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敢于创新精选议论文作文5篇

2.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用英语怎么说最合适

3.黄道吉日的意思

4.我国古代外语是怎么样翻译过来的?

5.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敢于创新精选议论文作文5篇

洋为中用打一民族名-洋为中用是谁说的

敢于创新精选议论文作文5篇

 爱因斯坦说“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需要创新。今日我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敢于创新的作文,仅供参考学习,一起来看看吧!

  敢于创新:篇1

 首全部登上单曲榜前十名。在舞蹈上,他同样敢于创新。1983年,3月24日晚,杰克逊在地下室的一间厨房里联系着一个从**《灵魂列车》中学来的新舞步。他对舞步进行了改良,当他表演出来时,全场都惊呆了。这就是独一无二的太空舞步。只有打破束缚才有创新,只有创新才能领先。是勇于打破规则的创新,成就了杰克逊音乐之王的梦想。

 是创新让”苹果“站了起来,是创新让乔布斯成就了梦想。

 当洛基亚还在创造全键盘手机时,乔布斯的苹果公司已经明白手机的按键应越少越好,当iphone一上市,理科以他时尚简约的外形,简单易学的操作和其简单外表成反比的大量功能迅速的占领了全球的手机市场。以至于现在”苹果“每推出一部新机,即使价格比普通手机高出几倍到几十倍,抢购热潮仍会引起万人空巷的局面。这便是创新的力量。为何中国出不了乔布斯,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国。上到精密电子,下到袜子、打火机,中国制造创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为什么中国就出不了“乔布斯”?就是因为创新的缺乏。只有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却不够,少有“颠覆新”产品出现。所以是创新让“苹果”脱颖而出,是创新让乔布斯功成名就。

 创新让毕加索把抽象派进行到底,让《公牛》在抽象中包含形与神。

 毕加索擅长在其他画派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将作品提高到新的境界。比如抽象派常常用几何图形去变现意蕴,到了毕加索那里,则简而又简。1945年12月日,毕加索画了一头公牛,他把公牛画得十分逼真,但他并不满足。在以后的一个多月里他一共画了九次公牛,每一次公牛都比前一次更“消瘦”,许多多余的东西被删掉,当人们看到成品时很难想象,画家花费许多心血画就的寥寥数笔,却精炼的表现了公牛的形与神。是创新让毕加索在抽象画上圆了自己的梦,是创新让《公牛》昂首向前。

 创新与梦想就像一对暖生的兄弟,不管是杰克逊、乔布斯还是毕加索。有梦想的人一定勇于创新。勇于创新的人,我相信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就自我。

 敢于创新:篇2

 我认为小孙说的对,创新就是最好的传承。因为从人类整个发展历史来看:几百万年以来,一部人类的发展史,人类总是在继承中不断地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地发展、壮大。

 想想看,若无传承,只靠自身的能力来创新,哪怕你是爱迪生,是爱因斯坦,若无前人留下来的大量知识作为储备,又能有怎样的创新呢?你知道灯泡上标着爱迪生的名字。殊不知再早于他多年之前,便有了灯泡儿。他不过是找到了能让其寿命延长的方法罢了,若无传承创新只能是纸上谈兵

 同样的道理,我们经常一直都在说要将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努力传承下去。每次谈到这种话题都会,令人精神格外的振奋。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这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每一位华夏儿女都会为之骄傲和自豪!可是,必须明确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对现代人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是在继承中不断地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地发展、壮大。

 君不见,如今之社会,在一些所谓的专家的引导下,一些青年人企图跟上潮流的步伐,什么都要向欧美看齐,认为我们在创新:每年都要热衷于举办愚人节、情人节、各种狂欢节,认为我们在创新;笨拙的用刀叉切下那半生不熟的牛排,送入口中,尽管那么不熟练,好像自己很“洋气”,很高雅,而使用伴随我们生活了五千年的筷子,会被认为是土里土气,这也是在创新吗?

 其实我认为,我们应该将传承祖先留下来的几千年来的心血的结晶,不遗余力地在传承;对于没落的部分也应该毫不犹豫的剔除,即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一些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我们不应该排斥,而应该秉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兼容并蓄,通过消化吸收,没我所用,即就是“洋为中用”吧。

 同学们,请记住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是在继承中不断地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地发展、壮大。

 几个同学在讨论创新的话题。小赵说,创新可以让人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小钱说,创新需模仿,这是创新的必经之处;小孙说,创新就是最好的传承,引发了我的思考。

 人类如果不去继承前人的知识和经验,事事要从头做起,那么人类现在还处于饮食茹毛饮血的阶段;同样的道理,如果人类因循守旧,照搬前人的知识和经验,不敢做出哪怕任何一点创新,那么也许人类现在还处于刀耕火种的时代。

 人类正是凭借着继承了一代又一代人知识和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创新,然后不断地一点一点的积累,厚积薄发。正因为如此,人类从钻木取火时代发展到原子能时代。

 这时,就会出现两个问题:自认为是创新,一个是几乎或者完全抛弃本民族传统文化,热衷或者膜拜于外来的“洋文化”,这就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过分强调继承,对于一些没落的、腐朽的糟粕文化,一味地照搬,奉为经典,这样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有害的。

 君不见,如今之社会,又在流行模仿古代行“祭拜孔子”的各种礼节;个别学校要求学生行“拜师礼”;一些学校要求小学生跪着为父母洗脚。

 我们要做的传承自己民族的文化,并不断创新,把我们民族的文化不断发展、光大。我们中华民族本来就有5000年的文化沉淀,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宝藏。当然,这要让我们自己去挖掘。

