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谊的结拜兄弟姊妹

2.男的拜把子

3.结拜 程序 磕头 磕几个,谁有详细的程序!!

4.从歃血为盟到义结金兰,结盟到结拜,中间有啥关系?

5.跪求 拜把子 要说着什么!

6.两醉汉歃血为盟结义,血流不止报警求助,割得越深义气越重吗?

结谊的结拜兄弟姊妹

歃血为盟结拜兄弟-歃血为盟拜把子

结谊为兄弟姊妹又称结拜,又称拜把子、金兰契、结义金兰,“金兰”出自《周易·系辞》指双方的心意一致,这种关系又称金兰之交、金兰契友,又简称契友。

结拜的习俗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唐朝冯贽的《云仙杂记》记述了一个叫戴宏正的人每交到一个密友,就会把他的名字写在薄竹简上,焚香禀告祖先,称为“金兰簿”,金兰簿即结拜的盟约,又称金兰帖,因此结拜又称换帖。宋朝《太平御览·吴录》则提及张温与诸葛亮结为金兰之好。

一些同辈朋友发现志趣相投,惺惺相惜,希望进一步成为亲如兄弟姊妹的关系,便会进行结拜的过程。一些独生子女渴望有兄弟姊妹,或一些人没有亲生的兄、弟、姊、妹其中一种,或与亲兄弟姊妹关系疏离,也会与好友结拜,建立手足之情。有些人会认谊父母的子女或亲生父母的谊子女为谊兄弟姊妹。一些父母也会为独生子女认谊兄弟姊妹,让他们可以有年龄相近的玩伴,也可以从中学习何谓手足之情,学会“悌”的传统美德,也可以训练社交技巧。

传统上义兄弟姊妹会立誓同甘共苦。因此誓词中常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的说法,尤其多见于文艺作品中。现实生活义兄弟姊妹之间责任的轻重视乎个别情况而定,通常包括相互支援、忠实、友爱等。通常义兄姊要负起保护义弟妹的责任,但一般义兄弟姊妹都会互相照顾,当中有人遇上困难,义兄弟姊妹就会倾力相助。有些义兄弟姊妹的关系比亲兄弟姊妹还要亲密。有些地方义兄需要资助义弟娶妻的费用。有些义姊妹会同食同宿,有些甚至立誓终身不嫁,例如广东顺德的自梳女常常会结义金兰,身后的丧葬事务也由义姊妹处理。

也有一些是一群有共同目标的人结拜,凝聚各人的向心力。例如古代一些帮会如天地会的成员。这也演变成现在一些帮派(包括三合会)的入会仪式。一些战争中的士兵亦会结拜,与敌军战斗时会更勇猛。

有时谊子女也会和谊父母的亲生子女和他们的其他谊子女互称谊兄弟姊妹。

与认谊父母一样,也有些为了利益或政治目的而结拜的。例如项羽和刘邦为了集合力量共同抗秦,奉楚怀王芈心之命结为兄弟,后来两人却为了争夺统治权而发生战争(楚汉相争)。胡林翼与官文结拜,也是为了拉关系,希望有助仕途。 全男性结拜:谊兄弟、义兄弟、盟兄弟、换帖兄弟、结拜兄弟、异姓兄弟、磕头兄弟、把兄弟、干兄弟、契兄弟

全女性结拜:谊姊妹、义姊妹、盟姐妹、金兰姊妹、结拜姊妹、干姊妹、契姊妹

男女混合、两性皆可:拜把子、金兰契、结义金兰、金兰之交、金兰契友、契友、八拜之交 为“兄”者:谊兄、义兄、盟兄、干哥、干哥哥、契兄、契哥、契大佬、契阿兄、契大兄等

