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门知县、灭门知府什么意思,破家县令灭门知府典故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16 0
  1. 灭门是什么意思
  2. 县令是什么意思
  3. 关于<<儒林外史>>
  4. 知州,知府,知县有什么区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5. 揭秘包拯真的是历史上神奇的破案大师吗?
  6. 古代衙门的目录

知州、知府、知县等官职,在宋朝、明朝、清朝等多个朝代都有过出现,当然,不同时期,同一个职务的职权也有差别。我们就以距我们时间最近的清朝为例。

清朝地方机构的设置,从上到下大致可分为省、府、县。一省或一区的最高长官,就是我们熟知的总督和巡抚。基层的组织机构,则是县,一县之长,就是我们更熟悉的七品芝麻官儿县令,也就是知县。

清朝官员

破门知县、灭门知府什么意思,破家县令灭门知府典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在省级和县级之间的行政机构,就是府。因此,府就是省的二级行政机构,一府的最高长官被称之为知府。当然也有例外,例如京师所在地的长官则被称之为府尹。清朝时期,府一级的行政机构,大致与我们今天的地级市相似。

作为辖有数县乃至于数十县的一府之长,知州之中当然不可能是光杆司令,按照清廷的设置,一个府设有知府一人,同时,作为知府的副手,还设有同知、通盘、推官等官职。当然,后来清朝又将推官一职裁撤,所以,知府的佐贰官分别为同知和通判。

南阳知府衙门

按照清廷的组织机构设置,一府之长的知府统领全局。而作为他的副手,同知、通判则分管掌握粮食、食盐、江海防务、督捕、河工水利、清军理事等诸多事务。而且,根据清朝的明确设置,同知只是知府的副手。

因此,同知并不具备与知府对着干的底气和能力。至于出现如巡抚和总督一般的争斗,就更不可能了。更何况,清廷还明确规定了:一个府的所有政务,都必须由知府上达总督和巡抚,才可以实行。因此,这就从根本上切断了同知跳反的可能。

作为一府之长,知府的权力令人咋舌,再加上清朝人治和监察的落伍,于是有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

清初清官曾担任黄州知府的于成龙

在清朝将推官裁撤之后,同知、通判等知府的佐贰官,多被派遣到一府之地的其他地域分防。因此,同知不但在职权上明确属于知府的下属,而且,连驻地都不一样,彼此之间起冲突的可能性很小。由于同知、通判多被派遣到一府之地的其他地方分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厅?这样一个行政单位。

至于知州,自然指的是一州的最高长官。州一行政机构在清朝也有设置,而且,清朝的州还为了直隶州和散州两种。直隶州相当于府,而散州则与县等同。因此,清朝时期的知州级别变化比较大,直隶州的知州相当于知府,而散州的知州则只相当于知县。清朝时期,全国直隶州有76个,而散州为48个。

清朝疆域

至于知县,就更好理解了,知县大概是普通人最为熟知的古代官员了,所谓七品芝麻官儿,指的就是知县。当然,虽然被调侃为七品芝麻官,但是,作为一县之长,知县的权利其实并不小。

一县之内的几乎所有事物,知县都可以做主过问,所辖县境内数万乃至数十万的百姓命运,知县也几乎都能一言而决,正所谓?破家的县令?。清朝的知县,相当于集今天的县长、县委书记、***、公安等诸多职权于一身。清朝时期,全国知县一共有1358个。

灭门是什么意思

古往今来,历史上发生了不少离奇案件,有些分外曲折的更是广为流传。因为年代较近,关于清朝的离奇案件记载更为清晰详细,太原奇案也因其离奇的故事情节被人所熟知。  

据载,清末某日清晨,太原阳曲县县衙突然闯进了一个脸色惨白的男子。男子失魂落魄地抓住县衙,哆哆哆嗦地说出了自己早上在井中发现一局尸体的事情。县衙一听,立刻禀报了当时的杨县令。杨县令正在为张富商家二**尸体被盗的事情头疼,听县衙禀报的时候还以为找到了二**的尸体,结果一询问发现是个和尚的尸体,顿时头更疼了。县衙们把井中的尸体打捞上来细细检查,发现和尚穿的衣服与身份不符,几经盘问对比,有人认出了这件衣服属于一位姓莫的老汉。老汉以卖豆腐为生,是个本分人,相亲们谁也不相信这老汉是和尚的凶手。但杨县令想要尽快结案,见莫老汉势单力薄,便将他屈打成招。

  不久后,又有个姓曹的青年报案,说杀死和尚的凶手并非曹老汉,而是一个开酒店的吴姓屠夫。但杨县令这个人哪里肯为这种捞不着油水的差事费神,况且此时若是翻案,便是表明他能力不济,他见这曹姓青年孤身一人,便顺道将之以“共犯”的罪名关了起来。可他没有想到,这曹姓青年还有个妻子,正是那与人私奔的却被掩盖成身亡之人的张家二**。张二**听闻了这件事,赶紧令自己的丫鬟去禀告刚刚上任的太原知府陈砥节。

陈知府听闻了这件事关人命的大事,立刻向上面禀明,并马不停蹄地展开了调查,最终使得真相浮出水面。原来,那和尚原与张富商大女儿之间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事情被发现后他使了方法诈死,被张富商用来充当二女儿的尸体的时候偷偷溜走,因为身穿女装便向路过的莫老汉借了衣裳。他逃亡途中遇到一名美貌妇人时生了不好的心思,最后被妇人的丈夫吴屠户杀死并抛尸井中。最终,陈知府审明了案件,还了莫老汉与曹姓青年的清白。