  敢于创新:篇3

 翻开人类历史长卷,有多少伟大的科学家实践着不正是通过创新----这盏明灯而达到成功彼岸的吗?就拿物理学家法拉第来说吧,他在奥斯特实验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产生了新的研究思路,提出能否实现磁生电这一伟大的构想,经过一系列的实验与探索,他终于成功了,从而开创了电学事业的先河。他不正是由于创新精神而获得成功的吗。

 为何古时候的中国国迟迟得不到发展,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创新精神,只能按照前人的思维方式做下去,所以导致落后,不能与其他西方大国所较量。

 学习贵在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学有所成,只有发扬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三:梅烜荣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这一词也渐渐的引入人心,创新是学习的生命力,她像一盏明灯,在黑暗中放射万丈光芒,引导人们不断前进,促使社会发展,走向成功之路。

 培根曾经说过:”只见汪洋就以为没有大陆的人,不过是挫劣的探索者,这些探索者的失败是必然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创新的精神,科学发明需要创新精神。

 与之相反,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在这一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对资本家发给工人的工资产生了疑问。正是抱着这种探索的创新的精神,他不断深入工人群众,调查研究,终于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秘密,为了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学习必须有创新,否则,即使读万卷书,也是徒劳无益的。

 所以,时代在不断更新,人们的生活态度也一直在改变着,对于学习更应该创新,这样,未来才不会迷茫。

  敢于创新:篇4

 一片带刺的叶子划破了他的手,意外的是鲁班的锯诞生了;一个简单的蝴蝶玩具,将莱特兄弟二人带向了那未知的天空;整天玩纸牌,令人诧异的事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与大家见面了……。这一个个奇思妙想到底来源是什么力量,我想那一定是创新。

 1920年,年近花甲的齐白石先生在听了陈师的另辟蹊径的建议后,闭门谢客,苦苦专研琢磨,刻意求新,经过十年的艰苦探索,他终于走出一条突破自我,超越前人的艺术新路,此时的齐白石,摆脱了民间艺术粗糙繁琐的成分,融合了文人画简隽永的笔墨,并创造性地以镌刻和金石之笔入画,终于形成了自己形神兼具和刚劲清新的艺术风格,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全新的艺术境界。

 卓别林说过:“对于一个艺术家,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其成绩往往是惊人的。”技艺本就精湛的齐白石勇于创新,那么他的成绩也是我们所能看到的。

 美国历经百年的自由女神铜像翻新后,现场存有200吨废料,难以置信,一个叫斯塔克的人,自告奋勇,主动承包清理,他将废料分类整理,把废铜改铸成纪念塔,废铅改铸成纪念币,水泥碎块整理成小石碑装在玲珑剔透的小盒子里,让大家选购,结果,本来无人问津难以处理的一堆垃圾,在他的手里化腐朽为神奇,身价百倍,正是由于斯塔克不拘于传统方法,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由此获得大利。

 事实证明,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可能变得僵化,无所作为。

 对于牛顿来说,晚年的他不懂得创新,年轻时因一个苹果发现万有引力,以后的每一步,一步一个脚印取得成就,但在晚年,却沉迷于亚里士多德的柏拉图学说,花费十年的时间“潜心”研究上帝的存在,不思进取,在迷信中一点一点地浪费时间,将自己的创新精神丢进大海,最后赔上自己的老年时光,毫无所得。

 创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必需的精神,有了创新精神,你就可以与列文虎克在显微镜下观察生物;有了创新精神,你就可以与哥白尼遨游浩瀚银河;有了创新精神,你就可以与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奇思妙想;有了创新精神,你就可以与瓦特漫游蒸汽时代……。。

  敢于创新:篇5

 爱迪生在科学上的创新,让人们在黑夜也能获得光明;哥白尼在历史上的创新,让人们对浩瀚宇宙有了更深沉次的了解;乔布斯在科技上的创新,改变了人们以前固有的生活方式。可见,创新是人类探索进步的源泉。创新改变世界,创造未来。

 当今世界局势日新月异,竞争日益激烈。这样的现实下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更应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企业,民族甚至是国家的希望所在。倘若将这些团体比做飞机,那创新就是将其托上天空的机翼。若无创新意识。好比没有机翼的飞机,连自己都无法腾飞,那还谈什么梦想,什么未来呢。所以身为21世纪的新青年,我们应该去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用创新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民族的梦想甚至几亿中华儿女的中国梦,用创新来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

 创新并不只是那些所谓的天才们才有的事情,创新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每个人都可以创新,只要你愿意创新,如果你想有创新的能力。即使你暂时比不上别人,也没关系,只要肯努力,创新是不会放弃每一个有决心有毅力的求助者的。相比那些抄袭者,为什么不用创新来证明自己。与其和他人一样走一条板的路线,倒不如自己披荆斩棘,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虽然也许会遇上许许多多的艰难险阻,但你却有了一条专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经历。现在这个年代,没有创新的人或许活得下去,但是没有创新的国家却是无法存活的。就如一潭水,毫无生气。人民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但却是创新赋予了人们这个能力。没有创新,什么梦想、未来不过是一句空头支票。

 创新的力量可以使一个时代成为荣耀,可以使一个国家挺起脊梁,可以使一个人收获他所没有的荣耀地位。它犹如一双手掌,塑造着我们的未来。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用英语怎么说最合适

洋为中用

翻译如下:

Make foreign things serve China

古为今用

翻译如下:

make ancient things serve the present

黄道吉日的意思

黄道吉日到底是什么意思 “黄道吉日”一词在中华民俗文化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在民间生活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结婚、殡葬、祭祀、入伙、商务合作、建房动土、出差旅游等等,都要查找“黄道吉日”来使自己办事顺利,特别是在现今中华传统文化复苏的时期,这个“黄道吉日”的成语又热起来了,身体力行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但是因为历史原因,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出现了断层,以致很多现代人并不明白“黄道吉日”的由来,因此出现了盲目追求者,将其奉若经典:片面批评者视其为洪水猛兽。等社会怪象。

