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强民的道路指的是什么,富国强民的道路指的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13 0
  1.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基本的标志是什么
  2. 实在法学派的影响?代表人物和著作?
  3. 1905年中国背景

三家分晋?之后,韩、赵、魏自立门户,此时周王室名存实亡,诸侯国之间竞争越发激烈,弱肉强食。魏国最初实力不如赵国,魏文侯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才推行新法,魏国在魏文侯的带领下变得十分强盛。但是魏国的强盛是短暂的,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逐步走向衰落,那么魏国有个良好的开始,为何没能继续发展下去呢?

一、魏国强盛之原因

魏国的强盛离不开它的第一任国君魏文侯,魏文侯尊贤任贤,拜孔门最有威望的***为师,自此魏文侯人格魅力飙升,孔门学子纷纷来到魏国,贤才集聚的魏国成为中原大地的文化中心。在政治上魏文侯重用李悝,大力支持李悝推行新政,很快魏国便富裕起来。在军事上重用吴起改革兵制,吴起专门为魏国训练一支精锐部队,他带着这只精锐部队横扫天下,打得秦国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使众多诸侯国惧之畏之。军事、政治、经济的三重改革使得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第一强国。

二、魏国为何迅速衰落?

魏国之霸业延续近三代,约七十年。魏文侯在位五十年,魏军西占秦国河西,北克中山国,东破齐国大军,魏国占领这些领土以后,就开始沿着所占之地修建长城。魏文侯将魏国霸业推至顶峰。魏国霸业由盛转衰主要体现在战略决策的失误和人才的流失。

富国强民的道路指的是什么,富国强民的道路指的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战略决策的失误

魏文侯执政期间三晋抱团取暖,形成?三晋联盟?。秦穆公霸西戎赫赫有名,其实秦穆公一生致力于东扩,可谓是绞尽脑汁,但是秦国东扩之路被晋国阻断,秦穆公无奈之下选择向西发展,强大的晋国成为秦国向东发展的绊脚石。魏文侯深知三晋统一的重要性,所以魏文侯尽己所能维护三晋和平。每当韩国想要与之联合讨伐赵国时,魏文侯以魏国跟赵国是友邦为由拒绝,当赵国拉拢魏国欲讨伐韩国之时,魏文侯便以韩国是我兄弟为由拒绝,与此同时调和韩、赵之间的关系,战国初期三晋联盟一致对外,抑制秦军东扩。

公元前396年魏文侯去世,他留给儿子的是内无忧患,外无强敌的强盛之国,魏武侯即位一年后,魏国最有才干的政治家李悝去世。魏武侯按照父亲和李悝制定的政策治理国家。作为一位政治家魏武侯远远不及父亲魏文侯。魏文侯在位期间,三晋很和睦,一致对外,西边的秦国无力对抗,东边的齐国及南边的楚国畏惧三分,可是魏武侯即位以后却改变了这种战略格局。

魏、赵、齐交界之地刚平,本是卫国的领土,赵国先下手攻占刚平,魏武侯拉拢齐国攻打赵国。赵国为了报复,联合楚国从南边进攻魏国。刚平之战规模不大,却将几个大国卷入,从而将战争规模发展壮大,刚平之战是自进入战国以来,三晋第一次内战。自此魏、赵之间产生嫌隙,随后魏国跟韩国之间也有领土***,三晋关系由此变得紧张起来。

魏武侯生前,没有立一位合法太子,公元前369年魏武侯去世,公子罃和公子仲缓争权夺位,魏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此时公孙颀劝诫韩懿侯趁魏国内乱之时伐魏。于是韩国联合赵国进攻魏国,将魏国两位争权公子控制,魏国眼看有亡国之象。就在此时赵、韩之间因意见不合发生分歧,韩懿侯一气之下班师回朝。韩国撤军后,赵国想独占魏国,却败于魏军。从此以后韩、赵、魏关系彻底恶化,三国之间的联盟自此被打破。

