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金于山_捐祖于野的捐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22 0
  1. 江右帮的商会规模
  2. 妙高山的统天地之尊
  3. 官渡之战乌巢烧粮剧本
  4. 名言警句谁知到?
  5. 佛教信众都有哪些处世原则
  6. 湘潭县景点
  7. 关于诗句的启迪

屯六三 即⑴鹿⑵无虞⑶,惟⑷入于⑸林⑹中⑺,君子⑻几⑼不如舍⑽,往⑾吝⑿。

译来到山脚下没有虞官指引,尚希望进入到树林之中,君子面临此时的客观条件不如找个人员聚集的村屯安排住宿,继续到树林中去会有悔恨。

注释: ⑴“即”至,到。《素问·气交变大论》:“芒而大倍常之一,其化甚;大常之二,其眚即也。”王冰注:“即,至也。”

捐金于山_捐祖于野的捐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⑵“鹿”通“麓”山脚。《谷梁传·僖公十四年》:“林属(zhǔ)于山为鹿。”又《谷梁传·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

⑶“虞”古代掌管山林川泽之官。《尚书·舜典》:“咨益,汝作朕虞。”孔传:“虞,掌山泽之官。”

⑷“惟”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孟子·梁惠王下》:“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⑸“于”引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对象、范围和原因的介词。可译为: 在、向、到、从、对于、由于、在…中、在…方面(上、中)《后汉书·列女传》:“捐金于野。”?

⑹“林”大片的树木。《诗经·小雅·白华》:“有鹤在林。”

⑺“中”当中,中间。《孙子·九地》:“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⑻“君子”对别人的尊称。唐· 李朝威《柳毅传》:“君子书叙。”

⑼“几”时机(具有时间性的客观条件。);机会。《史记·李斯列传》:“胥人者,去其几也;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

⑽“舍”安排住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舍。”

⑾“往”去,到……去。《礼记·玉藻》:“大夫有所往。”

⑿“吝”悔恨。《说文》恨也。《注》夫君子之动,岂取恨辱哉。故不如舍往吝穷也。

江右帮的商会规模

张岱:古兰亭

张岱

会稽佳山水,甲于天下,而霞蔚云蒸,尤聚于山 *** 上。故随足所至,皆胜地名山。王右军卜居兹土,于千岩万壑中,独取兰亭一席地。其景物风华,定当妙绝千古。且余少时见兰亭墨刻,岩峦奇峭,亭榭巍峨,曲水流觞,浴鹅涤砚。开卷视之,不禁神往。

万历癸丑,余年十七,以是岁为右军修禊之年,拉伴往游。及至天章寺左,颓基荒砌,云是兰亭旧址,余伫立观望,竹石溪山,毫无足取,与图中景象,相去天渊。大失所望,哽咽久之。故凡方外游人,欲到兰亭者,必多方阻之,以为兰亭藏拙。因此裹足不到,又六十年所矣。

今年又值癸丑。 自永和至今,凡二十二癸丑。余两际之,不胜欣幸。因檄同志,于三月上巳,会于兰亭,仿古修禊。是日天气晴和,偕吾弟登子,轻身济胜,陟岭登岩。坐天章方丈,寻览古碑。始知旧日兰亭与天章古寺,元末火焚,基址尽失。今之所谓兰亭者,乃永乐二十七年郡伯沈公择地建造,因其地有二池,乃构亭其上,甃石为沟,引田水灌入,摹仿曲水流觞,尤为儿戏。盖此地撇却崇山,推开修竹,制度椎朴,景色荒凉,不过田畴中一邮表畷耳!且地方湫隘,亭榭卑污,兰亭图上四十二人大会于此,舆马冠盖,驺从多人,黑***丸,于何驻足?其为影射,不问可知。

寺僧言此原非故址,半里外尚有古兰亭焉。余与登子乱踏荆棘,急往视之。及至其地,偏颇僻仄,愈不足观。傍有石门,勒“古兰亭”三字。余细视之,乃是入兰亭之古道,盖路也,而非亭也。还至方丈,复捡啇吏部碑文。言万历三年,西蜀刘见蒿、王松屏诸公得地于崇山之麓,溯流曲折,稍存永和之旧。捐金若干,委寺僧修葺。有亭翼然,匾曰“兰亭遗迹”。后建厅事五间,以供宴会。曾不多时,寺复摧残,亭亦旋废,其基址亦无所考矣。

余谓登子曰:“右军,文人也,韵人也。其所定亭址,必有可观。盍于荒草丛木中栉比寻之?”乃于天章寺之前得一平壤,右军所谓崇山峻岭者有之,所谓清流激湍者有之,所谓茂林修竹者有之,山如屏环,水皆曲抱。登之招手呼曰:“是矣!是矣!”乃席地铺毡,解衣盘礴,幽赏许久,日晡方归。

余谓兰亭古迹,埋没千年,一如兰亭真本,辨才死守,什袭藏之,不许人见。后被萧翼赚出,走至半途,袖中偷看,遍地花开。此是寺中故典。余急欲于此地建一草亭,还其故址。一为兰亭吐气,一为右军解嘲;亦犹梁上兰亭,被余、登子等闲赚出之也。亭名墨花,窃附萧翼。

本文选自张岱的《琅嬛文集》。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王羲之等大会于兰亭,以事修禊,作《兰亭集序》纪其盛,文章、书法,并称双绝,兰亭也从此著名。随着时代迁延,到了明代,兰亭故迹已经迷失。张岱此文,就是为寻绎古兰亭遣迹而作,虽题为“辨”,却并不作枯燥的考证和说理,而是描山摹水,情趣盎然,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散文。全文可分三部分,分别写了作者一生中三个阶段对兰亭的理解和与兰亭的因缘。

第一部分记“少时”的作者未见兰亭故迹之前,兰亭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张岱是绍兴人,对家乡的山水风物情有独钟,故称“会稽佳山水,甲于天下”。“而霞蔚云蒸”几句,使人想起王羲之之子王献之对山 *** 的赞美:“从山 *** 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世说新语·言语》)作者推想,在这样的胜地名山之中,王羲之选中的兰亭,定有“妙绝千古”之处。而且作者还见到过描绘兰亭的墨刻图,画中景象,进一步印证了他的推想,这使他心神向往。“不禁”二字,贴切地刻划出少年人纯真美好的憧憬和跃跃欲试的冲动。

第二部分写作者十七岁初游兰亭旧址。这一年论干支纪年,岁在癸丑,正是王羲之修禊之年,作者特地选择这样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时日游兰亭,可见他对心目中的这块“圣地”是多么珍惜,对初游兰亭是多么重视,想着多年神往的兰亭就要出现在自己眼前,他的心情又该是多么激动!然而,他所见到的却是一片“颓基荒砌”,“毫无足取”的“竹石溪山”,这与他少年时所看到的“图中景象”,与他心目中的兰亭,判若两个世界,怎能不使作者“大失所望”!期待越是殷切,失望的打击就越大。内心珍藏多年的美好形象幻灭了,因而万分痛心,“哽咽久之”。对这次游历所见,他没有多写,也不愿多写。他阻止别人去游兰亭,也是为了不让别人体验自己的痛苦心情,保护兰亭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印象。这举动也可看出张岱年青气盛,任情率直的性格。

第三部分是年逾古稀的作者与兰亭阔别六十载后,旧地重游。这次游兰亭的契机,还是癸丑年,但和初游兰亭的情形有所不同。初游时不过“伫立观望”,掉头就走;这一次则谒碑访僧,追流溯源,静观默察,游得很细心。此时作者的年龄、修养、心情都已进入老境,而且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因此不象第一次那样仓促和沮丧,但寻觅兰亭古迹的愿望却显得更加迫切。他先是冷眼观察所谓的兰亭遗迹,探究它的由来,一一考辨其环境、布局、构造、气度,断定其为“影射”,认为如此椎朴荒凉,“不过田畴中一邮表畷(管理农田小官所住的野外小舍)耳”。当寺僧告知“半里外尚有古兰亭焉”,作者喜出望外,“乱踏荆棘,急往视之”二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急切的心情。但此番所见到的“愈不足观”迫寻古迹的线索也茫然无绪了。然而,经过这两次寻找,作者顿然有悟。他不象年青时那样扫兴而归,而是决计抛却前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审美经验,依照自己对王羲之和兰亭的理解,直接到大自然中去发现,去挖掘。终于心与境遇,“得一平壤”,《兰亭集序》中所描写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历历在目。作者为自己的发现而欣然欢呼,席地而坐,怡然幽赏,盘桓不去。作者并不刻意找什么残垣断壁、废池枯流来为自己的发现作佐证,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这里的真山真水、精神气脉是与心目中的兰亭相通的,这里有兰亭之美的真谛。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篇文章中的古兰亭之于作者,就是一个“有我之境”。张岱寻觅兰亭故迹的过程,正是追求物我合一,心境相融的完美境界的过程。他对那些所谓遗迹的考辨和唾弃,就是执着于自己的审美理想;而一旦寻觅到了心中的兰亭,一切论证就都是多余的了。也许本文算不上合格的考证文章,但它却是篇不可多得的、充满美的灵感的散文佳作。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用萧翼从辨才和尚处赚取《兰亭集序》真迹的故事,来比喻自己对兰亭故迹的发现,得意而不乏幽默。他那建亭命名的设想,也给读者以遐想,情意浓厚,韵味深长。