那么,究竟什么是“黄道吉日”呢?“黄道”本是古代天文学的一个名词,黄道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行轨道。其天文理论起源于古巴比伦,后传入古希腊,公历纪元左右从希腊传入印度,在隋唐时期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了中国。而当时中国天文历法已经有了发展成熟的二十八宿星象体系,因此黄道十二宫传入之后,对中国传统天文学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直到明朝末,基督教传教士把大量西方天文学介绍进中国,黄道十二宫才逐渐被广泛应用。

正好黄道十二宫星座分部的位置,和中国的太阳历,(夏历,也是民间所说的阴历,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宿的分布是一样,也正是这个相同,黄道十二宫才融入了中国的天文学之中。而中国天文星象学体系的形成,本身就是建立在古代占星术理论上的,所以黄道十二宫的概念也就顺理成章的为占星术所用了。他不单只为占星术所用,同时也为农耕,气象预测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其实“黄道吉日”在很大的意义上是从气象预测上来解释的,试想一下,当结婚、殡葬、商务合作、建房动土、出差旅游等活动进行时,风雨雷电,甚至自然灾害的发生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我想没有任激人愿意发生这样的事情吧。

“吉日”一词,也并非带有迷信的含义,他是代表了对一切美好事物的一种愿景,这也是无可厚非的。至于《老皇历》上所指导的看病、做衣服,甚至连洗澡、理发都要找好日子,那就大可不必遵循了。因为那已是过去式了, 在传统文化中也确实有一些糟粕,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时候, 应该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毛主席语录)。而“黄道吉日”正是中西合璧的范例。

所以“黄道吉日”也并不是某种意识形态下的坏事, 例如: 九运会什么时候开幕?什么时候闭幕?广东的九运会筹备委员会就为这事颇费了一番心思。经精心研究,征求多方意见,终于选定了两个“黄道吉日”; 开幕式为2001年11月11日,闭幕式为2001年11月25日; 什么?堂堂的全国运动会居然也这样,未免太儿戏了吧?先别忙下定论,请先看下面的例子:

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也曾由于台风登陆而临时把开幕式往后推迟了两天。

无独有偶,1987年11月20日,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欢庆的会场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原本欢庆祥和热烈的气氛或多或少被这场不识时务的大雨破坏了。

2000年2月20上午,际马拉松比赛在低温和潮湿的天气下开赛。运动员均感力不从心,有10名运动员在途中向临时救护站求助。有5人冲过终点后出现半昏迷状态,其中一人出现全身抽搐症状。想想看,如果九运会是在雨中进行,无疑是个相当的大遗憾。有鉴于此,气象专家们为九运会黄道吉日的选取提供了科学的意见。经了解,气象专家分析了1951-1999年49年间的气象变化,从而定下九运会的具体时间。

中国古代的人们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方能成其大事。用现代科学的观点解释,也有一定道理。其中“天时”一说,很大程度上包括气象条件在内。

在此也希望某些文化学者, 在面对传统......>>

请问日历中的黄道吉日中的内容是什么意思? 将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为六黄道,所谓黄道吉日就是这六神所在的日子。这六神所值日的那一天--黄道吉日,指百事吉利,不避凶忌,万事如意。

冲龙,是指与龙相冲。因为壬辰日中的“辰”,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相配为“龙”。破土,指建筑开始动土,打坑等。移柩,为迁坟挪棺等。

请问黄道吉日里“冲”是什么意思,麻烦知道的告诉我 冲(生肖),所选日和自已生肖相同,应避开。冲鼠就是属鼠的人应该避开。同理冲牛.冲虎.冲兔。

黄道吉日里面的开日,闭日是什么意思 旧时民间习俗,若有重大事情待办,均要讲究择日,选择的最吉利的日子就是黄道吉日,这一天去办事相信最容易成功。与黄道吉日对应的是黑道凶日,这一天是不宜办任何事,凡事需谨慎。

黄历里,在每个日子的下面标有:建、除、满、平、定、执、成、收、破、危、开、闭(俗称12值位)字样,就是说明该日吉凶的。其具体含意如下:

危日:凡事应小心之意。可办事但要小心,大事小用。

开日:指开通顺利,百事可行。

成日:指凡事成就。喜凶诸事均可办理。

闭日;指不通闭塞。可以收敛、埋葬,余事不宜。

建日:指事情未成之初始。宜于建基立业,破土、开斧、开光、安座,此外一切均不宜。

收日:指收回、收敛的含义。只宜收敛、索取、埋葬。此外诸凶事不宜。

满日:指圆满的含意。宜于办一切喜庆之事,忌办诸凶事不吉事。

平日:指平顺之意。喜、凶事均可办。

定日:指凡事皆有定。宜采纳、商贾、拜访、考试等,此外诸凶事不宜。

执日:指凡事固执无变通。一切喜、凶事均宜忌。

破日:指破裂,冲破的含义。忌办一切喜凶事,刑破日就是指此日而说。

除日:指清除的含意。宜于吐故、清洁、沐浴、求医、安葬等。

黄道吉日的冲、煞都什么意思啊 很简单。冲和煞二字都是算卜堪舆中的术语,都是用来表述二事物间的关系,并非真正存在的什么凶神恶煞。你在某种资料看到的冲,是说这一天记日地支和某谁的生肖地支相冲。因为5-19这一天是己未,未与丑存在对冲的关系,你的生肖是丑牛,所以正好对上了冲。至于煞东二字,也很好懂---按五行海论,东方含甲卯乙三个方位,属木,而日辰的干支是己未,属土,木克土,所以己未这一天的克方在东,用煞字替代克字,就成了东方为煞。外行人看黄历,难就难在这里,黄历只用最少的字数排印,我也经常吃它的糊涂。/用不用这一天,就看你的胆量和气魄了。如果心存疑虑,最好改日,免的日后老是耿耿于怀,影响心理状态。

