了日本的崛起。

第一次***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中世纪后期,英国和法国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时间从1337年到1453年,史称“百年战争”。这场战争给英国和法国乃至整个欧洲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百年战争后,英国和法国走向了近代民族国家之路,成为了欧洲两大强国并且长期对峙,深刻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一,战争背景:封建割据的英法

中世纪的欧洲各国普遍实行封建制度,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若干大贵族(诸侯),大贵族又将土地分封给若干的小贵族(骑士),形成了层层分封的体制。分封者和被分封者形成了一定的义务关系。这种封建制度国家内部四分五裂,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加上罗马教会的干预,欧洲的各国的王权十分脆弱。

欧洲封建制度

英国和法国是中世纪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封建国家。843年,法兰克王国分裂,其中的西法兰克是后来法兰西的基础。9世纪下半叶,北欧诺曼人不断入侵法国,巴黎曾一度被攻陷,诺曼人先后向法国索要13次贡金。为了抵御外族入侵,国王查理下令地方封建贵族修建城堡,训练军队,从此法国的封建贵族势力开始膨胀。911年,法国查理三世被迫将法国沿海地区割让给北欧人,诺曼人在此建立了诺曼公国,成为法国最强的封建割据***。

诺曼公国在法国的位置

987年,卡佩王朝建立,王室更加衰微,只拥有塞纳河和罗亚尔河中游的“法兰西岛”,面积仅仅为2000平方公里。当时除了诺曼公国以外,法国较大的诸侯还有阿奎丹公国、勃艮第公国、布列塔尼亚公国、安茹公国、香槟伯国、佛兰德尔伯国、图卢兹伯国等。这些诸侯名义上对法王称臣纳贡,实际上各自为政,不听号令。

12—14世纪的法兰西地图

英国同样于中世纪形成。7世纪初,盎格鲁撒克逊人在英格兰建立了7个小国。827年,为了应对丹麦的入侵,七国合并为了英吉利王国。但英国人对丹麦的战争并未取得胜利,1016年,丹麦王克努特一世征服了英国。1035年,克努特一世去世,英国趁机独立,爱德华一世上台。

不过好景不长,1066年,爱德华一世去世后,法国的诺曼公国的威廉发兵入侵英国,很快就入主伦敦。当年,威廉在伦敦自立为英王,称威廉一世。这件事情被后人称为“诺曼征服”。威廉虽然成为了英国国王,但是他又是法国的公爵,因此诺曼王朝是一个地跨英吉利海峡的大国。诺曼王朝建立后,威廉将法国的封建制度移植到了英国。他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被分封给了教会,七分之一归王室,他的十个兄弟占据10块大土地,其余的土地则分封给了随从战争的诺曼贵族。

英国和在法国的领地(**部分)

诺曼王朝之后英国又经历了安茹王朝(金雀花王朝),兰开斯特王朝和约克王朝,这些王朝都是诺曼贵族建立的王朝,是诺曼王朝的继续。在诺曼人统治英国的期间,王权逐渐被削弱,1215年,贵族逼迫约翰签订了《大***》,封建割据越演越烈。同时,英国逐渐被法国同化,法语成为了英国通用语言。

二,从局部战争到全面战争

事实上,“百年战争”之前,英国就和法国进行了一些局部的战争,我们可以称为“百年战争的前奏”。1199年,“无地王”约翰继位为英王,法王腓力二世却支持另外一位叫做亚瑟的人作为英王,于是两国开始兵戎相见。战争开始后,诺曼和安茹的贵族们叛变了英国,在布汶战役约翰被击败,英国失去了在法国的大量土地。不久,法王路易八世和部分英国贵族联合进攻约翰。约翰不久便去世,亨利三世继位,被迫和法国签订《巴黎协约》,向法国王室称臣。

约翰

约翰之后的几位英王也未能收复在法国的失地。爱德华一世继位后,英国的实力开始上升,并不断对外扩张。1283年,英国吞并了威尔士,随后他又干预苏格兰的王位继承问题,引起了第一次苏格兰战争。法国站在了苏格兰一边,组建了苏格兰-法兰西同盟,破坏了英国吞并苏格兰的***。1328年,爱德华三世发动了第二次苏格兰战争,英法矛盾被进一步激化了。

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王统中断,其支裔瓦卢瓦王朝家族的腓力继位,史称“腓力六世”,建立了瓦卢瓦王朝(1328~1589年)。但英王爱德华三世作为腓力四世的外孙也要求继承王位,于是在1337年率军进攻法国,拉开了战争的序幕。

爱德华三世

战争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337年到1360,主要争夺的地方在佛兰德斯和基恩。这个阶段英军势如破竹,一路凯歌。1340年的斯鲁伊斯海战中,英国海军大胜,控制了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在陆地方面,英军取得了克雷西会战的胜利,并夺取了法国要塞加来港;在后方,英军取得了第二次苏格兰战争的胜利。1348年,由于黑死病的影响,两国宣布停战十年。1356年,十年未满,战争再次爆发,法王约翰二世被俘。同时法国内部的社会矛盾也被激化,发生了巴黎起义和扎克雷起义,国家陷入混乱,约翰只得和英国签订《布勒丁尼和约》,割让出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全部领土,赔偿300万金币,英国则放弃对法国王位的要求。

百年战争地图

第二阶段从1364年到1396年。1364年,法国查理五世继位,他加强了军事建设,试图夺回失地。1369年,查理五世不断向英国领地进攻,取得了蒙铁尔战役等战役的胜利。到1380年,英国领地只剩下了沿海地区。由于战争恶化,英王选择妥协,在1396年和法国签订了二十年的停战协定,英国只保留了留波尔多、巴约纳、布雷斯特、瑟堡、加莱等几个沿海据点。

第三阶段从1415年到1453年。1415年开始,法国的勃根第、阿曼雅克发动叛乱,农民起义在次爆发,英王亨利五世则趁机和勃艮第公爵结盟,联合进攻法国。英军很快取得了胜利,1420年,亨利五世成为法国摄政王,整个法国几乎沦为了英国的领地。1422年,英王亨利六世在次要求继承法国王位,法国人组织军队来抵抗,这场战争已经演变为了法国的。

加莱

战争初期,英军节节胜利,法国和苏格兰联军惨败。1429年的奥尔良战役成为战争的转折点,法军开始反攻。1435年,勃艮第公爵背叛的英王,加入了法军作战,英军开始全面失利。1437年巴黎收复;1450年,诺曼地区收复;到1453年,英国除了加莱以外,其他的据点全部丢失。

三,战争的影响

这场战争奠定了欧洲未来几百年的格局。法国取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法国成为欧洲大陆霸权国家奠定了基础;而英国失去了在欧洲大陆所有的领地,使得英国不再陷入欧陆争霸战争的泥潭,为国内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条件。战争后,英国开始奉行“大陆均势”政策,积极向海上发展,为欧洲海洋霸权国家形成提供了条件。

百年战争旷日持久的进行,严重削弱了两国的封建贵族势力,为两国中央集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5世纪下半叶继位法国王位的路易十一和查理八世都权力打击封建势力。到15世纪末,勃垦地公国、普鲁旺斯伯国、鲁西永伯等封建***被兼并,基本实现了统一。

不断统一的法国(绿色部分为王室领地)

在英国,战争结束后又发生了“红白玫瑰战争”(1455—1485)。几乎有所的封建主都被卷入了这场战争,使得封建势力被削弱。1485年,兰开斯特家族的远亲都铎取得胜利,建立了都铎王朝(1485—1603),由于战争导致贵族元气大伤,新建立的都铎王朝成为了英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

15世纪后期的英国

中央集权的形成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为了增强王室的经济实力,法国开始实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取消国内关税,逐渐形成了以巴黎为中心的统一市场。境内各民族也不断融合,形成了法兰西民族,以巴黎方言为基础的法语成为了法国共同语言。英国方面的情况也十分类似,形成了以伦敦为中心的统一市场。新建立的都铎王朝放弃使用法语,以伦敦方言为基础的英国成为了民族语言。

