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阁本是坊刻本吗_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16 0
  1. 《汉书》流传过程中都出现过哪些释义校本?
  2. 乐府原是什么的名称,后人把什么也称作乐府?
  3. 读不懂-《左传》交流笔记2:《春秋左传序》[1]
  4. 八义记的版本有哪些
  5. 《二十四史》有几种版本
  6. 想读24史中的史书。请给建议
  7. 读不懂-《古文献学讲义》笔记2:目录学-经部 第3-5节

南朝梁刘昭第一个集各家后汉史书同异以注范书,并从司马彪《续汉书》中抽出志,也加以注释,补人范书。唐高宗之子李贤和张大安、刘纳言等为范书作注,征引广博,训释简当。李贤等人的注行世后,刘昭的范书注不被人重视,遂至散佚。司马彪志的注基本流传下来,仅缺《天文志》下卷和《五行志》第四卷的注。清惠栋作《后汉书补注》,多有创见。此后王先谦以惠栋注为主,吸取各家成果,撰《后汉书集解》,对旧注进行了一次清理。

今存最早刻本是南宋绍兴本,其中残缺五卷。商务印书馆曾加影印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所缺五卷补以别本残册。此外,明毛氏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也是较可靠的旧刻本。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标点校勘本,***用商务印书馆影印的南宋绍兴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本和武英殿本,并吸取了前人研究和校勘成果,是一个质量较好的本子。

《汉书》流传过程中都出现过哪些释义校本?

宋绍熙三年曾集本;上海广智书店影印。宋淳佑元年汤汉注本四卷,清乾隆年间拜经楼从书吴骞刻本。明正德何孟春注本十卷毛晋汲古阁本《陶渊明集》十卷焦竑本八卷清《四库全书》本八卷,根据昭明太子萧统本。清道光陶澍集注本十卷。评清道光陶澍集注本十卷:“博证诸家,考证最精”。 编排:卷首:《陶征士诔》;卷一:诗四言;卷二至四:诗五言;卷五:赋辞;卷六:记传述赞;卷七:疏祭文;卷八:五孝传;卷九、十:圣贤群辅录;附录年谱。

汲古阁本是坊刻本吗_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今学者公认“五孝传”、“圣贤群辅录”是后人伪托。

上海涵芬楼李公焕笺注本十卷

乐府原是什么的名称,后人把什么也称作乐府?

《汉书》始出,学者莫不讽诵。但由于它喜用古字古训,比较难读,东汉末年,服虔、应劭已开始注音释义,魏晋南北朝以后出现的《汉书》音注更多。唐颜师古汇集了前人23家的注释,纠谬补阙,完成了《汉书》新注。至清末又有王先谦作《汉书补注》,征引的专著和参订者多达67家。颜、王的注本,是《汉书》旧注的代表作。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汉书》标点校勘本,它以《汉书补注》本为底本,参校北宋景祐本、明末毛晋汲古阁本、清乾隆武英殿本、同治金陵书局本,并吸取了前人考订成果,辨正了文字方面的谬误,是《汉书》流传过程中一种较好的版本。

读不懂-《左传》交流笔记2:《春秋左传序》[1]

乐府原是搜集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停止演唱及演奏等机构的名称。\x0d\后人把这一机构搜集并制谱的诗歌,也称为乐府。\x0d\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些诗歌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这种形式却相沿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x0d\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后人通称之为“汉乐府”。\x0d\ 汉乐府就是指汉时乐府官署所***制的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据《汉书。艺文志》载,“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可见这部分作品乃是汉乐府之精华。《史记乐书》载,汉乐府的设置不晚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但搜集民歌俗曲于汉武帝时,已知搜集于东汉末年,共搜集民歌俗曲138篇。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100卷,分12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歌辞,横吹歌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氏曲辞,杂歌谣辞,***府辞)著录,是收罗汉迄五代乐府最为完备的一部诗集。《乐府诗集》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人民生活,用犀利的言辞表现爱恨情感,较为倾向现实主义风格。 \x0d\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诗经》《诗经》亦是现实主义),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x0d\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x0d\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x0d\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 \x0d\有二: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词,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乐府双璧为《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x0d\ 郭茂倩,字德粲(《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四),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劝孙,源明子。神宗元丰七年(1084)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因此为学术界所重视。\x0d\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府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在这些不同的乐曲中﹐郊庙歌辞和燕射歌辞属于朝廷所用的乐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较少可取成分。鼓吹曲辞和舞曲歌辞中也有一部分作品艺术价值较差。但总的来说﹐它所收诗歌﹐多数是优秀的民歌和文人用乐府旧题所作的诗歌。在现存的诗歌总集中﹐《乐府诗集》是成书较早﹐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书籍。\x0d\ 《乐府诗集》的重要贡献是把历代歌曲按其曲调收集分类﹐使许多作品得以汇编成书。这对乐府诗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例如汉代一些优秀民歌如《陌上桑》《东门行》等见于《宋书?乐志》《孔雀东南飞》见于《玉台新咏》﹐还有一些则散见于《艺文类聚》等类书及其他典籍中﹐经编者收集加以著录。特别是古代一些民间谣谚﹐大抵散见各种史书和某些学术著作﹐杂歌谣辞一类所收﹐多为前所忽视者。至于後来杜文澜的《古谣谚》等著作﹐则远比此书为晚﹐显然是在它的基础上编撰的。《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x0d\ 《乐府诗集》也存在较多的缺点。现在列举几个: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就曾指出本书把某些文人诗列入乐府题目之中不大恰当。此外﹐由于它重在曲调﹐因此所录歌辞往往和关于曲调的叙述不太一致﹐如近代曲辞中的《水调歌》﹐编者认为是隋炀帝游江都时制﹐而书中所录“唐曲”﹐并未注明作者。其实这些曲辞﹐恐怕是杂取唐人作品而成﹐如其中“入破”第二首﹐显然是杜甫的诗。\x0d\ 乐府诗集》版本以北宋末南宋初浙江刻本为最早,今存中国国家图书馆,缺卷19-34、96-100,其中卷27-34以清抄本补,其余缺卷以元至正元年刻本补,另上海图书馆存残册一本,存卷84。元代则有至正元年集庆路儒学刊本,此本一直递修刷印到明代。明代则有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本,汲古阁本据元本雕造,毛晋身后其子毛扆又据宋本挖改,故汲古阁本早印本传世少而后印本则文字佳。清代则仅有坊间翻刻汲古阁本。\x0d\ 北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一百卷,分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典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府辞十二个门类,辑录宋代之前音乐文学作品凡五千余首,诗学价值甚高。尤为可贵的是,近代曲辞四卷收录了隋唐时期新兴的燕乐曲辞,为考察词体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八义记的版本有哪些