县令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灭门是什么意思 灭门 就是全部(全家)被杀光

问题二:宾得灭门是什么意思 卖掉宾得所有相关器材,转投佳能或者尼康的怀抱。。

问题三:单反灭门是什么意思 一个有野心的女人为了坐上龙头大哥的位置和分到父亲的遗产处心积累铲除身边的人有阻碍的人,包获亲人。

问题四:摄影中灭门什么意思如题 谢谢了 灭门某品牌摄影器材全卖叫灭门 查看更多答案>>

记得***纳啊

问题五:单反上说的灭门是什么意思? 其实不光是数码相机,也包括机械相机 单反相机就是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意思 代表相机的光学和成像性能, 表示是只有一个镜头,利用反光成像的相机。

问题六:什么叫灭门 所有的人一起杀掉,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望***纳噢谢谢。

问题七:人死犯灭门在黄历中是啥意思 就是灭门大祸日,如果你告诉具体的时间,就可以告诉你是不是灭门大祸日了。

问题八:破家知府,灭门县令 什么意思 知府县令不大的官员,就可以灭人满门,毁害人全家。形容古代封建官吏目无法纪,为所欲为,鱼肉百姓的恶劣行径,及封建社会人治的本质。

问题九:择日学灭门大祸是什么意思 这个是地理择日选择的专述用语,全称叫:“冰消瓦解灭门大祸”。一般不是从~专业堪与谋生的人,一般不要深究这是什么意思了吧,这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明白的事。之所之叫这种可怕的名字,无非提醒人们,地理选择非常慎重的,不能乱来,造葬错地方、选择错凶日,那是招灭门大祸的!这个有起例,如年支的平收两日,叫冰消瓦解,又叫夭命煞,就短命的意思,造怕平,葬怕收,如不年卯酉日在寅月。灭门日是甲已年寅月己巳日,卯月庚午日,辰月辛未日………呵呵,每年每月都有一天是灭门日。对冲灭门日的就是大祸日,如甲己年寅月乙亥冲己巳灭门,那乙亥日就是大祸日;同理卯月丙子灭门日!辰月丁丑灭门日……呵呵,还很多呢,不能一一列举的啦。总之古代专制皇权,平民不能乱造乱葬乱用日子的,错了法当灭门还是小事的,重的可以灭九族的!当然时代不同了,就不能食古不化了……今天还拿这个说事就有吓人之嫌啦!

问题十:中医说的灭门水衰是什么意思 有“命门火衰”的说法。中医认为肾为水脏,中有命门,内藏相火,主一身阳气,如果相火不足,阳气衰弱,人体会出现如怕冷、神疲乏力、便溏等症状,这种情况,中医称为“命门火衰”。

关于<<儒林外史>>

县令是什么意思

“县令”在其他工具书中的解释 官名。县令之名,起于战国,其时秦及三晋县的长官均称为令。

汉朝开始在首都长安设立的六品官职,下辖长安及京畿附近区县。薄卫桥以长安县令为印及字号,行走江湖。

县令、知县、县尉、县丞有何区别

县令(等于知县,不同时代称法)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兼县长,是主管一县事务的一把手。

县丞相当于现在的副书记兼副县长,是县令的副手之一,一县的二把手。

县尉相当于现在的县书记兼公安局长,是主管一县捕盗、治安等刑事、司法事务的官员,品级一般略小于县丞,也是县令的副手之一,一县的第三把手。

qq上的县令什么意思

可能只是QQ群自定义头衔

是群主设定的

支简在清朝什么意思?是官位?还是县令的秘书?

县令的秘书

欲钱看县令是什么意思

爱财爱色

古代县令,是什么学历

在古代,科举时期当县令有两种办法,考进士,一般三甲以上就可以授管县令;或者考中举人后直接做杂贰官,比如县丞之类的,如果熬的住,能上供,过几年可以慢慢积功升到县令,但是这种机会很少,而且所授县份一般也是偏远贫困之地!

在唐朝以前,没有科举的时候是看门第,所谓“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特别是西晋东晋,纯粹就是拼爹;你家高贵就可以当***!

至于战争时期就看谁的拳头大,比如张飞也当过县令!

破家知府,灭门县令 什么意思

知府县令不大的官员,就可以灭人满门,毁害人全家。形容古代封建官吏目无法纪,为所欲为,鱼肉百姓的恶劣行径,及封建社会人治的本质。

古时代称为县令,通判,刺史,这都是什么意思

县令主要使用是在汉代,大县长官为县令,小县长官为县长,县长官合称“令长”,可以理解为现代的县级市市委书记兼***。唐朝县的长官都称县令,最高者正五品上,相当于海淀区委书记兼区长,最低者从七品下。宋朝县令仅是虚衔。明清没有。

通判在宋朝是辅佐并监视知府或知州的,到清朝成为知府副职。

刺史乃汉武帝设立,掌监察州郡,品级六百石。汉朝太守二千石,县令六百石,县长四百石。其职责和地位用现代话说可以理解为“中纪委&监察部派驻N省N市监察巡视专员(副局级)”。东汉后期强势的刺史能掌握相当于太守上级的权力,不过法律地位一直没有改变。魏晋到唐朝,刺史是州这一级的长官,地位相当于现代的***兼***。唐以后不置。

宋朝知府知州有时会在私下称“刺史”,用这种“古称”仅是一种“雅趣”。通判则会被称为“半刺”,意为通判能当刺史(知府知州)的半个家。

县令的令是什么意思

“县令”在其他工具书中的解释 官名。县令之名,起于战国,其时秦及三晋县的长官均称为令。

汉朝开始在首都长安设立的六品官职,下辖长安及京畿附近区县。薄卫桥以长安县令为印及字号,行走江湖。

咸令和县令的区别是什么?分别指什么?