结语

百年战争是英法两国因为争夺诺曼等地的归属而发生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却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从领土上来说,英国发动这场战争得不偿失,失去了所有的欧洲土地;但是对于王权来说,这场战争却是双赢的,因为它削弱了两国的封建贵族势力,为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奠定了欧洲未来的政治发展趋势。

向阳红十号***

第一次***战争的失败,迫使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同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原因是客观上敌人在武器上占优势,战略战术运用得当。主观上,清***的***无能是主要原因。同时,经济落后削弱了赢得战争的经济基础,导致了中国的最终失败。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政治方面

随着***的输入,统治集团中的大多数人越来越依赖这种药物来消磨他们奢侈的寄生生活。他们不仅接受国内外香烟经销商的贿赂,还依靠走私这种毒品,从中获取利益。一些走私船,公然打着两广总督或广东海关监管的旗号,大模大样地从伶仃洋驶入广州。清廷的贵族大臣接受广东和沿海官员的巨额贿赂。就连皇帝也收藏了大量西方珍宝,成为这种贸易关系的最大受益者。所以在禁烟与反烟,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他们总是摇摆不定。在整个战争期间,他们从未有过坚定的政策。从皇帝到将军、总督、巡抚,都没有办法打和守,也没有实用的作战方法。战争受挫,他们立即媾和;如果我们不能讲和,我们会再战。当和平和投降比战争更有利于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时,他们就屈辱地投降了。

当时中国掌管战争领导权的是以道光帝为首的一群腐朽的封建统治者。他们完全沉浸在歌舞升平的生活中,对世界大势一无所知。他们也不知道***走私与英国***密切相关的问题,他们缺乏英国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它的适当准备。清朝是封建专制帝国,皇帝掌握了全部军政大权,和平的决策也掌握在自己手中。决策者远在北京,战争发生在千里之外。各地的情况不能及时传到北京,诏书也不能及时传到前线。朝廷的决定往往落后于变化了的形势,面前的将领没有被赋予乘势而上的权利,只好顺从。再加上前线将领为了减轻罪责,往往夸大敌情,谎报战果,使得这种情况更加严重。***战争期间,英国***对侵华远征军的指示原则明确,要求具体,并允许前方指挥员在执行过程中根据情况自行决定。即使后来战事多次变化,指挥官几经易手,但英国的战略要求基本不变。但是,清朝的情况完全不同。清朝对待战争的态度,前后多次变化。这与清朝对自身实力的盲目自信和对英国侵略意图的无知有直接关系:战前和战争初期,以守为攻,以待休整。不要在海洋中与敌人交战,要设法引诱他们上岸并歼灭他们;广州二战后,我们试图通过让步和媾和来避免与英军对抗。当英军第二次入侵北方时,清廷决定以武力与英军作战。浙东反攻失败后,清廷失去了用军事手段打败英军、解决中英争端的信心,带来了屈服和妥协。由此可见,清朝对敌情缺乏基本的认识和准确的估计,所以战事不定,战略方针多变,时而增兵时而撤军,让前方将领无所适从。

经济方面

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与小农经济并存,严重束缚和限制了社会的发展

经济上的劣势是不能有力支持战争,主要原因是官商不能充分认识***的危害。***战争前,清***中的许多大地主、大贵族、大***商相互勾结,他们是***贩子、烟民、行贿者。他们组成了一个***进口受益集团。他们向皇帝提议禁止***,主张允许合法进口***。应允许外商按药材缴纳***税,大陆应种烟,听民。民间吸烟,不管不顾。他还夸口说,重新提倡叫卖,轻买粮食,符合国王之道。抽***的地主贵族多为忠良后裔,其人温文儒雅。或者有钱有礼,他们不仅对别人残忍有害,而且傲慢无理。但是,如果他们过度饮酒,他们会***。因此,朝廷应该仁慈地宽大处理***吸食者

大众

首先,在战争中,清***脱离了民众。***没有动员和利用人民。面对外国侵略者的强敌,一般民众并不支持清***对英作战,这也是清***失败的重要原因。从理论上讲,中国进行的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应该得到人民的支持。尤其是从三元里的反英***开始,持续了三天,已经很明显地显示了人民的伟大力量。可惜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认为人民是乌合之众,甚至战时各路精兵仍然视人民为敌人,到处胡说汉奸,汉奸泛滥,保卫人民胜过土匪,把人民关在家里不出门,完全与人民对立,更不用说依靠和动员人民共同杀敌了。这也导致了清***对英战争的直接失败。

其次,当时的民众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现代民族意识。由于意识形态的禁锢,中国人民没有团结起来,人数和地缘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在对英战争中非常不利。例如,在广州战争中,当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长江向北驶往吴勇时,数万当地居民聚集在长江两岸,平静地观看清军与英军的战争,仿佛在观看两个毫不相干的人在战斗。当陆毅率领复仇号灭火轮进攻红山河时,象山县周围的人们袖手旁观。这个责任主要归于清***,因为它是一个***无能,失职的***。这样的***不可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使中国形成真正的现代民族意识。事实上,清***更害怕觉醒的民众。

军事方面

清军指挥官的文化和军事素质决定了他们不能适应新的现代战争。当时清军各级指挥官中虽有一些英勇作战、为国捐躯的,但他们并没有正确的战术和进步的军事思想。他们的战略思维还停留在闭关锁国的封建时代,战术思维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所以前线指挥混乱,军纪松懈,人心惶惶,畏敌如虎。

不能了解敌人,误判敌人:

清朝是一个衰落的封建帝国。长期以来,它傲慢自大,闭关锁国,盲目排外,视外国为蛮夷,拒绝引进先进的思想、科学和文化。所以清朝虽然和西欧国家有近200年的贸易往来,但是对西方列强并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林则徐是早期注重了解世界形势的人物之一。而林则徐对英国***军队大规模侵华完全不知情,沿海其他省份的战备情况更差。比如英国人到了浙江定海,他们的兵毫无准备,大沽口的大炮全没用。清军驻扎在天津和大沽湖的总兵力不到1000人

清朝建立200年来,八旗和绿营都腐朽了。再加上清朝历史久远,会被抛弃的士兵都没有上过战场,缺乏实战经验和严格训练,根本不会打仗。而且,军事系统非常落后。平时星星分散在各个营地,忙于繁重的杂务,很少训练;直到战争爆发,士兵才临时从各个阵营抽调,拼凑成一支军队。所以兵和兵没有互相学习,兵和兵也不认识。营、兵分散,难以形成有机的战斗集团。部队一旦上了战场,就打不起来,往往会临阵脱逃。另外,各级都要摒弃指挥不周,不懂战术,摆好位置。他们只知道如何保卫炮兵基地,却不传播远势。剩下的炮火不能有机配合,互相协调。每个要塞只在一线设防,没有二线阵地。所以,一个突破就导致全线崩溃。清军在战争中无所作为,错失良机。没有消灭敌人,反而被英军打败了。

武器装备差,战略思想落后:

***战争时期,英国是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工业发达,武器精良,火力优势明显。用军事史学家的语言来说,当时的英军早已从弓箭、大刀、长矛的冷兵器时代全面进入火器时代,战斗中的点杀已经被面杀取代。战斗中更重要的是火力和火力与人的组织形式,个人的勇敢退出了决定性的地位。当时中国军队主要使用弓箭、大刀和长矛,包括一些火柴枪。然而,要慢慢抓住目标,必须点燃火柴绳。通常,当火药被触发时,目标已经移动或者对手已经将其击落。中国的枪铸技术全面落后。不仅制造技术差,使用的主要原料铁的质量也远不如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由于铁的质量差,铸造的火炮非常粗糙,威力也小,几千磅的火炮往往不如英国的小炮。中国手工铸炮,铸件上全是蜜蜂的眼睛,炮膛没有数学刻度,装药量少了打不出来,装多了会自爆。即使有几门装备瞄准镜的西式大炮,士兵也缺乏科学训练和战场配合。

