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竭泽而渔是什么意思?竭泽而渔成语造句和典故

2.关于丛林的四字词

3.关于竭泽而渔的三个历史小故事

4.带有而泽的成语及解释

5.竭泽而渔 古文版!我很急啊!要小学的

竭泽而渔是什么意思?竭泽而渔成语造句和典故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的意思-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成语名称: 竭泽而渔 jié zé ér yú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竭泽而渔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竭泽而渔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竭泽而渔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竭:弄尽;泽:池塘;渔:捕鱼。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也比喻残酷榨取。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正音]竭;不能读作“jiē”或“hè”。

[辨形]渔;不能写作“鱼”。

[近义] 杀鸡取卵 不留余地

[反义] 从长计议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偏睚式。

[例句] 另外的错误观点;就是不顾人民困难;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诛求无已。

[英译] fish out by pumping off the water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文公率军在城濮与楚国对峙,他问狐偃如何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他又问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用欺骗的办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鱼,到第二年就没鱼捉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晋文公用狐偃的计策打败了楚军,但在论功行赏时雍季却在狐偃之上。他说:“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

百科解释如下:

竭泽而渔

春秋时期,晋文公率军在城濮与楚国对峙,他问狐偃如何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他又问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用欺骗的办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鱼,到第二年就没鱼捉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晋文公用狐偃的计策打败了楚军,但在论功行赏时雍季却在狐偃之上。他说:“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   目录 ? 成语出处 ? 成语示例 ? 古文 ? 相关人物 英汉词典解释

&gt&gt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成语出处[回目录]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淮南子·本经训》:“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田:打猎。竭:尽。渔:捕鱼。

 解释:泽: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成语示例[回目录]

另外的错误观点,那就是不顾人民的困难,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诛求无已。 《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

古文[回目录]

原文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出处 《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 注释 竭:使......干涸

 渔:捕鱼

 明年:第二年

 焚:用火烧

 薮(sǒu):指草野

 田:通“畋”,打猎

译文 使河流干涸而捕鱼,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但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但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用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现在侥幸有用,以后却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这不是长久之计 文言知识 释“竭” 上文“竭泽而渔”中的“竭”,指“干涸”,这里是使动用法,句意为使池水干涸而捕鱼。又,“地震,山崩川竭”,意为因为地震,山崩塌,河流干涸。它还指“尽”,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力竭而毙”,意为精力用尽而倒下。 相关人物[回目录]

雍季

 雍季是春秋时期晋国大臣,故事竭泽而渔的主要人物。

 狐偃(约前715年~前629年),春秋时晋国的卿。亦称子犯、舅犯、咎犯、臼犯、狐子、狐突之子,晋文公重耳之舅,故又称舅氏。公子重耳(即晋文公)的舅父,亦称舅犯(一作咎犯)。其父狐突,字伯行,为大戎狐氏(今山西交城却波村人)。与晋同祖,是晋支族入主诸戎部落者。

 狐偃

 狐偃忙于大戎。其姊(或妹)狐姬嫁于太子诡诸(晋献公)后,其父狐突“事晋为大夫”,狐偃即随其父至晋都曲沃(今山西闻喜)。公子重耳少年时期便受教于狐偃,赵衰等。这几个人“实左右之,公子居则下之,动则 焉”,成年以后仍是如此。后来楚成王赞他“广而俭,文而有礼”显然是狐赵等人耳濡目染的结果。献公八年(前671年),迁都绛(今山西新绛,一说翼城),狐偃随重耳至绛。献公十二年,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

 居蒲(今山西隰县西北),夷吾居屈(今山西石楼),狐偃又随重耳至蒲。献公二十一年,骊姬诬谄申生有弑君杀父之意,申生自缢身亡。狐偃保重耳“备守蒲城”,一年后出亡。有关狐偃这数十年的事迹,史载不详。据考,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即己成人,狐偃寄人篱下,尽为父为师之劳,不会有大的作为,但对晋后期政局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文公染于舅犯,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评价中肯贴切。

