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朝如何从辽夏两国战争中毫发无伤,坐收渔翁之利?

2.渔翁得利的上一句 上一句是鹬蚌相争

3.坐收渔翁 什么意思?

4.掌控老臣争斗,坐收渔翁之利,乾隆是怎么掌控大局的?

5.谁给我名词解释一下“坐收渔翁之利”的意思要诠释

宋朝如何从辽夏两国战争中毫发无伤,坐收渔翁之利?

坐收渔翁之利前一句-坐收渔翁之利的意思

"庙堂无谋臣,边鄙无勇将;将愚不识干戈,兵骄不知战阵"。元昊公然自立,让仁宗措手不及。为了朝廷的颜面,为了边疆的稳定,宋朝和西夏必有一战。可是北宋的重文抑武,使得宋军战斗力极为薄弱。

而且,边境地区山地众多,宋军又不熟悉地形。所以,北宋在三川口,好水川和定川寨,接连失利。这倒也无妨,宋朝只要封锁贸易,西夏便不攻自破。而宋朝是如何从辽夏两国战争中毫发无伤,坐收渔翁之利的呢?

一场不动兵戈的战争

"辽国外虽我睦,阴为戎助",自从"檀渊之盟"以来,辽国和北宋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但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这么简单。当时西夏兴起,契丹把兴平公主也就是兴宗的姐姐,嫁给了元昊。

其实,那个时候辽国并未想过与夏结盟,只不过是想先维持着良好的关系。而北宋那边的大臣,始终认为辽国是"双面人",表面和自己交好,背后还指不定与夏存在什么勾当。

两国嫌隙,在挑拨中愈发加深,"如闻元昊连彼婚姻,遽兴问罪之师,实损与国之好。"这封仁宗给辽国的国书,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你辽国和我大宋互通有无,但是还和人家缔结婚姻关系。

事已至此,还是希望你们能够约束一下西夏。这封国书,辽兴宗看到以后并没有起到什么大的作用。然而,元昊此人嚣张跋扈而且对兴平公主十分冷漠。以至于她都大病不起,元昊也是不闻不问,仍然酒池肉林,逍遥自在。

兴宗的姐姐,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很快就离开了人世。而兴宗对此勃然大怒,修书一封,斥责元昊禽兽不如。元昊此人虽然暴戾,但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当时的他忙着和北宋打仗,不想再惹怒辽国,所以就点头哈腰的认了错。对于北宋而言,这是天大的好消息。因为本来两个国家还打算和平共处,既然有了这个先例,战争早晚就会爆发。

但是国与国之间,并不会就因为一条人命开战。因为那损失的,将是千百条人命。而且,辽兴宗心里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想着趁人之危,向宋朝索要土地。

尔虞我诈,没有硝烟的战争,事到如此,辽国与北宋的小九九都已经十分明了。辽国考虑的不是很长远,他就想着趁火打劫,向北宋索取些土地。而北宋目光毒辣,他可以给钱,但是不能给土地。

这其实都是在为了终极目的,辽夏开战,做着准备。毕竟北宋和辽国,有檀渊之盟在先,两个国家不论怎么说都是盟国。契丹人不断地在宋辽边境上组织演习,而仁宗也派军人脱下戎装,假意疏浚河道。

辽国率先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派人质问北宋此举,意欲何为。其实,如果不是宋夏正在打仗,他们也不会如此傲慢无礼。仁宗派富弼等人出使辽国,定好了政策,可以增加岁币,但是不和亲也不割地。

可见,那时候的大宋还是非常有骨气的。毕竟,那些钱对于仁宗朝而言九牛一毛。

仁宗朝武将就狄青,但是文臣那可都是能言善辩之辈。经常把满腹经纶的赵祯,堵的哑口无言。

到了辽国以后,富弼先是讲仁义道德,然后又站在辽国的角度上言明利害,最终以"议昏则无金帛。若契丹能令夏国复纳款,则岁增金帛二十万,否则十万。"

北宋与辽国,再度修好。而且,因为兴平公主一事,闹得兴宗十分恼火。他早就看着西夏不顺眼,只是一直想从中攫取利益。这么一弄,无异于是在煽风点火。

以夷制夷,方为明智之举

"遣同知析津府事耶律敌烈、枢密院都丞旨王惟吉谕夏国与宋和"。果不其然,"有钱能使鬼推磨",辽国国主当真给元昊修书一封,劝说他和北宋搞好关系。元昊也很听话,当即向北宋求和,但是并未在书中称臣,只是喊了"父亲"。

