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可以克刚的论据_柔能克刚的例子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6-14 0
  1. 以柔克刚什么意思
  2. 柔能克刚是什么意思?
  3. 举出一些柔和刚的关系和事例 跟柔有关的诗句,名言,或诗句
  4. 论述老子”以柔克刚”的思想?
  5. 形容以柔克刚的诗句
  6. 太极拳真的可以以柔克刚吗?
  7. 如何以弱胜强、以小胜大、以柔克刚?请不吝赐教

柔能克刚也就是以智取巧胜吧,春秋的晏婴二桃杀三壮士应该符合吧!

有一天,晏子从他们身旁经过时,小步快走以示敬意,但这三个人却不起来,对晏子非常失礼。对此,晏子极为生气,便去进见景公,说:“我听说,贤能的君王蓄养的勇士,对内可以禁止,对外可以威慑敌人,上面赞扬他们的功劳,下面佩服他们的勇气,所以使他们有尊贵的地位,优厚的奉禄。而现在君王所蓄养的勇士,对上没有君臣之礼,对下也不讲究长幼之伦,对内不能禁止,对外不能威慑敌人,这些是祸国殃民之人,不如赶快除掉他们。”景公说:“这三个人力气大,与他们硬拼,恐怕拼不过他们,暗中刺杀,恐怕又刺不中。”晏子说:“这些人虽然力大好斗,不惧强敌,但不讲究长幼之礼。”于是便乘机请景公派人赏赐他们两个桃子,对他们说道:“你们三个人就按功劳大小去分吃这两个桃子吧!”

公孙接仰天长叹说:“晏子果真是位聪明人。他让景公叫我们按功劳大小分配桃子。我们不接受桃子,就是不勇敢;可接受桃子,却又人多桃少,这就只有按功劳大小来分吃桃子。我第一次打败了野猪,第二次又打败了母老虎。像我这样功劳,可以吃桃子,而不用和别人共吃一个。”于是,他拿起了一个桃子站起来了。田开疆说:“我手拿兵器,接连两次击退敌军。像我这样的功劳,也可以自己单吃一个桃子,用不着与别人共吃一个。”于是,他也拿起一个桃子站起来了。古冶子说:“我曾经跟随国君横渡黄河,大鳖咬住车左边的马,拖到了河的中间,那时,我不能在水面游,只有潜到水里,顶住逆流,潜行百步,又顺着水流,潜行了九里,才抓住那大鳖,将它杀死了。我左手握着马的尾巴,右手提着大鳖的头,像仙鹤一样跃出水面。渡口上的人都极为惊讶地说:‘河神出来了。’仔细一看,原来是鳖的头。像我这样的功劳,也可以自己单独吃一个桃子。而不能与别人共吃一个!你们两个人为什么不快把桃子拿出来!”说罢,便抽出宝剑,站了起来。公孙接、田开疆说:“我们勇敢赶不上您,功劳也不及您,拿桃子也不谦让,这就是贪婪啊;然而还活着不死,那还有什么勇敢可言?”于是,他们二人都交出了桃子,刎颈***了。古冶子看到这种情形,说道:“他们两个都死了,唯独我自己活着,这是不仁;用话语去羞耻别人,吹捧自己,这是不义;悔恨自己的言行,却又不敢去死,这是无勇。虽然如此,他们两个人若是同吃一个桃子,是恰当的;而我独自吃另一个桃子,也是应该的。”他感到很羞惭,放下桃子,刎颈***了。景公的使者回复说:“他们三个人都死了。”景公派人给他们穿好衣服,放进棺材,按照勇士的葬礼埋葬了他们。

柔可以克刚的论据_柔能克刚的例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行不?

以柔克刚什么意思

首先,你们是因为相爱走到一起的,是要一起去幸福的生活,硬碰硬,很容易伤害双方,也容易造成矛盾的进一步恶化,很多时候都不能真的解决问题,没有必要为了争一口气,而故意***,谁赢了输了都是你们俩的感情输了,这不是比赛,你们是一个团体的,相煎何太急啊

其次,以柔克刚,我的理解是用比较温和的方式化解冲突,或者提出意见。不只是说女性柔,因为事实上很多男性是柔的一方

最后,说几个我认为是以柔克刚的例子吧:

举例一,女生常常会因为男生忘记自己生日,忘记重要节日,或者他记得却没有任何表示而生气吵架,会直接认为男孩子不爱自己,不重视自己,认为他不像从前般爱护自己,得到了就不珍惜等等,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不吵架,女孩可以温柔的和男孩子说:亲爱的记得今天什么日子吗?忘记了吧?(这是男孩一般的都比较内疚)女孩接着说,别紧张,傻瓜,我没有生气,节日生日不过是给爱一个表达的机会,从前你追求我的时候,记得我的生日等等,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是好感大于爱,现在你忘记了,是因为你知道我们是相爱的,忘记了没关系,我们的生活每天都是节日。此刻女孩可以撒撒娇,不过,老公啊,今天是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我想抓住这个表达的机会,亲爱的,谢谢你一直陪伴在我身边,我很爱你,虽然我们每天都是节日,但是在这个大家都集体秀恩爱的日子里,我不能让你感到孤单被冷落,你是有女朋友的人,这个是我送给你的礼物,喜欢吗?下次可以让我这样幸福一下下吗?

