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中关于芣苢的诗句

2.《生僻字》歌词注音内容是什么?

3.有关莲的科普资料

4.指精神集中的四字成语

5.关于莲花的资料

诗经中关于芣苢的诗句

涕泗滂沱打一种动物-涕泗滂沱的是什么意思

1.请找出诗经中运用赋比兴的诗句各三句

、《诗经》中的赋《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朱熹《诗集传》:赋也。

方玉润《诗经原始》:殊知此诗之妙,正在其无所指实而愈佳也。夫佳诗不必尽皆征实,自鸣天籁,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无限。

若实而按之,兴会索然矣。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今世南方妇女登山采茶,结伴讴歌,犹有此遗风云。二、《诗经》中的比兴《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郑玄《毛诗笺》:蒲以喻所说(悦)男之性,荷以喻所说(悦)女之容体也。

三,赋比兴表现手法的作用 赋是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特点就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

比分为比喻和比拟。比体诗的特点是以彼物写此物,诗中所描写的事物并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而是借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如,《硕鼠》一诗中,就是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令人憎恶的老鼠,将奴隶主贪婪残忍的本性表现的淋漓尽致。为什么不直接表达而要用比呢?运用比拟表达喜爱的事物,可以使它栩栩如生,给人亲切之感;用它表现丑恶的事物,可以使它原形毕露,给人厌恶之感。

兴,即起兴,在一首诗的开头,或一章诗的开头。先让我们来看一首诗。

《风雨》中运用兴的表现手法的句子是“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萧萧,鸡鸣胶胶;风雨如悔,鸡鸣不已。”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要写的内容,而要先言他物呢?通过对《诗经》的研究,有些诗中的兴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例如,《风雨》写的是在傍晚时节,外面下班着小雨,刮着风,女主人公正在思念着自己的夫君,此时,听见了外面的鸡鸣声。

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相思、愁怅之情。兴在这里就起到了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加深抒情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些诗中的兴没有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与下文也没有什么联系。例如,《黄鸟》的“交交黄鸟,止于棘,止于楚,止于桑。

与下文的子车家的三个儿子为秦穆公殉葬没有联系,兴就起到了提示、渲染一种气氛,帮我们完成从日常生活到诗歌欣赏的过度作用。 人们常常把比、兴两种表现手法截然分开,在研究中我们认为,比兴两种表现手法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诗中是有一定联系的,例如,《氓》中,就是用自然现象来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由叶子的鲜嫩而至的枯黄,来比喻感情生活的幸福而至的痛苦,这里的兴就具有了比的作用。

兴在诗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失去它,诗歌也就失去了美学价值,失去了感染力。

2.《诗经》中的《桃夭》《芣苢》《蟋蟀》《柏舟》《黍离》各自的文章

《诗经》中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和“兴”,“赋”就是“敷陈其率而直言之”;“比”就是比喻;“兴”又叫做“起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六义”。

赋:《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起兴:《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其他:《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重章叠句的形式

3.诗经中有首《芣苡》,其中写到:采采芣苡,薄言采之

采集的芣苡是薏苡,一种草名,可食。

出自——周朝佚名《诗经·国风·周南·芣苡》。

原文: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译文:繁茂鲜艳的芣苡,采呀采呀采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苡,采呀采呀采得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一片一片摘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苡,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提起衣襟兜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苡,掖起衣襟兜回来。

《芣苡》是古代中国妇女集体采摘野生植物时合唱的歌,再现了她们采集劳作的过程。首章写开始采;第二章写采的方式;第三章写满载而归。全诗十二句,只换了六个动词,便把她们采摘芣苡时的连续动作以及由少积多的情况描写出来了。同时从轻快的节奏中,也表现出采集者劳动的欢乐。

扩展资料: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国风·周南》是《诗经·国风》中的部分作品,包括《关雎》等十一首诗,有东周作品,也有西周作品。武王灭商后,地域扩大,为加强统治力量,西周初期周成王时代,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奭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

“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意思是(《书·洛诰》)陕县以东为周公管理,周公居东都洛邑(即成周),统治东方诸侯。

《周南》当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范围包括洛阳(其北限在黄河)以南,直到江汉一带地区,具体地方包括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由于采集地域广阔,又不便国自为编,故统称“南”以示南国之诗 。

搜狗百科—芣苡

4.“芣苢”的古诗带拼音和声调的有

原文及注音fú yǐ芣 苢-诗经·国风·周南cǎi cǎi fú yǐ, bó yán cǎi zhī采 采 芣 苢, 薄 言 采 之。

cǎi cǎi fú yǐ, bó yán yǒu zhī采 采 芣 苢, 薄 言 有 之。cǎi cǎi fú yǐ, bó yán duō zhī采 采 芣 苢, 薄 言 掇 之。

cǎi cǎi fú yǐ bó yán luō zhī采 采 芣 苢, 薄 言 捋 之。cǎi cǎi fú yǐ bó yán jié zhī采 采 芣 苢, 薄 言 袺 之。

cǎi cǎi fú yǐ, bó yán xié zhī采 采 芣 苢, 薄 言 襭 之。注释采采:采而又采。

芣苢(fúyǐ ):植物名,即车前草,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薄言:发语词,无义。

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有:取得。

掇(duō):拾取,伸长了手去采。捋(luō):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袺(jié):一手提着衣襟兜着。襭(xié):把衣襟扎在衣带上,再把东西往衣里面塞裹。