妙高山的统天地之尊

渗透闽粤

江右商利用地理之便,同样活跃于福建、两广地区。福建、广东本地也有商帮,不过他们的贸易重点是在海上,而省内的山区地带,基本上都是江西商人活动其间。明代学者王世懋发现,福建建阳、邵武、长汀等地的居民口音与江西口音相似,一经询问,原来与大量江西商人的活动及入籍有关。以盛产武夷茶著称的建宁府为例,茶农茶商几乎都是江西人,每年的早春二月,总有数十万江西人来到这里,“筐盈于山,担接于道”,或做茶生意,或替茶商打工。金溪商人王善,“操奇赢之术,游七闽,家乃大穰”,主要在福建经商;精于制墨的商人傅云心,也将墨品运往福建一带销售。明末清初,建昌朱氏后裔及药商富豪为躲避清兵的洗劫,纷纷隐姓埋名逃亡福建,大批药业同仁踏上了“扎红头绳出去,缠丝线归”(指明清少年用红头绳扎头发,老者裤子筒均扎丝线,喻少小离家学徒,老大锦衣还乡),“走福建吃药饭”的谋生道路,代代相传,在闽入籍者不计其数,建昌会馆遍布福建。

广东的主要城市广州、佛山,江西商贾亦“人数殷繁”。广东潮州、惠州等地棉纺业所需棉花,有一半左右靠江西商人从饶州、南昌等地运来。吉安布商有在广州、佛山等地设立“粤庄”。临川有个叫戴珩的商人,有亲戚借了他6000两银子去广东做生意,数年不返,戴珩亲自去广东索债,将讨回的银子全部买了书,雇船而运回来。船到赣州章江水关时,税官以为是货船,登船征税,结果一看,全是书画。戴珩实际上是位老谋深算的书商,以索回的资金全部购书,可以逃避关税。连州、高州等地则有很多关于江西商人施放子母钱的记载。江西的典当商在广东一带也很活跃,他们“坐放钱债,利上坐利,收债米谷,贱买贵卖。”而且手法高明,常在当地农民稻谷扬花时节去施放利债,让农民用新谷作为质押。等到收货时,稻谷还未入仓,商人早已赶来,如数运走。江西商人还有很多因在广东、江西两地贩盐而***其财:广东历来是有名的产盐区,唐代以前,由于大庾岭所阻,江西全省只能食淮盐。但淮盐产区远离江西,尤其离江西南部较远,而且又是溯江而上,运量受到限制,价钱奇高。加上遥远的运途中日晒雨淋,盐丁舞弊,掺杂夹沙,以至江西的食盐既贵且差,民众苦于淡食。大庾岭道拓宽后,大余、赣县、南康等地江右商人便翻越梅岭到食盐广东境内去贩运,唐代以前江西专食淮盐的格局打破。

稍远一点的广西桂林、柳州、浔州、太平、镇安等地,来自江西的盐商、茶商、木材商、药材商也活动频繁。尤其是梧州,地处左、右江会合要津,百货往来,帆樯林立,其繁荣程度在清前期几乎与汉口、湘潭比肩,江西商人在这里所开设的商号林立。隆兴二年(1164),广西贺州知府秦某上奏说:“赣、吉、全、道、贺州及静江府居民,常往来南州等处,兴贩物货,其间多有打造兵器,出界货卖者”。这位知州了解的情况,不仅是赣、吉商人在广西经商,甚至还把生意做出国界。嘉定七年(1214)二月,广西转运判官陈孔硕奏道:“二广州郡收贩牛税,其来久矣。近因漕臣有请,始蠲罢之。然赣、吉之民,每遇农毕,即相约入南贩牛,谓之‘作冬’,初亦将些土布前去博买”。长期存在的这种卖布买牛贸易,不仅满足了两广民众的需求,对赣州、吉安地区的纺织业、耕种业的发展都有利。

纵横长三角

东北方向的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江西商人经赣江、过九江东下,或经玉山抵浙江,频繁往来于江浙皖,主要做贩卖生意,即将江西出产的稻米、大豆、瓷器、夏布、纸张、木材、烟叶、桐油、茶油、靛青等运往江浙皖,而将三省盛产的食盐和丝、棉织品销往江西。当时江苏省城南京主要靠江西、湖广的粮食供应,江西商人“岁岁载米依期而至”,卖米给南京人,又从南京人手中买回布匹。除南京外,江南许多城市和市镇都缺粮食,江西商人活跃于金华、杭州、宁波、绍兴、衢州、湖州、严州、台州等地。江西商人从事盐业经营,一般都是较富裕商人,他们贩盐由广信府的贵溪运往饶州府各县。

江苏扬州为江淮百货的集散地,商贾摩肩接踵,据万历《扬州府志》记载,在扬州的各地商人,以徽商最多,其次是陕商、晋商和江右商人。正如《太平广记》所说,江西盛产木材,而扬州到处海滨,木材短缺,将江西良材运至扬州,可获数倍之利。实际上,除了木材之外,从江西沿着长江运往扬州的货物,还有浮梁的茶叶、河口的竹编、南丰的蜜橘、广昌的白莲、南安的板鸭、都昌的银鱼、安福的火腿、余江的木雕、吉安的樟木箱、景德镇的瓷器、泰和武山的乌骨鸡等等。到明清时期,两地间的通商更加频繁,而且以食盐为大宗,盐商扮演了物流中的主角。民国时人在《丛菊泪》写到一个在两淮做盐商的江西商人:“彼姓鱼的,著名江西老表,是行着票盐的所谓山阳朋友。”清末扬州八大盐商中,江西商人就占了三位,分别是周扶九、萧云浦和廖可亭。

江北的盱眙、泗州,江南的南京、苏州、杭州、衢州等,也都有很多江西商人在此开店设铺或辗转贩运。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说,江西进贤人张权在苏州开木器店,张应俞《杜骗新书》开篇也说“江西有陈姓名庆者,常贩马往南京承恩寺前三山街卖”,虽属***家言,却反映出江西在苏州、南京等地从事工商业者很多。白居易《盐商妇》诗中也讲到扬州某小家女,因嫁给了江西的大盐商,此后“不事田农与蚕织”,“绿鬟富去金钗多,皓腕肥来银钏窄。前呼苍头后叱婢”,过着奢侈的生活。《松窗梦语》第二卷说道,安徽庐阳“尤多药物,江右、江南商贾咸集聚焉”。唐德宗时,安徽九华山化城寺维修,江西商人大量捐款捐物。盛产药材的山区,成为江西清江药商的重要***购点。浙江山区多产苎麻、蓝靛和竹纸,江西商人经常深入山区去***购。

雄踞京城

元代江西行商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幽燕关陕、八闽两广、荆楚川蜀。江西的著名墨工南昌朱万初、清江潘云谷携墨售于京师。贵溪倪文宝、鄱阳童某也以制毛笔为业,所制之笔也都远销至京城。

到了明代,张瀚《松窗梦语》说:“今天下财货聚于京师,而半产于东南,故百工技艺之人亦多出于东南,江右为夥,浙(江)、(南)直次之,闽粤又次之。”在京江右商以瓷器商、茶商、纸商、布商、书商、药材商为多。江西书商中,以抚州人居多。北京故宫、圆明园、颐和园等中华古建筑的设计建造者为江西雷氏家族。

据统计,明代各地在北京的会馆大概有41所,其中江西有14所,占34%,居各省之首。明代江西在北京的会馆最晚在永乐时就已经出现。乾隆《浮梁县志》上说:“(本县)京师会馆二所。(其一)在北京正阳门外东河沿街,背南向北;其一在右,明永乐间邑人吏员金宗逊鼎建,曰‘浮梁会馆’。”其他还有如始建于嘉靖中期的南城会馆、广丰会馆等。这些会馆,有相当数量为商人所建或士、商合资共建。清光绪时,北京有会馆387所,江西为51所,占12%,比重虽少于明朝,但仍为各省之最。

官渡之战乌巢烧粮剧本

韩均“驾夙鞭庭,历鉴无际,收天下奇观”神游至山,连连称奇,慨然叹日:‘使次甚矣,帝之为帝也,统天地之尊,而不如释迎、祖师如祖关者,又各有类,乃与之并相一堂,未必彼此之能相安也,况反位于上帝之在乎。” 意思是说,不看此山,失却此景太可惜了。当皇帝也不过博天之下莫非王立而已,尊威而已,哪有释迦、祖师一类的人能相共一堂,得到世代人的尊敬好呢!只要奉佛顿悟,彼此相安,又何必要去当什么玉帝哟! 于是,他慷慨解囊,“捐金数百,复铸铜像,延于此山,乃捐已俸,购地数文,聚材数千,鸠工数百,委长老持全以统众工,权山传本以分众行。至于经营庶事,经理百为,又各因能受任,器使咸宜,建阁于山之巅。” 冯揖从沙南、沪州当官而来,妙凯祖师也从沪州卸任刺史而来;韩均的官做得不顺利游览而来,三位大员光先后后走上了同一座山,于是妙高山沸腾起来了!

