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庭坚《诉衷情(波才动万波随)》原文与赏析

2.林黛玉进贾府 文中西江月二词有什么深层含义

3.阎真《沧浪之水》摘记与短评

4.故将有五危:必,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这句话什么意思...

5.一生沽名钓誉的唐太宗李世民

黄庭坚《诉衷情(波才动万波随)》原文与赏析

沽名钓誉怎么理解这个词语-沽名钓誉怎么理解

在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 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这首词在构思用意上十分着力深刻,说是学金华道人渔父家风,实际上是搬用了唐代船子和尚的偈语,借此表白自己当时遭贬后的胸次襟抱。

词前小序所说金华道人,即唐代词人张志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据《新唐书》记载,他原名龟龄,十六擢明经,肃宗特见赏重,因赐名,后坐事贬南浦尉,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著《玄真子》,亦以自号。曾写过五首《渔父》词,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一阕最有名。其词表达“得道身不系,无机舟亦闲,从水远逝兮任风还,朝五湖兮夕三山”(释皎然《奉和鲁公真卿落玄真子舴艋舟歌》)的情趣,对后人影响很大。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山谷自黔州贬所移戎州(治所在今四川宜宾),赋闲之日,登高览胜,目尽青天,感怀今古,不禁向往独钓江天、泛迹五湖的自由生活而与张志和神交意合。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这是幅寒江独钓图,一碧万顷,波光粼粼,有孤舟蓑笠翁,浮游其上,置身天地之间,垂钓于重渊深处,钩入水动,波纹四起,环环相随。这样空灵洒脱的境界与尊前花下的绿意红情,不啻有仙凡之别,令人逸怀浩气,举首高歌。“金鳞”二句写垂钓之兴: 鱼翔深底,沉沦不起,为取水下金鳞,渔翁不惜垂丝千尺。此时此刻,渔父专注于一念之上,神智空明,似乎正感受到水下之鱼盘旋于钓钩左右的情态:“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这一虚设之笔描绘了渔翁闭目凝神,心与鱼游的垂钓之乐,在这种快乐中,渔父举目江天山水,忽然得道忘鱼。末三句皴染出一幅空灵澄澈的江渔归晚图:“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从鱼的乍信乍疑情态忽然转入江渔归晚的图景,用笔虽然突兀,但意思并不离奇,因为词中的“渔父”,本来就是志不在鱼。据说张志和垂钓时不设饵,乘兴而往,兴尽而返,不计所得如何。黄庭坚继承的就是这种渔父家风,他向往的是那种置身江天、脱落尘滓的逍遥生活,那么,突出渔父在这样一种澄静澹远的境界里,任漂泊而不问其所至,不正显示渔父的最终目的与风人之旨么?

黄庭坚称扬的是张志和的渔父家风,但这首词的语句却本自秀州华亭船子和尚德诚的《拨棹歌》,该题下有诗词三十九首,其一云:“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显然,黄庭坚这首词是由船子和尚《拨棹歌》增益而成。船子和尚为唐元和、会昌间人,其《拨棹歌》本是超度众人的偈语。禅宗讲究不涉理路,不落言筌,故说法传道都用比喻暗示,因此禅宗说偈往往有类诗词。据《五灯会元》记载,一次有一官人问船子和尚:“如何是和尚日用事?”他答曰:“棹拨清波,金鳞罕遇。”这个比喻是说,皈依佛法之人,处世优游而不涉虚名荣利,当如行船于水而桨不碰鱼身。那么这首《拨棹歌》的意思,也可分作二层理解,前二句暗喻沽名钓誉,纷纷攘攘的世相,后二句是象征功利心绝,顿然透脱的悟境。于是,黄庭坚的借用船子和尚的《拨棹歌》,不也是他当时参破世相、舍弃荣利的心灵表白么?这样,他就将张志和那种志不在鱼、逍遥自由的渔父家风,更升华为一种摆脱世网,顿悟入圣的精神境界。