以上这样表达其实是把希望得到的老公的表现,自己先表现给他看,他会感动的,也会愧疚的,他也许刚刚怕你因为他忘记给吵架生气时,听到你这样说,他一定会找机会弥补你,也许他再也不会忘记了,也完全理解了你的感受,即表达了你的要求,也传递了你的爱,还加深了感情。

举例二,女孩常常会因为男孩子的短信回复晚了,手机打不通了,或者他在约会前取消约会,却没有早点 通知你而生气,女孩可以这样做:不要吵架,在联系不上对方的时候,就等待,直到他联系你,然后你要表现的很开心,完全不在乎他晚不晚,自己一个人很独立的感觉问他,刚才忙什么了?今天发生什么事了,怎么没有及时回复你啊,他说了原因以后,只要不是他去偷情了,你都要表示理解,可以说,哦你一直在忙啊,累不累,好心疼你,收到你的回复我就放心了,工作得事情家人的事情,你不用考虑到我,给怎么做就怎么做,我都会支持你的,只是照好自己,要不然我或者不放心,累了就先休息吧,老公我很爱你,记得任何时候你都有我支持你,另外如果你下次再忙,提前告诉我一下好吗,发个短信微信就可以,这样我也就安心了,要不然想打给你又怕打扰你,很纠结的,好不好?

总结起来,以柔克刚,可以说用积极的方式,处理矛盾,基础就是相互理解,信任和爱护

柔能克刚是什么意思?

以柔克刚什么意思: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

成语典故〖道德经以柔克刚〗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说的意思是: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

[引语]

本章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理。八章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本章可与八章的内容联系起来阅读。老子所举水的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最为柔弱,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

水表面上软弱无力,却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挡的力量。这就清楚地说明,老子所讲的软弱、柔弱,并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

此处,由于水性趋下居卑,因而老子又阐扬卑下屈辱的观念,实际上反而能够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坚强的力量。本章后面有一句话:"正言若反",集中概括了老子辩证法思想,其含义十分深刻、丰富。

[评析]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水的赞美;二是"正言若反"。张松如说:"在世界上,弱能胜强,柔能制刚的事例是不乏见的。生活在春秋末年的老子,他亲身经历了这个时代的许多大变化,看到了曾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由盛到衰的演变,这不能不对他的思想发生重大影响。

同时,在这个时期,随着铁器的广泛使用,人类在征服自然界的斗争中,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在更远的时代,水的特点还没有为人们所了解,保留《山海经》中禹治洪水的传说,和老子书中对于水的柔性和作用的认识,是很不相同的。

"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

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再说"正言若反"。老子所说"正言若反"是老子对全书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论的高度概括,例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等等。

孙中原说:"这里连句子的结构都是类似的。……他们本来是彼此相异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但在某种条件下,某种意义上,表示某种特定事物的概念和它的对方具有了统一性。

二者互相包含,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彼此同一、一致。这样,在同一个判断中,就包含了对立概念的流动、转化,体现了概念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是有条件的,老子中的话也只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意义。"

举出一些柔和刚的关系和事例 跟柔有关的诗句,名言,或诗句

拼音 róu néng kè gāng

解释 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同“柔能制刚”。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例子 你的性质, 柔能克刚 ,你好好地耐,将来总有出头露日的一天……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十三

相关百度“柔能克刚”

论述老子”以柔克刚”的思想?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道德经 以柔克刚〗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老子的“以柔克刚”学

人们看事物多是从正面看,而老子却是从反面看。“以柔克刚”,就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世上竞争者取胜之决窍。

自古以来,一般的教诲都是:人要表现坚强,不要表现柔弱;人要表现聪明,不要表现愚鲁。而老子的观点则反其道而行之:人要表现柔弱,不要表现坚强!人要表现愚鲁,不要表现聪明;人要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柔,非怯懦,而是一种以退为选的权变,一种骄敌之志而暗蓄力量的极高计谋。自己示弱,可以侠敌人不注意,而得保全。太“刚”者,锋芒太盛,容易招惹事非,暴露自己之不足,为“柔”者所败!大柔非柔,到刚无刚!