名言警句谁知到?

毛批:当曹操攻吕布之时,袁绍可以全师袭许都而不袭,一失也。当曹操攻刘备之时,袁绍又可以全师袭许都而不袭,是再失也。迨吕布已灭,刘备已败,然后争之,斯已晚矣。然苟能以全师屯官渡而拒其前,以偏师袭许都而断其后,未尝不可以取胜,而绍又不为,是三失也。既已失之于始,谅不能得之于终,此田丰之所以知其必败耳。

项羽与高帝约割鸿沟以王,而高帝欲归;若非张良劝之勿归,楚、汉之胜负,未可知也。今袁绍与曹操相拒于官渡,而操以乏粮而欲归;若非荀彧劝之勿归,袁、曹之胜负,亦未可知也。读书至此,正是大关目处。如布棋者,满盘局势,所争只在一着而已。袁绍善疑,曹操亦善疑。然曹操之疑,荀彧决之而不疑,所以胜也;袁绍之疑,沮授决之而仍疑,许攸决之而愈疑,所以败也。曹操疑所疑,亦能信所信。韩猛之粮,不疑其诱敌;许攸之来,不疑其诈降,所以胜也。袁绍疑所不当疑,又信所不当信。见曹操致荀彧之书,则疑其虚;见审配罪许攸之书,则信其实;听许攸袭许都之语,则疑其诈;听郭图谮张合之语,则信其真:所以败也。一败于白马而颜良死,再败于延津而文丑亡,犹小败耳。至三败,而七十万大军止存八百余骑。前者“十胜”“十败”之说,不于此大验乎哉!

凡用兵之法,以粮为重。然于己之粮,有弃之者矣;于人之粮,亦有弃之者矣。或两军相当,我弃我粮以诱敌,敌争取我粮则必乱,敌乱则我胜,我胜则粮仍归我,是弃未尝弃也。或大敌猝至,我欲坚壁,坚壁则必清野,清野则必自焚其积,不焚则粮为敌资,焚之则敌无所取,是非弃我粮,实断寇粮也。若夫粮之在敌,可劫则劫之,劫之而我因粮于敌,是敌粮皆我粮也。不可劫则焚之;劫之不尽,则我小受其利,而敌未必大损,焚之则敌之大损,即我之大利,是焚胜于劫也。总之以少攻多,以弱攻强,非用奇不能取胜。故高帝有给汉粮之萧何,不可无烧楚粮之彭越。曹操有能应粮之荀彧,不可无请烧粮之许攸。

高帝踞床跣足而见英布,是过为傲慢,以挫其气;曹操披衣跣足而迎许攸,是过为殷勤,以悦其心。一则善驾驭,一则善结纳。其术不同,而其能用人则同也。光武焚书以安反侧,是恕之于人心既定之后;曹操焚书以靖众疑,是忍之于人心未定之时。一则有度量,一则有权谋。其事同,而其所以用心不同也。帝王有帝王气象,奸雄有奸雄心事,真是好看。

袁绍兵多,可分之以袭许昌;曹操兵少,安能分之以袭邺郡,并取黎阳乎?故许攸之献计袁绍,是欲以实计破曹操,使曹操不及知之;荀攸之献计曹操,是欲以虚声恐袁绍,正欲使袁绍知之。此兵家虚虚实实之大不同者。<三国>一书,直可作<武经七书>读。

韩信、陈平,初皆在楚,而项羽驱之入汉;许攸、张合,初皆事袁,而本初驱之归曹。良可叹也。其驱之不动者,在楚唯有范增,在袁惟有沮授而已。呜呼,如增、如授,能有几人哉!

却说袁绍兴兵望官渡进发。夏侯惇发书告急。曹操起军七万,前往迎敌,留荀彧守许都。绍兵临发,田丰从狱中上书谏曰:“今且宜静守以待天时,不可妄兴大兵,恐有不利。”毛夹批(渔眉批):田丰第一次请缓战,第二次请急战,今第三、第四次皆请勿战,确有斟酌。贽眉批: 田丰、咀授不能善用袁绍,原是一对滞货。逢纪谮曰:“主公兴仁义之师,田丰何得出此不祥之语!”绍因怒,欲斩田丰。毛夹批:没主意。众官告免。绍恨曰:“待吾破了曹操,明正其罪!”毛夹批:若破了曹操,倒未必杀。正与后文反照。遂催军进发,旌旗遍野,刀剑如林。行至阳武,钟夹批:阳武,古地名,今属开封府。下定寨栅。沮授曰:“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矣。”毛夹批:知彼知我。此即贾诩劝李傕拒马腾之计也。贽眉批: 沮授稍通。钟眉批:沮授大通。绍怒曰:“田丰慢我军心,吾回日必斩之。汝安敢又如此!”叱左右:“将沮授锁禁军中,待我破曹之后,与田丰一体治罪!”毛夹批:田丰意在不战,沮授意在缓战。不战但可免败,缓战实可致胜。乃皆不见用而反见罪,惜哉!渔眉批: 缓战实可取胜,惜乎皆不见用而反见罪,何也。于是下令,将大军七十万,东西南北,周围安营,连络九十余里。

细作探知虚实,报至官渡,曹军新到,闻之皆惧。曹操与众谋士商议。荀攸曰:“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一以当十。但利在急战。若迁延日月,粮草不敷,事可忧矣。”毛夹批:所见与沮授同。此用而彼不用者,所遇之主异耳。贽眉批: 所见与沮授同,此用而彼不用者,所遇之主异耳。钟眉批:荀攸所见与沮授同,此用而彼不用者,所遇之异耳。操曰:“所言正合吾意。”渔眉批: 曹操可为善用人矣。遂传令军将鼓噪而进。绍军来迎,两边排成阵势。审配拨弩手一万,伏于两翼 ;弓箭手五千,伏于门旗内:响齐发。三通鼓罢,袁绍金盔金甲,锦袍玉带,立马阵前。左右排列着张合、高览、韩猛、淳于琼等诸将,旌旗节钺,甚是严整。曹阵上门旗开处,曹操出马。许诸、张辽、徐晃、李典等,各持兵器,前后拥卫。毛夹批:前写二人交战,俱未亲身对垒。此番方是大决雌雄。渔眉批: 此番二人大决雌雄。曹操以鞭指袁绍曰:“吾于天子之前,保奏你为大将军,今何故谋反?”绍怒曰:“汝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恶罪弥天,甚于莽、卓,乃反诬人造反耶!”操曰:“吾今奉诏讨汝!”钟眉批:操称诏者,借天子宠灵也。绍曰:“吾奉衣带诏讨贼!”毛夹批:只此七字,抵得一篇陈琳檄文。贽眉批: 必称诏者,何也?天子为人所摄也,亦奸雄所必惜也。渔眉批: 出语正大光明,回答亦光明正大。操怒,使张辽出战。张邰跃马来迎。二将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曹操见了暗暗称奇。毛夹批:为后收用张合伏笔。许褚挥刀纵马,直出助战,高览挺枪接住。四员将捉对儿厮杀。曹操令夏侯惇、曹洪,各引三千军,齐冲彼阵。审配见曹军来冲阵,便令放起号炮:两下万弩并发,中军内弓箭手一齐拥出阵前乱射。毛夹批(渔眉批):袁军惯以箭取胜,此北人长技也。曹军如何抵敌,望南急走。袁绍驱兵掩杀,曹军大败,尽退至官渡。

袁绍移军逼近官渡下寨。审配曰:“今可拨兵十万守官渡,就曹操寨前筑起土山,令军人下视寨中放箭。操若弃此而去,吾得此隘口,许昌可破矣。”毛夹批:亦是好计。渔眉批: 好计。钟眉批:审配之言可用。绍从之,于各寨内选精壮军人,用铁锹土担,齐来曹操寨边垒土成山。曹营内见袁军堆筑土山,欲待出去冲突,被审配手当住咽喉要路,不能前进。十日之内,筑成土山五十余座,上立高橹,分拨手于其上射箭。曹军大惧,皆顶着遮箭牌守御。土山上一声梆子响处,箭下如雨,毛夹批:前之箭自北而南,今之箭则自上而下。曹军皆蒙楯伏地,袁军呐喊而笑。毛夹批:呐喊与笑相连,此等军声从来未有。贽眉批: 好看。渔眉批:此等军声,从来未有。曹操见军慌乱,集众谋士问计。刘晔进曰:“可作发石车以破之。”毛夹批(渔眉批):以石御箭,妙计。钟眉批:兵法十守五攻,此用攻法也。操令晔进车式,连夜造发石车数百乘,分布营墙内,正对着土山上云梯,候弓箭手射箭时,营内一齐拽动石车,炮石飞空,往上乱打。人无躲处,弓箭手死者无数。袁军皆号其车为“霹雳车”,毛夹批:箭自上而下,则谓之雨;石自下而上,则谓之雷。雨从天降,雷自地起。贽眉批: 好看。由是袁军不敢登高射箭。审配又献一计:令军人用铁锹暗打地道,直透曹营内,号为“掘子军”。毛夹批:霹雳车是震,为雷;掘子军又是坤,为地矣。曹兵望见袁军于山后掘土坑,报知曹操,操又问计于刘晔。晔曰:“此袁军不能攻明而攻暗,发掘伏道,欲从地下透营而入耳。”毛夹批:不能自上而下,又将自下而上。操曰:“何以御之?”晔曰:“可绕营掘长堑,则彼伏道无用也。”毛夹批:兵在山上,御之以石;兵在地中,御之以水,计更妙。贽眉批: 却是对手。渔眉批:好计。操连夜差军掘堑。袁军掘伏道到堑边,果不能入,空费军力。钟眉批:审、刘二人却是对手。  却说曹操守官渡,自八月起,至九月终,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意欲弃官渡退回许昌,迟疑未决,乃作书遣人赴许昌问荀彧。彧以书报之。毛夹批(渔眉批):此袁、曹成败关头。书略曰:

承尊命,使决进退之疑。愚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军虽众,而不能用 ;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毛夹批(渔眉批): 曹操此时进则胜,返则败,文若一书,关系非少。贽眉批: 文若大通,可用可用。

曹操得书大喜,令将士效力死守。绍军约退三十余里,操遣将出营巡哨。有徐晃部将史涣获得袁军细作,解见徐晃。晃问其军中虚实。答曰:“早晚大将韩猛运粮至军前接济,先令我等探路。”徐晃便将此事报知曹操。荀攸曰:“韩猛匹夫之勇耳。若遣一人引轻骑数千,从半路击之,断其粮草,绍军自乱。”毛夹批(渔眉批):我军缺粮,则必断敌之粮,自是军家要着。贽眉批: 二荀都好。钟眉批:荀攸断粮之见极是。操曰:“谁人可往?”攸曰:“即遣徐晃可也。”操遂差徐晃将带史涣并所部兵先出,后使张辽、许褚引兵救应。当夜韩猛押粮车数千辆,解赴绍寨。正走之间,山谷内徐晃、史涣引军截住去路。韩猛飞马来战,徐晃接住厮杀,史涣便杀散人夫,放火焚烧粮车。毛夹批:此是第一次烧粮,小试其法。渔眉批: 此是第一次劫粮。韩猛抵当不住,拨回马走。徐晃催军烧尽辎重。袁绍军中望见西北上火起,正惊疑间,败军报来粮草被劫,绍急遣张邰、高览去截大路。正遇徐晃烧粮而回,恰欲交锋,背后张辽、许诸军到。两下夹攻,杀散袁军,四将合兵一处,回官渡寨中。曹操大喜,重加赏劳。又分军于寨前结营,为掎角之势。

却说韩猛败军还营,绍大怒,欲斩韩猛,众官劝免。审配曰:“行军以粮食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乌巢乃屯粮之处,钟夹批:乌巢,今雍州有巢亭,属河南。必得重兵守之。”渔眉批: 因失了行粮,故思防坐粮也。韩猛所运是行粮,乌巢所积是坐粮。毛夹批:一是粮之小者,一是粮之大者。因失小,故思防大。袁绍曰:“吾筹策已定。汝可回邺都监督粮草,休教缺乏。”贽眉批: 未必。审配领命而去。袁绍遣大将淳于琼,部领督将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睿等,引二万人马守乌巢。那淳于琼性刚好酒,军士多畏之 ;既至乌巢,终日与诸将聚饮。毛夹批:楚国子反以饮酒误事,淳于琼者将毋同?贽眉批: 妙人,以此等人守粮,却又是妙事,妙不可言。渔眉批: 好酒之人,如何当得重任。钟眉批:用这等人守粮,囗(如)何不囗(误)事?

且说曹操军粮告竭,急发使往许昌,教荀彧作速措办粮草,星夜解赴军前接济。使者赍书而往,行不上三十里,被袁军捉住,缚见谋士许攸。毛夹批:袁家细作为徐晃所获,曹家使者为许攸所获,正复相似。乃操能用晃,而绍不能用攸,为之一叹。那许攸字子远,少时曾与曹操为友,此时却在袁绍处为谋士。毛夹批:先叙明许攸来历。当下搜得使者所赍曹操催粮书信,径来见绍曰:“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若分一军星夜掩袭许昌,则许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毛夹批:此计若行,操无葬身之地矣。贽眉批: 亦是着数。渔眉批:此计一行,曹操无葬身之地矣。惜乎不用!钟眉批:此是许攸好着。绍曰:“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毛夹批:与吕布不用陈宫之谋前后一辙。贽眉批: 绍固匪才,然亦机会如此。攸曰:“今若不取,后将反受其害。”正话间,忽有使者自邺郡来,呈上审配书。毛夹批:荀彧答书于曹操,审配致书于袁绍,亦复相似。书中先说运粮事,后言:“许攸在冀州时,尝滥受民间财物,且纵令子侄辈多科税,钱粮入己。今已收其子侄下狱矣。”毛夹批:因运粮便借钱粮事寻出罪案,而又加以滥受民财一款,恶甚。渔眉批: 因运粮便寻出罪案,恶极。绍见书大怒曰:“滥行匹夫!尚有面目于吾前献计耶!毛夹批:善用人者,使贪使诈,即攸果滥行,其计自是可用。独不闻陈平有受金之谤,而高祖捐金以予之乎?渔眉批: 善用人者,即攸有过,其计自有可用之时,何必太急?是教攸投操矣。汝与曹操有旧,想今亦受他财贿,为他作奸细啜赚吾军耳!毛夹批:此疑所不当疑,是教之投操也。本当斩首,今权且寄头在项。可速退出,今后不许相见!”许攸出,仰天叹曰:“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吾子侄已遭审配之害,吾何颜复见冀州之人乎!”钟眉批:不能不知英雄之叹。遂欲拔剑自刎。毛夹批:此处不即写投操,又作一曲折,妙。左右夺剑劝曰:“公何轻生至此?袁绍不纳直言,后必为曹操所擒。公既与曹公有旧,何不弃暗投明?”毛夹批:投操之计,反出自左右,写得曲折。只这两句言语,点醒许攸,于是许攸径投曹操。渔眉批: 忽然警醒。后人有诗叹曰:

本初豪气盖中华,官渡相持枉叹嗟。若使许攸谋见用,山河争得属曹家?

却说许攸暗步出营,径投曹寨,伏路军人拿住。攸曰:“我是曹丞相故友,快与我通报,说南阳许攸来见。”军士忙报入寨中。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毛夹批:荀彧所谓体任自然,与绍繁礼多仪者异也。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毛夹批(渔眉批):看老奸何等殷勤。钟眉批:大奸雄。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毛夹批(渔眉批):袁绍怒骂之,而曹操敬礼之,许攸安得不堕其术中耶?贽眉批: 老奸、老奸。攸曰:“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愿赐收录。”操曰:“子远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以破绍之计。”攸曰:“吾曾教袁绍以轻骑乘虚袭许都,首尾相攻。”毛夹批:操欲求破绍之计,攸乃先说明破操之计,妙妙。渔眉批: 破曹之计,先自说出,妙。操大惊曰:“若袁绍用子言,吾事败矣。”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毛夹批:问得妙。操曰:“可支一年。”毛夹批:诞得妙。攸笑曰:“恐未必。”毛夹批:冷,妙。操曰:“有半年耳。”毛夹批:渐减,妙。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毛夹批:文势至此又一曲折。贽眉批: 都是作家。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毛夹批:既云实诉,仍是虚言,妙甚。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

 

佛教信众都有哪些处世原则

一、人生

1、胜利和眼泪!这就是人生!

——法 巴尔扎克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

3、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印度 泰戈尔

二、命运

1、知识能改变命运。

——美国 爱默生

2、自己的命运应由自己创造。

——俄国 契诃夫

3、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让命运所压倒。

——德国 贝多芬

三、生命

1、活着的士兵,要比死了的皇帝更有价值

——法国 拿破仑

2、当我活着的时候,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做它的奴隶。

——美国 惠特曼

3、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印度 泰戈尔

四、生与死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2、在还没有死亡以前,就不能算作完全诞生。

——美国 富兰克林

3、出生是最明确的一场旅行,死亡难道不是一场出发?