黄庭坚在这首词中写得如此逍遥超脱,但当时的实际生活却没有那样自由。哲宗绍圣二年(1095),作者因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被贬黔州(今四川彭水),三年后又迁至戎州,经过朝政的反复与自己三年的贬谪生活,他对世相人生有了更深的认识,有感于人世因缘的束缚,而又无法得到真正的自由,他在心中幻想出一个逍遥超脱的境界,通过对不受羁勒、随缘任运的理想王国的描写,来为自己苦痛的心灵注射一针。题序“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表明了写作的真正动机,乃在于表白自己面对江山胜景,幡然悔悟的解脱心理,但是这种自欺欺人的自由幻想,只是更说明现实对他的真实束缚。因此在这首词貌似空灵超脱的渔父家风与禅机佛理中,又打着作者当时生活创伤的印记。

这首词在取景设境上具有象征色彩,虽然在描写上不失形象的鲜明与完整,但他的用意并不在具体景物本身而在于形象后面的暗示。作者展开的是一连串跳跃行进的特写镜头: 波纹四起的水面,独钓江天的渔翁,沉沦不起的鱼儿,吞吐犹疑的鱼情,青山明月下的归舟。这些镜头组织成一幅空明澄澈、含意深远的山水画轴,特别是最后“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三句,直以诗家之化境写禅宗之悟境,用自然超妙之景象征自己觉悟解脱,由凡入圣的心志襟怀。相传这首词在当时颇有名,南宋张元干特将所填《诉衷情》调名改为《渔父家风》,可见其称赏了。

林黛玉进贾府 文中西江月二词有什么深层含义

西江月·批宝玉二首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诗词鉴赏 第三回书写黛玉到荣府后,见过贾府大部分人,最后才见到宝玉.这是两个主人公第一次会面,也是第一号人物宝玉第一次在读者眼中出现,所以作者对宝玉的装束和神采作了大力铺张渲染,又写了这两首批宝玉的词.“批”字是打批语、下判断的意思,与今作“批评”、“批判”解不同.这两首词,字面上句句是对宝玉的嘲笑和否定,实质上句句是对他的赞美和褒扬.从封建阶级伦理道德标准衡量,宝玉是个被否定的人物;可是从作者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来看,他却是个和那些国贼禄蠹完全相反的、保持着人类善良天性的真正的人.两首词句句都是反话.宝玉不假矫饰地表现自己的天性,在那样的贵族之家必然要处处受束缚、限制,于是就要产生苦闷,就要采取种种方式渲泄,在道学先生们看来这就是“寻愁觅恨”、“似傻如狂”了.相貌好是真,“腹内草莽”就未必.宝玉读书多,知识博,文思快,才情大,看他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一套一套有根有据的议论,看他拟的那些匠额和对联,不是使包括贾政在内的所有在场的人都相形见细吗?看他写的《芙蓉女儿诔》、《姽婳词》等等,简直够个像样的文学家了.连宝钗都说他“每日家杂学旁收的”,承认他懂得多,怎么能说是“腹内原来草莽”?“不通世务”,是因为他厌恶贾雨村之流的政客,不屑与之为伍.不愿读的文章也只是那些“圣贤”的说教和一文不值的科举时文.“那管世人诽谤”,正表现了宝玉不苟且、不随俗、独立不迁的个性.这样的贵族青年,按封建阶级“接班人”的标准要求,自然是“无能第一”、“不肖无双”了.他既不能像其祖先那样“理朝廷、治风俗”,为皇帝做个贤臣良相;也不能像凤姐那样治家理财,撑起家业的门面,自然是“于国于家无望”了.于是他就成了贵族之家的“子弟戒”了.这两首诗集中地描绘了宝玉的叛逆性格,这个典型的意义也就在对封建阶级的叛逆上.值得注意的是“贫穷难耐凄凉”一句.这是预示贾家败落后,宝玉要有一段困苦不堪的生活经历.第十九回写宝玉探花袭人家,袭人的母亲和哥哥慌忙招待宝玉,摆上一桌子果品,可是袭人觉得没有一样可吃之物,只给宝玉拈了几个松子瓤,吹去细皮,用手帕托给宝玉.这是何等娇贵!就在这个地方脂砚斋有条批语说:同将来宝玉“寒冬噎酸甭,雪夜围破毡”对照起来看,令人叹息.宝玉在八十回以后的经历,虽然不好乱猜,但有一段贫穷的经历是可以肯定的,同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大相径庭.