咸令据我所知只在这句话上看到过 九品咸令登彼岸 ,佛家语

咸,全,完全;令,让(让全部的九品众生......)

县令则是官职名,“县令”在其他工具书中的解释 官名。县令之名,起于战国,其时秦及三晋县的长官均称为令。

知州,知府,知县有什么区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

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

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时,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内容介绍

元朝末年,诸暨县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贫寒,他从小替人放牛,聪明颖悟,勤奋好学,他画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他不愿意接交朋友,更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禄。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的职务,他也不接受,心甘情愿的逃往会稽山中,去过隐姓埋名的生活

明朝立国,推行八股取士制度,王冕不禁感叹:这种以八股文形式取士的制度不仅不会为国家选到真正的人才而且将来的读书人恐怕也只有这一条荣身之路了,他们因此会把学问、道德、做官、退隐的准则都看得轻了。这是一代文人碰上了厄运!王冕是反对八股取士、自甘清贫的隐士,然而在当时的社会里,像王冕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在王冕死后百年的明朝成化年间,文人们所走的是一条醉心于科举功名的歧路。

明宪宗成化末年,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有一位教书先生,名叫周进,他为了能够出人头地,荣耀乡里,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60多岁了,却连秀才也未考上。

一天,他与姐夫来到省城,走进了贡院。他触景生情,悲痛不已,一头撞在了号板上,不省人事,被救醒后,满地打滚,哭得口中鲜血直流。几个商人见他很是堪怜,于是凑了二百两银子替他捐了个监生。他马上就向众人磕头,说:“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

不久,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顷刻之间,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是朋友的也来认做朋友,连他教过书的学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爷”的“长生牌”。过了几年,他又中了进士,升为御史,被指派为广东学道。在广州,周进发现了范进。为了照这个54岁的老童生,他把范进的卷子反复看了三遍,终于发现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间最好的文章,于是将范进取为秀才。过后不久,范进又去应考,中了举人。

当时,范进因为和周进当初相似的境遇,在家里倍受冷眼,妻子对他呼西唤东,老丈人对他更是百般呵斥。当范进一家正在为揭不开锅,等着卖鸡换米而发愁时,传来范进中举的喜报,范进从集上被找了回来,知道喜讯后,他高兴得发了疯。好在他的老丈人胡屠户给了他一耳光,才打醒了他,治好了这场疯病。转眼功夫,范进时来运转,不仅有了钱、米、房子,而且奴仆、丫环也有了。范进母亲见此欢喜得一下子胸口接不上气,竟一命归了西天。胡屠户也一反常态,到处说他早就知道他的女婿是文曲星下凡,不会与常人一样的,对范进更是毕恭毕敬。后来,范进入京拜见周进,由周进荐引而中了进士,被任为山东学道。范进虽然凭着八股文发达了,但他所熟知的不过是四书五经。当别人提起北宋文豪苏轼的时候,他却以为是明朝的秀才,闹出了天大的笑话。

科举制度不仅培养了一批庸才,同时也豢养了一批含官污吏。进士王惠被任命为南昌知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询问当地的治安,不是询问黎民生计,不是询问案件冤情而是查询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产,各种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接着定做了一把头号的库戥,将衙门中的六房书办统统传齐,问明了各项差事的余利,让大家将钱财归公。从此,衙门内整天是一片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衙役和百姓一个个被打得魂飞魄散,睡梦中都战战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条却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朝廷考察他的政绩时,竟一致认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员”。

高要县知县汤奉,为了表示自己为政清廉,对朝廷各项法令严加执行。朝廷有禁杀耕牛的禁令,汤奉不问因由,竟然将做牛肉生意的***老师父活活枷死,闹得群众义愤填膺,鸣锣罢市。事发后。按察司不仅没有处罚汤奉,反而将受害的***问成“奸发挟制官府,依律枷责”之罪。如此“清廉”的知县,一年下来居然也搜刮了八千两银子。

官吏们贪赃枉法,而在八股科举之下,土豪劣绅也恣意横行。举人出身的张静斋,是南海一霸。他勾通官府,巧取豪夺。为了霸占寺庙的田产,他唆使七八个流氓,诬陷和尚与妇女通奸,让和尚不明不白地吃了官司。

高要县的监生严致和是一个把钱财看作是一切的财主,家财万贯。他病得饮食不进,卧床不起,奄奄一息,还念念不忘田里要收早稻,打发管庄的仆人下乡,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他吝啬成性,家中米烂粮仓,牛马成行,可在平时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临死时还因为灯盏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迟迟不肯断气。

他的哥哥贡生严致中,更是横行乡里的恶棍。他强圈了邻居王小二的猪,别人来讨,他竟行凶,打断了王小二哥哥的腿。他四处讹诈,没有借给别人银子,却硬要人家偿付利息;他把云片糕说成是贵重药物,恐吓船家,赖掉了几文船钱。严监生死后,他以哥哥身份,逼着弟媳过继他的二儿子为儿子,谋夺兄弟家产,还声称这是“礼义名分,我们乡绅人家,这些大礼,却是差错不得的”。