——三毛

五、青春

1、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

——法国 大仲巴

2、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法国 雨果

3、青春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

——挪威 易卜生

六、价值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2、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活了多少天,而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日子。

——法国 蒙田

3、最值得高度珍惜的,莫过于每一天的价值。

——德国 歌德

七、奉献

1、我好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

——鲁迅

2、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鲁迅

3、我没有别的东西奉献,惟有辛劳、泪水和汗水。

——英国 丘吉尔

八、困难

1、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次地站起来。

——张海迪

2、困苦永远是坚强之母。

——英国 莎士比亚

3、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苏联 奥斯特洛夫斯基

4、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俄国 别林斯基

5、逆境是到达真理的每一条道路。

——英国 拜伦

九、理想

1、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2、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

——苏联 斯大林

3、你们的理想与热情,是你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

——黎巴嫩 纪伯伦

十、追求

1、世间的任何事物,追求时候的兴致总要比享用时候的兴致浓烈。

——英国 莎士比亚

2、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

——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3、人类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中。

——加拿大 班适

十一、希望

1、以希望为生的人,将绝食而死。

——美国 富兰克林

2、希望是很好的早餐,却是很糟的晚餐。

——英国 培根

3、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十二、信念

1、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英国 雪莱

2、人没有信仰,变成了行尸走肉。

——俄国 契诃夫

十三、信心

1、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美国 海伦·凯勒

2、不可能的字只有在愚人的字典里才可以翻出。

——法国 拿破仑

十四、意志

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

2、君志所向,一往如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孙中山

3、滴水穿石不是靠力,而是因为不舍昼夜。

——苏联 奥维狄乌斯

十五、奋斗

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

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

十六、目标

1、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德国 康德

2、对于一只盲目航行的船来说,所有的风都是逆风。

——法国 哈伯特

十七、责任

一切责任的第一条:不要成为懦夫!

——法国 罗曼·罗兰

十八、竞争

1、竞争的本能是一种野性的激励,一个人的优点通过它从另一人的缺点上显示出来。

——美国 桑塔亚那

2、用自己的价值进行竞争不是坏事。

——日本 武者小路实笃

3、物竞天择势必至,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

——

十九、合作

1、你的钟声只有在齐鸣时才能听见,在单独鸣响时——只会淹没在那些旧钟的一片响声里。

——苏联 高尔基

2、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光,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雷锋

3、惟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创造文明。

——印度 泰戈尔

二十、时间

1、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英国 赫胥黎

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钱鹤滩

3、不教一日闲过。

——齐白石

4、你热爱生命吗?那就不要挥霍时间,因为它是构成生命的材料。

——美国 富兰克林

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6、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7、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

——李白

8、最宝贵的莫过于“今天”。

——德国 歌德

二十一、成功

1、A=X+Y+Z

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工作;Y代表休息;Z代表少说废话。

——美国 爱因斯坦

2、成功的秘密在于永不改变既定之目标。

——法国 卢梭

3、成功就是那古老的ABC——能力、机会和勇气。

——德国 拉克曼

4、轻敌,最容易失败。

——鲁迅

5、默认自己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制造机会。

——法国 拿破仑

二十二、机遇

乘着顺风,就该扯篷。

——西班牙 塞万提斯

二十三、怀疑

1、怀疑比自信更安全。

——马辛杰

2、伟大的灵魂是向往怀疑的。

——德国 尼***

3、怀疑是无限的探求。

——古希腊 苏格拉底

二十四、荣誉

1、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住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波兰 居里夫人

2、世界上荣誉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编织而成的。

——英国 卡莱尔

3、应当把荣誉当作你最高的人格的标志。

——英国 牛顿

二十五、哲理

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古希腊 德谟克利特

2、最成熟的果子最先落地。

——英国 莎士比亚

3、当你背向太阳的时候,你只看到自己的影子。

——黎巴嫩 纪伯伦

4、真理往往是在痛苦***中说出来的。

——英国 莎士比亚

二十六、勇敢

要想摘一朵冰雪中的雪莲,就要有爬上高山不怕严寒的勇气。

——黄药眠

二十七、真诚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德国 海涅

二十八、自律

1、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自己。

——鲁迅

2、自我批评,这是一所严酷的培养良心的学校。

——法国 罗曼·罗兰

二十九、正直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

——徐悲鸿

三十、谦虚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

2、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

——鲁迅

3、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德国 保罗

三十一、骄傲

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着。

——鲁迅

三十二、自尊

1、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

——俄国 别林斯基

2、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徐特立

三十三、天才

1、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华罗庚

2、天才,那就是一分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

——美国 爱迪生

3、饥饿是天才的侍女。

——美国 马克·吐温

三十四、个性、创新

1、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

——美国 爱因斯坦

2、要我行我道,我有我法。

——齐白石

3、玫瑰正因为有刺,才在阳光下尽情地开放。

——挪威 易卜生

4、你的良知在说什么?“你要成为你自己”

——德国 尼***

三十五、友谊

友谊就是力量。

——苏联 高尔基

三十六、健康

1、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

——美国 爱默生

2、健康的躯体是灵魂的客厅,而病体则是监狱。

——英国 培根

3、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波兰 居里夫人

三十七、幸福

1、使时间充实就是幸福。

——美国 爱默生

2、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

——鲁迅

3、幸福,是在为别人而生活。

——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三十八、生活

1、美是生活。

——俄国 车尔尼雪夫斯基

2、生活而不为生活俘虏。

——法国 罗曼·罗兰

3、生活的花朵只有付出劳力才会绽放的。

——法国 巴尔扎克

三十九、习惯

世界上没有比习惯更专制的了。

——法国 左拉

四十、书籍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

——法国 雨果

2、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苏联 高尔基

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苏联 高尔基

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5、我读书奉行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冰心

6、我扑在书籍上,像是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苏联 高尔基

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四十一、勤学

1、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

——***

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华罗庚

四十二、好问

1、学问,学问,一学二问,不学不问是个愚人。

——法国 雨果

2、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法国 卢梭

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四十三、思考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2、思则睿,睿则圣。

——周敦颐

3、思索的时间长,笔尖上便能滴出血和泪来。

——老舍

四十四、恒心

1、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

2、积累知识在于勤,学问渊博在于恒。

——法国 雨果

3、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一寒。

——郭沫若

四十五、知识

1、人只有一个冤家——无知。

——法国 雨果

2、知识能改变命运。

——美国 爱默生

3、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古罗马 大伽图

4、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匈牙利 裴松之

四十六、诚信

1、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子

2、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湘潭县景点

在家居士的50个注意事项

无戒不能修佛,修佛不能不持戒;世俗万事皆然,无戒无律,则无纪无纲,万事不偿;故凡佛子千万不可废戒不学,或认为束缚执着之事,则定堕三恶道而不得度,慎哉!

第一条:寺庙内的一针一线,不得取用

若受师父馈赠物品,得捐款于功德箱内。寺庙之物不分价值,微细至纵使您在寺庙打一通电话,而不投一块钱,就足够下地狱受苦,这叫因小果大,后悔莫及!因小果大,可上升为天人,下地狱受苦!

第二条:不得摘取寺庙山上之水果

很多信徒每逢星期日常朝山入寺拜佛,甚是虔诚,但有些人,不知规矩,看到寺庙后山水果树上长满很多熟透的水果,令人垂涎三尺,情不自禁地自摘而食,而犯了偷盗寺物之罪,够下地狱之条件。应知未得施主允准之物,皆不得取食,信徒不取回亦不言明要供养十方僧众,此物乃为原主,不得取用,凡取用皆犯盗戒也,当堕恶道矣!

第三条:入佛堂不得吸烟、穿拖鞋、皮鞋、嚼槟榔

我常看到多人在佛堂中吸烟、嚼槟榔,实为不敬三宝行为,并污秽了佛堂清静。应知香烟之气颇毒,可使人致癌,并干扰人之情绪,嚼槟榔非但不雅观,且污染环境卫生,佛寺四周有天龙八部***,若随地吐槟榔汁,当污秽圣地而不干净,则罪不可赦也。

进入大殿佛堂内,应赤足入,穿一般鞋子进堂,当污秽佛堂清洁,故不宜进入佛堂内为宜,免污及圣地,而惹罪衍,当得戒守之。

一口痰一把鼻涕,下地狱火烧不息。凡佛***持戒清静无犯者,日久身上自可发出一种如檀香般的戒香味,醇香传百里,就如佛菩萨示现显降,芳香遍满虚空,当得众生诚心供养礼拜。

第四条:进佛寺,不得由中门入,当从旁门入

入寺内不踏门槛,需踌脚而入,是为礼也,子曰:“君子不入中门,行不履”而佛寺乃法王宝殿,佛祖其位尊当主过玉皇大天尊及一切天人,进入佛寺,当视为进入皇帝殿,拜见皇帝一样,得遵守寺内礼节,庄严不得随便,方免犯不敬三宝之罪。

第五条:进入佛堂内,不得高视佛面,当即低头即作礼拜,更不得溜达作观赏,东张西望

第六条:于佛堂内不得大声谈话、喊叫、或躺、或卧、或跑跳

第七条:入佛寺内勿随地吐痰或随地擤鼻涕

于佛寺四周常有众菩萨居之,天龙八部***,环境清净无染,而人之唾液鼻涕甚为污秽,若于佛堂内随地吐痰及擤鼻涕,当污及圣地,造成空气污染,病菌传播,有害僧宝罪,当入地狱受苦,有经为证,僧护经曰:“在佛地,涕唾污地,以是因缘,入地狱中,火烧受苦不息”。若欲吐痰擤鼻涕,当以卫生纸包之,投入垃圾筒内,或至洗手台吐之,以水冲洗,当不患。!

