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夷治夷和以制夷区别_以夷治夷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问答 2024-06-15 0
  1. 制夷是什么意思
  2. 以夷制夷分而治之是怎样的概念?
  3. 以夷制夷 以夷制华 以华制华
  4.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中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
  5. “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区别?
  6. 我们理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和这句话的本意有什么差别?
  7. 以夷制夷的核心是什么?

成语 以夷制夷

发音 yǐ yí zhì yí

解释 夷:外族。利用外族和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以夷治夷和以制夷区别_以夷治夷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示例 我还记得,当去年中国有许多人,一味哭诉国联的时候,日本的报纸上往往加以讥笑,说这是中国祖传的~的老手段。 ★鲁迅《伪自由书·~》

用法偏正式;作定语;含褒义

制夷是什么意思

夷,是***对外族的蔑称,师夷是指以夷为师,向外国人学习,长技是指所长,师夷长技的意思就是:学习外国人之所长。

以制夷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制服外国人。

所以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学习外国人之所长,反过来制服外国人。

以夷制夷分而治之是怎样的概念?

以夷制夷意思是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

“以夷制夷”是晚清***后期推行的主要外交政策和策略,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历史过程中,晚清统治阶层对西方列强从疑忌转向依赖的过程中的产物。

“以夷制夷”这个词,原本应该是中性的,就像“釜底抽薪”、“远交近攻”,都属于斗争策略。然而历史上“以夷制夷”经常闹出笑话、酿成悲剧,甚至导致亡国,于是这个词负面色彩变得较浓。

“以夷制夷”一词的发明者为宋代王安石,另有一说是源自于范晔《后汉书·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而将“以夷制夷”用于实战,导致王朝覆灭的首个案例是由北宋创造的。

以夷制夷 以夷制华 以华制华

“以夷制夷”是一个涵义十分丰富的概念,其表现形式及相应的政策、措施,也随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作为中国历代治边方略的一个主要内容,其核心无非是通过边疆少数民族来治理边疆,从而解决边疆问题,实现边疆安全稳定的目标。

历史上,中国边疆地区是各少数民族的活动场所,尤其是北方草原地带,在许多世纪中,游牧文明的流动性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使备游牧民族处于迁徙不定的状态,各部落兴衰无常,导致边疆形势充满变数,不仅各边疆民族之间关系复杂,甚至同一民族的各部之间也常常互不统属,互相排挤,明争暗斗。在比背景下,“华夷”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联系的密切程度也往往不一。这些情况成为中原王朝“以夷制夷”解决边疆问题、推进边疆治理的基础。为此,为了建立稳定的边疆秩序,为了促进大一统政治目标的实现.“以夷制夷”、“众建之而分其力”自然成为中原王朝的战略选择。

分化瓦解,分而治之

中国历代王朝在边疆经营上面临的直接威胁往往来自边疆地区强大而统一的游牧共同体或帝国,这些游牧帝国在军事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中原王朝进行军事征伐“以力服之”往往要付出很大代价,甚至得不偿失,因此,利用其内部各部落之间的矛盾,“以蛮夷攻蛮夷”,“使之人自为雄,各相为战”,“不烦华夏之兵,使其同类自相攻击”,让其互相牵制或限于内讧而互相削弱,进而消除或缓解边疆危机和威胁,就成为一个重要军事战略,也是中原王朝在边疆经营上的一个重要政治策略。