译文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车前草(芣苢):。

5.诗经·周南·芣苢

这要与后面的芣苢结合起来理解。

芣苢:就是车前草,

采采:美好、繁盛的样子。文选.祢衡.鹦鹉赋:「采采丽容,咬咬好音。」清.文廷式.贺新郎.别拟西州曲词:「采采芙蓉愁日暮,又天涯芳草江南绿。」

《诗》言“采”者不一,“采”的后面,通常总有事、有情,如《唐风》之《采苓》,如《小雅》之《采菽》《采薇》《采绿》。唯独《芣苢》,“采”的本身,就是故事,也就是诗的全部。这里边没有个人的事件,如心绪,如遭遇,却是于寻常事物、寻常动作中写出一种境界,而予人一种平静阔远的感觉。钟惺所谓“此篇作者不添一事,读者不添一言,斯得之矣”,是抉得此诗之神。每一章中更换的几个字,虽为趁韵,却非凑韵,倒是因此而使诗有了姿态,有了流动之感。诗原本可以歌唱,那么《芣苢》若配了乐,调子一定是匀净、舒展、清澈、明亮的。如今止剩了歌辞,而依然没有失掉乐的韵致。

我赞成王力先生的说法,不能按现代语法解释古代文字。古代文字只有用古代语法解释,才能反映当时的写作意思。

6.请举出诗经中运用赋比兴的诗句各三个

1、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2、比: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3、兴: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扩展资料

文学意义

总之,关于“赋、比、兴”的研究,除了穿凿说诗的消极影响外,它的积极意义是:通过长期地研究和探讨,不仅认识到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方法各自的特点,它们在文学创作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而且认识到广博的生活阅历、真挚的情感、形象化的表现等等对于它们的重要性,以及意余言外的浓郁诗味对于读者产生强烈美感的重要性。

这样,就使得关于“赋、比、兴”的艺术思维和表现方法在理论上的认识日趋深刻和完善,在创作中的表现和运用日趋丰富和完美。这些对于创作规律的认识,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

7.诗经中跟水有关的诗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淇奥》

《生僻字》歌词注音内容是什么?

《生僻字》

词曲唱:陈柯宇

歌词:

我们中国的汉字

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

让世界都认识

我们中国的汉字

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呜哦~

跪举火把虔诚像道光

四方田地落谷成仓

古人象形声意辨恶良

bá?xiāo?kuí?jì?chī?mèi?wǎng?liǎng

魃?魈?魁?鬾魑?魅?魍?魉

yòu?shuāng?ruò?zhuó

wu~又?双?叒?叕

huǒ?yán?yàn?yì

wu~火?炎?焱?燚

shuǐ?zhuǐ?miǎo?màn

wu~水?沝?淼?

