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稀红颜美少年出自哪一首诗,及赏析

2.《红楼梦》中的《葬花吟》从何而来?

3.描写古风美少年的诗句

4.年年岁岁诗相似 唐朝诗人宋之问抄袭疑案

5.《笠翁对韵.一先》(二)

依稀红颜美少年出自哪一首诗,及赏析

公子王孙芳树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清歌妙舞落花前

代悲白头翁

年代:唐 作者:刘希夷 体裁:乐府

洛阳城东桃李花,

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

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

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

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

应怜关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

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开锦绣,

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

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知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

唯有黄昏鸟雀悲!

注释

注释: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题又作《代白头吟》.《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女子毅然与负心男子决裂.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意旨.在前后的过渡,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具体命运加以典型化,表现出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提出应该同病相怜,具有“醒世”的作用.

诗的前半首化自东汉宋子侯的乐府歌辞《董娇娆》,但经过刘希夷的再创作,更为概括典型.作为前半的结语,“年年岁岁”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当,语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对比,而用泛指名词“人”和“花”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也许,因此产生了不少关于这诗的附会传说.如《大唐新语》、《本事诗》所云:诗人自己也觉得这两句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即所谓“诗谶”,一年后,诗人果然被害.这类无稽之谈的产生与流传,既反映人们爱惜诗人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这诗情调也过于伤感了.

此诗融会汉魏歌行、南朝近体及梁、陈宫体的艺术经验,而自成一种清丽婉转的风格.它还汲取乐府诗的叙事间发议论、古诗的以叙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织运用各种对比,发挥对偶、用典的长处,是这诗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刘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后,孙季良编选《正声集》,“以刘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人所称”(《大唐新语》).可见他一生遭遇压抑,是他产生消极感伤情绪的思想根源.这诗浓厚的感伤情绪,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缚戕害人才的事实.

《红楼梦》中的《葬花吟》从何而来?

当然是我们的曹雪芹,曹大师有感而发的~~!

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红楼梦>前部是曹雪芹写的,<葬花吟>也就是他写的了..

关于葬花吟的背景.请看:《葬花吟》

花榭花飞飞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是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语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奏,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语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诗词鉴赏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出力摹写的文字。这首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尽致,艺术上是很成功的。

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这曾诗的另一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甲戌本有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憾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日:‘先生身非宝主,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散停笔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批语指出:没有看过“玉兄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所谓“后文”毫无疑问的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的文字。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情节声切相关时,才有必要强调指出,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

由此可见,《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这一点,我们从作者的同时人、极可能是其友人的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中得到了证明。诗曰;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似谶成真”,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写黛玉之的情节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

以前,我们还以为明义未必能如脂砚那样看到小说全书,现在看来,他读到过后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极大,或者至少也听作者交往的圈子里的人比较详尽地说起过后半部的主要情节。如果我们说,明义绝句中提到后来的事象“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之类,还可由推测而知的话;那么,写宝王贫穷的“王孙瘦损骨嶙峋”,和写他因获罪致使他心中的人为他的不幸忧忿而的“惭愧当年石季伦”等诗句,是再也无从凭想象而得的。

描写古风美少年的诗句

1. 关于美少年的诗句

关于美少年的诗句 1. 描写美少年的诗句

诗句、诗词:

1、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2、多情少年,《红楼梦》中贾宝玉: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3、捐躯赴国难的少年侠士,曹植的《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忽如归。

4、白居易《长恨歌》:

“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温泉水滑洗凝脂”“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芙蓉如面柳如眉”

句子:

1、穿着月白色长衣,冰冷的面庞依旧掩不去令人迷醉的气息、那是一个撼人心弦的男子、坚毅的棱角、阳刚的五官、各有千秋、拼凑在一起完美无瑕、冰蓝色的眼眸似有雾气环绕、又似有一股浓浓的忧伤在里面

