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柝拼音怎么读

2.《孟子》孟子·万章章句下

3.古文的 昂 是什么意思

4.孟子》感言集之119:士之不托诸侯

5.明代的理刑厅是什么机构?里面的皂隶是干什么的?

6.古人为何要重农抑商,难道担心商人会威胁到皇帝的位子?

柝拼音怎么读

抱关击柝是指-抱关击柝者可以

柝拼音读法为tuò。

一、释义

旧时打更用的梆子。多用空心木头或竹子做成。

二、出处

《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范宁注:“柝,两木相击。”

三、组词释义

1、抱关击柝:关:指城门。柝:巡夜的人所敲的木梆。看守城门,打更巡夜。借指守关巡夜的小官吏。也泛指卑贱的小事。出处先秦·荀况《荀子·荣辱》:“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以为寡。”

2、沉烽静柝:烽火熄灭,柝声寂静。比喻边疆无战事。出处唐·玄宗《明堂乐章·舒和》:“偃武修文九围泰,沉烽静柝八荒宁。”

3、重门击柝:设置重门,击柝木梆;巡夜。谓警戒森严。出处《周易·系辞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柝的造句:

1、古之仕者不穑,田者不渔,抱关击柝,皆有常秩,不得兼利尽物。如此,则愚智同功,不相倾也。

2、既兴燔黍擗豚,坯饮窊樽,蒉桴土鼓,火化之利,丝麻之益,范金合土,大壮宫室,重门击柝,户牖庖厨,以炮以烹,以煮以炙,养生送,以事鬼神。

3、报摊亭主犹如“抱关击柝”的更夫,看起来做的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实际上他们为报刊守护读者之关口。

4、忠诚的灵魂在歌唱,沸腾的热血正流淌,那是刺破烽火狼烟的利剑出鞘之声;边关的金柝在回荡,冲锋的号角已吹响,那是逐梦强军兴军的壮志凌云之音。

5、是以居则重门击柝以戒不虞,行则清道案节以养威严,盖所以存万安之福,镇四海之心。

6、古之仕者不穑,田者不渔,抱关击柝,皆有常秩,不得兼利尽物。如此,则愚智同功,不相倾也。

7、他胸怀大志,怎肯老当抱关击柝的人。

8、“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古老的戍边军人曾在烽火台上艰难地构筑着国家的边关。

9、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

10、一虎地行进营,只见四个番军,提了灯火,敲锣击柝,走近前来。

《孟子》孟子·万章章句下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 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 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 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 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 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 下惠之风者,鄙夫宽,彬敦。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 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 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 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 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北宫锜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 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 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 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 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 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次国地方七 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 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小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 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 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 以是为差。?

 万章问曰:?敢问友。? 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 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 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 小国之君亦有之。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 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 云则坐,食云则食。虽疏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 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舜尚见帝,帝馆甥于 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 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 曰:?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曰:?尊者赐之,曰?其所取之者,义乎,不义 乎?,而后受之,以是为不恭,故弗却也。? 曰:?请无以辞却之,以心却之,曰?其取诸民之不义也?,而以他辞无受,不可 乎?曰:?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 万章曰:?今有御人于国门之外者,其交也以道,其馈也以礼,斯可受御与?曰: ?不可。康诰曰:?杀越人于货,闵不畏,凡民罔不譈。?是不待教而诛者也。殷受夏, 周受殷,所不辞也。于今为烈,如之何其受之? 曰:?今之诸侯取之于民也,犹御也。苟善其礼际矣,斯君子受之,敢问何说也? 曰:?子以为有王者作,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夫谓非其有而取 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孔子之仕于鲁也,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猎较犹可,而况受 其赐乎? 曰:?然则孔子之仕也,非事道与?曰:?事道也。 事道奚猎较也?曰:?孔子先簿正祭器,不以四方之食供簿正。?曰:?奚不去 也? 曰:?为之兆也。兆足以行矣,而不行,而后去,是以未尝有所终三年淹也。孔子有见 行可之仕,有际可之仕,有公养之仕也。于季桓子,见行可之仕也;于卫灵公,际可之仕 也;于卫孝公,公养之仕也。?

