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为国,永垂不朽_舍身为国,永垂不朽的意思是

tamoadmin 成语问答 2024-06-22 0
  1. 为中华解放而牺牲的英雄和事迹(常说的)
  2. 写人作文650字
  3. 中国近代英雄人物事迹
  4. 有谁知道中国的十大英雄是那些人物?

关天培,***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后累升至参将。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初办漕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次年,擢总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1838年,在镇远、威远炮台间增建靖远炮台,首次安设西洋铜炮,并在横档东侧水道架设排链两道。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到粤禁烟,协助缉拿烟贩,收缴***,并指挥水师多次与英舰船交火

邓世昌

邓世昌:“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舍身为国,永垂不朽_舍身为国,永垂不朽的意思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邓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

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同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1881年11月安然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为“扬威”舰管带。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徒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升副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1888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放,并加提督衔。是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升至中军中营副将,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名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保送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保送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保送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保送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保送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詹天佑,字眷诚,江西婺源人。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出生在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儿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捉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考取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从此,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到美国就读。

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婆源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在美国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发愤学习自然科学。1878年,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毕业成绩优异。1881年回国。1888年在当时的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在他开始任职的八十天里,就完成了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铺轨任务。后来又建成了滦河大桥。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1905年清***任命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詹天佑,字眷诚,江西婺源人。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出生在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儿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捉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考取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从此,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到美国就读。

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婆源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在美国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发愤学习自然科学。1878年,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毕业成绩优异。1881年回国。1888年在当时的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在他开始任职的八十天里,就完成了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铺轨任务。后来又建成了滦河大桥。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1905年清***任命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詹天佑,字眷诚,江西婺源人。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出生在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儿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捉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考取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从此,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到美国就读。

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婆源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在美国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发愤学习自然科学。1878年,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毕业成绩优异。1881年回国。1888年在当时的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在他开始任职的八十天里,就完成了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铺轨任务。后来又建成了滦河大桥。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1905年清***任命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董存瑞

永远的丰碑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生辰:1929年10月15日

祭日:1948年5月25 日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关天培

关天培(1781~1841.2.26),***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后累升至参将。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初办漕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次年,擢总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势,将虎门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为信炮台;在上横档岛一线,重建南山炮台(改名威远),改建横档、镇远炮台,增建永安、巩固炮台,控制东西水道;在虎门底,改建大虎山炮台。

为中华解放而牺牲的英雄和事迹(常说的)

走得太平静了,好比一滴泪落在漫天雪原,寂然无声。

走得太急遽了,好比雪山上寒潮来袭,倏忽间铺天盖地。

2009年1月5日深夜,西岭雪山脚下距县城50多公里的西岭执勤点,大邑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事故预防处理中队民警谭东沉沉睡去,永别人世,终年45岁。

泪流无声,寒意顿起,没有人相信他会真正离去。都说他是太累了,是该好好歇息一下了。都说,好警察谭东是不会走远的,就好比积雪终会消融,枯草终会吐绿一样,雪山的好儿子谭东,总有一天会醒过来的。

雪融梅开,金盾闪亮,雪山的好儿子谭东,他在哪里呢?

用生命托起生命的好警官走了

他去了哪里

巍巍雪山作答

他就在被救群众劫后余生的血脉里

一条麻绳:见证生命延续的力量

一条麻绳的力量有多大?它可以将一个个生命从死亡的边缘拉回。一个生命的力量有多大?他的离去牵痛了所有人的心。

麻绳是谭东买的,比大拇指略粗,20多米长,拧成麻花状。4年多来,这条麻绳拉回的生命到底有多少?西岭镇高店村3组的刘建尧亲自见证的就有4次:花水湾桥头一次、大龙溪桥头一次、两河口桥头两次。“绳子救了好多人?”刘建尧说不清楚,但她依稀记得这条麻绳的来历:2004年,谭东刚到西岭执勤组任组长时,一次接警救人,没有绳子难以过河。于是,谭东自掏腰包备下这条绳子。西岭雪山山高路陡,沟深水急,一旦出了事故,这就是救命绳。

麻绳最近的一次使用是在2008年12月29日,距新年还有两天的那个寒夜。它从彻骨的雪水里拉回的生命叫祝林,西岭雪山滑雪场营销部经理。

夜雨淅沥,大雾弥漫。牵挂着怀孕的妻子的祝林心急火燎地往山下赶。车快到西岭镇双河桥时,祝林接了一个电话,却没看清前面的路,车子突然在拐弯处冲下去翻进河滩。因为拴了保险带,祝林没受什么伤,但当他钻出车子,想确定自己是在什么地方时,黑暗中一条水渠张开了口……