黄道吉日是什么意思 迷信的人,认为可以办事的好日子

黄道吉日中的成日是什么意思 旧时代民间习俗,若有重大事情待办事,均要讲究择一个吉利日子,选择的最吉利的好日子就是黄道吉日了,这一天去办事最容易成功了,与黄道吉日对应的是黑道凶日,这一天是不宜办任何事,凡事谨慎的。

看旧社会的年历(俗称旧黄历)里面,在每个日子的下面标有:建、除、满、平、执、收、成、破危、开、闭字样,就是说明该吉日吉凶的。大致说来,初、危、定、平、成、开为吉日;建、满、执、破、收、闭为凶日。但也要区分要办的事情而具体看待。其具体含意如下:建日:指事情未成之初始。宜于建基立业,破土、开斧、开光、安座,此外一切均不宜。除日:指清楚的含意。宜于吐故、清洁、沐浴、求医、安葬等。满日:指圆满的含意。宜于办一切喜庆之事,忌办诸凶事不吉事。平日:指平顺之意。喜、凶事均可办。定日:指凡事皆有定。宜采纳、商贾、拜访、考试等,此外诸凶事不宜。执日:指凡事固执无变通。一切喜、凶事均宜忌。成日:指凡事成就。喜凶诸事均可办理。收日:指收回、收敛的含义。只宜收敛、索取、埋葬。此外诸凶事不宜。破日:指破裂,冲破的含义。忌办一切喜凶事,刑破日就是指此日而说。危日:凡事应小心之意。可办事但要小心,大事小用。开日:指开通顺利,百事可行。闭日;指不通闭塞。可以收敛、埋葬,余事不宜。

我国古代外语是怎么样翻译过来的?

起源于相互的长期接触,达到彼此理解和交流。比如:贸易等。有过在国外生活经验的人,如果观察不同母语小孩之间从玩耍开始到交流自如的过程就会理解的。

古代有四夷馆,是专门翻译边疆少数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

古代的翻译是如何培养的?

商人贸易都是找些边境的汉人或受汉化的胡人来充当翻译,汉唐时期边境城市就是贸易市场,懂得各族语言的人大有人在

两国交战,多是由使臣(外交官)充当翻译,这些人常年出使国外,不仅了解外国语言,更重要的是了解地形,便于作战.还有就是找些胡人军官当翻译,比如安禄山打仗时就兼任翻译,有时和尚都会临时当回翻译,古代的和尚知识很渊博,因为佛经都是外文,所以精通多国语言是必修课.

宋朝时,翻译这一词就不大陌生了,因为常年对外作战,所以精通各族语言,乃至国外语言的人都比较多,特别是商人,宋朝海外贸易繁盛,翻译就尤为重要了.

近代外语是怎么传入我国的?

从外语传入说到同文馆

文/王学泰

排异反应大约是生物的特性,不仅在身体内部很难容忍外来的东西,身体之外也是这样。每当有了异于自己的事物出现在眼前,人的本能反应第一是惊讶,第二就是排斥。语言是最能表现人的体内外特征的,因此人们对于异于自己的语言尤其敏感。自周代起统治者就提倡“雅言”(当时以关中话为“雅言”)了,要求读《诗》《书》,典礼司仪都要用“雅言”,无形中这是对方言的排斥。《孟子》中提到说楚方言的人是“南蛮舌”之人。对于同属华夏的方言尚且如此,对于外国人说的外国话自然是不在眼下了。

然而很奇怪,东汉中叶以后当我们第一次较大规模与完全陌生的外国文——梵文、卢文——接触的时候,并没有引起什么风波,更没有发生引人注目的歧视与排斥。甚至与常态相反,我们对懂得这些文字的人们还很钦佩、尊敬。在《维摩诘经注序》中描写西域和尚鸠摩罗什开坛讲经的丰采时“手执梵文,口自宣译;道俗虔虔,一言三复”。鸠摩罗什一面翻译,一面讲经,僧俗听众,毕恭毕敬,表现出对精通佛理和谙熟梵文高僧的尊重。那时不仅把精通外语者请进来,而且还不辞辛苦地走出去,东晋的法显,唐代的玄奘历经瀚海大漠,西天取经,都是勇于向外学习的典范。为什么文人士大夫对这些外语外文没有抵触,反而羡慕精通梵文的人呢?这与佛教很快被国人接受,并在中土扎下根来有关;另外,当时华夏文化正处于发展上升时期,文人士大夫胸怀宽广,对于异邦文化很有容纳量。

第二次陌生的大规模外国语传入则是十九世纪下半叶以后的欧洲语言文字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英语。这次的外语西来与那次“番语”截然不同,它是伴随着炮舰鸦片一起来的,因此国人一开始就对它充满恶感,称之为“蟹行文字”(英文等横排,如同螃蟹横行)。有文化的上层人士也由于文化的衰败腐朽,头脑冬烘,除了一部分为了个人利益无耻媚外以外,大多对于涉外的事情是持敌视态度的。同光年间,与外国互派使节。中国使节是代表皇帝出使外洋,一路也称“钦差”。途径州县都要按照钦差的规格迎送,各处州县官多鄙视。有的竟说:“此算什么钦差,直是一群汉奸耳”。郭嵩焘被任命为驻英公使,要找十几个随员,竟无有应者(皆见佚名《外交小史》)。这些在今人看来都是匪夷所思的。