科举制度造就了一批社会蛀虫,同时也毒害着整个社会。温州府的乐清县有一农家子弟叫匡超人,他本来朴实敦厚。为了赡养父母,他外出做小买卖,流落杭州。后来遇上了选印八股文的马二先生。马二先生赠给他十两银子,劝他读书上进。匡超人回家后,一面做小买卖,一面用功读八股文,很快他就得到了李知县的赏识,被提拔考上了秀才。为追求更高的功名利禄,他更加刻苦学写八股文。不料知县出了事,为避免被牵累,他逃到到杭州。在这里,他结识了冒充名士的头巾店老板景兰江和衙门里当吏员的潘三爷,学会了代人应考、包揽讼词的本领。又因马二先生的关系,他成了八股文的“选家”,并吹嘘印出了95本八股文选本,***争着购买,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都在书案上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

不久,那个曾提拔过他的李知县被平了反,升为京官,匡超人也就跟着去了京城,为了巴结权贵,他抛妻弃子去做了恩师的外甥女婿,他的妻子在贫困潦倒中死在家乡。这时,帮助过他的潘三爷入了狱,匡超人怕影响自己的名声和前程,竟同潘三爷断绝了关系,甚至看也不肯去看一下。对曾经帮助过他的马二先生他不仅不感恩图报,还妄加诽谤嘲笑,完全堕落成了出卖灵魂的衣冠禽兽。

科举制度不仅使人堕落,同时也是封建礼教帮凶。年过六十的徽州府穷秀才王玉辉,年年科举,屡试不中,但他却刻守礼教纲常。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儿要殉夫,公婆不肯。他反而劝亲家让女儿殉节。又对女儿说:“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而阻拦你?你就这样做罢。”八天以后,女儿穿着守孝的白色的衣服,绝食而死,他仰天大笑说:“死得好!死得好!”但事过之后,当他女儿的灵牌被送入烈女祠公祭的时候,他突然感到了伤心。回家看见老妻悲痛,他也心上不忍,离家外出散心。一路上,他悲悼女儿,凄凄惶惶,到了苏州虎丘,见船上一个少年穿白的妇人,竟一下想起了穿着孝服殉夫的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下来。

凡此种种从明朝成化年间以来形成的风气,到了万历年间则愈演愈烈。科场得意,被认为才能出众;科场失意的任你有李白、杜甫的文才、颜渊、曾参的品行,都被看成愚笨无能。大户人家讲的是升官发财,贫贱儒生研究的是逢迎拍马。儒林堕落了,社会更加***。看来,要寻找不受科举八股影响的“奇人”,只能抛开儒林,放眼于市井小民之中了。

那知市井中间,真的出了几个奇人。

一个是会写字的。这人姓季,名遐年,自小无家无业,总在这些寺院里安身。他的字写的最好,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着笔性写了去,他性格乖张,但凡人要请他写字他要斋戒一日,亲自磨一天的墨,要等他情愿,他才高兴。他若不情愿时,任你王侯将相,大捧的银子送他,他正眼儿也不看。他又不修边幅,穿着一件稀烂的直裰,靶着一双破不过的蒲鞋。每日写了字,得了人家的笔资,自家吃了饭,剩下的钱就不要了,随便不相识的穷人,就送了他。一日大雪天,他的烂鞋踩了朋友家一地的泥,朋友让他换鞋,他居然说我这双鞋就不可以坐在你家?我坐在你家,还要算抬举你。一次,他看见和尚房里摆着一匣子上好的香墨,不管人家是否要写字,拿来就写,当一位有权有势的乡绅要他去写字时,他竟破口大骂“我又不贪你的钱,又不慕你的势,又不借你的光,你敢叫我写起字来!”

又一个是卖火纸筒子的。这人姓王,名太,他自小儿最喜下围棋。他无以为生,每日到虎踞夫一带卖火纸筒过活。

那一日,妙意庵做会。王太走将进来,碰到三四个大老官簇拥着两个人在那里下棋。大家开始很是瞧不起他,但是他们同王太刚下了半盘,就不得不投子认负,众人大惊,就要拉着王太吃酒。王太大笑道:“天下那里还有个快活似杀矢棋的事!我杀过矢棋,心里快活极了,那里还吃的下酒!”说毕,哈哈大笑,头也不回就去了。

像他们这样淡泊功名利禄的隐士在市井中还有,只不过在那些达官贵人看来,追求功名利禄才是正道。

章回目录

《儒林外史》原本仅55回。根据程晋芳《怀人诗》,可以证明在吴敬梓49岁的时候已经脱稿,但是直到作者死后十多年才由金兆燕给他刻了出来。这个刻本,今已失传。现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后人伪作。

第一回 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第二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第四回 荐亡斋和尚契官司 打秋风乡绅遭横事