杜预,字元凯,是西晋文史学家和军事家。平生博学多通,于经济、政治、军事、历法、算术、律令、工程诸科均有研究或著述。因多谋略,人称“杜武库”。 尤精《左传》,自称有“左传癖”,撰有《春秋左氏传集解》《春秋释例》。 《春秋左氏传序》是杜预为《左传》作的一篇序文, 讲述了《春秋》立名之由、记事之人、内容体例、孔子修经的理由、左丘明作传的理由、左传的体例等内容。 理解《春秋左传序》的内容将会对理解《春秋左传》有很大帮助。

《春秋左传序》 杜预

1.? 本序的多个题目: “春秋序”,“左氏传序”,“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左氏传序”。{孔:非“释例序”}

2.? 作者杜预的写作目的: 序《春秋》名义、经传体例及已为解之意也。

3.? 此序的 大纲 :

此序大略,凡有十一段,明义以“春秋”是此书大名,先解立名之由。

自“春秋”至“所记之名也”,明史官记事之书、名曰“春秋”之义

自“周礼有史官”至“其实一也”。明天子诸侯皆有史官、必须记事之义。

自“韩宣子适鲁”至“旧典礼经也”。言周史记事、褒贬得失、本有***之意。

自“周德既衰”至“从而明之”,言典礼废缺、善恶无章,故仲尼所以脩此经之意。

自“左丘明受经於仲尼”至“所脩之要故也”,言丘明作传,务在解经,而有无传之意。

自“身为国史”至“然后为得也”,言经旨之表不应,须传有通经之意。

自“其发凡以言例”至“非例也”,言丘明传有三等之体。

自“故发传之体有三”至“三叛人名之类是也”,言仲尼脩经有五种之例。

自“推此五体”至“人伦之纪备矣”,总言圣贤大趣足以周悉人道,所说经、传理毕,故以此言结之。

自“或曰《春秋》以错文见义”至“《释例》详之也”,言已异於先儒,自明作《集解》、《释例》之意。

自“或曰《春秋》之作”下尽“亦无取焉”,大明《春秋》之早晚、始隐终麟、先儒错缪之意。

4.? 《左传》的传播过程 及 《左传》学的建立过程 :

贾逵《大史公十二诸侯年表序》云:“鲁君子左丘明作传。”据刘向《别录》云:“左丘明授曾申,申授吴起,起授其子期,期授楚人铎椒。铎椒作《抄撮》八卷,授虞卿;虞卿作《抄撮》九卷,授荀卿;荀卿授张苍。”此经既遭焚书而亦废灭。及鲁共王坏孔子旧宅,於壁中得古文逸《礼》有三十九篇,《书》十六篇。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旧书,多者二十馀通,藏於秘府,伏而未发。汉武帝时,河间献《左氏》及古文《周官》。光武之世,议立《左氏》学,公羊之徒上书讼《公羊》抵《左氏》,《左氏》之学不立。成帝时,刘歆校秘书,见府中古文《春秋左氏传》,歆大好之。时丞相尹咸以能治《左氏》,与歆共校传。歆略从咸及丞相翟方进受,质问大义。初《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诂而已。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释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歆以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二***后,传闻之与亲见,其详略不同。歆数以问向,向不能非也。及歆亲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於学官。哀帝令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诸儒博士或不肯置对,歆因移书於大常博士,责让之。和帝元兴十一年,郑兴父子及歆创通大义奏上,《左氏》始得立学,遂行於世。至章帝时,贾逵上《春秋大义》四十条,以抵《公羊》、《谷梁》,帝赐布五百匹。又与《左氏》作《长义》。至郑康成,箴《左氏膏肓》,发《公羊墨守》,起《谷梁废疾》。自此以后,二传遂微,《左氏》学显矣。

5.? 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仓卒之难: 汉武帝的幻觉为导火索,奸臣江充和宦官苏文等作祟,使汉武帝害死了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太子刘据、刘据的两个儿子、丞相公孙贺父子。最后汉武帝想明白了,又杀了江充和苏文。啧啧啧(吃惊[⊙o⊙])