当然,这一战略在具体实施方面有种种不同情况,历史上更多地表现为对强大的部落共同体或游牧帝国予以分化,以求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如汉宣帝时,匈奴内部不和而分裂,一度分别受五个不同的单于领导,这就导致他们不能同心协力。汉朝统治者针对这种情况,展开分化瓦解工作,促成了其中之一的呼韩邪单于来朝,并给予慷慨而隆重的礼遇:“待之以不臣之礼”,由汉朝皇帝将其作为贵宾予以接见,从而争取到他们对中央的服从,最终达到了安定北部边疆的目的。东汉时,中央为了阻止南、北匈奴的重新联合,也***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对付两个匈奴集团:对南匈奴***用贡纳体制,承认其为匈奴帝国的合法继承者,对北匈奴则进行军事征讨,结果使南北匈奴都向汉室称臣。隋王朝也曾以“远交近攻”、“分而治之”的战略化解北部边疆的危机。当时,突厥帝国构成隋王朝最大的安全威胁,但突厥各部之间矛盾复杂,所谓“且彼渠帅,其数凡五,昆季争长,父叔相猜”。于是隋文帝杨坚就将利用突厥各部分裂的状况,***纳长孙晟的建议,“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隋朝的“离强合弱”有两层含义:一是专门针对突厥汗国内部,努力使与大可汗有矛盾的势力弱小的部落,脱离大可汗,促成他们之间的联合,达到削弱突厥汗国整体实力的目的,如让阿波可汗与达头可汗联合,共同对付大可汗沙钵略;二是对突厥汗国各部关系而言,即联合或扶持汗国内部力量弱小同时对隋朝威胁也小的部落,共同抗击突厥可汗,以维持其内部各种势力的相对平衡,同样达到削弱突厥汗国整体实力的目的。隋朝正是通过在突厥各部落间大肆分化瓦解,从而在避免大规模用兵的情况下,成功地将突厥纳入朝贡体系。唐朝前期地缘政治的重点也是突厥汗国。在与突厥的斗争中,唐朝为了战胜对手,灵活运用地缘政治谋略,多次对其进行分化,先是结好于西突厥以制衡厥,然后利用厥内部民族成分复杂,各部之间矛盾重重的有利条件,对其进行分化。唐朝之所以在立国10年之内将当时的东亚霸主突厥一举消灭,唐太宗之奋发图强富国强兵固然不可忽略,但主要是利用了突厥的内乱和反突厥的诸族的力量。因为,突厥的强盛,主要靠的是漠北铁勒诸部的归附,其中,薛延陀、回纥二部最强,他们对突厥的横征暴敛早就不满,唐朝充分利用了这些矛盾,积极进行分化工作。结果,北方诸游牧民族的倒戈,对厥汗国的灭亡确实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中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

夷是指外国人,华是中国人,中日甲午战争之前,清***无力抵抗外国人,就利用外国人的不同利益,是他们互相制衡。太平天国是清***利用外国人消灭太平军,辛丑条约是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签订的,当时外国明白他们无力统治中国,就要求有一个代言人统治中国。他们以清***为自己在华利益的维护者,利用清***来维护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要扶持清***来镇压反外势力。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区别?

语出魏源的《海国图志》。后来成为洋务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师:动词,以某某为师,向某某学习;夷,即蛮夷,古时候,中原的汉族对边疆的少数民族的蔑称,这里特指西方的洋人。长技:先进的技术,当时的中国人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等都比国外要好,唯一不如他们的就是坚船利炮,这里主要指学习西方的武器制造技术。制:制约、制服。

其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向洋人学习先进军事技术,用以抵抗洋人的侵略。

我们理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和这句话的本意有什么差别?

1、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是指学习西方的技术,主要是军事科技方面,比如利用“坚兵利炮”来强大自己,然后利用它来对付西方列强。

2、“师夷长技以自强”它的含义除了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引进西方的机器技术人才,学习西师夷长技以制夷方教育模式和内容,还有经济方面的管理等等。

3、思想体系的体现很明显,制夷仅仅只是表现在制之一字,自强就更全面。程度的不同很明显,制夷仅仅只是武器 而自强就需要全面的发展。他们的根本目的还是要清王朝摆脱现状。

“师夷长技以制夷”出自魏源《海国图志·叙》:“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师夷长技以自强”是对洋务运动主题的总结,也可以说是奕欣提出来的。

1860年12月曾国藩上奏折说,目前借外国力量助剿、运粮,可减少暂时的忧虑;将来学习外国技艺,造炮制船,还可收到永久的利益.第二年他对上述看法加以发挥,主张购外国船炮,访求能人巧匠,先演习,后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成为官民通行之物,那时可以剿发(指太平军)、捻(捻军),勤远略,这是救时第一要务(《曾文正公全集》奏稿,第14卷,第11页).

