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世之士_遁世是逝世的意思吗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6-18 0
  1. 求苏轼《放鹤亭记》全文、翻译和赏析
  2. 439.琴赋
  3. “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翻译是什么?
  4. 关于遁世的诗句
  5. 诗经名句鹤鸣于九皋
  6. 孤鹤亭记翻译及原文
  7. 课外写景文言文

遁世离俗的解释

隐居而屏绝 世俗 往来。 《楚辞·九章·悲回风》 “望大 河 之洲渚兮,悲 申徒 之抗迹” 汉 王逸 注:“ 申徒狄 也,遇闇君遁世离俗,自拥石赴 河 ,故言抗迹也。”亦作“ 遁世绝俗 ”。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 卷一:“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摈弃而不容之感,遁世绝俗之悲,泥而不滓,蝉蜕污浊之外者,诗也。”

词语分解

遁世的解释 独自隐居,避开俗世;避世隐居遁世绝俗详细解释亦作“遯世”。避世隐居。《孔丛子·记义》:“ 孔子 读《诗》及《小雅》, 喟然 而叹曰:‘……於《考槃》见遁世之士而不闷也。’”《后汉书·陈蕃传》:“以遯世为 离俗的解释 .避开俗世。谓隐居。《韩非子·有度》:“离俗隐居,而以作非上,臣不谓义。”《淮南子· 人间 训》:“ 单豹 倍世离俗,巖居谷饮,不衣丝麻,不食五谷,行年七十,犹有童子之 颜色 。”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

遁世之士_遁世是逝世的意思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求苏轼《放鹤亭记》全文、翻译和赏析

遁世离羣的解释

犹言避世独处。 《元史·隐逸传序》 :“后世之士,其所蕴蓄或未至,而好以迹为高,当邦有道之时,且遁世离羣,谓之隐士。” 《红楼梦》 第一一八回:“ 宝钗 道:‘你既说“ 赤子 之心”,古圣贤原以忠孝为赤子之心,并 不是 遁世离羣无关无系为赤子之心。’”

词语分解

遁世的解释 独自隐居,避开俗世;避世隐居遁世绝俗详细解释亦作“遯世”。避世隐居。《孔丛子·记义》:“ 孔子 读《诗》及《小雅》, 喟然 而叹曰:‘……於《考槃》见遁世之士而不闷也。’”《后汉书·陈蕃传》:“以遯世为 离羣的解释 .离开众人。《易·乾》:“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羣也。” 孔颖达 疏:“ 何氏 云:所以进退无恒者,时使之然,非苟欲离羣也。” 唐 皇甫曾 《送元侍御充使湖南》诗:“离羣复多病,岁晚忆

439.琴赋

作者: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扇。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素〕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客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饱汝。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赏析

熙宁十年至元丰六年。这二年,在徐州做知州,他有个朋友名叫张六骥,别号云龙山人,在彭城(今江苏铜城县)建了一座亭,亭中养有二鹤,早上放出去,晚上又会飞回来,苏轼常与朋友在亭中饮酒赏玩,因有所悟,故作了一篇「放鹤亭记」。

本文在描写隐士的情趣,***使是帝王,连爱鹤也会招来祸害;但作为一个隐士,就是纵酒也不要紧,反而可以逍遥自在,过放逸的生活。

第三段叙述隐者和南面王在生活情趣上迥然不同。隐士不但可以养鹤,甚至纵酒,还可以传名;国君却不然。

这篇文章,妙在气势纵横,自然清畅,完全是作者性情的流露。放鹤亭并不算是名胜,却因这篇文章的关系,也同时流传下来。此篇所言不仅与「超然台记」不谋而合,同时此文中他道家思想的表现更是显露无遗

又: 本文作于苏轼知徐州时,主要描写与山人游宴之乐,并通过引古证今,歌颂隐逸者的乐趣,寄寓自己政治失意时想往清远闲放的情怀。文章写景精约,却特征突出;叙事简明,却清晰有致;引用典故能切中当今;用活泼的对答歌咏方式抒情达意,显得轻松自由,读来饶有兴味。