为“弟”者:谊弟、义弟、盟弟、干弟、干弟弟、契弟、契细佬等

为“姊”者:谊姊、谊姐、义姊、义姐、盟姐、干姊、干姊姊、干姐、干姐姐、契姐、契姐姐、契家姐

为“妹”者:谊妹、义妹、干妹、、契妹、契细妹。 世界上不少地区和文化都有结拜的习俗,以下是部份地区和文化的习俗简介。

欧洲

西方文化中也有同辈朋友间结拜的习俗。英文把结拜兄弟称为盟兄弟(Sworn brothers)或血誓兄弟(Blood brothers),结拜姊妹称为盟姊妹(Sworn sisters)或血誓姊妹(Blood sisters),男女结拜则称为盟兄弟姊妹(Sworn brother(s) and sister(s))或血誓兄弟姊妹(Blood brother(s) and sister(s),“血誓”是指经过一些与血相关的仪式立下盟誓,但Blood brothers和Blood sisters亦可以指亲兄弟姊妹。以不涉及血的仪式结谊的多称为精神兄弟(Spiritual brother)或精神姊妹(Spiritual sister)。同性朋友之间的亲密情谊称为兄弟情谊(brotherhood)、男性同盟(male bonding)或姊妹情谊(sisterhood)、女性同盟(female bonding),即中文里的“哥们”和“姊妹淘”。

在古代欧洲地中海地区常有多人结拜的情况,例如一群希腊士兵会结拜为兄弟。在鄂图曼时期的巴尔干半岛,这类结拜最为普遍。结拜在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和保加利亚也很常见。

现在欧洲的结拜仪式多为复古,模仿部落时期的仪式。

美洲

美洲原住民也有结拜的风俗。包括个人之间的结拜与部族之间的结拜。

印度

印度有异性结为义兄妹或义姊弟的习俗,在一个称为Raksha Bandhan的节日举行,音译为拉克沙.班丹,梵文Raksha的意思是保护,Bandhan的意思是打结,即“保护结”。有学者译为兄妹节,由于有扎“圣线”(sacred thread,即护身绳,也被称为Rakhi,音译拉基)的仪式,亦有称为“扎护身绳节”。这个节日北方邦和拉贾斯坦邦(Rajastan)尤为盛行。可追溯至吠陀时代。

兄妹节代表了爱心、关怀及手足般的情谊,表示义兄妹、义姊弟之间互相扶持、互相保护和互相祝福的连系。

非洲

非洲不少部族都有结拜的习俗,他们的仪式通常包括血液的交换。有个人之间拜,也有部落之间结为兄弟部落。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反对血液交换的结拜仪式,英文把以上帝祝福礼结为兄弟姊妹的仪式称为精神兄弟(Spritual brother)或精神姊妹(Spritual sister)。除了表示兄弟姊妹间的情谊外,还表示对上帝的尊崇,在基督宗教中是一种神圣的仪式。

东正教会有一种叫Adelphopoiesis(意为“结为兄弟”或“结为姊妹”)的仪式,盛行于九世纪至十五世纪。现时仍然有举行。

罗马天主教会也有由神父主持祝福礼结为兄弟或姊妹的仪式,称为Ordo ad fratres faciendum,即“结为兄弟的程序”,盛行于十一世纪至十九世纪。 因应地域、时代的差异,仪式进行的方式、繁简程度也各异。传统的结拜过程中,通常需要一起向天宣誓现代的一般较为简单,有些只是私下以兄弟姊妹相称,以后亲如手足,互相帮助、扶持。

中国汉族常见仪式

焚香、向上天或于神明前盟誓、跪拜

刺破手指头滴血入酒碗喝“同心酒”,即歃血为盟,象征各人流着同样的血,是手足。有些会以鸡血代替。

在金兰帖上写上自己和结拜兄弟姊妹的名字,然后互相交换,即换帖。

其他民族及地区的仪式

滇西地区少数民族把结拜称打老庚,藏语称“沙耕”、白族语称“搂给”、纳西语称“搂友”、傈僳语称“嘎戳”,结拜时没有繁文缛节,只要互称“老庚”就确认关系。

蒙古把义兄弟姊妹称为“安答”,结拜时要互相交换信物并立誓,如日后违背誓言,就要交还信物解除关系。

吕底亚的结拜仪式是以利器刺破手指头,把血滴在各结拜者的手臂上。

斯基泰的结拜仪式跟中国的歃血为盟相似,刺破手指头,把血滴进杯中,再用剑尖蘸一下杯中的血,然后喝下。该仪式可能是由中国传入或由他们传入中国。

闪米特人早期的仪式是结拜者互相喝对方的血。后来改为屠宰动物为牺牲,喝动物的血,并设宴一起分享该牺牲动物,把血洒在双方身上,或把该动物斩件分享。

希腊的结拜仪式是两人手臂相交持酒杯喝酒,通常称为crossbrother或crosssister。一些地区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埃皮鲁斯称为vlamides,马其顿称为bratimi,伯罗奔尼撒称为brazerides,克里特称为adelfokhti,其他地区又有kardasides、arkadasides和markadasides等名称。古代欧洲其他地区也有这种仪式。