“我一下子就被冲进了暗渠,就像被吸进了一个黑洞和密闭的塑料管子里,光溜溜,黑漆漆的,那份恐怖啊,我问自己,‘祝林,难道你就这样完了?’水流湍急,尽管冲到了明渠,我抓到树根,断了;抠住石缝,滑了。脚踩不到渠底,害怕,寒冷,焦急,直到绝望。有个人拴了根绳子跳下来,又把绳子拴在我身上,双手托着我拼命往上举……”

那一夜,谭东与同事杨杰,在寒风斜雨中坚守岗位。在此之前,他们已经连续执勤30多个小时。21时许,接到报警:一辆小车从西岭镇桥头冲下了桥。不见司机的踪影,打电话问卫生院也没有伤员,谭东决定搜寻。在电站排水渠下游约200米处,落水者正在挣扎,聚集的群众束手无策。

“‘我是警察,坚持住。’谭东大喊了一声,接着把外套一脱,踢掉鞋,把绳子往身上一拴,就跳进了水渠……”杨杰回忆说,“落水者已经无力抓住绳子,谭东就用双手把他往上托。”获救者就是祝林。

“就这条渠,前些天还淹死了人。要没有老谭,他就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啰!”知情人都这样说。然而6天之后,已经完全康复的祝林,却再也拉不回谭东的离去,他只能紧紧拉住谭东妻子汤静的手,泪流满面,无语凝咽。

如果从祝林获救开始,一直到1月5日夜谭东猝然离去,进行一个回顾,其实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告别,从事发时就埋下隐患——

当晚,浑身湿透的谭东顾不得换衣服,立即与杨杰将祝林送到西岭镇卫生院救治,并谢绝了医生要他也作检查的要求。回到住所,刚换上一条单薄的秋警裤,又接到报警,花水湾往西岭镇4公里处一小车撞上护栏!谭东不放心杨杰一个人去,披上一件外套又出发。处理完事故,又返回卫生院探视祝林,向祝林单位领导介绍事故情况。一切处理完毕,已是凌晨时分。

第二天,谭东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发烧等症状,感冒已经相当严重。他谢绝了医生输液治疗的要求,巡逻在他那方圆480多平方公里的辖区:因为元旦来临,西岭雪山游人如织,只有2名民警守护,稍有疏忽,道路交通就可能出现大问题。

2008年最后一天,谭东交班下山,到交警大队学习。1月1日,本应轮休的谭东,却带着新下发实施的交通法规再次上山。1月2日,在家休息一天。1月3日,清晨6点起床,跑操,开车巡视雪山道路,当天纠正交通违法行为4起。1月4日,依旧执勤,抽时间到西岭镇医院开药,当天纠正交通违法行为6起。

1月5日,谭东执勤的最后一天。晚上10时许,一直担心着丈夫病情的妻子,没有接到丈夫每天正常的问候,多次拨打电话也无人接听。妻子急了,连忙拨通谭东同事杨杰的电话。杨杰赶到谭东的住房门口,大声呼喊,毫无反应。杨杰顿感事情不妙,一脚踹开房门,只见谭东警服在身,斜躺在床上。呼唤,急救,再也拉不回那逝去的英魂。

那一夜,雪山沉默, 邛江呜咽,在彻骨的寒中,满山的梅花忽然开放,雪白。

那一夜,战友默哀,亲人悲泣,在揪心的痛中,崎岖的山路没有尽头,蜿蜒。

“我忘不了在那命悬一线最绝望的时候,是他跳进冰冷刺骨的水里,将我托举起。这是一个以生命为代价的事实。”祝林说,“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活着,好好工作。”

“3年前,是他把我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如今,我只能在他灵前磕头时说一声谢谢。”邛江镇下坝村村民伍泽述说。那时他骑摩托车和一辆货车相撞,面目全非生命垂危,是谭东第一个赶到现场,为他满是污血泥沙的口中吹入生气。活过来的伍泽述一直没能当面向谭东说谢谢,只能托人送了一面“出警迅速,救人危难”的锦旗。

“老谭哪,你咋就走了呢……”45岁的西岭镇村民任宣志永远记得,2007年11月2日,他连人带车栽下苦胆杠山崖。翻车处崖壁陡峭、荆棘丛生。第一时间赶到的谭东等不及绕行山路,一个人冒着生命危险,抓着树枝和草根冲下近百米高的山崖,在沟底找到一息尚存的任宣志。听说谭东走了,任宣志一个大男人伤伤心心哭了好几场。

数不清多少次,车毁人伤,断壁残垣,谭东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危难群众的身边,用那如山一样的肩膀,托起生的希望。