2、眉宇之间透着成熟,但不显得苍老,沉稳中带着狂傲,天生皇族骨子里自带的狂傲,但并不给人一种压力,深沉的双眼好似两条无底深渊,浑身上下散发这一种王者霸气。

3、俊美绝伦,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脸俊美异常。外表看起来好象放荡不拘,但眼里不经意流露出的精光让人不敢小看。一头湛蓝茂密的头发,一双剑眉下却是一对细长的桃花眼,充满了多情,让人一不小心就会沦陷进去。高挺的鼻子,厚薄适中的红唇这时却漾着另人目眩的笑容。清秀的眉目,狭长的眼,一身素衣,嘴角弯起来的弧度恰到好处,冷峻而不失温柔,淡雅而高贵。翩翩风度胜似嵇康,才学使李白杜甫等人都为之感叹。

2. 关于美少年的诗句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3. 描写“美少年”的诗句有哪些

1.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晏几道《生查子·金鞭美少年》

译文:威武俊美的年轻人跨上金鞍,扬鞭跃马轻驰而去,从此牵走了她的心神。闺楼之上,年轻的妻子时时挂念他,只觉得绣被不暖,春夜更寒。天天等他的消息,可是,寒食节过了,梨花又谢了,依旧不见丈夫的身影。相思之苦向谁诉说?秋千架下她默默伫立,背过脸儿暗自叹息。

2.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杜甫《饮中八仙歌》

译文: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

3.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 白头吟 / 有所思》

译文: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

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

4. 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汲寒浆,饮少年。——乐府歌辞《淮南王篇》

译文:“淮南王,自言尊”羽化升仙的神奇传说,在淮南王与汉王室的政治斗争中被击得粉碎,“少年窈窕何能贤,扬声悲歌音绝天。我欲渡河河无梁,愿化双黄鹄还故乡”,更是描绘了理想和现实横隔千里。汉武帝时,刘安反叛起兵事情败露,汉武帝便派宗正手持符节去审判刘安。宗正还未行至淮南国,刘安已提前自刎而。王后荼、太子刘迁和所有共同谋反的人都被满门杀尽。淮南国被废为九江郡。

5. 射飞夸侍猎,行乐爱联镳。荐枕青蛾艳,鸣鞭白马骄。——刘长卿《少年行》

译文:少年射杀飞禽被陪同狩猎的人夸赞,最爱与人并骑而行。侍奉少年的少女妩媚多姿,少年骑在宝马上骄傲的挥动马鞭。

4. 描写“美少年”的诗句有哪些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

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

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晏几道《生查子·金鞭美少年》 译文:威武俊美的年轻人跨上金鞍,扬鞭跃马轻驰而去,从此牵走了她的心神。

闺楼之上,年轻的妻子时时挂念他,只觉得绣被不暖,春夜更寒。天天等他的消息,可是,寒食节过了,梨花又谢了,依旧不见丈夫的身影。

相思之苦向谁诉说?秋千架下她默默伫立,背过脸儿暗自叹息。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杜甫《饮中八仙歌》 译文: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 白头吟 / 有所思》 译文: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

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淮南王,自言尊。

百尺高楼与天连。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

汲寒浆,饮少年。——乐府歌辞《淮南王篇》 译文:“淮南王,自言尊”羽化升仙的神奇传说,在淮南王与汉王室的政治斗争中被击得粉碎,“少年窈窕何能贤,扬声悲歌音绝天。

我欲渡河河无梁,愿化双黄鹄还故乡”,更是描绘了理想和现实横隔千里。汉武帝时,刘安反叛起兵事情败露,汉武帝便派宗正手持符节去审判刘安。

宗正还未行至淮南国,刘安已提前自刎而。王后荼、太子刘迁和所有共同谋反的人都被满门杀尽。

淮南国被废为九江郡。射飞夸侍猎,行乐爱联镳。

荐枕青蛾艳,鸣鞭白马骄。——刘长卿《少年行》 译文:少年射杀飞禽被陪同狩猎的人夸赞,最爱与人并骑而行。

侍奉少年的少女妩媚多姿,少年骑在宝马上骄傲的挥动马鞭。

5. 关于少年的诗句

1、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2、多情少年,《红楼梦》中贾宝玉: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3、捐躯赴国难的少年侠士,曹植的《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忽如归。

4、白居易《长恨歌》:

“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温泉水滑洗凝脂”“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芙蓉如面柳如眉”

6. 描写少年的诗句

1、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解释:宗的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华皎如玉树当风前。