kuí?bǎo

qióng?qióng?jié?lì?hàng?xiè?yī?qì

茕?茕?孑?立沆?瀣?一?气

jǔ?jǔ?dú?xíng?tí?hú?guàn?dǐng

踽?踽?独?行?醍?醐?灌?顶

mián?mián?guā?dié?fèng?wéi?guī?niè

绵?绵?瓜?瓞?奉?为?圭?臬

lóng?xíng?dá?dá?jī?jiǎo?gā?lá

龙?行?龘?龘?犄?角?旮?旯

pīng?tíng?niǎo?nuó?tì?sì?pāng?tuó

娉?婷?袅?娜?涕?泗?滂?沱

náo?náo?bù?xiū?bù?láng?bù?yǒu

呶?呶?不?休?不?稂?不?莠

áng

duō?jiē?dié?xiè?mào?dié?tāo?tiè

咄?嗟?蹀?躞?耄?耋?饕?餮

líng?yǔyīng?yù?jì?yú?jǔ?yǔ

囹?圄?蘡?薁?觊?觎?龃?龉

yòu?è?wú?xuān?hù?è?bù?quān

狖?轭?鼯?轩?怙?恶?不?悛

qí?léi?huī?huī?ā?zā?jié?jué

其?靁?虺?虺?腌?臜孑?孓

zhì?fá?zāng?pǐ?zhēn?biān?shí?bì

陟?罚?臧?否?针?砭?时?弊

lín?cì?zhì?bǐ?yī?zhāng?yī?xī

鳞?次?栉?比?一?张?一?翕

我们中国的汉字

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

让世界都认识

我们中国的汉字

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现在全世界各地

到处有中国字

黄皮肤的人骄傲地把头抬起

我们中国的汉字

一平一仄谱写成诗

呜哦~

qióng?qióng?jié?lì?hàng?xiè?yī?qì

茕?茕?孑?立?沆?瀣?一?气

jǔ?jǔ?dú?xíng?tí?hú?guàn?dǐng

踽?踽?独?行?醍?醐?灌?顶

mián?mián?guā?dié?fèng?wéi?guī?niè

绵?绵?瓜?瓞?奉?为?圭?臬

lóng?xíng?dá?dá?jī?jiǎo?gā?lá

龙?行?龘?龘?犄?角?旮?旯

pīng?tíng?niǎo?nuó?tì?sì?pāng?tuó

娉?婷?袅?娜?涕?泗?滂?沱

náo?náo?bù?xiū?bù?láng?bù?yǒu

呶?呶?不?休不?稂?不?莠

áng

duō?jiē?dié?xiè?mào?dié?tāo?tiè

咄?嗟?蹀?躞?耄?耋?饕?餮

líng?yǔ?yīng?yù?jì?yú?jǔ?yǔ

囹?圄?蘡?薁?觊?觎龃?龉

yòu?è?wú?xuān?hù?è?bù?quān

狖?轭?鼯?轩怙?恶?不?悛

qí?léi?huī?huī?ā?zā?jié?jué

其?靁?虺?虺?腌?臜?孑?孓

zhì?fá?zāng?pǐ?zhēn?biān?shí?bì

陟?罚?臧?否?针?砭?时?弊

lín?cì?zhì?bǐ?yī?zhāng?yī?xī

鳞?次?栉?比?一?张?一?翕

我们中国的汉字

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

让世界都认识

我们中国的汉字

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现在全世界各地

到处有中国字

黄皮肤的人骄傲地把头抬起

我们中国的汉字

一平一仄谱写成诗

gōng?shāng?jué?zhǐ?yǔ

优美旋律自?宫?商?角?徵?羽

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有关莲的科普资料

一.莲的用途

莲子有效成分对血流动力学有抑制作用,能够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松弛血管,降低血压,并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作用。●莲子的生物碱有抗自由基作用。●莲子心水煎液通过室性血球聚集实验证明对该模型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莲子有抗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莲子含氧化黄心树宁碱,有抑制鼻咽癌的作用。●莲子中的生物碱对大鼠脑细胞膜上的ADT酶有抑制活性。

莲的叶(荷叶)可清热解毒;根茎节部(藕节)可止血、消瘀;雄蕊(莲须)可固肾涩精;花托(莲房)可化瘀止血。

二.莲子的主要营养成分

藕的营养很丰富,与其所含的主要化学成份有关。据测定鲜藕含淀粉8.4%—22.7%,总糖1.4%—4.8%,原糖0.2%—2.4%,蛋白质0.94%—2.44%,游离氨基酸0.07%—1.02%,维生素C25.9—35.0mg/100g。维生素B0.13—19mg/100g,维生素6B0.14—0.17mg/100g,还含焦性儿萘粉、a—没食子儿萘精、新绿原酸、无色矢车菊素、无色飞燕草素等多酚化合物共约达0.3%,以及少量过氧化物酶。

莲子的化学成分含量为:淀粉38.3%—57.8%,总糖8.5%—19.1%,还原糖0.8%—6.3%,含油量为1.5%—2.4%,蛋白质17.1%—25.38%。氨基酸的总含量为11.60%—19.02%,包括17种不同含量的氨基酸,它们是: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顿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

三.荷叶在佐餐中的作用

利用荷叶的清香,在佐餐中多作铺垫用,或覆盖或包裹,如在蒸笼内作蒸鱼、蒸肉的铺垫,或直接包裹小块鱼或小块排骨蒸食。在做荷叶粥时,将荷叶直接投入粥中,也有在煮粥时用荷叶作盖的。杭州最著名的一道莲菜“叫化童鸡”,就是由叫花子发明的食鸡法,后经烹调高手不断完善。即将几片翠绿的荷叶包裹鸡,外涂加有酒的稀泥,鸡肚中加多种作料烤制而成,特点是荷叶的清香与鸡香融为一体,制作独特,吃起来酥嫩鲜美。

四.莲花的器官可药用

荷花的各部器官如茎、叶、花、实都是中药材,药物上根据药用功能,细分为藕、藕节、荷叶、荷叶蒂(莲叶鼻)、荷花(花瓣)、莲须(雄蕊)、莲房(花托)、莲子、莲芯(胚芽)等。有些部分还是对某些疾病的特效药。广西贵县民间将储藏三、五年甚至十年的陈藕粉(色泽已由洁白变为香炉灰色)冲水喝,对治痢疾有很好的疗效。《本草纲目》载:将藕蒸熟捣烂,涂抹冻脚裂坼,很有效。

五.莲子、莲心的保健功效

莲子鲜者甘寒、干者甘平、熟者甘温、有养心益肾、健脾止泻、治心悸、失眠、遗精、淋浊、久泻、虚痢、崩漏、白带的作用。据《饮膳正要》载,将通心莲30g研细,与粳米100g煮粥味苦、寒、可清心去热,敛液止汗,清热养神,《本草再生》载,莲芯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清暑除烦,生津止渴,治目红肿。《中医学新编》称,用莲芯25g,水煎代茶饮或用莲芯1.5g,草决明9g,开水冲泡代茶饮,可治高血压。

莲子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疗佳品。据科学家研究,干莲子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62%,蛋白质的含量高达16.6%,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作为一味很有价值的中药,有补脾、益肺、养心、固精、补虚等功效,适用于心悸、失眠、遗精、白带过多、慢性腹泻等症。医书载它“补中养神”、“治夜寐多梦”等。晚餐饮一碗莲子汤,或莲子与猪心炖汤服,或莲子糯米煮粥,可宁心安神,促进睡眠。

六.荷花学名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属睡莲科(Nymphaeaceae)莲属(Nelumbo)。