宋代隐者张师厚,字天骥,隐居徐州云龙山,自号云龙山人。曾于东山建亭,因自驯二鹤出入山中经过此亭,故名“放鹤亭”。

又:这是诗人谪贬徐州时说作,文中记述了作者在拜访云龙山访人的一番问答及讨论。特别重要的是作者在文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鹤本是清远闲放之物,但卫懿公却因好鹤而亡国;酒本是荒惑败乱之物,因此“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来劝戒人们不要为酒所迷。但“刘伶阮籍”却因酒而出名。是什么原因呢,云龙山人解释到,隐隐山林的人酒色都不能惑乱,何况鹤呢,观点妙极了。作者能不羡慕吗?何况还有那令作者陶醉的放鹤招鹤之歌! 译文〕 熙宁十年秋,彭城暴发洪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屋,洪水漫上他家大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洪水退去,山人搬家到原来住屋的东面,在东山的山脚下。山人登高眺望,找到了一块奇异的地方,就在它的上面造了一座亭子。彭城地方的山,冈岭四面围拢,隐约地象个大环,只缺它的正西一面,山人的亭子刚巧对准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月冬雪,使广阔的大地一片洁白;在刮风、下雨、阴暗、晴朗的天气中间,景色瞬息万变。山人有两只鹤,很驯服,而且很会飞。早晨,山人就望着西山的缺口把它们放出去,听任它们飞到什么地方。它们有时站在池塘边、田野里,有时飞翔到云层的上面,傍晚,它们就向着东山回来,所以给亭子起名叫“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常带着暮友和下属去看望山人,在这座亭子上喝酒,感到很快乐。苏轼斟了杯酒给山人喝,并且告诉他说:“您知道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朝南坐的君主,也不能跟他交换。《易经》上说:‘鹤在山上的北面叫,它的孩子――雏鹤在应和它。’《诗经》上说:‘鹤在低洼的地方叫,声音一直传到天上。’这是因为作为鸟类来说,鹤的品格清高、深沉、安静、处在,超出在尘世的外面,所以《易经》和《诗经》的作者把它比作明智的人、有才能的人和身怀高尚品德的人。跟它亲昵,跟它玩耍,好象是有利而无害的。然而,卫懿公爱好鹤,就丧失了自己的国家。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都认为荒废事业,迷惑性情,败坏和搅乱国家的,没有什么象酒那样严重的了;可是刘伶、阮籍这班人却因此保全了自身,而且名声传到后代。唉!朝南坐的君主,即使是清高、深沉、安静、处在象鹤那样的,还不能爱好;如果爱好它,就会丧失自己的国家。然而,在山林间逃避世俗的人,即使是荒废事业,迷惑性情,败坏和搅乱国家象酒那样的东西,爱好它尚且不能成为祸害,何况爱好鹤呢?从这看来,国君和隐士的快乐是不可以放在一起讲的。”

山人听了我的话,高兴地微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吗?”于是,我作放鹤和招鹤的歌,说“鹤飞去呀,望着西山的缺口。在高空飞翔,向下面观察,选择它们认为应该去的地方。很快地回过身体,收起翅膀,似乎打算飞下来休息;忽然看到什么东西,又昂首飞向天空,准备再作奋然一击。怎么能整天徘徊在溪涧。山谷之间,嘴啄青苔,脚踏白石?鹤归来了,在东山的北面。那下边有个人,头戴道帽,足登草鞋,身穿葛衣,正在坐着弹琴。他亲自种田过活,把那剩余的粮食喂你。归来吧!归来吧!西山不能够长久停留。”

“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翻译是什么?

琴赋并序

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猒,而此不倦。可以异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

译文:我从小酷爱音乐,长大以后练习抚琴。在我看来,万物都有盛衰而

音乐没有这种变化;人的食欲有饱和厌倦,而对音乐的爱好永不会厌倦。音

乐可以颐养神气,调合情志,能使人身处逆境而不觉无所事事的东西,莫

过于音乐了。因而我对音乐反复练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人们吟咏诗歌来

抒发心志;吟咏诗歌还不能尽兴,就通过言辞来阐述自己的思想。

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其体制风范,莫不相袭。称其材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丽则丽矣,然未尽其理也。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览其旨趣,亦未达礼乐之情也。众器之中,琴德最优。故缀叙所怀,以为之赋。其辞曰:

译文:然而“八音”这些乐器,歌舞的意象,历代才俊志士,都为音乐写过不少赋颂佳作,音乐的体制和风范,无不代代沿袭传承。能用来制作乐器的原材料,以生长在险峻艰苦的环境里木材为上乘;因而赋作的声音,就以悲哀为主;音乐的美感教化作用,就以催人泪下为贵。只知道美妙的音乐就是好啊,然而却不能说清其中的理趣。推究其原由,好像根源还在于不能解析音乐的奥妙;饱览音乐的目的和意义,也未能通达礼乐的情趣啊。众多乐器中,琴的教化作用最为突出。因此写下这篇感怀之作,取名为琴赋。主文的内容是:

惟椅梧之所生兮,托峻岳之崇冈。披重壤以诞载兮,参辰极而高骧。含天地之醇和兮,吸日月之休光。郁纷纭以独茂兮,飞英蕤于昊苍。夕纳景于虞渊兮,旦晞干于九阳。经千载以待价兮,寂神跱而永康。

译文:请看适合做琴的梧桐树的生存环境,它总是托身在崇山峻岭的高岗上。它置根于厚厚的土壤,高扬的树梢与北斗星齐高。它畅饮了天地之间的精纯之气,吸纳着日月的美好光辉。它在郁郁苍苍的林木里风姿独茂,飘落的花絮远播于浩渺苍天。傍晚它的身影融化在夕阳的怀抱里,清晨它身上的寒露在云崖上晒干。它历经千载的历练等待***伐,悠闲的神态与耸立的山川相伴永葆安康。

且其山川形势,则盘纡隐深,崔嵬岑喦。互岭巉岩。岞崿岖崯,丹崖崄山戏,青壁万寻。若乃重巘增起,偃蹇云复。邈隆崇以极壮,崛巍巍而特秀。蒸灵液以播云,据神渊而吐溜。尔乃颠簸奔突,狂赴争流。触岩觝隈,郁怒彪休。涌汹腾薄。奋沫扬涛。氵节汩澎湃,盌蟺相纠。放肆大川,济乎中州。安回徐迈,寂尔长浮。澹乎洋洋,萦抱山丘。祥观其区土之所产毓,奥宇之所宝殖,珍怪琅玕,瑶瑾翕赩,丛集累积,奂衍于其侧,若乃春兰被其东,沙棠殖其西,涓子宅其阳,玉醴涌其前,玄云荫其上,翔鸾集其颠,清露润其肤,惠风流其间。竦肃肃以静谧,密微微其清闲。夫所以经营其左右者,固以为自然神丽,而足思愿爱乐矣。