 狐偃随重耳出亡时,已逾花甲之年,仍不辞劳苦,夹辅重耳,为他出了很多计策,使重耳最终得以返回晋国,宏图霸业。

 重耳

 重耳一行离晋后,狐偃力主去狄。当时,齐国是中原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北杏盟约后,齐桓公实际上已成为中原盟主。楚国也是南方的经济军事大国。狐偃为何弃强投弱呢?因为他意识到,齐楚千里迢迢,沿途崇山大川,举步维艰,仓皇出走又缺乏给养,即使能免于追杀,也会困途中。且齐楚是否肯予接纳,也有疑问。而狄近易达,又是重耳母国,纳公子重耳应在情理之中。还有狄晋毗邻,可以观望动静,蓄力待时。可见,这个决定不失为上策。

 重耳在狄十二年,狐偃反劝他赴齐。此时戎狄势力大为削弱,己无力帮助重耳“成事”,齐桓公虽年已垂暮,但雄心犹在,欲借晋为助,与秦楚抗衡,维持霸主地位。且“管仲殁没”,“哀而思始”“求善以忠”,定会收留人才济济的重耳一行。至齐后,果然受到桓公的热情款待,对重耳更是深加恩渥。只是由于齐桓公卒,五子争立,诸侯叛齐,内外交困,“子犯知其不可以动”,才毅然决定离开齐国。这时,多年的流亡生活已使重耳意志消沉。他枕于安乐,“遂无去心”,“有终焉之志也”。狐偃又与姜氏谋,“醉而载之以行”。如果不是狐偃机智果敢地迫使重耳离齐,重耳只能在齐国苟且一生,文公霸业将无从谈起,春秋历史形势必会大变。

 重耳返国,时值晋动荡之余。十数年间,晋内讧不已,国乱民忧。先是“骊姬之乱”,继而献公去世,里克、邳郑杀奚齐、卓子,荀息身亡,晋惠公夷吾上台后,又杀了掌握实权的里、邳等大臣,弄得人心惶惶,众叛亲离。对外惠公背信弃义,发动不义战争,使晋元气大伤。

 然而,从公元前636年文公即位,到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后不到五年时间,文公何以能宣信诸侯,称雄天下呢?《左传》云,文公历游诸国,备尝“险阻艰难”,故返国后,知“励精图治”以求霸。事实上,这是狐偃、赵衰等股肱之臣,帮助文公“蓄爱百姓,厉养戎土”的结果,其中,狐偃更是出了大力。

 狐偃等帮助文公革新内政,迅速医治留下的创伤,从而奠定了与秦楚抗衡的物质基础。主要措施有:—,选拔优秀人才治理国家,多年来,随重耳共度患难的一批老臣都被委以军国重任。二,提倡孝事父母,尊祖敬家,忠于国事,“以厚民性”。三,废除繁重的徭役,减免苛捐杂税,资助无力生活和生产者。四,鼓励农耕,劝有分无,省灭国用,足财备凶。五,“大搜于被庐”,改上下两军之制为上中下三军之制。这些措施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社会生产,推动工商业的繁荣,提高晋军的战斗力,起了积极的作用。从而使晋国呈现了“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昌盛景象。文公四年,晋军能在城濮大败楚军,一战而成霸业,无疑是改革带来的必然结果。

 文公元年(前636年),周室内乱,襄王弟昭叔(太叔带)伙同狄人伐周,占洛邑。襄王避难于郑,派使者简师父,左鄢父求救于晋和秦。文公二年,秦军至河上,将纳王。由于晋大乱之余,百端待举,国力尚薄,文公对勤王事宜迟疑不决。狐偃却以其敏锐的政治嗅觉和远见卓识,意识到这是晋成为诸侯盟主的天赐良机。当时,整个局势对晋极为不利。远在南方的楚国,自成王继位后,不断向北方扩张领土,公元前656年召陵之会后,楚加紧了北上的步伐,大有继齐桓公之后而称霸中原之势。西秦也不偏安于边陲,一直在觊觎晋国的领土。狐偃当然知道,只有南阻强楚,西扼边秦,才能入主中原。而此时的晋国,积贫积弱,国步维艰,在经济军事方面尚无力与秦楚抗衡。为此,必须首先在政治上取得诸侯的信任,提高晋的威望。况周王室同晋宗室有名义上的宗法关系,不纳则失之于义。狐偃力劝文公:“继父之业,定武之功启土安疆,于此乎在矣。”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文公终于出兵勤王,杀王子带于隰城(今山西汾阳),王入城周(今河南洛阳)。周王设宴款待晋文公,并赐樊、温、原和攒茅等人邑之田给文公。