莲属(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那时候,正植巨型爬行动物恐龙急剧减少的后期,它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比人类祖先的出现(200万年前)早得多。前苏联A.H.克里斯托弗维奇《古植物学》(1965)称,莲属化石发现于北美北极地区和亚洲阿穆尔河流(即黑龙江)的白垩纪及欧洲和东亚(库页岛)、日本的渐新世和中新世地层中。那年月,地球上气温比现在温暖,莲属植物约有10~12种,五大洲均有分布。后冰期(Ice Age)来临,全球气温下降,使得不少植物灭绝,另一些植物被迫漂迁,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地理分布状况。遭此劫难,莲属植物幸存2种,分布范围缩小了。分布在亚洲、大洋州北部者为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漂迁至北美洲的为美洲莲(N.lutea)古植物学家还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发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万年前)的莲化石,和现代的中国莲相似;在中国柴达木盆地发掘的1000万年前荷叶化石,和现代中国莲相似。70年代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区早第三纪孢粉》一书记载:在辽宁省盘山、天津北大港、山东省垦利、广饶及河北省沧州等地发现有两种莲的孢粉化石。第三纪热带植物地理区内的我国海南岛琼山长昌盆地地层中,也发现有莲属植物的化石。现我国黑龙江省扶远、虎林、同江、尚志等县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莲分布。以上说明莲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属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遗植物代表。

七.莲叶防水和自洁之谜

荷叶的表面附着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而且水不留在荷叶表面。

八.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

谈到荷,自然就要提到藕。荷属睡莲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在浅水塘中。其茎生于淤泥中,变态为根状茎,即是藕,也称莲藕。藕横长在泥中,靠基茎节上的须状根吸取养分。由于藕肉质肥厚,脆嫩微甜,含有大量的淀粉,营养丰富,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食品。

当我们折断藕时,可以观察到无数条长长的白色藕丝在断藕之间连系着。为什么会有这种藕断丝连的现象呢?

这就要观察一下藕的结构了。原来植物要生长,运输水和养料的组织,叫导管和管胞。这些组织在植物体内四通八达,在叶、茎、花、果等器官中宛如血管在动物体内一样畅通无阻。

植物的导管内壁在一定的部位会特别增厚,成各种纹理,有的呈环状,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网形。而藕的导管壁增厚部却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形导管。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

藕丝不仅存在于藕内,在荷梗、莲蓬中都有,不过更纤细罢了。如果你采来一根荷梗,尽可能把它折成一段一段的,提起来就像一长串连接着的小绿“灯笼”,连接这些小绿“灯笼”的,便是这种细丝。这种细丝看上去是一根,如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其实是由3~8根更细的丝组成,宛如一条棉纱是由无数棉纤维组成一样。

细密缠绵的藕丝,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唐朝孟郊的《去妇》诗中就有“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之句。后来,人们就用“藕断丝连”的成语来比喻关系虽断,情丝犹连。

指精神集中的四字成语

1. 形容“全部精神高度集中”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形容“全部精神高度集中”的四字词语有以下几个:

1、聚精会神:[jù jīng huì shén]释义: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造句:语文课上,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2、全神贯注:[quán shén guàn zhù] 释义: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造句:观众们全神贯注地观看魔术师的精彩表演。

3、专心致志:[zhuān xīn zhì zhì]释义: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造句:同学们正在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

4、屏气凝神:[bǐng qì níng shén]释义: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造句:实弹射击时,我屏气凝神地注视着靶心。

5、心无旁骛:[xīn wú páng wù]释义:旁;另外的;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造句: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有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

6、目不转睛:[mù bù zhuǎn jīng]释义: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造句: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看老师做实验。

7、屏气敛息:[bǐng qì liǎn xī]释义:屏:闭住;敛:收住。 闭住气,收住呼吸。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时止住了呼吸。

造句:看到精彩处大家都屏气敛息,目不转睛地看着银幕。

8、屏气凝神:[bǐng qì níng shén]释义: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造句:实弹射击时,我屏气凝神地注视着靶心。

9、倾耳注目:[qīng ěr zhù mù]释义:注目:集中视线注意看。 原形容权势极大,为众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极其集中。

造句: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

10、心无二用:[xīn wú èr yòng]释义: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造句:俗话说,心无二用,其事可成。

2. 形容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的四字词语是什么

聚精会神 目不转睛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神情专注

一心一意 全神贯注 旁若无人疾言厉色 谈笑风生 谈笑自若 冥思苦想 捧腹大笑 悠然自得 得意忘形 没精打采 泥塑木雕 人困马乏 少气无力 师老兵疲 睡眼惺忪 心力交瘁 形容枯槁 衣不解带 有气无力