阎真《沧浪之水》摘记与短评

题目出自屈原《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当时没觉得特别震撼,后来却几乎和每一届学生都提到过里面的情节,甚至还特意读过结尾那段文字。

小说讲的是医学院硕士毕业的池大为分配到省卫生厅后的一系列遭遇。探讨的是在生存的压力面前是否还应该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以及在官场里沉浮能否还顾及知识分子的颜面!

之后又读了阎真的《活着之上》,讲大学里的文化人;《曾在天涯》,写的是八九十年代在美留学生的生活;《因为女人》是说几个女人的婚恋问题(具体情节忘了,就记得看完得出个结论——凡是婚外恋,不管当时多么刺激、多么甜蜜,基本都不太有好下场[呲牙])

比较起来,阎真的那几本书都不如《沧浪之水》!

下面都是整理的当时留下的读书笔记。

1、原文:这些人,他们不是傻瓜,他们将虚构的意义世界当做真实,以此获得灵魂的归宿。人需要一个终极,否则他的心就会一直悬着而得不到安宁,而这个终极恰恰不能是他自己。看着他们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心灵也曾有过终极,那就是天下,是千秋。我的全部精神结构,就是建立在这上面的。天下千秋是孔子的教导,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本能,还是他们的宗教,至少对我如此。我在这样的背景下构筑起自己全部的意义世界,这是人活得有意义的理由,也是值得付出和牺牲的理由。人不能只是自己,只是一个瞬间的生存者,否则他就太可怜

想法:与《活着之上》基本一脉相承,人总要有点精神上的东西作为信仰和支柱,尤其是知识分子。不然与动物没有区别,与那些没有文化的人也没什么分别了。知识分子不是非要假清高或者迂腐,而是需要有些思想上的继承与贯通。

2、原文:人越是满足就越是没有满足感,就越是焦虑,这是权和钱的魅力。虽然我已经明白每一次成功每一次释放都是焦虑重新聚集的起点,这个过程永无止境,但已经鬼迷心窍。

想法:人往往是得到的越多越不知足!贪心是所有人的通病。

3、原文:过了不久在一次会议上碰见了朱秘书,说起了这件事,他说:“那封信是谁写的?脑膜炎啊!要不就是脑髓给狗吃了。”又悄声说:“梅书记也安了起搏器呢,安了起搏器就该退休?”回想起来,我真的是与神擦肩而过。

想法:这简直就是段子了,黑色幽默啊!有人把厅长装了心脏起搏器作为短处,攻击他该下台了。结果也装心脏起搏器了,这告状信可是写崴泥了。

4、原文:有些话,在那个份上的人不说不行,说了就认真更不行,也不能骂谁是双重人格两面派,大家身不由己,这个局不是谁想破就破得了的。

想法:官场一直不就是如此!当了真就是冒傻气。

5、原文:大家都在扮演自己的角色,场面上的角色语言一本正经理直气壮慷慨激昂地讲就是了。角色语言与真实无关,想一想这好像是一种黑色幽默。生活中有许多幽默大师,现在连我也算一个了。

想法:看看新闻里每天那些表演的,他们也没有办法。只好一茬一茬演下去!

6、原文:天下哪有这样的事?不要说我只是一个凡人,就算我是上帝,只要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也会有勇气站到上帝对面去。要是小人物也有这样的勇气就好了,没有。

想法:所以说一个人想要改革,想要触动另一些人的利益,基本是寸步难行。哪有局外人认为的那么简单。老百姓的一些想法只是一厢情愿,或者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7、原文:他要求特殊的权益,这可以理解。想要遏制这种冲动,那不可能,根本不可能。我必须默认这个事实,因为换一批人上来结果也不会两样。只要他们不到黑色地带去,不过那条线,在灰色地带怎么玩我都只能默认,大势就是如此。我还幻想要群众口服心服,要让他们满意,这不可能,根本不可能。谁眼中搁不下沙子,谁就没有办法坐在位子上,凡事都认起真来,那会没完没了!