1862年李鸿章到上海后,得到外国侵略者帮助训练洋炮队、设洋炮局.他认为,清军作战往往数倍于外敌,仍不能胜,原因在武器不行,枪炮寙(yǔ)滥,如能使火器与西洋相埒,则“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今起重视,最后可达自主 (《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第3卷).奕欣看到曾李两人学造外国船炮,决定派员前往学习,在奏折中说,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

魏源:?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清代著名思想家。他于嘉庆末年曾在京向刘逢禄学习公羊学,后与龚自珍齐名,为经世致用之学的代表人物,时人并称龚魏。1825—1826年间,他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聘,编辑《皇朝经世文编》,并参与筹议漕粮、水利等工作。以后,他任内阁中书,广泛阅读各种典籍文献,较多地了解社会实际。***战争时,他在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参与浙东抗英战役,痛愤时事,著《圣武记》。他又依据林则徐的嘱托,对照历代史志将林则徐所编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增补为《海国图志》。

在这部书中,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他建议制造枪炮轮船和其他“有益民用”的机器工业产品,加强海防,抵抗外国侵略,要求改革漕运减轻赋税,兼商人利益。他的思想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1853年太平天国军进攻江南,逼近扬州时,魏源组织地主武装进行对抗。1857年,他病卒于杭州。魏源除上述著作外,还著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诗古微》、《书古微》等。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清魏源著。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作者在镇江受林则徐嘱托,据《四洲志》译稿及中外文献资料,于《南京条约》订立后不久整理成书。1842年刻本50卷,1847年刻本增订为60卷,1852年(咸丰二年)又扩编为100卷,刊于扬州。

此书系统介绍了外国历史、地理和科技知识,谴责投降派“夷兵不可敌”的卖国论及顽固派视坚船利炮为“奇技*巧”的昏愦,对战、守和外交策略提出很好的见解,并提倡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主张。本书出版后影响很大,促使人们开阔眼界,了解世界,对后来资产阶级改良派有一些启蒙作用。此书出版后,很快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维新运动也发生一定影响。

参考资料:

《师夷长技以制夷- 豆丁网》网页链接

《告诉您一个不一样的“洋务运动” – 铁血网》网页链接

《洋务运动简介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历史新知网》网页链接

以夷制夷的核心是什么?

近代中国,有很多关键性人物推动着我们向西方看齐,他们是: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人。由于他们的努力,我们见识到了西方的先进文化,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这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的转折点。然而,在他们之前,总有一些自大的人固守着祖宗的那一套制度,总觉得中华民族文化最优越。

在遇见西方文化之前,我们的文化在明末清初有一个短暂的和平时期。

那时候,虽然政局是混乱的,但是,徐光启那一代文人却对我们的文化充满了自信,这种自信并没有什么大碍。本来,中国文化就是一个吸收、包容、兼并的过程,不断吸收北方民族、南方民族的文化,之后,再进行重构,最终,才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所以,我们应该自信。

徐光启面对全然不知的西方文化,他们没有自卑,没有自大,他们遵照圣人的教诲,客观对待这些外来文化,然后,吸收进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按照那一代文人的***,他们会用二十年的时间,将传教士带来的西方典籍翻译成中文资料,然后,供读者阅览。

如果,这个***能够实现,那么,中国就能与世界同步,而不是被西方远远的甩在后面;如果,这个***能够实现,那么,我们肯定会像之前那样,将外来文化吸收进来,构成自己文化中的一部分。

但是,他们的目标没有达成。

徐光启那代人并没有将翻译工作继续下去,因为,满人打进了中原,他们面临的困难并不是遥远的西方社会,而是如何与近在咫尺的***相处。所以,清廷虽然没有制止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但也并没有把他们当回事,也不会像徐光启一样认真对待西方文化。

此外,清***想了解的是***文化,想通过这个来统治***。比如:乾隆时期的汉学十分繁荣,便印证了这一点。正因为如此,到了清朝末期,西方撬开了中国的国门,让我们不得不正视西方文化。战争将我们的国门打开,让我们知道自己与西方的差距,逼迫我们学习他们的文化。