第五回 王秀才议立偏房 严监生疾终正寝

第六回 乡绅发病闹船家 寡妇含冤控大伯

第七回 范学道视学报师恩 王员外立朝敦友谊

第八回 王观察穷途逢世好 娄公子故里遇贫交

第九回 娄公子捐金赎朋友 刘守备冒姓打船家

第十回 鲁翰林怜才择婿 蓬公孙富室招亲

第十一回 鲁**制义难新郎 杨司训相府荐贤上

第十二回 名士大宴莺脰腹溯 侠客虚设人头会

第十三回 蘧駪夫求贤问业 马纯上仗义疏财

第十四回 蘧公孙书坊送良友 马秀才山洞遇神仙

第十五回 葬神仙马秀才送丧 思父母匡童生尽孝

第十六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

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

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

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

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

第二十一回 冒姓字小子求名 念亲戚老夫卧病

第二十二回 认祖孙玉圃联宗 爱交游雪斋留客

第二十三回 发阴私诗人被打 叹老景寡妇寻夫

第二十四回 牛浦郎牵连多讼事 鲍文卿整理旧生涯

第二十五回 鲍文卿南京遇旧 倪廷玺安庆招亲

第二十六回 向观察升官哭友 鲍廷玺丧父娶妻

第二十七回 王太太夫妻反目 倪廷珠兄弟相逢

第二十八回 季苇萧扬州入赘 萧金铉白下选书

第二十九回 诸葛佑僧寮遇友 杜慎卿江郡纳姬

第三十回 爱少俊访友神乐观 逞风流高会莫愁湖

第三十一回 天长县同访豪杰 赐书楼大醉高朋

第三十二回 杜少卿平居豪举 娄焕文临去遗言

第三十三回 杜少卿夫妇游山 迟衡山朋友议礼

第三十四回 议礼乐名流访友 备弓旌天子招贤

第三十五回 圣天子求贤问道 庄征君辞爵还家

第三十六回 常熟县真儒降生 泰伯祠名贤主祭

第三十七回 祭先圣南京修礼 送孝子西蜀寻亲

第三十八回 郭孝子深山遇虎 甘露僧狭路逢仇

第三十九回 萧云仙救难明月岭 平少保奏凯青枫城

第四十回 萧云仙广武山赏雪 沈琼枝利涉桥卖文

第四十一回 庄濯江话旧秦淮河 沈琼枝押解江都县

第四十二回 公子妓院说科场 家人苗疆报信息

第四十三回 野羊塘将军大战 歌舞地酋长劫营

第四十四回 汤总镇成功归故乡 余明经把酒问葬事

第四十五回 敦友谊代兄受过 讲堪舆回家葬亲

第四十六回 三山门贤人饯别 五河县势利熏心

第四十七回 虞秀才重修元武阁 方盐商大闹节孝祠

第四十八回 徽州府烈妇殉夫 泰伯祠遗贤感旧

第四十九回 翰林高谈龙虎榜 中书冒占凤凰池

第五十回 ***官员当街出丑 真义气代友求名

第五十一回 **骗人折风月 壮士高兴试官刑

第五十二回 比武艺公子伤身 毁厅堂英雄讨债

第五十三回 国公府雪夜留宾 来宾楼灯花惊梦

第五十四回 病佳人青楼*** 呆名士妓馆献诗

第五十五回 添四客述往思来 弹一曲高山流水

第五十六回 神宗帝下诏旌贤 刘尚书奉旨承祭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吴敬梓一生以移居南京为界可分前后两段。前期,他与小山一样,以声色犬马的生活方式游离于“正常”的生活轨道之外。“少年时,青溪九曲画船,曾记游冶……朝复夜,费蜀锦吴绫,那惜缠头价。”(《买肢塘》)“王家昙首,伎识歌声春载酒,白板桥西,赢得才名曲部知。”(《减字木兰花》)吴敬梓不像小山一样真正沉醉到情爱之中,而更多地标榜一

种不见容于俗世的生活姿态。不是为游冶而游冶,而是在游冶中体验自由。胡适说,吴氏的家产是在秦淮嫖掉的,我倒觉得,“泥沙一掷金一担”是他有意为之。只有丧失了财产,挣脱了宗族的约束后,他才能以纯粹的心境进入到文学创作之中。

“枭鸟东徒,浑未解于更鸣”!(《移家赋》)33岁、不名一文的吴敬棒移家南京时,他在族人眼中已是“传为子弟戒”的“败家子”。到了“白门三日雨,灶冷囊无钱”的地步,他仍拒不参加傅学鸿词科考试。当“长老苦口讥喃喃”干涉他的自由时,他“叉手谢长老,两眉如戟声如虎”。[45]他的“痴憨”、“颠憨”、“隐括”终一生而不变,与小晏何其相似!

《儒林外史》以王冕作为“隐括全文”的“名流”。他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能耐,就因为他是一个“嵌崎磊落”的人,一个“有意思”的人。王冕既是葆有童心的放牛娃,又是才华横溢的畸人。他画荷花,“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因为他自己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惹得乡下陔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他也不放在眼里。”这是何等任情自遂、天真自然!面对“灭门知县”的威逼,王冕宁可风餐露宿逃亡在外,也不肯低头。他处茅屋之远而怀天下苍生,一语道出入股取仕的实质:“这法子却定得不好!将来读书人即有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凤四老爹在***中看似可有可元,实则为一大关键。据考证,凤四老爹的原型为侠客甘凤池。[46]当时浙江总督李卫在奏折中这样描述甘凤池:“查此辈棍徒,造作讹信,往来煽感,着实痛恨,断难容其漏网。臣细思江浙好事悻谬之人,莫过于现在拿获之甘凤池等各犯。”(《雍正朱批谕旨》)对于这样一个叛逆者,吴敬棒却由衷地赞美道:“官府严刑密网,多少士大夫见了就屈膝就范,你一个小百姓,视如上芥,这就可敬了!”

《儒林外史》以四大奇人的故事作结。当“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渐渐销磨尽了”的时候,奇人却出现在市井中间。会写字的季遇年,“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着笔性写去”。“他若不情愿时,任你王侯将相大捧的银子送他,他正眼儿也不看”。他这样迎着施御史的脸痛骂:“你是何等之人?敢来叫我写字!我又不贪你的钱,又不慕你的势,又不借你的光,你敢叫我写起字来卜独立人格,意气风发。吴敬梓把“四大奇人”当作“述往思来”的一流人物。儒林中一片狼藉,而井市中则有闪光的人格,吴敬梓已悄悄换了一套崭新的价值标准。为什么在市井中反倒能保持人格的独立与心灵的自由呢?