想法:写出了掌权者的无奈,只能默认,只能揉下沙子。不是不想做些事,是没办法打破规则。

8、原文:我这个还有一点残余的平民思想的厅长的引导下,把对话的渠道建立起来,让小人物也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现在再想,这是不可能的,似乎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却无处不在的力量把人给罩住了。这里有一种势,谁也无法阻挡,这又是一个局,无人可以超越。以前我灰头土脸觉得自己扮演的角色是被预设了的,痛心但却无奈,今天红光满面觉得自己扮演的角色还是被预设的,仍然十分无奈。我经历了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千辛万苦走到今天,本来是为了做点事的,但事情却由不得我。

想法:不知作者这些细腻的描写是从何而来,仿佛他真的走过这样的路,有过这样的心路历程!

9、原文:好人已经意义暧昧,君子是个笑柄,以权谋私名正言顺,能捞而不捞就是矫情就是沽名钓誉,这就是一些人的思维方式。没有了信仰,也就没有了来世,没有了牺牲的理由。市场是现世主义的课堂,它时刻在教育人们。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现在人的想法是不同了,孔子的确是了,连我也觉得董柳的话有道理。富贵如浮云,这话只能哄鬼,哄人是不行了。说到底连人生都如浮云,飘过去就飘过去了,飘的过程就是意义,过后无人追念

想法:谁还去学孔子,大家都是凡人。凡人拼的就是个富贵。还有几个人以崇高为标准去衡量什么!这就是现实,只能一声叹息,但也许这就是正常的人性。

10、原文:你图嘴巴痛快?让你知道什么叫祸从口出!这样想着我犹豫了一下,调动龚正开的决定违背了我的本性,我池大为不是这样的人。可马上我又对这种犹豫产生了犹豫,我要这么心软,以后谁会怕我?威信一倒就什么事也做不成了。龚正开必须受到警告,付出代价,这才符合我真正的本性。想到这里我深感历史并不荒谬。有些人一生潦倒是必然的,他们只能如此,哪怕他们是人杰是圣者,也不能逃脱这种命运。历史并不荒谬,甚至荒谬其实并不荒谬,认为历史荒谬是浅薄的。事情只能如此。

想法:他池大为曾经就是这个小龚,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现在他自己变成了当初的马厅长!不要说谁当了官就变了,人到了那个位置出发点就不一样了。是谁都得变!

11、原文:我看见深蓝的天幕上布满了星星,泛着小小的红色、**、紫色,一颗颗被冻住了似的,一动不动。我呆住了。我仰望星空,一种熟悉而陌生的暖流从心间流过,我无法对它做出一种准确的描述。我缓缓地把双手伸了上去,尽量地伸上去,一动不动。风呜呜地从我的肩上吹过,掠过我,从过去吹向未来,在风的上面,群星闪烁,深不可测。

想法:我总是格外在意一本好书如何结尾。这个结尾与《活着之上》有些相似,有风吹过山岗原野,心里有长期潜伏的信仰在奔腾。小说主人公感受到了自己在宇宙中只是沧海一粟,既渺小又神圣。我怀疑一个人到了这样的位子是否还会有如此澄澈的情怀。或者只是作者出于文人的一厢情愿?

故将有五危:必,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这句话什么意思...

一、译文

作为将帅,在性格上有五个方面的忌讳。蛮干拼,很有可能战疆场;贪生怕,很有可能被敌军俘虏;急躁易怒,很有可能被对手调戏;沽名钓誉,很有可能受不了刺激;爱民过甚,很有可能劳心被动。

二、原文

故将有五危:必,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三、出处

《孙子兵法》·《九变篇》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孙子兵法》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孙武兵法》,孙武撰。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从齐国流亡到吴国,辅助吴王经国治军,显名诸侯,被尊为“兵圣”。《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它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作品赏析

《孙子兵法》是现存最早的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凡十三篇,每篇皆以“孙子曰”开头,按专题论说,有中心,有层次,逻辑严谨,语言简练,文风质朴,善用排比铺陈叙说,比喻生动具体。