救命的麻绳依旧在,它还可以将一个个生命从死亡的边缘拉回。谭东却永远地走了,他的离去牵痛了所有人的心。

肩章最老旧的好警察走了

他去了哪里

巍巍雪山作答

他就在同事们生生不息的接力里

一副肩章:见证忠诚责任的重量

一名警察的肩膀能有多宽?只能扛起一副泛灰白的深蓝色肩章。那么,一副肩章能有多重?忠诚如铁,责任如山,这就是肩章的重量。

大邑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教导员边建记忆里的谭东,最深刻的就是那一副肩章。“黑压压的一片民警中,你也能一眼认出谭东来,他的肩膀上那副原本深蓝色的肩章经历了长久的风雪侵袭,已经变得灰白。”边建说。

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西岭雪山别样风光,成为游人度***休闲的好去处。但对于一名交警来说,这里却是最艰苦的地方。从山脚下的西岭雪山隧道,经过花水湾温泉,到雪山之巅,60多公里的旅游要道,100多公里的乡村道路,4名民警两人3天一轮换,72小时驻守山上,巡逻纠违、疏导交通、处置事故、安保执勤。这里,春节平均接待游客10万人次、进出车辆1万多辆,元旦平均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车辆五六千辆,还有“五一”和“十一”。这就是谭东长年工作的地方。

谭东是西岭执勤组组长,从2004年7月调到西岭镇执勤组至2009年1月5日逝世,他没回家吃过一顿团年饭。每到腊月三十,他就会召齐手下的3位兄弟,带着家属,在那修建于60年代、电站引水暗渠之上的破旧办公房里团年。而每一年,边建都会带着慰问品去。临近牛年的除夕,这里已经没有了谭东,也就没有团年,只有几位警服男儿不轻弹的泪。

“谭哥,你再也不能帮我顶班了。”杨杰沥酒在地,哽咽失声。他记不清多少次了,患肝硬化的父亲病重,谭哥总是爽快地答应顶班:“兄弟,别担心工作,好好把父亲照顾好,工作上还有我们呢!”而谭东,则又要在山上风雪之中多坚守好几天。

“老黄牛,你需要好好休息了。”陈治江喃喃说着谭东的绰号。他想起了谭东默默无语的模样,想起了和谭东一起驾着那辆旧桑塔纳警车巡逻出警的情景, 想起了执勤组上由谭东个人垫资修好的厕所 (原先的厕所在地震中损毁):“昨天还有个老乡说,现在来你们这儿办事终于有地方‘方便’了。老黄牛,老百姓在念你的好呀!我们这儿到处都是你的影子呀!”

在大邑县交警大队,老警察谭东并不算是“熟人”。因为他长年驻扎山上,只会因为办案或者开会学习回来一趟。但他在这里的感染力依然很大。女民警梁可玉每次见到谭东都会很尊敬地打招呼,因为她知道谭东的另一个绰号:谭铁人。那是在七八月大太阳底下的中午、寒冬腊月凌晨的雪山上换来的。民警郑力也学到了谭东的一些细节:在交警队多领一些驾驶证套壳,执勤检查的时候发现驾驶员证件破旧就给换上。

而对于西岭雪山的老百姓、纷至沓来的游客而言,谭东和他的同伴,就是雪山上的路标:

——多少次,大邑县斜源镇村民张洪林驾车早早出发,碰上更早出发巡逻的谭东;

——多少次,成都西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周政璋接到谭东电话,通报道路情况;

——雪山道路危险的地方,谭东申请设置了波形护堤;许多驾驶员违章被罚,却是心服口服;4年多来的坚守和执着,雪山上再也没出现过重特大交通事故。

2008年1月25日至29日,西岭雪山遭遇特大暴风雪,近千辆汽车受阻在结冰的路段,近4000名游客滞留山上。谭东和他的同伴们一起,在摄氏零下10度的恶劣环境里,顶着寒风,冒着大雪,忍着辘辘饥肠,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西岭派出所所长牟大宏给谭东冲了一盒方便面,他让给抱着孩子的母亲;劝谭东到医院输液退烧,他却坚守了5天5夜。

“5·12”震灾突袭。“老谭,地震了,我们西岭雪山有人受伤了,麻烦你喊个救护车来。”收到这条不知名的群众求助短信,正在山下备勤的谭东冲出自家的危房,撇下妻子,将两名重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灾民安置、卫生防疫、治安巡逻,这一去就是10多天。