2)人才的流逝

魏文侯时期招揽天下贤士,使魏国迅速崛起,可是往后国君一代不如一代,魏武侯心胸狭窄,魏惠王未有识人之才,导致人才大量流逝,最典型的就是吴起和商鞅。

失去的第一位人才长胜将军吴起

魏国西靠秦国,东邻齐国,地处中央四站之地,随时都可能面临四面围攻的局面。魏文侯励精图治重用吴起在魏国改革军制,建立精锐武卒,吴起带着他训练的精锐部队横扫天下。

魏武侯三年吴起在注城大败秦军,武侯七年魏军大败秦军于阴晋城外,此后吴起率领魏军节节胜利、横扫河西。 武侯九年,魏军在武下大败秦军残留部队,并向秦国的内地进攻。

公叔痤升任国相之后,因吴起之功绩显著对公叔痤的地位造成威胁,公叔痤***用离间计疏远武侯与吴起,魏武侯本生性多疑且心胸狭窄,很快公叔痤之离间计起效,吴起失去魏武侯之信任。吴起因畏惧武侯降罪于自己,于是离开魏国投奔楚国,吴起来到楚国后开始推行新政,使楚国踏上崛起之路。

失去第二位人才奇谋之士商鞅。

国相公叔痤有识贤之才能,在他弥留之际,向魏惠王举荐商鞅,说商鞅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是奇谋之士,让魏惠王将国家大事交由商鞅,魏惠王听后没有表态。公叔痤临死前再次向魏惠王推荐商鞅,他告知魏惠王,倘若不重用商鞅,一定将其杀之,以免他投奔他国留下隐患,魏惠王听后不以为然,还嘲笑公叔痤人老就糊涂。商鞅在魏国不得志,正巧遇上秦国在广纳贤才,便投靠秦国,在几年内就使秦国富裕起来,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之国家,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尊定基础,?商鞅变法?举世闻名。

3)迁都大梁

魏国之强盛经历两代国君之后,开始由盛转衰,其实在魏武侯时期从表面上看,魏国开疆扩土,实力强大,其实三晋关系恶化,人才的流逝已经为魏国的衰败埋下伏笔。魏惠王九年,惠王犯了战略上的错误,迁都大梁。

从上面的示意图可以看出,迁都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侵略东方,大梁的东边紧靠卫、宋两小国,都是可以占领的,而且齐国也处于低落期。如果此时魏国有人才治国,修内政为其侵略东方做铺垫,那么迁都大梁是先机,可是魏惠王时期魏国人才几乎都跑光了。

魏惠王目光短浅,他未曾想到万一东方的齐国和南边的楚国突然崛起怎么办?万一秦国趁机从背后偷袭怎么办?如果这样那么魏国便岌岌可危。魏惠王犯了战略上的失误,把魏国带向四战之地,腹背受敌。再说其他国家又不傻,深知魏国迁都的目的,导致魏国成为众矢之的。魏国迁都以后,东边的齐国开始崛起,西边的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之后魏国被打的节节败退,没有还手之力。

综上,魏国在魏文侯之后的国君大多碌碌无为,魏武侯在战略上的失误,使得三晋关系渐行渐远,关系恶化,虽然之后三晋也有和好,但是已有隔阂,关系大不如前,魏国的霸业很大程度上得利于三晋同盟。三晋关系的破裂,给其他诸侯国带来可乘之机,尤其是西边的秦国求之不得,在春秋时期秦国就一直想往东发展,但唯恐于东边强大的晋国望而却步。

魏国人才大量流失是魏国衰落之主要原因,吴起和商鞅只要能留住一人,历史走向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是魏武侯心胸狭隘不能容纳人才,导致人才纷纷投奔他国。在古代国家有贤人治国才能富国强民,这一切在魏文侯去世后化为泡影。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基本的标志是什么