译文:且看那山川的形态和走势,就知道它盘旋迂回的道路多么曲折幽深,群山的身姿崔嵬雄伟。高峻的山岭和险峻的山岩相互依存,丹红的山崖崎岖艰险,青色的石壁耸立万寻。重叠连绵的山峦,高耸云端云雾缭绕。高山的雄壮气势无法比拟,巍峨的身姿卓然而立奇秀无比。山岚氤氲如云播蒸气,山泉叮咚似神仙吐珠。于是泉水颠簸奔流,一路狂歌,争相奔流。行至山弯撞击岩石,山泉勃然大怒,不肯罢休。汹涌的波涛相互激荡,高举水沫,涛声远扬。奔驰的激流汹涌澎湃,相互盘旋纠结不断。放纵奔腾的大河,过渡到辽阔的中原,才放慢脚步,徐徐流淌,无声无息的流向远方。浩浩荡荡的大水弥漫,萦绕环抱着山丘。详细观察中原的土产养育,这里深藏的宝物繁衍不息,珍奇美玉,纷呈异彩,聚集累积,分散在山川身旁,东边是盛开的春兰,西边有种殖的沙棠,齐国琴师涓子在梧桐树的南面建造了住宅,甘甜的泉水在门前喷涌,祥云为其遮阴,鸾鸟在山巅汇集飞翔,清露润泽他的肌肤,和畅的南风在他的家乡徜徉。梧桐的枝干静静地高耸上扬,密密的枝叶幽静清闲。在这里生存的人,一定有自然的奇妙妍丽,足以让人思慕爱恋啊。

于是遁世之士,容期绮季之畴,乃相与登飞梁,越幽壑,援琼枝,陟峻崿,以游乎其下。周旋永望,貌若凌飞。邪睨昆仑,俯阚海湄。指苍梧之迢递,监回江之威夷。悟世俗之多累,仰箕山之余晖。羡斯岳之弘敞,心慷慨以忘归。情舒放而远览,接轩辕之遗音。慕老童于騩隅,钦泰容之高吟。兹梧而兴虑,思***物以托心。乃斫孙枝,准量所任。至人摅思,制为雅琴。乃使离子督墨,匠石奋斤。夔襄荐法,般倕骋神。馊会裛厕,朗密调均。华绘雕琢,布藻垂文。错以犀象,籍以翠绿。

译文:因此那些厌倦世俗的隐士,容启期和绮季之流,就在山间栈道上争相登高,他们穿越幽深的沟壑,牵引神话中的玉树,攀登陡峭的山崖,以求饱览高山流水。他们四处游荡极目远望,个个像凌空飞翔。平视莽莽昆仑,俯瞰迷蒙海边。他们指点苍梧山的遥远,下临逶迤曲折的江流。感悟世俗的劳烦累赘,敬慕许由隐遁箕山的高韬气节。他们羡慕这里的山岳广大宽敞,心情慷慨激昂留连忘归。游目远览心旷神怡,领略黄帝时代流传下来的乐曲。他们羡慕颛顼帝之子老童居住在騩山脚下,钦仰黄帝乐师泰荣的高雅歌声。制琴的先祖环顾这梧桐感慨横生,心想借助它寄托心志。于是砍削旁枝,量材而用。修行达到极致而能忘我的人为了抒发心志,就用梧桐制成雅琴。先让视力极好的离子掌握划线的尺度,挥斧下料的是著名工匠匠石。尧舜时期的乐官夔,和春秋时期的著名琴师师襄传授制琴方法,木匠的祖师鲁班和著名巧匠倕施展神通。透雕合缝做工精致,调音的琴柱间距疏密均匀。再加上精美的刻绘雕琢,琴身布满华丽的纹饰。镶嵌了象牙和犀牛角,再涂上翠绿的颜色。

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爰有龙凤之象,古人之形:伯牙挥手,钟期听声,华容灼烁,发***扬明,何其丽也。伶伦比律,田连操张,进御君子,新声憀亮,何其伟也。及其初调,则角羽俱起,宫徵相证。参发并趣,上下累应,踸踔石累硌,美声将兴,固以和昶而足耽矣。尔乃理正声,奏妙曲,扬白雪,发清角。纷淋浪以流离,奂*衍而优渥。灿奕奕而高逝,驰岌岌以相属。沛腾遌而竞趣,翕韡晔而繁缛。状若崇山,又象流波,浩兮汤汤,郁兮峨峨,怫渭烦冤,纡馀婆娑。陵纵播逸,霍濩纷葩,检容授节,应变合度。兢名擅业,安轨徐步。洋洋习习,声烈遐布。含显媚以送终,飘余响乎泰素。