 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 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 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 朝,而道不行,耻也?

 万章曰:?士之不托诸侯,何也?孟子曰:?不敢也。诸侯失国,而后托于诸侯,礼 也;士之托于诸侯,非礼也。? 万章曰:?君馈之粟,则受之乎?曰:?受之。 受之何义也?曰:?君之于氓也,固周之。? 曰:?周之则受,赐之则不受,何也?曰:?不敢也。? 曰:?敢问其不敢何也?曰:?抱关击柝者,皆有常职以食于上。无常职而赐于上 者,以为不恭也。? 曰:?君馈之,则受之,不识可常继乎?曰:?缪公之于子思也,亟问,亟捆肉。 子思不悦。于卒也,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曰:?今而后知君之犬马 畜急。?盖自是台无馈也。悦贤不能举,又不能养也,可谓悦贤乎? 曰:?敢问国君欲养君子,如何斯可谓养矣?曰:?以君命将之,再拜稽首而受。其 后廪人继粟,庖人继肉,不以君命将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 也。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 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

 万章曰:?敢问不见诸侯,何义也?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 皆谓庶人。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见于诸侯,礼也。? 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曰:?往 役,义也;往见,不义也。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 曰:?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曰:?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 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 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 ?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 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 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惹其招不往也。? 曰:?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旗,大夫以旌。以大夫之招 招虞人,虞人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欲 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 是门也。诗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万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行。然则孔子非与?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 以其官召之也。?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 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 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 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 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 乎色。 曰:?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王色定,然后请问 异姓之卿。 曰:?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

古文的 昂 是什么意思

áng

①举起;仰起.《核舟记》:“矫酋~视。”②抬高。《促织》:“~其直,居为奇货。”③振奋。《五人墓碑记》:“激~大义,蹈不顾。”

昂藏ángcáng仪表琳伟,气度不凡样子。李白《赠潘侍御论钱少阳》:“绣衣柱史何~,铁冠白笔横秋霜。”

昂霄ángxiāo高出霄汉,形容才能杰出。

bái

①白色。《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质而黑章。”②纯洁;干净。《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在人问。”③明亮;光明。《赤壁则》:“相与枕藉手舟中,不知东方之既~。”④清楚;明白。《荀子?天论》:“功名不~。”《书搏鸡者事》:“然使君冤未~,犹无益也。”⑤真诚;坦白。《庄子?天地》:“机心存于胸中,则纯~不各。”⑥禀告;陈述。《孔雀东南飞》:“便可~公姥,及时相遣归。”⑦单单;只是。《红楼梦》:“要是~来逛逛呢便罢。”⑧指罚酒用的酒杯,也泛指酒杯。左思《吴都赋》:“飞觞举~。”

白衣1.白色的衣。杜甫《可叹》:“天上浮云如~,斯须改变如苍狗。”2.古代无功名的人的代称,犹言“平民”,“老百姓”。《后汉书?崔骃传》:“以为不宜与~会。”3.古代替官府办事的小官吏。《汉书?龚胜传》:“闻之~,戒君勿言也。”

bǎo

①抚养。《论贵粟疏》:“虽慈母不能~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②保卫;保守。《隆中对》:“若跨有荆、益,~其岩阻。”《失街亭》:“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之。”又守住;保住。《原君》:“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此产业。”《谭嗣同》:“有朕位几不~。”③:保存;保全。《活板》:“升,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藏。”又使……安定。《齐桓晋文之事》:“~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④担保;保证。《赤壁之战》:“~为将军破之。”⑤仆役;佣工。《史记?栾布传》:“(布)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⑥旧时户籍编制单位。⑦通“褓”。《后汉书?桓荣传》:“昔成王幼小,越在襁~。”