富强的网络解释是:富强(汉语词语)富强,汉语词语,表示富足而强盛。财富充裕,力量强大。又指富足而强盛的国家。

富强的网络解释是:富强(汉语词语)富强,汉语词语,表示富足而强盛。财富充裕,力量强大。又指富足而强盛的国家。结构是:富(上下结构)强(左右结构)。词性是:形容词。注音是:ㄈㄨ_ㄑ一ㄤ_。拼音是:fùqiáng。

富强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富强fùqiáng。(1)国家富足而强大。

二、引证解释

⒈富足而强盛。财富充裕,力量强大。引《管子·形势解》:“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史记·李斯列传》:“李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_,百姓乐用,诸侯亲服。”宋王安石《和吴御史汴渠》:“郑国欲弊秦,渠成秦富_。”清杜_《初闻灯船鼓吹歌》:“江陵今日富强成,圣人宫中奏《云门》。”老舍《茶馆》第一幕:“你不懂!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⒉谓使富足而强盛。引宋苏洵《春秋论》:“齐桓、晋文阳为尊周而实欲富强其国,故夫子与其事而不与其心。”又指富足而强盛的国家。《淮南子·泰族训》:“_张仪、苏秦_或从或横,或合众弱,或辅富强,此异行而归於丑者也。故君子过之。”

三、国语词典

国家富足而强盛。

关于富强的近义词

繁华兴盛兴旺繁荣富饶荣华发达茂盛

关于富强的反义词

贫困贫穷贫弱

关于富强的诗词

《齐威王·赏罚严明国富强》《挽熊墨庄·积谷翁家诧富强》

关于富强的诗句

舅翁官小先富强贵势富强身德法亦富强

关于富强的成语

强兵富国勉勉强强强死强活年富力强国富民强强中更有强中手民富国强强中自有强中手国富兵强强买强卖

关于富强的词语

繁荣富强国富民强强兵富国年富力强民富国强富国强兵富强康乐国富兵强富国强民

关于富强的造句

1、青年人肩负着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的重担,任重道远。

2、我们同是炎黄子孙,痛痒相关,祖国富强了,我们就扬眉吐气了。

3、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了。

4、我们的国家,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

5、我们要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富强的详细信息

实在法学派的影响?代表人物和著作?

这位朋友: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应当是: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因为:

一、 1953年12月,根据***的建议,***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第二,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这条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一化”为主体,“三改”为两翼。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 过渡时期总路线符合中国客观实际,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这是因为:首先,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其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迫切需要。第三,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1905年中国背景

 法家是春秋战国时的一个重要学派。起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发展于战国时的李悝、商鞅、慎到和申不害等人。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到了战国末期,韩非加以综合,集法家学说之大成。

法家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在当时是一种进步势力。他们要求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为地主经济的发展开辟道路。在思想上,以加强君权,实行法治为其基本主张。

韩非认为,法令应该"编著于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齐国早期的法家代表管仲也说:"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他们积极主张通过变法来打破贵族统治,用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将最高权力集中于封建君主手中。因此,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公布法令,统一制度,奖励耕战,富国强民。

法家在理论上提出了进化论和性恶论两个重要观点。他们认为"古今不一度",社会是不断演变向前发展的。固守先王之道是行不通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要想使社会达到长治久安,就必须加强法治。但到了汉代,统治者们看到只用法家思想并没有使秦王朝得到长治久安,严刑峻法,反而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于是,汉武帝改变策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则把法家思想同儒家思想等结合起来揉为一体,进行政治统治。这一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效法。

法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实际需要,不尚空谈。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乱,是法家导致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的建立;封建制度经法家之手,在2000多年前就确立了郡县制,后来历代王朝大体上承袭了秦代的制度,而秦制又是出自法家之手。可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法家思想犹如一股伏流,始终在发生着影响。后世许许多多的进步思想家、政治家,都不同程度地继承了法家的变革精神。

法家为了统一全国上下的思想,加强中央集权,而实行的限制文化教育的某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不良影响。