在身体上,牙齿最硬,可谓“刚”,而舌头则是“柔”者。但是,等人年纪大了,牙齿都脱落,而舌头完好,这是为什么?大树比小草刚强的多,但时,当台风来的时候,大树经常连根拔起,而小草却安然无恙;风无形无体,却能够拔屋倒树;水可方可圆,可谓至“柔”,却能够怀山襄陵。这不是说明了刚强的未必是强,柔弱的才是真正的强吗?

形容以柔克刚的诗句

老子”以柔克刚”的思想是源自于《道德经》,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理。老子所举水的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最为柔弱,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水表面上软弱无力,却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挡的力量。

这就清楚地说明,老子所讲的软弱、柔弱,并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此处,由于水性趋下居卑,因而老子又阐扬卑下屈辱的观念,实际上反而能够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坚强的力量。本章后面有一句话:“正言若反”,集中概括了老子辩证法思想,其含义十分深刻、丰富。

扩展资料:

老子”以柔克刚”的思想是源自于《道德经》中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释义: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

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百度百科-以柔克刚 (成语)

百度百科-道德经

太极拳真的可以以柔克刚吗?

1. 关于形容以柔克刚诗句

关于形容以柔克刚诗句 1. 有关以柔克刚的名言警句古诗词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老子说:"守柔曰强。"这是老子揭示的又一成功之道。老子说,人啊人,你守住了那柔就会变得坚强,变得刚强,变得强大!老子又说:"弱之胜强。""柔弱者生之徒。""柔弱处上。"老子在柔弱中看到了恒久的力量、成功的力量。

老子贵柔,在《老子》一书中多次阐发这一思想。我们想要成功,那就得要有一种以柔弱达到成功的本领。不怕自己柔弱,只怕自己守不住柔弱。要以柔化刚,从而致胜成功,始终充满生机。人们总希望能成长起来,强大起来,这是由柔弱而至强大;但是坚强如果转化为顽刚,或变为逞强,则祸根已伏,已与"死之徒"相去不远。我们如果辩证地理解和运用"贵柔"这一理念,那么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深有价值。

以一种哲学的眼光来观察万物,老子发现万物拥有生机时,其形质由于"生"的滋养,是柔软的,然而一旦"死"了,其形质变得坚硬,变得枯槁。从这些表象再潜入深层,老子认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的处于下位,柔弱的反处于上位;天下最柔弱的,能够驾驭天下最坚硬的。《老子》书中还曾说:"柔弱胜刚强。"(第36章)"柔之胜刚,弱之胜强。"(第78章)所有这些论述,若再深入内里悟察,可知"柔弱"是老子哲学中的重要范畴,是道的本性,是天道的表现,是自然的真相,当然也是人生的大智慧。

一个婴儿为什么生机勃勃?为什么生命力这么旺盛?其中就有"柔"与"弱"的机理在。一个老年人,到了八九十岁骨头都强硬了,生命力就变得弱了。其实表面上是"柔"与"弱",而内里是有关于一种生命的潜力与潜能,婴儿"柔"与"弱"的深层就潜在着强大的生命动力。

再来观察一些现象,人身上最坚硬的要数牙齿了,最柔软的要数舌头了,当人垂垂而老,牙齿全部落了,而舌头却能完好无恙。大树比小草坚硬刚强,但海啸、台风来时可掀倒大树,甚至连根拔起,而小草依然故我。强烈的大地震来了,有的高楼大厦倒塌了,但有的小平房安好无恙。水最柔弱,石头坚硬,但水滴可使坚石为之洞穿。蝼蚁柔弱得微不足道,大坝坚硬得与滔滔洪水相抗衡,但柔弱之蝼蚁却能使大坝千里溃决。空气最柔弱,却无孔不入。空气不流动,静默至极,可以把千年的铜铁锈蚀、梁柱朽烂;空气一旦流动至极,可以飞沙走石,拔屋移丘。

如此等等,像这样无数常见的现象被老子敏感的心灵捕捉到,虽然这里面的道理很复杂,比如有生命周期的问题,有物体运动的问题,有所处环境的问题等等,但是他抽取出并提炼成一种哲理,一种生命的智慧,很有启发意义。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从而要人们学会以柔克刚,柔中有刚,百炼成钢,并且是一种化为绕指柔的钢。我们一般的教诲人之理念,自古至今是:人要坚强,要刚强,要顽强。这不错,但老子提醒人们:要柔弱。这是一种大智慧。当然对于这种大智慧,你也要活观活用,辩证地对待,如果一头钻进牛角尖、死胡同,那就不是老子的智慧了。比如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老子教你在柔弱中寻找到恒久的生命驱动力,一点一滴,一步一步,一层一层地去历练,去积聚能量、经验、智慧,最后达到成功。