武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战略战术的运用。入侵的英军把人和武器结合成一台精密的机器,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和战争理念:战前的侦察和测绘,细致到每一条河道的深度;舰炮与步兵之间,配合射击时间与攻击距离的精确定量关系;在混乱的中国士兵面前,英军士兵排成一排排半圆形攻击队,前队射击,后队重装,交替前进,不给自己留下火力和自保的间歇。英国人民的战争思想正逐渐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在这些方面,当时的清军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综上所述,中国在第一次***战争中的战败,正应了那句老话:陈腐的封建主义敌不过新兴的资本主义,落后的农业文明战胜不了先进的工业文明。

美苏冷战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2002年8月23日14时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录属于中国国土***部的"堪407"号科学考察船"向阳红十号"(排水量10***5吨)正在中国***海域进行科考作业,14时27分二艘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村雨"级导弹驱逐舰同时出现在“向阳红十号”船员的视线中。舰名:"电"号(编号DD-105)、舰名"五月雨"号(编号DD-106)二日舰成"V"字队形迅速朝我科考船高速逼近,向阳红十号在不得不拔锚启航的同时发急电于我人民海军求助。

“向阳红10”号远洋调查船

向阳红10号船是我国为远程运载火箭全程飞行试验(代号718工程)首次研制的大型综合性海洋科学考察兼远洋通信船,它的使命任务是:

勘查海上试验靶场;

发布所在海域的中,短期天气预报和危险天气警报,为试验船队和火箭飞行试验提供水文,气象保障;

调查地球重力场,磁力场,为弹道修正提供资料;

保障远洋通信和试验时的转信及通信频率预报;

调查海洋水声,为火箭数据舱水下打捞的水声布阵提供海洋水声资料;

承担直升机遥测任务等;

根据国外船舶的常规分类,承担上述任务的船应分别为海洋调查船、天气船和通信船等三种不同类型的专用船。但因当时经费困难,结果该船综合了三种船型的特点,设计成一个大型多用船舶。该船有10层甲板,用了近7000吨钢材,安装了近9000台仪器设备,铺设管路近29公里,敷设电缆190多公里,其施工量相当于3艘万吨级货船。在船上除设有一般海洋综合调查船所有的各种仪器设备和实验工作室外,还设有:

大型舰载直升机系统,可满足一架“超黄蜂”型直升机长期在海上使用的要求;

气象中心系统,可承担中短期天气预报和危险天气警报;

全天候远洋通信系统,可保障多网络大容量全天侯数据通信和中继专信;

大功率海洋水声系统,可长时间连续进行海洋水声测试和声纳设备试验;

深潜工作艇系统。

在世界各国众多的海洋调查船中可以说找不出第二条类似这样别具一格的独特船型。因此,曰本的《世界舰船》杂志在报导该船时称之为大型特殊船。

该船于1***1年2月开始研究设计,1***5年7月开工建造,1***9年10月交船。经过多次近海交船试验和远洋专业性扩大试验,证明该船的各种性能均达到或超过了战术技术任务书规定的设计指标,满足了使用要求,荣获国防科委1***9年度重大科技成果总体设计一等奖。该船先后完成了我国首次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试验,首次南极科考及南极长城站的建站任务,首次南太洋科学考察任务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85年,该船荣获我国首届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特等奖。

“向阳红10号”的主要尺度:

总长:156.2米

型宽:20.6米

吃水:7.75米

排水量:13000吨

巡航速度:20节

动力:9000匹柴油机2台

“向阳红10号”船体为球鼻船首,巡洋舰尾。双桨双舵,并且在舵上还带有螺旋桨,船中舭部有防摇鳍,船的操纵性和适航性能极好。在12级风中可以坚持航行,在任何两舱进水的情况下,不致下沉。

“向阳红10号”主要承担大洋的海洋水文、气象、水声、物理化学、地球物理、地质地貌、海洋生物等调查研究,为发展海洋科学和开发海洋***服务。为了进行上述科研工作,在船上配置了各种科研装备:

1.直升机停机坪和机库。机坪面积533平方米,机库顶部设指挥塔和导航台。

2.前甲板设有28吨起重机,供吊放和回收深潜器用。

3.齐全的气象体系包括:气象火箭发射系统,探空气球系统,测风和测雨雷达,卫星云图接收,气象传真等设备,可以进行中短期气象预报。

4.大功率发讯机通讯系统和其它通讯设备,能同时进行两个方向的远距离通讯以及船船、船岸、船空的一般通讯。远距离通讯用天线高架在前桅和后桅顶端,罗经甲板和驾驶甲板四周竖立着众多的鞭状天线。

5.配有包括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内的先进导航设备,能在全球范围内安全航行并能满足海洋调查高精度定位要求。卫星导航定位天线安置在机库顶部甲板上。

6.上甲板的两舷和尾部设有调查用吊杆9具,用作海中取样。1200米至11000米的电缆、缆绳绞车10台,供水文物理、水化学、水声、地质、地磁、生物等项试验以及拖网作业用。

7.船上设有各学科的实验室及计算机房数十间,可以在现场进行各项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

8.全空调系统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外界气温为-18℃~35℃的情况下,室内保持20℃~27℃。

“向阳红十号”在二日舰左右夹击中驶向日本人所谓的中国海域,日舰上的76毫米主炮、20毫米MK方阵快炮各成战斗角度死死地盯住我科考船。14时50分日舰高音喇叭一句蹩脚中国话激怒了全体船员,"中国间谍船!滚出日本领海!"。一名船员打开了武器库,"咔嚓!咔嚓!"枪栓声响成一片。曾经是我海军某舰退役枪炮长的宋德昆在扑向37毫米炮位的同时吼到:"让你***看看这是谁家的地盘!"。日舰上嘲笑声一片,因为我科考船虽有万吨但船上仅备有防海盗用37毫米炮一门、25毫米炮二门。日舰笑归笑但还是马上驶离我炮射程外并继续要求我方前进。"抛锚!作业!"船长王长贵的话通过扩音器在冰冷的海面上回荡。日舰又打灯又打旗并于15时20分最后通牒三十分钟后如再不驶离将予以击沉。

“向阳红十号”全体船员旁若无人般的正常工作起来,时间也在一分一秒的走着。船上一片沉寂,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时间和空气都仿佛凝固了。话务员张平突然冲进指挥舱,"船长!我们撞了吧!"二副李经财问:"张平,你联系上了吗?""唉,一片雪花声!"指挥舱内又安静下来,大约五分钟后,船长王长贵冷冷地说:"咱们也别讨论了,我看“向阳红十号”上没孬种,准备毁资料、起锚撞日舰!"

15时41分27秒?望员丁晓军一声哭叫愣是传遍了这艘万吨航轮的每个角落。"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我们的军舰!我们-的-我们的-军-舰!"

中国人民海军051"旅大"级军舰在离日舰最后通牒还差九分钟时单舰赶到。051舰舰炮朝天齐鸣四响,灯光闪烁:"日方军舰,您正进入中国方面领海!请您回航!"接着又是四响舰炮齐鸣。日舰依然不动但也不回答,只是所有的炮都瞄向了我海军"051"舰。二分钟后,日舰上一阵小***。天空中出现了巨大的轰鸣声,二架歼-7战机挂满了火箭巢和空空导弹,距日舰高度仅五十米超低空掠过。紧接着日舰高速掉头仓惶撤退,我海军"051"舰单舰押二日舰,成“三”字型稳稳当当地驶过“向阳红十号”高大船体旁。“向阳红十号”船员们都哭叫着挤到"051"舰一边:“中国海军万岁!海军万岁!--万岁!!!”15时55分二日舰消失在“向阳红十号”船员的视线中。二十五分钟后,四架崭新的“飞豹”歼击轰炸机各挂二枚C-802空对舰导弹,友好而调皮地在“向阳红十号”头顶上盘旋了一圈。我们全体船员都哭成一片地跪倒在甲板上:“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不可战胜的!”