日耳曼人的结拜仪式与希腊的相似,所喝的酒是五月酒(May wine)。

印度的义兄妹、义姊弟结拜仪式在大清早进行,沐浴净身之后,先要为神明作普迦(puja)仪式(一种印度教祈福祭礼),女性会为义兄弟额上点朱砂,在右手腕系上拉基,祝愿对方平安长寿,义兄弟承诺保护义姊妹。之后义姊妹会为义兄弟做摇灯礼(arti),以油灯像倒马蹄形来回摇摆三次,代表了神明的祝福洒落受礼者身上,再向义兄弟献上糖果,义兄弟亦会回礼。

基督宗教

东正教会的Adelphopoiesis仪式,是一种上帝祝福礼,这是一种没有血液交换的同性结谊仪式。两人手持蜡烛,接受祝福。然后交换信物,义兄(姊)先把信物交给义弟(妹),义弟(妹)回礼。

如多于两人结拜,则由各人围着司铎,把手帕的一端系在司铎法衣的腰带上,手持手帕的另一端,司铎诵祷词,同时各人立誓,誓词并没有固定模式,由结拜者或司铎撰写。

罗马天主教会结为兄弟或姊妹的仪式是由神父主持的上帝祝福礼。

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是各人于手指头或前臂割一小伤口,然后两个伤口互相接触,表示血脉相连,并交换贝壳数珠带作为信物。

南美洲的阿拉可尼人(Araucanians,即马普切人Mapuche)的结拜仪式称为拉库(Lacu),双方把一只羊羔分成两半,必须将自己的一半吃完,可以自己一人吃或请人帮忙吃,不能吃剩。并交换信物和名字。

非洲

有一种叫卡森迪(Kasendi)的仪式,双方的手握在一起,在手上、胃部上、右脸上,额头上各划上刀,用草将少量的血从伤口取来,并各自放在一锅啤酒里,再交换有对方的血的啤酒喝下,然后交换信物。

阿珊提族(Ashantees)的仪式是两人各自抓住叶片的一方,其中一人将手举起把叶子撕成两半说:“我借此宣告希望成为你的弟兄。”由旁人用小刀从两人的常用兵器上刮下一些木屑在叶上,再在木屑上洒盐,又从长豆荚刮下的一点粉掺进去。然后两人将手臂交错,在两手臂上划上一刀,在流血处洒上木屑糊,之后两人的手臂互相摩擦,让血融合。

班图人各部族:

巴尼安科莱人(Banyankore)的结拜仪式称为okikora omukago,两人坐在一块垫子上,坐得很近,让两人的腿重叠。右手持着一种叫ejubwe的草之芽和omurinzi树(一种刺桐属植物,学名erythina tomentosa)之芽,仪式的主持人会在他们右手割一小伤口,把两人手持的植物芽蘸伤口的血,再放在两人手上,然后在上面加上一点奶和小米粉。

Bairu人的仪式与巴尼安科莱人相似,但他们会再加上omutosa tree(一种榕科植物,学名ficus eryobotrioides),并且左手相握,且会吞下对方手上的血、奶和小米粉。

Bahima人只会使用mutoma的芽,仪式与巴尼安科莱人相同。

Batooro人的结拜仪式主要的用品包括咖啡的浆果、新树皮布、刀、两条无花果树的枝和一个ejubwe芽,由两名男子及一名老妇作见证人。仪式的高潮是在双方的肚脐之下割开一个伤口,以咖啡果盛载,然后双方立誓结拜,誓词中包括:承诺互相帮助;如果不诚实肚子就会肿起;对方有恶疾时、自己时,都不能赶自己走;去对方家里必不会饿着离开;彼此都不会害对方和对方的子女、家属。

巴干达人(Baganda)的结拜仪式称为Okuta Omukago,会把咖啡豆沾上自己的血,然后交换咀嚼。

马来列岛(包括马来人、巴布亚新几内亚之土人、玻利尼西亚人)的仪式是各人用刀划手臂,将血收集在竹筒里,掺进杜松子酒或棕酒。然后从家中的圣堂拿来剑与矛,另取来一棵无花果树苗,然后去到隔离的地点种下无花果树,旁边插进圣剑与矛,并喝下酒血,发誓互相忠诚,再将另一个竹筒挂在无花果树上,把剩余的酒血倒进去并发誓如果不忠,血就会从自己的口、耳、鼻中流出,正如从竹筒中流出的一般,说话同时将竹筒底部戳破让酒血流出。被血沾满的无花果树成为见证。