2. 有哪些关于以柔克刚的名人名言

数统治着宇宙。 ——毕达哥拉斯

数学,科学的女皇;数论,数学的女皇。 ——C?F?高斯

上帝创造了整数,所有其余的数都是人造的。 ——L?克隆内克

上帝是一位算术家 ——雅克比

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气的数学家永远成不了一个完全的数学家。——维尔斯特拉斯

纯数学这门科学再其现代发展阶段,可以说是人类精神之最具独创性的创造。——怀德海

可以数是属统治着整个量的世界,而算数的四则运算则可以看作是数学家的全部装备。——麦克斯韦

数论是人类知识最古老的一个分支,然而他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与其最平凡的真理是密切相连的。——史密斯

无限!再也没有其他问题如此深刻地打动过人类的心灵。——D?希尔伯特

发现每一个新的群体在形式上都是数学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有其他的指导。——C?G?达尔文

宇宙的伟大建筑是现在开始以纯数学家的面目出现了。——J?H?京斯

这是一个可靠的规律,当数学或哲学著作的作者以模糊深奥的话写作时,他是在胡说八道。——A?N?怀德海

给我五个系数,我讲画出一头大象;给我六个系数,大象将会摇动尾巴。——A?L?柯西

纯数学是魔术家真正的魔杖。——诺瓦列斯

如果谁不知道正方形的对角线同边是不可通约的量,那他就不值得人的称号。——柏拉图

整数的简单构成,若干世纪以来一直是使数学获得新生的源泉。——G?D?伯克霍夫

一个数学家越超脱越好。——无名氏

数学不可比拟的永久性和万能性及他对时间和文化背景的独立行是其本质的直接后果。——A?埃博

3. 以柔克刚 古文翻译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说的意思是: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

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 [注释] 1、无以易之:易,替代、取代。

意为没有什么能够代替它。 2、受国之垢:垢,屈辱。

意为承担全国的屈辱。 3、受国不祥:不祥,灾难,祸害。

意为承担全国的祸难。 4、正言若反:正面的话好像反话一样。

[引语] 本章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理。八章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本章可与八章的内容联系起来阅读。

老子所举水的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最为柔弱,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

水表面上软弱无力,却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挡的力量。这就清楚地说明,老子所讲的软弱、柔弱,并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

此处,由于水性趋下居卑,因而老子又阐扬卑下屈辱的观念,实际上反而能够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坚强的力量。本章后面有一句话:“正言若反”,集中概括了老子辩证法思想,其含义十分深刻、丰富。

[评析]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水的赞美;二是“正言若反”。张松如说:“在世界上,弱能胜强,柔能制刚的事例是不乏见的。

生活在春秋末年的老子,他亲身经历了这个时代的许多大变化,看到了曾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由盛到衰的演变,这不能不对他的思想发生重大影响;同时,在这个时期,随着铁器的广泛使用,人类在征服自然界的斗争中,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在更远的时代,水的特点还没有为人们所了解,保留《山海经》中禹治洪水的传说,和老子书中对于水的柔性和作用的认识,是很不相同的。”

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

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再说“正言若反”。老子所说“正言若反”是老子对全书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论的高度概括,例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等等。

孙中原说:“这里连句子的结构都是类似的。……他们本来是彼此相异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但在某种条件下,某种意义上,表示某种特定事物的概念和它的对方具有了统一性,二者互相包含,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彼此同一、一致。

这样,在同一个判断中,就包含了对立概念的流动、转化,体现了概念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是有条件的,老子中的话也只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意义。”

4. 《以柔克刚》800字作文

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功坚者又莫胜于水。看似其柔无比的水为什么有这样强大的力量?因为水能摧毁坚固强大的物体,以柔克刚!

水以柔克刚,能滴水穿石;水以柔克刚,能劈山凿河 就凭以柔克刚这一点,水做出了许多令我们惊叹的事情。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人利用以柔克刚又能做得了什么呢?

诸葛亮在《师范》中说到:“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强。”著名的大军师诸葛亮都那么说,可以说以柔克刚已是兵家之法,高级的战术啊!诸葛亮靡下的关云长,水淹七军,就是利用了水以柔克刚的优点。此外著名的赤壁之战,以少胜多,以“柔火”克“强军”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不是强大就是无敌,有时候懂得利用“以柔克刚”的人才是胜利者。

关于以柔克刚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太阳和风聚在一起想比试谁的力量大。后来他们找到一位老农,就打赌谁能让老农的衣服脱下来就证明谁的力量大。于是风使尽全身的力气,吹呀,吹呀,想把老农的衣服吹下来,但是老农却把衣服裹得紧紧的。见到这样的情况,风只好灰溜溜地下台了。轮到太阳上阵时,他用自己温暖的光照射着老农,老农觉得热便很快脱下了自己的衣服。这个故事也证明了以柔克刚的重要意义。

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为什么不尝试着用以柔克刚的方法呢?下岗的工人,通过自身努力来另谋生计,而不要以非法暴力手段报复上级;老板拖欠工资了,工人们首先不要想到以非法暴力手段来取回自己应得的工资,而应通过向有关部门反映,合法取回自己应得的工资方为一条妙计。