1. 概括: 自“春秋”至“所记之名也”,明史官记事之书、名曰“春秋”之义。

2.“春秋”这个名词,不见于经,只有传里有。 孔子之前,便已存在“春秋”的名词了 。

3. 五帝时候的史官所记未必叫做“春秋”,但是周朝每国的史记都叫做“春秋”。 {孔:《礼记·内则》称五帝有史官,既有史官,必应记事,但未必名为“春秋”耳。据周世法则,每国有史记,当同名“春秋”。}

1. 概括: 既辨“春秋”之名,又言记事之法。

2. 事之所系,年、时、月、日四者皆具文也。 史之所记,皆应具文,而《春秋》之***多不具。

3. 《春秋》中缺少年、时、月、日的原因:

(1) 有月无时: 仲尼备文,后人脱误

(2) 有日无月: 史文先阙,仲尼不改

(3) 不书日。 {孔说:“案经传书日者,凡六百八十一事:自文公以上,书日者二百四十九;宣公以下亦俱六公,书日者四百三十二。”}

A.久远遗落,不与近同

B.他国之告有详有略

总之,按照孔颖达的看法,仲尼不可能错就对啦。(讽刺)

4.? 《春秋》不以日月为例 。以日月为例的,只有二事。 “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讽刺君恩薄)、“不书日,官失之也。”

5. 仲尼刊定日无褒贬,而此序言史官记事必系日月时年者,自言记事之体须有所系,不言系之具否皆有义例也。

1. 概括: 将解名曰“春秋”之意,先说记事主记当时之事。

2.事有先后,须显有事之年。

3. “春秋”的含义: 春先於夏,秋先於冬,举先可以及后,言春足以兼夏,言秋足以见冬,故举二字以包四时也。

4. 《春秋》有空时而无事者,一时无事则书首月。 盖以四时不具,不成为岁,故时虽无事,必虚录首月,其或不录,皆是史之阙文。

ps:

《左传》交流会用书 ,包括:

1.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 1990年版

2.沈玉成.《左传译文》.?中华书局.1981年版

3.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4.《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 1***7年版(此版是在四部丛刊宋刻本《春秋经传集解》底本的基础上点校的)

5.杜预注. 四部丛刊本[再造善本]《春秋经传集解》(中缝切,书签全,据中国上海图书馆藏宋刻本影印)

6.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7.孔颖达注.《春秋左传注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明崇祯11年古虞毛氏汲古阁本

8.杜预注.《春秋经传集解》. 明嘉靖时期覆刻元相台岳氏刊本

9.吴楚材、吴调侯. 《解题汇评古文观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不读不懂,多读多懂,不懂处渴望请教,读懂处期盼交流。望减少疏离和孤独感、获得相对意义的快乐。

?愿,吾道不孤,必有邻。

《二十四史》有几种版本

《八义记》版本主要有汲古阁本与继志斋本两种。

《八义记》为明朝徐元所作(一说无名氏作)昆曲传统剧目。讲述的是春秋时晋国大臣赵盾被奸臣陷害,其孙子十八年后报仇的故事,是根据元人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改编而来,共四十一出。

目前学界见到的《八义记》版本主要有汲古阁本与继志斋本两种。继志斋本《八义记》成书于万历后期,托名为徐元所作,但作者并非其人;汲古阁的作者已不可考,其底本的定型时间最晚不迟于万历中期。比较两本情节,可以发现继志斋本主要是根据《史记》中的情节进行改写:汲古阁本的情节设计则较为简单,偏向于闹剧化。

比较两本的人物形象。可以发现继志斋本将正面人物刻画得更冲动、反面人物刻画得更残暴,从而提升了戏剧的斗争性,深化了“义”这一主题;汲古阁本中的反面形象表现得更为温和,淡化了斗争性,更符合人性的特点。

《八义记》剧情简介:

春秋时,晋国赵盾位居上卿,其子赵朔为晋灵公的驸马,声势显赫。上元灯节,赵朔和公主在望春楼设酒欢庆,看到长相酷似自己的周坚因付不出酒资而被酒家纠缠,就慷慨解囊,并收留了他。春天,赵盾父子因劝农来到桑间,遇到逃难的灵辄***集桑棋奉养老母,就送给他钱米。晋灵公骄奢*逸不理朝政,建造绛霄楼,以人的手掌作熊掌,以打掉人牙打瞎人眼为乐趣。

赵盾身为忠臣敢于直谏,不料晋灵公大怒而去。屠岸贾窥探赵盾之位已久,想乘机除掉他。于是派鉏麑去刺杀赵盾父子。鉏麑见赵盾是个忠臣,不忍下手,就触槐树而死。屠岸贾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训练家中恶犬以貌似赵盾的草人为食物,并谎报晋侯,说恶犬是外邦进献的能识辨忠奸的神葵,然后在朝中放犬扑咬赵盾。幸亏值殿将军提弥明将恶犬打死。

屠岸贾就诬陷赵盾父子谋反,加害赵氏全家。周坚因貌似赵朔,就装成赵朔***而死。赵朔和门人程婴逃脱后又失散。赵盾逃到首阳山而死。赵朔遇到灵辄,二人隐居深山。公主怀有五个月的身孕,打入冷宫后产下一子。屠岸贾意欲斩草除根,想方设法杀死孤儿。程婴扮作草泽医生以替公主治病为借口入宫中,将孤儿放入药箱带出。