出自:杜甫·唐《饮中八仙歌》

2、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解释:哥们在金市东街附近游玩,银鞍白马享受春风。

出自:李白·唐《少年行》

3、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

解释:少年打猎打到平原兔,骑着马捎意气分发的回家。

出自:王昌龄·唐《观猎》

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解释:想当年,他骑战马披铁甲,刀枪空中舞,气吞万里如猛虎。

出自:辛弃疾·南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解释:骑着大马,斜靠小桥,满楼的女子都被他的英姿所倾倒。

出自:韦庄·五代《菩萨蛮》

7. 描写美少年的诗或古文~要全文和翻译

首页 浏览发现 蓝的日记蓝的主页广播相册推荐喜欢二手活动发豆邮收集关于少年的诗词

2011-07-29 21:00:02少年这个词,是开在我青春里的水仙花,是我解不开的情意结已见风姿美,仍闻艺业勤。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带月轻帆疾,迎霜彩服新。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权德舆《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

少年侠气,结交五都雄。

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生同,一诺千金重。

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鞍,斗城东。

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

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

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

薄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

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

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

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贺铸《六州歌头》

一身能擘两雕弧,

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

纷纷射杀五单于。

----王维《少年行》

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

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

汲寒浆,饮少年。

少年窈窕何能贤,扬声悲歌音绝天。

我欲渡河河无梁,愿化双黄鹄还故乡。

还故乡,入故里。

徘徊故里,苦身不已。

繁舞寄声无不泰,徘徊桑梓游天外。

——乐府歌辞《淮南王篇》

帘下清歌帘外宴。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

牙板数敲珠一串,梁尘暗落琉璃盏。

桐树花深孤凤怨。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

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倒肠先断。

——柳永《凤栖梧》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关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杜甫《饮中八仙歌》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

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辽水上,走马渔阳归。

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

还家行且猎,弓矢速如飞。

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

腰间带两绶,转盼生光辉。

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崔颢《古游侠呈军中诸将

</p></p></p> </p>

</p>

8. 描写英俊少年的诗句

1、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饮中八仙歌》唐杜甫

译文: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

2、萧萧肃肃,爽朗清举。——《世说新语·容止》南朝宋刘义庆

译文:举止萧洒安详,气质豪爽清逸。

3、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咏怀诗其十二》三国魏阮籍

译文:花容月貌如同九春,腰恭敬的弯曲着如同秋露一般。

4、鸢肩公子二十余,齿编贝,唇激朱。——唐李贺《荣华乐》

译文:耸着肩膀的公子年纪二十有余,齿如编贝,唇涂丹朱。

5、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王昌龄·唐《观猎》

译文:少年打猎打到平原兔,骑着马捎意气分发的回家。

6、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少年行四首》唐代:王维

译文:新丰美酒一斗价值十千钱,出没五陵的游侠多是少年。相逢时意气投合为君痛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

9. 描写古代美少年的句子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饮中八仙歌》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硕人》(选自《诗经》):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年年岁岁诗相似 唐朝诗人宋之问抄袭疑案

剽窃,指抄袭(别人的思想或言词),采用(创作出的产品)而不注明其来源,此词最早见于唐朝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辨文子》一文中:“其浑而类者少,窃取他书以合之者多。凡孟、管辈数家,皆见 剽窃 。”在《全唐诗》中,收录有两首内容高度相似的长篇古诗,一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一为宋之问的《有所思》,一场抄袭疑案,由此而生。

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有所思 宋之问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

须怜半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交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婉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

飞。

这两首古诗,本称不上千古之作,唯独其中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一句,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仔细对以上两首诗进行比照,不难发现,除第三句“洛阳”与“幽闺”、第十四句“应”与“须”、第十九句“开”与“交”、第二十三句“宛”与“婉”、末句“悲”与“飞”有细微差别外,其余内容完全相同。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唐朝人韦绚,曾将自己与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谈话记录进行整理,形成《刘宾客嘉话录》一文,文中提到了此事的来龙去脉。宋之问是刘希夷的舅父,他读过外甥这首诗作后,赞不绝口,对其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句更是异常钟爱,当得知刘希夷还未将此诗公之于世时,他竟觍颜开口,希望刘希夷将此诗的著作权让予自己。舅父的无耻要求,被刘希夷断然拒绝,他万万没有想到,这竟然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被拒绝后,宋之问恼羞成怒,竟指使家奴,用装满土的布袋将刘希夷活活压,谋诗害命。