以柔克刚,可以解决看似困难无比的事情。明末官臣洪成畴,开始时有文天祥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志气,不肯降清,但是最后却拜倒在孝庄的石榴裙下,归顺清了。古龙***也在他的名作《流星蝴蝶剑》中说过:“聪明的女人都知道对付男人有种最好的战略,那就是让男人觉得她软弱。”并不是说洪成畴的意志一点都不坚定,而是以柔克刚的方法太厉害了;并不是女人天生软弱,而是她们知道对付男人的方法----以柔克刚。

这个以柔克刚引申到好多地方,都有其无比重要的作用。我们这里又有了一个克服困难的方法---以柔克刚,我们就如潺潺的流水,可以滴水穿石,劈山凿河。

5. 形容太极的诗句有哪些

1. 宋·白玉蟾 《题鹤林宫》

王邓诸公焉在哉,云屏烟嶂锁苍苔。大千国土无双客,第一洞天游两回。

太极光阴忘甲子,九霄云气接蓬莱。 桑田海水今如许,劳得朝猿暮鹤哀。

2.宋·白玉蟾 《泰定庵》

太极函三性,千灯共一光。 猿啼庐阜月,雁叫洞庭霜。

夜半冰生水,风前麝出囊。 吾师知个事,念念守中黄。

3.现代·佚名 (诗歌类)

学武先做人,忠厚为根本。中华太极门,正气满乾坤。

4.现代·佚名 (诗歌类)

多少辛苦夜,学练内家拳。不为浮名累,但为太极玄。

5.现代·佚名 (诗歌类)

太极历史久,代代相承传。海外多迷醉,国人应自怜。

形容太极拳的词语、句子有哪些?

柔中带钢、绵里藏针、钢柔并进、以柔克刚、

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6. 关于为人处世的句子

为人处世之道的经典句子

1、土豆:样不好但心眼好,咱实在况且还厚道,好人肯定有好报。

2、茄子:你绿得发青也好,还是红得发紫也罢,要记得自己只是茄子就好。

3、生姜:从不争功请赏,历来从善如流

4、洋葱:对外要敞开心扉,不骗人,心再硬的人也会热泪盈眶。

5、莲藕:看人不可观外相,观物不看漂亮包装,处事要多长心眼。

6、柿子:强硬虽然显个性,但有时需以柔克刚,难得的是有软实力。

7、蘑菇:环境适宜知恩就长,知足常乐才保鲜。

8、卷心菜:直道不行拐个弯,做什么得有层次。

9、大蒜:只要大家都在一起,就会有衣服穿。

10、竹笋:时时须保养自己,任重道远,保持年轻的心。

如何以弱胜强、以小胜大、以柔克刚?请不吝赐教

太极拳的用力原理是利用杠杆的作用,用最小的力去化解较大的力。称为四两拨千斤或以柔克刚。

愿大家都好好的去学习,

太极拳真的能够以柔克刚吗?

本人见识不多,仅仅是从***作品、网上及书本上了解的,谈谈自己的想法。

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的武术套路,自然有其独特的地位,当然它的柔是建立在刚的基础上,没有刚,就无所谓柔,如果没有以刚为基础柔,那就是弱。太极拳在与传统的武术对抗时,肯定有其优势,这叫传统对传统。

如果太极拳和现代拳击或者格斗等对抗时,太极拳的柔就不一定能战胜现代拳击或者格斗的刚了,因为传统的太极拳和现代拳击或者格斗的训练目的、方法等等都是不同的,太极拳以健身强体为先,搏击为次。而现代拳击或者格斗以搏击为主,其最大的目的就是打击对方,以击倒对方为己任。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所以太极拳的柔只有在一定范围或者说在某一个领域内能够克刚。超出一定范围或某一个领域再谈以柔克刚就显得没有什么意义了!

波涛凶涌的巨浪难于沉下楛木一根。万法归宗,得找对方法。法是所有拳种的根源,没有法只能败。

太极拳的文化就是以柔克刚

这里有一句太极拳的口诀为证

滚钻挣裹,奇正相争。

就是四两拨千金,柔能克刚。

太极拳的打法,以静制动,你不动,我不动,你要动,我先动。

静观其变,后发制人。

太极拳的宝典就是以柔克刚,这里首先说明一点,不是你学了太极拳就能以柔克刚,取胜对方。你必须得付出辛苦,把基本功和气功练好,太极拳如果没有基本功和气功,那就是花架子,只能视为体操运动。