译文:用收养神娥的园客所缫的丝做琴弦,用钟山美玉制作琴徵,于是琴便有了龙凤的气象,包藏了古人的神***:俞伯牙挥手抚琴,钟子期会意听声,他们容光焕发,神***奕奕,都是那么美好。音乐始祖伶伦协调音律,远古琴师田连操手弹琴,把美妙乐曲进献给帝王和君子,新兴之乐的曲子嘹亮动听,那是多么壮美。到了他们开始调试音调,便会角声和羽声齐发,宫声和徵声相互验证。每个音节都参与合作,上下徵位屡次呼应,由弱渐强,四处发散。美妙的声乐将要兴起,肯定会用和畅的旋律使人心满意足。到了演奏雅乐,美妙的乐曲,一曲《阳春白雪》,清澈的角音悦耳动听。纷飞的声音放任旷放,繁多的声音悠长浑厚。明朗而盛大的琴声远飘长空,高昂而急促的琴音紧密相连。丰富多彩的琴音腾跃相击,汇合着光彩涣然的细碎琴音。仿佛看到雄伟的高山,又像流水的波涛,浩浩荡荡,巍峨的高山郁郁葱葱,奇妙的声音相互交织,回旋萦绕,余音袅袅。琴音放任的相似处发散,犹如波涛荡漾,琴师的神情检束,按着节拍弹奏,应变自如。擅长琴法的高手竞争名次,从容不迫地鼓琴。他们的琴声宽广舒展,美好的名声远扬四方。乐曲结束时表情鲜明动人,飘逝的尾音在大自然里久久回荡。

若馀高轩飞观,广夏闲房;冬夜肃清,朗月垂光。新衣翠粲,缨徽流芳。于是器冷弦调,心闲手敏。触箆唯如志,唯意听拟。初涉《渌水》,中奏《清徵》,雅昶《唐尧》,终咏《微子》。宽明弘润,***踌躇。拊弦安歌,新声代起。歌曰:“凌扶摇兮憩瀛洲,要列子兮为好仇,餐沆瀣兮带朝霞,眇翩翩兮薄天游。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激清响以赴会。何弦歌之绸缪。”于是曲引向阑,众音将歇。改韵易调。奇弄乃发。扬和颜,攘皓腕,飞纤指以驰骛,纷涩譶以流漫。或徘徊顾慕,拥郁抑按,盘桓毓养,从容袐玩。闼尔奋逸,风骇云乱。牢落凌厉,布濩半散。丰融披离,斐韡奂烂。英声发越,******粲粲。或间声错糅,状若诡赴,双美并进,骈驰翼驱。初若将乖,后卒同趣。或曲而不屈,直而不倨。或相凌乱,或相离而不殊。时劫掎以慷慨,或怨沮而踌躇。或飘飘以轻迈,乍留联而扶踈。或参谭繁促,复叠攒仄。从横骆驿,奔遁相逼。拊嗟累赞,间不容息,瑰艳奇伟,殚不可识。

译文:再看那高楼长廊巍峨亭台,空旷幽静的宫殿;寂静的冬夜显得清冷,明朗的月光如水倾洒。***的新衣色彩鲜艳,裙带和香囊芳泽横溢。调试的琴弦仿佛侵润了凉意,演奏的琴师心思悠远指法娴熟。他们的手指正反弹拨着琴弦,旨在抒发心志,随心所欲,心到手随。起初演奏了古琴曲《渌水》,随后演奏的是古曲《清徵》,最为流畅的是雅正的操曲《唐尧》,最后演奏的是《微子》。内容是歌咏尧帝的宽大贤明和仁慈宽厚的美德,旋律显得从容不迫、舒缓自如。随后是和乐安详的新兴俗乐合奏。歌词是:“凌空腾飞的先贤栖息在仙山瀛洲,盛情邀请了御风而行的列御寇为佳偶,以露水为饮料,以朝霞为彩带,舞姿翩翩的在太空遨游。万物的生死荣辱等量齐观啊超然自得,尘世的去和留都安于天命任其自然。激越的清唱歌声与琴声紧密相和,琴瑟伴奏下诵读诗章的弦歌多么缠绵。”就在曲子即将结束的时候,各种乐器嘎然而止。随后更换了琴的曲调,开始演奏奇妙的弄曲。琴师们和颜悦色眉飞色舞,个个捋袖露腕,敏捷弹奏的手指如野鸭飞驰,数不清的声音相互融汇。有些琴声像徘徊不止相互敬慕不已,琴音低徊下滑,琴师的手指在弦上往来反复,直到声音渐渐停息,显得那么悠闲自如。忽而迅疾的声音腾起,好似惊心风声乱云飞渡。各种稀疏的声音分批涌出。那些声音渐渐清晰通畅,变得文彩斑斓。穿透力很强的美声,华美无比。有时杂糅的俗曲穿***来,和高雅的正声一路同行,双美并进,仿佛二马并驰、双鸟比翼。起初听上去好像相互背离,最终殊途同归。有些曲折的琴声如同志士节气,宁死不屈而刚正不阿。有些琴声相互凌乱,有些琴声相互背离而不同行为伍。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哀怨踌躇。有些琴声飘逸清迈,忽而连绵不绝,忽而四处飘散。有些琴声像步履匆匆紧紧相随,重叠而来荟萃聚集。有些琴声像纵横驰骋络绎不绝,前后紧随四散奔逃。令人拍手赞叹的琴声,应接不暇,没有片刻喘息的工夫,那些瑰丽美艳奇妙宏伟的琴声,实在无法全部识别。

