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影相吊出自陈情表吗_形影相吊出自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01 0
  1. 其父见背出自那个文言文
  2.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前一句
  3. 形影吊的成语
  4. 形影相吊意思是什么?
  5.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出自哪里

这两个成语出自李密的《陈情表》。

《新华成语词典》释义:

茕茕孑立(qióng qióng jié lì):形容一个人孤苦零丁,无依无靠。

形影相吊出自陈情表吗_形影相吊出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形影相吊(xíng yǐng xiāgn diào):吊:慰问。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以下是《陈情表》原文、译文和内容简析。

1、原文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译文

臣李密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家立业。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臣下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能够去服待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我是进退维谷,处境十分尴尬。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臣下我今年四十四岁了,祖母今年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达。

3、赏析

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官职不详)。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失,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公元265年,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郎中,后又拜为洗马(即太子侍从官),就是文中说的“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晋武帝为什么要这样重用李密呢?第一,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之胸怀。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为如此,李密屡被征召。

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呢?大致有这样三个原因:第一,李密确实有一个供养祖母刘的问题,像文章中说的“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第二,李密是蜀汉旧臣,自然有怀旧的思想,况且他还认为汉主刘禅是一个“可以齐桓”的人物,对于晋灭蜀汉是有一点不服气的。第三,古人讲:做官如履薄冰。皇帝高兴时,臣为君之心腹;皇帝不高兴时,臣为君之土芥。出于历史的教训,李密不能没有后顾之忧。晋朝刚刚建立,李密对晋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祸福。所以李密“辞不就职”,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时此刻不宜做官。

李密不想马上出来做官,而晋武帝方面却催逼得很紧。“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轻慢皇帝,违抗皇命是要杀头的。为了摆脱这个困境,达到不出来做官的目的,李密就在“孝”字上大做文章,把自己的行为纳入晋武帝的价值观念中去。李密是蜀汉旧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古人讲“一仆不事二主”,“忠臣不事二君”。如果李密不出来做官,就有“不事二君”的嫌疑,不事二君就意味着对晋武帝不满,这就极其危险了,所以李密说自己“不矜名节”,“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我不出来做官完全是为了供养祖母刘,是为了“孝”。但是这里又产生了一个问题,事父为孝,事君为忠。李密供养祖母是孝,但不听从君主的诏令,不出来做官,就是不忠。古人云“忠孝不能两全”。《韩诗外传》卷二记载:“楚昭王使石奢为理道,有***者追之,则父也。奢曰:‘不私其父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于是刎颈而死。”为忠臣不得为孝子,为孝子不得为忠臣。李密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即先尽孝,后尽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等我把祖母刘养老送终之后,再向您尽忠,这样晋武帝也就无话可说了。

李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除了在“孝”字上大作文章外,还以巧妙的抒情方式,来打动晋武帝。从文章中可以想见,李密在构思《陈情表》时,有三种交错出现的感情:首先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其次是对晋武帝“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情绪;最后是对祖母刘的孝情。但是当他提笔写文章时,便把这三种感情重新加以整理,经过冷静的回味,压抑了前两种感情,只在文中含蓄地一笔带过,掩入对祖母刘的孝情之中。而对后一种感情则大肆渲染,并且造成一个感人至深的情境,即“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从这样一种情境出发,作者先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写自己的孤苦,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作铺垫,然后反复强调祖母刘的病:如第一段的“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第二段的“刘病日笃”;第三段的“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这样,李密的孝情就不同于一般的母孙之情,而是在特定情境中的特殊孝情。

《陈情表》是写给晋武帝的,是为了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从这个目的出发,李密并没有把孝情一泄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第一段先写自己与祖母刘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命运,抒发对祖母的孝情,“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如果从这种孝情继续写下去,会有许多话要说,如对祖母的感激,对祖母的怜惜等等。但作者却就此止笔,转而写蒙受国恩而不能上报的矛盾心情,写自己的狼狈处境。第二段表白自己感恩戴德,很想走马上任,“奉诏奔驰”。为什么不能去呢?因为“刘病日笃”,这就从另一方面反衬了他孝情的深厚,因为孝情深厚,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所以才有“实为狼狈”的处境。前面抒发的孝情被节制以后,又在另一个前提下出现了。第三段作者转写自己“不矜名节”,并非“有所希冀”,不应诏做官,是因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排除了晋武帝的怀疑这个前提之下,再抒发对祖母刘的孝情,就显得更真实,更深切,更动人。

其父见背出自那个文言文

意思是: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这句话出自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陈情表》。原文节选: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白话译文:

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晋初散文家。曾仕蜀汉,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xiǎn)马时,他写了这篇表。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乡里。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华阳国志》、《晋书》均有李密传。

创作背景

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朝廷***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要求暂缓赴任,上表恳辞。

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之胸怀,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为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则向晋武帝上此表“辞不就职”。

百度百科-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情表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前一句

1.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出自哪篇古文

[关键词]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成语 [提 要] 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形:指身体;吊:慰问。

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出 处]汉-张衡《思玄赋》:“: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立。”