 勤王不仅扩大了晋国的疆域,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晋在诸国中的地位,为晋入主中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狐偃不仅具有政治家过人的胆识,还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大智大勇。文公三年(前634年)楚胁迫陈蔡攻宋,宋求救于晋。从当时的各诸侯国局势看,晋楚两国的直接冲突已经不可避免。但是,晋军在数量抑或质量上都逊于楚军。面对强敌,狐偃采取“调虎离山之计”,避其锋芒,以智取胜。他提出:“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于是,晋军伐曹卫,取五鹿(今河南濮阳东南),三月攻占曹国都城,迫使楚军撒出宋国。

 当楚军复攻宋国时,狐偃毫不惧色。决心同楚国决一雌雄。他预言:“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打消了晋文公的顾虑。狐偃战赂上蔑视敌人,是以战术上重视敌人为前提的。《吕氏春秋》云:“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曰‘楚众我寡,为之奈何’,咎犯对曰‘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以文,繁战之君,不足以诈,君亦诈之而已。”在城濮之战中,晋军始终贯彻狐偃“诈”的策略。战争初期,晋军“退三舍避之”,使楚军更加骄横轻敌。战争中间,狐偃、先轸命令晋军以虎皮蒙马,马后拖着树枝,扬起尘土,制造逃跑假象,“伐其木以盖其兵”,迷惑楚军,使楚军处处被动挨打,以“败绩”告终。

 城濮之战晋胜楚败的结局,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它改变了春秋时期中原的政治格局,确立了晋的霸主地位,从此开始了晋楚争霸中原的百年历史。关于战争的指挥者,有学者认为主要是先轸。事实上,狐偃所起的作用也不可低估。“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于城濮。”是有道理的。连晋文公也盛赞:“偃言万世之功”,给狐偃以极高的评价。

 僖公三十一年(前629年),狐偃卒。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可以这样说,狐偃为晋文霸业付出了毕生心血,无狐偃则无晋文霸业,此誉实不为过。狐偃的品行和才华受到各国诸侯大夫的推崇。宋公孙固称孤偃“惠以有谋”;曹大夫僖负羁赞狐偃:“可谓贤矣”楚令尹子至见其卿才,甚至“请上狐偃。”狐偃同其父狐突,其兄狐毛还受到后人深切的怀念。原因是,狐偃具有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和忍辱负重的传统美德。流亡途中,历尽磨难。所经各国,有礼遇,更多的则是冷遇和轻慢,甚至难免乞食,或有杀身之虞。狐偃为了返国大局,忍辱负重,唯力是视,受到时人的嘉许和后人的尊敬。其次,孤氏父子之人忠公体国,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骊姬之乱后,狐突派其二子夹辅重耳,逃出晋国。在秦时,当狐偃听到献公命从重耳亡者返国,不返者“尽灭其家”的胁迫时,他大义凛然,拒绝回晋。其父狐突也仗义节,伏剑身亡。两汉、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历代皇帝都以狐突忠贞报国为忠义楷模,及至宋代,宋徽宗封狐突为忠惠利应侯。七月十四日狐突诞辰日至今仍为交城一带的传统古节。最后,作为功绩卓著的政治家、军事家,狐偃在春秋发展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晋之卒成霸业,偃之力居多,”而晋文公称霸,遏止了秦楚等生产力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的扩张,动摇了西周宗法统治秩序,有利于中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那么.狐偃的历史贡献则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英文: kill the goose that laid the golden eggs /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87565.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com/v94663.htm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关于丛林的四字词

林下风度 称颂妇女娴雅飘逸的风采

把臂入林 把:指挽着;林:山林。互挽手臂,表示亲热。旧指相偕归隐。

长林丰草 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旧常喻隐居之地。

独木不成林 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焚林而猎 焚烧树木林,猎取禽兽。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久打算。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竭:使……干涸;渔:打鱼。烧毁森林捕捉野兽,排干湖水去捕捉鱼。比喻只顾眼前的利益,无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