若乃闲舒都雅,洪纤有亦。清和条昶,案衍陆离。穆温柔以怡怿,婉顺叙而委蛇。或乘险投会,邀隙趋危。譻若离鹍鸣清池,翼若游鸿翔曾崖。纷文斐尾,慊傪(原字左为绞丝旁)离俪。微风余音,靡靡猗猗。或搂批擽捋,缥缭潎冽。轻行浮弹,明婳目祭惠。疾而不速,留而不滞。翩绵飘邈,微音迅逝。远而听之,若鸾凤和鸣戏云中;迫而察之,若众葩敷荣曜春风。既丰赡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终。嗟姣妙以弘丽,何变态之无穷。

译文:再说琴声的舒展闲雅,大小异同。清朗平和韵律通畅,高低错愕参差不齐。愉悦于和睦温柔,曲折和顺谐调于一体。有的如凌空直下而赴盛会,有的如穿越间隙而赴危地。有的像失去伴侣的鵾鸡鸣叫,有的像孤鸿展翅在重叠的悬崖。有的像纹理繁多的飞禽尾巴,有的像初生的羽毛娇嫩柔软。有的像微风的余音,柔弱萦绕。有时琴师们抹、挑、擘、托,多种弹奏指法并用,模拟各种风声的琴音逼真缭绕。有的琴师漫不经心的弹奏,光明而美丽的神***令人欣赏赞誉。有些琴声如同快步行走而不匆忙,留连盘桓而不滞留。有些翩翩而来的琴声飘渺远逝,微弱的琴声迅即消失。远处静听,像鸾凤在云中和鸣嬉戏,近处体察,像百花盛开笑迎春风。琴师们既有多姿的风***展示,又有善始善终的美德。那美好而宏大的琴声多么美妙啊!教我怎能描述它变幻无穷的神态。

若夫三春之初,丽服以时。乃携友生,以遨以嬉。涉兰圃,登重基,背长林,翳华芝,临清流,赋新诗。嘉鱼龙之逸豫,乐百卉之荣滋。理重华之遗操,慨远慕而长思。若乃华堂曲宴,密友近宾,兰肴兼御,旨酒清醇。进南荆,发西秦,绍陵阳,度巴人,变用杂而并起,竦众听而骇神。料殊功而比操,岂笙籥而能伦!

译文:至于说到那阳春三月的曲水流觞,人们都穿着华丽的衣服乘兴郊游。朋友们相互携手,一边散步一边嬉戏。穿过兰花盛开的草地,攀登高山,背靠宽广的树林,美丽的香草浓荫在望,站在清清的溪流边,题赋新作的诗歌。领略鱼龙遨游的安乐,饱览百花齐放的兴盛。整理舜帝传下来的古曲,慨叹悠远敬慕的幽思。再说那华堂里的小型宴会,亲密朋友远近宾客,珍美佳肴加上应时美酒,都是清醇的美酒。琴师进献《南荆》古曲、再献《西秦》古曲,接下来演奏《陵阳》,揣度《巴人》琴曲,俗曲和雅曲一同欣赏,众人听得如痴如醉。料想这些功用不同的曲子比拼演奏,岂是笙籥那些乐器能与之比美的呢!

若次其曲引所宜,则广陵止息,东武太山,飞龙鹿鸣,鵾鸡游弦,更唱迭奏,声若自然,流楚窈窕,惩躁雪烦。下代谣俗,蔡氏五曲。王昭楚妃,千里别鹤。犹有一切,承间簉乏,亦有可观者焉。然非旷远者不能与之嬉游;非夫渊静者不能与之闲止;非夫放达者不能与之无恡(原字没有竖心旁);非夫至精者不能与之析理也。弱论其体势,祥其风声:器和鼓响逸,张急故声清,间辽故音痹(原字为广字头)。弦长故徵鸣。性洁静以端理,含至德之和平。诚可以感荡心志,而发泄幽情矣。是故怀戚者闻之,莫不儧僭懔惨凄,愀怆伤心,含哀懊伊,不能自禁;其康乐者闻之,则欨愉欢释,抃舞踊溢,留连澜漫,嗢噱终日;若和平者听之,则怡养悦悆,淑穆玄真,恬虚乐古,弃事遗事。

译文:倘若将远古著名的琴曲排列一下顺序,则是《广陵》、《止息》、《东武》、《太山》,《飞龙》、《鹿鸣》,《鵾鸡》、《游弦》,变换为不同的演奏方式,如果声色自然,流畅清楚美妙,都能消除烦躁情绪。后代变换的俗谣俗曲,当属汉末蔡邕创制的《蔡氏五弄》。其次还有《王昭》、《楚妃》、《千里别鹤》。还有一时权宜之作,杂进俗曲,也有一些值得浏览的琴曲。然而不是心胸旷放达观的人决不能与琴相伴嬉游;不是深沉安详的人,决不能与琴闲趣共赏;不是豪放旷达的人,不能与琴知足长乐;不是技艺精湛的人,不能解析琴德理趣。简略论述一下琴的结构,详察琴的音质音色:琴弦松的琴声就会低沉雄浑,琴弦紧的琴声就会清脆悦耳,这是琴弦距离琴头远的缘故。琴弦长的发出徵音。性情洁净正直,琴音就包含了琴德的平和。诚实可以用来感化激荡心志,因而借助琴发泄内在的幽情。所以心怀悲戚的人听了,无不愁眉不展悲悲切切,神情悲怆忧伤,仿佛琴声也饱含了他的哀怨伤感,无法自控情绪;心怀康乐的人听了,就会心情愉悦纵情欢乐,不时鼓掌或尽情跳跃,留连忘返而尽兴,甚至整天放声大笑;若是心情平和的人听了,就会颐养和悦心性,恬淡安详,返璞归真,不慕名利,喜爱古道,抛弃世俗劳烦,落得一身轻松。