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我想你要找的是《陈情表》 原文 陈情表1 李 密2 臣密言:臣以险衅3,夙遭闵凶4。

生孩六月5,慈父见背6;行年四岁7,舅夺母志8。祖母刘愍臣孤弱9,躬亲抚养10。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11,零丁孤苦12,至于成立13。既无伯叔,终鲜兄弟14。

门衰祚薄15,晚有儿息16。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17,内无应门五尽之僮18。

茕茕孑立19,形影相吊20。而刘夙婴疾病21,常在床蓐22。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23。 逮奉圣朝24,沐浴清化25。

前太守臣逵26察臣孝廉27;后刺史臣荣28举臣秀才29。臣以供养无主30,辞不赴命3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32,寻蒙国恩33,除臣洗马34。

猥以微贱35,当侍东宫36,非臣陨首所能上报37。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38,责臣逋慢39;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40,急于星火4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4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43。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44,凡在故老45,犹蒙矜育46,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47,历职郎署48,本图宦达,不矜名节49。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50,宠命优渥51,岂敢盘桓52,有所希冀53?但以刘日薄西山54,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5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56。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57,愿乞终养58。臣之辛苦59,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60,皇天后土61,实所共鉴62。

愿陛下矜愍愚诚63,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保卒馀年64,臣生当损首,死当结草65。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注释: 1.陈情:陈述衷情。

2.李密:字令伯,三国时犍为武阳人,曾任蜀汉尚书郎。 3.险衅:厄运。

险,坎坷。衅,罪过; 4.闵凶:不幸。

闵,同“悯”,忧患。凶,指死丧事。

5.生孩:生下。 6.见背:相弃(指丧亲)。

7.行年:年纪至。 8.志:守寡之志。

9.愍:同“悯”,怜惜。 10.躬亲:亲自。

11.不行:不会走路。 12.零丁:孤独。

13.成立:成人自立。 14.鲜:少。

15.门:家门。祚(zuò):福分。

16.息:子。 17.期(jī)功:服丧名称。

期,服丧一年。功,服丧九至五个月。

强近,勉强接近。 18.应门:开门接应客人

僮:仆。 19.茕(qióng)茕孑(jié)立:孤单无依。

20.吊:慰问。 21.婴:缠绕。

22.蓐(rǜ)。草席,草垫子。

23.废:停止。 24.逮:及至。

奉:侍奉。圣朝:指晋朝。

25.清化:清明的教化。 26.太守:郡长官。

逵:太守名字。 27.孝廉:贡举之一。

28.刺史:州长官。荣:刺史名字。

29.秀才:推举人才的一种名目。与明清所谓秀才含义不同。

30.供养:指供奉祖母。主:指主持人。

31.赴命:报到。 32.拜:任命。

郎中:官名。 33.寻不久。

34.除:授职。洗马:太子侍从官。

35.猥:廉卑。 36.东宫:太子住的地方,借指太子。

37.陨(yǚn)首:掉脑袋。 38.切峻:急切而严厉

39.逋(bū):逃避。慢:怠慢。

40.州司:州官。 41.星火:像流星坠落和大火蔓延一样紧速。

42.笃:重。 43.告诉:报告,诉说。

44.伏惟:伏在地上想。敬词。

45.故老:指老年人。 46.矜育:怜悯抚育。

47.伪朝:指蜀汉。 48.历:列。

郎署:郎官衙署。 49.矜:自夸。

这里指珍惜。 50.过:过分。

拔擢(zhuó):提拔。 51.宠命:恩宠的任命。

优渥(wò)优厚。 52.盘桓:徘徊,拖延。

53.希冀:期望。 54.薄:迫近。

55.更相:相依。 56.区区:拳拳,形容私衷。

废远:废掉奉养而远离。 57.乌鸟私情:乌鸦反哺情。

58.终养:养老送终。 59.辛苦:辛酸苦楚。

60.二州:指梁州、益州。牧伯:古代州官名称。

61.皇天后土:指天地。 62.鉴:明察。

63.矜愍:怜悯。 64.庶:或许。

65.结草:用典,指死后报恩。春秋时,晋将魏颗不听父令,免去父妾殉葬。

后与秦将杜回作战,见一老人结草把杜回绊倒,因而生擒杜。夜里魏颗梦见那老人,自称是其父妾之父,为谢魏颗求女之恩,特来相助。

译文 臣李密上言:我因为命运不好,幼年时就遭到不幸。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长到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我的母亲改嫁。

祖母刘氏怜惜我孤单弱小,亲自加以抚养。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没有福泽,很晚才得到儿子。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孤单无靠地独立生活,只有和自己的影子相互作伴。而祖母刘氏很早就为疾病所纠缠,经常卧病在床,我侍奉饮食医药,从来没有离开过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沐浴在清明政治的教化之中。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我为秀才。

我因为没有人能照料祖母,就辞谢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颁下诏。

2. ”数建奇功”出自哪篇文言文

1.”数建奇功”与>相照应的句子:策勋十二转

2. ”数建奇功”出自<<;木兰从军>>,

中心句是: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3.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而《木兰从军》是由这首民歌发展、充实而来的一个故事。诗中只有木兰代父从军和载誉而归这些情节,木兰从军的故事中添加了在战场木兰和战士们在一起生活以及木兰回家后的一些剧情。木兰从军重写了从军的场景,而木兰诗写了木兰战争时的场景。

