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诸己的出处_反求诸己全句出处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17 0
  1.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孟子的哪个教育思想
  2. 请问“反求诸己”是什么意思?
  3.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下一句是什么 原文是怎样的
  4.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意思是什么?
  5. 反求诸己意思,向死而生,反求诸己,反求诸己什么意思
  6.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出自哪部经典
  7. 反求诸己的上一句是什么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出自《孟子.离娄上》。根据杨伯峻《孟子译注》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都要反躬自责。“不得”是指自己的言行得不到别人的回应或者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有点类似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另外佛教似乎也有类似号召世人反省自己的言论。

“行有不得,反诛其我”意思也差不多,“诛”有责备、反问的意思,“其”指代我。不过这句话好像没有出处,是某个人自己造的一个句子吧?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孟子的哪个教育思想

意思是: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从自身寻找原因。

反求诸己的出处_反求诸己全句出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出处:《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

原文: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译文:

孟子说:“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自己,那就应该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够;管理别人别人却不服管理,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问题;待人礼貌别人却不回应,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到家。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从自身寻找原因,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诗经》说:‘常思虑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天理,以求美好的幸福生活’”

扩展资料:

赏析:

本文和《公孙丑上》里孟子说过:“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的意思一样。从个人品质说,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凡事多作自我批评。

儒家政治,强调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所以,多与个人品质紧紧连在一起。而自我批评则是其手段之一,其相关论述,在《论语》和《孟子》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当然,古往今来,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又的确是太少了,所以仍然有强调的必要。

请问“反求诸己”是什么意思?

思想:反躬自省。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它的含义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平时的做法却往往与圣人背道而驰。有了问题,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反躬自省。

原文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译文

孟子说:“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管理别人却不能够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问题;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的礼貌,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到家——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诗经》说:‘长久地与天命相配合,自己寻求更多的幸福。’”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下一句是什么 原文是怎样的

“反求诸己”的意思是:如果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应该反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拼音:fǎn qiú zhū jǐ

解释: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反过来追究自己。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译文:不怪比自己射得好的人,而是反过来找自己的原因。

示例:君子之遇艰阻,必~,而益自修。◎《二程全书·伊川易品三》。

语法:动宾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扩展资料:

反求诸己的近义词:严于律己

拼音:yán yú lǜ jǐ

解释: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出自:宋·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

译文:严于要求自己,出门看见的事情。

用法:补充式;作谓语、补语;含褒义。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意思是什么?

1、后一句是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出自《孟子》,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做事情没有成功,要反过头来从自身寻找原因。

2、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 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反求诸己意思,向死而生,反求诸己,反求诸己什么意思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意思是凡是所做的事情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都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出处:孟子·离娄上:“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译文:孟子说:“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亲近,就要反过来问自己是否仁爱;管理别人,却管理不好,就要反过来问自己是否明智;礼待他人,却得不到别人回应,就要反过来问自己是否够恭敬。凡是所做的事情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都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自身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他。《诗经》说:与天意相配的周朝万岁呀!幸福都得自己寻求。”

扩展资料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解析:

儒家政治,强调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所以,多与个人品质紧紧连在一起。而自我批评则是其手段之一,其相关论述,在《论语》和《孟子》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当然,古往今来,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又的确是太少了,所以仍然有强调的必要。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当别人对我们不尊重了,就要自我反省,一定是我对别人没有至诚的恭敬心,一定是我自己做得不够好。有人说,人际关系真是太复杂了,其实不然。只要时刻存有“爱人敬人”之心,时刻“反求诸己”,就一定会赢得大家的尊重。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出自哪部经典

反求诸己意思是遇到挫折时切莫责怪他人,而应先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努力加以改正。

求:寻找。

诸:之、于的合音。

出处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孟子·离娄章句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示例

人类应当反求诸己,善待万物,在和谐中求永恒的快乐,寻求精神的彻底解放。

典故

相传四千多年前,正是历史上的夏朝,当时的君王就是赫赫有名的大禹

有一次,诸侯有扈氏起兵入侵,夏禹派伯启前去迎击,结果伯启战败。部下们很不甘心,一致要求再打一次仗。伯启说﹕“不必再战了。我的兵马、地盘都不小,结果反倒还吃了败战,可见这是我的德行比他差,教育部下的方法不如他的缘故。所以我得先检讨我自己,努力改正自己的毛病才行。”从此,伯启发愤图强,每天天刚亮就起来工作,生活简朴,爱民如子,尊重有品德的人。这样经过了一年,有扈氏知道后,不但不敢来侵犯,反而心甘情愿的降服归顺了。

反求诸己-百度百科

反求诸己的上一句是什么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对经典的分类法。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史是指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 

子是指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集是指收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诗文评、诗词五类。

经史子集的现代意义:

1、从中获取古人的生命智慧,引导人们的筑造雅正有趣的生活方式。

例如经部的《论语》《孟子》,《礼记》中《大学》《中庸》,这是传统《四书》,这里面有非常经典的做人道理,例如这几天外交部发言人反驳美国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是出自《孟子》,这也是理性做人的一句名言。

2、知识获取与应用。

无论是学习哪个专业,其学科总要有历史传承性,除了文史哲,还包括医学、科技等,而历史学问都在古籍中,四库全书几乎包含了这些古籍。所以无论是学习专业还是写论文都要用到古籍,有可能参阅四库全书,当然清代收录的四库全书还只是古籍的一部分而已。

学习经史子集,一方面要扎实地学习知识、使用知识,提升自己的学识,也就自然提升了自己的厚度,另一方面要学到实际生命中去。总之,不要把学问做成一纸空文和纸上谈兵,还要做到实际生活里。

反求诸己的上一句是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的上一句是行有不得,意思是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整句话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含义是: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应该反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孟子,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

原文: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读解:

我们在《公孙丑上》里已听孟子说过:“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意思都是一样的。从个人品质说,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凡事多作自我批评。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从治理国家政治说,是正己以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儒家政治,强调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所以,多与个人品质紧紧连在一起。而自我批评则是其手段之一,其相关论述,在《论语》和《孟子》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当然,古往今来,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又的确是太少了,所以仍然有强调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