现代西方其中一种常见结拜仪式是割破手指头互相接触伤口,表示血液融合。 不少地区、民族的结拜仪式都与血相关,血代表生命,也代表神圣,血液的交换象征血脉、生命相连,而割破伤口时所受的痛苦,也代表一种共同经历,共同的痛楚可以把人连系起来。

所有结拜仪式都有立誓,立誓代表义兄弟姊妹关系的确立,从此各人的命运相连,甘苦与共,忧戚相关,也表示愿意负起责任。立誓的形式有多种。有些是结拜兄弟姊妹私下立誓;有些是于宗教场所如寺庙、教堂举行;有些没有固定场所,但有祭祀仪式。在神面前立誓代表真心的承诺,也代表约誓的神圣。

互赠信物也常见于不同的结拜仪式,除了纪念、表达心意之外,还代表遵守约誓。 一些与血相关的仪式可能导致失血过多或感染,传播疾病,包括引致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002年出版的《The Turkish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刊登一个关于土耳其马拉蒂亚(Malatya)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调查,646人当中有98人进行过血液交换结拜仪式,当中有39人(39.8%)受到感染。没进行过这种仪式的有548人,当中有155人(28.3%)受到感染。

非洲部落血盟结拜的仪式盛行,也是当地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即使以动物血液(如鸡血)代替自己的血,也可能感染疾病,例如以鸡血代人血进行歃血为盟仪式,可能会染上禽流感。

男的拜把子

怎么说呢,拜把子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一种联络感情的形式,相当于现代的口头合同。无所谓好与坏,但本人觉得:没什么实际的意义了。因为,现在的人好象没有以前的人那样重义气,讲信用。也不是没有,只是很少。《投名状》你看过吧,象这种兄弟反目成仇的事,现实中多得是,不存在什么拜把子或歃血为盟了。

只要记住,君子之交淡于水,小人之交甜如蜜这句古训,自己好好的做人,对得起良心,那么,拜不拜把子,都不重要了。

结拜 程序 磕头 磕几个,谁有详细的程序!!

所谓的歃血为盟其实是要没人都往一个碗里面滴血,一般是一滴或三滴不等,然后分而喝之。不过那是古代的方法了。现在有艾滋,所以为了安全还是不滴血为好。一般是三拜,敬天、地、祖。烧香,洒酒。其中酒是必须的,香有条件也可。

从歃血为盟到义结金兰,结盟到结拜,中间有啥关系?

其实结拜这个事情,就是把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通过一定的仪式,建立起一种类似有血缘的关系。

简而言之,就是显得亲。

从周朝开始,就是从血缘关系定亲疏。

到了周朝后期,当初大家都是亲戚兄弟的诸侯国,已经搞不清谁和谁是什么关系了。

大家为了寻求安全,就产生了另一种形式“结盟”。

这是结拜兄弟的前奏啊,因为结拜兄弟又叫“盟兄弟”。

怎么结盟呢?

有个成语叫“歃血为盟”说得就是这个事。

孔颖达《春秋正义》说:

凡盟礼杀牲歃血,告警神明,若有背违,欲令神加殃咎,使如此牲也

也就是说,结盟的时候杀掉牲口,把血涂抹在嘴唇上,表示今后如果没有遵守誓言,就让上天来惩罚我,就如同宰杀的这只牲口一样。

用什么牲口呢?

《毛诗注疏》里说:

君以豕,臣以犬,民以鸡

帝王用猪,大臣用狗,老百姓用鸡。

不过这种血似乎不固定,《史记》里毛遂逼迫楚王的时候就说“取鸡狗马之血来”然后让楚王歃血为盟。

一下子拿了三种。

后来又发展成了“执牛耳”

铁扇公主:我是执牛耳者

《礼记》的注解上就解释了结盟的法子:

盟之法,先凿地为方坎,杀牲于坎上,割牲左耳,盛以珠盘,又取血,盛以玉敦,用血为盟,书成,乃歃血而读书

也就是说结盟的时候,在地上挖坑,在坑上杀一只牛,割掉牛耳朵,放到盘子里,然后盛血,然后涂抹在嘴唇上,开始发誓。

这就是结盟。

刘邦玩这一招玩的就很溜。

他当年打不过项羽的时候,就曾经和项羽“约为兄弟。”