做裁缝的荆元,会弹琴、会写字,也喜欢做诗。朋友问他:“你既要做雅人,为甚么还要做你这贵行?何不同些学校里的人相与相与?”他道:“我也不是要做雅人,也只为性情相近,故此时常学学。至于我们这个贱行,是祖父遗留下来的。难道读书写字,做了裁缝,就玷污了不成?况且那些学校中的朋友,他们另有一番见识,怎肯与我们相与!而今每日寻得六七分银子,吃饱了饭要弹琴,要写字,诸事都由我。又不贪图人的富贵,又不伺候人的脸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也快活厂这席话真石破天惊。吴敬梓认识到,人格独立的背后是经济独立。被权力网络所覆盖的儒林中,只有爬墙藤一样的附庸,而元岩上松一样的独立者。市井人物操持着被士大夫所蔑视的职业,他们却在这职业中获得了真正的经济独立。好一个“诸事都由我”!儒林人士即使爬到宰辅这样的最高位置,怕也不敢说这样的大话。吴敬梓突破传统的道德评判,揭示出产生“奇人”的经济基础。这一点,此前无人认识到。

开头出现王冕,中间出现风四老爹,结尾出现四大奇人,这是作者的精心安排。他们全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游离于统治秩序之外的平头百姓。他们的冰清玉洁、古道热肠、淡泊明志,都与丑态百出的儒林和官场形成鲜明对照,正如胡适在《吴敬梓评传》中所说:“不给你官做,便是专制君主困死人才的唯一的妙法。要想***这种恶毒的牢笼,只有一个法子:就是提倡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叫人知道举业的丑态,知道官的丑态;叫人觉得‘人’比‘官’格外可贵,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社会上养成这种心理,就不怕皇帝‘不给你官做’的毒手段了。而一部《儒林外史》的用意只是要想养成这种社会心理罢了。”

然而,这种社会心理终究很难养成。吴敬梓这个嵌崎磊落的败家子是寂寞的,他笔下的奇人们也是寂寞的。荆元为知音于老者弹琴,“弹了一会,忽作变徽之音,凄清宛转,于老者听到深微之处不觉凄然泪下”。读者读到这里,掩卷深思,怕也要“凄然泪下”了!

胡适《吴敬梓评传》

在浩若星海的中国古典***中,被鲁迅许以“伟大”二字的,只有两部书,其中之一便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写士林阶层的。在中国的古代,所谓的士林,既是知识分子的世界,也即是官场。这是部批判知识分子的书,也可以说是一部揭露官场昏晦的书。这样说来,在当代的中国,确实很有重读《儒林外史》的需要了。

作者吴敬梓(公元1701年—1754年),生长在长江北岸安徽省全椒县一个“名门望族”的大家庭。曾祖和祖父两辈官运亨通,在明清之际,有50年“家门鼎盛”的时期。但他自己的祖父在同辈中功名很小,而且早逝;他从小被出嗣给长房吴霖起,即是他的养父,吴霖起只做了几年县教谕,后来因为得罪上司而丢官,郁郁而终。吴敬梓13岁丧母,23岁丧父,本身既不热心功名,又轻视钱财,随意挥霍,慷慨仗义,上代留下的家产在几年之内被他挥霍得所剩无几,以致“田庐尽卖”、“奴逃仆散”,一时“乡里传为子弟戒”(《减字木兰花·庚戌除夕客中》)。加上考场失利,***甚重,“那得双眉时暂开?”回乡之后,由于不堪冷遇,于雍正十一年移家南京。从此时直到54岁在扬州逝世,主要靠卖文和朋友周济过活,也是在此期间完成了《儒林外史》这部鸿篇巨著。

吴敬梓自幼处在名门望族的社会环境中,而成长的家庭却是一直在走下坡路,中年后又骤然陷入贫困不堪的境地。在他一生所经的这种由“渐”而“骤”的家庭破落过程中,他在家乡全椒县、在苏北赣榆县(其父任职之地)、在南京都曾久住,到过扬州、安庆、芜湖等城市;从宗族几代关系以及自己的人际关系看,他接触的士大夫阶层很广泛,认识与熟知的人物也非常多。他看的嘴脸,受的冷暖,经历的人事,体验的世情,都极其丰富深刻。这就培养了他富有正义的敏锐感觉和体察现实的清醒头脑,使他能够看透清朝黑暗统治下士大夫阶层的堕落与***,看透政治的罪恶与社会的***。正是这种身世经历,成为吴敬梓严肃的现实主义精神的直接渊源。

《儒林外史》对于士林阶级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含泪的批判。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通过对种种不和谐、悖于人情、逆于常理的荒谬现象的揭露,注入描写人物的自吹自擂、大言不惭、自作聪明、弄巧成拙、欺世盗名、自命清高、自相矛盾等等。正像果戈里所说:“我们的骗子们,我们的怪物们!……让大家笑个痛快!笑真伟大,它不夺去生命、田产,可是在它面前,你会低头服罪,像个被绑住的兔子。”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有鲜明的目的,那便是“作者之意为醒世计,非为骂世也”。作者虽然极尽讽刺之能事,却是要挽救被讽刺的这一群,正所谓“善者,感发人之善心;恶者,惩创人之逸志”。作者以悲天悯人的手笔描写了八股制度下众多儒林人士的悲剧性命运,进而展开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情画,抨击了制度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使《儒林外史》成为中国古典讽刺***中的圣品。