鬼哭狼嚎 鬼哭神号 嚎啕大哭 呼天抢地 泣下沾襟 声泪俱下 病哭流涕 啼饥号寒 涕零如雨 涕泗滂沱

打哈哈 抚掌大笑 付之一笑 哄堂大笑 捧腹大笑 破涕为笑 忍俊不禁 嘻皮笑脸 喜笑颜开 喜形于色 哑然失笑 嫣然一笑 一颦一笑 胁肩谄笑 袖如充耳

传情

眉来眼去 情人眼里出西施 温情脉脉 羞人答答 姻视媚行

造作

矫揉造作 拿糖作醋 拿腔做势 寻觅活

沉默

沉默寡言 顿口无言 缄口无言 绝口不道 、心无旁物、一丝不苟、

3. 写出四个表示注意力集中的四字词语有什么

积累词语 1.一、三为近义词 铺天盖地 欢天喜地 惊天动地 翻天覆地 二、四为近义词 面红耳赤 情深谊长 山清水秀 枝繁叶茂 一、三为反义词 有始无终 南辕北辙 东张西望 里应外合 二、四为反义词 声东击西 七上八下 冰天雪地 虎头蛇尾 2.含有“中”的四字词语: 急中生智 苦中作乐 无中生有 闹中取静 3.小雨沙沙 小狗汪汪 小猫喵喵 小羊咩咩 小鸡叽叽 蜜蜂嗡嗡 小鸟啾啾 4. 有声有色 有条有理 有板有眼 有根有据 无影无踪 无法无天 无穷无尽 无边无际 不知不觉 不明不白 不闻不问 不紧不慢 自由自在 自说自话 自言自语 自吹自擂 5. AABB 端端正正 明明白白 冷冷清清 干干净净 6. ABB 绿油油 红艳艳 金灿灿 白花花 7. ABCC 白雾茫茫 凉风习习 白发苍苍 书声琅琅 8. AABC 亭亭玉立 翩翩起舞 遥遥无期 头头是道 9. 带有动物的四字词语: 虎头蛇尾 龙争虎斗 狐假虎威 10.表示“多”的四字词语:数不胜数 不计其数 成千上万 11.含有“如”的四字词语:对答如流 挥汗如雨 力大如牛 12.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 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 五花八门 13.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 烈日炎炎 阳光明媚 大雪纷飞 14.带有“马”字的成语: 一马平川 一马当先 车水马龙 15.描写“风”的四字词语:北风呼啸 寒风刺骨 凉风习习 16.描写山水的四字词语: 湖光山色 山清水秀 山水如画 17.写表示看的词语: 观察 仰望 俯视 环顾 眺望 18.写表示说的词语: 嘱咐 叮咛 吩咐 告诉 命令 19.描写大海的四字词语: 波涛澎湃 风平浪静 波涛汹涌 20.写表示寒冷的四字词语: 冰天雪地 北风呼啸 天寒地冻 21.写表示注意力集中的四字词语:目不转睛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22.写描写神态的四字词语: 眉开眼笑 眉飞色舞 愁眉苦脸 23.写描写心情的词语: 忐忑不安 悲痛欲绝 兴高采烈 24.写描写外貌的四字词语: 尖嘴猴腮 眉清目秀 虎背熊腰 25.写表示高兴的四字词语: 眉开眼笑 喜笑颜开 兴高采烈 26.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桃红柳绿 万紫千红 鸟语花香 27.描写夏天的四字词语: 烈日炎炎 烈日当头 艳阳高照 28.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 秋高气爽 瓜果遍地 果实累累 29.描写冬天的四字词语: 寒风刺骨 银装素裹 冰天雪地 30.表示情况紧急的四字词语: 十万火急 千钧一发 迫在眉睫。

4. “精神”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精神矍铄、精神抖擞、精神饱满

1、精神矍铄 [ jīng shén jué shuò ]

释义: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出 处:《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

2、精神抖擞 [ jīng shén dǒu sǒu ]

释义:抖擞:振动,引伸为振作。 形容精神振奋。

出 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3、精神饱满 [ jīng shén bǎo mǎn ]

释义:形容精神振作,精力充沛,情绪饱满。

造句:

1、参加龙舟比赛的选手个个裹头赤膊,精神抖擞。

2、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3、休息了一会儿,他又精神抖擞地上班去了。

4、尽管天气寒冷,工地上的工人们仍精神抖擞。

5、这些士兵个个虎背熊腰,精神抖擞。

6、他明知道这次出海凶多吉少,但还是精神抖擞地上了阵。

7、这老头鹤发童颜,精神抖擞。

8、一声令下,解放军战士个个精神抖擞,冲上前去。

9、军训中,同学们在操场上精神抖擞,斗志昂扬,步调一致,喊声震天,全场观众以雷鸣般的掌声给予鼓励。

10、他走路时总是昂首挺胸,精神抖擞。

关于莲花的资料

荷花学名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属睡莲科(Nymphaeaceae)莲属(Nelumbo)。 莲属(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那时候,正植巨型爬行动物恐龙急剧减少的后期,它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比人类祖先的出现(200万年前)早得多。前苏联A.H.克里斯托弗维奇《古植物学》(1965)称,莲属化石发现于北美北极地区和亚洲阿穆尔河流(即黑龙江)的白垩纪及欧洲和东亚(库页岛)、日本的渐新世和中新世地层中。那年月,地球上气温比现在温暖,莲属植物约有10~12种,五大洲均有分布。后冰期(Ice Age)来临,全球气温下降,使得不少植物灭绝,另一些植物被迫漂迁,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地理分布状况。遭此劫难,莲属植物幸存2种,分布范围缩小了。分布在亚洲、大洋州北部者为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漂迁至北美洲的为美洲莲(N.lutea)古植物学家还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发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万年前)的莲化石,和现代的中国莲相似;在中国柴达木盆地发掘的1000万年前荷叶化石,和现代中国莲相似。70年代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区早第三纪孢粉》一书记载:在辽宁省盘山、天津北大港、山东省垦利、广饶及河北省沧州等地发现有两种莲的孢粉化石。第三纪热带植物地理区内的我国海南岛琼山长昌盆地地层中,也发现有莲属植物的化石。现我国黑龙江省扶远、虎林、同江、尚志等县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莲分布。以上说明莲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属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遗植物代表。 二莲叶防水和自洁之谜 荷叶的表面附着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而且水不留在荷叶表面。 三 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 谈到荷,自然就要提到藕。荷属睡莲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在浅水塘中。其茎生于淤泥中,变态为根状茎,即是藕,也称莲藕。藕横长在泥中,靠基茎节上的须状根吸取养分。由于藕肉质肥厚,脆嫩微甜,含有大量的淀粉,营养丰富,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食品。 当我们折断藕时,可以观察到无数条长长的白色藕丝在断藕之间连系着。为什么会有这种藕断丝连的现象呢? 这就要观察一下藕的结构了。原来植物要生长,运输水和养料的组织,叫导管和管胞。这些组织在植物体内四通八达,在叶、茎、花、果等器官中宛如血管在动物体内一样畅通无阻。 植物的导管内壁在一定的部位会特别增厚,成各种纹理,有的呈环状,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网形。而藕的导管壁增厚部却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形导管。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 藕丝不仅存在于藕内,在荷梗、莲蓬中都有,不过更纤细罢了。如果你采来一根荷梗,尽可能把它折成一段一段的,提起来就像一长串连接着的小绿“灯笼”,连接这些小绿“灯笼”的,便是这种细丝。这种细丝看上去是一根,如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其实是由3~8根更细的丝组成,宛如一条棉纱是由无数棉纤维组成一样。 细密缠绵的藕丝,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唐朝孟郊的《去妇》诗中就有“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之句。后来,人们就用“藕断丝连”的成语来比喻关系虽断,情丝犹连。 四 千年古莲发芽之谜 申女士是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的植物学家,她的实验室里培育着各种各样的植物,但是她最珍爱的却是两棵古莲--它们的年龄都在500年左右。 “普通的花卉只能存活几年。”申女士介绍说,“这两棵古莲却大不相同,它们的种子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洗礼,现在居然发芽开花了。” 沉睡千年的古莲醒了 数年前,申女士到北京访问中国植物研究所;临回美国时,北京的同事送给她7粒莲花种子。“据说这些种子是从东北的湖底泥士中挖掘出来的,我知道它们的年龄很老,但是不知道确切的数字。”申女士说,“当时它们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倒是我的实验室同事约翰·萨森发现了它们的价值。” 约翰·萨森利用碳同位素测试仪,对古莲种子的年龄进行鉴定,发现它们竟然是1200年前遗留下来的!更令人惊奇的是,当申女士用刀片切去种子的外壳并把它们浸泡在培养液中后,没过多久它们居然发芽了! 遗憾的是,这些种子发芽后存活的时间很短,但是它们已经被列为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能够发芽的种子。 千年的种子能够发芽?!这激起了申女士极大的兴趣,她决定再次返回中国寻找这些神秘的生命。当时申女士已经是国际植物学界的知名学者,许多科学家愿意协助她完成此项研究工作。 科学的道路并不平坦 申女士带到美国的第二批古莲种子有21粒,年龄都在200岁到500岁之间。1997年,申女士在德国研究莲花培育技术,通过实施“小手术”,第一粒种子发芽了,但是它只存活了不到3个月。 “随后三年中,我在美国加州植物研究所培育了另外三粒种子,但是它们都没有开花--很明显,我使用的方法不当。”申女士回忆往事说,“后来好像很幸运,这两粒种子都开花了,就是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两棵,其中一棵的年龄是408岁,另一棵则是466岁。” 尽管古莲开花了,但是它们与现代的莲花有许多不同,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的环境。“我正在想尽一切办法,使它们能够茁壮成长。” 据申女士介绍,莲花能够如此长寿,应该有其特别的原因;如果能发现莲花长寿的内在机制,人类将会受益匪浅,例如可以解决粮食储存问题,减少世界饥饿人口,还有可能延长人类的寿命。 关键问题是:莲花长寿的秘密是什么呢?申女士称,可能与土壤的辐射有关。 盖曼·哈伯特是一名化学家,他是申女士的工作同事。哈伯特发现,古莲种子周围的土壤能够发出轻微的辐射。