答案补充

①一定;必然。《论语十则》:“人无远虑,~有近忧。”②一定会。《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见相如,~辱之。”③果真,如果。《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无人,臣愿奉璧往使。”④一完定执行或实行。《韩非子?五蠹》:“罚莫如重而~,使民畏之。”⑤坚决做到。《韩非子?显学》:“无参验而~之者,愚也。”

biān

①打马;驱赶马。《左传?哀公二十七年》:“马不出者,助之~之。”②马鞭。《左传?宣公十五年》:“虽~之长,不及马腹。”③古刑名,古代官刑之一。《国语?鲁语上》:“薄刑用~扑,以威民也。”④竹根。张公宾《新竹》:“新~暗入庭,初昃两三茎。”⑤古兵器名,有竹制、铁制两种。《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操~使人,则役万夫。”

答案补充

cái

①剪裁;裁制。引制作;写作。杜甫《江亭》诗:“帮林归未得,排闷强~诗。”②删减。引节制。《国语?吴语》:“富者吾安之,贫者吾与之,救其不足,~其有馀,使贫富皆利之。”③裁断;裁决。《战国策?秦策一》:“臣愿悉言所闻,大王~其罪。”又主宰。《吕氏春秋?恃君》:“然且犹~万物,制禽兽,服狡虫。”特指杀,自杀称自裁。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在尘埃之中。”④衡量。《淮南子?主术训》:“取民则不~其力。”⑤体制;风格。张衡《西京赋》:“取殊~于八都。”(八都:八方。)⑥用于布帛之类。《新唐书?归崇敬传》:“学生谒师,贽用腶脩一束,酒一壶,衫布一~,色如师所服。”⑦通“才”。仅仅。《战国策?燕策一》:“~如婴儿,言不足以求正,谋不足以决事。”⑧通“材”。材器,材质《管子?形势》:“~大者,众之所比也。”

裁察明察裁断。《汉书?晃错传》:“愚臣无知,唯陛下~。”

裁度量度而定取舍。《新唐书?李泌传》:“泌谓:‘废正月晦,以三月朔为中和节,因赐大臣戚里尺,谓之~。’”

答案补充

chā

①差别;相差。《狱中杂记》:“无~,谁为多与者?”②差错;错误。《失街亭》:“若有~失,乞斩全家。”③略微。《后汉书?光武帝纪》:“令军士屯田,粮储~积。”

chāi

①差遣;派遣。《陈州粜米》:“特地~两员官来这里开仓卖米。”②差役;公务。《[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这~使不寻俗。”

chài

病愈,后写作“瘥”。《祭妹文》:“后虽小~,犹尚,无所娱遣。”

①长短、高低不齐。《小石潭记》:“其岸势犬牙~互,不可知其源。”②比并;挨着。《祭妹文》:“予幼从先生授经,汝~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

差池差错。

差互1.错乱。2.交错。

差可犹“尚可”。

差品等级,品级。班固《汉书?货殖传序》:“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卿大夫、士至于皂隶抱关击柝者,其爵禄、奉养、宫室、车服、棺椁、祭祀生之制各有~。”

差强人意尚能使人满意。《周书?李贤传》:“术祖喜曰:‘李万岁所言,~。’”

cháng

①吃;品尝。《察今》:“~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②尝试。《齐桓晋文之事》:“我虽不敏,请~试之。”③经历;遇到。《庖丁解牛》:“技经肯綮之未~,而况大軱乎!”④曾;曾经。《劝学》:“吾~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尝敌试探敌人的强弱。《宋史?苏洵传》:“故古之贤将,能以兵~,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尝鼎一脔尝其一二,可知其馀。语出《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脟:同“脔”。)