桂林一枝 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原为晋时郤诜的自谦语。后称誉人才学出众。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涸:使水干枯;泽:聚水的洼地;焚:烧毁。把池水戽干来捕鱼,将林地烧毁来打猎。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林下风范 林下:幽僻之境;风范: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绿林豪客 绿林:西汉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军”。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的武装力量指伤害人民的群盗股匪。

林下风气 林下:幽僻之境;风气: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茂林修竹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枪林弹雨 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形容战斗激烈。

穷猿投林 穷猿:被猎人紧追的猿猴。比喻在穷困中急于找一个栖身的地方。

青林黑塞 比喻指知己朋友所在之处。

穷猿奔林 穷猿:被猎人紧追的猿猴。比喻在穷困中急于找一个栖身的地方。

肉山脯林 积肉如山,列脯如林。原是夏桀生活芒*的故事,后比喻宴会的奢侈。

声振林木 形容歌声或乐器声高亢宏亮。

言谈林薮 林薮: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指关于谈论的人。

瑶林琼树 形容人容貌智力出众。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

独木不林 〖解释〗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巢林一枝 指鹪鹩筑巢,只不过占用一根树枝。后以之比喻安本分,不贪多。

弹雨枪林 弹下如雨,枪立如林。形容战斗剧烈。

焚林而狩 同“焚林而田”。

焚林而田 烧毁树林以猎取野兽。比喻取之不留馀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焚林而畋 同“焚林而田”。

焚林竭泽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喻只图眼前利益。

丰草长林 ①茂草高林。②指隐逸之地。

桂林杏苑 古时乡试例在农历八月举行,考中称折桂;会试例在农历三月举行,考中称探杏。因以“桂林杏苑”指乡试、会试。

寄迹山林 隐居山林间,不过问世事

林寒洞肃 寒:寒冷;肃:肃杀。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溪涧浅落的景象。

林寒涧肃 指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的景象。

林籁泉韵 风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产生的悦耳声音。泛指天籁。

林栖谷隐 谓在山林隐居。亦指隐居的人。

泮林革音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后用“泮林革音”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

披林撷秀 犹言去粗存精。

弃车走林 《左传·宣公十二年》:“乙卯,王乘左广以逐赵旃。赵旃弃车而走林。”后因以“弃车走林”喻临阵脱逃。

山林隐逸 隐居山林的士人。即隐士。

深山穷林 与山外、林外距离远的、人迹罕至的山岭、森林。

关于竭泽而渔的三个历史小故事

1、竭泽而渔

春秋时期,晋文公率军在城濮与楚国对峙,他问狐偃如何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他又问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用欺骗的办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鱼,到第二年就没鱼捉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

晋文公用狐偃的计策打败了楚军,但在论功行赏时雍季却在狐偃之上。他说:“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

2、不留余地

有一年,宰相向太宗建议:不满十八岁的青年男子,只要身形高大、体格强壮,都可以应征入伍。

唐太宗批准了这个建议,但奏章却多次被魏征驳回。唐太宗非常生气,于是召集众臣,准备当面训斥魏征。

谁知魏征毫无惧色,并说道:如果把湖水淘干,可以把鱼逮得一干二净,可是明年就没有鱼了;如果把森林烧光,林中的野兽就无处藏身,但明年就没有野兽了。

现在把不够十八岁的强壮男子都收入军队,不留任何余地,那么以后的租调杂徭将从哪里去征取呢?说得唐太宗恍然大悟,于是接受魏征的意见并重奖了他。

3、饮鸩止渴

霍谞是东汉人,他自幼发奋读书,从小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才华,年纪轻轻便精通四书五经,并通过了明经科的考试。他在当地是有名的“小才子”,长大以后,曾为河南尹,后做过廷尉。

霍谞有个在郡里当官的舅舅,叫宋光。由于他为人正直、秉公执法,所以成了一些权贵的眼中钉。后来,权贵们联合起来诬告宋光篡改诏书,皇帝信以为真,就把宋光逮捕,押到京都洛阳,关进了监狱。这时,霍谞才十五岁。