不料为韩厥发现,韩厥本是赵盾的门人,仗义放走了程婴,自己自刎而死。屠岸贾得知孤儿被救走,限令三天之内找出,否则杀尽同一天出生的婴儿。程婴把自己的孩子装作赵氏孤儿出首,义士公孙杵臼承担救孤之责。屠岸贾便将公孙杵臼和***孤儿杀死。

程婴以真孤儿作为自己亲子,屠岸贾不知底细,认作义子,名叫屠程。十八年后,屠程长大,能文能武。赵朔和灵辄扮作道人下山,寻访消息,碰到了打猎的屠程和程婴。程婴告诉他们十八年来的经过,并使赵朔夫妻团聚。他还把十八年的经过画成一轴画让屠程看,把事情真相讲给他听,使赵朔全家团圆。

想读24史中的史书。请给建议

合刊“二十四史”乃清代乾隆以后才出现,所以笼统而言“二十四史”的版本,就只从清代开始,流行的版本主要有

(1)清乾隆时官刻的“武英殿本”;

(2)民国由张元济主持商务印书馆的影印“百纳本”;

(3)1949后由中华书局印行的“点校本”。

现在阅读,无疑使用中华书局的“点校本”二十四史最为方便,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古籍点校的一大成果,尽管其中也还是存在一些点校错误。

下面是我《中国古代史料学》一课讲稿中的部分内容:

正史在中国古代的流传和版本:

①在中国古代,大规模刻印经史始兴于五代,第一次把诸多正史加以汇刻,是宋绍兴十四年(1144)四川漕井宪孟在眉山校刻的《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眉山七史”,又称“蜀大字本”,因版印模糊,又被称为“九行邋遢本”。现存眉山原刻,仅《宋书》残册一种。原刊加上元、明递修者称“三朝本”。

②第二种汇刻本:元大德本《十七史》。可详参张元济《校史随笔·隋书·元大德九路刊本》。大德本校刊精勤。

③明南、北监本。南、北监指明代设于南京、北京的国子监。南监本成书于嘉靖七至十一年(1528-1532);北监本成书于万历二十四至三十四年(1596-1606),系据南监本重刊。南、北监本问题很多,炎武在《日知录》中讥笑“适足以彰太学之无人,而贻后来之姗笑”。其主要缺点,张元济在《校史随笔》中说是:“明人刻书,每喜窜易。遇旧本不可解者,即臆改之,使其文从字顺。然以言行文则可,以言读书则不可。”(《校史随笔·北齐书·因刊误而愈误》)

④汲古阁本《十七史》,系明末藏书家毛晋延请名家校刊。书成于明崇祯至清顺治年间,因朝代更迭,中间有所损失而修补。毛氏所刻流传颇广,影响很大,但错误也不少,藏书家、校勘家对之毁誉参半。

以上几种汇刻本因年代较早,流传到近代的已很少了。

⑤对近代影响最大的是“武英殿本”,此为最早的“二十四史”汇刻。成书于清乾隆四至四十九年(1739-1784)。许多渊博的学者如齐召南、杭世骏等参与其事。其中《明史》、《旧五代史》为初刻,两《汉》、《三国》、《晋书》、《隋书》系依据宋元旧刻;其余大部分依据明南、北监本。由于所用底本较差,即便用宋、元旧刻者也未必是最佳之本,故此汇刻不能称之为善。殿本“二十四史”的错误不少。

⑥张元济主持校勘、辑印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百衲本二十四史”。对每一部书,均先搜集最早、最好的本子,在众多本子中确定一种最佳本子作为底本,但由于宋元旧本多已残缺不全,因此残缺部分还需他本补配。补配者力求与原本相称,即宋本宋配,实在不能,即退而用其次者。这样,可以每一史,都是用不同版本的古本史籍集成,藏书家以僧人所穿的“百衲衣”为喻,称之为“百衲本”。此种工作十分艰辛漫长,有时一史的版本收集和确定,往往前后要花好几年的功夫。

衲本受到学界高度评价。

⑦今天大家通用的的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点校本”,除《史记》、《旧五代史》、《明史》外,其余21史中有11史用百衲本为底本(如《后汉书》),10种以百衲本为校本(如《汉书》)。

读不懂-《古文献学讲义》笔记2:目录学-经部 第3-5节

《钦定二十四史》。(乾隆间钦定。此二十四部皆为正史,共三千二百四十

三卷,目列后。正史撰人不录。)

《史记》一百三十卷。(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汲古

本、扫叶本无索隐、正义。)《汉书》一百二十卷。(唐颜师古注。即宋庆元附

三刘刊误、宋祁校语本。明监本、汲古本、扫叶本无校语。)《后汉书》一百二

十卷。(唐章怀太子贤注。《内志》三十卷,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三国

志》六十五卷。(宋裴松之注。)《晋书》一百三十卷。(附唐何超《音义》三

卷。)《宋书》一百卷。《南齐书》五十九卷。《梁书》五十六卷。《陈书》三

十六卷。《魏书》一百一十四卷。《北齐书》五十卷。《周书》五十卷。《隋书》

八十五卷。《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旧唐书》二百卷。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明南监本附宋董冲《释音》二十五卷。)《旧