太极拳是内家功,内家功最重视的是基本功和气功,以前,老师收徒弟,不经过三年的基本功,老师是不会教授太极拳给你的,因为,你没有基本功就练不出好拳,没有好功夫的徒弟,是有辱师门的。所以,老师严格育徒,徒弟们为了能名扬武林,太极拳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近年来,老年人为了健身,学习太极拳,可能对太极拳柔能克刚领会不透。

创立的原因,

一说是:张三丰看见一条蛇与猫斗,蛇以静制动,蓄势待发,因而受到了启发,发明了太极拳;

一说是:张三丰夜梦天人教授他太极拳,在与五百多强盗你死我活的打斗中,用太极神功打死了几十名强盗;

张三丰用的就是以柔克刚,他如果没用以柔克刚,而是大家说的,用的是刚强,这里就有了到底谁是骗子,谁是造谣者之说了,

显然张三丰太极拳里说的,以柔克刚是真实的,

而那些说的,不是以柔克刚之说,只能说是,说这话的人,可能是不懂道教,不懂以柔克刚,刚柔强弱,甚至根本就不懂,也不信;

如果张三丰用的是刚强的话,那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的,刚强者死,柔弱者活,

就跟张三丰矛盾了,张三丰就成了第一推翻《道德经》里的以柔克刚的,以弱胜强的,这一至理名言的人了,

可是张三丰绝对不是这种人,他是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实践者,践行者,

谁否认了以柔克刚,可以说就是否认了整个道教,推翻了《道德经》里的最核心的部分,

老子强调的,刚强者死,也就被反对太极拳里的以柔克刚的人,给予无情地推翻了,

以柔克刚,在太极拳里是贯穿始终的,是他的制胜理念,可以说是拳骨,核心,没了他,在太极拳里,就不叫做太极拳了,

山有道,路有长,一心一意干事业;

跟人家争高下,比雌雄,争雄斗狠,用刚强胜刚强,非要跟人家一比高下,还振振有词,本身就不是道教,更不是太极拳,是个标准的好战分子,是个好斗之徒,

也就是说,你这样,都不是太极中人了,还为太极拳争什么口袋?以输赢来论你是正宗?

综上所述,太极拳以柔克刚是必须的,贯穿始终的,不可缺失的,否则就不是太极拳了。

回答完毕,谢谢阅读,

太极拳的特点就是以柔克刚,就是以守为攻,就是以静制动,就是后发制人。太极拳不是主动进攻型的拳种。圆,和,松,柔是太极拳的理念,故太极拳能修身养性。

以柔克刚也是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它寓有几层含义:力不如人以小博大;不搞硬碰以巧取胜;太极拳的一种打法。运用此种方法需要高超的技艺,技术越好越能克动力量较大的对手,自己使用力量越小。反之,就不能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如果功力不亚于对方,技术又好,那实战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是的,回答完毕。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以柔克刚只是个伪命题。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因为后面还有,一力降十会,身大力不亏。这也是为什么搏击比赛要分体重。太极拳已经经过多次实战了,证明不能打,雷雷,马保国还有很多太极***已经验证过。武术不是非要能打,强身健体同样重要,看看好多太极***,他们要比同龄人强的太多了,陈小旺***70多岁了还可以打拳,这就说明太极的健身性!世界上有很多武术也分实战和表演,例如:跆拳道,空手道等,它们对打的技术叫竞技(组手),表演的叫品势,型。

武术的发展一定要竞技,表演分开,分类,太极就属于表演类!

太极拳以柔克刚的概率很低。

任何功夫都是人的应用,所以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更何况格斗是动态的应答行为,取决于瞬间的战机把握。

就以两人同体重,心智都接近的情况下,太极拳想以柔克刚,很难做到。目前的赛事收集与互联网***可查的资料进行谈论,概论很低很低。

太极拳的理想战况,是以柔克刚,借力打力,引进落空,避实进虚,这应是最高境界的打法,也是最完美不伤别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高境界。

举一个拳法为例,说明我的观点,散打,拳击,泰拳等搏击,防守一个直拳最好的办法就是拍击,对手的拳有多大,只要拍击拳面积这么大就可以了。动态就是很好的例子,只要拍挡拳套那么大的路线就可以了。然后回归到肌肉的收缩状态,又形成一次最佳的发力。人体任何姿势都是肌肉收缩到打开的一个过程。

如果用太极拳的理念,缠绕,引进落空是理想的打法,但从肌肉的工作原理来说,太浪费时间,除非你的功力素质比别人强很多。缠绕的线路是走圆圈,与直线比较会慢一个节奏,你看这位坐在櫈上的高手,如果为了安全这么练习没毛病,如果为了实战,就是太理想化了。学学上面的动态图,一个直线煽他一个耳光都干脆呀。