我想写篇中学海洋地理教育的论文可不知怎样写,恳求各位前辈帮帮忙谢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苏联、中国和英国等国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结成世界反***联盟。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赫鲁晓夫上台以后,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随着苏联经济、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从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美苏争霸分为三个阶段。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

在缓和方面:1955年,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签订了对奥和约,解决了二次大战的一大遗留问题。同年,苏联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美苏首脑戴维营会议是苏联推行美苏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美国实际上承认苏联是超级大国这一事实。

在紧张方面:1961年苏联修筑“柏林墙”,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使美苏关系更加紧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表明苏联开始走上同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的道路,同时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方面。

这一时期,苏联还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控制中国,使得中苏关系恶化。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是美苏争霸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至70年代,苏联的经济实力同美国的差距大为缩短,1***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上升,相当于美国的80%。苏联在军备方面赶上了美国,苏联的战略导弹至1***5年已达2402枚,超过美国40%,1***9年苏联在战略核力量上的开支几乎为美国的3倍。苏联大力增强常规军事力量。1***8年,美军210万人,苏军440万人,美军拥有坦克10500辆,苏军拥有坦克50000辆。这一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美苏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的僵持状态。苏联一方面对欧洲以“缓和”战略麻痹西方,另一方面加紧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1***9年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这一时期的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趋于缓慢,侵越战争受到严重挫折,军事力量被苏联赶上,美国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1969年后的尼克松主义,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1***3年从越南撤军,1***9年同中国建交。

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1981年,里根出任美国总统以后,开始对苏联***取强硬态度,遏制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势力。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从而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打击亲苏***。

苏联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在与美国的争霸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为裁减军备,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1991年12月底,苏联解体,美苏冷战争霸的局面结束。

(一)美苏从冷战到争霸

1.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美国直到1933年才承认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元旦,美、苏、中、英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联盟,共同作战,取得世界反***战争的胜利。这说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能够结成联盟。但是,战争结束后,美苏联盟破裂,转变为冷战和争霸。

2.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推行全球扩张政策。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既是美国在全世界扩张势力的宣言书,也是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美苏冷战,使美苏由盟友变成了敌人。美苏冷战,在意识形态上尖锐对立;在经济上互相封锁;在军事上,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使美苏在冷战中形成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3.50年代中期,美苏两国和国际关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以后,开始对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调整。1956年召开了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把“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作为苏联对外政策的基本策略,以缓和美苏紧张关系,寻求美苏共处合作,平起平坐,共同来主宰世界事务。美苏经济军事实力差距缩小,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和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都使美苏关系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有利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但是,美国仍然是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和科技强国,美国推行称霸世界的战略使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50年代后期,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格局逐渐形成。

4.美苏冷战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产阶级阵营的对抗;美苏争霸是争夺世界霸权的冲突,它超过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美苏冷战是除战争以外的敌对和对抗行动;美苏争霸则是既有和平方式的对抗,也有局部战争,如美军侵略越南和苏军入侵阿富汗的战争。美苏冷战和争霸在形式上有相同之处。在实质和结果上是一致的。

(二)美苏争霸的特点和实质

美苏争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更有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竞争、军备竞赛、控制盟国和战略要地等方面的矛盾因素。

1.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制度方面,苏联要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美国要把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把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制度推行到全世界。美苏双方都宣称要最终消灭对方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实现本国坚持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这是典型的冷战思维方式,完全违背人类社会形态多样型存在与共同发展的规律。

2.经济实力的竞争。战后,美国由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对欧洲实行马歇尔***,复兴欧洲经济,并企图控制西欧。战后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使经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解决,到70年代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相继陷入“滞胀”状态,美国由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成最大的债务国。1948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的54.6%,到1***0年只占37.8%。但是,美国仍然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家和人民的财产约有30%被破坏,损失惨重。从1946年起,苏联开始实行第四个五年***,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但是,苏联也存在不少问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日益显著,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社会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实力的竞争起决定作用,苏联在综合经济实力与总体科技能力方面落后于美国,这是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失败的根本原因。

3.军备竞赛方面,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武器装备最先进的强大军队,并且垄断。到70年代,苏联在常规军备和核军备,特别是战略核武器的数量方面赶上并超过美国,这使苏联在与美国的争霸中转入战略攻势,迫使美国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美苏争霸的重点是欧洲,双方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垒的僵持状态。但是,美苏双方都没有在欧洲发动战争。美苏还在全球争夺战略要地和海洋霸权,控制盟国,打击对方的盟国。美苏企图控制世界各国,但是,第三世界的崛起,打破了美苏争霸的局面。各国人民是世界的主人,美苏争霸既损害了本国人民的利益,又违背了世界和平与进步的潮流。

80年代初,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全球性进攻的势头,既打击亲苏势力,更提出“战略防御***”,实际上是实施战略进攻,以“星球大战”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苏联的战略攻势。

从70年代中期起,苏联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和陷于停滞。1987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落后于日本,与美国的差距实际上拉开了。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缺乏雄厚的经济实力,被迫放弃对美国的战略进攻,转向全面收缩,放松了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并最终退出。苏联在军备竞赛中最终败于美国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科技实力落后于美国。

4.美苏争霸,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各方面都发生冲突。美苏争霸的实质,是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同美国要称霸世界。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推行强权政治。美苏冷战争霸,违背社会发展趋势,反其道而行之,必然被历史发展的潮流所抛弃。

(三)中国与美苏冷战争霸的关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苏联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先后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在各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当时,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个阵营对峙,形势严峻,进行着针锋相对的斗争。美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拒不承认新中国,在政治上孤立中国,在经济上封锁中国,在军事上威胁中国。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取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方针。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50年代初期中苏友好关系的基础是两国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存在共同点,同时,两国在国际上有共同的对手美国。

5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逐渐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把中国纳入与美国争霸的轨道,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如1958年苏联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1960年,苏联片面撤走在华的全部专家,撕毁了243个合同书,废除科技合作项目257个,给中国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同年,苏联在新疆挑起边境冲突***,中苏关系恶化。1969年,苏军挑起珍宝岛武装冲突。苏联在中国边境增兵百万,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开始把苏联称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并且把苏联做为头号敌人,与苏联霸权主义进行斗争。

这一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同中国处于敌对状态。中国在国际关系上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70年代初,美国在同苏联的争霸中转入战略防御。为了扭转同苏联争霸的不利局面,美国提出了“尼克松主义”,转而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为了抵抗苏联的压力,也需改善同美国的关系。1***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1***9年元旦,中美建交。

80年代,苏联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进行全面收缩。在这种情况下,中苏关系开始缓和。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

中、苏、美三国关系随着美苏争霸局势的变化而变化,中、美、苏关系恶化时,给三国都带来了损害。中国与美国和苏联的关系,从美苏方面来说,都是在战略进攻时要控制或颠覆中国***,而在战略防御时又打“中国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进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四)美苏争霸的历史思考

美苏冷战争霸四十多年,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多方面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思考。

1.人类社会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战后,美国推行称霸全球的政策;苏联推行霸权主义和实行大国沙文主义。美苏争霸是世界不得安宁的根源,美苏争霸的历史教训沉痛;世界人民必须永远坚持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然是损人又害己。美苏争霸,进行军备竞赛,投入巨额军费开支。1***0年,苏联军费的绝对额首次赶上美国。1***7年,苏朕军费的绝对额为1300亿美元,同年美国是113O亿美元。美苏巨额军费开支,不利于内经济的发展。1980年,美国国债高达2600亿美元;苏联经济形势的恶化是其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3.美苏争霸,使人类处于核大战的威胁之下。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几乎导致了美苏核大战。美苏两国的核武器能把人类毁灭数十次。但是,另一方面,美苏冷战争霸,两极格局对峙近半个世纪,并没有爆发世界大战和核大战,这最主要的原因是高科技显示出的巨大威力,特别是在当代高科技条件下如果发生核大战,不可能有胜利者,只有交战的双方甚至整个人类的毁灭。这使美苏双方都不敢轻意发动世界大战和核大战,只能实行核威慑。世界人民,包括美苏两国人民都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也使美苏不可能发动世界大战和核大战。