三、作者简介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

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一生沽名钓誉的唐太宗李世民

如果有人要问: 历史 上有哪些好皇帝?我想:很多人都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他于公元626年至649年在位,年号贞观,据说在这23年之中国家富强,百姓安乐。《旧唐书·太宗本纪》中说:当时“东至于海,南至于岭”,老百姓睡觉不必关大门,行旅外出可以不必带粮食,能够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这23年就是 历史 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他为什么能把国家治理得这么好,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一、能够用人,人尽其才;二、能够“纳谏”,也就是能够接受意见,别人有话敢说。特别是他能纳谏,名臣魏征直言敢谏,君臣契合,千秋传为佳话。其实,能够接受意见,办好了国家大事,对自己也是好事,何乐不为?李世民勇于纳谏成了他最大的德政,就说明别的皇帝大都不肯接受意见,横不讲理,老虎屁股摸不得。事实正是如此,言官小心翼翼地向皇帝进言,只因为说的话不合皇帝的胃口,被打被杀的事,历代有之。过去给专制王朝里的忠臣定了一个标准,那就是“文谏,武战”。当武官的能够战在战场上,就是忠臣,这是容易理解的。至于“文谏”,要求当文官的为谏(规劝皇帝)而,这就没有道理。希望文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去规劝皇帝,当然可以。皇帝听不听是他的事,不能因为意见不合,发生争执,皇帝就要,那不太蛮横了么?把“文谏”作为一种要求提出来,就等于认可了皇帝可以随意,未免可怕。

既然很多皇帝都不愿意纳谏,有些皇帝因为厌烦那些啰啰唆唆来谏的臣子,还会冒火。为什么只有李世民能够虚心纳谏,而且从谏如流?我们总得问个原因。是因为他的修养特别好?不是。是因为他读书读通了,深明事理?也不是。在他获得纳谏的美名之时,他还很年轻,正是少年气盛之时,而且他的事业如日中天。在这时候,他能虚心、耐心纳谏,总有特殊原因。要了解其原因,就得把话说长一点。

唐朝的开国之君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皇后窦氏共生四子,长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元霸早,四子元吉。李渊即位之后,封建成为太子,世民为秦王,元吉为齐王。世民比较能干,在跟随李渊打江山的时候立下汗马功劳,被拜为“天策上将”,地位在诸王之上。他恃功而骄,与建成、元吉的关系都很紧张,到了势不两立的程度。建成虽是太子,却无威权,很不自安,乃联合元吉,共同抵制世民。双方各结党羽,互相倾轧。他们都到李渊面前告状,指责对方“图谋不轨”。李渊多次努力,希望作出一个妥善的安排,来化解矛盾,都未如愿。最后矛盾激化,终于爆发了一场骨肉相残的大悲剧——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6月4日,27岁的李世民悍然发动宫廷政变,带领部下埋伏在长安宫城北面的玄武门内,突然袭击前来上朝的建成和元吉。等不及部下动手,他亲自张弓射自己的长兄太子建成,元吉同时遇害。

这是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事情的经过清清楚楚,无可隐讳。李世民用极不光彩的手段背着皇帝,谋杀太子,同时犯下了大逆谋反和灭绝人伦的大罪,于公于私,都是罪在不赦。在发动这一事变之前,他虽然下了很大的决心。也作了一些必要的准备,但在事成之后,反而极为惶恐,不敢去见李渊。他当时的顾虑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在行动之前,他是抱着我不杀你,你会杀我的想法,决心冒险以求一逞。事成之后如何善后的问题,未及多想。但在行动之后,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自己一方虽然颇有实力,但是对方也还是有一定的力量,非短时期内所能扑灭。而且在道德上、法纪上、舆论上,自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突然袭击虽然胜利了,下一步的吉凶祸福。很难预卜。这时李渊的态度非常重要。如果李渊被激怒了,一定要对此事追究罪责,则自己就很被动,难道在杀兄杀弟之外,还要在冲突中被迫杀父,承担更大的罪名?如果对李渊软硬兼施,暂时稳住了他,还有争取化解矛盾的可能。于是,他决定拜托自己的大将尉迟敬德去向李渊告变,相机行事,力争让矛盾缓和下来。

尉迟敬德受托,擐甲持矛入宫去见李渊。既想进行劝说,也有威慑的意味在内。李渊闻讯大吃一惊,长叹道:“想不到今天会出现这样的事!”他既感痛心,又觉得万分为难。如果认真追究这次政变,必然自相残杀,不知要杀到何时才能了结,这对李氏政权自然极为不利。思之再三他只好叫尉迟敬德把世民喊来,商量如何善后。世民见到李渊,“号啕久之”,不知道是自己问心有愧,还是故作姿态。这时他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觉得是绝处逢生。李渊先封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位太子,自己当了太上皇。世民的党羽接管了政权。虽然建成和元吉冤,但李渊这种妥协的决定总算避免了一场大流血。