当初项羽抓了刘邦老爹,要煮了吃。

刘邦就说:

”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

咱们拜把子过,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是愿意煮你爹,记得分我一杯羹。

这无赖的法子,弄得项羽没脾气。

因为项羽是贵族,刘邦不当回事,他必须当回事。

这说明大家这个时候的约为兄弟,就是后世的结拜。

后来刘邦不是匈奴的对手,也跟单于一度“约为兄弟”。

这所谓的约为兄弟,不就是两国的一个盟约吗?

只不过具体到国君个人行为上就成了兄弟。

这一招看来屡试不爽。

后来刘邦还玩过一次,这倒不是结拜,而是定下誓言。

这就是著名的白马之盟。

刘邦为了维护他刘家血缘在汉朝的统治,在太庙杀白马盟誓。

“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

这次专门提到了白马,可见刘邦对这次的盟约非常重视。

一直到后来三国时期,大家干大事之前结盟都用白马。

《三国志·袁绍传》里袁绍的部下张南准备起事投靠曹操的时候,就杀白马盟誓。

后来,除了白马又出现了青牛。

有一个说法是,白马是属阳,是天神坐骑,而青牛属阴,是地神所乘。

这样有阴有阳,上天后土都照顾到了。

元杂剧里《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就说他们仨结义的时候,“宰白马祭天,杀乌牛祭地。”

作者的思路是对的。

当然光杀动物是不行的,还要写下契约。

这份契约就叫金兰契。

之所以叫这么美丽的一个名字,是因为《易经》上说: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世说新语》上说:

“山公与嵇、阮一面, 契若金兰

山涛一见嵇康和阮籍,关系就贴得很,不过没说他们结拜。

西晋周处《风土记》记载 :

“越俗性率朴,初与人交有礼,封土为坛,祭以鸡、犬,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虽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

翻译一下就是:越地的人,性格淳朴,他们筑土为坛,杀鸡狗来祭拜,发誓说:“你虽然有马车,我是带着笠帽的,如果以后相遇,你要下车和我相互行礼;我虽然走路你驾着快马,后会有期时你应当下马”

这不就是结拜的形式,他们的乘车骑马之言,不就是共富贵吗?

稍后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里一段话,让我们看到当时结拜兄弟有多流行,有多随便,以至于颜之推都开始警告自己的后人:

四海之人,结为兄弟,亦何容易。必有志均义敌,令终如始者,方可议之。一尔之后,命子拜伏,呼为丈人,申父友之敬;身事彼亲,亦宜加礼。比见北人,甚轻此节,行路相逢,便定昆季,望年观貌,不择是非,至有结父为兄,托子为弟者。

他给自己孩子说的就是:

我常常见到一些北方人,很轻率地对待此事,两个人陌路相逢,便结为兄弟,只问问年龄看看外貌,也不斟酌一下是否妥当,以致还有与自己父辈的人结拜为兄长,与自己子侄辈的人结拜为弟弟的事情。

因此他要求自己的孩子:

来自五湖四海的异姓之人想要结拜为兄弟,这谈何容易?必须是志向、道义都相匹配,对朋友始终如一的人,才可加以考虑。一旦与人结为兄弟,就要让自己的孩子伏地向他下拜,称他为丈人,表达孩子对父亲朋友的尊敬。自己对结拜兄弟的父母亲,也应该施礼。

可见当时人们结拜兄弟已经到了很随便的地步。

唐宋之际就更流行了。

不光男子结拜,女子也结拜。

崔令钦 《教坊记 》里说: “坊中诸女气类相似, 约为香火之兄弟。”

这个兄弟显然是个象征,应该是姐妹。

所以,假如历史上的刘关张真的要结拜。

他们可能也是挖个坑,会杀一只牛或者马,把血涂抹在嘴唇上发誓,然后订立金兰契约。

其实这些形势压根不重要,历史上那么多结拜,为什么大家就记住了他们仨,还不是因为他们仨在故事里真正做到了仁至义尽。

跪求 拜把子 要说着什么!