“尽管辐射的强度很低,但是数百年之后其产生的效果也是相当惊人的。”申女士解释说,“这或许是古莲种子为何能够存活至今的原因。” 据悉,申女士目前还剩下15粒古莲种子,她准备提供给其他科学家,使得该科研项目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所以它在佛教中它代表着特殊的意义。”申女士说,“现在我们要找出莲花长寿的秘密,造福于全人类。” 在地下沉睡了千年的古莲怎么还会开花呢? 这与莲子的结构有关。莲子的外种皮坚硬致密,像个小小“密封包”,把种子密闭在里面,可防止外面的水分和空气的渗入,也可以防止种子内的水分和空气散失,因此莲子的生命活动极为微弱,相当于休眠状态。这是古莲子还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此外,与古莲子所埋藏的环境也有关。这些古莲子是被埋在深约30-60厘米的泥炭层中,而泥炭的吸水防潮性能良好;再加上泥炭层的上面又有很厚的泥土覆盖,因此古莲子几乎处于一个密闭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古莲子不具有生根发芽的条件,因此而得以保存了生命力。 五 莲生长繁殖特别快的原因 六、由莲而来的科技发明 从20世纪70年代起,从事植物分类研究的德国波恩大学植物研究所所长威廉·巴特洛特及其领导的小组,通过电子显微镜对一万多种植物的表面结构进行了研究。这项研究终于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莲花叶面上倒几滴胶水,胶水不会粘连在叶面上,而是滚落下去并且不留痕迹。表面覆盖着一层极薄蜡晶体的叶子干干净净,这正是防水叶面的特点。这一现象引起巴特洛特的好奇心,并作出这样的假设:在防水性和抗污性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经过努力,他发明了一项新技术,生产出表面完全防水并且具备自洁功能的材料。这是一项用途广泛的新技术,它使人们不再为建筑物顶部和表面的清洁问题发愁,也不必再为汽车、飞机和各种运输工具的清洁问题大伤脑筋。 莲,又称荷,睡莲科,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地下茎称藕,能食用,叶入药,莲子为上乘补品,花可供观赏。古人称荷花为鞭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华等,溪客、玉环是其雅称,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称鞭蕖,乃我国十大名花之一。 依据《中国荷花品种图志》的描述,碗莲是指在口径26厘米以内的花盆中能正常开花,同时必须具备以下三项指标:平均花直径不超过12厘米,立叶平均高度不超过33厘米,立叶叶片的平均直径不超过24厘米。 碗莲是以藕身做种藕栽培的,在一个生长周期要经过萌芽、展叶、开花、结实、长藕和休眠等过程。从种藕萌发开始至立夏、小满期间为萌芽出土阶段。春分以后,当气温升到10摄氏度以上时,种藕上的藕芽开始萌动,清明以后,气温达15摄氏度以上时,开始长出浮时,并抽生藕鞭;当气温达20摄氏度以上时,主鞭抽生立叶,并已有较强的根系,吸肥能力增强。 从立叶长出到出现后为旺盛生长阶段。6月下旬,进入梅雨季节,雨水较多,湿度大,气温高,最适宜于藕的生长,此时即进入旺盛生长期。以后,大约每隔5—7天长出一片立叶,而且一片高于一片;主鞭、侧鞭也很快生长,同时新的侧鞭不断出生,并现蕾开花。此阶段要严防大风侵袭,避免折叶伤根。 栽培容器 现在许多碗莲品种种植株仍嫌高大,因而仅有少数品种可种植于市场出售的菜碗、汤碗之中。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供种植碗莲的花盆,而常见的素烧花盆(即泥盆、瓦盆)易渗水,所以不宜作为碗莲栽培容器。釉盆、瓷盆、紫砂盆,不易渗水,可选作碗莲栽培用盆。但这类盆一般都留有底洞,选用时可用水泥和砂堵,或用橡胶垫片堵塞。花盆的形状、色彩要与碗莲相协调,使之浑然一体。可选用方形、圆形盆。花盆的口径在20厘米左右,深为15厘米左右。初种碗莲者可适当放大些,这样易于开花。 栽培场地 每天接受7—8小时的光照,能促进其花蕾多,开花不断。碗莲最忌在阴处养护,更不能像室内观叶植物一样,放在室内培养。光线不足,荷叶徒长减绿,不能孕蕾。在院落中栽培碗莲,花盆一定要放在光照充足或南向阳台的外沿上。开花季节,需要放入室内观赏的,可采取早进晚出,或晚进早出,每天仍应保持一定光照。碗莲需要有较充足的光照,但也忌雨后暴晴。 碗莲系水生花卉,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但又怕大水浸沉叶片,故场地应取水、排水方便。碗莲惧大风,场地因尽量选择背风处。 栽培土壤 碗莲要求含腐殖质较丰富的塘泥或稻田泥作栽培土,切忌用工业污染土。黄泥粘度大,使用量要适当,过粘会影响藕鞭的伸长和藕的膨大;沙质土疏松,粘性不够,容易遭风害而折损,有碍于根系的生长,一般以黄泥、沙质土按7:3的比例混合使用为宜。如无沙质土,可加黄沙,但比例要略小些。城市郊区,可直接选用蔬菜地的园土;城市中还可用春季盆花换盆的宿土加一半的黄泥作栽培土。 每盆用20克左右的腐熟干鸡粪或其他肥料,与盆土充分拌匀作基肥,拣去其中的杂质和石砾,清除土中的小虫和蚯蚓,然后放入盆中。土层一般占全盆容积的3/5左右。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赵家荣试验表明,用干塘泥100份,豆饼水2份,草木灰水6份,猪、牛蹄水2份,烂头发水2份,骨粉1份的配方种植碗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栽培温度 碗莲是喜温植物,对温度要求较严,一般8-10摄氏度开始萌芽,14摄氏度藕鞭开始伸长。早期播种时,也要求温度 15摄氏度以上,否则幼苗生长缓慢造成烂苗下游地区,4月中旬以前一般不采用露地播种育苗,主要是因为温度这不到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需要。随着温度升高,持续烈日高温(40摄氏度以上),也不利于碗莲的生长发育。22—35摄氏度是碗莲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18—21摄氏度时,开始抽生立叶,开花则需要22摄氏度以上,25摄氏度生长新藕,这时需要日温较同,夜温稍低的气候。大多数栽培种在立秋前后气温下降时转入长藕阶段,表现为盆土明显上涨。 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 当我们走进佛教寺庙时,便可到处看到莲花的形象。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寺庙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美丽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佛祖降生时,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坐着一位盘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佛教以莲为喻的词语,更是数不胜数。佛座称为“莲花座”或“莲台”;结跏跌坐的姿势,即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势,称为莲花坐势;佛教宣传的西方极乐世界,比作清净不染的莲花境界,故称“莲邦”;《阿弥陀经》描写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是:“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故称佛国为“莲花国”;佛教庙宇称为“莲刹”。