是以伯夷以之廉,颜回以之仁,比干以之忠,尾生以之信,惠施以之辩给,万石以之讷慎。其余触类而长,所致非一。同归殊途,或文或质。偬中和以统物,咸日用而不失。其感人动物,盖亦弘矣。于时也,金石寝声,匏竹屏气。王豹辍讴,狄牙丧味。天吴踊跃于重渊,王乔披云而下坠,舞鸑鷟于庭阶,游女飘焉而来萃,感天地以致和,况蚑行之众类?嘉斯器之懿茂,咏兹文以。永服御而不厌,信古今之所贵!

译文:因此伯夷认为琴有廉洁的美德,颜回认为琴有仁义的美德,比干认为琴有忠诚的美德,尾生认为琴有诚信的美德,惠施认为琴有明辨是非的琴德,万石奋认为琴有言辞谨慎的琴德。以此触类旁通源远流长,琴所能达到的功效不能一一列举。殊途同归的琴的效用,或是受益于仪表文彩或是受益于内在品质。总的来说琴以中庸之道综理一切,老少都能日日享用而不失琴德。琴感应人的举动和万物灵性的神奇,大概也是恢弘无比的。当琴演奏的时候,钟磬一类的乐器就会安寝歇息,笙箫一类的乐器也会屏气噤声。古代的歌手王豹停止歌唱,最善于辩味的狄牙丧失了味觉。水神天昊急忙跳入深渊,仙人王乔披戴彩云凌空下坠,凤凰在庭阶前翩翩起舞,汉水女神飘然而至前来***,天地感应阴阳交合都以琴为媒介达到和谐,更何况那些爬行动物之类呢?我赞美琴的丰盛美德,以此篇琴赋歌咏琴德聊以。永远服侍操琴而不会厌倦,坚信琴是古往今来的高贵乐器!

乱曰:愔愔琴德,不可测兮。体清心远,邈难极兮。良质美手,遇今世兮。纷纶翕响,冠众艺兮。识音者希,孰能珍兮?能尽雅琴,唯至人兮!译文:结束语:和悦安详的琴德,实在是不可测度啊。琴体清纯才能使琴声意境高远,到达高难极致的境界。质地优良的琴知遇技艺高超的操琴手,那是今世的缘分啊。他们演奏的琴声丰富美妙,他们的才艺冠绝超群。可惜真正懂得琴声的知音稀少,谁能珍重爱惜呢?而能让雅琴的琴德发挥到极致,唯有修行达到极致而能忘我的人啊!

关于遁世的诗句

1,句意

1)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2)而刘伶、阮籍那类人,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2,出处:《放鹤亭记?》?宋代:苏轼

3,原文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放鹤亭记》。

4,译文:

熙宁十年的秋天,彭城发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堂,水已没到他家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大水落下,云龙山人搬到故居的东面。在东山的脚下,登到高处远望去,看到一个奇特的境地。于是,他便在那座山上建亭子。彭城山,山冈从四面合拢,隐约的像一个大环;只是在西面缺一个口,而云龙山人的亭子,恰好对着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冬的瑞雪和皓月,千里一色。风雨阴晴,瞬息万变。山人养两只鹤,非常温驯而且善于飞翔。早晨就朝着西山的缺口放飞它们,任它们飞到哪里,有时立在低洼的池塘,有时飞翔在万里云海之外;到了晚上就向着东山飞回来,因此给这个亭子取名叫“放鹤亭”。

郡守苏轼,当时带着宾客随从,前往拜见山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给山人作揖并告诉他说:“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易》上说:‘鹤在北边鸣叫,它的小鹤也会应和它。’《诗经》上说:‘鹤在深泽中鸣叫,声音传到天空。’大概鹤清净深远幽闲旷达,超脱世俗之外,因此《易》、《诗经》中把它比作圣人君子。不显露自己有德行的人,亲近把玩它,应该好像有益无害。但卫懿公喜欢鹤却使他的国家灭亡。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认为造成荒唐的灾祸没有能比得上酒的;而刘伶、阮籍那类人,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唉,面南的君主,即使清净深远幽闲旷达,像鹤这样,还不能过分享受,过分喜好就会使他的国家灭亡。而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贤士,即使荒唐迷惑颓败迷乱像饮酒的人,还不能成为祸害,更何况对鹤的喜爱呢?由此看来,君主之乐和隐士之乐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山人欣然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啊!”于是,写了放鹤、招鹤之歌:

“鹤飞翔到西山的缺口,凌空高飞向下看选择它去的地方,突然收起翅膀,好像将要落下;忽然看到了什么,矫健地又凌空翻飞。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鹤飞回吧,到东山的北面。那下面有人,戴着**的帽子,穿着草鞋,披着葛麻衣服,弹奏着琴弦,亲自耕种自食其力,剩下的东西就能喂饱你。回来啊,西山不可以久留。”

诗经名句鹤鸣于九皋

1、全家遁世曾无闷

白居易

《刑部尚书致仕》

2、***遁世

史达祖

《龙吟曲/水龙吟》

3、遁世遇眭夸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

4、探幽非遁世

陆龟蒙

《忆袭美洞庭观步奉和次韵》

5、有心遁世

白朴

《朝中措 题阙》

6、遁世谁能识子嗟

苏轼

《次韵陈海州乘槎亭》

7、遁世默无言

苏轼

《阮籍啸台?在尉氏?》

8、遁世名为累

陈师道

《除夜》

9、骑牛入山学遁世

陈舜俞

《和刘道原骑牛歌》

10、遁世久忘三接卦

方回

《次韵仁近见和怀归五首》

11、遁世陆修静

方回

《访临川杨仲权于天庆》

12、遁世林峦擅僻幽

方回

《用韵送唐师善归九仙二首》

13、我方遁世人争弃

高斯得

《次韵上饶温淳投赠》

14、古来遁世士

高斯得

《龟溪即事五首》

15、孔明遁世吟梁甫

洪咨夔

《同孙子直和李参政东园韵十绝》

16、惜哉子房遁世早

家铉翁

《圯上行》

17、曰遁世无闷

李处权

《钓台》

18、遁世心独知

李洸

《题清芬阁二首》

19、不学遁世士

梅尧臣

《次韵答黄仲夫七十韵》

20、遁世心自足

释文珦

《独山吟》

21、颇有遁世乐

释文珦

《效陶四首用葛秋岩韵》

22、遁世今成乐

释文珦

《野兴》

23、遁世贵无机

释智圆

《山中闻知己及第》

24、遁世亦无闷

释智圆

《思君子歌》

25、遁世久忘象

宋庠

《谷城主簿王崇者少得养生禅寂之道中年弃官入》

26、霁威遁世贤

苏颂

《奉陪府公赛雪桥公庙纪事兼呈粹幕诸君》

27、遁世聊可耳

苏辙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28、康成还遁世

唐士耻

《庭下青书带》

29、遁世媿无闷

王柏

《高风行怀本斋》

30、可谓遁世巧

王柏

《古梅行》

31、始见当时遁世英

王令

《再次元韵答几道》

32、时哉不偶堪遁世

卫宗武

《耕渔处》

33、难作遁世翁

卫宗武

《再和易后韵为前韵六首》

34、梁君遁世价妻孟

魏了翁

《樊仲恂母太硕人李氏挽诗》

35、遁世何妨且隐居

吴芾

《和孟世功二首》

36、欣与遁世士

吴则礼

《简鲍钦止》

37、遁世意如何

薛师石

《挽林敬之》

38、亦巢遁世贤

戴良

《望大牢山》

39、古来遁世士

刘基

《招隐(五首)》

40、虚游闲遁世

蒲庵禅师

《遁游方丈歌为刘嗣庭赋》

孤鹤亭记翻译及原文

放鹤亭记_百度汉语

作者: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放鹤亭记》。

课外写景文言文

放鹤亭记翻译及原文如下:

1、原文: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2、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3、山人有三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4、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5、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

6、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

7、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8、翻译:熙宁十年秋,彭城暴发洪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屋,洪水漫到他家门前的一半。第二年春天,洪水退去,山人搬家到原来住屋的东面,在东山的山脚下。山人登高眺望,找到了一块奇异的地方,就在它的上面造了一座亭子。

9、彭城地方的山,冈岭四面围拢,隐约地象个大环,只缺它的正西一面,山人的亭子刚巧对准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月冬雪,使广阔的大地一片洁白;在刮风、下雨、阴暗、晴朗的天气中间,景色瞬息万变。

10、山人养了两只鹤,很驯服,而且很会飞。早晨,山人就望着西山的缺口把它们放出去,听任它们飞到什么地方。它们有时站在池塘边、田野里,有时飞翔到云层的上面,傍晚,它们就向着东山回来,所以给亭子起名叫“放鹤亭”。

11、郡守苏轼当时带着宾客随从,前往拜见山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给山人作揖并告诉他说:“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易经》上说:‘鹤在北边鸣叫,它的小鹤也会应和它。’”

放鹤亭记的相关知识

1、放鹤亭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徙知徐州时所作,文中记述了作者在拜访云龙山人的一番问答及讨论,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的消极情绪。

2、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父为苏洵,弟为苏辙,父子三人并称“三苏”。

1. 写景的课外文言文

写景状物的课外文言文

放 鹤 亭 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2. 请告诉我八年级课外文言文及解释.