4.美苏争霸,都企图把自己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及其价值观念强加到别国社会之上,并要推广到全世界。这是以错误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处理国家国际间的关系。我们必须认识并承认世界社会的多样性,统一性,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90年代初,美苏争霸的局面结束,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的多极化世界格局,是开放型的世界战略格局,较之美苏争霸的格局,是历史的进步,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学地理教育应重视海洋教育

15世纪以来,世界强国顺序已经几经更替。15世纪末是世界上第一代海洋强国葡萄牙、西班牙称霸海洋的时期,1580年后,西班牙击败葡萄牙独霸海洋。英国于1588年7月击败西班牙后,也迅速成为海上霸主。就在英国和西班牙大战过程中,荷兰摆脱了西班牙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一支雄厚的海上力量,被誉为全世界的“海上马车夫”,海洋性商业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取得了海上贸易的霸权。整个17世纪是英国和荷兰争夺海洋霸权的世纪。因此,英国和荷兰可称为世界第二代海洋霸主。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马汉海权论的影响下,德国海上力量迅速发展,与英国争夺海上霸权愈演愈裂,终于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在这次大战中,仍由英国霸占着海洋。一战后,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法、德、美、俄、日本等国积极发展海上力量,并相继成为第二代海洋霸主或有海洋实力的国家。二战后,美、苏两国的海上力量遥遥领先,成为海洋世界的两大巨头。目前,美国星条旗出现在世界各大洋上,成为第三代海洋霸主。导致这个秩序更替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其中史家普遍认同的一条铁律则是:强于世界者必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

中国从秦始皇走到“天尽头”,派人东渡扶桑为其寻找长生妙药,到明代郑和(1371—1435)七下西洋,都是以政治外交为主要目的,忽视了海洋经济。特别是声势浩大的郑和远洋,就在其船队收帆不多久,中国东南沿海便遭到了倭寇的掠夺。一个泱泱大国不仅不及时掌握制海权,歼灭入侵之敌,反而只筑起“海墙”,防御外敌,正是当时中国海洋意识淡薄所带来的恶果。也因此,到了清末才使得列强从海上入侵我国屡屡得逞。

可见在这个蓝色星球上,大国兴衰的答案隐藏在浩瀚海洋起伏的波涛中。但令人忧虑的是,中国人的海洋意识仍十分淡薄。近代史的巨痛,并没有唤醒中国人的海洋意识。即使新中国建立后,大多国民受传统“重陆轻海”的观念影响,仍存在着守土敬业、偏于内向发展的思想倾向,缺乏浓厚的海洋意识和活跃的海洋进取精神。且据抽样调查,现有***.8%的大学生不知道我国有300多万km[2]的国家管辖海域(其中37万km[2]左右的海洋国土)。因此,对全民、特别是对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中学生进行海洋意识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我们知道,海洋是生命的源泉、资料的宝库、人类新的生存空间和未来的希望,也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对于中国拥有18000km的大陆海岸线,6000多个岛屿,14000km的岛岸线,37万km[2]的内海和领海,300多万km[2]的管辖海域的一个海洋大国,开发其巨大的潜能和优势,对我国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很有必要在地理教育中加强海洋教育。

(一)加强海洋国土观教育

海洋国土地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树立海洋国土意识。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认了“群岛国”概念,使一大片***成为这些国家的内水;确认了“专属经济区”概念及其宽度为200海里;重新定义了“大陆架”概念,并把大陆架扩展到最远可达350海里,不足200海里的沿海国也可扩展到200海里。我国拥300多万km[2]的管辖海域(含内海、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群岛水域等),可称为我国的“海洋国土”。应该强调的是按《公约》的规定,“海洋国土”在不同的海洋区域是有区别的。内海是一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其法律地位与陆地领土完全相同。领海是沿海国连接内海并从领海基线向外延伸12海里的一带水域。沿海国对其领海行使排他性***,该***包括领空、领水、海床和底土,但允许其他国家船舶无害通过其领海。专属经济区是沿海国从领海基线向海一侧起至200海里的一带水域;大陆架是沿海国陆地领土向海的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的可延伸至200海里,超过200海里的最多可延伸到350海里或延伸到2500米等深线以外100里,以较近者为准。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是沿海国的“准海洋国土”。

(二)加强国家海洋***教育

要使学生知道海洋关系着我国***和领土完整。海洋权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包含的领土***、领海***、海域管辖***等海洋权益,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和领土完整。我国自明朝中期,特别是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以来,屡遭外国侵略者从海上入侵,上演了一幕幕有海无防的悲剧。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近百年时间内,我国遭到列强从海上入侵470多次, 从辽东湾的大孤岛到南海的太平岛,从旅顺港到澳门港,几乎所有岛屿、港湾遭到过列强的蹂躏和掠夺,以至于中国几乎无法找到作为自己海军基地的港口。建国以来,人民海军建立起了一支初具规模的海上作战队伍,能在近海海域执行各种海上作战任务,中国海防实力在不断加强。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我国管辖海域,至今仍有近100万km[2]与相邻国家存在争议或被他国强占,有些国家不时觊觎我国的海洋权益。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让学生知道,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形势十分严峻,问题十分复杂,斗争将是长期的。要让他们从小树立起肩负历史使命的责任感,培养对国陆海洋争夺趋势的能力。

(三)加强海洋强国的教育

中国自1993年首次成为石油的净进口国以来,进口石油不断增加。2002年上升为6941万吨,2003年接近1亿吨,2004年已经超过1亿吨。最保守地预计,到2010年,中国石油消费将超过3亿吨,2020年为3.9亿吨。而2020年前后,中国石油的高峰产量约为2亿吨,缺口额接近2亿吨,必须通过海外供给获得。此外,今后20年,中国还将缺铁30亿吨,铜5亿至6亿吨,铅1亿吨,都需大量进口。矿产***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主要矿产***还不足一半,除煤炭和少数有色金属外,矿产***的富集度也比较低。由此判断,中国在未来5至10年将遭遇“***安全”问题。10至20年,这一问题会变得严重起来。2020年前后,若没有充分准备,“***安全”就极可能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软肋”。

为应对即将面临的“***安全”问题,解决***安全问题,除了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外,发展海洋经济、开发利用海洋***必然成为中国经济崛起的必由之路,保卫海洋***将成为其重中之重。海洋以其丰富的***、广阔的空间以及对地球环境和气候的巨大调节作用,成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8%,是地球上最大的沉积场所,也是水生生物最广阔的活动场所,是巨大的***宝库,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海洋生物、海水化学、海洋能动、海洋旅游***。我国南海总面积为350万km[2],在中国国界断续线以内有200多万km[2],其中渔场面积为182万km[2],占全国渔场总面积的65%,是中国渔业***最为丰富的海区。南海海域的油气***储量,最新的说法是石油储量达到200亿吨,天然气***达到25万亿m[3]。

因此,加快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中国能否和平崛起,首先要看中国能否在牵涉到一系列国家生存问题的海洋事业上崛起。鉴于此,我国应尽快提高民众的海洋***利用意识,以促进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四)加强海缘政治教育