雪山的风啊,刺伤了脸;雪山的日头啊,灼黑了肌肤;雪山的雪啊,染白了那一副肩章。还有,那一大摞鲜红的荣誉证书:优秀公务员、优秀***员、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雪山之下,举枪向天,以警察的方式,向一个警察告别。枪声响起,划破亘古的沉默,扯动绵绵雪域不尽的伤痛。遗像中,那一副泛着灰白的肩章,幻化为一座巍巍的丰碑。

把百姓当亲人的好人走了

他去了哪里

巍巍雪山作答

他就在困难群众深情传诵的口碑里

一幢新房:见证爱民如海的容量

一个人何处容身?三尺立足,一瓦遮头,房屋之外广阔天地。一颗心能有多深?它可以装着所有人,却唯独没有自己,那是爱民如海的容量。

一排整齐漂亮的砖瓦房,一个宽敞干净的水泥院坝,这就是大邑县王泗镇杨店村9组村民代琳完工于2007年9月的新家。

离新家200米开外,曾有一处她寄居了十几年的老屋。“5·12”大地震中,那个屋顶漏雨四壁漏风的老屋整体倒塌。

见到记者,代琳两眼含泪:如果没有谭叔,就没有眼前的新家;如果没有新家,她和两个儿子就只能一直住在老屋里,地震发生了,他们的命运只能是不死即残。

谭叔就是谭东,2006年10月以前,他其实与代琳一家非亲非故。那月的某一天,谭东走亲戚到杨店村,无意中看到了代琳寄居的那岌岌可危的老屋,了解到代琳患有甲亢,独自抚养着一对双胞胎儿子,自身没有住房,幺爸见她可怜,就让她娘仨住在自家废弃不用的老屋里。于是,谭东主动认下了代琳这一家“穷亲戚”。先是帮她写了建房申请书,历经周折获批准后,谭东又主动借给代琳3000元作建房启动金。“一定得修个房子,不然老房子垮了砸到了人,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谭东坚定地对代琳说。一贫如洗的代琳根本就没有奢望过盖新房的事,她几乎是被谭东硬逼着做这事的,东拼西凑借足了两万多块钱,漂漂亮亮的新房子建好了。

“建房子的两个多月时间里,谭叔来了四五次,每次都帮着搬砖、抬石头,实实在在地帮着做事情,我心里老在想,房子不修好,真的是对不起谭叔!”代琳哭出声来:“2007年10月搬新家后,两个儿子别提多高兴了,连学习成绩都要好些了,我心里也觉得日子有了盼头,正琢磨如何尽快地挣钱还给谭叔,哗啦一下来了个地震!新房子啥事没有,老房子垮完了!你说我们娘仨这命不是谭叔给的吗?”

一年多时间里,代琳分5次还了谭东2500元钱。每次还钱,都是代琳托人打电话给谭东,有时还一次钱要反复打几次电话,每次谭东都说,你别那么急,没有人催你,别为了还钱累出病来。“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自己家里那么困难,妻子下岗,孩子读大学,两个老人年老多病,一家人都指着他的工资过活,他却用这么一大笔钱来帮我这个无亲无故的人!这样的恩情让我怎么受得了啊!”代琳泣不成声。

最后一次还钱是2008年12月,本来还差500元的,谭东明确地、坚决地表示不再要代琳还了:“就当是我资助你的。”

半个多月以后,代琳生平第一次走进了恩人谭东所在单位——大邑县交警大队,她是来见谭东的,因为她再也不能打电话通知谭东来见她了,她直接走进了谭东的灵堂,一下子跪了下去……

代琳在谭东灵堂长跪不起,痛不欲生。更多的人,却为没有去跟谭东见上最后一面而引为终身遗憾——

2002年3月,家住什邡的龚移明在大邑无证驾驶摩托车,谭东依法将其车辆暂扣。按规定必须要有驾驶证才能驾车,由于钱未带够,龚移明办完驾驶证后已无钱回什邡,又找不到熟人,一时茫然无措,谭东掏出100元钱硬塞到龚移明手中。

2005年6月11日晚21时许,大雨滂沱,谭东和同事勘查完一起交通事故现场,将伤员紧急送到西岭镇卫生院后,看见一位60多岁的大娘正在叹息。谭东立即上前询问,大娘正是伤者的母亲,刚搭乘救护车到医院看望受伤的儿子,家中无人照看,必须迅速返回,但时值深夜,路上早已没有来往的车辆。看着大娘焦急的眼神,谭东决定冒雨送老人回家。一路摸索、一路颠簸,当他返回到执勤岗位时,已是次日凌晨。