西方侵略者让我们看到了差距,那么,我们就必须去弥补差距。

魏源在中国国门被打开之后,就明确提出了如何避免这个情况再次发生:

第一点是必须放下自己的架子,思考自己和这些外来者的关系;

第二点是***确立向西方学习的方针,不能因为文化不同拒绝学习先进知识;

第三点是中国如果想复仇,就必须卧薪尝胆十年,然后,才能战胜这些蛮夷。

魏源的名句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只有向西方这个老师学习,才有可能战胜西方这个侵略者。

可以说,魏源的时代中国刚刚惊醒,刚从自己的好梦中苏醒过来,才知道世界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由于,东、西方信息的不对称,且原来的中华文化已经深深烙在了士大夫的心里,所有,他们的局限性也就蒙蔽了他们的眼睛,以至于,这些人根本不知道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

为了说服这些士大夫,魏源和那些跟他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不得不提出一个?西学中源?的说法,说明这些比我们更为先进的西方文化其实都是源自于中国,在我们的古籍中都可以找到根据。接着,魏源引用了孔子的话,向大家说明:?其实,向这些文明学习一些文化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不用觉得很怪异。等我们学会以后,他们都会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根据这些理论,魏源提议在虎门建造造船厂和火器厂,然后,邀请外国师傅前来指导新式厂房的建造及新式机器的调试,让这些外国人给我们培训,让中国人也学会建造厂房及操作机器,最后,这些都会变成我们的工业。魏源的这个***是可行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魏源已经意识到了必须向西方学习,只有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我们才能有所突破,才不会再出现像***战争那样的错误。

可以说,魏源的认识是正确的,他看到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并提前做好了准备。而其他人则只能观望,看这世界到底往哪发展。

其实,现在的问题是中国被迫打开大门、向西方学习,而不是徐光启时代主动向西方学习,这两个区别很大。

所以,被迫情况下的学习,国人都有一种难以接受的感觉,不会耐着性子学习,而是专挑那些实用性强的东西来学,放弃了基础科学。此外,在国人心里,想的是能快点战胜这些蛮夷,所以,只学一些皮毛的东西,至于其中的原理,他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这样的学习是危险的,没有好的基础,我们的工业很容易被西方操控,最后,我们只会吃力不讨好。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如果没有这次打开国门的战争,国人还不愿意去学习这些西方文化。这些功利主义让魏源那一代中国人,无法好好学习西方文化,而且,另一个让中国人无法认真学习西方文化的原因,便是国人根本没有忘记?中国中心论?,一直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看不起这些外来人。

甚至,直到这一时期,他们都不能正视东西方的差距,始终认为***战争是偶然***。国人始终都没有思考我们这个农业文明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差距,因为,他们觉得这次战争失利是偶然***,所以,中国还没有全面落后西方。因为,眼界看不到差距,所以,我们的士大夫还是沉浸在中国古典文化中。

其结果就是,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让国人产生了误解,将其目的看成手段,将手段看成目的。

此功利主义使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忽视了基础研究,忽视了西方文明如何嫁接到我们的文明中。以至于我们向他们学习,并没有心服口服,而是只为拿来使用。所以,我们花了上百年的学习时间,还是无法真正弄清西方的经济及工业发展,使得我们总被列强排挤在外,站到受欺负的行列中。

在中国传统政治术语中,“以夷制夷”是一个涵义十分丰富的概念,其表现形式及相应的政策、措施,也是随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作为中国历代治边思想的一个主要内容,其核心无非是通过边疆少数民族来治理少数民族,从而解决边疆问题。

历史上,中国的边疆地区主要是各少数民族的活动场所,尤其是北方草原地带,在许多世纪中,各游牧民族和部落因种种原因处于迁徙不定的状态,兴衰更替,不仅各边疆民族之间关系复杂,甚至同一民族的各部之间也互不统属,互相挤排,明争暗斗。在此背景下,华夷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联系也往往程度不一,这些情况成为中原王朝“以夷制夷”解决边疆问题、推进边疆治理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