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沿海各国充分认识到了海洋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要性,便纷纷制定了海缘政治战略。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了共同的利益,其海上军事力量随时可以在某海域集结以打击别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内部矛盾重重。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争夺南极洲,其舰艇经常在此附近的海域游弋,在太平洋,美国利用太平洋第七舰队作为称霸海洋最强大的工具,主要用于遏制和攻击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目前,世界海上角逐主要分布在亚洲海域,在东亚,日本海军的活动逐渐向南扩展,一方面对中国的海上威胁从渤海、黄海、东海扩展到南海,另一方面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日本—琉球群岛—南海—马六甲海峡—波斯湾)提供了海上安全保障,实现了在太平洋战争中梦寐以求的战略目标。在南亚,印度不仅自认为***海和印度洋有其天然的利益,而且还认为对西北部的波斯湾和东南部的安达曼海也有必要的利益。因此,印度积极发展海军,不断进行海洋扩张,成为南亚海上最不稳定因素之一。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世界各国对海洋本身的争夺将会愈演愈烈,有些国家不择手段侵占他国海洋国土,甚至不惜动武。中国不仅是一个陆地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国家,海洋国土面积达300万km[2]。我国的海洋国土已受到他国威胁和侵犯,我国的海上安全已近底线。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海洋观念,尤其是让作为未来的建设者的接班人的中学生了解未来的海缘政治趋势,了解海洋的重要性。

(五)加强加快发展海洋科技的教育

今天的海洋竞争,实际上已经成了海洋科技的竞争。没有发达的海洋科技,即使有广阔的领海也只能望洋兴叹。

20世纪60年代以来,海洋开发与原子能工程、宇宙空间技术一起并列成为当代三大尖端技术。海洋开发除了传统海洋产业的现代化改造和扩展外,还表现在以高新技术开拓陆地替代***,形成新兴产业等方面。日本、美国、法国非常重视海洋科技的发展,在海洋科技研究开发上不惜投入重金。相比而言,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真正受到重视。目前中国海洋地质和矿产***的调查程度还很低,特别是海洋高技术研究开发能力的差距相当大,海洋科研上,也存在***分散的缺点。发达的海洋国家对专属经济区的调查研究做了充分、大量的工作,但中国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仍然很不足。从总体上看,中国落后发达国家至少15到20年。因此,我国不仅要加大科研投入,当务之急更重要的是要对中学生进行海洋意识教育,以便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海洋科研人员,提高我国的海洋科技能力。

综上所述,海洋的开发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我们必须使我国公民从小树立海洋观念,强化海洋国土安全和培育参与开发******意识,增强海洋强国的危机感,增添海洋强国的信心。

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美国全球战略从开始酝酿到正式形成,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支离破碎到系统完整、从军事战略到全球战略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酝酿、初步形成、正式形成以及冷战后时期四个阶段。这种阶段性划分的依据,是国际战略力量对比消长变化的结果,更反映出美国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驱使下从本土扩张到海外扩张、从海外扩张到全球扩张的历史进程。本文***用历史分析法,深入探讨了美国全球战略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对比研究了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从“冷战型”逐渐转向“冷战后型”的轨迹。

全球战略是指大国调动和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参与国际斗争,维护和增强本国利益,实现国家根本政治目的的方略。在一定意义上讲,只有全球性大国才可能形成全球战略。美国全球战略大体上可分为酝酿(1783年到1898年)、初步形成(1898年至1945年)、正式形成(1945年到1990年)和冷战后期(从冷战结束迄今)四个阶段。

一、美国全球战略的源起和初步形成

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战略研究方面是西方国家中起步很晚的。由于东西濒临两洋,南北相接弱国,美国从独立到19世纪末,安全上从未遇到过严重的威胁,也未出现过迫切需要到海外作战的情况。美国长期奉行孤立主义,保持“超然地位”,不卷入欧洲旧大陆的纷争;在发展商业关系的同时,美国尽可能避免同外国发生政治联系、避免同任何外国订立永久性同盟,以维护美国自身的独立、领土完整和选择自由。因而,从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到19世纪末这一百多年中,美国奉行的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大战略,即:“西半球防御”,其根本目标就是防止东半球再入侵西半球,获得对北美的支配地位和对西半球的霸权。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其全球战略也进入初步形成阶段。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美国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外部世界,决定到更大的国际舞台去扩大自己的影响。形势发展推动着美国“有特定目标的干涉主义”形成,它从大陆扩张转为海外扩张。彼得·特鲁博威兹曾指出:“美国在19世纪创建了一个大陆帝国,遂把目光投向更遥远的边界”。美国全球战略初步形成的动因和依据是:

第一,美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为实行海外扩张政策奠定了物质基础。内战中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到19世纪90年代,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了英国,跃居世界首位,接近于英、法、德三大强国的总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为美国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提供了物质保障,此时美国的领土向西扩张到太平洋岸边。同时,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国崛起于世界舞台,英国开始走下坡路,按照新的力量对比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已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第二,美国拥有进行海外扩张的理论依据。在列强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的同时,欧洲正在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准备用武力来打破原有的均势。在此背景下,美国逐渐出现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公众舆论。1896年布鲁克斯·亚当斯发表《文明与衰落的规律》一书,论证了美国从孤立主义走向国际主义的合理性与必然性,要求美国放弃孤立主义,赶快走上国际舞台,击败主要竞争者,建立由美国领导的国际新秩序。年轻的海军军官、历史学家马汉研究了世界海洋史特别是英国在全球的扩张之后,于1890年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明确提出著名的“海权论”。马汉还撰写了一篇篇论文,用海权论解释新的国际秩序的蓝图。他认为,一个国家若想在世界事务中起重要作用,就一定要掌握海权;控制海洋是海权的军事因素,利用海洋是海权的经济因素;美国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强大的海军,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亚当斯与马汉从不同的角度对未来的国际新秩序与美国的地位加以论证,代表了美国的国家利益,成为公众舆论的主旋律,对众多美国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尤其是先担任助理海军部长、后出任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海权论”适应了美国渴望重新瓜分世界的政治需要,是美国对外战略发生转折的重要征兆。

第三,美国的军事战略已初露端倪。美西战争是美国独立战争以后准备最充分的一次战争,“予有准备”被认为是这次战争中***用的军事战略的最大特点。早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就着手制定对西班牙的作战***。1896年海军军官威廉·金布尔在《与西班牙的战争》的战略报告中指出:美国对西班牙的战争目标应是使古巴获得独立,夺取菲律宾和波多黎各,主攻方向应是古巴和菲律宾;战争的关键是夺取制海权,控制大西洋和太平洋;主要战争样式是海战,海军的行动将决定战争的进程。战争开始后,美国***基本是按照这一战略设想来指导战争的。美国不以攻击西班牙本土为目标,而是以攻击西班牙几处海外殖民地为目标,作战方向和地区处于西班牙帝国势力范围的边缘。因此,美国在美西战争中的战略被称为“***战略”,即直接攻击西班牙帝国脆弱***的战略

第四,美国开始突破门罗主义的限制,将注意力从美洲转向其他大陆,走上海外扩张的道路。1823年美国提出了指导在西半球进行扩张的“门罗主义”。1898年4月,美国发动美西战争,夺取古巴、波多黎各、菲律宾和关岛等地,将触角伸进了太平洋地区。1899年,美国务卿海约翰又两次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与其他西方列强共享侵略中国的权利。以美西战争和“门户开放”政策为标志,美国的对外政策进入了海外扩张的地区主义阶段。

二、美国全球战略的正式形成和发展

一战前夕,著名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将目光投向辽阔的欧亚大陆,第一个区分了陆权与海权的观念。他问道:从地理关系的某种一贯性看,世界政治的中枢地区难道不是欧亚之间那块广阔地区吗?于是,历史上就有了著名的麦氏三段论式的政治咒语:“谁统治了东欧,谁就能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欧亚大陆);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整个国际关系史和美国战略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近300年来,特别是19世纪以来,欧洲曾长期位于世界政治的中心,维持以欧洲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二战打破了这个格局,英国和法国沦为二等强国,西德和意大利处于战败国地位,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美国不仅走上了世界战略的大舞台,而且在战争中大大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美国凭借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的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崛起为国际关系的力量中心。于是,它彻底抛弃孤立主义政策,从国际关系的边缘走向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张,已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早在大战期间,罗斯福等人就设计了一套建立战后世界秩序、实现“美国世纪”的办法,通过主导成立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签定“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等,为战后整个世界格局的确立奠定了基石。美国和苏联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对立以及1945年4月杜鲁门接任总统,又加速了美国奉行全球主义、与苏联对抗的过程。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取得二战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在苏联的影响下,社会主义阵营越出一国的范围,影响不断扩大。苏联也不再囿于地理的限制,将影响扩展至欧洲。在此情势下,美苏争夺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使美国“对国家安全、战争以及和平的传统看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得不寻求新的途径来保障国家的安全”。