要准确解答,前提是必须咬文嚼字,把文章全部读懂,还要善于依据题目进行分析,运用恰当的文字,进行归纳或解说.\x0d\x0d对课外文言文的问答题类型也应有所了解.其不外乎以下几种:1,归纳文段中心;2,分析人物思想性格;3,理解句子含义;4,品赏写作特色;5,联系实际谈认识;6,依据中心另外举例;其中1———4最为常见,5和6是依赖于1的,所以重点应放在1-4类.\x0d\x0d\x0d中考课外文言文的选段,一般是比较浅易的记叙文,或叙事、或记人、或写景,不尽相同.有的借事说理,有的寓理于事;有的写景抒情,有的情在景中;有的人物性格通过描写显示,有的则通过议论来揭示,因此,不同的情况要作不同的分析.\x0d\x0d\x0d\x0d无论哪种文章,都应抓住其要点———能够表现中心、表现人物思想性格、表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语句和表现手法.凡是文章中的议论句、抒情句,都必须首先注意,因为这些句子能够直接或间接表现主题、人物品格、作者情感;凡是文章中重复出现的词、句,着重描述的方面,一定要重视,因为这就是文章的重点;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的情感色彩或出现的时刻,也应引起重视,因为这和作者的思想、人物的情感、***的变化有关.\x0d\x0d\x0d\x0d叙事和记人的文章居多,所以应当作为重中之重.叙事的文章,应当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及发展阶段,特别是关键的转折之处;注意记叙的重点部分,特别是前后的对比;叙事中有人物语言的,一定要仔细分析,因为这可能是对***的评价,也可能是作者借此表达自己的思想.记人的文章,应当注意人物的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的描写,因为人物的思想品格,主要是通过描写来表现的;注意人物在***发展中的前后对比,因为对比的目的就是突出人物或主题;同时还应注意侧面描写———与他人的对比、他人的语言、事情的结果等等.这样,我们就能够正确地解答问题了.。

3. 求几篇文言文的课外比较阅读

醉翁亭记欧阳修一.阅读第一段做题:(2002年辽宁)1. 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 解词:环: 谓: 意:3. 写出最后一句的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概括选文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中的“翼然”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6.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7. 找出这段文字中的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8. 写一段话,引用“醉翁之意不在酒”。

(2004年娄底市)9.语段的开头部分写醉翁亭的位置和周边环境,其顺序是( ) A.由远至近 B。由近至远 C。

由局部到整体 D。由下到上10.下列句中的“也”字,不是表示判断语气的一项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1.对语段艺术特色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开篇用“环滁皆山也”,概写滁州地貌,语言极其凝练。

B.写醉翁亭“翼然临于泉上”,化静不动,富于生气。 C.述说自号醉翁的原因,委婉地表达了自己被贬后内心的抑郁之情。

D.段末几句,直抒胸臆,一个“乐”字,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二.阅读第二段做题。

(2004年广州)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 A.霏:雾气 B。暝:昏暗 C。

阴:绿荫 D。洁:清洁 2.对文段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日出而林霏开”是早晨之景; B。

“云归而岩穴暝”是傍晚之景; B.“野芳发而幽香”是春天之景; C。“水落而石出者”是秋天之景。

3.“山间之四时也”的“四时”指____________________。 4.“乐亦无穷”的“乐”指( ) A.山林之乐 B。

山水之乐 C。宴酣之乐 D。

从太守游而乐 5.选出“而”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 A.蔚然而深秀 B。野芳发而幽香 C。

泉香而酒冽 D。而不知人之乐 6.文中描写傍晚山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山间春夏景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写四季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翻译“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004年哈尔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第三段做题。 (99年贵阳市) 1.语段共四句话,从原文中找出4个最能概括其意思的语句,依次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⑴__________ ⑵__________ ⑶__________ ⑷__________ 2.联系全文,可从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 ) 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C.山水之乐 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3.达到这种思想境界,我们可感受到作者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抒发的_____ 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 4.给这段文字分层:① ② ③ ④ 5.参照句子加点的部分,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不破不立,不塞不___,不止不___,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辨证法。 (以下为2004年哈尔滨中考题) 6.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

而是由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下面这段话中“惊叹号”所比喻的是什么,用简明的话写出你的理解: 古往今来,有多少风华少年,在酒色财气的迷惘中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前人用生命写成的启示录中,有一个个惊叹号在警示后人,要谨防灵魂的蛀虫,人生的蠡贼。

答:四.阅读最后一段做题: 1.“太守之乐其乐”中太守的“乐”的含义是什么? 2.本文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

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出一个下联。 ①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 ②上联:醉翁亭下欧阳修与民同乐 下联: 3.下列各句中的“从”与“太守归而宾客从”的“从”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B。战则请从 B.择其善者而从之 D。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4.下列各句中的“去”与“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的“去”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去死肌,杀三虫。 B。

停数日,辞去。 C。

委而去之 D。去国怀乡 5.用现代汉语翻译“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一句。

6.对“太守之乐”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沉醉于游宴之乐,陶醉于自己的文学才华。 B.朝廷信任,委以滁州太守重任。

C.太守之乐不仅在山水之间,而且在与民同乐。 D.不在欣赏山林之美,而在以文章记述游乐的过程。

(2003年宁夏) 7.“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加点的“乐”字各有含义,说说加点的“乐”字所指的具体内容。

8.“醉能同其乐”这句话把“醉”与“乐”联系起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9.指出下列句子中“而”哪是重读,哪是轻读? 人知从太守游而①乐,而②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A.轻读__________ B.重读___________10.这段文字紧扣一个“乐”字写,用______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_____之乐。

11.体现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已而”表示___________,请从学过的文言文中举出两个意义相近的词: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