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2.一池三山的布局是怎样形成的?

3.佛学和禅学是一回事吗?

4.禅是什么,禅宗是什么?

5.禅宗与书法艺术的关系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以心传心是禅宗所讲究的吗-以心传心法

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

弟子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出于此)

此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遂唤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

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则的区别。神秀的那首“无相偈”,使他失去作为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却成了北宗一派的开山祖。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

而惠能的这一首,是对神秀偈的彻底否定,也即主观唯心主义对客观唯心主义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

扩展资料:

“菩提本无树”是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在《坛经》第二十节,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使修于善行。”这是惠能“顿悟说”的基础。在他看来,“愚人”与“智人”,“善人”与“恶人”,他们和“佛”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仅对中国佛教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后来的中国哲学理论也有重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菩提本无树

一池三山的布局是怎样形成的?

一、“一池三山”园林模式的形成的文化根源

1、“一池三山”园林模式的形成及发展的过程是道教在中国产生、发展及影响的结果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儒、佛并称三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在哲学上,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从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2、在庄子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他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天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切。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

3、道家的自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对古代民族艺术特色的形成的。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质朴清贵、淡泊自由、浪漫飘逸。于是,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的上林苑。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的影响,并成为创造池山的一种模式,促成了园林艺

二、“一池三山”园林模式的形成

1、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发展的主流。虽然在先秦时候,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儒家只是其中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儒学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

2、 虽然这些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制约作用。于是,儒学在吸取、借鉴道教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以“道生万物”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之说。于是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于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

二、“一池三山”园林模式的发展及演变

1、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的融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示出园主视自己与自然浑然一体,陶然与自然的闲适心情。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体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

2、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意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如人们将竹、松、梅、兰、菊以及各种形象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秦汉时期,神仙方术活动开始繁盛起来,尤其在统治阶层中更加风行。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妄想长生不老,曾多次派遣数千人寻仙境、求仙药。毫无结果,只得借助园林来满足他的奢望。

三、“一池三山”园林模式的模版

1、承德避暑山庄是一个主要的例子。全部由人工开凿,湖区中心有如意洲、月色江声和环碧三个岛屿,堤岛分隔湖面形成中国古代吉祥物“如意”、“灵芝”的形状,使湖中三岛的形象构成一棵“如意灵芝”树,为“一池三山”的传统湖岛模式增添了新的意境。与昆明湖和北海烟波浩荡的大水面相比,避暑山庄湖区堤岛错落有序。

2、“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中的福海以及西藏的罗布林卡湖也同样采用“一池三山”的做法。并且都选择了在水面“方岛串联”的特点,但又各具风格。福海中央三座神宫也是如此。

3、颐和园更是游刃有余,将“一池三山”的艺术创作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清漪园没有重复在一个水面中设立三岛的做法,而是将昆明湖用筑堤的方法分成三个小水面,即西湖、养水湖、南湖。每个水面中各有一个岛,西湖中有阁岛,养水湖中有藻鉴堂、南湖中有南湖岛,形成湖、堤、岛一个新的“一池三山”形式。更精彩的是,颐和园在塑造三个大岛的同时,还在南湖大水面上增添了三个小岛——知春岛、小西泠和凤凰墩,三个小岛各有千秋。真正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高超与奇妙。

四、 对东南亚及其他国家园林的影响。

1、 西汉以来中国文化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盛唐时期使节、学者频繁的往来,园林、建筑风格和技术随着儒家、佛教的思想一并传入。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情感等的作用提高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到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这一方面表现在园林面积、规模的小型化上,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谭、花木向单株转化,静观因素不断增加,而自然景观的可游性则相对降低。另一方面表现在立意于小。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十分广泛。

2、这种在宫苑里的凿池筑岛,用造园的方式来模拟东海深山,对传统中国园林空间的发展至少具有以下显著的意义:(1)完整的主附水体的建立。汉上林苑不但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池泽作为附属水体,而且具备了太液池,昆明池这样水面浩瀚的水体。千姿百态的水体穿插与庞大宫苑建筑和山体之间,大大开拓了园林艺术空间,产生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和谐韵律。(2)为中国园林山水体系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山水与水体之间的关系由过去长期的一水一山,一池一台变成了庞大的水体环绕三山,大大地丰富和发展园林空间艺术,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发展。(3)“以心传心”、“自解自晤”、“不着文字”的内心体验。

小结

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讲究“一发多式,有法而无式”,有一定的法则却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才有了各朝个性飞扬,又不失灵气的创举,使中国园林的掇山理水之术得以发扬光大。无论,怎么变化,都万变不离其宗。

佛学和禅学是一回事吗?