到了咸丰年间,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直进北京。洋鬼子登堂入室,你想闭着眼睛不理他不成了。此时语言交流自然成了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清官员中几乎没有会外语的,要找翻译也很难。葡萄牙人占领的澳门、英国人占领的香港和已经开放通商口岸的城市如上海等地,由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和贸易的需要,一些商人懂得了外语。最初清政府的官员用他们作通事,能够解决一些日常的交流,但很难与外国人做深入的交谈,因为这些懂外语的商人知识面有限,所懂的外语一般也是与商业贸易有关的,如货物名称,价格多少之类,很难登大雅之堂。

为了了解“夷情”和外交的需要,洋务派的领袖李鸿章向朝廷上奏《请设上海学馆折》。提出了清政府应该建立培养外语人材的学馆,以便利与外国沟通。他说:“互市二十年来,彼酋之习我语言文字者夥。其尤者能读我经史,于翰章、宪典、吏治、民情,言之历历。”然而就是到了这个时候(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作为大学士和军机大臣的倭仁(当时的理学家)还上奏“正学自任,力言其不可”。他说中国问题的根本“在人心不在技艺”。御史张盛藻上奏也反对建学馆事。他说,天文算术之类的事情,应该由钦天监(掌管天文历算的衙门)去管,制造工作,应该由工部管(因为拟议筹办学馆除了学习西洋语言文字外,还要学西学,如数学物理之类),文儒近臣,不应当“崇尚技能,师法夷裔”。这种无知愚蠢的奏文竟然在北京官场中广为传诵,以为至论。可见当时北京的风气。此时距离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二十多年了,挨了那么多打,头脑也没有清醒过来。

写到这里不由得使我想起清王朝历史责任问题,现在许多史学家在吹捧“我大清”,对康雍乾赞颂已经到了肉麻的程度;对于晚清则多以“卖国”二字轻轻了之。其实,有清一代,最高统治者的所作所为更多的是误国。清朝历代皇帝最关注的还是如何统治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人。对于除了汉文化圈以外的世界是两眼一抹黑的,他们绝对不接受外界的新事物。从康熙起就失去了许多使国家富强的机会,失去了进入世界强国之林的机遇。鸦片战争以后,颟顸的清统治者又抱住祖宗之法不放,不肯进步,连外语这个简单交际工具都不想去掌握,举国之大,有四亿人口,与外邦打交道却连一个合格的翻译都没有,简直是荒唐而又可耻。清政府在外交上给中国造成的损失不可胜计。

政治现实的需要是迫切的,以教授外语和西学为主的官办学校同文馆终于在同治元年开张了。此年六月十一日正式开学只招到了十名学生。从学生数看来很可怜,但它是我国第一所官办的外语和西学学院。

首先这个名字就很可笑,“同文馆”本来是宋代接待外国使节的招待所之一。因为它是接待高丽人,高丽与宋同属汉文化圈,高丽也使用汉字,高丽与大宋是属于“书同文”的,所以以此命名。清廷把教授自己子弟学外语的地方取了这样一个怪名字,是你去与西洋人“同文”,还是让西洋人与你“同文”呢?有人把“同文”解释作“通文”也很勉强。

同文馆在顽固派的反对声中开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招不到学生。现在学外语是个热门,外语学院与艺术院校是目前最有钱的高校,就是有千军万马在挤这两条道。那时弥漫社会的是科举崇拜,谁肯问津洋鬼子的东西呢?汉人的读书人家认为只有读儒书,写八股,考秀才、举人、最后中进士,当官,才是人生中的正途。正像《儒林外史》中的马二先生所说,人生在世,总以“文章举业”为主,就是孔夫子活到今天也得如此,他老讲“言寡尤,行寡悔”,谁给他官做?这就是社会舆论,也是汉族文人士大夫的普遍心态。

同文馆最初只能在“天资聪慧,年在十三四岁以下八旗子弟”中遴选。即使是旗人也受到汉人科举至上风气的影响,旗人也不愿意去。怕把自己卖给洋鬼子。朝廷只好以物质刺激的办法,多给助学金(当时称作“膏火费”意为晚上点灯阅读的花费),每月三两白银(《儒林外史》中开篇讲的那位乡村塾师周进,一年薪金才十二两白银),读一两年后,可升至六两。学生学习成绩好,高班学生如能给低班学生辅导的话,还要给以报酬,最多可以拿到十五六两银子。这样一个学生一年可以拿到近二百两的银子。那时一个七品知县,正式的年薪才七十多两。至于同文馆学生的伙食更是现在学生难以想象的,天天三顿宴席。甚至夜里听戏晚归,可叫厨子做夜宵,送到寝室来。就是这样来学习的学生仍自觉矮人一等。同文馆优秀学生张德彝后来做到驻英国、法国等国公使,官至三品,就这样,他晚年回忆自己一生时,还对子弟说:“余不学无术,未入正途。愧与正途为伍,而正途亦间藐与为伍。”可见当时洋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第二问题是教师多不合格。同文馆很少聘到真正的教师,当时中国人没有精通外语的,只能从来华洋人中选。这些洋人多是外国驻华公使或总税务司署负责的洋人推荐的。这些被推荐来教书的人流品复杂,大多没有教书经历。有的是西洋浪人,看上了每月三百两银子的薪金;有的是为了在同文馆中学中文的,边教边学,学好了也就走了。有的是推荐者的亲属,如夫人之类。这些人没有学问,对教学也不认真,很难培养出水平高的学生。有的学俄文的,学了六七年连字母表都背不下来。