五代史》一百五十卷,《目录》二卷。《新五代史记》七十四卷,《目录》一卷

(宋徐无党注。)。《宋史》四百九十六卷。《辽史》一百一十六卷。《金史》

一百三十五卷。《元史》二百一十卷。《明史》三百三十六卷。(武英殿附《考

证》本,江宁、苏州、扬州、杭州、武昌五书局合刻本,新会陈氏覆刻殿本。明

南、北监本《廿一史》,断自元止,无《旧唐》、《旧五代》。北监合刻,南监

乃新旧版辏集而成,或别刻,或覆刻。毛氏汲古阁本《十七史》,至《新五代》

止,亦无《旧唐》、《旧五代》。席氏扫叶山房本,与毛本同,增《旧唐》、

《旧五代》。北监本、扫叶本、陈本、坊翻毛本有脱误。)

以上正史合刻本

重刻明震泽王氏本《史记》一百三十卷。(武昌局本,间有依明柯校汪刻本

者,王延喆、柯维熊、汪谅,有《索隐》、《正义》。)

古香斋袖珍《史氏》一百三十卷。(内府本。)

重刻殿本附《考证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新五代

史》。(成都局本。卷数与殿本同。)

重刻闻人本《旧唐书》二百卷。(明闻人诠原刻。扬州岑建功重校刻本,附

《逸文》十二卷、《校勘记》六十六卷。)

重刻殿本《旧五代史》一百五十卷,汲古阁本《新五代史》七十四卷。(武

昌局本。)

重刻《明史》三百三十六卷。(江宁藩库本。)

《史记评林》一百三十卷,《汉书评林》一百二十卷。(明凌稚隆刻本,较

胜他坊本,有《索隐》、《正义》。)

以上正史分刻本(此外若明刻之秦藩本《史记》,刘氏翻刻元中统本《史记

索隐》,汪文盛本两汉书,冯梦祯刻《三国志》,皆善本。其余明刻、近人坊刻

《史》《汉》甚多,不具录。)

单行本《史记索隐》三十卷。(汲古阁本,扫叶山房本。)

《史记志疑》三十六卷。(梁玉绳。原刻本。)

《史记三书释疑》三卷。(钱塘。钱坫补《史记注》一百三十卷,未刊。)

《史记三书正讹》三卷。(王元启。只平居士集本。《律书》一卷,《历书》

一卷,《天官书》一卷。孙星衍《史记天官书考证》十卷,未见传本。)

《读史记十表》十卷。(汪越。)

《古今人表考》九卷。(梁玉绳。《清白士集》本。《人表考校补》一卷,

《续考校补》一卷。蔡云。自刻本。)

《汉书律历志正讹》上下卷。(王元启。只平居士集。杭世骏《汉书疏证》、

《北齐书疏证》,未见传本。)

《汉书地理志校本》二卷。(汪迈孙。杭州刻本。)

《汉书地理志稽疑》六卷。(全祖望。朱文翰刻本,粤雅堂本。)

《新斠注地理志》十六卷。(钱坫。原刻本,同治甲戌会稽章氏重刻本附徐

松《集释》。又《汉书十表注》十卷,未刊。)

《汉书地理志补注》一百三卷。(吴卓信。安徽包氏刻本。)

《汉书地理志图今释》七卷,《汉志水道考》一卷。(今人。广州刻本。)

《汉志水道疏证》五卷。(洪颐煊。问经堂本。)

《补汉兵志》五卷。(宋钱文子。知不足斋本。)

《汉艺文志考证》十卷。(王应麟。《玉海》附刻本。)

《汉书西域传补注》二卷。(徐松。原刻本,张琦刻本,《指海》本。)

《汉西域图考》七卷。(李光廷。同治庚午刻本。)

《班马字类》五卷,附《补遗》。(宋娄机。别下斋刻涉闻梓旧本,小玲珑

馆仿宋大字本,又仿宋中字本。)

《班马异同评》三十五卷。(宋倪思。刘辰翁评。嘉庆丁酉福建刻本。倪书

为考史、汉文辞异同,刘评无谓,今倪书无单行本。)

《后汉书补逸》二十一卷。(姚之骃。刻本。孙志祖补辑谢承《后汉书》五

卷,未见传本。)

《补后汉书年表》十卷。(宋熊方。卢校鲍刻本。)

《后汉书补表》八卷。(钱大昭。汗筠斋本,粤雅堂本。)

《补后汉艺文志》四卷。侯康。伍氏《岭南遗书》本。钱大昭《补续汉书艺

文志》二卷、《后汉郡国令长考》一卷,钱塘《续汉书律历志补注》二卷,未刊。

《后汉书补注》二十四卷。(惠栋。宝山李氏刻本,粤雅堂本,冯集梧刻本。)

《后汉书补注》一卷。(侯康。《岭南遗书》本。)

《两汉刊误补遗》十卷。(宋吴仁杰。聚珍本,福本,知不足斋本。陈景云

《两汉举正》五卷、钱大昭《两汉书释疑》四十四卷、沈钦韩《两汉书疏证》七

十四卷,未刊。)

《三国职官表》三卷。(洪饴孙。道光元年李兆洛《合梁疆域志》刻本。)

《三国疆域志》二卷。(洪亮吉。卷施阁集本。)

《补三国艺文志》四卷。(侯康。《岭南遗书》本。)

《三国志补注》六卷,附《诸史然疑》一卷。(杭世骏。刻本。)

《三国志补注续》一卷。(侯康。《岭南遗书》本,《学海堂二集》本。)

《三国志辨误》一卷。(宋人阙名。聚珍本,福本,守山阁本,金壶本。陈

景云《三国志举正》四卷、钱大昭《三国志辨疑》三卷,未刊。)

《三国志考证》八卷。(潘眉。嘉庆间刻本。沈钦韩《三国志补训诂》八卷、

《释地理》八卷,未见传本。)