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数不胜数,而这样的战役在西方却少得可怜,因为他们让为这是不可想像的,所以偶尔有个战役,便被吹捧的无以复加,仔细一看,双方加起来不过几万人,居然也敢称会战。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淮海战役胜利后,斯大林一听***用60万打败***军80万,而且歼敌55.5万后,连说奇迹。因为在整个二战中,也没有哪个战役是以少胜多的。在西方,能真正意义上称得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只有奥斯特里茨战役、坎尼战役和哈勒哈河,包括苏沃洛夫在阿尔卑斯山的行军也非常经典。

以下举一些中国战争史上比较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做一下比较,因为资料有限,所以难免会有出入,其中还有一些空缺,网友若有资料,可将其补上。

名称 主要指挥者 双方兵力 结果

[color=orange][b]先秦时期[/b][/color]:

[b]牧野之战[/b]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 全军覆没

[b]柏举之战[/b] 孙伍、伍员、磕闾 3万——20万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b]阴晋之战[/b] 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

[b]伊阙之战[/b] 白起 12万——24万 全歼

[b]即墨之战[/b] 田单 不详 将燕军逐出齐国

[b]代之战[/b] 廉颇、乐乘 20万——60万 大败燕军

[color=orange][b]秦汉时期[/b][/color]:

[b]巨鹿之战[/b] 项羽 2万——40万 歼灭

[b]彭城之战[/b] 项羽 3万——56万 歼20万

[b]井陉之战[/b] 韩信 3万——20万 灭赵,俘赵王歇

[b]潍水之战[/b] 韩信 数万——20万 灭齐,

[b]昆阳之战[/b] 刘秀 不足2万——42万 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

[b]祝阿、临淄之战[/b] 耿弇 数万——20多万 灭张步,平齐

[b]赤亭之战[/b] 虞诩 3千——数万

[color=orange][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b][/color]:

[b]兖州之战[/b] 曹操 数万——数10万 迫降30万

[b]官渡之战[/b] 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余人

[b]赤壁之战[/b] 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b]合肥之战[/b] 张辽 7千——10万 大败吴军

[b]夷陵之战[/b] 陆逊 5万——数10万 蜀国从此衰落

[b]凉州之战[/b] 马隆 3500——数万 平定凉州

[b]前秦灭前燕之战[/b] 王猛 6万——30万 歼敌近20万

[b]淝水之战[/b] 谢玄 8万——***万 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

[b]沙苑之战[/b] 宇文泰 数万——20万 伏击战,歼8万余人

[b]玉壁之战[/b] 韦孝宽 不详——15万左右 城邑保卫战,歼7万余人

[b]金乡之战[/b] 于仲文 8千——10万 全歼敌军

[color=orange][b]隋唐五代时期[/b][/color]:

[b]浅水原之战[/b] 李世民 不详——10余万 消灭薛仁杲

[b]虎牢之战[/b] 李世民 3500——10余万 歼灭窦建德

[b]唐平萧铣之战[/b] 李靖 不详——40余万 平萧铣

[b]碛口之战[/b] 李靖 3千——不详 歼数万

[b]蔡州之战[/b] 李靖愬 9千——不详 平淮西叛军

[b]奉天、灵台之战[/b] 郭子仪 不详——30余万(一说数十万) 歼敌近10万

[b]太原之战[/b] 李光弼 不满万人——10万 城邑保卫战,歼敌7万余人

[b]雍丘之战[/b] 张巡 3千——数万 城邑保卫战,不详

[b]睢阳之战[/b] 张巡 6800——13万 城邑保卫战,歼12万人

[b]嘉山之战[/b] 郭子仪、李光弼 不详——5万余 歼敌4万

[b]象牙潭之战[/b] 周本 7千——数万 俘5千

[b]***之战[/b] 赵匡胤 2千——2万 歼5千

[color=orange][b]宋辽金夏蒙元时期[/b][/color]:

[b]西夏、吐蕃攻宋之战[/b] 刘舜卿 不详——20多万 击退夏蕃联军

[b]达鲁古城之战[/b] 完颜阿骨打 不详——27万 大败辽军

[b]护步达冈之战[/b] 完颜阿骨打 2万——70万 大败辽军主力

[b]和尚原之战[/b] 吴绛?、吴璘 数千——10余万 俘万余,大败金军

[b]顺昌之战[/b] 刘锜 1.8万——10余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b]郾城之战[/b] 岳飞 数千——1.5 大败金军精锐

[b]陈家岛海战[/b] 李宝 3千——10万 海战,全歼金军

[b]***石之战[/b] 虞允文 1.8万——17万 水战,大败金军

[b]海州之战[/b] 魏胜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b]***之战[/b] 毕再遇 不详——1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b]庐州之战[/b] 杜杲 不详——号8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b]边堡寨之战[/b] 成吉思汗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b]纳忽山、不黑都儿麻之战[/b]成吉思汗 4万——8万 全歼