曾启和曾是谭东处罚过的小货车司机,因临时有急事没能参加谭东的葬礼,他视为终身遗憾。2005年正月初三,他的小货车因为超高又超宽,被谭东拦了下来。谭警官严厉地批评了他,他自己也感到非常惭愧,讲了一下自己的特殊情况:两个孩子都在成都读大学,其中女儿读的还是艺术院校,学费很贵,家里的经济压力很大。谭东收了他的执照,让他把车上超载的货物给卸了下来,还叫他第二天去执勤组接受处罚。第二天,曾启和一大早就灰溜溜地到了西岭执勤点。谭东和颜悦色地接待了他,虽然还是批评教育,但听起来却很有人情味,最后,只给了他一个严重警告的处理。

曾启和十分感动,“那时候,我就发誓,永远都不能超载,这是对这位善解人意的好警官的尊重和承诺。”

更让他感动的还在后面,“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过了三四天,谭东和他的队友陈治江居然提着礼物一路问到我的家里来给我拜年。我当时激动得都不知道如何说话了,他同我拉家常,给我讲了许多交通安全常识,还教育我的女儿要争口气,好好读书。他晓得我家困难,临走的时候硬是塞了200元钱给我——哎,他真是一个大好人啊!”

“违法司机并不是我们的敌人,甚至,我们可以把他们当作亲人,这样,他们就不会再违法了,交通事故自然就少了。”

这是谭东生前曾对同事说过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以这样的赤诚之心,捂热了通往西岭雪山的这样一条冰雪之道,捂热了警民关系干群关系邻里关系,捂热了一个又一个曾经渐冷渐暗的百姓人生。

把好事做到底的好党员走了

他去了哪里

巍巍雪山作答

他在党旗下面 他在百姓心底

一本党员手册:见证人生砥砺的分量

人生短暂价值几何?人生路上几多砥砺。追求之后留下什么?胸怀为民之心,多办为民之事,恪守为民之责,砥砺为民之志。这是一名***员的人生标准,这是鲜红的党员手册透出来的强大感染力。“谭哥,40多天没看到你了,心里空落落的,很想你,所以今天来看看你。”2月17日,大邑县西岭雪山脚下的金土坡公墓,冷风阵阵,春寒料峭。西岭镇卫生院院长熊东树来到谭东的墓碑前,喃喃低语,“我现在已经被组织列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了。放心吧,哥,我一定像你一样好好做人,用心做事,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党员,不辜负你的期望。”泪珠在熊东树眼睛里打转,声音也开始颤抖,“等我加入组织的那一天,我一定到你坟前来,告诉你一声,也让哥高兴高兴!”

熊东树清楚地记得,去年5月底的一天晚上,谭东到他家串门,把一本《党员手册》交到他手上。“如果没有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这么大的地震造成的灾难不知道有多深重。”谭东语气坚定,眼睛充满期待,“你积极参加了抗震救灾,说明你是一个有责任感有追求的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如果你有这个愿望,我愿意做你的入党介绍人。”此后,谭东连续3天晚上为熊东树“上党课”。6月初,熊东树郑重地把一份入党申请书交到西岭镇党委,介绍人就是谭东。

是交警,更是党员,正是因为如此,一些与交警的本职工作毫无干系的事情,却每每成为谭东重要的生活内容。像是一棵夏天的百年皂角,枝虬参天招展,根须掘地蔓延,谭东把交警对事故当事人的服务,纵深延伸为一名基层***员对进步群众的肯定和扶掖,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和帮助。

2007年11月2日,任宣志因交通事故重伤住院,妻子张道英日夜守护。一次,谭东来西岭卫生院看望任宣志,听到张道英长嘘短叹。原来,家中的孩子无人照看,田地无人耕种,还要花费大笔的医疗费用,压力可想而知。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谭东连忙找到熊东树,“可不可以让张道英在你们医院做零工,打扫卫生啊?这样她既可以照顾丈夫,又能减轻经济压力。”“这是交警该做的事情吗?看在你东哥的面子上,就让她打扫卫生吧,每月工资400元。”“好兄弟,农村人不是讲究六六大顺吗,每个月给600元算了。”熊东树执拗不过,答应了谭东的要求。事过不久,谭东又笑兮兮地找到熊东树,“你还是把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给张道英买了吧,不然我要告你违反劳动法。”“她是你什么亲戚,她的事情让你这么上心?”这次,谭东又“胜利”了。心中始终牵挂着群众,却唯独没有自己;对待别人无比宽厚,对待自己苛刻至极。地震发生后,由于进出西岭雪山的道路受损,山体滑坡、飞石不断,谭东每天都要巡路,清理飞石,设置警示标志,没有时间自己做饭,就到西岭镇卫生院“搭伙”。“当时,卫生院有两种伙食标准,最高标准5元,最低标准2元。”卫生院食堂的杨贵英大姐说,“他每次都吃2元的伙食,而且一打完饭立即就离开食堂,因为在食堂一旦见到熊院长,熊院长总会为他加一份回锅肉,他不想麻烦别人。”