当然,更成问题的是,主持同文馆者没有近代办学理念,把学校办成了衙门,学生都是老爷。最初连学制都没有,成了混日子的地方。光绪十一年(1885)同文馆整顿、制定了《同文馆章程》18条,《续增同文馆条规》8条。在招收学生方面,有了改进,招收的主要对象是年龄大,已通汉文,有了出身(指举人、进士之类的功名)的人。并建立了科目。分语言文字和科学两类。语言文字有英、法、德(当时成为“布文”,即布鲁士文)、东(日本)文;科学分算学、格致(物理)、化学、医学。光绪二十四年开办京师大学堂,科学各科并入大学堂。学生按照学习时间的长短和实际水平,分为前馆、后馆。前馆即高年级,相当现在的专科;后馆为低年级,相当于现在的中学。学制八年。

同文馆在当时腐败老朽的中国仿佛是怪物,受到人们的嫉视,最后在要扫荡一切洋鬼子的义和团运动中被摧毁。1900年义和团在老佛爷的支持下开进北京,在各衙门设坛作法。同文馆的老师学生皆属于洋鬼子和二毛子,为团民镇压对象,早已逃之夭夭。大师兄在这里开坛办公。令人惊奇的是,大师兄下达训令和代天发布文告时用的印信,却是同文馆总教习的图章。图章上满是“蟹行文字”。团民们不认识,大师兄说:这是“天文”,你们不懂,是洪钧老祖赐给我的。这也是一种“洋为中用”吧!

累我啦。。看在我复制着都这么累的面子上,就给点分吧。内容您大概了解了就好

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精髓比喻事物的一种精华,那么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只有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貌。然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问题,学术界也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有些论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只取其一而不取其二,忽视了传统文化是一与多的统一,这就难免陷入以偏概全、挂一漏万的境地。这种情况之所以存在,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对何为?精髓?存在理解上的歧义,二是因为有些论者按照?各取所需?的原则各自对传统文化的精髓加以宏论。究竟应该本着怎样的学理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精髓问题,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怎样的内涵,传统文化的精髓到底包含哪些方面的具体内容,等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究。如果我们在理论上对传统文化的精髓把握不准不全,势必影响到现实生活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吸收、继承、弘扬与发展。因此,本文撇开中国传统文化涉及的流派之争不谈,仅对传统文化精髓之理解及其内涵进行概述,以期抛砖引玉。

 一、如何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要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问题,首先需简要区别几个相关概念:一是何为?文化?,二是何为?传统文化?,三是哪些内容可以称之为?精髓?,即?精髓?本身应该是什么。

 首先,?文化?一词在中文里最初的含义是指以?人文?、?化成天下?之意。?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的本意是指变化、生成、造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文?与?化?字均有了更多的引申意义。最初,?文?与?化?一直是分开使用的,到西汉以后,?文?与?化?才被经常连在一起使用,随后便逐渐凝固成一个词。但此时并未出现现代意义上人们常用的?文化?一词。按照古人的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教化?。到了近代人们开始借用中国固有的?文明?、?文化?等词,并赋予其新义,从而产生了我们今天通常所理解和使用的?文化?一词。不过中国的?文化?一词更侧重于精神领域的?文治教化?,而?文明?一词则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

 ?文?与?化?结合在一起构成?文化?一词意味着人以其所创造的各种器具、制度、道德、知识、科学技艺、习俗、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和思想观念等非自然的产物和手段来对整个世界进行合目的性的改造,从而使?人?区别于物,并使世界在一定的层次和意义上符合人的目的和需要。在此意义上,文化也就是指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改造及其结果,即世界的?人化?。对于?文化?概念,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于1871年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作了较为系统的阐释,他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1]泰勒强调了文化作为一个精神文化的综合整体的基本含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从文化的广义上理解,文化是指与人及活动有关的所有人类活动及其结果,文化在此获得了文明一词的所有内涵。这样来理解文化,我们就可以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而本文所说的文化,主要是从文化的狭义方面来理解和应用,即主要从精神文化的价值层面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展开分析和论述。

 其次,传统文化不是已逝的过去,而是连接过去的现在和奔向未来的今天。从时间上来说,?传统?一般与?现代?或?当代?相对应,就是说,?传统文化?是与?现代文化?或?当代文化?相对应的。虽然就?传统?与?现代?的划分,人们也存在某些争议,但至少可以肯定,以鸦片战争为界划分?传统?与?现代?还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并被广泛采用。因此,我们在此也把?传统文化?定位为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

 其三,何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精髓?被解释为?比喻精华?,所谓?精华?则被解释为?(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书)光华;光辉。?从?精髓?本身的内涵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精髓问题既是一个事实判断,又是一个价值判断,是二者的结合,但价值判断归根到底取决于传统文化本身的内在价值及其生命力。因此,对于何为传统文化精髓的问题,我们既要看传统文化本身内容的内在张力,又要看其对现实生活与实践的影响而产生的当代价值。虽然我们在生活实践中有时不可避免地按照?各取所需?的原则对待传统文化,但在学理上以以偏概全、挂一漏万的方式宏论传统文化的精髓则显然不妥。

 众所周之,近现代以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一直是人们激烈争论的焦点,也是当今社会文化沙龙中人们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围绕同一个问题的讨论,最终却出现了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两种不同的选择结果。其中,文化虚无主义主张?全盘西化?,其实质是一种在文化上以否定民族的文化传统、主张西化为价值取向的思潮。文化复古主义则是一种文化自恋,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伟大?、?最辉煌?的文化,甚至把人类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儒学文化的复兴上?。这两种观点在理论上都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究其根源,以上对待传统文化的两种极端态度都是因为没有准确、全面地把握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问题而导致的必然结果。