霍谞不相信舅舅会篡改诏书。宋光入狱以后,霍谞十分着急,日夜思考解救舅舅的方法。最后,他决定给当时掌管朝廷大权的大将军梁商写一封信,为舅舅申冤。

他在信中说:宋光出身官宦之家,仕途平稳顺利,现已位居地方首长的高位。他为人正直、秉公守法,从而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这样的一个人,即使对于皇上的诏书有所疑虑,也会采用一种稳当的方式来解决,怎么可能冒着罪私下更改诏书?这样的行为好比是一个人为了充饥而去吃附子,为了解渴而去饮鸩 (“鸩”的羽毛泡过的毒酒)。

这样的话,食物还没进到肠胃里,刚到咽喉人就已经断气了,怎么可能会有人这样做呢?

梁商读了这封信,觉得霍谞说得很有道理,又听说他只有十五岁,对他的胆识颇为赞赏。后来,梁商不仅重审此案,还亲自到皇帝那里替宋光辩白。

案件终于真相大白,宋光也被无罪释放。从此以后,霍谞的名声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扩展资料:

出处:

1、竭泽而渔

出自《吕氏春秋·义赏》,原文: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来年无鱼;焚薮(sǒu)而田,岂不获得?而来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译文:使河流干涸而捕鱼,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但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但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用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如今有用,以后却不会再有第二次了,这不是长久之计。

2、不留余地

出 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此狐眼光如镜,然词锋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翻译:这只狐狸眼光亮如镜,但是词锋芒太有利,未免毫无保留地了。

3、饮鸩止渴

出自《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翻译: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人。

百度百科——竭泽而渔

百度百科——饮鸩止渴

百度百科——不留余地

带有而泽的成语及解释

  带有而泽的成语及解释

 [温润而泽] wēn rùn ér zé

 比喻人的态度、言语温和柔顺。

 [顺非而泽] shùn fēi ér zé

 顺从错误言行且加以润饰。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fén lín ér tián, jié zé ér yú

 竭:使……干涸;渔:打鱼。烧毁森林捕捉野兽,排干湖水去捕捉鱼。比喻只顾眼前的利益,无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

 [竭泽而 渔] jié zé ér yú

 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hé zé ér yú, fén lín ér liè

 涸:使水干枯;泽:聚水的洼地;焚:烧毁。把池水戽干来捕鱼,将林地烧毁来打猎。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涸泽而渔] hé zé ér yú

 抽干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竭泽而渔 古文版!我很急啊!要小学的

解释:泽: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淮南子·本经训》:“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田:打猎。

示例:另外的错误观点,就是不顾人民困难,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诛求无已。 ★《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

近义词:杀鸡取卵

反义词:从长计议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指不作长远打算

故事:春秋时期,晋文公率军在城濮与楚国对峙,他问狐偃如何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他又问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用欺骗的办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鱼,到第二年就没鱼捉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晋文公用狐偃的计策打败了楚军,但在论功行赏时雍季却在狐偃之上。他说:“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

英文:kill/killing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相关人物:

雍季

雍季是春秋时期晋国大臣,故事竭泽而渔的主要人物。

狐偃(约前715年~前629年),春秋时晋国的卿。亦称子犯、舅犯、咎犯、臼犯、狐子、狐突之子,晋文公重耳之舅,故又称舅氏。公子重耳(即晋文公)的舅父,亦称舅犯(一作咎犯)。其父狐突,字伯行,为大戎狐氏(今山西交城却波村人)。与晋同祖,是晋支族入主诸戎部落者。

狐偃忙于大戎。其姊(或妹)狐姬嫁于太子诡诸(晋献公)后,其父狐突“事晋为大夫”,狐偃即随其父至晋都曲沃(今山西闻喜)。公子重耳少年时期便受教于狐偃,赵衰等。这几个人“实左右之,公子居则下之,动则 焉”,成年以后仍是如此。后来楚成王赞他“广而俭,文而有礼”显然是狐赵等人耳濡目染的结果。献公八年(前671年),迁都绛(今山西新绛,一说翼城),狐偃随重耳至绛。献公十二年,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今山西隰县西北),夷吾居屈(今山西石楼),狐偃又随重耳至蒲。献公二十一年,骊姬诬谄申生有弑君杀父之意,申生自缢身亡。狐偃保重耳“备守蒲城”,一年后出亡。有关狐偃这数十年的事迹,史载不详。据考,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即己成人,狐偃寄人篱下,尽为父为师之劳,不会有大的作为,但对晋后期政局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文公染于舅犯,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评价中肯贴切。