《晋书地理志新补正》五卷。(毕沅。经训堂本。)

《东晋疆域志》四卷,《十六国疆域志》十六卷。(洪亮吉。卷施阁集本。)

《补晋兵志》一卷。(钱仪吉。《?开石斋记事初稿》本。)

《补宋书刑法志》一卷,《食货志》一卷。(郝懿行。《郝氏遗书》本。)

《晋宋书故》一卷。(同上。洪亮吉《宋书音义》四卷,未刊。)

《补梁疆域志》八卷。(洪齮孙。李兆洛刻本。)

《南北史表》六卷。(周嘉猷。原刻本。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未刊。)

《旧唐书校勘记》六十六卷。(罗士琳、陈立、刘文淇、刘毓崧同校。)

《旧唐书逸文》十二卷。(岑建功辑。扬州岑氏附《旧唐书》刻本。互见。)

《新唐书纠缪》二十卷。(宋吴缜。聚珍本,福本,知不足斋本。陈黄中

《新唐书误》三卷,未刊。)

《新旧唐书合钞》二百六十卷。沈炳震。海宁查氏刻本。丁小鹤新《旧唐书

合钞补正》,有刻本,未见。

《新旧唐书互证》二十卷。(赵绍祖。原刻本。)

《五代史补》五卷。(宋陶岳。汲古阁本,扫叶山房本。)

《五代史记纂误》三卷。(宋吴缜。聚珍本,福本,知不足斋本。)

《五代史记纂误补》四卷。(吴兰庭。知不足斋本,《珠尘》本,单刻本。)

《新五代史记补注》七十四卷。彭元瑞、刘凤诰同撰。原刻通行本,中分子

卷。

《宋辽金元四史朔闰考》二卷。(钱大昕。钱侗续成。文选楼本,粤雅堂本。)

《辽金元三史国语解》四十六卷。(乾隆四十六年敕撰。殿本。《宋》、

《辽》、《金》、《元》史原书译语不合者,殿本四史奉敕改正。)

《补辽金元三史艺文志》。(倪璠。抱经堂《群书拾补》之一。)

《辽金元三史拾遗》五卷。(钱大昕。《潜研堂全书》本。)

《辽史拾遗》二十四卷,《补》五卷。(厉鹗。汪刻本。杭世骏《补金史》

一百卷,未刊。)

《元史氏族表》三卷。(钱大昕。潜研堂本。别有《元史稿》一百卷,未刊。)

《补元史艺文志》四卷。(同上。)

《元史备忘录》一卷。(明王光鲁。借月山房本。)

《元史本证》五十卷。(汪辉祖。家刻本。)

《诸史拾遗》五卷。(钱大昕。潜研堂本。)

《历代史表》五十九卷。(万斯同。原刻足本,初印本少末六卷。钱大昕

《唐学士年表》一卷、《五代学士年表》一卷、《宋中兴学士年表》一卷,德清

徐氏刻本。)

《史表》卷。(洪饴孙。李兆洛刻本。乃合编历代史目录。)

《历代帝王年表》三卷。(齐召南。文选楼本,仁和叶氏重刻本。此书最简

括。)

《历代帝王庙谥年讳谱》一卷。(陆费墀。阮福刻本,仁和叶氏重刻本。)

《历代统纪表》十三卷,《疆域表》三卷,《沿革表》三卷。(段承基。自

刻本。)

《廿一史世谱》五十四卷。(沈炳震。海宁查氏刻本。)

《历代建元考》十卷。(钟渊映。守山阁本,金壶本。)

《纪元要略》二卷。(陈景云。)《补注》一卷。(子黄中。《文道十书》

本,《学津》本,《珠尘》本。)

《元号略》四卷,《补遗》一卷。(梁玉绳。《清白士集》本。)

《纪元通考》十二卷。(叶维庚。自刻本。此书最详。)

《历代纪元编》三卷。(李兆洛。江宁官本,粤雅堂本。此书最便。)

《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二十卷。(同上。江宁官本。此书最便。)

《历代沿革图》一卷。(六严。江宁官本。以上三书与《皇朝舆地韵编》、

《舆地图》合刻,通称《李申耆五种》。)

《历代地理沿革表》四十七卷。(陈芳绩。道光间刻本。)

《十七史商榷》一百卷。(王鸣盛。原刻本。)

《廿二史考异》一百卷。(钱大昕。潜研堂本。李贻德《十七史考异》,未

刊。)

《廿二史札记》三十六卷。(赵翼。原刻本。)

《南史识小录》八卷,《北史识小录》八卷。(沈名荪、朱昆田同编。刻本。

钱大昕《南北史隽》一卷,未刊。)

《宋琐语》一卷。(郝懿行。《郝氏遗书》本。此二书为史钞类,附此。)

以上正史注补、表谱、考证之属(此类各书,为读正史之资粮。)

——右正史类

目录学·经部?第3-7节

一.今文十四博士

(一)今文经含义:西汉时传经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以叫今文经。

(二)今文十四博士:

《诗》:有鲁(申培公),齐(辕固生),韩(燕人韩婴)。

《书》:有欧阳(欧阳生),大夏侯(夏侯胜),小夏侯(夏侯建),同出于伏生。

《礼》:有大戴(戴德),小戴(戴圣),同出于高堂生。

《易》:有施(施雠),孟(孟喜),梁丘(梁丘贺),京(京房),同出于田何。

《春秋》:有严(严彭祖),颜(颜安乐),同出于董仲舒。

此外,《论语》是兼习的,不立博士,有《鲁论》《齐论》两家

(三)今文经学的特点:

1.《五经》次序,是《诗》《书》《礼》《易》《春秋》。《诗》《书》《礼》是基本功,《易》讲原则,《春秋》讲实施。

2.讲家法,口授微言大义。

3.特别重视《春秋公羊传》,尊孔子,说《春秋经》是为汉制作,讲政治哲学,要通经致用,其实已混进法家的东西。

4.夹杂谶纬之学,讲灾异,讲天人感应,在《齐诗》《易》《公羊传》里多有这样的东西,实际上已混合了阴阳家、墨家之说,和方士的一套互相渗透。

5.发展到后来繁琐,如秦近(一作延)君说《尧典》篇目十余万言,“曰若稽古”三万言。

6.少讲训诂,多属哲学史的资料。但因为比较近古,所讲制度等仍有史料价值。

(四)参考书:吕诚之《秦汉史》第十九章第三节“儒家之学”,顾颉刚师《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原名《汉代学术史略》)

二.古文经学

(一)古文经含义:用古文字书写的经。

(二)孔壁得书的来源和真伪:同吕诚之认为壁中得书及孔安国进献之本无其事。但在立为博士的今文经之外,社会上仍发现其他古籍传本,则是事实。《孔壁得书》(收入《吕思勉读史札记》)

(三)古文经学各家:

《易》:费氏(费直)。

《书》:《古文尚书》,比今文多出十六篇(说是孔安国)。(前面不是说比今文尚书多出来二十五篇吗?)

《诗》:《毛诗》(毛公,后来说毛公名享),但顾颉刚师有《论毛诗序之作者》(收入《史林杂识初编》),据《后汉书·卫宏传》有“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于今传于世”之明文,论定所谓《毛诗序》实东汉初卫宏所作

《礼》:《周官》即《周礼》(刘歆),《逸礼》。

《春秋》:《左传》(刘歆),《谷梁传》。

《论语》:《古论》。

《尔雅》。

(一)古文经学的特点:

1.《五经》次序:按所认为的作者的时代先后来排列,为《易》(伏羲画八卦,时代最早),《书》(把首篇《尧典》说是尧时候写的),《诗》(把《商颂》说是殷商时写的),《礼》(说是周公制礼),《春秋》(说是孔子修的)。

2.不讲家法。

3.特别重视《周礼》,尊周公,从事章句训诂,讲名物制度。

4.不讲谶纬

5.比较简单不繁琐。

6.所作训诂很有用,讲制度则不如今文所讲的古。

(五)今、古文何在何时占优势?

1.西汉末年,班固《白虎通义》,主今文。

2.东汉,古文占优势,但今文仍是官学。

三.汉末魏晋经学

(一)兼今古的经学:兼通古文今文而以古文为主的经学。

代表人物:马融、郑玄、王肃。

1.马融:马融的书没有传下来

2.郑玄:《诗毛传郑笺》(郑玄给古文经学的《毛传》作笺,兼用今文齐鲁韩三家诗说)和《周礼注》(古文经学)、《仪礼注》(兼用今文古文)、《礼记注》。

3.王肃:自己具名的著作没有传下来。孔子家学的伪书《孔子家语》和《孔丛子》,都是王肃所伪造。《伪古文尚书》及《伪孔安国传》,清丁晏考证也认为伪造者是王肃。

(二)玄学家注经

1.代表人物和著作:魏王弼的《周易注》和何晏的《论语集解》。

2.特色:简要易于通读,既无今文经学的那种微言大义以及谶纬怪谈,也不拘于古文经学穷究的训诂制度。

(三)其他流传至今的经注:

1.西晋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欲取代东汉时流行的《左传》贾逵注和服虔注)

2.东晋郭璞的《尔雅注》

3.东晋范宁的《春秋谷梁传集解》(混合了《春秋》三传之所说)。

一.南北朝隋唐经学与义疏之学

(一)义疏=讲疏=疏

1.注的含义:解释经传的叫做注。

2.疏的含义:既解释经传同时也解释注。

(二)南北朝的“南学”、“北学”之分:

1.南学:《周易》则王辅嗣(王弼注),《尚书》则孔安国(伪孔传),《左传》则杜元凯(杜预集解);

2.北学:《左传》则服子慎(服虔注),《尚书》《周易》则郑康成(郑玄注);《诗》则并主于毛公(毛传以及郑玄笺),《礼》则同遵于郑氏(郑玄的《三礼》注)。”

3.北学全部是郑学(郑玄注《左传》未成,与服虔,见《世说新语·文学》,南学则加进了魏晋时的新东西。郑注的《三礼》南北都重视。

(三)隋统一后,只行南学。

(四)唐孔颖达《五经正义》和陆德明《经典释文》

1.孔颖达《五经正义》:唐初孔颖达等官修《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左传》的《五经正义》,就是用南学的注本作疏。其中很多地方还承用了前北隋刘焯、刘炫等人的旧疏,不都由孔颖达等人创作。

2.陆德明《经典释文》三十卷:给除了《孟子》以外的《周易》《尚书》等十二经,再加上《老子》《庄子》,作了释文,列举这些经典中某些字的读音,某些词语的训诂,某些传本的文字异同。再加上一卷“序录”讲述这些经典的传授,是研究经学以及《老》《庄》的要籍。