[b]迦勒迦河之战[/b] 哲别、速不台 不足3万——8万 全歼

[b]赛约河之战[/b] 拔都、速不台 不足5万——10万 全歼

[b]鄂州之战[/b] 伯颜 20万——60万 大败宋军

[b]丁家洲之战[/b] 伯颜 10万——13万 大败宋军精锐

[b]?山海战[/b] 张弘范、李恒 数万——20万 海战,全歼

[b]虎啸山之战[/b] 张庭瑞、焦德裕 5千——数万 大败宋军

[b]鄱阳湖之战[/b] 朱元璋 20万——60万 水战,全歼

[color=orange][b]明清时期[/b][/color]:

[b]白沟河之战[/b] 朱棣 1O余万——60万 死伤10多万

[b]上峰岭之战[/b] 戚继光 1500——2千 歼敌倭寇300余人

[b]台州之战[/b] 戚继光 不详 9战9捷

[b]浑河之战[/b] 努尔哈赤 4人——800 奇迹

[b]萨尔浒之战[/b] 努尔哈赤 4.5万——约11万 歼敌约5万人

[b]宁远之战[/b] 袁崇焕 不满2万—13万(或五六万,或10余万)

[b]贵阳之战[/b] 王三善 2万——10万 扭转了平叛战局

[b]清征达瓦齐之战[/b] 阿五锡、巴图济尔噶勒 22——2千余人 奇迹

[b]浑河之战[/b] 长龄 4万——10多万 收复南疆西四城

[color=orange][b]近代、现代时期[/b][/color]:

[b]南京之战[/b] 徐绍桢 约万人——约2万人 攻坚战

[b]第一次反围剿[/b] ***、朱德 约4万——约10余万 歼1.2万

[b]第二次反围剿[/b] ***、朱德 3万——20万 歼3万

[b]第三次反围剿[/b] ***、朱德 3万余人——30万 歼3万

[b]第四次反围剿[/b] 朱德、周恩来 约7万——近40万 歼万余人

[b]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b] 徐向前 近3万——不详 歼6万余人

[b]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b] 徐向前 近8万——20万 歼8万人

[b]黄桥战役[/b] 粟裕 7千——1.5万余人 歼敌1.1万余人

[b]苏中战役[/b] 粟裕 3万余人——12万 歼敌53700人

[b]鲁南战役[/b] 粟裕 不详 歼敌53530人

[b]莱芜战役[/b] 粟裕 不详 歼敌56800人

[b]孟良崮战役[/b] 粟裕 不详——约45万人 歼敌32680人

[b]晋中战役[/b] 徐向前 6万余人——约13万人 歼敌100370人

[b]豫东战役[/b] 粟裕 不详 歼敌93***0人

[b]淮海战役[/b] 粟裕、刘伯承 60万——80万 歼敌555570人

[b]九连山战斗[/b] 不详 不详 5战5捷,歼6个连又1个排

以上这些战役,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像伊阙之战、巨鹿之战、虎牢之战、纳忽山和不黑都儿麻之战、迦勒迦河之战、赛约河之战、黄桥战役为全歼敌军的歼灭战。用少数兵力去围歼多数敌军,指挥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像白起、成吉思汗、粟裕都是善于打歼灭的人(我个人认为他们三人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打歼灭战的统帅),项羽则是以勇猛闻名的,李世民则是以疲敌取胜的。这种战役以蒙古时期最多,这也充分体现了其军事思想。

像即墨之战、赤亭之战、玉壁之战、太原之战、雍丘之战、睢阳之战、顺昌之战、***之战、庐州之战、宁远之战为城邑防御战。这种战役对指挥员的要求有两条:一是沉着,二是智谋超群。此外,军民同仇敌忾也是非常重要的。像韦孝宽守玉壁歼敌7万、李光弼以不满万人守太原歼敌7万、张巡以3千守雍丘屡败叛军,以6800人守睢阳则歼敌12万,虽然最后寡不敌众,睢阳被攻占,张巡被杀,但这并不能否认张巡的军事才能。这样的战役,看后会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像台州之战、萨尔浒之战、第一——第四次反围剿、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苏中战役、晋中战役、淮海战役、九连山战斗为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役。这样的战役,也是***最拿手的。值得一提的是九连山战斗,此战虽小,却集中体现了***的军事思想。

像鄗代之战、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为集中兵力,围歼敌军一部的战役。这种战役也是***的拿手本领。

此外,柏举之战、井陉之战、潍水之战、祝阿、临淄之战、唐平萧铣之战为连续灵活用兵的战役;夷陵之战、浅水原之战、嘉山之战为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战役;赤壁之战、陈家岛海战、***石之战、厓山海战、鄱阳湖之战为海战和水战;其他的战役也各有各的特点,像彭城之战、浑河之战、清征达瓦齐之战都是靠勇猛精神获胜的,特别是后两个战役,只能用奇迹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