佛教是统称,禅宗是佛教的一支宗派派别门派,就好比“佛教”是“树”,“禅宗”是“树枝”。佛教的概念很大,而禅宗应该是其中的一个分支,禅宗是佛教的一个法门是本土化佛教精华。

佛教有八大宗派,即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

禅宗初祖即为我们口中的”达摩祖师“,最后一脉,即为六祖”慧能禅师“。

禅宗是汉传佛教的一部分;佛教分为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禅宗在古印度的第一位祖师是佛陀的大弟子降龙罗汉(迦叶尊者);在中国的第一位祖师是菩提达摩尊者(达摩大师)。禅宗是汉传佛教的中流砥柱。

目前佛教大致有三种修行方式:

1.净土宗: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末法时代比较稳妥的修行方式,一般根基都适合。

2.禅宗:禅宗不立文字,讲究顿悟,参话头,打坐也只是其中一种方式,一般都是上根质的人,当年在灵鹫山上请释迦佛说法,佛拈花不语,众人不解,唯有迦叶破颜微笑,明白佛陀的用意,世尊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将禅宗的衣钵传于迦叶, 迦叶也成为禅宗的始宗。后来由达摩祖师由印度将禅宗传入中国。

3.密宗:重在持咒,及上师的加持

但在实际修行当中,也不能完全把这几种方式完全分开用,常常有主有次,有正有助,佛法是圆满法,比如主修净土,那修禅持咒可以做为助缘,并不冲突

南无阿弥陀佛

按大的传播方向来分:分为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

按修行方法分:天台宗,禅宗,净土宗等等……

因此禅宗只是佛教中的一支根据修行方法来命名的流派而已。

禅是什么,禅宗是什么?

禅也在你身边,禅是一种境界,一种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禅的感悟,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必须自己亲口尝一尝。禅肯定不是冥想,这纯粹是一种误解,是没有或不愿去体验的旁观者的一种猜想,冥想确实是一种修行,但把冥想和禅混为一谈是可笑的。禅本来是不可说的,意思是禅是语言无法完全或准确表达的,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的,但是禅要介绍给别人还是要说的。圣严法师在蔡志忠的漫画禅说代序中说:“首先我想告诉你的,禅不即是知识,知识并不离开禅;禅不即是宗教,宗教的功效,可以从禅而获得;禅不是哲学,哲学却无法超越禅的领域;禅不是科学,科学重实际、重经验的精神,亦正是禅的要求。所以请你不要以好奇的心理来探索禅的内容,因为禅并不是一桩新事物,自从有了空间与时间以来,禅就普遍地存在于无穷大的空间与无限长的时间之中。禅在印度原本叫禅那,翻译过来是思维修或静虑的意思,其实这还是从外在形式来判断的,禅具体来讲是心法,是着眼于内在的,所以在中国后来叫禅定,就是一种达到三昧的状态,没有体验的人是无法想像的。所以禅宗又叫佛心宗,禅宗是达摩大师来到中国所传,根据是拈花微笑,出自《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五灯会元》也有记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 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此为佛教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公案。禅宗和净土都是一种法门,都是佛法,在中国有八个宗派,除了禅宗,其它都是教下,所以有宗门教下之说,禅宗是宗门,就是讲明心见性,而教下则讲究大开圆解。要达到明心见性,没有戒是不可能的,佛涅盘时说要以戒为师,禅是佛法,也不能不以戒为师,没有戒就达不到禅定,也就不能开智慧,没有智慧谈不上明心见性,所以说戒定慧不可分的。禅宗现在已经比较没落了,原因就是达摩大师说过的,后世的人明理者多,通理者少,后世的人不能理事二入。由于现在的人根性达不到禅的要求,只能是光说不练了。但是,禅对于念佛修净土还是很有意义的,永明延寿大师的四料简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铜床并铁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永明延寿大师得正法眼,续佛慧命,契理契机,倡说禅净双修之道,实是功德无量。