李渊虽然不再追究,但事情并未就此了结。《旧唐书》中说:当时人心思乱如“旱苗之望雨”。为什么在李世民登位以后大局不稳,人心思乱?他自己心中有数。那是因为他用阴谋杀兄夺位,引起朝野许多有识之士的不满,民心不在他这一边。

面对这种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局面,李世民还算比较冷静,想出了一系列治标与治本的办法。所谓治标,是解决眼前的问题:对于已经露头的谋反者,只好坚决打击,丝毫不能软手,以免蔓延;对于那些虽未露头但明知是情绪不稳的人物,则尽量采取安抚、笼络、加官、赏赐的办法,争取他们倒向自己。更困难的是如何去治本。他这个皇帝来得名不正、言不顺,愧对全国臣民。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大家对自己的观感,就只好谦虚谨慎,小心翼翼做事,夹紧尾巴做人。

虚心纳谏,当然是收揽人心的一个好办法。这就是他比以前任何一个皇帝都乐于纳谏的真正原因。他纳谏的对象,主要是丞相魏征。其中自有特殊原因。老臣魏征原是太子建成的心腹,一直为建成出谋划策,是在李渊妥协之后,不得已才归向李世民的。他有一定的声望。又深知双方斗争的内幕,李世民因为自己有顾虑,对很多人都不敢得罪,更不敢得罪魏征。也正是在这种形势之下,魏征才敢于犯颜直谏,指出李世民的一些短处。后人不明真相,就事论事,就觉得魏征既正直敢言,李世民又虚心接受,这样的君臣关系千古少有,堪为典范,歌颂之声,千年不绝。

却不知道他们常常是在唱双簧。许多事情都是他们预先商量好了的,对于一些不该做的事,李世民先是要做,魏征站出来一谏,李世民立刻虚心纳谏,收回成命。这完全是现代人所说的“做秀”。做秀做给谁看?双簧唱给谁听?对象是老百姓。李世民唱双簧唱成了圣君,魏征唱双簧唱成了贤相。表面上圣君贤相,相得益彰,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李世民并非真有雅量,真能接受意见,就是在唱双簧的时候,他心里还是觉得很不舒服的。

《新唐书·魏征传》中有一段话,就足以说明李世民从“乐于纳谏”到厌恶进谏的变化过程,也可以说是李世民纳谏的真相。这段话是:(魏征对李世民说)陛下贞观之初,导人使谏(诱导别人提意见);三年以后,见谏者,阮而从之;比一二年,勉强受谏,而终不平也(心里不舒服)。帝惊曰:公何物验之(有什么根据)?(魏征)对曰:陛下初即位,论元律,孙伏伽谏,以为法不当,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曰:赏太厚。答曰:朕即位未有谏者,所以赏之。此导人使谏也。后柳雄妄诉隋资,有司得劾其伪。将论,戴胄奏,罪当徙,执之四五,然后赦,谓胄曰:第守法如此,不畏滥罚。此悦而从谏也。近皇甫德参上书。言修洛阳宫,劳人也;收地租,厚敛也;俗尚高髻,宫中所化也(外界是受宫人的影响)。陛下恚(很不高兴)曰:是子使国家不役一人,不收一租,宫人无发(剃光头),乃称其意(他就满意了)。臣奏:人臣上书不激切不能起人主意。激切即近讪谤。于时陛下虽从臣言,赏帛罢之,意终不平。此难于受谏也。

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李世民即位之初,玄武门之变阴影尚在,他不得不装出一副虚心纳谏的假象,以搏得臣民的好感。几年之后,事过境迁,他对纳谏就不是那么耐心了。再到后来,江山坐稳,顾虑消除,有人直言提意见,他就不免冒火,即或暂时克制,“意终不平”,可以说是纳谏的雅量已经不复存在。

不过,为了长期保持他与魏征君臣契合的美名,为了长期宣传他乐于纳谏的美德,双簧还是要唱下去的。即使别人觉得气氛不佳,不敢多言,魏征凭他这块老招牌,总还可以敲敲打打,来一点小骂大帮忙。或者是不说具体内容,只说些“提个醒儿”之类的不痛不痒的话。例如有名的《十思疏》:

一、见可欲则思知足,

二、将兴缮则思知止,

三、处高危则思谦降,

四、临满盈则思挹损,

五、遇逸乐则思遵节,

六、在宴安则思后患,

七、防壅蔽则思延纳,

八、疾谗邪则思正己,

九、行爵赏则思勿因喜而僭,

十、施刑罚则思勿因怒而滥。

说来说去,都是老生常谈,而且字句整齐,讲求对仗,可以说是一种文字 游戏 。后来李世民主动问起魏征,近年施政情况比往日如何?魏征乃上“十渐”之疏。文曰:

陛下即做初,清净寡欲,化及荒外,今万里遣使,访求珍异,一渐也。初爱民如子,今漫用民力,二渐也。初劳身以役物,今纵欲以劳人,虽忧时之言,不绝于口;而乐身之事,实切于心,三渐也。初亲君子远小人,今则于君子也,恭而远之;于小人也,狎而近之,四渐也。初不作无益以害有益,今则玩好之杂然并进,五渐也。初求贤若渴,今好恶随心,使谮言得行。六渐也。初无田猎游观之好,今晨出夕返,驰骋自娱,七渐也。初遇下有礼,群情上达,今诘责细过,忠款不申,八渐也。初孜孜求治,惟日不足;今长傲遂非,兴兵黩武,九渐也;初频年水旱,抚恤不遑;今徭役渐兴。元元之心,恐不能如前安固,十渐也。

李世民看了。命人将全文写在屏风上,以便随时提醒自己(其实是表示自己乐于纳谏的宣传)。对于魏徵则立赐“黄金十斤,厩马二匹”,双方皆大欢喜。

虽然如此,魏征还得掌握分寸,说话不能过火。如果掌握不住火候,仍然会冒犯天颜,带来不测之祸。据《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四中记载,有一次罢朝后,李世民回到内苑,大发雷霆说,“魏征每廷辱我。”(在大庭广众中给我难看)。“会须杀此田舍翁”(总有一天要杀了这个土老头)。经过皇后再三苦劝,说明利害关系,他才息怒。可见,他纳谏的耐心实在太有限了。听了比较尖锐的意见不仅会冒火,还想到了。而且想杀的不是别人,正是与他君臣契合千古传为美谈的老臣魏征。请想一想,这些美谈的真实性究竟还有多少?

如果说,李世民的虚心纳谏,是因为自己不得人心,政权不稳,不得已而为之。那么还有一件事足以说明他是一个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的伪君子。这就是所谓“纵囚”事件。也许是他多年来唱双簧作自我宣传唱惯了,无事生事也要找些题目来做文章,宣传自己是古今少有的大圣人。可惜他的智商并不算高,想出来的花样出现不少漏洞,明眼人一看便知。结果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被人传为笑谈。此事的大致经过如下:公元632年,李世民认为在他的治理之下,老百姓安居乐业,道德水平一定大大提高。为了作一次惊人的测验,他下令把已判刑的390名一律暂时释放回家探亲,为期一年。明年今日,如期返回接受刑(真是很有人情味)。据说期满时这些人全都回来了,一个也不少。李世民非常高兴,下令一律赦免。这件事在当时传为美谈,认为那些刑被李世民的大恩大德所感动,都成了讲信义的君子。宋代的欧阳修写了一篇《纵囚论》,批评这是李世民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举。真实情况是李世民和刑双方都用了心机,达成一种默契。即李世民估计他们会回来才会放他们,刑也是估计回来会被赦免才会回来,这是在合演一台好戏,演给老百姓看。李世民得了美名,刑得了赦免的实惠,双方都有好处,受愚弄的是老百姓。《纵囚论》中评论此事曰: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互相揣测。互相欺骗)以成此名也,鸟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哪里有什么“施恩德”与“守信义”的事。)

可见用权术来蒙哄世人,只能蒙哄一时,难以蒙哄久远。这种滑稽剧只能愚弄芸芸众生,愚弄不了许多明眼人与有识之士。要想耍弄小聪明欺骗天下后世,亦非易事!用卑劣的手段夺取《兰亭序》