第八条:入佛堂佛绕佛可得五种福德

凡入佛堂,应旋即佛顶礼,或绕佛唱念佛号,佛言:当得五种福德,一、后世得端正色好,二、得好音色,三、得生天上,四、得生王侯家,五、得涅槃道。而绕佛方向,应由右而左绕行为吉也。拜佛后当即进出,切勿喧哗。

第九条:寺庙内用食,当提捐献

凡寺庙适逢菩萨辰日,举办消灾***,都会备办素食筵席与众生结缘;或平时到寺庙用餐,皆得捐献功德金,因所食之物,皆为十方善众所捐献的,不应白吃的;很多人有这种贪吃的通病,以为佛寺内节庆日,办素食给人吃是应该的,而不必捐钱,如此当犯偷盗食之果报。当种下地狱之根而不知,慎之!(非出家人不得供养)

第十条:一枝法杖倚壁,证果全失

昔印度二十五祖婆斯舍多尊者,过去世曾证得斯陀含果位,但入佛堂拜佛,大意将法杖倚壁而累世之修一刹那间化乌有,更遑论一般凡夫犯之,当堕恶道之果报是不庸置疑的!故入佛堂拜佛之前,应将随身物、衣、帽、手提袋放于地上,而后再行顶礼拜佛,自得福德而不犯,福报与业报就在一小动作之间,但其中这果报相差却甚巨矣!尤其千万不可将皮包、衣、帽、手饰随便放置于桌上。还有入佛堂,不可穿木屐或拖鞋,免扰清静及污染佛寺地,来生免堕入马蹄国之地。

第十一条:佛堂中央,不得站立或礼拜

佛堂中央位置,是主持礼拜位置,一般人请勿站立或礼拜。很多人在佛堂拜佛,都喜站跪在中央礼拜,殊不知已犯礼仪,因一寺主持,需德高才优者,方能当之,佛堂中位为尊。礼拜占主僧之位,为我慢失敬,其罪非轻。

第十二条:入寺庙,服装要整洁朴素

女人到寺庙拜佛,千万不可穿迷你裙或露胸露背之衣服,有失礼仪,跪拜礼佛时,相当不雅观,有碍佛堂庄严,并会引起来参拜之信徒非非之想,扰乱寺众之清修,则罪过矣!

第十三条:勿让小孩到佛堂内奔跑嘻戏

这点相当重要,若带小孩到佛寺拜佛,一定要管制的好,勿让小孩在大殿内东奔西跑,或随意动法器,因木鱼、罄之法器,乃龙天耳目,千万不可让小孩把玩敲打,否则罪过很重。故我奉劝各位家长,带孩子到佛堂内礼佛,不可让小孩随便玩法器,否则小孩智慧会减退不聪明,这是事实,不可不信

第十四条:入佛寺不可大声说话

很多人一到佛寺内,就好象进入公共场所游乐区一样,就大声谈天说地,走路搭肩勾背,随便摄影佛像,带荤肉食物吃食,将佛寺当作一般神庙或游乐场,一点恭敬肃静心都没有,如此扰乱出家人清静修行之法,当犯罪的。

持戒精严,自可证得佛性《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持戒清静自可修得菩提,而研究佛戒,乃在戒己之心、身、六根而不犯,而非拿来戒律之尺时时去量他人,去诽谤他人之言行,则自己犯戒,何德服人矣!

第十五条:入佛寺应念“阿弥陀佛”向师父问讯

凡入佛寺,遇师父应问讯答:“阿弥陀佛”,不可直称师父法名,凡答谢师父或向师父赔罪,皆说声“阿弥陀佛”,向师父告别,应说“***向师父告***,阿弥陀佛”!

第十六条:皈依***应向师父顶礼

于行路中,与师父相遇,应停足向师父问讯后离去,不得闪避而过。有一点需知的,凡受过五戒,菩萨戒之***,遇到出家师父,定要跪拜顶礼师父三拜,若不知跪拜顶礼,有我慢之态。而向三宝顶礼,乃在消除我慢、我执、我相之心,而能养成谦虚恭敬之性,亦可消除业障。

第十七条:入师父房间之礼节

入师父房间,应扣三声:若不应声,则表师父在内有事或休息,不得强入,可即离去。

第十八条:对师父顶礼应知

凡师父在刷牙、洗脸、理发、睡眠、吃饭、休息、打电话、写字皆不宜作礼,在马路上亦不宜作礼,问讯即可,很多***为表示非常敬师父,而不分时、地的随便作礼,亦不甚雅观,有碍师父威仪!

第十九条:奉师父饮食之礼

奉饮食于师,应两手高捧奉食,食物要洗净,若吃过剩余物不可让师父食之,是为不净罪。

第二十条:与师父谈话之礼

与师父谈话,不得面对师父,应侧立或侧坐,亦不得于高处立,或太远立,对师父谈话应清晰小声、和颜悦色,师父讲话中不得插嘴。

第二十一条:师父用物,不得用

师父之座位、床,及师父之衣、物,不得坐用。第二十二条:随侍师父之礼

师若坐,应当在旁站立,若不命坐,不可坐,站立时,不得靠壁斜立,对师父不敬。

第二十三条:对师父的尊称

若有人问汝师父之法号,应当说上某下某,不可直称师父名字,会被人取笑你不知礼节。

第二十四条:入佛寺用餐之礼节

我们入佛寺内之斋堂,或休息室内,不得争位,亦不得高声呼叫,受戒再犯戒,罪加一等

第二十五条:在佛寺过夜应知

到寺庙住宿过夜,听到师父打板(安板)通知大众入睡时,应熄灯上床睡觉,不得再打开电灯看经书或交谈闲聊,不但扰乱出家众睡眠,又犯盗用常住物之电力,其罪亦重,入寺庙一切作息都要遵照寺内之规定,不得随便、妄大自为。

第二十六条:在佛寺内用物要节省

凡在寺庙内用水用电用物应节省开用,不得浪费。勿携带佛寺物品回家私用。

第二十七条:在佛寺内刷牙、洗脸时,不得面向佛金身或出家师父

在佛寺内早起床刷牙、洗脸时,不得面向佛金身或出家师父,免犯不敬,亦是一种礼貌,是为人之礼节。

第二十八条:勿将寺庙当观光地区

踏进佛寺内为礼拜佛菩萨,消除业障,需心荐恭敬虔诚,方得感应,万不可在佛寺内随便大笑或嘻皮笑脸,非但不能消业障,反犯了不敬三宝之罪矣!应保持威仪庄严之相,以示对诸佛菩萨之恭敬,方得感应,若欲笑之,应保持小声,并以袖口掩之。切勿将清净庄严之佛门圣地,当作观光圣地,不守纪律及形相,其因果可大矣!众人一向有此毛病。

第二十九条:拜佛之前,应洁净身体

我们在拜佛之前,应当先洗净身体及双手,尤其在上完小便后,应用卫生纸擦吸小便处,不让余尿污染衣服,双手要再用肥皂洗手,不得马虎,以前佛陀***们,每大小便后洗手七次;大便后,应再用左手后二小手指(无名指小指)沾水洗净***,让衣服保持干净,再以表敬重,自得佛菩萨护佑。还有男子进到佛堂拜佛,应将裤管塞到袜子里,以免防止体上不净之毛掉在佛堂内,免污秽佛堂净地,相当不敬的,此点希望男子特别遵守。

第三十条:礼佛之前,勿吃荤食、辛味、烟酒

在吃食方面,拜佛前,请勿吃食蒜、葱、鱼、肉、酒,及嚼槟榔、吸烟草,而免口污臭,对佛菩萨祷告是相当不敬的,纵使与人说话,满嘴臭腥味亦是不礼貌的行为,亦会遭人掩护,更何况是拜佛呢!