狐偃随重耳出亡时,已逾花甲之年,仍不辞劳苦,夹辅重耳,为他出了很多计策,使重耳最终得以返回晋国,宏图霸业。

重耳一行离晋后,狐偃力主去狄。当时,齐国是中原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北杏盟约后,齐桓公实际上已成为中原盟主。楚国也是南方的经济军事大国。狐偃为何弃强投弱呢?因为他意识到,齐楚千里迢迢,沿途崇山大川,举步维艰,仓皇出走又缺乏给养,即使能免于追杀,也会困途中。且齐楚是否肯予接纳,也有疑问。而狄近易达,又是重耳母国,纳公子重耳应在情理之中。还有狄晋毗邻,可以观望动静,蓄力待时。可见,这个决定不失为上策。

重耳在狄十二年,狐偃反劝他赴齐。此时戎狄势力大为削弱,己无力帮助重耳“成事”,齐桓公虽年已垂暮,但雄心犹在,欲借晋为助,与秦楚抗衡,维持霸主地位。且“管仲殁没”,“哀而思始”“求善以忠”,定会收留人才济济的重耳一行。至齐后,果然受到桓公的热情款待,对重耳更是深加恩渥。只是由于齐桓公卒,五子争立,诸侯叛齐,内外交困,“子犯知其不可以动”,才毅然决定离开齐国。这时,多年的流亡生活已使重耳意志消沉。他枕于安乐,“遂无去心”,“有终焉之志也”。狐偃又与姜氏谋,“醉而载之以行”。如果不是狐偃机智果敢地迫使重耳离齐,重耳只能在齐国苟且一生,文公霸业将无从谈起,春秋历史形势必会大变。

重耳返国,时值晋动荡之余。十数年间,晋内讧不已,国乱民忧。先是“骊姬之乱”,继而献公去世,里克、邳郑杀奚齐、卓子,荀息身亡,晋惠公夷吾上台后,又杀了掌握实权的里、邳等大臣,弄得人心惶惶,众叛亲离。对外惠公背信弃义,发动不义战争,使晋元气大伤。

然而,从公元前636年文公即位,到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后不到五年时间,文公何以能宣信诸侯,称雄天下呢?《左传》云,文公历游诸国,备尝“险阻艰难”,故返国后,知“励精图治”以求霸。事实上,这是狐偃、赵衰等股肱之臣,帮助文公“蓄爱百姓,厉养戎土”的结果,其中,狐偃更是出了大力。

狐偃等帮助文公革新内政,迅速医治留下的创伤,从而奠定了与秦楚抗衡的物质基础。主要措施有:—,选拔优秀人才治理国家,多年来,随重耳共度患难的一批老臣都被委以军国重任。二,提倡孝事父母,尊祖敬家,忠于国事,“以厚民性”。三,废除繁重的徭役,减免苛捐杂税,资助无力生活和生产者。四,鼓励农耕,劝有分无,省灭国用,足财备凶。五,“大搜于被庐”,改上下两军之制为上中下三军之制。这些措施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社会生产,推动工商业的繁荣,提高晋军的战斗力,起了积极的作用。从而使晋国呈现了“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昌盛景象。文公四年,晋军能在城濮大败楚军,一战而成霸业,无疑是改革带来的必然结果。