 二、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诸多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或流派。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尤其是东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它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发挥着作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大致可以从科学技艺层面和伦理价值层面两方面来加以概述。从科学技艺层面看,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园林建筑文化、工艺美术文化、戏剧舞蹈相声等娱乐文化、武术健身养生等体育文化、天文历法、发明创造及中医理论等。从伦理价值层面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可以概括为君子文化、尚贤文化、谋略文化、耻感文化、礼仪文化、忠孝文化、爱国主义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等。本文仅从伦理价值层面对传统文化之精髓进行简要议述。君子文化融中国传统文化之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哲学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显示出独具特色的一面。对君子人格的崇尚与培养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主题之一。君子人格反映出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义利观、道德观。众所周之,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做人先于做事,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君子文化就是要教育人们做人要做君子而不要做小人。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以德育的形式代替宗教的传统,对理想君子人格的塑造和追求正好体现了这一传统。君子人格融温良恭俭让为一体,并具有慎独的自警意识。君子贵和尚中、善解能容的处世哲学,君子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等都在理想的君子人格中得以体现。因此,孔子的许多至理名言,在今天仍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用语,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怀德,小人怀土?[2]等等,这些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思想言语无不显示出君子人格的强大魅力,并引导一代代中国人把追求君子人格作为个人修身养性的标准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之一。

 尚贤文化曾经是中国传统吏制建设所推崇的一大传统,尚贤思想引导着一代代中国人对知识、能力与人才加以敬重。在中国历史上,尧舜禅让的故事开了尚贤文化的先河并一直为人们所传颂。尚贤文化的核心是?赏贤使能?,就是尊崇和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如孔子的礼贤下士主张、荀子的赏贤使能思想等,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墨子对尚贤思想做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梳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尚贤文化。墨子的尚贤思想是针对当时的世袭贵族制度和才疏德寡的贵族官员现象而提出的一种政治主张,其目的是让普通民众中的贤良之士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他认为,即使是一般农民和工匠,只要其具备一定的学识、才能和良好的品德,就应该得到举荐和任用,并给以相应的权力和足够的俸禄,让他去为国为民效力。墨子认为,尚贤使能是?为政之本?、众贤则是?为政之要?、举贤是?为政之能?。一个国家贤良之士的众寡以及是否做到尚贤使能,是关系着国家的强弱或兴衰、社会的稳定或混乱之根本。他说:?尚贤使能为政也。逮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则不知使能以治之。?[3]在他看来,贤良之士是崇尚道德的?仁人?,是有学识能善辩的?智者?,是国家之?珍宝?,是社稷之?栋梁?。墨子心目中的贤良之士,就是德行忠厚、道术渊博的德才兼备之人要做到赏贤使能,就必须打破原有的尊卑贵贱、亲疏远近的等级界限,对有贤德之人?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其实,就墨子的尚贤思想来看,尽管其带有较为浓厚的理想色彩,但其主张对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人才选拔仍然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耻感文化是一种特别注重他人评价和反应的文化。古代中国的?耻感文化?特别强调外在的他律,即主要表现为他人对主体行为的反应和评价。如果一个人感觉自己的行为被他人或群体所肯定、钦佩、敬仰和遵从,他就会在内心油然产生荣誉之感;反之,如果一个人感觉自己的行为被他人或群体所否定、埋怨、贬斥和鄙视,他就会情不自禁产生羞耻之心。正如孟子所说的君子三大乐事,其一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4],这是耻感文化的典型表现。因此,中国文化特别强调?知耻?的重要性,并把?知耻?意识看作道德的基础,犹如孟子所言:?羞恶之心,义之端也?。[4]而《管子?牧民》从国家治理的高度突出礼义廉耻的重要性,指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四维张,则君令行,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国之度在饰四维。?[5]孟子则从个人品格修养的角度强调:?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4]他甚至认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4]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认为?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6]清末的龚自珍将个人的知耻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提出了著名的?廉耻论?。他指出:?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7]可见,中国先贤不仅早就认识到耻感在指导和制约人的行为、引导社会风气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并将其视为修身齐家、安邦治国的有效手段。

 在历史上,中国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并以其宏大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完整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这个完整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就构成了一种?文化?,即礼仪文化。礼仪要求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按规定的或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进行。礼仪文化涵盖人们社会活动中所涉及的交谈、服饰、仪表举止、社交、公共生活、餐饮、求职以及涉外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要求,这些规范和要求对于现代人的社交活动仍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很多内容和形式至今仍然被有效地沿用。

 忠孝文化最初源于儒家对于个人在家庭和国家的角色的理解。作为调节社会人伦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忠孝?意即忠君孝亲,它源于儒家所倡导的?亲亲?思想,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论语?八佾》说?臣事君以忠?[3],要求臣子对国君无条件地效忠。《孝经》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8]孝的最初含义是孝敬父母,是对儿女提出的在家庭中必须履行的义务,随后推而广之,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对社会也应承担?尽孝?的责任。这样,儒家就以个人和家庭为基础,以忠孝为纽带,把个人、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给每个社会成员规定了立身处事、居家做人的基本准则。儒家甚至倡导?孝为百善之首?。《孝经》上说:?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母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8],也就是说,无论是家庭、国家和社会都要讲?孝道?。为此,黑格尔曾在其名著《历史哲学》中提出:?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9]随着文明的进步,忠孝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至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对国家、人民、民族的忠诚,对父母长辈的孝敬。

 可见,忠孝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包含的许多道德智慧至今仍然具有现实的生命力,以忠、孝为基石的道德规范早已溶入并沉淀于中国社会的各领域,并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深层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当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就以自己的无限忠诚履行着对祖国的责任和义务,并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伟大实践中体现自己的爱国情操和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激励着人们前赴后继,为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不懈奋斗,是我们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各民族都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爱国仁人志士,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亡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为后人所颂扬和垂范。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等爱国情操无不为一代代中华儿女所传颂,无不被一代代华夏儿女所发扬光大。