《儒林外史》历来被评价为古典现实主义巨著,即为现实主义作品,其中很多故事与人物直接来源于生活。鲁迅先生在《中国***史略》中就曾说过:“《儒林外史》所传人物,大多实有其人,而以象形谐声和庾词隐语寓其姓名。”《儒林外史》擅长运用“皮里阳秋”的笔法,也就是“口无所臧否,而心有所褒贬”。作者的看法并不是直接拿出来硬塞给读者,而是在具体形象的塑造中微言大义。周进和范进的中举,匡超人的转变,杜少卿的豪举,马二先生的迂腐,这一切都是通过具体的情节来表现深刻丰富的思想。作者并没有直接向我们褒贬什么,但每个形象都饱含着巨大力量的褒贬,传达着作者明确的正义观,我们必须从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各种形象的关联、发展上体会和了解。这是一种富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叙事方式。

该书另一个艺术特色是速写式和剪影式的人物形象。《儒林外史》是一部主角不断变换的长篇***,或者说是一部由无数短篇交替而成的长篇***,基本上不可能通过详细描写其一生经历,以及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所以,吴敬梓把重点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刺目的特征上,从而深入细致地表现一个相对静止的人生相。这就如同从人物漫长的性格发展史中截取一个片断,再让它在人们面前转上一圈,把此时此地的“这一个”,放大给人看。这是勾画讽刺人物的一个很出色的手法,它使人物形象色彩明净,情节流动迅速,好像人物脸谱勾勒一成,这段故事便告结束,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正是这些精工提炼的精彩情节。

胡适在《吴敬梓评传》中所说:“不给你官做,便是专制君主困死人才的唯一的妙法。要想***这种恶毒的牢笼,只有一个法子:就是提倡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叫人知道举业的丑态,知道官的丑态;叫人觉得‘人’比‘官’格外可贵,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社会上养成这种心理,就不怕皇帝‘不给你官做’的毒手段了。而一部《儒林外史》的用意只是要想养成这种社会心理罢了。”

揭秘包拯真的是历史上神奇的破案***吗?

这个问题几乎没有什么疑义,不管是电视剧还是***亦或是现实,一个基本常识就是知府大于知州大于知县。

我们首先来看,?知府?类比现在,比如说济南府,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地级市,既然应该相当于地级市,所以我们来看看现代社会一个地级市***是个什么水平,大家都差不多有这么一个印象,那就是地市级干部应当对应的是正厅级干部,举个例子:泰州市市委书记,无锡市***就是正厅级干部。而府的长官叫知府,一般品阶是正四品或从四品。

当然了,如果是皇城根儿下的应天府或者顺天府那就应该是三品了,关于知府权柄,那是相当大,比如在水浒传中下令霹雳火秦明一家的就是青州知府,虽说是***,但侧面也反映了知府的这个权柄非常大了。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知州,提到知州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曾写下醉翁亭记的六一居士欧阳修了,有一桩趣事,欧阳修曾经被贬到滁州当知县,但他在醉翁亭记中非要说自己是知州,而实际上这恰恰反应了宋朝的一个大的官制变化:宋特别喜欢用朝臣充任各州长官,不管是贬谪还是升迁,总会很正式的称"权知某州事",简称知州。

所谓知州,顾名思义,是为各州行政长官,如果是直隶州,那么该州知州地位与知府平行,若是散州,则该州知州地位相当于知县。

直隶直隶,顾名思义,中央直接管辖控制的州,一般领一至两县,品阶比知府低半格至一格,一般是五品,但是若与当今社会对应则是直辖市,比如说是上海市、深圳市,这就不能比了,现代直辖市级别那是远远高于古代直隶州的;散州,下不领县,属府管理,一般设在比较重要的县,举个不恰当的比方可能就如同今天的某某民族自治区一样。

最后我们来看看知县,知县大家平时在***作品中看到的频率那是相当之高啊,一般都是脑满肠肥、昏庸无能的负面形象。

但这其实很不准确,众所周知,古代中国属于皇权不下乡,所以古代知县的作用远远大于与它相对应的现代社会当中的县长,古代知县官衔领正七品,而如果对应着现代县长,现代县长属于正处级干部,当然这也是"七品芝麻官"的由来,听上去看上去都是官微职小,但实际上像这种堂堂正七品朝廷命官门槛也是非常高的。

比如说明朝著名戏曲作家、文学家汤显祖21岁中举,轮到他做知县的时候他已经45岁了;清代学者、文学家李兆洛进士登第之后,被选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接着就任凤台知县。

像古***知县的代表人物说实话是比较多的,有陶渊明、程凤金、狄仁杰、秦锡琈等一大批名臣,都是从这样的基层做起的。

古代衙门的目录

导读:在普通人眼里,他是一个***人物,是清官的杰出代表。人们习惯称他为“包公”或“包青天”。900多年来,

包本名包拯,名袭人。他死后,谥号被命名为“萧肃”。生于北宋咸平二年。他从小聪明好学,深受父母喜爱。在《铡包勉》、《包公赔情》等戏曲中,包拯被父母遗弃,由包拯的大姐抚养长大,其实是不符合历史现实的。在人们的心目中,包是一位出色的***,他曾破获了许多冤***错案。元代现存公案戏18种,仅包拯就占11种;明代永顺堂发表的说唱词有13种,反映包拯破案的有8种。正是戏曲***使包拯从一个尽职尽责的封建官员变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强大的破案专家。事实上,历史上的包公远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只是他为老百姓办实事,所以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支持。