为全面实施“遏制战略”,美国在欧洲推出“马歇尔***”,建立北约,并重新武装西德。在亚洲,美国先后与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签署了双边和多边条约,并在这些条约的基础上于1954年9月与相关国家签署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在东亚和东南亚形成了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在中东,则推动英国主持建立了中央条约组织,艾森豪威尔***时期又推出了“艾森豪威尔主义”。斯皮克曼认为,美国这种对苏联(以及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遏制战略”,实质是在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保持美国的军事优势,以压制苏联向边缘地带突破,进而向西方海上力量挑战。

“遏制战略”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战略质的转变和飞跃。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1)从战时与苏联结盟共同抗击德日意等***国家,过渡到以苏联为主要对手和作战对象,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扩张”成为战后40多年美国贯彻始终的战略目标。(2)从以美国本土为中心的美洲堡垒战略向真正的全球战略过渡,突破了长期以来一直以关注美国本土安全为主,对欧洲事务较少介入的“孤立主义”战略思潮,转而强调美国利益和美国安全的全球性,首次制定了积极干预世界事务、争夺世界主导权的较完整的全球战略。从这一战略开始,美国战后至今各个时期的军事战略均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和进攻性。(3)从传统的常规战略开始向核条件下的现代战略体系转变。虽然提出和实施“遏制战略”的初期,美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核战略,但是随着1945年8月在广岛和长崎的实战运用,美国已经开始研究运用核武器的理论,核战略的雏形正在形成。(4)从步西欧后尘到走在世界前列。二战以前,美国的军事战略思想基本上是对英、法等西欧国家传统军事理论的摹仿,国家政策中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一直存在脱节现象,从未出现过将政治目标和军事目标结合在一起的战略理论。从“遏制战略”开始,美国一扫以往由于战略传统缺乏而呈现的战略思维贫乏,迅速掀起“战略热”,开创了美国现代战略研究的新局面,创立了具有美国特点的独立的战略体系,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各大国战略思想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遏制战略”既是杜鲁门***的军事战略,同时也是其国家战略——“杜鲁门主义”的核心,奠定了战后美全球战略的基础。这种军事战略和国家战略合二为一的情况,表明战后初期美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多层次的战略体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当时美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国际机构去规划和运筹统一的军事战略,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均由总统提出和制定。在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的军事战略和国家战略开始区别开来。“新面貌”政策和“新新面貌”政策是美国的国家战略,“大规模报复”是军事战略。但由于这一时期美军事战略的制定基本上是由国防部以外的官员提出和制定的,从战略决策程序来看,军事战略和国家战略的“分家”尚未完成。到肯尼迪—约翰逊***时期,美国进一步理顺了军事战略和国家战略的关系,不但将“和平战略”作为国家战略,而且还一改过去由国务院官员提出和制定军事战略的先例,由参谋长联席会议***泰勒提出了名为“灵活反应”的军事战略。美军事战略的内容也愈加充实,层次日渐明晰,军事战略之下开始明确区分出核战略和常规战略。从1969年到1982年的12年间,美国经历了尼克松、福特、卡特三届***的变迁,发生了由共和党***向民主党***的更迭。这个时期,由于美国深受“越战综合症”困扰,苏联乘机步步紧逼,美苏日欧中五大力量中心正在形成,美国不得不推行重视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三原则的“尼克松主义”,谨慎地走一条介乎世界警察和孤立主义两种极端政策之间的中间路线。与国家战略相一致,美提出了“现实威慑”军事战略。“尼克松主义”和“现实威慑战略”的内涵基本一致,核心都是推行“当地人打当地人”的方针,力避美军再次卷入越战式的局部战争。1981年里根***上台后,在国家战略上提出了“里根主义”,表示美国要在任何出现苏联侵略或苏联支持的侵略行动的地方进行***,力图将苏联的影响推回到苏联的国土范围之内。作为“里根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里根***在军事上提出了“新灵活反应战略”。“里根主义”和“新灵活反应战略”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美全球战略跨越了战后对苏联单纯遏制的范畴,进入了一个主动进攻、灵活反击的新阶段。

三、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与趋向

(一)布什***时期

80年代后期,国际形势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执意倡导和推行“新思维”,全面自我否定,走全盘西化之路,结果非但未能扭转苏美争夺中的不利态势,反而导致政局动荡,经济形势恶化,民族矛盾尖锐。苏联的“彻底改革之风”波及中、东欧国家,中、东欧国家开始脱离苏联的轨道,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受自身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的影响,苏联被迫大幅度削减军费开支,实行收缩性的军事政策,在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上已明显不是美国的对手。苏联综合国力急剧衰落,国际影响日渐跌落。

面对迅猛变化的国际形势,美不能不对战后持续40多年的全球战略进行全面的根本性的调整,以寻找新的范式替代产主义的“遏制战略”。 1990年3月,布什向国会提交了他上台后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该报告提出,美国对苏联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遏制,而是要大胆地“超越”战后长期奉行的“遏制战略”。他试图以比所有前任更大的抱负和雄心,通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将苏联作为一个有益的伙伴纳入国际体系中”,从而“开创一个超越遏制的新时代”。

世界局势的巨大变化,还使美国感到在战略上需要确立一种由它领导和支配下的世界秩序,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和扩展其在全球的利益。1990年9月,在海湾危机爆发不久,布什即正式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战略构想。之后,布什又多次对他的“世界新秩序”构想进行补充和进一步阐释。“世界新秩序”的主要内容有:(1)强调在美国的领导下,实现一个“和平和安全、自由和法治”的世界;(2)在国际事务中更加强调“多边”合作,而不是“单边”行动,注重发挥盟国和联合国的作用;(3)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新的国际体系,在世界上巩固和推进所谓“自由”与“民主”事业;(4)实施地区防务战略,重点防止和应对威胁美国利益的地区冲突。布什的“世界新秩序”构想,是冷战结束之初美国在对外关系方面的一个纲领,其基本目标是维护冷战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应付美国面临的各种新的挑战,在世界上推进“民主”事业,从而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

布什***时期美国全球战略虽仍带有过渡色彩,未完全抛弃冷战期间的战略观念,但它第一次确定了冷战后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总目标,勾画出美国新全球战略的一个粗略的轮廓,成为布什***对美全球战略实施调整的总方针。

1993年1月13日,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提名听证会上提出,冷战后美国“需要设计一项新的战略”来保护美国利益:第一必须促进美国的经济安全,第二必须保持强大的防务力量,第三鼓励正在发生的全球民主化革命,并强调对国外民主和***的支持能够而且应该是改善美国安全的一项中心战略原则。1月18日,克林顿发表演讲时再次强调,世界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外交政策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再次强调美国对外政策将建立在上述三个支柱的基础上

1994年7月,克林顿***发表上任后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扩展战略”发展为“参与和扩展战略”,在“扩展”美国的利益、价值观和政经模式的同时,更加突出美国对国际事务的介入和参与,反击退回“美国堡垒”的主张,坚称只有“参与”才能“扩展”。(注:The White House,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July 1994.)“参与和扩展战略”的提出,表明冷战后美全球战略的理论框架最终确定,标志着美国全球战略基本完成了从“冷战型”向“冷战后型”的转轨。“参与和扩展战略”可概括为:利用冷战后对美总体有利的国际形势,加强介入和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的力度,“扩展自由世界”的疆界,实现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这几年中,美国在推行“参与和扩展战略”方面主要***取了以下步骤:

第一,积极构筑美国主导、西方占优势的大国协调关系。克林顿称:“美国及其盟友从冷战时代继承下来的安全关系对推进冷战后的议程是个关键”,“头等大事必须是加强和适应美国的伙伴关系来应付冷战后的挑战”。但同时强调,“美国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国家。有时候,美国,也只有美国,能在战争与和平、自由与压迫、希望与恐惧之间起决定作用”。

第二,强调经济优先,突出经济安全。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上升,各国都较前更为重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克林顿***明确提出将“经济安全”作为美国家安全战略的三大支柱之一。为此,美国不但从战略高度重视对外出口,专门成立了“提倡出口办公室”,提出“新兴大市场”战略,推行咄咄逼人的对外经济政策,而且还积极推动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大力支持全球性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

第三,维护军事安全,确保安全利益。美1994年度《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提出,在美国对外政策的三项原则中,安全是第一位的,从而改变了克林顿***在执政的头一年把经济问题置于对外政策首位的做法。

第四,注意循序渐进地推进“全球民主化”。克林顿***上台之时,恰逢冷战结束、“历史终结论”躬逢其盛之时,于是正好继承老民主党人的衣钵,明确地将“全球民主化”作为美国全球战略的三大支柱之一。这表明美国决心以更大的力度和规模在全世界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政经模式。

在第一任期内,克林顿***虽然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但其对外政策在国内外仍然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很多人认为,美国对外政策缺乏战略意识,左右摇摆,前后不一,过份重视近期利益,美国成了对敌对友都既不可靠又难以预测的国家。兰德公司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于缺少一个得到广泛同意的大战略,许多方面遇到困难。美国的主动性受到削弱,经常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在众多的威胁和挑战面前,更加难于分清轻重缓急并形成前后一贯的对策;许多问题上的方针往往自相矛盾、动摇不定或不能持久”。

(三)克林顿***第二任期

这一阶段,美国开始对它在中、近期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世界主要力量的走向进行评估,并着眼于21世纪的大国竞争,制定了美国面向21世纪的全球战略。这充分表现在美国先后发表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当中。如:19***年5月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与前几年的报告相比,未使用“参与和扩展战略”名称,而代之以《面向新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再次,首次明确提出2015年之后俄罗斯和中国可能成为美国的全球性竞争对手,表明美国对保持独超地位的中长期前景有所担心。

最后,首次提出美国面临着严重的“不对称威胁”的直接挑战。所谓“不对称威胁”,是指那些绝对军事实力与美国极不相称的敌对国家或敌对势力利用非常规手段给美国带来巨大危险的种种威胁,诸如恐怖主义、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信息战和环境破坏等。

新的形势下,美国全球战略的动向主要有:

1.提出“塑造—反应—准备”(shape-respond-pre-pare)三位一体新战略构想,强调维护当前利益与应付未来挑战相结合。19***年5月,美国发表了《面向新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参与和扩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塑造—反应—准备”三位一体的全球战略新构想。“塑造”意味着不是要消极地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而应更积极主动地去改造国际环境,使之不断朝对美有利的方向发展;“反应”是指按照对美国利益威胁的性质和程度,对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危机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准备”是指立即着手为不确定的未来作准备,以确保21世纪成为一个比任何时候都更为强大的美国世纪。(注:Samuel R.Berger,“A Foreign Policy Agenda for the Second Term,”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Washington,D.C.March7,19***.)“塑造—反应—准备”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调整过程中推出的一个重大举措,它既是对“参与和扩展战略”的有力补充,更意味着美国全球战略已完成了“冷战后”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转型,将着眼于21世纪,以更加灵活多样和富于进攻性的手法参与国际斗争。

2.加强对各地区事务的参与,进一步扩展美全球战略优势。在欧亚大陆西端,加紧改造和更新北约,大力推动北约东扩,着力推动建立一个“统一、民主,并且在维护和平与繁荣方面与美合作的欧洲”。世纪之交,美国在各主要地区的重大步骤,有着深远的战略考虑,就是要通过推行从东西两翼齐头并进的两洋战略,控制欧亚;通过加强在欧亚边缘地带的存在,掌握中东的石油***,策应其两洋战略,对欧洲和俄罗斯等形成战略箝制和掣肘。“东扩”、“西进”和“北拓”遥相呼应,是美国在欧亚大陆强化其优势地位的重要战略步骤。此外,美还不断加强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影响。近年来,美国一改冷战结束之初对这两个地区有所忽略的倾向,明显加大了对拉美和非洲的外交力度,克林顿在第二任期曾几次前往访问。

3.积极运筹大国关系,加强对“潜在对手”的防范和牵制。面对世界多极化的加速发展,美为保持主导地位,更加注意运筹大国关系。针对欧盟自身实力的增强、积极谋求成为世界独立的一极的情况,美国有意在一些问题上作出一定让步,使美欧联盟关系得以维系。美国也注意多方缓解美日矛盾,加强与日本的安保合作。1998年9月,“美日防卫合作指导方针”的制定,标志着两国军事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美国还首次提出,在2015年前后俄罗斯和中国可能成为美国的全球性对手。这表明,美国对俄、中两国的判断逐步趋于严峻,对两国的防范和牵制力度明显加大。

4.积极推行新干涉主义和“炮舰政策”。冷战时期,美国以主义作为安全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对外干涉的理由。近年来,美国又极力鼓吹“人道主义灾难”、“***高于***”和“国家***有限”等谬论,不断为新干涉主义寻求法理基础。美国为推行新干涉主义,还更加倚重军事力量。国防部长科恩表示:美国的“国家安全政策不只是为了对正在变化中的环境作出反应,而且还为了以符合我们利益的方式塑造这个环境”。(注:《科恩称美安全政策重点将从应付冷战结束转向塑造新时代》,新华社华盛顿19***年1月22日英文电。)据美方统计,从1990年至19***年,美军对外用兵共42次,年均用兵频率较冷战时期高出一倍。1998年以后,美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接连3次对外直接使用武力。

5.更加轻视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间组织,在维持世界和平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普遍的权威性。冷战结束初期,美国曾较为注意借重联合国的作用,但近年来绕开联合国加紧推进西方价值观念的霸气明显上升。1998年12月美国绕开联合国,联合英国对伊拉克进行打击,试图弱化联合国在解决地区危机中的作用。特别是1999年3月推动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空袭,是美国安全绕开安理会,操纵北约自行其是,而且把手伸进了另一常任理事国的传统势力范围。美国甚至声称要重新考虑联合国安理会的作用、运作和决策程序。美国对联合国用则取、不用则弃的实用主义态度,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权威,在国际社会创下了非常恶劣的先例。

在美国历史上,随着国际战略格局的大变动而对全球战略进行较大调整多是在战争结束后进行的,冷战后始于布什***而由克林顿***加速进行的全球战略调整则是在和平环境下进行的,新旧国际战略格局过渡期将经历较长的时间,中间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布什***和克林顿***所提出的战略目标、指导原则及政策构想也不断发生变化。总的来看,这次调整,涉及面广、幅度大、影响深远,是一次全面的、整体性的调整,在战后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布什***时期是从冷战转向冷战后的大转变阶段,国际局势风云际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新旧格局激烈冲撞,虽然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但该战略仍带有过渡色彩,未完全抛弃冷战期间的战略观念。克林顿***执政期间,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大国关系深入调整,国际战略格局轮廓初现,美国全球战略逐步完成了从“冷战型”向“冷战后型”的转轨,并确立了面向新世纪的全球战略的基本架构。这个转变基本上是以1993年的“扩展战略”和1994年的“参与和扩展战略”为起点,结束于19***年的“塑造—反应—准备”三位一体新战略构想。面向新世纪的美国全球战略,成为克林顿***留给小布什***的最大的外交遗产,小布什***的全球战略将在这项遗产的基础上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