“如果现在他还活着的话,我要天天、顿顿都请东哥吃回锅肉!”谭东走后,与谭东相知的1000多个日子,时时在熊东树的脑海中萦绕。印象中谭东与他唯一的一次“高消费”,是在2006年夏天的一个晚上,谭东和熊东树在大邑县城小聚。饭后,两人来到一家卡拉OK厅唱歌。“谭东只唱了两首歌,《送战友》、《梦驼铃》,花了32元钱,然后就坚持要走,他说太贵了,高消费,我们如果唱一晚上歌,够农民种一年的小菜了!”

寒夜勇救祝林的次日,谭东到卫生院看病,测体温近39度,熊东树对谭东说:“祝林都在输液,你也应该输液。”“我身体好没关系,元旦游客多,天又冷,要疏通道路,任务很重……”谭东这样回答。1月4日9时,谭东第二次来卫生院看病,出现气急、胸闷等症状,仍在发烧,熊东树再次劝他住院治疗,“至少要照X光,判断是否引起了肺炎。”同事也劝他住院,谭东却说:“山上雪厚了,游客多了,这两天很忙,不要紧,再开点药,我身体好,顶得住,吃点药打一针就压下去了。”

哪知道,这一次谭东就没有顶住,这也成了熊东树心中永远的伤痛、永远的愧疚:“当时我再坚持一下就好了,如果那天他肯留下来住院,也许情况不会像后来那样糟!”

在谭东的葬礼上,熊东树第一次见到了谭东的亲人:下岗多年的病妻、刚上大学的女儿、残疾且年老多病的双亲。一个那么刚强、那么乐善好施的警官家庭竟是如此贫困,熊东树感慨万分,一个大胆的想法萌生。第二天,熊东树召开全院职工大会,会商出一个决定:从今年开始,医院每月出资600元,熊东树本人每月出资200元,全年共9600元,每年元月一次给谭东的女儿谭琳玲,作为其大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一直到她大学毕业。

爱是可以延伸和传递的,谭东走了,爱留了下来。

二月的西岭雪山,乌梅绽放,漫山遍野,白得像雪,那是大自然给雪山好儿子颁发的一枚又一枚高洁的勋章;

二月的西岭雪山,雪霁天开,新绿悄萌,那是春天的序曲,雪山好儿子精心呵护的锦绣家园,辉映金盾之光。

谭东档案

汉族,1963年4月14日生,四川遂宁市人,1986年7月入党,大专文化,***警督。

1982年10月至年9月 人民***某部炮团战士;

年9月至1986年7月 长沙炮兵学院通信大队学员;

1986年7月至1998年8月 先后任某部排长、连指导员、政治协理员;

1999年9月至2004年7月 大邑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民警;

2004年7月至2009年1月 大邑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事故预防处理中队西岭执勤组组长。

服役时荣立三等功1次;3次被大邑县公安局评为优秀***员、获大邑县公安局授予的“十佳民警”称号;被大邑县公安局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被评为成都市公安局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并受到嘉奖一次;先后7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写人作文650字

雷锋生前是***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运输班班长、五好战士,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他的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崇高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保送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1959年12月征兵开始,雷锋迫切要求参军,焦化厂领导舍不得放他走。雷锋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兵役局(现人武部)表明参军的决心。他身高只有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征兵条件,但因政治素质过硬和有经验技术,最后被破例批准入伍。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黄继光(1930-1952)四川中江人,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52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夺取某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被敌人一个集团火力点所困。黄继光挺身而出,要求担负爆破任务,勇敢地冲向敌人地堡。当他掷完手雷,打垮几个火力点后,发现还有一个火力点在顽抗,就忍着重伤巨痛,跌倒了爬起来,毅然直扑上去,以胸膛堵住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射孔,保证部队完成攻克高地的任务,全歼敌人两个营,自己壮烈牺牲。根据黄继光生前的申请,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 ,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狼牙山五壮士>>

<<黄继光>> id="id3">中国近代英雄人物事迹

让我感动的历史人物

在我的脑海中,有许多印象深刻的历史人物,例如刘胡兰、杨靖宇、李大钊、钱学森等。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他便是董存瑞。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河北省怀来县人。抗日战争时期,他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他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

1945年7月,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担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董存瑞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了。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担任爆破组组长。带领着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这是突然遭到敌人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锁。二班、四班连续两次对暗堡爆破都没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员,请准许我去!”连长批准了他的请求。他毅然抱起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他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一人高,两头桥台有无法放***包,董存瑞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

碉堡被炸,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一条前进的道路。牺牲时,他才19岁。

董存瑞这个令人感动的历史人物,永远不会被人忘却,让这个名字永远的载入史册吧!