“刹”为梵语,即西方净土,以莲花为往生之所托,故称“莲刹”;念佛之人称“莲胎”,比喻住在莲花之内,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称为“莲眼”,以青莲花比喻佛眼之好妙;胸中之八叶心莲花称为“莲宫”,即心中的莲花般的境界;释迦牟尼的手称为“莲花手”;僧尼受戒称“莲花戒”;僧尼之袈裟称“莲花衣,谓清净无杂之义;五智中的妙观察智称为”“莲花智”;称善于说法者为“舌上生莲”;谓苦行而得乐为“归宅生莲”;佛经《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都是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东晋东林寺慧远大师创立的我国最早的佛教结社称为“莲社”;佛教净土宗主张以修行来达到西方的莲花净土,故又称“莲宗”。总之,莲与佛教结了不解之缘,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莲为代表,可以说莲即是佛,佛即是莲。 佛教为什么如此推崇莲花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佛教产生于印度,印度地方气候炎热。荷花盛开于夏,给人们带来凉爽和美的享受。人们对于这种夏季暑热时盛开的美艳之花,自然十分喜爱,因此在印度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中,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这类故事非常之多,影响很深,如《莲花王子的故事》,便将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为王十法(布施、持戒、慷慨、正直、和蔼、自制、忌怒、忌杀、宽容和大度)的好国花比作莲花。《莲花王的故事》说莲花王为了拯救百姓的饥荒,他跳进恒河之中,变成一条大赤鱼,告诉百姓割他的肉吃,他的肉割了以后又生起来,这样坚持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供养全国百姓,度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灾荒。《鹿母莲花夫人》的故事,说鹿母莲花夫人每走一步,脚后立即现出一朵美丽的莲花,她一胎生下五百个童男,个个都是俊美的大力士,均是保卫国家的英雄,因此鹿母莲花夫人成了能多生美男的象征。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主张废除古印度等级森严的制度,实行种姓平等,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为了弘扬佛法,使广大群众能够理解和接受佛教教义,便以俗语传道。又迎合民众的爱莲心理,将莲喻佛,使得佛教能够迅速传播开来,信众广泛。 佛教以莲喻佛的另一方面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此岸(人生苦海)——济渡(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 佛教的重要信条之一,是广爱博施。施予一切有生命者以慈悲。所谓慈悲,是指希望和帮助他人解脱苦难,获得快乐。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佛教要求对于有生命者,不计善恶,不分人畜,都应施予慈悲。对种种恶行,都要容忍和宽宥,用慈悲心去帮助他们,感化他们,使之向善,成为善良之辈,结出善果。但严戒同流合污,要身处污浊的尘世而不为其污染,保持自己的洁净清芬。用来表达这种思想观念的最好不过的是莲花。 莲生在污泥之中,犹如人生在浊尘的世界,这自然要与污浊相处在一起,受许多邪恶污秽事物的侵扰,佛教称这些邪恶力量为“魔”。佛教要求人们不要受世间邪恶污秽(即魔)的侵扰和影响。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开出洁美的鲜花,确是最好的象征,因此佛经常常将莲性比佛性。《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户罗波罗蜜下》说:“比如莲花,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从四十二章经》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所以拯救世界的梵天王是坐在千叶金色妙宝莲花上出生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或手执莲花,表示佛是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 爱莲说 够经典吧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别的七、与莲有关的诗歌 1、古诗十九首(其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赠送)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西洲①曲(南朝乐府民歌) 忆梅下②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③。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④飞,风吹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⑤。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⑥彻底红⑦。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⑧。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⑨。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注释①〔西洲〕地名,未详所在。它是本篇中男女共同纪念的地方。②〔下〕落。落梅时节是本诗中男女共同纪念的时节。③〔鸦雏色〕形容头发乌黑发亮。鸦雏,小鸦。④〔伯劳〕鸣禽,仲夏始鸣。 ⑤〔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⑥〔莲心〕和“怜心”双关,就是相爱之心。⑦〔彻底红〕就是红得通透底里。⑧〔望飞鸿〕有望书信的意思,古人有鸿雁传书的传说。⑨〔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此二句似倒装。意思是秋夜的一片蓝天像大海,风吹帘动,隔帘见天便觉似海水荡漾。一说这里把江称为海,“海水”即指江水。〔悠悠〕渺远。天海寥廓无边,所以说它“悠悠”,天海的“悠悠”正如梦的“悠悠”。 〔君〕指住在江北的爱人。 3、《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摘录(李白)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4、绝句漫兴(其七)(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5、采莲曲(朱湘) 小船呀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娇娆。/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 菡萏呀半开,/蜂蝶呀不许轻来,/绿水呀相伴,/清净呀不染尘埃。/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拍紧,/拍轻,/桨声应答着歌声。 藕心呀丝长,/羞涩呀水底深藏;/不见呀蚕茧,/丝多呀蛹裹中央?/溪头/采藕,/女郎要采又夷犹。/波沉,/波升,/波上抑扬着歌声。 莲蓬呀子多,/两岸呀榴树婆娑,/喜鹊呀喧噪,/榴花呀落上新罗。/溪中/采莲,/耳鬓边晕着微红。/风定,/风生,/风荡漾着歌声。 升了呀月钩,/明了呀织女牵牛;/薄雾呀拂水,/凉风呀飘去莲舟。/花芳,/衣香,/消溶入一片苍茫;/时静,/时闻,/虚空里袅着歌音。