尝新尝食新收获的五谷。

孟子》感言集之119:士之不托诸侯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万章章句上下》,其中对于“士之不托诸侯”的观点颇有感触,通过万章与孟子的对话,我们知道,读书人是绝不能够依靠别人的随便供养的,尤其是他国诸侯的赏赐供养,即便是一个守关打更的人也会通过一个固定职业来谋求生计。所以孟子的观点很明确,如果流落他乡,当地国君来粮食来周济难民,没有办法,为了活下去,可以接受送来的粮食,这是符合礼仪的。如果投奔他国,依靠他国的赏赐过日子,这样就不合适了。赏赐一次算一次,何况人家赏赐必然觉得你有利用价值才行,一旦发现没有利用价值,这种赏赐随时会中断,人生的主导权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否则依靠赏赐过日子与寄人篱下有什么差别?当然,作为一国之君,要想起贤用能,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像鲁缪公那样傻乎乎地三番五次派厨师派仓管到子思那里送肉送粮食,每次还要子思不停跪地作揖,同时又不真正任用他,这样怎么让人受得了?真正的重用人才就要学习尧一样的对待舜,这才是真正尊重人才。

原文如下:

? 万章曰:“士之不托诸侯,何也?”孟子曰:“不敢也。诸侯失国,而后托于诸侯,礼也;士之托于诸侯,非礼也。”

 万章曰:“君馈之粟,则受之乎?”曰:“受之。”

 “受之何义也?”曰:“君之于氓也,固周之。”

 曰:“周之则受,赐之则不受,何也?”曰:“不敢也。”

 曰:“敢问其不敢何也?”曰:“抱关击柝者,皆有常职以食于上。无常职而赐于上者,以为不恭也。”

 曰:“君馈之,则受之,不识可常继乎?”曰:“缪公之于子思也,亟问,亟馈鼎肉。子思不悦。于卒也,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曰:‘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急。’盖自是台无馈也。悦贤不能举,又不能养也,可谓悦贤乎?”

 曰:“敢问国君欲养君子,如何斯可谓养矣?”曰:“以君命将之,再拜稽首而受。其后廪人继粟,庖人继肉,不以君命将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

大意是:

万章问:“读书人不能够依托寄居在别的诸侯国并依靠其供养,为什么?”

? 孟子说:“不合适!诸侯如果失去国家,可以寄居在另一个诸侯国,这是符合礼仪规范的,读书人寄居在别人的国家依靠其供养,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

? 万章问:“国君送给您粮食,会接受吗?”

? 孟子说:“接受!”

“接受有什么方式?”万章就问

孟子说“国君对于那些流失过来的难民,本来就有义务周济他们。”

万章问:“周济就接受,但是赏赐就要拒绝,这是什么原因?”

孟子说“不合适”

万章问:“为什么说不合适?”

孟子说:“守关打更的人都能够依靠这份固定职业领取薪水养活自己与家人,一个读书人依靠他国诸侯的赏赐过日子,是一种非常不恭敬的行为。”

万章说:“国君如果赠送礼物,我们就接受,不知道能经常这样吗?”

? 孟子说:“鲁缪公对于子思,曾多次派人慰问,赠送煮熟的肉之类的。子思很不高兴。最终下决心把派来的使者,赶出大门之外,并向北面方向叩头作揖而拒绝接受馈赠的礼物,说:‘至今才知道君主是把我孔伋当成狗马来畜养。’后来使者就不再来送这些小恩小惠了。很喜欢贤才但不举荐任用,又不能用养贤的方法来对待,这能说是喜欢贤才吗?”

万章说:“请问国君要想奉养君子,怎么样才算是真正的养贤呢?”