文公元年(前636年),周室内乱,襄王弟昭叔(太叔带)伙同狄人伐周,占洛邑。襄王避难于郑,派使者简师父,左鄢父求救于晋和秦。文公二年,秦军至河上,将纳王。由于晋大乱之余,百端待举,国力尚薄,文公对勤王事宜迟疑不决。狐偃却以其敏锐的政治嗅觉和远见卓识,意识到这是晋成为诸侯盟主的天赐良机。当时,整个局势对晋极为不利。远在南方的楚国,自成王继位后,不断向北方扩张领土,公元前656年召陵之会后,楚加紧了北上的步伐,大有继齐桓公之后而称霸中原之势。西秦也不偏安于边陲,一直在觊觎晋国的领土。狐偃当然知道,只有南阻强楚,西扼边秦,才能入主中原。而此时的晋国,积贫积弱,国步维艰,在经济军事方面尚无力与秦楚抗衡。为此,必须首先在政治上取得诸侯的信任,提高晋的威望。况周王室同晋宗室有名义上的宗法关系,不纳则失之于义。狐偃力劝文公:“继父之业,定武之功启土安疆,于此乎在矣。”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文公终于出兵勤王,杀王子带于隰城(今山西汾阳),王入城周(今河南洛阳)。周王设宴款待晋文公,并赐樊、温、原和攒茅等人邑之田给文公。

勤王不仅扩大了晋国的疆域,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晋在诸国中的地位,为晋入主中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狐偃不仅具有政治家过人的胆识,还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大智大勇。文公三年(前634年)楚胁迫陈蔡攻宋,宋求救于晋。从当时的各诸侯国局势看,晋楚两国的直接冲突已经不可避免。但是,晋军在数量抑或质量上都逊于楚军。面对强敌,狐偃采取“调虎离山之计”,避其锋芒,以智取胜。他提出:“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于是,晋军伐曹卫,取五鹿(今河南濮阳东南),三月攻占曹国都城,迫使楚军撒出宋国。

当楚军复攻宋国时,狐偃毫不惧色。决心同楚国决一雌雄。他预言:“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打消了晋文公的顾虑。狐偃战赂上蔑视敌人,是以战术上重视敌人为前提的。《吕氏春秋》云:“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曰‘楚众我寡,为之奈何’,咎犯对曰‘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以文,繁战之君,不足以诈,君亦诈之而已。”在城濮之战中,晋军始终贯彻狐偃“诈”的策略。战争初期,晋军“退三舍避之”,使楚军更加骄横轻敌。战争中间,狐偃、先轸命令晋军以虎皮蒙马,马后拖着树枝,扬起尘土,制造逃跑假象,“伐其木以盖其兵”,迷惑楚军,使楚军处处被动挨打,以“败绩”告终。

城濮之战晋胜楚败的结局,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它改变了春秋时期中原的政治格局,确立了晋的霸主地位,从此开始了晋楚争霸中原的百年历史。关于战争的指挥者,有学者认为主要是先轸。事实上,狐偃所起的作用也不可低估。“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于城濮。”是有道理的。连晋文公也盛赞:“偃言万世之功”,给狐偃以极高的评价。

僖公三十一年(前629年),狐偃卒。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可以这样说,狐偃为晋文霸业付出了毕生心血,无狐偃则无晋文霸业,此誉实不为过。狐偃的品行和才华受到各国诸侯大夫的推崇。宋公孙固称孤偃“惠以有谋”;曹大夫僖负羁赞狐偃:“可谓贤矣”楚令尹子至见其卿才,甚至“请上狐偃。”狐偃同其父狐突,其兄狐毛还受到后人深切的怀念。原因是,狐偃具有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和忍辱负重的传统美德。流亡途中,历尽磨难。所经各国,有礼遇,更多的则是冷遇和轻慢,甚至难免乞食,或有杀身之虞。狐偃为了返国大局,忍辱负重,唯力是视,受到时人的嘉许和后人的尊敬。其次,孤氏父子之人忠公体国,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骊姬之乱后,狐突派其二子夹辅重耳,逃出晋国。在秦时,当狐偃听到献公命从重耳亡者返国,不返者“尽灭其家”的胁迫时,他大义凛然,拒绝回晋。其父狐突也仗义节,伏剑身亡。两汉、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历代皇帝都以狐突忠贞报国为忠义楷模,及至宋代,宋徽宗封狐突为忠惠利应侯。七月十四日狐突诞辰日至今仍为交城一带的传统古节。最后,作为功绩卓著的政治家、军事家,狐偃在春秋发展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晋之卒成霸业,偃之力居多,”而晋文公称霸,遏止了秦楚等生产力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的扩张,动摇了西周宗法统治秩序,有利于中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那么.狐偃的历史贡献则就是显而易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