第三十一条:有人礼佛,勿从前面过

在佛堂内,见有人跪地礼拜佛菩萨时,勿从前面经过,我们凡人是无福消受人家之礼拜的,他在拜佛,你从前面经过,不是等于在拜你吗?这点礼节,有很多人都会疏忽的。

第三十二条:拜佛姿势要庄严正确,不可倾斜不正

一个人拜佛心诚,他的拜佛姿势定庄严又肃穆。看了自令人起恭敬之心的。合掌拜佛,定要双手十指并拢,不用力地靠着两胸部心窝(胸部中间处地方)处,十指朝天,不可倾斜指向佛,这样是不礼貌的,然后再问讯跪拜动作,谈到手执香拜佛:皆头不拜,只用双手抖香拜或手执香拜而已相当不雅观,若不会执香问讯,正确拜香应是头向前一拜而手拿香亦同时向前一拜,连续三拜即可,拜时要缓慢而显庄严。

第三十三条:徒弟与师父不可同拜一人

***与师父同到师公或师伯处拜见时,作徒弟者,不得跟师同时礼拜长辈,应待师父先礼拜后,***方可依序礼拜,这是长幼有序之礼,应该知晓其礼,方显教养之风。

第三十四条:持佛像不得向人作礼

若自己已手持佛像时,不得向人行礼打招呼,而手捧持佛像,一定不可低过腰部,得在腰部以上方可。

第三十五条:拜佛不一定要点香

我们到佛寺礼佛,不一定要点香拜佛方可显出诚心,佛教最大礼节是向佛五体投地礼,是代表最崇高之敬意与礼节,在日本、***拜佛不点香,都五体投地作礼而已。

第三十六条:不可用嘴巴吹三宝物经典

凡佛桌上有灰尘或香灰,一定要用干净抹布擦拭干净,不可用口吹掉灰尘,尤其经典上有灰尘时,更不可用嘴吹散,要用干净布擦拭之,又以经典放在桌上时,应不可放置超过桌缘,要放在佛桌内,以示敬重,尤其手不干净,更要洗手后,再捧书本。

第三十七条:佛桌上不可乱放杂物

佛桌上平时应当擦拭清洁,除放置佛像、香炉、佛灯、烛台、花瓶以外,其他物品千万不可放在佛桌上,否则就犯了不敬三宝之罪了!还有佛前供花,要每天换水一次,若花已谢了,不可再摆设应拿掉晒干,再丢弃于干净的大河沟内,或埋放于山上,勿让人践踏。不可丢弃于垃圾堆上,这点几乎大家都难遵守到的,日后望大众改进!尤其花不可一供佛桌上,都不肯去动它,任其瓶内水臭了,花谢了又不换,等臭气冲鼻,花朵全部凋落,才要换洗,本是香花供佛,最后却犯了污染三宝之罪,实得不偿失,既然发心供佛,定要时常保持佛桌上干净无染,如此方具功德,否则反具业障,供佛不得不慎也!

第三十八条:有人诵经,请勿在旁走动或站在中央照相

时常有人,不懂这个礼节,是相当冒失的,人在佛前诵经或读经,他就若无其事大遥大摆地从前走过,或在旁边走动,如参观古董似的,非但扰人清静,分散诵经者精神,也阻碍龙天***、法界有情众生听法,其业非轻也。

凡我们诵经礼忏,除调伏自性、体会经义、忏悔造业,若心诚自能感召法界有情、天龙八部来听经,让他们得闻佛法,心生法喜,可消业种善根,皆在欢喜,若在旁边走动,自会扰乱清静庄严圣地,其罪无边,天龙八部亦不会原谅的。

第三十九条:点香勿用口吹,勿用鼻闻

因香多火势大而不能熄灭时,即用嘴巴吹灭,相当不敬的,火不熄,应用扇子打灭,或分成小把,用手振动即熄也,而点香台的火种,亦不可用嘴巴吹之,仍以手或扇打熄为宜。有人点香,为试闻香味,将香拿至鼻孔一闻,再插到香炉内,这是相当不敬的,造了盗佛香罪,凡香决不可用鼻闻后再供佛,岂不成自先闻香再供佛的不敬之罪,凡香经鼻闻之后,决不可再供佛,此点要谨慎不犯!

而佛前点香,只插一枝即可,不需执着几枝,有要三枝才可,代表去贪、嗔、痴,要戒除三毒,是平时在心上修行的功夫,不是在插三枝香就可以去除的,经典上亦无此记载的,法无定法,法无执着,心诚礼拜为要,无诚好香礼拜亦枉然,有诚心无香礼拜亦可感!本人献一偈供参考:“千烧香,万烧香,心中无诚,空烧香”故佛前献香,应尽量选真材实料的上等香,勿用化学香料的香供佛,但每次只插一枝,勿插多,一包好香虽贵,但可用很久。

第四十条:佛教经典不可乱放

佛经为三宝中之法宝,经典之所在,自有龙天***护持,见佛经如见佛,不可污损佛经,更不可将佛经入在夫妇房间内,更不可摆设于地下室或厕所旁边,应置放于书桌上或书柜上,但要高过腰部才可,而且放经典于桌上,不可超出桌檐,是为不敬。我们要用双手捧经,不可用单手,要高过腰部,手要洗干净,敬经如敬佛,不可马虎,有人拿经,不但用单手持经,还边走边甩着经典,真是罪过!还有经典平时最好用一块干净布遮盖着,免染灰尘,若经典破了,定要修补完整才可!

第四十一条:受戒***不得学习外道学术

凡是一个受过戒的***,才算正式佛***,而皈依三宝,只是信徒而已,而非***,戒律上规定:不得学习命相、风水、天文、地理、符法、问神、舞蹈、歌唱、卜封等术,违者既犯戒律,得负因果的。

第四十二条:在寺庙浴室中不得小便,洗衣

到寺庙过夜,于浴室中洗身,不可小便或洗衣服,因浴室乃出家人洗身之净地,不可污其他,免遭苦报,护僧经曰:“比丘在净地大小便,不择处所,以是因缘,当入地狱中,作肉厕井,火烧受苦不堪”,由此可知在浴室中小便,其罪非轻也!

第四十三条:入厕勿穿鞋,而换穿拖鞋

凡入厕所,应将鞋子脱下,换穿厕所内专用的木屐或拖鞋进厕,因将自己所穿的鞋入厕,鞋底会沾污垢,若再进入佛堂会污秽圣地,不得不慎 ,若万一遇到厕所无预备专用木屐或拖鞋,可赤脚进厕,出厕后再洗脚亦可,若穿鞋进厕,出厕一定要洗净鞋底后,方可入佛堂礼佛。出厕后,一定要将手用肥皂洗干净,不可只用水洗手而已,若大便后,照戒律规定,应以左手后二指,沾水洗***,方可拜佛,经上说“入厕不净者,不得入佛堂礼佛,不应饭食,不以坐僧床,不可与众行,因身不净,所持咒法,皆无效验”;可知若入厕后身不净,持咒拜佛皆不得应验,因你不净在先,那得应验呢?学佛者不可不知!

第四十四条:睡时应吉祥卧

一位学佛者,睡觉时,应***吉祥卧,即身体身右侧睡,脚稍弓,左手放于腿上,右手弯曲放于头部下,吉祥卧能令身心安稳,睡不昏沉,夜无恶梦。

于佛寺睡觉时,下身衣物及鞋袜,不得放得高过人头之部,因不净物,高过人头,非但不雅观,而且恐脏物掉落床上或有碍观瞻。

第四十五条:在佛寺内过夜睡觉,不得高声谈话

在佛寺内过夜,是常有的事,佛门本是修持圣地,照规定是不允许在家人过夜的,但往往师父慈悲、行方便,我们应该自爱才对,这点很多人都会犯到。若您睡不着,要打灯看书可以,但需缴电费,因寺庙安板后,所有的灯光都要熄掉,若自己打灯用功,则是私人之便,应随意缴费,免犯盗常住物之罪,这是规矩,不得随便,因为来寺庙随心所欲滥用公物,会负因果的。

第四十六条:在佛寺内协助工作后,不可私带物品回家

很多人发心到佛寺义务帮忙***上的工作,如厨房洗菜、洗碗、扫地等工作,大家作的很辛苦,等***完毕后,会剩下一些菜或干的素料,如木耳、银针、香菇,剩菜有时很多吃不完,有些师父就自作主张,不知戒规,也为酬谢大家的辛劳,就大包小包化整为零,一包包的分给帮忙的人拿回家食用,如此犯了盗十方物之大罪,还是不知。这种情形,相当严重也普遍的,每家佛寺内的食品是常住的,不应分给他们,非但无功反而造罪,若饭菜食物实在很多,吃不完,可发配给大家,但要大家自己将物易出钱,投入功德箱内,算是用钱向常住买以这些所值剩下的食品,这样就不会负因果造业,两全其美。勿论你发心辛苦地来佛寺帮忙工作,纵使工作中,打破碗筷、花瓶,或打破其他佛寺物品,还是要照常赔钱,再买个新的来补换的。

总而言之,来佛寺帮忙工作,是在积造你的功德,而工作中或打破物品要赔,拿常住剩物,看价值多少,再将钱投入功德箱,如此可得圆满,功德无量!

第四十七条:勿用不净物或剩物供养师父

凡我们吃剩的饭菜,或拜过鬼神的食品水果,不可拿来供养出家人,如此会堕入脏地,不可不知。出家人是僧宝,是代表佛陀传扬佛法,延续佛教慧命,弘法利生的人天师表者,我们应常存恭敬心,供养他们一切食、衣、住、行无缺,能为我们开示佛法,引导我们信佛得闻佛法,使我们人生,活得更超越更充实,解脱一切痛苦,升华生命意义,更进一步了解生死,故应当以洁品供养僧宝,当是功德无量也!