孟子说:“用国君的名义送来礼物,按理要两次跪拜叩头然后才能接受。以后管仓库的人不断送来粮食,管厨房的人不断送来肉食,都不是用国君的名义。子思认为为了几块煮熟的肉食使自己辛苦地多次跪拜,这就不是供养君子的办法。尧对于舜,使自己的九个儿子侍奉舜,又把两个女儿嫁给舜,百官、牛羊、仓库等都齐备了,使舜在田野中接受供养,然后才提升他担任很高的职位,所以说,王公之尊贤者是这样的。”

个人看法:

孟子对于读书人的气节要求是很高的,人作为一个社会动物,要想生存下去,必须参与这个社会的分工协作中,去承担起属于士的那部分责任与使命才行,而不是受了教育之后,什么也不干,或者什么也干过不了,躲在那里,接受国君的赏赐供养,无所事事的过日子,这与寄人篱下有什么区别?古代的几个社会阶层:士农工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主要指的就是读书人,依靠所学知识取谋求职业发展的这一阶层。

? 所以讲读书人作为一个社会分工的职业,一定要参与到社会分工中,为我们提供基础教育的国家发展服务是义不容辞的事情。如果只是因为具备一定学问,被某个人,某个机构包养,人家利用你做学问的能力,取谋求他的发展,原本无可厚非。但是,一旦这个读书人被包养,其后果就是会丧失独立做学问的机会,丧失独立发布观点言论的机会,如果这样,孟子认为是不对的,保持“士”的独立性非常重要,不能够寄人篱下。即便是鲁缪公想用小恩小惠的手段也收买不了子思的独立思考独立做学问的想法。所以,“士之不托于诸侯”,士才能够成为独立学者,正因为独立,士才能够真正提出践行自己的理想信念,所以,国君用士,千万不要以使唤丫头佣人一样,一定要以礼相待才行。如果不这样,这个国家就没有机会网络大量的有用之才!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119:士之不托诸侯

2018-9-20于上海

明代的理刑厅是什么机构?里面的皂隶是干什么的?

理刑厅,古代指狱官、法官.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闻人生野战翠浮庵 静观尼昼锦黄沙弄>:“话休絮烦,有个常州理刑厅,随着察院巡历,查盘苏府的******”书后注:"理刑厅:掌理刑法的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8月版)

<明史>关于刑部官职的记载:理刑厅相当于十三司主事,正五品或从五品.以下为《明史*官职》原文:

刑部。尚书一人,正二品;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三品;其属司务厅,司务二人,从九品 。浙江、江西、湖广、陕西、广东、山东、福建、河南、山西、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十三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员外郎一人,从五品;主事二人,正六品。正统六年,十三司俱增设主事一人。成化元年增设四川、广西二司主事各一人,后革。万历中,又革湖广、陕西、山东、福建四司主事各一人。照磨所,照磨,正八品;检校,正九品各一人。司狱司,司狱六人,从九品。

尚书,掌天下刑名及徒隶、勾覆、关禁之政令。侍郎佐之。

十三司,各掌其分省及兼领所分京府、直隶之刑名。

皂隶:

古代对养马奴隶的称谓,原作"皂"。春秋时列为“人有十等”的第五等。皂为马厩而有员额者,因其衣皂色得名。后泛指从事贱役地位低下的人。《左传.昭公七年》:“士臣卑。”杨伯峻注引俞正燮《癸已类稿.仆臣台义》:“卑者,《赵策》所云‘补黑衣之队’,卫士无爵而有员额者,非今皂役也。“《国语.晋语四》:”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汉书.货殖传》:“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卿大夫士至子于皂隶抱关击柝者,其爵禄奉养宫室车服棺椁祭祀生之制各有差品,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颜师古注:“皂,养马者也。隶之言著也,属著于人也。”《晋书.陈群传》:“其起义以来,依格杂猥,遭人为侯,或加兵伍,或出皂仆,金紫佩士卒之身,符策委庸录之门,使天官降辱,王爵黩贱,非所以正皇纲重名器之谓也。”

古人为何要重农抑商,难道担心商人会威胁到皇帝的位子?