(五)唐初纂修《五经正义》和其他新疏后,旧疏失传,仅剩保留在日本,清中叶倒输我国的梁代皇侃《论语义疏》。

二.十三经注疏及其他

(一)演变过程:

1.唐文宗开成二年刻成《开成石经》:刻九经(《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和《论语》《孝经》《尔雅》的正文,附加张参的《五***字》和唐玄度的《九经字样》。

2.孟蜀广政七年母昭裔立《广政石经》,带注,九经少了《公羊》《谷梁》,北宋时田况补刻。

3.徽宗宣和年间席贡增刻了《孟子》,形成十三经。

(二)《十三经》的疏:孔颖达《五经正义》+唐人宋初人给《孟子》以外其中经传加上了疏+《孟子注疏》:

《周易正义》十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正义》二十卷,伪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毛诗正义》七十卷,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注疏》四十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硫。

《仪礼注疏》五十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正义》六十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晋杜预集解,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二十卷,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

《论语注疏》二十卷,魏何晏等集解,北宋邢昺疏

《孝经注疏》九卷,唐玄宗注,北宋邢昺疏。

《尔雅注疏》十卷,晋郭璞注,北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十四卷,汉赵岐注,伪宋孙奭疏。

(三)刊刻形式:

1.北宋时“正义”和“疏”不和经注编在一起,而是单独刊刻。

2.南宋后注疏合编。

3.通行的善本:清阮元等据宋元间十行本等校勘、嘉庆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学刊刻附有校勘记的《十三经注疏》,但今天看来仍不尽完美,还有重加校勘的必要。

(四)其他经学要籍:

1.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十七卷,保存了不少王弼以外的《易》的古注;

2.传为伏生的《尚书大传》;

3.清陈寿祺校注本八卷,保存一些《书》的古经义。《韩诗外传》十卷,保存了三家诗中韩诗的一些遗说;

4.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十七卷;

5.何休的《春秋公羊传解诂》,同为保存西汉今文经说的要籍。

(五)《十三经》的版本系统:经注和疏在北宋时是分别刊刻的,到南宋时两浙东路茶盐司和绍兴府才编到一起刊刻,建阳书坊才加进释文;到宋元间才有成套的经注、疏、释文合刻本;到明嘉靖时李元阳在福建刊刻有释文的《十三经注疏》。从此递嬗出万历北监本、汲古阁本以至清乾隆时的殿本,直到嘉庆时阮元才重新搜寻各种旧本校勘重刻。这样就把《十三经》的版本系统作了个初步的清理。

一.学风的转变

(一)从中唐时开始的摆脱旧注疏在经学上别求理解的新风气。

(二)此风气在北宋时大盛。

宋末王应麟《困学纪闻·经说》引陆游所说:“唐及国初,学者不敢议孔安国、郑康成,况圣人乎!自庆历(北宋仁宗年号)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然排《系辞》(按指欧阳修《易童子问》,谓《系辞》《文言》等“易传”非孔子作),毁《周礼》(指欧阳修《居士集·问进土策》、苏轼《东坡续集·策·天子六军之制》、苏辙《栾城后集·历代论·周公》,均谓《周礼》非周公作),疑《孟子》(指李觏《盱江集·常语》、司马光《司马温公文集·疑孟》,都非议《孟子》书),讥《书》之《胤征》《顾命》(指苏轼《书传》以《胤征》为羿篡位时事,《顾命》下篇《康王之诰》为失礼),黜《诗》之序(指晁说之《景迂生集·诗序论》否定《毛诗序》所说),不难于议经,况传、注乎!”

(三)南宋,朱熹及其后学另行注释《五经》,自己还编注了《四书章句集注》。

二.四书章句集注和宋元人注五经

(一)《四书章句集注》十九卷

1.内容:《大学章句》一卷、《中庸章句》一卷、《论语集注》十卷、《孟子集注》七卷。

2.编定的次序:《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治学的先后次序排列,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篇幅都小,就把《中庸》移前以便和《大学》合成一册了。

3.撰写了《四书或问》三十九卷,说明注此《四书》的用意,但所注其后又有改定,因此和《或问》颇有抵牾之处。

(二)宋元人注五经

《易传》六卷,北宋程颐撰。《周易本义》十二卷,朱熹撰。元人又合编两书为《周易传义》十卷。

《书集传》六卷,南宋蔡沈撰,***用《伪古文尚书》五十八篇的本子。

《诗集传》二十卷,朱熹撰。

《礼记集说》(原名《云庄礼记集说》)十六卷,元陈澔撰,不注《大学》《中庸》。

《春秋胡氏传》三十卷,南宋胡安国撰。

1.与科举考试有关:

《元史·选举志》“科目”记元仁宗皇庆二年十一月诏定科举《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诗》以朱氏为主,《尚书》以蔡氏为主,《周易》以程氏朱氏为主,以上三经兼用古注疏;《春秋》许用三传及胡氏传;《礼记》用古注疏。陈澔《礼记集说》晚出外都已用了宋人的注本。明永乐时官修《四书五经大全》,《五经》就全用上列宋元人注,不再用所谓古注疏。其后《大全》虽未通行,明人及清初人刊刻诵读《五经》就一直用这宋元人注以应付科举考试。到清乾隆时才取消《春秋胡氏传》,改用《春秋左传》和杜预注

2.?优点:通顺易懂。

3.?缺点:这些注包括朱熹的都多少夹进宋人理学的话头,免不了失去点先秦时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