事实上,刘希夷与宋之问之间是否为甥舅关系,刘希夷是否确实因此诗命丧黄泉,一直存在争议。?此种说法,始于《刘宾客嘉话录》,宋朝以后,不少文章提及此事时,亦沿袭此说,甚至在现代当代一些名家著作乃至一些文学史中,也采用此说。然而,此说既无确凿根据,也无有力旁证,而宋之问之所以被扣上“杀甥夺诗”的罪名,与其卑劣的人品不无关系。

宋之问富有才学,弱冠时即进士及第,以诗闻名,尤善五言诗,一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至今仍让多少回乡的路人读之热泪盈眶。令人不齿的是,他虽有文人之才,却无文人傲骨,为求进身之道,曾党附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极尽谄媚之能事。张氏兄弟伏诛后,他身为其党羽,被贬为泷州 (今广东省罗定市——作者注) 参军,后因难以忍受岭南蛮荒之地的艰苦生活,竟然瞒着朝廷,偷偷逃回洛阳,藏匿于好友张仲之家中。

躲在好友家中的宋之问,无时无刻不在思索着如何翻身。当时,武则天虽然已,但武姓残余势力犹在,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依然声势显赫,气焰熏天,包括张仲之在内的一些朝廷大臣,对他恨之入骨,密谋除之。张仲之等人的密谋,被宋之问得之,在他的人生观中,朋友,就是用来出卖的,他立即让侄子前去向武三思告发。靠着卖友求荣,宋之问又抱上了武三思的大腿,不但其擅自逃回洛阳一事没有被追究,反而被提拔为鸿胪主簿,后又改任考功员外郎。如此无下限无节操之人,因“杀甥夺诗”而遗臭万年,为后世所讥,自然不足为怪。

长按下图,关注白话微历史。

微信号:baihuaweilishi

点击公众号首页下方“往期精彩”,阅读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转发朋友圈,留言多多指教。

《笠翁对韵.一先》(二)

吟对咏,授对传。乐矣对凄然。风鹏对雪雁①,董杏对周莲②。春九十,岁三千③。钟鼓对管弦。入山逢宰相,无事即神仙④。霞映武陵桃淡淡,烟荒隋堤柳绵绵⑤。七碗月团,啜(chuò)罢清风生腋下;三杯云液,饮余红雨晕腮边⑥。

①风鹏

《庄子·逍遥游》载: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方去。

寒蝉与小灰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

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

后以“风鹏”比喻得时势而有作为的人。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云:“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

雪雁

鸟类。亦称“白雁”。羽毛洁白,翼角黑色,喜群居,为一夫一妻制。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

[明]朱恬《闻砧》诗云:“何处砧声急,天高白雁分。”

② 董杏

三国吴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他在庐山行医济世,却不接受别人的报酬。得重病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让病人种植五棵杏树;病情不重的治好了,就要病人种植一颗杏树。

这样十几年以后,杏树就有十多万棵了。春天来临,董奉眺望杏林,仿佛绿色的海洋。他感到十分欣慰,就在林中修了一间草房,住在里面。待到杏子熟了的时候,他对人们说,谁要买杏子,不必告诉我,只要装一盆米倒入我的米仓,便可以装一盆杏子。董奉又把用杏子换来的米,救济贫苦的农民。 后来人们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

根据这个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暖”、“杏林春满”、“杏林满园”或“誉满杏林”等成语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

周莲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曾任大理寺丞、国子博士。他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莲花,曾筑室居于庐山莲花峰下,并作《爱莲说》,盛赞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故谓“周莲”。他在庐山莲花峰小溪上的筑室,取家乡故居濂溪之名,命名为“濂溪书堂”,故世称他为“濂溪先生”。(见《宋史·道学传》)

③ 春九十:春季共九十天。

春季三个月,共九十天。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春九十”,意味着春光将尽,初夏来临。

[西汉]班固《终南山赋》云:“三春(指春末)之季,孟夏之初。”