“重农抑商”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思想。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重农”,强调农业是根本,要以农立国;另一方面是“抑商”,认为商业是投机取巧,不是正业,它的发展会损害农业。它的形成不能简单的归因于所谓“担心商人会威胁到皇帝的位子”,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

01 “重农抑商”思想产生的原因

重农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经济政策,这是由农业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的特点所决定的。农业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经济部门,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基础。因为小农是赋役的主要承担者,朝廷财政收入和兵源的主要来源。“国之彝伦,资于版籍”,所以检阅户籍,把小农控制在朝廷手中,一直是社会之后统治阶级首先要抓的大事。如果“版图脱漏,人如鸟兽飞走莫制”,朝廷就失去了统治的基础。

为了稳定小农经济,发展农业生产,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朝廷一般都要采取如下的经济措施:

一是“轻徭薄赋”,相对地减轻农民的负担,以提高小农生产的积极性。小农是一种简单而又保守的自给自足经济,一般只有在天时地利条件下,才能维持最低的简单再生产。如果朝廷的赋役较重,再加上天灾人祸,就会造成农民的流亡和破产。所以一些有政治见解的统治者,往往采取“轻徭薄赋”的办法,把税收限制在一定限度内。

比如,西汉初年,刘邦采取了“什伍税一”的轻赋办法,文帝时又减为“三十税一”,中间有十几年还免除田租。徭役也从每年一次减为三年一次。还有唐初,为了恢复和发展小农经济,也招抚流亡,分配荒地,租与耕牛,娠济籽种,扶植农业生产,并且还对一些灾区减免课役,

二是限制土地兼并。西汉时,董仲舒最早提出了限田的主张:

“限民以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

哀帝时,师丹提出了具体的限田办法,即:

“诸侯王列侯皆得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公主名田县道,及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毋过三十顷”。

王莽执政时,企图用“王田”的办法,解决土地的兼并问题。西晋时,颁布过一个限制私人占有土地最高额的“占田”令。北魏时则摸索到了一种比较可行的限制土地兼并的“均田制”,并为北周、北齐、隋、唐加以修订推行。到宋代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土地兼并的任何政治干预都不起效果,所以就再也没有人提什么“限田”或“均田”的建议了。

三是运用“赈济”的办法稳定小农生产。即在灾荒之年由国家拿出一部分存粮,无代价地发放给灾民,以使他们能渡过难关,免得有“盗贼攘夺之患”。赈灾的粮食,一般有国家的“义仓”和地方的“社仓”。国家在丰收之年,往往鼓励和提倡设立各种备荒赈民的机构。比如,唐代就有“王公以下,垦田亩纳二升……贮之州县,以备凶年”。宋代的“常平法”也是为了“凶荒赈籴”。

在政治上,小农是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础。为了将小农控制在自己手中,历代封建统治阶级采取了种种措施,阻止地方封建势力集团控制小农。如果已经被地方封建集团控制,中央统治者即用行政力量将其“检刮”出来,重新成为国家控制的农民。这种斗争激化时,常发展为武装冲突。

还有一个流民问题,也是封建社会经常存在的问题。由于赋役繁重和土地的兼并,大批农民被迫脱离土地,变成流民。流民的大量存在对统治阶级是一个潜在的威胁。所以封建国家总是用“土断户口”、“检括户籍”、“搜索阅貌”等办法,强制流民重新回到土地上去。明朝的周洪谟就说:

“流民若流水也,在顺其性而导之耳;使或逆之,则泛滥而壅溃矣。”

上述种种,就是历代封建国家在经济上政治上稳定小农经济所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

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将稳定小农经济作为自己的立国之本,所以重农思想就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然而,威胁小农生产稳定的最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要贯彻施行重农思想,稳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根本的措施是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实行抑商政策。

小农经济是一种“农恒为农,世不徙业”,“男耕女纺,质朴无文”,“安土重迁,不善商贾”的自给自足经济,它们很少与外界发生经济联系。这是一种僵化不变的经济结构,它要求安定保守,反对任何变革。这正和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相符合。因为要保持统治阶级的地位,使得“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就必须保持“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的僵化结构,防止任何社会变动。