 充满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主要是注重民生的人文主义,其民胞物与的社会理想,崇德重义、仁爱胸怀的道德情操等彰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道主义情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传统的民本思想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创立的儒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倡导?仁者爱人?。他说:?仁者,莫大于爱民。?[2]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提倡一种做人的原则,那就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孔子之?仁?是一种道德意识,即对人的?仁爱之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标准,?仁?反映的是人的本质属性。孔子之后,孟子则明确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下。?[4]他主张的?仁政?是爱民、惠民、利民之政。仁政以天下黎民百姓的安居乐业为内涵,要求对社会成员普遍施以人道。墨子把?兼相爱,交相利?作为自己重要的政治主张,用?兼爱?取代儒家的?仁爱?。墨子所谓的?兼爱?,是一种克服了儒家?爱有等差?之私爱成分又保留了其?爱人?成分之爱,是人与人之间不分地位等级不分亲疏远近和贫富贵贱的平等之爱。这种爱比孔子的?亲亲?之爱要求更高,但又不乏太多理想的成分,这种爱实际上体现的更多的是墨子的一种道德理想和对其理想社会的一种憧憬。墨子指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3]。可见,墨子的?兼爱?完全是一种?自发的?平等之爱。就?兼爱?的作用问题,墨子认为?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3]?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3]这种?兼爱?是无阶级性之爱,体现了其原始而朴素的人道?博爱?精神。由此可见,中国的人道主义精神早已深深地积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在后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至今对于中国社会仍然产生出重大而深远的现实影响。

 三、对待传统文化的应然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拥有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其核心内容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因此,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具备着育人的功能。正是因为这样,《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我国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传统文化课;中学语文课增加诗词的比重;继续完善中华民族始祖的祭典活动;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可见国家已经有意识地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国人的视线又一次聚焦到?回归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主题上来。在社会实践中,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商业等行业应用于经营管理中。因此,如何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首先,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方面必须奉行科学健康的?扬弃?态度。对积极健康向上的传统文化必须大力加以倡导、继承和发展,让其在现实生活中继续发扬光大,并以新的时代内容补充、完善其具体内容。对于那些腐朽落后消极的传统文化,则毫不留情地加以抛弃。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待科学技艺层面的传统文化,由于其日显经济价值,因此,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一种文化自觉,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在对待伦理价值层面上的传统文化的态度,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做更多的实际工作,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彰显传统文化精髓的时代魅力。

 其次,对待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必须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以静止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另一种是以文化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前一种情况有两种表现,一是文化复古主义,认为一切都是传统的好,要完完全全不折不扣地回归到?真正的传统?,即人们的言行举止都应当回到古装戏里去;二是认为传统文化都是起源于农耕时代的封建文化,都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而是没落的文化,这种观点没有看到文化本身也是一个不断流变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忽视了文化具有普适性的一面,即在任何文化中都存在其具有长期的生命力并具有普世价值的内容,因此,持这种观点的人最终还是倒向了文化虚无主义。

 第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我们应当吸取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在传统文化内涵基础上,提倡一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君子文化。在选人用人上吸取尚贤文化的思想精华,真正使那些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的人得到提拨和重用。这样才能有益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最后,对于为政者来说,应当始终坚持做到?亲君子,远小人?。要做到这点,我们有必要加强耻感文化的建设,用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武装人们的心灵。因为,君子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无疑有助于人们真正达到?和而不同?的和谐境界,但耻感文化的建设则是一种?精神法?的建设,它有助于推进人们行为的道德自律。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现代人在传统文化面前真的可以做到各取所需。但是,吸取什么、提倡什么、弘扬什么、发展什么,等等,直接决定中国现代文化的未来走向。在这方面,我们如何对待历史,历史就会如何对待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要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去寻找,要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去体现、体验和检验。进一步发掘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经世致用,必将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传统文化的历史沿革

 中华传统文化即是先秦时期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关于对人、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即"仁义礼智信"。儒家学者们强调"礼",追求"礼",即是要树立一种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用以调整和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古"文"字是指纹理、花纹之意。后来发展为包括美好的言语、思想、行为、待人、处世等表之于外的都称为"文"。文明一词就是"文"的延续。"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

 经过西周幽、厉时代的大混乱,这期间直到老子、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公元前550年左右),在这三百多年时间里,周国以及所有的诸侯邦国的人民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也没有真正地得到安居乐业,一直生活在战乱中。《周礼?柞氏》:"若欲其化也。"《国语?晋语》:"胜败若化。"《礼记?乐记》:"和故百物化焉。"《孟子?公孙丑下》:"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荀子?正名》:"状态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易?系辞传》:"知变化之道。"《说文》:"匕,变也。"徐灏曰:"匕化古今字。"用为变化,改变之意。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更为激烈和频繁,规模也更大。到公元前222年,秦攻辽东,灭齐,中国统一,这期间又是两百多年,孔孟思想虽没有灭迹,但也少有人传承了。尤其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对这些思想的传承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说:"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此处"文化"一词与"武功"相对,含教化之意。南齐王融在《曲水诗序》中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其"文化"一词也为文治教化之意。"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 cultura,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抑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通常在广义上使用文化概念。

 到宋朝,公元后1150年左右,朱熹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发现了儒、道、佛之学的破绽,于是专心儒学,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他在本土儒道与董仲舒阴阳五行理论的基础上,融合外来的佛教,实现了最早的洋为中用,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博大精深,然而在中国元明清三代,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把朱学扭曲巩固起来,作为在上层建筑领域实行政治文化专制的理论依据,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1919年的"五",乃是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方面是企盼与要求自由、理性、法治与民主的实现与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全盘性反传统的兴起与泛滥。直到七十年代的"“”","破四旧、立四新",仍然有全盘西化的思想在存在。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斥儒学、佛教、道教为封建糟粕,以为只有"科学"才能强国、才能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