有谁知道中国的十大英雄是那些人物?

英雄董存瑞的故事

全国著名战斗英雄、模范***员董存瑞,是东北人民***第十一纵队三十二师九十六团二营六连六班班长.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他以身体当支架,手托***包,炸毁了***军据守的桥型暗堡,壮烈牺牲,时年19岁. 英雄牺牲了,英雄的光辉形象永存.

董存瑞烈士陵园,建在河北省隆化县城西北的苔山脚下,伊逊河东岸.1954年建成后,又于1957年、1960年、1967年、1***5年先后几次扩建,初步形成了纪念体系.1987年,重建了烈士纪念碑,1991年,重建了董存瑞烈士纪念馆.现在,董存瑞烈士陵园共占地71000平方米,有9项纪念建筑.陵园平面布局为中轴对称式.在长396米的中央主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是大门、牌楼、董存瑞烈士塑像、董存瑞纪念碑、烈士墓.大门横额上是萧克将军题写的园名“董存瑞烈士陵园”.董存瑞纪念馆有张爱萍将军题写的馆名.董存瑞烈士纪念碑碑体正面用金色大字镌刻着原中国人民***总司令朱德元帅的亲笔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1929年10月15日,董存瑞出生在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的一个贫苦家庭.残酷的社会现实,铸就了他幼小心灵中朴素的阶级感情.1940年,董存瑞已经11岁.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八路军开始在董存瑞的家乡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3年,董存瑞担任了南山堡第一任儿童团长.1945年,董存瑞参加了区小队,同年,被编入冀热察军区第九旅,成了一名正式的八路军?战士.1947年?3月,董存瑞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他向党宣誓:“我把这辈子交给党,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1948年,董存瑞所在部队升编为东北人民***第十一纵队.5月,部队奉命向当时热河省省会承德的大门——隆化城挺进. 隆化是承德的屏障,***军在这里驻有一个团的兵力,周围筑有40多个永久性碉堡,由母堡、子堡组成碉堡群.在碉堡群周围,还设有很多副防御工事,如鹿砦、铁丝网、陷井、梅花桩、外壕等,各碉堡群之间都有火力联系,构成交叉火网.这些工事与隆化城依托的苔山、龙头山的有利地形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相当坚固的防御体系.因此,***认为隆化“固若金汤”.当***包围隆化之后,***军十三军军长石觉还在承德吹嘘:“共军能打下隆化,我就把承德白送给他们.” 5月18日,部队开到距隆化城不到5千米的土窑子沟,开始了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24日上午11点,全营召开“挂帅点将”战前动员大会,董存瑞第一个站起来,要求首长批准他挂帅.同志们都深知他机智勇敢,多次立功受奖,又是爆破能手,谁也不和他争,一致表示同意.董存瑞当上了“爆破元帅”,他点了郅顺义为“突击大将”,机枪班班长为火力掩护组组长,一班长为支援组长.然后,董存瑞代表大家表示决心,他激动地说:“我们练兵、诉苦为什么?去年打隆化我们一些同志牺牲了又是为什么?这回党把最光荣的任务交给我们了,没二话,天塌了也得完成!坚决响应党的‘五一’号召,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在这次战斗中,我负伤不下火线,牺牲了当个掩体,死也要把隆化拿下来!”

25日凌晨,天还没亮,阵地上一片寂静.战士们焦急地等待着总攻的信号.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我军强大的炮火,把苔山上的敌人火力全给压住了.在硝烟弥漫、烈火滚滚中,苔山顶峰的砖塔,被我军的大炮轰倒了,炮楼也被打掉了,不一会儿,胜利的红旗就插上了苔山的顶峰.5时25分,命令下达,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担任主攻,从城东北向隆化中学***工事运动.敌人的机枪严密封锁着他们前进的道路.六连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互相配合,很快地攻破了隆化中学东北面的旧衙门碉堡群.董存瑞带领爆破组连续爆破了敌人4个炮楼、5个碉堡,胜利地完成了扫清隆化中学***工事的任务.