汉字的书法是汉人独有的一门艺术。写得一手好字是知识分子必有的基本功。南朝梁元帝萧衍因为书法绝妙,为天下的士子所敬佩,李世民也对他羡慕不已。只要自己的字写好了,自然就会成为一位合格的皇帝,这就是李世民一生爱好书法、苦练书法的根本原因。要想把字练好,必须遍观天下的名帖名碑。古今第一书家王羲之父子亲书的名帖,就成了他梦寐以求的珍品。皇帝有的是财富,有的是权力,岂有办不到的事。于是,圣旨一下,天下二王的名帖都进贡到了长安玉华宫含风殿里。如王羲之的《游目帖》《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送梨帖》等等都到了李世民的手中,快哉!快哉!

可就是王羲之最出名的《兰亭序》帖始终找不到。有人提供线索,说是此帖保存在越中(浙江)一位有名的禅师辩才手中。一道圣旨下去,辩才老和尚被请到长安。尽管唐王朝的君臣好话说了千千万万,老和尚就是不承认藏有此物。李世民无可奈何,只好仰天长叹:“贵为天子,却无缘得见此神品,奈何!奈何!”李世民手下有两大能臣,房玄龄能谋,杜如晦善断。在大家共商良策之时,房玄龄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即先放辩才回越,让事情冷下来,再派一个能说会道的御史萧翼前去“诈取”。如何“诈”法?由萧翼假扮成一个世代书香的

名门子弟,携带几幅二王的真帖,以拜师求教为名,辗转介绍,接近辩才。经过一段时间的周旋,萧翼果然不负君命,骗取了辩才的信任,从辩才的手中看到了《兰亭序》帖的真品。真品一出现,萧翼立刻“变脸”(变脸的速度,绝不亚于川剧中的“变脸”),当即拿出钦差御史的官威,狠狠数落老和尚对皇上不说真话的“欺君大罪”,当面宣布将此真品没收,上缴朝廷。可怜82岁的老和尚惊得目瞪口呆,不久就郁郁病逝。那位萧御史则兴高采烈,得胜回朝。李世民得此国宝,终于圆了多年来的一个梦。他临终时下令将此国宝随葬,永伴圣躬。后来虽有人多次盗墓,就是不见此物。有人讽刺贪官,说你要这要那,了总不能带到棺材里去。李世民却竟然真把《兰亭序》真品带进棺材。永别人间,至今不知下落。

在了解以上这些 历史 真相之后,我们不禁会想:在君主专制的制度之下,做皇帝实在是太讨便宜了。难怪有那么多人舍忘生不择手段去争夺皇帝宝座。因为一般人(包括文武百官在内)做事,都要“自负盈亏”,事情做好了的有功,做坏了就得承担罪责。只有做皇帝可以“负盈”不“负亏”。做了好事如“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当然会郑重其事地记载在 历史 上;做了坏事,如李世民的杀兄夺位以致引起日后一连串骨肉相残的宫廷政变,如李隆基宠信边将一手造成安史之乱使得唐王朝几乎覆亡,好像他们都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不像现代人当总统,当得再好,不过连任一次,出了问题就要承担罪责,可能提前下台。所以今人争当总统就远没有古人争当皇帝那么拼命。

史书是一本账。既然是一本账,那就应该记载清楚,无论是盈是亏,都要如实记载。虽然做不到分毫不错,至少也应该大致不差。中国史书的记事,对皇帝们特别是那些开国之君有特殊优待,就是记功不记过,负盈不负亏。既然如此,史书就成了一本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连篇累牍地记着皇帝的好处,怎么转眼之间国家就垮台了?请问执笔的史官,你向天下后世如何交待?一本假账又如何能让后人鉴古知今?因此,对于历代的皇帝,最好是功过、盈亏皆记,揭开他们的盖头来,让大家多看看他们的真面目。

回顾两千多年来中国 历史 上大大小小几百个皇帝,首屈一指的李世民不过如此,等而下之的那些各种档次的皇帝是些什么货色,也就可想而知了。可笑这位太宗皇帝为掩玄武门之变的一事之丑,千方百计挖空心思用许多办法来改变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以后竟然养成了一种时时不忘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的习惯,直至“驾崩”。对此,作者有诗叹曰:

为掩恶名挣美名,

沽名钓誉赦刑:

瞒得当时天下士,

难欺后世明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