岁三千:年高达三千岁。

西汉文人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东陵或惠民县)人。汉武帝用为太中大夫。以诙谐滑稽而著名。神话传说,东方朔本为仙人,西王母种仙桃,三千年一结果,东方朔竟偷吃过三次,说明他已有三千多岁。西王母生气,就把他谪降到了人间。(见《汉武故事》)

? ④? 入山逢宰相

南朝梁陶弘景,自幼聪明,博学多能。初为齐国左卫殿中将军,后梁代齐而立,遂隐居句曲山。梁武帝萧衍几次想让他出山为官,陶画两头牛,一自在吃草,一带着金笼头被人牵着鼻子.萧衍无办法,只好时常将国家大事写成信件,派人送到曲山请教。陶弘景也时常写信指点政策。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后”这个词也比喻隐居的高贤.

无事即神仙

这是隐者的人生观。他们认为不为尘事所扰,就是神仙生活。

[宋]汪洙《神童诗·消遣》诗云:“诗酒琴棋客(指文人的娱乐),风花雪月天(指夏春冬秋四季的风光)。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无官一身轻)。”

?

⑤ 霞映武陵桃淡淡

此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故事。文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后人以此为“世外桃源”。

烟荒隋堤柳绵绵

隋炀帝时沿通济渠(古大运河)、邗沟(邗江)河岸修筑的御道,道旁植杨柳,绿影一千三百里。后人谓之“隋堤”。

[唐]韩琮《杨柳枝》诗云:“梁苑(西汉梁孝王所建供游赏驰猎的园林)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东风。”

⑥ 七碗月团,啜罢清风生腋下

七碗茶喝过,神态飘飘欲仙。

月团:茶名。

唐代诗人卢仝在其《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篇中,描述了连喝七碗新茶的感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四碗发轻汗,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三杯云液,饮余红雨晕腮边

仲秋,黄州通判孟亨之置酒秋香亭,迎接太守徐君猷,二人都不会喝酒,稍饮几杯,便红雨(脸如桃红)晕腮边。亭内有木芙蓉花开,新来的太守苏轼写《定风波》词嬉笑他们:“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指徐君猷)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

云液:美酒。

红雨:一般指落地桃花。

中对外,后对先。树下对花前①。玉柱对金屋②,叠嶂对平川③。孙子策,祖生鞭④。盛(shènɡ)席对华筵⑤。解醉知茶力,消愁识酒权⑥。彩剪芰(jì )荷开冻沼,锦妆凫雁泛温泉⑦。帝女衔石,海中遗魄为精卫;蜀王叫月,枝上游魂化杜鹃⑧。

①树下花前:常指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场所。[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诗云:“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也作“月下花前”。

[元]乔吉《两世姻缘》曲云:“想着他锦心绣腹那才能,怎教我月下花前不动情?”

②? 玉柱:玉雕的柱子,形容宫室的华丽。

[唐]韩偓《苑中》诗云:“金阶铸出狻猊(狮子)立,玉柱雕成狒犹(猿类)啼。”

金屋:极华丽的屋。

刘彻是汉景帝当时的宠妃王夫人王娡所出,排行第十。景帝有十三个儿子,曾经的宠妃栗姬为景帝生育了皇长子——刘荣。由于没有嫡子,公元前153年,景帝遵照‘立长’的传统立自己已经年满十八的庶长子刘荣为皇太子,史无前例地在立国家储君的当天,立另一位皇子——刘彻为胶东王,时年刘彻四岁。

馆陶公主刘嫖想把女儿嫁给太子刘荣。刘荣的母亲栗姬因为善妒而少有宠幸。刘彻的母亲王夫人因此派人告诉栗姬说:“公主之前送给陛下的美人正得宠,你何不私自拜见长公主而结成这段姻缘呢。 ”当时多位美人都因为长公主而得见皇帝,受到宠幸。

善妒的栗姬怒而不听从,因此回绝了长公主,没有答应这桩婚事。长公主亦恼怒异常,王夫人趁机派人奉承长公主。 长公主又想把女儿嫁给刘彻结成姻缘,而景帝并未允许 。

后来长公主回到未央宫,胶东王刘彻已经四岁 。长公主把胶东王抱在膝上问:“孩子你想讨得媳妇吗?”长公主指着位列左右的百名美女,胶东王都说不好。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问:“阿娇好吗?”胶东王笑着说:“好啊,如果能得阿娇做妻子,我就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

长公主大为高兴。于是苦求景帝,两个孩子才成了婚。

③? 叠嶂:重叠的山峰。

《水经注·江水》云:“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平川:广阔平坦的陆地。

[唐]杜甫《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云:“有时惊叠嶂,何处觅平川?”