但是仁宗对此并不满意,元昊气不过要求联合契丹一同发兵北宋。但是被契丹拒绝了,元昊决定先与辽国开战,"元昊负中国,当诛","蠢尔元昊。早负贵朝。叠遣林牙。赍诏问罪。"事已至此,北宋的目的就达到了。

如果当时北宋没有给辽国增加岁币,那么西夏若联合其一起攻宋,那北宋恐怕招架不住。两个有盟约在先,而且西夏元昊还害了兴宗的姐姐。他又不自量力的要和大辽开战。是可忍,孰不可忍,他们终于在贺兰山爆发了战争。

宋朝成功实施"以夷制夷"策略,使辽夏两国爆发战争"两败俱伤"。这场战争,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北宋。这两个蛇蝎心肠的敌人,打的两败俱伤,最后自己得收渔翁之利

但是北宋又不能表现的太过明显,他选择做个"老好人"。先是接纳了西夏的投降书,而后又修书一封告诉兴宗,自己已经竭力劝阻元昊不要和你们开战。

公元一零四四年,辽兴宗率领大军气势汹汹的西进。终于,在贺兰山上发现了元昊部队的踪迹。而西夏的军队平日里和宋军打仗,胜利惯了,有些过于轻敌。所以,一场战役下来,元昊被打的连撤一百余里。

天时不如地利,元昊和他的军队很适应西北的气候。他们伺机而发,趁着大风呼啸之际,偷袭了兴宗的大营。辽兴宗被打的落荒而逃,险些丧命。此次失败,让辽国看到了西夏的威力。兴宗知道,自己的这个亲戚绝非一般之辈。

防备加剧,辽国一雪前耻,本来在兴宗眼里,西夏不过就是荒凉之地的部落而已。第一次贺兰山之战,彻底的把他给打醒了。辽兴宗回去以后,就把云州升格为了大同府,目的就是增加守边的将士,对西夏元昊多加防范

辽国一直在寻找时机,报那一箭之仇。终于,元昊去世的消息传来。北宋方面闻之,没有趁人之危,而是觉得应该保持君子的仁义之道和大国风范。相反,辽国方面不管他这个那个,就是要"趁你病,要你命"。

所以,辽国发兵三路,从三个方向攻打西夏。辽兴宗亲自率领中路大军,浩浩荡荡的直奔西夏首府。西夏方面仓皇应对,倒也把南路军和中路军打了个落花流水。辽兴宗害怕殒命,急忙率兵撤退。

倒是北路军,在贺兰山上不停的追击,俘获了大量的牛羊和人口,元昊的遗孀也在此列。这两场战争下来,可以说是谁也没占到谁的便宜,搞了个两败俱伤。

双方的伤亡都很大,尤其是西夏方面,本来就很贫瘠,在经过这两次战役,那就是雪上加霜了。辽国方面,也损失了很多的优秀将领和大量的士兵。

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

"西北相结,乱华为虞。顷者元昊契丹为亲,私自相通,共谋寇难"。这是最开始的时候,北宋君臣们的担心。因为宋朝的军事力量实在是太过薄弱,对于像契丹人还有党项人这样的彪悍民族而言,北宋显得弱不禁风。

既然强攻不成,那就只能靠着智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夏虽然在西北边陲,但是战斗力很是可以。他们的军队熟悉地形而且装备也不弱,更何况侵占了中原地区传统的养马地。可以说,在装备方面,西夏是更胜一筹的。

别的不说,就说他们的铁鹞子,这个装备直到金国攻辽时,才大量普及,是为"铁浮屠"。辽国的战斗力也很强劲,他们也有优良的牧场和勇武的战斗力。太宗和真宗年间,都与其交过手,而且赵光义还因此获得了"高梁河车神"的美誉。

打他们两个,对于北宋而言都是很难的。他最害怕的还是,强强联手。但是辽国和北宋有盟约在先,也没有什么血海深仇。他们想要的,不过就是眼巴前的那点利益,仁宗朝的财政收入很多,给他们一些,倒也无关紧要。

最重要的是,能换得和平,这就值得了。唯有永恒的利益,当时的朝堂上很多人反对借助辽国的力量对抗西夏,认为有损天国颜面。可是,北宋的颜面早在檀渊之盟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了。

那时候,能够保证自己国土的安危就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而且,仁宗也说了"和亲辱国,而尺地亦不可许"。就辽国和西夏那两场仗打下来,他们就得难受好一阵子。也没有多余的力量,再去攻打北宋。

