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2.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还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3.“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宽以待己,严以律人”什么意思?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宽己待人严于律己是什么意思-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是什么意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君子个人修养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之一,是君子美德的一个方面。

严于律己是一种力行道义、修身重德的美好人格特质;宽以待人就是待人宽厚仁爱,有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气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省

自省是指检省自己,从思想意识、言论行动等各方面去审视自己是否遵从道义原则。自省是理性的智慧,是自己真正主宰自己。君子要通过时时内省不疚,逐步完善修养以成就高尚德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开明德性,以达至善。

2、克己

克己是培养节制自己的能力。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人们只有克制自己的欲望和不正确的言行,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君子任重而道远,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浩然正气,始终坚守道义,不随物流,不为境转,顺逆一如。

扩展资料

宽以待人,做事给自己和别人都留了面子,日后相见才不会尴尬。

宽以待人,可以让人们从别人身上看到自身没有的优秀之处,又能使人们对人的缺点错误抱一种善意的态度给予以充分的谅解。不要盯住别人的问题不放,如果一个人自身毫无缺点的话,就不会以如此大的兴趣去注意别人的缺点。这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

而严于律己是对自己的提升,并不是以完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自己变成更好更优秀的人。慎独是修身律己的理想境界,完善的必修课,也是“入德之方”。

严以律己和宽以待人,既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化解人与人之间的许多矛盾,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友好情感。多点规矩律己,就会少一点怨恨;留点余地待人,才能多一分退路。

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还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án yǐ lǜ jǐ,kuān yǐ dài rén,意思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这句话是古人的一种思想和主张,是新中国缔造者主席生前很喜欢的论调,人民广而传之,视为金玉良言,并借以进言他人,抑或自警。

扩展资料:

相关典故:

春秋时齐国丧君,大臣们紧张地开始策划拥立新君。齐国正卿自幼与公子小白非常要好,便暗中派人去莒国召小白回国即位。同时,也有人要接年长一些的公子纠回国为君,而鲁国也正准备护送公子纠回齐,并派管仲带兵在途中拦截回国的小白。

双方相遇,小白被管仲一箭射中身上铜制的衣带钩,险些丧命。为了迷惑对方,小白佯装中箭而,乘一辆轻便小车,昼夜兼程向齐都驶去。

公子纠及鲁军以为小白已,稳操胜券,便放慢了回齐的速度,六天后才赶到。这时小白早已被拥立为齐君,并发兵乾时(今山引缶淄西),大败鲁军。小白登上了齐国国君的宝座,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做了国君,心记一箭之仇,常想杀管仲。当发兵攻鲁之时,鲍叔牙对桓公说:“您要想管理好齐国有高候和我就够了;您如想称霸,则非有管仲不可!”

桓公胸怀大度,放弃前嫌,当即接受了鲍叔牙的意见,并派他亲自前往迎接管仲,厚礼相待,委以重任。得到管仲之后,桓公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找到了帮他振兴齐国的人。管仲在桓公的大力支持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

百度百科-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宽以待己,严以律人”什么意思?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解释:律:约束。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拼音:yán?yǐ?lǜ?jǐ,kuān?yǐ?dài?rén。

出处: 宋-陈亮《谢曾察院启》:“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

《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当然这个宽不是没有原则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古人的一种思想和主张,是新中国缔造者主席生前很喜欢的论调,凡人顶礼膜拜,视为金玉良言,并借以进言他人,抑或自警。

造句:

1. 我被他授教得久了更知道,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与敬业爱岗、爱生如子的优良的为师品格,并且他不滥贬人也不滥奖人,不似有一种人赞扬则上天,批评则落地。

2.?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廉政自律,从我做起。

3. 多年来,我始终奉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工作作风,与领导与同事和睦相处,热心服务集体、服务他人,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工作成绩也因此而较为出色。

4. 章太炎是近代着名学者,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生活检朴,从不求虚名。

5.?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一种怎样的胸怀?这是"宰相心里能撑船"的胸怀,这是大海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