下午3点30分,第二次总攻开始.六连向隆化中学发起冲锋.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白副连长派出李振德等3名爆破手去爆破,李振德冲出不远,***包就被敌人枪弹打中,李振德牺牲,其余两名爆破手负了重伤.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再次挺身请战.白副连长说:“你已经几次完成爆破任务了……”不容副连长说完,董存瑞抢着说:“我是***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现在隆化还没有解放,怎么能算完成任务呢?就是只剩下我一个人,也要完成任务.”这时,团部来了紧急命令,要六连火速从中学东北角***去,配合已突进中学院内的兄弟部队,迅速解决战斗.白副连长和郭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对董存瑞说:“好,你去吧,千万要注意隐蔽.”董存瑞紧攥拳头说:“放心吧,不完成任务就不回来!”说着他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纸包,递给指导员说:“如果我牺牲了,这就是我最后的一次党费.”指导员接过小纸包,紧紧地握住董存瑞的手,深情地望着他说:“你一定要回来,我们都等着你胜利归来!”

董存瑞挟起***包,弯着腰冲了出去.在郅顺义火力掩护下,他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借着郅顺义扔出的手榴弹的烟雾,站起来一阵猛跑.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的耳边掠过.在快要冲进开阔地时,董存瑞指着前面的一个小土堆,对郅顺义说:“你就在这儿掩护!”一阵手榴弹把敌人碉堡前的鹿砦、铁丝网炸了个稀巴烂.董存瑞趁这机会,冲进了开阔地,敌人的机枪更疯狂地朝这边射击,***打得他身边的尘土直冒烟.董存瑞沉着机智,他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也似的向前跃进几米.敌人的机枪又慌忙朝他打过来,突然,董存瑞扑倒了,郅顺义站起刚要向前冲去,只见他猛然爬起来,一阵快跑跳进旱河沟里,进入了敌人的火力死角.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他抱着***包迅速猛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包的地方.如果把***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怎么办?郅顺义清清楚楚看着这一切,急得直攥拳头.

突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威震敌胆.大批的后续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就在这个时候,桥型碉堡上的砖头一块块被推开了,***像急雨一样,“哗哗”地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不动了,他抬头看了看桥顶,又扭头向后望了一眼,略略愣了一下,突然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火花和白烟!董存瑞巍然挺立,纹丝不动,像是一尊雕塑.看到这情景,郅顺义不顾一切地跳下旱河,朝桥下的战友奔去.只听董存瑞朝他大声喊:“卧倒,快卧倒!”紧接着,就听董存瑞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突然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为了新中国,冲啊!”董存瑞的战友们高喊着这震撼山河的口号,冲进了隆化中学.

血一样鲜艳的红旗,升起在隆化城上空,高高飘扬.

董存瑞牺牲后,东北人民***第十一纵队党委决定:追认董存瑞为纵队战斗英雄、模范***员;命名董存瑞生前所在班为“董存瑞班”;7月10日,冀热察行署决定:“为纪念收复隆化战斗中英勇顽强自我牺牲的人民英雄董存瑞同志,特决定隆化中学改称存瑞中学,以志永垂.”

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决定,追认董存瑞为全国战斗英雄.

董存瑞烈士陵园建于1954年,在河北省隆化县城董存瑞烈士战斗过的地方,由肖克题写园名.陵园内有大型烈士雕像、烈士墓及烈士纪念馆.纪念碑由朱德题词,纪念亭刻有碑文.

1、张思德(1915年—1944年)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四川仪陇县人,1933年参加红军,1935年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并随部队长征到达延安,1937年加入中国***,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的卫士。1944年,张思德奉命到安塞县石峡峪任烧炭班班长,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

2、董存瑞(1929年—1948年) ——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从小就受着革命思想的熏陶,4岁参加儿童团,16岁参加八路军。1948年5月25日,***攻打隆化城,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

连队发起冲锋时,突然遭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封锁,火力猛烈,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毅然抱起***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仍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过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包。危急关头,他毅然用左手托起***包,一声巨响震得地动山摇,暗堡被炸毁了,董存瑞也壮烈牺牲,当时未满19岁。

3、黄继光(1931年—1952年) ——奋不顾身,凯歌百代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某高地。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

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这时他多处负伤,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年仅21岁。

4、邱少云(1926年—1952年) ——严守纪律,烈火永生

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韩国军队,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在反击391高地潜伏战斗中,敌机向他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为了胜利,他忍受烈火烧身的剧痛,一动不动,将双手深深地***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

5、雷锋(1940年—1962年) ——公而忘私,平凡而伟大

1960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后,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给本溪路小学盖大楼,烧水棚旁有几辆空车,雷锋推起一辆就走,加入到运砖的行列中去。

1960年8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的命令,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1962年8月15日上午8时,雷锋与战友乔安山在准备前去洗车时,雷锋下车指挥倒车,车轮打滑,碰倒了一根晾衣服的木杆,这根木杆打到了雷锋左太阳穴上,雷锋当即昏死过去,经抚顺市望花区西郊职工医院抢救无效,于12时5分不幸英年早逝,年仅2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