毕竟,北宋在这场战争中毫发无损。就这样,兵不血刃的解决了问题,换得几十年的和平倒也是很好的。不过就是给人家的岁币或者给人家点茶叶而已。而且北宋做出这个选择也很无奈,他之所以以理服人,就是因为打不过人家。

但凡有一点办法,也不可能想出这一招来。因为北宋的兵力太弱,所以只能一直服软。其实仁宗做的已经很好了,也没有失去很多体面,最重要的是没有流血牺牲。后世的人认为仁宗有点妇人之仁,其实不是的。

若是真和人家再度开战,那些性命,是多少岁币都买不回来的。这就是他得民心的原因,而且他的讯传到辽国,辽国国主也是痛苦不已。

渔翁得利的上一句 上一句是鹬蚌相争

1、渔翁得利的上一句是鹬蚌相争。意思是: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

2、出自《战国策·燕策》中的一篇《鹬蚌相争》,原文为: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坐收渔翁 什么意思?

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处: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三回: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看他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也不为迟呢

掌控老臣争斗,坐收渔翁之利,乾隆是怎么掌控大局的?

乾隆熟知中国人喜欢窝里斗的特点,于是在暗中,故意推动了两位老臣相互争斗。这样他就可以利用他们的争斗,削弱双方的势力,并保持双方势力的均衡,不让一方过于强大而影响到朝廷的稳定,从而确保他们对帝王更加依赖。

在雍正当政期间,这两位大臣之间就因为各自实力相当,无法友好相处,他们是针尖对麦芒,针锋相对。他们按各自的管理权限,划分了相互的势力范围,形成了自己的利益集团。朝廷各大小官员,也根据各自的利益各自跟随。

鄂尔泰由于是军伍出身,追随他的人大多为封疆大吏、地方督抚,在他身边周围,是一个以满族大臣为主要人员的势力集团。后来他得到了雍正的信任,当上首席军机大臣后,更是权倾天下,跟随他的人也更多了起来。

张廷玉通过多年的经营,其跟随者大多是各府院的高层,如六部长官、门生子弟等人员。而且他自己张家一门就有近二十人在朝廷当官,而且大多还是高官。因此他的势力范围也很大,不过大多是文官。

长期以来,鄂尔泰与张廷玉相互争斗,势如水火,各不相容。乾隆就充分运用了他们这个缺点,在暗中还不时添柴加薪,推进两人的争斗。然后他一直等着这两位大臣出事,然后找机会来慢慢处理他们,收回他们的权力。

应该说,乾隆前期,两位大人帮助乾隆作出了很大的政绩,可两人鹬蚌相争,让乾隆得了利。后来,乾隆还笑话这两位老臣不识时务,不知道及时作出进退。其实他是想叫他们自己早点退出。

谁给我名词解释一下“坐收渔翁之利”的意思要诠释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原文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译文 一只河蚌张开蚌壳,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yù)鸟,从河蚌身边走过,就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急忙把两片壳合上,把鹬嘴紧紧地钳住..鹬鸟瓮声瓮气地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世上又会少一只蚌!”河蚌也瓮声瓮气地说:“假如今天你的嘴拔不出去,明天你的嘴拔不出去,世上又会多一只鹬!”河蚌和鹬鸟吵个不停,谁也不让谁.这时,恰好有个打鱼的人从那里走过,就把它们两个一起捉去了.现在用来比喻双方相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鹬:一种水鸟羽毛茶褐色;

蚌(bang):有贝壳的软体动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yu bang xiang zheng yu weng de li):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箝(qian):夹住.

曝(pu):晒太阳.

渔者(weng zhe):捕鱼人.

喙(hui):嘴.

即(ji):就.

禽(qin):同“擒”,捉获.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 典故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后遂以"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译文

赵国将要讨伐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游说赵惠王说:“今天我来,渡过易水时,看到有个老蚌出来晒太阳,但有只鹬鸟跑来啄食它的肉,蚌马上合上两片壳刚好夹住了鹬鸟嘴巴,鹬鸟说:‘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世上又会少一只蚌.”蚌说道:“你嘴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世上又会多一只鹬.”两物都不肯舍弃让步,这时刚好有个老渔翁走过看到把他们俩都捉住了.现在赵国攻打燕国,燕赵两国长时间相持,对两者都没好处.我恐怕强大的秦国要当渔夫了.所以请大王再仔细考虑这件事.”赵惠王说:“好.”于是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计划.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用于劝诫人.近义词 渔人得利、两败俱伤、 从中渔利 反义词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