1、一定要买点酒,酒量可以就买白酒,一瓶,带上几个瓷碗,酒量不行就用啤酒;结拜时喝完酒就把碗或瓶子向地上使劲的一扔,够豪迈、够爽快; 2、到龟山上去,找到关公的塑像,关公向来是讲义气够豪气的代言人!再加上龟山和古琴台在一起,古琴台是知音相遇的地方。在关大爷的面前摆上几张报纸、几个瓷碗或啤酒瓶,最好再带几个苹果,一包烟,拿一把烟全部点燃,随苹果一起敬在关大爷面前,如你们够胆,就用刀子再划破指头滴点血在碗里; 3、你们结拜后,乘着酒性,在龟山上可以一览长江,那是多么的令人难忘啊;下了龟山,再到古琴台逛一逛,重温知音故里,很有象征意义的。 4、以后,只要你们经过长江大桥,或者经过古琴台,或者提到龟山、古琴台都会想起这次难忘的结拜! 祝愿你们义盖云天!生与共!让龟蛇锁大江的龟山和古琴台见证你们的友谊见证你们的真情吧!!! 你可以做参考 并不一定要全部照我说的 你自己选地方就行了

两醉汉歃血为盟结义,血流不止报警求助,割得越深义气越重吗?

虽然他受伤了,但我还是笑了,也不怪我幸灾乐祸,要怪就怪这两人太过于儿戏。

所谓“歃血为盟”,指的是古代两股势力结成盟好时,为了表示诚意,以牲口血涂抹在多用公鸡血,因为公鸡至阳至刚,可以辟邪嘴边,这样讲出来的话就代表承诺,相当于“发誓”。

后来小说与电视剧中把“歃血为盟”演变为“割血结义”,只不过为了渲染小说情节或者电视剧情节,使结义场景显得更加豪气干云,更加义气深重,更吸引观众的眼球。

可那毕竟是虚构!

古人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自古结义金兰,哪有把“自残”当成“义气”的道理。

今天你能“割血结义”,明天是不是就该“断臂为亲”了呢?

两醉汉“歃血为盟”险酿大祸

12月25日,天桥岭森林公安局青松派出所接到一名群众报警,对方称自己在家跟朋友喝酒时受伤,需要民警提供帮助。

喝酒怎么会受伤了呢?起初警方还以为两人打架呢?哪知男子弱弱地说道:没有打架,我俩歃血为盟呢!

民警立即赶往事发现场。

进门后,民警发现,家里面到处都是血迹,这名报警男子手臂被刀子割伤,当时血流不止。餐桌上的一个碗里还装着半碗。

另一名男子更惨,身体卷缩在卧室角落奄奄一息,捂住伤口的一大塔卫生纸早已被浸得通红。

民警见状,立即送两名醉汉到附近医院接受治疗。

事发经过令人哭笑不得!

原来,当天晚上王某到李某家喝酒,酒过三巡以后,二人越聊越投机,感觉相见恨晚。

李某提议,酒逢知己千杯少,不如效仿刘关张桃园结义结为异姓兄弟。王某满口同意。

话音未落,李某掏出一把水果刀,在自己手臂上狠狠割了一刀,鲜血顺着手臂直滴到碗里,不一会就放了半碗。

一刀下去,李某感觉疼痛难忍,顿时酒也清醒了。于是劝说王某,让他不要再割了,表示两人就喝这一碗就够了。

哪知李某越是劝说,王某越是不肯,表示既然是拜把子,就应该同甘共苦,这点苦都不能同担还怎么结拜。

王某越说越豪气干云,在“义气”的驱使下,下手更没轻没重了,这一刀子下去,差点没要了命。

血瞬间流了一地,没一会就缩在卧室角落里奄奄一息,李某当时被吓坏了,赶紧拨打了报警电话。

可笑,可笑,真是可笑,兄弟俩连歃血为盟的真实定义都没弄清楚,就稀里糊涂的差点上了演一出“割腕自杀”……

兄弟结义,主要在于心诚。发誓的目的是表诚心,古人发誓时讲究见证,“歃血”即代表对誓言的见证。

就好像刘关张桃园结义时的满园桃花一样。——以满园桃花为见证,承诺“不求同生,但求同”的决心。

这个见证可以是花花草草,可以是神佛雕像,也可以是任何一件信物,但绝不应该是兄弟的鲜血,更不可能是割得越深义气越深……

就好像酒桌子上喝酒一样,拼命灌酒就是义气吗?那简直就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