禅宗与书法艺术的关系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00多年的古印度,距今2600多年,于东汉明帝时(明帝永平十年,约公元一世纪左右)传入中国,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唐朝时发展壮大。大致分为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其中汉传佛教又分为法性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八大宗派。其中禅宗的“禅”是梵文禅那的音译,原意是“静虑”或思考,禅宗是安静的沉思。禅宗即以禅定而得名,相传达摩是禅宗的初祖。而真正创立禅宗的是六祖慧能。由他所创立的南派禅宗逐步实现了佛教“中国化”并传扬于全国。禅宗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的产物,隋唐之后,人们常把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它吸收了儒、道、玄学的思想,它的教义和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特别是书法艺术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禅宗的美学思想是由禅宗思想而来的,中国的禅宗思想应用在文艺上,对文艺的审美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所谓禅宗美学思想,禅宗美学思想使中国文艺开创出崭新的境界。中国历代的诗词、文人画、书法作品、禅画、禅书等等的创作无不受到禅宗美学思想的影响,而这些影响的因素即是禅宗美学思想的特征,那它到底是什么呢?

一、空灵之美 宗白华云,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这即是美学上所谓“静照”。静观万象,光明莹洁,各得其所,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来”。由上述可知,从静观默照而产生空灵,再由空灵幻化出艺术美感。这种过程犹如“禅定”过程。就像书法的创作过程一样,蔡邕《笔论》云,“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可见书道犹如禅道。心灵保持空明自由而无所住,美感由中而生《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空灵之美”是禅宗美学思想特质之一,在书法作品中体现有:清、静、净、简、淡、逸、留白、空无、灵动、通透等风格。 二、圆成之美 圆成即是圆满自成,充实和谐之意,与“空”相对。慧能主张“识心见性、顿悟成佛”,自家具足,圆满无缺,无须他求,即能解脱,即可顿悟成佛。书法创作一如禅理,注重水到渠成,圆融美满。浑然天成,故圆成之美“亦是禅宗美学思想”特质之一,在书法作品中体现有:圆满、圆融、统一、和谐、协调一气呵成,浑然天成,无意於佳乃佳等特性。 三、顿悟之美 禅宗讲究顿悟:一悟即见菩提,但有时顿悟并不是触手可及,或渐修或捧喝,方便法门很多,目的则一,即豁然开悟,顿见本心。《五灯会无》卷十七曰:老僧三十年前未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至后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是三种审美观。第一是肯定的、着相的。第二种是否定的、直观的、离相的。第三种则是顿悟的、否定的否定的,不即不离是最高层次的审美。顿悟可说是禅宗的灵魂。禅宗的顿悟与书法艺术创作是互相感通的,《续书断》云:释怀素自云得草书三昧。始其临学勤苦,故笔颓秃,作笔冢以瘐之。当观夏云随风变化,顿有所悟,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可见书法创作重视“顿悟”,顿悟不仅是禅宗美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美学思想的精髓。所以说“顿悟之美”是禅宗美学思想特质之一,在书法作品当中体现风格有:质朴、苍莾、自然、脱俗、即兴、灵机一现,从心所欲不逾矩,复归平正、等气息。

四、意境之美 意境是禅宗美学思想重要特征,是中国艺术审美关键所在,尤其是文人书法。“意”即分别、思量,指心的作用,又指意根,“境”是大慧,是第一义。《楞伽经》云:大慧有七种第一义,即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见境见,超二见境见,超子地境界,如是自到境界。禅宗重视“以心传心”,不说破,让学人自己去参证意会,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就是意境。 在中国书法理论里也是不断强调“意”的。如:1.东晋卫夫人《笔阵图》曰,“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新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2.东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云,“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3.唐虞世南《笔髓论?指意》云:“夫未解书意者,一点一画皆求象本,乃转自取拙,岂成书矣”,何谓书意?在《笔髓论?契妙》云: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秉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故知书道去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神遇与心悟即是书意的本质。4.唐张怀瓘《书议》曰:“玄妙之意,出於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於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 可见,“意”是书法创作的灵魂,没有立意,则境无所生,景更无所由。但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亦是心的意会,妙悟、直觉与直观。所以说“意境之美”是禅宗的美学思想特征之一。他在书法作品当中体现的风格有境地、氛围、心悟、境界、庄严情境、禅意境界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