但都体现了花木兰身为女儿身但却替父从军的勇敢和坚韧。

3. 文言文"有直躬者,其父攘羊

13-18、叶公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凿 直躬——孔注云“直身而行”,而郑注以为“直人名弓”,俞樾《群经平议》以为当从郑注,若解作“直身而行”则孔子亦当称“吾党之直躬者”,此说比较妥帖。

[集解]孔曰:“直躬,直身而行。”周曰:“有因而盗曰攘。”

[唐以前古注]《释文》引郑注:直人名弓。

叶公称己乡党中有直躬之人,欲自矜夸于孔子也。躬犹身也,言无所邪曲也,此直躬者也。攘,盗也。言党中有人行直,其父盗羊,而子告失羊主,证明道父之盗也。谓他人物来己家而藏隐取之,谓之攘也。拒于叶公,故云:吾党中有直行者,则异于证父之盗为直者。孔子举所异者,言为风政者以孝悌为主,父子天性,率由自然至情,宜应相隐,若隐惜则自不为非,故云直在其中矣;若不知相隐,则人伦之义尽矣。

樊光云:父为子隐者,欲求子孝也;父必先为慈,家风由父,故先称父。

范宁曰:夫所谓直者以不失其道也,若父子不相隐讳,则伤教破义,长不孝之风焉,以为直哉!故相隐乃可为直耳。今王法则许期亲以上得相为隐,不问其罪,盖合先王之典章。

江熙曰:叶公见圣人之训,动有隐讳,故举直躬欲以訾毁儒教,抗衡中国;夫子答之,辞正而义切,荆蛮之豪丧其夸。

[朱子集注]直躬,直身而行者。有因而盗曰攘。为,去声。父子相隐,天理人情之至也。故不求为直,而直在其中。谢氏曰:“顺理为直。父不为子隐,子不为父隐,于理顺邪?瞽瞍***,舜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当是时,爱亲之心胜,其于直不直,何暇计哉?”

证——告发。杨伯峻《论语译注》云:

《说文》云:“证,告也。”正是此义。相当今日的“检举”、“揭发”,《韩非子·五蠹篇》述此事作“谒之吏”,《吕氏春秋·当务篇》述此事作“谒之上”,都可以说明正是其子去告发他父亲。“证明”的“证”,古书一般用“徵”字为之

度 攘羊之论,直是华夏传统中之一大公案,反复引用,并成后世法律儒家化的一个重要故事。直在其中,即是孔子关于从他者定义自我的行为规范的要旨,所谓“以直抱怨”亦是此意。孔子所谓“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即是利益内在化原则的人伦表达,与国家制度中的利益内在化原则是一致的。

形影吊的成语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出自《陈情表》晋 李密

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39]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形影相吊意思是什么?

形影吊的成语是形影相吊。

一、释义

形影相吊的拼音是xíng yǐng xiāng diào,意思是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出自《三国志·陈思王植传》:“形影相吊;五情愧赧。”

二、造句

1、我们就只能学着独自哭泣。形影相吊!

2、虽然这些年我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但是我不寂寞,因为我有梦,有梦的人永远不会寂寞!

3、他当时孑然一身,形影相吊,特别需要援助。

4、每天都是形影相吊,孤单单一个人行走在人生的坎坷路上,心情备感孤寂和忧伤。

5、看到老人一天到晚形影相吊的样子,她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准备为他找个老伴。

6、原来我在你心中真的什么也不是,茕茕孓立,形影相吊,本是老天打下给我安排的行程,我还奢求什么?

7、因为有死亡,我们才会如此倾心去爱一个人,要不是有离别,我们也不会如此珍惜相聚的时光。相聚和离别本来就是一对,一如爱和恨,向来形影相吊。

8、带我离开这神伤的国度,只为跟随月影旁的脚步或痴梦中的幻象,听说形影相吊但真切见不着你的脸庞。

9、像是一个游子,站在家门口,无数年的光景,一事无成,孑然一身形影相吊,所剩下的仿佛只有这么多年浪迹天涯的沧桑与古井无波的心态。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出自哪里

解释:吊:慰问。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出自:三国·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窃感《相鼠》之篇,无礼遄死之义,形影相吊,五情愧郝。”

译文:我感谢《相鼠》篇,没有礼快点死的意义,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五情惭愧郝。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孤苦伶仃、形单影只、孓然一身、形影单只、顾影自怜、举目无亲、孤家寡人、吊形吊影

反义词济济一堂、前呼后拥、门庭若市、形影不离

扩展资料:

1、孤苦伶仃

解释: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出自:晋·李密《陈情表》:“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译文: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2、济济一堂

解释: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出自:战国·先秦诸子《尚书·大禹谟》:“济济有众,咸听朕命。”

译文:你们有很多,都听我的命令。

《陈情表》。

1、出自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这句话的意思是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