第四十八条:法师讲经开示,不得讲话打瞌睡

我每次参加某法师佛学讲座时,就常看到有些人,漫不经心听讲,还跟邻座讲话闲聊,扰乱法师***,冒渎三宝,妨碍传法,罪业深重,还有打瞌睡,甚不礼貌。殊不如,法师***,乃代表释迦牟尼佛在传法,相当神圣,***当中,亦有天龙八部***,诸天神人,皆云集上空听法,听讲者不论讲话打瞌睡,当负因果之报,其罪非轻。法师在台上演讲,台下有人讲话打瞌睡,皆能看得很清楚,有少数人讲话打瞌睡,对一位演讲者而言,是相当不礼貌与不尊重的。在每逢法师***时,应勇跃参加听讲,但决不可打瞌睡讲话,如此保证对您的佛学当大有助益的!

第四十九条:供养师父物品或师赠物,当双手跪求领受

凡供养师父物品或供养现金,当跪拜手捧奉,或受师赠法物结缘,亦需跪受,表示恭敬之意,多人不知此礼节,有人身材高大,站着比师父高,供物站着上供,似居高临下,较为不敬,故身材高者,平时应站立师父身后两步距离,不可与师平行站立。

第五十条:顶礼师父应面向佛位或正位

很多人在佛堂顶礼师父,无论师父站在那个方向,都朝着师父的身体跪拜,这是不合乎礼仪的,应朝着佛像方向跪拜才对,若无佛像,亦应朝着入门处所对的方向跪拜,一般可顶礼一拜即可。

关于诗句的启迪

彭德怀故居、铜梁山、湘潭农博园、周小舟故居、郭汪璨故居、彭德怀纪念馆、关圣殿等。

1、彭德怀故居:位于湘潭市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彭家围子。1898年10月24日,彭德怀诞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苦难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2、铜梁山:海拔613.1米,长4公里余,宽2公里许,属昌山西走分支。相传古代曹家坳西面山圫里有一古寺——新庵,因无人住持,殿堂失修,屋宇破烂,当地群众将其拆除了。拆屋时,发现屋梁为铜梁所架,并突然一声巨响,发出万丈光芒,铜梁腾空而飞。人们惊讶之际,只见铜梁迅速降落于山下响水潭中。从此,人们便把这山叫做铜梁山。

3、湘潭农博园:是一个进行农业科技交流、会议培训的科技示范基地,又是一处人们陶治情操、健身的休闲场所,为农业观光旅游胜地。

4、周小舟故居:1912年11月11日,周小舟诞生在这里。周小舟,原名怀求。学生时代即接受新思想,积极参加进步运动。1927年初在长沙明德中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在北平师范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任***北平市临时工作委员会宣传部长,毕业后调***中央北方局联络部工作。

5、郭汪璨故居:郭汪璨,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进士,官陕西鄠县(今户县)知县,没有别的俗好,只酷爱诗文,著有《云麓诗草》。他的姑母郭步蕴,女诗人,号称“女博士”,是郭府诗学之权舆,对其侄女、侄孙女等,毫无保留地传授她的诗学章法。汪璨的姊妹郭友兰、郭佩兰等都跟随步蕴学习,后来都成为了女诗人。

6、彭德怀纪念馆:依山而建,与彭德怀故居遥相呼应,江同志亲笔题写了馆名;彭德怀纪念馆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彭德怀故居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全国唯一一座完整、系统地介绍彭德怀同志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隶属于湘潭县委。

7、关圣殿:清康熙时山西众商公建。当时既为祭祀关羽的场所,又为山西、河南、甘肃、山东、陕西北方五省旅潭商人的会馆,称北五省会馆。又因明末本邑张嘉言进士捐金在九总兴建了大“关圣殿”,清初广东商人在十二总兴建了广东“关圣殿”,此殿后起,所以人们称它为新“关圣殿”。

1.关于人生启迪的诗句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 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 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 1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 11.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 1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 13.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 14.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 16.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 17.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 18.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 19.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 2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2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唐.李白> 22.***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李绅>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 24.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 2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 26.***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 27.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 28.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宋.释文向> 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 3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 31.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 3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 3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 3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宋.苏轼> 3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 36.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元.戴善夫> 37.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 38.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明.顾炎武> 3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清.赵翼>。

2.从诗句中获得的启迪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一刻值千金。(苏轼)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孟郊) ***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旧唐书)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汉书)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

(庄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

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士为知己者死。

(史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

3.关于对你有启示的诗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R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S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4.带有启示的诗句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苏轼 《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末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这的确是一首绝妙的哲理诗,无论在理致与笔趣上,都超过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诗,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评价梅雪,恰如其分.此诗好就好在:它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

《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琴诗》

(宋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观书有感 》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5.《诗句给我的启迪》作文450字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时不好好努力,长大后就后悔莫及,这句虽然是句普普通通的诗句,连一年级小朋友都会背,都理解,可是它却时刻激励我飞向高远,广阔的知识殿堂。

记得一年级时,我非常粗心大意,在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的同学中属于较差的,放学回到家后,总要父母反复催促我认真复习,巩固拼音。看见小伙伴们开开心心地玩,而我却复习地口干舌燥,真羡慕他们啊!

这时,我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坏主意:掩耳盗铃。向爸妈说我已经复习完拼音了,我动作利索地收起一张张拼音卡,忽然一阵风吹来,吹开了我的语文识字课本;之间十个鲜红地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蹦入我的眼中,忽然我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一个散发着恶臭、衣衫褴褛,举着个破碗向路人乞讨的老乞丐,这会是未来的我嘛?想着,想着,我又翻开了一张张正对我微笑的卡片。

有一段时间,我非常迷恋网络游戏,上课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不积极发言,晚上做作业做的乱七八糟,这件事被爸妈知道后,让我受到了严厉批评。无意中,我翻到了一年级的试卷,看到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十个歪歪扭扭的字,想想那时候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再想想现在的自己,真实不争气。从此以后,我每天认真学习,上课积极发言,有一次还考了全班第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激励了我飞向高远,广阔的知识殿堂

6.—句古诗的启示作文340字

一句古诗的启示

诗,是灵魂之本,是精神支柱,人活着就要有诗意,要让别人感受到诗的价值,让人体会到诗中的真喜,真悲,真愁,真性情。也要从诗中认识到更多的道理,能从诗中得到启迪,而最让我感受颇多的,便是那传古至今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啊!宝剑虽锋,但谁又体验过他遭受过的磨炼与打造呢?而梅花虽香,但谁又知道她度过的苦寒与霜冻呢?人们只看见宝剑的锋利,有谁去想过他的经历呢?人们只看见梅花的淡雅美丽,又有谁能明白她的苦楚呢?而这些,无一不向人们展现出他们那不屈,不挠,经历磨难与寒冬而赢来的成就。

这,不也好比在我考试时成绩不尽人意,当我听到分数时,我也很难过,但我想到更多的,是拼搏。望着那咄咄逼人的分数,那不正是磨炼吗?那不正是苦寒吗?那不正是我要面对的挫折与困难吗?我想,我不应该哭泣,面对挫折我不哭,应该敞开心胸,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因为,这并不是一次失败,而是磨练,是让我飞的更高,跑得更远的***线,这是全新的开始,这是我迈向下一步台阶的基本,是这些磨炼让我懂得成功的意义是苦尽甘来,让我懂得拼搏。回想着一次次经历的困难,不正是让我们心灵成长最好的老师吗?

所以,我们要做宝剑,我们的锋利是经过一次次磨炼:我们要做梅花,我们的美丽是度过了一个个寒冬,没有努力,修炼,克服,哪来成功,胜利,荣耀呢?只要我们迎风向前,谁都是“锋利的宝剑”谁都是“不屈的梅花!”

7.《从诗句中获得的启迪》作文500字左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每当我读到这一首诗时,总会情不自禁地在“绿”字前面停下来,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就在这不经意间,我从古诗中学到了语文。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就拿这一首《题李凝幽居 》 来说吧,这个敲字用的十分传神,正因有了这一个敲字,才更加反映出了当时的夜晚是多么安静,多么清幽。“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的铺字形象的表现出了秋的夕阳是多么舒缓,轻柔,给人一种画面感,让人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天净沙·秋思 》 这首小令就更是不用说了,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为我们描述了一幅凄凉,萧瑟的秋思图,让读者也不禁感到了一股股寒意。

徜徉在古诗的国度里,我不仅体会了炼字的重要性,还学会了如何来描绘一种意境,这也为我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对于人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每当我读到这一首诗歌时,我的眼前总会出现一轮圆月,那皎洁的月光环绕着我,仿佛为我笼上了一层薄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每当我读到这一首诗时,眼前又出现了另一番情景。婀娜多姿的荷花在红日的映照下更加娇艳,令人无限神往。

“明日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几句诗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宁静的夜晚。稻香,蝉鸣,蛙叫,夏夜……好美,好美。

一首首古诗,带我进入了一个个奇妙的世界,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让我在不知不觉中与语文亲密接触,我像一个如饥似渴的孩子投入到语文的怀抱,汲取着营养。使我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既让我感受到语文带来的乐趣,更让我领略到国学的博大精深。

语文,它无处不在,或许它本身就是一首诗吧!一首令人百读不厌,其乐无穷的诗。我从古诗中学到了语文,同时也在细细品味语文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