法家的政治学术思想概略的讲,主要有以下内容: 1、奖励农耕,崇尚军功,以求富国强兵。 2、因时变法,整饬法令,设立在官府,布之于百姓。 3、厚赏重刑,执法严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4、君主谨守主道,用刑名之术考核群臣,操持赏罚二柄。 5、君主独占权势之位,高度集权,君临万民,权力无限,超越于法令之上。

1905年

是自1840年***战争65年后。

1840年,英国殖民者倚仗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大门,曾经创造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从此陷入战败、求和、割地、赔款的循环噩梦。***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从1840年到1905年,中国人民一直被笼罩在列强侵华战争的硝烟中。中国***卑躬屈膝,先后与22个国家签订了745个不平等条约,换来的却是侵略者更加疯狂的侵略和掠夺,仅支付战争赔款,就损失白银十几亿两。

1905年3月上旬,日军与俄军在沈阳一带会战,俄军被击溃。奉天会战是近代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陆军战役。此役俄军出动30万人,日军出动24万人;俄军伤亡6万人,2万多人被俘,日军阵亡7万人。日军于3月10日占领沈阳。图为正在燃烧的沈阳城。5月下旬,东乡平八郎统帅的日本联合舰队在对马海峡击溃远途而来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俄军19艘舰艇被击沉,日军仅损失3艘鱼雷艇。对马海峡海战的结局决定了日俄战争的胜负,日本从此确立了海军强国地位。1905年8月20日,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1905年11月26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日本东京创刊。初为月刊,后改为不定期出版。其前身是《20世纪之》,胡汉民、张继、陶成章、章炳麟、汪精卫等先后任主编。陈天华、朱执信、宋教仁等人撰文。宣传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同改良派刊物《新民丛报》等进行论战。孙中山在发刊词中首次揭示“三民主义”。共出26期,1908年10月被日本***封禁。

社会

1905年夏是中国的转折点。事态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日本战胜了俄国,这件事正发生在中国***及其革命的反对派都想探索未曾经历过的道路的时候。

1905年和日本签订《朴茨茅斯条约》,将中东铁路长春至旅大一段转让给日 本,这就是日后俗称的南满,当时的中国北洋***不承认苏联,对宣言没有接受,因此中东铁路仍被沙俄残余势力控制。

1905年8月20日,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1905年11月26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日本东京创刊。初为月刊,后改为不定期出版。其前身是《20世纪之》,胡汉民、张继、陶成章、章炳麟、汪精卫等先后任主编。陈天华、朱执信、宋教仁等人撰文。宣传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同改良派刊物《新民丛报》等进行论战。孙中山在发刊词中首次揭示“三民主义”。共出26期,1908年10月被日本***封禁。

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日本东京正式出版

中国**元年:《发展史》在插页上提供了一张“谭鑫培《定军山》剧照(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成戏曲片片断)”,这张照片也与文字一样,被之后大大小小讲述中国**历史的书籍所引用。这一个被有争议地定为中国**元年,在第11届华表**节上,主持人说在即将到来的2005年12月28日,我们将迎来中国**的一百周年。

废除了科举制

100年前,就是1905年,中国在做什么?清廷宣布废除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是最为震动的大事。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称:“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于是,由此开始,一个贯穿百年的现代化教育在中国艰难地兴起。但是,100年前的中国,不了解世界,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更没有100年后如何与世界相处的想法。

1905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正式废除了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的进士科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科举制度。从新学堂的兴起到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的教育体制呈现了多元化发展的势头。2005年正好是科举制废除100周年