商业是使这种僵化保守的经济关系发生变化的起点,只要商业发展了,商人一出现,就会给这种停滞不变的社会关系带来波动,造成“礼谊大坏,上下相冒……家殊俗”的局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会将农民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卷入商品的范围,将部分农民引入商业活动,造成“弃农从商”。因为商业比农业生产的周期短,利润高,所以在封建社会是“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这就造成一部分人“弃农经商”、“舍木逐末”,出现“稼樯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的情形。这是封建统治者所最害怕的。

而且,封建社会是一个有着严格等级制的社会,一个人的社会政治地位,除了财富土地的多寡外,主要决定于他的官阶品第。如司马迁在《史记·货殖传》中所说:

“自天子公侯卿大夫士至于皂隶抱关击柝者,其爵禄奉养宫室车服棺祭祀生之制,各有差品,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

商品经济发展后,一些无官阶品位的人突然变成豪富,会用金钱去购买和提高自己的地位,这对封建等级制是一个挑战。如春秋战国时代,用金钱左右政治的事件,屡见不鲜,说明当时商人已经进入政治角逐的领域。到汉代,更是“千金之家比一郡之君,巨万者仍与王者同乐”,而且“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他们用金钱作为政治投机的手段,打入官场,左右国家的政治。

所以从汉代开始,就采取了各种措施,来限制商业活动,贬低商人地位,堵塞商人进入政治舞台的路径。这种打击商人的政策,一直贯串于封建社会的始终。这就是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思想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

02 “重农抑商”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程度的表现

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虽然贯穿始终,但在不同历史时期里抑商的程度是有区别的。大体说来,先秦的封建领主制时期,抑商的色彩较淡,秦汉以来的封建地主制时期则抑商色彩较浓。如以中唐为界,则中唐以前抑商较为突出,中唐以后抑商有所削弱,重商渐趋抬头。

春秋时期,不少君主推行了重商政策。当时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相应地活跃起来,商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也逐渐形成。然而,频繁的战争、林立的城堡阻碍了商品的流通。为了尽量疏通商业渠道,有的商人求学修身、有的商人跻身仕途。

其时儒家虽然耻言功利,却并不鄙薄商人,孔子的门徒中就有大商人子贡。汉初司马迁专为大商人立传,创《货殖传》,表明大商人已拥有一定的势力。史载子贡“结驷连骑”,周游列国,“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大商人范蠡、计然帮助曾经败于吴国的越王勾践理财。

战国时代,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起用法家鼓励耕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从表面上看,似乎继承了先代的抑商政策,迁魏之孔氏于南阳、徙赵之卓氏于临邛。但实际上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抑制这些大冶铁商人。故孔、卓迁徙后仍能重操旧业,积贮巨资。及至汉初,孔氏遂成为富冠南阳的“大族”,蜀郡卓氏“即铁山鼓铸……富至憧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

此外,秦始皇还在政治上对某些大商人予以宠遇、优礼。对乌氏经营牧业致富成为大牧商,“秦始皇帝令课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因巴寡妇清继承其先世经营丹矿成为富商,秦始皇“为筑女怀清台”。如此重商,令人兴叹。

汉初承秦末战乱,土地荒芜,居民鲜少,经济凋蔽,民生困苦。为了恢复与发展生产,刘邦及其后继者均采取了重农抑商政策。如汉八年刘邦下令“贾人毋得衣锦绣绮毅……操兵,乘骑马。”文帝与晃错均提倡“孝悌力田”以及“贵粟贱商”。由于高后、惠帝时期“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迅速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很快出现了文景之世:

“人民乐业,因其欲然,能不扰乱,故百姓遂安。自年六七十翁亦未尝至市井”。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耕地大量荒芜,人口大批亡,生产力大幅度下降,市场缩小、商业停滞,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使用量减少,南北交易往往以谷帛作为货币的交换手段。同时作为社会经济组织的坞壁与庄园盛行,它们自给自足,不假外求。地主庄园里除了井盐,其余皆能自备。这个时期统治者对商人课以重税以及三令五申的重本轻末的诏书,正是当时自然经济高度强化与商品经济严重萎缩的反映。