④ 孙子策:指春秋末齐国孙武的《孙子兵法》或战国时齐国孙膑的《孙膑兵法》。

孙武,字长卿,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被任为将,率吴军攻破楚国。是他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膑,兵家孙武的后代,曾与庞涓同学兵法,被齐威王任为军师,施计先后大败以庞涓为大将的魏军于桂陵和马陵。他认为采取“营而离之(迷惑敌人,使之兵力分散),并卒(集中兵力)而击之”等方法,寡可以敌众,弱可以胜强。(见《史记·附孙武传》)

祖生鞭

晋朝时期,年轻有为的刘琨胸怀大志,想为国家出力。他与祖逖曾是同寝好友。他们每天闻鸡鸣就起床舞剑,立志收复中原。当听闻祖逖当上了豫州刺史,率军渡江,意欲收复中原时,他发誓要像祖逖那样为国分忧。后来他当官从司隶一直做到尚书郎。他曾经对亲友写信说:“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后遂用“祖生鞭”表示勉人努力进取的典故。亦作“祖逖鞭”。

⑤ 盛席:亦作“盛筵”,盛大的筵席。

明清《世无匹奇传》第五回云:“当下盛席款留,写了合同议单,兑足银两。”

[唐]王勃《滕王阁诗序》云:“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华筵:盛美的筵席。

[唐]杜甫《法曹郑霞邱石门宴集》诗云:“能吏逢联璧,华筵直一金。”

⑥? 解醉知茶力:茶有解酒的功力。

[三国魏]张揖《广雅》云:“喝茶可以醒酒,又可以提神。”

[唐]刘肃《大唐新语》引綦毋曼《茶饮序》云:“获益则归功茶力,贻患则不谓茶灾。”

[宋]杨万里《桐庐道中》诗云:“肩舆坐睡茶力短,野堠无人山路长。”

消愁识酒权:酒有消愁的功效。

[唐]郑谷《中年》诗云:“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曹操有“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酒名)”之名句(见《短歌行》);

陆游有“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的佳话(见《对酒》)。

更妙的“酒消愁”说,是古代无名氏的《四不如酒》所云:“刀不能剪心愁,锥不能解肠结,线不能穿泪珠,火不能销鬓雪;不如饮此神圣杯,万念千忧一时歇。”

⑦? 彩剪芰荷开东沼

隋炀帝奢侈荒*,大建宫苑,华丽至极。冬天,宫苑树花凋落,就命人用绿色丝帛制成花叶点缀,水池中也放上剪彩而成的芰、荷、芡、菱等水生植物,以增游兴。(见《隋书·炀帝传》)

锦妆凫雁泛温泉

相传唐玄宗扩建华清宫汤池,规模宏丽,汤池内以玉莲为喷泉,又缝锦绣为凫雁,放于水中,乘小舟从中游嬉,极尽奢欲。(见《唐书·玄宗传》)

⑧ 帝女衔石,海中遗魄为精卫

神话传说,炎帝之少女,名叫女娃,在东海游泳被淹,化为精卫鸟。它嫉恨东海,决心衔西山之木石,填平东海。(见《山海经·北山径》)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云:“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蜀王叫月,枝上游魂化杜鹃

神话传说,战国时期,蜀主杜宇,号望帝,他命令鳌冷开凿巫山治水,鳌冷治水功高,望帝自以德薄,效法尧舜,禅位于鳌冷,帝号“开明”,望帝遂隐于西山。后来,鳌冷失国,望帝痛悔而,其魂化为鹃鸟,春天夜夜登枝悲鸣,泪尽继而泣血。蜀民问它是谁,它说:“我望帝魄也。”故称鹃鸟为“杜鹃”,又名“子归”。(见《华阳国志·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