不能否认,包拯确实破获过一起偷牛舌案。包在天长做县令的时候,有一个农民抱怨说,有人偷了他家牛的舌头。当时宋朝的法律严格规定,人私***牛是违法的,要负很重的责任。但包拯叫农夫回家把牛杀了,自己留一些,剩下的拿到市场去卖。农夫到家时真的杀了牛。第二天,有人向包拯抱怨杀死牛的农夫。包拯反而扣留了申诉人,愤怒地问:“你为什么要割别人牛的舌头?”男子被这突如其来的质问弄得慌了神,只好如实招供。这人万万没有想到,这是包拯“引蛇出洞”的伎俩。包拯接到牛舌头被割的报告后,马上意识到一定有仇人意图陷害农夫。

可惜的是,在宋代的史料中,只记载了“割掉牛舌”之类的几件小事。宋代史料中没有记载他是如何成为“日破阳,夜破阴,鬼神哭三铜刃”的破案高手的。后人熟知的推理清晰、观察细微、判断恰当、结案迅速的大案要案,大多出自明末《龙图公案》这本书。这本书记载了包拯审理的100多个案件,但据有关学者考证,这100多个案件中有很多是不可靠的,其中有22个案件抄自《海公案》,20个案件借用其他书籍,37个案件来源不明,8个案件来源于完整的传说。也就是说,包公成为福尔摩斯式的***,应该是后世的***。

包拯年轻时学习刻苦,所以29岁时终于考上了进士甲科。按照宋朝的规定,考中进士后,就可以做官了。包拯被发配到建昌县。不过,那时候包拯的父母已经老了。古训说“父母在,不要远行”,要孝顺父母。于是,包拯请求回安徽,在贺州做官。之后干脆弃官在家养父母。包拯在家孝敬父母多年,时年39岁,直到父母去世,服丧期满,才担任天长县令。三年后,他去端州当知府。这种封建孝道是我家乡人推崇的。近年来,在安徽省合肥市,发现了一块包拯为其父包公乙立的墓碑。碑上,篆书“宋古察

包拯担任过各种官职,但据史书记载,他一生的主要精力不是审监,而是充当谏官和财政官。宋仁宗李青三年,包拯成为第一任监察官。他向宋仁宗提出了建议,如《论取士》、《论县令轻授》和《请选广南知州》。他还仔细视察了北部和西部的边防部队,并撰写了著名的奏折,如《论契丹事宜》和《论边将》。他希望朝廷重视军事训练,守卫边防。清六年三月,包拯被任命为户政三司副使,不久又先后被任命为JD.COM路、陕西路、河北路转运使。短短四年间,包拯先后担任了四五个职位,都与盐务中的粮米运输有关。他支持“钞盐法”,严厉打击不法商人。过去几年,物价稳定,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维护了人民利益。

包拯的才华和敬业精神得到了统治者的回报。丁伟五世元年八月,经同僚和朝臣联名推荐,包拯出任江宁知府。那年年底,他去了开封。它在包拯开封只持续了一年半左右,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以惩治汉奸、当家作主、整顿城池、任人唯贤、铁面无私而闻名京城。据《宋史》年的记载,当时的北宋都城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达不到关节,就和阎罗一起老去。”意味着打官司没钱疏通关节。放心吧,有颜师傅和宝师傅为你做主!可见包公的口碑之好,影响力之大!嘉_三年六月,包拯升任中丞钦差大臣,具体任务是纠察官邪,整顿军纪。最后,他当上了市政会的代表。

纵观包拯一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办案。他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建议和金融上,但是为什么人们说他是一个神判呢?事实上,这与人民期望执法如山,清官为民伸张正义有很大关系。此外,包公还审判了许多案件,包公作为破案***的形象也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总之,包拯是一面镜子,照出官场的黑暗,百姓的无奈,百姓对清官的希望。换句话说,包拯成了正义和智慧的象征,远离了真正的历史人物。

前言

一、衙门中的“父母官”

1.破家知县,灭门知府

2.衙门中的“四爷”

3.千里为官只为财

4.从“下马常例”说起

5.“昏官”种种

6.“难得糊涂”的“父母官”

7.衙门中的“护官符”

8.衙门中的“黑吃黑”

9.公门中好修行

10.衙门为官的“权术”

二、衙门中的胥吏

1.与胥吏共天下

2.案牍一字重千金

3.胥吏的敛财术

4.胥吏的弄权术

5.清官难逃猾吏手

6.称霸一方的豪强

7.胥吏盗贼本一家

8.被“玩弄”的胥吏

9.衙门中的“良吏”

10.胥吏出身的名臣

三、官错吏错,差人不错

1.三班衙役种种

2.公差们的“生意经”

3.如狼似虎的捕役

4.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5.板子上面做文章

6.与死人打交道的仵作

7.衙门里的“门政大爷”

8.能察善断的捕快

9.差役的“苦处”

四、衙门中的“绍兴师爷”

1.无幕不成衙

2.多谋善断的“老夫子

3.无名有实的审判官

4.幕友的“四救四不救”

5.绍兴师爷的断案术

6.绍兴师爷的钻营术

7.难以驾驭的西宾

8.难侍候的“东家”

五、衙门中的办案方法

1.从“法”字说起

2.“五听”与察言观色

3.从黄霸巧断争子案谈起

4.由“情”到“理”的推断

5.微服私访的背后

6.欲擒故纵获真凶

7.据证办案的是与非

8.兵不厌诈巧破案

9.游戏断案种种

10.大辟之狱,自检验始

六、“秦镜高悬”的背后

七、总教泉路怨非刑

八、讼师与息讼面面观

九、人间地狱

新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