废除科举制度,捣毁了封建官僚制度的基础。

科举制度是经历漫长历史阶段形成的,它的形成是历代统治者为了更好地奴役广大劳动人民以维护自己的统治。从隋帝创立科举是“倡天下读圣贤书考进士及第”的风气。我们可以理解为:天下读圣贤书,实际上是让天下人去读儒家的“经书”,而这些经书是经过历代诠释者为更好地做忠君的顺民角度去阐释的,尤其是经宋代理学家提出维护封建统治的“***”“纲常”之类,让天下人恪守封建***道德而已。所以,我们说倡科举其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让天下人读书,而在于统治者的“治天下。”所谓“治天下”,是“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也就是说让读书人中举,走进仕途成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帮助皇帝治理天下。从这一点看,我们还可以说科举具有某些积极意义。在科举施行一千多年中,许多读书人本着“匡社稷济苍生”的目的参加科举,的确出了些治世之能臣,为人民为国家做出很大的贡献。但科举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即“以科举销尽天下英雄气。”天下英雄,尽入彀中,就是中了科举的“英雄”们,做了官后,帮助统治者奴役百姓,而百姓也成了“顺民”,这样,封建官僚机构便可以正常运转。废除科举,就意味着封建官僚机构的基石被捣毁,封建官僚机构如风雨中的大厦摇摇欲坠了。结果在废除封建制度六年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就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废除科举制度极大地冲击儒家学说灌输在国民头脑中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学而优则仕这就是孔子的思想,也成了古代读书人的唯一出路。在封建社会中,读书人本着“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闻”的目的走上仕途。尤其科举制度施行后,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入场券,成为他们为获取***厚禄权势的手段。“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因此读书人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他们只是闭门死读书,读死书,不学其它的技能,不事其它的行业,多数人变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甚至出现了像范进孔乙己式的人物。因无一技之长,到了科举制度后期更有甚者甚至成了无业游民。废除科举后,学而优则仕成了学优而无仕了,读书人没有了出路,在苦闷、惆怅、无奈之后,为了生计,他们变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学而优则仕”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唐朝,成熟于宋朝,盛行于明朝、清朝。在一千多年中通过开科考试,共遴选了十万进士。这就为封建官僚机构提供了大量人才。废除科举,等于关闭这些知识分子的仕途大门。为个人的出路,为民族的复兴,这些人开始思考个人与民族的前途而去寻找新的出路。其结果,大批优秀人才纷纷走出国门,或到日本,或到欧美,他们怀着“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革命救国”的理想,去学习,去奋斗。同时在这批优秀人才中的很多人加入了1905年在日本成立的同盟会并成为主力军,从事“反封建,建共和”的革命活动,同国内的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一道,在孙中山的领导下,经过六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在1911年推翻了清王朝,废除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科举制度的废除无疑成了革命烈火的助燃剂,历史前进的推进器。

废除科举制度,开启了中国现代教育,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古国,有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重教育的国家。

中国的教育起源于三代——夏、商、周。三代建立的学校分别是校、序、庠。以后各朝各代均设立学校。科举制度施行后,全国办私塾,设学堂,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到了明清,科举制度日趋腐朽,而教育也日渐式微,明朝八股文的出现,严重地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制约了科技文化的发展。到了清末,许多有识之士,观照西方的文化教育、科学的进步,发出了“科举制度非改不可”的呐喊,终于在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了。

废除科举制度启动了现代教育,自1905年后,全国各地新学堂纷纷设立,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有6万多新学堂。新学堂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吸收西方教育的优点,增设了许多富国强民的学科。新学堂的知识分子接受启蒙思想,崇尚科学民主,学习现代各种科学与技术。从此中国的教育开始了新的征程,大大地向前发展了。

废除科举制度,为奠定了社会与思想基础,极大地推进新文化的传播。

废除科举制度,中国的知识分子或出国学习考察,或著书立说,或大量翻译西方科学与文化的著作,大量引进西学,因而开拓民众的视野,提高了人民的思想,同时这些知识分子还批判中国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后,高扬“科学、民主”大旗,以包容的心态,北大聚集了许多学贯中西的***,而这些人后来多成为的发起人与领导者,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从1905年到的发起历时十年左右,可以说废除科举制度为奠定了社会与思想基础,推进了新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