中唐以后,粮食亩产量较魏晋增加了百分之六十,较汉代增加了一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了,手工业也出现了专门使用雇工的佣工作坊,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手工业比前增多,这些都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宋代的商业兴盛,因而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不耻商贾与民争利”的说法也出现了。清代沈尧在一篇文章中说到唐宋以降:

“仕者既与小民争利,未仕者又必先有农桑之业,方得给朝夕,以专事进取。于是货殖之事益急,商贾之事益重,非兄老先营事业于前,子弟即无由读书,以致身通显。是故古者四民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此宋元明以来变迁之大较也。”

在此情况下,朝廷不得不放宽抑商政策,转而采取某些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措施。

唐朝为了发展对内贸易,曾一再申明不准滥征商税。如代宗大历十四年诏罢官方设置于扬州搜刮商人的邸肆,下令“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又于宣宗大中六年从“以通舟船”出发,限制各级官吏滥征行商的“过税”,具体措施从“厘革横税”入手,达到“商旅既安,课利自厚”的目的。

在对外贸易方面也排除了一些障碍与制定合理的税率。如文宗大和三年诏令岭南、福建、扬州等地节度使应对当地“蕃客”,“常加存问。除及舶脚、进奉外,任其往来通流,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税率。”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某些思想家对传统的轻商观点提出了异议。如唐代的韩愈提出“(农以)为之食”、“工以赡其器用……贾以通其有无”的农工商并重论。

北宋的苏轼主张“农末皆利”,袁甫亦倡“农末相资”。南宋的陈亮认为“大商无巨万之藏”,会使“国势日以困竭”,一反传统的商人致富于国有害的说教。叶适的观点则更为激进,他以上古统治者启用士农工商参政为例,力图为当世工商业者跻身仕途而呼号:

“四民未有不以世。至于垂进髦士,则古人盖曰无类,虽工商不敢绝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提出了“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把士农工商的四民分工的交互作用,提高到社会繁荣致治的政治高度,对重农抑商的传统观点首次提出了挑战。

元代是最重视商业的一个王朝,朝廷任用了一批回纥、汉族商人如阿合马、桑哥、卢世荣等为理财大臣,并十分重视海内外贸易。忽必烈于灭宋前一年命福建行省向外商宣布“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灭宋后又以巨资付给江南行省“与民互市”。

当时的大都是全国的商业中心,马可·波罗记载“无数商人和其他旅客为朝廷所吸引,不断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又载杭州有“不计其数的店铺外,还有十个大广场或市场。”在元朝重商气氛的影响下,一代大儒许衡打破儒家耻于言利的传统政治信条,宣扬“士君子”经商是“亦有可为”的举动。

明清统治者虽无公开的重商言论,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抑商也有所收敛。如嘉靖八年下令废除轮班匠,减轻了工匠的人身依附关系,结束了长达千余年的工匠摇役制,“不供一王之役”的手工业者的自由制作,利于商业的发展。

万历九年推行一条鞭法,将部分劳役负担沉淀到土地上,使“操资无算”的“富商大贾”“亦以无田而免差”,客观上起了促使商人投资工商业的作用。

清雍正朝的摊丁入地,将全部劳役负担沉淀到土地上,进一步减轻了无地或少地的工商业者的负担。在明末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清初黄宗羲提出了“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的工商皆本论。

由上可知,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在领主制与地主制时期是有区别的;地主制的前后阶段也不尽一致。

总的来说,“重农抑商”的思想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害怕商品经济的发展,忌妒商人财富的一种保守顽固的心理状态。当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外国资本主义来敲封建社会的大门时,他们的“重农抑商”思想又转化为“闭关锁国”政策。

用小农经济对抗简单的商品经济,在封建社会尚可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用小农经济对抗资本主义,小农经济的落后和保守就会暴露得更为突出,“重农抑商”思想也就失去了最后的光泽,而成为历史的陈迹。但是,因为它在中国封建社会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所以还常常会出来表现自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